立足主体

2024-10-08

立足主体(共8篇)

立足主体 篇1

在素质教育模式下, 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和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都有所提升,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英语教学的研究重点, 教师要充分认清这一点,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始终立足于主体地位,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 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一、优化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获取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为通过自己努力的去发现, 对知识的理解才深刻, 对内容的掌握也最容易, 会非常轻松的发现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所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精心的设计一些比较有情趣的内容, 有利于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 进而去解决、研究问题。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比如在讲解牛津英语8B中的Unit7《Charities around the world》一课时,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去了解一下慈善机构的有关情况, 并且在课上要为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这样, 学生就会主动去搜集和调查, 而且内容非常的丰富。在课上进行介绍的时候, 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学生说:“Charity is the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help the masses solv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mass organizations.”“Ancient Greek Plato “college” is one of the world's earliest charitable foundation.”“The Red Cross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harity foundation.”等等, 学生能搜集到这些资料, 说明完全有能力自主学习,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 也会融合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这些都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在这样的锻炼中, 学生很容易的了解了所学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做的只是恰当的引导, 环节的优化, 机会的创造。同时, 还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与机会, 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 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探索更加深刻的英语知识。

二、创设和谐氛围, 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促使学生学好英语的第一动力就是兴趣,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 再好的教学手段也是空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推动学生积极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更高的能力, 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持久, 这样才会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更加完美。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周围的客观环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新旧知识交替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

例如牛津英语9A中的Unit1《Know yourself》这一课, 我首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Do you know yourself? What kind of person are you?”然后我鼓励学生说出一些形容自己的单词, 像friendly, helpful, careful等等。在内容讲完以后,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 让他们Talk about your personality and your favorite occupation。在这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学什么们畅所欲言, 讨论声此起彼伏。最后我还让几组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表演:I'm a very funny man. My favorite job is a fireman. Because it can protect people's property and safety……每个学生都会勇于发言, 在课堂上大胆的用英语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使英语的课堂效率更高。

可见, 无论是怎样的方式, 自主也好、合作也罢, 都必须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给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要与学生相互配合, 与学生建立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 教学情境就会变得和谐民主, 教学过程才会顺利的进行。

三、加强合作学习,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的建立, 为学生提供了平等互助的学习空间与机会, 它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更是让每位学生都能表现自我的平台。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做到互相启发, 共同探索, 共同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亲自实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中Unit6《Sunshine for all》这一课的时候, 因为文章内容比较多, 课文又有点长,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了第一段, 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所要讲的内容:If everyone can help others, the world will become much more beautiful.接着, 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继续阅读课文, 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 并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Do you want to be a volunteer? What is the meaning of a volunteer.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 由于人数较少, 所以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口语训练的机会也相对增加了。而且, 小组内的讨论更是热烈而和谐, 学生们互相鼓励, 一起主动地学习, 参与意识与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我深深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 这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特别的强烈。”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环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探索者”, 让他们勇敢的去探索世界的奥妙。

总之,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题, 又是让素质教育更好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优化教学环节、创设和谐氛围、加强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发挥主体性的主要手段, 教师要合理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彰显英语教学的魅力。

立足生活 找回遗失的主体意识 篇2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一、现实呼唤生活化教学

1.主观需求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如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苏教版第二册《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是“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虽说面值比较小,但涉及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元”“角”“分”,所以教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在解决有关进率的问题时。在交流“几张2角换1张1元”时,有个孩子举手回答:“老师,我换酒瓶的时候知道的,1个酒瓶换2角,我拿5个酒瓶,就是1元了。”从生活经验出发,他会觉得这个理所当然是5张2角。这个回答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借此进行了引导,孩子们很快认识到: 5张2角是10角,也就是1元了。

2.内容保障

学生的思维水平决定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然而我们的新教材在编排时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点,翻开教材,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新教材的内容一改以往的“纯数学题”、或离现实已经很遥远的题,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配以生动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亲切感油然而生。不久前聆听了徐斌校长关于新教材培训的讲座,也提到现行的教材中不再有诸如“零件”“车间”等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陌生的词汇和情境。所以说,新教材为我们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家长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家长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也日渐感受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带着孩子去接触社会,积累生活经验。只因为不是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对孩子的学习帮助有时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二、行动实现生活化教学

1.课前铺垫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前,我建议家长在周末带孩子购物,让孩子参与购物过程。购物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生活现象了,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对物品价格的表示方式、促销活动的各种方式、付款时的计算等,更有对人民币的面值、进率、付钱、找钱等的认识。在愉快的购物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在丰富生活经验,为学习系统的知识做着重要的准备。

反之,如果我们缺少了生活常识的支撑,学习将寸步难行。

学习10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的一个练习中,一个孩子举手问我:“老师,哪只是鸭啊?”原来,图上有鸡、鸭、鹅的图片,并在下方写了各自的只数,下面是求其中两种家禽一共的只数,或者是两种家禽相差多少只,要求孩子合理的选择信息,进行解答。我事先也没有料到孩子会分不清鸡、鸭、鹅,随口告诉他“鹅的脖子比较长”。还暗笑:这孩子,连这个都分不清。到了另一个班上课,同样有两个孩子问我一样的问题,想:嘿嘿,看来每个班都有分不清鸡、鸭、鹅的孩子!上完课,批改作业了,大跌眼镜,竟然有好多孩子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错误,不少孩子都是因为把鸭看作了鹅才错的。

之后和学生花了近十分钟交流分辨鸡、鸭、鹅。也与家长们联系,提议通过卡片、电视、网络等方式,和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因为这个提议,这个教学小插曲,最后却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收获,现在和孩子们说起各种小动物,他们都是津津乐道呢。

2.课堂提升

课堂因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简单的把生活问题搬过来,但可以适当的创设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一样,自己感受过的,往往记得最牢。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出示平时常见的扇子、红领巾等实物,这些都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品,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的几何形状,让学生发现这个图形原来就藏在这里,真有趣!选取如此独具亲和力的素材无形中给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3.课后延伸

我们不仅要将数学课向课前拓展,还要向课后延伸。

上一轮的教材编排中,认钟表这段内容分布在第一册“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第三册“认识时、分、秒”、第五册“24时记时法”。如果单纯的在课堂上教学认识钟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费力却效果不佳,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

于是我利用课后的时间,将这些内容动态的呈现。在学习了第一册的“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在合适的时候经常的问问学生“现在是几时呀?”。老师的关注必然引起学生的关注,习惯了,学生会自觉的看看时间,对一些不是整时的时间,也产生要看懂的想法。再通过家长或社会的力量,慢慢就会看时间了。

现在,学生经常兴高采烈的跑来告诉我时间。此时,学生是幸福的,他不仅掌握的新的本领,还懂得了主动获取信息,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

正如数学教育家h.fredenthal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将它实施到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教学置于生活大环境中,又合理提升,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最后又将这些数学知识向生活辐射。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与此同时,也了解了更多活生生的信息。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吧!

立足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3

一、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突出交际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交流。

1.要让所有学生确定交际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 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 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 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 以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 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

2.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

长期以来, 口语交际课堂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殿堂, 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 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 从而口语交际教学就变成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 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 采用讨论、课本剧表演、辩论赛、实话实说、演讲会、小记者采访、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 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二、再现现实生活的精彩画面, 创设交际情境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 创设交际情境, 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 要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现实生活。

有的同学生性比较胆小, 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有一次班里的板刷坏了, 我叫平时不善于交际的李海明同学到总务处陈主任处去领一个新的板刷, 并告诉他要注意礼貌。过了一会儿, 他拿着一个崭新的板刷高兴地进来了。他告诉我:“我进去后看到有好几位陌生的老师坐着, 就问:‘老师, 请问哪位是陈主任?’陈主任站起来后我告诉他我班的板刷坏了, 想再领一个新的。”就这样一次简单的交往, 锻炼了他的胆量和交际能力。

2. 要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带入课堂。

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外享受着课余生活的快乐时光, 创造精神也往往会在这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 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带入课堂。如在教学《教你学一招》时, 我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小制作, 并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边进行制作的演示, 边解说制作的过程, 与大家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样, 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制作自然会带入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丰富课堂教学, 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巩固, 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激发, “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体现。

三、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锻炼交际能力

一直以来, 语文课堂教学只重视读写, 而轻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在课堂教学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有意识地设计师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1. 要有意识地设计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如口语交际《当小记者》的设计, 应当注意两点:一要做到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 全体学生为被采访对象, “记者”进行现场示范采访。二要做到生生互动。学生既充当记者, 又扮演被采访对象, 在全班范围内开展生生交流活动。在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互动设计中,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

2. 要有意识地组织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如口语交际《自己选自己, 好不好》的教学要做到:首先, 出示讨论内容:“自己选自己, 好不好?”并让学生自由结合, 针对要求小组自由讨论, 小组内形成一致意见。其次, 选派一名主持人, 倾听各小组的主要意见 (小组代表也可倾听其它小组的意见) , 教师协助主持人筹备全班交流会。主持人主持全班交流会, 各小组阐述交流意见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 教师适时对各小组的发言以充分肯定。在教师有意识地组织的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 学生自然会得到充分的听、说的训练。这样, 整节课学生都会在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让学生从“愿意”到“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 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提出适当的训练要求, 通过鼓励、表扬, 使他们敢说、愿说、善说。

四、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 激励交际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肯定学生, 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

1. 要欣赏成功的学生, 让他们感受成功。

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祝贺,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成功被同学们所欣赏时, 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 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2. 要鼓励沮丧的学生, 维护他们的尊严。

在课堂交际训练中, 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 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这在无形中会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要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 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 面向全班同学, 给他以鼓励:“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你回答问题很积极, 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这样, 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 他会激动不已, 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 回答更完美。

3. 要唤醒自卑的学生, 使他们发现自己。

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独处, 沉默寡言, 常常陷入顾影自怜、自我封闭的境地, 对任何事情总是漠不关心, 熟视无睹。针对这部分学生, 教师要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他们, 而是时刻关注着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即使他们回答得并不完美, 甚至答非所问, 也要及时给予鼓励, 并不失时机地专门为他们讲述演讲大师的成长故事, 激励鞭策他们, 使他们信心倍增, 转自卑为自信。

4. 要爱护“出错”的学生, 使他们多受启发。

作业是口语交际的成果展示, 也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与老师交流的方式。教师要通过批改作业让学生加强学习, 并发现问题,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释疑解惑, 改善学习的环境, 创造有利的条件。要让成果“出错”的学生看不到令人“胆战心惊”的“叉号”, 取而代之的是“问号”、“再仔细想想”等提示语或启发性的文字, 从而消除“出错”学生的心理畏惧, 使他们认真解决, 或是主动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出错的原因。

五、在活动中,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 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运用活动, 精选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小学生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利用他们的形象思维优势, 通过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事务, 激发其参与愿望, 使之乐于投身活动, 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作文课《春天》时, 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物,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 最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色记述下来。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兴趣盎然, 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 充分调动起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在教学中, 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 精心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语言, 丰富学生有关的表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日月潭》这一课, 我先引导学生领略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秀丽风光后, 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特点, 展开合理的想象:日月潭晚上的景色会是怎样的?此时, 学生打开了想象的闸门, 活跃了思维, 发展了创新能力。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必须从情入手,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立足教师主体,探索四课校本教研 篇4

最初,在“重形式”的集体备课中,所有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备课组长再根据学科任务分工选取骨干确定主备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单元,提前写好教案在集备活动时讨论,其它教师补充、完善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可以供大家使用的“通案”。之后,使用教师还将根据个人实施情况进行再度调整。这种集备方式还是处于一种信息的浅层次交流阶段,由于备课只是一种预设,教学设计的效果没有验证,交流的信息显得單薄、抽象,尽管所有集备环节都操作规范,教师对于集备交流的信息利用率却不高,基本上停留在形式备课的层面。

探索之一:“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四课校本教研方式逐渐采用

在不断学习和研究先进学校的集备做法、不断反思本校集备方式后,我们创建了“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四课集备教研方式,就是在原来单元备课的基础上,每次重点处理一节课,其它课文“略处理”,重点课采用主备教师上课、说课,其它教师评课的方式进行。上课教师要提前把备课电子稿发到联校网站上让其它教师浏览、学习,略处理的课还是用交流备课的方式。我们以上课为载体来研究备课,通过具体可感的课堂、师生互动的现场来审视备课,教师得到了比单纯研究备课更多的可模仿、借鉴、思考的信息,评课时教师的参与热情、深度都有所提升。备课的目的就上课,孤立地研究备课只是特定环境下的方式,教师作为实践层面的群体,更需要形象直观的教研方式。在“上课”这个环节上我们也是不断地改进,先是只上1节课,后来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促进教师比较认识,能够深刻地理解教学设计、教师素质对课堂效果的积极调控作用,多从自身找原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探索之二:关注教师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学会独立备课,提高上课能力。因此,我们把教研活动定位在尽可能多地培养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觉意识,而不是满足于活动中能够共享资源、利用资源,我们希望让每个教师都成为优质资源的创造者。为此,我们从评课入手,把原来比较随意的语言交流改为填写教师研修“2+1”反思表,每个教师就听课内容对课堂设计提出两点表扬、一点建议,更加注重对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清晰、深刻的独立思考,教师在规范的书面表达中也锤炼了语言,提炼了思想。教师有思考地参与成为四课校本教研活动的新要点,我们重视了教后反思的书写,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设计,但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学生的上课实践体验会有所不同,我们要求教师写好教后反思,并进行教后反思的专项交流,这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技巧的必由之路。

探索之三:注重对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

在四课校本教研坚持常态活动一年后,教师的积极性有些下降,教师在观摩与展示中感受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进行了讲课锻炼,也多次进行着备课交流,对规范备课的程序已经基本掌握,能以反思的眼光去参与评析,至于高水平的备课设计、精彩的课堂教学不是几次活动能解决的,教师期待的是更加有新意、有活力、有效果的活动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适当减少四课校本教研活动的课时覆盖面,注重在活动中突出典型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课堂上共性问题的指导。上学期,我们的上课环节从1课时改为2课时,给教师规范两个课时的操作流程,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上课形态。本学期,还针对当前语文教师讲得多、问得碎,学生在课堂上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没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的状况进行了“三重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索,即在“重互动、重运用、重反馈”基础上,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分五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尤其突出了第二课时“主线式读悟”教学设计的研究,提出“从简入手,让语文课堂更具效力”的研究目标。

立足主体 篇5

一、认识维度

医学生德育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历览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德育发展历史, 德育的主体、客体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突出反映为一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关系。即便是到了现代教育理念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社会地位、获取和占有知识方面的不对等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教育方法和手段呆板固化, 教育内容刻板恒定, 使得受教育者受支配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难以确认, 主体性受到压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法治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人们的主体性普遍提高, 体现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也明显增强。[1]教育者对教育内容“一统江湖”的局面被打破, 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渠道提前获知教育内容, 甚至获取比教育者更多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在德育教育实践中, 不再单纯的表现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传知解惑, 而是一种双向教育的互动过程。至此, 受教育者彻底摆脱了从属、受支配的现状, 其主体性被彻底激发出来, 并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得到强化。这种全新的教育现状直接催生了主体性德育教育双重主体格局的产生。

二、关系维度

如前所述, 主体性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双重主体”,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德育教育的主体。那么,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 “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又当如何?现代德育教育主张让受教育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 自主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 并通过自身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2]换言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考量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是一种教育性交往与活动。这种活动是按照既定的教育目标要求组织起来的, 并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的有序的教育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组织严密、目的明确、计划性强、富有影响等特点, 它不仅是德育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 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 进而对教育过程的发展方向起到规范和保证作用。也就是说, 在现代德育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 即是完全平等的。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独立自主、主观能动的主体, 是一种人格尊严上的平等。这种平等是主体性德育教育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实践维度

医学生主体性德育教育的主体性是由教育者的主体性、医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复杂整体。德育教育者和医学生的主体性源于德育教育活动的生成、实现和发展等过程, 德育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则根源于德育教育者和医学生的主体性, 是二者主体性的整合。

第一, 德育教育者主体性的构建。德育教育者主体性的构建应该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作为德育教育的对象, 不仅有性别、年龄、生理和心理等个体差异, 还面临着在生活发展中遇到的自身无法解决而必须面对的困惑问题和成长发展现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问题。[3]这些差异和问题决定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恰当的教育方法和适宜的教育载体, 以增强德育教育的靶向性和易接受程度。因此, 德育教育者要主动研究受教育者的特点, 全面把握其不同性质的差异。二是要科学运用德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教育介体。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将社会要求的变化和受教育者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不断修正和完善教育目的, 制定出能够使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有机结合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方面, 教育者要在尊重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实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自觉, 以体现其更高层次的主体性。除此之外, 教育者还要从教育环境的创设、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增强发挥主体性的动力。

第二, 受教育者 (医学生) 主体性的构建。构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及其培养这一根本环节。一是要建立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机制。受教育者要学会在开放、比较的前提下对教育者的教育水平给予合理的质疑, 并用自身获得的知识和个性化的思想影响教育者, 从而实现教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教学相长的转变, 进而形成双方在人格独立、平等基础上的良性互动。二是要建立受教育者对教育目的、内容的价值认同机制。德育教育目的就是把教育内容和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认识和行为实践, 而教育内容等要求则可以抽象概括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个维度。这种理论现实要求受教育者要对教育目的、内容等给予理性认知, 创新方式, 依托实践活动处理好自身发展中知与行的关系, 以达到德育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观念、形成行为的目的。

第三, 德育教育活动主体性的构建。德育教育主体性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德育教育这一社会性活动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双方要从自身所处的社会现实出发, 精准判断社会现实和发展对德育教育的期许和要求, 并将这些要求和期许做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从客观上不断推进德育教育活动主体性的构建和完善。二是在德育教育中, 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都会为自身德育水平的发展设立一定的目标。在这种“自为”发展目标的不断促进和激励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通过调动各种有利因素, 创造性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从而在主观上为促进德育教育活动主体性提供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

摘要:医学生主体性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医学生主体性德育体系构建应从三个维度入手。认识维度, 解决主体性德育的主体是单一主体还是双重主体的问题;关系维度, 解决“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实践维度, 解决在主体性德育教育中“主体性”如何发挥的问题。

关键词:认识维度,关系维度,实践维度

参考文献

[1][2]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68, 270.

立足主体 篇6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

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政治也是一样。政治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素质修养的学科,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输,而要把育人放在首位。教师要调节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在讨论的话题上选择学生了解的内容,多设置与学生互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加入讨论中,由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更有利于他们感悟其中的精髓,把握政治内容的要领。例如,在讲“责任”这一章的时候,让同学试着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体会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责任,然后根据表演时的感触,谈谈他们对责任的解读。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回应。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不会感到枯燥,能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真正发挥。

二、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的自主性是培养出来的。需要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帮助学生学习,发挥的主体性。以前,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是从头讲到尾,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听得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影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感受课堂,不能单纯地依靠教科书讲课。

(1)绘声绘色地讲课。老师的讲话方式和态度决定学生听课的效率,在授课时,老师要面带微笑,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 不能当众指责,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年纪还少,处于发育阶段,要保护他们,不能在思想上给他们压力。对于学生的积极回答,要鼓励,不管对与错,只要大胆地讲出来就要赞扬。在每章学习的开头,教师都要设置一个引入的话题,不要每次都说“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例如, 学习“消费”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上个星期的消费情况,以此调动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投入到讨论中,融入消费的话题里。

(2)开展活动。在政治教学中,老师要组织好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和学习的时间。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背会所学的,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索问题。因此,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组,对“为什么灿烂的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进行讨论。给一定的时间,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谈谈讨论的结果,对于回答比较全面的小组进行奖励,对于其他的小组也要进行鼓励。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注意有哪些是没有想到的,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容易遗漏的关键之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在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找到弥补的办法。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压榨式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厌倦学习。

(3)建立文明的校园环境。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关注学生的生活,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每年进行体检。提倡公平公正,掌握学生学习动向,允许学生给学校提意见或建议。多组织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建设中, 做一名热爱国家、勇于担当的人。

三、引导自主学习

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很好的自制力,教师要试着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否则,教得再多,学生不能掌握,在实际的过程中也就不能灵活运用,完全失去教学的目的。

(1)要掌握章节之间的联系。由于政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繁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的框架结构,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学习的网。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政治,对于具体的知识结构要具体解析,使政治网上的每个节点彼此相通。在学习中,提倡学生自我总结每章所学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每章内容的理解。

(2)学会自主阅读材料。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依据课本知识的,但是并不是书本上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学生掌握理解的,我们要教会学生挑出教材内容的主干部分,掌握内容的主要思想。因此,阅读材料对于学习政治很重要。很多情况下,我们得到的信息都是一大串的文字,而学生要想得到关键的内容就需要掌握阅读方法,提炼出重点,进而深一步探究问题。根据教学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掌握其中的规律,找出文章的重点之处。这样,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也会比较轻松,重要的地方强调讲,不重要的可以少讲或者稍微提醒一下,同时学生压力也不会太大, 掌握方法很关键。

(3)在自主思考中寻找答案。老师在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 要注意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学习是学生踏入社会的一种本领,而学校正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这种能力的地方,思考是这种本领的基础,教师更要重视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政治内容在不断更新,考试题型也很多。例如,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题等,出题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平时要让学生抓住要点,积极思考,寻找答题的思路,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4)学会总结和反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个不断往复的过程,不断更新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学会与旧知识相贯通,对于每章节所学的内容学会总结,要概括主要的思想内容,要把握所学的重点。对于经常做错的题目要学会反思,避免下次再犯。

立足主体 篇7

一、独立先学:主体性教学的前提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先学后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铁律之一。

“先学后教”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凸显了教师指导地位。独立先学, 让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 自主有效地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

例如, 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课始,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

(1) 从主题图上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2) 两块花坛的面积哪个大?

(3) 怎样才能计算它们的面积?

(4) 数方格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数方格你发现了什么?

(5) 不数方格, 你能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通过提纲导学, 唤醒学生旧知, 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厘清思路, 寻找新知的停靠点, 立足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二、质疑问难:主体性教学的根本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先学后教”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的质疑问难。“问”的实质就是学生质疑问难和说出独立学习的成果, 以及对教材内容学习的体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等。

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学, 把已掌握的知识和结论在小组中汇报交流。

生1:我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生2:数方格方法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3:我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4:通过剪和移拼, 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生5: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是不是一定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 然后再平移, 如果斜着剪行吗?

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 同时要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

三、合作交流:主体性教学的核心

议, 就是讨论与交流, 即通过小组合作, 展开讨论, 归纳小结。组际交流时, 由小组长汇报, 其他成员补充。这种形式的特点是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例如,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让学生讨论:

(1) 在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过程中, 如果剪两刀, 再平移, 是否也可以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2) 平行四边形在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 是不是可以不用沿着高, 而是斜着剪, 也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接下来, 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剪剪, 拼拼, 验验, 加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

教师引导学生恰当地应用比较方法, 互相启发与争辩, 突出问题的本质, 澄清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

四、练习反馈:主体性教学的保证

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呈现出来的状态, 通过水平测试, 根据反馈的情况, 适时捕捉新课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 进行及时矫正, 以实现新的认知结构的重建。

例如, “平行四边形面积”练习环节, 我这样设计:

1.判断题 (让学生辨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 平行四边形底越长, 它的面积就越大。 ()

2.看图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出示不同方位的平行四边形, 意在不同方位中认准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2.综合题

学校要用方砖铺一块底15米、高10米的平行四边形的地, 如果铺1平方米需要20元, 铺这块地需要多少钱?

3.引申题

分别算出下面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12米, 高5米) 。

通过观察和计算, 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 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要能从多角度反映学生学习的结果,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 保证教学通畅, 从而达到预定目标。

五、指导评价:有效教学的关键

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是核心, 导是关键。导, 有两个层意, 一是疏导、启导、引导、点拨;二是评价。评价作为一种手段, 是教师接收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导”要体现针对性和适时性, 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做好“五导”:

(一) 导学

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已经达到的知识经验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促使新旧知识、经验发生相互碰撞,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实现由“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化。在学生独立学习阶段, 精心编拟导学提纲,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 阐明学习任务, 提出学习方向, 有目的地为学生学新知做好铺垫, 着力培养学习目标意识。

例如,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数的意义”时, 课始, 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提纲:

(1) 自学课本第50~51页。

(2) 想一想:分数和小数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分别写作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 你还想知道什么?

导学的意图是通过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探究, 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导疑

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的矛盾, 甚至在数学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制造矛盾冲突,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矛盾解决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学习。通过有目的的“导”, 不断提高质疑层次, 实现层层递进。

例如, 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时, 通过两个活动进行导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感悟, 提升认识。之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这时, 教师提出:

(1) 请你再次仔细观察这些对称图形, 它们形状不同, 但是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呀?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 将对折的图形打开, 你有什么发现?

这一环节的意图是想通过前面掂一掂、称一称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 把生活经验转为数学经验, 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这时, 再次引导学生质疑, 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寻找新知的落脚点。

(三) 导议

在学生讨论交流时, 教师要把注意的中心放在学生的活动上。通过启发和诱导, 把握时机, 针对出现的问题, 予以适当的点拨。

(四) 导练

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呈现出来的状态, 准确了解学生对新课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水平检测及时评价和矫正, 促使在练习中学生的偏离的知识得到纠正, 实现新的知识网络的构建。

(五) 导思

反思即自省, 是通向“自主”的必经路径。学会反思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 学生通过反思内省, 不断总结, 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方法和习惯。

例如, 我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最后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2:我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说说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这样计算:

(长×宽+长×高+宽×高) ×2。

生2: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这样计算:

边长×边长×6。

(3) 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吗?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全课的总结, 让学生回眸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断总结, 形成知识网络。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导向, 凸显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方式, 促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主体性,个性发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 .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立足主体 篇8

一、立足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首先要立足学习者的主体性,在充分尊重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引导点落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教师的引导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服务的,教师应以学生的眼光去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感受和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在充分尊重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鼓励主动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引领学生主动地去研读教材,思考问题,进行习题练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教学过程,使课堂始终充满生命活力。如教学五年级九册数学《小数乘法》时,学生在学会了例1、例2小数乘以整数后,学习需要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减弱,如果此时继续用教师教授的方法教学例3的小数乘以小数,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生活化情境,将例3的“1.2×0.8=?”转化为生活情境:早上老师去菜市场买菜,每斤青菜的价格是0.8元,老师买了1.2斤,让学生帮助老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看谁算得快,能最先告诉老师。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了起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我引导他们各自利用学会的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演算。我巡回检查,抽调学生叙述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让他板演,结果发现了多种错误:有的列竖式时把对齐的小数点直接移到了积上,积的小数点位数有的多了,有的却少了等。我引导学生对其错误进行分析并加以纠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运算规则。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都很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独立性,引导自主学习

尊重主体性实质上就是要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生命意义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习活动是极富有个性化的活动,学生完全应该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通俗地讲就是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自己能够学,学生尽量自己学;不懂的,不会的,可以在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引导下再思考。自主学习是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主动性是一个“我要学”的问题,而独立性解决的就是一个“我会学”的问题。因此,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入手。让学生从依赖老师而学习逐步过渡到不完全依赖教师获得知识,再发展到能够完全独立地进行自主学习。这个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这个发展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我以问题情境导入:小明家今年收获876.5千克小麦,每千克售0.83元,可收入多少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自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876.5×0.83。结果有727.495元、727.49元、727.50元、727.00元、728.00元。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计算结果?究竟哪个更接近实际?我又提出引导性问题: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有元、角、分。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最小面额又是多少?学生回答是角。那么怎样付款呢?这时学生就明白了十分位以后的数要取近似值。也就是对于小数乘法得到的积小数位数较多时,应按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取积的近似值。接下来再出示例题1.57×0.2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让学生自己去算,待学生算出结果后,我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把比要求多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值,结果一定要用“≈”号。这样,整堂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而我的引导作用也得到了应有的发挥。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浓厚,同时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相互影响。如果能够这样进行长期训练,学生就能逐渐学会学习,自学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三、立足创新性,引导探究学习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极其丰富的,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优势,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和要求,给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聪明才智的平台,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公式”的自主探究。有一位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希望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操作对学生来说轻而易举,没有多大的思维含量,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没有把真正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探究。如果把探究的问题改成“我们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探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用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来拼”。这样一改,就有探究价值了,学生需要动手和动脑结合,进行多次尝试才能发现“应该用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来拼”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学生就会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可以用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拼成”这一发现的印象,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功效。

立足创新性,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鼓励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中“1.25×96×2.5=?”一题时,我只启发学生观察96,从中可发现什么问题?其它一切都交给学生自己探究。很快学生就发现96可以分解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整个算式可利用乘法交换率运算。我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不同的解法。

学生甲:(1.25×8)×(12×2.5);乙:(1.25×8)×(2.5×4)×3;丙:(1.25×8)×(2.5×12);丁:(1.25×8)×(2×2.5)×6等。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了创新思维。

上一篇:教学辅助工具论文下一篇:成熟企业的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