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感悟实践

2024-12-20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精选4篇)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实现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从以往以“理解文本”为主的教学模式跳出,转移到对语言形式和迁移表达的自觉关注。但一篇文章值得关注的“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年段目标、学生学情、文体特点来细读文本,对文本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选择适宜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什么”。下面以《恐龙》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抓住段眼,选准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恐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说明文,它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等。其中,第二小节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一小节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紧扣“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一中心句,具体介绍了四种恐龙的奇特:雷龙的“重”、梁龙的“长”、剑龙的“刺”和三角龙的“角”。

总分构段方式是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常见的段落形式,也是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中学用的表达方式。教学时,教师要有“语用”意识,抓住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不仅能了解段落结构关系,还要能从中心句中提取文字传递的信息,找到段落的“段眼”,进而领悟总起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掌握总分表达形式的奥妙,为平时练笔打下基础。

师: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小节,用“”画出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生读、画)

生:第二小节是围绕“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句话写的。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恐龙的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小节,想一想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恐龙的种类很多呢,还是恐龙的形态千奇百怪?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觉得作者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恐龙的形态千奇百怪,我是从“更是”读出来的。

师: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句中的关键词。一个“更是”透露了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也就是恐龙的形态——千奇百怪。把我们的发现读出来。(板书:形态奇)

(生齐读中心句)

师:我们知道,中心句跟后面的句子之间是有关系的。中心句强调恐龙的形态奇怪,分写部分就会详写恐龙的形态是如何的奇怪。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些恐龙,看看他们的形态到底奇在哪儿,又怪在哪儿呢?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紧抓中心句展开教学,进一步理清段落的思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总分的构段方式是他们熟悉的。一些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只限于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明晰构段方式,找找中心句。而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两点:(1)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并从中找到这一小节的“段眼”——“形态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贯穿这节课教学的主线,让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和清晰的教学思路。(2)让学生了解中心句和分句的关系:分写部分是紧紧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学生一方面通过朗读理解了语言,一方面体会到了构段方式的表达,在“得意”的同时“得言”。

二、关注文体,把握语言感悟的着力点

进入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一些科普小品文、科普童话,如:《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等。但科普说明文,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恐龙》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多种说明方法并用是本课的特色,正因为这些方法的运用,让读者对恐龙不同的形态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在解读第二小节“四种恐龙的奇特之处”时,部分教师会依据参考书或以往的教学经验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定为“感知并学习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说明文时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是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如果在第二学段就以“感知并学习运用说明方法”为目标,岂不是揠苗助长,对教学目标的任意拔节?

因此,教师在关注说明文文体特点的同时,还应关注年段目标,让自己的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认为,对于中段学生来说,在阅读文本时对说明方法有所领会即可,不必作理性讲解,而感知说明文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则是这一环节文本解读的价值取向。我将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读感悟,体会说明方法的精妙,感受语言文字的趣味。

师:梁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

生:我觉得梁龙身体很长。因为课文中写梁龙“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

师:(板书:身体很长)同学们算一算,我们今天上课的这个多功能教室有27米长,想象一下,如果让这头梁龙到我们教室里来,它的头如果在这儿,那尾巴呢?

生:尾巴到后面去了。

师:是呀,可以看出梁龙怎样?

生:梁龙身体太长了。

师: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数字(板书:二十多米)就让我们感觉到梁龙的身体——

生:(齐)太长了。

师:怪不得说它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板书:好像)你看,说得多形象呀!

作者这样举了个数字、打了个比方,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梁龙的“长”,谁能把梁龙的“长”读出来?(生读)

师:你觉得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的梁龙有十七、八米长,应该强调“二十多米”和“一架移动的吊桥”。

师:你来读,让大家体会一下。(生读)

在学习梁龙的身体“足有二十多米长”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今天上课的教室就有27米长,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梁龙的奇特——身体很长。在介绍雷龙的时候,作者将雷龙和同学们熟悉的大象进行比较。尽管三年级学生知道大象很重,但“六头大象”到底有多重是没有概念的。针对学情,我采用“算一算”的方法,一头大象是学生体重的多少倍,六头大象又是学生体重的多少倍。学生有了体验后,雷龙的特点就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创设“六头大象”“二十多米”这些数字的教学语境,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以想象促朗读,激励学生生动有趣地读好课文。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刻意地强调说明方法,学生是在感受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精准的同时,既了解了雷龙的形态特点,又明确了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三、立足文本,挖掘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既然说明方法的习得不是本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那教师就需要潜心会文,独具慧眼,根据课文特点,关注语言的形式,发现语言的秘妙,挖掘出符合年段特点的“语用”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1.比较中明白语言形式。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作为教师,只有自己先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秘密,才会设法搭桥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悟。细读文本后,我关注到第二小节分写部分介绍的四种恐龙,句式表达不同。“雷龙”和“梁龙”两个句子采用了相同的构句方式——“先概括后具体”。写雷龙和梁龙时先概括写出了它们的特点,雷龙是“庞然大物”,梁龙“身体很长”,接着通过各种说明方法具体写出了它们是怎样的奇特。而介绍剑龙和三角龙时,则直接介绍了它们的奇特之处。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句子的仿写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因此,我将“学习并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作为本节课教学的“语用”点。引导学生发现构句方式是仿写的前提。

师:了解了雷龙和梁龙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作者在写雷龙和梁龙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说说你的发现。

生:在写它们的特点时都打了比方。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作者为什么这样打比方呢?

生:写雷龙时,将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声,让我们通过声音感受到雷龙的“大、重”;写梁龙时,将梁龙走路的样子比作一架移动的吊桥,让我们通过梁龙走路时的样子感受到梁龙的“长”。

师:你真善于发现,再读读这两句话,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两句话都先用一个词概括了恐龙的特点,然后又详细写了它们的特点。

师:你真的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们来看一看写雷龙的句子,作者是怎样介绍雷龙的呢?

生:写雷龙的时候,它是先写雷龙的奇特之处——大、重,再写它是怎样的大、重。

生:描写梁龙也是先写梁龙的长,再写它是怎样的长。

师:这两句话都是先写恐龙的奇特,再写它们是怎样的奇特。我们再来读读作者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写法。(分组读两句话)

在教学中,我紧扣“雷龙”的“重”,“梁龙”的“长”让学生品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介绍“雷龙”和“梁龙”的句子,追问发现这两句在表达上的相同之处,使学生了解了“特点+具体”的句式特点。

2.复述中固化语言形式。一般来说,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写则是语言的输出。明白了句式的表达特点后,要通过练说固化语言形式。复述是练说的好途径,是固化语言形式的好方法。《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的阅读要求,本课课后练习中也提出了复述的学习目标。虽然《恐龙》不是叙事性作品,但课文第二小节介绍的四种恐龙形态奇特,语言生动,是复述、表演的好材料。其次,第二学段学生的思维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表演式的复述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在学生自主品悟剑龙和三角龙的奇特之处后,我让学生先用“我是龙 ,我 ( 奇特之处 ) ,( 具体表现)”的句式介绍剑龙和三角龙,再上台表演。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表演得生动形象。

学生通过表演式的复述既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领悟了句式的表达特点,这样的教学言意兼得。

3.仿写中运用语言形式。仿写可以使语言内化,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找、说”环节之后,我出示了三幅恐龙的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恐龙观察后用上“特点+具体”的句式练写。因为有了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学生拾级而上,这一环节的仿写自然水到渠成,学生从中再次感悟恐龙的奇特,习得句式的表达方法,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目的。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目中有生,心中有文”,找准有效教学的“点”,语文课堂定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 篇2

——小学地方课程《天气和我们》案例有感

【内容摘要】:小学地方课程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编排,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设计多种解决方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时,尽量让学生亲近自己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倡体验与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时让地方课程回归生活,但不脱离文本,并能更好的体现小学地方课程的特色。

【关键词】:回归 立足 特色 案例背景: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评价并产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

天气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它的书籍资料,但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和一些天气的常识,当你问及他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回答“今天有太阳,今天下雨,树叶绿了”等,尤其是对一些灾害性天气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种灾害性天气和天气符号及特征有一些认识了解,培养他们能够更加关心天气,准确观察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让他们走进“天气”。

案例描述:

《天气和我们》是小学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第42页的第21课。我先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让学生知道我们杭州地区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阴、雨、雪、台风、梅雨等。

2、通过记、贴、说等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3、通过活动了解天气现象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天气现象。教学难点:知道天气现象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以下是我上这一课中的一些片段。片段一:了解天气和我们的关系

1、同学们,今天是什么天气呀?

学生根据当天的天气来回答。(今天是晴天)

2、如果双休日天气好,你会干什么?如果下雨,你又会干什么呢?

生1:如果天气好,我要去外面游玩;如果下雨,就不能到外面去游玩了,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了。

生2:如果天气好,可以晒衣服,晒东西;如果下雨,就不能了。生3:如果天气好,我可以到外面去打篮球;如果下雨就不能打篮球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天气和我们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天气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和生活。

叙述: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实质上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为基础,不断充盈和扩展他们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世界的美好和快乐,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他们的一种特殊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是他们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得到健康发展,又在发展中愉快地生活着,从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引导他们积极地创造并享受今日的生活,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精神之流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焕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的开心,学的轻松,而且掌握知识的效率很高。学生都愿意学,都乐学。片段二: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气象大闯关

1、第一关:记一记

看图识记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2、第二关贴一贴

用天气符号记录一周的天气。

3、第三关:说一说

看天气预报图,说说看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真正做到在做中学,乐中学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叙述:

小学地方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的形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的实效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倡导制作、观察、调查等,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是他们思维过程的体现。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学中我重视了让学生动手记一记,贴一贴,通过动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而且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手操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爱上学习。片段三:了解天气预报的好处

1、天气预报可以让我们及时改变出行计划,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请小朋友听一则天气预报,一边听一边想,这则天气预报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1:天气预报里告诉我们今天天气是晴天,还告诉我们温度9到23摄氏度。生2:还告诉我们东北风6级,阵风7到8级。

生3:天气预报里还告诉我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合适做什么,不合适做什么。

2、你们遇到过哪些灾害性的天气?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想? 生1:灾害性天气有大雪、暴雨、台风、干旱、梅雨等。生2:遇到灾害性天气时,不要外出,待在家里。

3天气预报既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又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损失。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查询到天气预报呢? 生1:我在电视里看见过。生2:在报纸上看见过。

生3:可以通过拨打电话114查询。

„„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到天气预报既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又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损失。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了解到怎么样来查询天气预报,提早预防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关注我们的地球,关爱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叙述:

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质,还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就是要构建学生主体。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做到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这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案例评析:

在整堂课中,我尽可能挖掘并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原本显得陌生抽象的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天气知识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还特意请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且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心想:当一位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后本来从只能懵懂的收听天气预报变为主动预报天气预报时,心里会有多大的成就感。在教学中我通过记一记、贴一贴、说一说来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使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学会知识。这样的设计会是学生学的很轻松,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也很好,学生真正的在做中学,乐中学。在这节课中我重视让地方课程回归生活,让学生乐学善思。

我在教学时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图片、视频、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来教学。在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提问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 4 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乐学善思。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如何做到让地方课程回归生活,立足文本,体现特色,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让地方课程回归生活在课堂之前

小学地方课程采用开放的学习方式,强调探究的学习方法,重视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探究意识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和谐统一,完善热爱家乡与关爱社会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因此,我让学生在课前从各种不同渠道收集天气方面的资料或趣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搜集、记录资料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此类活动,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方课程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方课程学习的能力。同时有了充分准备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竞相发布自己从书上、报上、网上、电视上的发现,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展示是最好的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让地方课程回归生活在课堂之中

小学地方课程力求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亲近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倡体验与感悟,在体验中认识家乡,在实践中感受家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让每一个个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动思维,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讨论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体现自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知识的快乐。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我也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

三、让地方课程回话生活在课堂之后

小学地方课程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编排,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为教师的教 5 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设计多种解决方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因此,我在上完《天气和我们》一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个天气预报,其中内容要有天气情况、温度、紫外线指数等等和温馨的提示,可以提醒任何你想提醒的人。这样不仅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而且也深深体会到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共同来关注我们的地球,关爱我们的生命,增强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收性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开放思维、形成能力,真正让地方课程回归生活,让学生乐学善思。

参考文献:

1、小学地方课程三年级《人•自然•社会》第42页的第21课。

2、《地方课程国家课程标准》。

立足文本,于细节处感悟人物形象 篇3

【关键词】细节;人物;描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文章。它主要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不顾旅途劳累,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记载白天寻访所得的事迹,赞扬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这篇文章文笔简约朴实,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文章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方面独具匠心,为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埋下了伏笔。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从环境描写中感悟人物形象

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师:从这一段环境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觉到古寺非常破败,已经很久没人住了。生2: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只能住条件恶劣的地方,我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生3:李时珍因为白天赶路而错过客店是常有的事,今天住这么差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师徒两人并没有因为古寺的破败而惊讶,可见他们吃的苦太多了。师:通过这样一段环境描写,我们感受到环境越是恶劣就更加衬托出人物的伟大品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破败”“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等画面感极强的词语,让学生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与人物形象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更能感悟人物的伟大品质。像这样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质的地方,课文结尾处还有一处,通过对夜晚月色中的情景描写,更加衬托出李时珍编订《本草纲目》所付出的辛苦。

二、从动作描写中揣摩人物形象

出示: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

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

涎……”

师:“端详”是什么意思?你们从“端详”中体会到什么?生1:端详指仔细地看。(生做端详的动作)生2:这个词让我们感觉到李时珍观察药草很仔细。生3: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不能有一点差错,否则会危及人的生命。生4:李时珍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生怕有一点点错误,他真是让人敬佩。

师:从“嚼嚼”又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生1:李时珍对于每一种药草都要亲自品尝,以确定它的药性,他做事非常认真负责。生2:李时珍作为一名医药学家,他只有通过实际考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说服力。生3:他有时还会尝到有毒性的草,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为了万民得福,他丝毫不害怕,他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本草纲目》是一本药物书籍,关系着治病救人,里面的内容必须是科学正确的。这本书里记载了上千种草药的药性和作用,如果不经过亲自品尝,确定药草的性质,严重的话会危及人的生命。李时珍正是凭着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严谨认真的作风编订了这本书。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抓住“端详”和“嚼嚼”这两个描写动作的词,让学生说说从这两个词体会到什么。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体会到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不顾危险,亲自品尝药草的严谨态度。

三、从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

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师: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 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李时珍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在月光下记载等吃的苦。师: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生:不是一天,李时珍师徒长年累月都是这样。师:长年累月都这么辛苦,李时珍却说是一点点苦,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1: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了早日修订好《本草纲目》,他再苦也觉得是值得的。生2:李时珍整个心思都放在研究药材上,根本就感觉不到住得差、吃得差。生3:李时珍心中装的是万民,他认为用自己一个人的辛苦换来老百姓的健康,是值得的。

师:是的,“苦多了”和“吃点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李时珍的眼中,只要修订好《本草纲目》,吃住以及行路之苦根本就不值一提,他真是一个不怕吃苦并能以苦为乐的人。

这部分通过李时珍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比较“苦多了”和“吃点苦”,再从文中找出描写李时珍吃苦的语句,从而深切地体会李时珍为了使万民得福,自己不辞劳苦、以苦为乐的伟大精神。

四、从神态描写中品味人物形象

出示: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师:李时珍是怎么对庞宪说的? 生:李时珍是笑着说的。师:从“笑着”这个词语能感受到什么?生:我能感受到李时珍一点也不觉得苦,他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师:李时珍长年累月因为赶路住破庙、吃干粮,真是太辛苦了,但他还是笑着对庞宪说话,由此你能体会到什么?生1:我能体会到李时珍能以苦为乐,他的身上有一种乐观的精神。生2:李时珍为了自己的理想,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师:吃再多的苦也不觉得苦,反而笑着面对一切困难,这种乐观的精神支撑着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

这部分教师抓住“笑着”这个描写神态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李时珍这种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

由此可见,细节恰是一篇课文的点睛之笔,是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闪光点,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语文老师应注重挖掘课文的细节之处,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立足文本感悟实践 篇4

1 大学生社团的功能

1.1 大学生社团的涵义及类型

所谓大学生社团是指大学生为实现自身的意愿和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团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其鲜明的特征。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 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一个不是课堂又胜似课堂的空间, 是校园文化中最生动、最活跃的一道人文风景, 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学术理论类。 (2) 实践类。 (3) 文体类。 (4) 服务类。

1.2 大学生社团的功能

(1) 从大学的内涵诠释社团功能。大学对赋有朝气和个性的莘莘学子意味着: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人生理想将在大学奠定;人生发展将在大学开始;步入社会的知识技能将在大学储备;社会角色的转变将在大学完成。走入大学, 每位大学生都面临思想成熟和人生目标的重新选择和确立等问题, 都将经历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而大学生在从蛹化蝶的蜕变过程中, 大学生社团活动,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类1000年》认为:大学已成为每一代人发现自我, 找寻自身使命的圣地。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梅贻琦先生认为, “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正因为有大师, 才培养出具有大爱而博学的大生。大学的民主、开明、自由、开放的学术和人文氛围, 为社团的产生、拓展和提升提供了养料和沃土。

我国的大学生社团, 已走过百年历史, 无论是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的实社、少年中国学会等著名社团;还是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以及当今80、90后出生的大学生所成立以“爱心社——志愿者服务社会”为代表的社团其共性是:积极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与社会进步。学生社团的功能:一是给予大学生以情感的慰藉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二是大学生活的重要舞台, 是学生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自我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三是展现和彰显大学生才能的舞台;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舞台, 同时也是对课堂教育的很好补充。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真正体会到自身的成熟、成长, 体会到中学和大学的区别, 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社团潜在功能在学生步入社会后更能彰显出来。

(2) 从《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学实践感悟社团功能。教育部要求高校从2008年3月起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 本课程开设地宗旨是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使毕业生的素质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使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以便顺利就业。以简历篇教学为例, 深感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学生求职和就业中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求职都始于投递简历, 而简历反映求职者在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历练的程度, 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是考量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指标, 能力水平就需要通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及取得的成绩证明, 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的表现也是用人单位极为看重的东西。如果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水准颇高, 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锻炼自身能力, 同时也展现和证明了自身价值;另一方面, 丰富了社会阅历、拓宽发展空间。高等学校应立足于社会需求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才能、了解和接触社会并积累社会经验的舞台, 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正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最佳载体。

2 我校社团活动的现状分析

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 尽管学校升入高等院校, 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 我校在社团活动建设方面没有质和量的飞跃, 与学校的发展步伐相比滞后许多, 不利于大学生的成熟、成长和成才。究其原因有观念上的误区, 没有真正认识社团的功能在大学生成长和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也有技术上的原因, 没有建立数额众多、质量较高社团的经验。从数和质两个规定性上分析, 我校社团处于初建和筹建阶段, 社团的建设任重道远。

3 加强我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举措

3.1 提高认知

社团活动不但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 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而且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素质的途径, 社团提供了一个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陶冶精神情操、发展身心健康的崭新天地。参与社团, 可实现知识的交流、技艺的切磋、思想的碰撞、感情的激荡。在社团生活中, 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 能最真实、最直接、最生动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向、要求和呼声, 因而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 解决学生关心的各种问题, 帮助学生成长。

3.2 加强领导

学校应成立以“服务、协调和指导”为工作宗旨的组织机构———社团中心, 隶属于团委领导, 团委对全校各类学生社团进行统一指导、管理和培训。具体工作职能包括:审批社团建立、指导社团、加强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定社团管理规章制度;举办社团文化节, 引导社团开展有意义、有价值、主题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鼓励和支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学生社团、树立优秀社团榜样, 引导社团不断发展;发挥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推动学生社团的全面进步, 打造富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社团。

3.3 完善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 必须完善社团的组织原则和章程。作为学生因兴趣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 在组织上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参与学生在思想素质、专业基础及自律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许多高校社团发展疲软的共同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社团自身建设和组织架构的关系, 重活动而轻管理, 因此, 管理制度的科学有效、长期实施成为社团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制定社团成立申请制度、社团活动的申报和考察制度、社团财务制度、社团档案制度、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制度等。督促社团严格按照章程和内部工作制度开展工作, 对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 保证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4 科学指导

打造富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社团, 从社团成立伊始原则上应聘请威望高、有专长的1~2名教师来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 来保证和提升社团活动质量, 确保社团活动的正确方向, 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同时, 指导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和集体商议解决问题时, 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积极性。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展现和彰显大学生才能的平台, 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舞台。为此高等学校应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学生内在需要, 着力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

关键词:社会需求,大学生社团,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万金城.当代大学校园社团的功能性分析[Z].

上一篇:新创科技企业下一篇:分析后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