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回归

2024-05-14

立足回归(共6篇)

立足回归 篇1

摘要:生物学的最终目的, 是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把自身融入和谐的大自然, 亲近自然, 热爱生命, 追求低碳,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让我们的学生在大自然的熏陶下, 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关键词:生物课堂,以人为本,回归自然,低碳生活

课堂是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沟通的桥梁, 课堂是学生情感交流的空间,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提高能力的主渠道。学习不能脱离生活, 尤其生物学科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展开的, 生物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把自身融入和谐的大自然, 亲近自然, 热爱生命,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让我们的学生在大自然的熏陶之下, 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新课改理念下, 怎样上好生物课? 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我做了一些尝试, 每次尝试都以为着思考和进步, 无论是成功或失败, 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成功后需要总结, 失败后需要反思。

一、通读教材, 把握整体, 整合资源, 精心设计

生物是一门特殊的课程, 涉及的内容贴近生活, 贴近自然, 贴近人本身。在开学初, 首先, 通读教材, 理解各个单元之间知识的联系, 把握整体和单元的关系, 掌握编者的意图, 把这本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去研究, 因为生物圈中的动物、植物、人和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 生物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联系错综复杂, 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次, 搜集课程资源。根据课程章节内容, 对所用资源进行规划, 明确学校提供的实验资源 ( 实物、挂图、模型) 、多媒体资源、实地提前培养的资源 ( 实验材料) 等, 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 做到心中有数。第三, 精心设计导学案。根据当地资源, 努力创设情景, 设置学生活动的过程, 从发现问题, 到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完成实验, 分析数据, 合作交流, 得出结论, 反思交流等。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自己完成探究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加深认识。

二、立足生活, 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

随着教材的更新换代, 生物课需要更多的鲜活的生物和视频资料, 如何结合教材, 立足生活? 关键是引领学生 ( 亲自带学生) 探究自然的奥秘, 在探究中学会观察, 学会动手, 学会解决问题, 使学生真正走进自然, 走进科学, 在探究中形成一种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让学生学会发现, 学会求证。无论是学生种植花草, 还是饲养小动物, 都会在此过程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如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学会了关爱小生命, 学会了爱的表达等, 同时, 对不懂的问题, 可通过网络查找原因, 也可以找网友交流, 在学习的全过程中, 学生会抱着一种探究知识的科学态度, 立足实际, 解答发现的问题, 在学生问、查、观、思中, 孩子们“悟”出了更多知识, 而不是教师“教”做能达到的。

三、以人为本, 让学生回归自然

现在的学生, 尤其是城市的学生, 不认识小麦、玉米 ( 实物) 的大有人在, 问题就在于他们很少看到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而生物科学所研究的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 学生天生就对小动物感兴趣, 一尾小鱼、一只飞雀, 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惊喜和快乐, 所以, 生物教学中要尽可能多让孩子回到自然环境中或是创设的情景中, 观察、体验, 同时, 通过视频情景, 如森林大火、鱼类死亡、干涸的大地、动物的眼泪……老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问题: 为什么强大的东北虎濒临灭绝, 而弱小的蚂蚁却无处不在呢? 为什么动物会哀鸣、森林会“哭泣”? 把生命中的这份情感作为触动孩子心灵的切入点, 培育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感染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命的美好愿望。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春风夏雨, 秋霜冬雪。每一个生命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段行程,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不去爱护, 即使是一个微小的生命, 也有他的生存的权利和自由, 我们虽然不是佛教信徒, 但是任何环境都需要生命的美丽和和谐, 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在拥抱自然、亲吻小草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生命中那一份最美丽的情感吧!

四、让学生自觉走进低碳生活

世界正不断走向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 树木被无休止地砍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私家车成了每家每户的交通工具, 而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也在不断使地球的气候发生改变, 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 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破坏, 世界在呼救帮忙。如今, 我们总能从报道中看到, 世界的气候异常, 有如夏天高温不断, 台风肆虐, 抑或冬日的寒潮不退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为了世界, 地球的未来, 我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 各国开始行动, 我们也应开始与低碳同行, 为地球的未来付出我们的力量,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保护地球环境, 走进低碳生活, 拥抱绿色未来。

在课堂里, 我们要结合新闻中出现的“低碳”一词,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 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我们学生应该怎样去做等问题。让他们知道, 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低碳生活”,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 从而减低碳, 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大气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使冰川不再消融。具体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炭排放、净化空气, 保护煤炭资源, 使红树林、海岸滩涂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群得以生存, 所以我们应该低碳生活。

让学生走进绿树成荫的校园, 感受优雅环境的舒适的同时, 理解低碳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试问同学们, 你们做到了吗? 班上的塑料垃圾袋是否换成了环保布袋, 是否设立废品回收箱; 是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是否使用减少纸张的使用; 充满后是否自觉拔下手机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 当房间或办公室无人时, 是否自觉地关掉电灯、电脑; 上下学时是否是骑自习车等。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感受到,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带动一个家庭, 感动一个社会, 我坚信, 只要人人心中有低碳理念, 我们的环境将多一份温馨。

总之, 人们需要了解周围生物的生活, 更需要精心呵护周边的生物, 去逐步认识他们, 为此, 才有了生物科学。现在, 生物科学凸显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如转基因型的农作物和动物的出现、哺乳动物的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 低碳生活使我们的城市更加靓丽,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这一切都源于生物科学。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 生物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立足回归 篇2

1 源于教材中的物理公式命题

例题1 (2015年浙江理综第14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B.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解析 《物理选修3-1》(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第54页,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通常称为热功率,由上式可得热功率P的表达式P=I2R,故选项A错误.

《物理必修2》(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第58页,力对物理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W=Flcosθ),故选项B错误.

《物理选修3-1》(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第29页,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比值

《物理必修1》(人教版)2010年3月第3版第56页,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胡克定律),式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故选项D错误.

点评 本题取材于教科书中四个独立的物理量关系式的判断,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引领高中物理教学要重视对概念、定理、定律等的推导、演变、应用及适用条件,并能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灵活的应用.

2 源于教材中的内容命题

例题2 (2015年浙江理综第19题)如图1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2r.一辆质量为m的赛车通过AB线经弯道到达A′B′线,有如图1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距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OO′=r.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max.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A.选择线路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

B.选择线路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选择线路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点评 本题取材于《物理必修1》(人教版)2010年3月第3版第75页例题1,教材中是将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典型例题.本题以航母电磁弹射器高科技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学和动力学、功和功率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引领高中物理教学要夯实基础,突出方法.

4 源于教材中的科学漫步命题

例题5 (2015年浙江理综第15题)如图6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TP4GW139.TIF,Y#]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量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管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析 根据速度定义,当Δt无限小时,可以将通过Δx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要让[SX(]Δx[]Δt[SX)]更接近瞬时速度,需要让通过的时间Δt尽量小,A换用宽带更窄的遮光条可以减小通过时间,选项B、C、D都不会减小遮光时间,故正确答案选A.

点评 本题取材于《物理必修1》(人教版)2010年3月第3版第24页科学漫步,教材中详细阐述了应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数器配合光电门测量速度的方法.本题看似考光电门实则考查测瞬时速度的基本思想,要求学生对合理近似思想方法有清晰的理解.引领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操作性的规则(如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类),也要关注第一性的基本思想.

5 源于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命题

例题6 (2015年浙江理综第23题)如图7所示,用一块长L1=1.0 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0.8 m,长L2=1.5 m.斜面和水平桌面间的倾角θ可以在0~60°之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 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释放,[TP4GW140.TIF,Y#]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和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已知sin37°= 0.6,cos37°=0.8)

(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值xm.

解析 (1)为使小物块下滑,得

点评 本题取材于《物理必修2》(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第12页问题与练习3(如图8),教材中利用平抛运[TP4GW141.TIF,Y#]动规律来测量钢珠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速度.本题利用教材中的模型来考查学生对斜面和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能否用斜面和平抛运动的规律结合动能定理熟练求解,本题对隐含的极值问题点到为止,引领高中物理教学不要一味的求难、求繁.

例题7 (2015年浙江理综第24题)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电平”,如图9甲所示,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两臂平衡.线圈的水平边长L=0.1 m,竖直边长H=0.3 m,匝数为N1.线圈下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1.0 T,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可在0~0.2 A范围内调节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节线圈中电流以使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1)为使平电磁天平的量程达到0.5 kg,线圈的匝数N1至少为多少?

(2)进一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另选N2=100匝、形状相同的线圈,总电阻R=10 Ω.不接外电流,两臂平衡.如图9乙所示,保持B0不变,在线圈上部另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变大,磁场区域宽度d=0.1 m.当挂盘中放质时为0.01 kg的物体时,天平平衡,求此时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SX(]ΔB[]Δt[SX)].

点评 本题取材于《物理选修3-1》(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第94页问题与练习3(如图10),教材中把安培力的知识与天平相结合,可以“称出”磁感应强度.本题第(1)小题把“称出”磁感应强度改成“称出”线圈的匝数,原理和方法一致;第(2)小题把传统的电流天平过渡到电磁天平,来“称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培力和电磁感应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领高中物理教学要重视教材,用好教材.

立足精神层面 回归语文本真 篇3

关键词:语文,人文,活动,精神,摒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初阅读文章时, 打动我们的, 是文中的精神, 后来促使我们再回到文章的, 还是文中的精神, 或者说, 是文中的那种精神在特定的情形下唤醒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这虽只是一种感性体验, 但它反映了语文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可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 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 语文在本质上是一个矿藏。这个矿藏的外在表现是语言文字, 而在语言文字里面有极丰富的内涵, 有实用交际的, 有思想智慧的, 有精神品格的。他们也没有认识到, 语文教学正是让学生有效地探寻矿藏, 披沙拣金, 增强文化精神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 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精神的底子。如此, 其课堂教学以教材立意, 其教学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 其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

其次, 教学的总体思路和过程安排缺乏神韵。很多教师没有把一篇篇文章当作鲜活的东西, 去跟它交流, 跟它对话, 而是把它当作纯客观的处理对象作技术性解剖。这样, 就把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奉为圭臬, 离开思维内核, 或冷漠地分析, 或机械地肢解, 或孤立地解读。

我们的教学必须树立学科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回归语文本真。

一、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到语文素质教育的中心位置

这是语文教学的内核, 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以下两点。

1. 语文教师本身也是教材。

这里有两个层面:第一、教师的精神品格、学识品位、道德涵养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广泛涉猎, 历练情操,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 又要有较高的涵养, 以此影响、浸染学生, 以自身的精神魅力诱发学生去探求语文的精神魅力。第二、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学识阅历去感受品味教材, 捕捉独特体验, 形成自己的认识, 并把这种精神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和学生一同营造能引起共鸣的教学空间。

2. 语文教学必须是一个实践性“对话”场。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 母语学习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实践完成, 这个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话”。这里有三个方面, 即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有三组关系, 即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保障,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主体和根本。

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沟通与“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世界, 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 从而感悟其中的生命情志。如屈原遭人诋毁、报国无门的寂寞哀怨, 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孤高自傲, 杜甫羁旅漂泊、壮志难酬的寂寥忧患等。另一方面, 学生又在这精神的洗礼中提高自己的思想, 借他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 发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与文本沟通对话, 能为学生提供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 移情化性, 促进其个性的成长发展。教师的教学说到底是想办法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以精神活动为立足点, 摒弃技术性操作

突出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技术”, 但教师不能把“技术”当作根本。好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通过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好的教学技术, 是对内在精神活动的科学调动。这里有几个原则性问题:

1. 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 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

教学永远是一种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永远是动态的、鲜活的, 其间的机智也总是转瞬即逝的。教师教学活动正是在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智的过程中表现出灵性, 创造出生机。如果把富有灵性的东西束缚于某一种方式或模式, 那么, 教学是灰暗的。

2. 课堂安排必须着眼于整体感知。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我们都要“得他滋味” (朱熹语) , 要“得他滋味”, 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步骤去整体感知。而要整体感知, 就要品位是什么样的“滋味”, 但无论如何, 读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要紧的方法和步骤。立足文本, 用不同形态的读进行言语感知, 从而达到整体把握, 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

3.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

语文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积淀、整合, 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真正的语言实践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与学生思想紧密相关, 并有真实信息输入或输出。只有学生的实践, 才有学生的自主;只有学生的实践, 才有学生的探究。

立足回归 篇4

【关键词】头脑风暴;插图感悟;问题引领

泰勒·木·沙哈尔教授在《幸福的办法》专著中告诉我们:“一个有效增强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和减少不得不做的事,并同时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丰富而多样的练习,让我们去感知幸福的真谛。”其实,幸福并不遥远,也不难达到。然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教师疲于创新,学生被动练习的反常现象,很多教师像是走进了阅读理解的题海,上语篇阅读教学课,大搞阅读判断,阅读选择,阅读回答,阅读填空等作业九连环式的走场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度被打压殆尽。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有它的原样,只有立足“有效”,让学生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将学生置放于自主思考与积极发展的角色,让学生始终处于具有创造意味的生产性学习之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师生都能感知幸福学习的真谛。

一、结合头脑风暴,整合单元词汇包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语义场。教师可以将词汇学习与课前的热身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单元词汇包。在导入单元主题时,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单元主题作为话题(情景),说出有关的词汇;也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江苏译林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是at the snack bar.教师在备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概念图,出示snack bar背景图,问Whats at the snack bar? Can you decorate it?让学生产生情景置换,通过group work和比赛哪组说得多的形式,很快就得出food and drinks两大类食物图,Food链上有hamburger,sandwich,cake,noodles,rice,pie等,Drinks链上有coffee,milk,juice,tea等。这种以概念图为脚手架建立的语篇语义场,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语言图式(背景词汇),另一方面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加工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库。同时,这样的导入活动为词汇学习创设了真实的语境,有效重组了单元词汇。并且这种通过语义场的关联记忆既能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又能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从而大大促进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巧用插图感悟,搭建语境脚手架

小学生对于插图有着天生的喜爱之心和好奇感,这是因为插图往往能给学生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往往能够借助插图浮想联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天性,让学生善用插图猜测答案、感悟故事大意,填充插图留白等。

例如江苏译林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为了让学生理解主题,教师没有采用常规的复习水果类单词游戏和句型操练,而是出示文本插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说完水果单词等物品后,从图上孩子们的神情上猜测他们是在利用这些水果制作某个食品。此时教师趁势引导:“They are making a fruit salad. Today lets make a fruit salad.”巧妙出示主题,并随机发问:“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 Lets go to Story time.”为学习I have …Do you have…铺设了桥梁,并有效组合了学习语境。

在进入Story time学习前,教师可通过利用文本插图的有效方式,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扫除阅读过程中的各项障碍,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转移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去。

三、关键问题引领,为阅读穿针引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能对学生理解与学习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备受关注。我们称这些问题为“主问题”。教师针对阅读材料设计的主问题可以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主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晏晖,2009)。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余映潮,2004)。

例如江苏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obbies》Story time教学,教师可以设计What do they like doing?这样的主问题来引领学生深度剖析。并在教学过程中分解为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He/She likes …从而在整体大阅读环境下理解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时的助动词及动词三单的变化,并在交流理解答案的输出过程中化解语法难点,不断强化认知,逐步降低运用错误的频率。

总之,主问题是文本阅读训练的突破口,教师设计时一定要克服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的倾向,不能一讲到底、零敲碎打,而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关键问题忌深、偏、全、浅、滥,宜少、精、实、活、新,要求集中而明确,起到梳理课文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过程注定必须回归到阅读的本源上来,引领学生在属于自我意识层面中洞察自我、寻找自我,通过这样的形式,彻底扭转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幸福学习的受益者,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吴巧云.浅谈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年18期

立足回归 篇5

一、关于简单语文

崔峦先生曾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提出语文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按照先生自己的话概括:“倡简就是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明了,手段简捷有效;务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语文本体,用好文本提供的资源;求实就是教学真实,教学朴实,训练扎实;有度就是要求有度,推进方式变化有度,拓展有度。”这就昭示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本本分分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语文教学要还原本色,复归本位,所选择与设计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在简单而又深刻、简约而又饱满、简朴而丰厚的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和用语文。

倡简是张庆先生所提八字方针的核心,务本、求实、有度是实现倡简目标的落脚点。但从我们接触到的一些课例看,不少课堂确是有浮华繁复之嫌。课文没读几遍,讨论合作探究就来了,表演媒体展示就来了,个性化理解表达就来了。为了中看,课堂的彩头是必须讲究的:起承转合要巧妙,教学语言要诗意,教学手法要新颖。课堂热热闹闹,似乎什么都有,走出课堂回味深思却又感觉一切都那样飘浮。如拓展无度,教师把课内与课外阅读沟通连接,借助文本阅读,课前搜集大量与文本有关的资料,课上大量引进。结果,课文的阅读不深不透,有的孩子两课时接触下来,课文都不能正确流利地读。但是引进的资料,除非是这个学生课外搜集的,他心里很清楚。在投影视频上一闪而过,在课内也没有得到落实,两败俱伤。文本没扎实,课外阅读也是蜻蜓点水。综合无度,软化学科边缘,实现学科最大综合,应该追求和探究。但若无度,便失去语文的味道。有位教师教《燕子》,提出:“第一段写了什么?你还了解燕子是什么鸟吗?候鸟有什么特点?大家讨论讨论。”美其名曰:“与自然科学结合。”又问孩子是什么鸟,益鸟,可以吃多少害虫,糟蹋多少庄稼?拿出笔来算算,与数学课结合。第三段写燕子动态美,第四段写燕子静态美。喜欢吗?喜欢的画燕子图,唱燕子歌,跳燕子舞,与艺术教育结合。最后,老师叫五位小同学读课文,都不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阅读课帮了科学老师、数学老师和音乐老师,真正忘了我们是语文老师。

有老师形容,现在的语文教学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而真正的语文教学却飞入菜花无处寻了。有的教师还打趣地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想往里装。”

传统的语文学习是很简单的,无非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还不是出现了那么多的文人墨客?

二、关于深度语文

在翻阅相关资料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关于谁深的问题,其逻辑链应该是:教师深———文本解读深———教学中师生对话和理解深———学生深度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以能深,广是前提,只有深厚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阅历,才可能深。的确,广收博览,才能信手拈来,应运自如;引经据典,才能妙趣横生,融会贯通;书破万卷,才能“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为什么那些真正的特级教师无论上什么课,都很放得开,而不拘泥于怎样的形式?我想这就和他们的内涵有关。

古人有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说法,著名学者季羡林追求的艺术风格是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大师级的阅读教学课,都是以教材把握为本的。往讲台前一站,两三分钟,四五句话,就营造了非常好的情感场。再加上围绕重点目标扎实训练,这样的课往往被人称道。而不是媒体运用多高,学生表演多精彩。

我认为,不管怎么深度,我们老师首先得有丰厚的底蕴,得把自己充实起来。只有自己具有深度解析教材的能力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可以得心应手,才能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否则,一切都是架空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积淀上。反思我们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我们何不贯穿一些文化进修之类的内容,久而久之,也许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新课标的实施,让许多的课堂醉心人文。不是人文不好,而是教师实在缺少拿捏的手腕,把握不住火候,课堂于是在无效对话中呈现新质的“少慢差费”。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老师提出倡简,其实是一种回归,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但这种回归不是倒退,倒退到片面的语言训练上。倡简需要,把语文上出些深度同样需要。先谈倡简的需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对于那些实在不能独立钻研教材,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有预设的人文教育的教师,他的课堂还是简单一些好,你少讲一点,学生便多一些自由支配学习的时间,学好生字词,多背些课文。二是现在的课堂太注意包装。语言训练、人文熏陶、板书、多媒体课件、课堂的起承转合、小组合作辩论……于是有人感慨新课程的课差不多成了表演课。所以一些专家在讲到课堂教学回归简约化这一问题时,一再强调,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教学内容要简约充实,教学环节要简化朴实……在这样简装的课堂也才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生成、充实。如果教师把课堂设计再设计,教学的流程精确到分分秒秒,课堂的命运只能是窒息而亡。其实,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两者并无矛盾。倡简,简的是复杂的结构,是冗余无当的训练、引导,而课堂的智慧不能简,绝对不能简。深度语文的魅力就在于高举智慧的火炬,照亮学生灿烂的人生前景。正如有的老师所说:简单是一种智慧,简单是以不简单做背景……

立足回归 篇6

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重重, 有人认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要是能留学或移民海外到美国或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就没有烦恼了。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同吗?发达国家是否就是没有烦恼的“和谐国家”呢?

生1:我认为发达国家目前可能没有我们面临的这些烦恼, 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他们不是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吗, 而我们现在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可以避免走这样的老路。

生2:我认为只能说发达国家没有我国目前面临的这些烦恼, 但他们肯定面临着他们的烦恼和矛盾, 比如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法国爆发了要求萨科齐下台的全国大罢工和示威游行, 这说明发达国家也是危机重重, 困难多多。

师:无忧无虑的理想世界只能存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 都有各自的烦恼和困惑,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瑞典, 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有着“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 但是这个国家的青少年自杀率一度非常高, 原因在于国家的福利和待遇太好了, 青少年没有了奋斗目标和动力。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1:积极面对我国现阶段的矛盾和烦恼, 不要逃避和躲避, 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生2:一分为二地看事物, 如:国家的发达带来了民众的富裕, 但也使得民众损失了斗志;我们国家虽不发达, 经济落后, 但也为我们带来了奋斗的希望和动力, 我想,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大。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我们目前遇到的烦恼和困惑, 正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所在, 面对这些困难, 我们既不能被吓到, 也不能消极逃避, 相信通过努力, 尤其是青少年的努力, 一定会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学生补充:“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对于理论性强、抽象性高的知识点和原理, 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 深入浅出,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针对目前在读高中生留学热, 教师预设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留学和移民话题, 引导学生在探究和互动合作中分析生活热点, 在留学移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使学生获得对现阶段的困难的全面认识, 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回归生活、感悟生活, 使学生加深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为祖国的强大出力”的意识, 升华了情感价值观, 从而积极地参与和改造社会生活, 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最大价值。以这个教学片断为素材, 我进行了思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立足点到底是什么?课程教学的价值应定位于何处?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立足点。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让课程从生活中来。

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学生不是头脑一片空白地来上课的, 而是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走进课堂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 是课程教学的起点和立足点, 离开了生活, 课程教学是没有效果的, 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这个知识点非常抽象, 我在教学中问:“发达国家是否就是没有烦恼的‘和谐国家’呢?”这个问题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提出后, 学生们踊跃倾诉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体验, 激活已有的表象, 调动生活积累。同时, 我还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生活, 透过现象看本质, 提炼社会生活, 实现社会生活与课程知识的有机结合。因此我认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立足点, 并要帮助学生在一定的高度上分析社会生活, 提炼社会生活。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回归生活、积极改造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价值定位。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强调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 教育起源于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倡导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倡导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通过教学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的知识的意义建构, 实现对知识的社会化建构, 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自身的行为和实践。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后, 能够运用知识反思自我行为, 并在遇到实际生活问题时获得理论指导, 能初步运用合理的观点、方法较为正确地分析社会生活, 认识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教师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更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课程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高中生留学热出发, 设计疑问:“发达国家没有烦恼吗?能否找到没有烦恼的‘和谐国家’?”问题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 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尤其是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困难正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强……”, 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和培养, 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目标, 实现课程知识回归到生活中, 并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改造自我及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试教通讯思想政治专辑 (四) [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5-6合刊.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1, 第1版.

[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09, (12) , 2010, (2、3) .

[4]王鼎宏.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第1版.

上一篇:叶绿素铜钠盐/分析下一篇:农村土地承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