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解决问题(通用4篇)
立足教材解决问题 篇1
在先行高一、高二的数学教材中,数学应用问题遍及教材的各个方面,选取的材料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领域很多,教师要在仔细阅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优势,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早已有人对数学应用题进行研究, 但如何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效地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找一条适合普通高中学生可行的教学方法,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在使用人教A版新教材以来,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对高中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传统教材对数学的应用不够重视, 学生觉得数学离生活太远,没有多少用处,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对此做了大的调整,增加了具有广泛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如每一章的序言,课题引入、例题、练习等都编排了许多现实问题,说明该章的知识内容,突出知识背景及其实际应用。
例如在《数学5》中,第一章天文观测、航海和地理场景,已经置学生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情境之中。以“怎样在航行途中测出海上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 ? 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 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等问题作为章头序言,教学时可由教师简单提出或由学生阅读, 激发学生解决身边实际测量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认真分析例题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或新名词
数学应用题大部分文字很长,学生一见就怕,甚至连题目都不想往下看了。为了为了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和语言障碍,新教材设置了许多生动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以引入课题, 使数学学习摆脱枯燥、抽象和脱离实际的现象。还有一些与实际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的问题,引用时难免出现一些专业术语或新名词。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经验,接触到实际问题较少,所以教师应适时将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并加以想象, 使学生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新名词, 从而淡化专业术语对读题的影响。例如:在《数学5》中,引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时出现的单利和复利问题,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购房问题,助学贷款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数学1》中,引入函数概念时出现的成本和收益的问题、指数函数引入的半衰期问题时用到的有关化学知识;在《数学3》中,引入统计和概率时出现的市场预测和风险评估的问题等,都需要教师课前仔细阅读,认真备课,才能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三、注重例题讲解
例题教学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把好有关应用问题例题教学这一关,就要求教师在数学应用题范例讲解过程中,尽量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些, 让他们明了解应用题的过程和思路,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建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收集数据、画散点图、选择函数模型、求函数模型、检验、下结论,而过程中的关键是选择函数模型即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所以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应用问题在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读题能力
弄清题意是数学建模的前提, 即在解题过程中不但要正确理解题意中的数学术语, 还要反复推敲应用题表达的数量关系,新教材引用的例题都较前沿,只有读懂了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隐含的背景条件和解题目的,才能获得完整清晰的印象,真正理解这个问题,从而确定解题的方法和程序。
2.转 化能力
数学应用题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只有把问题中隐含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表语言转化成熟悉的数学符号语言, 即概率、排列组合、数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才能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如《数学5》第79页例4:一个车辆制造厂引进了一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辆)与创造的价值y(元)之间有如下的关系:y=-2x2+220x。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元以上, 那么它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成符号语言,即为-2x2+220x>6000。
3.选 择能力
在理顺题意、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后,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只有对概念、公式、定理的深刻的理解才能选择一个最佳的模型,常用的建模策略:
(1)直接建模。即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 ,将题设条件中各数量关系直接转换成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还原。
(2)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 ,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要进一步求出, 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4.运 算能力
现实应用题的运算量较大,学生不能忽视计算过程,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能把计算过程扔给学生, 要努力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 思想上重视计算;(2)算法要精心研究 ;(3)书写要工整。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 ,做事精细的良好品质能力。应用问题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数据必须符合实际背景。因此,对于解出的结果要带入原问题进行检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作出回答。如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解决最优化问题,写约束条件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否则代入检验不符。
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在应用问题范例的教学中,还要在每一章节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帮助学生准确建模,如测量问题建立三家函数模型、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可建立数列模型、求平均增长率问题可建立指、对数或方程模型、拱桥、炮弹发射、卫星制造问题可建立二次模型,计数问题建立排列组合模型,中奖问题建立概率模型,求最值问题可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等等。
四、加强课外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使学生能运用课本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但更多的知识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因此,新教材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实习作业”等拓展性栏目,这就要求应用题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范围, 不能局限于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教室有限的空间,应更多地走入社会,为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例如教师可布置下列研究课题:
1.牛奶包装盒如何设计较省?
2.体彩获奖概率的大小?
3.银行存款中 ,年利率、利息、本息、本金之间的关系 。
4.购房中贷款问题。
5.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
学生围绕某一课题开展调查,如课题5选定符合要求的地点,进行实际测量,通过计算器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积极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教学策略,把“解决问题”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加强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应用题教学, 把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放在首位 ,让学生在 解应用题 的过程中 感觉到“数 学有用、要 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本文认为,教师应认真研究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的实际背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建模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教材,数学建模,数学应用意识
立足教材解决问题 篇2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目的是有效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影播法、图示法等方法。行动研究法注重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影播法注重历史影视资料和图片、地图的收集整理,将真实的情境创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记住知识。
通过认真研究、学习何克抗教授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我认为研究课程整合应遵循他提出的五项原则,并依据此五项原则进行研究,整合教学如下:
1、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因为整合的过程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其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要求我们教师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密切注意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资源)的地位与作用。我的做法是改变教师的地位、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如果学生不是主体,老师依然是主体,就不能说该节课已达到了整合的目标。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多媒体既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趣的激励工具)。我们传统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是“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的两大类教学设计,两种理论皆各有优势和不足。我认为,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方向),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自主)。通过新型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不能把它只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应当作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工具,历史课程的每节内容整合,始终如一地坚持该主要环节。
4、高度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影视记录片、图片、地图等资料的收集,这是实现历史课优化整合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丰富的真实的高质量的反映中国近代史各阶段、各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原始记录、历史影视片、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的收集,就无法实现“展示历史情景”,也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能实现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因此,我认为,收集
相关的历史信息资源,主要由教师收集,也可以让学生去收集。教师收集,一般方向明确,而学生收集,可能大海捞针,方向、坐标不明,费时费神,但通过教师指引学生收集的方向,就能发挥学生自主作用,其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能得到开发。说到底,收集的历史资料,必须经过精心筛选,方能插入到历史教学的电子课件中去进行整合,或者将整理的资料放到自己的服务器上,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观看后,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
5、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常规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之范畴,但我认为它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策略。这是因为后者往往只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教学模式则涉及若干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的研究方法是将各种教学方法、策略结合在一起,将其变成一种趋于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尽管以展现历史情景为主要方法,但在教学中又必须融合了多种方法和策略,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我通过研究发现,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能将其简单化。就历史学科而言,教学模式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研究、学懂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最值得我们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它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研究整合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学模式创设
一、研究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而历史课的整合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即:
(1)通过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培养学生的四大支柱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
二 2002年9月,我校历史教研组申报并承担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历史情景、优化中国近代史教学整合》的课题,通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并在研究试验中摸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本课题主要通过“展示历史情景、整合历史教学”的方法原则,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内容设计与整合,利用制作的电子课件中的影视资料、图片、地图及其图版模式贯穿始终,使理论性知识化难为易,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鉴别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其学习难度,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整个教与学的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贯穿始终,达到了教学预期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历史情景、整合历史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在研究中,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地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教材知识由静变动、变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这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及周边学校同仁们的认同。
(3)整合教学模式示意图
1、确定各节主题,展示历史情景。教师确定学习主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展示历史情景,通过影播法真实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牢记史实,引导学生学习。
2、提出问题,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发现问题。教师要依据学习主题,在教学中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问题,课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推动学生学习。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形成“生生互动”,同时不能放弃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历史情景的真实并展现相互交流和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解决教材上难以理解而提出的问题。
4、交流掌握,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问题解决以后,要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自我对知识、规律的小结和互评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归纳,以利于学生的智能迁移形成。
5、迁移应用,拓展创新。新知识掌握以后,要将所学的新知识迁移应用,并在课后进一步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研究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合历史教学的作用
1.整合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新的电教手段能否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呢?通过实践,答案是肯定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耳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高昂的状态,再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就为学生的各种各样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2.整合历史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历史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性概念,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理论性或知识性的难点问题。对于这些难点问题,教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软件中的视频文件和图形文件的动态演示和老师的生动讲解,使学生能在愉悦的心境中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培养思维能力,这比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表述,更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3.整合历史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好奇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学历史的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历史没有假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虽不可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显示某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人物的形象等内容,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形式无法比拟的。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感知历史、了解历史。
4.整合历史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学的视觉性原则
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的视觉性。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采取纯听觉讲授,学生在三个小时后能记住60%;采取纯视觉观看,三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三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前二者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它通过多种媒介的交替演示作用,可以多渠道向学生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新文化运动》中讲授内容至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时,插入《百年中国》中体现蔡元培先生入主北大后学术气氛为之一变的视频材料,就能让学生客观地了解这个观点。
5.整合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它的丰富性、综合性,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很多领域。而多媒体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巨大的信息库,加之它强大的处理、综合信息的功能,这一特点在和历史教学的融合中,可以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影视资料的严谨性、真实性、生动性,以便学生接受和教学操作。精心设计教学课
件,特别是图片、地图的应用,应该让地图“动”起来。以往历史课中的地图往往是静止的教学挂图等,而信息技术通过Flash、3DCool等软件技术就能使地图变“活”成为可能。因特网上和《百年中国》有我们所需要的丰富的中国近代史现代教学资源。我们利用其资源制作《红军长征示意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长征的重要经过在闪亮有序的红箭头中有序登场,将整个长征过程和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空间变化过程一一演示出来,刻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并从中感悟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遵义会议召开,更使学生认识到中共的正确决策是革命胜利的保证;长征的胜利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向胜利;同时从中感悟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
整合历史教学,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产生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情景感染,情绪体验,内心产生共鸣,得到启迪,寓理于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给历史学习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它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实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教材知识由静变动、变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立足问题解决 促进知识建构 篇3
关键词:问题解决;主动探索;数学思考;知识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加以阐述。其中总目标对“问题解决”的具体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等等。“问题解决”,是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而言的,是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也是我们开展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有效载体。笔者思考: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问题解决的方式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知识?怎样的问题才能驱动学生自主、有序地探究知识?探究时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材料?如何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数形结合等支撑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
笔者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以上问题的思考:
一、剖析教材,把握起点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先通过两个学习活动:用分数分别表示长方形、圆形的涂色部分,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使学生初步体验两组分数的相等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每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在三年级时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几课时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但是学生掌握得怎样?有着怎样的已有知识经验?学习起点在哪儿?这些都影响着本节课的教学。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设计时先从学生最为熟悉的入手,借助正方形的这一熟悉的载体,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读写法等等。在学生回忆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有了清晰的定位。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找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真正有效展开教学。
二、增设目标,培养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整个教学活动都受教学目标的支配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导航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情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确定了如下四方面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与之相等的另一个分数。
数学思考目标: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问题解决目标:能经历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我们当今的数学课堂应赋予学生“技能”,更应赋予学生“智慧”。“知识技能”目标关注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结论。”“智慧”关注这些结论的形成过程,关注引人入胜的未知领域。笔者增设了“问题解决”目标,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
三、问题导学,建构课堂
环节一:回顾意义,导入新课
立足教材解决问题 篇4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原则
(一) 树立课程标准意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
《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 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 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行课程标准就是我们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立足教材本身就是遵循课程标准, 因为教材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 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超越教材,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过程中, 必须依据并遵循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指导文件, 否则创造性利用教材就会失去方向。
(二) 准确理解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 二是遵循而有所立。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不要轻易否定。但再好的教材也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需要结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显然, 教材是需要教师加工和创造的东西, 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只有教师学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去剖析教科书, 用动态的眼光“破译”教科书, 教材才能发挥出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学才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不深入, 不领会作者编写的意图, 用老眼光去看待教材, 就没有了创造的基础。
(三) 依据学生的需要而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出发点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 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出发点。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对教材创新性利用, 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知、思考、探讨、感悟, 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方式
(一) 替换或删减教材的某些内容或者活动
教材是学科专家的作品, 编写时着眼于全国各地普遍使用。从教材的实际看, 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性, 以及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就是我们在用书本中的事例讲课的时候, 一些学生显得漫不经心, 参与热情不高, 角色意识不强, 没有共鸣,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中因教育对象、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灵活处理,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这是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新增一些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 是教学的需要, 也是教师的权利。
(二) 整合或重构教材内容
整合或重构教材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方面。所谓整合或重构教材, 主要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使之更有利于教学, 更便于学生理解、把握和运用。整合或重构教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具体教学实际重新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 它既是每一个教师的权利, 也体现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是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形成新的教材结构。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第一目“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如果不重新调整教材顺序, 其结构是: (1) 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 (2) 人身权的重要意义及其构成→ (3) 人格权的构成及特点→ (4) 人身自由权及人身自由的作用与具体内容→ (5)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和地位。大家可以看本框内容是讲生命健康权, 但中间却穿插了人身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的有关内容, 不仅篇幅不小, 给人的感觉是颠来倒去, 而且与框题《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主题不符, 有内容与标题不吻合之疑, 加之人格权本身很复杂, 所以学生很容易弄混。如果我们结合导入调整一下教材结构, 把上述复杂混乱的内容变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并行的知识点: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含义、重要性、构成) →2.人身自由是公民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含义、作用、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含义、重要性、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两相对比, 我们会发现单从知识结构这一点上讲, 调整后的脉络比调整前的脉络要顺畅得多, 基本知识清晰可见, 这为学生掌握“三维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合并相同教材内容, 化繁为简。
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为例。本框分二目, 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这二目分别揭示了网络的一般特点, 即无限性与两面性。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第一目可整合到第二目中去。我们先来分析, 第一目中的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 与传统交往相比, 它改变了交往的领域、交往的对象、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时间等, 这实际上是在肯定网络沟通的进步意义。第二目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利———它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也有弊———一是网络中有很多垃圾信息, 二是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 一旦上网, 很有可能不能自拔, 受到伤害。由此看来, 第一目无限性恰好符合网络交往两面性中“有利”的一面, 换一句话说, 可把“无限性”作为论证“网络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据之一, 于是, 二目就整合到一块了。
三是补充、拓展教材内容。
教师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不拘泥于教材, 先进入教材, 然后又跳出教材, 站在比教材更高的角度把握教材, 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对教材所涉及的概念、知识、能力、觉悟、观点进行挖掘, 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介绍有关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但教材没有介绍“代位继承”和“无继承人和无受赠人的遗产的处理”等遗产继承知识。虽然这两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性, 不具普遍意义, 但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知识作补充介绍。这样做无论是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质疑, 锻炼思维能力乃至指导实践都是有好处的。于是,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并设计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思考, 介绍有关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涉及的遗产继承知识:1.什么是代位继承;2.代位继承的法律依据;3.代位继承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在代位继承中应注意的问题;4.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的遗产, 归国家所有。
总之, 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利用教材是新课程倡导下教师的权力,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勤于思考, 积极探索, 在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方面有所作为, 有所创造。
摘要:创造性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权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从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
关键词:教材,创造性,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2
[2]陈妙娥.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北京教育, 2003.11
【立足教材解决问题】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论文:立足文本 活用教材08-09
小学数学教材问题07-28
中学语文教材问题11-22
大学语文教材的问题11-04
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08-19
立足回归05-14
立足实验08-04
立足地方08-07
立足本职08-15
立足课堂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