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用材(精选7篇)
结构用材 篇1
医学实验室围护结构是指地板、天花吊顶、隔断、门窗等, 属于生物安全防护二级隔离的必要设施, 是实现功能、区别普通公共建筑的关键技术措施。如何从品种繁多的建材市场中选择合适、实用、价廉的材料是医学实验室建造的关键内容。本文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医学实验室维护结构用材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 旨在为医学实验室选择装修用材提供参考。
一、医学实验室围护结构用材的指标体系
(一) 医学实验室的特点
医学实验室与其他普通公共建筑明显区别的特点:
1.室内表面光滑平整、不产尘和吸尘、无死角缝隙, 易于表面清洁以及室内表面与室内空气的消毒;
2.整体密闭性强, 易于通风控制, 利于预防致病因子的泄露、扩散, 保证实验室人员安全健康与实验室周边环境的安全;
3.平面布置按功能分区, 通常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 每个功能区域针对性强, 工艺流程简捷合理, 人流物流顺畅、无折返或折返无交叉;
4.消毒杀菌设施多样性, 如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甲醛熏蒸器、红外灭菌器等;
5.有挂衣、更衣、洗手、紧急喷淋洗眼设施与更鞋设施。
(二) 医学实验室围护结构用材的要求
基于医学实验室的上述特点, 其装修的建造用料应具有如下的性能特点:
1.表面光滑平整、不产尘、不吸尘、无死角;
2.密闭性强, 无凹缝、易于密封;
3.防火, 不燃或难燃, 难燃材料在着火时产生的烟气无毒性;
4.耐腐蚀 (耐强酸强碱) 、耐磨;
5.隔热、隔音、防静电。
二、医学实验室围护结构用材的选择方案
医学实验室装修通常包括地板、天花吊顶与隔断, 其用材在国内市场也常有多种选择。为方便起见, 本文仅对我国实验室目前常用的几种用材方案进行比较。
(一) 地板, 见表1。
(二) 天花吊顶, 见表2。
(三) 隔断, 见表3。
除上述几个方案外, 吊顶与隔断还有其他可供选择的用材, 如千思板、不锈钢 (电解) 板、铝板等。因受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这些选择尚无法在医学实验室中大面积推广, 本文在此不作比较。
三、医学实验室围护结构用材的比较
(一) 技术经济性能指标
为了比较评价医学实验室的整修用材, 本文根据材料常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结合医学实验室的特殊性能指标, 设定本文比较评价的指标, 并进行评价内容分析、关键程度分档, 关键程度分为重要、次重要、一般、辅助四档, 见表4。
(二) 评价评分及其权重系数
根据上述技术经济指标的评价目标、内容及其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分五档、按百分制设定权重系数, 见表5。
(三) 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评分
1.地板用材的技术经济比较, 见表6。
2.天花吊顶用材的技术经济比较, 见表7。
3.隔断用材的技术经济比较, 见表8。
4.装修方案的评价
(1) 单项方案的评价评分
Fi=∑fiPij/5
Fi—某个单项评价的总得分;
fi—材料的某项指标的评价得分分值;
Pij—材料的某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值。
表7天花吊顶用材的技术经济比较评分 (f) 一览表
表8隔断用材的技术经济比较评分 (f) 一览表
(2) 组合方案的评价评分
三个单项的评分之和是组合方案综合评价的判定依据, 其评分之和为:F=∑Fi/3
(3) 常见方案的评价
依据上述的数学方法对地板、天花吊顶、隔断以及三项组合的方案进行计算、比较, 见表9。
四、结束语
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常见的铝质天花与铝合金玻璃隔断明显不适用于医学实验室, PVC卷材地板+彩钢板吊顶+彩钢板隔断是分数最高医学实验室装修的较适宜好组合方案。比较分析结果也印证了当前医学实验室装修的用材趋势。
参考文献
[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生部医发[2006]73号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4)
[3]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杨印生.经济系统定量分析方法[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用材林树种的选择 篇2
1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速生性
中国森林资源严重不足, 尤其是人均森林资源很低。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1 hm2, 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64 hm2, 中国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1/6, 居世界第119位;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6 m3, 世界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71.8 m3, 中国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的1/8, 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森林资源与飞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产生了突出的矛盾, 解决此矛盾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营造用材林。选用速生树种营造森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展速生树种造林是全世界的一个共同趋势。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家在杨树的造林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意大利仅用林地面积的3%, 产生了全国工业用材的50%;新西兰营造了80万hm2辐射松速生丰产用材林, 仅以全国林地面积的11%, 每年生产木材850万m3, 占全国木材产量的95%。这些可贵的经验可供中国在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中借鉴。速生树种在解决木材供需矛盾中的作用非常重大。中国的树种资源很丰富, 乡土树种很多, 引用的速生树种也不少, 如北方地区的落叶松、杨树, 中部地区的泡桐、刺槐, 南方地区的杉木、马尾松、毛竹, 从国外引进的松树、桉树等树种, 都是很有前途的速生用材树种。这些树种少则10年左右, 多则30~40年就能成材利用, 可在发展用材林时首先予以考虑, 作为选择对象。
2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丰产性
树种的丰产性就是要求树体高大, 相对长寿, 材积生长的速生期维持时间长, 又适于密植, 因而能在单位面积林地上最终获得比较高的木材产量。丰产性和速生性是2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有些树种既能速生, 也能丰产, 例如杨树和杉木等;有些树种速生期来得早, 但是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或者只适于稀植, 而不宜密植, 这些树种只能速生但不能丰产, 例如苦楝、旱柳、臭椿、刺槐;也有些树种速生期来得较晚, 但进入速生期后的生长量较大, 且维持时间长的树种, 如红松、红皮云杉, 如果以较长的培育周期比较, 这样的树种在采取了适当的培育措施之后, 可以取得相当高的生产率 (以年平均生长量为准) , 有时可以超过某些速生树种 (如日本落叶松) 。
3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优质性
良好的用材树种应该具有良好的形 (态) 质 (量) 指标;所谓形, 主要是指树干通直、圆满、分枝细小、整枝性能良好等特性, 这样的树种出材率高, 采运方便, 用途广泛;所谓质, 是指材质优良, 经济价值较大。大部分针叶树种有比较良好的性状, 这是截至目前针叶树的造林面积仍显著超过阔叶树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阔叶树中, 也有树干比较通直圆满的, 如毛白杨、新疆杨、柠檬桉、檫树、楸树等, 但大部分的阔叶树树干不够通直或分枝过低、主干低矮 (如泡桐、槐树、苦楝等) , 或树干上有棱状突起, 不够圆满 (如黑杨等) , 甚至还有树干扭曲的 (如蓝桉等桉树种) 。
用材树种质量的优劣还包括木材的机械性质、力学性质。一般用材都要求材质坚韧、纹理通直均匀、不易变形、干缩小、容易加工、耐磨、抗腐蚀等。同时, 也必须强调不同用途对材质的不同要求, 如家具用材除对上述特点要求外, 还进一步要求材质致密、纹理美观、具有光泽和香气等;作柱材的要求顺纹抗压极限强度大。在木材加工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大径级高质量的木材用途广、加工易、利用率高, 仍是大量需求的商品用材, 价格也高得多, 尤其是一些有特殊用途的珍贵用材越来越少, 供不应求。不同质量的木材价格差别也很大。例如, 目前中国木材市场上的云冷杉、落叶松木材价格为600~900元/m3、水曲柳木材为1 000~1 700元/m3、柞木为1 700元/m3左右, 而花梨木高达6 000~7 200元/m3。因此, 在森林培育中, 除了注意培育大量需求的一般材种, 力求其速生丰产外, 也要把培育珍贵用材列为任务, 安排一定比例, 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求。
摘要:从用材林树种选择的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等方面对用材林树种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对创优林业六大工程乃至当前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用材林,树种选择,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
参考文献
[1]佐藤敬二, 刘大纯.日本用材林树种选择[J].湖南林业科技, 1981 (1) :55-56.
[2]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J].致富天地, 2012 (2) :50-51.
[3]谢大显.永春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树种选择与造林区划[J].林业勘察设计, 2007 (1) :183-186.
庆元县野生用材树种资源及分类 篇3
1 针叶用材树种
针叶用材树种计5科9种, 即:松科的马尾松 (Pinu massoniana) 、黄山松 (P.taiwanensis) 、江南油杉 (Keteleeria cyclolepis) ;杉科的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柏科的刺柏 (Juniperus formosana) ;红豆杉科的南方红豆杉 (Taxus mairei) 、榧树 (Torreya grandis.) 、长叶榧 (T.jackii) ;三尖杉科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其中马尾松和杉木为全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树种, 红豆杉科的南方红豆杉和松科的江南油杉为珍贵稀有的优良用材树种。
2 阔叶用材树种
根据《优良阔叶树种造林技术》[2], 全县有浙江省优良、速生、珍贵阔叶用材树种计40科119种, 其中壳斗科12种, 即锥栗 (Castanea henryi) 、茅栗 (C.seguinii) 、米槠 (Castanopsi carlesii) 、甜槠 (C.eyrei) 、栲树 (C.fargesii) 、乌楣栲 (C.jucunda) 、苦槠 (C.sclerophylla) 、钩栗 (C.tibetana) 、青冈栎 (Cyclobalanop glauca) 、水青冈 (Fagus longipetiolata)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樟科9种, 即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浙江樟 (C.chekiangense) 、黑壳楠 (Lindea megaphylla) 、豹皮樟 (Litsea coreana var.sinensis) 、薄叶润楠 (Machilus leptophylla) 、刨花楠 (M.pauhoi) 、红楠 (M.thunbergii) 、闽楠 (Phoebe bournei) 、紫楠 (Ph.sheareri) 、檫树 (Sassafras tzumu) ;豆科9种, 即山合欢 (Albizia kalkora) 、合欢 (A.julibrissin) 、翅荚香槐 (Cladrastis platycarpa) 、香槐 (C.wilsonii)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肥皂荚 (Gymnocladus chinensis) 、马鞍树 (Maackia chinensis) 、光叶马鞍树 (M.tenuifolia)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 ;木兰科6种, 即黄山木兰 (Magnolia cylindrical) 、凹叶厚朴 (M officinalis ssp.biloba) 、乳源木莲 (Manglietia yuyuanensis) 、火力楠 (Michel macclurei) 、深山含笑 (M.maudiae)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 lotungersis) ;蔷薇科6种, 即石灰花楸 (Sorbus folgneri) 、江南花楸 (S.hemsleyi) 、豆梨 (Pyrus calleryana) 、刺叶桂樱 (Prunus spinulosa) 、短梗稠李 (P.brachypoda) 、灰叶稠李 (P.grayana) ;榆科5种, 即糙叶树 (Aphananthe aspera) 、紫弹树 (Celtis biondii) 、朴树 (C.tetrandra ssp.Sinensis) 、多脉榆 (Ulmus castaneifolia) 、榉树 (Zelkova schneideriana) ;槭树科5种, 即三角槭 (Acer buergerianum) 、青榨槭 (A.davidii) 、秀丽槭 (A.elegantulum) 、阔叶槭 (A.amplum) 、紫果槭 (A.cordatum) ;山矾科5种, 即薄叶山矾 (Symplocos anomala) 、南岭山矾 (S.confuse) 、叶萼山矾 (S.phyllocalyx) 、四川山矾 (S.setchuensis) 、山矾 (S.sumuntia) ;茜草科4种, 即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鸡仔木 (Sinadina racemosa) 、水团花 (Adina pilulifera) 、海南槽裂木 (Pertusadina hainanensis) 。木犀科3种, 即苦枥木 (Fraxinus insularis) 、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华东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 ;杨柳科3种, 即响叶杨 (Populus adenopoda)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银叶柳 (S.chienii) ;桦木科3种, 即亮叶桦 (Betula luminifera) 、江南桤木 (Alnus trabeculosa) 、雷公鹅耳枥 (Carpinu viminea) ;冬青科3种, 即冬青 (Ilex purpurea) 、铁冬青 (I.rotunda) 、大果冬青 (I.macrocarpa) 、小果冬青 (I.micrococca) ;野茉莉科3种, 即拟赤杨 (Alniphyllum fortunei) 、银钟花 (Halesia macgregorii) 、小叶白辛树 (Pterostyrax corymbosus) ;大戟科3种, 即重阳木 (Bischofia polycarpa) 、山乌桕 (Sapium discolor) 、白木乌桕 (S.japonicum) ;山茶科2种, 即木荷 (Schima superba) 、紫茎 (Stewartia sinensis) ;胡桃科2种, 即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 、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桑科2种, 即构树 (Broussoneti papyrifera) 、柘树 (Cudrani tricuspidata) ;金缕梅科2种, 即缺萼枫香 (Liquidambar acalycina) 、枫香 (L.formosana) ;楝科2种, 即楝树 (Melia azedarach) 、香椿 (Toona sinensis) ;虎皮楠科2种, 即交让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虎皮楠 (D.oldhamii) ;漆树科2种, 即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iaris)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杜英科2种, 即秃瓣杜英 (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薯豆 (E.japonicus) ;椴树科2种, 即浆果椴 (Tilia endochrysea) 、粉椴 (T.oliveri) ;四照花1种, 即灯台树 (Cornus controversa) ;千屈菜科2种, 即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福建紫薇 (L.limii) ;桑科2种, 即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柘树 (Cudrania tricuspidata) ;省沽油科2种, 即野鸦椿 (Euscaphis japonica) 、银雀树 (Tapiscia sinensis) ;铁青树科1种, 即青皮木 (Schoepfia jasminodora) ;清风藤科1种, 即异色泡花树 (Meliosma myriantha) ;伯乐树科1种, 即钟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苦木科1种, 即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柿树科1种, 即浙江柿 (Diospyros glaucifolia) ;鼠李科1种, 即枳椇 (Hovenia dulcis) ;杨梅科1种, 即杨梅 (Myrica rubra) ;蓝果树科1种, 即蓝果树 (Nyssa sinensis) ;八角枫科1种, 即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桃金娘科1种, 即轮叶蒲桃 (Syzygium grijsii) ;紫草科1种, 即厚壳树 (Ehretia thysifolia) ;无患子科1种, 即全缘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 var.integri-foliola) ;玄参科1种, 即白花泡桐 (Paulownia fortunei) ;大风子科1种, 即山桐子 (Idesia polycarpa) 。
3 材用竹种
庆元县共有材用竹种16种属禾本科。毛竹 (Phyllostachy Pubescens) 为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 经济价值最高。竹材蔑性较好, 供编织的有黄姑竹 (Phyllostachys angusta) 、金竹 (Ph.nigra var.henonis) 、红边竹 (Ph.Rubromarginata) 、东阳青皮竹 (Ph.virella) ;竹竿坚硬, 宜作笔杆或竹筷的有阔叶箬竹 (Indocalamus latifolius) 、长耳箬竹 (I.longiauritus) 、苦竹 (Pleioblastus amarus) 、实心苦竹 (P.solidus) 、轿杠竹 (P.hsienchuensis) 、短穗竹 (Semiarundinaria densiflora) ;竹竿韧性大, 可作钓鱼竿、手杖或晒衣杆的有紫竹 (Phyllostachys nigra) 、水竹 (Ph.heteroclada) ;竹材坚韧可作小型建筑材料的有刚竹 (Phyllostachys viridis) 、绿皮黄筋竹 (F.houzeauana) 、黄皮绿筋竹 (F.youngii) 。
4 结语
过去认为用材林的造林树种单调, 林地生产力下降, 其实庆元县有丰富的优良针叶用材树种、阔叶用材树种和材用竹种, 这些乡土用材树种是树木与环境相适应的典范, 在造林绿化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对改变绿化树种单调, 提高森林生产量和质量及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林业部门开展引种栽培与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 (第1-7卷) [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 1993.
[2]周家骏, 高林.优良阔叶树种造林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红锥用材林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研究地设在华安金山国有林场八斗工区16大班3小班。试验造林地为杉木采伐迹地, 海拔约为240 m, 坡向西偏南, 坡度约18°, 坡位为上中坡。林地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 土层较厚, 腐殖质层中厚, 立地质量属Ⅱ类立地级, 林下植被主要有乌饭、小叶赤楠、黄瑞木、苦竹、白背叶野桐等。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密度处理, 分别为3 330株/hm2 (株行距1.5 m×2.0 m) (A) ;1 950株/hm2 (株行距2.0 m×2.5 m) (B) ;1 335株/hm2 (株行距2.5 m×3.0 m) (C) ;960株/hm2 (株行距3.0 m×3.5 m) (D) 。4次重复, 共16个小区, 每小区横坡长24 m, 顺坡长30 m, 面积为720 m2。试验面积共计1.15 hm2。
1.3 试验方法
林地经清杂后, 2001年3月用从天然母树林中采集的优质种子培育的一年生裸根苗造林, 植穴的规格为50 cm×40 cm×30 cm, 造林后前2年要及时进行抚育, 一般每年抚育的次数为2次。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 生长调查与数据分析。
分别选择在2003年11月、2005年12月底、2008年12月底、2012年12月底调查红锥密度试验林的保存率、每木树高和胸径等, 并计算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利用DPS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涉及到的计算公式如下:
V=0.000 052 76 D1.882 161H1.009 317 (1)
蓄积量=单株材积×保存密度 (2)
式 (1) 中, V表示单株材积, 单位为m3;D表示胸径, 单位为cm;H表示树高, 单位为m。
1.4.2 土样采样与测定。
2012年12月在对红锥的生长量进行调查的同时, 选择其中的1个区组于各试验小区内, 随机地选择5株平均木采集根系密集区的土样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 采集的部位应在距离平均木树干50 cm处, 分别在0~20、20~40 cm的深度进行采集。其中,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的项目主要包括土壤孔隙度、容重、通气度、贮水量等。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的项目主要包括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效磷等。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方法均采用国标分析方法[5]。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分密度对红锥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 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树高, 不论是未成林阶段还是成林阶段均相差较小, 而冠幅、胸径、材积等生长量指标除三年生相差较小外, 五年生以后均相差较大, 总的趋势是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这基本上与所有树木的密度效应规律相似。经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测定, 结果表明, 三年生时不同处理间的树高、胸径、冠幅及材积均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 主要是因为林龄仅3年, 林分处于未成林阶段, 林分的群体效应尚未表现。但5年以后, 林分已开始郁闭, 林木个体间开始竞争, 特别是8年以后密植林分已高度郁闭, 种内个体竞争激烈, 不同密度处理间除树高外, 胸径、冠幅及材积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而且八年生后不同处理间的胸径、冠幅及材积随林龄增大而差异越来越大。进一步对五年生以后的不同处理间的胸径、冠幅、材积进行LSD差异性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密度越小, 生长指标越大, 五年生时处理C、处理D的胸径、冠幅和材积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处理A与处理B等2个处理;八年生时处理B、处理C、处理D的这些生长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处理A;十二年生时各密度处理间的生长指标相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但从林分保存率和蓄积看, 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保存率差别较大, 在未成林阶段以高密度的林分保存率为高, 如处理A和处理B, 三年生达88.0%以上, 五年生达85%以上。而处理C和处理D的保存率较低, 尤其是处理D, 仅为62%~64%;进入成林阶段, 由于红锥为幼树偏阴而成林偏阳树种, 个体间的竞争加剧, 弱势木逐渐被压而枯死, 呈现出自然稀疏能力, 密度大的林分被压木相对多, 例如八年生时, 处理A平均保存率比五年生时下降9.3个百分点, 处理B平均保存率下降5.3个百分点。十二年生时, 处理A、处理B平均保存率比八年生时下降4.6~11.8个百分点, 而处理C、处理D的平均保存率仅下降0.6~0.8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时间不同密度处理间的林分保存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至十二年生时以处理B、处理C的保存率最高, 达75%左右。红锥在二年生之前生长较为缓慢, 三年生后生长才迅速加快[6], 若造林密度过稀, 林分郁闭迟, 至三至五年生时林分尚未郁闭或郁闭度低, 则林内杂灌草繁多, 造成杂灌草与林木激烈争夺营养空间, 长势弱的林木因被杂灌草抑制, 光照、水肥等条件不足而逐渐枯死, 形成林分参差不齐, 保存率低, 因此适当密植利于林分提早郁闭, 抑制了杂灌草与林木争水争肥。但五年生以后林分进入郁闭阶段, 特别是成林阶段 (八年生以后) , 林木个体互相竞争激烈, 密度大的林分呈现自然稀疏现象, 被压木增多而林分保存率反而较低且生长量不高。
注:F (3, 9) 0.05/0.01=3.86/6.99;数据后的字母为LSD差异性 (5%差异水平) 多重比较字母表示法,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F值上标*表示差异显著, **表示差异极显著。
由于造林密度及林分保存率的不同以及生长量的差异, 引起林分蓄积量相差较大, 其中以处理A、处理B的蓄积量为高, 而处理D由于初植密度小、林分保存率不高、现存株数少而蓄积量最低。经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时期不同密度处理间的蓄积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其中处理A、处理B、处理C等3个处理的蓄积量均极显著高于处理D。
红锥用材林的培育目标是中大径材, 综上所述, 根据红锥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密度效应规律, 初植密度可适当大些, 但增加密度是以减小胸径材积为代价的, 试验结果表明, 从生长的效应出发, 营造红锥人工林的初植密度以1 335~1 950株/hm2为宜。此外, 从研究结果还看出, 至目前成林阶段, 以处理B、处理C的保存密度1 000~1 500株/hm2的林分各生长量指标较好。因此, 可以认为十年生左右的成林阶段, 红锥用材林的密度控制在1 000~1 500株/hm2较为适宜。
2.2 造林密度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在造林管理措施一样的情况下, 不同造林密度的土壤肥力的不同主要取决于林木根系、林下植被、凋落物以及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差别。由表2可知, 从土壤化学性质看, 除p H值都在4.6左右外, 其他土壤养分指标均以处理B、处理C为高。从土壤物理性状看, 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对林木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土壤透气性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是表征土壤肥力状况的一个主要指标。测定结果显示, 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地除土壤容重变化较小外, 其他土壤物理性状指标也均以处理B、处理C最好, 而处理A最差, 处理B、处理C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比处理A提高了3.43~4.99个百分点和1.64~2.13个百分点。说明适宜的造林密度, 林下透射光照充足, 加速林下灌木、草本等植被的生长, 凋落物数量较多, 温度、湿度也适宜, 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 使凋落物容易分解, 分解后形成的腐殖质和有机质, 加上林木根系的作用,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密度过大, 虽然林木根系以及林下凋落物多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增强, 但林内光照不足, 林下植被较少且林内温度低, 湿度大, 不利于微生物繁衍及其对枯落物的分解。相反, 密度太稀, 则林下植被虽然较丰富且林内温度高有利于微生物繁衍及其对枯落物的分解, 但其林木根系的作用相对弱、枯枝落叶少, 而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研究表明, 造林密度对土壤肥力影响较大, 以处理B、处理C效果最佳, 有利于地力维护。
3 结论与讨论
红锥用材林造林密度试验表明, 三年生时不同造林密度间的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量没有差异。但五年生以后, 林分已开始郁闭, 特别是八年生以后密植林分已高度郁闭, 林木个体间竞争激烈, 不同密度处理间除树高外, 胸径、冠幅及材积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总的趋势是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生长量增大。红锥在三年生之前生长较为缓慢, 三年生后生长才迅速加快, 适当密植利于林分提早郁闭, 尽早发挥林分的群落效应, 并可抑制杂灌草与林木争夺营养空间, 为林木的早期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对阔叶树的生长发育相当重要。而造林密度过稀, 林分郁闭迟, 至三至五年生时林分尚未郁闭或郁闭度较低, 则林内杂灌草繁多, 造成杂灌草与林木激烈争夺营养空间, 长势弱的林木因被杂灌草抑制而逐渐枯死, 形成林分参差不齐, 保存率低而难以发挥林分的群体效应甚至林分因杂灌草过多而报废。此外, 造林密度过稀, 杂灌草多会增加幼林抚育除草次数和营林成本。但密度过大则五年生后林分进入郁闭阶段, 特别是成林阶段 (八年生以后) , 林木个体互相竞争激烈, 呈现自然稀疏现象, 被压木增多而林分保存率反而较低且生长量不高。造林密度对土壤肥力影响较大, 以1 335~1 950株/hm2造林密度的林地土壤理化性状最优, 有利于培肥地力。红锥用材林的培育目标是中大径材, 根据红锥生物学特性和密度效应规律, 初植密度可适当大些, 但增加密度是以减小胸径和材积为代价的。试验结果表明, 从生长和改良土壤的效应出发, 营造红锥人工林的初植密度以1 335~1 950株/hm2为宜, 具有较高的保存率和生长量, 八年生以后成林阶段保存率仍达75%, 未成林阶段、成林阶段年均树高可达1.0 m以上, 胸径达1.2 cm以上, 而且培肥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301.
[2]蒋家淡.红锥杉木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22 (4) :329-333.
[3]赵登科.红锥优质用材林间伐整枝与中期施肥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186-188.
[4]汤文彪.红锥马尾松混交林效益与营造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5) :169-17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 (第二、第三、第八分册) [S].北京:国家标准局, 1987.
结构用材 篇5
1 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的意义
1.1 保护和发展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的需要
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空间上所有乔木、灌木、竹藤以及花卉、药材、草等种质资源,是其他生物野生种质资源的“大本营”。我国约有9 000种乔灌藤树种,其中有很多属于珍贵用材,如水杉、银杏、鹅掌楸等是人所共知的活化石,仙居县分布的南方红豆杉、榧树、花榈木、毛红椿、香果树、浙江楠等都是珍贵树种,具有很高的用材价值。近200年来,世界上已有2万多种植物从自然界消失,其中珍贵树种占1/10左右。大力培育珍贵树种,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缓解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需要
近年全国木材进口额在进口总额中已上升至第3位,仅次于钢材、石油,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木材市场消费量将达2.4亿立方米,其中建筑及装修业消耗6 350万立方米,家具业消耗4 400万立方米,木材供需缺口将达6 500万立方米,大都为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珍贵木材销售,价格也非常昂贵,如花榈木、银杏等大径材市场价每立方米高达上万元。仙居县木制工艺品行业中的高档产品、高档家具等都需用珍贵木材生产,对珍贵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建立集约经营的珍贵用材树种基地,对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和节约外汇将起到积极作用。
1.3 优化树种结构的需要
仙居县现有人工用材林面积约3.3万公顷,但林分质量欠佳,树种配置失当,仅有10多个树种,且多为速生树种,其中松树、杉木等2个树种占人工用材林面积的80%以上,树种结构单一,林分遗传结构简单、稳定性差,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势在必行。发展珍贵用材树种,是优化林分结构的需要,对推动林业生产力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4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目前全国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但总体仍呈不断恶化的趋势,总量有限的森林资源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珍贵树种生长周期长,砍伐利用前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发挥着稳定的生态效益,是一项有益当代、荫及子孙的社会公益事业。
1.5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需要
珍贵树种往往具有树形美观、叶色变化多样等特点,如银杏、毛红椿、鹅掌楸、南酸枣、黄连木等珍贵阔叶树种不仅是绿化的好树种,还是优良的彩叶树种。仙居县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及其沿线种植,既能改造和优化森林景观,增加景观的可赏性,又丰富了旅游内涵,也是建立开发科普旅游基地的基础,能大大提高景区的品位档次,对该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发展优势分析
2.1 种质资源丰富
国家林业局2006年颁布了《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办造字[2006]94号),将水曲柳、黑胡桃、椴树、黄波萝、花榈木、乐昌含笑、降香黄檀、铁力木、楠木、银杏、沉香、柚木、檀香、黑木相思、苦槠、铁刀木等208个树种作为主要培育的珍贵用材树种。对照该名录,经调查,仙居县有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果树、花榈木、浙江楠、红楠、毛红椿、甜槠、苦槠、三尖杉、樟树、青冈栎、黄檀、乳源木莲等59个树种资源分布,树种资源相当丰富,发展潜力很大。
2.2 环境条件非常适宜珍贵树种生长
仙居县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西部。东经120°17′6″~120°55′51″,北纬28°28′14″~28°59′48″。东西长63.6km,南北宽57.6km,全县总面积2 003.55 km2,山地多,平原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季,秋冬光温互补。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9.9℃,平均无霜期为240d,年降水量1 644mm,年蒸发量1 260.8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时数1 932.6h,日照率41%,气候总体上呈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非常适宜多种珍贵树种的生长。
2.3 一定的技术经验积累
一是仙居县在营造林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曾先后获得过“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二是对少数珍贵树种的造林和培育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如银杏、柏木、鹅掌楸等树种的育苗和造林技术都已经成功。三是技术人员积极探索研究珍贵树种的培育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毛红椿、南方红豆杉、锥栗、香椿等育苗试验,红楠、乐昌含笑、深山含笑、木莲、乳源木莲等树种的造林试验都获成功,积累了许多技术经验。
2.4 社会投资林业氛围越来越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局面已经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工商资本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承包、拍卖、租赁经营、股份开发、买断经营权等不同形式的非公林业得到快速发展,利用山林搞旅游、建林果基地、建速丰林基地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3.1 对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的认识不够深入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直接经济效益不易体现的珍贵树种,常被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忽视;加之宣传报道少,群众对许多珍稀树种的作用、价值、发展意义缺少了解,国家在政策导向上缺少应有的连接桥梁,从而使全社会对珍贵树种用材林建设认识难以深入。天然分布的珍贵树种基本处于自生自灭、无人管理的状况,一些实用价值高的珍贵用材树种,人为破坏严重,资源锐减。如南方红豆杉、花榈木、毛红椿等资源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3.2 资金投入缺乏
由于建设珍贵树种基地投资相对比较大(如苗价昂贵),而目前仙居县非常紧张的财政对林业投入很少,在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渠道的情况下,要快速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将会十分困难。同时,一些前沿性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现代高新技术应用较少,发展规划实施难度大,群众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着珍贵用材树种的发展。
3.3 优良树种种源不足
仙居县珍贵树种种类虽多,但分布零星,具规模的成片林不多,采种育苗难度大,种苗培育困难。现有育苗基础较差,培育手段比较落后,生产中急需的优质种苗难以保证。
3.4 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对现有的大多数珍贵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缺乏深入的研究;加之珍贵树种生产周期长,自然条件差异大,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无法提供必须的技术保障措施,绝大多数珍贵树种缺乏成熟的栽培技术模式等,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很多,制约了珍贵树种的快速发展。
4 今后5年发展规划
4.1 指导思想
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珍贵优质材需求为宗旨,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活化造林机制,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珍贵树种培育。通过人工植苗、封山育林以及现有幼林改造等途径,加快珍贵树种的培育、保存和扩大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珍贵木材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2 建设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改则改的原则;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适种源,加大阔叶树比重的原则;坚持政府扶持和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的原则;依靠科技、讲求实效,推广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原则;坚持与正在实施的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景观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4.3 树种选择与建设规模
(1)树种选择。按照珍贵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资源现状,考虑培育技术的成熟度、地域代表性和推广意义,选择能供建筑、工艺、高档家具、室内装饰等特种用途的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建议重点发展银杏(Ginkgo biloba Linn.)、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毛红椿(Toona ciliata Roem.var.pubescena (Fr.)Hand-Mazz.)、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Roem.)、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Hemsl.)、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var.mairei (Lemee et Levl.)L.K.Fu et N.Li)、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等10个树种;推荐发展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 Dunn)、乳源木莲(Manglieta yuyuanensis Law)、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Presl)、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eh)、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 Nakai)、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 (Lindl.)Gord.)、锥栗(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et Wil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rtt et Hill)、花榈木(0rmosia henryi Prain)、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et Lindl)、光皮桦(Betula luminfera Winkl.)、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紫楠(Phoebe sheareri (Hemsl.)Gamble)、闽楠(Phoebe bournei (Hemsl.)Yang)、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 etF.N.Wei)、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nh.)K.Koch)、甜槠(Castanopsis eyrei (Cnamp.ex Benth.)Tutch.)、少叶黄杞(Engelhardia fenzelii Merr.)、蓝果树(Nyssa sinensis Oliv.)等20个树种。
(2)建设规模。建议今后5年共发展1 333hm2,其中毛红椿、花榈木、楠木类、樟树、柏木、深山含笑等新造林667hm2,定向培育667hm2。
4.4 建设方式
(1)人工造林。应选择无林地人工造林、迹地更新、疏林地及林冠下套种等3种方式,选择水热条件好、立地指数高的造林地,同时要加强肥培管理,确保建设成效。
(2)定向培育。一是幼林改培。在现有中幼林中,选择立地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树种组成中有较多珍贵树种,尤其含有地带性建群树种的天然次生林,通过抚育改造、人工促进更新等措施,调节树种组成,促进目的树种生长,定向培育为珍贵用材树种基地。二是封山育林。在适宜封育的地块,选择目的珍贵树种,采取封山管护、补植等措施,逐步淘汰非目的树种,形成天然次生珍贵树种基地。
5 对策措施与建议
5.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珍贵树种的宣传力度,宣传保护和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性,宣传成功培育珍贵树种的先进典型和实用技术;使人们认识到珍贵树种不仅需要保护,而且完全可以人工培育利用,提高全社会参与珍贵树种培育和保护的积极性。
5.2 活化机制,完善政策
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调动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培育珍贵树种的积极性。要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针对珍贵树种培育周期长的特点,在完善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承包期。落实珍贵树种建设中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优良种苗培育的专项配套资金,逐步规范并增加对珍贵树种造林、抚育的补助标准,保证珍贵树种建设资金渠道,建立促进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长效机制。
5.3 典型示范,推动发展
珍贵树种建设无论是在培育技术,还是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试点、探索。通过试点,从点到面,将珍贵树种培育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并在试点工作中试验推广;同时,要着重探索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管理模式和相关的政策措施,通过试点示范,为珍贵树种培育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管理环境,带动面上的珍贵树种建设。
5.4 科技攻关,保证质量
珍贵树种培育难度大,需要破解的科技难题多,要把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贯穿于珍贵树种建设的全过程,逐步提高珍贵树种建设成效。科技人员要围绕珍贵树种良种选育、繁殖、造林、管护等瓶颈问题开展研究,对现有的实用技术进行总结、筛选并加以推广。科技管理部门要对相关课题给予重点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珍贵树种培育的科技贡献率。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珍贵树种培育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基层林业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培训,提高他们培育珍贵树种的科技能力。
5.5 强化管理,依法治林
要加强对珍贵树种资源的严格管理,切实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珍贵树种资源保护管理,依法惩处乱砍滥伐、偷砍盗伐珍贵树种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珍贵树种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摘要:从珍贵树种特性、市场需求、生境条件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仙居县发展珍贵树种的前景与现实可行性, 提出了今后5年的发展方向、规模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珍贵用材林,优势,问题,规划,措施,浙江仙居
参考文献
[1]黎云昆.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J].绿色中国 (理论版) , 2005 (16) :24-28.
[2]张慧勤.河南省珍贵用材树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 2008, 22 (1) :15-17.
[3]严世峰.试论浙江淳安县珍贵用材树种资源保育与基地建设[J].科技资讯, 2009 (17) :221.
结构用材 篇6
关键词:国有林场,商品用材质量,政策建议
1 在商品用材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大多面临财政投入不足的困境
国有林场商品用材林的质量难以有效的提高。当前很多的国有林场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 同时, 林场自身的经营收入只能维持职工基本工资的发放和简单生产支出, 难以在营林生产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中幼林的培育工作不到位, 对幼龄林地管理不够, 导致林地条件急剧恶化, 杂草丛生, 由于林木的抚育工作跟不上, 林木生长相当缓慢, 已经严重影响了其成才进度。在进行二代林的抚育采伐上质量不到位, 很多二代林的木材尚未成才, 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 导致在进行采伐时效益很差, 采伐不到位也就影响到了林地的用材林林分质量, 造成林业生产的损失[1]。
1.2 集约水平较差, 科技含量不高
我国国有林场当前普遍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 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国有林场在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上推广应用缓慢, 一些生长迅速, 经济价值高的商品林难成规模, 还停留在一种树一种生产模式的局面。松树还是当前的主要树种, 即使对二代林的栽种也是以松树为主, 但是只进行松树一种树木种植问题较多, 森林病虫害严重, 还有就是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在土壤的养分方面, 单一的树种也极易导致土壤缺乏某种元素, 导致土壤被过度透支, 严重降低土地的生产力, 商品林的质量下降。
1.3 次生林多, 低效林多, 林分单产量较低
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国有林场存在大量的次生林和低效林, 很难提高出材量, 加上大多国有林场的林区偏远, 交通不便, 也直接导致了林场的改造速度较慢, 成本居高不下, 严重限制了提高用材林的质量。
1.4 线虫灾害严重威胁了松类商品用材的生产
在我国, 由于松林是主要的商品林种, 松类线虫的破坏正在蔓延, 严重威胁着我国商品用材, 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防止蔓延扩大。
1.5 林地产权被争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木材需求量增大, 木材价格越来越高, 很多人受利益的驱使, 争夺林地产权, 这也成为困扰国有林场的一个突出问题, 国有林场在生产经营上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使得林地管理更加困难。还有就是林场的防火措施简陋, 很多林区交通条件差, 缺少防火设施, 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
1.6 多种经营发展缓慢
国有林场在进行森林的经营过程中, 不敢采取大胆举措, 不能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商品用材林是国有林场的主要经营产品, 由于在多种经营的发展上进度缓慢, 导致在进行木材的砍伐中, 没有进行深加工, 不能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 仅作为原木进行出售, 价格难以提升, 资源价值不能达到最大化, 这一现象在多数国有林场普遍存在。
2 国有林场商品用材林质量提升的潜力分析
我国在用材林的投入产出与提升潜力的基本情况是我国的商品用材林林分每1hm2蓄积量只达到了85 m3, 这与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林业水平差距较大, 只有世界上林业最发达的德国的1/3的水平, 所以即使考虑林区土壤的条件等特殊原因, 这也是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如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提高商品用材林分蓄积量是可行的, 甚至可以成倍地增加木材的产生量。
根据测算, 针对抚育林的采伐一般需要进行大约3次, 进行采伐虽然需要一些采伐成本但是, 在抚育间伐时采伐的林木产出要高于投入, 还是有利润的, 且进行抚育林的砍伐可以促进用材的快速生长, 我们经过长期的测算, 大约一个标准林分的价格可以达到22500元 /hm2。
对当前国有林场的低产林进行改造以促进产量提升, 促进投入产出的增长。当前, 我国的国有林场有大量的低产林面积, 这些低效林的每667m2产量常年低于3 m3, 很多的优质林地由于常年被低效林所占据, 导致难以发挥其高效的生产力。经过相关资料显示, 如果对我国的国有林场进行低效林的改造, 可以增加每1hm2的蓄积大约在115 m3, 对于我国多数的国有林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
3 提升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议
3.1 对于林场中幼林的抚育管理要加大力度
对于每个国有林场来说, 中幼林是重要的储备资源, 抚育管理必须加强, 中幼林的抚育要及时开展, 以利于林木的通风、透光, 只有这样其生长的速度才能加强。林分质量和单位生产量的提高是保证森林资源增加的前提。在幼林阶段林场要加强管护, 防止人畜破坏。与此同时, 及时进行阔叶林的修剪和除草工作, 尽早实现郁闭成林的效果, 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
3.2 及时调整国有林场树种的结构分布
积极改造低效林分, 对于低效人工商品林分和次生林的改造要加快进度, 积极将针阔叶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的面积进一步增大。我国很多的国有林场, 由于针叶林面积较大, 生长迅速的阔叶林较少, 存在林种严重失调的现实状况, 而且单一树种极易发生森林病虫灾, 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加大进行针、阔叶混交林的种植力度, 不仅能将林地的营养充分利用, 还可改良林区内的气候条件, 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了, 可以充分发挥出森林的生态效益;从另一个方面可以增加虫害的天敌, 减少虫害, 还能改善防火状况。对于阔叶树种的选择也是有原则的, 要科学合理, 适应林地特点进行选择。
3.3 国有林场要坚持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进行造林前要先进行相关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制定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 不能盲目的进行造林施工的开展。我国当前在进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扩大造林面积, 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的总量。另外林场的管理也要进一步加强, 在幼林管理上要积极推进, 加大宣传力度, 严禁出现对幼林的破坏行为, 并对阔叶树进行除萌和整形作业。
3.4 国有林场要按照森林分类经营进行管理
对于公益林要加强人工管护, 坚决杜绝乱砍乱伐, 切实保障其生态效益;商品林则要进行合理经营, 进行多种经营模式的尝试, 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以提高林分质量,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3.5 加强森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防治
及时对病树和死树进行清理, 并进行补种, 大量营造针阔混交林, 遏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以保障商品林不受侵害。近生来, 林业有害生物在我国呈现蔓延和爆发成灾的趋势, 降低了林木质量, 因此, 我们要把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6 培育各种绿化苗木, 城市风景绿化苗木的培育要加强
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情况下进行绿化品种的种植, 在适当时候进行出售, 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进行密度合理的商品林培育, 以求生产效率最大化。
3.7 进一步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国有林场要加强与林政资源管理部门联系, 加大执法力度, 对林木的管理要从严从重, 切实打击侵占林场和林地行为, 对于一些无证经营的木制加工点要依法取缔, 尽可能地限制采伐额度, 从源头上管理好木材的采伐和流通;严格执行林地保护管理制度, 进一步加强对于征用、占用国有林场林地审核审批;努力探索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积极培育多层次、多门类的活立木市场, 把资本运营机制引入林业发展和商品用材林培育上来;积极采用新技术和先进方法, 切实解决当前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从而提升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的现代化水平[2]。
4 小结
提升我国国有林场的商品用材林质量是提高林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只有加强在国有林场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开展林场潜力挖掘, 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加林场的经济效益,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和发挥国有林场的资源, 进一步提高林场商品用材林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章谦.浅议提升国有林场商品用材林质量的途径[J].中国林业企业, 场圃经营
结构用材 篇7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制造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 由于我国的制造行业成本较低, 因此, 在国际上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 但核心竞争力不强。随着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船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人才与船厂。同时, 现阶段, 市场竞争强度越来越大, 给船舶制造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 企业逐渐认识到制造成本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希望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在保证船舶制造周期与制造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控制原材料成本, 最大程度地使船舶制造中设备与材料等费用占总生产成本的60%~70%之间, 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 促进船舶制造企业的不断发展。
2 主船体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用材
在主船体制造过程中, 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钢材的预先处理、加工、零部件的装配、分段焊接与组装、船台合拢、下水等过程。每个过程在船舶整个制造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每个施工过程质量过关, 才可以使得整个船舶的质量符合要求。其中, 在这些制造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例如, 在钢材预处理过程中, 需要的角钢等材料, 这个过程不易产生损耗;在下料主要的工艺用材类别是切割平台工装, 会产生一定的损耗等。因此, 深入研究在船舶制造中常用的工艺用材损耗至关重要。通过研究这些损耗产生的部位, 进而有针对性第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降低生产成本。
3 减少船舶建造工艺用材的策略
3.1 完善工艺用材回收制度
工艺用材回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应该对工艺用材图册进行详细编制, 并将工艺用材的完整清单整理出来, 进而确定工艺用材总量;还应该将不同阶段使用的工艺材料明确标注出来。相关的技术部门应该全面考虑整个船上的工艺用材, 将每个材料的效用都发挥到最大。此外, 还可以考虑将工艺用材与主结构共同进行整体套料, 使材料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加, 降低工艺用材的用量。
在发放工艺材料时, 要求每个车间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材料清单及工艺用材图册, 由本车间统计员出具完整的领料单, 并由相关领导审核批准。当有特殊情况出现, 需要领取代用材料时, 也必须按照规定出具相关人员批准的文件。当结束某一阶段工艺用材的使用之后, 如果工艺用材不向下一个施工阶段流通, 就必须分区放置这些工艺用材, 并做好相关记录, 在合适的时候将其向上个施工阶段送去。
3.2 进行工装创新, 减少工艺用材
3.2.1 切割平台工装设计的创新
由于数控切割机的切割平台存在严重的积渣现象, 并且非常难清理, 这就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 平均每个只能使用三个月。每清理一个平台就需要两个星期。这就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并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之前平台档距90 mm, 宽度2.2 m对拼, 各个平台档距间有两档50 mm高的加强筋, 并且两侧无排污孔, 导致出现的熔渣很难进行清理, 并且有着较差的水平度。改进时, 将平台档距增加至150 mm, 宽度选择4.8 m贯通, 将中间的加强筋取消掉, 并在平台两侧设置排污孔。加大之后的档距, 可以储存更多的熔渣, 减少平台的堵塞, 并且排污孔的清理也更加方便。整体安装平台还更方便调节水平, 提高切割质量和精度。改进后的平台使用寿命延长为5~6个月, 清理一次仅需3 d时间。这不但节省了力气和时间, 还有效降低了成本。
3.2.2 临时定位支撑设计的创新
在分段建造船体时, 分段的固定和支撑需要用到较多的角钢及折边材等。但是, 因为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 结束焊接后进行支撑的拆除时, 随意切割, 造成支撑无法再次利用, 损耗严重。进行改进时, 可以将分段定位支撑设计成可以拆卸, 并且通过调动能满足不同类型结构的装配要求, 这将大大降低了支撑的损耗。
3.2.3 提高余料的二次利用程度
主要是因为在船台搭载的过程中, 在焊接时需要大量的定位马板, 传统的做法存在很大的自由性, 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自由切割余料等, 这不仅切割的质量较差, 同时还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费,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在改进时, 首先应该清楚地了解板材的尺寸和规格, 进而统一整理余料, 并严格进行分类。这样, 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所依据。这样, 就减少了实际的浪费,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 我国船舶制造行业遇到了极大的挑战。船舶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很多的步骤共同完成。在制造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 企业首先应该重视企业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影响, 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不断改进船舶的设计制造方案, 优化设计, 提高施工的监督和管理水平, 从而控制原材料的损耗, 进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效益, 促进船舶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曙光.如何减少船舶建造工艺用材降低船舶建造成本[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1) :8.
[2]张晗, 符道, 闫大海, 李红烨.船舶建造工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舰船科学技术, 2013 (02) :9-12.
[3]丁家兴.船舶建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案[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 (11) :77-78, 81.
【结构用材】推荐阅读:
用材要求12-21
野生用材树种07-12
用材林树种的选择11-24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08-03
砖混结构的结构设计10-01
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08-29
建筑结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07-05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09-26
砌体结构、木结构和桥梁设计总结12-19
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