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后质量控制(共12篇)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1
摘要: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 要求实验室分别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作为检验人员要明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的所有程序, 做好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所有工作, 把检验工作者的产品即检验报告尽可能完美地发放到临床医生及患者手中。
关键词:检验人员,素质,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 要求实验室分别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已经讲得比较多了, 本文就分析后质量控制,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浅述一下应该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方能搞好和加强实验室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整个实验室的检验质量。
1 提高人员素质, 保证检验质量
检验人员的素质应包括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在抓业务、提高检验质量的同时, 应做好宣教工作, 提高每位检验人员的医德水平,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明白检验质量是检验人员的威信和荣誉。检验人员必须把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和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放在首位, 严格操作规程。除做好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外, 还要特别注意检测结果出来后, 到正式报告发放之前的质量控制, 也就是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因为这是检验报告作为检验产品出厂的最后一个环节。
2 制订分析后质量控制措施, 并进行监督实施
2.1 室内质控制度
每天检查当日室内质控是否在可信区内。
2.2 仪器使用与保养
检查仪器有无报警或有无故障。
2.3 试剂使用
检查试剂有无错误, 如失效、过期等。
2.4 操作规程/操作卡
检查输入和传输过程有无错误。
2.5 审核对照
由检验医师以上的人员负责审核报告结果。
2.6 资料登记
做好结果登记, 详细记录被检验者个人资料及检验时间与结果, 妥善保存。
3 对异常结果坚持重复检测
分析结果超出正常参考区域或临界值的报告, 如不是初诊可与以前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 确认符合后发出报告。否则, 应重复检测后再作决定。对异常增高或降低的结果, 应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或亲临病房了解患者病况, 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如与病情不符, 应查明原因, 再重新取一份标本重新检测, 确定无误后, 方能发出报告。对异常结果,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在不同仪器上进行重复检测后, 再作定夺。
4 加强检验人员法律意识的学习培训
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医学检验已不仅仅是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而成为患者和临床医师用药及康复的指标, 甚至成为一些医疗纠纷时的依据。所以, 检验报告还肩负着特殊的法律责任。作为检验人员要明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的所有程序, 做好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所有工作, 把检验工作者的产品即检验报告尽可能完美地发放到临床医生及患者手中。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2
对于每张报告单需要专门的具有审核化验单权利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对于异常结果能进行准确的分析、排除影响结果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过程,最终对结果做出判断,在复查无误后发出正确的报告单。
检验报告发放出去以后,检验师负责对结果进行相关的解释与分析工作。
1.2定期与临床沟通,做好检验工作检验报告单发放出去以后,需要定期对检验科工作进行总结随访,完善工作,为检验科长期发展做必要准备,包括:急检项目的报告时限完成率,
危急值在规定时间内能否报告临床,对临床医生及患者的特殊检验要求是否及时回复,危急值的定期更改与探讨,参考范围重新设定时与各科室的沟通和对科室提出的特殊检验项目是否考察并在检验科设立等,
这些都是检验科分析后质量控制的要求[2-3],这些内容关系到检验科工作的长期发展,是检验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医学检验流程分析及质量控制
★ 医学检验系自我介绍
★ 医学检验试题
★ 如何写医学检验简历
★ 检验医学自我鉴定
★ 医学检验自荐信
★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 医学检验求职信范文
★ 医学检验面试自我介绍
浅析高层建筑后浇带质量控制措施 篇3
摘 要:后浇带施工组织的好坏会给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甚至整体带来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结合近年来施工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的做法,就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安全
一、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
作为温度后浇带,一般要求砼浇注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0天;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注砼,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在这期间,后续工程还要往上施工,已施工过的后浇带两侧面的梁板结构就变成了悬挑构件,且要承受上部其他结构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单*正常施工的模板支撑系统远远不够。因此,后浇带下及其两侧各1m范围内的模板及支撑必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经过计算独立设置,确保受力和稳定。否则,可能会造成梁板上部裂缝或后浇带部位下挠,顶板面不平下沉等质量事故。这部分支撑尽量采用上下可调支撑,待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逐根卸荷随即再旋紧撑牢,以避免原支撑层层满负荷往下传力,致使最下层无支撑结构受力和挠度过大的不合理情况。
1.后浇带两侧保留受荷支撑不少于两排,排距不大于1m(包括梁板支撑均应保留)。该部分模板支撑系统要相对独立,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撑的正常拆除和周转。
2.被后浇带断开而形成悬臂的结构梁,要留有早拆支撑,以备其他支撑拆除后留作受荷支撑(其他支撑的拆除时间以该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和上一层梁砼强度≥75%设计值为准)。早拆支撑的间距应以计算确定,计算时可考虑扣除该悬挑梁所能承担的荷重,其他荷载(包括本层结构部分荷载和上一层结构施工荷载)由早拆支撑承担。如果一般φ48壁厚3mm普通钢管受力不够(或间距过密时),应换撑120×120或150×150方木。
3.后浇带保留的支撑,水平方向应可靠拉结,以防失稳。
4.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砼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砼漏浆而使后浇带底部断不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
二、后浇带内钢筋应区别后浇带性质认真处理
后浇带按使用功能划分有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种,施工中要区别后浇带性质,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处理。
1.温度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后浇带砼浇灌前,其两侧结构砼的收缩变形。因此,为了保证在这期间砼的自由变形,后浇带内垂直于后浇带的受力钢筋必须断开;这一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致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断开钢筋的位置,应尽量相互交错在后浇带两侧面,以利于再连接时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为了方便施工,一般可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施工完该层砼后3天内用气割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在5mm左右,待满足后浇带间隔时间后,采用水平钢筋窄间隙电弧焊工艺把断开的钢筋再焊接起来。
2.沉降后浇带主要是考虑高层部分结构和裙房之间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宽度一般在0.8~1.0m。在这个区段内,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应到钢筋上所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相对来说不太大,不致影响到结构的沉降。因此,沉降后浇带钢筋一般可不考虑断开。但在施工中应注意,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及地梁的后浇带,其下垫层砼不宜浇注太厚(宜减薄3cm左右),下部钢筋必须垫加厚垫块抬起,离开垫层不小于5cm,以使两侧结构能够自由沉降,且沉降后钢筋仍有足够的砼保护层厚度。
三、加强后浇带砼浇注前的防护处理
1.对大体积砼后浇带,两侧砼浇注后,后浇带内侧砼应作为大体积砼养护防裂的重点,因为最大温差往往出现在后浇带两侧砼面,而两侧砼一旦出现裂缝,就是结构内部深层裂缝,有时会贯通整个结构面。因此,对大体积砼后浇带,应在带端侧面或顶面钢筋断开的合适部位预留进人孔,施工人员直接进入后浇带内支模顶撑,拆除清理和养护等。在养护期内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和岩棉被(或草苫),必要时用碘钨灯照射侧面砼加温,以确保大体积砼养护温差不超过25℃。
2.后浇带两侧砼浇注时,顶面砼留5~10cm宽企口。后浇带上面覆盖彩条塑料布,在企口宽度范围内用1:3水泥砂浆压缝找平,上砌120宽护堤,高120~180mm,外侧粉刷,作为钢筋保护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也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后浇带内难于清理,防止雨水或施工养护用水进入后浇带。尤其是地下室,水渗地基土会影响地基承载力等结构性能,该道防护必须认真处理。过道处应加铺6cm厚木过道板,护堤适当降低。
3.对地下室底板水平后浇带端头和外墙壁竖向后浇带,应砌筑240砖墙封堵,砌筑砂浆标号不小于M5.0,并用防水砂浆粉刷;地下室外壁进行防潮或防水处理。这样,一是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进入后浇带;二是该墙可作为挡土墙,不影响基坑及时回填,有利于赶工;三是可以作为后浇带永久外模使用,减少施工环节。
4.后浇带砼浇注前,要对后浇带进行清理,凿除浮石浮浆,调整钢筋等。
四、后浇带砼配置浇捣和养护
1.后浇带内的砼,一般要求较两侧已浇注砼强度等级提高一至二级(由设计院设计确定)。一般选用无收缩或微膨胀砼,配合比设计应经过计算试拌试验,常用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减小水灰比,控制砼坍落度。掺加FDN—2000等高效早强型减水剂(减水率一般在15%左右),控制水灰比不大于0.4,坍落度控制在1~3mm(泵送砼可控制在10~14)为宜。
②掺加UEA膨胀剂,配置收缩自补偿砼。
③配置微膨胀砼,配合比为水:微膨胀水泥:砂:石子=0.55:1:1.98:2.65,其中微膨胀水泥由普通水泥和膨胀组份组成,膨胀组份由钒上水泥和生石膏以1:1组成。施工时调整膨胀组份的掺量,以获得0.1%~0.2%的理想膨胀率。
2.砼的拌制浇捣必须认真,严格配比计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3分钟,浇注顺序宜从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斜面赶进(因为可不考虑砼振捣侧压力的影响),采用泵送砼更佳,有利于析水排出和砼的结合,不留施工缝。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篇4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 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 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 形成整体结构。由于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 故在工程中应用广泛。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后浇带施工做法亦各不相同, 但在施工前对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必须给予充分的准备及预见性, 对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在此, 本文就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展开阐述, 以供参考。
2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工艺
2.1.1 后浇带挖土
后浇带部位的底板厚度比地下室底板厚度增加100mm, 并且根据设计要求在后浇带部位增加钢筋含量。
2.1.2 后浇带支模
一般设计施工方法通常采用木模板作侧模, 但由于木模拆模时较为复杂, 因此, 在现今施工时可采用钢丝网模板作为底板侧模板。
2.1.3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1)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 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 造成尺寸偏差。
(2) 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 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
(3) 为了防止混凝土搅拌中水泥浆流失严重, 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当采用Φ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Φ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
(4) 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2.1.4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 对于底板后浇带, 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 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 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
(2) 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 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 用砂浆做出宽5cm, 高5~10cm挡水带。
(3)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 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 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 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 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 堆积垃圾。
(4) 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 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
2.1.5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1)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应先用水冲洗施工缝, 保持湿润24h, 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同时, 在浇筑混凝土前, 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士界面处理剂, 然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2) 在浇筑时, 应视后浇带类型来调整浇筑时间: (1) 伸缩后浇带, 应待混凝土收缩完成后再进行, 一般为施工后42-60d; (2) 沉降后浇带, 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
(3)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4)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连续从两个方向浇筑, 在中间合拢且不留施工缝。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m时, 应用串筒、溜槽, 防止混凝土离析。
(5) 后浇带的振捣宜采用机械振捣, 振捣时间宜控制在10-30s之间, 以混凝土开始浮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避免漏振、欠振、超振。
(6)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仍应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气温低于5℃时, 不得浇水。
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难点
2.2.1 专用钢板网在施工时必须绷紧且与钢筋支架绑扎牢固、结实。
2.2.2 专用钢板网之间的接口及下口
50mm保护层必须封闭, 50mm保护层露口下方遇底板纵向钢筋处可采用将网片剪开, 用钢钉在垫层上固定, 且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堵露口。
2.2.3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之前, 后浇带
两侧砌筑砖墙并采用模板全封闭保护, 防止建筑垃圾及杂物堆积污染。
2.2.4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宜比原混凝土
强度提高一级的无收缩混凝土, 无收缩混凝土可用普通水泥掺膨胀剂或使用膨胀水泥在实验室试配, 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后浇带混凝土所掺和的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 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2.2.5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
上试件留设的要求留置试块, 有抗渗要求的, 应按有关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2.2.6 后浇带砼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
的措施, 可用模板盖住钢筋;为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设备基础后浇带处有积水锈蚀钢筋, 应预留截面为350×350, 深度比梁或基础底标高底250的小积水坑, 以便可用潜水泵及时把积水抽出。
2.2.7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振捣棒宜离专用钢板网300mm左右, 以避免强振及贴边振捣。
2.2.8 地下室底板及地梁的后浇带, 其下
垫层砼不宜浇注太厚 (宜减少3cm左右) , 下部钢筋必须垫加厚垫块抬起, 离开垫层不小于5cm, 以使两侧结构能够自由沉降, 且沉降后钢筋仍有足够的砼保护层厚度。
2.2.9 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后, 及时采用麻袋覆盖, 并安排专人负责浇水养护28d以上。
2.2.1 0 地下室墙板、顶板后浇带, 采用较
好的模板进行支模, 且支模架子一次性安装成型, 待后浇带全部浇注完成后拆模, 以提高墙板垂直度及板底的平整度。
2.3 防止后浇带部位渗漏水的施工措施
后浇带渗漏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为更好地防止后浇带部位渗漏水, 可采取提前设置后浇带止水构造措施, 即:
2.3.1 在后浇带迎水面、混凝土垫层表面
粘结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卷材厚度:底部后浇带部位为0.8mm, 地下室侧墙后浇带部位为1.2mm, 卷材厚度宽度≥120mm, 并用专用粘结剂接缝。
2.3.2 设置钢筋砼缓冲层, 厚300mm砼
标号同地板 (或侧墙) 。中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 并用Φ10@150钢筋骨架固定。在缓冲层表面距后浇带两侧外沿各200mm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在浇筑除后浇带外的地板砼前一天固定牢靠。
2.3.3 后浇带两侧设置4×300止水钢板,
并用钢筋骨架焊牢、固定;后浇带两侧固定密目、双层钢筋丝网片。
2.3.4 在除后浇带外的底板砼浇筑完成
厚, 立即采用18mm竹胶片覆盖后浇带, 以防止垃圾进入后浇带。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后浇带可以有效地解决沉降差、减少收缩应力、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等, 在地下室后浇带施工中, 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因此, 在施工中, 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灵活设计, 严格按图精心操作, 细致施工, 从而保证结构的质量。
摘要:后浇带作为消除结构沉降差形成不利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 故在工程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从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难点、防止后浇带部位渗漏水的施工措施这三个小点详细论述了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梁金颜.浅谈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技术处理[J].科学之友, 2011 (11) .
[2]周辉.后浇带技术在地下室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 2009, 35 (4) .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5
浅谈ISO9000族标准改版后如何继续发挥质量控制点的有效作用
0前言 质量控制点是八十年代初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为对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控制,在关键工序设立的..经九十年代贯标认证后,原建立的厂控质量控制点仍在运行,但其运行质量及效果参差不齐.
作 者:张金涛 孙瑛 作者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150060 刊 名:黑龙江冶金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YEJIN 年,卷(期): “”(3) 分类号:F4 关键词: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后浇带;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一、前言
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商场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后浇带施工和地下室防水是两个比较关键的作业工序。但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只重视外墙、底板的防水而忽视了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在工程验收或建筑使用中一系列后浇带质量问题便会显现。“后浇带原材料质量差及连接接头渗漏”、“后浇带浮浆、夹渣没有清理干净”、“后浇带砼浇捣不臻密结实”、“后浇带砼养护差”、以及“前期后浇带施工设计有问题,导致后续施工严谨性差,可实施性低”、“管理层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重视”[1]等一系列引发地下室渗漏问题。后浇带防水工程的质量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加强后浇带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严把质量关是包括设计人员,材料采购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参与的一些工程项目就后浇带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做一些分析以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质量控制策略。
二、五道作业流程质量控制
后浇带防水工程建设是一个严谨的作业系统,作业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一道环节和工艺,以期减少预留隐患避免后期返工和补漏,所以对于工程人员而言,从设计、材料采购到施工每一步骤都不能马虎,必须做到作业流程明确,作业行为严谨,工艺精确。通常情况,后浇带防水工程必须经历五道作业流程方可完成工程施工。
①前期作业准备。作业前期必须检查防水基层,保证其坚实、强度足够、光滑平整、无砂粒,浮土等污物、基层表面要干燥[2]。
②施工人员培训。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工程施工技术的培训是必然的,这里我们不去强调基于技术的要求,因为如果工程人员技术不过关,工程的质量肯定无法保障,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对于施工人员的质量心态控制,要在保证施工人员工程技术过关的前提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心态培训,要让工程人员施工前保持足够的重视和严谨,避免粗心,马虎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滋生,做好违规操作的惩罚措施。
③防水材料到位。后浇带防水材料主要包括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止水材料及辅助材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采购人员一方面要检查防水材料相应的参数,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产品合格证及相关质检报告是否齐全;另一方面要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材料的复检,且复检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必须符合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④工程施工作业。后浇带防水工程的施工作业要严谨和精益求精,做到工艺流程到位、扎实,严格杜绝为追求工程速度减少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流程控制在下节做重点说明。
⑤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必要手段,监理人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人员改正,防止更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出现,且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工序的质量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实体检查并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三、十道工艺流程质量控制
后浇带防水工程中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要控制流程的顺序合理,全面无缺漏;另一方面要加强工艺流程的技术控制,做到不多不少,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①砌筑永久性保护墙。施工前,要先沿地下结构外墙周圈用砖砌筑防水保护墙,内侧要抹灰、压光。保护墙顶面标高要比底板上表面高100mm,保护墙阴阳角要抹成50mm半径的圆弧形。防水墙砌筑完成,表面要抹平压光,符合防水要求。
②基层处理。基层处理是作业施工前必须重视的准备工序,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基层表面残留的砂浆或突起物应用铲刀削平,不允许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现象;基层表面平整度要使用靠尺检查,与靠尺最大空隙要小于5mm;
③基层处理剂涂刷。采用再生橡胶改性沥青的汽油溶液,稀释后在基层表面均匀涂刷一遍。涂刷时,要按一个方向进行,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待基层处理剂(再生橡胶改性沥青的汽油溶液)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
④附加层施工。后浇带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将卷材裁成相应的形状进行点粘,宽度50cm(超过转折处或后浇带250mm)。附加层施工必须粘贴牢固,施工要细心。项目质检员对此部位专门做隐蔽工程检查,并作书面记录并报监理单位验收。
⑤附加层验收。这里强调附加层的验收,是因为工序的重要性,以及对工程质量的节点保障至关重要。对于10道工艺流程中增加的过程节点验收是必要的工作,这是对工程质量问题及早发现的有利举措。附加层验收要注重对于细节的把控,包括对卷材点粘的牢固度及宽度控制等,各节点工序只有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⑥第一层防水卷材铺贴。防水卷材的铺贴工序较为复杂,第一步要用白线和彩色粉弹线分档、确定卷材铺贴位置和间距,其次要选择小范围做样板铺贴,验收无问题后,按分档位置要求,将防水卷材裁剪并卷好备用,操作时将卷材端头比齐要铺的起始位置,用汽油喷灯烘烤卷材底面与基层交界处,使卷材底面基层处理剂融化,沿卷材幅宽往返加热,同时向前滚动卷材,用压辊滚压,排除卷材与基层间的气体,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这里要强调的是操作用力要均匀,掌握好压边宽度,铺贴必须按分档线进行,减少大面积的接头;加热接缝处要保证卷材的沥青熔化时,压合至边缘挤出并粘牢[4]。
⑦铺贴验收。对第一层防水卷材铺贴进行质量验收,并按施工规范要求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少于3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层铺贴。
⑧第二层防水卷材铺贴。进行第二层防水卷材铺贴不仅要严格按第一层防水卷材的质量要求进行铺贴外,同时要注意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上下两层卷材的长边接缝应保持1/3~1/2的幅宽距离,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应错开约500mm。
⑨卷材收头粘结、接头密封。在本道工艺中要保证卷材外露接缝、收头部位、包裹部位用专用密封膏密封严密。
⑩工程验收。对上述工艺流程的施工质量按规范要求进行总体二次验收,二次验收时不得马虎,具体施工验收时,很多工程人员因为首次的工序验收没有问题,在二次时粗心或走过场,导致很多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全面杜绝。
四、关键节点质量控制
1、材料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防水工程的防水材料质量是工程成功的第一道生命线,很多采购或技术人员只注重产品本身的相关书面参数和指标说明,以及相关的合格手续,对材料复检则不够重视。严格意义上说,产品本身的书面材料地法保障材料符合相关施工和设计要求,必须重视材料的复检,只有复检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
防水卷材通常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复检时要注重对其低温柔度值和耐高温值的参数控制;后浇带底部采用的高聚物防水涂料要对其耐菌性、耐腐蚀性、耐久性、耐水性进行抽样复检;而橡胶止水带则要严格控制表面开裂、气泡、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2、主要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节点
后浇带防水施工是对以下几个工艺节点要特别注意:
⑴就是基層处理节点,这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必须保证基层处理符合施工要求(见二,①)。
⑵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特别注意:a.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b.铺贴卷材时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c.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d.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
⑶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特别注意:a.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b.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皱折;d.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缝粘结严密;e.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
⑷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特别注意:a.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b.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c.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mm;d.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e.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f.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⑸橡胶止水带的安装和封边质量控制一要注重止水带的埋设位置要准确,埋设要牢固,二要注意止水带不得用穿孔或用铁钉固定,三保证封边严密,止水带下部砼密实,严格控制漏浆[5]。
3、易忽略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心态培训、施工过程质量实时监控、管理人员执行缺失”是后浇带防水工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三个方面,从行为导向分析,这主要是人员职责和管理缺失造成的。在建筑以人为本,质量以人为控的今天,人为因素导致的后果也往往最为严重。
“施工人员心态培训”上文已经讲到,这里要强调的是心态培训的必要性,工程人员基于经历和经验往往会过于自信,这对建筑工程而言是绝不允许的心态,建筑的生命在于质量。任何过往的经历和经验都不足以让你轻视任何新的工作,所以对于管理人员如何加强施工人员的心态培训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施工质量实时监控”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则主要是基于二次验收或多次查验的烦琐造成的。工程管理人员尤其是监督和验收人员尤其容易忽视,总觉得已经查验和验收了,不必要二次或多次重复进行。后浇带防水工程中,对于作业流程和工艺流程进行二次和多次查验绝对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正是其必要性的意义。
“管理人员执行缺失”则主要是项目负责人在工程施工中管理是否到位的问题,一是管理人员职责派发后,未对任务结果进行监管,往往质量出现问题后才去补救;二是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违规行业的容忍,总认为小问题不足重视,往往使得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结果更为严重。施工人员疏忽的责任,材料未经复审直接使用的后果,工程质量节点未多次查验导致问题未被及时发现的责任,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这是管理人员执行缺失造成的。所以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心态调整,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执行严格到位,责任措施落实到位,责任事故有据可查。
五、总结
后浇带防水工程设计施工作业流程多,工艺流程复杂,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施工要求高。而工程的质量又直接关乎整体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住户安全。对于其质量控制我们必须做到严格严谨精益求精。不仅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注重作业流程和工艺流程控制,值得我们重视的还有基于后浇带防水工程的管理控制。在管理控制中我们一要注重工程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施工心态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及早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加强过程二次和多次验收工作的执行,加强管理人员的执行控制和操作监督,严格按照要求履行工程施工作业,不马虎,不减料,不偷工。后浇带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就在于对于细节的控制,流程和工艺的控制。只有严格注重细节,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兴红.涂膜防水屋面渗漏的成因和预防. 榆林学院学报,2008,18(4).
[2]郝胜鹏. 新颁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点须知.建筑工人, 2002, (8).
[3]王建设. 地下防水工程渗透及防治方法. 石河子科技,TU943.9. 2006.6:(43-44).
[4]曲秀莉.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监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TU712.2003.4:(83-87).
[5]张德军,杨广志.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要求. 建筑与预算, TU943.9. 2004.5:(64-65).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7
关键词:后注浆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4幢主楼、商业裙房组成, 主楼及商业裙房地下2层均为车库, 主楼地上24层商业裙房地上3层, 总建筑面积47091.40平方米。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11.15m, 主楼基础范围内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 桩以第10层土作持力层, 桩径600mm, 有效桩长为22米,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400KN, 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40, 钢筋为HRB400 16, 桩钢筋伸入筏板的长度为35d, 充盈系数为1.10。
二后注浆钻孔灌注桩设计原理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是指成桩时在桩底和桩侧预埋压浆管和压浆装置, 待钻孔灌注桩成桩并达到一定强度后, 利用压浆装置将具有固化能力的浆液 (如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掺加外加剂的水泥浆等) , 压入桩端和柱侧。这些浆液经过渗透、填充、置换、劈裂、压密及固结等物理或化学形式单独或共同作用, 改变了桩端及其附近桩侧土体的物理力学性, 清除了桩底沉渣和桩周泥皮对桩的不利影响, 改善了桩土界面条件, 使桩的承载力和桩侧阻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桩的沉降得以减小, 桩的承载性能得到改善, 从而达到提高桩基承载力, 减少沉降, 节约造价的目的。
三施工质量要点及控制措施
施工顺序: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制作泥浆→钻机钻进至桩底标高→成孔检验→清孔→安放钢筋笼、 (注浆管) →安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提拔导管至桩顶标高→拔出护筒→注浆→及时回填。
(一) 灌注桩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及地层情况, 采用正循环工艺泥浆护壁钻进成孔施工工艺, 正循环钻进、清孔, 成桩采用导管水下灌注砼成桩工艺。根据对周边工程施工经验及本工程地质和选定设备等情况决定对于桩中心距小于2.0米的桩进行跳打, 桩中心距离大于2.0米的桩则不进行跳打。
1.定位放样及成孔。
首先, 依据图纸及规划红线控制点, 由施工测量小组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 用精密全站仪结合图中尺寸进行放线定位认真填写测量放线记录, 并对其进行复核, 做到一桩一放样一复核。其次, 用水准仪将高程引至现场做为标高控制点。再者, 桩位采用Φ8短钢筋作为标志, 深度不小于300㎜。最后, 制测量复核签证单,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护筒埋设。
2.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时通过预先引放的纵、横方向的4个护桩点进行调整就位,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其偏差不得大于50mm, 然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在其周边至少找出两根桩位进行桩位中心距校核, 将桩位偏差有效控制在相关规范之内。护筒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一般高出地面0.3m。护筒调整到位并固定稳后, 周边用黏土均匀回填并分层夯实以保证在钻孔过程中护筒稳定不下落以及周边不跑浆。
3.钻机定位。
钻机就位时要调平基枕机架, 必须保持平整、稳固、不发生倾斜、移动。另外, 钻杆垂直度由现场技术人员用水平尺做到每根必校, 过程复校。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 钻头尖应对准桩中心, 其水平位置允许偏差加减20mm, 将高程引到可靠且便于施工检查的位置处, 并下达开孔通知单。
4.钻进。
开孔前应用水准仪校核桩位孔口标高, 核对桩孔编号, 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另外, 钻孔用泥浆采用原土造浆, 每台钻机施工第一个孔开钻前要往孔口中加粘土以便造浆, 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参数, 以保证桩的质量。
5.清孔。
桩孔达到设计深度后, 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 输入比重1.05—1.08的新泥浆, 从孔口注入清水, 开动砂石泵, 将孔底的沉渣冲出, 要求沉渣厚度<100mm.
6.下放导管。
导管下放前及下放导管时应认真检查密封是否完好, 清刷螺栓并应上紧上好螺栓。另外, 导管下入孔内应居中, 导管下端应距离孔底约0.3m~0.5m左右。
7.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 钢筋笼制作。
技术人员应先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并做好交底记录;制作钢筋笼前, 应先进行钢筋原材的验收、复验及焊接试验;先制作钢筋笼的加强箍, 加强箍先根据设计长度下料并在特制的平台上弯制而成。加强箍制作完成后, 在加强箍上准备的放样出钢筋笼每一根主筋的确切位置并用红漆作出标志, 最后放入注浆管, 注浆管应对称绑扎在主筋上, 绑扎必须牢固可靠;主筋分段长度应考虑下笼时焊接时间对其他相关环节的影响。本工程地质以粉土为主焊接时间过长会造成孔底沉渣过厚, 考虑这一因素及现场实际情况, 决定钢筋笼采用两节单面焊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焊接对工序的影响;钢筋笼加工在一个特制加工平台上进行, 加工前先检查平台的平直度, 确保钢筋笼的主筋顺直。主筋分段长度将所需钢筋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 并按规定分类堆放整齐;加工时先将主筋点焊于加强箍的外侧所标识的主筋位置, 确保主筋位置正确间距一致;最后施工钢筋笼箍筋, 施工箍筋前先在主筋上分出箍筋间距, 然后将箍筋缠绕于钢筋笼骨架上并将箍筋与主筋点焊或绑扎牢固;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焊接支撑筋控制, 沿圆周均等的设置3个点, 沿笼长间距4米, 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20㎜;加工成型的钢筋笼稳定放置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 防止变形;每幅钢筋笼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 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钢筋笼安装。
下放钢筋笼前应进行检查验收, 不合要求不准入孔;记录人员要根据桩号按设计要求选定钢筋笼并做好记录;起吊钢筋笼时应首先检查吊点的牢固程度;钢筋笼保护层采用支撑筋厚度50mm;焊接在主筋外面, 每个截面使用3个, 间距4m;起吊时保持平稳, 避免钢筋笼在起吊中变形, 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 保持钢筋笼垂直, 轻放, 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
8.混凝土运输、灌注
本工程为商品砼, 混凝土由运输车直接送至孔口漏斗, 施工时应按要求做混凝土试块并编好试块号, 写明日期、桩号, 按要求养护后, 送试验部门进行标准养护、试压;二次清孔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 才能开始砼灌注。砼灌注前向孔内均匀投入碎石, 以保证注浆管不被砼固结, 造成不能注浆;砼检查, 检查搅拌的砼和易性、坍落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有离析, 以及有无团块、大粒径骨料等, 不合要求的决不允许浇注;砼浇注, 开始浇注前, 应先检查孔底沉渣厚度, 不合要求时应重新清孔;浇注时, 应保证混凝土的储备量, 应避免导管露出混凝土面导致管内进水;应定时测量混凝土面上升情况, 随时掌握超径、缩径等情况, 专人测量专人记录;测绳应经常校核;浇注的桩顶标高不得偏低;拆管前必须测量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 计算准确后方可进行拆管工作;严防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造成断桩;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导管起拔应缓缓上提, 拔出混凝土面时应反复插, 避免过快, 以防桩头空洞及夹泥;桩头混凝土灌注超浇量应满足规范技术条件, 超灌不小于一米;当导管内混凝土面不满时应徐徐灌入混凝土, 以防止桩体内混凝土疏松;当混凝土面上升顶托钢筋笼时, 应放慢灌注速度, 适当控制导管埋深, 防止钢筋笼上浮;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时对空桩部分进行回填。
(二) 后压浆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熟悉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设计意图;有水泥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设计工艺参数;水泥浆搅拌机、注浆泵调试完毕。
2.注浆管设置与制作。
注浆管采用钢管, 钢管底端30cm左右钻15~20个φ8mm小孔, 用绝缘胶布加胶带包裹, 以防小孔被浇桩的混凝土堵塞。
3.桩开始注浆时间。
灌注桩注浆时间为成桩后2~3天进行。
4.压水试验 (开塞) 。
压水试验是注浆施工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实施桩底注浆前, 通过压水试验来认识桩底的可灌性。压水试验的情况是选择注浆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 压水试验还担负探明并疏通注浆通道, 提高可灌性的特殊作用。
5.注浆。
压水试验后, 立即进行压浆, 压浆应先侧侧后桩底。在注浆过程中, 可灌性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直接表现为注浆压力随之发生变化。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5~0.65, 在注浆过程中还应注意注浆节奏实行间歇注浆, 当注浆压力急剧上升或当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或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 改为间歇注浆, 间歇时间宜为30~60min, 或调低浆液水灰比。
6.注浆量。
桩注浆量为3t, 在实施注浆中, 还需根据压水试验情况及注浆过程中的反应适当调整注入量, 并通过对注浆压力、浆液浓度、注浆方法诸因素的调控, 将所需注浆量灌注到设计要求范围内。一般浆液浓度和灌浆量大, 灌浆压力高, 加固效果更好。
7.注浆压力。
在注浆过程中, 可灌性的变化直接表现为注浆压力的变化。可灌性好, 注浆压力则较低, 一般在4Mpa左右;反之, 若可灌性较差, 注浆压力势必较高, 可达4~8Mpa。容许灌浆压力与地层的密度、渗透性、初始应力、钻孔深度和位置以及灌浆次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桩端为3Mpa桩侧为2.5Mpa, 如桩顶侧面冒浆, 则暂停。
8.终浆的标准。
下列条件可以综合作为终浆的标准: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 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
9.注浆时间及顺序。
注浆时间宜于成桩后2d后进行, 不宜迟于30d后;注浆作业与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10米;对于群桩注浆宜于先外围、后内部;对于非饱和土宜先桩侧后桩端;桩侧桩端注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h。
四结语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8
空气中存在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许多试样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要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试样吸收水蒸气后的化学成分有何变化?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1 黏土试样受潮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取一黏土试样, 于105~110℃干燥至恒量,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然后按黏土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烧失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1。
%
将黏土试样置于湿度为90%的环境中3d, 然后按黏土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烧失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2。
%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 受潮后黏土试样的烧失量增大, 其他分析结果比干燥的黏土试样低。这是因为黏土受潮后在的高温炉中灼烧测定烧失量时, 吸收的水分也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 因而烧失量增大。黏土受潮后同一化学成分的黏土质量将增大, 相当于黏土被“稀释”, 因而其他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相应降低。
黏土试样受潮前后分析结果的对比见表3。
%
由表3可以看出, SiO2、Al2O3的差值较大, 而Fe2O3、CaO、MgO差值较小, 说明试样受潮后对含量高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 含量低的成分则影响较小。
再将受潮后的黏土于105~110℃干燥至恒量,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 按黏土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4。
%
由表4可见, 将受潮后的黏土再次干燥后, 其分析结果与表1基本一致。所以, 在进行黏土化学分析前, 应将试样于105~110℃干燥后再进行。
2 石灰石试样受潮后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取一石灰石试样, 于105~110℃干燥至恒量,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然后按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烧失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5。
%
将石灰石试样置于湿度为90%的环境中3d, 然后按石灰石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烧失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6。
%
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 受潮后石灰石试样的烧失量增大, 其他分析结果比干燥的石灰石试样低。原因与黏土相同。
石灰石试样受潮前后分析结果的对比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 CaO差值较大, 其他成分差值较小, 也说明试样受潮后对含量高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 含量低的成分则影响小。
再将受潮后的石灰石于105~110℃干燥至恒量,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 按石灰石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8。
%
由表8可知, 将受潮后石灰石再干燥后, 分析结果与表5基本一致。所以, 在进行石灰石分析前, 也应将试样于105~110℃干燥后再进行。
3 水泥熟料受潮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取一水泥熟料试样, 按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烧失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9。
将水泥熟料试样置于湿度为70%的环境中3d, 再按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进行烧失量的测定, 结果见表10。
由表9和表10可以得出与黏土和石灰石相同的结论。
熟料试样受潮前后分析结果的对比见表11。
%
%
%
由表11可以看出, CaO差值最大, SiO2次之, 其他化学成分相差较小, 说明试样受潮后对高含量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
由于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熟料吸水后会发生水化反应, 再于105~110℃烘干也是徒劳的。所以, 收到水泥熟料样品后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并及时进行测定, 以免受潮。
4 结语
试样受潮后烧失量增大, 其他化学分析结果降低, 化学成分含量越高则影响越大。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妥善保存样品, 并采取试验前烘干等方式减少吸水受潮的影响。但对于水泥或熟料试样应避免受潮否则将无法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S].
[2]JC/T 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S].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篇9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西北,项目东临水乡区;远眺大运河,南临通惠河。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22 304.553 m2,总建筑面积112 954 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85 642 m2,地下总建筑面积27 312 m2,地上小于等于44层,地下4层。基础形式均为桩基础,其中Z1抗压桩170根(桩长31m,桩径800 mm后压浆);Z2抗压桩121根(桩长48m,桩径1000 mm后压浆)。
2 后注浆注浆量计算
单桩注浆量的设计应根据桩径、桩长、桩端桩侧土层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及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ap,as分别为桩端、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p取1.5~1.8,as取0.5~0.7,对于卵、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n为桩侧注浆断面数;d为基桩设计直径(m);Gc为注浆量,以水泥质量计(t)。
对独立单桩、桩距大于6d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数根基桩的注浆量应按上述估算值乘以1.2的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ap=1.8,as=0.7;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施工经验,确定本工程灌注桩注浆量具体见表1。
3 后压浆装置的要求
3.1 注浆管及注浆阀的要求
后注浆钢管采用普通焊接钢管,壁厚不小于2.5mm。后注浆阀应具备下列性能:(1)注浆阀应能承受1 MPa以上静水压力;注浆阀外部保护层应能抵抗砂石等硬质物的刮撞而不致使管阀受损;(2)注浆阀应具备逆止功能。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及考虑到压浆管兼做声测管使用,决定桩端压浆导管采用公称口径50的焊接管,壁厚为3mm;桩侧压浆导管采用公称口径30,壁厚为2.75mm。
3.2 注浆导管的连接
一般采用管箍连接或套管焊接两种方式。管箍连接方式操作简单,适用于钢筋笼运输和放置过程中挠度较小的情况,否则应采用套管焊接。焊接套管直径应大于注浆导管,焊接须连续密闭,焊缝饱满。考虑本工程的情况(桩长达到31,41m),吊运过程中产生的挠度较大,注浆导管的连接采用焊接套管的方式(图1)。
4 后压浆施工工艺
4.1 后压浆施工流程
后压浆控制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方法,以水泥注入量为主,泵送终止压力为辅。后压浆实施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注浆设备为水泥泵、浆液搅拌机、储浆筒、压力表、耐压导管。
4.2 后压浆管件安装
4.2.1 压浆导管制作安装
(1)桩底注浆:对称设置2根桩底注浆管阀。
(2)压浆导管上端均设有管螺纹、管箍及丝堵;桩端压浆导管下端设G1螺纹及用以旋接桩端压浆阀的管箍。
(3)压浆导管的连接均采用套管焊接,焊接必须连续密闭,焊缝饱满均匀,不得有孔隙、砂眼(每个焊点应敲掉焊渣检查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到工序)。
(4)压浆导管与钢筋笼固定采用14号铁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就均匀,压浆管绑扎于加劲箍内侧,与钢筋笼主筋靠紧绑扎固定绑扎点为每一道加筋箍处。
(5)压浆导管的上端宜高于桩施工作业地坪200 mm(视具体情况可略作调整);空孔部分压浆导管与钢筋笼上压浆导管接口部设定于钢筋笼最上一道加筋箍下20 cm处;桩端压浆导管下端口(不包括桩端压浆阀)距钢筋笼底端50 mm,安装完后压浆阀底端与钢筋笼底端齐平。
(6)钢筋笼起吊后入孔前旋接桩端压浆阀,空孔段压浆管应预先加工好,钢筋笼安装好后,用套管焊接连接空孔部分压浆管。
(7)钢筋笼入孔吊放过程中不得反复向下冲撞和扭动等强行下笼动作,以防止在下笼的过程中损坏或落掉压浆阀。
(8)桩灌注完毕孔口回填后,应插有明显的标识,加强保护,严禁车辆碾压。
4.2.2 钢筋笼运输及入孔
(1)钢筋笼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严禁高起高落,以防弯曲变形,确保压浆导管完整、顺通。
(2)钢筋笼入孔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调校,专业技术工人负责安装压浆系统,下笼过程要对其进行跟踪保护,防止压浆阀遭受撞击而损坏。
(3)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缓慢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过程中如遇阻力,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后继续下笼并再次检查压浆系统,必须保证压浆系统安全可靠。
(4)钢筋笼下放到孔底后,将钢筋笼加焊两根悬挂筋在孔口上穿杠固定,钢筋安放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4.3 后压浆参数控制
4.3.1 注浆参数
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液,压浆采用P·SA32.5水泥,水灰比为0.6~0.70,注浆流量控制在50 L/min,注浆终止压力不小于1.6 MPa,根据注浆压力的变化和注浆量,采用间歇注浆或终止注浆,桩端注浆宜采用低速慢注。
4.3.2 注浆终止情况
(1)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2)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注浆压力超过6 MPa。
(3)水泥压入量达到表中设计值的70%,而泵送压力不足表中预定压力的70%,及时调小后续浆液的水灰比,继续注浆至满足终止压力时。
(4)若水泥浆从桩侧溢出,改为间歇注浆,同时应调小后续浆液水灰比,至水泥量满足预定值时。
(5)后注浆顺序应兼顾邻近基桩施工,注浆作业与施工作业桩应保持一定距离。
4.3.3 注浆施工时间及顺序
先上层桩侧注浆,再下层桩侧注浆,最后桩底注浆,注浆起始时间在成桩后2~15 d后进行,一般不宜超过成桩后30d(遇到特殊情况,可作提前注浆)。
5 质量控制应急处理措施
5.1 质量控制措施
(1)注浆起始时间:成桩后2~15d。
(2)注浆与成桩作业点距离不小于8 m。
(3)后压浆施工要严格压浆过程的监督和施工记录工作,后压浆灌注桩中间质量检验以过程控制为主。要控制的项目有:注浆量、压浆压力、水灰比和预埋管正常工作等。
(4)按设计规定配制浆液,掌握好配制时间和数量,一次配浆不宜太多,以免剩余浪费,在搅浆桶处设置过滤网,滤去杂质,保证浆液洁净均匀,符合设计规定。
5.2 异常现象应急处理措施
(1)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地面冒浆、桩孔串浆、浆液远距离流失时可采取间歇注浆,间歇时间不小于30 min,调低浆液水灰比。
(2)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压浆阀不能正常开启,可适当调高注浆泵压力,但最高压力不能超过10 MPa,可用振冲法冲通管路后正常注浆。
(3)压浆阀全部堵塞不能实施压浆时,可在桩中心和桩周钻芯引孔,重新安装压浆系统实施注浆。但必须注意不损伤桩基钢筋,并按有关规范处理引孔。
(4)压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尽早恢复压浆工作;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立即设法冲洗设备、管路等,以防浆液固化;恢复压浆后,应先用大水灰比的浆液进行压浆,当管路及压力阀畅通后再恢复到正常的水灰比。
(5)若注浆量较大,压浆压力较小,造成压浆工作难以结束时,应采取限流、间歇压浆、填加添加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6)若压浆管路堵塞,一般采用清水高压冲洗的方法进行处理。
6 检测要求
基础桩施工完毕后,根据基础桩的检测技术规程及验收规程的相关要求,对基础桩承载力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基础桩的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和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检测,检测数量及试验荷载要求见表2。
7 结束语
本工程Z1基础桩径设计800 mm、桩长31m的抗压桩,共170根,单桩设计承载力7 000 kN;Z2基础桩径设计1000mm,桩长48 m的抗压桩,共121根;单桩设计承载力12 000kN。经检测,基础抗压桩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10
1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总体设计特点
根据以往简支转连续桥梁的设计, 总结出一些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总体设计特点。
1.1 平曲线段布梁方法处于平曲线段上的桥梁, 沿测设中心线采用标准跨径, 墩、台中心线均径向布置。
当梁长变化在±150毫米范围内时, 可采用调整现浇连续段长度的方式布梁, 预制梁长保持不变;当梁长变化在±500毫米范围内时, 各预制梁采用变梁长, 现浇连续段长度保持不变。若梁长变化超过±500毫米, 则需根据各桥具体情况确定设计方案, 并进行结构验算。桥墩盖梁可采用径向布置, 预制梁直做, 由于弯桥直做引起的弦线 (桥梁中心线与弧线路线中心线) 的偏差值可通过圆滑处理护栏的宽度以满足行车道宽度的要求, 或者T形梁、箱形梁或带翼缘的空心板也可将其外侧翼缘预制成为外凸形或内凹形以适应路线平曲线的要求。当平曲线半径较大时, 采用等长度预制梁, 现浇连续段为锯齿状, 这要求支承梁在架梁时要有足够的安全宽度;当平曲线半径较小时, 以现浇连续段宽度为定值, 预制梁采用不等长布置来调整桥梁横向变化。
1.2 超高段布梁方法当每孔桥的超高变化不大时, 可首先考虑
按正常方式布置预制梁 (板) , 然后适当调整现浇桥面板的厚度来满足路线要求的超高变化。当横坡变化超出4%时, 可采用改变顶板横坡的方式来调整, 也可以通过调整梁底楔块来调整主梁横坡。
2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施工工艺要点
2.1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的一般流程
2.1.1 预制主梁,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 张拉
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 压浆并及时清理主梁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 底板通气孔。
2.1.2 设置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 逐孔安装主梁, 置于临时支座上为简支状态, 及时连接桥面钢筋与横梁钢筋。
2.1.3 连接接头段钢筋, 设置接头钢束波纹管并穿束。
在日温最低时 (不高于+15℃) 浇筑连续接头、中横梁及两侧与顶板钢束同长范围内的桥面整体化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 张拉顶板钢束并压浆。
2.1.4 接头完成后, 由跨中向支点浇筑剩余部分的桥面整体化混凝土, 浇筑完成后, 拆除一联内的临时支座, 完成体系转换。
拆除临时支座时应特别注意严防高温影响橡胶支座质量。
2.1.5 喷洒防水层、安装伸缩装置、进行桥面系施工。
2.2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特点
2.2.1 预制T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 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张拉顺序为1号束、4号束、2号束、3号束。1号束的两根钢束应同时张拉, 以免造成主梁横向弯曲。施工时应实测钢束与孔道摩擦系数μ、孔道偏差系数k和锚具的锚口损失σm, 并将实测的σm与设计张拉控制应力σk相加得实际张拉控制应力σkm。
2.2.2 箱梁现浇段处的端头形式。
为满足现浇段与箱梁的充分结合和力的传递以及施工的要求, 箱梁连续端头一般做成有台阶的马蹄形状, 并根据施工操作的要求, 预留现浇段的尺寸及其台阶的样式。
2.2.3 临时支座的设计与选材。
临时支座的设计必须满足承重梁板和施工拆卸方便的要求。比较常用的方法可采用硫磺砂浆制成临时支座, 在硫磺砂浆内埋入电热丝, 在体系转换时采用电热法解除临时支座。也可采用钢管与硬圆木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形块制成砂箱式临时支座, 在架设梁板时要通过试验来确定砂箱临时支座的沉降量, 并根据梁板安装标高与对应墩台帽垫石标高的差值用箱内填砂和加高盖板的方法进行调节, 以便能更好的控制准确梁板架设后的高度。
2.2.4 连续段现浇混凝土施工。
在现浇连续段预埋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条焊或搭接焊, 现浇段混凝土采用与梁板同标号的混凝土, 为了防止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在养生硬化过程中发生收缩性裂缝影响混凝土在二次张拉过程中的承载力和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现浇连续段接头混凝土添加微膨胀剂。永久橡胶支座与底模之间的缝隙用经过防锈处理的钢板或采用竹胶板制作的砂盒垫实密封, 严防漏浆。
3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临时支座的设置的质量控制
应该保证, 临时支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拆装方便, 落梁均匀。预应力张拉完成后, 待压浆强度大于35MPa时方可拆除临时支座。拆除临时支座应做到逐孔对称、均匀、同步、平稳。临时支座拆除后, 永久支座与墩顶和梁底严密贴合。结合目前的施工技术, 临时支座有多种设置方法, 以可卸落砂箱支座的施工方法为例。当采用砂箱支座时, 要充分考虑砂箱承受T梁自重和架桥机重量后的沉降量, 梁底与盆式支座间应留有空隙。在施工中会出现每个砂箱沉落量不会完全一样的情况, 而导致部分T梁吊空, 产生质量隐患, 解决办法有两点:a.通过预压试验取得砂箱在受力以后的平均沉降量, 并以此指导现场安装临时支座, 控制T梁的安装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b.适当降低支座垫石标高, 预留约3cm的混凝土梁靴高度。在浇注湿接头的时候, 在盆式支座上垫一块钢板, 一次直接浇注到钢板上, 形成混凝土梁靴。
3.2 张拉预制底座的设置要求
张拉预制底座应坚固、无沉陷, 利于排水, 防止由于排水不畅造成地基下沉。底座的反拱度值应参照设计文件所提供的反拱度值、结合实际施工和生产性试制梁的张拉情况确定。反拱度应做成抛物线。另外要保证桥梁安装精度要严格控制, 误差不超过2mm。
3.3 后连续现浇段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发现, 对于新老混凝土的连接结合是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此预制梁板的端头必须严格进行凿毛处理。为了防止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在养生硬化过程中发生收缩性裂缝影响混凝土在二次张拉过程中的承载力和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现浇连续段接头混凝土添加微膨胀剂, 掺加剂量一般控制在水泥用量的0.5%~1%之间。先简支后连续每联各现浇连续接头的浇筑气温应基本相同, 温差控制在5℃以内, 并尽量安排在一天气温最低时施工。
总之, 先简支后连续结结构形式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梁而言, 降低了施工难度,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结构连续的目的, 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减少了梁部的伸缩缝, 并控制桥面横向裂缝的产生。随着施工方法在不断地提高与完善, 使得越来越多的桥梁设计采用了此种桥型。因此, 在施工中应该加强质量的控制, 明确注意事项, 认真总结经验, 及时吸取教训, 逐步提高和控制好结构连续施工质量, 是我国的桥梁建设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 并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施工工艺较之简支桥梁相对复杂, 因此, 如何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房地产企业; 财务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行业。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出台很多相关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可能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只有把握好这些政策产生的影响,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
(一)通货膨胀背景
2010年7月以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普涨之势。CPI连续5个月超过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所定3%的目标,且逐月走高。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CPI仍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胀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货币流动性不断增强,使得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增。比如房地产企业的主要材料——钢材和水泥的价格逐步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世界上日益减少的矿产资源,导致矿石价格必然上升。二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将陆续淘汰,发改委宣布2011年不再审批新建的钢铁、水泥、玻璃等。因此钢厂供应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将会得到缓解。三是世界经济在不断复苏,整体钢铁需求增加。我国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铁路、基建等工程项目增加对钢材和水泥的需求。据统计,最近几年工人工资平均涨幅为8%,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对房地产企业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货币紧缩政策
为了应对通胀,央行不断运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2010年下半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央行已连续4次调高基准利率,使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31%。从2010年的下半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央行已连续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除此之外,央行还通过频繁的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货币紧缩政策使房地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融资环境。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具体原因分析
结合后金融时代背景和相关政策分析当下房地产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具体原因如下:
(一)资产负债率偏高,房地产开发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信贷
根据wind资讯显示,沪深两市共12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 2010年房地产企业行业资产负债率约为70.56%,2009年房地产企业行业资产负债率约为65.42%,2010年比2009年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上升超过五个百分点。2010年,扣除两家ST公司,最高的资产负债率达到95%,80%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50%。据统计,2010年房地产企业银行贷款额度高达12 540.48亿元,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占用贷款数额巨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房地产企业面临巨大财务风险。
(二)央行持续加息,企业财务费用大增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企业大多是负债率过高,融资手段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而央行为应付通胀已经多次加息(具体见表1)。
银行持续加息,或者说保持贷款高利息,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财务费用。因此融资方式的不合理和高利息支出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定时炸弹。
(三)国家政策影响企业贷款额度
国家在提高利率的同时,多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见表2),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上万亿资金,使银行不得不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额度。
由此可见,作为房地产企业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信贷也进一步受到影响,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额度捉襟见肘。
(四)由于持续通胀,采购风险加大
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势头的进一步巩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胀预期压力持续加大,价格总水平前稳后高,重要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而由于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房地产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同时,迫于不断提升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出于对人力资源的保护,提高工资待遇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样使得公司的成本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通胀环境主要材料的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物资采购,从而影响采购资金用量。
(五)限购令频繁出台,楼盘销售趋于平淡
2010年楼市跌宕起伏,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政策调控。2011年上半年楼市在遭到“新国八条”、沪渝房产税以及加息的影响下成交量急剧萎缩。可以看出,楼市在政策频繁出台的情况下,销售量已经变得扑朔迷离了,特别是在新国八条和房产税实施后,楼市销量日趋平淡,这给公司的销售计划和销售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销量下降,销售收入下降,使得公司的现金流减少,这也是使房地产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为了减少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务风险,我国房地产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近期不断的加息及调整准备金率政策,限制了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渠道,而我国房地产企业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银行,可以预见,不少企业将陷入困难时期。因此,企业应大力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首先,企业应尽量扩大权益性的资金来源比重,比如股权合作、投资合作、权益包销等,同时尽量降低非权益资金来源;其次,企业应增加债券、预售按揭贷款、商业信用等资金来源;最后,在资金结构方案中,注意短期、中期和长期要均衡安排,避免还债期过于集中和还款高峰过早出现,从资金结构上满足企业所需资金相对其他行业期限较长的要求。
(二)高度重视投资可行性研究和销售的相关政策研究
房地产企业面临银行贷款紧缩和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进行肆无忌惮的扩张和拿地,而由于限购令和房产税,楼房销售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爆和一帆风顺。因此,企业从投资到销售阶段,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房地产公司应该从投资开始就加强可行性的研究,以面对当前多变和复杂的经济环境,防止每个环节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制定灵活的收益分配政策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利润分配策略应根据企业经营战略、投资及融资策略的需要制定。结合现阶段所处环境政策和经济背景来看,利润分配应以转增实收资本为主,减少分配现金。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瓶颈是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定利润分配战略时,应充分发挥内源融资功能,尽量减少分配现金,以转增实收资本为主。
(四)建立房地产企业现金流评价指标
房地产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现金流指标控制财务风险。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能体现出公司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能表明1元的利息费用有多少倍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作保障。销售现金比能体现出公司销售收回现金的能力。把企业的现金流指标和行业平均指标进行对比,使企业的现金流量达到一个保险、可控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健.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1).
[2] 阮继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
[3] 邢莉.浅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0(5).
[4] 吴耿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3).
分析后质量控制 篇12
1. 设计原则与施工图纸一致性
(1) 设计原则。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设计时, 需要遵循“抗放兼备, 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其中“放”具体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应力释放, 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抗”是指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以混凝土填补建筑物的方式来抵抗没有释放完全的预应力。
(2) 预留一致性。在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设计过程中, 需要保证施工技术与图纸的一致。对于后浇带施工来说, 其中一些是为了解决建筑沉降而设置的, 一些是为了降低收缩应力设置的。因此, 在其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后浇带的预留设置等。主要作用为解决沉降差、降低温度收缩应力。
2. 控制后浇带间距与位置
(1) 控制后浇带间距。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 当建筑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 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30~40 m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以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 其宽度不宜小于800 mm, 适宜设置在柱距3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不同的规定其对后浇带的设置不同, 在实际的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决定, 合理设置后浇带间距, 以保证其作用的发挥。而对于一般较为规则的建筑物如矩形、正方形等, 后浇带的间距大致为30~40 m。后浇带的宽度在具体的工程中结合建筑构造结构以及施工方便、避免应力集中等多种因素, 适宜在800~1 000 mm之间。
(2) 控制后浇带位置。通常情况下, 在施工中选择建筑结构有利的部位设置。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 如一些结构受力较小、梁板反弯点附近以及建筑物梁板中间部位等。
3. 地下室顶板浇筑控制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施工技术,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控制其施工质量。
(1) 结合要求, 控制浇筑厚度。对于地下室顶板浇筑, 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控制其浇筑厚度。尽量避免由于浇筑厚度过厚造成的支模钢丝网片受到过大的侧压力导致的建筑物局部尺寸与原设计尺寸出现较大误差。
(2) 控制振捣间距, 分层浇筑。在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过程中,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必须保证浇筑密实度, 特别是采用丝网模板进行施工时, 则需要进行分层浇筑且严格控制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间距, 防止施工搅拌过程中水泥浆的流失。对于一些垂直的施工缝, 则需要采用钢钎进行振捣, 保证施工质量。
(3) 浇筑带保护。在完成后浇带浇筑之后, 需要对构件周围进行及时清理保护。排出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保证混凝土含水量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和施工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一样的水泥砂浆, 防止其表面受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4. 后浇带防水控制
(1) 后浇带接缝防水。当后浇带位于地下部分时, 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水措施, 一般可将止水带或者止水条埋设在接缝处以防出现渗漏现象。在工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防水要求进行设置, 如需要超前防水时, 可将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局部加厚, 增设止水带进行防水。
(2) 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在后浇带防水设计中, 支模系统作为重要的技术环节, 直接影响其施工质量。由于一般设置的是不独立支模体系, 在拆模的时候, 后浇带模板同建筑其它部位的模板一起甚至提前拆除, 导致后浇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悬挑结构。在受到荷载以及自重的情况下, 给后浇带两侧构架带来向下的预应力, 整体断裂的可能性增大。
二、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准备阶段, 想要做好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 相关人员做好针对性学习。根据具体的高层建筑施工项目, 需要施工人员对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范围、内容、程序以及施工方式有针对性的了解;并编制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措施以及应对方法等, 组织工作人员学习。
(2)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在准备阶段就后浇带施工技术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针对性地对其施工进行控制, 以提高施工质量。
(3) 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要求。在后浇带施工准备中, 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 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特别检查混凝土配合比, 尤其是UEA的含量以及其它一些外加剂, 是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以及抽样试验报告等, 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根据不同的项目以及设计施工图, 后浇带类型以及施工方式有多种模式, 而通常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 想要有较高的施工质量, 就必须严格控制以下几个施工要点。
(1) 接缝处理。根据不同的墙板厚度、防渗漏要求等, 选择适合的接缝方式, 如墙板厚度<300 mm的, 可以做成直缝;对于墙板厚度>300 mm, 且<600 mm的有防渗漏要求的后浇带, 可以选择阶梯缝或者企口缝并结合接缝中部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的做法达到设计要求;而墙板厚度>600 mm的, 可以做成凹形或者多边凹形断面的接缝。尤其是对于两侧接缝的收口处, 应该严格控制。采用钢丝网时, 需要紧绷钢丝网片并将其与钢筋扎实, 且需要封闭其接口以下的50 mm保护层接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控制捣鼓棒与钢丝网片的距离, 尽量保持在300 mm左右, 避免在捣鼓时出现强振或者贴边振捣现象的出现。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 其后浇带更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其自身防水能力。
(2) 钢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对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间距、数量、搭接长度以及接头位置进行控制, 保证其符合强度要求。根据不同的后浇带类型, 对其进行施工控制。一般如沉降后浇带, 其钢筋需要贯通, 保持整体性;对于伸缩后浇带, 其钢筋则需要断开,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25%, 焊接接头<50%, 以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由于后浇带内钢筋不可避免地暴露在空气中,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还需要检查其表面变化, 对老锈以及弯曲的钢筋进行必要处理, 保证其施工质量。
(3) 支模控制。在一般的施工项目中, 模板支撑体系需要一次性安装成型, 等到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好之后再进行相关的拆除工作, 以保证混凝土构件底板平整。对于支模体系, 尤其是后浇带跨内的梁板两侧结构, 其受力类型为悬臂受力, 因此在施工期间, 体系两侧的这个支撑结构不能拆除, 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可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否则会导致支模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下降, 直接影响后浇带质量。
(4) 混凝土浇筑控制。在浇筑前期, 需要清理浇筑带内杂物使得其表面保持湿润干净, 涂刷一层水泥浆。在浇筑过程中, 需要采用对称的浇筑方法, 保证浇筑中模板不会出现位移。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不会高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最好的浇筑时间则应当是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沉降变形相对稳定时进行, 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不同的时间控制。如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 其与一般的后浇带施工不同, 需要在结构顶板混凝土龄达到14天后进行浇筑, 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 保证密实度以提高其抗裂能力。
(5) 保护控制。在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 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如后浇带两侧设置围栏保护以及对其顶部进行全封闭覆盖, 以防止接缝内进入垃圾或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染等。保证钢筋不被踩踏变形, 造成浇筑清理问题。
3. 养护阶段质量控制
在后浇带施工结束之后, 12 h以内需要对其进行养护, 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养护期间, 不得在其上进行施工作业或者踩踏, 可以喷洒混凝土养护剂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保证其强度增长避免出现裂缝等。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三、结语
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与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也与人们的安全相关, 所以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是房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本人结合国家相关法规以及工作经验, 通过对房建工程项目中后浇带施工以及技术设计要点的分析, 提出以上建议, 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李娜.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科技资讯, 2011 (10) .
[2]潘卫钢, 谢晓荣.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 2011 (04) .
[3]孙萍, 梁海滨.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裂缝控制[J].民营科技, 2010 (03) .
[4]杨贻彬.后浇带施工的重要作用与技术手段浅析[J].科技资讯, 2009 (14) .
【分析后质量控制】推荐阅读:
分析质量控制10-14
质量分析与控制06-18
网络质量控制技术分析10-26
东后小学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总结09-07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05-29
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分析06-03
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08-31
化学分析过程质量控制09-07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分析10-01
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