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024-09-03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共12篇)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1

众所周知, 人们对质量好的工程具有很高的偏好, 因为质量好的工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耐用性、可靠行和经济型, 但是现实中不是所有的工程都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 质量低劣的工程也是随处可见, 并且这类工程的存在给使用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甚至是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其重要性简介

施工质量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和纠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 只有过硬的质量才有可能达到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其中一个较为主要的部分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顾名思义,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在工程开工之后, 验收之前的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 内容有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各部分的作业过程中的质量工程控制。简言之, 就是投入变成产出的过程中, 对各个影响因素和环节中的质量问题所进行的严格的监督、检查以及纠正等方面, 是一个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建筑施工的涉及面极其广泛,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小的质量变异都有造成质量事故的潜在威胁, 不仅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更会造成严重的工程损失, 可谓劳民伤财。因此, 对其质量的把关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建筑目标顺利实现的核心环节[1]。

二、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探析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及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如施工图纸的设计、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工程选址等,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 人为原因

建筑施工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基本全部依赖人为操作才能完成, 施工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的主体。一方面, 工程建筑的授予方对技术人员或是工程师选择不当或是不合适,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 对工程进度安排、决策、指挥和计划等布置不合理, 不仅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完成, 更影响了其是否符合规范, 从而产生了工程质量下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了省事不按照具体的操作流程进行、没有使用规定的建筑材料、没有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等, 直接降低了施工质量;再者, 施工的授予方不按时发放工作人员的工资或是工作时间过长, 对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激励作用, 使其产生了抵制的心理, 不认真对待工程的建筑, 这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 选材不合格

对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一方面, 施工授予方为了节省工程所需材料的开支, 减少成本, 没有按照工程施工规范及标准而选择廉价的施工材料;另外, 在选材时由于对材料的型号、性能、生产厂家、质量保证书等把握的不够准确, 购买了近似的而并非设计要求的材料, 都会影响施工的工程质量, 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偏差。

(三) 选址不科学

工程选址也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 选址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建筑是否牢固、使耐用年限的长短等, 它主要是由于对工程拟建地的地质勘查失误所造成的。在地质勘察时, 不严格按照勘察标准或是没有科学的使用勘察工具, 导致了无法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提供能全面反映地基现状或是潜在问题的地质资料、数据, 使得选址按照错误的资料进行。

(四) 设计不规范

工程施工的进行必须要设计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图纸, 即可以反映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 又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设计不合理导致工程进度减缓或是进行不下去、无法如期交工的现象。

(五) 管理不到位

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监察管理工作不到位, 将会出现没有按照施工计划的要求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业人员擅自改动施工方案和方法、没有使用规定的作业工具和流程的现象, 这些都会使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

三、提高施工质量的对策探析

(一) 提高参与人员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

对于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作业必须择优录用, 严格审核其作业资格, 选择合格的施工设计人员和组织施工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提高思想水平, 使他们树立起质量控制意识[2];积极组织人员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其技能水平;强化对作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同时赏罚分明, 严格杜绝拖欠工作人员工资的现象出现, 保证所有参与人员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作用得以全面的发挥[3]。

(二) 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

施工授予方不能为了在购买时节省材料费用选择次一级的建筑材料, 要明白施工项目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都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 要牢牢把握设计要求, 按要求执行;此外, 当前建材市场鱼龙混杂, 对材料、供货源及供货商要仔细辨认、分析、检测和鉴定, 筛选出符合要求的, 同时记录下可靠的, 以方便固定货源, 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防止出现由于质量差的材料所造成的再次购买, 在这一层面上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4]。

(三) 做好选址工作

自然条件是建筑施工无法克服的障碍, 如影响工程施地基的地形、地质、地貌等, 但是建筑施工可以通过组建实力过硬的地质勘查队伍, 尽量选择地基稳定、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的地点开展施工工作, 以避免因为地质勘察及判断失误引起的选址不合理, 并且, 在选择了合格的地基后, 还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 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甚至是起步阶段就出现塌陷及其类似的问题, 不要说工程质量的整体目标就是初期目标都无法实现。

(四) 认真做好图纸设计工作

一项好的建筑工程, 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设计, 因为设计图纸不只是展现了施工所要做的工作, 更为工程施工的可行性的一个重要证明,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 施工授予方一定要选择资历等级高的专业单位, 同时要把握好设计费用, 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但也不能只考虑节省设计费用开支而选择一些个体或是个人进行设计, 以杜绝因为设计不合理而造成质量问题;此外, 对于图纸的设计单位的选择还要看其要价是否合理, 以防止出现为了得到更高设计费而增加材料使用量的情况, 从而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浪费, 甚至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 影响施工质量[3]。

(五) 完善监管工作

配备专门的职业操守可靠的质量监管师, 通过其不断的现场巡视工作, 认真巡视监督获得工程施工质量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不按施工规范、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行为, 并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和隐患, 究其根源, 及时制止和纠正的同时找出责任人, 不论问题大小一律追究责任。除此之外, 最好是出具书面报告, 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单位, 防止有些单位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的刻意隐藏和随意处理, 避免类似施工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5]。

四、结束语

在实际的工程建筑中总会出现不能预见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 无论是工程的授予方还是承受方亦或是具体的作业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参与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项涉及面广、过程复杂、参与人员众多的工作, 是实现工程项目达到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的重要举措, 可谓“百年大计, 质量为先”。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还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实现, 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6]。总之, 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让整个工程无论是整体还是部分都能称得上是一个优质的工程。

摘要:施工质量好坏与否不单单是一个工程的问题, 关系到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企业投资回报的实现等, 牵涉面极其广泛, 因此,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 找出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提出提高施工质量的针对性措施, 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控制,重要性,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红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山西建筑》, 2010, 36 (13) :205。

[2]肖国雄:《浅谈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 《科技信息》, 2009, (17) :240。

[3]王寿元:《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山西建筑》, 2007, 33 (27) :238。

[4]方传勇:《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山西建筑》, 2009, 33 (10) :245。

[5]杨力、赵石卿:《浅谈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校学报》, 2007, 7 (4) :62。

[6]黄朝福、庞友升:《浅谈房建项目中主体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及管理》, 《价值工程》, 2010, 29 (31) :109。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2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以及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及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加以重视。而建筑施工成本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重大。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成本;特点;现状;措施

一、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与成本控制问题

1、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不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建设项目的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相关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随意摆放或是改装拆卸,有些工人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着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另外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

1.2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不合格

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很多建筑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工作环节做得不够好,采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使建筑质量较低。同时,一些施工设备不合格、保养不健全,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1.3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缺乏,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

存在侥幸心理,对上级行政部门安全检查也只是应付,检查一过,安全无人管理,检查一来,尽力掩饰应付。企业应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对于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要求,非常重要。

2、建筑施工中成本控制问题

2.1施工成本核算注重形式

在建筑工程预算行业内,许多都是按照实际状况来动用成本,最关键的是未能把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核算实现有机结合。建筑核算的主要特征是无阶段性成本分析,这就使得五分项成本分析。所以,成本核算仅注重形式,对于工作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2.2成本管理不正规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较为混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工程项目材料设备的安装工作,这同时也是工程项目成本支出的主要费用。在这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开支损失存在浪费现象,从而出现“前紧后松”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乱摊成本,在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条件下,成本开销存在较多的剩余,部分员工便会利用其它发票以假乱真,以达到获得材料费的目的。

2.3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较为落后

从当前形势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管理仍旧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主要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效果并不是十分良好。通过新成本控制方式的建立可以及时收集、处理、传递相关数据信息,进而为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根据,及时把握工程变化情况,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

二、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1、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1.1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责任机制

保证现场的安全施工,确保没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严格的执行,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在施工中,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严格控制施工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相关的管理人要对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现场的安全施工,把不安全的相关因素消失在萌芽中。

1.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施工单位应该定期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排专业的培训机构,对每一位员工进行教育,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进行详细的介绍,在选拔人员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要选择具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员工,同时,对相关的管理者也应该提出更高的安全管理要求。

1.3注重事故的事前控制

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偶然,是必然,是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累计的效果。对于发生的事故不仅要关心事故本身,还要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征兆,从而做好事前控制,将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第四,设立安全专项资金。在招投标阶段,不得将安全资金作为竞争费用,且不得压缩,对于压缩的一律按废标处理。此外,监理和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管,确保安全费用及时到位的同时还要保证专款专用。

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措施

2.1新型成本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创建

新型成本管理制度创建的基本思想,就是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与控制和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需要由全体工作人员来共同过承担、共同实现。相关部门在实施全面预算以后,一保证企业获取正常经济效益为基础,把施工成本进行细化处理,并且要落实到具体的位置。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张空前的成本控制网络,促使每一个部门都能够清楚自身的财务,做到从自身位置进行考虑,进而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沟通,最终极大的降低成本,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方便管理。

2.2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2.2.1采取限额领料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成本一直都占据整个工程成本的较大比例,在其它成本存在亏损时,一般需要凭借节约材料成本来弥补。所以,节约材料成本成为了减少工程成本的重点。根据理论使用量加科学损耗办法和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省时做出相应的物质奖励,超过范围时则由施工队承担产生的经济损失,这样便能够有效促使施工队科学使用材料,降低材料浪费。

2.2.2 控制人工和机械费用

人工费用需要以工程量以及预算定额作为计算的基础,并结合企业定额,将计划和实际所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若是出现超额,便分析超额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提升机械使用频率,科学配置机械设备来增加施工进度,节省劳动力,然而,这需要保证调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防止浪费机械台班的情况发生。

2.3 有效管理签订合同,降低工程成本

一个建筑项目需要在施工前主要需要签订的合同为与业主签施工合同、与工作员工签订劳务合同、与供料商签订原料质量保证合同、与机械设备供商签订器材安全可靠合同等等。所以,对合同的签订和后期有效保管上一定要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产生影响建筑施工。

2.4 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程中标后,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现有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最大更新等,精心修改和完善标前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尽可能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技术、质量、安全管理要从技术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和质量及安全等一系列举措来提高科技含量和挖掘潜力,确保成本降低;材料管理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和价格选购入库,保管、出库供应、限额领用、节约退库等一系列环节上制订详细规章来有效控制;定额、核算、财务管理要严格按人工、材料、费用定额限额耗用,实行月结成本,通过强化管理来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建筑施工质量的最基本保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所以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的成本也成为企业的共同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3

【关键词】锅炉制造;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水平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已经具备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能力。锅炉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设备,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需要锅炉这一设备进行生产作业。锅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面和实惠。由于锅炉的重要性,其质量也成为我们关心的重要问题。锅炉的质量是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住锅炉的质量,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生产作业。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由于锅炉质量导致锅炉事故的案例也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吸收经验也教训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好锅炉的质量,把好质量关。

1、锅炉材料的选择和控制

锅炉的材料在选择的而过程中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在受压元件的构件材料上,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金属材料和焊接材料。对于我们制造锅炉使用的金属材料和焊接材料都要符合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锅炉制造材料和焊接材料的选择。锅炉在生产制造的过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要贯穿于锅炉制造的每个环节。做好锅炉材料的溯源工作,保证材料的来源可靠。材料在选择、采购、检验、入库、存放等各个阶段都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每个生产制造环节使用的材料都是符合规定要求的。

2、制造工艺的质量控制

2.1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一般来说锅炉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锅炉的生产都是比较复杂的,要经过多项生产技术才能完成。对于锅炉的制造工作,我们要做好准备,通常需要制作一个锅炉制造的生产工艺流程图,通过流程图的规定按顺序编排进行锅炉的生产。这样可以保证锅炉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有章可循,防止出现锅炉生产制造的随意性。每一道生产工序结束后,生产操作人员和质检人员同时对锅炉的质量进行检查,如果这一道工序生产合格,操作人员与质检员一同在质量检查记录上签字。只有操作人员和质检同时签字,我们认为这一道生产工序合格,然后再着手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准备工作。

2.2焊接工艺的质量控制。由于锅炉的生产材料主要金属材料,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焊接工艺进行锅炉的生产制造。锅炉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锅炉的焊接工艺的质量,如果焊接出现问题,那么在日后的锅炉使用中埋下隐患。锅炉生产采用焊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有平板拼接,筒节之间的焊接,筒节与封头之间的对接焊接。焊接工艺是锅炉制造过程中应用率最高的一道工艺,因此我们要做好焊接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这就要求锅炉的生产企业一定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生产,参与锅炉生产的各个企业单位都要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锅炉的焊接环节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一定及时的进行解决。从焊接材料的选型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控制。全方位的做好焊接工艺的施工记录,把握好焊接接头组对、焊缝返修等质量控制工作。

2.3外观质量缺陷的控制

很多锅炉的生产者认为锅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锅炉的内部质量合格或是内部设备的运行稳定,对于锅炉的外观质量不以为然。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观点。通过以往的案例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锅炉的爆炸事故中由于外观质量引发的事故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因此我们在锅炉的生产中也要对锅炉的外观质量进行控制。例如锅炉的咬边和根部没有焊透都是影响锅炉安全的因素。锅炉的外观质量如果在较早的情况下发现,那么我们可以及时的进行补救修改防止出现故障的发生,如果对于外观出现了的质量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就会给锅炉的安全埋下隐患。

3、锅炉质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无损监测的质量控制。锅炉焊缝的内部缺陷以及表面缺陷我们通常采用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检测。通常我们使用射线和超声波进行无损检测。在锅炉的生产工艺中无损检测工艺贯穿始终,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零部件的挑选、锅炉的组装完成。可以说无损检测是锅炉出厂前必须要进行的检测工作,主要包括检测的合格率,批评定的标准,产品合格级别的确定等等。在锅炉的检测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锅炉的设计以及锅炉的生产材料具体内容,都要进行一定的了解。无损檢测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好检测的合格率,如果检测要求过高,那么会导致大量的返修,如果检测的要求过低,对于锅炉的安全使用优惠埋下隐患。

3.2热处理检验的质量控制。锅炉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对很多的部件进行焊前的预热,焊后的热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焊接锅炉的质量合格。焊接前的热处理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如果焊前的预热工作不到位,那么就会对锅炉的焊接产生一定的裂纹。焊后的处理工作也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处理,如果时间把握不够准确,零部件的余热会产生一定的应力,也会锅炉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

3.3水压试验的质量控制。锅炉的主要部件在焊接完成后要进行一定的水压试验,包括锅炉的集箱、锅筒、受热面集管。在检查的过程中主要测定锅炉的零部件是否存在漏水的现象。在进行水压试验前要对锅炉部件的内外卫生进行处理去除表面的烟灰和污物。水压试验要求水压和水质,水温一定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采用两块相同的压力表,且在规定的检测时间内严格控制压力值。以避免造成锅炉部件不必要的承压带来的损伤。在保压期间仔细的进行受压部件的表面看是否有水渗出,或者受压的部件发生变形。如果在经过水压试验后发现不合格的锅炉严禁出厂安装使用。

结语

总而言之,锅炉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的生产质量关系着我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锅炉的质量检查工作。锅炉的生产质量控制包括材料控制、生产工艺的控制以及检测控制,我们通过整篇文章的介绍比较详细的了解锅炉生产工艺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指导,和借鉴,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振贵.对锅炉焊接工艺技术实际应用的思考[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145-146.

作者简介

简谈水质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4

1 影响水质质量的原因分析

1.1 人的因素

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产生无时无刻不依赖着水源,因此,对水质分析是非常重要。纵观水质分析的全局,人的因素始终处于整个过程的中心位置,也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所占比最大的。经过研究发现,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对于内因而言,研究工作者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是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职业操守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研究质量造成影响,如果缺少上述所说的任意一方面,就会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全局;对于外部原因而言,主要涵盖了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概论知识,如果实践能力较差,则会在取样过程中出现偏差,如果理论知识不过关,基础掌握不牢固,则会出现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1.2 设备因素

设备对水质研究质量的影响仅次于人的因素。大量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分析设备不专业,不能与实际操作相符合,则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此外,虽然设备质量较高,但设备类型多种多样,在精准度、用法和误差方面会有所不同,如果未按实际情况使用装备,则会对水质分析质量造成影响。

一般情况下,要想使水质质量的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就要通过检测有证标准物质的值进行科学判断,即给出一个相应标准,如果有证标准物质的检测值处于标准值的范围之内,则证明水质检测符合要求;如果检测物质的值不在标准范围内,则证明水质检测结果不可靠。在没有相应的有证标准物质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验证和比对等手段,以此达到对量值的准确性和溯源性进行合理证明的目的。

1.3 环境因素

水是大自然的产物,环境因素成为了水质检测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进行水质分析的整个过程中,环境因素或多或少的都在影响的水质的质量。因此,分析水质时一定不可以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视而不见,而应将对环境影响下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全面考量,并及时找到弱化这一因素的有效对策。

对于水质水温检测过程而言,一般会采用以下3种方法:(1)运用热敏测温元件;(2)运用热电偶测温元件;(3)运用集成半导体测温传感器。究其原因,是因不同水质的水温检测环境存在差异,要选择影响最小的一种。经过综合比较发现,第三种方法可以使环境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2 控制水质分析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类活动对水质质量的影响巨大,因此,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对水质质量进行分析时,一定要严格筛选出专业技术过硬,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观念的管理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将他们放在水质分析的核心位置,还要以他们为榜样,起到带头作用,从而提升全体员工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外,还要对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普及,对检测分析流程实时监督。

化验组的工作人员必须合理掌控相关标准上明确规定的质量控制内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实验阶段的精准数据进行把控;利用现场平行样本、现场加标等手段对实验质量进行控制。参与水质分析的所有技术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时刻准备着与最先进技术和思想接轨,务必保证质量控制工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2.2 确保试剂符合标准规定

进行水质分析实验时,对于试剂的选择,一定要按照采购标准配置,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验要求。这就要求对试剂采购时,一定要严格筛选,货比三家,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此外,如果在实验时发现材料有问题,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停止工作并退货,尤其是对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试剂,实验前必须与原先的试剂对比,只有在确定其可以满足实验以及数据分析的要求时才能使用。

2.3 严格取样

对实验样本进行严格取样,所取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并按要求对样品进行保存。分析样品前,应将实验涉及到的规范要求写入作业指导书,并对所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大力的宣传、培训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执行样品的采集和验收。在开始分析样品之前,分析员需要详细记录好样品的有关事项,比如样品的性状、时间、地点等,务必保障样品标识是唯一的,以免发生混乱,进而对数据的精确性造成影响。

总而言之,对质量进行合理把控是进行水质分析的第一要义,加强对水质的全方位分析检测,不仅可以提升其工作的准确性,还可以根据测定出来的数据判断其真实性和可观性,从而达到实现信息数据支持的目的,为我国的水资源工程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篇5

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地位。进入90年代以来,质量控制学说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质量工程技术把质量控制划分为若干阶段,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叫做质量设计。在制造中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该阶段称做质量监控阶段。以抽样检验控制质量是传统的质量控制,被称之为事后质量控制。在上述若干阶段中最重要的是质量设计,其次是质量监控,再次是事后质量控制。对于那些质量水平较低的生产工序,事后检验是不可少的,但质量控制应是源头治理,预防越早越好。事后检验控制要逐渐取消。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企业已经取消了事后检验。综上所述,过程监控是产品质量一个源头控制质量的关键。

2.要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为了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无论是零部件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它们的质量都可以用质量特性围绕设计目标值波动的大小来描述。若波动越小则质量水平越高。当每个质量特性值都达到设计目标值,即波动为零,此时该产品的质量达到最高水平。但实际上这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波动。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大都是与严格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分不开的,波音公司的D1-9000质量文件,日本的SPC控制图技术,都是关于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的文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有一套非常严密的适合自身实际的质量规范体系,这个质量规范体系基本上是按照QS 9000(包括了ISO 9000)的质量操作程序运作的。这些体系文件涵盖了质量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覆盖整个产品的形成过程,并具体、详细规定了每个过程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如何记录各种质量数据。这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为以后的质量改进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材料。福特公司不仅制定了这些质量规范,而且还认真组织实施和严格执行这些规范要求,为了保证和评价质量规范的执行情况,福特公司每年要进行两次内部质量审核,并针对审核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纠正措施,限期整改,并严格进行跟踪检查和控制。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的主要程序

1.监督工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时制订或修订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遵守生产纪律。

2.督促工厂认真搞好文明生产,特别是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合理地配备工位器具,保证生产通道畅通。绿化环境,防止污染和灰尘。加强现场管理,大力推行“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3.监督工厂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

4.督促工厂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修理后的设备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要搞好工装,确保工、卡、量、刃具的精度质量。

5.做好材料、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和验收,对不合格和不符合同规定的物资,可退货或拒收。加强物资保管,防止损坏、变质。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供应及时。凡是由物资部门统购包销的产品,物资部门要对物资、材料的质量负责到底。

6.运用体系文件对质量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尽量统计各类信息。不合格因素(不合格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分为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被发现,重要的是被发现的不合格因素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一般的不合格,它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不大,这种不合格因素是比较容易纠正的;如果是严重的或是带有系统性的不合格,则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它会影响体系的正常运行,使最终产品产生缺陷或报废。故而质量体系中设置了对质量活动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把不合格因素清理出来,并查明其产生的原因,积极采用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把不合格因素彻底解决,以防止再次发生。当发现不合格时,就要对其进行控制,而且要求分析原因,举一反三,防止再发生同样问题,这就是纠正措施。在制定纠正措施的基础上,对可能引发出此类不合格的因素(人、机、料、法、环)要规定出约束条件(体系文件、标准等),以确保这些因素的波动不超出约束条件的范围,这是预防不合格的基本内容。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实施闭环归零管理,从而使生产过程的质量得到提高。即使如此,一些因素还会有波动,而且对引发波动的原因不可能一次就认识得很全面、很准确,这就需要在过程监控中不断地找出原因,发现一个,消除一个,使波动向着零的目标不断接近。

7.督促工厂改进包装质量。要根据产品特点,制订包装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包装和检验,产品包装不合格的必须返工。要不断改进产品装潢,达到美观大方。

8.督促工厂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审核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审核质量体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查出不符合项,并审核纠正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能忽视的几个问题

1.重视人的积极性。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人人都应是监控人员,这就对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创造良好的氛围,实施“凝聚力”工程,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企业领导应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人人是人才”的思想,为每个人创造、展示自我提供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自己就是这个工序或零件的专家,自己的每个差错都有可能给产品带来不合格的结果,让公司蒙受损失。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困难,强化质量意识,增强企业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经营战略,确定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创造良好的质量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为把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2.强调员工的技术培训。全面推动质量教育,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造就出职工看不惯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工作;营造出员工们为自我改进而感到满足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氛围,使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不仅仅是质量人员成为一种自觉。培养质量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不仅使员工具有质量意识而且掌握控制质量的技术。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均建有质量管理学院,企业设置质量总裁或质量经理,国家设有质量奖,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借鉴。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是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作质量不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而是通过提高工作的质量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精心准备,严加控制影响工程的各个因素。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工程施工阶段是实现业主及工程设计意图并最终形成工程实体、体现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阶段。

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通常归纳为五个方面: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表示为4M1E,事前严格控制这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

1 人的控制

人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决策者、操作者。人的素质(如思想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工作经历和身体条件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避免人的失误。要加强质量意识和劳动安全的教育,通过专业技能和科学技术的培训来提高人的素质。对人的控制,主要体现在:

1.1 控制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如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领导者的素质是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决定性因素。对领导者素质的考核集中体现在:在进行单位资质认证和优选时,着重考核单位领导层素质能否满足要求;在进入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考核项目管理层素质能否满足要求。领导者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单位决策是否有效,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技术措施是否得力,经营作风是否正派,社会信誉是否高等,而这些将有助工程合同的执行,有助于确保三大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实现。

1.2 控制入的理论、技术水平

人的理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水平,尤其是对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新工艺的工作,要求既有广泛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和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来担任。

1.3 控制人的生理缺陷

有生理缺陷的人,应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与环境,确定其适合的工作岗位(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员,不宣从事高空作业和水下作业)以避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1.4 控制人的心理行为

人的心理(如劳动态度,注意力、情绪、责任心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会有所变化,当人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或以不正常的心理进行工作时,极易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一些质量要求高的关键工序和操作,一定要注意人的心理变化,加强人的思想活动的控制,稳定人的情绪。

1.5 控制人的違纪违章

人的违纪违章(如漫不经心、不遵守劳动条例、擅自违规操作等)会影响质量或者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奖罚分明、服从指挥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2 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工程质量就不会符合要求,所以,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创造正常有序的施工条件,实现三大目标(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的必要前提。

2.1 掌握供货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全面了解材料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优选好的供货厂家,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来源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同时也能降低工程造价。

2.2 对主要材料(如钢材)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种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必须具备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各种构件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对运输、安装等原因造成的构件质量问题,经研究分析及处理鉴定后方能使用。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与合同规定不符合的一般材料,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或受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或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进行抽样检验;对进口材料、设备及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则应进行全数检验;按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的相关规程,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样和检验。抽样的结果能反映该批材料的整体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

2.3 现场配置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进行试配,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4 了解材料性能、适用范围(如红色大理石或带色纹的大理石不宜用做外装修)、质量标准和对施工的要求以便慎重选择和使用有关材料。

2.5 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方可对新材料进行应用,替代的材料必须经过设计单位计算和充分的论证并要符合结构的要求,方可替换。

2.6 材料检验不合格时,不许用于工程施工。有些合格的材料(如过期受潮的水泥、锈蚀的钢筋)需结合工程的特点等予以取否是否降级使用,但不准用于重要的工程部位。

3 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以确保质量为前提,对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审核施工方案时,须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分析工艺、技术、操作、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力求实现方案的技术可行、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经济合理,从而有助于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4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是实现施工机械化操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对机械化施工方案进行制定和评审,使之能够合理配备、合理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

4.1 机械设备的选型

机械设备应本着因地制宜、按技术先进、生产适用、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和维修方便等原则进行选择,应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使机械与施工有效结合,使其适用于工程的施工要求,满足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4.2 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选择

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如起重机械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主要依据,参数的选择要满足施工的需要和工程质量的要求,方能保证正常施工,不致于引起质量事故。

4.3 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

应贯彻执行“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的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操作的正确进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5 环境因素的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和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等。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前一道工序就是后一道工序的环境。环境因素还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

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严格管理,尤其应加强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通过狠抓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要加强对材料质量控制,通过材料质量的控制,使材料的使用合理,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要加强对方案的控制,力求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参考文献

[1]伍小宁.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2001(4):33-34.

[2]王健,刘尔烈,骆刚.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04(4).148-153.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王机和.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7

1 采血器和采血部位的选择

1.1 采血器的选择

选用专用的一次性动脉血气针。有报道[2]一次性动脉血气针具有应用方便, 无需准备肝素, 穿刺成功率高, 患者疼痛感轻, 误穿静脉及血肿发生率低等优点。

1.2 采血部位

采血前评估患者各动脉血管情况, 多采用动脉搏动明显、弹性好、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局部无硬结、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血管, 常用的动脉有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末梢动脉等。桡动脉是动脉采血常用部位。桡动脉与其他动脉相比较[3], 其优点为:血管表浅, 易触摸固定。不易滑动, 不易误穿静脉血管, 采血后易于压迫止血。不易发生血肿, 重复性好, 穿刺部位在肢体远端, 可避免暴露身体, 患者易于接受。

2 采血时应注意的患者情况

2.1 患者情绪。采血前备齐用物,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告知采血的

重要性和配合方法。使患者情绪稳定, 因为当患者精神紧张等因素而诱发呼吸加快, 可发生通气过度而导致PaCO2降低;当患者因害怕疼痛而屏气时。则可发生通气不足而导致PaCO2升高。活动患者应在采血前卧床休息3~5min[4], 小儿哭闹时不宜采取动脉血标本。

2.2 患者体温

温度会影响血液中pH、PaCO2、PaO2值。送检时必须在化验单注明患者实际体温。

2.3 患者体位

桡动脉、末梢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体位不受影响, 以患者舒适, 采血方便为宜;肱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股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限平卧位。

3 采血注意事项

3.1 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末稍血, 因吸氧时PaO2大于空气的

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 血中氧可迅速向空气中弥散, 因而使测得的PaO2降低。.取末稍动脉血时, 不宜用力挤压穿刺部位, 以防淋巴液渗入影响结果。

3.2 取动脉血液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气泡混入会影响PaO2、PaCO2的值, 采血结束后立即将针头刺入橡胶塞隔绝空气。

3.3 存放时间

标本存放时间对血气结果有一定影响, 标本存放>1h, 血气结果p H值PaO2呈下降趋势, PaCO2呈上升趋势[5]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入4度冰箱保存, 但不宜超过2h, 以免细胞代谢耗氧, 使PaO2及p H下降, PaCO2升高。

3.4 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 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3.5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医源性感染, 注意自身防护。

参考文献

[1]尤黎明.采集动脉血与血气分析.见:颜美琼.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9-110.

[2]高华, 李晓燕.2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法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 2006, 5 (5) :67-68.

[3]吕立珍.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的对比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 2004, 20 (5B) :42-44.

[4]陈氵景页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39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篇8

1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技术质量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发展迅速, 施工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机械也随之不断地更新, 专业涉及到各个方面, 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这对于施工技术方面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由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 不同的建筑其特点也各不相同, 而且由于建筑的结构和部件不同, 技术难度会在安装时增加, 矛盾和问题在各专业中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加;施工人员如果没有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和应用而及时掌握其中的技术和工艺, 施工问题出现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

1.2 管理方面的问题

因为分包单位不明确, 分包现象非常普遍, 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建筑施工分包出现问题的例子屡见不鲜;施工中不同专业的协调工作, 会因为不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制度、参差不齐的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素质等, 而出现很多的不便和困难, 这也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过程中的主体是人, 参加工程施工的技术干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如果不尽职, 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 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优胜劣汰, 使工人的素质提高, 这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该从企业、社会以及综合效益出发, 提高质量意识, 树立各种良好的观念, 比如质量第一、良好的客服态度、数据不能弄虚作假等;领导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决策能力越好, 对质量检查和规划、技术指导、施工组织、目标管理等就越有利, 工程的质量可随着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不断提高;工程操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操作规范观念, 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精湛的技术技能, 按质量标准严格施工, 方可确保工程质量。

2.2 控制材料构配件的质量

工程质量直接受到材料构配件质量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要达标, 建筑材料必须首先达标, 钢筋水泥等主要建材一定要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 要保证材料能够切合标准, 就要求施工单位务必要调研厂家的信誉度和供货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避免工期的耽误;对于沙石等大宗类的材料, 也要经试验合格后使用, 可到料场去进行随机抽样;施工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和贮存质量以及质量验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施工部门也应该高度重视。监理工程师还要对进场的材料和构配件进行最终的把关检查, 达到标准方可签字使用。

2.3 控制机械的使用

机械的有效使用, 比人工施工的生产效率要高许多, 而且施工质量比较有保证, 想要保证施工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施工过程中就应大量使用机械化设施;购置施工机械是比较大的资产固定投资, 属于一次性的投资, 可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施工前要评估原有机械的继续使用能力或者购买租赁的情况, 经济是主要的评估指标, 在选择最合适的经济方案前, 应综合考虑评估工程施工期间所耗费的经济资源;保养是施工机械良好管理的保障, 保养得当不仅可以保障机械的正常工作, 也可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保养计划应该由专业人员根据机械的不同特点而落实适宜的养护方案。

3 竣工验收期间的质量监督

3.1 工程验收期间的质量监督

施工单位的检查人员应该在工程将要竣工的时候, 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质检人员一起预验收, 使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现场最后的把关;质量问题如果在预验收的时候出现, 那么就应该重视检查并做好进一步的处理, 整改所有质量问题, 并监督施工人员落实, 使得工程可以顺利完工。

3.2 验收施工技术资料

施工技术资料的验收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一环,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应该随着工程的进展, 同步收集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务必一丝不苟地检查资料, 保证其的准确完整和真实性, 因为这是工程验收、使用及后期改造的重要依据, 比如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和维护管理、改建和扩建等都需以施工技术资料为依据来进行。

4 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运用控制图来进行质量控制分析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严格检验建筑施工中的原材料、工艺质量以及半成品、产品等, 而这时对于质量的控制, 控制图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而且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选择控制图来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是非常明智的, 这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 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控制图的绘制, 再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严谨详细的分析, 质量特性值在施工过程中能否获益就能得到检测,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并解决, 整体的施工质量就可以用控制图来评估, 施工工程质量改进的目的就可以实现了。

在动态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中, 控制图比较有效和方便。施工过程中我们可通过不同的控制图来观测到工程质量的波动状态, 然后根据状态的不同来判断分析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另外, 为了能够保证施工能顺利安全地进行, 我们也可以相应地调节施工过程中的环节。

经过对抽样统计得来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确定控制图控制的上下界和中心线, 接着可用图来体现数据的抽样统计, 观察样本的分布状况如何, 并根据样本的效果确定总体的效果, 这就是控制图的原理所在。

一般情况下, 建筑工程总造价的40%~70%是材料费, 因此重点控制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材料和费用比较贵的材料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此, 我们就选取两个控制研究对象, 即建筑砂浆里的砂和混凝土中的砂;本次工程中负责运送砂浆和混凝土的是混凝土商品站, 所用的砂子产地比较固定, 生产工艺比较好, 砂的指标除含泥量超标外所有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因此混凝土商品站的专业人员对沙子洗涤和晾晒以便达标, 经检验及格投入使用。

含泥量根据砂场提供的砂材进行检验, 作为砂进站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建筑工程的某些特殊性和一些施工条件的限制, 得出了以下所示的十二个样本, 整理汇总如下表:

依据砂材料中要求的含泥量规范, 通过当前的数据或者适当调整, 看看是否能满足工艺和规范的要求, 如果需要调整的话, 数据的控制图需要重新收集;在控制图中, 工程工序能力的指数相对来说会比较低, 不过经济的能效指数可以考虑, 该数据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大致符合相应的要求。

实际上, 对于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来说, 控制图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控制图方便简洁的同时, 也能够准确地分析数据, 是一种很好的技术, 可以非常好的控制施工的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控制图, 对建筑公司长远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5 结论

由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在工程施工中依然随处可见, 随之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控制成本不好、施工水平低下、合同管理不规范、有关部门监督不力等, 因此, 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想方设法及时解决;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 通过分析施工人员、机械、材料、质量验收等环节问题, 以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科学态度来把关, 就能真正地管理好建设工程项目, 工程的质量就能得到确保;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工程建设投资管理的目标, 使得造价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 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同时, 也能使耗费减少, 投资效益和经营效果得到提高。

摘要:建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随着人民群众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关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 而且如果在工程中有不正当的决策和行为, 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 建筑企业务必要把质量控制作为当务之急, 认真抓好。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黄昭.建筑施工中的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36) .

[2]张民、赖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 2010 (34) .

[3]彭晶.控制图应用于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 2012 (11) .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篇9

我国当前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建筑业对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 在建筑行业的土木工程施工中, 施工人员需要逐步摆脱传统施工理念的禁锢, 从主观与客观上严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进而强化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与舒适性, 有效延长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寿命[1]。

1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内容

1. 1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得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突出, 各种工程施工事故时有发生,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威胁。因此, 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成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提高工程施工的实际管理水平, 强化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同时还需要逐步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 做到责任到人。

1. 2强化施工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施工管理体系建设, 是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建筑物的实际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强化施工管理体系建设, 需要施工企业首先考虑到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及施工资金等, 从而建立起符合自身企业现实状况的施工管理体系[2]。建立了施工管理体系, 就有利于施工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具体施工环节, 优化配置好各项施工资源, 从而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实际施工效率。

1. 3着重监管工程重要环节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重要环节, 这些重要环节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对这些重要环节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着重监管, 将这些环节定位为需要重点观察并控制的对象。之后, 施工企业还需要根据当前先进的土木工程质量控制理论并按照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这些施工环节的安全进行。针对这些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施工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划分好相关责任, 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着重监管工程重要环节的首要工作是在施工之初便全面分析整个施工过程, 针对施工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是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考虑, 从而制定合适的应急机制,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2. 1建立施工质量保障机制

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 要保障建筑物的建设质量, 就需要建立施工质量保障机制, 这是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3]。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已经建立好的施工质量保障机制来创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案, 设计不同环节的相关质量负责计划书, 从而确保土木工程具有可管理、可控制、可操作性, 进而逐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 2针对具体对象实施控制

土木工程施工中有三个重要的对象, 分别是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 也是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主体, 因此, 施工企业需要在具体开展施工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施工理念, 加强施工人员行为规范的管理与控制, 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创新性、积极性与责任感, 培养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施工材料是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构成基础, 也是工程得以完工的必要条件。因此, 施工材料的选择都需要经过施工企业相关部门的审核。

2. 3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在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 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土地竞标等环节进行管理与控制, 这是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关键所在。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是减少施工成本的必要保障, 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施工企业的采购部门要按照要求与规定来采购设备及材料, 施工管理部门要合理科学地管理好施工人员, 从而将成本控制延伸到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进而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3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是建筑物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必要保障。所以, 施工企业需要将高效、完整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贯彻到具体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 从而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燕山.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硅谷, 2014 (1) :118-121.

[2]赖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 2014 (19) :271.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篇10

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土木工程项目也在增加,在给现代建筑业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对于土木工程的技术应用要求和标准也提高了,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工艺、新的施工方法不断涌现,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在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相互链接上的要求和标准也提高了。其实,土木工程质量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其施工工序,施工工序的各个部分如果都能达到工程规定的标准,那么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证。工程工序是多方面相互链接配合的,每个施工部分都有各自的规范要求,在控制质量工作中,就要严格检验各个部分的材料质量和性能;定期严格检修机械配置,并定期保养,以达到高标准的安全系数;对施工人员要严格要求,保证每个人都持证上岗,对工程技术操作流程能够熟练掌握,监管好人工活动情况。土木工程施工需要按照不同程序,按顺序进行,其步骤不能错位,更严禁混乱,每道工序都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

2.1 管理水平的提高

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对技术掌握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才能够化解技术工人和基层人员之间的矛盾,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于突发情况处理得并不及时,其方法也有些陈旧,所以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人员要改变思维,化传统于现代,在管理中,引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及时查找出将要出现的问题,预防突发状况的发生,以保证工程进度不停滞,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工程管理者,要积极从业界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结合实际加以运用,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2.2 管理体系的加强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管理体系的加强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控制工程质量的意义非常大,能够使整个工程的进度加快,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施工管理体系加强了,在进行竣工检验工作中,对工程工序的影响相对减小,使下一步工序尽快开展,有利于控制整体工程的进度。目前的施工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其制度也并不健全,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对工程质量不利。未来的工程建设,应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对固有管理方法的套用,对工程质量的标准要加强落实到每个工序,每个组别,以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2.3 控制好施工的主要环节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总有一些主要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出现了某一方面的问题,就会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为了杜绝隐患,工程的监管者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工程管理者在进行主要环节监管过程中,要将目前木工工程中先进的管理机制运用其中,对工程质量全面进行监管,以保证工程质量。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环节不止一个,在监管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管,不应一概而论,不同的环节要不同对待,采用不同的措施。安排不同人员,各就各位,各尽其责地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整体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也能使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要在工程的初期,对整个施工加以分析,找出不同环节中存在的隐患,然后针对不同的隐患,安排不同的专业的人员进行排除,并在施工进程中监督和管理其环节,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2]。

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施工质量机制的制定

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完善的、高效的、可行的施工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套机制能够将施工质量标准贯彻执行。合理健全的施工质量机制要建立在目前施工工作质量标准基础之上,并结合以前的施工经验,总结起来有几下几点:其一,责任落实。在施工工程过程中,有不同的工程项目和环节,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不同环节施工者的身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由哪个承担责任,这样就不至于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互相推诿,责任无法落实,问题难以解决,不仅耽误工期,也显得管理者没有力度。在落实责任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便于责任人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其二,实行监管制度。监管工作在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占有一定的分量,所以,在未来的监管制度中,必须制定有效的处罚措施,一旦有事件发生,无论是哪个环节,无论是谁都要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其三,加强技术实施力度。目前的木土工程,技术支撑众多,因此,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加强技术实施力度,选择有效的技术作为支撑,应用到工程过程中,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果,保证工程的安全系数。

3.2 不同对象、不同地控制

土木工程在施工中,有不同的对象参与施工,在控制方面就要分开控制,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其一,工程施工过程中,参与的主体是人,在控制措施上,就要从管理上入手,对施工人员加大管理力度,使其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的作用,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其二,原材料是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一环节上,要经过采购、存储、应用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某一个环节上出现了安全隐患,工程质量会直接受到影响。有些原材是直接用到工程中的,而有些则有加工后才能利用,这就要求细致地对待原材料的问题,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要把好质量关,只要这样,整体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其三,设备在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土木工程施工量大,要保证施工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就要在采购阶段,购买质量高、性能好的设备,在整个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维修,最好安排人员每天进行检查,提高设备使用率,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

4 结语

本文详细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一系列问题,立足于现有的基础,通过采取加强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强化施工质量制度等措施,控制工程质量,为提升土木工程行业标准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观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5(13):110-429.

[2]李燕山.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技术应用,2014(1):118.

[3]李宏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业经济管理,2015(1):189.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11

国网山东乳山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 264500

摘要:电力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企业,这对于国家与人民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的逐渐地富强起来,人们对电力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考验着电力工程施工队伍的团队工作。本文笔者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前言:若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就必须要有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吸取国外优秀的先进经验,引进专业的技术指导,加强施工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电力设备正确的建设,为人们建设安全高效的电力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电力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一定要树立质量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自己提高施工质量。企业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培训,把质量第一的思想灌输给相关施工人员,使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的意义。培训结束后,所有施工人员都要接受相应的绩效考核,对于考核结果良好的,管理者要给予相应的赞扬和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管理者要给予批评,同时继续给予培训,直到考核过关为止。当然,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技术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质量规划,包括施工管理、目标管理、质量检验、技术指导等。相关生产人员不仅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还应具备熟练的技能和技术,在實际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守质量标准。而服务人员要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间接的保障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川。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1.2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采购环节时于工程的成本控制有很大的影响。而采购的材料设备对建设成本、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设备及原材料的质量。一方面,采购人员要结合任务分工表同有关责任工程师好好沟通,一起商量设备材料的采购数量和质量。材料设备采购后要经过相关检查人员的检查、试验,确保材料设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后才能验收入库。对于不符合相关质量表现标准的材料设备严禁入库,并及时做好退货工作,同时把材料的相关信息详细记录下来并交到财务部,便于财务部门进行核查。另一方面,使用材料人员要结合采购部门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过磅,司磅员严格监控材料设备的质量,对于过磅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如果发现以权谋私的现象,一定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要严肃处理。材料入库后仍需进行定期检查,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上报,坚决不能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设备。通过时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大大提高了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

1.3加强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中,由设计意图变成工程实体,因此这些阶段是质量控制最关键的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控制投入资源的质量。事中控制主要是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事后控制主要是指工程结束后,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因此,管理者一定要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有利于管理问题、施工问题的解决,因此在电力工程中要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在施工技术的管理中,要采取不定期培训和定期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并通过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还可以通过技术交流这种方式进行技术学习,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技术学习氛围,促进施工人员技术的不断进步,调动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施工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2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用来保障电力工程的顺利开展,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一定要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只有得到施工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电力工程建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要求,接受安全教育资格考核。相关技术人员在上岗之前一定要接受岗前培训,只有岗前培训以及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正式上岗。对于相关的设备,检查人员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维修并上报。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关人员要积极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在发现安全隐患后,需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施工技术的整改,电力工程措施的整改、验收人员的整改等。

2.3施工技术管理流程的优化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属于一种规范化、统一化的工作,因此完成招标之后,一定要对电力工程施工招标详细情况上报,技术人员要严格审核施工图纸,确保施工项目的档案资料的完善。另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知技术部门,要和设备供应商、用户等进行会议审查,确保施工预算的控制,及时给供应商检测支出电力材料和电力设备的款项。在电力工程管理中,技术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也是电力工程监督的重要部门,因此一定要对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只有严格监督和审查才能,才能及时发现细节问题,使电力工程能够顺利展开。

3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要想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①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施工人员一定要树立质量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自己提高施工质量。②要严格控制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采购环节对于工程的成本拉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设备及原材料的质量。③要加强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中,由设计意图变成工程实体,因此这些阶段是质量控制最关键的阶段。④要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要想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需引进先进的适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艺流程、操作规章制度、质量标准等都要符合技术要求,同时形成合理的考核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工艺水平和施工技术,最终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帆,金磊,赵波.浅谈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性管理策略[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4)

上接第8页

由于屋面为平坡相接,因此局部的梁板钢筋应根据装模后的实际尺寸进行开料安装,以确保钢筋的质量。施工时,应在四周搭设操作平台,在钢筋安装完毕验收后,严禁人员在钢筋上踩踏,两层板钢筋之间应加密布置马凳筋,并上下焊接在板筋上固定,以确保板筋的有效高度。此坡屋面板负筋小马凳应采用专用特制马凳,普通马凳在斜坡面上极易倒歪引起钢筋位置下滑,专用马凳利用三角形稳定原理可以有效保证其稳定性。

坡屋面的梁钢筋在下料时要确认梁在坡面和屋脊面部位的坡度和斜长。当整根为坡面水平梁时,梁的顶面应随坡屋面板面加工成相适应的坡状,梁的纵向钢筋可按一般平法表示的施工方法施工,箍筋要加工成与坡屋面屋脊坡面相适应的坡状。

坡屋面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直接影响到构件的结构承载力、耐久性和安全防火性能。因此要严格按照规范和建筑施工文件的具体要求严控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值,钢筋保护层垫块要垫在梁的箍筋之下,不得墊在纵筋之下。垫块间距宜不大于800MM,以确保钢筋保护层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梁板的质量。梁的两侧也要在相应位置加上保护层垫块,防止梁偏向一侧,这一点对坡屋面梁显得尤为重要。

3.3 混凝土施工的控制

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含泥量确保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为控制屋面的平整度,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短钢筋每隔2m左右焊接在板筋上,并涂上红漆作为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拉斜线找平,并同时用水准仪复核。混凝土浇筑时,从两侧檐口处同时进行,左右两边向中间展开,以防止模板支架因受力不对称而产生失稳。为防止由于混凝土水灰比大及自重产生的向下流坠,应平行于屋脊方向每隔1.5m左右设置一道钢丝网,浇筑时以1500mm宽自下而上从坡脚处开始向上浇筑。

4 总结

总之,复杂坡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结构复杂和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因此,不但要在前期做好结构建模分析以及结构构造分析工作,还需要从整体考虑,结合结构设计与现场施工技术,做好坡屋面质量控制工作。通过拥有富有经验、熟练的操作人员以及进行严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合理预测和有效控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使得施工进展顺利。

参考文献:

[1]徐留中;胡恺乐.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措施的工程实例[J].山西建筑.2011(12)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篇12

关键词:动态控制技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迟、技术环境不成熟、剧增的交通压力等各种因素, 导致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在早期就已经普遍出现网裂、沉降、乏油、松散等各种不同程度的现象。只有尽快的深入分析并总结动态控制技术, 方可有效提高早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水平。结合该技术江海高速路面工程JH-21标、江六高速路面工程JL-23标以及金马高速JM-21等工程中的运用, 已逐步取得一定的效果。

1 动态控制技术的重点及功用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 质量特性值会出现随机性 (不可避免) 或系统性的质量波动, 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阻绝异常性的质量波动。在现代化企业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动态控制技术, 这种技术在理论上的质量基础是以美国休哈特博士曾提出的统计过程控制 (SPC) 理论并创建控制图为根据, 或称为统计过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1]。该技术的重点是凭借在数理学统计方法中所用到的过程控制工具, 通过对统计过程控制图的描绘, 从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总结生产过程中产生异常质量波动的原因, 便于针对发现的系统性质量波动因素进行排除影响并采取应对措施, 使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仅受随机因素影响) , 以利于顺利进行施工, 更好的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2]。

动态控制技术中所用到的质量控制图种类较多, 其中以平均值-标准值 (X-s) 控制图, 平均值-极值 (X-R) 控制图,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等为常用的计量控制图。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方法

2.1 平均值动态控制技术

控制图的统计原理是采用3倍标准差原理界定计量数值控制图中的上、下限。一般分为分析用和控制用两种类型控制图, 分析用控制图片要求先采集5组以上的质量特性统计数据, 再通过X、R或S进行控制图的创建, 而控制用控制图的描绘需要分析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 计算总体标准差, 最后确定图中的上、下限数值。

平均值动态控制技术是对包括5-7天为一周的施工周期内的抽提油石比, 级配, 马氏参数, 压实度等系列施工参数 (即检测数据) 的整理及统计, 结合分别计算所得出的每日检测结果X及一周期内检测结果X的平均值X (期望值) R、S绘制成动态控制曲线, 由曲线中的X的分布作为质量控制合理性的分析判断依据, 变异系数CV作为质量控制稳定性的分析判断标准。以上运用控制图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动态控制的方法在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录中有详细的介绍。

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单一沥青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统计数据量较为有限, 而创建控制用动态控制图所需过程较长, 要求收集25组以上的预备数据, 并结合对生产过程中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的诊断, 并且就实际而言, 规定要求的检测频率大于2的要求存在成本较高, 及施工时间有限等各种客观原因, 以至于无法按指定要求实施施工日2次或以上的取样。所以平均值动态控制技术较难以在建设工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实时监控。

2.2 单值动态控制技术

依据已经实施的工程实况, 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技术的管理, 单值动态控制图技术较为适用。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质量的控制, 能有效保障产品的合格率和品质。归根结底, 质量控制水平的呈现是由产品质量同技术保障的能力 (其过程能力) 的满足息息相关, 与过程能力指数 (CP) 密切相关的即是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标准差, 公差范围 (T) 关系式如下:Cp=T/6σ= (T-2ε) 6σ (其中Cp指过程能力指数, T指公差范围, ε指分布中心偏离目标值的偏离量, σ指总体标准差)

在GB/T 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 Cp要求为≥1.33, 当Cp≥1.67时, 产品过程综合特性能力等级评定可达到最佳状况, 尤其是关键的质量特性。因此沥青路面施工在进行质量控制时, 在创建动态控制模型时前先按要求设定Cp=1.67及T值, 及以质量特性统计数据求得总体标准差σ, ε=0。单值动态控制图的绘制一般有5条线, 包括控制上限 (UCL) /下限 (CL) , 中心线 (CL) , 单值曲线和阶段平均值。目标M作为中心线 (CL) 可确定控制上、下限。UCL (控制上限) =M (目标值) +3σ, LCL (控制下限) =M (目标值) 3σ, CL (中心线) =M (目标值) 以上是以3σ原理为依据进行推算。

3 动态控制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中的应用

为控制施工质量, 须对检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 在工程建设中分析检测数据一般都会采用数理统计方式。质量控制中的工程质量及评价是以数据作为基础理论, 因此数据可作为反馈工序质量情况及判定质量效果的依据。质量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质量数据, 通过收集, 处理并综合分析所得的数据, 达到了解及掌控生产施工过程的目的。质量数据主要是由质量检验所得 (包括材料, 工序, 竣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检验) 。经数个项目实践表明, 每个生产施工工程的工程质量都无绝对一致, 其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即为工程质量波动, 这种差异性就是借助工程质量的统计数据的这种特性呈现出来的, 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为有效预测并控制工程质量, 在从质量控制中所反馈其工程质量的数据差异性寻找规律性, 这种方法是以数理统计学知识作为基础理论所得。结合动态控制技术中各种控制图的应用, 从项目工程的工序进展, 施工组织, 施工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 以此判断质量数据是否有异常情况, 并查找原因利于及早采取处理措施并消除影响, 从而使建设施工处于稳态发展, 达到有效的控制施工质量过程的目的。

4 结束语

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动态控制技术, 其中所用的动态控制图是先设定动态控制上、下限, 并在时间序列中绘制检测点, 再绘制出质量特性统计数据即可形成动态控制图。通过图形走势, 可更加直观地进行原因分析、控制施工质量、采取预防和控制等。与此同时, 动态控制图也可经由对质量特性的统计分析, 用做施工单位质量控制水平的评价参考。这种动态控制技术的应用, 可取得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控效果, 并可得出历史工程质量控制水平的综合性评价。在动态控制技术中所得出的多种检测数据均可作为参考资料, 为建设及公路养护等单位在分析预测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上潜伏的隐患及可能引发早期部分损害等提供数据参考, 不仅可以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养护措施, 还可以更好的提升养护技术。因此只有强化并完善动态控制技术的应用, 才可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更好地推进公路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穆秀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2.

上一篇:石油环境下一篇:敏捷开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