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2024-05-29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精选12篇)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1

摘要: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 要求实验室分别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作为检验人员要明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的所有程序, 做好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所有工作, 把检验工作者的产品即检验报告尽可能完美地发放到临床医生及患者手中。

关键词:检验人员,素质,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 要求实验室分别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已经讲得比较多了, 本文就分析后质量控制,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浅述一下应该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方能搞好和加强实验室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整个实验室的检验质量。

1 提高人员素质, 保证检验质量

检验人员的素质应包括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在抓业务、提高检验质量的同时, 应做好宣教工作, 提高每位检验人员的医德水平,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明白检验质量是检验人员的威信和荣誉。检验人员必须把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和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放在首位, 严格操作规程。除做好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外, 还要特别注意检测结果出来后, 到正式报告发放之前的质量控制, 也就是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因为这是检验报告作为检验产品出厂的最后一个环节。

2 制订分析后质量控制措施, 并进行监督实施

2.1 室内质控制度

每天检查当日室内质控是否在可信区内。

2.2 仪器使用与保养

检查仪器有无报警或有无故障。

2.3 试剂使用

检查试剂有无错误, 如失效、过期等。

2.4 操作规程/操作卡

检查输入和传输过程有无错误。

2.5 审核对照

由检验医师以上的人员负责审核报告结果。

2.6 资料登记

做好结果登记, 详细记录被检验者个人资料及检验时间与结果, 妥善保存。

3 对异常结果坚持重复检测

分析结果超出正常参考区域或临界值的报告, 如不是初诊可与以前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 确认符合后发出报告。否则, 应重复检测后再作决定。对异常增高或降低的结果, 应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或亲临病房了解患者病况, 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如与病情不符, 应查明原因, 再重新取一份标本重新检测, 确定无误后, 方能发出报告。对异常结果,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在不同仪器上进行重复检测后, 再作定夺。

4 加强检验人员法律意识的学习培训

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医学检验已不仅仅是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而成为患者和临床医师用药及康复的指标, 甚至成为一些医疗纠纷时的依据。所以, 检验报告还肩负着特殊的法律责任。作为检验人员要明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的所有程序, 做好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所有工作, 把检验工作者的产品即检验报告尽可能完美地发放到临床医生及患者手中。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2

关键词: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应用统计技术分析,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误差,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允许区间内,使检测结果准确度能够得到保障。期间,结合《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纺织品化学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做全方位划分,确保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效果能够充分体现。

1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规划分析

构建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规划,来确保并证明整个检测过程受控性,以此有效开展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真实性的全面评价。这个过程中,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可从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控制样品分析方面出发,对规划期间包含内部质量控制频率、规定限值、超出规定限值所采取措施做好标准设定,以对应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效果能够完全得以体现[1]。

2控制图的实现和运用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以控制图在体现时,先要明确控制图制作的科学合理性,通常控制图制作按照平均值选取一个相对含量稳定、样品基本均匀、便于保存控制样为基础,来以相同的测试条件进行连续N次的测定,通常整个测试次数可控制在22次左右,按照每X次进行两个平行样测定,以平行样平均值作为子组平均值,计算对应总体平均值X、标准差S,同时以X为中心线(CL)以X±2.659S为上下控制线(UCL、LCL)来做对应控制图制作,以此使整个控制图可靠性和专业性能够完全得到保障。对所制作控制图进行全面分析,观察分析其是否存在有GB/T4091―20xx所提及质控点落在控制限外。这个过程中如果连续9点落在同一侧便存在偏差现象,而连续6点出现递增或递减,连续14点呈现相邻2点交替,即存在飘移现象,而连续3点中如果有2点落在控制图中心线同一侧警戒线外,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标准偏差外等现象,都表明检测期间存在异常。这时便要做全面分析,排除异常原因后重新进行对应检测,确保制作控制图质量能够完全达标。控制图运用作为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关键,在实际实践期间必须根据相应检测项目分析频率以及分析人员技术水平,每间隔适当时间来取两份平行控制样品进行测试样品的同步测定。此期间,需要注重对应操作技术较为有限人员以及测定频率较低项目时,确保每次都应同时测定控制样品。针对控制样品测定结果做好实时分析,明确其测定结果在上下警告限区间内其测定过程为控制状态,说明本次测试样品分析结果有效,如果控制样品测定结果超出上下警告限区间,但其仍在上下控制限区域内,表明分析质量存在变劣甚至失控迹象,此时应做好及时检查采取相应校正措施,对控制样品测定结果在上下控制限外说明测定过程失控,这时要第一时间进行全方位的原因检查,及时予以修正来确保测定质量。

3空白实验要点及运用

空白实验即在不加样品前提下,按照样品分析条件以及相应操作步骤开展进行分析实验,所得结果为空白实验值。主要是用于修正对应样品测定值,实现试剂、仪器、滴定终点等误差下降的目的。结合实际来看,空白实验值本身大小集齐分散程度能够充分反映对应实验室和相应分析工作人员的实际水平,同时对实验用水、化学剂纯度、玻璃容器洁净度、分析仪器性能、实验室内部环境污染状况等方面也有直观反应。实际实践过程中,试剂空白主要指包含全部处理过程测定值,以此反应实际过程污染状况和对应方法的检出能力,对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工作效益的提升作用明显。空白实验在不同检测方法确认时运用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比如在对相应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进行检测时,先要做好对实验值的收集整理,通常收集20个空白实验值计算出标准偏差及方法检测限,此期间将20次平行测定空白样品所得平均信号值进行平行测定值标准偏差3倍相加,以此得出对应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对应作业时,要以扣除空白值后与0.01吸光度相对应浓度值为检测限,开展进行对应作业。而色谱分析检测限系指检测器能够产生与噪声相区别响应信号,这个过程中将其定为3倍信噪比响应值对应的样品分析物浓度或含量。在实际实践期间,空白实验与样品测定是同时进行,通常没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进行以此空白实验,且每次要测2个平行样,2个平行空白的相对偏差要不超过50%。若试剂空白小于规定方法计算检出限,可直接忽略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影响,试剂空白值稳定则可重复20次来进行平均值计算,检测结果用空白实验结果做实时校正。如果试剂空白平行测定相对偏差超过50%,此时则表明相应分析样品收到污染,检测结果不能接收,要及时查找原因重新开展测定工作,确保内部质量控制完全得以保障[2]。

4加标回收及结果评价分析

4.1加标回收分析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加标回收工作的专业性和时效性。通常加标回收实验即在待测样品中进行一定量待测组分标准物质加入,以此使其与待测样品同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并结合实际进行对照实验,观察所加入标准物质质量定量回收状态。加标回收作为一种检查系统误差的普遍技术方法,可直接反映出测定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继而判定所选用方法对相应样品测定准确性和适用性。在分析样品前要做好加标工作,基本加标应按照至少每植被批样品、每个基体类型、每20个样品做一次的原则进行,期间添加物浓度水平必须保障接近分析物浓度或在校准曲线中间范围浓度内部,同时,所加入添加物总量不应存在明显改变样品基体状态的情况。对应加标物形态要与待测物形态具有一致性[3],加标量尽可能要与样品待测组分含量相等,注重样品容积影响,在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对应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下限或低浓度范围,而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超过校准曲线中间值时对应加标量应控制在带测值一半用量,而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较高时,对应加标后测定值应低于超出方法测定上限90%。与此同时,相应纺织品禁用物质化学检测内部质量控制可按照《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相关要求进行相应检测实验,确保内部质量能够完全得到保障。

4.2结果评价分析

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中,对结果评价工作的合理开展进行也是重要质控手段。这个过程中,主要以比对实验与重复检测体现,从比对实验角度出发,通常,实验室内部比对方法包含盲样检测、留样再测、标准物质、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其中,比对结果主要采用再现评价、En评价、t检验法评价、Z比分数法评价来展现。针对重复样品通常要对至少每制备批样品或每个基体类型或每20个样品做一定检测,以此使人和时间两个主要因素影响能够完全得以反映,此类重复检测主要是用来观察测定对应系统的偶然误差性,一般重复检测次数最少为6次,确保重复检测结果能够完全达到实验室内变异系数控制要求。重复检测是监测结果精密度能够得到有效管控的关键。

5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实验室内化学检测各环节质量控制指标,最大限度采用控制图分析来发现趋势使整个内部质量预防效果能够充分得到展现。注重体系所应具有的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等质量控制使系统误差能够尽早被发现并予以及时修正改进。明确化学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必须根据实际检测工作量,通过认可检测能力范围、检测技术类型、检测过程关键日傲剑变化等确定方式和频次,在进行精密度控制评价时结合内部比对、重复检测、留样再测等方法,使整个评价准确度和真实度能够得到保障。同时,对全过程进行评价时可采用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不确定度评定、盲样测试等方法开展进行相应作业,而空白实验、质控样品、加标回收等则可采取质控方式来完成,以确保对应纺织品实验室化学检测领域内部质量控制效果,能够完全达到预期要求[4]。

6结语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质量控制

引言:在高职高专院校药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分析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构建基础分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习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质量控制”,提高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将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情况作探讨。

一、提高认识、强化理论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学生的优势是专业技术和吃苦精神。“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学习培养的根本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培养技能的手段,实验教学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对实验教学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技能培养的必经之路。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先决条件,要很好完成一个实验,学生必须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分析化学》教学中主要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定量分析的概念,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操作,知道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提高定量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并且能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操作,能对一般的定量分析实验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验实训条件和教学要求,化学分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滴定分析是化学分析的主要内容,其中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这四大滴定是化学分析的主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内容。仪器分析部分内容由于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限制,更多的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实验原理方法等。怎样很好的完成实验?

二、把关仪器、耗材质量

如今,仪器、耗材琳琅满目,来源渠道多,而质量却未必能保证,《分析化学》实验相对其他实验而言是最挑质量的。许多定量分析实验如果药品的纯度不达标、过期、失效,或使用的精密称量仪器不准确,都会给实验带来极大的误差和错误。如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一些药品,质量规格、纯度、含量等信息与标签上的完全不一致,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谋取暴利,把化学纯的试剂贴上分析纯甚至色谱纯的标签,一些玻璃仪器打上“天津、上海”等一些人们默认的优质玻璃仪器厂家的名称,标的规格50毫升,实际误差尽然达到5毫升以上,容量瓶容积也不达标,蒸发皿太薄,太粗糙等。一句话,所有的药品和仪器都可能造假,这些将会对实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因此,要进行较好的实验,必须把好耗材、仪器质量关。

怎样控制耗材质量呢?首先,要选择信誉度高的供货商,这是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前提;其次,在验收物品时要细致入微,对常规的耗材要关注材质、颜色厚度、规格等,对容量仪器还要进行容量测定,量筒、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量取体积是否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天平称量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对一些试剂可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查,看纯度、质量能否达到要求?最后,验货后不要全额付款,要预留足够的金额待药品、仪器使用正常后再给予支付,对于一些恶劣的商贩有必要采用诉诸法律,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预习实验、预写报告

许多学生爱做实验,抱着好玩的心态去,害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书写实验报告,这对“质量控制”非常不利。因此,必须根除陋习。

要想有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必须目的明确,心中有数,首脑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因此,在每一个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并预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了然于心,明确实验现象和结论。若实验现象异常,要学会找到原因。也要学会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进行估算,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等好多实验中,要会根据实验步骤中的具体数据估算滴定消耗液体的体积或应称取固体的质量等。通过预习,学生帶着问题去实验,这样才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规范操作、认真指导

经验告诉我们,仅靠老师的几次标准示范和学生短暂的练习就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是不可能的。试管的使用、滴管使用、滴定管等的使用,即便是简单的实验器材,要真正规范操作都有一个严格的过程,许多学生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是该怎么做才怎么做”。要规范操作,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感受到规范的美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次是在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方面,对优秀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指导。

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领悟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在多次实验后才会反思、权衡利弊。同时,要让他们清楚规范操作在其他实验中也能受益,生活中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都与实验有关。

五、及时反馈、检查报告

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和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督促、不检查,实验报告能拖就拖,交不上。所以,在学生实验完成后要督促尽快处理数据,完成上交实验报告,最好是当堂批改、评定成绩。这样,教师可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要反复强调。

通过各环节的把关,持续的督促、检查,学生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定量分析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提高准确度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感受到了实验的乐趣,也领悟到科学实验的严谨。同样的实验,按同样的方法步骤去做,不同的同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验结果都会有差别,头几个实验每次、不同小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之后的实验中,这些差值会减少许多。学生不仅知道提高定量分析准确度的方法,而且能在具体的实验中掌握应用,懂得“质量控制”的关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实现可持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JP杜克斯分析化学实验室质量保证手册[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

农药残留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4

一、人员管理

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所以, 要对人员进行培训, 考查合格后, 持证才能上岗, 同时还要加强技术人员质量意识, 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从而主动参与的到质量控制中来[2]。

二、试剂管理

检测溶剂、试剂和吸附剂的纯度及适应性, 不仅影响检测的结果, 而且对气象色谱仪中的色谱柱、检测器也有一定影响, 在试剂选择上, 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同时还要建立检测试剂的质量标准和确认程序, 对试剂的厂家、方法、批号、有效期、储存温度在领取中要进行核对, 防止由于试剂的不合格而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因此, 在实验前进行空白试剂。吸附剂的可用性。对溶剂而言, 一般每批溶剂取100~200毫升浓缩, 定容1毫升, 进样1ul无干扰峰即可。在分析测定时, 为避免交叉污染, 要做到全程序空白试验, 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对于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溶液, 由于其沸点、挥发性不同, 容易变质, 要现用现配。

三、检测设备的管理

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试验结果对设备状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所以设备状况非常重要。对设备的管理, 要制定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使用权限, 对气象色谱仪等大型设备要有专人管理, 及时让厂家进行校准和确认;软件系统的参数设置、试验的判定规则、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都需经质量主管确认, 数据由专人定期备份保管。

四、样品制备的管理

样品管理必须坚持全过程质控, 样本的质控包括样本交接、检测与保存[3]。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而且每次切碎捣浆前都要把用具清洗干净, 避免样品间的污染。样品前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尽量减少待测样品农药损失、提高回收率、排除杂质个干扰、保持操作的一致性。样品的检验状态分为未检、可疑、合格样本, 检测时要有明确标识, 不能混淆。样品保存按日期、目的分别保存, 使其具有可溯源性。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检验

标准溶液如果是固体的, 称量时要快、准, 溶解并定容, 定容所用溶剂与样品预处理所用溶剂相同。如果标准物质是液体的, 按照操作规程配制。在配制混合标准溶液时还要依照各农药组分响应值的大小, 取不同量配制, 使个组分响应值大致持平。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值与测量仪器响应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标准曲线的质量与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 每次分析时同时配制标准工作系列, 并在仪器上测定其标准工作系列并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曲线的截距、斜率、相关系数、剩余标准偏差等参数对标准曲线的质量加以检验。由于低浓度标准溶液稳定性差, 易挥发导致溶液浓度降低, 因此在测样时, 先做单点或多点校正, 以确定其浓度的变化, 以便及时重新配制标准溶液, 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

六、加标回收率

用加标回收率来确定分析的准确性。就是在空白样本中添加一定量待测农药标准样本, 制成已知含量的样本, 然后按照测定方法对样本进行提纯、净化和测定。所得到的实测值与已知值相比较的百分率就叫添加回收率。值为100%最好, 但由于试样中种类和农药品种多, 杂质干扰。操作失误等原因, 要求回收率在70%~110%之间, 平均回收率在80%即符合要求[4]。加标时要注意的是加标物质的形态和待测物质的形态相同, 标样和待测物质浓度应在精密度相等的范围内。加标量原则上应接近待测试样中农药的含量为宜, 但由于待测样本中的农药残留量未知, 一般应以该试样农药高残留限量为参照, 以规定的MRL值接近的浓度为中档添加浓度, 低于或高于MRL值一个数量级为低档或高档添加浓度。检验记录的管理

检验记录是这个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包括:样品制备记录;样品传递单;检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检验结果的报告记录;试剂的领取和使用记录;样品保存记录;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清晰, 并按规定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顾林.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介绍[J].科技信息, 2007 (35) :328, 268.

[2]侯绪中.关于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08 (11) :196

[3]袁洁.实验室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 2009 (7) :387-388.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5

水质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摘要:文章介绍了水质监测实验室通过加强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质量体系中各因素的.目的.作 者:王江 WANG Jia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自来水公司,山西晋城,048000期 刊:山西科技 Journal: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10,25(3)分类号:X853关键词:质量控制 预先控制 过程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保证

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检测实验室可称为检验室,对产品检测的内容较细较具体,对于自身的管理又分为每阶段和每方面,检测过程应该是有目的、有标准、有组织和有结果的,最后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协调或者对其教育使得各项都达标,以达到检测室存在的目的。质量控制过程分为三步,即检验的前、中、后。实际上是对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检验方法和工作人员等工作程序作出规范性的控制,并由统一的、严格的、科学的控制标准,让每一道工作程序都是按照规定的计划来实施的,最后检验出的结果才能有说服力和强大的质量保证。过去的检测室仅仅只对于所要检测的对象进行单一检测,而对于检测室本身的设备和工作人员却没有过多的规范要求,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往往会出现误差,对于现在社会所需要的数据精确度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所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要用全新的方式和发展思维来看待现在的检测实验室。本文主要就检验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作探讨。

1 检测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的种类不同,所要检测的产品也不同,当然它的服务宗旨和标准也就不同了。每个检测室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来制定相关的质量目标与方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计划,这样做就是给客户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也是对所有检测室工作人员的尊重。首先,要做到严格质量控制就要有规范管理为基础,这样检测室自身的管理体系一定要规范,科学合理,并且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其次,以目标和方针为指导,派送高素质的检测人员,稳定的资金投入和配置规范的设备等大力开展检测工作。最后,每个检测环节都要以控制为目标,发现不合时宜的地方要及时纠正或者展开讨论,最终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管控就是为了质量达标,管控又包含质量达标,但是绝不相等,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 提高实验室管理和质量工作的措施

以前的实验室检测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检测质量效率不高,管理制度不到位,检测技术不过硬,结果合理性差等问题。怎样改善提高呢?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2.1 检测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建立和基础内容

2.1.1 建立工作。确立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方针和目标,包括相关的体系文件:方针、目标、影响因素及关系、体系文件的程序说明,关于这个体系的评审修改和控制的规定;程序文件:实验室文件的存档、管理、评审、人员培训、计算机安全、投诉处理、项目开展、标本管理、仪器和设备的购买、废弃物处理等相关的工作;标准操作程序:作业指导书包括具体某台仪器的操作规程、标本的收集程序。

2.1.2 建立组织,实施管理和质量控制责任制。建立组织的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及每一个工作人员,并且严格要求管理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2.2 基础内容

2.2.1 检测室的环境也很重要,应该肃静整洁,美观大方并且无污染,室内空气畅通,设施配备到位,光线充足,布局合理等,有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才能安心认真的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有些检测的对象,由于特性的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特别的敏感,所以干净整洁的检测环境有利于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高。我们还要注重检测仪器的维护和维修。要按照检测仪器的使用说明,按期保养维护,这样不仅可以延长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也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2.2.2 检测室的仪器管理要有一定的规定,新购买的设备相关人员要严格验收,并进行备案,建立使用规定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精密仪器在擦洗过程中,要根據说明书和材质选择清洗方式,切不可随心所欲,破坏仪器造成损失。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填写使用登记薄和归还时间,记录要详细,如发现问题要注明,及时维修。仪器应该贴上标签,摆放整齐。而且使用中责任到人,谁使用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2.3 检测过程中要用到的参照物和质控物要让相关部门核定合格后使用,车辆检测中使用的仪器要求精度很高,每次使用前都要先试验,大型检测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2.4 检测方法应选择目前最成熟最稳定的。新检测法的应用一定要经过多次的试验后,确实比旧方法效果好,精度高,更稳定和灵敏再广泛应用。每种方法都有利弊,一定要权衡得失,结合相关规定,选出最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

2.2.5 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正规操作各种检测仪器,对其使用得心应手。其次,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检测单位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单位,没有服务意识使是做不好工作的,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开展。最后,检测单位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工作人员后期的培训工作。社会科技发展很快,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接触新信息,和国际的领先技术水平接轨,提高综合素质,满足时代的需要。

2.3 具体控制工作措施

2.3.1 检测前期的控制措施是:要选好检测地和检测标准,选取合适的检测仪器,检测人员还应该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的读取,避免操作失误,出现产品误差。如测量尺寸的游标卡尺,要知道它的量程和刻度值,并注意读取数值的方法,如发现仪器不准确了,要及时更换或者检修,不能应付,检测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机械产品的信誉度。总之要为后期的检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3.2 检测中期的措施。前期的标本质量控制准备都是为检测中期服务和奠定基础的,只有标本和检测仪器的质量可信度高,检测的结果才会真实有效,有利于结果的分析。测定结果的整个分析过程是关键。机械产品最重要的是对精度的要求较高,要控制误差,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保证几何参数高精度,最大度提高质量。常用的方法有:质控样品检验法、留样再检验法、平行双样检测、方法比对和人员比对方法、空白对照法、回收实验法等。而最有效也是做常用的质控方法是质控样品检验法。如果发现异常,首先想到的是检查检测仪器,然后多次检测反复比较,分析原因,得出结果。检测中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切记不可慌张和手忙脚乱,沉着稳重,按规定按程序检测,展现出最佳结果。机械产品检测常会用到计量技术,提高精度减少误差,正确的使用计量工具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2.3.3 检测后期的质量控制措施。这个时期的工作主要包括:检查人员在检测结束后自己对检测结果要复查一次,然后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复核,检测部门对检测结果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后,出示检测结果报告。前两步主要是避免个人操作失误,降低误差率,而检测结果的评审的主要要点是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检测结果、对照检测要求和标准,根据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范围以及对精度的要求程度,结合以往的检测数据分析来审核检测结果。最后一步是检验结果报告,根据有关的检测结果报告程序规定录入真实的检测结果及原始数据,并全面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并及时发出报告。报告一旦发出就给产品的合格与否做了定位,出现失误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谨慎,做到公平公正合法。

3 结语

科技发展后,各种检测技术都在提高,检测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检测质量标准执行,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各种行业正常运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作者简介: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7

一、运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按照GB/T15481-2000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L/AC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ISO/IEC17025:2005) 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国认实函[2006]141号) 的要求, 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并由主管领导批准, 签字并注明日期,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按照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全方位控制与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体系运行涉及的中心实验室、相关业务科室、管理部门、后勤支持部门等共同参与和协作。其中实验室承担全面质量管理中以技术手段保证检测结果的大部分工作, 即质量控制活动。

二、实验室室内控制管理

检验质量的保证是通过对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来实现的, 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 人员

从事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学、基础医学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训, 并经专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实验室应派出技术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班, 积极到设备先进、业务水平高的实验室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会,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并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加强学习, 更新和掌握微生物检验的新技术。除此之外, 特别需要培养的是检验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二) 设施与环境

微生物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洁净度的保证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 微生物实验室应首先确保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不会对检验过程带来微生物污染和抗生素污染, 杜绝实验结果假阳性、假阴性的发生。在总体布局和各部分的合理安排上还应考虑尽量减少潜在的对样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在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 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设施环境包括无菌间/洁净室、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水浴箱、冰箱/冷冻柜、干热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装置等。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保证这些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电热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冰箱/冷冻柜、水浴箱等基本设备, 每天用经过检定的温度计连续监测温度, 并做好记录。

(三) 检验标准和方法

检验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所承认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注册标准和经批准的企业标准等进行检验。对非标准方法必须经过验证后方可应用, 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合法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四) 设备

检验设备是检验工作的物质基础之一, 配备相应的微生物学检验设备, 并保持良好的受控状态, 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借用、租用的设备也应在同样有效控制下, 状态良好。对设备进行档案建立, 内容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资产编号;购买合同;验收日期、验收记录、合格证、装箱单、说明书;常规校验的方法和期限 (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季) ;启用日期、使用、维护登记记录;操作程序;维修记录等, 仪器只要不报废, 维修记录均应保存。

(五) 测量的溯源性

量值的溯源和传递是通过比较链使实验室的测量与有关的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相联系, 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与有效, 并能按需要评定其不确定度。按照量值溯源的要求, 实验室所有直接出具数据的测量仪器, 在使用前均应送当地法定或有资质的计量测试机构检定/校准。对于经常使用, 容易漂移的仪器应进行期间核查, 即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由实验室自身进行等精度核查, 核查频率由仪器本身的漂移和使用频度而定。对于非直接出具检测数据的测量仪器, 通过检定/校准的方式建立本单位计量标准, 然后由实验室自己进行相应的比对, 以此达到内部量值传递的效果。对于不能通过检定/校准达到量值溯源要求的仪器设备, 实验室应进行功能检查。

(六) 样品采集

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对采样过程实施有效措施防止微生物污染, 以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代表性、真实性和有效性。1.注意选择采样的时间, 一般选择疾病的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或用药前采集, 食物中毒的标本应及时采集可疑食物等;2.注意采集方法, 根据待测微生物种类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 如需氧菌、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真菌、L-型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检验均须用不同的方法采样;3.盛装标本的容器, 除大便、肛拭子、咽拭子和痰等标本外, 其他标本均应无菌操作采集, 并以无菌容器盛装;4.标本量, 所采集的标本量不能太少, 应有代表性;5.注意安全, 标本采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

(七) 样品的处置

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要求微生物检测样品的最小包装原始完好、没有任何污染、破损, 可以用消毒溶液对其外表面进行消毒处理而不会影响内在的微生物状况。“有效性”要求微生物检测样品编号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以及样品内在的微生物能保持其原始数量和原始种类。实验室应对拟检验样品实行唯一标识, 样品的储存及处置都要根据需要做出明确规定以满足复检需要及避免样品变质。

(八)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为保证检测过程和最终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 应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程序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 通过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发现其变化趋势, 从而对测量系统做出有效判断。定期使用标准菌种或标本菌株进行内部鉴别实验的质量考核;开展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比较结果的一致性。

(九)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时, 实验室提交给委托方的产品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报告, 同时提供与检验有关的足够信息。检验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应编排合理, 数据表达应科学、易懂;应包括为说明检验结果所需的各种信息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由实验室以外的组织或机构对其已达到的质量水准进行的评价, 旨在了解某地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整体水平, 使实验室从质控过程中发现问题, 制定相应的措施, 不断改进检验技术水平。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实验室间的考核和能力验证活动。从而评价室间质量控制考察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不同实验室操作的差异, 进一步对实验室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有利于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高。

摘要: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微生物实验室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检验方法及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为生产、客户和社会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严格运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室内控制管理及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都成为关键部分。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苏德模, 马绪荣.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7 (1) 第1版.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8

1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意义

1.1 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通过提供环境数据反应真实的环境状况, 为环保部门和社会相关部门科学管理环境与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 而这些反应环境状况数据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决定的[1]。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可以说是一种内部的控制类型, 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有采集环境样品、分析测定等, 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监测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得到的数据准确性不断提高才可以更好的反映出环境的真实状况, 在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制定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加准确的依据。在现阶段环保事业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的作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挥。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及质量控制需要进行样品的采集分析、测定等工作, 管理程序的有效性是采样、运输、测定等环节顺利开展的前提, 对于监测工作中的不规范的地方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一旦发生问题就不统一找到原因, 那么数据的可靠性也就不能得到保障了。

1.2 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与监测水平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包含有采集样品和分析等, 还需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比如对于实验工作的实际分析技能, 并且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例如监测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新出台的环境监测规范等, 由此可见, 环境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属于管理的范围之内, 人员的严格管理是进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条件, 大部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都会定期的对其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使其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工作技能的提升, 促使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环境监测的实验室环节中具备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手段是否完善, 对于实验室监测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严谨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渗透到实验室工作的各个部分, 这也是确保实验数据真实有效的重要举措, 而在实际的操作中, 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比较复杂, 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去完成, 采取不同层面比较的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然后采取不同类型的质控手段进行自身的完善, 获得长足的进步。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

首先, 实验室必须处在抗干扰能力很强、不会给测量的结果造成影响的环境中, 如果在非固定场合, 则要避免发生项目间的化学试剂交叉感染等问题[2]。在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些具有计量作用的设备, 在使用之前需要确保这些工具都与计量检定的使用规范相符合, 另外, 对于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分析设备也需要确保其正常的运行, 在实际使用之前必须采取校准操作, 而实验室中所涉及到的化学试剂及水等也需要确保其在允许使用期限之内, 尤其是监测中对其纯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实验室内部环境准备完善的时候, 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分析方法的规划, 这一方法首先应该是符合国家及监测行业的相关要求的, 在一些非常规方法的使用之前实验室需要得到认可, 在没有标准程序的时候可以通过借鉴科学杂志或其他组织的推荐方法来进行分析方式的确定。然后进行的空白实验,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样品分析之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而平行测定空白值时产生的偏差需要保持在10%以下。

3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3.1 加强标准物质与仪器的科学化管理

只有不断建立并完善有关的实验室管理的规程, 做好标准物质和仪器设备的统一化管理的工作才能促进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3]。实验室中的标准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质通常都存在数量少、种类多、管理难的特点, 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 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做好相关的人员分配, 在进行标准物质的发放以及使用的环节需要制定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实现物质管理的质量控制。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对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及时发现它们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失效、数量不足等, 有效的提高了实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改善还需要对使用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比较分散、类型也比较复杂, 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一致性, 仪器的负责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提高责任意识, 相关的仪器使用规范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3.2 正确使用标准溶液与标准样品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内容就是标准溶液, 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的达成都会受到它的直接影响, 所以, 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标准物质的管理与使用加强重视, 在日常的各种管理环节都不能放松警惕。另外, 监测实验室中的相关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按照操作的具体内容将标准物质划分成明码样与密码样这两种类型, 促进标准物质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的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为了防止系统误差的产生, 在进行标准样品发放的时候需要注意同时发放相同生产单位的标准溶液。

3.3 正确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定位, 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素质

作为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 质量控制工作对提高监测分析的水平, 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4]。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中, 应该端正认识, 不能单纯的看做是工作量的增加, 只有摆正了对待质量管理的态度, 才能帮助它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 实验室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关键因素, 只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业务的培训, 提升整体团队的工作质量水平以及工作的责任感, 才能从本质层面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在当前监测领域竞争逐渐激烈的现状下, 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准, 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优势, 从而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长久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对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实验质量控制主要分为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管理两部分内容, 这一工作可以为最终的监测的公平性提供了坚实的凭证, 可以有效的避免环境监测工作中错误的产生, 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这一认识, 提升自身工作的责任感, 端正工作态度, 发挥实验室管理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庄园, 徐鹂.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03:14.

[2]康红.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7:142.

[3]王爱荣.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意义与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07:92.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9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表现为实验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及内部质控人员对其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控制实验误差, 使其达到容许的范围, 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有效, 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图的应用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质量控制图是利用高等数学的方法, 直接的描绘数据质量的变化情况, 能及时分析数据的异常变化或变化趋势, 判断数据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加以纠正, 确保数据处于受控状态。实验室分析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可能的变异。即使不存在外界因素的干扰, 数据分析也可能产生相应的随机误差。一旦实验室分析数据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外, 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质量控制图, 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原理, 判断该数据的是否可信。本文就以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平均值控制图为例, 探讨其应用及影响因素。

2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

2.1 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首先, 在日常测定工作中积累数据, 对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多次重复测定至少20次, 每次测定的工作质量应达到规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然后, 对积累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S、±2S和±3S。最后, 在坐标纸上, 以测定序号为横轴, 测定值为纵轴, 将中心线 (CL) 、上下辅助线 (±S) 、上下警告限 (±2S) 、上下控制限 (±3S) 绘制在该坐标中, 从而得到质量控制图[1], 如图1所示。

2.2 利用质量控制图对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质量控制图可以直观显示实验室分析工作的质量水平。当我们已经获得可靠的质量控制图后, 在实验室分析工作中, 测定样品的同时对该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也进行2~3个平行测定, 并将测定结果标在质量控制图上的相应位置。根据该结果在质量控制图中所呈现的状况, 对分析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如果该点位于中心线 (CL) 附近, 上、下警告限 (±2S) 之间的区域内, 则测定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分析结果可信;如果该点超出上、下警告限 (±2S) 区域, 但仍在上、下控制限 (±3S) 之间的区域内, 则说明分析质量开始变劣, 分析过程可能存在“失控”倾向, 应对分析过程进行初步检查, 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如果该点落在上、下控制限 (±3S) 之外, 则说明测定过程失去控制, 分析结果不可采用, 应立即检查分析过程, 查找失控原因, 并进行纠正, 然后重新测定该批全部样品。

3 质量控制图应用过程的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图的应用最终在于评价实验室分析质量水平, 预测或发现分析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失控状态。而为了评价的可靠性, 绘制可靠的质量控制图显得尤为重要。

绘制质量控制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收集数据的真实性

绘制质量控图在于积累原始的实验室分析数据, 对于积累的分析数据进行一系列计算, 以最简单、直观、明了的方式表现, 便于深入分析质量状况及预测问题。所以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必须做到数据的真实、可信[2]。

在工作中, 有的分析人员觉得自己已经熟练掌握某项分析方法, 有时候会在一批样品分析时, 对其中一部分样品根据经验估计而得出结果。还有就是, 当仪器设备不稳定时, 同一个样品可以测定几个明显不同的结果, 有些分析人员不是在寻找仪器不稳定原因后, 待仪器稳定时重新测定样品, 而是在几个数据中任意选择一个数据作为分析结果, 或者是盲目的取几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另外, 现在绘图使用计算机, 分析人员在将数据输入电脑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输错现象。

以上做法不但不符合规范要求, 而且这样的数据用在质控图的绘制中, 会直接导致评价数据可靠性的质控图区域发生变化。致使可能发生失控的情况被忽视, 没有得到有效预防;更严重者是不可信数据被正常采用, 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

3.2 数据的适用性

在绘制质控图时, 并不是收集够了数据, 按照计算结果绘制质控图就可以了, 还必须检验整批收集到的数据是否适用于绘制质控图。

当绘制的质控图中有超出控制限的点时, 这些点不适用, 必须剔除。重新进行样品分析, 补足数据收集量, 对所有数据再进行统计计算, 重新绘制质控图, 直至全部点落在控制限内为止[3]。

当绘制的质控图中分布于上下辅助线之间的点数低于50%时, 说明该批数据不适用, 必须重新进行数据的收集, 重新绘制质控图。

当绘制的质控图中存在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同一侧时, 说明该批数据不适用, 并且分析工作不在受控状态下, 必须对分析工作认真检查, 将影响分析的原因消除后, 重新收集数据, 并绘制质控图。

总之, 在绘制质控图时, 必须注意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及适用性, 保证所绘制质控图的可靠性, 从而真正发挥质控图检验分析数据可靠性的作用。

摘要: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图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质控图的作用, 在绘制质控图时一定要注意其影响因素, 保证质控图的可靠性。

关键词:质量控制图,应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红.分析测试中质量控制图的绘制[J].广东化工, 2011, 38 (1) :13-16.

[2]李欣红.质控图在环境分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广州环境科学, 2008, 23 (2) :24-25.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10

关键词:质量控制图,分析化学实验,统计软件,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误差,其中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甚至疏忽误差,减少到预期的水平。实验室质量控制正是起着实验室数据的质量保证与统计的推断作用,通过质量控制可以了解实验室工作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发现异常,从而提醒人们注意,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有助于实验室工作的不断改进,使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更加可靠。通过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自1924年,休哈特提出控制图以来,经过80多年的发展,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质量管理中[1,2],在实践中也不断地产生了许多种新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软件大量用于质控图的绘制,大大简化了复杂的统计学计算和处理,形成了许多智能化的质量控制软件和过程控制软件,对产品质量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笔者主要介绍Excel、Minidata及Minitab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图的绘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及作用

常规控制图多采用3σ原则确定控制界限称为休哈特控制图。其设计原理是按照统计学的知识,假定过程中获得的质量特性值符合正态分布,测定值X的出现概率为:P{μ-3σ

建立质量控制图的目的既是对实验室质量系统要求的符合性检查,又是对检验人员依据标准方法测得的实验数据考证,其着重突出检验过程质量控制这一技术环节,有利于薄弱环节的改善,能真正做到:转变“事后检验”、“把关为重”为“以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使各种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变“分工”为“协调”,调动大家积极性,增强全员责任感,提高检验质量,降低消耗。

2 几种常用的绘制质量控制图的软件

在质量控制图的绘制中,通常以测定结果为纵坐标,测定顺序为横坐标;预期值为中心线;±3σ为控制限,表示测定结果的可接受范围(即上、下控制限—UCL、LCL);±2σ为警告限,表示测定结果目标值区域,超过此范围给予警告,应引起注意(即上、下警告限—UWL、LWL);±σ则为检查测定结果质量的辅助指标所在区间(即上、下辅助线—UAL、LAL)。在分析化学上常用的质量控制图有:平均值(Xbar)控制图、极差(R)控制图、不合格品数(np)控制图、平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Xbar-σ),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I-MR)等。利用Excel、Minidata、Minitab等软件均可以绘制质量控制图。

2.1 基于Excel的质量控制图

Excel是大众软件,使用简便,易于掌握。在使用Exce绘制质量控制图时,首先建立新的工作表,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然后分别计算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量。然后按照上述原理计算平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采用移动极差控制图时,其控制范围μ±3σ,可以3σ原则进行转换,基于P{|ξ|≤2.66MR合并}=0.997 3和P{|ξ|>2.66MR合并}=0.002 7≈0.3%。

中心线和控制限的计算均来自于过程数据。控制图一般有3条线:控制图中的上、下控制界限,一般用“三倍标准偏差法”确定,而把中心线确定在被控制对象的平均值上,再以中心线为基准向上或向下移动3倍标准差,就确定了上、下控制界限。

应用Excel做统计分析,已为越来越多的经济类专业的教师、学生所采用,在分析化学实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也有报道[3]。然而,Excel毕竟是办公软件,在统计的功能上和操作的直观性上始终不及专业统计软件,其计算工作量大,绘图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设计和计算,自动化程度较低。

2.2 基于Minnidata的质量控制图

Minidata是一个全面的统计过程控制的软件,包括Minidata-SPC及Minidata-Real Time两部分,主要是用于管理分析质量数据并形成相关的质量报告用于日常的质量管理,质量数据既可从检测仪器设备中自动读取,也可由用户手工输入。一旦数据收集完毕后,用户即可用Minidata进行各项的报表SPC分析,用户也可以从其他软件中复制或是导入数据到Minidata中,对于当前操作的数据或是分析结果,用户也可以导出成Excel等格式进行存档。

Minidata作为内部各部门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常用分析工具,适合内部全员使用。Minidata主要是适合在分析阶段使用。Minidata的主要功能包括:从自动测量仪器或是设备中进行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手工在表格中输入测量数据;SPC实时监控分析;SPC控制图及工序能力分析等;自定义报表功能。Minidata的过程质量控制图有很多类型,常用的有:平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Xbar-σ),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I-MR)等。这里介绍平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的做法,其余控制图方法类似。

用户输入数据后,点击“统计”菜单中的“平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子菜单,系统显示操作分析参数选择窗体;设置相关参数。标准值及控制限可以自动根据测量数据自动生成,同时可以根据要求进行修改。点击“修改规则”按钮,可以对判异规则进行选择和自定义规则。点击“确定”按钮,即生成平均值-极差控制图。图1是库仑分析法测定水中微量铬的质量控制图,数据来自于2006级105位学生实验的数据。每人平行测定3次为1组。同样方法可以得到其他的质量控制图。

2.3 基于Minitab的质量控制

Minitab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而且能进行图形分析,利用它绘制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等,并且能很方便地将数据转化为图形。Minitab软件中的控制图功能可以生成各类计量值和计数值控制图,并且可以同时绘制平均值x控制图和极差R控制图。将所观测到的数据输入到Minitab软件中,就可以生成x-R控制图。通过将控制图中的点子与相应的控制界限相比较,可以具体看出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变化和趋势,Minitab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4,5]。

利用Minitab绘制控制图相当简便,只要将分析数据输入到Minitab数据表中,在Stantistics下选择控制图类型(如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输入所选择的数据列,即可得到控制图。默认情况下在统计量的平均值处绘制中心线,中心线以上3σ处绘制控制上限,在中心线以下3σ处绘制控制下限。图2是库仑分析法测定铬离子的质量控制图(平均值极差质量控制图)。

利用Minitab绘制质量控制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可以发现偏离及时提示,并能随时指出偏离发生的样本编号,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原因。二是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对控制图的参数平均值,标准差进行设置,以达到管理的目的,同时可以对控制限中标准偏差显示倍数进行人为设置,如单倍、2倍、3倍。三是自动得到检验结果,指出偏差出现的样品编号和出现异常的数据。四是对每组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为进一步检验提供依据。利用Minitab进行一组数据统计性描述,只需要将需要描述的选项进行标注,选择其中的列或行,就可以对基本统计参数进行一次性描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进行多列相关数据或不相关数据的同时统计描述,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3 质量控制图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实验承担着培养合格化学工作者和分析检验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实验环节管理,强化基本操作训练,牢固树立量的概念,并在实验中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将质量控制工作运用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使实验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定量化。而质量控制图的绘制是整个分析化学实验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

3.1 评价学生实验数据,控制实验教学过程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根据定量分析实验的特点,在对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器皿校正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6个实验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混合碱含量的测定、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水质硬度的测定、铅铋混合物的分析、硫酸铜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测定水质过氧化氢含量、COD的测定等实验作为质控实验。每个实验首先由任课教师和部分技能比赛的优秀学员对其进行多次测定,绘制质量控制图(作为控制上下限的调整使用),学生实验结束前,每组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输入计算机,绘制单值移动极差质量控制图,根据实验数据分布,进行控制状态判断。例如从上述图1、图2实验处于控制状态。105名学生的实验数据离散性符合实验要求。说明该班学生实验技巧、教学效果及实验准备工作、分析方法、仪器试剂、质量控制图的建立等方面都正常。

3.2 利用质量控制图评价学生实验效果

通过学生实验数据,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统计分析学生整体实验数据及各班次的总体成绩,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实验成绩,并通过不断的累计和比较,起到指导、促进学生做好实验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评价,可对实验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学生严格地掌握实验成绩。实验成绩的及时反馈,使同学当场了解自己的实验结果,便于及时找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彦荣.单值-移动极差质量控制图在光谱实验室低合金钢分析中的应用[J].冶金分析,2008,28(4):73-76.

[2]赵会珍.具有诊断功能的SPC动态控制图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8(6):25-27.

[3]方松,张宝萍,郭素珍.Excel软件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1,24(4):240-244.

[4]罗军,宋德朝,郑永前,等.基于Minitab的质量控制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09(2):19-21.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11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措施

实验室质量控制就是要把监测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的限度内,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同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实验室分析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关键和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方法,从实验室管理的角度上控制又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个控制阶段相互影响并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一、环境监测预先控制

1.人员实验室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实验室人员必须具有与测量项目要求相当的最低能力水平。随着获得大多数方法的经验后,测验能力就会提高。

2.必须有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便有效地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准确度,确保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每台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后对仪器设备的检定状态用“合格”、“准用”、“停用”标志进行管理。

3.环境仪器所处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设备、辅助设施、操作空间、工作环境、能源、照明、温湿度、通风等条件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的使实验室的环境满足仪器的要求并防止因环境对实验人员健康造成的伤害。

4.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水质检测的依据,最好使用国家或部门制定的方法标准。检测工作所需的指导性文件、标准、手册等应随时更新,必须保证现场所采用的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等为现行有效版本。

5.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做好出入库登记,并保证其安全有效。及时清理已经过期的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在实验开展前要注意检查所需用到的试剂是否过期或变质,避免误用而造成时间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二、水环境监测过程控制

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水质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可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完整性,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2.监测站点的设置。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关系到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真实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物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特征;要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3.样品采集。水质样品的采集应满足《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各项目的要求;特殊样品的采集要特殊对待,然后按要求填好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记录人、核对人,出现异常要有附加说明记录。

4.样品统一编号。包括样品序号、监测站点、监测项目、采样日期,并要求贴好标签,采样人员应认真核对,记录其状态是否异常或与监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

5.采样质控措施。全程序空白实验:按年初制定的《质量控制计划》要求,抽查1个监测月样品的采样全程序空白。现场平行样:按规定要求采取1个监测月10%-20%现场平行样。

三、水环境监测事后控制

1.数据与记录的控制数据要真实、完整、准确、可靠,在技术上要经得起推敲。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对实验室诚实的考验。对测量负有责任的人都应在记录和报告上签字,以表明技术内容的准确性。

2.内审内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管理手段,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不合格工作,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对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3.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指为了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评价,确定体系改进内容,推动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和向更高层次发展。管理评审由机构负责人实施,每年至少评审一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

四、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訂

1.基础资料的收集

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采样点的确定;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采样断面——﹥采样垂线——﹥采样点位。

3.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4.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以各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辋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回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5.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通过对实验室的预先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或问题,为检验工作节约了时问和财力。在采样中,对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饮用水源地全重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6.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收集、汇总监测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以往的监测资料。调查监测区域内城市发展、工业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尤其是地下工程规模应用等;了解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和地面水污染现状。测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确定采水器和泵的类型,所需费用和采样程序。在完成以上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根据地区特点与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个水文地质单元。监测井布点时,应考虑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污染物的分布和扩散形式,以及区域水化学特征等因素。

五、结束语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体系是实验室内部实施质量管理的法规,覆盖了监测样品、监测过程、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设施与环境、量值溯源与校准、检验方法和化学试剂等全部质量控制要求。能够准确地反应水环境质量现状和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

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篇12

关键词:6σ质量标准,临床生化检验室,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工作质量保障的重要方法[1]。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偏差, 6σ质量标准是指检测非合格率为3/100万, 即接近于零误差的检测标准[2]。笔者将6σ质量标准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室, 拟探讨通过6σ质量标准更好的指导生化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水平, 提高临床生化检验室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现将6σ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选取建德市第三人民医院质控血清 (批号:RANDOX-616/1UN) , 迈瑞 (MINDRAY) 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血清尿素氮 (BUN) 、肌酐 (Cre) 、葡萄糖 (Glu) 、尿酸 (UA)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进行测定。

1.2 方法

对质量目标进行设定,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比对检验的评价标准, 采用允许总误差 (TEa) 形式表示。变异系数CV通过参照GLSI文EP5-T2中的精密度性能评价反复对精密度进行测定实验。不准确度通过室间质控的偏倚 (Bias) 来表示。σ值= (TEaBias) /CV, 当Bias为0时, σ值=TEa/CV。

2 结果

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分析物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情况 (表1) TG质量水平达到6σ质量标准, Cre和6σ质量标准持平, UA、Glu和6σ质量标准基本一致, BUN和TC质量水平低于和6σ质量标准。

3 讨论

临床生化实验室检测项目繁多, 在检测同一个项目时可能有不同的检测方法, 对于检测质量标准各不相同, 选择同一的质量控制标准, 使生化实验室获得较高的质量控制水平, 成为我科室研究的热点问题。有资料表明[3], 对于实验方法性能判定主要依据实验总误差的大小。总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分别通过CV (%) 和Bias (%) 表达。但是由于每个生化检测项目之间的TEa (%) 各不相同, 从而使传统过的图标评价方法, 存在一定缺陷, 无法直接通过CV (%) 和Bias (%) 表达直接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或仪器质量水平。σ在统计学上是度量质量特性总体数据平均值偏离目标值的离散程度。6 σ质量标准是临床检验实验室要达到的一个质量目标, 其在近年来成为迅速发展的质量控制标准, 其旨在追求零缺陷,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探索, 可以更大的提高临床生化检测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笔者通过σ质量水平, 对TEa、Bias、CV进行合理的评价。本组分别通过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re、Glu、UA、TG、TC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TG质量水平达到6σ质量标准, Cre和6σ质量标准持平, UA、Glu和6σ质量标准基本一致, BUN和TC质量水平低于和6σ质量标准, 提示无论任何生化指标, 其CV越小, TEa就越小, σ值越大, 相反CV越大, TEa就越大, σ值越小, 而当Bias为0时, σ值为最好的质量水平。有研究表明[4], 6σ质量标准可以更好的指导实验室人员对生活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深入的探索。根据不同检测项目σ质量水平, 结合生化检验室内基本硬件水平, 为了达到或者接近6σ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改进, 提高临床生化检测结果质量和速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综上所述, 本室迈瑞BS-400生化分析仪对于BUN、Cre、Glu、UA、TG、TC测定后的分析评价, 基本接近于6σ质量标准, 但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结果真实可靠, 适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蔡琳, 崔涌泉.6σ质量标准在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1, 40 (32) :3294-3296.

[2]刘忠民, 高月亭, 肖洪广, 等.6R质量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 2010, 25 (3) :224-227.

[3]莫凡, 黄与双, 赵洁, 等.6R质量管理体系在临床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 23 (6) :118-122.

上一篇:水库下游河道下一篇:促进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