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2024-07-10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精选10篇)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1

一、加强对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计划二OO七年月日至日组织学习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有关标准、法律、法规。

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机制,具体监督措施如下:

1、试验监督:每个试验项目必须经常性的进行监督,并形成监督记录,每月要求定期上报实验的监督记录给质量负责人。

2、常规检验监督:发往北京的XXXXX产品必须由中心领导带队实施现场监督检验,发往其他地区的烟花爆竹产品由两人实施常规检验,中心领导不定期进行现场监督,常规检验实际检验情况和联合办公室办理手续情况,每月要求报表,常规检验单每月归档一次,检验员将常规检验单交业务室汇总后上报。

3、设备监督:设备管理员每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检定情况进行监督,每月上报监督记录。

4、资料和文件监督:资料员每月对照文件受控清单检查受控文件的发放和技术标准的确认以及更新,

5、设立监督电话,接受企业和职能部门对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工作水平的监督。

6、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全面检查实验室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项活动。

7、定期参与管理评审,验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

三、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岗位设置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配套,实行岗位工资、级别工资和岗位津贴的工资制度,单一岗位的按现行工资制度规定标准执行,兼岗按兼岗工作量确定津贴标准。

范文网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2

一、人员管理

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所以, 要对人员进行培训, 考查合格后, 持证才能上岗, 同时还要加强技术人员质量意识, 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从而主动参与的到质量控制中来[2]。

二、试剂管理

检测溶剂、试剂和吸附剂的纯度及适应性, 不仅影响检测的结果, 而且对气象色谱仪中的色谱柱、检测器也有一定影响, 在试剂选择上, 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同时还要建立检测试剂的质量标准和确认程序, 对试剂的厂家、方法、批号、有效期、储存温度在领取中要进行核对, 防止由于试剂的不合格而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因此, 在实验前进行空白试剂。吸附剂的可用性。对溶剂而言, 一般每批溶剂取100~200毫升浓缩, 定容1毫升, 进样1ul无干扰峰即可。在分析测定时, 为避免交叉污染, 要做到全程序空白试验, 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对于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溶液, 由于其沸点、挥发性不同, 容易变质, 要现用现配。

三、检测设备的管理

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试验结果对设备状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所以设备状况非常重要。对设备的管理, 要制定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使用权限, 对气象色谱仪等大型设备要有专人管理, 及时让厂家进行校准和确认;软件系统的参数设置、试验的判定规则、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都需经质量主管确认, 数据由专人定期备份保管。

四、样品制备的管理

样品管理必须坚持全过程质控, 样本的质控包括样本交接、检测与保存[3]。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而且每次切碎捣浆前都要把用具清洗干净, 避免样品间的污染。样品前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尽量减少待测样品农药损失、提高回收率、排除杂质个干扰、保持操作的一致性。样品的检验状态分为未检、可疑、合格样本, 检测时要有明确标识, 不能混淆。样品保存按日期、目的分别保存, 使其具有可溯源性。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检验

标准溶液如果是固体的, 称量时要快、准, 溶解并定容, 定容所用溶剂与样品预处理所用溶剂相同。如果标准物质是液体的, 按照操作规程配制。在配制混合标准溶液时还要依照各农药组分响应值的大小, 取不同量配制, 使个组分响应值大致持平。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值与测量仪器响应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标准曲线的质量与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 每次分析时同时配制标准工作系列, 并在仪器上测定其标准工作系列并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曲线的截距、斜率、相关系数、剩余标准偏差等参数对标准曲线的质量加以检验。由于低浓度标准溶液稳定性差, 易挥发导致溶液浓度降低, 因此在测样时, 先做单点或多点校正, 以确定其浓度的变化, 以便及时重新配制标准溶液, 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

六、加标回收率

用加标回收率来确定分析的准确性。就是在空白样本中添加一定量待测农药标准样本, 制成已知含量的样本, 然后按照测定方法对样本进行提纯、净化和测定。所得到的实测值与已知值相比较的百分率就叫添加回收率。值为100%最好, 但由于试样中种类和农药品种多, 杂质干扰。操作失误等原因, 要求回收率在70%~110%之间, 平均回收率在80%即符合要求[4]。加标时要注意的是加标物质的形态和待测物质的形态相同, 标样和待测物质浓度应在精密度相等的范围内。加标量原则上应接近待测试样中农药的含量为宜, 但由于待测样本中的农药残留量未知, 一般应以该试样农药高残留限量为参照, 以规定的MRL值接近的浓度为中档添加浓度, 低于或高于MRL值一个数量级为低档或高档添加浓度。检验记录的管理

检验记录是这个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包括:样品制备记录;样品传递单;检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检验结果的报告记录;试剂的领取和使用记录;样品保存记录;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清晰, 并按规定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顾林.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介绍[J].科技信息, 2007 (35) :328, 268.

[2]侯绪中.关于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08 (11) :196

[3]袁洁.实验室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 2009 (7) :387-388.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3

医院管理医学美学美容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2013年5月第5期 No.5May.20132013年5月第5期 No.5May.2013医学美学美容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49-01 近年来各实验室都加强了质量控制管理,分析中的误差大大降低,分析前、后的误差也在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牵涉的面较广,问题错综复杂。有许多问题容易忽视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现就一些常见的分析前误差及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提供给大家作为实验参考。

1患者准备问题

1.1空腹超时采集样本

许多患者会因天气、交通等原因上午9点以后才能抽血。一般空腹的定义是禁食12-15小时,由于禁食时间过长,许多生化指示和激素指标发生很大的变化,如血糖、泌乳素会降低等。解决方案:血液样本采集应尽量在上午7-9点进行,若有超时,应在检验结果单备注中注明“空腹超时采样”。

1.2患者匆匆赶到即刻抽血

在患者晨练之后或匆匆赶至立刻抽血,由于患者比较兴奋和运动量的增加处于低水平的应急状态,许多物质代谢增加和释放增加,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血清钾等指标会升高。解决方案:让患者休息10-15分钟后再采血,提前告知患者采血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1.3X线扫描检查会引起血常规三系下降和血钾升高

前列腺穿刺和按摩会引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大幅上升。解决方案:在其它检查和治疗前采血。

2样本采集问题

2.1止血带绑扎时间

止血带绑扎时间太长,用力拍打手臂让血管充分暴露等。解决方案:进针后立即松开止血带,找不到静脉血管时及时更换部位。

2.2乙醇浓度检测标本

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消毒皮肤后采集乙醇浓度检测标本。解决方案:采集乙醇浓度检测样本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消毒皮肤。

2.3样本溶血

用真空管采血却未抽足量,真空管内还残留部分负压,引起样本溶血。解决方案:真空管采血量不足时,应开盖平衡试管内压力,然后再盖上。

324小时尿留取问题

3.1尿液总量计算误差

24小时尿液总量过少或过多,此类检测结果都需通过尿量计算得出,24小时尿液总量太少或太多会引起计算上的误差,一般24小时尿液总量应控制在500-2500mL。解决方案:尽量不采用尿液总量过多或过少的标本,请患者重新留取。若一定要检测,则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尿量过多(少)计算结果会有误差,仅供参考”。

3.2样本检测容器

样本未充分混匀 24小时尿液留在2个容器内,未经一起混匀,随意取一瓶中的尿液作为检测样本。 解决方案:选用较大的容器3000-4000ml留取24小时尿液,若采用2个容器留取的,应将尿液倒入大的容器中混匀后,现取小样本检测。

4样本测试前处理问题

4.1采血后的样本没及时检测

大部分的检测项目都应控制在采血后2小时之内检测,若放置时间过长因红细胞代谢还在继续。会导致代谢增加和生物活性物质下降,也会导致细胞内外物质的重新平衡使血浆成分含量发生改变和溶血。解决方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尽量减少样本的搁置时间。

4.2离心前用水浴方式加速血液凝固

许多实验室会在离心前将样本放入37度的水浴箱内孵育,以促进血液凝固,这样会加快细胞的代谢和酶促活动,使血清中的成分发生改变,许多活性物质降低,如补体下降等。解决方案:室温控制在18-25度,将样本放置30分钟后再离心,严禁用加热的方式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不完全时,可轻轻摇动试管,但严禁大力敲击试管。

4.3样本污染

未用有盖试管,样本开盖后离心,用一根吸管分离血清,检测生化项目后检测免疫项目等多会引起样本的污染,导致检测误差。解决方案:样本始终要加盖或加罩,先检测免疫后再检测生化。

以上列举的一些从样本采集到检测过程中所经常遇见的分析前错误,虽然这些错误看起来非常细小,以致很少引起注意,但确实存在。并影响检测质量。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一下检测过程中的细微之处,并加以控制,检验质量会有显著提高。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4

水质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摘要:文章介绍了水质监测实验室通过加强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质量体系中各因素的.目的.作 者:王江 WANG Jia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自来水公司,山西晋城,048000期 刊:山西科技 Journal: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10,25(3)分类号:X853关键词:质量控制 预先控制 过程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实验报告 篇5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

小组成员:02613126 樊有赟

02613136 彭芳琪 02612135 杨欣

指导教师:肖锋

地点:机械楼工业工程实验室

日期:20XX.10.22

数据的定量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绘制质量管理工具图。 2、 应用质量管理理论对绘制的工具图进行分析。

3、 依据质量管理理论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所检验批进行判断。 4、 提高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 5、 加深对质量管理理论的`认识。

二、 实验设备及仪器

一毛钱硬币若干、游标卡尺、计算机等。

三、 实验步骤

1、 用游标卡尺随机抽样测量36枚一毛钱硬币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2、 建立所测数据的minitab数据集。

3、 利用minitab软件对所测数据绘制直方图和控制图。 4、 根据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

四、 实验数据及分析

1、 测量数据(单位cm)

2、 直方图

3、 控制图

4、 分析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6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及问题分析

要实验室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叙述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以及开展质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摘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

1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是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证。进入90年代末期,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了统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进行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认可工作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体现。实验室质控工作是认可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强有力保证。一个实验室有无完善的质控体系,可直接反映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实验室在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具备相应的质控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2)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要求实验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实验分析技能,还要懂得具体的分析监测理论知识,熟悉各种规范、标准以满足现代监测工作的要求。实验室应通过各种程序或规定,对实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实现实验人员自控及管理人员监控的目的。通过组织实验分析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或参加各种能力验证及比对实验,即可帮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技能,还可使其及时了解现代实验室分析方向和动态。

3)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质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样是对实验室自身检测水平的一种挑战,是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一种过程。实验室既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措施,实现横向、纵向的比较,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实验室内的不同质控措施,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在持续改进中发展。

4)是获得监测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监测数据是监测部门的命脉,数据的准确有效性是对监测对象的客观正确反映。“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就必须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有效运行是监测数据科学性的根基。质控措施可以保证样品在整个监测过程各个环节程序化进行。有效的质控程序可以及时发现整个检测过程中的不符合环节,做到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改正,确保报出数据的准确。如果样品在监测过程中没有质控环节,即我们常说的“环节失控”现象,监测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将是“查无出处”,那么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就失去了保证。因此,有效的质控措施和程序是获得准确检测数据的根本保证。

2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

1)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质控体系。由质量负责人总负责,质量控制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专业室质量监督员时时监督组成质量控制体系。在质控体系下,全面开展质控工作,制定质控操行手册,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盯,确实保障监测质量。

2)质控计划的制定要及时、全面。质控工作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初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包括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计划、质控样品的需求量及购置清单、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及比对的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对于监测工作量来讲,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流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一份细致而全面的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应特别强调的事,从事质控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受控岗位工作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计划。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通常要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下达适宜的质控计划,并及时地进行科学监督,真正的发挥出质控对监测的监督作用。

3)重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当代企业的管理正逐步向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检测部门同样应重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原有的管理职能将逐步向服务职能转变,加之我国进入WTO后,国外的检测机构也将逐步进入我国检测市场,而国内的检测机构也会打破地域限制,参与市场竞争。面对这种形势,监测站应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监测人员特别是技术岗位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开阔眼界、了解现状、互通有无,通过考核清楚现有实力,确定发展目标,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思想、掌握新方法,了解新技术,及时满足现代监测管理的需要。

4)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质控措施。如水体监测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质控措施:①采集现场空白样,验证采样器具是否清洁;②样品加标测其回收率,以保证对复杂水体监测的准确度;③发放密码质控样,保证临近样品浓度的准确度;④保证平行样分析及测试仪器的定期校准和检定的准确性。

5)切实发挥纠正措施的作用。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是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事,如何能够及时启动有效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都有具备自己的偏离纠正程序,当在质量活动中发现不合格项时应及时启动程序实施整改。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3质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使用标准溶液及标准样品。标准溶液是分析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比性的正确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标准物质的保管及使用。监测部门质控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标准物质(质控样)分为明码样和密码样,充分利用标准物质,让其在质控工作中发挥作用。在发放标准样品时应注意同时发放统一生产单位的标准溶液,以减少系统误差给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

2)科学管理标准物质和仪器。实验室应建立一系列程序性文件用于标准物质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标准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因为种类多,数量少,可能不便于管理,监测站应指派专门质控员对标准物质发放等进行管理。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对标准物质管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标准物质的数量是否充足,是否失效等问题。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定期检定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仪器设备种类多且较分散的监测站,要做到对仪器的统一管理,完善的程序及仪器管理员的责任心、专业知识及经验会保证仪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给质控工作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正确定位。质控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我们要通过质控工作提高监测分析质量,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不应把质控工作看成是一种工作负担,认为“质控工作是增加工作量”,“有意难为人”的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真正理解认识质控工作在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使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有效运行。

4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多年来,我们把不断深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它的正确实施会为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环境监测站是一个高科技和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的质量体系、高素质的监测队伍、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科学的监测方法是监测部门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宝鸡市土肥化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篇7

1 全程空白试验

在检测所有项目时, 每批次样品做1~2个空白样, 进行全程序空白值试验, 从待测试样的测定值中扣除空白值, 以消除系统误差。

2 参比土样检测

在土壤常量 (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 H值) 分析测试中, 用参比样品来控制质量。每批样品加带1~2个土壤参比样进行测定, 根据其测定结果在精密度控制图上的“打点”情况判断检测数据质量。

3 标准物质检测

为了对土壤全量、微量养分分析过程进行严密有效的质量控制, 我们购买了国家标准物质———标准土样。在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性铜、锌、铁、锰时, 全程加测标准土样, 每批待测样品中加入1~2个。如果测得的标准样品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或控制限内) , 则该批样品测定结果有效, 如果标准样的测定值超过了误差允许范围 (或控制限) , 该批样品需要重新测定, 直到达到要求。

4 精密度控制图绘制

对质量控制样品 (参比土样或标准物质) 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后, 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控制限和警告限, 再绘制精密度控制图 (x图) 。用每批的质量控制样品测定数据在控制图上打点, 若打在控制限内, 证明该批测定结果有效;如果测试结果超控, 证明该批测定结果为错误结果, 则应对测试过程进行检查, 找出超差原因, 采取适当措施“回控”后再重新测定。

从3年来的所有土样检测项目的精密度控制图看, 所有批次的精密度都很理想, 测试结果全部合格, 说明我们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得力、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真实有效。

5 标准溶液校准

测定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微量元素 (铜锌铁锰) 时, 均配制标准溶液, 绘制标准曲线或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要求达到0.990 0以上。

每批样品均做标准曲线, 每测定10~20个样品用标准溶液校正1次, 以检验仪器状况;对浓度较大的 (超出标准曲线最高浓度) 待测液, 稀释后再测定[2]。

6 重复性、再现性实验

对于已检测过的样品, 随机选出几个, 加入到批量分析中, 在不同化验员、不同时间检测条件下, 进行重复检测分析, 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具有再现性, 证明这3批样品测定结果有效。

7 加标回收率试验

在土壤全氮的测定过程中, 采用加标回收率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把适量的优级纯硫酸铵溶解、稀释后, 加碱、蒸馏、滴定, 根据氮的回收率判定检测质量。回收率越接近100%, 说明结果越准确, 通常要求允许差为±2%, 计算出回收率应在98%~102%之间, 即测定结果比较可靠。否则可能是仪器封闭不严或标准溶液配制、标定不准确等原因引起的。

全氮测定过程中进行的硫酸铵回收试验的回收率分别为99.6%、101.0%、101.6%, 很接近100%, 说明蒸馏过程准确度很高。

8 检测数据审核

在样品检测完毕后, 对样品检测原始记录进行审查, 检查记录是否准确完整、计算有无差错、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检查无误再由检验人、审核人在原始记录上签字确认。检测当日, 还会结合专业知识、样品性状和经验对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判断, 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对于异常数据和可疑值或重新检测, 或采用三倍标准差法和Q检验法进行取舍[3]。

9 环境条件保障

化验室配备有空调、冷柜、干燥器、温湿度表、窗帘等一系列设备来满足试剂存储及检测分析过程中对温度、湿度及光线的要求。化验室始终保持整齐洁净, 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清理, 定期擦拭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将器具及附件摆放整齐, 盖上仪器罩或防尘罩[4]。

1 0 人员队伍建设

化验室每年对化验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进一步提高化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分析人员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并定期举行操作技能大比武, 通过考核评优选差, 以不断提高化验员业务能力。通过各种培训学习, 建成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化验员队伍。现在化验室有持证上岗的化验员6名, 其中专职化验员5人, 内审员3人;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3人, 初级职称2人。6名化验员中有3名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土肥专业 (其中2名硕士生) , 其余3名也是涉农专业毕业, 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目前, 6名化验员均能独立从事土样常规5项的检测分析, 具备合作测试其他项目的能力。

我们一直严格贯彻执行《质量手册》, 采取严密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通过精心准备, 认真检测, 多次出色完成了省土肥站、全国农技中心考核土样的检测分析, 各项次全部合格, 顺利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检测质量考核和能力验证, 考核合格率100%。

参考文献

[1]赵喜洋.土壤肥料化验室检测技术咨询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9:18-38.

[2]肖焕祥.浅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土样化验的质量控制[J].现代农业, 2008 (9) :26-27.

[3]韩萍.浅谈土壤测试的质量控制[J].农技服务, 2010 (1) :63-64.

浅谈现代实验室标本质量控制 篇8

1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

把全实验室质量管理(TLQM)理念融会在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网络中,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从分析前处理的医生申请、护士采样、传递、核收、分析过程中的质控,以及分析后处理、审核、发送、查询整个全面质量控制,充分保证科学合理的标本工作流程,确保标本检验的整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同时LIMS根据每个实验专业组工作流程,通过个性化地设置和组合,来满足不同规模、流程的临床专业组的需求。在仪器众多而又分散的情况下,以往科主任一般只能定期检查各仪器配送软件的质控波动图和质控月汇总表,总结各试验质量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现在通过LIS科主任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对全科的所有检验分析仪运转情况了如指掌。

2标本质量控制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标本采集有医护人员采集和患者亲自采集两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其采集前、采集中和采集后的各个环节,都有许多影响因素,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控制,以保证标本能真实地代表患者本身原有的情况和标本离体后其固有成分不发生大的变化。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控制过程,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已被广大检验工作者所重视,通过规范操作、设立室内质控品和室间质评来监控检测的整个过程,使结果分析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本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分析前的处理,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在整个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2.1采集前准备采血人员在接到化验单采集标本前,先要告诉患者注意事项,以保证所要采集的标本具有真实代表性。对于所要进行的化验和化验标本的采集,不仅医护人员要认真对待,而且还要告诉患者予以重视。告诉患者标本采集时间及注意事项。除急诊外,细菌培养标本应在使用抗菌素之前,患者发热时采集。其他一般标本都应在早晨空腹12~16小时之间采集,住院患者应要求在统一时间采集,以便使采集的标本在有效期内统一送检。

2.2标本采集根据检验目的,正确选择标本容器,标注患者姓名、科别和床号等。

2.2.1血液标本采集选择正常部位清晰静脉血管采血,不要在外伤水肿、正在输液的肢体上采血,更不能通过正在输液的针头直接抽血。普通血标本采血3mL左右,抗凝或促凝血液标本为2mL,要求血量准确。所有标本均需颠倒混匀5~8次,使其与标本管内试剂充分混匀,但不能剧烈震荡以免溶血。

2.2.2尿液标本留取常规检验留取中段尿液,量约为尿杯的2/3,特殊实验应根据实验要求留取尿液标本。

2.2.3粪便标本的留取应嘱患者用竹芊挑取有黏液脓血的部分,量约为手指头大小,1块即可。

2.2.4痰液标本的留取指导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后,用力自气管深部自然咳出痰液2~3口,不能以唾液代替。不能自然咳出的,在无菌条件下,可以用气管冲洗液。不合格标本应嘱患者重新留取。

2.3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2.3.1放置采集的血液标本管应直立放置。尿液、大便、痰液标本应加盖。标本放置的地方不要太热或太冷,也不要放置在紫外光线下。标本放置的时间务必不要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的标本,其中的许多成分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2.3.2送检各类化验标本采集后应在2小时内送检,急诊化验标本需采集后即刻送检。标本运送过程中要轻,避免剧烈震荡,并防止尿、便标本外溢污染环境。

2.3.3一份不合格的标本无法准确地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结果。对不合格的标本,检验科应及时与送检部门联系,建议重新核实或重新留取标本,对于特殊标本或再次取样确有困难则可与临床协商进行部分内容的检验,但必须在检验报告上标明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及检验结果仅作参考。

3标本的处理

及时处理标本、及时检测是保证检验质量的一个原则。尤其血浆或血清与血细胞的分离应及时,标本要及时检测,尽可能当天标本当天完成。细菌培养应该在2小时内完成接种。需要保存标本,必须以不影响结果为原则。

4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

4.1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对检验从业人员要实施准入制度,严格规范各种制度,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临床标本做好“三查三对”,同时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2强调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按要求留取各种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目前血液检验已全部采用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即肝功、肾功、离子、血糖、酶类等用1管采取2mL血即可做30余项的生化系列,因此标本不合格将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甚至误导医生。例如血常规检验现已由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要求用抗凝血,当采血时不充分混合均匀,即使出现肉眼所未见到的小凝块,也会使血细胞数、血小板数减少。检验工作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反映送检结果的即时状况,而并非倾向于医生在检验单上所书写的诊断,因此与临床保持经常性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质量控制措施 篇9

1、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对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加强质量意识、质量目标的教育宣传,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围绕质量工作目标,形成科学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并层层分解到各个施工环节及日常工作实务管理中去。据此,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实施措施:本工程的基本技术要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版本的标准规范、法规和本合同文件内规定的工程规范、施工图纸、技术要求及有关说明。按合同图纸,施工总说明,技术要求,图纸交底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国家现行的(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作好自检工作,确保为优良工程。并按合同要求,负责编制及向业主方提交“设计图”及“设计说明”,以及其它业主方在合理时间内要求之所有文件、电脑文件并按北京市档案馆要求编制所需份数的竣工资料。

2、进入现场后及时做好业主提供的有关水准点、坐标轴线控制点的复核、验收接受及保护工作,并做好有关书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为下道工序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3、在展开工程施工前,对接收的施工图纸,由项目工程师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措施,并认真参加设计图纸交底。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会稿、编制工作,拟定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落实质量交底的制度,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4、现场项目部根据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制订一个更具体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道工序的事前交底,中间验收及最后验收环节的要求,严格执行质量三级验收制度,及时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中每个分项直至每个工序环节的施工质量,来保证最终的工程质量目标。

5、为确保创优工程的目标,对基坑围护和土方施工队伍的选择,必须从公司范围内调配具有同类型同规模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同时对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配备方面,配备具有多年现场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管理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工序控制,从提高队伍素质及加强管理水平等方面,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6、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对本岗位的质量要求明确了解,从管理体制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篇10

特殊过程质量 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准:

核: 编

制:

。。。。。。。。。。。。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14年2月12日

目录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 1.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1 1.2 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管理................................................................................1 1.3 完善技术保证措施....................................................................................................1 1.4 建立内部“三检制”和验收把关制度........................................................................2 1.5 建立隐蔽工程“专业联检制”....................................................................................2 1.6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施工质量等级与结算和分配挂钩....................................2 1.7 搞好质量预防,加强过程控制................................................................................2 1.8 配足设备、及时校验................................................................................................2 1.9 建立例会制度、开展技术、质量培训....................................................................3 1.10 材料质量控制..........................................................................................................3 2 特殊过程控制要点..............................................................................................................3 2.1 灌注桩施工................................................................................................................3 2.1.1 桩位放样..........................................................................................................3 2.1.2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要点......................................................................3 2.1.3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要点..............................................................................4 2.1.4 混凝土灌注......................................................................................................5 2.1.5 施工事故预防、处理措施..............................................................................5 2.2 预应力混凝土............................................................................................................9 2.2.1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9 2.2.2 混凝土浇筑阶段质量控制............................................................................10 2.2.3 张拉和放张阶段质量控制............................................................................10

I

本工程特殊过程确认为2项,分别为灌注桩施工、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根据两项特殊过程特制定专项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如下: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工程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施工的优化配置,项目经理持证上岗,施工前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加强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1.2 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管理

1.2.1 自检体系组织

自检体系由施工班组、施工中队队长或中队技术员、质检科三级组成,以项目质检科为自检核心。项目经理部内设独立的质量科和工地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工程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1.2.2 自检内容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自检人员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自检体系要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内部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促使和激励职工强化质量意识,内部实行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实行项目挂牌、首件验收、测量复核、质量检查、奖金挂钩、质量否决等制度,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1.3 完善技术保证措施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写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要点。常规分部、分项编写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和要点,特殊分部、分项要特殊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及要点。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纲领,以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为指导,以两级技术交底、操作规程和工序交接检查为保证,严格各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对易产生问题或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按要求配置施工机械和试验检测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质量检测水平和各种设备的有效应用。

1.4 建立内部“三检制”和验收把关制度

建立班组自检,施工队中队复检,项目部质检科终检的内部“三检制”。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检测和验收严格按有关程序进行,实行层层管理、分级验收、总工把关制度。

从管理层到作业层建立一支覆盖所有工作面和作业工序、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质检队伍。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必须坚持在施工现场主持工序交接、完备检测手续,并沟通班组自检,施工队中队复检和终检上报之间的关系。工序完工后,经过内部“三检制”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验收报告和有关资料,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5 建立隐蔽工程“专业联检制”

对于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必须遵循严格的质量检查程序,施工中组织各专业的质检工程师对隐蔽工程进行联合检查验收。

1.6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施工质量等级与结算和分配挂钩

对施工过程中违反技术规范、规程的行为,质检人员有权当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重视质量、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人,质检人员有权要求行政领导给予严厉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1.7 搞好质量预防,加强过程控制

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和施工措施,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和岗位责任制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连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组织主要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经常性的进行工序分析、提高工艺水平和工序能力,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规范及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六不施工”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联合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三不接交”是:无自检记录不接交;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值班技术员验收不接交;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1.8 配足设备、及时校验

配备足够的符合计量要求、满足质量检查与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器具,并按规定及时进行校验;精度不能满足计量要求,及时更换。

1.9 建立例会制度、开展技术、质量培训

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总结质量管理效果,对质量控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检查、检验人员和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针对人员素质构成和工程特点及时对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进行施工管理和相关技术培训,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1.10 材料质量控制

进场原材料(包括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和标书文件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场;使用前重新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特殊过程控制要点

2.1 灌注桩施工

2.1.1 桩位放样

(1)严格执行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93)的规范要求,保证桩位放线误差小于±20mm。

(2)根据场地情况,桩位放样工作最好三次完成,放样用四点拉线交叉点测量定位的方法。护筒埋设前需对开挖桩位进行二次确认,护筒埋设过程中利用拉线交点及时调整桩中心点位,护筒埋设完成后需对护筒中心进行复测。

(3)放样结束后,经现场监理确认方可施工。

2.1.2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要点

(1)钻孔桩施工前应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

(2)为保证桩体不侵入基坑平面,考虑施工误差及桩身变形量,桩位外放10cm。(3)桩位允许偏差为:顺轴线方向±100mm,垂直轴线方向+50mm,每根灌注桩钻孔前应利用提前埋设的护桩复核桩位。围护桩垂直度控制在3‰以内。

(4)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00mm。

(5)钻孔桩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桩制作不少于1组混凝土抗压试件。

(6)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保证桩底沉渣允许厚度不大于100mm。

(7)成孔过程中泥浆比重应能保证不塌孔,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5。灌后桩顶应高于冠梁底面20~30cm。(考虑破除桩顶不良混凝土长度20~30cm)。

(8)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头直径、磨损程度及钻杆垂直度。

(9)围护桩混凝土浇筑采用的导管直径宜为200~250mm,导管使用前应严格清理干净,并进行导管密闭性及通球试验,导管底端距孔底应保持300~500mm。

(10)封底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深应不低于1m,根据估算封底混凝土需要3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2~3m,围护桩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粗骨料宜采用粒径不大于40mm的卵石或碎石,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60mm~210mm。

(11)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速度要慢,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钢护筒在灌注结束、砼初凝前拔出,起吊护筒时要保持其垂直性。当桩顶标高很低时砼灌不到地面,砼初凝后回填钻孔。

(1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整桩浇筑应在封底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以保证钢筋笼不上浮。

(13)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48小时内应避免重载车辆从桩附近经过,以保护成桩质量。

(14)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不宜大于1.15。(15)现场用于质量控制的测量设备要准备要,测绳、泥浆比重计、塌落度筒灯。(16)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频率和方法由二工区试验室提供。

(17)现场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立刻向主管领导及拌和站报告,及时解决问题。

2.1.3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50mm。

(2)钢筋笼主筋连接应保证35D连接区段范围内接头率不大于50%,焊接连接时主筋焊接段应做适当弯折。

(3)沿钢筋笼外侧,对应内箍筋位置,等间距布置4根定位耳朵筋,以保证钢筋笼在桩内位置准确,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4)HPB235钢筋采用E43型焊条,HRB335钢筋采用E50型焊条。

(5)钢筋笼底部做内收口,收口段长500~800mm,收口角度10°。

(6)外箍筋布置应圆顺,间距应均匀一致;箍筋加密段位置应准确,加密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外箍筋与主筋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允许出现焊点脱开或绑扎松动现象,箍筋接长应符合规范要求。

(7)内箍筋采用焊接连接,内箍筋截面应垂直主筋方向安放,与主筋焊接应可靠,内箍筋封闭焊接应满足单面10D,双面5D的连接要求。

(8)钢筋焊接应饱满,无气孔、夹渣等焊接不良现象,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9)钢筋笼焊接成型后应整体性良好,满足吊装要求,吊点部位应加焊吊装L筋,加强吊装点连接强度,确保吊装安全。

(10)成品钢筋笼注意保护,防止生锈、污染、变形,并应编号,以防混用。(11)钢筋笼入孔过程中应吊装牢靠并保持顺直,缓慢吊入,以免触碰桩壁。(12)钢筋笼吊筋宜采用圆钢,长度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计算,吊筋与钢筋笼主筋应焊接牢固。

2.1.4 混凝土灌注

(1)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先要安放隔水包,并要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深度≥1m。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宜控制在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最大埋深不得超过6m。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注意勤上下活动导管,并及时测量管外混凝土面的高度,由此推知埋管深度,作好灌注记录。

(4)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按初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5)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保证超灌高度0.5-1m,应凿除的泛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灌注过程中也应注意混凝土质量。

(6)确保混凝土塌落度保持在16-20cm之间,不失水、不离析。灌注桩的实际灌注量不得小于理论灌注量,保证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小于1.0。

(7)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取孔口制作试块,并注意试块的编号、养护,每桩试件组数一般为3组。

2.1.5 施工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2.1.5.1 坍孔

(1)原因分析:A、护筒埋置过浅,周围封填不密导致漏水。B、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或放置钢筋笼时碰撞孔壁。C、泥浆稠度小起不到护壁作用,D、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E、向空内加水时流速过大,直接冲刷孔壁。F、在松软砂层中进尺过快。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坍孔部位不深时,可改用深埋护筒,将护筒周围填土夯实,重新开钻。B、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C、严重坍孔,用粘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D、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E、在松软的砂层钻进时,应控制好进尺速度,并用较好泥浆护壁。2.1.5.2 垂直度超标

(1)原因分析:A、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耗,部件松动。B、土层软硬不匀,致使钻头受力不均。C、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探头石。D、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E、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检查、纠正桩架,使之垂直安置稳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与垂直校正和对钻孔设备加以检修。B、偏斜过大时,填入土石(砂或砾石)重新钻进,控制钻速。C、如有探头石,宜用钻机钻透,在逐步进尺钻进。2.1.5.3 卡钻

(1)原因分析:A、孔内出现梅花孔、探石头、缩孔等未及时处理。B、钻头被坍孔落下的石块或误落入孔内的大工具卡住。C、入孔较深的钢护筒倾斜或下端被钻头撞击严重变形。D、钻头尺寸不统一,焊补的钻头过大。E、下钻头太猛,或钢绳过长,使钻头倾斜卡在孔壁上。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对于向下能活动的上卡,可用上下提升法,即上、下提动钻头,并配以将钢丝绳左右拔移、旋转。B、卡钻后不宜强提,只宜轻提,经提不动时,可用小冲击钻锥冲、吸的方法将钻锥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在提出。C、施工中注意保持护筒垂直,防止倾斜;钻头尺寸应统一,下钻应控制钻进速度,不要过猛过快。2.1.5.4 掉钻

(1)原因分析:A、卡钻时强提强拉、操作不当,使钢丝绳或钻杆疲劳断裂。B、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C、马达接线错误,使不应反转的钻机反转,钻杆松脱。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卡钻时应设有保护绳方能适应强提,严防钻头空打。B、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合连接装置。C、掉钻落物时,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若落体已被泥沙埋住,则应用冲、吸的方法,先清除泥沙,使打捞工具接触落体后再打捞。

2.1.5.5 扩孔及缩孔

(1)原因分析:A、扩孔时因孔壁坍塌或钻锥摆动过大所致。B、缩孔原因时钻锥磨损过甚,焊补不及时或因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注意采取防止坍孔合防止钻锥摆动过大时的措施。B、注意及时焊补钻锥,并在软塑地层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C、已发生缩孔时,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2.1.5.6 钢筋笼掉落

(1)原因分析:A、操作疏忽。B、吊点受力不够。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教育。B、认真检查各受力点,确保满足受力要求。C、采用打捞勾或潜水员潜入孔内辅助挂勾的方式将钢筋整体捞起,捞起的钢筋笼出现变形,则需重新加工。2.1.5.7 钢筋笼下完后塌孔

(1)原因分析:泥浆密度太小、黏度太小或下钢筋笼的时间太长。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尽量缩短下钢筋笼的时间。B、根据下钢筋笼必须花费的时间、施工规范的要求,合理选择泥浆性能指标。C、用小锤置于钢筋笼内冲击清孔或用空压机清孔法将塌落的余土清除后将钢筋笼整体捞起。D、若塌落的余土无法清除干净使钢筋笼无法整体捞起时则需选择合适的夹具将钢筋笼主筋逐根拔起,再将螺旋筋、加强筋捞出后重新清孔直到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E、若无法将钢筋部分或全部拔出,则需用碎石、片石等材料将钻孔回填后重新成孔。2.1.5.8 导管掉落

(1)原因分析:A、操作疏忽。B、安装导管用的工作平台起不到固定导管的作用。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教育。B、安装导管前认真检查导管安装平台的完好性,保证安装导管时能起到临时固定导管的作用。C、如导管口离孔口深度不大,可直接捞起。D、导管口离孔口深度较大,直接捞起有一定难度时,可请潜水员潜入孔内帮助捆绑导管后再老去,要注意安全。E、选用合适的工具将导管套住后捞起。

2.1.5.9 钢筋笼无法入孔

(1)原因分析:孔径偏小、桩位偏斜、钢筋笼焊接成折线或钢筋笼起吊不垂直。(2)预防及处理措施:A、确保桩径、倾斜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B、钢筋笼焊接时保证顺直并保证起吊垂直。C、若桩径倾斜度不满足要求则需重新修孔。D、若钢筋笼焊接成折线则需纠正后重焊。E、将钢筋笼水下旋转一角度再下,严禁将钢筋笼吊起一定高度后猛冲。2.1.5.10 孔壁坍塌

(1)原因分析:A、泥浆指标不符合要求。B、自停止反浆算起的时间太长。(2)预防及处措施:A、混凝土灌入较少时,可迅速将钢筋笼整体拔起并立即将坍落的岩土合已灌入的混凝土清除干净,重新下钢筋笼,浇灌混凝土。B、混凝土灌入量较多时,因无法将钢筋整体拔起,只能将钢筋笼主筋逐根拔起,随后尽快将坍落的岩土和已灌入的混凝土清除干净,重新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C、若无法将钢筋逐根拔起,则可用碎石、块石等填充料将桩孔填满后重新成孔。2.1.5.11 堵管

(1)原因分析:A、混凝土质量有问题,如和易性差、较严重的泌水、离析现象。B、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已初凝。C、混凝土中有大块石、打砖块等杂物未捡除误入导管。D、导管埋深太大。

(2)预防及处理措施:A、长杆冲捣:就是用较长的钢杆、钢筋等物品在导管内上下插捣使混凝土从导管内下落,在允许范围内反复提升导管振冲。B、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导管顶部安装激振装置,不断振动导管。C、堵管部位离导管顶部较近时,可拆卸导管,更换导管。D、尽量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深(一般不宜小于2m)。E、修理导管。

2.1.5.12 导管破裂、导管漏水

(1)原因分析:A、导管使用年限太长,管壁磨损严重,B、混凝土浇筑时间太长或混凝土质量有问题造成堵管后激振,振破导管。C、导管接头处漏放橡胶垫圈或垫圈挤出、损坏、假焊、焊缝漏水。D、导管埋深太小。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拔出导管并拔出钢筋后重新清孔、浇筑混凝土,钢筋笼无法整体拔起时,则需将主筋逐根拔起后重新清孔、浇筑混凝土。B、拔出导管将混凝土浮浆层清除后,重新下导管并将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内30C、m左右,按正常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重新浇筑混凝土,用此法重新浇筑混凝土后,需对两次混凝土交界面进行压浆补强,并需征得监理、设计单位的同意。C、钢筋笼或(和)导管无法拔起时,需回填后重新成孔、成桩。2.1.5.13 混凝土串孔

(1)原因分析:相邻已成孔的两桩,在一桩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该桩的薄弱层(如淤泥)挤向另一桩。

(2)预防及处理措施:

A、邻桩还未下钢筋笼可重新清孔。B、邻桩已下钢筋笼的情况,若混凝土挤入量不多将钢筋笼拔起或主筋逐根拔出后重新清孔,若钢筋笼或钢盘无法拔出则需回填后重新成孔。2.1.5.14 钢筋笼上浮

(1)分析原因:A、钢筋笼未固定好。B、钢筋笼性能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造成混凝土面上升时顶托钢筋笼一起上升。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注意钢筋笼是否上浮,一旦发生上浮或在未浇筑混凝土前固定好钢筋笼。B、发生上浮时尽量减少导成孔。管底口的埋深,减少混凝土的顶托力,同时固定钢筋笼。C、若无法阻止钢筋笼上浮,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重新来一次。

2.2 预应力混凝土

2.2.1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

2.2.1.1 制作与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1)主要控制项目

A、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电火花损伤预应力筋;受损伤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

(2)一般控制项目

A、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加固定端锚固长度和张拉端张拉长度;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B、当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应大于5mm,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10m的钢丝时,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2mm。

C、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b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孔道中心线; c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

d在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兼泌水管,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孔; e灌浆孔及孔道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D、预应力筋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2.2.2 混凝土浇筑阶段质量控制

2.2.2.1 主要控制项目

(1)复核轴线、标高,经施工方自检后报监理方复核认可。

(2)审查采用材料如:钢纤维、钢材、水泥、外加剂、焊接材料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检测资料;现场抽样的见证取样,审查相关检验报告。所有使用的原材料均应向监理方报验,报验合格才能使用。

(3)所有工程变更须经业主、设计单位签字认可。

(4)检查梁截面尺寸及钢筋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梁是否按规范要求起拱。

(5)施工前应对建筑物预埋铁件进行检查,钢筋及有关预埋铁件在施工完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报监理进行隐蔽检查验收。

(6)检查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冲洗,混凝土配合比及计量工作,禁止向已搅拌的砼内加入生水。

(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预应力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A、预应力筋、锚具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B、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开头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等;

C、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

(8)监理工程师对钢筋、模板、预埋件检查认可后,浇筑混凝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报送混凝土浇筑申报单,由总监签发混凝土准浇令。

(9)浇灌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应在现场跟班督促,实行旁站监理,做好旁站记录。

督促施工单位按审查认可的施工方案施工,观察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督促承包商的实验员做坍落度检测,以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现场见证取样、督促承包单位按规范要求做混凝土试块;

(10)督促施工员指挥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接缝的处理,防止冷缝的发生。

2.2.3 张拉和放张阶段质量控制

(1)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值强度标准值的75%。

(2)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标《砼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B、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

C、后张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

D、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上一篇:安神助眠的方法 中医食疗更有效下一篇:员工必备的32个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