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4-05-26

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共12篇)

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 主要研究生物分子在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和表达调控过程, 是认识人类疾病发病机制、演变过程以及临床治疗的核心。生物化学教学既要传授本专业基本理论, 又要发挥联系其他学科的桥梁作用, 将医学理念及时渗透到教学中, 使学生能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其他医学课程及今后临床工作中, 达到医学临床知识与专业能力相互渗透的目的。这也是新型教学思想“教学整体观”的内在需求和必然体现[1]。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验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以下探讨。

1 立足新医学模式, 整合教学内容

为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教育体系[2], 我教研室认真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 合理设置课程, 以整体教学更适应医学基础教育的延续性为立足点, 消除基础课程教育内容与临床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的弊端, 适当简化繁琐的推导、分析和解释过程, 有选择地扩展专业知识, 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临床知识。如“糖代谢血糖”一节, 首先明确血糖的含义, 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入手, 探讨血糖升高、降低的调节机制;并引入糖尿病病例分析, 启发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理论探寻临床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发病机理, 学会解释胰岛素的降糖机制;围绕中医临床特色, 引入中医对“消渴”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原则, 适时穿插健康教育, 教育学生注重合理均衡的膳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 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增强新陈代谢和免疫能力。再如, 介绍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时, 引入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洛伐他汀类药物 (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 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 A还原酶的活性, 而由于这种酶的活性具有昼夜周期性改变, 在午夜催化合成胆固醇的含量最多, 因此选择在晚上服药的降脂效果最佳, 这也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基础和“择时用药”的用药原则。通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运用的相互渗透, 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物化学理论在临床工作中就像一把钥匙, 能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医学思维体系, 能应用所学理论揭示生命活动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 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医学模式。

2 紧密联系实践, 渗透基本临床医学技能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在整个生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是临床医学经常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诊断、治疗与预防疾病。在实验安排上, 选择临床医学上常用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临床上血清蛋白质的分离, 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PCR技术等, 并结合本教研室生物化学科研课题, 围绕专业特色开设开放性实验, 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实验报告。在实验考核上, 我教研室建立形成性实验量化考核体系[3], 以动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思维、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另外, 可择机安排学生参加临床诊断或见习活动, 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及时将所学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增强与临床的联系,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渗透临床医学基本技能, 使学生认识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临床诊断的基本要求, 在临床诊断中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和与患者愉快的交流、沟通是提高诊断率的必要步骤,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以利于将来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3 加强教师医学知识拓展, 适应专业教学要求

教师医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不少生物化学教师毕业于生物化学、化学甚至药学专业, 他们的生物化学和化学知识专业性与系统性较强, 而医学临床知识普遍匮乏, 难以将生物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拓展, 授课时往往对医学专业性知识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容易造成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割裂, 无法认识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加强教师医学知识拓展可以从多渠道入手, 首先, 教师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 关注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医学知识;其次, 通过与临床课程教师帮带互助、师承培训等方式讨教医学方面的知识;再次, 可以通过校内外学术交流、专题讲座、视频网络学习, 安排非医学专业教师到医学院进修培训等[4], 普及生物化学教师的相关医学知识, 更好地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的过渡。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渗透临床医学专业知识

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渗透式教学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基础上, 综合运用启发式、实验式、参观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并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方法, 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 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5,6]。如学习“胆色素代谢与黄疸”一节, 采用案例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以黄疸临床案例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 探讨胆色素的正常代谢过程, 并及时运用所学知识, 鉴别临床黄疸的类型;再如学习“嘌呤核苷酸代谢”一节时, 引导学生解释痛风患者为什么在吃了海产品后会加重病情;还有如何运用尿素合成的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实际, 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不是一门空洞的学科, 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并最终服务于临床。通过这些临床医学知识的渗透, 学生逐渐体会到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感到学而有趣, 学而有用, 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 渗透式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医学知识渗透不能生搬硬套, 要以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服务临床为目的[7]。渗透式医学教育着眼点不在于给学生以明确的、系统的知识, 而在于“润物细无声”, 通过一点一滴的医学渗透教育,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并通过临床实践技能渗透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有利于其及时融入医学理念, 形成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毋生平.论医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 5 (5) :665-666.

[2]黄柏青.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28 (4) :60-62.

[3]朱洁, 汪远金, 宋睿, 等.生物化学实验形成性量化考核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26-27.

[4]刘蔚.浅谈卫校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医学知识的渗透[J].科学咨询, 2010 (16) :115.

[5]池霞, 郭锡熔, 童梅玲.渗透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4) :640-641.

[6]郑康.渗透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8 (4) :60-62.

[7]姜小熙.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10) :2095.

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2

【摘要】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切实落实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更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材。初中教育是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现象生动逼真的化学实验,或用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或用动画与视听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例如在初中化学绪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这样设计:课一开始,我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说“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我将四个事先已沾有不同液体(都是无色的)小烧杯摆在桌上,然后将一瓶无色液体分别注入四个小烧杯中,奇迹出现了,四个无色杯子中分别出现了红、蓝、白、黄四种不同颜色的“饮料”。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学生们既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我说:“这魔术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我边说边扬起化学课本,开始正式的讲课。这一课上,学生由于急于知道问题答案,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去学习、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营造创新环境

传统的师生关系严重摧残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在这个环境中,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拘谨的场面,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如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我在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以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时候,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我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保护活跃的气氛,并驾驭其中,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不断挑起思想的火花,创新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培养。

三、巧妙设疑,设置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来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之母,问题孕育着创新,问题是创新之始。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才能启迪新的思路,开拓想象的空间,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问,敢于质疑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满足于书本提供的现成答案,要去发现、去追踪概念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例如,初中化学教学中讲授一氧化碳还原性时,涉及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但教材中并没有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这时巧妙地对学生设疑:实验室如何操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这一实验?这时学生会想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而回答:⑴通入纯净的CO(排净试管内的空气)。⑵加热。⑶停止加热(继续通CO防止Cu重新被氧化)。⑷停止通CO。我作进一步启发设疑: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步骤是否相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会想到CO和H2不一样,因为CO有毒,尾气必须处理。因此,在上述步骤上应加上:⑸尾气处理。当讲到尾气处理时,进一步提问如何处理剩余的CO。学生经过思考会想到几种处理CO的方法,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四、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索性实验教学是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思维异常活跃,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开发,当他们探究成功时便会产生愉悦感,从而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兴趣提高。例如:在讲到铁生锈的条件,可按科学探索的思路: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进行探索性实验。首先出示一只生锈的铁钉,然后⑴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铁制品最烦恼的是什么?那么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⑵对问题进行分析:铁的生锈可能是与氧气作用的结果;可能是与空气中水分作用的结果;可能是与氧气、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⑶实验:根据上述分析,设计如下实验:a、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水接触。b、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c、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枚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将三支试管放置在教室中,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样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现智慧和才能。

浅谈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篇3

关键词:化学教育,创新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3.8

引言

化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善于发挥学科特点,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关键与前提,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从而获得创新结果。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行为和观念,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例如,在讲授“盐类水解”的相关内容时,先让学生回忆溶液酸碱性和pH值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碱溶液pH值>7,酸溶液pH值<7。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测定Na2CO3、NH4Cl溶液的pH值。实验结果表明,Na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不仅引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也促使学生去积极思维、探索。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可营造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造就了一个和谐、自然、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滋长。

二、灵活结合教材,培养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精神指的是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敢于挑战的精神状态。即在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奋的、自觉的、不折不挠的、实事求是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并不是天生的。我们一是要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进行培养,使创新变成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责任心的、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yu不同的教育个体,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千方百计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化学更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在化学课常上,不断地通过化学实验创设疑问情景,大力开发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学生能质疑并且会质疑,化学课堂才有创新的可能。

创新人格其内涵应包括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创新探索的责任心与志向,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献身精神。

三、利用开放性问题,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以集中性思维为中心,扩及各个方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的思维反馈,集中于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上。开放性问题是指策略开放、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加工处理信息,不断地选择、反映、接受信息,并从中得出一些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进行思维的扩散与迁移。在化学教学中,如能利用一些典型的常规题,从不同角度设问,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活化知识,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帮助。对学生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将一铝制易拉罐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易拉罐中注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带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在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时,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从加入的物质考虑,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因此,一般学生都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得出易拉罐变瘪的结果,然而,对于后面发生的现象就比较容易忽略了,那就是在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还会与易拉罐本身产生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又能使瘪了的易拉罐重新鼓起来。

四、创新教育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學中很多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原理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新意、直观、有趣等优点,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需要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试验才更加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这是因为验证性实验是教师先讲结果,然后用实验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而探索型实验则是先做实验,通过观察、讨论、记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来对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根源进行了解,把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长期坚持探索性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观念,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本取向的教育,是摆在每一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前教育的重任,其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的开拓。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一定要勇于打破传统,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以新课改为契机,通过发散性思维、实验教学等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景辰.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艺术,2010,(8):7-8.

[2]张玉霞.浅谈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3):54.

[3]张启锋.浅谈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9):288-289.

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4

一、转变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思想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传道、授业、解惑”, 其核心是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继承知识。21世纪的教育理念逐步从这种“继承型教育”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转变, 为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重庆医科大学相关规定, 结合“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标准”和“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组织各教研室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并拟定了口腔医学院教改发展思路。

二、改革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体系

1. 引入前沿知识, 改革教学内容。

任何学科的内容体系都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 而是开放的, 需要与时代同步更新, 不断充实和补充。学院要求授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除了讲授大纲内的知识点外, 对于教科书和大纲之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前沿知识也应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可使学生了解科研前沿, 同时开阔了眼界,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优化课程结构, 完善课程体系。

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 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改革课程体系, 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学院在口腔专业课程开始之前结合学院教师相关教学经验采用自编教材开设了《口腔医学导论》课程。对于口腔临床医学实验教程, 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的基本临床技能操作相互交叉融合, 编写了《仿真人头模实验教程》《口腔技能实验教程》《口腔综合实验教程》《口腔形态与机能实验教程》和配套的考核办法等, 使学生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 获得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三、变革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单向理论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不利于学生对口腔医学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因而面临着巨大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

1. 开展“问题为本”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等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发展, 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已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新的教学方法, 如PBL互动式教学法、“团队为本” (team-based learning, TBL) 教学法和“病例为本” (case-based learning, CBL) 教学法已成为当下教学工作研究讨论的热点。PBL产生于1960年, 由加拿大的Mc Master大学医学院提出。其基本理念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的壁垒, 可有效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理论传入国内已有十余年, 少数口腔医学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TBL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Larry Michaelsen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结合了团队组建、课前准备、个人测试、小组测试、综合能力练习等有组织、有步骤的教学过程, 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团队合作形式在更高层次上得到理解运用, 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激发个人潜能。CBL教学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 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在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对学生临床思维的锻炼、临床技能的培训和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明显的优势。目前, 学院在口腔医学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引入了PBL教学法、TBL教学法和支架教学法等,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活动—合作—反思的教学理念,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其学习效率。

2. 强调课外教学。

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包括课前的知识引导、课堂讲授、课后评估及反馈、学生学习进程跟踪等多个环节。欧美的教育强调课外教学。而目前国内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中教学重点大多只放在课内教学这一环节, 对课外学习的引导和教学双方的评估反馈未予以足够重视。学院《预防口腔医学》课程等,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外, 更加强调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课外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近五年学院本科学生先后参加了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重庆市社区口腔保健计划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培养,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了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加强相关实验教学的学习, 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1. 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腔医学专业操作性强, 创伤性操作多, 学生需具备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学院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面积1000m2, 面向口腔医学专业, 同时负责组织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 突破传统模式, 重组实验教学模块,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基础后专业, 通过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训练各阶段的有机衔接, 各有侧重, 全程贯穿对学生专业技能、思维方法、创造性能力培养, 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因为有着良好的实验基础,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学院学子《新型有机高分子义齿代型底台的研发》作品荣获一等奖。

2. 重视临床病例教学。

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最重要、最突出的特点, 是培养学生临床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阶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就让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积极采用参与式临床实践法, 以学生临床操作和分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旨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 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在临床实习的改革上, 规范教学查房和教学小讲座, 组织学生定期分析病例, 充分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革新考核体系, 提升教学效果

采用何种考评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评价者是以行为目标还是以学习过程作为判断依据。传统的考评方式只重视终结性评价, 忽视过程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导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对付如何过关。学院对于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改革, 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数据获取、科学规范表达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以及具有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特色的学生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 考试模式重点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注重于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从而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六、加强师资建设, 构建创新团队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 关键在教师, 在于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创新团队。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其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过程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口腔医学教师必须具备未来意识、生命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意识。能洞察医学学科发展的新前沿、新命题、新水平。为加强师资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制定了口腔医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制度, 坚持青年教师培养、交流、深造制度,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 只有结合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改革, 打破高等教育中的“亚斯兰现象”, 才能全面提高口腔医学教学水平, 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口腔医学人才, 推动我国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要:在口腔医学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 提升教师素质, 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改革, 打破高等教育中的“亚斯兰现象”, 是实现新时代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亚斯兰现象”,口腔医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凌均棨,王焱.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新世纪口腔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3) :211-214.

[2]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2 (3) :55-60.

[3]税艳青, 朱红, 雷雅燕, 等.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临床逆向思维能力中的探索[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28 (S2) :406-409.

[4]Beatty SJ, Kelley KA, Metzger AH, et al.Team-based learning in therapeutics workshop sessions[J].Am J Pharm Educ, 2009, 73 (6) :100.

[5]SrinivasanM, WilkesM, StevensonF, etal.Comparing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effects of a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institutions[J].AcadMed, 2007, 82 (1) :74-82.

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5

1成人教育学生群体特点及网络课程的优势

我校于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中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学生均来自于北京附近的6个远郊区县,主要为助理全科医师。与全日制教育的学生不同,这些学生均已经在基层医院和诊所从事卫生服务工作,且绝大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学习压力和家庭负担,故投入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由于学生分布在北京附近的6个远郊区县,集中面授存在一定的客观困难;加之基础相对薄弱,很难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网络来呈现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活动的课程,学习过程具有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网络课程能跨越时空、地域界限,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从而缓解了成人教育中最为突出的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此外,还能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与教方式的改变。针对上述情况,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在成人教育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率先实施网络化教学,医学生物化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率先实施网络授课。为保证网络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我系从开始进行筹备,由3位学科带头人负责,督促多名专业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且年富力强的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教学特点,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和筹划,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成人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成人远程教育课程内容很多是按照普通高校全日制课程设计,内容繁多,并不完全适合于远程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为此,我们综合了当前的教育经验,认为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少而精”原则。所谓“少”,就是削减课程体系中大量多余、不必要的知识;所谓“精”,就是根据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来构架、提炼课程内容,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倾向性地讲授规律性、普及性的教学内容。同时,网络课程设计要以职业与实践为方向,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有关知识理论与具体问题相结合,构建一个个兼顾知识性、系统性、生动性以及实用性的教学体系。为此,我们结合生源所在工作环境及实际需求,经我系全体教师的热烈讨论,以我国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了医学生物化学网络课程教学大纲和主线。网络教学班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与三年制专升本临床医学班的教学内容相同,但考虑到网络教学学生来源于基层医院的不同科室或社区诊所,直接服务于患者,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将生物化学划分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机能生物化学4个部分,减少了正常生物大分子活动基本规律授课内容,增加和强调了异常情况下与疾病的联系。由我系3位学科带头人负责组织授课团队,制作生物化学授课视频录像(即课程实时授课)、电子课件(PPT课件),编写网络学习指导和在线测试习题集,形成一套内容详实、概念清晰、条理分明,阐明生命现象化学本质并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相接轨的教案。

3成人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过程

由于多数学生学习动力来自实际需求与个人兴趣,因此我们精心制作课件,在PPT中适当增添一些动画和视频,使课件颜色鲜明,力求抽象文字较少而直观、形象图片较多等特点。针对理论课重点、难点、抽象难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作趣味性动画和视频穿插于课件中。对于一些涉及物质代谢反应、遗传信息传递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如氧化磷酸化、代谢调控系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从网络上下载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制作成幻灯片,从而将抽象难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课件中,标注重要内容,并前后呼应,反复强调,以加深学生印象。在教学中注重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联系临床实际,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联系在一起[3]。如讲解糖代谢时,以糖尿病为例,介绍血糖来源与去向、糖代谢异常、激素对糖代谢各种途径的调节,帮助学生将枯燥的代谢过程与疾病相联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注重实际工作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能更好地进入状态,掌握疾病规律及原理,并促进对理论学习的思考。利用校园网较好的交互性能,学生可以自由开展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网络教学中良好的.交互性能可及时对学生学习活动给予反馈,引导其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有利于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有目的地增加在线讨论、网上论坛、在线作业、答疑信箱等交互模块。利用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将教学要求及内容传递给学生,再通过评估系统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据此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观点提交给教师,同学之间还可以在论坛上相互切磋探讨。为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并及时反馈教学成果,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我们增加了在线测试与自我评价模块。在线测试包含医学生物化学13章学习内容的测试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在线测试,提交后由电脑阅卷,自动显示测试成绩。学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反馈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弥补不足,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4学生考核、反馈和对比

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质量中的核心,因此在考核环节上要严格把关。我们实行规范化命题,考试命题内容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并实行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成人教育质量评价的可信度、真实度。在期末考试中,采取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的考试方式,注重增加考题的应用性、灵活性,适当增加联系临床实际应用的试题,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网络授课班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考试环节,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专业课程学习,保证成人教育质量。由于教学准备充分,我校医学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网络课程学习,获得了足够的知识和信息。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系统分析,期望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学生期末考试总体成绩较好,共109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4分,最低分28分,平均分78.5分,其中有6%的学生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绩,78%的学生取得了70~90分较理想成绩,13%的学生处于60~69分的分数段,不及格仅3人,约占3%。通过试卷分析,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生物化学与疾病的联系以及最新进展颇感兴趣,在这部分试题中得分较高;而有关物质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部分得分明显偏低,几乎一半的学生遗传信息传递相关试题得分不足50%。学生普遍认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部分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与临床应用有一定距离,实用性不强,学习时没有用心;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缺少与教师的交流,学习中对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把握失当。基于学生的上述反馈,我们总结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1)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增加物质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学时;(2)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尤其是遗传信息传递部分,将基因异常与分子疾病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3)加强互动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如在考前安排3天时间的远程电话答疑等。

5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探索的永恒主题。医学生物化学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资源建设,应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师生交流、课程情境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角度进行架构与完善。力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成人教育及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促进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稳定、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凤兰,曾令娥.面向成人教育的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32(20):36-37.

[2]张润芝,张进宝,陈庚.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实践及学术研究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1,17(4):60-65.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6

一、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要教师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就不难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掌握其规律。比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照图装置好仪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此装置中铁夹为何夹在试管的中上部?(2)试管口为何要向下倾斜?(3)药品为何要铺成一个斜面?问题展示后,学生议论纷纷,各说不一。接着我抓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这时,学生还只“知其然”,为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1)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是为了安全、美观。(2)试管口向下倾斜是使原药品中的水分蒸发后流向试管口,防止冷凝成的水倒流而引起试管炸裂。(3)药品铺成斜面是为了使药品受热充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操作顺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完毕撤出装置时,出示问题: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还是先撤去酒精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移去酒精灯。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被吸到热的试管里,有使试管破裂的可能。整个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很好地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二、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中,教师不要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去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实中去说明化学知识的应用。从工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中以生动有趣的事例说明化学的地位,激發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

要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教师就必须时时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而创新教育正可以消除这些弊端。不管教师使用何种方式教学,要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敢于发表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三、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改造,产生某一种事物的新形象的能力。想象使人的认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由假设到现实,它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桥梁。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把学生引入应有的境界,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展开。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合理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课堂上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开动大脑,进行想象,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原子的结构与“球”联系起来,通过类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顺利地掌握原子的结构。再如,在“氧气的性质”教学中,氧气能与木炭、硫磺、铁丝、磷等物质燃烧,但现象有的地方相同,有的地方不同,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也不全相同。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就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其他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是化学教学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搞好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参考一些化学课外书籍,搜集整理一系列与课本内容相符的有趣实验、游戏和化学小常识,梳理后应用到教学中去。

每章内容讲完,教师都可以搞一次化学知识竞赛、化学问题征答,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学完章节知识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例如,学完“实验室氧气制法”后,指导学生做“烟灰的妙用”实验,验证烟灰中微量金属离子对糖块燃烧的催化作用,加深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在学完“碳酸钙性质”后,指导学生做“鸡蛋在稀盐酸中的游泳”“大理石板上用酸刻字”两个实验,巩固学生对酸与盐反应规律的认识。

化学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巩固课堂知识,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密切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重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见解、有探索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责编 张晶晶)

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7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兴趣很大或较大者达80%以上, 希望教师在讲课时能突出重点, 注意联系临床, 使教学更加生动。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受基于问题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学习理念的启发,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尝试了病例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 增加与临床知识和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相互渗透。由临床问题或前沿知识引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精辟的讲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目前, 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已将分子生物学从生物化学教学中分离出来, 单独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选修课程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出。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从更深层次探讨生命现象, 但是如何合理开展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 是医学院校及广大教师急需探索的课题。

1 关注学科研究进展, 改革教学内容

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生命本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新知识、新理论的不断涌现, 新问题也不断被提出, 新问题的提出又促进了研究技术的发展。而这些又决定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使之具有前沿性的特点。因此,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 又要注意学科的发展动态, 拓展知识面, 而且要偏重于临床应用。目前, 我们把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选修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三部分:①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这一部分是在生物化学内容的基础上, 介绍基因与基因组、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等, 同时又要和生物化学内容衔接。在教学中要强调这些基础知识在生命科学与医学中的意义。②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与应用。包括基因工程、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DNA序列分析、芯片技术等。阐述了这些技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③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关于基因诊断的介绍是以常用的基因技术为基础, 针对某种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 结合典型的病例进行讲解, 充分显示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中的作用。对于基因治疗只介绍概念、方法及基本程序, 让学生理解基因治疗的前景。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 使内容衔接更合理, 并贯穿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加强心理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化、框架化,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根据学科特点,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何根据学科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效率, 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物学科是具有活力的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对生物学科的影响力, 如果单凭教师口头上的讲述, 是很难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 把书本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境交融的计算机辅助课件, 使理论知识的表达更加形象、直观、生动, 并且采用动画式教学, 变静态为动态, 使抽象难懂的微观生命过程具体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 加强网络教学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延伸教学空间,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课外学习。通过几年的课程建设, 教学网络资源丰富, 内容广泛。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大纲、电子讲稿、中英文课件、在线测试、习题集、试卷库、常用实验技术动画、在线答疑等, 此外, 还挑选合适的网络内容和典型事例向同学们介绍, 如添加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事记、科学史话等, 根据学生的特点, 巧妙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思想性、人性等人文内涵。通过网上师生的交流, 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将自己学习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教师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解惑。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还了解到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 从学科的发展史中, 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发展到今天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艰辛和努力, 每一个学说的提出对生命科学来讲都是一次飞跃, 它对现代医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将人文知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 在授课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与诱导启发结合起来, 以激发学生的科学进取精神。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认识知识的过程, 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实现了新型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过程的优化。

4 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和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知识内容, 提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能力, 又能达到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学生只是被动地“照葫芦画瓢”, 按照实验指导的实验步骤, 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指定的仪器上, 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潜能的释放。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科研性实验, 将相关的单一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了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并加入了分子生物学实验, 如聚合酶链反应等。以往, 分子生物学实验仅在研究生中开设, 而本科生只能在书本上获得抽象的理论知识,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 注重生物化学实验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衔接, 将现代生物学技术融入基础教学中,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

5 将科研转化为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 将科研中积累的丰富实验经验有选择的传授给学生。科研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科研反哺教学, 一直是我们的好传统。从科研中提炼问题, 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近三年, 教学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的分子机制以及其防治, 而这些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分子基础, 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等, 将这些研究成果融入理论教学中, 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进取精神。另一方面, 将现代科研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引用到实验教学中, 如PCR、基因工程、核酸分子杂交是重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也是生命科学的通用技术, 目前, 已经将这些技术融入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中, 让他们体会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学问与乐趣。

6 实行双语教学, 加强专业英语训练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前沿性,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汉语与英语交替进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对培养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在双语教学实践中, 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调查研究等, 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选用优秀的教材和师资, 在课堂上尽量创造较多的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随着中国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培养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又精通外语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是当今基础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7 优化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永无止境, 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然而, 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据课程发展和建设的需求, 不断调整教师队伍专业结构, 通过各种途径, 鼓励教师继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冬民, 吕社民, 杨旭东.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3) :513-515.

[2]连继勤, 何风田, 江渝.优化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10 (5) :540-541.

[3]蔡春尔, 沈伟荣, 何培民.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与展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10 (2) :150-152.

[4]连继勤, 何风田, 江渝.培养创新意识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2) :142-143.

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8

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探究活动对学生产生很大感染力, 学生在经历亲身探究后, 对自己的成果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和创新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做空气成分探究的实验时, 进行小组实验。有的小组使用红磷、有的小组使用木炭、有的使用硫。探究前让学生根据课本进行猜想。使用木炭、硫的一部分小组在集气瓶中放水, 一部分放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实验后写出现象和结论。同学们提出问题, 进行对比, 讨论, 交流。为什么同种装置同种药品有不同现象, 同种装置不同种药品有相同现象等。表扬与鼓励学生敢想、勇往直前的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

2.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互动教学法应以启动、联动、能动和创新为主线, 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 以教师点拨为主导,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以动脑为核心, 进而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其步骤为: (1) 创设问题情景, 引发认知冲突——启动阶段, (2) 引导学生探索, 自发交流提问——联动阶段, (3) 教师答疑点拨, 适时强化拓展——能动阶段, (4) 展开变式探讨, 自我体验归纳——创新阶段”四个阶段。例如:复习化学方程式计算。安排这样一道习题:某金属样品15g和365g10%的稀盐酸恰好反应 (杂质不反应) , 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元素74.74%, 求金属样品中该金属的纯度。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想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可审清题意后又发现无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因而思维受阻。这时教师启发学生从化学反应实质去想办法, 采用元素守恒法, 牢牢抓住守恒的氯元素, 经溶液计算、化学式计算, 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3. 解释科技、生活情景等问题, 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能力的高级表现。复习课知识内容相对新授课内容较为完整和概括, 学生思维水平较新授课要高得多, 因而复习课由学生自主完成, 对训练思维的独创性是绝好的形式。如: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来的某食品包装袋内发新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 上写“生石灰干燥剂, 请勿食用”, 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 过一段时间后, 发现纸袋内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他与同学们进行探究, 进行猜想。写出他的猜想一、二, 并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在教师激励扶持下, 学生就可以设计出独具匠心的不同方案。生活、化学史料、化学科学与科技发展及应用的情景素材教学, 和恰到好处的形式, 使学生的思维必会大放创造的火花。

化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初探 篇9

一、创造个性培养

创造个性又称创造人格、创造精神等等,它是指保证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品质,如强烈而持久的创造动机,坚忍不拔的创造意志,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格和健康的创造情感等。创造个性是创造活动的动力机构,它在发动维持创造性活动方面起关键作用。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缺乏健全的人格、缺乏独到的见解而依赖性很强,没有毅力去摧毁障碍,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创新能力很强的人。化学教学中穿插化学史,通过科学家的成才史可塑造学生人格。如:讲卤素时穿插因研究氟而获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莫瓦桑,他明知氟的毒性很大,仍不顾危险,反复实验,终至受其毒害而英年早逝。讲酶时可讲澳大利亚化学家康福斯从小两耳失聪,语言受阻,在这样艰难的境遇中,他以顽强的毅力获得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并由于酶及立体化学研究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奖。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讲课时适时介绍,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大度,豁达,团结协作,热爱生活的品格,激励学生追求科学家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探索,诱发创新动机,形成创新个性。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前人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思维的过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等。创造性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再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思维敏捷迅速、触类旁通、能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1) 多思敢疑、疑而生变

质疑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首要条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题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如高中教材中有一道习题: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A.HCl和O2;B.Cl2和HCl;C.O2和H2;D.O2和CO2(答案是B)。此题讲评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电解水同时制出H2和O2,它们的装置一样,答案C也应该对,我当时对学生不盲从教师、不迷信书本、尊重客观事实的质疑精神的思维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也给了我启发,在后来的总复习中,气体制备及装置的选择我是这样复习的:首先,展示如下图A、B、C三套装置图:

让学生就学过的气体制备选择相符的装置,之后,我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化学方程式:

提问:上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氨气,请分析用什么装置,学生讨论后发现按反应 (1) 制氨气应该用装置A,按反应 (2) 制氨气应该用装置C,按反应 (3) 制氨气应该用装置B,这时学生兴奋不已。紧接着我又提问制O2只能用装置A吗?学生受NH3制备启示,得出制O2有如下反应:

讨论后得出A、C两套装置都可以。这样由一道习题引出同一气体可用不同装置制备,而不同装置可制备不同气体,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气体制备知识理论化,有利于知识灵活运用,同时多个为什么就将思维引向了更深的层次。

(2)重视身边的自然现象和偶然迸发的思想火花

灵感往往是发明创造的雏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善于及时捕捉心灵深处偶然迸发的思想火花,并及时记录,按科学规律发展完善它,只要坚持,就会有创造。如: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制取氧化铜的实验, 新老教材上就有不同,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 学生发现了顺序的变化,问我以什么顺序为主, 我借此引导学生两种顺序都做, 比较哪种更好?学生按教材顺序 (1) CuSO4 (aq)+Na OH (aq)混合 (2) 加热(黑色沉淀) (3) 过滤。报告顺序: (1) CuSO4 (aq)+Na OH (aq)混合 (2) 过滤 (3) 加热(黑色沉淀)。学生实验质疑,为什么Cu (OH) 2在溶液中就变黑?我借此启发学生思考: (1) 水的沸点是多少? (2) Cu (OH) 2的分解温度是多少?学生恍然大悟:Cu (OH) 2分解温度不高于100℃, 事后查阅化学手册Cu (OH) 2分解温度低(80℃~90℃), 紧接着又启发对比哪种方法更好, 学生认真分析比较得出教材方案更佳,其原因: (1) Cu (OH) 2分解温度低,在水中即可分解; (2) 溶液中CuO+H2O便于分开; (3) 产品损耗小。由此可见,教学无小事,只要肯钻研,处处皆学问。

(3)想象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有些问题有意识的想、异想天开的想是非常必要的。如:高二有机化学讲加聚反应时,制聚乙烯想象成很多成对的人双手互相拉着,然后放开后所有人的手依次互拉成为巨大长链,引伸如果这每对人身上有附着物,放开后其物随人在物在,引导学生写制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方程式。这种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形成想象意识,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

2. 运用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激活思维动机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方面有独到功能和作用。

(1)改实验的“验证性”为“探索性”或“设计性”,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设计实验,激发好奇心、主动性和求知欲是产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源泉。将课堂实验改为边讲边做实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宏观现象和微观运动相联系,让学生动脑、动手、得出结论,从中得到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2)创新演示实验

创新教育需要创造性的教与学,教师创新演示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它能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思想振奋、思维活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如硫和铁混合反应的实验,我作如下改进,把等质量的硫粉与铁粉混合均匀后,放在一铁板上,并拨成细长条状,再用一根烧热玻璃棒插入右端,这时看到的是尤如红热的岩浆由右至左流动,学生看后,异口同声地说:“真壮观”,此实验不仅能直观地观察硫粉与铁粉反应的实验现象,而且还能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成功创新的演示不仅给学生示范,而且给学生感染、思索和激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设法解决问题,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诱发创新动机,不知不觉在学生心里播下创造种子。

(3)挖掘化学实验方法和功能,重视实验创新设计

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教学中仅重复实验,对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提高熟练操作的过程是有帮助的,但不能培养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若能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独立完成有关实验,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求学生不满足一条思路,一个模式,一种方法,提倡“一器多用”,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思路就会不断得到拓宽,思维就会越来越有深度,同时也培养了创造力。

小议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一、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想创新

所谓创新意识的培养, 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 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激情,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 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 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 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 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在这个氛围里, 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苛求解决问题, 他们的创新意识, 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挥。

二、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使学生敢创新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勇敢、挑战等,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 主动探索规律, 主动寻求问题答案, 大胆质疑的学习品质, 使学生敢于创新。例如:在复习物质鉴别与检验时, 可以与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怎样鉴别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这个问题看似平淡, 但却内涵丰富。学生会不以为然地回答:用Ag NO3溶液。这时老师再提出要求:如果没有Ag NO3溶液, 能至少找出五种鉴别方法吗?此时学生会很受震动, 他们以前可能压根没有考虑过第二种方法;物质的鉴别并不是个很“神圣”的科学问题, 它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就会挣脱羁绊, 大胆自由地想象。如焰色反应法;测导电性法;用蒸发皿蒸干法;取相同体积测其质量法;放入洁净铁钉比较生锈快慢法等等。学生很愿意讨论这样的问题, 他们也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有意义。

三、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会创新

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 是创新力的核心, 在化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 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 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呢?

不断创设疑问情景, 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形式。

2. 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其内涵应包括创新探索的志向和责任心, 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献身精神。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呢?

(1) 在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引进化学今天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进展, 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以及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的应用。

(2) 创设要求高、难度大、有一定危险的实验。例如: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爆炸的实验, 要求学生亲自演示, 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准确操作, 并鼓励失败者继续努力。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勤奋、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

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使学生有地方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坚持“问题探索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即教学中要以问题为载体来组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景 (或提供的素材)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对于上述三方面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探索, 尽可能通过学生的探索来解决问题,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导引和矫正, 一般不应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

笔者通过几年的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深刻认识到, 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世界教育的主流。创新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是先导, 创新精神是源头, 创新思维是关键, 观察、实践是途径, 创新能力和创新人及协作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坚定方向, 不断努力, 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 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程杰。中学化学创新实验[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7.56

[2]李安峰.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教育2004年第32期

[3]曾亚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2003.12

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创新教育 意识

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盖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他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出“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了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诞生于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他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研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他就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了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上述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應,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领略“创新”成功的滋味。

创新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一、树立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新型化学教育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迅猛发展。化学已向生物学、药物学。航天医学、生命科学等许多领域进军, 它非常迫切地使我们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化学教学观, 即:l.“新学生”观, 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化学, 即以人为本。2.情感教学观, 树立教师新形象,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体现和谐社会的精神, 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嘴、眼、手、耳,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学习, 在今天, 化学高考分值比重不降, 并且拿入综合课考核后, 这点显得尤为突出。3.“培养创新型教师”观。创新型的教师是指能帮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教师更多的是做好一名高参和顾问, 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教师具备的不仅是“一桶水”的量, 而应具备的是“一眼泉”的量, 并且流出的是“高水质”。4.重视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探究性实验能力培养。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造一个自然、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使师生交流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 在这个环境中, 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 而是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提出异议, 允许学生相互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有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三、在化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活动课是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动, 它与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 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 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 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 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 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 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 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讲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想像能力, 要学会联想。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 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 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 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 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 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 应该怎么处理。

上一篇:近期话题征稿下一篇: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