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2024-05-26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精选12篇)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1

国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产物, 是文化的重要积淀, 是支撑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学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性问题, 为了实现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的传承, 应将国学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 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 国学教育概述

国学教育就是利用中国的古典文学典籍来开展教育工作, 将其应用到文学经典著作中的价值性观点教育之中, 提升人们的个人品质和道德素养, 充分显示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观点与社会价值观。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其中包含了医药、戏剧、书画和八卦星相等内容,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涉及的内容较多, 范围甚广。我国重视文化的发展, 素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赞誉, 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尊重历史, 传承文化, 是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认识国学教育、重视国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2. 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 该种教育模式是采用远程开放式的方式进行教学, 与传统教学是相对的, 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涉及的国学教育内容不多, 未设置专门的国学课程, 对国学的认知不到位, 导致国学易被忽视。且现代教育中, 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等的使用, 导致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心理发生转变, 若想提升成人教育水平, 让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提升,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应将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为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保证。

3. 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1) 提高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国学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 象征着中国文化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且文化知识沿用至今。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 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模式采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网络信号传输开展远程教学, 是现代化的代表。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丰富社会阅历, 应从思想和意识上更加重视国学教育, 要认识到国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是无法摒弃的。因此, 我们要积极发扬与传承国学教育, 意识到国学教育的存在价值, 了解国学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和内涵。

(2) 开设独立的国学教育课程。为了加强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应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下开设独立的国学课程, 专注于开展国学教学, 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成人教育的质量。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网络远程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典型形式, 切记不应仅仅为了追赶时代潮流而忽视教育开展的初衷, 时刻秉持着以教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中开设国学教育课程是重要之选。课程中, 应广泛涉猎不同的经典著作, 不仅仅是传统的死记硬背, 而是旨在在学习经典国学文章的过程中, 从中领略积极的观点和理论, 将学术性作为重要突破点, 因材施教, 选择合适的实际、合适的情境开展目标性教学。

(3) 传承国学思想, 注重教育灌输。仁、义、礼、智、信是由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 可逐字地讲述给受教育者, 让其领会其中深刻含义。为了实现对国学思想的传承, 应注重现代教育中融入国学教育, 在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国学教学, 融入国学观点, 使受教育者记住、尊重国学, 国学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是现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 国学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国家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为尊重传统文化, 发扬与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加强国学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在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中实现国学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应寻找二者的共同点, 延续中华民族的血脉, 可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 实现对古典文学的深度解读, 借鉴国学中的理论观点, 将其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 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文化底蕴丰厚,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 成为多元化文化的凝聚地, 充分延续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美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直到现在, 我国的古典文化仍然是现代课程教材的重要内容, 实现了国学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为了探讨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本文以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成人教育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学教育,现代教育,结合

参考文献

[1]宋思涛.利用现代通讯传播手段加强大学生国学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2) .

[2]范媛媛, 桑英军.在高校教育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和手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5) .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2

教育管理专业(专科)教学实施细则

为落实省电大关于《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实施细则》搞好教育管理专业的具体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管理专业学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采取个别化自学为主、集中面授辅导等为辅的教学形式,学校和教师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1、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管理专业学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自学为主。新生入学后,根据《开放教育指南》提供的方法,并结合教师的要求和学员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学期和每周的自主学习计划(含上网浏览、下载有关网上资源的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法,尽最大努力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测评的能力。

2、集中面授辅导

鉴于目前学员综合素质状况和网络教育资源尚不完备的实际,根据每门课程实际情况和学员学习难易程度, 制定集中面授辅导的计划,但是,要把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方法与教学规律放在重要的位置,尽快完成由传统学习方法向现代学习方法的过渡。每月集中辅导一至二次为宜。集中授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一)放录音、录像,加面授辅导;

(二)阶段性的系统面授辅导;

(三)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适量进行讲解与答疑;

(四)当面检查和批改学生的自学及作业;

(五)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六)布置和指导下一阶段学习的内容。

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与传统的面授课不同,不应是满堂灌,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答疑、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活跃、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其视野,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以弥补目前远程教学起步阶段尚无法克服的缺憾。

3、其他学习形式

在非集中学习期间,学生对自学中的问题可随时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教师、省电大责任教师或中央电大责任教师进行咨询。要认真组织学生集中或分散收看中央电大的电视直播课堂、进行网上讨论等,以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教学交流。中央电大电视直播课堂的节目录制下来,以供误课的学生观看。

4、建立学习小组

将学生按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结合自愿原则进行编组,每一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定期进行学习活动。

二、学习支持服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以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

1、教材资料与信息

学校为学员及时提供自学所需的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音像教材、VCD光盘、CAI课件等,并要保证及时向学员配发各种有关学习信息,包括教学进度计划、课程辅导资料、复习范围或考试大纲性的资料、自测练习题等参考性答案。

2、网上开辟“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专页”。

以此为该专业学员提供专门的全面服务。“教育管理专业专页”的内容设置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相关教学教务文件、重要通知、专业动态信息。特别是注意将开设的各门课程的辅导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研究课题、平时练习、参考答案、期末考试复习范围及辅导等资料汇聚一起,以解决各科资料在中央电大主页、开放教育主页、VBI分散难找的问题。

3、信函和电子邮件

以信函和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发送教学信息、答疑、收发作业等。还可与省电大建立信箱联系。

邮政信箱:衡水市新华西路62号,衡水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教研室 邮编 053000 E-mail:jxc@hsdd.net.cn4、电话

学校为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学生设立公开电话,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向辅导教师咨询有关学习问题,以便及时对学生进行答疑和沟通,任课责任教师轮流值班,每周一、五上午 8:00~11:30 周三下午2:00 ~5:30。电话号码:(0318)2360051

三、教学组织机构

1、学校明确教育管理专业的责任教师,明确各门课程教师。责任教师的工作职责为:根据省电大有关规定的精神,研究并设计本专业的教学模式,制订和落实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制作、更新网上“教育管理专业专页”;负责本专业各门课程教师的聘请;检查、督促各门课程教师制作相关的网上辅导资料;对各试点单位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交流教学信息;各科教师的工作职责为:制作相关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对各试点单位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交流教学信息,负责解答学员和试点单位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2、成立专业课程指导小组。专业课程指导小组由学校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进行集中备课,举办专题教研活动,编制导学资料,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

四、关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师资队伍建设

为落实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有关规定,对学校教师的素质条件提出了以下要求:

(1)市校及各试点学校每门专业课程均应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教师和专、兼职主讲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应具备中央电大《实施意见》中所明确的学历程度及专业水平条件。

(2)各类专、兼职教师和辅导教师均应对所负责课程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为防止出现工作失误和不负责任、不履行责职的情况发生,严格进行工作事项记录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教学处和教务处实行定期检查,一般情况下,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两次。

(3)专兼职各类教师要经常关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有关信息和动态,定期访问有关网站,积极参加各项专题讨论。必须参加有关专业性培训活动,及时传达和贯彻有关培训精神。

(4)本专业所有各类教师均应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种媒体配套教学的能力,具有编制和使用CAI课件的能力,具有网上查询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监控

(1)各责任教师必须就所负责的课程制定详尽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媒体形式、集中面授的时间及教案、网上辅导的时间安排、平时作业的形式、数量要求。

(2)检查自学过程

首先根据《开放教育指南》的要求,结合任课教师的意见,让学生在每学期初制定一个该学期的自学计划和每周的自学计划,以便学生自我检查。

(3)沟通教学信息

可通过信函、电话、留言、走访、电子邮件、上网等方式进行省校与分校、教学组织单位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保持网上与中央电大师范部、省校、市校及教学组织单位进行教学研究与信息共同沟通。

(4)严格平时作业制度

在学生学习档案中建立平时作业成绩表,平时作业成绩应成为形成性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作业要严格按时按质评判,严禁在期末修改平时成绩。严禁在平时作业问题上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严肃教育并通报批评。

(5)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教学班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包括学生自然情况,学习进展情况、到课情况、平时作业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3、考核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应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在教学期间由任课教师综合给出,占每门课程期末总成绩的20%。具体实施办法参见省校关于每门课程形成性

考核的具体内容要求。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占每门课程期末总成绩的80%,统设必修课试卷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省开课由省校统一制卷,考试与阅卷由省校组织实施。严格考风考纪,统一评分标准。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3

【关键词】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19-02

1 电视大学建设远程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延申到乡、村之中,计算机已经走入平民百姓家中,这样的现状为电视大学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网络远程教育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电视大学中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必须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原因:

1.1 远程教育平台可为一些偏远地区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提供硬件支撑环境。各电视大学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直接将本校教学内容以主机托管、虚拟主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到互联上的学校网络远程教育平台上,从而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网络环境建设,避免了对硬件平台、通信接入环境的重复建设。

1.2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可根据任务需要,自主开发《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各办学单位提供标准统一的软件管理平台,利用电视大学开发的或引进的网络课程实施远程网络教学和日常教务管理。

1.3 利用建设的远程教育平台,电视大学各级分院都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络学院,可以共建、共享网络教育平台上的所有教学资料和基础素材,从而避免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的重复投资,最大程度发挥已有教学资源的社会效益,发挥最大的作用。

2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一套完善的远程教育平台主要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构成,所以必须根据需要搞好设计。建设完成的远程教育平台必须能够为参与远程教育的基层学校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保障,避免各家都来投资造成浪费。平台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前各地区在网络技术、视音频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可扩展的、安全、快速、便捷、可靠的硬件系统。构成硬件平台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建设完成的应用系统应具有阶段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2.2 研制通用性强、方便操作、功能完善的软件平台支撑环境。要结合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资源管理系统及远程教育软件标准的研发成果,建立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软件体系和标准。

2.3 灵活、快捷、方便的接入环境。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可充分利用分布在基层教学点的光纤联接资源。各院校园网和远程教育节点可方便地通过互联网络接入访问。

3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平台网络及硬件构成

电视大学网络远程教学平台的教学环境主要由本校控制中心和远程教育节点通过网络以分级的形式连接而成。其中控制中心配置有教学实施和管理所需的硬软件系统,远程教育节点配置有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所需的软件、硬件环境。

3.1 网络环境。 远程教育平台主要依托各地建设完成互联网来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在相关的电视大学网管中心设立控制中心和授课点,远程教学点分散设立在各分校或教学点,它们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电视大学与分校、教学点之间的教学信息交流。

3.2 信息控制中心组成及功能。 信息控制中心是远程教育平台的核心部分,是远程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远程教育平台的主要硬软件系统都放置在信息控制中心,如视频点播系统、教师授课录像库、老师课件库、各类数据资源、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等,为电视大学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3.3 同、异步教学环境功能。 异步教学节点主要配置有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本单位的校园网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异步教学点进行网上注册、多媒体学习、教学录像点播和其它教学资源的浏览学习、参加课程考试和进行专题讨论等活动。同步教学节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的双向交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种面对面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实时地看到教师的讲课画面,听到教师的讲课内容,教师也可以实时地看到学生听课的情况并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或进行讨论。

4 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系统平台构成

远程教育系统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专门为远程教育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平台。必须研制一套完善的《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作为软件支持,为更好地服务于远程教学,该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远程教育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应用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

4.1 遠程教育管理系统。 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主要由专业课程管理、教务管理和系统管理构成,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服务。学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保存自己的个人档案,及时获取教学机构发布的最新信息,得到教师的帮助与辅导等;教师可通过管理系统设置课程与教学计划,查看学生的学习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管理者可管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发布最新信息、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等。

4.2 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使用。 在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中,通过网络课程实现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环境。网络课程可以作为一种虚拟教室,教师在这里可以通过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以及相关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向学生布置作业、批阅学生作业、解答学生问题、组织学生考试。可以通过教学效果分析模块,跟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网络课程中可以利用教师的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讲授教材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源进行学习和复习,可以在线做笔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向教师提问,还可以进行自我测试或进行在线考试。

4.3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库、视频素材库、单机版课件库、网络版课件库、网络课程库、题库、案例及文献资料库等。所有上述的资源都分别建有其索引信息,以便快速地查询、浏览和存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采集、管理、检索和利用。系统基于分布式的设计思想,同一系统下的不同单位可以将信息资源建设的任务分割划分,各单位分别建设不同的教学资源,最终统一使用教学资源。这样即可加快资源建设的进程,又可以避免各单位资源的重复建设。专业资源一般由本专业的教师完成,对通用教学资源共同建设使用。

4 结束语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远程教育的方式逐渐被人们认可, 拥有了强大的学生基础。但是, 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并没有因为教育的发展得到重视, 在课堂专业性教学的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

一、加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性

(一) 国家对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 颁布了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远程教育的思想各方面进行规范。因此, 各广播电视大学应顺应国家相关的要求, 加大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时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的学习, 可以提高自身修养, 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主动地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有些学生认为自己选择远程教育只是提高专业知识, 对思想政治这一方面并不需要, 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所以在对学生的远程教育中对这种思想要加以纠正。

(二)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情况的特殊性决定其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以网络传输为主的交流学习方式, 在上课过程中, 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各种交流, 分享自己的经验,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个性化的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因为其入学门槛较低, 学生情况会出现较大的差距。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背景、不同思想观念的学生聚合在一起, 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同时, 远程教育终究只是通过网络的虚拟平台进行学习, 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没有亲切感, 只是单纯的通过电脑, 使得学生之间不能真正的了解, 缺乏应有的信任。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要格外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三) 互联网的潜在风险决定要加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的发展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目前来说, 主要是安全问题在网络平台上没有很好的规范, 使得网络上出现各种低俗的、不健康的信息。远程教育基本上依托于网络,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重, 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抵制那些不健康的内容, 防止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影响学生, 使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出现偏差, 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促进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措施

(一) 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

对网络本身进行改造, 在自己的网页上制作相应的视频文字让学生观看, 宣传主流的思想观念, 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把主流思想贯穿其中, 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课堂之外要更加关心学生情况, 更多的跟学生进行交流, 学校可以在网上举办一些讨论会, 以讨论会的形式传播先进思想, 发现问题后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 对一些错误思想及时进行纠正, 保证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

教师是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 应加强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 开展各项先进思想的学习活动, 普及相关的网络技术知识, 使广大教师可以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对一些先进思想进行收集汇总和利用, 掌握最新的思想政治动态, 并带到课堂中去, 实时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 加大对学校网站的整治力度

学校网站作为一个学生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 其内容是否健康向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水平。因此, 应该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整治,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对网站进行合理利用, 通过开展一些视频教学、专题讲座、时事热点讨论, 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体会到先进思想对工作生活的积极作用, 使得广大学生都能够投身到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去, 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 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网络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许多的不法分子通过对相关网络进行恶意攻击, 传播各种反国家反人类的言论, 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影响。学校网站作为传播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更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关注, 对其进行攻击。因此, 学校应该加大在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 配合技术部门的工作, 对新的技术及时学习, 同时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享技术资源, 保证学校网站这个平台的安全。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对学校的网站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积极展开各项思想教育活动,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自己而言, 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 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通过学校各项措施的提出和学生自己的努力, 把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 篇5

集中实践环节是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法学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搞好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本着“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发展多种教学媒体资源优势,提供充分而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的精神,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和《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及《关于加强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教学管理的补充通知》(辽电大教字[2003]8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集中实践环节内容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法律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不得免修。

各试点单位应对申请参加集中实践环节的学生资格进行预审,并按照《关于加强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教学管理的补充通知》(辽电大教字[2003]8号)文件规定的工作流程要求审批参加集中实践环节的学生资格、审批集中实践环节工作计划(每学期第1周)。

为了保证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各分校、省校直属工作站和直属办学单位要严格控制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每名指导教师原则上每学期指导学生不得超过10名,特殊情况需报省电大教学处同意,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增加指导学生的数量。

二、法律实践

(一)目的

法律实践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接受法学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要求

1、法律实践必须在学习法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即统设必修课程、限选课程)的90%、取得40学分,并取得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的80%(56学分)之后进行。

2、法律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立法、执法与司法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法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实践。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条件建立模拟法庭或采取其他方式建立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法律实践提供条件。

3、法律实践应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可采取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专题辩论、社会调查或者在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实习等形式。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情况将有关实践活动制成照片或音像资料等存档备查。

4、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将逐步提供集中实践环节法律实践参考教材。(中央电大录制了音像教材,《民主与法制》杂志拟开辟专栏,做为实践基地。)

5、法律实践应根据要求有组织地进行。法律实践的过程应有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应先申报实践形式,或由试点单位指定,然后由学生根据安排有目的地进行。学生应将法律实践的具体做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等进行记录。

6、实践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实践指导教师的资格应由具有较高思想水平、较好专业修养和较强写作能力,参加过省电大指导教师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担任:(1)具有法学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取得法学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高校法学教师或者法学研究机构研究人员;(2)具有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职称、从事法学专业教学研究工作满五年的法学教师、法学研究人员;(3)具有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审判员、检察员、律师等专业职称、职务,从事法律业务工作满五年的人员。

实践指导教师的职责是:(1)根据文件要求指导学生确定实践形式;(2)跟踪检查学生法律实践情况,随时指导解决疑难问题;(3)检查法律实践的书面考核材料,评定成绩,指导学生填写法律实践成绩评定表

(一)中的有关项目,并亲自完成法律实践成绩评定表

(一)和法律实践成绩评定表

(二)中的有关项目。

7、法律实践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为依据。参加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专题辩论的学生应写出心得体会,参加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学生应写出书面报告。

法律实践的成绩评定标准:(1)心得体会要求体会真实、正确,体现专业特点,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2000字;(2)书面报告要求资料真实、可靠,中心思想明确,与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2000字;(3)心得体会或书面报告,要求草稿手写,定稿用A4纸打印,并把法律实践封皮、法律实践成绩评定表

(一)、法律实践成绩评定表

(二)共同装订。

8、法律实践经审核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没有参加法律实践、未交法律实践书面考核材料者或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允许补写一次。

9、法律实践考核的内容有:法律实践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书面考核材料的内容与文字表达。

法律实践考核的程序是:

(1)由学生填写法律实践成绩评定表

(一);

(2)由法律实践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关于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时的基本情况及表现的意见。

10、法律实践书面考核材料由指导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定成绩。各试点单位负责法律实践书面考核材料的成绩审核,省电大负责终审。

法律实践的成绩评定标准为:合格、不合格。

11、法律实践的时间为3周,3学分。

12、指导教师指导法律实践,每个学生不得少于6学时。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至少应为5周,5学分。

(一)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

2、任务

(1)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4)培养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控制在法学专业范围之内。选题应注意结合法学研究动态和我国的立法、司法、执法实际,不得违背四项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科各专业均要求进行论文的开题,学生均应提交5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书面和PPT两种形式)。各单位应在集中实践环节工作开始后第4~6周进行论文的集中开题,每个学生应向指导委员会说明其选题的意义、目的、写作思路和检索的参考资料情况。各单位在进行集中开题时,应提前通知省电大相应专业的负责教师。

各单位应将通过开题的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名单于开题后一周报省电大教学处备案。

各单位应通过开题报告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把关,并做到本科阶段课程内容选题不低于教学班总选题的10%,避免相同选题过度集中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将统一提供论文参考选题。

(三)写作要求

1、毕业论文的体裁应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或者单纯的案例分析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应当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3、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

4、毕业论文初稿应为手写稿,正式稿统一用打印稿,并提供电子文档(3.5寸软盘)。论文打印要求是:(1)统一用A4纸打印;(2)论文主标题3#字黑体,居中;(3)副标题4#字黑体,居中;(4)论文内各标题4#黑体;(5)正文宋体小4#字;(6)引用的参考文献楷体4#字;(7)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宋体5#字。

5、毕业论文定稿按顺序应包括:毕业论文封皮、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卡、写作提纲(500字左右)、目录、论文摘要(100字~200字)、正文、检索的参考文献资料目录。对检索、引用的中外文参考资料,应注明书名或论文题目、作者、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及出版时间、页码等。

6、每个学生应根据答辩小组人数,提供论文副本。

(四)毕业论文的组织与管理

1、省电大负责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组织实施,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统一安排指导教师的培训、考核和审批,并进行检查和验收。

2、工作程序

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应遵守省电大《关于加强课程实践和集中实践教学管理的补充通知》(辽电大教字[2003]8号)的规定。

省电大在答辩时对集中实践环节进行抽查和验收,并对成绩进行终审。终审合格者成绩有效。各单位应在答辩前将有关材料装袋备查。

检查的项目有:法律实践书面考核材料、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初稿、定稿等。

3、各试点单位要加强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成立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1)负责对集中实践环节的全面领导和组织;(2)定期检查实践环节工作的进展情况;(3)处理和解决实践环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指导小组的职责是:(1)按照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统一部署,具体制定与实施本单位毕业论文工作计划与进度;(2)选聘合格的、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并上报《指导教师资格审批表》;(3)审核学生参加毕业论文的资格。原则上学生应在取得本专业最低学分(71学分)的80%(56学分),且取得法学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统设必修课程、限选课程)90%的学分之后,才能取得参加毕业论文的资格;(4)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做好毕业作业的动员,督促、检查;(5)组织答辩工作。

(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1、指导教师的资格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较高思想水平、较好专业修养和较强写作能力,参加过省电大指导教师培训、取得证书,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担任:(1)具有法学专业学士学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取得法学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高校法学教师或者法学研究机构研究人员;(2)具有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法学教师、法学研究人员;(3)具有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并具有审判员、检察员、律师等专业职称、职务,从事法律业务工作满五年的人员。

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还必须具备法学专业副高级以上的职称。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和收集资料;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指导学生拟定论文写作提纲;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随时进行具体指导;(2)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文稿;审阅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指导记录;(3)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对论文完成稿写出评语,给出初评成绩;(4)指导学生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5)及时向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部门汇报并协助处理指导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

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

(六)毕业论文指导流程

1、选题。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确定符合要求的题目,并介绍参考资料目录和书目,准备开题报告。选题的大小、深浅应符合实际。

2、开题报告。选题后,学生应写出开题报告。

3、初稿、二稿。学生在提纲的基础上写出初稿、二稿,指导教师应进行指导修改。

4、定稿。指导教师审阅定稿(打印稿)后写出评语,给出初评成绩(可采用百分制)。

在有关稿件上应有上述指导、修改的明显痕迹,并按要求填写相应的指导记录。

(七)毕业论文答辩

1、毕业论文答辩是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全面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毕业论文答辩由各试点单位具体组织实施。论文答辩应设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一般为3人,申请学位者5人)。答辩小组成员资格应略高于指导教师,具体实施办法由试点单位制定。

答辩小组应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设立,由电大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专家组成,原则上应有两名以上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至少应有一名外聘专家。外聘专家应以普通高校教师为主,或至少应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有本人指导的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的,指导教师应回避。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论文的审阅、答辩和评分工作。答辩主持人主持毕业论文的答辩及评分工作,并对论文答辩成绩签字负责。

3、答辩主持人须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

4、答辩程序:

(1)答辩委员会主席向全体同学宣布答辩安排,介绍答辩组成员。

(2)学生答辩,其过程应包括:①自我介绍;②论文介绍:包括选题的动机(论文写作目的、意义)、主要论点和主要论据(可补充论文中未有的新资料作论据);③问答,每名学生需回答四~六个问题,全部答辩用时,不得少于30分钟。其中自我介绍和论文介绍两部分应利用PPT展示(5~10分钟),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硬件设施。

(3)主答辩人审阅论文,然后在论文所研究的范围内,提出若干质疑问题,要求学生答辩。如发现论文是抄袭他人的或由他人代写的,其成绩为不及格。学生重写后的论文仍属抄袭他人作品的,取消做毕业论文资格。

5、学生的答辩情况作为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主要考核内容。其中,自述成绩占答辩成绩的20%,答辩情况占80%。答辩小组成员的打分情况应记录在案。

6、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毕业论文初评成绩和答辩成绩,给出论文综合成绩,由答辩主持人签字。完成答辩的毕业论文由试点单位教务处存档,集中保管。

(八)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评定毕业论文成绩,从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两方面进行考核。

(1)毕业论文的质量:①科学性。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可靠;结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及对其中某一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②实用性。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是否能够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③逻辑性。论证是否有力;层次是否分明;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完整、合理。④技术性。是否具有收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2)学生的答辩情况。论文质量与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是否协调。

2、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等。其中,优不超过10%,良不超过30%。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给予毕业论文的学分。

各等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1)优秀: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深刻,论证严谨;有一定的独创性,科学性较强;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

(2)良好: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理论性;论证较为严谨,逻辑性较强;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格式较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3)中等:观点明确;内容较为充实;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论证较为严谨,逻辑性较强;文章结构完整,层次较为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较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及格:观点明确;材料较为具体、充分;能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结构较为完整,层次较为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较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5)不及格。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不及格:观点不明确或有严重政治性错误;材料空泛或虚假,论证片面、紊乱,无逻辑性;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语言不通顺;文章体裁不符合规定;字数少于6000字;有剽窃、抄袭,由他人代写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答辩中不能回答问题或表现出对自己论文的内容完全不熟悉。

3、各试点单位对答辩委员会评定的成绩予以初审,省电大确认。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为优秀者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总数的10%,良不超过总数的30%。

4、中央电大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抽查和审核。

毕业论文成绩被评定为不及格者,可准予在当年补做一次。

三、其他

省电大将于毕业论文答辩评定工作结束后,选送3篇优秀论文,参加中央电大法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定,各试点单位可选送至少1篇优秀论文(包括文章点评),参加此活动。

各试点单位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具体实施细则。未尽事宜,由省电大教学处解释。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在职成人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公共服务,包括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部队士官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开展岗位培训、证书教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及为各类社会成员更新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休闲学习提供教育服务;同时为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然而,这样一所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的学校,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师资力量不足

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大多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师数量较少、人员流失严重、缺乏人才、等许多的问题。且受人才引进制度的限制,每年招聘教师数量太少,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混乱。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大的下降。导致专业招生优势很难跟普通高校竞争。

2.教师教育能力水平不高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面向基层、面向在职学习者的新型高效,要求教师既需要有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有一定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远程教学的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大部分教师都存在教育能力水平不高的现象。由于电大教师资源过少,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使得部分不具备专业水平的教师工作在第一线。导致课堂质量下降。培养不出专业人才。

同时部分教师远程教育能力薄弱。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使得学生不能够及时与教师互动,吸收与消化课堂上的知识。

3.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

因为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高等大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对于其的管理方式也应该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管理方式。因此,普通高等学校的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绩效机制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并不适用。

由于远程教学工作的繁琐,学校很难实行绩效考核,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使得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在开放教育中,课程教学过程的重点都集中在教学服务上。对于师生的互动,课程教学效果等问题关注太少。

而且当前的广播电视大学和多数高校一样,实行双轨制的薪酬体系,教师薪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二是校内岗位津贴。这种薪酬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平均主义的弊端,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激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适度竞争。以及促进教师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1.拓宽人才渠道

拓宽人才梯队培养渠道。首先,要发挥普通高校主渠道作用,每年组织一定比例的年轻教学人员或教育技术人员选送深造或培训,有利于留住人才。其次,逐步加大继续教育的比重,做到“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第三,提倡和鼓励自学,不断提高各专业教学人员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知识素养。第四,送其他相关单位培训,如送中央电大或远程教育中心等相关部门及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第五,重视文、理、工、农、医、教育与管理等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扩大教学人员知识面,创造条件,加强与其他兄弟电大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有现代远程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教师人才。同时学校也要对教师人才更加得重视,要加大教师的招聘数量。同时也要进行严格把关,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做到招得到人才、造得出人才、留得住人才。

2.加强教师教育能力培训

学校教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以及远程教育能力的培训。学师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一套符合电大教学工作要求,又能促进教师工作的高绩效,还可以动态调整、与时俱进的教师培训系统。对部分不够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使教师能胜任现代远程的教学工作。

同时还可以根据部分教师的需求制定个人的培训计划。可根据教师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性格、教学技能等方面与现在或将来的岗位胜任能力之间的差距确定培训内容。增强教师个人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培训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意向。而且还可以对部分有留校意向的学生进行有偿培训。使得部分学生能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学到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在培训的基层上,建立起良好的人才结构。

3.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机制

研究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研究开放大学教师管理中的客观规律发展趋势,特别需要关注的有两点: 一是电大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特殊性,需要关注电大远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普通高校与电大教师定位不同。二是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科学的师资管理机制成为实现电大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在组织上,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应是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的责任,而不仅是传统的人事理职能部门的责任,主要内容是推动帮助管理者去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行政权力型人事管理正向支持服务型管理转变,人事职能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方面和教职工自主管理方面的责任在逐步增加,人事管理权力概念在逐步消退。

更新师资管理思想,建立具有广播电视大学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去帮助管理者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优化配置,优秀教师资源,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关心教师心理满意度以及工作生活,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充分条件和有力保障。

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使得教师不敢松懈、不断提升自我、并在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而且,还能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把不合格的教师踢出一线教师队伍。使得每一堂课都能做到保质保量。同时建立薪酬绩效机制。把教师的能力与薪酬挂钩。激发教师的工作潜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个人需求与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广播电视大学所独有的校园文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创新。不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同样也在其他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去思考、去改变。

参考文献: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7

(一)抽样

此次调查活动抽取了本、专科02届、03届及04届金融学专业48名毕业生及上述专业毕业生的33个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达到大样本的要求。首先,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样本数,采用等距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毕业生用人单位,发放由中央电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用问卷的形式请用人单位填写《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生用人单位追踪调查表》;其次,选择部分毕业生到校进行交流、座谈,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填写《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表》。

(二)评价工具

此次追踪调查,即质量评价的工具为中央电大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联合课题组设计的测量评价模型,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型,二者在评价指标上略有不同。

1.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

人才质量如何,可以由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己做出评价。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包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两个部分。

(1)用人单位评价指标体系。用人单位评价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1.思想品德,二级指标为1.1敬业精神、1.2诚信、1.3职业道德、1.4遵纪守法、1.5进取精神;一级指标为2.知识,二级指标为2.1专业知识、2.2知识面、2.3知识水平;一级指标为3.能力,二级指标为3.1学习能力、3.2实践能力、3.3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为4.业绩,二级指标为4.1工作效率、4.2工作质量、4.3工作成绩。

(2)毕业生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毕业生自我评价分为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它是将用人单位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个一级指标“思想品德”去掉后的剩余三个一级指标组成。

2. 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型

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1.课程设置,二级指标为1.1课程结构、1.2教学内容;一级指标为2.课程资源,二级指标为2.1印刷教材、2.2音像教材、2.3网上课程资源;一级指标为3.教学组织形式,二级指标为3.1教学方式、3.2学习方式、3.3课程考核、3.4实践教学;一级指标为4.学习支持服务,二级指标为4.1教学辅导、4.2管理服务、4.3学习资料、4.4学习设施、4.5咨询服务;一级指标为5.教学效果,二级指标为5.1人才培养方式、5.2毕业生综合素质。

(三)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是测量综合评价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信度系数取值在0~1之间。一般情况下,信度系数在0.9以上,则认为评价体系很好;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则认为评价体系可接受;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则认为需进行较大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信度系数在0.7以下,则须弃之。[1]

我们根据中央电大的统计软件,利用Alpha法计算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各个一级指标的信度系数。用人单位关于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的一致性信度检验中,“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个一级指标的一致性信度系数均超过0.82,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问卷总体一致性信度系数0.9425,认为该评价体系很好。

毕业生关于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的一致性信度检验中,“知识”信度系数为0.7748、“能力”信度系数为0.8836、“业绩”信度系数为0.6741,均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问卷总体一致性信度系数0.9196,认为该评价体系很好。

人才培养模式一级指标的一致性信度检验中,“课程设置”信度系数为0.8356,“课程资源”信度系数为0.6785,“教学组织”信度系数为0.9314,“学习支持服务”信度系数为0.9236,“教学效果”信度系数为0.2514,问卷总体一致性信度系数0.9593。[2]

虽然总体一致性信度系数达到0.9以上,但是教学效果的一致性信度很差,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质量评价调查的结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1. 两总体的综合评价

按照中央电大给定的各指标权重和统计软件, 采用加权平均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关于人才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依据常模测量评价标准,规定得分超过85分为“好”,得分在75-85之间为“较好”,得分在60-75之间为“一般”,60分以下为 “较差”和“差”。

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列为“思想品德”、“业绩”、“能力”和“知识”。其中“思想品德”得分超过85分,达到“好”的水平;其余三个指标达到“较好”水平。综合成绩81.45分,评为“较好”。

而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最满意;其次为“业绩”;“知识”方面分数最低,三个指标得分均达到“较好”水平;综合成绩84.14分,评为“较好”。

将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综合成绩加权统计后得到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成绩82.61分,达到“较好”水平,说明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厦门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较为满意。但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一级指标“知识”评价最低,特别是用人单位给出的评价分数不超过80分。

2. 两总体的二级指标评价

进一步分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二级指标评价得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诚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给予较高评价,说明厦门电大毕业生诚信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毕业生对“学习能力”、“知识面”和“工作质量”的评价达到“好”的程度。但是毕业生对“知识面”的评价与用人单位有较大差异。

用人单位评价得分最低的两个指标依次为“创新能力”和“知识面”;毕业生评价得分最低的两个指标依次为“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两总体评价最低的指标都集中在“创新能力”和“知识”方面,说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这两方面都不满意。

3. 两总体的评价差异性检验

根据中央电大的评价软件,只是计算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及各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并不能比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我们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综合评价基础上,着重分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这两个不同总体对同一问题评价的差异程度。

(1)两总体在综合评价上的差异性检验

人才培养质量是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两个不同总体进行评价的,两总体的评价结果是否具有差异性,值得进一步探索。我们利用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方法,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质量的综合评价进行两总体均值之差是否为0的假设检验,[3]即检验两总体的综合评价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检验过程如表3所示。当检验统计量(临界值),则拒绝H0,即认为两总体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质量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两总体在一级指标上的差异性检验

进一步对两总体的三个共同一级指标“知识”、“能力”和“业绩”分别进行两总体均值之差是否为0的假设检验,以检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这3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检验过程如表4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能力”和“业绩”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

一级指标“能力”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其二级指标“创新能力”均给出最低和次低分数,说明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有待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业绩”中的“工作质量”均给出最高分,说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肯定电大毕业生的工作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成绩”评价最低,毕业生则对自己的“工作效率”给出最低分,但并没有造成两总体一级指标“能力”的评价差异。

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知识”评价有显著差异,为了分析差异来源,进一步检验“知识”的二级指标的差异性。

(3)两总体在二级指标“知识”项上的差异性检验

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评价中,一级指标“知识”的得分最低,且两总体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关于“知识”的3个二级指标总体均值之差是否为0,检验过程如表5所示。检验结果表明,两总体关于“专业知识”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知识面”和“知识水平”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由于这些差异造成两总体关于一级指标“知识”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

1. 综合评价结果

按照中央电大给定的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方法对毕业生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人才培养模式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将综合得分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结果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模式5个一级指标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效果、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资源和课程设置。综合成绩为82.27分,评价结果为“较好”,说明毕业生对电大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满意,给出较好评价。但是“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两个一级指标得分不超过80分,显著低于其它一级指标得分,有待于深入研究。

2. 二级指标评价结果

将人才培养模式的16个二级指标得分制成表格,见表7。从中可以看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辅导”、“管理服务”、“学习资料”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分均高于85分,得到“好”的评价。得分最低的3个二级指标依次是“印刷教材”、“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均未超过80分,它们分别属于得分最低的两个一级指标“课程资源”和“课程设置”,该结果与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三、结论

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厦门电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达到了试点项目所要求的培养目标,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毕业生的质量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以下特点:

一是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持肯定态度。他们对厦门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显示这两个总体评价结果一致,可信度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较好”,说明电大开放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厦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二是毕业生认可电大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对厦门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满意,给出“较好”评价;对其一级指标“教学效果”、“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组织形式”给予较高的评价,说明厦门电大教学组织较为完善,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和质量保证体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厦门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毕业生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创新能力有限,这已经成为毕业生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四、问题及建议

(一)开放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上单独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将两个调查项目的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它们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呢?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一级指标“知识”及二级指标“创新能力”评价最低;而“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级指标“课程设置”及二级指标“印刷教材”评价最低。两个项目评价最低的指标形成一定联系,表明电大开放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较大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中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不当,学生所学课程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理论脱离实际;课程覆盖面窄,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缺乏创新型课程,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教学内容的问题与印刷教材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中央电大的一些统设课程,严格要求按照印刷教材的内容实施教学活动。但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特别是一些IT教材),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势必造成教学内容贫乏的困境。

因此厦门电大应该加大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印刷教材的改革力度,开设符合市场、社会需求的课程,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选择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素养,增加课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进入良性循环。[4]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问题也是全国电大近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印刷教材、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由中央电大统一设置、统一教材和教学要求,因此其中出现的问题仅仅由地方电大是难以解决的,中央电大应该在这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才能自上而下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而地方电大可以在自开课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全面解决开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调查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中包含一级指标“教学效果”,它是由两个二级指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构成,由毕业生进行评价。即同样一个指标“人才培养模式”既是调查项目,又是该调查项目中的一个二级指标,显然出现了矛盾。而另一个二级指标“毕业生综合素质”其含义等同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容,应该从毕业生的各个侧面,包括知识、能力、业绩等方面考察得到结果,需要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价,因此该指标又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重复。

笔者应用两种检验方法都表明了该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一致性信度分析中,教学效果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2514,属于应该坚决摈弃的指标;二是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设为方法1,再把“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设为方法2,对方法1和方法2采用两总体均值是否为0的假设检验,得到“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检验过程见表8。差异来源于两方法评价结果并不一致,评价的可信度遭到怀疑。因此“教学效果”指标的设置和评价是否合理、准确,存在一定的疑问,值得商榷。

为此,我们认为,可以将“教学效果”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的一级指标中分离出来,只要将“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评价结果按加权平均计算,就可以得到“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这样处理既合理又满足指标的一致性信度要求。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是认可的。但仍存在毕业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欠缺等问题,且成为电大毕业生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信度检验,差异性检验

参考文献

[1].张淑莲等.河北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J].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05(4).

[2].魏冲宇.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2005:12-13.

[3].袁卫等.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9.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8

教育电视节目是电视系统用来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介, 以希望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 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具有视觉性、教育性、社会性、受众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但是近年来, 随着电视产业的日趋完善, 节目种类繁多, 尤其是一些娱乐节目的兴起使得教育类电视节目面临尴尬的困境。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人群中最活跃、最具有先进思想的一个受教育群体。从大学生的视角解读教育电视节目或许可为困难中的教育电视节目提供借鉴。

一、教育电视节目的现状

电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传媒手段之一, 而电视节目则是依附于这种传媒的信息主体。作为教育类电视节目, 具有政策性、知识性、教育性的特点, 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职业教育和系统学习为主的教育节目, 例如中国教育电视台二套的《跟我学汉语》, 中国教育电视台二套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第二类是面向大众的以传播知识为主, 增强知识涉猎的教育节目, 这种节目形式活泼多样, 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百家讲坛》《走进科学》等。

但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电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逐渐退居辅助地位。传统电化教育中的电视传媒正越来越受到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的影响。由于受到收视率以及收视评价的影响, 教育电视节目逐渐走向边缘化的倾向很明显。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当代教育》栏目总制片人王桥英在做客某论坛时就曾说过, 长期以来, 教育节目到底做什么, 或者怎么做, 很少有人去研究。然而,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 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 电视媒体无疑是具有最大影响度的媒体。例如, 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高达95%。因此, 从这一层面上, 通过电视媒体来传播知识, 为教育服务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那么, 怎样利用电视媒体去做好教育节目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问卷对象是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发放问卷500张, 有效问卷476张。选择方式是随机取样。

(一) 问卷内容以及结果

1.您倾向于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

新闻类37%;教育类40%;娱乐类67%;纪录片17%;电影电视剧47%;动漫类26%;军事类19%;财经类33%;

2.您对现在教育类电视节目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4%;一般了解78%;完全不了解18%;

3.您对目前教育电视节目的总体看法是:

做的很好17%;做的不够好63%;太差了10%;不知道10%;

4.选择您知道的教育类电视节目:

百家讲坛82%;探索﹒发现69%;走进科学65%;世纪大讲堂17%;状元3607%;大学语文讲座12%;Discovery 53%;走遍美国36%;In Chinese乐学中文13%;国学堂9%;健康大学堂16%;空中英语教室27%;screen talk看电影学英语9%;

5.选择您喜欢的教育类电视节目的原因:

风趣幽默43%;内容有吸引力51%;形式新颖35%;主持人风格强烈22%;可扩展知识面43%;知识易学易懂44%;

6.选择您觉得教育类电视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

传播方式单一43%;节目内容枯燥48%;推广不足45%;应用领域狭窄21%;节目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30%;数字电视普及率低14%;其他2%;

7.您收看教育类电视节目的途径是:

数字电视频道67%;网络视频点播63%;手机媒体15%;学校统一播放5%;数字卫星电视13%;其他方式10%;

8.您认为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播途径:

数字电视频道17%;网络视频点播85%;手机媒体61%;学校统一播放19%;数字卫星电视13%;其他方式5%;

9.选择您喜欢的教育电视节目互动方式:

现场参与30%;短信互动38%;网络互动50%;电话互动19%;无互动12%;其他互动方式4%

10.您认为受众对教育电视节目的教育需求:

符合9%;基本符合55%;不符合23%;不清楚13%;

11.您认为教育电视节目主要面向的群体是:

面向普通观众66%;面向专业学生40%;面向科研人员12%;

12.您认为教育电视节目对教学最主要的作用:

创新教学模式44%;补充教材内容49%;扩展教学手段36%;降低教学成本18%;扩大教学规模33%;

13.您觉得教育电视台最需要开办一档什么类型的节目:

新闻时事类32%;生活资讯类41%;校园短剧类30%;

(二) 分析和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 当代大学生对教育电视节目的总体现状不是很满意, 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节目本身方面, 内容枯燥, 形式单一, 相比之下, 娱乐节目还是吸引了大多数大学生的眼球。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单单是获取知识, 为了学习而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而主要是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 释放身心的疲劳, 通过观看娱乐节目进而获得精神的放松和愉悦。因此, 制作教育电视节目不应该采用沉重的、说教式的形式, 而应该采用活泼、具有吸引力的方式。

其次, 接收方式方面, 大学生收看教育电视节目的主要途径是数字电视频道和网络视频点播。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他们对于网络有着很强的亲近感。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化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 网络是最有前景的传播载体。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收教育咨询的重要途径, 以后的教育电视节目必须与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被受众所接受。

再次, 互动方式方面, 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网络互动, 其次是短信互动和现场参与。这反映出大学生受众的参与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思想参与, 即大学生希望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一种主动思考的权利, 从而参与到电视节目中。传统说教式的节目已经越来越令大学生反感, 被动地接受主持人的灌输, 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局外人”的感觉。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电视节目应注意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 让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思考。另一种是行为参与,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在话筒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动可以使他们介入其中, 进行双向的交流。

最后, 大学生期待电视台能够播出内容更加丰富的教育节目。例如, 新闻时事类、生活资讯类、校园短剧类等等, 实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统一。那些单纯教育性质的服务, 犹如“授人以鱼”一样, 只是满足了受众直接的、浅层面的需求, 而大学生更期待教育电视节目可以做到“授人以渔”, 既服务又引导, 即在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的同时, 还应倡导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 积极引入理性的思考方式。

通过对最后一题主观题的调查, 概括大学生提出的建议有以下五点:第一, 更好的利用网络这个载体, 提供往期节目的视频下载和文本资料;第二, 将教育电视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并适当增加档期;第三, 应用领域要拓宽, 内容以实用为主, 同时要易学易懂, 形式更加新颖活泼;第四, 多增加互动方式, 多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的栏目, 减少插播广告;第五, 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 扩大影响力, 提高普及性。

摘要:教育电视的观众主要是从事教育活动和接受教育的人群。当代大学生无疑是这一受众人群的领军者。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 通过调查分析他们对于教育电视节目的认知情况, 期待对当前教育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电视节目,当代大学生,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胡小玲, 抗文生.浅谈教育电视节目的发展.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2]王宏.探究现代教育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中国电化教育, 2009.10.

[3]王思.教育类电视节目与“以人为本”.媒体与传播, 2005.

[4]任奉权, 王炬.寻求专业性与大众化之间的对话.频道视点.

[5]季建华.电视教育专题节目创作漫谈.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6]廖华林, 杨晓娜.谈谈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电视节目制作技能的培养.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年, 第3期.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9

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 嘉兴市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全力拓展市场, 全市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市155家重点联系企业的监测, 有近八成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增长, 其中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企业占48.7%, 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40家机电类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57.5%, 54家纺织服装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46.3%。外贸出口队伍不断壮大, 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276家, 同比增加394家。但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嘉兴遭遇了来自印度、土耳其、美国、欧盟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2起贸易经济调查, 涉案金额4708.69万美元。主要涉及玻璃纤维、紧固件、纺织、轻工等行业。在外贸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新形势下, 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

因此,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 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 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项目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我国, 对“项目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局部实践西方的能力本位课程, 然而当时只关注如何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 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工作任务重新设置课程、确定新课程结构的重要性。这些课程只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 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只让学生获得一项项孤立的技能, 而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能力就是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 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 个体富有智慧地完成任务时, 才能具备职业能力。因此, 项目课程应该以其鲜明的职业性、综合性、人本性, 融知识训练与能力训练于一体, 代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中, 要防止市场的短视性、逐利性和盲目性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 扎实推进电大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 为地方经济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经贸英语人才。

三、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 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 整合理论与实践,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项目课程主要有以下两种教学模式:

一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 互惠互利”战略, 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 合作共建, 共促发展。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有协议、有合作地组织开展项目训练。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 并且在人员的数量、素质、结构、责任感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比如,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到外贸企业———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等单项训练,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实训, 使学生能够将各个单项训练的内容和技能联系起来, 相互融通, 提高综合技能。这一系列商务实践活动, 力求以真实的素材、先进的手段与方法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中学生们积极性高、不怕脏累、干劲十足, 实训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在岗实习的工作指导还不够深入、细致, 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业务档案不完善等。我们应该加以改进, 建立详细地记录学生实习的单位、工作情况, 以及教师跟踪指导的具体资料, 转变教师笼统分派指导任务的管理方式, 实现有效的教学监督。

二是模拟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模拟企业经营实训, 以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为背景, 采用把企业搬进课堂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在实训室可以步入另一个工作环境。同时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 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边说边做, 使整个企业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体会到外贸函电的传递过程, 熟悉单证的种类, 在逼真的环境中提高应用能力。

四、项目课程教学项目的开发和设计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要立足本土, 面向全球, 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努力开展项目合作, 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学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改革课程体系, 推行模块式教学。根据岗位分析结果, 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 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 构造模块化课程, 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 从而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针对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从事外贸的特点, 在项目课程设置时要立足商务, 向进出口贸易发展, 培养进出口贸易单证员、报关员等, 强化如单证英文识别, 运输报验, 托运, 投保等英文实践操作, 从而培育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适应全球经济需求的高级商务人才。

在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设计上, 必须围绕着岗位技能训练展开。在项目设置上, 根据开放式商务贸易技能训练的要求, 其训练体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项训练。比如: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谈判等单项训练。第二阶段:综合训练。比如:通过模拟外贸公司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训, 将学员学习的各单项的技能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运用, 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 以适应当今外贸企业的用人要求。第三阶段:基地训练和顶岗实习训练。即让学员深入企业, 在实战中检查学生在校学习和训练的效果, 锻炼应用能力。当然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岗位落实后, 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要细致, 不能流于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有针对性地安排具有相应专长的教师给予指导。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参与, 跟踪辅导, 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关商务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准则, 扎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技能。

总之,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要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综合优势, 形成多功能的社会服务网络,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商务英语服务团队和校企合作商务研发团队, 积极实施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活动, 为实现电大转型升级, 科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几个关键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9) .

[3]曾莲英, 黄新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探讨——以《商务接洽》课程开发为例[J].代教育论坛, 2010 (6.)

[4]蒋庆斌, 郝超.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6.)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10

(一)

一个人找一份好工作, 可以少去很多为生计奔波之苦, 增加很多生活的快乐, 还能为家庭幸福创造条件。可以说, 找工作的事儿很重要, 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来说, 就业即便不是唯一的指挥棒, 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挥棒。因此, 我们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的调整的思考就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状况开始吧。

2013年暑假,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针对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做了一次小规模的调查, 情况如下。

1. 在电视台工作

去电视台工作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最对口、最理想的就业去向。事实上, 本院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去了各级电视台工作。如王宝峰去了山东省农科频道, 李亮去了北京电视台, 孟正去了山东教育电视台;2009届毕业生刘大鹏去了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 刘宝去了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 王艺霖、王祎敏等人去了青岛电视台, 柳晓去了烟台电视台, 董坚去了青岛市城阳电视台, 徐文良去了威海市文登电视台。他们在电视台往往是从事摄像、剪辑开始干起, 慢慢成为资深记者、编导、制片人等。

2. 在影视制作机构工作

随着电视台制播分离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的制作从电视台内部分离出来, 交由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制作机构来完成。业务量的增多催生了一大批影视制作机构。在电视台人才日趋饱和的情况下, 大量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转投影视制作机构的门下。如刘成林到了光线集团, 李靖到了世通华纳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马征到了北京云盐光禾国际影像公司, 苑林涛到了青岛东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梁晶晶去了青岛星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于超、于治到了悦传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郝雅宁到了青岛广电和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解坤坤、朱佩佩到了辽宁省鞍山市映水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 中国的影视制作机构成立时间往往不长, 多属于业务拓展期, 能给员工更多的施展才能的机会和上升的空间。

3. 在平面媒体工作

平面媒体主要是报纸和杂志。在广播、电视兴起之后, 报纸和杂志沦为传统媒体, 在新媒体兴起之后, 连广播、电视也沦为传统媒体。由此可见, 报纸和杂志实在是太传统的。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之下, 报纸和杂志日趋萎缩。但是即便如此, 报纸和杂志短时间内也不会消亡。如果能借重新兴媒体, 报纸和杂志仍可焕发出新的生机。如电视读报节目、网络报纸、在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等。

平面媒体对文字功底要求较高。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 平面媒体尤其青睐文字功底好的毕业生里有一定摄影水平的。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有美术—摄影—摄像—图片处理系列课程的学习。在这之中, 爱好和擅长写作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去平面媒体找工作就很有优势。如顾佩佩选择了烟台日报社, 李晓梅选择了龙口市报社, 程培玉选择了寿光日报社, 申艳艳选择了《临商》杂志社。

4. 当公务员

近年来, 中国的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考上了, 就拥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因此, 这是一种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本院一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 特别是一些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 会把考公务员当作主攻方向。事实上, 每年总会有一部分考上公务员, 进入各级政府机关工作。如徐鑫效力于江苏省农林厅, 肖蔚效力于青岛海关, 贡允彤效力于枣庄市市中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王辉效力于济宁市汶上县委组织部, 许霄鹏、张晓丽效力于文登市宣传部, 牟苗效力于青岛市黄岛区宣传部, 李含燕效力于青岛市胶州市计生办, 赵斌斌效力于青岛市即墨市计生办公务员, 李柄萱效力于青岛市莱西人民政府。他们虽然没有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 但是一样是在用自己所长为人民服务, 值得嘉许。

5. 在教育行业工作

现在, 从事教育不再是师范类毕业生的专利。一方面, 师范生毕业后不一定能从事教育;另一方面, 非师范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从事不了教育。青岛农业大学不是师范类院校, 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也不是师范生。但是每年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有从事教育的。如王冰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从事教育工作, 于淼、任怡兆在青岛农业大学从事教育工作, 刘绪金在青岛滨海学院从事教育工作, 韩冰在旗城中学从事教育工作, 张林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事教育工作, 陈雅琳在济南儿童医院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 他们把在校学到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和能力应用于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校园电视台建设以及学校新闻、宣传工作, 发挥了自己专业上的特长, 体现了各自独特的价值。

6. 在房地产公司工作

房地产业似乎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互不搭界。但事实上, 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少毕业生在做房地产相关的工作。如王子刚就职于济南实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同时兼任山房网顾问, 吕畅晓就职于威海房地产交易处, 尤鹏就职于锦绣恒辉房地产顾问公司, 王玲玉就职于青岛高新兴业建材有限公司。他们为什么能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究其原因, 房地产公司不仅需要盖房子的, 还需要宣传、销售、文秘、管理人员等。在这里,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当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7. 在航空部门工作

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在航空部门工作的。如韩冰清在首都国际机场工作, 栾涌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员, 王奕人、车倩倩则成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空姐。虽然毕业之后他们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但是据他们说, 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本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研成绩斐然。如李圣龙、张沐、李春燕、刘丛丛、别君红、王攀、王晶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巩安、刘冬、刘大鹏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赵帅考入渤海大学, 蔺琳考入南京航空学院, 周春晖考入西北师范大学, 陈立宁、郭雅静等考入青岛农业大学农业。胡良伟、李艾真等则选择了在海外读研。他们虽然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就业, 但是他们的深造将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如刘丛丛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济宁市宣传部当公务员, 别君红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从事教育工作, 巩安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影视中心从事电视剧制片工作。

(二)

以上我们仅仅关注了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部分毕业生, 就发现其就业去向不再像新世纪以前那样, 局限于电视台, 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果扩大范围, 关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我们相信, 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我们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既然就业去向变了, 我们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做出调整。

那么, 我们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呢?这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 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我们主要谈一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调整的指导思想吧。

1. 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

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不通一艺莫谈艺, 实践能力是真凭。”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不精通这门艺术, 不能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 就等于没有学好这个专业, 其他方面, 如各种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 也很难在专业上立足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基本的实践能力有电视文案写作、摄像、剪辑。一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 如果不会写电视文案, 或者不会摄像, 或者不会剪辑, 他就做不出片子来。更高一层的实践能力有电视策划、管理、电视节目营销等。一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 如果精通电视策划, 那么他制作的电视节目将更有竞争力;如果精通管理, 那么他的团队将是高效的;如果精通电视节目营销, 那么他的电视节目就更赚钱。因此,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把学生会不会做片子以及做片子的水平作为考察我们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加大电视文案写作、摄像、剪辑、电视策划、管理、电视节目营销等与实践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的比重, 并在这些课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程实习、联合作业、毕业实习等教育教学活动, 使学生逐渐具备独立完成制片任务的能力。

2. 在做中学

既然实践能力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育教学非常重要, 那么, 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呢?对于应用性很强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 在做中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早在100多年前,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主张。后来, 民国时期的陶行知先生进一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但是, 很长一段时间, 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 我们的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教学重理论, 轻实践, 重讲授, 轻练习。导致的后果是, 很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很差, 达不到一上岗就能上手的水平。今天, 我们重申“在做中学”, 就是瞄准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专业教育的目标, 遵循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专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 在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坚持在做中学。

3. 要一专多能

以前人们说:“一招鲜, 吃遍天。”而今,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但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 在还不明确自己将来要吃那晚饭的时候, 只学一招 (如剪辑) , 实在是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就业的时候, 这个不行, 就全不行了。如果学生能在把一招学精的基础上, 广泛涉猎相关专业技能。那么, 这个不行, 还有其他的专业技能可用。

更重要的是, 现在很多工作都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做。毕业生只有掌握多种技能, 才能适应这种需要, 胜任这样的工作。而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点就是一专多能。

注释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11

[摘 要] 在当前网络技术深刻改变教育领域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能更好把握这一机遇,互联网时代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模式要实现转变。本文阐释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指出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而完善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开放式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70-02

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积极贯彻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发展对广播电视大学培养人才的要求,要创新教学模式,为学习者创造个性化、一站式的学习与工作环境,这样才是互联网时代教学发展的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已经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者对教育的需求冲破了时空的局限。广播电视大学就要适应时代发展,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大学要在教育教学创新中得以发展,要创立开放大学的完全开放教育,在教学方面要侧重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需要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试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变革。

由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效果不好。这样的教学内容刻板,对教学的评价体系也比较单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广播电视大学必须要引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能够优化教学系统,实现提高教学效益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念

开放式教学模式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不断引进新的教学要素,开拓教育视野。从西方开始的现代教学理论,出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它们都注重对学习者自身潜力的挖掘与激发,提倡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单方向灌输式教学,而应该辅助学生的学习,发挥引导的角色作用,改变教师的权威式的命令或绝对服从。这完全改变了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再停留在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而关注了学习者的情感、心理动机的变化。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的人才。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师生共同分享学习体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开放式教学模式正是在借鉴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适应了当今教育的实际需要,是创新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在师生角色和教学地位方面,要进行转变,从教师输出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为教学的指导者和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学习的建构者。在教学内容上,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上,而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习者的兴趣进行拓展。

二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设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因此,开放式教学模式应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要求。

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想象力。要让学习者自己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学习者要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进行持续学习。在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方面,要使学习者感到轻松,不再有较大的学习压力,要让学习动力牵引着学习者,而不是学习压力压迫学习者被动地学习。这样学习者的思维就能够比较开放和活跃,接受新知识比较快。教师鼓励学习者自己动手进行知识的搜集整理,有条件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和实物的操作与制作,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能更具生动性和操作性。

其次,要在教学中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要能够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出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能够获得仿真的教学情境,这样才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推进。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对教学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评价,师生能够通过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充分营造良好的民主的教学氛围。开放式教学环境要将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扩展,使社会上的单位与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教学实训合作。

最后,要积极推进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灵活多样。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仅以课本知识内容为教学内容,还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用人单位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人兴趣等进行积极调整,力求使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上面灵活多样,使得教学得以和谐有序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但是在课堂上面进行学习,还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这样就创新了课堂,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开放式教学用创新的思维打造新型教学模式,学生提升了教学中的地位,成为学习的构建者、实践的参与者。

三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参与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方面的情况,比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求知活动。为学生进行创新与探究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能够与教师等开展交流与合作。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开放式教学体现题目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策略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开放性上。

首先,开放式教学要能够让学生具有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主宰者的角色,要能够从权威转为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学习与思考,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的不同想法,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正面鼓励,要改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表达权利,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学生自此具有较大的课堂学习主动权。

其次,开放式教学要能够在动态性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创造能力。由于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原有的教学计划就要进行调整,教学进度也会发生弹性变化。这样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控制教学,合理安排教材与教学内容 ,为开放式教学的动态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开放式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形成学习的合作小组 ,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教学氛围。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并就答案进行交流。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能力。

最后,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能够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开放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形成激励师生的教学机制。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侧重对学生的实践创新与发展潜能的培养,评价的角度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发展性,评价方式更加开放与灵活。具体地讲,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评价主体还要包括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者与管理者等。教学的评价指标要多角度,要评价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探究精神以及主动学习行为等,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法采取模糊评价、分层评价、物化评价、纵向评价等不同的形式。这样才能形成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才能反过来客观科学地评价开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才能指导和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总之,通过对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明确了广播电视大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大学要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开放大学的教育宗旨。开放式教学模式就要以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为指导方向,要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更好地完成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任务,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远程教学技术应用程度,重视教学的灵活性,更好地方便学生的学习。开放式教学模式侧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教师发挥咨询顾问角色的作用,而不是以往命令式的角色。这样就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才。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应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在线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手段,真正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各环节都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更加方便。同时,要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让师生和社会各界能够接受和认可,鼓励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这样才能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有着较强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兰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5(09).

[2]杨霞,张继河.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及优化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4(05).

[3]周志忠.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一体化互动融合的实践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17).

[4]徐锦培,孙福万.中英两国开放大学基本特征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5 (09).

[5]周志忠.开放大学建设中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社会化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

[6]徐晓放,夏春德.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

大学社区教育广播电视论文 篇12

电大开放教育学员以在职学习者为主,一直存在着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因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学员参加面授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坐在电脑前学习,更多是利用分散零碎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对学习形式和学习资源的获取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克服学习时间上的困难,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呈飞速发展之势,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移动设备迅速普及,移动学习应运而生,非常切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需求,为我国开放教育的与时俱进带来了新的契机。移动学习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其所具有的学习地点多样、学习时间灵活的特点,恰好契合在职学习者随时可学、随处可学的需求。按照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的定义,移动学习就是依托当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无线智能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

在具备技术可行性之后,移动学习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离开丰富、适用、易获取的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就是一句空话。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各级电大在开放教育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这些学习资源从建设模式到呈现方式都不是为移动学习量身打造,无法满足移动学习的需求。因此,如何有的放矢地加快远程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移动学习特征分析

(一)自由空间,学习无处不在。

移动学习突破空间限制,使传统的“课堂”虚拟化、无限化。学习工具的可移动性,特别是小型化、多样化,使得学习者可以将其随身携带,因此学习行为不再受到学习场所的限制和约束。无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在会场展馆还是人在旅途,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均可以进行学习。即便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事先把学习资源下载到手机、PAD等智能终端,同样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移动学习。技术进步使学习完全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二)自主时间,学习随时可行。

移动学习在学习地点上的移动性和无限制,使移动学习行为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而变得更加灵活,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这一点给开放教育学员尤其是在职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多数电大学员很难有整块的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使他们更加自主地调控学习时间和节奏,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碎块化时间进行学习,甚至短暂的工间休息或候车时间也可以用来学习。

(三)自动交互,学习方便快捷。

移动学习虽然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老师在身边实时进行指导,也没有同学在身边可以随时互动互助,但是即时互动、方式多样、随时在线的现代通信技术,使移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动非常方便快捷,移动学习者可以随时与其他学习者或者老师进行信息交流。这也使得移动学习能够高度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避免学习的孤单、枯燥。

(四)自我定制,学习充满个性。

移动学习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大水漫灌”,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合适的学习节奏。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重复学习,还不明白的部分投入更多时间,重点难点部分反复学习揣摩。在学习模式上,学习者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控制学习进度。移动学习意味着学习者的自我定制成为可能,个性化学习越来越成为远程教育的主流。

三、移动学习资源分析

(一)移动学习资源概述。

学习资源是指学习环境中一切可以被学员利用的显而易见的或潜藏的客观条件。根据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分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两种。本文所讨论的移动学习资源以“软件资源”为主,即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知识。移动学习资源则是指为支撑移动学习活动,以音频、视频、软件等多媒体形式来呈现的学习材料。

毋庸置疑,在移动学习系统中,移动学习资源居于核心地位,教师依靠它开展教学活动,学员依赖它获得知识。移动学习资源与普通学习资源在组织方式和呈现方法上有着很大区别。移动学习空间自由、时间灵活、互动便捷的特点,要求移动学习资源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远程访问和浏览、下载,能够方便地进行双向、即时交互,同时,每个学习模块的信息承载量要适度,要满足移动学习内容片断化的需求。

(二)常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移动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呈现手段来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学习资源。

手机短信是移动学习资源最初始、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形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和显而易见的不足。这种方式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传播,教师将教学安排、知识要点、讨论议题、考核重点等用短信“广而告之”。其优点是制作简单、传送快捷、覆盖面广、到达率高,且可进行一对一的直接互动,这类资源形式较单一,同时费用低廉。其缺点是形式单一、内容有限、无法进行复杂信息的专递,而且无法进行多媒体交互。这种模式的移动学习资源日渐式微。

2. 以网页浏览为基础的学习资源。

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教学服务器,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等学习活动。这种方式图文并茂,不仅可以传输文本,还可以传输图像和视频。其优点是表现性好,概括性强,内容丰富且简洁明了,方便学习者进行片段化学习,缺点是系统性不强,学习内容的逻辑关联性不强。

3. 以“在线下载、离线浏览”为特征的移动学习资源。

学员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将该类移动学习资源下载、存储到个人移动终端上,然后进行离线学习。这类移动学习资源越来越受学习者的欢迎,符合移动设备的操作规则和移动学习的特点,有利于片段化学习、重复学习,缺点是逻辑性和系统性不强。

4. 专门开发的APP移动学习资源。

这种方式的移动学习资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越来越成为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优点是针对性强、移动性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模拟课堂,增强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的交互。缺点是一般收费较高,后期的维护、更新不足。

(三)现有移动学习资源状况。

以新疆电大《幼儿园班级管理》为例,对新疆电大移动学习资源现状进行初步分析。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新疆电大《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较有力地支撑了学员的移动学习。目前,该课程已有移动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辅导四套、模拟试题三套、平时作业四套、视频课六个,以及教学大纲、实施细则和考核说明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目前的移动学习资源在质和量上仍与学员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现有资源的更新与新资源的建设滞后于学员需求。同时,还存在内容较为单一、交互性不强等薄弱环节。

据统计,学生对现有移动教学资源的点击量分别是:教学大纲62次、实施细则70次、课程说明56次、教学辅导239次、模拟试题183次、平时作业207次、视频课程1,023次。从中可以看出,文本类资源的点击量相对视频资源来说,比较低。由此可见,视频资源的欢迎程度更高,这与之前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相符: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44.33%更喜欢视频素材,文本格式和图片形式仅受到20%左右的学生青睐。这说明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呈现方式更受学生欢迎,也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文本资源是传统的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抽象表述事物逻辑关系,在目前移动学习资源中应用最成熟,是主要表现形式。但它表现形式单一,易造成学习者的疲惫、枯燥。视频是移动学习中最受欢迎的资源呈现形式,主要原因是视频的感官效果好,表现形式直观、感性、生动,易被学习者喜爱和接受。因此,我们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移动学习的特征和移动学习者的特点设计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增强学习资源的吸引力。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选修课,根据学员分布情况,我们选取学员较多的塔城电大、阿勒泰电大、巴州电大的6名学员进行了沟通,对他们使用本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访谈。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文本资源针对性不强,并且内容较为冗长,缺乏提炼;视频资源更容易吸引他们,视频中老师的讲解更加直观、形象、易懂,重难点内容在视频课上得到很好的呈现。学员建议除了教师的视频授课资源外,还可以提供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幼儿园实例视频资源,例如幼儿园一日生活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并使之精炼、实用。

四、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

毫无疑问,“移动”二字是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必须紧扣的主题,从内容到形式均要符合移动学习的特征与需求。同时,还必须遵循微型学习的有关理论,借鉴微型学习的实践经验,使学习资源与移动学习的方式相匹配。此外,还要注意与普通学习资源的区别,在资源载体、表现形式、信息容量、交互互动等方面符合移动学习的条件。

(一)学习内容微型化、系统化。

工学矛盾、缺乏相对完整的学习时间是移动学习者特别是开放教育学员面临的难题。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着眼于解决这一问题,细致梳理学习内容,提炼要点和难点,并将学习内容系统化,使每一个移动学习单元短小精炼、适格适用。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为例,本课程一共十章内容,无论文本资源还是视频资源,都是以章节为单位,而且每章涵盖内容很多,这样的设计并不适合电大学习者,因为他们学习的时间不固定,且呈碎片化,任何突发的状况都会干扰到他们学习的进程,使得移动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移动学习内容应打破传统的以章节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在保持学习内容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以课程知识点为核心进行分割、提炼、打包,形成短小精干的微型学习模块。每个章节分成很多具有内在逻辑性的资源模块,以满足移动学习者碎块化学习的需求,方便学习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微型模块的学习。对于最受学习者欢迎的视频资源,最好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根据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的研究,移动学习模块持续的时间应被控制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微课时长控制在5~10分钟,视频内容按照更细致的课程知识点为基本单位来制作,便于非连续的学习方式。每个微型模块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由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知识体系。因此,学习资源既做到了微型化,又兼顾了系统化。

(二)学习资料精炼化、专门化。

所谓精炼化,就是用于移动学习的知识模块应做到内容概括精炼,重点突出,难点清晰;所谓专门化,就是移动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不偏离学习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移动学习资源既覆盖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又注意满足学习者在工作岗位、职业生涯发展上的专门需求。因此,在进行资源设计时要做好充分的需求分析,使学习资源更具有针对性,以更好地满足学员需求。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为例,目前所提供的文本资源针对性不强,缺少提炼,而且更多是对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再次呈现,缺少实例,对于学习者而言过于枯燥,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普遍性需求。在今后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应结合课程内容,每个学习模块聚焦一个贴近现实的主题,从而增强学习吸引力,方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并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考虑到移动学习的环境多种多样且很多时候存在外在干扰,因此,学习资源要能够持续吸引并锁定学习者的注意力,持续激发并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些都要求移动学习资源的精炼化和专门化。

(三)注重学习者的差别化、个性化。

自我定制、个性化学习是移动学习的显著特征,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点。同时,移动学习者的个人背景、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工作特点、时间安排千差万别,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必须注重这一差别。在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时,要在模块架构、内容分类、难度设计、媒体形式、语言选择、界面编辑等方面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习惯与偏好,努力设计出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拓展学习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广度、契合度上下功夫,在内容分类、提炼上下功夫,使移动学习资源更丰富、更系统、更具可选性。

五、结语

移动学习不仅是开放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更是开放教育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工学矛盾,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在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目前,影响移动学习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学习资源与学生需求脱节,适应开放教育特点和碎片化学习需要的资源不足,呈现方式落后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资源设计不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因此,要充分发挥移动学习在开放教育中的作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移动学习的核心和基石,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应该成为我国开放教育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

[2]徐龙.基于电大教育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中国校外研究,2011,9

[3]李会聪,王中香,颜磊.浅谈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4]李焕亮,姜秀梅.移动学习资源及其建设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

[5]王伟.浅谈移动学习资源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3,2

[6]董彩云.山东开放大学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7]朱军文.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库研究[J].福建电脑,2015,2

上一篇:医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下一篇: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