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辅助教学

2024-06-04

电化辅助教学(通用8篇)

电化辅助教学 篇1

电分析化学(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是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是仪器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分析化学以测量某一化学体系的电化学响应为基础,根据其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参数的变化, 与含量建立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所测量电参数的不同,电化学分析法可分为电导法、电位法、电解法、库仑法和伏安与极谱法等[1]。电分析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可实时检测等优点,在食品工业、医疗卫生、 生物传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3]。

目前,各高校已经将电分析化学列入化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恒电位仪、极谱仪等电化学分析测试系统是进行电化学分析和测试的基本工具[4]。近年来,国内外的电化学分析仪器得到了蓬勃发展,为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硬件支持。然而,许多高校学生对某些电化学分析系统比较陌生,导致学生在学习电分析化学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材知识。

上海辰华仪器公司研制的新型电化学工作站( CHI660E型号) 是一台具有多种电分析测试功能的仪器,其附带软件在不与工作站连接时仍可以在电脑上正常使用和分析,此软件可以将电化学实验 “搬到”教室,在讲解电分析化学课程的同时展示此软件的内容,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和巩固电化学分析原理, 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本文利用CHI660E多功能电化学测试软件,以循环伏安法教学为例来阐明其辅助电分析化学教学的显著效果。

1应用实例

1.1循环伏安分析原理

循环伏安法( Cyclic Voltammetry) 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控制电极电势以不同的速率,随时间以三角波形一次或多次反复扫描,并记录电流 - 电势曲线。其三角形的脉冲电压图和循环伏安曲线可参考文献[5]。利用循环伏安曲线可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性,中间体、相界面吸附或新相的形成,以及偶联化学反应性质等[6]。

1.2电化学测试软件辅助教学过程

教材中对循环伏安法的分析测试原理介绍地很全面,但是学生如果只依靠教师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循环伏安法的原理和具体应用。在课堂上利用电化学软件进行讲解和巩固,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1技术选择

首先打开CHI660E电化学测试软件。熟悉电脑操作的学生对此界面不会感到陌生,此软件的应用性很强,所以在讲解每一种电化学分析测试程序之前要对相应按钮的含义和作用进行详细解释,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当前电化学方法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后续电化学技术学习的欲望。

点击图1中红色圆圈内的按钮,其含义为 “技术”,下拉框内为该软件能完成的所有测试方法,第一个为循环伏安法, 点击OK即可打开循环伏安技术的测试程序。

1.2.2参数设置

点击图2中红色圆圈内的按钮,其含义为 “参数”,下拉框内为完成循环伏安测试所需要设置的所有参数。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中循环伏安技术的原理,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最关键的参数设置。

( 1) 起始点位( Init E) : 循环伏安曲线开始扫描的电位,一般情况下,起始电位是溶液中电解质的氧化还原状态来设置,如果是高价态则与高电位的数值一致,反之与低电位的数值一致。

( 2) 高电位( High E) : 循环伏安曲线扫描的最高( 最正) 电位,与三角波电势图中的最高电位相对应( 教师需要展示循环伏安法的电位扫描原理图中的最高电位,让学生理解在实际操作中该电位的设置方法) 。

( 3) 低电位( Low E) : 循环伏安曲线扫描的最低( 最负) 电位,与三角波电势图中的最低电位相对应( 教师需要展示循环伏安法的电位扫描原理图中的最低电位,让学生理解在实际操作中该电位的设置方法) 。

( 4) 扫描速度( Scan Rate) : 每秒钟扫的电位数,即三角波电势图中直线的斜率( 教师需要展示电位扫描原理图中直线的斜率,让学生理解在实际操作中扫速的设置方法,并说明扫速的数值决定了测定反应的时间,如果是较慢的电化学反应,应该设置低扫速,反之则应设置高扫速) 。

( 5) 灵敏度( Sensitivity) : 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电流的变化值。任何电分析方法都有特定的灵敏度( 教师需要强调灵敏度在循环伏安技术中的确切概念,如果是较灵敏较快的电化学反应,应设置高灵敏度,反之则应设置低灵敏度) 。

1.2.3循环伏安扫描

点击图3中红色圆圈内的按钮,其含义为 “运行”,即可得到与教材中类似的循环伏安图,在此图中,向学生讲解最低电位、最高电位、氧化峰电流、还原峰电流等数值与教材中相应部分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个参数和结果的来龙去脉,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循环伏安技术原理的理解,学生还可以利用软件的界面参与循环伏安实验,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结语

循环伏安法是电分析化学中的基础电分析技术,是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本文以循环伏安法教学为应用实例,展示了CHI660E多功能电化学分析软件在电分析化学课程辅助教学中的优势。该软件加强了学生对循环伏安技术理论的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形化界面的互动活跃了课程教学气氛。该软件内包含的其它测试技术也将为其它电分析方法的教学起到较好地辅助作用,在电分析化学教学中有一定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电化辅助教学 篇2

制备亚微米或纳米材料,可以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缩短Li+的迁移路径,是提高材料倍率性能的有效途径[5]。目前,制备Li4Ti5O12的主要方法有固相法[6],溶胶-凝胶法[5,7-8]和水热法[9-10]等。其中溶胶-凝胶法具有纯度高,处理温度低,均匀性好,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等优势,常被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Khomane等[5]以CTAB为络合剂,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级的Li4Ti5O12负极材料,在0.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4mAh g-1,经过30循环后仍然保持164mAh g-1。Hao等[7]以三乙醇胺为络合剂,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80nm的Li4Ti5O12球形纳米晶,在23.5mA/g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8mA h/g。溶胶-凝胶过程中,使用络合剂可以抑制金属离子强烈的水解反应,调节溶胶-凝胶化速度,从而更好的控制材料的晶粒生长和颗粒大小。然而,目前以己二酸为络合剂制备Li4Ti5O12的研究鲜见报道。

本研究以己二酸为络合剂,钛酸丁酯和醋酸锂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狭窄的尖晶石Li4Ti5O12材料,并将材料组装成R2032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Li4Ti5O12材料的合成

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钛酸丁酯(AR)、醋酸锂(AR),分别溶解于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中;在磁力搅拌下,将溶液混合均匀形成黄色透明溶胶。再称取一定量的己二酸(AR)溶于乙醇和少量水的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不断搅拌形成白色粘性溶液,升温至80℃并不断搅拌,直到形成白色凝胶。所得凝胶100℃下干燥24h,形成干凝胶前驱体。前驱体经研磨后,置于马弗炉中400℃预烧4h,然后在800℃、空气中煅烧12h得到Li4Ti5O12样品,用LTO-1 表示。另外,在相同条件下不加己二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4Ti5O12样品作为空白对照试验,用LTO-2表示。

1.2 Li4Ti5O12材料的表征

采用日本理学D-MAY ii A型X射线衍射仪(Cu靶,λ=0.154056nm;管压40kV,电流35mA;扫描范围及速度2θ=10°~80°,4°/min)对Li4Ti5O12粉末进行物相分析;用扫描电镜(Hitachi SEM S-3400N)对样品的颗粒尺寸和微观形貌进行观察。

1.3 实验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把Li4Ti5O12粉末、导电剂乙炔黑和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8∶1∶1混合均匀,以NMP为溶剂,调成一定粘度的浆料。将浆料均匀的涂于铝箔上,在120℃下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以该极片为电池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聚丙烯多孔膜(Celgard2400)为隔膜,1mol/L LiPF6的EC/DMC(体积比1:1)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干燥氩气的手套箱(Mikrouna,super-1220)中组装成R2032型扣式电池。

采用深圳新威BTS高精度电池测试仪对所组装的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压测试范围为1.0V~2.5V。用上海辰华生产的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测试,扫描电压范围为1.0V~2.5V,扫描速率为0.1mVs-1。

2 结果与讨论

2.1 Li4Ti5O12的物相分析

图1所示为前驱体在800℃下烧结12h所得样品LTO-1和LTO-2的XRD图。由图可见,LTO-1和LTO-2样品的衍射峰与JCPDS卡片(26-1198)的衍射峰完全吻合,没有其他杂质峰,表明这两种样品均为立方尖晶石Li4Ti5O12纯相。利用Jade5.0软件对XRD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计算出LTO-1 和LTO-2样品的晶格常数a分别为8.367 和8.369,与Ohzuku等[3]的报道一致。通过Scherrer公式计算Li4Ti5O12的晶粒尺寸,LTO-1和LTO-2样品在(111)、(311)、(400)衍射峰的平均粒径分别为78.8、77.8、78.9nm和92.5、109.8、106.5nm,这表明使用己二酸可以有效的控制Li4Ti5O12晶粒的增长。

2.2 Li4Ti5O12的形貌分析

图2为Li4Ti5O12样品LTO-1 和LTO-2 的扫描电镜图。由图2(a,b)可知,LTO-1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狭窄(200~400nm),基本无团聚现象。然而,由图2(c,d)可知LTO-2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团聚严重。这表明己二酸在溶胶-凝胶法制备Li4Ti5O12材料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己二酸与Ti4+络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抑制钛酸丁酯的强烈水解-聚合反应,形成分布均匀的Ti(OH)4凝胶;另外在烧结过程中,己二酸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促进晶核的生长,同时放出大量的气体使材料的结构疏松,抑制颗粒长大,从而制备出颗粒细小均匀的Li4Ti5O12材料。

2.3 恒流充放测试

图3和图4分别为Li4Ti5O12样品LTO-1、LTO-2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和充放电循环性能曲线。由图3可知,LTO-1和LTO-2样品在1.55V(vs Li/Li+)左右均存在非常平坦的充放电平台,平台放电容量占总放电容量的85%以上,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69.59mAh/g和152.27mAh/g。由图4可知,LTO-1样品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经过3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由第二次的166.16mAh/g降为158.17mAh/g,容量保持率为93.2%。而LTO-2样品的循环性能差,容量衰减快,经过3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由第二次的148.22mAh/g降为121.39mAh/g,容量保持率仅为79.7%。LTO-2样品的放电比容量较低,循环性能较差可能是由于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团聚严重,不利于锂离子的扩散,使其无法快速的扩散到颗粒内部,容易造成不可逆容量的损失[11]。

图5所示为LTO-1和LTO-2样品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曲线。由图可见,LTO-1样品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在0.5C、1.0C和2.0C倍率下的稳定循环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6.8、137.9 和124.3mAh/g。这与SEM图所示LTO-1样品颗粒细小均匀,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较大,锂离子的迁移路径较短,在高倍率条件下能快速嵌入与脱出相一致。 而LTO-2样品的倍率性能较差,随着倍率的增加容量衰减很快,在2C倍率下的稳定循环放电比容量仅为32.2mAh/g。

3 结论

电化教学培训心得 篇3

上午首先是张春元馆长作的题为《信息化成为教育腾飞的翅膀》的专题讲座。在张馆长的讲座中,我们首先了解了英山教育信息建设的基本情况。大量的数据及文件为我们解读了以前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大背景及。然后的讲座中,为我们展示了教育信息化近期建设的目标,“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将会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带来更好的条件,使网络应用于教学更加方便。而在英山改薄的五年规划中,张馆长更是详细地为我们分解出了全县各校电化教学的现状,为后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后,张馆长还专门为我们电化教学管理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目标,工作建议,为我们今后的电化教学管理工作出谋划策。

张馆长的讲座不仅让我们明白了我县教育工作的过去,也指出了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同时还指明了今后工作的重点。便我们这些电教人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徐滴穿老师的讲座《信息技术在电化教学中的应用》更是绘声绘色,从“为什么用”和“怎么应用”两个方面详细讲解了电化教学对课堂效果及学生更好理解等方面的作用。

特别是为什么用中,徐老师从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化解重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能排解思维空间、能开展探究性学习五个方面讲解了电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怎么应用中,徐老师利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为我信展示了利用课件上课带来了不同效果,让我们大开眼界。

下午的培训,分别是由刘卫星老师的关于《NOC创新与实践活动》以及熊伟老师关于《机器人制作大赛》的相关事项,两位老师不仅将两项国际性的电化教学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讲解得有条有理,还为我们分享了他们从参赛到获奖的心得体会,为我们今后参与这项赛事提供了许多便利。

本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1天,但内容主要针对我们农村教师的需求,围绕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管理。目的是帮助我们这些电教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电教管理能力和水平。

此次的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农村教育的重视,感受到远程教育的极大优势,感受到教师到上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教育手段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次培训很有必要,因为资源应用的要害是教师,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经这种培训,使我们能够更加自如的操作电脑,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国家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并让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技

能提高了,教育讲授方法更新了。这种培训也让我知道了电教工作的重要性,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让我知道如何实现教育资源使用的公平性,如何让我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时间、有精力真正用心去从事教育工作,不停提高自身水平。

电化教学手段与地理教学 篇4

堂教学中改变那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来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这样获得的新知,学生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3.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师生情感能在情境中沟通,学生参与意识强、情绪高、兴趣浓,教学的质量、效率又怎能不高呢?

4.能更好地增进师生感情。

融洽、民主、和谐的情境氛围总是能拉近人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置情境,在活跃、轻松的情境氛围中,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也特别能够听进去,师生之间的“不设防”、真情的流露,彼此间距离自然拉近,师生间的友谊也自然升温,对教学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条件。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尝试和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我认为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以促进学生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谈几点体会。

1. 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地理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的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

2. 教学情境应设置为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应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究新知,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 教学情境的创设时间应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要。

教学情境的展示既可以是在一堂课的导入阶段,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的其他阶段;可以是在新授知识前展示教学情境,也可以是在获得新知后为检测和提高认识而创设情境。如在讲完降水类型这一个知识后,我播放了一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让同学们在听歌曲的同时思考台北的冬季雨多的原因?然后我又投影出台湾省的地形图,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结合台湾省地形图,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考虑。台湾的纬围,大大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实现地理教学质量的重大突破。

一、电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突破时空制约。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广阔和复杂性,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是难以进行直接观察和观测的。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能将形象直观的景观和影像呈现在学

度位置正好在东北信风带而台北位于台湾山脉的东侧,冬季盛行东北风,所以台湾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教师通过这样一首歌曲来达到总结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所以,如果在新授知识前展示,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探索;如果在学生已经获得新知后展示,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扩展、提高。

4.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形象性。

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是过空间性强,因此,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必须有直观形象的支持。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了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设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的表象,情境创设逼真,这样还能培养学生时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5. 应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绝对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在这里,教学情境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中的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级,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间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在这样一种情境创设中,获得知识的多少还在其次,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这种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6. 教学情境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性。

教学情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采用过的有: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服务于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应该采用,而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袁金华主编课堂教学论.

[2]梅里尔·哈明编.教学的革命.

[3]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兴趣:地理教学的良师益友

毛新华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江苏泰兴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使学生爱学的目的呢?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每一章节的第一节课时,首先要抓住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讲好第一节课,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比如在讲新教材必修一的第一节课时,我让学生做最简

生面前,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地球的运动》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可以达到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区域地理中许多难以直接考察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影片、录像片、幻灯片可化远为近。如:《南极洲考察》、《青藏高原》、《话说长江》等等。遥远的地质历史、地壳演变、生物变迁等可通过影音资料,如《地壳的变迁》再现当时的生存环境,不仅能克服时空障碍,增加地理信息量,而且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和理解地理事物特征,增强学习兴趣。

2.突破重点、难点。

电化教学化静为动,形象直观,设计新颖,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可以从多角度突出知识的重点,分解难点,从而化难为易。比如:“锋面系统”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冷锋”和“暖峰”的形成,锋面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过程。“气旋系统”、“反气旋系统”可用动画分解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运动状况,同时也可以整体感知、比较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状况,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在学习“板块构造”、“地壳运动”时可以制作多个视频动画,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等难以描述的问题,通过动画展示,深入浅出地予以解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再如:“台风”、“火山”等自然灾害也可通过录像等展现其原形,形象直观地阐明其原理,加深学生的认为。

3.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巩固知识。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单一的讲授、说教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学生对电化教学的生动有趣、新颖多样极为感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多种感觉器官积极专注,能很好地感知、识记和理解知识点,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在地理电化教学中,运用具体的事实资料,可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同时,可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的抽象思维上升到形象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比较,掌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加强智能的发展。

二、应用电化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尽管地理电化教学手段有很多优点,生命力很强,但是如

单的扮演,一个学生扮太阳,一个学生扮地球,并让地球环绕太阳不停地旋转,让学生来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让同学讨论并展开辩论。这样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而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真实有用,进而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

二、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从第一分钟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愿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问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曹营是“万

果利用不当,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电化教学手段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明确应用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用电化教学,却没有考虑为什么用,用了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时候电化教学手段只是一种摆设。电化教学手段多样,内容丰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应用目的,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展示不易观察的地理事物、解释繁难事物的规律等,不能只追求教学形式的变换,而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手段和素材解决适合的问题。

2.配合其他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内容广泛,非一种教学手段就完全能够解决。电教手段有其局限性,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暗示性语言所起的微妙作用,也不能取代教师富有情感的课堂语言,不能认为它完全可以取代以传统的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电化教学手段,还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配合,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无论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是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为了教学服务,只要能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3.及时进行反馈和小结。

电化教学通过视听手段传输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作用于学生后,教师可通过他们的神态、行为得到反馈。教师要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指出知识的关键,提出思考问题,提示观察点。在进行一段时间后,要及时小结观察的内容,或进行答疑解惑,使观察与思考结合、屏幕与黑板结合、师生互动,及时使知识得到升华和巩固。

此外,在电化教学素材的准备中也要认真仔细,精心策划,尽可能避免粗制滥造,提高质量。在利用过程中变换不能太快,适当地留给学生一些记笔记、思考、吸收的时间。

虽然说电化教学手段优点众多,作用很大,但是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还是需要人去操纵和参与的,所以教师的理念才是最关键的。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电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文章阐述了电化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作用和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浅论语文电化板书教学 篇5

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与一般电教课的区别在于:它除了与一般电教课一样重视图像的作用外,更重视利用简明醒目的图示、图像、图表、文字和符号,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的纲要、缩影、象征和代号,并发挥其启发思考、促进理解、帮助记忆、引导迁移的作用。

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电教课的教学方法相仿,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的播放教学法,一种是以训练学生智能为主的程序教学法,一种是以检查学习成绩为主的成绩考查法。

播放教学法分远距离播放和课堂播放两种方式。从电视机中收看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节目,其中有的利用了图示,这就是通过远距离播放方式进行的语文电化板书教学。课堂播放的方式,则大多配合教师的演播、提示和解说等交叉进行。例如,教学文言文《狼》一课时,我一边放映两狼紧跟着屠夫的图示片,一边讲解“缀行”这个词;一边放映着狼装睡的图示片, 一边讲解“目似暝,意暇甚”这一句,描述狼悠闲自得、极其狡猾的神态,使学生从电化图示和教师的讲解中掌握课文内容, 学到文言字词知识。

程序教学法的特点是将教材分为许多小项目加以设计安排,每一项都要求学生作出回答反应或选择反应,然后给予参考答案让学生核对,以训练学生的智力反应、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我编制了一套“语文智能速率训练”幻灯片集, 便是具有语文程序教学特点的电化图示教学资料。如《中国石拱桥》一课共准备了9张幻灯片,每张按一定顺序编号,并附有教学使用说明。“幻灯1”为赵州桥的外形图,使用说明为“显示30秒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赵州桥的外形,看好后用形象的比喻手法来形容描绘拱桥的外形,参考答案见课文。”

成绩考查法是用电教手段考查学习成绩。语文教学中目前常用声像记录和文字记录两种记录方式。声像记录是用录音及图示录像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包括利用板书、通过设计图示进行学习的情况) 和读写听说能力进行记录,然后加以分析评定。平时的课堂录音录像资料都能起到考查的作用。文字记录的情况,如在语文考试时,播放一段文章的录音或图示,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和看,然后书面回答问题,用来考查学生听读能力和凭借图示理解课文的能力。

为了优化语文电化板书教学的程序, 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要处理好人机关系,即教师和电教工具的关系。电化板书教学少不了电教工具(机),但教师(人)比电教工具更重要。电教工具应为教师所用。电教工具虽是进行语文电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它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收到明显效果的。只有好的教师才能真正发挥电教工具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要求,选用电教工具,掌握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讲,教师是主导,主导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学的角度讲,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必须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习才能奏效,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直接的接触。

要处理好两种教材的关系,即课本等文字教材与视听教材的关系。两种教材各有特点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而只能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视听教材中设计的图示、图表、图像等应当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文字教材的工具。

要处理好两种教法的关系,即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板书教学法与电化板书教学法的关系。两种教学法也各有自己不同的功用,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补充。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有时还需要借助粉笔和黑板的手段作为补充,当然还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述。

我国的电化教具目前以幻灯片最为广泛,许多中小学都已有这种电教的轻武器。尤其就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来说,幻灯是最方便、最有效的电教手段,更值得我们充分利用。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 不论进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听说教学,幻灯等电教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幻灯片更被制成课件。我在教学初中课文《看云识天气》时, 就制作和使用了下列幻灯片,这些幻灯片与彩色画面幻灯片相配合,使得电化板书教学进行得相当成功。

幻灯片一:云天气

幻灯片二:(在上片中插入“看”、 “识”,形成:看云识天气)

幻灯片三:(在上片中抽出“看”、 “识”,插入“象”、“的招牌”,形成:云象天气的招牌)

幻灯片四: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幻灯片五:( 逐步复合而成 )

阅读第一层,讨论完成表格 。

幻灯片六:

阅读第二层,讨论完成表格。

幻灯片七至十九(略)

应当指出的是,幻灯等电教手段固然可以弥补“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手段的不足,但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手段也可以弥补电教手段的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并利用两者各自具备的功能。我曾将幻灯片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手段进行一番比较,认为幻灯片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的不同功能在于以下五方面。

其一,突现性和突出性的区别。幻灯教学具有突现性功能,瞬息之间能将各种有效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以创设紧张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密度,训练学生的快速接受和反应能力。相比之下,传统板书优在书写的明快突出,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内容,通过板书更能明确重点,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其二,超前性和适时性的区别。幻灯教学具有较大的超前性,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幻灯课件易于储存与重现。教师若正确使用,可以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内容,提高效率。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又具有适时性强的优点,谋求与各个教学环节吻合得更严密,简便易用,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避免幻灯的限制。

其三,广泛性和示范性的区别。幻灯色彩斑斓,图文并茂,范围涉及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超越了板书的限制,因而它的作用难以估量。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则具有示范的长处。有些教学内容不宜一下全部曝光,而需要逐渐呈现,就需要板书示范。板书更便于学生领会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

其四,系统性和灵活性的区别。由于幻灯不受片数、范围、时间等限制,因此更能体现教学的系统性,有利于全面展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整体观念。相比之下, 传统板书更体现了灵活性,它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可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尤其在教学与事先安排不同步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其应变效能。

其五,情景性和解释性的区别。幻灯除了提供图文信息外,还给人以特殊的氛围和情绪感受,它能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以起到情景相生的作用。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则具有阐析明白的长处,它能避免幻灯固定、间断可能引起的弊病,而更有效地解剖麻雀。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教手段时,仍不能排斥传统的板书手段。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又要积极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便使板书教学的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达到最佳的结合,发挥其最佳的效能。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电化教学的课堂美 篇6

以小学一年级欣赏课《铁匠波尔卡》为例,笔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及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习环境,使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学生、服务学生,让孩子们在多媒体情趣氛围中直观深刻地感受《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的无限魅力和劳动带来的喜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与常规课对比体现出很多的优势。

一、具有丰富的音响效果

《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是管弦乐欣赏教学,注重的是聆听和感受。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是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而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情感单纯,知识有限,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只限于能够体验音乐的情绪,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及旋律的高低,聆听便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要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嘈杂的音响则使人生厌、令人烦躁。在农村中小学常规课中,常常有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或弹奏音律欠准的乐器,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学生可以多次聆听,使之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较容易地感受到本课乐曲旋律和情绪,从而感受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二、创设情境、丰富课堂

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创设情境是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更是低年级儿童学习音乐兴趣的主心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如果不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那将抑制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样也把学生潜在的音乐天资扼杀在摇篮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图片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仿佛置身在维也纳大厅来聆听音乐,并通过节奏示意图回忆2/4拍的节拍规律及特点。在聆听乐曲时,学生通过视频来观察生活中铁匠打铁的形象,把音乐的立美、审美过程变成主动积极的音乐美的创造过程。如为了让学生熟记主题旋律,笔者把已有的主题旋律分成三个小部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乐曲第一小段创编歌词,以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第二小段学生用自制沙锤随乐曲的旋律为乐曲伴奏;第三小段,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学生可清晰地观看铁锤出现位置并随乐曲拍击,解决本课教学难点。若是常规课,学生是观察不到铁锤出现位置,难点是无法解决的。在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时,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用舞蹈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乐曲第二部分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用肢体和心灵去感受乐曲的节奏、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在最后

成品教育思想下小学高段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的设计思考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陕西西安

要:“连续剧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将多个系列内容中各分散的认知及训练打乱重组,通过一个大目标有机串

联,设计成一组连贯的、相对完整的小循环流程任务。前一节课的成果就是下一节课的基础或者素材,每节课都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演变、续写,最后逐渐能汇总、整合成较完整作品。

关键词:信息素养;连续剧式;成品教育;大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系列剧”和“连续剧”这两个名词来自于电视艺术当中,把这些名词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是希望把“轻松的获知,快乐的练技”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之前,体现愉悦感先行原则,并让参与者产生对内容的渴望。

当前,很多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都是系列剧的模式。即:每个课时的内容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练习主题,且相对独立,并在一两个课时

一段教学中,通过铁匠工作时的情境视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学生在乐曲结尾处能够创造出各种铁匠打铁工作完成时的动作和喜悦感,巩固聆听乐曲时,学生完整地表现了对每段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寓德育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音乐被视为最具情感的艺术,比其他学科更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音乐的美感最能启发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情感是建立在积极的感情体验的基础之上。

音乐教育有多种功效,德育无疑为其中之一。它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理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铁匠工作的情景,有效地将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并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拓展视野

音乐拓展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常规课教学中,由于资源的缺乏,往往忽视了拓展环节,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开扩学生视野,笔者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感受由合唱团演唱的《铁匠波尔卡》,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94-03

就能结束。课程安排整体灵活机动,章节清楚,训练重点突出且容易控制,学生学习易接受、实践易掌握。但是由于分散,知识点会显得零乱,影响学生对于信息处理全过程的认识,这将不利于构建完整的信息素养认知。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可以自主地进行一些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的操作,并能理解其中的一些含义。这也为学生信息素养系统培养,即信息意识、信息

力很集中,有学生说:“原来这首乐曲还可以合唱呀”。同时,能够观察视频里各种乐器的弹奏方式,其中一位演奏者用真正的铁锤为乐曲敲击伴奏,学生自然也用小手随其拍击,对本课乐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利用有效的音响效果,笔者播放了几种用其他乐器演奏的波尔卡音乐,如:《单簧管波尔卡》、《啤酒波尔卡》等。学生感受到了波尔卡演奏形式的多样性,加深学生对波尔卡节奏的理解。让音乐真正地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学生获得了学习音乐的愉悦和满足,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教学为核心”,注重音响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来,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及音响效果,重难点突出,发挥了音乐审美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了聆听与感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美的环境下感受乐曲,充分地让孩子们在美好的音乐课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运用电化教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篇7

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抽象、难学, 要求识记的内容很多, 本校的学生, 大部分是来自山区的农村学生, 既没见过大海、沙漠、黄土、雪山, 也不易理解火山、地震等地理现象, 所以, 借助录像、投影、网络图片等教辅资料来配合教学, 是当今教学内容所必须的。为此, 从下面几个环节, 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供同仁参考:

(1) 看图片和投影片。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可以选择不同的图片、照片、自己绘制的投影片和现有的投影片来辅助教学。我是一名旅游爱好者, 去过祖国不少的名山大川, 所到之处, 都拍成了教学风光照片, 用于自己后来的教学中。讲解有关内容时, 由于有自己的亲身感受, 学生听了、看后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教学中使用外, 为复习集中讲授的内容, 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系统讲解、放映,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看录像和电视。录像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录像片系统、全面、集中, 跨越时空的图像以及系统的解说, 加之感染人的音响效果来表述内容,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我经常使用的录像带有人教版《世界地理》上下册、《中国地理》上下册、《中国旅游》《动物世界》《多彩贵州》 (小学、初中、高中版) 等, 并组织学生收看《人与自然》《天气预报》等与教学有关的电视节目。笔者认为, 上好地理课, 应尽量增加录像教学。

(3) 自编补充资料。瑞丽是云南西南边睡的一颗明珠, 与缅甸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地处“一个坝子, 两个国家, 三座县城”的特殊地理区位, 而新编教材中《东南亚》仅介绍了新加坡, 根据瑞丽的实际出发, 那里的教师就有了乡土教材《缅甸地理》,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缅甸的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及瑞丽发展边贸的美好前景。于是, 我也学着别人, 自编了《遵义旅游》《诗乡地理》《地质公园》等教学参考资料, 大致介绍了遵义的旅游发展、乡土地貌。这样, 使我的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可爱的家乡, 热爱自己的家乡。

(4) 动手自制教具。一是制作地理扑克。师生一齐动手, 利用旧的扑克牌或废卡片、硬纸片 (规格要统一) 制作中国行政区划扑克, 四个直辖市“京津沪渝”作大王用, 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作小王用, 28个省自治区及省会, 按课本分成的七部分区域出牌, 相邻省份可以接 (湖南接湖北、长沙接武汉) , 2至5人不等。寓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每个学生争着玩。我制作了《世界地理扑克》, 把世界分成13个区域, 每个区域主要国家按各大洲的所属位置出牌, 邻国互相接。让学生自觉学习地理知识。二是集邮, 寓集邮于教学中。我是集邮爱好者, 收集了许多风景名胜票、封、片。把邮票按省区自然、人文地理分类, 整理后, 让学生从方寸之间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学生从录像片中看到的祖国各地与邮票上的风景融为一体, 又加深了印象,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集邮的爱好。

(5) 组织野外考察。组织部分学生野外考察, 到本地的双河溶洞群、宽阔水景区, 赤水—习水的丹霞地貌等一些独特的地方参观。同时结合这些地方的地形、地貌特点, 给学生讲解陆地的五种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让学生发挥想象, 我们贵州地处云贵高原, 以山地为主、平原较少, 以山间盆地为主, 有少部分丘陵, 联想记忆, 回忆录像片中的地形, 从沙滩想象大沙漠、从乌江想象长江、黄河, 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探索教学优化组合, 积极开展电化教学, 集中许多优秀教师的电教作教材, 突破了个人水平的局限, 弥补了自己在教学资料上的不足。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使用电教,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任教的地理科, 多年全县统考, 成绩名列前茅, 我深深感到电教手段的先进性, 真正能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 我准备进一步探索电化教学, 但以下两个问题, 希望与各位同仁切磋商讨:第一, 由于教学时数限制 (七年级3节、八年级2节) 怎样合理分配课堂讲授, 看图片、投影、录像课时, 我一般利用晚自习放映, 我主张课堂讲授应让出三分之一学时。第二, 要彻底改变单纯的传统讲授法, 如何恰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优化地理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电化教学 篇8

电化教学, 是采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 录音、录像, 语言实验教学, 计算机教学等电教媒体, 传送教学信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电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教学改革,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电化教学适用于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 如拼音, 识字, 理解课文, 指导作文等。电化教学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 能将一些比较抽象的语文知识具体化, 有利于开拓学生, 感知事物的广阔天地, 扩展学生的视野, 从而更好地体现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首先, 电化教学媒体的作用, 丰富知识和改进了长期沿袭下来的黑板、粉笔、卡片, 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 使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样化。

其次, 传统的教学主要使用文字教材, 电化教学以幻灯片, 电视片, 录音带, 计算机软件为教材, 改变了教材单一的状况。

再有, 电化教学要求老师更全面地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制作电化教学材料, 我们不仅要掌握电化老汉的技术, 并且要深入研究教学, 从而促进了教学改革。

二、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几种电化教学手段

1. 幻灯

采用幻灯教学, 可将一些事物的形象, 构造的细部放大显示, 便于学生仔细观察,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描写夏季景色一段, 写得非常美, 课文通过一组组重叠的词语描绘森林的茂密和苍翠, 运用比喻句来描写弥漫的晨雾以及阳光, 野花, 把小兴安岭描绘得淋漓尽致, 教学时可以运用幻灯片映出小兴安岭的美景, 一边演示,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 并提问写了哪些景物, 生动看边说, 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 这样创设了情境, 生就能理解, 并带着愉悦感进行朗读, 背诵。

2. 投影

用投影器所放投影片, 不仅能提供大幅清晰的画面, 而且可以复合, 分解, 模拟事物的简单动态, 直观性强, 因此很爱欢迎, 例如《海上日出》一课, 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日出的过程。我们可以制作5张投影片:1一望无际的海面;2海天相接处发亮的云雾;3越变越红的云天;4太阳初露海面;5喷薄而出的红日。教学时, 可以先按顺序单独放映5张投影片, 进行讲解, 然后按顺序连续放映, 形成完整印象。不仅有助于生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还可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情景。

3. 录音

利用录音辅助教学, 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语言。烘托气氛, 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 在教学时, 我们可以播放配有哀乐的朗读寻音, 使生置身于十里长街总理的环境,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总理的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

4. 电影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集表演, 音乐、美工、灯光于一体, 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故事或纪录片, 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取得多方面的效果。如教《手术台就是阵地》, 可组织学生观看《白求恩》, 让学生耳闻目睹真实情景, 激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培养他们的革命信念, 价值观。

5. 电视

电视是声像配合和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体。它将政治、生活、科技文化、体育等各种信息, 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在轻松, 融洽中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 例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看电视纪录片《桂林山水》, 学生边看边听播音员声情并茂的解说, 对漓江的静、清、绿, 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就会有切身的感受, 就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喻, 排比了。

6. 录像

采用录像辅助教学, 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手段, 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播放, 与师的讲解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录像教材的制作可以从电影电视片上录某些片断, 配合教学播放, 也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录制。

三、使用电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目的明确, 讲求实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电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但它并不是主要手段, 而是辅助手段。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一定要为语文教学目的服务, 防止因为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而削弱了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训练。有的课教学内容容易理解, 就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 有的课内容抽象, 确实要配以电化教学手段, 要注意, 从教学目的出发, 使电化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受到思想教育。

2. 多媒体教学交叉使用, 恰当配合

多种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分析, 接受知识, 增强学习效果, 老师要注意, 把电教媒体和传统教学, 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科不守运用到教学中去, 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长处。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 但要感知, 更要理解, 必须思考, 在进行电化教学时, 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 如谈话法, 观察法, 阅读法, 演示法等启生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

3. 课前要做好准备

一般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备课时, 要认真钻研教材, 选好教学媒体, 设计好教学过程, 安排好使用的时机, 时间和方法等;二是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媒体的性能, 特点和操作方法, 并认真准备软件。

上一篇:色彩规划寒地城市建筑下一篇:领导科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