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2024-06-07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共8篇)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1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内容提要: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剖析3个方面的关系论述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一是电教手段和技术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二是电化教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三是电化教学与人才素质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工作性质、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等不同侧面进一步探索外语电化教学的标准化模式问题。

我国外语电化教学从起步至今已经历18年。18年来,外语电教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总结,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笔者就上述主题谈些看法。

外语电化教学本身包含着语言教学和媒体应用两大部分。因此,它首先涉及到电教手段与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外语电化教学完全符合这一认识规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原理,通过电教媒体来沟通和控制教学信息,以创造最佳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电教手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抽象的材料形象化,利用声、色、形、景来强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并建立起信息联系,从而诱发大脑迅速反应,加速记忆过程,提高记忆效率,达到缩短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容量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有关教学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学媒体自身的功能和特点,把设备的功能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过程。因此它展示了电教媒体与外语教学之间业已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磨合中得以巩固和完善,并为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基本规律。

其次是外语电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外语电化教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它是科技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正如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是以工具的革新为主要特征一样,外语电化教学的每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教学媒体的更新。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往往是创造和推动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的直接动力。以听说教学法为例,行为主义教学流派根据“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这一教学法则,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应运而生的语言实验室成为从事这一活动的最佳“工具”。由此可见,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根本上增强了电化教学的力度,推动它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个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周期不断缩短,促使外语电化教学手段与技术的发展节奏日益加快。从教学媒体的沿革及其进展速度可以看出,从幻灯、唱片、电影、广播、录音、语言实验室、电视、录像、卫星传播、计算机一直到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演变中,这些媒体已经从原始的单一信息形态发展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全息形态,变革的周期在不断加快,新老交替的时间由初期的几十年逐渐缩小到十几年,甚至更短,形成一种日新月异的快节奏趋势。这种趋势给外语电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认识和掌握外语电教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这种规律能推动我们所面临的工作。

第三是外语电教与人才素质的关系。电化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机之间需要相互适应,然而人是处在主导地位的。因此首先要在人这个因素上下功夫。要发挥好人的作用,首先要根据总体工作规划和要求,设定相应的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和职责,根据不同岗位的各自特点选择相应的工作成员。在人员的物色和调配中,充分考虑其专业特长,学历层次和新老梯次,从整体上把握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员配备。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注意选拨和培养知识面广并突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在管好用好现有媒体的同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努力成为新手段新技术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的手段和技术不仅能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而且也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他们在适应新的工作手段中锻练自己,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他们所从事的科研革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因此,人员素质与设备技术之间存在的这种互为转化的辨证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电教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发挥人与机这两个参数的最大效率是我们电教工作者永恒的`目标。

从上述关系中得出的几条基本规律为外语电化教学勾画了粗略的轮廓。从总体上看,目前外语电教正朝着教学、科研与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型模式发展。然而,事实上每个单位的规模层次和工作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基本模式相近的同时,各显自身特色。比如有的突出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与播放,为外语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料,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视觉氛围;有的集中精力搞教学片摄制,拥有一支精悍的编导队伍,为教材的立体化而努力;有的则大力加强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室的建设,为语音练习、口语实践以及视听资料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还有的充分利用设备和技术优势,在保障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创收活动,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弥补原有教学经费的不足,摆脱经济困境所带来的种种束缚。目前电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显示了它的功能和作用,为它今后的标准化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矗。

那么,从理论上说标准化模式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和功能呢?我们不妨在这里作些探讨。

1、从工作性质上看,它要有:1)声像资料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卫星地面接收、无线电广播、资料采购(录音、录像、电影、光盘、磁盘等)与贮存管理,声像软件制作等。2)传播系统。它包括闭路电视播放,声像阅览中心,计算机网络等。3)语言实验室群。包括各种档次的听力室、视听室、综合型高级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等。4)教学与理论研究。包括外语教学(口语、听力、视听说课等)、电教基础课教学、电教理论研讨、教材与教法研究、课程教学设计等。5)设备技术保障与科研革新。包括所有硬件设备的保养、维护修理、改造与革新,以及技术开发应用、设备的研制与试验等。

2、从组织机构上看,它应该分为:1)教学研究室,侧重电教理论和应用研究,制定规划和计划,指导电化教学的开展和提高。同时为学生和教师讲授电教基础知识。2)技术保障室,负责电教设备的技术保障与维修管理,科研革新以及产品信息交流。3)声像资料室,负责资料收集与管理为教学服务。4)软件制作室,负责教学节目的摄、录、编,以及美术设计、动画创作与特技制作、声像资料加工复制等。5)有线电视台(站),负责闭路电视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日常教学节目播放与信息传递。

3、从人员组成上看,外语电教队伍的配备应该围绕教学、科研、服务3项主要任务进行考虑。为此,第一类是教学人员。教学人员当中又分两种,一是直接从事外语教学、教学法研究、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软件编制工作;二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并讲授有关课程。他们的职称系列为教师或研究员系列。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他们是设备的管理、维护与保障者。他们不仅要自身熟悉各种现代媒体的功

能以及工作原理,而且要负责对使用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传授操作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常识。他们的职称系列为工程师或实验师系列。第三类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细分有3种,一是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电化教学总体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包括人员的调配和设备的调用。他们一般都兼有行政职务。二是资料管理人员,他们是声像资料的收集者和管理者,同时要为教学提供经常性的资料咨询与服务工作。他们的职称大部分为资料员,挂靠教师系列或研究员系列。三是设备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中有财产保管员和财备管理员以及设备场地管理人员等。他们在管理好财物的同时,要做好经常性的服务保障工作。他们的职务或职称分别为保管员、会计、出纳;技术员、实验师等。第四类是软件制作人员。他们从事教学片的摄制与编导工作。细分有摄像、编辑、导演、特技、配音、美工等环节。他们的职称主要挂靠在编辑系列。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2

任务型教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 把他们在真实生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务变成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去做、去参与, 使学生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就有了运用的机会。

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分为任务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和任务后期阶段。在任务准备阶段, 教师在确定任务之前要对自己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基础有明确的认识。选择的任务难度要能适应自己的学生, 太难了任务不能顺利展开, 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太容易的话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和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话题。在执行任务阶段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真正把学习到的语言形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交际环境当中, 有意义的运用语言。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自主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 但是又不能放任课堂, 要在适当的时候合理地引导学生、组织教学、协调任务进行过程。在任务后期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完成了一个任务。教师要通过某种形式真正达到语言的交际目的, 提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学习的具体应用就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即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 将课堂的教学目标真实化、任务化, 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任务型教学运用于高中写作课的一个教学设计。

我选择的教材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7》 (译林版) 高二阶段Module 7 Unit1 Project Making a list of pros and cons第二课时:课文理解完成后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的一节高中英语写作课。

教学目的:

(1) 通过小组辩论的形式, 语言与相关知识的思维得到激发, 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写作思路理顺, 文章结构在头脑中有清新体现。

(2) 通过课堂小组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度, 从而弥补班级授课制下的学生个性发挥不足的缺陷。

(3) 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 借助上课时中已经学到的报刊文章主要特点, 和写pros and cons之类文章的结构和常用短语句型, 给21世纪英语报 (高中版) 写一封倡议书。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Step1复习:复习上一节课中学过的一些单词短语, 这一步骤为学生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型, 为学生写作做铺垫。

Step2导入:让学生快速阅读上一节课的内容, 并思考如下问题:What 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mobile phones?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towards mobile phones?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快速阅读获取有关手机利弊的信息, 让学生积累材料、进入下一环节做准备。

Step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携带手机进校园对中学生来说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为进入辩论环节做好准备。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在黑板上列举讨论中的学生提出的要点。

P r o s:

(1) easy to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 and parents

(2)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 easy to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 on s:

(1) Distract Students’attention in schools

(2) Disturb teachers and fellow students in classrooms

(3) Spent too much time chatting, sending text messages or playing games

(4) Cheat in exams

(5) Potential health risks

Step4辩论:根据各小组对中学生校园内带手机的利弊讨论结果, 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讨论。

Team A应该允许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Mobile phones should be allowed in middle schools)

Team B应该禁止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Mobile phone should not be allowed in middle schools)

在整个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进一步提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表达过程中, 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点, 规范表达方式, 为下一步进行作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确了写作方向, 为该写什么、如何组织提供了要点。

Step5写作:Write a letter to 21century (senior high edition) to give your opinion:Should mobile phones be allowed in schools.指导学生根据辩论时A队和B队所表达的不同观点确定自己的话题。

Team A:I think that mobile phones should be allowed in middle schools

Team B:I don’t think mobiles phones should be allowed in middle schools.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总结要点, 组织段落并讨论句子中的连接词。教师巡视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大家完成之后, 教师把发现得优秀作品拿出来大家分享。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 通过讨论和辩论, 这一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累了充足的语言材料, 并产生了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愿望。通过小组讨论, 他们明确了对中学生来说带手机进校园弊大于利。最后号召大家不要再在校园内随时携带手机。整个过程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和笔头交流能力。

Step 6 peer correction学生互评。

首先, 教师先放一篇作文在幻灯片上进行错误评论。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进行互评作文。学生自己当了一回老师, 自然会很兴奋、很认真, 加深了印象。

本节高中英语写作课, 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任务和方法。任务的难度设计依据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分组活动的目的是基于外语教学的交际原则设计的。教师把课内的语言学习和课外的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完成任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 难度适中、方便操作、贴近学生生活, 同时又结合教程,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带着真实的目的任务去掌握语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 学习真正变成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内在的心理需求, 这是机械教学所达不到的。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还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

参考文献

[1]NUNAN, D. (2000) .Designing Tasks for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李广凤.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7:82~410.

[3]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3

一、出版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笔者曾采取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方法提出出版科学理论模型及其基本原理,探讨出版科学体系的构成及其构效关系,取得成效。进入互联网时代,出版科学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亟待理清其结构与功能,以及运行变化规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要想确立出版科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必须区分其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明确其学科属性和定位。出版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符号的创作、编辑、复制、发行、接受规律的科学。出版科学体系的基本构成应包含5大功能系统,即创作系统、编辑系统、复制系统、发行系统和接受系统,对应内涵为编辑学、创作学、复制学、发行学和接受学。这5大系统的人群或机构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同属于出版科学体系的子学科,其基本内涵、功能属性及其研究范围如下。

1.编辑系统:主要由出版物或载体的法定管理、审定、编辑加工、规划设计的人员及其机构组成,包括编辑人员管理、出版法规建立、编辑技术方法、编辑资本经营、编辑系统整体运行技术等等。社会表现形态为编辑者、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电视台、电台、剧团、网站、出版集团、出版局等等,均属此系统内运行的社会因子。

2.创作系统:主要由出版物或载体的信息源原始创作收集、发掘整理的人员及其机构组成,包括创作人员管理、创作技术方法、创作资本经营、创作系统整体运行技术等等。社会表现形态为作者、创作者、画者、表演者、雕塑家、专利发明者、软件设计者、作家协会等等,均属此系统内运行的社会因子。

3.复制系统:主要由出版物或载体的复制、拷贝印刷、增量制作的人员及其机构组成,包括复制人员管理、复制技术方法、复制资本经营、复制系统整体运行技术等等。社会表现形态为印刷人员、排版打字人员、打字社、印刷厂、制图厂、胶片拷贝厂、光盘刻制社等等,均属此系统内运行的社会因子。

4.发行系统:主要由出版物或载体的分发、运输、传送营销的人员及其机构组成,包括发行营销人员管理、发行营销技术方法、发行营销资本经营、发行营销市场管理、发行营销系统整体运行技术等等。社会表现形态为书报投递员、邮递员、书店人员、配送人员、报刊亭、新华书店、发行公司、网络下载站、邮电局、电信管理机关等等,均属此系统内运行的社会因子。

5.接受系统:主要由出版物或载体的最终接受、使用、购买的人员及其机构组成,包括受众人员管理、受众动员技术方法、受众资本经营、受众系统整体运行技术等等。社会表现形态为读者、观众、听众、网络用户、农家书屋、情报所、资料室、图书馆、博物馆等人员和部门等等,均属此系统内运行的社会因子。

二、出版科学体系的活动模式及运行规律

出版科学体系中的创作、编辑、复制、发行、接受5大系统的人群或机构是相互依存、竞争的整体。在出版物形成过程中,参与活动的系统人群或部门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是有特定的出版活动模式及运行规律的。笔者根据大量的出版活动现象总结出下列出版活动模式,能很好地解释出版科学体系各系统的运行变化规律。

1.编辑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其他4个系统完全附属于编辑系统,其特点是全部产品均为合法出版物。在编辑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中,经济利益的分割会使得系统人群的构成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出版活动模式及运行规律,共有16种。其中停止出版活动模式有8种(缺少复制系统),正常出版活动模式有8种,均产生合法出版物。

减少参与出版活动的系统或人群会使部门利益增大,同时也会使出版活动模式发生改变。5个系统都参与的出版活动,理论上每个系统部门所获的利益是出版物总价值(或总码洋)的1/5。以图书出版为例,出版1部图书所得书款,理论上是出版社获利1/5、作者获利1/5、印刷厂获利1/5、新华书店发行获利1/5、读者购书获利(有可能是折扣)1/5。在实际出版活动中,各参与出版活动系统对出版物总价值的利益分割并不完全平均,有的部门可能分割多些,有的部门可能分割少些。比如在出版社与印刷厂直接合作取代作者、发行、读者功能和利益的出版活动模式,运行结果是各得到出版物总金额的1/2。

2.创作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其他4个系统完全附属于创作系统,其特点是全部出版物均为原创作品。由创作系统组织控制的出版活动模式,编辑系统变为次要地位的一切出版活动大多不在其掌控之内,而主要由创作者来决定。这种出版活动模式共有16种,其中有8种停止出版模式(缺少复制系统)。剩下的8种模式中有4种出版活动模式因编辑系统参与而产生合法出版物,以图书出版为例,相当于出版社委托出版或卖掉书号,完全由作者来组织出版图书。有4种出版活动模式产生非法出版物,以图书出版为例,就是没有统一书号的书籍。

3.复制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其他4个系统处于附属地位,这是出版科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没有复制系统就没有出版业。复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本身具有直接扩大出版物数量的功能。因此,在这个系统中没有停止出版现象发生,所有出版活动模式都在运行,只是复制出的产品有合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之分,这也正是出版管理者控制打击非法出版物产生的源头所在。此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有16种,其中产生合法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模式有8种,产生非法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模式有8种,而且各有其典型的出版物表现形态。从经济利益分割上来看,这里出现了把其他4个系统都取代的出版活动模式,收入达到最高值5/5,以图书出版为例,就是印刷厂组织出版了图书。

4.发行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其他4个系统处于附属地位,其特点是拥有出版物的营销市场,销售数量大、速度快,以图书出版为例,就是新华书店直接组织出版了图书。这种出版活动模式共有16种,其中有8种停止出版模式。剩下的8种出版活动模式,有4种产生合法出版物,4种产生非法出版物。其出版活动模式运行规律,与以创作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的运行规律相似。

5.接受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其他4个系统处于附属地位,其特点是出版物利用效率最高,以图书出版为例,就是读者直接组织出版了图书。这种出版活动模式共有16种,其中有8种停止出版模式。剩下的8种出版活动模式中,有4种产生合法出版物,有4种产生非法出版物。接受系统是出版物的最终承受者,一切出版活动的费用都要通过接受者购买出版物来实现。其出版活动模式运行规律与以创作系统为主、发行系统为主的出版活动模式的运行规律相似。

三、出版活动模式的实践和应用

1.出版活动模式的类型特点

在总结出版科学体系上述全部80种出版活动模式时发现,其中有32种理论上的出版活动模式由于没有复制系统而停止运行,说明在出版实践中不存在这些模式。其余的48种出版活动模式不仅理论上存在,而且在出版实践中也时有出现,说明这些出版活动模式具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在48种具有结构功能的出版活动模式中,生产合法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模式有28种,生产非法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模式有20种,而且各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进一步研究发现,将48种出版活动模式按类别分组,会得到16种经典的出版活动模式。在16种经典出版活动模式中,生产合法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模式有8种,生产非法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模式有8种。

2.出版活动模式的实践和应用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4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考点1 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1.历史观

(1)定义: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为第一性的回答划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唯心史观

(1)定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点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哲学派别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3.唯物史观

(1)定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意义: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考点2 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1.社会存在

(1)定义: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本考点在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2题考查过)

2.社会意识

(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构成:①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和承担着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点拨:社会意识形式包含社会意识形态,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1.原理内容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理论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考点4 生产力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生产力水平是生产力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2)生产力性质是生产力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3)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趋势。

(4)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2.生产力的结构

(1)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

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②劳动对象。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点拨:科学技术并不属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5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点拨:社会关系包含生产关系,两者不可混同。

2.生产关系的结构

(1)狭义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2)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考点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考点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3)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考点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经济基础

(1)定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3)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经济基础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

(1)定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构成

①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思想是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

②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点拨:政治法律思想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考生不要混淆。

③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考点9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新增考点)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1.国家的起源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国家的消亡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点10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本考点在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18题考过)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第二,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方向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从服务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控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5

网络外语教学模式与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对比实验

和谐应用网络教学技术,把握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的尺度,使其充分发挥辅助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当代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实验,以期通过实验来进一步了解网络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应当占据怎样的`地位,网络教学、传统外语教学、网络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相结合这三种教学方式的效果究竟如何.

作 者:张萌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2 关键词:外语教学   网络   教学实验  

清华学堂的建立及其外语教育模式 篇6

一、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学堂

1900年6月, 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901年9月, 中国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 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 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 合2400多万美元。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 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并逐渐将资金用于在中国设立学校和留学活动, 通常将这种助学方式称为“庚子兴学”。虽然20世纪初美国国内掀起了“排华”运动, 但对于美国庚子助学这一行为在中国并没有什么影响, 在庚子兴学中, 最为直接的产物就是清华学堂的建立。清华学堂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中外双方共同推动的结果。

就国内而言, 在1861年至1872年, 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905年又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这就给清华学堂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宽松的政治背景。在此之前, 中国留学生多到日本。随着留学生阅历的增加, 中国留学生已逐渐认识到:“日本在科教实力上落后于欧美, 日本是在明治维新后模仿学习欧美等国发展起来的, 毕竟不是近代‘西学’的发源地, 其‘西学’是经过选择过滤的, 与真正的欧美‘西学’有较大差异。”[1]215因此, 很多留美归国的学生, 都想让中国留学生学到真正的西学。在这些学生中, 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物———梁诚, 他是1875年随容闳赴美留学的第四批幼童之一。1903年, 梁诚接替伍廷芳任驻美公使, 开始接触庚子赔款事项。他认为设立学堂, 不仅符合美国意愿, 而且也能为中国培养人才, 于是他向外务部建议设立学堂, 这是他多年留学的经验和目睹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结果。他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 在双方势力极大悬殊之下, 既要顺应美国的意图, 也要考虑中国的利益。”[1]220外务部于1905年6月1日致梁诚:“同意设学堂, 派游学生之用。”

对美国来讲, 在中国办学能得到很大的利益。1906年,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 (Edmund J.James) 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说:“中国正临近一次革命。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 哪一个国家就能够由于这个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2]283这里所谓收获是培养亲美的人才, 从而达到在精神上控制中国的目的。1908年5月25日,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有关议案, 向中国“退款办学”, 并于1909年1月开始实行。这样, 在国内外的作用与需求下, 清政府外务部和学部于1909年共同颁布《会奏派遣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其内容如下:“窃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外务部奏称美国减收赔款, 经与驻京美使商定, 自拨还赔款之年起, 初四年每年派遣学生约一百名赴美游学, 自第五年起, 每年至少续派五十名。其挑选学生及到美国安插送学等事, 俟商定章程另行知照美政府赞襄一切, 彼此互换照会, 声明以为议定之据等语。”[3]1095并要求设立留美学务和肄业馆, 用以考试选举和负责学生留学事务。

1909年6月,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成立, 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 周自齐为总办, 唐国安、范源濂为会办。游美学务处成立后一面选派学生赴美, 一面筹建留美预备校。同年8月, 内务部将清室皇家“赐园”———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 作为设立学堂的馆址。1911年2月, 游美学务处和肄业馆迁入清华园, 正式将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 4月29日, 清华学堂正式开学。

二、清华学堂外语教育的特色

清华学堂的办学宗旨是为留美做准备, 其办学方针同美国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法、体育等, 几乎全部搬用美国学校模式, 并且在学校中除了国文和中国历史与地理外, 一切课程全部用英语讲授。”[4]31清华学堂不仅进行外语教学, 同时也教授西学实用课程, 这就形成了以外语教育为主, 兼顾西学的教育模式。同时, 在学生口语训练、考试和计分制度上也有着独特的教育方法。

首先, 清华学堂采用了以外语教育为主, 兼顾西学的教学模式。清华学堂“学程”中规定:“本学堂设高等、中等两科。高等科三年毕业, 中等科五年毕业。”高等科科目教授“修身、国文、英文、世界历史、美国史、高等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法文或德文、拉丁文、手工、图画、体操”;中等科科目教授“修身、国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历史、外国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地文地质、手工、图画、乐歌、体操。”[5]可见, 在教学科目中不仅包括中外历史地理、体育手工这些单一的人文学科的教育, 同时也包括很多自然科学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 清华学堂的教学除国文和中国史地以外, 都以英文进行讲解。这种以外语教育为主导, 兼顾西学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多方面接触各个学科的专业外语词汇和专业知识, 同时也是外语教学领域的一种扩充, 促进了当时社会从单一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到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发展。

其次, 高强度的外语训练是清华学堂外语教学中的另一特色。清华学堂的课程分为“西学部与国学部课程, 在西学部课程中, 主要是英语训练。英语训练, 全部集中在上午。每周的时数很多, 辅课是文法、作文、默写、拼音, 每周各占两个小时。每晚还有两小时集体自修。”[6]30像当今很多大学一样, 清华学堂高等科科目中也设立了第二外国语。第二外语是为了学生深造而准备的, 学生必须在法文和德文中选择一种, 学习两年。这样一来, 学生就有机会在美国学校中取得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清华学堂不仅在教学中采用全英语教学, 就连学校的行政会议、学生活动也大多采用英语。学生每天练习英语的时间很长, 这样就使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又一次得到了实践, 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这种强化英语训练的方法, 显然是为了赴美留学的需要。不过, 直到国立清华大学成立后仍然沿用了此种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或者全部用英语, 或者杂以较多的英文语句;教师所用教本或指定的参考书, 绝大多数也是采用英文本;留给学生的习题、要求学生写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考试试题 (中文、哲学、历史等系除外) 等也是用英文。”[6]154不仅如此, 除个别专业外, 均要求学生不分年级, 必须选择第二外语。这样, 学生不仅在写作和口语上较其他学校有着明显的优势, 同时第二外语的选择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最后, 严格的考试与评分制度体现了良好的教风。当时外语考试的科目很多, 主要考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口试, 几乎是每天都要举行, 课堂上老师还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还有一种是笔试, 这种考试是不定期举行的。老师发下纸张, 随堂出考试题目, 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清华学堂章程》中关于学生修业毕业有这样的规定:“学生每学期各项功课修业成绩, 由教员于学期终汇合平时、小考、大考三种成绩评定。中等科学生每学期成绩总平均分数不及十分之六, 或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四者, 均应降班, 两次降班者出堂。高等科学生每学期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五者为不及格, 应于假期内自行补习, 候下学期开学时复考一次, 若仍不及格, 即行降班。至有两科以上不及格者, 应即降班, 不得复考。两次降班者出堂。”[5]考试的计分, 1916年前60分及格, 1917年改为70分及格, 总平均不及格的要留级。1919年, 学校采取一位美国老师的建议, 采用美国大学计分制, 即分为“超、上、中、下、末、不列”。清华学堂采取这种严格的考试办法和计分制度, 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同时也造成了很高的淘汰率。

虽然赴美留学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思想, 但是心甘情愿地跟随帝国主义, 为他们卖命的人只是少数。很多留美学生回国后, 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教育中, 培养了众多的有用人才, 尤其对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清华学堂外语教育模式的评价

清华学堂只是一所由中学向大学过渡的学校, 而且是一个留美预备校, 美国建立清华学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亲美人才, 进而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看到其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清华学堂的教育模式, 导致学生重视以外文为主的西学, 从而忽视了国学。清华学堂的课程分为西学部课程与国学部课程。西学部课程主要是英语训练, 全部集中在上午, 受重视的程度很高。同西学部课程设置正好相反, 国学部课程科目不多, 只有国文、中国地理、博物等, 一般安排在下午。国学课上, 学生大多不认真听讲, 有的甚至在课堂睡觉、聊天。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民族文化在中国知识界, 乃至整个中国社会, 遭到了鄙薄。”[6]32庚款留美学生许先甲在《遣派赔款留美学生办法管见》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学生国文宜稍深。往者考试学生, 泛言学习实业, 故国文一科资格至宽……若国文不足自达其意, 虽学问高尚, 亦等于怀宝迷邦, 于群众无所裨补。然达意亦自难言:实科文理平易近人, 文从字顺, 即能索解, 故国文通顺已足;若文、法诸科, 则非稍读古书、明字义、赡词华者, 不能曲达其意。同学中尝见有习外邦文史掌故, 而于国文国故反茫然不知者。”[3]1098—1099因此, 虽留美归来, 却不能将所学知识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 更未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4]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

[5]方裕谨.清政府开办清华学堂史料选[J].历史档案, 1987 (10) .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7

1.数学的基础教学适当的返璞归真, 能有效克服学生认知障碍与困难

前苏联著名数学家亚力山大洛夫指出:“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学之所以抽象, 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抽象性.从研究对象上看, 数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抽象形式和特殊的抽象高度, 从而形成了数学对象的高度抽象.其他学科的抽象, 往往还保留着事物的质的内容, 例如, 化学研究的是什么物质 (如水、二氧化碳等) 的分子是由什么原子 (如氢、氧等) 组成的, 明显的保留着事物的质的内容, 虽然研究中也涉及量的问题, 但这个量的研究完全是为了质的研究的需要.数学则不同, 数学抽象仅保留了对象的“量”与“形”的特征, 而完全彻底的舍去了质的内容.例如:“1”是从1个人、1棵树、1只羊等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只保留了这些对象在数量上的特征, 即量的多少, 而根本不考虑这些对象究竟代表什么.又如, “圆”是从许许多多具体形体中抽象出来的“形”的概念.并不顾及它所代表的质的内容.不仅如此, 而且“量”与“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量”与“形”.比如, 量可以是数量, 也可以是向量、张量等.正是由于数学对象的这种高度抽象性, 使数学对象已不再局限于代表任何一种特定的物质, 从而应用也就不受任何限制, 具有广泛性.

然而, 也正是由于数学对象的这种高度抽象性, 使数学对象已不再有任何的物质含义, 从而远离了人们的直接经验, 先天的造成了数学认知上的困难与障碍.人们对一些空洞抽象的数学对象确实不好理解, 即认知上的困难;因为难理解, 也就很难懂得它有什么用, 学它干什么, 而且对它的真假性产生怀疑, 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答时, 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很大的阻抗, 阻滞人们对数学知识的灌注与吸收, 即认知上的障碍.

按照现代心理学原理, 认识一个新事物或接受一个新概念, 就是将这个新事物或新概念同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观念衔接, 并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观念去诠释新的事物与观念.这个原理对于数学的学习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 对初学的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事物, 从形式上来说它是一种超现实的东西, 因而也是超经验和超物质的.要理解它, 我们需要将它与人在物质世界上取得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衔接.因此, 如果教学中我们只是将定义、定理、推论一成不变的直接讲授, 效果肯定是不佳的.相反, 如果教学中做适当的返璞归真或将抽象的概念物质化, 使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它们是怎样从现实的物质世界中发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们有什么价值;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所学的学科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等等, 就可以有效地克服认知上的困难与障碍, 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事实上,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 任何一种新概念或新思想, 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人们在探索世界和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数学当然也不例外, 数学的任何分支都是更初级的内容演化发展的结果.它之所以具有超物质、超现实的形式, 是由于它的高度抽象性, 即对物质的无限高度的概括.追本溯源, 它们都是自现实发端的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它们所包含的抽象概念、思想方法都有它们的背景和源泉.如几何中的点、线、面等基本概念是理想化抽象的结果, 现实世界中的水点、雨点、出发时的起点以及某学校所在的地点等都可以作为点的现实原型, 这些实例中的点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大小也不一样, 而几何中的点, 则不具有任何的物质性, 且没有大小, 主要用来表示位置.再如解析几何的产生, 由于科学的发展已导致人们不能再仅限于用综合几何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了, 比如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伽利略发现抛出去的物体沿抛物线运动等, 这些都要求数学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要求提供数量的工具, 从而促使人们把代数与几何联系起来, 建立了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于是解析几何也就应运而生了.我们讲数学, 很多时候就是要把这个“运”字讲清楚.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适时适当”, 并且主要是指数学的基础教学.事实上, 虽然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是对现实世界从一个方面的反映, 其内容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存在的.但是数学对象是可以依靠逻辑的力量而不断发展的.人们可以从少数极简单的规定, 如数字、线段、弧、连线等出发, 依靠逻辑的力量, 通过心智活动的反复构造, 推演出各种复杂离奇的数学对象.我们并不是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内容都亦步亦趋地重复原来的思维和发展过程.

2.微观教学要有宏观教学加入其中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 一些学生觉得课是听得懂的, 但是一旦做起题来, 只要题目稍有变化, 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着手, 也问不出什么问题来.这种现象实质上就是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是只注重微观教学, 忽视宏观教学所形成的结果.

所谓微观教学是指对课程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及各个知识点按教材编排的顺序讲授的教学, 这是实体教学, 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宏观教学, 是指从更高处以更广的视野对课程内容的审视, 或对课程内容全局性、宏观性的概括, 或对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和思想方法的剖析.任何一门基础课程都有很强的逻辑结构性和独特的思想方法.例如, 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是解析几何独特的思想方法.为了使几何结构代数化、数量化, 首先引进向量及其运算, 引进坐标系, 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开始循序渐进的对几何图形展开研究, 形成了解析几何课程的结构体系.一门课程的这种结构性和思想方法是具体知识内容的本质, 是学习数学时必须加以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教学如果只是仅仅限于微观教学, 那么就只能是让学生处在一种无目标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盲目的机械式的模仿学习.这种学习所学到的知识只是一招一式, 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没有学到真正的思想方法, 当然也就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 处于无目标意识状态的机械式的模仿学习是一种被动学习.现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认知并非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过程, 而是一个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体构造过程.因此, 数学教学不能只注重微观教学而忽视宏观教学.微观教学有宏观教学加入其中, 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 并能激励思维产生追求;另一方面, 可使纷繁多头的微观教学内容呈现出清晰的主干脉络和条理性, 使学生明确微观教学中的各章节的具体内容或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在做什么, 明确它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应用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方法等;自然, 学生也就明确在做什么, 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么会想到这样做, 即彻底明确了之所以这样的道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当然, 因为教学的宏观性不是教学的实体内容, 因而也就不是明确的写在教材中的, 需要教师认真的挖掘、总结和提升.例如, 就思想方法来说, 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 同样的, 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任何一门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都贯穿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两条主线, 每一章节乃至每一个命题, 都体现着这两条主线的有机结合, 但是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 是以隐性状态融合在具体的数学知识之中的, 因此, 需要教师认真的挖掘、总结和提升.另外, 教学的宏观内容有时是一种不好言传而又冥存的东西.因此, 教学中要做到能动地和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 让学生通过知识载体去领悟、去体验.比如, 讲一个新概念, 不仅要使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而且要领悟到科学的抽象方法.讲一个定理, 不仅要讲清定理的叙述、推理及其应用, 这是教学实体, 是照本宣科部分, 属微观教学;同时, 还要通过该定理的教学, 使学生体验到分析、演绎和综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这是教学的宏观性.

3.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又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现代心理学依据思维的指向性不同, 把思维分为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所谓收敛思维, 是指思考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其本质和演绎推理一样.所谓发散思维, 是指思考中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 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 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各种结论.收敛思维深刻, 直线式的向问题的纵深方向发展;发散思维广泛, 立体式的展开, 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探索.两相比较, 创造能力更多地与发散思维联系在一起.

数学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出息的数学教师总是希望能够多培养出一些有创造发明的学生来.同时, 从微观数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数学自身的发展也主要是靠数学的发现发明和数学论证两大方面, 因为如果没有数学的发现发明, 则数学论证就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反之, 如果没有数学的论证, 那么数学命题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 因而数学的发现发明也就失去意义.因此, 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缺一不可的.然而, 多少年来, 数学的各门课程教材, 都毫不例外地把数学知识力求组织成演绎结构系统来进行教学, 这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 因为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数学科学知识的庞大积累必须经过筛选和提炼, 把最重要最精粹的题材用演绎方法串联起来, 才能最有效的传给后人, 其次, 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 也总是有历史的阶段性和逻辑演绎性, 因而数学教材的选编, 通常要反映历史发展的顺序和演绎推理的要求.但是, 如果教学中只单纯地过分强调逻辑演绎推理的训练, 忽视非逻辑思维, 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不利的.会将学生发现发明的萌芽淹没在单纯地和过分地演绎推理的海洋中.

只要浏览中外数学史就不难发现, 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数学知识都是通过类比与归纳发掘出来的, 许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可以通过类比得到.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指出:“甚至在数学里, 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类比.”开普勒也这样论述:“我珍视类比胜过别的任何东西, 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 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几何学中它是最不能忽视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o波利亚也论述了类比的重要性, 指出:“求解立体几何的问题往往依赖于平面几何的类比.”这些科学家的实际经历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充分证明了类比与归纳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类比是根据不同的两个 (或两类) 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 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归纳是通过对同一类事物的特殊对象的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然而, 类比与归纳是靠联想与猜想等心智活动串联想起来的, 这些心智活动形式能导致人们作出新的预见和判断, 能帮助人们发现真理, 但是, 它们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形式, 属于现代心理学上所说的“发散思维”.严格的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属于“收敛思维”.

其实, 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的过程中也同样是离不开发散思维的.为了找出最佳答案, 就需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或者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联想, 或者联想定义和规律, 或者联想常用的解题方法, 或者联想已解过的数学题, 还可以联想邻近的学科知识等, 与发散思维也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 为了培养既有演绎推理能力, 又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学生, 在教学中就不能只注重单纯的传授演绎性数学知识.就应该既要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又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 数学的基础教学适时适当的反璞归真, 可以有效的克服认知上的障碍与困难.微观教学要有宏观教学加入其中, 才能使纷繁多头的微观教学内容呈现出清晰的主干脉络和条理性, 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 激发学生的思维追求, 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既要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又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现、发明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曹之江.谈数学及其优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 篇8

“交际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领域被普遍接受,意指为交际目的而教语言,也就是给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教会他们掌握语言结构、语法、词汇等。交际式语言教学提倡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主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师是语言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的任务就是策划组织活动促使学生们进行交流。虽然仍然有教科书和语法学习,但过去的那种照本宣科、生硬僵化的教学的方法遭到摒弃。

为了使这一教学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今天的外语教学,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一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特征,目的及原则,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与探讨。

1.“交际语言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追根溯源,“交际语言教学”的出现与20世纪60年代英国传统的语言教学的变革密不可分。

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外语教学法的发展与成熟,语言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方法,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们仍然在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新的方法必须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理论是由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的,他认为说话者完全可能说出语法正确但意思不合适的句子,只有具备交际能力的说话者才能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并用于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他的交际能力包含四个重要的参数,即:(1)形式是否可能;(2)实际使用是否可行;(3)根据上下文是否适宜;(4)实际上是否完成。在解释交际理论的同时,海姆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他认为对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语言本身的句子结构上,还应该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对语言进行研究。

海姆斯的上述观点被人们较广泛地接受,特别是那些不满足于对语言形式和结构分析的语言学家。同时,他的观点对语言教师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们意识到在教学中强调培养交际能力而不是掌握语法结构的重要性。60年代,在英国交际教学法开始逐步取代较早的情景语言教学。在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的基础上,Canale&Swain从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交际能力”。他们将“交际能力”分为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语篇能力;(4)策略能力。70年代中期,“交际语言教学”的影响日益增强,在英国掀起一场改革创新运动。1978年Widdowson又提出了语言有效交际的四个要素:(1)一定的语言知识;(2)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3)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4)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终于,旨在将交际能力成为语言教学目标的“交际语言教学”在英美甚至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可。

2.“交际语言教学”的特点、目的及原则

2.1. 特点

“交际语言教学”产生于“交际”语言理论,其目标是培养和增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所谓的“交际能力”,也就是在特定的社交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Douglas Brown根据定义给它概括出四个特点:(1)课堂目标侧重于交际能力而不局限于语法或语言能力。(2)构成组织安排教学框架的不是语言形式,而是语言功能,学生们通过掌握语言功能而学会语言。(3)传达信息是首要,语言的准确是次要,流利比准确重要。能否传递和接受预期信息是判断交际是否成功的标准。(4)在“交际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们最终要能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语言。

2.2. 目标

“交际语言教学”来自于语言功能理论,与语义学、言语行为理论、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目的概括起来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以及与交际能力相互依赖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具体如下:(1)学生要学会将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运用。(2)学生要能运用语言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和判断。(3)学生要把语言作为学习对象。(4)在错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纠正学习。以上适用于任何语言教学,尤其适用于交际语言教学。

2.3. 原则

如何获得上述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语言技能,在Finocchario&Brumfit的论述基础上,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2)目标语通过互动交流而学得。(3)强调运用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将不可预见性,冒险及选择穿插其中。(4)将目标语社会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展现给学习者。(5)语言特性的研究不脱离语言的运用,而语言的运用总离不开交际的语言环境。(6)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结构及形式,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策略。“交际语言教学”基于以上原则,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习者获得语言交际能力。

3.“交际语言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3.1. 课堂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上,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课堂目标及教学步骤,控制课堂活动,教学互动局限于师生之间,学生表现被动,观众般地观看教师的表演。与此相反的是,“交际语言教学”课堂上,师生们开展各种活动,有的受教师控制,有的则不受控制,课堂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间,也有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如两人活动,分组活动,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课堂气氛活跃。

3.2. 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是控制者,他们以支配者的姿态立于教室前方控制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过程,课堂时间用于解释语法结构、语言难点或句型训练。在“交际语言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完全改变。教师的责任是组织课堂活动,进行语言交流,实践语言模式。教师作为语言材料的组织者,课堂活动步骤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他们在不影响学生交流的前提下提供适时的帮助和鼓励,他们不总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我纠正。

3.3. 学生的角色

传统的语言教学课堂上,学生总是忙于从教师那儿获取信息,汲取知识,他们随时准备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在“交际语言教学”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同学分享所掌握的信息。学生作为一位谈判者,跻身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目的之间,活跃在小组或全班的活动中,直接影响课堂活动,充分发挥谈判者的作用。

3.4. 学习材料

传统的教学材料是为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篇幅长,内容抽象,缺少真实性。比较而言,为“交际语言教学”而设计的教学材料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技巧,选材以语言使用的真实性位原则。真实性包括二层含义:一是教材所选文章本身的真实性,二是学习者与文章关系的真实性。基于这一原则,教学者可以从国外公共场所的标识、报纸、杂志、广告、广播、电视等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样本中获得真实的语言材料,在课堂上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4.“交际语言教学”的局限性

“交际语言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交际语言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交际性和功能性,强调尽快适应实际语言活动的需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使学习者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目的语的语法体系,因而不利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深入理解。

2).“交际语言教学”过多地强调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影响了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这一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重视了语言表达的流利而忽视了准确性。

3).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如:对课堂上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许多人一直表示怀疑,这是因为教室受到地点、空间、时间的限制。如何在模拟的、一个假想的环境中达到真正的语言交际目的也使人们感到怀疑。

除了以上问题和局限外,在具体操作中,人们往往还很难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如: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流利与准确的关系、语法体系与语言功能的关系、口语形式与书面语形式的关系、在模拟环境使用语言与真实环境使用语言的关系等。

5.“交际语言教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大量现代技术的涌进,需要大批具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人才,尤其是具有良好英语表达能力的人才。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的过分重视语法、语言点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虽有一定程度的读写能力,却不能用目标语进行口头交流。从学生的角度看,这个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大大增加学习积极性。因此,“交际语言教学”对于中国外语教学的意义不可忽视。

6. 结束语

“交际语言教学”作为一种外语教学理论,之所以在全世界流行,并得到许多中国的教育专家的认可,是因为它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教学的本质与目标,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核心。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政治形势下,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够提高人们有效利用外语的能力的教学法,该理论也许部分满足这个的需求。

摘要:这篇文章扼要地回顾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产生背景及发展,它的特点、目标及原则,并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几方面做了分析比较。这一回顾和分析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教学的本质,给我们的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一些启示。

关键词:交际语言教学,外语教学,教学理论,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Brumfit,C.J.&Johnson,K.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Canale,M.and M.Swain.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47.

[4]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5]Richards,J.C and 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6]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上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下一篇: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