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2024-07-12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共9篇)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1

摘要:作者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出发, 简要回顾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历史、介绍了“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最后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理念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外语教学,探索

“以人为本”的教育, 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关系, 德育与教学关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总目标, 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 加大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真实交流, 在课堂上建立起一种情感氛围, 从而能够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视,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 外语教学提倡“以人为本”是符合教育发展潮流的。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历史回顾

Humanism一词在拉丁语中为humanitas, 指心灵的教养——一种旨在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的广义的教育。人文主义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在启蒙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它大力颂扬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 这种重视人、尊重人的文化传统为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萌芽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 即人本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强调人的整体性, 其宗旨之一是“要关心和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 而且要对每一个人的内在潜能的开发发生兴趣”。这些思想为人本教学法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人本教学法首先重视学习者内在自我的发展。人本教学法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外语, 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内在自我、发展健全的人格。其次倡导着重于过程的教学。在现代外语教学中, 教学“过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它强调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需要对学习者在课堂中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进行的活动进行描述。再次, 以人为本的教学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探索实施“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 充分发挥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欲望, 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是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的追求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应当使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同时,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服务的理想和信念。“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 不仅要传授外语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 并将它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 体现个体的价值, 提升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不断更新的知识源泉,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要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的需要, 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 转向终身化教育,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终身化外语教育,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把外语教育发展成一个能够面向每个外语学习者的开放的体系, 横向扩展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纵向延伸到一个人一生的历程, 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满足每个学习者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接受外语教育的需求, 为其一生的持续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以人为本”的教育, 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追求成功和幸福提供最全面、最持久的教育影响力。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尝试和探索

“以人为本”是高校教学的灵魂, 大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 只有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最终转变。基于这一理解, 笔者在承担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 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1. 设法减轻或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大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较中学都增大了很多, 而且, 在紧接着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和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的选择中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学生对英语的重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对英语学习感到恐惧, 自信心丧失等。因而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态延续到英语继续学习过程中;二是一些学生可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从而不重视英语的学习。为此笔者精心准备面对每一届学生第一节课的开场白, 用比较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本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考试的心理历程, 告诉他们很多人包括老师都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但任何人通过努力学习总会有回报的。另外, 向学生强调两点:第一, 我不会拿以前的英语成绩来评判他们, 而是根据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第二, 使他们以放松、平和、愉悦的心态继续今后的英语学习是我的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很少积极参与、开口能力差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尽可能地给学生制造参与的机会, 尤其是一些长期被大学英语遗忘在角落的同学。在教学中注重师生双边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训练他们的语言技能, 坚持利用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模拟场景, 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现场汇报、小组讨论等, 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有所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改善, 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2. 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育人”始终是高等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在教学中笔者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 同时注重对学生心理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常利用课内课外与学生谈心, 通过自己的学习、生活、社会阅历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处理一些事情和问题, 怎样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和修养, 培养他们与人、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保持健康的心态以及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结果发现, 这样做不仅没有耽误教学, 反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 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会促进学习;另一方面, 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把对老师的感谢和喜欢转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教学手段上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益。在学习内容告一段落后, 会安排学生欣赏一些内容健康、语音清晰、语速适中的优秀外国影视片段, 或者下载一些英语语法动漫故事和曲调优美的经典英文歌曲, 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以一种放松的心情学习英语。在高校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今天, 教学方法不是固定僵化的, 关键是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 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积极的探索, 找出一种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能使学生自由和谐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时, 就迫使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我国教育的时代使命。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教育, 应以学生个性为本, 是开放的, 有张力的, 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不仅要承认差异、允许差异, 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 既能包容个体的正向差异, 也能宽容个体的负向差异, 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更要培养差异, 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要灵活多样,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形成科学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同时, 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 改革以分数为本的教育评价体系, 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从而真正解放学生的天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rnold, J.“Towards More Humanistic English Teach-ing”[J].ELT Journal, 1998, Vol.53, No.3:235~242.

[2]Brow,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nd ed.[M].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lnc.1987.

[3]Brumfit, C.“Some Humanistic Doubts about Human-istic Language Teaching”[Z].in ELT Documents 113一 Human-istic Approaches:an Empirical View.London:The British Council pp.11~19.1982.

[4]夏纪梅.坚持符合客观实际的大学教学路子[J].上海:外语界1999, (4) :31~37.

[5]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6]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7]郭颖颖.以人为本的教育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3) .

[8]戴俊霞.人本主义教学法综述[J].国外外语教学, 2001, (2) .

[9]卞树容.人本思想与当代外语教学发展[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4) .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2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办学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高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也就是专门面向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

1、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课程建设

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姜大源)

2、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原则。(注:职业资格标准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

4、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如果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线人才”目标定位在前几年已经基本解决了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培养模式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真正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必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验、实训、实习则是三个关键环节。

4、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

1、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2、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是: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3、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4、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1、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2、“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即“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第一,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二,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4、高职教师要努力提升“四大能力”,既实践教学能力、专业优化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3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英语教育实习习惯于传统的“教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学生”的模式和过程,努力去继承、模仿,缺少创新。对学生、教材、教法及评价的认识仍停留在旧的模式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外语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所培养学生的外语素质,长期以来“哑巴式”的英语教育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倡导适宜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外语实习模式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对高师院校和学生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外语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外语教育实习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英语课作为中小学学科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是融入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渠道之一,其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中,都把外语教育视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其工具性。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外语教学实践方面,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仍旧停留在静态的教学上,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教学中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提高,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的“费时低效”与“哑巴英语”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结果就是生产出一大批“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才”。这明显有悖于外语学习和外语教育的初衷。要改变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就要以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以外语教育实习为手段,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实习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新颖的基础外语教育师资力量。

二、外语教育实习模式的现状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突出学生的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的理念。它明确提出了今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不仅要求高师院校外语毕业生具有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求他们掌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素质、教育能力和教学技巧,培养出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复制品。反观国内很多师范院校的外语教育理念之旧、教育改革行动之缓、实习模式之传统,仍然令人担忧。

目前,高师院校的外语专业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以英语为例,主要有大兵团教育实习、自由分散式教育实习、委托管理教育实习及游击式教育实习。这些传统的教育实习一般都以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上课的技能和技巧为重心,实习内容与形式主要是锻炼备课、上课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实习中一再强调的是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教学中一味强调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其弊端日益显露。首先实习生对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仍只知理论,缺少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认识。其次,中小学英语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仍然“演独角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考试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得不到有效地运用。加之中小学教学评价体系得不到更新,评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标准依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经过这样的英语教学实习过程的毕业生还是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和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三、呼唤新型外语教育实习模式

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外语教育师资和满足社会对外语学习的期望,外语实习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反思型外语教育实习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受到巨大的挑战,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指导、促进、合作”者转变。此外,社会对英语师范生的多元化需求,客观上也促进教育实习功能的多元发展,引导师范生对自己的所学与所教进行反思。培养师范生反思性教学的意识,引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互动中自觉走上“经验+反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毕业生今后走上教育岗位大有裨益。特别在农村中小学,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有的指导教师(教学指导教师或班主任指导教师)刚毕业不久,本身缺少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的知识、经验,对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知之甚少,当然谈不上对实习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时,实习生要能够明辨是非,吸收优点,克服缺点,不可全盘拿来,要形成批判性与继承性的反思意识,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教育实习才能起作用,实习生毕业后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者。

高等师范院校要提高外语教育实习的质量、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就不能不注重对师范生实习前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教学见习、微格教学时数和建立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以及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有意识训练等途径解决。此外还可以采取编写相关的教材、讲义及开设公选课、组织观摩、鼓励学生撰写反思日记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反思指导,引导实习生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如何反思。二则可以对实习生自身经历进行反思,包括回忆作为学生时所遇到过的好的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好的班级。三是从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反馈意见和实习同伴认同角的度获得启发。总之,高师院校可从不同角度为实习教师提供反思的基点和思路,让实习生开始建构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

2.基于就业意向的外语教育实习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外语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实习环节对实践能力的作用势必进一步影响部分外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用人单位由于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往往倾向于外语(中小学以英语为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新课程教学需要的师范毕业生,而不愿接受仍需进一步培训的“半成品”。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应优化实习模式。

作为高师院校,要转变办学观念,改变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办学。一是摸清家底,清楚掌握毕业生人数、专业分布及地域分布,同时掌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意向,为布置教育实习做好准备。二是加强同各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关系。每年开学初,学校相关部门应采取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尽早收集用人单位信息,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同中小学的紧密合作。三是掌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用人单位、校友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广泛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各级各类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

这种实习模式不但有利于用人单位吸引大批优秀学生到单位参加英语实习,并通过实际的接触和交流,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有较全面的了解,更能保证所选择师范生的质量。同时作为高师院校,从收集的意见和反馈中,主动使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法及科研合作等各方面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接轨,使毕业生能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对中小学英语老师的各方面能力的需求,提高毕业生“出口”质量。因此,深入地研究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模式、积极创新实习模式是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师范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开拓就业市场的必由之路。

3.全程式、导师制教育实习模式

在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特别是教育实习如何设置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成为高师院校改革的重点。传统高师院校往往把教育实习看成毕业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一个环节,实行的是一次性、终结性的模式。我们根据外语学习的特殊性,提出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全程式、导师制教育实习模式。即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导师制教育实习。具体做法有:(1)新生入校后把学生分成若干教学实践小组,每人配发一套中小学英语教材,聘请一名专业教师为指导教师,实行“导师制模式”,参与与指导小组开展活动。前期以听、说、读、写分解训练为主,后期突出综合训练和教学实践。(2)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和培养。每一阶段选择训练重点,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室、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课堂训练和网上设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主页”,指导老师经常进行观摩、指导,并写出评议意见。从而扩大了训练范围,优化了训练效果。(3)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预先了解、感受中小学的真实英语课堂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同时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基本技能、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能否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4)学生学习的后期阶段每周开展一次“中(小)学英语教学模拟和实践课”,主要是在教法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新课程要求,进行备课和小组讲评等模拟教学实践、教师技能竞赛和讲课比赛,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进,要求未来的外语毕业生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师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热爱自身职业的情感、熟练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系统全面的任教学科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等全面的素质,这些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实现。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4

一、相关概念

媒介素养,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于公民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逐步培养对于媒体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参与社会发展。

二、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

1993年,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但就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各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的主体还是各级学生及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鲜有文献涉及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我们利用中国期刊网进行了文献调研,按篇名和模糊匹配,从1999年到2007年全部进行搜索,查看有关媒体素养教育方面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和方向。从文献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到目前“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献相当多(占到64.9%),说明它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10月,“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2006年8月在复旦大学召开的“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也将“公民的媒体素养”列为会议的十个专题之一。

目前,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媒介素养的内涵,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探讨、途径、方法的研究;在学校教育层面研究比较集中在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和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上。在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还未有人涉及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表明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多还停留于对学生的媒介素养研究,这说明社会和学术界、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存在空白,这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将严重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影响外语教学理念和外语教学改革的实施。

三、培养和提高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意义

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加强外语教师对于媒介的接触和认识,客观、合理、高效地使用媒介,促进自己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对于提高目前外语教育质量和促进外语教育的改革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实现教学手段和内容的丰富、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 促进学生培养素质和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运用各种媒介技术,能够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同时能加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增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位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并能利用电子学档技术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进而促进学生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更好地体现外语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体,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信息的处理方面和媒介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也就会形成信息鸿沟和相应的弱势群体。如果加强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可以使教师能够利用媒介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关心,提供各类信息资源,消除学生的“知识沟”问题,实现基于网络的教育援助,让每一个学有困难的个体都能及时地获得帮助,进而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三)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于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当代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传递者转化为指导者、课程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的建构者等新型角色。世界信息化趋势是把现存的各种媒介整合到一个信息更加密集性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这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师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人。

(四)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外语教师利用媒介进行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利用相应的媒介技术进行科学或课题研究;并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实现课程在线观摩,并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构建虚拟教研组和群体协作网络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作教研;还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如BLOG构建教学反思平台。这些都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做法,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和需求,以下提出我国实施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策略性建议:

(一)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使教师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二是要让教师批判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二)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实行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某些机构来组织实施是必要的。

2. 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地位。

首先要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在英语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地位。一方面要借助环境、渗透在生活中的大众媒介来宣传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媒介素养逐步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扶持和与之相配套的由政府启动的媒介素养培训项目来实施和落实,并有明确的组织者、实施者。

3. 开发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

首先要编写规范的培训教材。其次要坚持灵活性原则,多渠道地获得教学素材,如可从报刊、杂志、影视、因特网、手机等媒体获取。再次要建立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库和设计与开发支持平台。

4. 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教师需要在学生的作品和材料的分析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技能。教师要促使学生去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种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媒介素养只有在学生不断试误中才能养成。

5. 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

为了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素质,一方面,可依靠师范院校,广播、传媒、新闻等大学或学院来直接培养。另一方面,采取在职培训、假期进修等方式来培训在职教师。此外,还可采取大学与中小学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来共同促进一线教师媒介素养的发展。

6. 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我们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估标准,并且定期进行评估。

总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业界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我国的传播学学者和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例如为一些传媒大学或师范大学中的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对英语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具借鉴意义的经验。但如何把这些好的经验移植到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中,让英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工作尽快、全面、系统地展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美]约翰.奈比斯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23.

[3]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187.

[4]喻国明.从青少年拍卖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03.7.

[4]袁文丽.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 2005.5.25.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5

————杜艳斐

在广大的农村小学,很难给孩子们开设音乐课程。孩子们的音乐世界,无外乎就是电视上那些流行歌曲,或者是大人们手机里一些摇头晃脑、震耳欲聋的手机铃声。这些对孩子们的音乐教育都是无益的。

我们该如何改进当前的音乐审美教育状况呢?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摆正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只重视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只重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情感的体验的做法,努力做到让学生在音乐意境中尽情享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能力。

2、音乐课堂应贯穿审美于其中。

比如我们学习一首音乐作品时,不能简单的教授歌曲的音准,节奏等等。而是应该给孩子们播放全曲,让孩子们整体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情绪,让孩子们收到歌曲作者的感染。然后通过或分段或全曲欣赏的方法,借助适当的语言、图谱、实物等辅助理解,引导学生熟悉音乐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听辨其中的演奏乐器,如锣、鼓、钹等,通过感受并模仿这些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从而感受其中热烈、欢腾的气氛,最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聂耳这首表现人们舞龙、划舟、锣鼓喧天赛龙舟的欢乐场景的音乐思想实质: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

3、提高学生们的课外音乐欣赏水平。

音乐教育除了音乐课堂教学,还应包括校园内外的所有音乐实践活动。我们应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并鼓励支持孩子们大胆参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如,我们可以利用元旦、六

一、国庆等节日或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或是不定期举行专题性的文艺演出等,使同学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6

笔者将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成绩评价四个方面把通识教育理念与外语专业教育结合进行研究, 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的传授, 个性品质的训练, 扩大知识范围,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背景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的目的。

一、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专业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通过教学, 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品质, 是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首先, 在教材方面, 选取或自编人文素养比重较高的教科书。教材内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 使学生的灵魂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其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 鼓励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进行拓展讨论, 参加讨论的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第三, 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结合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 在课后指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导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 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整体组装。

二、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其特殊性。社会实践的领域比较宽泛。例如各类比赛、公益活动、各类展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 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担任展会的志愿者, 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人文知识, 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另外在学院内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如口语角、外国文化体验等。在外国文化体验活动中, 加强了学生对所学语种承载的文化的认识, 增强了外语的学习积极性, 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本着提升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宗旨, 组织学生开展各语种文化展示、外国文化沙龙、异域文化嘉年华等活动, 学生以茶道表演、日本成人式表演、外语歌舞等形式展现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外语专业大学主修专业过于单一, 且份量偏大的问题, 可以通过压缩外语专业容量, 扩展通识课程选择的空间来解决。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跨文化交际交等。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加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 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此外, 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

四、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在考试内容上不再仅仅对学生掌握的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程度, 考察其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同时要求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如课前安排学生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报告, 可以作为平时考查内容之一;课后, 布置学生阅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 并写出读书报告, 也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

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外语课堂教学, 以此为切入点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成绩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认识、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 期待为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促进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05) .

[2]牛可.通识教育和大学之“塔”[J].世界知识, 2010 (01) .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7

教育公平也是一种理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在教育领域,就会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这是现实。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之所以关注,表明了我们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公平的现象。怎样消除教育不公平,走向教育公平,正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究的。

国际教育界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本文试图从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

一、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前提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也是建设更加公正的社会的基础。[1]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人人具有受教育的权利,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入学,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教育。[2]

早在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就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7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作为另一重要国际人权宪章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强调:教育必须为所有人提供机会,尤其是为弱势群体,不应歧视他们。世界各国也先后将人的受教育的权利,通过立法,在各自国家中加以落实。

由此可见,人的受教育权已成为人权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一种国际认可的受教育权利已经得到普及,任何教育上的排斥都会受到谴责。[3]因此,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必须使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不再遭受排斥和歧视,享有他们应有的权利。同时,更应注意的是要认识到人的受教育权是极为重要的,是不可侵犯的,因为受教育权是行使其他人权的基础,是值得优先考虑的。

全纳教育是建立在促进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为基础的思想之上的,是着重从人权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分析教育问题的。从全纳教育的观点来看,只有保障了人的受教育权利,才能谈教育的公平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的根源主要是有一部分人应有的教育权利没有享受到或被剥夺了。例如,城市中的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他们的教育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别很大。同样是一个儿童,仅仅是由于户口的问题而遭受了差别巨大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上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的原因也就是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如果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并具体落实在教育过程中,能让所有儿童在其所居住的社区进入他所想去的学校,那么才能说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才能说在某方面达到了教育公平。

我们知道,教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向上流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连人的这种最起码的发展途径都给堵上了,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那社会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由此,在100多年前许多国家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来保障人的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直至21世纪初,世界上仍然还有7,200万适龄儿童失学以及7.7亿成人文盲(其中64%是女性)。[1]即使在学校教育体制内,也可以看到还有不计其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或显性或隐性地被排斥或被边缘化。

残疾人受隔离、受排斥更甚,他们从小就被人为地隔离在特殊的环境里,即使有机会上学,也只能上特殊学校,长期生活在与普通人完全隔离的同类人的狭窄环境中。这是世界范围出现的教育不公平。

由此可见,尽管各国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是人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是20世纪后期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一直在努力试图解决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也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要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首先应重视受教育权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个有人被剥夺受教育权的状况下,就没有任何的教育公平可言。

公平的前提是要保障和尊重人权以及人们在人格、地位、待遇上等方面应具有的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

当然,在当今的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平等,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相反诸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在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才使人们及其社会地位产生差别。

我们说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结果。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取得这个结果,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而人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是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宪法》上规定了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法律对权利的规定,不等于权利就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价值在于其实现。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日益加强。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人们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的意识还遇到很多问题:一是具体的法律规定还不够明确甚至滞后;二是某些体制和政策上的改革还没有开展;三是思想上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外来民工为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与当地儿童平等享有教育,这当然是一种不公平。虽然我们的法律规定了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是受到体制上和政策上的限制,从而也就消解了法律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使这种权利徒有虚名。如果这部分人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那么人们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状况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他从他应享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被划到了与当地儿童接受不同教育的类别中了。

再如,目前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明显的二元性,也就是普通教育体制和特殊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将具有身心障碍的残疾人一并安置在特殊学校里,使他们从小就处在一种与普通儿童完全隔离的状况下,即使他们愿意到普通学校入学,但是普通学校也不愿意接收。尽管这种体制已经在进行改革,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但是具体的实施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在受教育权利上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

又如,入学机会的均等往往掩盖了入学后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免费的,以使任何贫穷的儿童都可以有机会上学。入学机会上的平等是人的受教育权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这还不够,在具体的受教育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教育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还反映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许多方面。例如在学校的选择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评价的实践上,等等。

假如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能够从人权的角度来对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加以分析,并努力实践教育公平,那么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公平,我们的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人人生而平等”这种意识,应该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确立和提倡。“受教育权是一种人权”的理念,也应该在我们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在最基础的层面打好未来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在2008年召开的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作了题为“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全纳教育的提出,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护,顺应了时代要求和未来趋势,对建设和谐世界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5]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已增加了对人权的重视,增加了对人的受教育权的重视。

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在为实现教育公平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种人权的意识概念,因为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而要具有这种意识,在社会中倡导全纳思想、在学校中实施全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育公平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日益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至今还只有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因具有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而享受了国家的优质教育,而另一部分地区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要消除这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全纳教育倡导的思想和实践具有极大的教育学和社会学意义。

全纳教育倡导全社会关注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在教育中排斥人,重视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纳教育,有助于人们从小就具有人权的意识,有助于全社会能认识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已不再仅仅取决于经济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的程度。

全纳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主张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加强合作、促进参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纳教育,可以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创导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团结、合作、和谐的氛围。全纳教育的这种价值取向,可以使学生从小就体验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一和谐社会的主导精神,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价值取向。

全纳教育倡导实现一种全纳社会。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全纳社会,全纳社会也就是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实际上,全纳社会和中国目前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均衡有序的权利保障机制,使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受到保障、各得其所、协调和谐。也只有在保障了人权、实现了社会公正的基础上,一个社会才可能稳定地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而由众多和谐社会组成的国际社会才可能形成和谐世界。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全纳教育创建了有益的环境和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全纳教育的发展。

全纳教育思想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即教育必须提供优质的、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且也指明了具体策略,即要建立全纳学校来实践之。

优质(excellent)教育并非单方面追求学生个人学业成绩的优异,它更强调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合作来解决个体的问题,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才能。“全纳教育是消除各种形式的学习障碍,促进所有容易被排斥和边缘化的学习者的参与的过程”。[6]全纳教育认为,学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在许多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班级集体和合作来解决。承认问题的社会性以及依靠集体合作来解决个体问题,这是优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多样化(diverse)教育主张,面对各种有不同需求的学生,不应实施死板划一的教育。未来的教育必须提供与每一个学生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育。在教育基本目标的框架中,多样化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将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包袱,并努力使学生来适应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生活,还是学校把学生的多样性看成是一种资源,学校做出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来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功能的不同界定。

个性化(personalized)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心理发展。未来社会要求人们面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具备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积极的自学能力、交往能力。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优势特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相应的位置上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7]

全纳学校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儿童应该在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有何困难或差异。全纳学校试图通过适当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以及社区合作,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并确保每个人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对普通学校进行重构。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建立一个尊重、合作、互助的情感氛围和教学学习的氛围。在学校中,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学校人员,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相互尊重。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家长、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学校和当地社区之间,都是一种合作、参与的关系。再者,要以全纳的价值观指导学校工作,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或监护人都应具有全纳的思想和理念。在学校中消除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高期望。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学校政策的制定。全纳政策应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内在部分,其基调是:

(1)学校是社区内所有人的学校,无论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怎样,政策要保证接收社区内的所有孩子,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其需求。

(2)学校是学校内所有人的学校,政策要帮助新教师、新学生在学校里得到良好的安顿,学校安排教学小组,所有的学生都受到重视,政策的制定本身就是所有人民主参与的过程,学校的任命和提升都是公平的。

(3)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行辅导,保证特殊教育需求的政策是全纳政策,保证招聘和培训愿意辅导和赞成全纳的教师,教职员的培训要帮助教师能应对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所有形式的辅导都是合作的,减少排斥、压力和参与的障碍。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班级组织、课程和教学。课程和教学的框架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因此,这就涉及到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的计划问题。综合性的课程框架有明确的目的导向,它是一个协作的体系。具体讲来,就是建立以全纳哲学和价值观为导向的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开发着眼于在一个一体化的环境下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发展的过程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其信息作为评估的依据,对课程计划做出判断,评估又作为制定新课程决策的依据。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对社区特点和学生家庭的背景作出合理的建设性的分析。欢迎社区人员和家长的参与,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并鼓励充分合理的流动。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课堂鼓励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的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秩序是基于相互尊重的,课堂要促进对学生多样化的理解,所有学生都应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班级教师和助理辅导人员都应参与对学生的辅导。

从全纳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国际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因为全纳教育揭示的是:我们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人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参与的教育;应该是不排斥任何人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人终身都有学习机会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人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由此可见,无论从教育思想还是教育实践上来看,全纳教育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实现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全纳教育是首选。

摘要: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问题在我国目前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国际教育界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全纳教育注重人的受教育权利,认为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前提,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因此,普通学校开展全纳教育可以为实现教育公平、走向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全纳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4]Clementina Acedo,Massimo Amadio and Renato Opertti, Defining an Inclusive Education Agenda:Reflections around the 48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UNESCO: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Geneva,Switzerland by SRO-Kundig,2009.9,12.

[2]UNESCO.The Salamanca Statement on Principle,Policy and Practice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Final Report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Paris:1994.2.

[3]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onference,General Report of the 48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UNESCO,Geneva:2008.3.

[5]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R].日内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文件.2008.

[6]Tony Booth,Inclusion in Education:The Participation of Disabled Learners.London:Routledge,2000.45.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 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 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首先, 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 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次, 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最后, 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 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二、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 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 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 智力、能力的发展, 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 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 应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 控制知识的深广度,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一)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

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 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 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 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 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 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 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 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 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 采取了以人为中心, 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 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 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 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 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 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 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 用传统的眼光看, 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 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 联系实际, 培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不仅要给予学生现代的观念, 还要给予学生有用的知识。

地理学发展到今天, 应该说它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但在地理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 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 而联系实际不够,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 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 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材中知识的取向应该是思想观念价值、应用价值和能力价值都比较高的内容。

1.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 “大气环境”这一单元, 与过去高中地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 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 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 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 在以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 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外, 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 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 海洋空间的拓展, 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 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 综合了以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地学知识, 并给予新的思路, 即不从地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 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单元, 更是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单元。我们认为, 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也才能够显示出来。

2.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 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今天的学生, 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 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 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 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 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 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 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 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三) 降低知识难度, 拓宽知识的广度, 增强教材的弹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降低难度, 拓宽广度。我国地域辽阔, 区域经济、文化各方面差异很大, 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材的深度有所降低。比如, “宇宙环境”这一单元, 教材删减了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恒星、行星等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转偏向力作了简化处理, 只讲现象不讲原理。这样, 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使教学顺利进行。当然,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 一些新知识不断涌现。教材适当吸收了一部分知识, 比如宇宙开发、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 使学生能够摸到时代的脉搏, 具有广阔的视野。

2.增加教材的弹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发展, 我们要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教材中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及单元综合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 分别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 篇9

实施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是新课改实施的关键, 如何能将新课标理念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还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教学行为习惯等。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基本出发点。

一、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情况,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设计各种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知识, 增长能力, 体验收获。一般来说,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来设计。对于教学内容来说, 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变为学生迫切想要理解的内容, 想要说的话。对于学生实际生活来说, 可以模拟, 也可以采取真实的场景, 设定的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的学习。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亲近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情感体验, 感受多元价值。

通过讲述教材中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献身科学的精神。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故事。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学习居里夫人勤奋好学, 勇攀科学高峰,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能号召学生学习爱因斯坦对科学坚贞不渝以及为人谦逊, 平易近人, 鄙视名利的崇高人文精神。讲到杨利伟时, 可介绍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展望人类探索宇宙、登月的前景,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变过去重视“教”而忽视“学”的做法, 要在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学, 要指导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就是按照教师的指导, 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主需确定研究课题, 组成研究小组, 主动进行探究,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发挥潜力, 树立自信, 培养创造性能力。另外,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愉悦开放的活动中放开自己身心, 开阔视野, 发展智力和个性, 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后,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团体互助精神, 让学生相互帮助,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 丰富其情感体验, 发展其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转变评价方式

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实施评价中要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 (学习成绩、学习态度, 情感价值等) 的一种综合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很多, 主要有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相互评估等。其评价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包括在课堂上教师的观察、课下的问卷调查、教师家访、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等。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 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对学生进行期中、期末时的终结性评价, 一味地强调学习结果, 而是要善于运用形成性评价, 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从而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评价过程中。

四、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自身角色。要由过去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传导者, 由控制课堂的权威变为学生发展的支持者。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要在课堂中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民主、和谐氛围, 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心理和知识上的支持, 为学生充分发展, 表现自我提供一定的空间。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要平等地面对每一个学生, 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 都有提高的潜力。尤其是面对后进生, 要积极帮助他们恢复信心, 尽量为他们制造实践的空间。“亲其师, 信其道”, 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从而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上一篇:免税项目下一篇:GPS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