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

2024-08-12

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精选10篇)

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 篇1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 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过细、知识严重割裂, 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 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 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完整的人。教育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反映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 规范着大学的使命和发展目标。外语专业教育是指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外语是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如何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笔者将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成绩评价四个方面把通识教育理念与外语专业教育结合进行研究, 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的传授, 个性品质的训练, 扩大知识范围,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背景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的目的。

一、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专业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通过教学, 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品质, 是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首先, 在教材方面, 选取或自编人文素养比重较高的教科书。教材内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 使学生的灵魂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其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 鼓励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进行拓展讨论, 参加讨论的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第三, 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结合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 在课后指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导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 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整体组装。

二、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其特殊性。社会实践的领域比较宽泛。例如各类比赛、公益活动、各类展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 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担任展会的志愿者, 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人文知识, 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另外在学院内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如口语角、外国文化体验等。在外国文化体验活动中, 加强了学生对所学语种承载的文化的认识, 增强了外语的学习积极性, 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本着提升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宗旨, 组织学生开展各语种文化展示、外国文化沙龙、异域文化嘉年华等活动, 学生以茶道表演、日本成人式表演、外语歌舞等形式展现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外语专业大学主修专业过于单一, 且份量偏大的问题, 可以通过压缩外语专业容量, 扩展通识课程选择的空间来解决。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跨文化交际交等。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加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 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此外, 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

四、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在考试内容上不再仅仅对学生掌握的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程度, 考察其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同时要求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如课前安排学生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报告, 可以作为平时考查内容之一;课后, 布置学生阅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 并写出读书报告, 也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

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外语课堂教学, 以此为切入点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成绩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认识、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 期待为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促进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05) .

[2]牛可.通识教育和大学之“塔”[J].世界知识, 2010 (01) .

[3]杨叔子, 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6) .

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 篇2

本文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为依据概括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通过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普通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现状,从而论证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导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普通高校;外语教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维度。

通识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非功利性和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智、提升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外语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通识教育之间否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否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人才。

一、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先行研究

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研究相对较早。

一般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内外一切善德的自由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雏形。

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集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大成于一身,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作基础准备的教育,并于1892年初次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美国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的先驱者。

赫钦斯认为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由知识本体决定,且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密切关联,即为通识教育理念。

美国本.

戴维德则指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而大学的出现正是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的原因。

国内对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集中于理论方面,但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拓展,并且近期众多高校开始尝试应用通识教育理念。

于淑秀、孙琦、姜琳林等针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通识教育的理念、认知范围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曹智频在“两岸三地”中国通识教育研讨会中对“理论篇”、“实践篇”、“发展篇”、“展望篇”、“借鉴篇”五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发言和深入的研讨。

隋晓荻分别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发端与演进。

通过对西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对众多高校进行实际考察,认为我国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张亚群从中国古带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出发,分别对晚晴大学通识教育的因革,民国时期通才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分别比较了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实证考究,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取得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成效,通识教育理念在起着不可言日的作用。

庞海芍从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三个层面为出发点思考通识教育及与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出目前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能否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并依据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等角度为通识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于通识教育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

一般认为,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其内涵和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通识教育”是英语中“generaleducation”一名词的翻译称呼,国内众多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将其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等。

但通识教育相较于作为直译的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更能准确的反映其内涵和目的。

与“通识教育”相对的名词是“专业教育”(英语“specialeducation”),即特殊的教育,是针对于培养和发展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殊技能。

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名词,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广义而言,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关于一般的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而是指作为教育学生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合格的公民。

‘专业教育’则以学生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承担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两面,彼此相互影响、支撑,因而不能完全分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

而专业教育则强调注重于培养单一的、专业的、技术化的人才;但是在促进与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方面却捉襟见肘。

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对比整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力求促进学生的心智、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非功利、非实用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外语教育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的传教活动,十九世纪末期,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学堂,并且开设英语、法语等外语学堂,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大门。

在中国清朝末期的外语教育是作为“普通学”的一部分。

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外语专业作为共同的必修科目,力求培养精通古今中外的博学的外语人才。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专业教育,将外语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略了对“听、说”等实际的语言的操作与运用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国家逐渐开始矫正专业教育的过于狭窄性、不合理的设置和学科之间的隔阂,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中,外语仍然作为工具类的课程,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局限于基础和表层。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知识竞争的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冲击之下,对外语专业的高要求和外语人才的大需求,使得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代末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贯彻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阻力重重。

因此对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庭抗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顺利交接,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通识教育于近年开始走进中国的普通高校教学中,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根据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大的转折与改变。

当前普通高校的外语专业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外语的工具性以压倒性的优势挤压着其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几近走上了单一机械化的道路。

对语言知识的单一储备、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的外语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三、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在当前全球化不可逆转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举足轻重,因此能否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的关键点。

虽然当前我国已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众多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

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普通高校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势在必行。

在全球化激荡的时代中,外语堪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我国大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会强有力的促进创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环境。

因此,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环节中正凸显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外语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仅仅掌握外语不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要。

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思维工具性和能够打开国际视野、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人文关怀性。

虽然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决定了其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但是外语专业的人文性,能够促进外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语言更加本土化,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会;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读写、考试的学生。

在当下外语专业教育普遍工具化的背景下,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驾齐驱,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需要导入通识教育,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才能在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文学,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众所周知,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和目的。

通识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塑造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接受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横向目的,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纵向的基本取向。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外语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媒介,掌握外语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外国或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贸易、竞争,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机械的、单一的外语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二十一世纪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是鉴于当前中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功利化、工具性、片面化等问题,而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文化素养、非功利性的理念将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创新改革,能否深入、科学的导入通识教育理念将是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再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普通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需要兼具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入通识教育的理念的从而真正散发外语专业的魅力,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作者: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智频.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哈佛委员会,李曼译.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黄俊杰.

转型中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现况与展望[M].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4]庞海芍.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宋尚桂.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码:GH14055

试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 篇3

【关键词】美国文理通识教育模式 我国通识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4-02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作为近代开始普及一门学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意念。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首次明确定义了通识教育。该报告书详细的表明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

二、美国通识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是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哈佛的本科教育主要由“二个阶段”、“三大板块”构成的。首先,从教育过程来看,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又称之为核心课程教育阶段;第二阶段是专修教育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进行的是第一阶段的学习,主要学习核心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在随后的后两年时间内进行专修教育。其次,从课程结构来看,本科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必修的通识课、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必须学习的专业必修课和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自由选修课。核心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个人发展和民主的社会能力。哈佛大学第23届校长康南特提出将核心课程设计模式用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当中去。随着核心课程的流行,美国的各大高校也随即实施,在哈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不断的内化、升级,使得核心课程越来越趋于完善。

在一般美国大学里,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于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三大领域组成的普通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

三、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

在我国中小学实施教育当中一直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大学的演化下更倾向于人文教育,与美国的通识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通识教育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个像哈佛一样的统一模式,每所高校都是在自己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合通识教育生长的环境条件,没有相同,有的是各自不同的特色,规模的不同,性质的不同。本文我们主要探讨下比较有特色的北大通识教育模式。

北大于2001年就一其校长蔡元培的名字作为本科教育实施通识教育改革项目的名称。以实验班的形式,小班授课招收部分学生,此类学生按文理分为两类,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学生在各方面基本领域内学习最基础的知识,建立起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简单框架,拓宽了知识面。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在往后的时间里,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之后要学习的课程和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符合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大前提下,通过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课。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受限制,只要在毕业前修够学分即可毕业,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在全校推行通识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启示

1.通识教育的目标相同 但实施“结果”不同

我国的通识教育模式和国外通识教育模式在建立的目标上是相同的,都是对“通才”的一种很好的诠释。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更加重视的是知识,而不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培养的是硬件而不是软件。如果学生处于一种长期的、只是为了分数,为了不挂科而奋斗的话,就会陷入狭隘极端的境遇中,这就与我们最初进行通识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除知识之外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使命,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我们觉得知识、能力、人格要协调发展,这样使学生需要有文化知识,更需要有能力,有健全的人格,这非常重要。通才教育不是一下就能办到的,所以我们高校在以后的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还有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应该进行很好地设计,很好地去落实执行,全体师生都应该践行在行动中。

2.执行的困难所在--教师

通识教育打破了学科间的分离,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融合和辨析当中开拓眼见,夸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融会贯通的知识最难的不是对学生而言,我们的教师将面临如何去把握这些“大满贯“般的海量非专业知识。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要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起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考虑到自己在通识教育当中对学生的梳理是否全面,还要考虑到学生吸收的成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而且还要很好的完成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要接触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向学习专业的老师、专家不断学习,内化,糅合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更注重学科精英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之间在合作中还要不断的交换教学思想,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G].国家教育委员会.

[2]樊华强.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G].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3 第6卷第2期.

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篇4

一、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培养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外语专业教育虽然能够培养具有较高外语素质的人才, 但培养模式有可能会使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 思维过于定式, 缺乏创新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导致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通识教育注重对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的传授, 注重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并力求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不论外语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 对于培养全面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外语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只有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有机整合, 才能使外语人才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教育观念更偏重于实用性和功利性, 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就使外语学科在课程设置时也侧重于专业素养的培养, 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然而纵观国际社会, 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更重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整合, 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目标也从实用和功利向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培养方向上发展[1]。

二、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所存在的问题

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两者之间的整合过于表面、过于机械等现象存在于国内很多高校中。其主要表现在:

1. 二者表面整合实则割裂

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经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并且在很多学校已经实施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措施, 但是, 两者之间并未做到很好地整合。很多学者倡导在高校中积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希望能以此改变外语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并未投入人力物力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而是由教务处进行统一管理。然而像教务处这样的机构本身就事务繁忙, 无法做到时刻去监督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效果, 从而导致相关制度和政策落实不到位, 使外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整合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而言两者都是脱离的、割裂的。通识教育依然是外语专业教育的点缀, 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是按照外语专业教育固有的模式进行。

2. 二者的考核标准不同

在我国很多高校已实施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多年, 但是其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地位和评价体系仍不相同, 依然是以专业教育作为主导地位。高校为了教师能够胜任专业课的教学和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设定了很严格的考核标准, 而对于通识课程则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外语教师在专业课的备课和教学中认真负责, 而在通识教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则是随意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的安排。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很多外语教师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自身无关, 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2]。有些外语老师更是把专业课内容直接搬到通识课堂, 只传授自己熟悉的知识。

三、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对策

1. 普及理念, 广泛采纳意见

为了更好地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整合, 首先要在师生中广泛普及通识教育理念, 积极寻找适合本校和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实践方式, 可以采取专家讲座、讨论、学习报告会等形式来深化外语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可以采取主题讲座的形式使他们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 认识到实施通识教育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 还可以采取网络论坛的形式, 使师生能够畅所欲言, 抒发自己关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措施并在广泛听取外语师生意见的基础上,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和外语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符合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

2. 建设共同基础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专精尖的培养模式中, 这样的模式并不能满足外语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很多学者赞成将外语专业口径拓宽, 将与之相关的通识课程整合起来, 设置共同的基础课程[3]。现今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同于以往, 知识的综合程度和社交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高等教育只有将外语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到一起, 建立共同的基础课程, 才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 拓宽视野。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完善考核制度

对于通识课程采取与外语专业教育相同的考核制度。高校可以组成专门的考核委员会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评价, 教师也可以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标准实时进行自我考核和调整; 期末可以针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测试考核。采取以上措施可以较好地掌握和了解通识课程的实施情况, 并且及时改革和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 从根本上改善以往对通识教育的考核浮于表面的情况。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才能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才能使广大师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曾华.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28.

[2]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2) :37.

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篇5

本文主要分析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校;英语专业

通识教育正逐步发展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中国也在此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教育系统、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

但是通识教育发展空间大,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应对新世纪的教育发展。

一、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令一些高校逐渐意识到专业化教育存在的缺陷,忽略了将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来培养,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大降低。

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英语专业被细分为诸多分支——英语国家概况、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不能否认对英语学科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均有涉猎,提高了学习的视野。

但是,对于英语学科分类过细,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每一分支内容都浅尝辄止,只涉及一些皮毛,很难触类旁通,对学过的知识难以全面把握。

二、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情况问卷调研

1.问卷设计目的

为了解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高校通识教育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及作用,以便进一步分析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特设计本问卷。

2.问卷分析

(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收到111份有效问卷,第一部分就高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67.5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全面培养人的素质,有58.56%的学生仍旧以学分为选课标准,选择通识教育类课程更多是为了获取学分。

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仍停留在了解通识教育的初级层次。

(2)课程缺陷。

在回答“所在学校通识教育的不足之处”这一问题时,有54.95%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实践类课程少,有接近43%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种类单一,不够丰富。

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有38.74%的人倾向于课堂氛围活泼自由,可以多讨论,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目前,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多为选修课程,因此在课程改革方面,64.86%的学生希望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课,超过50%的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有更多创新。

(3)发展前景。

问卷旨在通过此次调研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

超过70%的学生赞成通识教育继续开展,这是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同时,63.06%的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方向及建议

1.拓展视野,开放心态

英语系的通识课程要做到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通选课”,并要着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做到“少而精”,这有利于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

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本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跳出学科限制,引导学生多读外文杂志,多听新闻节目,多接触反映大师思想灵魂的著作,引导学生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吸收多元化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欣赏和借鉴其他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

2.加强师资,改革教学

为上好通识教育课程,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基础。

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学习、主题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

不同的课程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师生合作完成教学。

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

不可直接照搬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这种盲目照搬的方法是极其不可取的,缺少明确的教学目的。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作者:宋文靖 李昊琪 王秋 单位:石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38-65.

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 篇6

一、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 确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很多, 几乎所有的新办院校都有外语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尽管各个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有所不同, 但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求是一致的。所以, 地方性院校就要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适应当地经济、教育、文化和涉外发展的多样化特征, 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走“语言+技能+翻译/教育/商务”的人才培养之路, 以口笔语 (译) 能力培养为重点, 使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一定突破。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及时输送一大批外语功底扎实, 具有人文素养, 同时掌握一定应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不应削弱人文教育, 要加强思辨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理念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 外语教学顺应社会需要固然重要, 但不能弱化传统外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所谓人文性, 就是说语言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框架, 是一种文化代码。没有语言, 也就没有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和把握。因此, 学习一门外语, 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 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所以, 要加强外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 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 更要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三、优化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轴心的课程体系, 建立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优化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轴心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 在作为复合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可以多元设置, 但其基本点是以语言能力为核心, 以人文素养为诉求, 以应用能力为抓手, 以创新能力为动力, 从而发展学生多角思维和自我学习、追求发展的能力。课程设置要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实现由单科向多科转变, 通过设置跨学科的方向课、选修课拓宽外语人才的学科专业知识。

课程设置要符合外语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强化语言技能, 突出语言运用能力, 要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课程进行调整充实, 突出重点, 将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地道的写作能力、娴熟的翻译能力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发展需求,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加强方向课程的建设。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能担当复合型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队伍

面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高校应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 强化责任、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 调整结构, 优化配置, 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骨干群体优势强的教师队伍。从复合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模式对教师教学要求来看, 教师应具有以下素质:一是动态完备的知识结构。每一个具有复合型知识与能力的教师, 都必须具备某几种跨学科知识, 虽然不要求样样精通, 但必须专长其中的一两门学科, 基础深厚, 系统深入, 并能够将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互为所用;二是健全的能力结构。身为教师和学者的双重角色, 教师既应具备教育能力又应具备研究能力;三是过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自尊自律、严谨、敬业等。

五、加强管理, 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教学管理是教学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学管理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的保障。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强化“质量是特色, 质量是生命”的意识, 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 创造性地开展学习。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长期只是基于对通识教育内涵和通识课程层面的研究, 没能从宏观上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要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必须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 思考、探索富有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外语类高校通识教育 篇7

关键词:计算思维,通识教育,专业渗透,高等外语院校

前言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承担起重要的职责,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环境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1]本文提出的计算思维指导下的专业渗透教学方案是指根据学生的专业,将计算思维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利用计算思维求解专业问题的魔力, 专业渗透教学方案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落地手段之一。

高等外语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的特点和现状

1.计算机公共课程授课特点

(1)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授课对象主要是文科专业学生,在实际教授中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避免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

(2)授课班级情况复杂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地域及经济差异,城乡高中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差距悬殊。

(3)学科知识更新快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超出其他任何学科。

2.目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及问题

当前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大都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等教学模式,但都没有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原因有: 1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些学生觉得课程过于简单,而有些学生则感觉学习吃力。2在高校大班授课环境下,教师难以兼顾个别学生, 教学效果打折。3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有差距。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很感兴趣,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却兴味索然,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

计算机通识教育专业渗透教学方案的可行性

1.专业渗透教学方案的依据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向发展, 社会与专业本身对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且呈现多样化趋势。针对大学文科各类专业,既要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的就职需求开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还要根据其专业的需求开设一些具有文科专业特色又能与文科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

专业渗透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早日形成职业角色意识和能力提供有力支持,计算机通识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能够模拟真实工作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

2.来自实证调研

为了解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走向和职业技能需求,我校一直保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研结果显示: 100%的用人单位认为职员要精通电子文档编辑;85%的用人单位认为最好能具备较高水平计算机技能,如精通或者熟悉网络、数据库方面的操作。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80%以上的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在工作上“多面手”的员工。

专业渗透教学方案的实施策略

我校在进行计算机通识教育专业渗透探索中,对选取哪种计算机公共课和专业课程进行了充分论证。首先,根据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及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我校开设“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公共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动画制作能力、多媒体文件获取和加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次,作为以外语专业为主的外语类院校学生来讲,商务礼仪是其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对于塑造良好形象,扩大国际商务交往, 促进事业成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选取我校的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国际商务礼仪”作为专业课程渗透至选修课“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学生在学期期末要制作一个以礼仪为主题的完整作品,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图1所示。

专业渗透教学方案指导下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安排如下:

1.案例讲解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任务导读内容,如难度适宜的教材、短小的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教师展示与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结合的Flash动画案例,加强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的感受。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模块化分析。分析案例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以往知识可以处理的效果;二是本次教学内容处理的效果。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主干课程与所渗透专业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并且强调积累实战的经验和技巧。

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某一项技能进行的模拟活动的过程。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对学生在动画制作中的共性问题及时纠正,不断规范操作,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和总结案例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2]学生在独立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专业渗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实践任务实质上是为学生布置一个切合实际问题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调整方案,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积累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

3.项目合作

项目合作则是在课后实施的综合实践任务,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内容付诸实践,以体验和校正自己的理解,把知识真正地升级成为属于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一个完整项目的实践提高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3]项目完成后可以设置现场展示和讲解环节,引导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延续学习的效力。

计算机通识教育专业渗透的实施绝不能只有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还必须注重实践环节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利用实践课程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模拟工作环境帮助学生掌握理论课上学到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将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操作能力。

教学效果评价

我校在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成绩考核方面,平时成绩以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和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依据, 期末课程设计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所提供的动画形式、动画主题中自主选择、连线搭配创作,教师和学生从内容、设计、技术、美工、创意五个方面,一同分析、评价项目合作的最终作品。

我校“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公共选修课针对大二以上本科生开设, 每学期开设两个班,每班60人,我们将两个选课班级分成A组、B组,A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案进行教学,B组按照专业渗透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比较A组、B组是否符合正态分布以及分数分布趋势, 其中显著水平p=0.05,实验的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结果在显著性水平p=0.05下接受原假设,认为A和B两个班的总成绩服从相同的分布。从图2可直观地看出两个班的总成绩的经验分布图形的位置与走势基本一致,可认为两个班的总成绩服从相同的分布。同时也可以较明显地看出,B班的成绩优于A班,即采用专业渗透教学方案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效果更出色。

计算思维指导下的专业渗透教学方案的思考

1.专业渗透的原则

专业渗透教学方案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开展:一是课程关联原则,开展专业渗透应考虑计算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关联,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二是就业导向原则,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渗透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就业需求,高校应与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络机制,了解双方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安排,与时俱进。三是适量原则,在专业渗透过程中要把握合理的渗透程度,以便学生掌握和吸收。四是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专业渗透的开展应优先考虑本校的自身资源,特别是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资源,经济、有效地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4]

2.专业渗透教学方案的研究方向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研究 篇8

一、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

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中引入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规定了必修的学分。引入的课程在各个学校叫法各有差异, 如文化素质课程、全校公共选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等。尽管各地的叫法各有不同, 但其实质上已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的内容方面, 包括公共的必修课程以及一系列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修养等领域的课程。在一些著名的重点大学中, 通识课程所占学分的比重已和美国著名大学相当。

在通识教育的组织形式上, 一些重点高校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成立本科生学院, 负责本科生低年级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在本科生学院, 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 按照大类分班, 实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 两年后再分专业, 实施专业教育。这种方法主要是借鉴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培养模式, 是通识教育在中国的新的探索。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等, 他们都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进行通识教育的探索。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现在开展的通识教育仍带有素质教育的色彩。虽然二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但通识教育更多的要体现在知识的融合, 仅凭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上, 仅有一些国家的重点院校积极探索推行改革, 大部分的普通院校则采取了一种比较缓和的态度, 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较慢, 大大影响了通识教育的实施速度和质量。

2、管理上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在管理上, 我国只有少数重点院校成立了相应的本科生学院, 专门管理通识教育的开展, 而其他多数院校则还是依靠原来的教务和学生管理部门开展, 具体体现在开设通识类的课程。这样就大大减弱了通识教育开展的力度, 额外工作任务的增加, 势必会影响原有工作部门的工作任务, 影响其工作的效率。同时在具体的实施层面, 普遍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 通识教育的开展比较凌乱和松散。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的咨询缺乏相应的机制。

3、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质量保证

在各个高校开设的公共课中, 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 如政治课、军事理论以及外语等, 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数量有限, 很多学校采取了抽签等方式, 间接限制了学生的选课,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 大部分采用大班讲授的方式, 这可以扩大选课的人数, 但师生缺乏沟通和交流, 没有相应的讨论, 学生只是听课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已。

三、对策思考

( 一) 明确通识教育的地位, 深化通识教育的理解

在实际的实践中,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 在课程的设计中要体现通识性, 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改变其附属地位。同时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 建立相应的实施机构。这个机构中要包括日常事务的管理, 课堂的开发及管理, 以及通识教育的考评。在该机构中, 还应包括相应的咨询机构, 负责对学生选课上课的指导, 解释各类的课程设置。

( 二) 开发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的开设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因此, 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的性质上, 应区分核心课程、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 更突出内容的基础性, 为学生呈现全面的学科知识。选修课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 丰富学生的课外视野。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融合性, 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

( 三) 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

通识教育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成功推进通识教育的保障。在我国高校, 教师对待通识课程的认真态度, 远低于专业课, 课前往往备课不足, 作业要求较低。因此, 在实施通识教育中要严格要求教师的质量, 引导教师对通识课程的重视。在教师的选拔上, 鼓励教授开设通识课程, 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注重教师的专业分布。

摘要:近些年来, “通识教育”一词备受青睐, 我国许多高校的有关本科生综合课程改革的相关实验大都冠以通识教育之名。通识教育的实践在我国开展的相对较晚, 在实践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本文试从已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实践, 思考其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寿松, 徐辉.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5 (04) .

[2]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 (02) .

关于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 篇9

通识教育在当前教育领域是一门学科,国内外学者从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外通识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在我国,通识教育源于六艺教育思想。

我国再次对通识教育的关注是改革开放以后,自1994年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开始,通识教育就被纳入到了广大教育学者的研究范围。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李曼丽教授关于通识教育的界定,从性质来看,通识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从目的来说,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对人的生活、情感以及道德和理智予以关注,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就其内容来说,通识教育内容非常的广泛、没有功利性,同时也没有太强的专业性。(1)

目前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研究显示,通识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广泛的内容和无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使之在知识上广博通达,在道德上谦恭自律,在综合发展上能够不受任何束缚,最终实现身与心各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培养和塑造具备道德觉悟的人。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对道德和伦理等问题的认知,进而促使他们形成道德基础上的智慧。在当前的价值观体系下,教育所秉承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诚信教育,同时还包括民主理念、正义与平等观念以及现代多元文化的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面对社会、市场和人性以及人的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具备较高的道德觉悟。

第三,培养和塑造有使命、有责任的好公民。所谓有使命、有责任的好公民,是指那种热爱祖国、人民的公民。其有效思维主要是取决于事实真相、逻辑思维,同时可以以此为基础准确地发现实践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正确把握和认知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该种能力。实践中,通过对有效思维能力的培训,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判断事实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具备准确分析和应用各种条件的能力,具有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能力,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的所在,并正确对待之。(2)

2 西藏高校发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西藏特殊的区情对通识教育的呼唤。

首先,西藏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的需要。西藏地处祖国的边陲,再加上高寒缺氧极端恶劣的地理环境,交通非常不便,经济也相对比较落后,要想实现西藏现代化,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尤其是西藏的高等教育事业,只有西藏高校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才能改变西藏的落后面貌,缩小与国内其他发达省市的差距。西藏高校发展通识教育突破了专业与职业的限制,着重关注个体的发展,目的在于使学生思维开阔、知识结构全面、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在将来的人生发展中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自由和谐地发展,使西藏高校真正成为“育人之所”而非“置器之地”。可见,寻求“通识”与“专业”相统一的高校通识教育,是西藏高校势在必行的选择。

其次,西藏特殊的反分裂战略环境的需要。邪教、分裂分子、反华势力等都想利用西藏这个国家反分裂的前沿兴风作浪,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作为高校应该从受教育者个人的角度考虑,大力提倡通识教育,利用通识教育的功能更多地培养出具有价值理性、人格独立、热爱西藏、愿意建设西藏,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为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人,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事实和根据,有效地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这种能力对于有效抵御达赖集团分裂思想的渗透、国际国内反华势力的利诱、多种多样邪教的毒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西藏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需要更多具备较强人文素养的劳动者,人文教育经常被认为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教育,第三产业往往面对人,即从业人员应当对社会、人性、市场以及单个的人实际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握。人文素养是具有生产性的,通识教育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专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对西藏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西藏的市场经济已初具雏形,人才流动更加频繁,西藏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大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这主要表现在西藏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既面向整个西藏地区,毕业后为西藏发展建设服务,同时也是面向全国,培养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是为培养而培养,必须为学生将来发展着想,西藏高校要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动把握“专业教育”的另一端,在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通识教育,提高西藏高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即将来临的职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西藏高校发展通识教育的途径

第一,建设西藏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模块背后的课程之间也存在着较密切的关联性。基于此,在西藏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秉承融会贯通的理念,体现通识教育的课程特色。西藏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史学为纲,以经济性、政治学、法学以及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社会问题为内容,使其经纬交织。

第二,构筑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社会实践体系。该种体系可以将人的知识逐渐转化成实践、操作能力,并且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社会财富。实践中,通过高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掌握的知识是否可以满足社会要求,二者之间所存在着的差距,正是学生所要努力之处。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自律、负责、勤劳以及互助之美德,同时还要对学生社会感进行培养,透过服务与反思让学生从服务与被服务者的互动中培养人文关怀、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与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

第三,营造满足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的环境体系。营造满足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的环境体系是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营造通识教育的环境体系可以从如下着手:(1)教师正确的引导,身教胜于言教,老师言行的引导、良好的垂范能给学生无形的榜样力量,这在学生人格的形成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2)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包括硬件方面的校园布置和软件方面的行为要求。校园布置涉及到:“教室文化墙、楼道展板、校园板报”等地方的条幅、标识的设计都应该结合通识教育的目的进行内容的设计。行为要求涵盖:“读书计划、言行规范、课外生活”,等要求,将使通识教育的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做事风格。(3)校风建设的影响,校风建设主要集中在校园的管理上,严谨的校园管理常常能够给学生井井有条的印象;优良的校风建设,能让学生在优良的校风中实现身心的强健。

第四,设计适合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发现、挖掘学生的的潜能,全面了解其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真正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要根据西藏高校的现状,针对西藏高校学生的特点,现有的思维方式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避免以选拔性评价来取代日常的评价,基于此,实践中要求教师应当将日常评价、选拔性考试明确分开,将学生的评价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以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本质功能。

摘要: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责任、有使命又全面发展的优秀公民。为了顺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根据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结合通识教育的功能,探索西藏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西藏高校,通识教育,功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高校大学生通识教育探析 篇10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是对近代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实践, 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Liberal education) 。通识教育的理念自诞生之日起, 就贯穿了整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当今的通识教育已演变成一个内涵丰富、多层面的历史和地域概念。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国家公民[1]。

2国外著名高校通识教育简介

目前在欧美国家, 有感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知识专门化等压力, 通识教育已成为其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以美国高校最具典型性, 下文选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进行介绍。

2.1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采用“核心课程”模式, 并专设哈佛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 核心课程包括七大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考、数量推理、科学、社会分析, 七个领域下再细分为11个分项目, 每个分项目下设十几门课程, 每年通识课程的总量达到80~100门。哈佛大学规定,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在哈佛学院接受通识教育课程, 要求每名本科生必须至少修读11个分领域里的9门课程, 第三年起才分散到其他11个学院接受专业教育。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强调知识的综合性, 联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名教师共同教学, 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基本学养。而教学的方式也大致分为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四种,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2.2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 通识教育课程略不同于哈佛大学, 采用的是“分组必修制”模式。课程一方面依旧突出了作为理工科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优势, 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修习数、理、化、生物、实验等大量理科课程;另一方面, MIT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人文教育, 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 通过分布选修、集中选修、自由选修三大类通识教育课程, 使学生对人类社会的传统与制度有一个广泛和深入的理解, 拓展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3]。学院规定, 每位本科生必须修完8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 以保证对这些人类知识基本领域的大致了解。在学生选修的8门课中, 必须有3门选自不同学科门类, 确保学生在人文社科知识领域的“宽度”;其余5门课程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集中”, 确保学生对某一领域理解的“深度”, 避免认识肤浅, 流于表面。

3思考与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通过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梳理分析, 可以发现, 在美国,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理念, 更是一种教育行动;反观我国, 尽管我国高校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载体, 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在我国, 通识教育更多是一种观念, 教育实践偏少。根据对美国通识教育开展情况的梳理,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建立一个专门的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机构, 并赋予一定的权责和地位来推动、实施通识教育。由于缺乏专门机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具有随意性, 存在“杂、散、乱”的倾向, 大多数情况下是“因师设课”。很多高校目前没有所谓“通识教育课程”一说, 仅有极少数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相类似, 比重小、课程内容涵盖面有限, 学生的自由选择度和选择空间均较小。建议可在学校教务处下设通识教育机构, 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实施。可与学校周边高校联合, 采取联校选课制度, 实施资源共享, 使更多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到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

(2) 通识教育课程应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的思政教育主要靠两课,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 在美国主要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并且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说明通识教育课程亦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我国, 可适当扩充两课内涵, 将两课内容扩展至更广泛的文化、历史、哲学领域, 开设丰富的哲学与思想、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 社会分析等课程, 增设中华传统文学修养和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

(3) 构建合理、完整、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而在校公共必修课中, 两课、外语课比重大, 强调政治教育, 缺乏通常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的作用。建议可将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一并设计, 扩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和范畴, 依据“范畴必修, 课程选修”原则, 设计出几大范畴课程 (基本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领域) , 要求学生必修几大范畴课程, 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宽度;而在几大范畴里下设若干门课程, 供学生自由选择,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4) 以通识教育为载体, 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我国学位制度来看, 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阶段, 类似于一个金字塔状, 本科阶段位于塔状底部, 博士阶段位于塔尖, 三个阶段是一个由博到专的过程, 所谓“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 恰好体现了学位制度这三个培养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所以, 本科阶段更适合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从实际情况来看, 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仅为21.7%, 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则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 学生进入大学后, 过早进入专业学习会导致知识面偏窄,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显得发展潜力不足。建议借鉴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文理学院模式等, 对本科生实行低年级淡化专业的通识教育, 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 按文理两类招生, 入学后的一年半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及学科大平台课, 学习期间根据配备的导师结合自身特点及兴趣挑选专业, 在高年级接受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7.

[2]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166.

上一篇:特色班会课下一篇: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