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通识选修课

2024-07-29

外语通识选修课(精选3篇)

外语通识选修课 篇1

摘要: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选修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设置存在结构不合理、内容肤浅、划分不规范等现象,本文提出应该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置思路等四个方面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进。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分析与探讨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19世纪初即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并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包括两课(思想品德修养课、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等,各学校差异度较小;另一类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各高校课程设置差异度较大。

一、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概况———以大理学院为例

大理学院是一所拥有10个学科门类、45个本科专业、18000余名全日制在校学生的省属本科院校。2008—2009年度下学期,大理学院批准开设全校性的选修课67门,实际开设41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目前批准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908门,2012—2013年第一学期实际开设的门数为308门,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144门,自然科学课程群60门,医学科学课程群79门,就业与技能课程群25门。

二、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 结构不合理[1]。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课时(学分)偏低。政府的干预导致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失衡,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多,地方和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少[2]。如大理学院护理学院本科生,毕业学分为203分,其中通识课程为60分,占总学分的29.6%。而在通识课程中,必修课程为41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68.3%,通识教育选修课为19学分(其中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不少于8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31.7%。通识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2.2∶1。而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1∶2,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0.28∶1。这说明我国的通识教育限定必修课程比例偏大,学校通识选修课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是大陆高校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所造成的结果[3]。(2)课程结构杂乱无章。由于缺乏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在申报课程时以教师为主,基本上属于教师申报制度,即教师填写申报材料,二级学院批准后上报教务处审批,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人设课”、“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造成课程过分集中在少数领域,课程结构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无法达成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3)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能力的培养。现有的选修课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课程较少,以知识化的态度来考察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应多开始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课程。(4)文化基础课、技能课等比例不合理。受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部分教师、学生往往以实用、功利的观点来看待通识教育,因此,在教师申报和学生选课时,实用性、技能性的课程会较多地受到关注,从而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少。(5)专业课程较多,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较少。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十分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导致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在申报选修课时仅仅是把专业课稀释一下,就当作了通识教育选修课,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较小。

多数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时为16学时,少部分课程为24学时和32学时。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采用简单的介绍性的讲解、了解、欣赏某些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思维就必须保证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 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

通识教育课程领域的划分,对于保证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各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划分标准多不一样,同一课程在不同的大学可能分在不同的类别中,同一课程在不同的大学中内容可能也有所不同,如美学,有的大学放到人文类,而有的大学则归于社科类。从发展和规范的角度来看,对通识教育课程领域应进行科学的划分。

三、对策

1. 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

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专业知识教育补缺的层面上,从而出现“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所有大学的通识教育都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任务,那就是培养既能够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百姓疾苦,又能使自身身心统一、精神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个体[4]。因此,笔者建议通过开设专门的通识教育理论课来增进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如香港中文大学通过设置“通识教育导论”一课来增进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并接受通识教育。

2. 设置核心通识教育选修课。

目前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存在杂、乱、散的倾向,缺乏整体规划,学生“自助餐”式的课程组合,均被称作通识教育。国外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建设核心通识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约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20%,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为16.5%。这样,麻省的文科毕业生具有相当扎实的科学知识,而理科毕业生则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哈佛大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约占学生学分总量的三分之一[5]。因此,我们也应该根据国情建立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核心通识课程,比如,自然科学史、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

3. 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比例,提高学生自由度选择。

(1)从课程数量上,加大选修课的绝对比例。如政治理论课,可以在部分知识必修的基础上,以专题的方式供学生选修;另一方面,加大选修课的数量或以实践的方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2)从学分分配方面,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相对比例。目前各大高校普遍规定了通识教育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但很少有学校规定在这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中,选修课应该占多大比例。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学校能以条文的形式,规定通识教育选修课应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使学生的自由选择度有一定的保障,确实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4.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就是要使课程内容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推动力,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自主地读书,让学生在茫茫无际的知识海洋中去探索,寻找自己的答案。如读书,读经典名著,就是通过书籍也伟人对话,是增加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因为伟人境界之高尚、思维之缜密、见识之高远、知识背景之广阔,都是普通人一时难以涉及的,理解与体验伟人的思想就是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理解世界。

目前,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免流于任意而缺乏体系,同时课程设置和教学也有较重的模仿西方模式,移植国外大学的经验,而较少创新并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科目或课程体系,不过可喜的是,通识教育理念已逐渐被社会所认同,通识教育的实践也在越来越多的大学蓬勃开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识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80-83.

[2]陈小红.试论通识教育与大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6,4(1):23-25.

[3]蒋宗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3(2):86-88.

[4]李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篇2

一、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培养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外语专业教育虽然能够培养具有较高外语素质的人才, 但培养模式有可能会使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 思维过于定式, 缺乏创新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导致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通识教育注重对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的传授, 注重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并力求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不论外语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 对于培养全面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外语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只有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有机整合, 才能使外语人才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教育观念更偏重于实用性和功利性, 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就使外语学科在课程设置时也侧重于专业素养的培养, 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然而纵观国际社会, 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更重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整合, 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目标也从实用和功利向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培养方向上发展[1]。

二、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所存在的问题

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两者之间的整合过于表面、过于机械等现象存在于国内很多高校中。其主要表现在:

1. 二者表面整合实则割裂

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经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并且在很多学校已经实施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措施, 但是, 两者之间并未做到很好地整合。很多学者倡导在高校中积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希望能以此改变外语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并未投入人力物力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而是由教务处进行统一管理。然而像教务处这样的机构本身就事务繁忙, 无法做到时刻去监督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效果, 从而导致相关制度和政策落实不到位, 使外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整合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而言两者都是脱离的、割裂的。通识教育依然是外语专业教育的点缀, 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管理还是按照外语专业教育固有的模式进行。

2. 二者的考核标准不同

在我国很多高校已实施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多年, 但是其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地位和评价体系仍不相同, 依然是以专业教育作为主导地位。高校为了教师能够胜任专业课的教学和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设定了很严格的考核标准, 而对于通识课程则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外语教师在专业课的备课和教学中认真负责, 而在通识教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则是随意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的安排。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很多外语教师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自身无关, 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2]。有些外语老师更是把专业课内容直接搬到通识课堂, 只传授自己熟悉的知识。

三、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对策

1. 普及理念, 广泛采纳意见

为了更好地将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整合, 首先要在师生中广泛普及通识教育理念, 积极寻找适合本校和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实践方式, 可以采取专家讲座、讨论、学习报告会等形式来深化外语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可以采取主题讲座的形式使他们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 认识到实施通识教育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 还可以采取网络论坛的形式, 使师生能够畅所欲言, 抒发自己关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措施并在广泛听取外语师生意见的基础上,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和外语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符合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

2. 建设共同基础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专精尖的培养模式中, 这样的模式并不能满足外语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很多学者赞成将外语专业口径拓宽, 将与之相关的通识课程整合起来, 设置共同的基础课程[3]。现今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同于以往, 知识的综合程度和社交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高等教育只有将外语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到一起, 建立共同的基础课程, 才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 拓宽视野。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完善考核制度

对于通识课程采取与外语专业教育相同的考核制度。高校可以组成专门的考核委员会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评价, 教师也可以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标准实时进行自我考核和调整; 期末可以针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测试考核。采取以上措施可以较好地掌握和了解通识课程的实施情况, 并且及时改革和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 从根本上改善以往对通识教育的考核浮于表面的情况。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才能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才能使广大师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外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曾华.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28.

[2]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2) :37.

外语通识选修课 篇3

一、开课领域和可选课人次情况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3月至6月, 本学期全校开设选修课共357门课程, 分别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和跨学科5个领域, 具体各领域开课门数和可选课人次数见表1。结果显示, 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开设选修课课程门数和可选课人次均最多, 紧随其后为跨学科领域;人文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中外文明与外国文化领域所占比例均在10%左右。同时调查显示在四个校区开设的课程数目很悬殊, 一校区最多, 有200门课程开设;而四校区仅有12门开设。

二、学生选课及相关影响因素

1. 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共调查学生973人。在预调查的基础上以完善调查表内容, 以面对面的调查方式督促保证调查问卷的完整性和实效性。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为1:1, 符合武大学生整体性别比例。所调查的973名学生中大一、大二、大三及以上学生比例分别为27%、35%和38%。按大类专业比例为工科30.1%、理学和信息26.1%、人文社科24.8%、医学类19%。

2. 选课信息和希望选课领域。

在5个课程领域中, 40.4%的同学最希望选择人文科学领域方面的课程, 紧随其后的是社会科学领域和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领域, 分别达26%和25.1%, 而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只达到了14.2%。结合表1的数据, 开课数量最多是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 超过40%。这些数据反映同学们的选课意愿与开课领域课程数量分布不均衡, 而根据学校要求, 每个领域至少选上2个学分的规则, 导致了某些课程或是某个领域的热门和选不上。学校在开设选修课程的过程中, 可能会根据各专业学生比例、老师擅长领域、学校倾向引导等方面设置课程, 我们认为, 相关部门也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行相应调整, 毕竟选修课程针对的人群就是学生本体, 要更多考虑学生们的需求。在选课前对选修课程信息比较了解的仅占13.9%, 57.3%同学很想了解但认为信息来源少, 21.2%的同学选课是“望文生义”。反映出大部分同学都想了解一些关于选修课程的资料, 但是由于在设立和管理选修课程的时候, 学校忽视了这部分的信息, 以致不少同学在选课上存在盲目和随机性。在选课过程中78.2%的调查学生是根据兴趣爱好选课, 比如喜欢音乐, 就可能会选择一些建筑与音乐等课程。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学生认为很多课程的内容并不符合他们对课程名称的理解, 比如公务管理写作, 多数学生会认为该课程偏向分析如何写作和欣赏各类作文, 然而实际课程内容是介绍公务管理写作的分类和定义。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对选修课失望从而失去兴趣, 造成上课不听甚至不到课的局面。就目前的现状来说, 学生们了解选修课程的渠道多是通过学长学姐的介绍或是他人推荐等途径, 说白了就是道听途说, 其真实性有待考察。调查中65%的同学希望加强教务部官网对课程内容的详细介绍, 同时也希望学院老师和班主任能宣传和介绍相关选修课程, 以方便同学们慎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避免出现选择之后又失望不感兴趣的现象。

3. 影响选课的老师因素。

在影响选课最主要的老师因素方面, 授课方式以微弱的优势成为首选因素, 紧随其后的是职称和知名度、给分松紧度。传统意义上的授课方式已经落后, 71%的同学希望上课老师幽默风趣, 在借助PPT课件讲授的同时穿插课程有关的录像, 并希望能安排实验等实践环节。学生们认为在教务系统开设选修课程的老师大多是不熟悉的低调的院系老师, 虽然有开课老师姓名、开课地点和开课形式, 但课程信息十分有限, 他们在选课过程中很难根据理想中的老师风格进行选课, 有时根据老师姓名还因受到其他同学的这样或那样对老师看法的建议而更改最初的想法, 错过想选的课程。这是需要亟待改进的方面。

4. 出勤和听课积极性。

近65%的同学通识课出勤率在75%以上。不能坚持听课的主要原因中, 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是老师讲课乏味, 无吸引力;另一半的同学则主要是与个人时间安排冲突。由于选修课程大多数安排在晚上, 与大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冲突是不少同学翘课的原因。因综合性大学各校区距离远而不能坚持上选修课也是原因一。有43%的同学认为其所在校区课程容纳人数与选课人数比过低, 以致存在多数同学选不到在自己所在校区开设的课程, 需要远距离跨校区上课。46%的同学比较重视选修课课程, 但在课堂认真听课的仅38%, 有48.5%的同学会做其他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比如在选修课上写其他课程的作业、整理笔记、预习或复习专业课等。也许是同学们对选修课程的期望过高, 又或者是与自己的想象不符, 仅有11%的同学认为所选课程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见这一数字不太符合学校开展选修课程的初衷和期望。

三、建议

1. 选课时段。

针对同学普遍认为目前的选修课系统在随机分配人员名额的不合理性问题, 课题小组思考了几个可以技术上操作, 并且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最终49%的同学建议安排为:第一周高年级选课;第二周低年级选课;三四两周统一进行调课换课。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满足高年级的选课修满学分的需求, 也很好地避免了在人员分配时, 系统偏向高年级的设置, 使得选课更加随机、公正。

2. 进一步完善选修课课程管理。

调查中近70%的同学希望加强教学质量和选课指导。在当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 选修课是大学生课程内容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学校和学生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学校应在持续并加强对选修课重视的同时, 对现行的选修课管理制度和具体内容加以完善, 使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达到其应起的效果。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课状况, 抽样调查和分析了在校学生开课领域、选课状况和需求以及对已开设课程的满足程度、老师授课、校方开课的评价等。旨在希望为学校教务部门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也能为选修课授课教师提供学生相对真实的想法来调整授课、考评的方式, 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初步实现通识选修课的实际效果与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一致。

上一篇:建设领域下一篇: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