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选修课

2024-08-19

化学实验选修课(通用11篇)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1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化学实验研究》选修课考试试题

要求:前6题选做4题,第7题必做,每题20分,共100分。

1.磷酸钙、磷酸一氢钙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某同学向磷酸一氢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所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磷酸钙还是磷酸一氢钙.(已知:磷酸一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品及试剂: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石蕊试液、酚酞、pH试纸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

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第1页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

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

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

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 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

中加

3.下列是某兴趣小组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①一般认为1:1的硫酸浓度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60%以下的H2SO4氧化性就不怎么强了。②温度也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硫酸中反应不明显,如

-1果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③98%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密度为

-31.84g·cm据以上信息回答:

(1)如图装置,同学甲先向带支管的试管中放入铜粉和3mL水,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98%的浓硫酸10—15滴(约0.5mL),加热至沸腾,该试管中液体是否有有明显变化______。试

用数据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再用分液漏斗加浓硫酸10mL再加热至沸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利用所示装置直接从分液漏斗中加浓硫酸10mL与铜片反应。所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最终

看到与甲类似的现象,乙同学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进行加热,还在带支管的试管中观察到有黑色物质出现,大胆假设此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

4.农民使用的氮肥主要是“氢铵”和尿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氢铵”化肥进行了专项

研究:(1)预测:根据已有知识和“氢铵”的名称,该小组预测该“氢铵”是碳酸或亚硫酸

+或硫酸的铵盐。(2)验证和探究:①NH4的验证: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

②阴离子的探究: a.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第2页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再向滴加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初步结论:“氢铵”是的铵盐。b.要进一步确定“氢铵”的成分还需要补做如下实

验:取适量“氢铵”配制成溶液,取试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

(3)该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二个实验方案测定该化肥的含氮量,请你阅读后解释方案中提

出的问题并进行评价:

方案

(一):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

(一)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

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烧杯增加的质量(忽略漏斗中附着溶液的质量)。

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

(二):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

(二)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

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A管可以上下移动),测量生成的氨气体积(设所测体积为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

(二)图中导管a的作用是

请你评价上述两套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只需要说明结论;若不合理,请简要说明原因,并

指出修改方案(若要添加仪器、药品,请说明添加的位置、名称)

方案

(一):

方案

(二):

5.高中学生要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将来挤身科研前沿做准备。以下素材是某课外实验

小组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内容:铜与硝酸反应有关问题的探讨。

-1-1实验器材:电线细铜丝,1mol•LHNO3,14mol•LHNO3,碱石灰,Cu(NO3)2晶体,玻璃丝,酒精灯,试管,夹持器械,火柴。实验记录如下。

第3页

已知:Cu可以和NH3形成类似[Ag(NH3)2]的复杂离子[Cu(NH3)4],NH3分子也可以换成其他分子或离子。请回答:

⑴稀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呈天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是(写化学式)。⑵使饱和硝酸铜溶液呈深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可能是。

⑶有资料上介绍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显蓝色,实验中得到却是绿色溶液,试写出显绿色的可能原因,设计两种不同的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你的解释:

方案①; 方案②。

6.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7.对本课程教学的建议:

第4页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2

一、如何实现选修课程的合理运用

1.从教学方式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

考虑到选修课同必修课有本质的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必须创设新的教学方式,其大致可以划分为:假设—实验—分析—讨论。选修课一般要借助大量的实验资源帮助学生理解,通常先向学生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并归纳。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以电解池反应为例子,设置实验,观察气泡、沉淀形成的位置,判断阴阳极,在此基础上渗透当前新能源电池的发展进度,将化学反应原理同化学技术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选修课程资源,向学生渗透新的化学原理

选修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的内容全部源于必修内容,但是又高于必修内容。比如,在《化学2》中,仅涉及化学平衡的有关内容,但在《化学与生活》中结合自来水中余氮的作用穿插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对于学生来讲,化学平衡移动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建立平衡理念的同时,加深理解,并在生活中能用平衡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比如,吃糖过度为何会产生龋齿。为了降低一些生僻概念的难度,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中大量的生活例子。比如谈论酸碱性对于苯甲酸的防腐作用的影响时,可以选择配料中含苯甲酸的食物,将其置于不同的酸性环境中,比较防腐作用的效果。

3.利用选修课资源,强化学生对于现实化学技术的意识

利用选修课资源强化学生的化学技术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鉴于化学学科知识点繁杂、知识体系凌乱等特点,为了强化学生印象,可以将理论同实际紧密联系,侧重分析技术实现的条件。比如,在讲解合成氨、硫酸的生产工艺时,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原理,向学生讲解金属表面处理、电解原理等,实现现实生产同高中化学理论的有机联系,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选修课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们应该明确,之所以配置选修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对于课程的了解。为了现实选修课的初衷,作为教师,应该重视选修课资源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学习选修课《化学与技术》一章中,提到了太阳能技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借此为契机,谈论目前太阳能的应用成果,比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充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等,让学生了解新能源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二、对于当前开展化学选修课程的建设性意见

为了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在开展选修课时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同的学生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讲授中,应该尽量防止以下两类情况发生,即以应试为主体,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完全不能体现选修课的意义;教务处统一布置选修课的开展细则,各个班级缺乏差异性,不考虑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学校而言,应该为选修课的开展创造环境和营造氛围,提供硬件支持。为了确保选修课不被必修课占用,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遇到上述问题,学校应该坚决制止,让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被重视起来。在资金方面,提供选修课开课的资金支持,为选修课提供相应的设备、资料等。

三、小结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水平已经逐步提升,未来社会中,更需要培养善于学习、知识面宽广的人才,只有在高中阶段重视各个科目尤其是理工科的选修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深造打下基础。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必须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力争内容简洁,在使用选修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同必修课程的匹配原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提高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实现我国素质教育下选修课程教育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曹汉斌.关于高中选修课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7):3-9.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3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选修课;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素养、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构建起从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新师范化学课程。高职师范生的培养在技能训练上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其教学业务的全面提升是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基础之上的,在培养过程中,只有将基础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技能和谐统一于培养要求中,才能保证师范生在“应用”上的质量。

高职师范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不同潜质和特长学生及社会就业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趣味化学实验”基本目标和内容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中,化学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可以说,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因此,在高职开设“趣味化学实验”选修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丰富学生对于化学知识认识和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化学实验水平。

作为服务小学教育的师范学生,小学课程虽然讲的都是些最基本的自然常识,但涉及面很广,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无所不包,师范学生要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熟练的动手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课程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在趣味实验活动中,了解化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在高职化学选修的实验课中借鉴了高中选修内容,涉及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借用常用的合成方法、鉴定方法、分离方法。

课程内容制定基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以及对于亲自动手实践的渴望。课程突出寓教于乐、趣味化与生活化;内容渗透基本操作与实验探究;实验中突出自主与合作。

二、“趣味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講授“趣味化学实验”选修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对那些教材中涉及较少,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介绍;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厂企业,了解生产规模和工艺,使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一)实验设计与季节同步

季节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气温对实验的影响与季节有关,虽然实验中温度可以控制,但是实验操作的简单,成功率高,最好和室温相接近。12月可以做雪花膏;11月可以做葡萄酒,可以把酒放在暖气上,温度有保障;7月可以利用鲜花做酸碱指示剂;9月可以利用成熟的厚树叶做书签。

(二)与教学内容呼应

趣味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需求。调整课程顺序使其在内容上与教学相呼应,如“巧做葡萄酒”“自制肥皂”等安排在有机内容学习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和操作,同时可以领悟学好基本的重要性。

(三)与学生实验能力相关

实验的操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的基本操作逐渐规范、熟练,实验的用量、实验步骤、实验的时间都要不断的调整,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为达到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获得圆满的实验成果,根据学校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人数,使每位学生能得到充分锻炼,提供独立操作的机会。

(四)实验体现趣味性

强化实验细节进行改进,给学生多些选择,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实验的趣味性。色:每个人都有喜欢的颜色,实验中可以在制作固体酒精中加入色彩;形:多变的形状和不同的色彩都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如豆腐、固体酒精、肥皂可以提前准备好喜欢的容器。趣:巧做葡萄酒、自制酸奶、趣味魔术等使学生体验了奇妙的现象,大大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三、思考与对策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范生的选修教学要更显活力,更受喜欢,教学效果更为显著。教师必须多角度思考,多维度化解问题,让选修课成为展示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技能的平台。

(一)培养自学能力,为独立思考创建平台

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教师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会探究,利用现代手段寻找答案。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与选择。

(二)开发选修课程资源,让课堂焕发异彩

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各种校外的资源,如工厂、农村、科技管的社会资源。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科普宣传”、科普竞赛、新材料专题讲座、参观化工厂和科技园区等,让学生在生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使讨论、交流、操作等能力得到发展。

(三)开拓选修课程层次,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会对选修课特别是对实践性强的实验感兴趣,由于课时限制,更多时间拿来做实验,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相对薄弱。在选修课教学中可以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设计实验改为创造性实验,通过形式的改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探究能力,培养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在选修课程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邹志高.浅析高校选修课的作用及其教学管理现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2]郭华.开发课程资源应注意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

[3]张荣.无机化学[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6.

[4]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一机一中化学选修课初探 篇4

新课标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化学课程标准改革的要点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师的职责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我们在原来授业、解惑的基础上,还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进行整合改进、变通迁移的能力,这是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1年4月~6月,化学教研组为高一学生开设了《魔法化学》选修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2012年5月~6月,继第一期选修课,化学教研组在高二年级开设了第二期选修课《生活化学》。两期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略有不同。第一期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在奇妙的化学反应中增添了许多魔法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和魅力;第二期旨在丰富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贴近高考考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化学实验水平。

经过一年多的课程开设,我们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许多坎坷,同时也积攒了一些经验,希望我们的经历可以为开设选修课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帮助,在教学活动中吸取我们的经验,更好地开设选修课。

一,课程内容的选定。有些学生反映,如果选修课是讲解知识的,他们表示不太愿意参与这样的课程学习。

二,报名对象的选取。第二期选修课比上一期报名人数少了许多。2011年报名人数三百余人,2012年报名人数才三十余人。在与学生私下交流,我们了解到,在高一学生们对各种活动都比较好奇,觉得很新鲜,但是到了高二,基本上不能为高考加分的活动学生都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对选修课的兴趣较为浓厚,适宜开展选修课,由于高二课业负担较重,并不太适合开设。

三,上课时间安排。去年课时安排上我们参考了年级的课表,找出了同学都能参与的时段开设课程。一般选在周三下午第三节和第四节,但是由于今年的疏忽,还是采取了去年上课的时段,导致许多学生有正课不能来参加活动。

四,设置评分细则。选修课在不久的将来会列入高考总分,因此要设计一定的评分细则。我们的课程一般为三个学分,如果上课不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将给予三个学分;如果学生表现优异,我们将会酌情加分;如果担任助教,将会获得双倍学分,这不仅减轻了老师们收拾实验室、指导同学们完成实验的负担,还使一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课程评价与教学反思。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和情感体验,每一次实验的成败并不是评价的关注点,关键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以及实验结束后,所经历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心路历程。我们建议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进行书面小结和心得体会交流,这样可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为今后的教学积攒经验。同时教师应对每堂课进行教学反思,这对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者,将会是继续努力的空间和值得完善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在终期做一次独立而全面的校本课程调查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让我们完善课程。

下附我们在开设选修课的流程示意图,以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今后更多的老师开设选修课,弘扬新课标的精神。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5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六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5教学方法 篇6

自2005年开始到今年,新课程实施下的一轮教学已经结束,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新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看法。

一、生源情况分析

有机化学在必修2中已经作了介绍,学生高一下学期时就学习了有机化学的一部分知识:认识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高分子材料也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对高二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很多层次较高生源较好的学校在学习必修2时就一并将选修5上完,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于本校来说,本校是一般生源的普通高中,由于生源较差,为非选修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着想,并没有这么做,所以我们的选修生经过分班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选修5,在时间上有间隔,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遗忘。由于必修2对有机这部分的要求不高,不少选修生对于有机化学了解的并不深刻,甚至有些学生在高一时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所以在系统学习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情况。

在这种学情下,我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二、教学方法探讨

1.上好绪论课,指导学生了解整个框架。

很多老师都觉得绪论课不重要,里面没有什么需要学生去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在必修2中已经讲到),在简单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后就进入章节的内容。古人说“万事开头难”,头起好了,就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后的思路也就会清晰,这也说明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在绪论课上我们除了介绍学科的发展史外,至少要做到两点:首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自己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计划等,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学习该课程。其次是介绍有机化学与高考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高度重视。这样我们就能在绪论课上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为整个选修5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并握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因为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有机物结构中所含官能团和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甲醇和丁醇都含官能团羟基,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可以生成卤烃及可以被氧化生成醛等。但在引导学生剖析有机结构中官能团时,也不能忽视烃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比如通过比较甲苯和苯的性质有所区别,就是由于受到了甲基地影响。在教学中要善于用官能团与结构推导其性质,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特征,可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在介绍各类烃时应注意发一种烃为代表,着重阐述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要求学生在可以将水立方材料ETFE(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作为绿色化学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醇时可以将乙醇汽油介绍给学生了解,使学生了解前沿绿色化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训练方法研究

市面上的有机化学配套练习,很多都是老教材的内容,新课程的外衣。所选的题目不少都是一步到位,难题太多,跨度太大。针对我校生源较差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在开始学习有机化学觉得变化多,不好学,会产生厌学情绪。除了要告诉学生,要搞好学习仅有兴趣是不行的,更须在坚韧不拔的毅力,及时记忆、及时理解、及时消化。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习题,遵循“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给难题设计台阶,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不至于学了不会做题。要勤于反馈,有机部分知识点多,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理解、记忆。于是每节课都有听写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反复听写,强化训练。刚开始学生很不习惯,感到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习惯了,因此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作业、记忆并预习新课的良好习惯。

四、进行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7

由于物理化学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对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及时更新和改进 《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前沿知识的传播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目前物理化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 1 内容多课时少

对于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多是选修课,课时仅有36 ~ 54 个学时不等,在如此短的教学时长内,让学生完全接受并理解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更遑论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据调研可知,在很多高校,统计热力学部分都是不讲解的,化学动力学部分也是匆匆带过。因此,即使经过54 学时的认真学习,学生们对于物理化学仍然是一知半解,无法深刻领会物理化学“将微观与宏观巧妙结合”的魅力所在,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3]。

1. 2 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定理和公式繁多,并且适用条件区分严格。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是: 老师对定理和公式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些新的抽象信息。并且公式推导过程中使用PPT播放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熟悉推导过程,因此很多老师在讲解物理化学时仍然沿袭了板书教学的方式。这种方法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其缺点是拖延教学进度,并且在一些前沿应用的讲解方面不够直观。这样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单纯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记忆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3 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围绕着课本中的理论和公式。即使在非化学专业的教材中,体现学科交叉方面的内容仍然较少,专业特色不显著,跟不上学科的发展需要。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对于近年来物理化学新的成果与理论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应用体现较少。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们发现: 在课本中找不到很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应用实例,也是学生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1. 4 理论和实验课脱节

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和基本概念,但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在物理化学实验课上,很多同学都无法将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除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直接相关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物理化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不是同期开设所导致的。一种情况是实验课和理论课同时开设,由于实验进度快,会导致理论没有学到,实验却已经开始做了,无法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验。另一种情况是实验课延期开设,有很多学生已经将上学期的理论课程内容忘记,同样起不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1. 5 授课方式单一

大班授课是高校的传统授课方式之一,一个老师同时给上百名学生一起上课,选修课更是如此。网络上曾热传一张 “学生类型分布图”,图片中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大教室的分布概率。认真听讲的同学通常会占据教室的前三排,不听讲的同学则习惯性的坐在教室的后三排。在这种大班课堂上,老师很难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发表独立见解,不愿意提出质疑,上百人的大课堂变成了几个人的小课堂,这既不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2《物理化学》 选修课教学方法改进的浅析

2. 1 物理化学选修课程的定位

根据开课专业的特点以及物理化学在相应专业的作用,在课程的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其服服务性、基础性、应用性和衔接性。选修课不是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在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上就需要摆正心态、摆好位置,服务专业。在课程的教授上要结合专业特点,除了讲解经典的理论和公式外,还需要着重讲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强调和突出物理化学在其专业领域的应用。适当缩减繁复的数学推导,注重相关结论的物理意义、适用范围、及其与自然现象或者工程问题的结合。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其他课程,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应结合物理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适当拓展相关的交叉学科所需要的内容,避免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结构断层。

2. 2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物理化学是一门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抽象、公式推导过程繁杂。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等方式使得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接受。除了常见的PPT形式教学,还可以利用FLASH动画、微课视频、网络上热门实验视频、国内外教学名师的慕课视频等形式给学生们以全新的上课体验,让学生们感受到物理化学就在身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他们的学习目的[4-5]。同时,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还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在公式推导方面,仍然推荐使用板书教学,有利于学生跟上老师的讲解思路,进行逻辑思维,加深记忆。只有将传统的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重返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2.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样化

合理安排教材中的理论和应用部分的讲解比重,既不能对公式和定理进行罗列式的讲解,也不能过度简化理论知识,单纯进行应用实例的展示。二者的比重要相当,并且教学内容要进行穿插式的讲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方法[6]。不能只和坐在前三排的同学讨论问题,和学生的互动要覆盖整个教室。譬如将学生按列划分成小组,针对一节课或者一章节的内容进行问题抢答或者讨论接龙,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不置身事外,成为课堂上的活跃分子。

2. 4 合理安排理论和实验课程

将物理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由同一位老师负责,根据讲课内容和进度灵活安排实验课的内容和时间。在进行完一个章节或者一个知识点的理论学习后,安排一个相关的实验,。可以先组织学生来设计实验,列出实验用品的清单,再根据实验室条件准备好需要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当前的 “老师带着学生做实验”的传统理念,开创 “我的实验我做主”的新模式。在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统筹安排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 结语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8

【关键词】高校;化学与社会;选修课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化学作为社会科技发展的关键学科,只有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才能构建大学生的系统性知识结构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开展《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必要性

在高校教育中,选修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利于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高校倾向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通过设置选修课,则成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形式。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对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等发挥重要作用。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科学素质。选修课的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不再拘束于课堂限制,可自主选择喜欢的学科,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也利于调动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与新材料、环境保护等全新领域相结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离不开化学知识的支持。因此,通过在高校教育中开设《化学与社会》的选修课程,在大学生中普及化学知识,既能帮助他们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同时也能利用化学手段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高校开展《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程具有一定必然性,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开拓化学知识视野,认识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应用化学的机会。同时该课程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二、《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涌现出来,更贯穿于社会发展的若干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扫清障碍。例如,有关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化学手段提供解决措施;利用全新合成技术或制造方法,控制污染来源,减少排放污染物的可能性;对于一些污染物的排放行为可能难以控制,就可以利用化学手段进行污染处理,而积极应用“绿色化学”工艺,则可顺利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污染”、“零排放”。

再如,面对能源枯竭的现状,可通过化学手段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应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实现能源节约目标;其次,积极探索新能源,如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这些凭借化学手段而取得的进步,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格局与社会变化。在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加快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将《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相一致,以此吸引更多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对于选修课来说,教学形式多元化,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专题讲座。由于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教材内容明显滞后。因此,为了维护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可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介绍更多化学发展的前沿知识、边缘技术等,激发学生化学兴趣。

(2)实验研究。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开展实验研究非常重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探究实验原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期间,到社区、企业等进行实地调查,可调查大气、水污染状况、吸烟与健康等专题,要求提交调查报告,开展广泛交流,切实提升学生的化学应用水平。

(4)企业考察。加强与工厂、企业的联系,争取“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查,如电镀厂、热电厂、化工厂等,了解工厂生产的规模、流程、工艺等,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5)举办竞赛。鉴于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关联,同时涉及到环境、科技、能源、医药等若干方面。根据这一广泛性特征,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如抢答赛、辩论赛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并认知《化学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性。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让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大力发展在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现代工业发展造成很多环境问题已难以逆转,如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等。大学生作为全新的社会力量,应不断提高环境意识,发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通过开展《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程,不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并以此带动社会氛围。例如,在教学中设置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种类、引起各种污染的污染源、造成的嚴重后果等,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在其他教学内容中,也有意识地渗透环保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面临全新要求,同时也应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符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具有一定必然性,结合社会科技的发展形式,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实现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正志.为非化学专业开设“化学与社会”课程的尝试[J].第九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2007

[2]岳明媛.化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华章,2010(13)

[3]王志勤.化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引入情境化探讨[J].甘肃科技,2011(16)

[4]赵星华.实施《化学与社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5]李新学,陆丽英,臧丽坤.化学与社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2)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 篇9

本节课之前的章节中,已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节课中对晶体常识的介绍,则是以后学习各种晶体结构与性质的一个重要开端。关于晶体的常识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点;3、晶体的制备。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从外形、微观角度和物理性质等方面讨论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充分体会的化学的意义。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对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微观本质了解并不多,基本可以运用在前几个章节学习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再通过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各种性质。高一15班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具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和理论知识以及对科学强烈的探究精神。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理论性上可以适当加深,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设计理念:

本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实物展示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的热情。通过晶体和非晶体微观上的本质区别,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性质上的区别,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建构起晶胞的概念,形象比喻的方式,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常识、感情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探究晶体结构的兴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思维

教学重点:晶体和晶胞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上的差异

化学实验选修课 篇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建立的观点;理解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常数,该部分没有要求。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建立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 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

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研究的课题。(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 和 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的观点。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影响的条件”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可从演示实验入手,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新课的引入: ①复习上一节讲过的“状态”的概念,强调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②给出“的移动”概念,强调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③指出学习和研究的实际意义正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

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下: 1.重点讲解浓度对的影响

(1)观察上一节教材中的表3-l,对比第1和第4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里应明确,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实质是 浓度的增大与减小而造成的。

(3)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说明浓度的改变为什么会使发生移动。讨论时,应研究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讨论后,应明确浓度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使发生移动;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调整;新平衡建立时,生成物的浓度要较原平衡时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刚增加时减小,但较原平衡时增加。2.压强和温度对的影响: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温度对影响也是从实验入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的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在明确了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的影响以后,可采用归纳法,突破对勒夏特列原理表述中“减弱这种改变”含义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几个问题:

1.关于催化剂问题,应明确:①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的移动没有影响;②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关于移动原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应明确:①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作铺垫;②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对本节设置的讨论题,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4.对于本节编入的资料,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当堂阅读,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可回顾第二节“工程师的设想”的讨论,明确:欲减少炼铁高炉气中CO的含量,这属于的移动问题,而利用增加高炉高度以增加 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的做法并未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因而是徒劳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的有关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情感目标:结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引入】得不到2molSO3,能得到多少摩SO3?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所研究的问题。

思考并作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SO3。

提出反应程度的问题,引入的概念。

结合所学过的速率、浓度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的概念的实质。【分析】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速率与浓度的变化并画图。

回忆,思考并作答。【板书】

一、状态 1.定义:见课本P38页

【分析】引导学生从研究的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原因:v正=v逆(同一种物质)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准确掌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问】有什么特点?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小结。讨论并小结。平衡特点: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动(动态平衡)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讨论结果:因为该反应如果达平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与总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即颜色不变,压强、平均分子量也不变。因此可作为达平衡的标志(A)、(D)、(E)。

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状态代表了化学反应进行达到了最大程度,如何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呢?

2.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状态时,某一反应物消耗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质量分数,叫该反应物的转化率。

公式:a=△c/c始×100%

通过讨论明确由于反应可逆,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通过掌握转化率的概念,公式进一步理解的意义。3.平衡的有关计算

(1)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

例1 445℃时,将0.1mol I2与0.02mol 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有0.03molHI生成。求:①各物质的起始浓度与平衡浓度。

②平衡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引导学生分析:

c始/mol/L 0.01 0.05 0 c变/mol/L x x 2x c平/mol/L 0.015 0+2x=0.015 mol/L x=0.0075mol/L平衡浓度:

c(I2)平=C(I2)始-△C(I2)=0.05 mol/L-0.0075 mol/L =0.0425mol/L c(H2)平=0.01-0.0075=0.0025mol/L c(HI)平=c(HI)始+△c(HI)=0.015mol/L w(H2)=0.0025/(0.05+0.01)

通过具体计算弄清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的计算。

【小结】①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的关系,只有变化浓度才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比例。

刍议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开发 篇11

1.预设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应是课程目标框架的确立。目标本身有多个维度,若以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表述来划分,可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应注意在对各个维度的具体目标进行说明时,须充分考虑各目标在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及评价的难度,在语言表达上也应尽量明确、清晰和细化,以便对教学形成有效的指导。在实践中,基于操作的便利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会把知识传授作为唯一或首要的教学目标,而忽略其余两个维度的目标。通过参考国内外成熟的目标框架,对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目标做出更科学、具体的表述及分类,教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这种过度重视知识型目标的情况。还需指出的是,尽管预先设定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不应以一种固定的思维看待这些目标,而须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复杂性,适时调整这些既定目标,并须同时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生成的新目标,将其纳入整个目标体系之中。

比如,我们开设的“走进化学科学发展史”这门校本课程,其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见表1。

2 精选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的挑选无疑是一项耗时较多的工程。一般来说,它包括既有教学资源的再开发,新教学资源的挖掘、收集、分析和整合两大方面。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大家普遍重视后一方面而比较忽视前一方面。事实上,已有学科资源中存在大量可用于新课程开发的重要信息,教师通过学科内已学知识的组合、重构与改造及应用,也可使学生获得综合学习的体验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机遇,且有助于加强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络。比如,我们开发的“化学与健康”选修课程中水果抗氧化性物质的研究,设计了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维生素C的性质与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同时,还给学生介绍了水果中其他抗氧化性物质的存在,如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茄红素,而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葡萄籽中的花青配糖体,其抗氧化能力也是维生素C的20倍。多吃含有丰富抗氧化性物质的水果,会降低人体内的自由基含量,能减缓衰老(生物科学知识)。由此,组织学生通过高锰酸钾能与抗氧化性物质反应而变色,测定高锰酸钾浓度的变化量从而测定3种常见水果汁液中的抗氧化性物质含量并进行比较。并利用相同原理测定Al3+、Zn2+等5种常见金属离子对水果抗氧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橙、番石榴、芒果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而且金属离子能减弱水果的抗氧化性。本课例研究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原理、方法和开展具体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进而也丰富了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的知识。

同时,在对新资源的开发方面,学校教师须摆脱单纯强调从多种渠道收集资料,而后按主题堆积的传统思想,而应加强对资料本身进行深入加工、分析调整及再创造的功夫,如此才有望真正缔造出他人无法复制的特色。此外还需注意防止一种倾向:各地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普遍把教学内容整合为一本本的教材,虽然可被视为课程开发的最终成果之一,但也有滑向本本主义、以教材为中心之嫌。因此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应时刻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形为依据,有不断调整、更新、完善(而非固化)的意识,使课程建设本身成为一项可以持续完善的事业。

3.活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属于课程实施的范畴,是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立,虽然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但同一目标的达成、同一内容的学习,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过去,我们通常出于时间成本和有效性的考虑,授课教师习惯于单单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或者是以讲授法为主,再辅以其他方法。相对应地,学生则以死记硬背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如一年前我校开设的“营养与健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与访谈法,让学生了解或识记营养食物与能量,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和有毒物质,食品选购、加工、储存、搭配等环节可能导致的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合理的饮食习惯,常见营养物质,食品添加剂等等,这样徒然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不受学生欢迎。新课改呼唤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在自主开发课程的过程中,确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打破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中心的教学格局,创造更加丰富、多元、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们采用了讨论、调查、访谈、参观、表演、制作、游戏和实验等多种方法,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引导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和社会,从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知识掌握和技能发展。比如,今年我校针对“营养与健康”课程开发的一节课是“话说味精”,采用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访谈法和实验探究式教学等。具体设计如下:

温州人爱吃,味是必不可少。我们生活中的“味”主要有六种:酸、甜、苦、辣、咸、鲜。“味精”是和最后这个“鲜”字挂钩的。

1908年,日本化学教授池田菊苗的妻子给他做了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池田喝下一口,发现今天的汤与平时大不一样,味道特别鲜美。职业敏感性让池田钻进了实验室。半年后,他从海带中提取出了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这就是味精。

多年来,食用味精是用大米或淀粉来生产的。以快鹿味精(当地产品)为例,其制作流程是:玉米——淀粉——淀粉糖——微生物发酵——提取——谷氨酸钠——精制成成品味精。这个过程有点像酒、醋、酱油的生产过程。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研究,按人体每千克体重,每天吃6 g以上的味精量,对人体是有害的。也就是说,一个50 kg的人,要一天吃30 g以上的味精会有害处。

nlc202309041115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完上述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开展访谈活动,并设计实验、动手实验。

实验与讨论1:味精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锌,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与讨论2:味精吃多了,为什么常常会感到口渴(因为味精中含有钠)

思考与讨论3:味精在起锅前放,这是为什么?(因为当加热到120℃以上,它会失水而生成“焦谷氨酸钠”,使鲜味损失)

实验与讨论4:碱性食品中不加味精,这是为什么?请通过实验加以说明(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实验与讨论5:对酸性强的菜肴,比如糖醋菜,为什么不放味精。请通过实验加以说明(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实验与讨论6:油炸的食物不加味精,为什么?设计实验加以说明(原因是高温下味精会产生焦谷氨酸钠)

4.积极展开评价

评价体系的建设主要在检验教学的效果,考察学生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之后,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教学预先设定的目标,以及学习过程中所生成的目标。评价也能帮助教师检视预定目标及生成目标的合理程度,以便在重新设计课程时,进行适度调整。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从评价所处的阶段划分,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从评价的主体及对象来说,评价一般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伴互评、外部评价等;从评价的内容来判断,评价又可分为标准测验、档案袋、作品展览、现场汇报、表演、小型讨论会等。究竟采用哪些评价方法,本质上是由各教学目标决定的,而由于各种方法所侧重考查的目标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采纳多种方法并存的策略(特别是要吸收“档案袋”这种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亦能发展某些维度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能充分体验和享受校本课程带给他们的独特乐趣。

我校设计了以下评价表,见表2。在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中,自评、小组评定和教师评定各占1/3,给出评定等第。在课程的整体评价中,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按2∶4∶4的比例给出评定等第。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需求为前提,贴近学生发展实际,尊重教师的开发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它也促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研究”角色转换,为教师潜力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认真开发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课程,大家觉得开发课程真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又能让学生受益,很有价值。

(收稿日期:2013-03-14)

上一篇:依法治国与法律全球化下一篇:公益电影留守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