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及答案范文

2024-08-25

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及答案范文(通用3篇)

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及答案范文 篇1

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B.⊿H1<⊿H3<⊿H2 C.⊿H1<⊿H2<⊿H3

D.⊿H1>⊿H3>⊿H2

2.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4C(g)+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5.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6.对可逆反应:A(g)+3B(g)

2C(g)∆H <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的更大 B.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的更大

C.增大A的浓度v(正)会增大,但v(逆)会减小 D.采用催化剂一般v(正)、v(逆)同时增大,而且增大的倍数相同

7.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C)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10.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v-t图象如下右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下右图: ①a1>a2 ②a1b2 ④b1t2 ⑥t1=t

2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③⑤⑧

D.①③⑥⑦

11.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c(CO)c(H2O)。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

c(CO2)c(H2)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1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H2(g)CO(g)+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2 H2 CO H2O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甲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丙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13.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B.40%

C.50%

D.65%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R(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15.在两个恒容容器中有平衡体系:A(g)2B(g)和2C(g)D(g),X1和X2分别是A和C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均增加相同的A和C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1降低,X2增大

B.X1、X2均降低

C.X1增大,X2降低

D.X1、X2均增大

16.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 = ∆H-T∆S和∆S的变化情况是()

A.∆G>0,∆S<0

B.∆G<0,∆S>0

C.∆G>0,∆S>0

D.∆G<0,∆S<0 17.某温度下,反应SO2(g)+

1O2(g)2SO3(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A.2500

B.100

C.4×10-D.2×10-2

18.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H=--1 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6分)

19.(10分)在100℃时,将0.2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 C(N2O4)C(NO2)试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___mol·L-1,在0~20s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初始浓度为________mol•L-1。

20.(12分)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催化剂 加热 0 0.100 0.000 c1 0.060

0.050 c2

c3 0.120

A 0.120

b 0.120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K可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4)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21.(12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N2H4(g)+O2(g)=== N2(g)+2H2O(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下反应:A(g)+ B(g)试回答有关问题:

(1)升温时,A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C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此时 v(A)_____v(C)(填“大于”、“小于”或“相等”)(2)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______。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一定不移动

D.不一定移动

(3)若使温度、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2 mol B,则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

C(g)△H<0。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C 6.B 7.C 8.C 9.D 10.C 11.B 12.A 13.D 14.B 15.A 16.B 17.C 18.C 19.(1)N2O42NO2

60(2)0.070 0.0015(3)0.2 20.(1)bc

(2)b(3)94.7% 21.(1)a +g=1.3(2)0 1.3(3)0 0.4

(4)0≤b≤0.9 222.(1)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0.03(3)①平衡 大于 ②d a

23.(1)加快(2)D(3)40%

10VL 7

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及答案范文 篇2

【复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掌握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复习重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情景设计】 【知识回顾】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2、定量表示方法:

3、单位:mol/(L·s);mol/(L·min)。

友情提醒:

☆固体和纯液体单位V内n是定值,则C是常数,速率不变化。

☆同一反应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mA(g)+nB(g)=pC(g)+qD(g)则V(A):V(B):V(C):V(D)=m:n:p:q ☆无论用任何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为正数 【课堂探究】

1、某化合物A的蒸气1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分解:2A(g)=B(g)+nC(g),反应到3min时,容器内A的浓度变为0.8mol/L,测得这段时间内,平均速率v(c)=0.6mol/(L.min),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值为_____,v(b)=_______mol/(L.min)。

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____。

3、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3A+B = 2C 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

4、反应A+3B=2C + 2D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 VA=0.15mol /(L.S)② VB=0.6mol /(L.S)③ VC=4mol /(L.min)④ VD=0.15mol /(L.S)则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A.③ B.①④ C.②③ D.② E.②④

5、在温度、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36mol/L,所需反应时间应为

()A、=10s

B、=12s C、>12s

D、<12s 【知识回顾】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 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过程

——旧键断裂,新键生成——

(2)外因:

①浓度:②压强:③温度:④催化剂:⑤其他因素:光、颗粒大小、溶剂等。

三、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解释各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1、浓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知识应用】 应用1:

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2HCl=CaCl2+H2O+CO2↑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A、增加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改加CaCO3粉末 应用2:

若将物质的量相等的HI气体分别放在等容积的两个针桶中,一个保持体积不变,另一个压缩为原来的1/2。其它条件不变,则HI的分解反应速率谁快?

2、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影响实现的 P增大→C成比例增大,P减小→C成比例减小

压强只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有影响(紧扣对C的影响)

友情提醒

1、改变压强(参加反应的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会使任何气体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同,即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反应速度变化较大。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是浓度的影响,所以当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与反应无关气体,反应速率不受影响,但若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与反应无关气体,则反应速率减小(与减压引起的效果相同)

3、若某一反应只有反应物(或生成物)有气态物质,则改变压强瞬间,即只有正反应(或 3

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知识应用】

应用1:增大压强能够使下列可逆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增加的是

()

A.2 SO2(g)+O2(g)B.FeCl3+3KSCN C.H2(g)+I2(g)

2SO3(g)

Fe(SCN)3 + 3KCl 2HI(g)

D.CO2(g)+CaO = CaCO3 应用2:在N2+3H2 2NH3中,当其他外界条件不变时:

减小体系压强,该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N2,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怎么变?

应用3: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3、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增加2-4倍。【知识应用】

应用1: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A.2min B.3min C.6min D.9min

4、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

解释:

“对可逆反应而言,催化剂既能催化正反应又能催化逆反应”试利用如图原理加以解释?

友情提醒:

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减慢)、正逆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没特别指明一般指正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催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不发生的反应无作用 催化剂一定的具有选择性 【知识应用】

化学选修4期中复习考试及答案范文 篇3

二次根式

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x2B.xC.x22D.x2

22).

A.4B.3C.2D.

13、下列二次根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A.2-xB.x+2C.x-2D.

4.当x-2a

2a2有意义时,a的取值范围是()A.a≥2B.a>2C.a≠2D.a≠-2

5.下列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6、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3a2B.1C.D.

37、把22263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结果为():A. B. C. D. 279993

3A.4x B.x

428、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为(): C.x4D.(x4)、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22A.(2.5)(2.5)B.a2(a)2 Cx22x1x1D.x29x3x3

10、与2是同类根式的是():A.

1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32 C. D. 3 B.223C.3ax4x3a4x D.10 2791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86

C.6222282628614B.8x4y4x2y6²6428D.2549255 4971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24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B)30(C)48(D)54 2002(32)2003的结果为()

14、化简(32)(A)

(A)–1(B)

15、32(C)32(D)32(2)2化简的结果是()(A)–2(B)2(C)±2(D)

416).A.0B.2C.42D.117.若x26x9=x+3,则x的取值应为()A.x≥3B.x≤3C.x≥-3D.x≤-3 18、若

(x2)(3x)x2x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为:()

(A)x≥2(B)x≤3C)2≤x≤3(D)2<x<3

19、若

x1xy0,则x2006y2005的值为:()

(A)0(B)1(C)-1(D)

220,•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A.

.9cmD.27cm 21.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

A

±

12C

.a2

.化简的结果是()A.

B.

C.

-.

332

3______个. 24.当x__________3+2x有意义.二次根式

2x1

有意义时的x的范围是______。x2

2ba16b2c22

________;2524______.3a2b_______.25、=___________. 2a18ba26、(1)

327、(4)()

28、已知:yx22x3,求:(xy)的值。

2(2-

4+348)1

8

1

3212

1(2)0

4223(

3513ab1)(2). 22bab

勾股定理部分

1、一只蚂蚁沿棱长为a的正方体表面从顶点A爬到顶点B,则它走过的最短路程为()A、3aB、(12)aC、3aD、a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A.5B.25C

.7D.

5或7、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A.

4、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________

222

2A6cmB8cmC10cmD12cm5、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_________A25海里B30海里C35海里D40海里C

F

6.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如图所示,△ABC中,B45,C30,AB

2求:AC的长.

A

B

C8、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且 A ∠A=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B9、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E是BC的中点,F在AB上,且BF

=猜想E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D

AB,4A

D

FB

E

C

10.如图,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BC=10cm,AB=8cm,求:(1)FC的长;(2)EF的长.

11.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离A站多少km处?

D

CB E12、如图9,在海上观察所A,我边防海警发现正北6km的B处有一可疑船只正在向东方向8km的C处行驶.我边防海警即刻派船前往C处拦截.若可疑船只的行驶速度为40km/h,则我边防海警船的速度为多少时,才能恰好在C处将可疑船只截住?

13、一架长5米的梯子AB,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距墙底3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米,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沿一条直线也将滑动1米吗?用所学知识,论证你的结论.

A

D

B 6km

8km

C

C

上一篇:那一刻我明白了友情下一篇: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根据问句写答句及根据答句写问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