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经济

2024-08-20

外语经济(共12篇)

外语经济 篇1

一、引言

中国GDP超过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更是中国经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重要标志。这其中, 涉外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12.61%提高到2001年的44.72%, 2003年达到60.37%, 2004年上升到69.80%, 2007年仍然接近70%。从这些数据分析来看, 中国的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什么区别, 但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的涉外经济活动没有包含外语因素, 而中国的涉外经济活动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诸多原因不仅包含外语因素而且更是不可或缺, 这就决定我们应该研究外语因素。

二、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提出外语经济学, 自然应该提出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即研究什么?为说明其研究什么, 我们引述三段话:第一段话:庞加莱说过:“人们不能互相理解, 因为他们不讲同一种语言, 并且还有人们不懂的语言 (Benacerraf﹠Putman, 1983, 中译本, 102) ”。第二段话:亚当·斯密早就明确指出, 人的交易是需要语言的, “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 (鲁宾斯坦, 2004, 中译本, 178) ”。第三段话:“一个只懂汉语的中国人与一个只懂法语的法国人也不能进行交易, 借助语言互换也未必能实现合理的交易。”

这三段话揭示这样的事实:一是人们互相理解需要讲同一种语言, 但人类不止一种语言;二是人类具有并使用语言才能够交易, 狗与狗之间不能交易是因为没有语言;三是两个人有语言但没有同一种语言也不能交易, 要实现交易需要解决语言互换问题, 要实现合理的交易就需要恰当的语言互换。因此, 这三个问题必然能够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 要实现语言互换需要掌握另一门语言;

2. 不同的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相同的极少, 不同的占大部分或绝大部分, 说明语言与语言之间有固有差异;

3. 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差异一般会产生新生差异;

4. 外语人的“本质”及其能力能够消除固有差异和新生差异;

5. 外语资源的合理配置会直接影响交易。

由此可见, 外语经济学的研究涉及三个方面:语言即语言与语言的差异、外语人的“本质”和能力、外语资源合理配置。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中国 (或包括发展中国家) 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 (张德富, 2009) , 把广义的外语作为构成经济的一个因素来研究, 是研究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是否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之大小以及如何使其最大化。基于这样的研究内涵, 我们可以认为:外语经济学不是语言经济学, 也不是语言学, 也不是翻译学, 更不是应用语言学。

三、语言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 语言一直是适应着人类的。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一般动物成为人, 人之所以能够构成人类的社会, 人之所以能够有规范人类行为的约束, 是因为具有语言并且使用语言, 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可自从有了人类或者人类自从有了语言, 人类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 (以下简称规范、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序) 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所有这些都蕴含在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活动为其存在和进化, 反过来又借助其语言进行界定、进行表述、进行约束。语言似乎成为人类生存、交易和发展的特有媒介和主要维度, 人类的一切活动似乎都要借助语言这个媒介或工具进行实施和完成 (韦森, 引自鲁宾斯坦, 2004, 中译本, 215-221) 。反过来讲, 语言一直为人类的生存、进化、交流和发展服务。可以认为, 没有人类就没有语言, 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 这是人类世界中一对赖以生存和赖以发展的“东西”。从原始角度看, 人类的本能需要催生语言,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又激发人类的需要,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抑制着人类的需要, 人类的本能需要+客观限制逐步形成人类的理性, 人类的理性 (即自我约束) 与语言似乎具有某种“自然性”、“意识性”以及“回应性”。这是一种自然与必然的联系,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语言, 这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也是客观需求。

人类相互作用中的最基本的、非物理性的常规性就是语言 (鲁宾斯坦, 2004, 6) 。“语言是我们思考和交流时所呼吸的空气, 常常不为人注意。它使得人类的认知成为可能, 而且, 与此同时, 通常以不可见的却非常真实的方式对人类认知进行着约束 (同上, 125) ”。在人类社会里, 人类出于自身的需求, 需要交流或交易, 既然要交流或交易就需要同一种语言。如果是操有非同一种语言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或交易则需要把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 同时需要把以语言为载体而存在的一方、两方甚至多方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系统的约束以及相应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纳入语言的互换之中, 并遵循以语言形成的无形机制, 寻求共同点, 从而实现交流或交易, 而且力求使交流或交易达到公平。如此看来, 人类离开了语言以及语言的互换则无法进行交流或交易。语言能够表达事实。否则, 语言就不是语言了。但语言只能接近表达事实, 却很难完全表达事实。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同样能够表达事实, 但也同样只能接近表达事实, 却也同样很难完全表达事实。

四、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

1. 研究语言与语言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存在并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其历史原因、所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人口数量、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秩序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既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东西”, 更承载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系统的约束以及蕴含其中又藏于其外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以自己语言的形式来实现并证明这些存在, 而且该民族的所有生活形式和生存形式均存在于自己语言的载体上并以自己语言的“外壳”求得其存在与完善。这说明, 一种具体的语言与另一种具体的语言所承载的“东西”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就此进一步推断出, 两者之间不仅在词汇、语言特征以及语法结构等形式上有所不同, 而且在讨论、研究、描述以及理论再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类型、结构、演化和变迁以及社会生活秩序机制等内涵方面更是有差异。

这里, 我们以汉族和法兰西民族为例, 我们汉族具有并使用汉语, 法兰西民族具有并使用法语, 汉语与法语彼此有许多差异。差异之一是构成与形体不同, 汉语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 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 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 词的次序很严格, 不能随便更动。这一特点与法语等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是不同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意义和声音是语言的两个属性。世界文字大都起源于图画文字, 表音和表意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记录汉语的工具--汉字和其它古老的文字一样, 都经过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汉字与其它古老的文字不同的是, 那些古老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 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 有的甚至不可读, 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 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代表着世界文字的这一重要发展方向。它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形体与意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构词方法通常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二是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 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这同法语的情况迥然不同, 法语字母代表的是音位;三是就形体的特点而言, 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两个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 这与法语这种拼音文字由字母线性排列而结合是不一样的 (张岱年等, 2004, 111-116) 。差异之二是承载的文化不同, 汉语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主体文化的诞生。汉语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之一, 同时又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载体。它以自身特殊的文化形式, 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记录了中国文化, 是中国文化的代码。如果没有汉语汉字, 中国文化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积淀和发展。其文化的发展变化直接记载在各个时代的词汇中。汉语和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己的习俗、习惯、道德、观念、规范、制度、思想意识等。而某一外语记录的是某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化, 是某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代码, 承载着某一民族或国家的规范和社会机制以及思想意识等。差异之三是承载的信息不同, 汉字除了作为汉语的记录工具以外, 其本身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所承载的信息主要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信息, 与汉字所记录的内容不是一回事 (同上) 。这主要是因为汉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并发展成为表意文字的缘故。这一特点是法语等表音文字所没有的。同时, 我们知道, 汉字在某一时代某一领域词汇的密度反映了该领域与文化核心的密切程度, 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这一领域的认识程度, 设词密度高就说明了对这一领域的分析度高。其各类词的密度又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每类词的密度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同上) 。

对比分析汉语与法语使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 “在任何语言中, 人们交谈时所用的词语的语义都非常灵活且有时会超出说出的话的字面或话语意义, 甚至意义完全相反 (鲁宾斯坦, 2004, 196) ”, 貌似相等的形式存在的差异, 实质导致内涵与外延等的巨大差异;同时, 语言具有民族性, 它会折射一个民族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因此, 语言与语言互换的核心在于解决它们彼此之间的非等同性以及形体、内涵与外延等差异。

2. 研究外语人的“本质”

索绪尔认为, 语言与心理有关联, 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 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集体心里的表征;语言与人种有关联, 语言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或文明史“彼此融合, 相辅相成”, “在很大程度上, 是语言创造了民族”;语言与地理有关联, “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多样性, 即国家与国家之间, 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显而易见的语言差异” (《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 陈思和等, 2005, 114-117) 。按照索绪尔的理论, 我们可以认为, 在一种语言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语言自然而言地蕴含着本民族的逐步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所承载的本民族的文化以及信息;而语言不仅影响甚至造就这个民族。因此, 无论是这个民族的个体还是群体, 其语言必然彰显业已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其承载的本民族的文化, 语言必然或隐或现反映这个民族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一个民族个体或群体的本质。一个民族的个体或群体有自己的本质, 而另一个民族个体或群体也同样有其自己的本质。虽然是人类, 但本质与本质并不相同, 本质是不能体现或不能完全体现在语言上, 或者说语言是本质的载体但不能有形地体现本质。这就等于告诉我们, 一个民族的语言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被互换成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人类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 具有某种先天的适应“基因”, 在特有的语言环境下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语言本身以及其内涵和外延, 尤其能够自然熟悉语言所承载的其大脑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民族的语言能力, 而且其外在语言媒介能够自然与大脑的本民族语言能力“天然地融为一体”, 同时在本民族语言的根本性的作用下在头脑中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要实现语言互换直至完美语言互换, 不仅需要学习并掌握另一种语言, 而且同样熟悉其内涵和外延, 尤其能够熟悉其所承载的另一个民族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文化以及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在语言互换过程中, 必然涉及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用固有的思维对另一种语言进行互换, 还是用另一个民族的思维对语言进行互换;二是出现文化和基本理念碰撞时如何实现理性、公平和正义?三是是否在了解并掌握他国或别的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同时掌握好本国或本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分寸和尺度。所有这些已不是简单的语言互换而是人在所有“约束”下的“本质”, 即涉及双方交流或交易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在本民族固有本质下, 了解、熟悉并掌握并融合另一个民族的本质, 外语人才能够实现语言互换直至恰如其分的语言互换。

3. 研究外语人的能力

我们在前面已经证明, “一个只懂汉语的中国人与一个只懂法语的法国人也不能进行交易, 借助语言互换也未必实现合理的交易。”为了实现交易, 需要聘请一位懂汉语也懂法语的人或一位懂法语也懂汉语的人, 在他的工作下, 才能开始实现他们之间的交易。即便懂汉语也懂法语也未必能够实现交易或合理的交易, 因为即使外语人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 如果他所掌握的法语相关信息是有限的, 那么, 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也不会比法语相关信息更丰富;而且, 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 如果他所掌握的法语相关信息也同样丰富, 那么, 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也未见得与法语相关信息一样丰富;最后, 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不很丰富, 如果他所掌握的法语相关信息是丰富的, 那么, 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未必没有法语相关信息丰富。由于语言的不同、其承载的文化不同以及承载的信息的不同, 再加上语言无法显现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等因素, 汉语与法语只有在两种语言“完全”相同时, 一个词才对应一个词、一句话才对应一句话、一个语段才对应一个语段。不然的话, 一个词与一个词、一句话与一句话、一个语段与一个语段的内涵与外延等就永远不会像一个天平上两边质量完全相等的两个砝码。假定聘请一位懂汉语也懂法语的人的话, 如果仅仅是懂得法语的几个单词或几句话, 对这项交易恐怕于事无补, 甚至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那么, 人们聘请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外语能力才能进行交易并确保实现交易直至合理的交易呢?

“外语”不是中国涉外经济的“幕后推手” (所以, 不是所谓的语言经济学问题, 也不是所谓的语言翻译问题) , 而是“直接参与者”甚至是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因此,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 外语人需要本民族的语言, 更需要外语, 但这只是具备了语言与语言互换的最基本的条件。而实现语言与语言的互换或恰如其分的互换往往受到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和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的双重制约, 冲破这些制约一是需要上面已经阐述的外语人的“本质”;二是需要外语人的能力, 即:消除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的能力和避免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的能力, 后者在于:一方面尽可能体现原有语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等内涵, 另一方面尽可能体现原有语言蕴含其中又游离之外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这样,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 才能保证语言与语言真正实现恰如其分的互换。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 由外语人掌握的语言、外语人的“本质”和外语人的能力构成的外语因素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作用与涉外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成正比, 它的作用越大涉外经济的效果也就越大;反之, 它的作用越小涉外经济的效果也就越小。

五、结语

如果我们中国与外国开展并实现经济交往, 我们就需要外语。懂汉语也懂外语的人或懂外语也懂汉语的人的工作及其作用在与外国的经济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他们的存在和工作, 经济交往肯定无法进行, 甚至无法实现其目的。懂汉语的人也懂外语, 但他们的外语一般很难能够达到与其汉语一样的水平, 这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懂汉语的人虽然也懂外语, 但他们对外国的所有约束、文化以及理性、思维、人生、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能够熟悉并掌握到与中华民族所有约束等一样的程度, 这是蕴含在语言之中又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东西”。如果我们中国与外国开展并实现经济交往, 只有懂汉语的人而没有懂外语的人, 需要聘任新员工或对原有员工进行外语培训, 这是外语人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涉外经济领域里, 人们往往或几乎从来没有把母语列入成本, 自然也就没有涉及其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等问题。然而, 外语在中国涉外经济领域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 不单纯是语言与语言的互换问题, 而是把外语转换成既体现其内涵与外延又体现所蕴含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约束等的语言, 还要根据经济规模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的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外语人, 对外语人同时要求具备如同母语思维的“本质”、转化为行为的外语能力。外语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其功能, 需要语言互换;语言互换后才能够满足经济活动中自然语言的功能;语言互换后可能等值也可能不等值;语言互换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价值高低, 效用大小, 费用多少和效益好坏。所以忽略中国涉外经济中的外语这个因素显然是不科学的, 回避外语这个因素同样对我国的涉外经济运行和发展也是不利的。

摘要: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媒介, 但世界并不使用同一种语言。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不仅使用汉语尤其使用外语, 外语因此成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因素。这一因素包括语言、外语人的“本质”及其能力, 语言与语言有固有差异, 语言与语言互换一般会产生新生差异。外语经济学研究在于如何使人的本质及其能力有利于消除固有差异、避免新生差异, 实现语言与语言之间恰如其分的互换, 使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外语,汉语,差异,经济活动,外语经济学

参考文献

[1]贝纳赛拉夫、普特南, 《数学哲学》[M], 朱水林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2]鲁宾斯坦, 《经济学与语言》[M], 钱勇等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涂纪亮, 《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语言哲学》[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

[4]张岱年等,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张德富, 《外语经济学形成背景及研究意义》[J], 理论界, 2010

[6]景玉琴,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J], 经济学家, 2007

[7]张德富, 《关于外语经济学研究路径及其研究方法的探讨》[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9

[8]陈思和等, 《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外语经济 篇2

一、保送资格考

深外今年(2013)的保送资格考设在11月6日和7日(第三次月考), 也是第一次文科综合合卷测试。和许多同学一样,在资格考前我曾经有过犹豫,心里会有“我要不要保送”、“或许我高考能考得更好”一类的疑虑。然而,在保送资格考试前的一个半月,我最终做出了“机会就在那,不管保不保送,先放手一搏”的决定。更直白的讲,如果说高校的保送考是一场“小高考”,那么学校的保送资格考就是一场“微高考”,就算你心里有一万个“咱就不想读外语,咱就要高考”的坚定信念,那你也不妨把保送资格考当成高考的练兵,用实力证明自己。毕竟考得好与保送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保送与否,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考试形式:与高考相同,有严格的安检

考试难度(仅供参考):语文: 中等偏易文科数学: 易英语: 中等偏难 文综: 难

计分形式:标准分计算, 语文和英语的权重较高, 文理一起排名 推送方式: 按照高校提供的指标名额,学生报名情况和总成绩,依照 指标数量:入围数量=2:3的形式入围, 再按照高校保送生测试科目,对入围的同学进行再次排名,并按指标数推送。(如贸大今年提供深外6个指标,则先从所有报名贸大的学生中按总成绩排名先后翟取9人,因为贸大报送考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故再将这9人的语文,数学,英语标准分相加进行排名,最终推送前6名的同学)附加参考: 本人保送资格考成绩:

语文114 数学140 英语116 文综 219文理排名 126

特别注意的是, 贸大是少数对数学学科有要求的学校,因此,有意向报考贸大保送的同学要注意数学方面的提高

二、保送成绩下发 ——获得保送指标

A.等待指标

贸大的保送指标来的比较晚,在保送资格考成绩出来后会经历比较长的等待。这段时间要调整状态,投入到高考备战中去。对于成绩比较有优势的同学,可以开始在完成课内任务的同时,给自己布置少量与保送考相关的任务,如大学六级阅读,大学六级写作等。适当的准备不仅能提升高考应试能力,还能在保送指标下发时更从容应对。

B.专业选择

贸大外语类保送生有三个可选专业,分别是商务英语,翻译(经贸方向),英语(财经新闻方向,中美联合)每一个专业是有固定的人数限制的,2013届指标为:商务英语3名,翻译2名,传媒2名。专业选择按照总成绩排名高低,成绩高者先选择。在选择专业前大家要仔细斟酌,谨慎起见,当然是以自己的兴趣及优势为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按以往经验,商务英语是三个中最热门的,报名人数逐年增加,2013届的报名人数更是将近50余人(而商务英语专业实际招生不足30人,将近20人被淘汰);翻译专业本届报名人数不足30人(而翻译专业实际招生20余人,淘汰率极低,以至于签约划线分远远低于其他两个专业);英语(财经新闻方向)还有100分的才艺展示

附加参考:2013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最低控制分

商务英语:303分翻译(经贸方向):187分英语(财经新闻方向):355分

C.报名申请

选好专业后,报名申请程序就陆续展开了。这个过程每年会有具体的安排,大家仔细阅读招生简章,这里不做赘述。

三、保送考题型及相关准备

贸大的保送考大约设置在每年的二月底或三月初(今年贸大的报送考与自主招生合并,在3月16日)比起浙大,北外,上外等学校,报考贸大的同学将会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因此,充分利用好12月到3月这小半年的时间,对于最终考试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的考试经历及备考情况:

思想:4个月的时间虽然说是充足的,却也是漫长并且可能充满焦虑的,表面上可能总想硬挺着,但是内心总会时不时产生怠倦。因此,劳逸结合很重要,既要认识到自己兼为保送生和高考生的双重压力,也要意识到自己比大多数人多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总之,时刻把持住,稳中求进,不要用力过猛。在身边人都收获捷报的时候,不要有“心思思”的想法,就把身边人的捷报转化为自己的信心和动力,持之以恒。

笔试考的科目是语数外。当天早上,先考英语听力,时间30分钟。3个小时考语数外笔试,一次性发齐3门试卷,完成顺序自行规划安排。语文:贸大的题型非常灵活,除了必考的字形、病句、文学常识、排序(今年没有考字音),重点考察的是语文的阅读理解。今年的阅读理解涉及两篇文言文(一篇短,一篇长)、一篇实用类文本、以及一篇诗词阅读。全卷除了诗词理解的两道主观题,其余均为选择题的形式,每题的分值4-6分不等。其中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更为重要。文言文段下面出了很多道跟文段有关的理解性选择题。13届的保送考试语文难度在中等偏难的水平,同时兼具很强的灵活性。没有作文,诗词鉴赏设问比较曲折(今年考了苏轼的《定**》,问题形式有别于高考,但是换汤不换药,要仔细读题,灵活运用解题技巧)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是,它确实不会超出高考复习的基础识记,但是做起来和一直做习惯了的高考语文卷子感觉是不一样的,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行。做语文卷子时也不要大意,虽然是语文,但是因为时间的限制,保送考试的语文卷选择题占一定比重,写字的内容少,又没有作文,意味着文采优势不好发挥,所以要尽可能抓住选择题的分数。

语文这一课并没有刻意的“准备”一说,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字音、字形、病句、排序、文学常识,这些必考的知识点都要一遍遍细致的过(虽然从最后就考试来看,效果不大)无论是文言文,现代文,还是古诗文,每天可以给自己设定适量阅读理解的任务,并循序渐进,收悉解题门路。近年的北京语文模拟题是实战性和贴切度极强的演练,可以增强备考信心。另外,广东高考考纲对文学常识的要求,因此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北京高考文学常识大全”并加以识记。贸大考试语文卷题型还原:

基础知识选择题:题量不多,难度适中

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两篇(一长一短)、实用类文本一篇。全是选择题,难度适中,部分需要多加思考,注意控制时间

诗词鉴赏:只考一篇,两问。设问较曲折(如第二问引用了诗评人的评价,并让你用自己的观点谈理解),要注重解题方法

数学:贸大的数学卷是有文理科区分的,同一张卷子,但是大题文科生做一、二问,理科生做一、三问。与去年类似,数学涵盖考点与高考考纲要求吻合,但是今年,贸大的数学难度直线上升,出现部分偏怪难的题目。全卷基本没有那种“看一眼就知道怎么解”的送分题,每一道题都需要讲考点进行推究。全卷包括4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和3道解答题,考点囊括三角函数,函数,立体几何,导数,数列,圆锥曲线,概率,集合等。三道大题中,第一道考察集合与概率,第二道是数列与函数,第三道是圆锥曲线。就我个人而言,试卷难度达到了“整张卷就会1道填空和1.5道大题”、“考完感觉自己没学过数学”的水平,有些理科同学还开玩笑说整张答卷就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铺天盖地的白啊„)。当然,试卷难,人人都难,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会做的直接跳过,把握好整体的进度,遇到计算复杂的题可以先留着,不要一时乱了阵脚影响另外两科的作答时间的水平。数学我只用了40分钟就做“完”了(实在是不会啊„.),给

剩下两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心态也平静了很多。

关于数学的备考,我在进入保送考准备前我已经大致完成了广东版《五三》的重要内容。贸大数学难易度变化较大,难度可以游走在高考难度和偏怪难度之间。因此,对于课内高考数学复习进度要有重点的跟进,合理规划好额外的练习,每周1-2套北京数学模拟套卷,并可以涉猎一些难偏题,开拓思维的同时以备不时之需,以不至于像我一样差点蒙了。

关于数学,贸大考试数学卷题型还原:

选择题:4道,两道高考选择中上难度,两道高考选择压轴难度 填空题:4道,一道高考填空中下难度,三道高考填空压轴难度 解答题:第一道考察集合与概率,第二道是数列与函数,第三道是圆锥曲线;难度较高,解题思路较迂回灵活,非常规题

英语:有听力与笔试两块。

听力是当天先考的,30分钟,整体偏易,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力给出问题,附带四个选项,每一篇都只念一遍。一开始是长对话和独白理解,都是高考、四级左右难度,最后是新闻理解,选用的BBC中较慢较容易的音源。由于每道题之念一遍,拿不准的话千万不要纠结在一道题上,不然下面就跟不上了。笔试,难度中等偏易,有作文。完型和阅读是抓分点,作文是提分点。完型高考难度,阅读是大学四六级篇章+高考设问的难度,另外还有一篇选句填空,作文大致是”Some people think self-confidence contributes most to one’s success, what’s your opinion?”,字数100以上。

备考:对外保送考的英语分为听力(50分);笔试(100分);面试(100分),总计有250分的分值。因此英语应当是备考的重中之重。听力:1.选择大学六级的听力模拟题进行定期演练,并在考前半个月进行“突击狂练”——每天至少一套六级听力模拟题,让自己适应听力应试流程和技巧。大学六级的听力只念一遍,速度和难度高于贸大听力,并且不给出问题。循序渐进地完成20几套大六模拟听力之后,听力应试技巧和水平会大有不同。推荐《星火听力——大学6级模拟》

2.搜寻20-30篇BBC新闻听力材料,主题可以避开时政类,将材料放在ipod里面,每天上放学的路上反复听,对训练语言感觉是很有利的。贸大的新闻听力语速比BBC稍慢,内容也更简单易于理解。只要能坚持多听,一定没有问题的。

笔试: 1.选择大学6级难度的阅读和完型进行专项练习。有很多同

学一开始就直接选择专业4级的阅读进行练习,其实并没有必要。因为专4难度对于现今的大部分同学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尤其是词汇方面),从专4入手,第一针对性不够强;第二,贸大的英语试题这几年一直稳定在高考与大4难度之间;其次,直接跳开大学四六级去做专四会产生做题的生疏感,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信心。做题的时候可以将不会的单词画下来,等全部做完了再查字典。另外,错题和不确定的题目一定要参考答案的解释,这样可以促进阅读完型解题思维的培养。做题量就以考试的题量为准,每天一篇完型,五篇阅读,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不求多,但求投入和精细。

2.买一本大学6级的作文书 和 专业4级的作文书。大学6级的作文书主要是学习其中的表达和措辞,要重点识记。一些实用的衔接词,句式结构和经典实例在其中都会有所涉及。专业4级的作文书侧重学习其中的成文结构(因为根据前几届经验,作文有200字的要求,也就是专业4级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的学习作文的成文结构。

贸大考试英语卷题型还原:

听力:30分钟考完后5分钟收卷。总体难度偏易,但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完型:一篇,高考难度。

阅读:五篇,大学四级文章+高考设问,注意时间的把握。选句填空:高考难度。

作文:“有人认为自信对个人成功影响最大,谈你的想法”100词。注意要卷面整洁

贸大考试面试程序还原:

时间:下午13:30开始。

候考:商务英语的在一间,传媒的和翻译的在一间。签到后,领取三张面试用的评分表,上面有考试评分说明(语音语调,流利度,理解能力,应变能力,语法准确度,整体印象)。然后等待叫名字,2013届为二人小组讨论形式,被叫到名字后,自己的partner拿着自己的评分表到旁边一间备考室,在那里会有5-8分钟左右让你自行阅读所给的一篇文章,文章长度是2/3面A4纸的篇幅。我拿到的文章是关于specialist和generalist的,讲的大概是这两种人各自特点和适合的领域。文章高考难度,阅读时注意全篇通读,细节反复读,有意记忆。文章内容理解的差不多后注意“张开嘴巴读”,这样在熟悉全文的同时可以缓解一定紧张感。

面试:时间到后,这篇文章留在备考室,进面试间面试,注意保持自

信不做作的微笑,抬头挺胸,充满自信地向老师say hi。面试组里面有三位老师,都很面善很nice的。面试时小组同学站在讲台上,三名考官坐在台下。然后是每人随机指定阅读一段话,然后问三个问题。前两个是和文章有关的,我们组的问题是 请简述一下什么是specialist/请简述一下什么是generalist。其实回答问题的时候文章会一直在讲台上,实在不会可以偷瞄两眼。接着是就一个与文章相关的topic进行讨论。我们组的topic大概是What’s your dream occupation? And what sort of practical skills or knowledge do you think is necessary? 老师会给1分钟左右的时间准备,不过这1分钟基本是用来分配发言的顺序和present的方式了,加上心理的一点点紧张感和不知所措感,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去考虑topic。整个面试环节是丝丝紧张感中的轻松融洽,面试过程中,考官会时不时和你eye contact一下。值得注意的是得到自己的问题后要记得说“Thanks for the question.” 回答完毕后要微笑着来一句“That’s all, thank you.”一类的话。关于面试穿着,不必过于正式,最好不要穿校服,女生以衬衫+针织开衫+过膝裙+纯色平底鞋为佳;男生以衬衫+针织衫+简约派克外套/单宁夹克+纯色九分裤+纯色鞋为佳。整体配色要协调舒服,以藏蓝色,姜黄色,驼色,卡其色为主色调为宜,服装剪裁要合体、得体。如果皮肤出现状况或者面色比较暗沉,当然建议选用自然色号的BB CREAM进行肤色修饰。心里不要总想着:“面试呗,普普通通老老实实最好了。”然后就捡了条比腿松一倍、长的能在裆部挤出一坨坨不明物体的裤子。着装是面试评分中无形却十分重要的一项,恰当的比例不仅能修饰身体曲线,也是对面试者表示尊重的一种。

外语经济 篇3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外语教育 区域经济

一、语言与经济的关系

1.語言在经济中的价值。语言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最早由美国学者Ja.cob Mmchak于1965年提出,并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的。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语言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使用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

总的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语言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在语言政策的驱使下,人们又从语言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经济发展决定语言需求。既然语言与经济密不可分,那么经济的发展对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总的说来,语言本身无所谓价值,但选择使用何种语言则体现了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以及供求关系。英语、法语等世界级语言正以它们特有的跨区域的强势传播和发散着各种科技和文化信息,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这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经济实

力支撑下的必然结果。因而,语言的学习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手段。

二、外语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1.语言的自身特性。语言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积累信息的主要工具。作为窗口,它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状况;作为桥梁,能够使人们跨越国界、民族、文化,进行无限的沟通和交流。当前,国际正式文件的签署要求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我国同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语言已经越来越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了一起。

2.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加入WTO后,我国也前所未有的广泛和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知识和人才是赢得新时代竞争的关键,正是社会对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渴求,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外语学习的必要性,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教育正是构建融入国际社会的平台,是国与国学习、交流、合作、发展的桥梁。

3.个人发展的需要。语言在劳务市场上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便会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此,个人对于外语的学习是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反应,也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导向的结果。个人为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就要不断的学习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目前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也在寻求多科性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路子,不仅培养多种外语人才,还设置了‘专业+语言’的培养模式,使语言学习与市场经济需要挂钩。

三、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选择的加强本地区的语言教育,可以增强区域经贸发展,扩大引进外资。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可以更深入了解国家文化和背景,了解商业规则和贸易习惯,在诸如技术法规、商品规格等方面可以减少损失。因此,运用和重视外语经济也会加快本地区贸易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

2.拉动外资,促进地区经济技术发展。外语教育提供了相关外语人才,提高了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进而促进了对外交流,有利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

3.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英语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积极意义就是可以为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外语教育的加强,各类外语培训机构、进出口贸易公司、外资企业、翻译机构等都会随之稳步增加。他们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并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不小的贡献。

4.促进本区域文化市场的繁荣。结合区域特点发展本地区外语教育,可以作为本地文化市场的一个新增长点。诸如各类语言学习用书、电子设备(电子词典、复读机等)、音像资料、考试资料、培训机构等经济活动,都因外语教育而有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促进本区域文化市场的繁荣。

5.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以山东青岛为例:青岛由于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除英语外,对韩语、日语、德语教育开展的也较多。语言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海外游客。青岛的旅游产业在海外游客整体数量增长的同时,每年接待的日韩和欧美游客占有较大比例,游客结构也向多元化发展。这对青岛乃至山东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4)

[2]王旭:从教育市场火爆谈起[J].首都经济.2001,(9).

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篇4

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思想家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的思考不断推向深入,人们开始觉察到语言的束缚以及所用语言的困惑,因而自然而然地从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的不同研究视角同时发现了语言问题。最早开启“语言转向”的是在哲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例如奥地利哲学家弗雷格,他从研究逻辑和数学中开始关注并思考语言问题;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从对世界的本体论的逻辑思考逐步转向到了对日常语言的反思;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等进一步推进语言转向并使其成了当代哲学中最蓬勃兴盛的一维“研究向量”;哲学家海德格尔从自己的哲学思考视角把对语言的反思回归到了哲学的本体论诠释。于是在近代和当代诞生了诸如索绪尔、布龙菲尔德、萨丕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等国际语言学界的思想大师。然而,在经济学领域里,经济学家却似乎很少注重经济学分析中的语言问题,直到20世纪末,博弈论经济学大师鲁宾斯坦才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分析和博弈论经济学的语言问题。后来,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们把“语言转向”看成是经济学作为分析人类经济和社会行为及其后果的一门学问之本质的自然延伸以及其理论向深层推进的一个自然结果,同时,这也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和哲学方法论支撑。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领各学科进行深层次研究。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围绕着语言研究,一方面是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分支,另一方面是应用语言学也出现了很多分支,这两项研究在不断取得新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后者。因为,如果说语言学研究仅仅依靠其内部因素就能够使得以研究自身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话,那么应用语言学研究则需要借助其外部因素,借助其他学科才能够得以存在并得以研究其自身。因此,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涉足了很多其他学科或领域,然而却没有涉足经济学科,也没有一个分支直接或间接地涉足经济领域。不论是语言学还是应用语言学,它们给人们的感觉都是语言研究、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统统与经济以及经济学毫不相关。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语言转向”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下和在哲学方法论支撑下,世界上才开始有学者提出并研究语言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学问。

提起“语言经济学”,无论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都有所关注乃至有所研究;而“外语经济学”则鲜为人知,更有甚者把“外语经济学”看成是“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出现这样一种看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语言经济学”已经早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二是“外语经济学”几年前才提出来,是土生土长的,国外几乎没有关注并研究,自然对国内没有产生影响;三是外语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人们自然会把外语纳入语言的范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人们经常提及的“语言”通常是索绪尔的“语言”。他认为,在各种具体的语言之上,还存在着一个人类的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这就是“普通语言”。上述有关语言的定义都是“普通语言”的定义,也可以说是抽象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研究,作为一种有关语言理论的系统研究,是建立在普通语言或抽象语言的基础之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索绪尔从学术上称为“具体语言”。对一个民族而言,“具体语言”也可以称之为“母语”。而“外语”则正是相对于“母语”的语言。所以,索绪尔所指的“语言”不是我们所说的“外语”,我们所指的“外语”也不完全是索绪尔所提出的“具体语言”。

上述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 “外语经济学”不是“语言经济学”,它们彼此具有相关性,但又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交叉学科。

二、外语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

(一)外语经济学研究现状

外语经济学的提出及其研究起步很晚,始于21世纪初,而在我国尚未引起语言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为什么或基于什么提出外语经济学?庞加莱早就说过:“人们不能互相理解,因为他们不讲同一种语言,并且还有人们不懂的语言(Benacerraf ﹠ Putman,1983,中译本,102)”。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人们的语言密切相关,都需要有语言,而且对于人类的个体或群体都需要讲同一种语言才能共同开展交流与交易。我们假设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或在群体与群体之间或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在不同的语言基础之上,那么,对于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而言就需要解决另一门语言问题,即外语问题。然而,人类自从开始研究经济以来,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学专家或学者把其母语作为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变量,更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变量。中国也是如此。在今天,中国国民经济对涉外经济的依存度很高,没有外语,涉外经济就无法进行。经济学界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经济现象总是发生在活生生的现实中,由于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不同,在西方重要的、必需保留在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在中国不见的重要;在西方无足轻重、可以舍掉的变量,在中国不见得就不重要”。中国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和语言特殊性使其经济构成要素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外语是中国涉外经济活动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特殊因素,但外语从来不是西方国家经济构成要素。外语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和有形的经济资源,可是长期以来,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语言学界几乎始终把外语看作单纯语言而没有把它看作是经济因素予以关注和研究,甚至把外语直接等同于母语,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国内学者较早地提出了“外语经济”和“外语经济学”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张德富,2004;2005;2009;2010),初步分析了外语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和研究了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与语言经济学等等的关系与区别,进而较为明确提出了外语经济学的学术概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前景。其主要观点:“我们假定把外语看成是经济因素,那么外语经济学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里所说的外语既不是语言学研究定义的‘普通语言’,也不是其‘具体语言’,而是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是外加的,而是固有的。在涉外经济框架下,外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的本质不是语言的,而是经济的,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贯穿于涉外经济的始终,也贯穿于具体的对外贸易的始终。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闭的和独立的系统,在其内部消除语言固有差异、避免新生差异、优化价值取向、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涉外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而在其外部,有自然接口或界面,与语言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业务环境、人员环境相连接,同时也与外语教育、母语地位密切相关。”对外语经济学内涵的界定不仅从分析、研究层面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准确和科学的学术概念,而且为全面、系统研究外语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二)外语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从上面的定义使我们能够知道,“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是涉外经济活动中外语因素的总和。外语是两个不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体之间或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交流或交易的桥梁,如同在一条江河之上架起一座桥梁使得两岸居民能够进行交往一样,使得他们具备彼此间进行交流或交易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条件,两个不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体之间或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交流或交易则无法进行。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作为一个因素更像是汽车的发动机、飞机的引擎,汽车没有发动机不可能行驶,飞机没有引擎不可能飞行,涉外经济没有外语就无法运行和发展;而保证外语这个“发动机”或“引擎”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行速度和质量,一方面是外语人的本质,另一方面是外语人的言语行为。外语是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自利经济行为者,它有能力和理性对效益和价值形成理性的最佳化预期。事实上,一方面外语人的言语行为一直受到无形的内在制约,另一方面人类的任何个体或任何民族由于受人类本能行为的反制和受自己民族种种约束的内在制约,人类因此不能也缺乏完全理性。正因如此,表面上的语言问题导致实质上的经济问题。这样,我们围绕外语经济学研究,暂且将其分析研究初步假设为以下四大命题:

1.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劳动。在涉外事务及活动中始终存在并活跃着一支预先经过专门学习或训练掌握并使用某一门或某几门外国语言的外语人(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通过他们口头的语言互换或书面的语言互换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得以进行交往、交易。所以,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互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个过程。这种劳动的目的在于为双方架起一座能够共同认可和共同理解的语言桥梁。没有这种劳动及其过程涉外经济活动就无法进行。然而,问题是这种劳动必然会使交易一方或双方要付出代价:一是增加外语人的福利待遇,二是提高交易费用,三是加大交易成本,四是交易时间也会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人们之所以宁愿付出代价,是因为在这个劳动过程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有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实现与母语等值或接近等值的预期,以此来进行并实现交易。可事实上,由于以下两个基本原因,人们很难实现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实现与母语等值或接近等值的预期:第一个原因,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以自己的形式而存在,任何一门外语与母语相比之间无疑在词汇、语言特征以及语法结构等形式上有所不同,这说明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先天性差异;第二个原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伴随着一个民族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一个民族的语言始终是适应自己民族的发展和需求。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存在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所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人口数量、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秩序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东西”之外,同时承载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约束(以下简称约束)。这些约束都蕴含在自己民族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活动为其存在和进化,反过来又借助其语言进行各自界定,进行各自表述,进行各自约束。一个民族的语言已经成为自己民族生存、交易和发展的特有媒介和主要维度。但是,这些都蕴含在自己民族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行为为其存在和进化的约束往往都是非透明的和无形的。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是这样,对另一个以及对其他所有民族的语言也是如此。因此,在涉外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于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互换,处理了形式和体系问题只是总体问题当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处理相关民族语言中蕴含的与自己民族语言所不同的约束。因为“在任何语言中,人们交谈时所用的词语的语义都非常灵活且有时会超出说出的话的字面或话语意义,甚至意义完全相反”,貌似相等的形式存在的差异,实质导致在讨论、研究、描述以及理论再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类型、结构、演化和变迁以及社会生活秩序机制等内涵方面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两个基本原因将导致我们自然需要研究外语,即研究语言本身。但是,这种研究是一种从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思路中剥离出来的语言研究,既包括外语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应用特点及其规律研究,更包括外语与母语各自不同的语言构成形式和语言构成体系之间的先天差异。同时,这种研究还在于如何避免外语与母语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

由于客观上存在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先天性差异以及母语与外语之间互换抑或出现的新生差异,导致在涉外活动中会经常发生有形或无形的碰撞和冲突,进而不是间接地而是直接地影响涉外活动。所以,这种劳动表面上是一种语言互换,实质上是消除先天差异和避免新生差异,从而使语言与语言接近或尽可能实现等值或接近等值。

2.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受外语人本质的驱使或反制。外语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它在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族性,人类本能和理性。

第一个方面是人类民族性。索绪尔认为,语言与心理有关联,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集体心里的表征;语言与人种有关联,语言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或文明史“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创造了民族”;语言与地理有关联,“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多样性,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显而易见的语言差异”。一个民族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具有某种先天的适应“基因”,在特有的语言环境下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语言本身以及其内涵和外延,尤其能够自然熟悉语言所承载的其大脑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己民族的语言能力,而且其外在语言媒介能够自然与大脑的自己民族语言能力“天然地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在自己民族语言的根本性的作用下在头脑中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第二个方面是人类本能。目前恐怕人们还不能从语言学或经济学角度对人类的本能进行解释,但完全可以从认知学、脑生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其他学科找到相关解释。人类对利益追求的本能一是靠直感指引,二是凭信心决断,三是无限贪婪。从原始角度来看,人类的本能需要催生语言,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又激发人类的本能需要,而且人类在一直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本能需要。因此,人类的个体或群体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一种利益的追求,这种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而且都在竭尽全力自动追求这种利益。所以,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交易任何一方都会从人类本能角度出发自然而然地追求和维护自己一方的利益。在这一点上,语言似乎与人类本能具有某种“自然性”、“意识性”和“回应性”,但人类受到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不断且长期得到进化,加之受到不断进化的文化的强烈塑造,与环境积极互动并对人类本能形成自然反制。

第三个方面是人类理性。亚当·斯密早就明确指出,人的交易是需要语言的,“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这一论断告诉人们,狗与狗之间不能交易除了因为没有语言,再有就是它们没有理性。人类与动物的不同恰恰表现在两点上。按照索绪尔的理论,在一种语言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语言自然而言地蕴含着自己民族的逐步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所承载的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信息;而语言不仅影响甚至造就这个民族。因此,无论是这个民族的个体还是群体,其语言必然彰显业已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其承载的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必然或隐或现反映这个民族的理性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一个民族有自己的理性,而另一个民族同样有其自己的理性。此理性与彼理性从人类共性角度来看是相同的,但实质并不相同。一个民族的理性不能体现或不能完全体现在自己语言上,或者说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其理性的载体但不能有形地体现其理性。在利益面前,交易双方以及外语人都会一方面受到人类共同理性的抑制,另一方面又都会受到其自己民族理性的强烈冲击,因为人类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到理想的完全理性。

在涉外活动中,将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必然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还是用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来对语言进行互换?因为思维方式决定语言表达顺序和表达方式。二是在追求和维护利益时会出现文化和基本理念碰撞,如何从人类的共性和从民族的个性两个角度实现双方均可接受的理性、公平和正义?三是在了解并掌握交易一方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自己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分寸和尺度?在一般情况下外语人不是受到自己民族本质的驱使或人类本质的反制就是受到另外一个民族本质的驱使或人类本质的反制,所以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推动或制约自己的言语行为。

人们甚至在尚未出生就具有适应自己民族语言的某种“基因”,在其特有环境条件下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自己民族语言及其内涵和外延,并且自然而言地受到自己民族语言所承载的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以及经济制序的约束。同时,在内心世界里逐步形成了与这些约束相适应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当出现了与这些约束相违背的“外侵”,即出现了外部约束时,人们自然会从心底里发出抵制的信号,这时人们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就开始发挥作用来本能地维护自己民族的种种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人类的共有本质还是一个民族特有本质都是以一种无形的形式体现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之中,但在利益面前会抛开人类的共有本质左右自己的言语行为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

总之,一种语言具有民族色彩,外语人具有民族特征。在利益面前,相关双方会自然暴露自己民族的特有本能,可同时又受到人类理性的反制。但所有这些都应该而且又只能从语言中找到答案。

3.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受外语人言语行为的推动或制约。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伴随着该民族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就总体而言,语言一直是适应着人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一般动物成为人类,人类之所以能够构成人类的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够有规范人类行为的约束,就是因为具有语言并且使用语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一种语言与自己民族同在,外语人与言语行为同在。外语人实施言语行为必然具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目的。无意识目的的言语行为常常受到人类本质的自然推动,而有意识目的的言语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第一个条件,外语人的言语行为受其本质的驱使,即以承载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约束极力维护其自己民族的利益,但与此同时又受到客观环境以及对方民族的种种约束的反制。第二个条件,外语受自身言语行为能力的直接影响,这种直接影响表现为:一是在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消除固有差异的程度;二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避免产生新生差异的程度;三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消解文化差异的程度;四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减少周围语言环境影响的程度;五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使用肢体语言的程度等等。

在这两个条件的制约下,如何使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的速度实现最佳化将是一直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即便懂母语也懂外语也未必能够实现交易或合理的交易,因为即使外语人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外语相关信息是有限的,那么,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也不会比外语相关信息更丰富;而且,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外语相关信息也同样丰富,那么,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也未见得与外语相关信息一样丰富;最后,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不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外语相关信息是丰富的,那么,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未必没有外语相关信息丰富。由于语言的不同、其承载的文化不同以及承载的信息的不同,再加上语言无法显现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等因素,母语与外语只有在两种语言“完全” 相同时,一个词才对应一个词、一句话才对应一句话、一个语段才对应一个语段。不然的话,一个词与一个词、一句话与一句话、一个语段与一个语段的内涵与外延等就永远不会像一个天平上两边质量完全相等的两个砝码。

4.外语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外语因素的经济特性。长期以来,人们始终把对语言的认识停留在索绪尔的“语言”和“具体语言”的概念上面,外语一直受语言概念的影响和人为扭曲。所以,外语在涉外活动中,一方面被看成是单纯的语言;另一方面被充分涵盖在整个涉外活动过程中,其重要性和价值就自然被冲淡或回避掉了。当我们站在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把外语从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语言学中剥离出来,放在涉外经济活动中重新观察时,我们看到外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样,也就出现了资源及其配置问题。对于资源配置,并不是因为稀缺才有资源配置问题,即便丰富也同样存在资源配置问题。外语资源配置本身的意义在于使其经济特性更具科学合理,在于其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语言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

(一)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以跨语言学、经济学为主,同时涉及多种学科门类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存在语言变量的研究中,同时也研究语言与传统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刘国辉、张卫国,2010)。经济学家Grin Francois 给语言经济学下过这样的定义:“语言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式,它把经济学通常的概念和手段应用到研究存在语言变量的关系上,尤其(但不是仅仅)对那些经济变量传统上也起作用的关系感兴趣”。后来,他在1996年又指出:“下此定义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即经济学的特点不在于它研究的话题,而在于研究那些话题采用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经济学的论证推理方法应用到语言问题上就成为语言经济学的一部分”。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信息经济学开拓者Jacob Marschak在1965年在Behavior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语言的经济学》的论文,他在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他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并且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因此他认定经济学与探究语言方面的优化具有密切关系。他只是提出了语言经济特性的概念,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语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为语言经济学的形成和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先驱作用。(Jacob Marschak, Economics of language (J) Behavioral Science)在1996年,经济学家Grin Francois发表了一篇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综述文章,提出了语言经济学一直沿用的概念并界定了其研究主题,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他认为语言经济学主要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来测度其对经济的作用,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揭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标志着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真正形成。此后,一方面是加拿大和瑞士等国的学者围绕人力资本和教育经济学开展了语言政策的经济性、双语或多语言对收入的影响以及语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另一方面是以色列博弈论经济大师鲁宾斯坦不仅对经济学的语言进行了反思,而且尝试“通过给出‘经济学式的分析’来讨论语言问题,以揭示经济思想与语言研究之间的相关性”。他在2004年出版的 《经济学与语言》一书中,站在“语言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语言”两个角度,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对语言本身进行探讨,把语言本身视为一个函数,而非变量,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学与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该书成为语言经济学的纲领性著作,是语言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在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晚,目前对此进行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的三大命题,即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语言是一种制度,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语言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山东大学张卫国博士从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语言的经济性质,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的三个命题,可以作为国内有代表性的语言经济学分析框架。

1.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即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资本的一种形态。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关键要看该投资是否能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而给个人、企业或社会带来收益。在一定意义上讲,语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因为语言知识基本上是知识资本的积累,学习一种或多种语言所花费的费用以及时间是对人力资本特殊形式的投资。

2.语言是公共产品。从消费的角度看,语言同样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一个语言群体中,特别是一个语言异质性的国家或地区,语言的使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因为语言传播而产生的收益主要来源之一是语言群体边界的溢出收益。这表现在:语言的传播可以增强贸易往来、知识共享以及推动大多数经济与社会相关活动的组织、协调及管理,尤其能降低不同语言群体相邻或交界地区的信息处理与交流、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以及不同语言人群中共享的成本。就像天气预报和大众传媒一样,双语或多语的潜在收益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被国家或地区其他人群所分享,并且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也不能排除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因此,一个国家或区域内,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

3.语言是一种制度。人类表达思维的方式总是按一定规则来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规则就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本身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因为它具有规范人们言说表达的功能,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制度。语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制度,一切人类制度基本上是通过语言文字所记载或通过言说所表达的,可以说,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又是人类其他制度的信息承载物。有了语言这种制度作为基础,人类社会中其他的习俗、惯例、规范和法律等制度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元”制度,或者说,语言是制度中的制度。语言作为制度并不是指语言的立法制度,而是把语言本身同其他制度同等对待,分两种情况:一是指不同语言作为不同的制度,其效率是不同的;二是指同一种语言在发生(制度)变迁的前后,效率也是不同的。

虽然这个基本分析框架在学术上还没有一个一致的认同,但至少把分析框架提出来了,为我们进一步进行更深层面的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分析平台。

(三)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局限性

语言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到目前,有关这一研究基本上比较零散,多半属于描述性的研究而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研究,可以说其研究尚未成型,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学者们公认的定义,其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系统性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从研究的脉络及其成果来看,学者们始终是围绕着语言而展开研究的,这些研究基本上还是泛泛的抽象研究,他们把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要么看成是索绪尔的超凡“语言”、要么看成是索绪尔的“具体语言”,基本上没有落实在某一具体的经济领域。鲁宾斯坦在《经济学与语言》一书中,围绕语言与经济或经济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了“经济学与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从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两个学术概念:“语言经济学”和“经济语言学”。但就其总体而言,所有研究都是从语言本身、基于语言本身、为语言本身,即便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也还是没有脱离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圣经”,这也是语言经济学和经济语言学两项分析研究至今在国内外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或直接原因。

四、结语

外语经济学研究不关注对语言本身的单纯研究,也不关注索绪尔超凡“语言”以及“具体语言” 的经济特性,同样也不关注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所进行的投资、与此相关的收入和福利、短期利益以及长期利益;而是关注在涉外活动中外语互换成母语或母语互换成外语过程中消除语言的先天差异和避免在语言互换过程中产生新生差异,关注决定语言互换质量的外语人本质,关注决定语言互换速度的外语人言语行为,关注外语资源的科学配置;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研究在涉外活动中把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之和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的经济特性,从而确定这一因素对涉外经济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而语言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是语言本身,以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一种公共产品、一种制度为分析研究的核心,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就语言为语言来分析研究索绪尔所提出的超凡“语言”或“具体语言”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始终没有脱离语言本身,所以它是一种纯粹的理论研究,实质上仍然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

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媒介,可惜人类并不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里尤其是涉外经济领域里,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可能也无法取代外语。因此相对于母语而言,外语的存在和使用就是必然的和客观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研究外语经济学。

摘要:语言经济学研究是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分析研究索绪尔所提出的超凡“语言”和“具体语言”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是一种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纯粹理论研究,本质上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而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外语作为涉外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研究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的经济特性,是一种应用研究。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彼此虽具有相关性,却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交叉学科。

关键词:外语,语言,外语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的三大支柱[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

[5]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钱勇,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景玉琴.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J].经济学家,2007(3).

[7]张德富.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J].商场现代化,2011(8).

[8]刘国辉,张卫国.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1).

[9]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

[10]张德富.浅议外语经济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作用[J].商业研究,2004(12).

外语概念的形成和外语思维 篇5

有没有可能或要不要在外语教学中提倡外语思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绝大多数的`思维活动以概念为基本单位,所以,外语思维就是以外语所特有的概念系统来进行认知活动.因此,要回答能不能用外语思维的问题,就首先要回答在外语学习中能不能形成一套外语概念系统这个问题.本文概括介绍了作者最近进行的几项研究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在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要形成外语的概念是一个长期、困难的过程.许多外语水平相当不错的中国学生其与外语相联结的概念系统仍然是汉语的概念系统.

作 者:蒋楠  作者单位:乔治亚州立大学 刊 名:现代外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2004 27(4)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外语思维   外语学习  第二语言   英语   概念发展  

外语经济 篇6

关键词:临空经济;复合型;外语人才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区域经济形态,已经在河北省迅速地发展起来。邯郸机场、唐山机场、秦皇岛民用机场和张家口军民合用机场的建设都在稳步推进中。北京第二机场即将在京廊交界开工建设,新机场定位为综合大型国际枢纽机场。随着北京第二机场的开建,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河北省也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临空经济依托机场,能够直接和国际上的大城市相连,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平台。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可以带动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业、航空物流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业、娱乐休闲业、总部经济等一系列产业的聚集发展。此外,临空经济区内信息、技术密集,对周边具有较大的技术溢出、信息溢出作用,可为城市带来部分新兴产业。在未来的河北临空经济区中,航空运输和物流服务产业、航空服务加工业、航空工具与用品的制造业、旅游业、国际商务服务业都将是河北省临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大量合格外语人才的培养。2013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10年,河北民航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机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民航企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加快提升临空经济规模和水平,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把民航业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河北省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河北省临空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合格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语专业教学的改革要结合实际需求,注重教学的时代感,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最终使学生掌握外语专业的基础知识,并且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从而适应并促进河北省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目前河北省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语言应用能力不强

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学习都停留在书本上,哑巴英语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忽略了语言在涉外活动中的应用性,教师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忽视了学生外语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

河北省很多临空企业都曾感叹毕业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培训才能适应职位的需要,能够直接胜任岗位的人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在培养学生时与市场实际需求不一致。学校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制定教学计划,而不是按照企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很难体现“以促进就业为目标,重在培养就业能力”的特点。目前临空经济需要的是高技能、复合型外语人才,而不是单纯的语言人才。

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由于师资条件所限,专业外语课程设置仍在沿用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课程体系,开设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课程门类少、课时少。专业课程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语言与专业知识培养脱节。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主、以教师为主,学生入学年龄、教材、考试、评分等一切都是统一模式,不能因材施教。教师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重视思维能力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率低、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

4.专业外语师资水平不高

专业外语教师不仅要有很丰富的英语理论知识和专业英语实践操作的经验,而且还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目前大多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不懂相关专业知识,又很少接受相关培训,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缺失。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语言能力普遍有所欠缺,影响到培养学生运用该语言进行涉外活动的能力,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二、促进河北省临空经济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对策

1.积极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为了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英语教学,使用“交际—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相类似的语言环境中熟悉、掌握和应用语言。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使“交际—互动式”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交际—互动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习惯,改变说前先写的不良习惯。其次,利用教材内容营造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具体语言环境,还提供了了解语言结构和中西方语言行为差异的渠道。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使用教学光盘及自制课件,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真实感,提高语言的输入质量,进而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设置改革

要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专业外语教学改革,创建符合市场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和分配要科学、合理,体现市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推进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结合专业特色以及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尝试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逐步确定课程体系包括的具体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的内容,并根据实际变化开设新的课程,确定课程模块的课时比例和课时结构,开发复合多元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形成“专业知识+英语特长”的知识特点。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方法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要学。评价手段要改变对学生的单一考核评价方法,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加大口语、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

3.实行校企合作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校应把企业一线对外语专业能力的需求融入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市场为先导”的人才培养观念。之所以很多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是跟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侧重点不同,很多高校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没有进行调研和分析,进而无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企业认为人才的培养应该由高校来完成,而忽视了对人才的进一步培养。企业和高校要实行联动机制,高校涉外专业应把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应主动联系高校,及时将企业需要的人才信息反馈给高校,并委托高校培养相关人才,实行订单培养,学校依据涉外企业行业背景、技术特征和组织结构及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培养出的外语人才要符合订单的条款,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

4.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一是将现有教师送到外企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挂职顶岗、专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二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出国访问,增强外语专业技能。三是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外语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四是学校应从涉外企业中聘请高水平的具有涉外实践经验的外语人才担任任课教师。

河北的经济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重视临空经济的发展,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外语人才在临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河北省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宁.河北省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J].华北金融,

2007,(6).

[2] 黄伟新.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培养英语复合型人

才的一种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05,(6).

[3] 江崇莲.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J].

学术交流,2010,(11).

[4] 杨银海.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解读[J].中国城市经济,

外语教育政策的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篇7

一、经济因素的影响

语言教育政策是政府机构行为, 是政府干预语言使用的行政手段。语言教育政策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推动作用。在外语教育方面, 政策制定及研究发展都会受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外语教育政策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互为推动, 形成互为影响的关系。

政策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研究外语教育的顶层设计, 对中国当前的外语教学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语教育政策, 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改革, 有利于我国外语教师对顶层设计的方向性把握。从发展的目光看, 科学合理的外语教育政策必然会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体制两方面。经济发展程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 主要以GDP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形式来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必定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当前我国各地外语教育的大规模改革需要国家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持。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的规则。在我国,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存,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来进行资源配置, 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而计划经济是以政府意识, 运用行政手段来调节国民经济。市场经济强调竞争与选择, 计划经济则重视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分配, 力求在平等的前提下, 能通过国家计划确保重点战略的实施。

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 语言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力资本, 外语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作用于再生性人力资本的经济投资。一般而言, 人们学习某种外语是受到某种经济利益的驱动, 这是因为人们相信一定会得到经济回报。经济回报越高, 学习这种外语的人就会越多。在现实世界中, 人们为了出国、升学而学习外语则反映出对这种经济利益追求的趋向。外语经济价值体现在外语的实际运用, 其经济价值是高还是低受制于这门外语在人才市场上的需求程度、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使用频度、外语政策对社会选择外语的提示作用等。但是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还不能完全以经济利益的回报做唯一的考量标准, 如对一些具有战略价值的非通用语言的教学。外语教育政策制定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但不能完全为当下的经济利益所支配, 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对国家长期战略目的进行考量。

二、外语教育政策发展

近十年来,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外语教育政策。西方国家包括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把外语看作是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意识的重要工具。各国纷纷重新修订了外语教育规划和政策。国际上对外语教育政策方面的调整及由此带来的外语教育改革引起了我们国内学者的注意。

西方国家在教育、外语教育政策和立法方面亦相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澳大利亚是英语国家, 但该国也意识到外语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1987年由该国政府部门颁布的《国家语言政策》是澳大利亚颇具影响力的语言教育政策。这项政策以促进多元化社会发展为目的, 积极支持开展有创新意义的语言教学。1991年澳大利亚又颁布了该国的语言政策白皮书, 又一次强调了澳大利亚人要提高外国语言的能力, 以强化澳大利亚人的语言意识、保证澳大利亚未来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白皮书还明确了14种优势语言 (包括汉语) 供各省学校选择。

亚洲的发达国家虽然在教育制度方面亚于西方, 但能奋起追赶, 而且这些国家在文化背景、地缘地理和人种上与我国近似, 做对比研究更具参考价值。如韩国人常把经济视为第一经济, 把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视为第二经济。外语教育是韩国第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的各项外语教育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形成了韩国经济发展的保障之一。

但是中国毕竟有自己的国情, 因此对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也不能盲目照搬。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国际政治等因素, 要考虑经济文化因素, 还要考虑本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发展需要。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要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及教学改革的措施, 即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要合理布局外语教学的规模和层次, 选择合适的外语语种。

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认识到外语是一门对外交流、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少了这门工具,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妨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外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意味着国际间人们更广泛、更密切的交往。这种交往最重要的特点和工具就是语言的运用, 包括外语和本国母语。

改革开放后, 英语作为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 其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 各地英语教育提前到了小学三年级。英语教育改革成果累累。但是, 英语教育现状还不能适应、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如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难以令人满意。教学过程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是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也是提高跨文化意识及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受制于一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正确的外语教育政策反过来又会促进该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外语教育政策, 有利于眼下的外语教学改革, 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最终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从中受益。

摘要:外语教育政策隶属国家语言政策, 也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基础, 而科学、合理地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反过来又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外语教育政策,经济因素,政策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俏玲.再议语言经济学[J].外语教学, 2006 (5) .

外语语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篇8

1外语语言参与的经济活动

1.1外语语言参与的涉外活动

第一,外语主要是运用外语的知识以及技能克服跨文化经济中的各类障碍,比如要参与国际贸易中的相关商务洽谈,或者对外的招商以及合同签订等内容,通过语言获取信息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第二,外语技能的使用中,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并将这些技术以及管理内容应用在企业发展中,用以获取经济收益;第三,部分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的个人,要依靠文娱语言能力从事相关的职业或者参与某种活动, 比方翻译、教学、编辑等语言服务类活动,进而获取个人经济收益。

1.2外语语言推进经济文化繁荣

招商引资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并且在外语的语言服务体系中,更要外语为依托,推进国际贸易,世界范围内经济大融合,中国市场也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因而外语也就成为世界通用商业语言。就中原地区为例,为让我国快速融入国际市场,就需要开展中原经济开发区,这里就需要加大河南招商引资的力度,2013年上半年的引进中境外和省内总体引进资金达到1600亿元,全年实际运用外商投资达到62.4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在30.2%。截至目前,已经有72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到河南。这些跨国公司将会利用自身的核心技术以及能力带动中原地区的“三化”建设,并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跨国公司开展经营时需要注意当地的文化以及人才管理要读,并且开展人力资源本土化配置要求,让当地的子公司员工了解公司的特点并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子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些跨国公司进驻中原以后,要受到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形成劳动力构成主要要素。由于中原地域工人的整体知识能力偏低,尤其是位于人才缺乏,所以语言和跨文化交际上有诸多障碍,在不能提高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跨国子公司在该地域发展很缓慢。

为了让外企在本地区较好的发展下去,就要给外商提供更便利的基础条件,因而就需要加大成为外语的服务体系,完善投资环境,让更多外商到该地投资。由于城市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公众地段展示出外语的公示语言,体现出多语言种翻译,能够推进该地区的开放状况,并提升当地的人文素养。由于公示语的广泛应用,在公告卫生、交通设施、服务设施、涉外等地点,所以更代表城市的文明状况。这些公示语更要体现出中原地域的人文开放状况以及开放程度,给外国友人提供更多生活以及工作帮助,不仅能提高招商引资的发明, 也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我国的很多大中城市, 公司语言翻译呈现出不容乐观的局面,表达形式不合理,特别是涉法性的公司语言更要体现出提醒的意义,目的是警醒众人,所以这类语言的翻译质量会影响到中外经济交流效用。因而缺失严谨性的公司翻译或者无英语说明的翻译,会让我方在中外经济纷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也会增大不必要的成本,影响中外双方贸易进展。

1.3以景德镇陶瓷为例,本土经济走出去需要借助外语的宣传

景德镇陶瓷发展不仅需要有外商入驻,更要自己“走出去”,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作品和陶瓷工艺带到世界市场上,在国际市场开放的同时,让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类要注意商标以及产品成为双方沟通的主要桥梁,如果商标的设计独到,语言优美,那么就能适应消费者的审美目光, 让消费者对商品有着较强的认知状况。英语是一种商业化语言,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比较大。若运用的翻译恰当,能够激发国际市场的无限潜力。因而为了让知名企业的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就需要重英语翻译以及设计理念,同时要了解语言运用国家的具体消费口味和消费观念,同时在形态审美中,获取更多的意识。翻译过程中,为了让外国消费者能够加大对中国本土特色产品的理解,就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例如,外国人对于中国的陶瓷有探究欲望,想知道泥土如何神奇地变成了精美的艺术,为了介绍好陶瓷制作工艺,就要体现其独特的技法,让动词灵活运用,可以介绍给消费者主要的加工工序:加工(refining),成型(modeling)和装饰(decorating)和烧成(fining)这一系列过程,让泥土变得精美绝伦,同时也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瓷器。国外消费者对于瓷器有初步了解,然后结合瓷器介绍古老的中国文明,让消费者对我国的文化和器具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因而也就激起他们的欲望,由于精准的用词对消费者较大的刺激,因而经济走出的关键要素是语言。这就表明商品商标的翻译以及设计需要更具独创性,在目的语文化中,需要迎合目的语国家消费者有关价值观的考量,潜在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这一理念,因而是拉动经济效益的有力途径。

2外语在知识和经济信息中的地位

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探寻问题,知识经济涉及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能力、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这都突出的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发达状况,并且提出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状,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文化的支持作用就越突出,尤其在世界科学及时飞速前行的今天,国际的竞争特点更多体现在交际竞争,那么交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就是人和人才,更是人才的语言沟通能力。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开放,那么开放的前提是需要外语教育普及,不能沟通,何谈开放?另外一方面就是现代科技的国际化趋势已经日益明显,由于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要地位,所以智力资源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以及发展的关键性依托,也成为公民发展的资本。

知识经济的建立基础是知识以及信息化的生产或者分配, 由于人才是信息储备的关键要素,因而在人提取信息以后,经过大脑将其转化为知识,人的很多财富将会被利用处理,信息也就变成了财富,由于信息是语言以及文字的知识载体。因而口传、电报、电话、印刷品都是信息知识的传递主体,知识是这些元素的重要加工产品。由此了解到,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信息的提取、加工以及流动,这些过程的设施主体是语言和文字,并且要依托计算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三者缺失其中之一都不可。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让外语语言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并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各个门类知识传播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所以英语以及小部分的语种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载体,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所获取的科研信息要借助于语言进行转译,就德国的机械制造为例,能够达到80%左右。由于当前我国依旧是发展中国家, 到21世纪也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所以在未来发展中, 我国的发展大部分需要借助于国外科技。

时代变化发展中,人才的结构不能一成不变,时代告诉我们,信息的欠发达用翻译手段间接的获取资料或者传递信息这种状况是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信息以及知识价值绝大部分的取决点在信息的加工以及获取速度上面。所以21实际的人才需要具备主导语言能力(英语),能够直接进行知识以及信息流动的能力,这是做到耳聪目明的关键,能够掌握稍纵即逝的信息,将其抓得准,抓得稳。有这样一个例子,外国的一批交换机在改革开放初期,需要进入到中国市场,国内的一家企业与美国DL公司签订外贸订单,在订单中标明是最新交换机,但是DL公司利用我国了解我国信息闭塞,专业人员的语言能力有限,因而使用的交换机是国内已经淘汰的产品,虽然在我国还隶属于新产品范围内,并且价钱也是按照市场最近交换机的价码签订的合同,导致我国企业安装完交换机以后蒙受损失。由此可见,新世纪中,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就不能谈及人员素质,外语素质究其根本包括科技、文化、艺术等关键性的人才重要组成素质,是衡量人才专业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有了它,人才才能做到真正的置身于自由与漫游的世界信息与知识大潮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并且增大自己的创造能力,力求让中华民族能够记录世界知识与信息的前列。21世纪的人才外语内涵其决定因素是由知识以及信息经济决定的。信息以及经济中,信息与知识的获取和传递出现大快捷的特点,因而人才就要有更好的水平和综合素养。具体言之,需要人才有着高强度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外语思维,力争让外语更能适应参与知识以及信息的流通需求。

3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3.1外语经济对我国加入世界经济的影响

全球一体化经济体制的建立,带动我国“走出去”战略,例如在不久前,联想集团将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中的个人电脑业务部门收购,与此同时接受了2000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中2000多工程人员,并将总部设立在美国,工作语言用通用英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用185亿美元将美国石油巨头公司尼科收购。这些都是在我国进入到世界贸易组织后,接轨世界的明显性标识。融合过程中,要将市场开放与占有,技术的更新与创新体现出来,并需接受各类挑战,其中最不能规避的调整就是外语专业挑战。语言挑战涉及的方面不仅要体现在文化上面,更要体现在知识含义、技术差异、管理内涵,并且也伴随着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因而有关如何冲破羁绊成为当前需要研讨的话题,这些差异性内容是外语经济存在的实质要素,解决这些内容的差异性是衡量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标志。

3.2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表层上看,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对外经济,由于我国的母语—汉语现阶段还不能在全球语言基础上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外语作为重要的依托平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地位不容小觑,也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运用的关键要素之一。如果发展中没有外语平台,那么对外经济以及融入世界这些内容都将无从谈起。第二,融入世界的境界要有自身的能力,也就是驾驭语言的能力,在依托外语平台的前提下努力消除文化的差异性,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在倡导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前提下,通过文化融合,能够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以及目标融合方式。

4结束语

我国正在历经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而外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外语不仅是国际信息以及知识传递和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现代人要具备的基本交际素养,更成为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连接的重要纽带。

参考文献

[1]靳惠玲,贺宇涛.外语语言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1(31):124-125.

[2]王会凯.外语经济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2-13

[3]高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外语政策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4(04):293-294.

[4]戴炜栋,王雪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再思考[J].中国外语,2011(02):31-32.

外语经济 篇9

一、以语言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认识外语内涵、发掘经济效益

语言是一种商品, 具有价值和收益的经济特点。外语经济贯穿于所有涉外经济活动中, 对于未来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实际上是加快实现中原经济全球化的前提, 只有加快河南经济“走出去”的战略实施, 才能使外语经济这个经济资本的效能展现出来。张德富教授认为外语经济包括:1.外语经济是我国对外经济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 是融入世界经济的平台。2.它的核心平台是外语, 外语经济是提高产品质量, 消除文化背景差异, 转变生产方式, 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3.挖掘外语与母语间经济范畴下的差异, 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外语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外语知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最新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在对外贸易以及对外旅游方面, 外语经济的效能作用更是凸显。

二、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注重旅游外宣

(一) 中外文化意识差异显著

河南景区对外旅游宣传的翻译材料中, 很多精神内涵和文化信息都不能很好地被外国游客理解, 甚至产生歧义, 这就造成了文化不对称、语言风格不相称以及审美角度的差异。对于国外到河南省内的旅游, 不仅是旅游信息的输出, 更是文化内涵的传播, 这种产业是跨语言的, 也是跨文化的。好的翻译能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能很好提升河南省在国际中的整体形象。翻译家尤金•奈达曾说, 译语中须从语义到文体 (风格) 采用最贴切又最顺其自然的对等语重现原文的信息, 做到语义、文体、文化上的等值, 特别是文化等值。对于成功的翻译者来说, 熟悉文化差异要比精通语言知识更重要, 因为言语只有作用于文化才有意义。如何跨语言、跨文化的将异国的文化精髓准确传递, 是对旅游外宣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巨大挑战。

(二) 中外文化差异现象显著

文学翻译要把握“信、达、雅”的标准, 但在商业发展的模式下, 还应更贴近中国实际发展, 符合外国受众需求及思维习惯。

河南旅游外宣要贴近中原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 能正确反映出文化旅游产业当地的人文及风俗。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 跨文化交流既是融合又是碰撞。文化的外宣不是将一种文化同化另一种文化, 而是要在文化的筛选中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避免文化的同化尤其是西化。

同时, 旅游外宣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主题和阅读人群。追寻中国文化是外国入境者的主要动机, 因此, 旅游翻译一定要将中国文化放在首位。如果, 我们要宣扬的是山水风景, 就应该加强对其中国历史渊源的介绍;如果是人文风景, 就应该更多的融合民俗、建筑、宗教等多方面的元素。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选题也要有针对性。

另外, 语言的思维习惯也会影响人们的交际方式。中国人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熏陶, 喜好形象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因此, 过分华丽的辞藻容易误导西方游客, 在旅游外宣中应强调文字的逻辑性和结构性, 不能拖沓或夸大。

三、提升外语经济效能, 促进河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河南省已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提出了打造全国旅游强省的目标, 旅游作为河南省的新兴产业, 对河南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强的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刺激消费, 扩大就业, 拉动内需, 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宣传河南的风土人情, 弘扬中原文化。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窗口行业。虽然我省在最近几年已经对旅游产业加大投入, 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比较落后, 尤其表现在旅游对外宣传上。这就需要加大外语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外语资源, 提升外语效能, 加强外语媒介的宣传力度, 推动河南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河南省地处中原, 有着代表着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 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的第三极”。其种类齐全、内涵丰富、人文色彩浓厚。还有近些年来新开辟的“三点一线”的黄河路线, 对于海内外人士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很好的宣传效能, 早已成为河南旅游资源的精品路线。

河南安阳的殷墟文化遗址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打造了具有独特5000年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 是典型的旅游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这是成为世界旅游胜地的一个必要条件。登封的“少林功夫”也响彻海内外, 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 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的菊花展、殷商文化节等都是提升河南对外知名度, 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我省的旅游行业所展现的问题也日益明显。资金投入不足, 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服务内容不够完善, 尤其是旅游翻译人才的匮乏, 是导致我省旅游外宣很难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和省外周边省份相比, 虽然我省的4A级以上景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历史名城的数量占有足够的优势, 但是旅游收入却远远低于别的省份。因此, 提升旅游外语人才素质, 完善旅游外宣体系, 加强涉外服务是我省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外语经济效能在河南旅游业中的体现

我省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 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又提出了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口号。在对外促销方面我省加强了力度, 并增强了我省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近些年来, 由于我省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对我省经济的推动作用, 2010年召开的中国 (郑州) 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 以及依托少林、太极举行的国际性武术擂台, 都对河南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并为打造河南特色旅游品牌, 拓展国际市场, 增加旅游经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 在旅游外宣上更要积极发挥外语优势, 强调依托中国文化而呈现的特色旅游, 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软实力。在对外宣传上, 要注重挖掘和开发内涵丰富、质量高的文化产品, 如宣传手册、宣传片、旅游指南等, 能让阅读者或观赏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河南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色。

四、媒介对河南旅游产业宣传的实效性

对河南旅游产业的宣传不仅是相关部门的职能工作, 更是每一位河南人为家乡所应做的贡献。在各种媒介资源发展迅猛的今天, 广告、报纸、电视、互联网、杂志等,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能及时反映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可以在短时间内, 将单纯的旅游宣传活动转变为实际的旅游效益。同时, 要提升全民外语水平, 将旅游外宣普及到每个人, 真正提高外语成为推动河南旅游产业文化发展的软实力。

摘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求河南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而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则是将河南推向世界舞台的一个强有力的推手, 在发展河南旅游资源的同时, 外语的经济效能不容忽视。本文就外语资源在促进河南旅游资源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展开深入的讨论, 从经济效能、文化差异等方面阐述了外语软实力对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外语经济,文化旅游,河南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德富.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 2005 (24) .

[2]段军霞.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外语经济[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 .

外语经济 篇10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包括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这一观点奠定了语言经济学的基础。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教育经济学,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作用,因而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其后的研究者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将语言与经济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种有价值的智力投资;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可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个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并受到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可见对英语的教育投资和学习消费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反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英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对区域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现状

高校外语教育主要分为两大块,外语专业教育和非外语专业教育,即大学外语教育。目前辽宁省各高校外语专业基本上都采用“基础+方向”的课程设置模式,即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基础英语教学,然后根据学生兴趣分流为语言文学、商务、金融、翻译等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不同方向;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实行统一的两年基础教学模式,使用统一的教材,安排统一的课时,大部分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终极目标。

我省现行的英语教育仍然偏向应试教育,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仍然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这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了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根据语言经济学的观点,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任何一个理性的学习主体希望以稀缺资源的最少使用来达到其目标。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出现供不对求的现象,即目前提供的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后的使用需要。为了满足未来就业形势的需要,实现其预期收益,许多在校大学生不得不出钱到社会上参加各种语言辅导课程。

此外,目前的高校外语教育缺少与就业,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关的教学实践。一些师范类院校一般有时间不长的教学实习,而综合类院校的工作实习实效则各有差异,效果不一。而对于高校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基本没有实践外语的机会,因而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在两年的基础教学后暂时搁置甚至停止。对他们而言,作为一种投资,英语学习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三、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外语教育的进步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为外语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动着外语教育规模扩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把越来越多的外商吸引到该区域,引发外语人才的需求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外语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的总量水平使不同区域对外语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需要不同层次的英语人才,高素质的懂外语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客观地要求外语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要求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外语教育。

(二)外语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高校外语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促使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要素、牵动性要素和制动性要素直接发生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语言消费对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拉动作用。语言消费本身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我省区域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也拓展了教育资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和根本动力,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会间接起到吸引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其次,外语教育有助于构建本地区融入世界的平台,推动进出口贸易。外语学习包括对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禁忌等的学习,使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下的经济活动能够协调发展,有效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提高贸易成功率和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区域经贸的发展。再次,培养外语人才可有效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提升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带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助推辽宁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最后,外语教育对地区旅游业有着促进作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吸引国内游客外,更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对海外推介,吸引海外游客的光顾。这一切都对外语教育和人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对外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在“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实际利用外资成倍增加,对外贸易方式加快转变,东北四省区等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辽宁省经济要取得可持续的长久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支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语言经济价值的体现要求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几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等这种纯学术、理论性较强的结合的专业人才往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社会需求量较少,而大量需要又比较稀缺的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贸易、医学、化工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我们必须以多元的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加强专业建设力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确保大的方向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凝练专业特色。对于普通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来说,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外语素质培养。根据区域差异,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手段,突出外语学习的实用性。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确立人才培养模式,使一部分外语基础扎实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外语的专业教育,拓宽其外语知识面、夯实外语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另外,还应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校际交流与合作,全面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育管理经验,以及语言教学资料,以便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辽宁省地方高校的外语教育应以服务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履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高辽宁省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软实力,使区域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

四、结语

在语言经济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客观科学地认识到外语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应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对现行大学外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以市场需求和帮助就业为导向,合理配置各类资源,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更好地培养外语能力突出的高级专业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从而推动辽宁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Marschak, J. (1965) , Economics of Language, BehavioralSci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 :135-140.

[2]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 1999 (4) .

[3]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经济网.

国民外语需求和我国外语战略探索 篇11

【关键词】书评 外语能力需求 战略建议 需求分析

一、背景

当一个国家从“本国型”向“国际型”转变,争取国际话语权时,国民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做好外语规划的要义是摆正外语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国内、国外各领域的外语需求。了解国民现实语言生活(language situation),才能制定合适的语言政策,达到预定目标。陈章太先生呼吁我国汉语言生活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调查“再也不能拖延”时,我国国民外语生活状态同样到了亟待进行之际。本书作者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阐述了作品的写作动机:以问题与需求分析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起点,用大范围的外语能力调查为我国外语战略的制定提供实证研究数据支撑。

《中国外语能力需求调查与战略建议》系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语战略研究丛书作品之一,该系列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宏观思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我国外语生活、外语战略和外语政策相关领域进行研究。该系列丛书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担任总主编,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院长赵蓉晖教授担任主编。

本书第一作者鲁子问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客座教授,曾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与省、部、地方项目和委托项目二十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十多部,教材十多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和文章二百余篇。

二、作品综述

本书作者带领项目组于2010年至2011年就我国国民的外语需求、外语能力和普遍使用的外语微技能等考察项目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覆盖全国十多个地区共一万多名受访者,获得千万个数据。随后,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全面深度分析调查数据,并基于战略学方法和此项调查数据,提出我国外语战略的初步建议”。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调查过程;第二部分就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呈现;第三部分对城乡数据、不同地区数据和不同职业人群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先前的研究提出战略建议。从内容分部来看,第一部分约占全书总内容的10%,第二部分约占57%,第三部分约占24%,第四部分约占9%。

本书的调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外向型程度两个维度,从政府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其他事业机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军队、农业、自由职业者八类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语能力基本情况、外语运用需求、外语技能需求等,共60项具体内容,形成可用于直接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数据。” 该调查涉及的60项内容进行整理后可总结为以下10大考察点和数据呈现框架:

1.工作外语需求

2.外语学习年限

3.第一外语水平

4.曾学过的语种

5.希望学习的语种

6.曾学过的语种与希望学习语种对比

7.外语学习内容需求(词汇、语法、语音等)

8.经常运用外语的活动

9.运用外语时使用的微技能

10.使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时分别使用的微技能

作者经研究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国民都学习过外语,但其运用能力相当有限。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需要重新学习外语以满足工作需求。我国国民在个人生活与职业工作中均存在外语运用能力需求,而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的实效未能满足此需求,我国的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均任重而道远。在对比的相关性分析部分,研究者发现职业因素与居民学习外语的年限和第一外语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反和生活区域的关系较弱。大型企业与教育与研究机构员工运用外语做事的频率在一半以上的事项上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的受访者。

三、作品评析

1.本书具有以下亮点:

(1)开拓创新。本书作者表示,此次研究是国内首次针对我国国民的外语需求、外语水平、外语生活进行的较大规模调查,具有不可忽视的开拓性和启迪作用。该研究为外语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了该领域的研究范本,同时呈现了较为可靠的数据结果,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细化研究和思考。在研究设计上,本项目小组并未使用国外外语需求分析框架,而是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关键人物访谈,从而制定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问卷内容。

(2)陈述严谨。本书从课题准备开始论述,以质性研究方式全文刊载准备阶段的关键人物访谈记录,对问卷设计过程、预调查、正式调查经过均进行了严格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保证数据呈现的可信度。在每一部分伊始作者以简短的文字对该部分进行概述,同时对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显示出调查者务实的态度。此外,调查问题涉及“语言教育”和“语言教学”两大领域,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观察。

(3)行文朴实。本书行文简洁,追求实效,试图用清晰明了的文风有效地展现研究面貌。内容安排以服务读者为宗旨,数据量庞大却一目了然,读者能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亦可作为工具书进行查阅。

(4)数据发现。本书在呈现研究数据时不仅使用较为常见的饼图、柱状图和图表等方式,更以醒目的字体总结每项数据呈现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抓住重点。以下是一段示例:

全国数据发现1.4.4%受访者在单位的工作语言是外语,18.8%受访者在目前工作中需要运用外语,29.0%受访者需要重新学习外语以做好目前工作。

(5)对比研究。本书在第二部分对全国数据、城镇数据、乡村数据、不同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数据、不同职业居民数据和不同职位居民的数据进行单项呈现,更在第三部分通过定量研究中的相关性检验以地域和职业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向读者呈现了多种社会因素与国民外语生活之间的相关性,较为理性地凸现了国民外语生活中扮演较为重要角色的社会因素。

2.对于本作品,笔者就以下几点提出讨论和思考:

(1)地区分类和选择。本研究以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国际旅游规模三项作为参数划分地区开放程度,其中第一项参数为对外语的间接需求,后两项为直接需求。随后把受访地区相关指标进行罗列,并以人均GDP权重0.5,进出口项目权重0.2,国际旅游人数权重0.1,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权重0.1,旅游外汇收入权重0.1进行综合计算,得到开放程度排名。权重分配的依据与前文的论述显得不符,从而可能影响地区开放程度排名。此外,表2-3《各省份外语能力需求相关要素综合排名》的“综合分值”左栏与右栏的分数呈一致性的原因可作少许说明。在排名确定后,可以看到,上海、北京和广东是外语能力需求最为旺盛的三个地区,但项目组在调查时并未对这三个地区发放问卷,从而缺少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数据。

(2)部分概念的界定。除了研究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概念阐述相对模糊(比如“工作语言”)导致问卷部分数据产生偏差以外,笔者另有几处补充。

关于“第一外语水平”的判定,本研究主要依据调查问卷中第七题判断受访者的第一外语水平。该题请受访者自行选择负责自己第一外语水平的描述,选项包括:A.能根据需要自如运用;B.能进行日常对话与简单写作等;C.勉强说几句;D.完全不能运用。该题的判断较依赖受访者的主观感受,鉴于每位受访者的性格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可能产生判断偏差,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地区开放程度与居民外语水平并未呈递增或者递减趋势,该结论值得思考。笔者认为,若要较为客观地判断受访者的第一外语水平,需要更为统一的判定标准和考查方式。此外,书中未对“第一外语”进行定义,深入思考,则能发现本研究对“外语语种的学习需求”和“语言技能”的区分并不明晰。虽然从研究内容的丰富度来看,这体现了调查宏观与微观结合,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细化程度不够。

关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划分,研究未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进行阐述,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划分可以是多元的。与外语需求相关的划分还包括投资者身份,负责人国籍等要素。

(3)国民使用外语进行的活动。本研究发现,在国民使用外语进行的活动中,“看原版电影、电视剧等”和“学唱、演唱外语歌曲”等娱乐性活动占主要部分,而工作和学习活动占的比重较小。即便以职位和职务作为参数分类呈现,仍然显示出大致相仿的结果,导致无法明确国民在工作中主要以外语所从事的活动。因而笔者认为,在问卷调查时,可把工作所使用的外语活动和生活所使用的外语活动进行区分,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

(4)“了解外国文化”是否属于“外语学习内容”的问题值得探讨,因为外国文化亦可使用汉语进行学习和了解,与“词汇”、“语法”等语言本体单位有明显的区别。

本书的研究作为国内首创,不仅具有创新性,更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作品的研究结果较好地与主流学者的研究和学术观点进行衔接和延伸。蔡基刚早在2003年就提出我国的外语教育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和条件有所区别,培养重点应该从仅仅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转到学生综合性外语实用能力上来,避免搞一刀切。本书作者通过对我国国民的外语需求抽样调查发现,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的居民拥有不同的外语生活,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对外语能力和语言技巧的要求上,更直指“英语”这个被我国通式教育列入必学科目的语种本身。本书作者认为,“我国应制定合理的多语种外语战略”,结合现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我国专业类外语高校的非通用语种发展不足的现状,可以看出本书的前瞻性和启发性。相信随着我国外语需求研究和外语战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在需求满足条件、政策具体制定和实施方面将会有更多科学扎实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2]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3]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李宇明.一变学路,一新学风——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语战略研究丛书总序,2012.

[5]谷思义.试论我国外语教学的路子[J].外语界,1997(1).

[6]刘学政.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的变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2).

[7]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2).

外语经济 篇12

厦门、漳州、泉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经济开发区, 俗称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三地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枕山面海, 无霜期300天以上。金三角地区气候宜人, 四季如春, 教育发达, 经济繁荣, 环境优美。厦门是著名的“海上花园”城市, 风景优美, 名胜众多。漳州是人杰地灵、“鱼米花果之乡”。泉州是著名侨乡和历史文化名城, 古迹众多, 这里基础设施完善, 交通发达, 旅游便利, 经贸往来频繁。厦漳泉三地市面积25 688平方千米, 占福建省面积20%以上;人口1 398万, 占福建省总人口40%以上:经济总产值近年来一直占福建省50%左右。

二、闽南金三角经济发展状况和外语教育现状

1.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形势下, 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闽南确立为海西发展的示范和标兵。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 闽南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动海西建设, 经济总量总体持续上升, 稳步协调发展。近年来, 闽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整合, 居民消费水平上升, 财政收入逐步增长, 农林牧副渔产业也同步提高, 工业项目和建筑业规模宏大, 固定资产翻番, 重点项目和在建项目增多, 国内和国际贸易交流频繁, 交通、邮电、旅游业健康发展, 特别是沿海高速公路的兴建, 使闽南如鱼得水, 发展后劲十足。金融证券和保险业更是闽南的传统强项。总之, 闽南地区经济呈波浪式跳跃前进,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2.闽南地区的外语教育起步较早, 但由于历史、地域和人为的因素, 解放后, 外语教育相对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闽南三地市的外语教育才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外语教育, 花大力气, 下大功夫, 大中小学一条龙, 对外语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家长、学生都把外语当作重点学科, 出现了全民学外语的热潮。特别是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召开与即将召开, 对外语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现在外语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 各种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外语热催生了外语经济, 与之有关的产业相继出现。特别是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建立, 推动闽南地区的外语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全社会都在学外语, 但也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苗头。外语教育缺乏宏观调控, 小语种相对短缺, 高层人才稀少, 适应闽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不足, 远远达不到闽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大中小学在校生学习外语费时较多, 收效甚微。以上问题都需要加以逐步解决。

三、经济发展与外语教育的关系

1.语言与经济的关系

(1) 语言在经济中的价值。

美国学者Ja. Mnchak于1965年首次提出语言应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并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语言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nguage) 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 学习语言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 语言的使用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

(2) 经济发展决定语言需求。

既然语言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 语言本身无所谓价值, 但选择使用何种语言则体现了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 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 以及供求关系。英语、法语等世界级语言正以他们特有的跨区域的强势传播和发散等各种科技和文化信息, 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经济实力支撑下的必然结果。因而, 语言的学习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手段。

2.经济发展与外语教育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外语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 经济发展是外语教育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为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 而且也对外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需求, 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发展。这种需求表现在社会要求外语教育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以保证为社会提供足够数量的、合格的、经济结构合理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 外语教育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共同财富的今天, 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外语水平。可以说外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和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该地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以知识信息为基础、为资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上约80%的科技文献用英语出版, 国际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80%。

四、外语教育对闽南金三角经济发展的作用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有选择地加强本地区的语言教育。可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 扩大引进外资。通过对语言的学习, 可以更深入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和背景, 了解商业规则和贸易习惯, 在诸如技术法规、商品规格等方面可以减少损失。因此, 运用和重视外语经济, 也会加快本地区贸易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2.拉动外资, 促进地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外语教育提供了相关外语人才, 提高了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进而促进了对外交流, 有利于市场的多元文化发展, 有利于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3.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英语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积极意义就是可以为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外语教育的加强, 各类外语培训机构、进出口贸易公司、外资企业、翻译机构等都会随之稳步加强。他们所提供的就业机会, 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 并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作出不小的贡献。

4.促进本区域文化市场的繁荣

结合区域特点发展本地区外语教育, 可以作为文化市场的一个新增长点。

5.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以厦门为例:厦门由于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 除英语外, 对韩语、日语、德语和法语教育开展得也较多。语言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海外游客。

五、外语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不足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目前闽南地区外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的是“精英”教育, 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遵循的是单一的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学生所学课程基本上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课程, 不了解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内容, 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失调。与其他相关学科没有交叉和兼容, 学生知识面窄, 难以胜任外贸、金融等方面的工作。

2.过分强调“工具性”, 忽略“人文性”

福建省目前18所高等本科院校中均有英语专业, 很多院校专业设置时间比较短, 或多或少地都突出其特色和“应用型”, 忽略了语言基本功训练, 其中最为明显的倾向是忽视文学课程和英语语言理论课程的教学。因此, 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上出现过分强调“工具性”, 忽略了学科“人文性”的情况, 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基本功较差, 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

3.师资力量薄弱

在福建许多高校中, 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外语教学设备等都与发达地区的外语院校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既熟练外语, 又掌握经济、金融、外贸、法律、信息、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教师相对紧缺, 专任教师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4.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性课程薄弱

应用性课程是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各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不可缺少的知识课程, 如:经贸、外事、旅游、金融、新闻、教育等, 我国外语教学虽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改革, 但由于应用性课程设置不合理或分量不够, 依然呈现出滞后的局面。

5.素质教育不够全面, 造成人才培养上的严重缺陷

我国现行的外语教学带有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 不少专业学生应试能力强, 而运用能力差, 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外语教育说到底是一种能力素质教育, 重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它不仅重视学生对语言知识上应用的获取, 而且更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

6.课程设置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从各级各类人才市场获悉的人才需求信息中不难看出, 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对精通英语又懂一、两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符合这种要求的毕业生却为数不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或缺乏市场针对性。外语教育既要受到市场的制约, 又要接受市场的导向, 因此, 外语教育的质量如何, 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所培养人才的市场价值高低, 以及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大小。一般情况下, 当课程设置趋于合理, 专业方向目的性较强时, 所培养的人才就能适应市场需求, 市场价值随之提高, 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大。反之, 市场价值就低, 甚至遭到市场的淘汰。

六、对外语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英语四、六级合格率

从目前情况看, 厦漳泉地区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有对外交往活动和涉外项目, 他们也认识到外语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招聘时绝大多数企业对应聘者提出外语水平的要求, 并且多数以四、六级作为基本的参考指标。对输出人才的学校而言, 毕业生没有四、六级合格证, 就说明其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 其就业机会将大大减少。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至关重要。但同时也要看到, 由于目前四、六级不与高校毕业证挂钩, 部分院校和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导致外语学习出现大面积的滑坡。替考、买答案等作弊形式层出不穷, 所谓的合格证书也缺乏相应的含金量。

2.强化中小学的外语教学

要提高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 重点不在大学, 而应放在中学, 甚至是小学。学习一门外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语言开发最有利的时机是少儿时代, 建议应把外语教育的重心下移到小学, 从娃娃开始抓好外语教育, 力争到中学阶段, 使孩子们的外语基本过关。在大学不能通过四、六级的学生, 绝大多数是中学没有打好英语基础的学生。

3.花大力气提高外语听说能力

根据调查了解, 闽南企业外语现状令人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人员实际运用外语能力较弱, 尤其是听说等沟通能力。所以学校在促使学生保持外语阅读和笔头方面的较高能力的同时, 应该花大力气提高学生听说等实际交流能力。根据目前闽南外语教学实情, 在听力方面, 多数学生在中国人讲英语时感到较容易听懂, 听外国人讲地道的英文时则如坠云里雾里。口语方面, 只要不是“哑巴英语”就是“乡音”浓厚的闽南话英语。究其原因, 一是学校在种种指标的压力之下而不得不搞应试教育。二是因为说英语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环境。而自然的语言环境是我们不具备的, 这对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听力、口语的学习而言, 几乎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现代媒体全面普及的今天,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这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特别关键的。

4.继续推行双语教学

在高等院校大力推行双语教学, 有利于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 培养优秀的、具有社会竞争力人才;有利于提高闽南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有利于推动闽南经济国际化。学校应制定政策, 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特别是海西建设的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扶持的重点行业如电子、机械、印刷、多媒体、经济管理等, 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迅速与国际接轨, 少走弯路, 快速适应本职工作。

5.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

传统上外语专业学生往往只进行纯粹外语学习, 基本上不与其他专业的知识相关联。而这样的毕业生在走进一些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的时候, 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好几年才能把该行业的知识和该行业的专门英语弄通。这往往不能满足各单位的实际需要。如果我们使外语专业与另一门专业相结合, 创办有专业特色的外语专业, 培养复合性人材, 就可以大大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如此, 还可为高校的双语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6.综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促进闽南外语水平状况的改善

在政府主导下, 按照不同行业划分, 结合同行业内各企业、各单位在资金、外语人才等方面的各自优势, 建立起闽南自己的、有针对性的、与专业紧密关联的从低到高不同层次的行业外语培训机构或其他多种培训形式。

摘要: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飞速发展, 闽南地区外语教育及外语人才培养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 经济越发达, 对外语教育和外语人才就越有更大的需求。要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 加快闽南地区外语教育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闽南,经济发展,外语教育

参考文献

[1]魏三军, 邓燕.从语言经济学看我国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 2007 (9) .

[2]唐治平, 谢林根, 石潇.江西大中型企业人才队伍外语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 2006 (10) .

[3]陈洁.经济发展对河南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 (8) .

上一篇:危机公关原则下一篇:课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