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共12篇)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 同时也是文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当今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自1985年胡文仲把“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概念介绍到国内至今, 引起了中国的语言教学界对文化问题研究的巨大热情。今天的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 面对着国际交往的大环境, 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语言教学的社会文化因素受到重视,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得以加强。然而, 尽管理论研究硕果累累,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各大学教学的实践中却仍然处于无序状态。通过总结和分析目前高校外语专业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现状, 并针对现状总结出相关的语言文化教学的实践原则。
1 高校外语专业跨文化教学的现状
1.1 割裂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舍本求末
学习语言和学习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布兰贝克 (Brembeck) 曾经说的幽默干脆:学习外语而不学外国文化是造就一个口齿伶俐的傻瓜的好办法。也就是说, 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束定芳、庄智象将他们的关系概括为三句话, 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教学被介绍到国内以来, 与培养交际能力密切相关的文化逐渐进入外语教师的研究视野, 文化是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论题得到外语界的普遍认同, 教学中的文化问题由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然,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更不是简单相加的问题, 不是在原有的语言教学之外, 另加上文化教学, 而应该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今文化教学的发展并不平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始终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许多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 仍然普遍存在要么过分强调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 似乎通过四级、八级, 口译等考试就是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 把英语专业变成了一个学点英语语言的地方;要么在“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口号下, 过分强调“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 让学过一点“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去从事经贸, 外交旅游的工作, 和经贸, 外交, 旅游专业的学生争夺饭碗。
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 人为地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 学习的是语言的物质形式或物质外壳, 丢掉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就忽视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现在的英语教学现状下英语专业学生过分专注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在思想观念上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英语教学中没有坚持文化教学的发展, 英语教学拣了芝麻, 丢了西瓜。
1.2 专业英语教材的相对滞后
教材不仅是语言教学内容的载体, 也应该是文化教学内容的载体。选定的教学材料既要包涵选定的语言项目, 也要包容选定的文化项目, 只有这样,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才能都有据可依。
近年来, 大学英语方面的许多优秀教材层出不穷, 如《大学英语》 (修订本) 、《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很好地适应了新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大纲, 在选材方面各有特色, 且涉及到英美文化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跨文化意识的增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然而, 相比之下, 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的改革发展和推广则却显得相对滞后。许多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基础外语的课程仍然还沿用“九五”期间的教材或是那个时期的修订本。课文内容和语言陈旧, 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注释、写作知识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显得十分欠缺。又比如, 商务英语方向的相关课程, 其教材大多是20世纪70~90年代出版的, 内容陈旧, 体系落后。持旧教材的教师们往往在语言教学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才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收集的零散的、不够系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 内容和方法都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所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显而易见, 这些缺乏文化内容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我国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和更新、教材内容的改革和进一步的推广仍然迫在眉睫。
1.3 优秀的专业英语师资缺乏
尽管这些年来, 外语教学的理念已发生巨大改变,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也深入人心,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 许多教师仍然没有真正接受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教师们还习惯于把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 而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因素的教学通常则流于形式。“教师害怕较文化”, Bennett, Janet M. (2003) 指出, “教师通常感到没有准备好, 甚至害怕教文化以发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对文化的了解也不够透彻。”即使没有这个问题, 他们还面临另一个挑战, 即“教哪一种文化”的问题。的确, 对于长年在远离目的语文化的环境中生活、涉外经历不够丰富的多数外语教师来说, 对中外文化差异及其内部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差异的理解和认识未必是系统的、全面的。从教学方法来看, 目前文化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文化知识传授法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持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已不能胜任当今文化教学的需要。因此, 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提高教师的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在实践上还比较滞后。随着国际上语言和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新的文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 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 不能再停留在文化教学的理论阶段, 必须在实践中完成文化教学的现状的改革。在实践中, 除了解决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 即坚持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不断更新教学的材料和方法, 和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的问题, 还有几点实践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值得关注。
2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实践原则
2.1 明确文化教学的中心地位
当外语教学的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 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在理论上确立。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能够获得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并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然而这种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对词汇, 语法的熟练掌握, 还取决与对对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义只有在相关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准确地表达。一个仅仅掌握了目的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者是不可能在目的语文化中成功交际的。而且, 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和语法的错误往往可以被理解, 而对文化差异的无知则常常会在交际中造成极深的误解甚至极大的混乱。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文化的教学, 尤其是文化的特殊性, 即文化的差异, 要尤其重视。只有把文化教学放在外语教学的中心位置, 才能为它的发展扫清障碍。
2.2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与文化紧密相连。Kramsch (1993) 认为, 我们每一次说话都是一次文化行为。文化教学不提倡独立进行, 应该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一起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目的语名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信息, 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很多教材中也会在最后一章留下单独的页面描写文化。这些文化通常是目的语文化国家的节日, 艺术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然而, 这些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 也不是学习者在跨文化交往时的难点所在。真正的难点在于有时候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往往包涵着极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因此, 将文化从语言形式中分离出来, 强调它的重要性是没有必要的, 甚至会造成误解。文化作教学在教授的过程中必须与其它的语言技能融为一体。文化教学可以用来加强对其他基础语言技能的训练。此外, 正如Kramsch (1993) 所说, 文化教学决不能只是以罗列文化事例的形式进行, 因为事例是停滞不前的而文化是在一直不断发展的。
2.3 区分是什么样的文化
语言教学实际上是文化教学, 而一种语言就可能负载多种文化, 因此要根据需要进行多种文化的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例, 面对的文化是英国文化、美国文化、澳大利亚文化、新西兰文化、加拿大文化 (加拿大还有法文文化) 、南非英语文化、尼日利亚英语文化、其它非洲英语国家文化、印度英语文化、英语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其它亚洲国家的英语文化等等。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还存在着不同的视点问题, 比如英国文化, 仅仅从地域和名族区分, 就存在着英格兰文化、苏格兰文化、北爱尔兰文化、众多复杂的移民文化等。那么, 在教语言中的文化时, 就要区分是什么样的文化, 要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的多元视点的认知, 不要出现“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现象。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 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和错误的文化描述。
2.4 关注隐性文化
美国著名学者莫兰 (Moran, P.R., 2004) 曾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界定中提出自己的文化的五要素说, 更加全面地涵盖了文化的要素。即:文化产品 (products) 文化实践 (practices) 、文化观念 (perspectives) 、文化社群 (communities) 、文化个体 (persons) 。这五要素的关系是互动的。作者又进一步使用“文化冰山” (the iceberg of culture) 来表达文化五要素的不同, 他指出, 在这五要素中, 文化概念的大部分书隐性的, 少部分是显性的, 而其它四要素则是显性的。在文化教学中要注意到, 文化教学只能是对文化冰山显性部分的教学, 水下隐藏的绝大部分部分更需要在文化交往中注意。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警示, 切不可以为自己学习的外国文化就是其全部, 更需要关注外国文化的隐性部分, “冰山”影藏在水里的很大部分。比如:感知、信价值观、态度等决定人类文化行为的这些因素。“任何的教学中, 观念都是最难的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理解不同视点的文化观念, 把握自己文化观念的视点, 引导学生形成有效视点”。
结束语
跨文化外语教育中, 自从文化教学的地位在理论上确立后, 中国的语言教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但是, 放眼目前的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状况, 文化教学的实践中仍然有许多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教学的状况和效果还不令人满意。作为高校外语教育者, 应该正视目前的实际情况,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 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 结合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实际, 推动文化教学健康地发展。
摘要:简要地总结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并在对这些不令人满意的现状进行分析后, 提出几点文化教学的实践原则。旨在强调文化教学的实践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文化教学,实践原则
参考文献
[1]Bennett, J.M., Bennett, M.J., &Allen, W.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In D.L.Lange&R.M.Paige (eds.) .Culture as the core:Perspectives on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Greenwich, 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3:237-270.
[2]Crozet, C.Teaching Verbal interaction and cul-tur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guistics, 1996.19 (2) :37-58.
[3]Liddicoat, A.J.Intercultural language teaching:principles for practice[J].The New Zealand Language Teacher, 2004 (30) :17-23.
[4]Kramsch, 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edu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Moran, Patrick 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6]刘淑艳.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 2008.
[7]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 2007.
[8]刘祥清, 胡鸿雁.新中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 2002.
[9]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0]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2005.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2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正在经历改进和革新,英语学习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更受重视.在财经类高校的口语教学和训练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探讨了如何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英语学习的“大目标”--交流为导向,提高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从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说起,本文研究了英语口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应导入的内容以及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化渗入.
作 者:梁晓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力培养
高校文化产业课程教学初探 篇3
【摘要】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理论教学应适应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与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文化产业是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既要强调其经济过程又要认识文化生产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文化和经济双重维度。在更宽阔的理论视域中使文化产业课程教学与实务训练能形成有效的互补,实现不同纬度的教学与实践良性结合。
【关键词】文化产业;双重视域;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G640
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又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高校作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为行业输送各类人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包容性比较大,涉及到不同学科门类,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政府统计口径中,其内涵外延都不明确,所以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着一定混乱状况,文化产业这一专业在不同的高校被放置于管理、艺术、设计、传媒等等不同的学院,这既说明文化产业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同时也表明了当前国内外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期。
“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合型概念,它泛指与文化娱乐、传媒和创意等领域相关的诸多行业,如新闻出版、音乐、游戏、影视(动漫)、艺术品、设计、广告、体育娱乐、表演艺术、娱乐软件等等。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在认识上仍存在分歧,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业所从事的是精神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与流通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1]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不同于普通产品注重于使用功能,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独具丰富的表征意涵,它依赖文本创意以及与受众的沟通,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精神需要之一,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产品是为了盈利而以产业化的方式被生产出来的。文化产业既具有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把握文化和经济双重维度。文化产业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对文化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通过范本分析、专题研究与实践训练,让学生循序渐地掌握文化产业的规律与文化产品的初步制作。因此,在文化产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不同维度的结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保持文化与经济宏观视野的广阔与深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的宏观知识微观化。
一、文化纬度的建构
文化产业专业的基础性学科一般包括,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概论、美学、中外文化史、比较文化研究、大众文化、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播、文化政策、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等等。文化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对文化产品的敏感度。在介绍文化产业课程时,首先要展示它的概貌——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作用。文化产业的涉及面广,需要重点突出其核心行业———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艺术、电影产业、广告营销、网络游戏等;梳理它的前沿行业———现代文化产业竞争所争夺的前沿,传统文学、戏剧、舞蹈等;以及它的周边行业,比如艺术作品(书画、装饰、雕塑)的制作、展览和销售等。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商品和服务产业。在课程中既要强调文化产品的复制性、技术性、批量性和商品性,又要使这种以文化意义为基础的产业,在总体上受人文意义的渗透。
其次,文化纬度的确立应结合文化产业中创意为王的特质。创意产业是依靠个人的创造力、技巧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进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的产业。[2]文化产业的范畴更为广泛,创意产业则专指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的那部分,它是文化产业的源头和动力,也是文化产业的基础与主干。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它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发展创意产业需要为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英国,政府政策中特别强调必须保证文化艺术成为国民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文化教育是健康的文化消费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指出,一个成功的艺术经纪人或者文化行政官员必须是始于自身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必须尊重文化生产的规律。
文化纬度的建立还要强调一种对大众文化产品生产规律的把握,即文化生产的定位、主体、生产方式、产品程式特点、文化产品意义呈现等。20世纪中期以来,以电影和流行音乐为标志的大众文化形态迅速成长起来,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数码产品和互联网的普及,海量的文本得以生产;不同媒体之间的互相链接使得文化消费变得更为复杂。文化要成为一种产业,就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掌握了文化产业的规律,也就掌握了文化作为工业进行生产的秘密。文化产业制造并发行旨在向大众提供信息或娱乐的文本和作品,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不仅是细分市场的必要环节,而且也可以深化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特性的理解,例如,研究电影《哈利波特》在欧洲与北美地区传播过程中对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带动,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文化产业链条中核心部分对衍生部分的影响与推动的认识。
此外,需要强调文化产业并非一个与政治和社会文化冲突毫无关系的孤立系统,文化产业的兴起与19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自由主义的扩散有着直接关系,它本身就是文化生产和消费所处的社会关系历史变动的结果。[3]在仔细分析了有关“文化生产”的各种法律、技术、市场和组织因素之后,有必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文化生产和消费究竟倾向于为谁服务?对文化产业内部权力和支配的关注不能被边缘化,因为文化产业关乎社会意义的生产并且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公共生活。
二、经济纬度的确立
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基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上的巨大产业群,它同传统文化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文化产业经济方面的元素,必须向学生强调概念的准确掌握与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形态及产业特性有所辨析,在梳理文化产业历史发展脉络时突出这一产业的发展趋势:集团化、纵向一体化、小公司的涌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对创意的控制等。把文化生产放在文化产业链中进行分析,展现文化生产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要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不仅开拓出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而且将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文化产品效益和无限的市场附加值。比如介绍当今世界电影产业时,与学生一起探讨好莱坞的垂直一体化结构、专业化分工与流水作业、制片人专权、明星制、类型化产品等诸多方面。
其次,结合当下产业发展形势,向同学介绍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国内文化产业规划中的重点文化企业的全貌地图。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功能是满足越来越多的相关产业部门的生产性服务需要,对于中国这种面临重大产业升级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更是如此,“经济新政”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方面的政策导向无疑为今后5年宏观经济环境向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提供了重要依据,应从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高度看待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急速增长。同时也应提醒学生注意,尽管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从发展的总体态势上看,东、中、西部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此外,应当关注近年来国内迅速崛起的如万科、华谊兄弟等巨型文化娱乐企业,要从内容——渠道——客户——资金四方面的关系中考察投资者是如何获取利润的,它们的资本运作模式、文本的制作方式以及发行渠道的改变都应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最后,应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本科生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且对涉及文化产业的新闻关注度不够,如果在讲授文化产业项目及项目策划概念时能够引入具体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层层分析引导学生只辨认出现在行业里的各种策划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谁,在通过什么方式,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把新闻热点引入课堂往往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开始积极地关注时事,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逐步得到加强。同样,理论课中引入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课鼓励学生寻找校外单位,帮助对方做活动策划等等目的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我国高校现阶段文化产业教育中有一种过度注重其经济属性的倾向,强调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战略。这种被称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教育范式认为“文化产业的概念与文化的概念之间只有很少的关联或者很有限的内涵交叉点,或者说,文化产业介于‘文化要素的概念和经济领域的产业概念之间,其着眼点在‘产业,即它主要是作为一种产业门类,侧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面,而不是以文化作为优先的考察对象”,以至于认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未必是件好事”,因为“文化积淀会导致思维惰性和观念保守性”,从而不利于从产业角度进行开发。[4]隐含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中的“经济宿命论”体现了排他性的经济理性对社会现实的宰制,这种对“文化要素”的轻视态度事实上不利于当下的学术研究,因为文化产业发展到今天,“文化产品的特性已经为企业利润的实现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实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根本矛盾问题,也包括建构商业模式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文化消费的增长也意味着文化市场在生产方面遇到的困难将会成为不同企业的核心问题。”[5]即使是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专业关注的仍然是文化的产业化生产形式同其他产业化生产形式的区别。针对文化消费的投资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运行规律是文化产业专业教学的重点,但它离不开深入研究文化符号产品——文本、图像、声音、经验——的特性。文化产业是作为一个可行性政策的主体,我们需要将它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背景下来理解,在这个领域中,经济和文化的界限日益模糊,文化产业应该是一个良性的错位联盟,通过艺术品与商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文化和经济找到了它们自身价值的互补性。因此,在高校文化产业课程的教学中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纬度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http://cnave. dayoo. com/ news/vi ewnews. p。p?news_i d=3159&year =2003
[2]毕佳 龙志超编著:《英国文化产业》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0),1
[3]参见大卫 赫斯蒙德夫 《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编
[4]陈少峰张立波著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1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4
Nowadays,English,as one of the foremost medium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s called upon to mediate a whole range of 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concepts,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in the past.No-one involved in teaching English is likely to argue for cross-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Nevertheless,it involves extremely complex and layered thinking to prepare college teachers who are not intercultural specialist,and who may not have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fore.
When it comes to teaching experiences across cultures,some college teachers describ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s an example,during a lecture,the learners religiously note down every word of the lecture to faithfully reproduce it in examinations.Some educators’attempt at employing less-teacher-centred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such as group work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failed,with students resisting both directly by complaining and indirectly by missing classes.Out of frustration,as exam time neared more educators will find themselves assuming a more teacher-centred,authoritative instructional style,which made the students happier and more relaxed.Effective teaching is much more than simply the giving of information.Among the skills and behaviours that good teachers engage in i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hat best mat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rner with the content or skills to be learned.
II.Building Motivation in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The act of motivating learners,singly or in groups,demands that you understand and connect with their feelings,concerns,values experiences and unmet needs.Motivation creates a desire to learn and to engage with the material being presented.Motivation for language learning can be enhanced if learner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speakers of the native language,first,because there is evidence that many students want such experience.Second,integrative motivation which can be a powerful factor in promoting 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is enhanced if learners have favourable experiences of meet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and find that they can communicate,and can develop friendly relationships,with them.
III.Conclusion
English as the foremost medium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t present is called upon to mediate a whole range of 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concepts,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in the past.So the notion of‘Teaching English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is crucial.In order to teach English effectively,higher educators mus understand the role culture play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be able to modify their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o accommodate cultura differences,and develop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assess and meet the needs of language learners in a variety of fact-based settings.
参考文献
[1]、Cushner.K.(1996).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zer.In D.Landis&R.Bhagat(Eds.),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2nded.)(pp.185-202).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5
在我国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重科学,轻人文的不良态势,究其原因,多半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过于重视运动项目的形式价值,进而忽略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国内高校片面的只追求对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的提高,而漠视了在体育文化培养方面对学生所做的功课,这是不可取的。只有全面发展自身素质,才堪称具备健全的人格,这要求我们将身与心的发展齐头并进。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起将体育文化与该项目的技术技能合二为一的全新观念,从而培养出优秀健全的新世纪公民。
一、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
体育专属人类社会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在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的融合体,主要以以下方面构成,即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如多数的人类文化一样,体育文化同样的也致力于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的政治经济水平。究其本质,从属文化之列,体育文化的反映,既体现在体育器材设施、体质健康等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知识、规则和制度等精神层面。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靠体育文化传承来推动,因其特性具有迁移性,故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体育文化的传播会从情景教学转移到非情景教学,进而在大众中进行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有从谢里夫和阿希的相关实验中表明,个体当面临大部分成员的一致行为时,往往负压过重,从而导致从众行为的产生。对此,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如下:“个体之所以使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是因为在群体行为一致的压力下,个体尝试摆脱与群体的矛盾,为增加自身安全感从而做出的抉择”。
群体主要通过感染或同化的方式对个体产生影响。个体之所以会产生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群体精神层次的暗示,在此过程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接二连三地形成了链式效应,导致最终的结果是:个体行为普遍趋同于大多群体。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从众行为也涉及到学校的体育文化传承,学校对个体实行的体育文化传承主要通过传递专有信息,该信息是以呈现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文化。也就是说,通过教师或体育骨干向学习个体传递体育文化价值观,并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向学习者展示具体的行为操作,形成一种强大的感染气氛,从而对影响个体做出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接收到于己有益的信息,并通过自身行为表现于外,久而久之,通过对行为的不断重复,个体本身也会不由自主的被变相的卷入体育文化传播者的行列,并逐渐崇尚体育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在学校的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群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稍微高出一个层次,他们对操作性知识有着更熟练的掌握水平。此时,明显的差异就显现在高水平群体和较低层次的个体之间了,这对较之稍低水平的个体会产生群体压力,会导致其在行动和信念上改变自己先前的观念,舍弃初念,进而造成了从众行为的产生。若此时,学校出现了若干高水准的运动队和有潜力点燃学生运动激情的“明星运动员”,那么,此时个体便会倍感压力,由于受到学校体育文化的强烈感染,他们会在彼此之间交互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了学习体育文化的气氛和浪潮,进而由此促进了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传承体育文化
1.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体育素养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它包括人们平时学习所获得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由此形成正确的体育认识、价值观念和与人交流的为人处世所应有的态度。从素质教育的方面来说,以人的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后天影响,(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培养出人的社会能力与体育能力相结合的一种综合体育素质。其内容具体包含六个方面: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传承文化是一种需要人的创造性参与的活动。文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由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当代大学生已成为传承体育文化的主体力量,不应仅仅只是充当记录、传递人类历史上优秀的体育文化的传承者,而且还应在继承、吸取的基础上,辅以选择与整合的手段,通过综合创新,积极扮演创造与时共进的优秀文化的角色。只有全面提高学生们的体育素养,才能保障学生们能够真正承担起传承体育文化的历史责任。
2.树立“育体融入育人”教育理念
体育文化素养涵盖的要素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涉及领域极多的概念。体育文化素养是一个复合整体,它由人们平时通过学习所学得的体育知识、技能及以此形成的正确的体育认知,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共同构成。体育文化素养主要由六个方面组成,分别为: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道德和体育行为。其各部在体育文化素养中各司其职,体育知识是一切的.根基,体育意识则是源动力,体育技能是重点,体育个性是关键,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分别是体育文化素养的灵魂和目标。为了实现学生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我们要为其打好基础,从培养他们终身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能力及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开始,这要求我们要建立起完备的新型教学体系。就目前形势而言,尤其应从社会与心理的角度入手,以适合学生为原则来挑选教学内容,放弃传统的单以生物角度的观点看待体育,取而代之的是以立体多维体育观念来看待。现代教育理念应将人的身体、情感、思想、品德、意志和行为看做一体,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人的各项能力,从而达到实现人的最高级的生活价值的目的。因此,高校的体育教育必须转变理念,应逐步以“育人”取代“育体”,以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取代从前的只追求外在技术水平,一改以往的传统僵化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全面的完善的能将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考虑进去的新型教育体系,这样才有望实现让学生进行体育文化传承的目的。
3.传承体育文化应辅以“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校园文化环境构成“四维一体”教育模式的四个维度。通过结合理论教学、技能传授和课外体育锻炼,渗透给学生更多的体育文化知识点,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培养的目的。
(1)对课堂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只有突破传统固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文化水平,通过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让其体会到锻炼的乐趣,从而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营造“活泼、自由、愉快”的气氛,优化教学环境并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克服教学的刻板化影响,才能有助于开展体育文化教育。教师不应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竞技运动训练,而应着重对其开展体育文化教育,其中包括传授体育锻炼方法和培养高品质的生活方式,通过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进行体育运动打好基础。故当代的体育教学体系应当是这样的:结合完备的理论、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愉悦的运动体验为一体,并将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从多角度全面影响,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
(2)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改革首先,必须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认识,它是体育课延续和补充的有效手段,不仅仅只是发放器材或是监督活动时间,而是带有明确目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是:不仅要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到课堂上的理论和技术,又要让其在运动中酣畅淋漓,还要敦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着重强调的是,课外活动也应纳入体育教学体系中,它是学校体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传递体育文化的重要角色。因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就是多姿多样,所以它的呈现形式也应百花齐放。例如,它可以以俱乐部、学生体育组织、各种体育协会和社团组织及体育知识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展现。相信如此丰富的呈现形式定会极大地吸引学生们的参与兴致。
(3)要对体育竞赛有所改革只有通过改革现行体育竞赛制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应从体育竞赛的观念、形式、内容、规则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具体实行方案从改变体育文化传递的角度来考量,我们可以将学校运动会换成另一个称谓,即“体育节”。通过一个全新的代名词可以让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首先是因为“节日”寓意着吉祥、欢庆、祝福和快乐,更能吸引人们的感召力和团聚力;其次,“节日”还可以扩展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使我们更能体会到唯节日独具的精彩纷呈的气氛,最为重要的是,名称的改变一方面意味着我们意识的转变,另一方面表明了我们改革的坚定信念,表明了改革前后校运会的本质区别,从而确定变革务实的方向,全面走向素质教育。名称的变更更大体现在校运会在性质、对象、目标和功能等方面的本质改变。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8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22
文化具有人为性、社会性、普遍性、多样性、继承性等性质,其中社会性与普遍性决定了文化的交流意义,而世界各地由于地域与历史差异,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了学生适应新型社会的必备能力。
一、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的培养模式
(一)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的相关描述
1.理解英语中常见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化内涵,认识并明确英语口语中常用的典故以及传说。
2.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重要历史人物(领袖人物、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的生平经历、具体成就及主要贡献,并能够从中有所感悟与总结。
3.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具体生活方式,比如主食、就业观、教育理念、宗教信仰,并从中认知其与中国所存在的差异。
4.了解英语国家本土人的行为举止、处事方式与中国传统理念的不同,从中认知世界文化的差异性。
(二)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培养方式
1.词汇教学。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学习具有构建性意义。词汇中包含着大量的直接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词汇中包含的文化特色更是英语国家文化传统、历史典故的展示。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基础性的词汇教学,以使学生通过词汇学习深入理解文化的差异,培养和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词汇“senate”,翻译为汉语是“参议院”,而中国并不存在“参议院”的概念。此时,教师就要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参议院是西方的立法机构──国会的两院之一,另一院为众议院,美国每一地区在参议院中均有两位议员作为代表,与各区人口无关,从而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
2.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主要方式。在交流中,学生能够自行组织语言,锻炼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英语与中文的语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直接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比如英语中“How are you”一句,按照中国语法进行翻译为“怎么是你”,从单词来分析,“how”意思为“怎么”,“are”意思为“是”,“you”意思为“你”,连接起来确实为“怎么是你”,但在英文中表达的意思却是“你好吗”,这就是语言上的差距,教师需要对这种语法差异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便让学生用英语思维来理解英语。
二、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讲究实际,遵循“实用性”原则
语言产生于生活,又是为生活服务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而应该深入到生活中,加以实际操练,学会在生活中实际感悟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将英语用到实处,发挥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二)讲究有序,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遵照一定的程序,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英语的学习必须从基本知识的循序渐进提升到高级语法知识,教师需要按照不同的语言功能,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深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有步骤、有条理地学习,“学懂”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講究价值,遵循“思想性”原则
语言的学习并非是简单的语句复述,高校学习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语言思想性的培养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在文化的学习中为学生渗透思想性,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身英语学习效率,增加英语学习情感体验,并从文化的交互性中全面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健全高校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三、结语
高校教师跨文化英语教学能力构建 篇7
1 新时期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特点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 国际化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 高校培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综合能力大学生的任务更加突出。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在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革之后, 从课程标准到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估方式等都发生的深刻的变化, 使高校的英语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网络化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递更使英语学习的领域不断扩大, 这对跨文化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也为如何做好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关键取决于跨文化交际参与者是否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形成跨文化能力有很多的因素, 对跨文化能力形成的研究目前也成了跨文化研究领域的焦点。
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们一般将跨文化能力理解为与目的语相联系的文化能力, 也就是目的语语言能力加上有关的文化因素。但基于这种理解意义上的跨文化教学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常常是零碎的, 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Byram指出拥有双语的 (bilingual) 或双文化的 (bicultural) 能力固然不错, 也很有用, 但都不等于获得了跨文化能力, 因为跨文化能力应该而且必须是超越特定文化的[1]。跨文化能力不只是克服交际困难与障碍的更好途径, 而且要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 使交际双方既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 又能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使人类交往达到更高境界[2]。跨文化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大, 参与者实施者的目光也不断扩宽, 其起引领者作用的教师也必须具备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求索的态度, 在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面多元化地开拓更大的空间。跨文化能力不是简单的文化导入能速成的, 而是需要有理论指导和研究探索系统地、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的。因此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 教师的跨文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急需构建
将跨文化能力培养融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一直是广为认同的方式, 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条途径。具备培养跨文化意识也越来越为更多的外语教师所重视。培养跨文化能力, 首先要对文化意识有深刻的理解, 文化意识, 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性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 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这种文化意识应能帮助学习者主动地获取、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 并在跨文化交际行为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
然而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主要问题在于:
2.1 肩负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者本身缺乏跨文化知识体系的培训
这是多年来对跨文化教学意义缺乏重视所产生的一个“盲区”, 也是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在从事语言教学中, 目前教师语言专业的技能, 加上目前的日趋完善的多功能的教科书、教学资源的结合能比较好地在课堂内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另外, 语言教学任务的具体化目标和评估体系, 加上四、六级考试等都将语言教学很现实地摆在重要的地位, 教师也将主要精力放在语言教学能力的提高上面。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是属于技能与素质相结合的培养范畴, 更多的是素质培养, 不完全是技能的, 很难通过简单的技能培训就能取得效果的。如果教师本身就欠缺实施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先提条件, 即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与素质, 没有意识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没有自觉接受和经历跨文化领域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过程, 没有将跨文化能力培养列入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跨文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是一种比较薄弱的部分。
2.2 语言教学中进行的点缀性或片段性文化导入并不能真正完成跨文化培养的整体目标
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 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信息, 进行文化对比,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含有更多的内涵, 其中包括跨文化意识、思维能力、非语言交际及交际策略等诸多方面。在教学中如何将文化知识化为“能力”、如何通过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4]。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将跨文化交际作为大学英语主要教学内容, 高校的外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达到语言与文化并重的要求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在语言技能课的教授过程中能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知识的传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文化适应能力的训练融合到听、说、读、写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中, 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融文化能力于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听说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 应该是使学生比较能切实感受到跨文化交际过程的一种训练, 目前所使用的听说语料基本上是真实材料, 教师在材料选择的时候, 要保证材料的代表性、适用性, 并通过某个侧面的关注、某个问题的解答体现并反映相关的文化知识。词汇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并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 除了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应引导学生将文化特征词汇用在真实的文化语境中感受和对比, 这样会使词汇学习变得生动和实际。阅读材料中携带了大量的文化知识, 是有效积累文化信息的很好形式, 对篇章的理解、思维判断的过程是不断加强和检验文化感知能力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很好地利用阅读教学实施文化教学, 增强学生的文化能力。写作是要求比较高的语言技能训练, 不仅是将词汇和语法用对, 还要有篇章结构、措辞使用、格式、表述得体等方面的要求, 这是综合能力与文化能力相辅相成的训练。通过语言技能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强化和内化跨文化能力的形成在高校是一种比较实用和有效地方式。
3 加强教师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使命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熟悉国际规则, 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外语教师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前所未有。在大学教育中, 最重要的是将跨文化能力与人的素质培养这一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 跨文化意识以及人的总体素质的培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5]。具备跨文化能力人才培养素质的教师自身要具备开阔的跨文化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文化差异认识的准确性、相关性和发展性眼光, 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和客观思辨能力。教师在自身素质提升的过程中, 提升的不仅是语言专业知识、跨文化理论与研究的有机融合, 还要不断地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做调整, 民族自尊、国际视野、全球意识不可或缺, 积极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主动加强敏感的文化意识、培养客观的文化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同时, 要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知识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并尊重异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和能力形成中, 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持有正确的态度和立场。
同时教师应避免将文化教学固定化。社会文化无时不在更新发展, 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了解最新的时事文化和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理念, 了解和体会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 以发展的目光和开阔的心态对待各种文化特征, 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能力的形成。
4 结束语
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质是实现跨文化目标的先导因素和基础环节, 提高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教学能力是实施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培训工程的中心任务, 关系着跨文化教学思想的贯彻、跨文化教学思想的实施、跨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跨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6]。因此要重视目前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与实际要求的差距, 开展教师的文化教学培训活动, 进行反思教学和相应的教学研究, 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摘要:在英语语言国际化趋向日显突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时期,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显迫切。教师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以时代要求为己任, 自觉研究跨文化理论, 探索有效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成为高素质教师必须具备的组成因素,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跨文化教学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M Byram.Fro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Educ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Essay and Reflections[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006:68.
[2]许力生.跨文化能力构建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 :134.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28.
[4]杨盈, 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 2007 (4) :18.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8
一、我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前进,德语专业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和英语等外语学科相比,德语在高校中的教学情况受到了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办学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教材更新较慢,学习资料不足,对外交流较少等问题。受传统结构主义以及翻译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单词句型等纯语言形式的记忆和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和文化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学生虽然德语达到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在和德语国家人士交往中仍会有困难和瓶颈。对此,在公布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中不仅提出了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要求,更加提出了学生对于德语国家的文化、国情的认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培养跨文化能力的要求。
二、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一个来自于社会学的概念,跨文化能力是“一种个人在面对异文化行为、异文化态度和异文化预期时灵活应对的能力。这种恰如其分和灵活应变意味着行为人具备对于文化差异的意识,以及处理面对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跨文化能力还包括在跨文化调解过程中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以及帮助他人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外延体现了在跨文化的知识、适应和交际层面的有效性和得体性。
三、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在具体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方法上,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特别是要考虑到新时期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德语专业教学的特点出发,围绕着语言技能和文化素质,加强交际的应用和方法的培养。
1. 教学材料的选编
在选编教材时,选取能够突显德语国家文化语境的文章进行,此外,还要编选一些反映当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在结合这些具体的文化语境进行语言知识讲解和练习时,除了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编排一些篇章和语用的内容,同时配有一些形式多样的,体现德语思维,并且真实存在于语境中的练习,让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综合的训练。文化方面,在编排介绍国情知识和展现德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的文章之外,还要配有一些资料搜集,中德主题对比,事例讨论等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辩证思维,使其理解中德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提高跨文化能力。
2. 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学方法上,改变“老师讲,学生记”的这一被动、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而是要围绕知识+能力的培养方法,体现学生在德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在传统授课方式之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知识水平,低年级时,可以采取一些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模拟真实的跨文化语境,如餐馆、医院等,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穿插运用小组辩论、项目教学等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性的热点主题进行探究和讨论,从中德两方面的视角出发,进行信息搜集和思考分析,培养其对于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开放性,同时避免绝对化和静止化。
3. 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应用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愈发通畅。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和信息也为德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运用这些丰富的文本和图像资料,可以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创立逼真的德语文化氛围,使学生了解德语国家人民的前沿动态、新鲜事物和流行文化,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某一兴趣点出发,养成多听、多看、勤于模仿、善于动脑的语言学习习惯和跨文化能力培养方法。此外,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电脑、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从声光电等多个方面出发,增加情景和语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的效率。
四、结语
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同时也是践行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理念,从知识的传授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语言文化知识研习之外,要在德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能力,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求同存异,合理运用交际策略和语言手段,进行跨文化沟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迁移问题探究 篇9
关键词:文化迁移,外语教学,文化建设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了我们要充分认识并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当各种文化思想交流频繁的时候,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 将更加凸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国家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重要性, 随之而来的高考改革也是与之息息相关的。最新的高考改革在学科分值上的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语文分数增加、英语分数降低。在对国家文件和相关改革的阐释上, 基调是毫无疑问的—加强民族文化,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并不是要降低对其他国家文化的重视程度, 相反, 我们对他族文化的掌握还应提高要求, 使其成为学生的必备知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在具备强大的民族文化基础上, 加强文化交流。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该正确地处理文化之间的碰撞, 使文化正迁移产生最大化作用, 同时最小化文化负迁移, 从而更好地达成外语教学的目标。
二、文化迁移概述
Porter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定位为“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面的文化差异, 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 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长远交流的真诚愿望, 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也就是说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交际的过程中就会遵循自己国家文化、语言、办事方式的准则去表达思想及情感, 因而就会把母语的特征用第二语言表达出来, 出现文化迁移。文化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因为语言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流, 文化对交际的正负迁移直接影响了交流的效果, 甚至可能产生文化冲突和障碍。
文化含义非常广泛, 可以指反映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果, 也可以是反映生活中不同特征的风俗习惯、礼仪、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我们发现, 不同文化的个体、集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有着诸多的差异:问候、称谓、告别、恭维、自谦、致谢、个人隐私、友谊观、亲属关等方面的差异是巨大的, 甚至是双方不可理解的。文化迁移的根源是文化差异, 包括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表层文化迁移是指语言应用者将自己文化对某个词语、句子的理解套用在外语上, 这是语用失误的语言方面。例如bull’s eye (靶心) 按照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公牛的眼睛, 而在英语中并不是表达这个意思。深层文化迁移是语言应用者因为对他族文化缺乏了解而应用了触犯这种文化的准则、底线的话语, 这是语用失误的社交方面。对同一事物, 不同文化的人的认识和理解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例如龙 (dragon) 在中国的文化里是神兽, 是权利、地位的象征, 所以我们形容自己是“龙的传人”, 将皇上成为“真龙天子”, 甚至在皇权时代, 龙的图案都是御用的, 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然而, 在西方文化里, 龙是罪恶的化身、是怪兽。基于这样的文化差异, 曾有学者建议在中英翻译中将“龙”不要翻译为“dragon”, 而直接采用全拼“Long”, 然后再给其释义。从文化迁移的角度来考虑, 这个建议是非常可取的。在汉语中我们用“鼠”来形容胆小的人, 例如“胆小如鼠”、“无胆鼠辈”, 但在英语文化中用的则是野兔一词, “as timid as a hare”。在中国的文化中, 形容比较厉害的女人, 我们通常会说像“母老虎”一样, 但在英美文化中, 会用“lioness” (母狮子) 一词来形容。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中用不同的动物来描述相同的现象, 同时, 我们还应还看到文化的相同点儿—用的是一类动物。在中美文化交流中, 我们有必要从三个方面了解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第一, 中西方的个人价值取向差异。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于“individualism”这个词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中国的文化中极大地赞美集体主义, 认为个人主义是不好的, 所以当我们将“individualism”这个词译为“个人主义“时, 就会让学生认为其是贬义的。而在美国文化中, 个人主义是得到极大赞扬的, 是个性、个人奋斗的体现。第二, 中西方的隐私取向差异。中国文化中, 朋友之间互相越了解代表关系越亲密, 而西方文化中隐私并不能成为友谊培养的阻碍。隐私取向差异还体现在拜访上。西方文化中, 即使非常亲密的朋友上门拜访也是要提前预约, 这是对对方隐私的尊重。第三, 中西方时间取向差异。中国文化中比较重视过去, 回顾过去, 吸取经验教训, 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窥见一斑。而西方人比较着眼于未来, 活在当下, 讲求做事效率。
对非本土文化的吸收, 与本土文化的相容, 就犹如接受输血或者器官移植一样。如果能够做到兼容并蓄, 就像获得新生命一般, 但如果吸收得不好, 产生排异反应, 也将是交际当中的致命因素。文化有异必然有同, 语言共性本身是不能保证正迁移的, 但却会对交际产生正面的影响。在研究语言、文化的差异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语言、文化方面的共性。中英两种文化在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及认知方式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 中英文化中都会有对于“死亡”、“肥胖”等委婉语的应用;对于动物形象、颜色的寓意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因此, 文化正负迁移研究对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三、高校外语教学与文化迁移
3.1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写与文化迁移
英汉语言上的一个显著差异是汉语基本上无语法形态、英语有着更多的形态变化。所以中国的二语习得者在冠词、格、数、时态、形容词的最高级和比较级、派生、句法、主谓一致、词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负迁移。这种负迁移只是停留在语言方面。母语文化负迁移是我们学生写作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文化方面的迁移也体现在中国学生的写作中爱喊口号、内容空洞。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自然印刻着本族语的深刻痕迹, 反映在用词、句式、语序等很多方面。学生们在备考甚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建议学生多背一些模板, 这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没有理解的背诵直接导致的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将这些句式、模板张冠李戴、文不对词。写作教学的重点是文化思维培养。将句式、模板的讲授演变为文化思维的教授, 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教学中还应采用对比法, 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思想的表达方式来体会文化的不同, 在认同、吸收差异后, 然后再去写作。当然,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师、学生、课上、课下共同努力。同时, 还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敏感性。
3.2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译与文化迁移
201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将翻译的分值由原来的5%提升为15%, 形式也由单句翻译转换为段落翻译, 内容为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从这一举措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 同时, 对于外语水平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词、句翻译, 而是上升到综合理解能力基础上的翻译。在翻译的教学中, 我们更加应该多关注的是英汉文化的差异, 使译文不要受到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适当的增词或减词。首先, 汉语文化讲究意合, 忽视形合, 但英语文化十分重视形合, 所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些连接词, 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文化标准。目的语文化常常将主要表达的内容先说出来, 然后再加入修辞成分, 这表现在翻译的组句方面, 要按句内主次从属关系排列, 形成树状结构。第二, 汉语多主动, 英语多被动。这种情况也是文化在语言上的映射。英语文化中比较注重直截了当将主要意思表达清楚, 所以, 很多时候讲主语忽略, 只说事情本身。这造成译者在汉译英时形成嗦、不符合目的语文化思维特点的译文。在翻译时也要注意英语中长句、从句、用词句型变化比较多, 而汉语中多短句、分句、重复内容, 这也是文化差异的结果。
3.3跨文化意识培养
大学外语教学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基础知识在大学之前已经全部学完, 学生认为大学外语的内容无新鲜感, 无可学性, 所以造成学生对于大学外语学习的倦怠情绪。学生承认外语有用, 但却不知道用在哪里、怎么用、怎么学。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教学内容、方式、目的的定位问题。大学外语教学的内容不应再集中在语法、阅读等应试内容, 而是应将目的定位于以文化为中心, 以语言为基础辅助, 应关注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本族文化的充分认知基础上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阐释、理解他族文化并与非本族文化进行有效比较。对本族文化的掌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他族文化产生正迁移。学生的广泛阅读必须包含阐释多种文化的书籍, 而所用语言则应该是所学外语语种。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充分的阅读空间与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立跨文化阅读模块及相应活动, 来培养学生的文化阅读意识。第二, 课堂上应该组织有效的阅读成果展示, 将文化阅读作业成果以短剧、演讲、朗诵等方式展现出来。第三, 建立有效的网络课堂及多媒体互动模式, 使学生利用英语进行对文化内容的交流活动。第四, 接触不同的文化氛围, 从实践中认知进而认同文化差异。
四、结语
在重视文化认知的大环境下,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非常必要。基于文化正负迁移对于大学外语教学的影响进而通过文化意识培养改善、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及效率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可取思路之一。将大学外语教学设计得具有特色是吸引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尽管文化迁移的研究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以应试为目的, 但却可以为之服务并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窦琴, 赵焕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迁移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
[2]许文静.浅议中英交际中的文化迁移[J].双语学习, 2007 (6) .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 篇10
1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熟谙国际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成功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达成交易的基本保障。在具体的国际商务交往中, 如果中国员工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缺乏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而只是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掌握商务知识, 他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与外方人员交流沟通, 这往往会产生误解和冲突, 有时甚至直接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所以,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按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 即传统的英语专业基本课程附加一些与商务相关的课程。这种模式以训练国际商务语境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用英语传授商务专业课程为教学重点 (赵耀, 2012)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就能胜任国际商务工作, 这造成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并且在日后的涉外工作中难以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
2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1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素界定
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于1972年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实际上是交际能力的延伸和丰富, 指与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它包含很多要素, 涉及面很广, 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理解、论述和阐释。如Hymes交际能力观的核心就是语言的适当性 (appropriateness) , 语言的运用要适合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著名学者胡文仲、高一虹 (1997) 认为,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贾玉新 (1997) 提出, 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2007年杨盈和庄恩平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 即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共同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尽管学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及要素看法不同, 但是他们一致认同跨文化交际能力基本涵盖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综合学者的看法, 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
2.2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2.1 优化课程设置, 注重文化教学
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 以适应目前竞争激烈的经济全球化局面,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均衡语言、商务和跨文化交际在课程开设上的比例。因此, 在低年级开设的基础课和高年级的综合课程中要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传统的“商务+语言”课程外, 高校还应增设两类课程: (1) 商务方向的文化类课程, 如英语国家概况、英美社会文化、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商业文化、涉外礼仪等; (2)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如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谈判等。通过第一类课程的学习, 学生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 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学习了有效恰当地应对国际商务活动。第二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升学生跨文化商务专业技能, 从而为将来的涉外商务具体工作做好准备。
2.2.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改变其教学观念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出身, 缺乏实际的商务经验,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通过各种渠道, 比如利用寒暑假期到涉外企业实习, 以及在国内外高校进行短期培训与进修, 掌握商务专业知识, 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提升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同时,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不能再满足于充当知识的传播者, 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组织、设计、引导和监督等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依据, 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既熟谙国际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商务人才, 始终把培养跨文化意识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 并贯彻到教与学的实践当中。
2.2.3 优化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模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诸如情景教学法 (situational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teaching) 、案例教学法 (case study) 等交际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 , 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 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辅助手段, 而且优化了教学模式, 拓宽了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图、文、声于一身,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的同时, 还可以创设虚拟的国际商务活动情境或社区, 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学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视听说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英文电影能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通过赏析英文电影, 学生们既巩固了语言知识, 又增强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如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来组织、辅助课堂教学, 可丰富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促进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
2.2.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 比如在亚洲论坛、广交会、世博会等国际会展活动中担任志愿者或工作人员, 从而开阔学生视野, 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逐渐提升跨文化能力。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高校关于海外带薪实习项目的信息, 鼓励学生利用这一很好的平台到国外进行短期的工作和生活, 从而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了解异域风土人情, 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到跨国公司及涉外企业实习或兼职, 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 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
3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当前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形势下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急需重视和提高的能力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社会,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 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要改变教学观念, 优化教学模式,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培养新一代的“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陈准名、王立非, 2009) 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准民, 王立非.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试行) [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赵耀.商务英语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82.
[3]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Pride J Holmes.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m.1972:269-293.
[4]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杨盈, 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 2007 (4) :20.
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变量研究
1.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
目前,受传统教学理论模式的影响,英语文化教学知识只是纯粹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主要体现在对英、美国家的传统习俗等进行笼统的概括,这样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模板,导致在以后遇到这类文化知识的时候都会形成思维定式,甚至出现按部就班、盲目照抄的现象。这是个最严重的问题。要知道,英语教学最讲究的就是灵活多变,而非盲目的循序渐进。其次,在高校中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本来就是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实现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化交流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如今的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好像正在逐渐遗失这一点。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这也是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失误之处。此外,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还应该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口语表达。对于口语表达,不少高校大学生都会产生鄙夷的态度,觉得口语与自己形同陌路。但是,随着英语在世界的普及,学生应该逐渐在口语表达上多学习,提高口语水平。英语主要讲究的是听说读写译,说得多了自然会对其他要素有所领悟。
2.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1)帮助学生准确使用英语。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它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语言的表达产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化的制约。也就是说,学习英语与了解英美文化蕴含或体现了一致的深层因素,只有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对日常英语表达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名言、典故等有用的信息进行准确熟练的应用。
(2)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英语虽然是第二语言,但毕竟不是母语,所有人在初次接触英语的时候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障碍出现。这时,如果在课堂上利用英语文化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一个衔接和贯穿的作用。英语不仅是在单词发音上与中文有区别,而且在语法、句式上都有区分。学习英语文化就可以对这些区别有所了解,进而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3.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变量分析与总结
(1)内在因素。从自身的状况上分析,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本身没有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2)外在因素。它包括很多方面,第一,环境变量,包含自然环境和构建环境两种。前者指的是目的语言国家本身所具有的学习语言与文化的环境。而后者一般指的是以教室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高校英语学习环境就属于此类。但是,据调查分析,教室环境对于文化学习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非真实性,所以,环境变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第二,教师变量。教师对外语文化的不同理解都与具体的文化教学行为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由于英语教师对文化学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习惯性地沿用前辈老师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所以,要进行改善,首先应该从教师的知识体系框架进行革新,给其灌输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选择时下流行方面的知识作为切入点,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三,教学变量。这个变量可以从教学方式的不同来说,与前面的教师变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教学场所就会有不同的教师,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自然也会不同,不同的教学方式传送的教学知识也就有不同,这也是一个变量。
在如今的教学发展来看,英语教学已经逐渐深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中,所以,英语文化教学也就日渐被需要。在分析出变量的同时也要学会改进,同时进行深入的英语文化指导,才能够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冰冰.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3).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公民教育 篇12
全球化公民、全球化公民教育与外语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语课堂上的全球化公民教育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全球化公民与全球化公民教育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对世界的各国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素质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要求未来的新生代不仅要面对作为本国公民的素质发展,更要面对全球化公民的素质发展,朝着具有全球化公民发展,以应对未来世界日益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全球公民这一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将全球化公民教育融入到外语教育中对与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求广大的外语工作者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新的挑战。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应用的国际化语言,在创建全球化社区和发展全球化公民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英语教育成为培养国际化公民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全球化公民教育的重要平台。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探讨全球化公民、全球化公民教育的概念、范畴、实施方案,特别是如何将全球化公民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之中,是当前的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与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
在Education for Global Education ( Oxfam,2006) 一书中,全球化公民被定义为这样的人: 他能够意识到更广阔世界; 具有世界公民的角色感; 具有认同感,自尊和同情心,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 理解世界的运作机制,了解世界上的偏见与不公;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致力于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有效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并提出观点,敢于挑战不公平与不平等; 具有与他人合作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在此定义的基础上,全球化公民教育则是培养年轻人的提出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用知识、技能和多种价值观来武装年轻人,使之成为积极的公民。Byram在2008年对全球化公民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理论框架,指出的跨文化公民教育的模式主要是在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即知识、态度和技能。知识包括全球性问题、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社会实践等。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 ( 讨论,辩论,争论) 、对于其他文化寻找新信息翻译并找出与自身文化共同之处、合作与冲突解决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中包括认同感、同情心、尊重多样性、对环境的关注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开展全球公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发展快速变化并且相互依存,人们的生活不仅受到当地环境变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整个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所面临的挑战,将与整个世界环境紧密相关。这就要求人们具备更多的知识、更高的技能以及更多样的视野来应对新的挑战。全球化公民教育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世界知识、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能力、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使他们具备应对新的挑战的能力。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但是教育是掌握和改变世界的武器。全球化公民教育将鼓励年轻人关心我们生活的世界,关注全人类的活动,并与全人类分享我们的财富。
2. 全球化公民教育与外语教育
开展全球化公民教育的途径众多,而英语教育确是其最为重要、最为直接和作为有效的途径。
首先,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应用的国际化语言,不论从地理层面还是从抽象层面,它都是有助于人们通往世界各国和了解各国文化的重要工具。此外,英语学习的过程更是英语文化或者说世界文化的学习过程,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寻找其他文化信息的能力; 对学生沟通技巧的训练功不可没( Hosack,2011) 。英语的学习让学习者们有机会与不同文化身份和不同经历的人进行交流,掌握更多的世界知识,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开阔视野,发展潜力,实现自我归属感( Byram,1997) 。语言教育者的最主要任务不仅是教会语言本身,而是“引导年轻人体验其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Byram,2003,p. 127) ,与此同时鼓励他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3. 外语课堂上的全球化公民教育
在外语课堂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全球化公民教育,要求外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对全球化公民教育的认识以及强烈的教育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融汇全球化公民知识的教育。
首先要明确的是,在进行传统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融汇哪些有关全球化公民的知识。
根据Byram( 2008) 对全球化公民的定义,我们提出全球化公民教育的知识框架由以下方面构成: 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知识包括全球性问题、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不同文化中的行为方式、不同文化中的社会实践。技能包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对于其他文化寻找新信息翻译并找出与自身文化共同之处的能力、合作与解决冲突的能力。价值观和态度部分包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同情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环境的关注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二、研究活动设计
基于对以上知识的理解,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以上知识不断融汇到传统的教学活动当中。下面举出几种外语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在这些活动中融汇全球化公民教育。
1. 国际新闻报道
外语课堂中常见的学生日常报告这一活动,就可以将其与全球性问题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报告内容上尽量报告一些实时的国际性新闻,以此引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正如Oxfam定义的国际公民是“拥有一个世界如何运作的理解,他应具备的知识和理解包括: 社会公平正义,多样化,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冲突”。这项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国际事件。活动的主题可以涵盖了很多领域,在所研究的课堂上,曾经出现过的题目,例如,中印边境谈判、奥巴马连任、台日就钓鱼岛渔业问题谈判、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当选等。
首先,学生们对国际新闻事件的关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教师本以为学生更忙于学业和校园活动而没有足够时间关注国际新闻,因为这些知识不被他们所关心的考试包括在内。其次,作为新闻主要来源的电视节目在我看来并不可靠。然而,当教师询问一些学生为什么他们对国际事件如此关心时,一个男孩的回答是: “我对国际新闻感兴趣好多年了,我一直对身边世界发生的一切感兴趣。国际新闻不仅能让我扩充知识,而且能开阔视野。”
作为新闻的来源,很多学生说他们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以获取多种新闻。这是目前学生学习不可忽视的新媒介。
2.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期待提供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在普遍的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强调文章中的文化信息,做一些关于文化元素的扩展与比较,以此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表中列出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所拓展出来的全球化公民教育内容 ( 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为例) 。
Byram指出作为一个全球公民,他需要在不同团体中的社会实践知识,不仅在本国而且在其他国家。作为外语教师,他应该总是在任何可能的时间吸引学生注意一些文化现象,通过讲座向学生传授知识。
3. 电影赏析
电影声影结合、图文并茂,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最直观、最直接、最集中、最生动地展示和揭示文化的一种手段。选择恰当的电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以电影《刮痧》( 中医刮痧疗法) 为例,它讲述了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因美国人对于中国传统中医的误解在美国陷入官司。这种冲突是由误解而起,以对中国传统中医的了解解决。电影中呈现了很多不同价值观、习惯、传统。在电影观赏期间,教师不断给出这种差异的任何解释,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学生写道: “我自己看了这部电影,之前我发现有一些文化差异,但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我意识到有更多的我没有观察到的差异。”
另一位学生在电影评论中写道: “通过这部电影,我观察到两种文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每个都有优势与劣势。我认为在某些方面两种文化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我相信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文化与文化之间会互为补充。”
这位学生的反应体现了他对其他文化的态度。
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有时一个微小的失误会造成大错误。唯一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方法是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平等地对待其他文化才能避免这种悲剧。
有些学生可以给这种差异一个非常深刻的分析,表明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如: “中国人喜欢给别人的面子,但西方人不明白面子的含义。”
因此说,电影赏析是非常有效的传达知识的方式,尤其是电影中人物的行为。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4. 研究项目
根据读写课程的内容或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小型项目的研究,最后把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汇报。这些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信息收集。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从课本中学到的,这样更容易培养学生兴趣。就技巧而言,这个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对于其他文化新的信息,解释并与自身的文化相关联”。这种小组工作要求学生团队合作,从而鼓励他们如何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被迫学习教材。例如在所观察的课堂上,学生曾经做过的研究项目有中西服饰的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美教育差异等。
学生研究的话题涵盖了广泛的内容: 教育系统、饮食行为与习惯、服饰习俗、日常的说话习惯等。学生可以从他们所研究的东西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结
我们在英语课堂上所做的仅仅是全球公民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全球公民教育的实施超出了外语课堂范围,比如为学生创造跨文化社区以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并分享国际时事的观点,或者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一起行动解决文化冲突。
目前进行全球化公民教育还面临诸多的困难: 第一,英语教师本身在全球化公民素质方面的匮乏: 为进行全球公民教育,教师的角色将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知识渊博的教育者,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公民教育知识,跨文化能力还有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全球公民教育意识、积极的态度和强大的动力去完成它。第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文化: 虽然中国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过程并非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教师和教材仍然被看作知识的权威,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向权威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第三,考试为导向的教学: 尽管迅速变化的世界对人才的培养提出多样的要求,但是在中国教育过程中始终占引领地位的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着教室和学生更加关注考试的内容,或者说为了考试而学习。第四,这一研究领域目前仍没有具体的规范如何评估全球公民教育的影响: 视自己为世界公民,意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尊重他人,接受价值观的差异; 对于世界如何运作的理解;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慨; 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区活动,从地方到全球; 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并行动起来迫切希望世界成为更加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地方而努力( Oxfam,2006) 。因此,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
摘要:英语这门语言在创建全球社区和发展全球公民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语言的学习在全球公民教育中的角色不容忽视。要使全球化公民教育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也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探讨在何种情况下外语课堂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以完成全球化公民教育。因此,全球化公民教育的活动定位在三个方面: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这些被插入现有的知识框架。研究设计了一些活动,尝试寻找哪一种活动在外语课堂的全球化公民教育中最有意义。可以从英语学习课堂上的教师、活动以及全球化公民教育的研究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全球化公民教育,英语教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Byram,M.(1997)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Byram,M.(2003)On being“bicultural”and“intercultural”[C]//In G..Alred,M.and Byram,Fleming(eds.).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Tonowanda.NY:Multilingual Matters.50-66.
[3]Byram,M.(2008)Fro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educ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4]Council of Europe.(2008)White Paper on Intercultural Dialogue.“Living Together as Equals in Dignity”[M].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2007/C287/01-16November 2007).
[5]Hosack,I.(2011)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J].Policy Science,18-3 Mar.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推荐阅读: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10-26
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文化06-05
阳光体育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论文10-11
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管理论文11-07
跨文化教育高校英语10-29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08-31
高校物质文化07-20
高校制度文化05-14
高校文化产业08-02
高校就业文化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