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化教学利与弊(精选12篇)
物理电化教学利与弊 篇1
一、白板对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
运用白板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大改革。它能够充分展示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呈现物理过程,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能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连续过程的演变,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构成一个多通道、立体型的教学媒体。它还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把新课程标准理念贯彻于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具体形象性利于学生理解
学生的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白板教学为学生显现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来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已成了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必由之路。但仍存在相当多的地方,或实验内容抽象难懂,或演变过程时间太长,或实验具有危险性,或实验器材无法满足要求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给实际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不便。用白板辅助物理教学,以上问题也就得到圆满解决了。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图像或过程展示,使过去很难表达清楚的物理模型或复杂的物理过程,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例如,在涉及分子热运动这类比较抽象的物理教学时,利用白板,能把过程给予模拟展示,无疑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物理教学中的能力目标。
(三)视听并用,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人们对所学知识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引发认知的需要。在白板教学中,妙趣横生的动画,形象直观的插图,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得到了提高。有人曾做过关于学习比率的研究,结果显示视觉和听觉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关于记忆比率研究表明:学习同样的一份材料,采取口授办法,三小时后记住60%;让学生光看,三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三小时后能记住90%。视听并用的记忆率最高,它激活了学生的大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能够使学生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教学时利用白板技术呈现实际生活实例,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创设,把教材中所提出来的问题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使得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感到物理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物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初中物理《电功率》这节课时,我预先录制了生活中各种家用电器,如电饭锅、电熨斗等,让学生了解其电功率的大小和工作原理。在学习初中物理《液化》这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曾经见过的实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为什么会看到冒“白气”?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口中为什么能呼出“白气”?这些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情景,大大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可读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多么的贴近。只要你有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你会发现物理就在你身边。
二、利用白板进行物理教学的弊端
白板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利用白板教学时,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知识太多,并且节奏太快,就像是走马观花一样,一闪而过,知识点不显明突出。要想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完全进行消化和吸收,比较困难,使课堂成了借助高科技的变相的“满堂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对学生进行灌输,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流”学习。白板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它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二)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
利用白板进行教学时,教师预先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定了问题并制定了答案在学生思考或探究后会在屏幕上显示。所以有时学生因怕回答错了,或因知道屏幕上最终会显示参考答案而不愿主动思考问题,不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思想,不愿表露自己的学习情感,不愿表现自己的探索欲望,不愿表述自己的学习观点,只等着接受屏幕上所传达的信息。这使课堂教学缺少了活力,缺少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另外,教师为了操作课件,只能局限在三尺讲台上,而不便走到学生中间。这样教师成了一个点击白板的工具,忽略了学生的某些感受,师生面对面热烈而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降低了相互间的默契,无形中疏远了师生间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要做到白板放映与真实实验相结合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物理规律、概念和定律都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所以,应适时让学进行实验。如讲初中物理《电流》一节时,把白板课件中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提醒学生动手实验时,重点观察同一只小灯泡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做电源情况下,灯泡亮度的变化。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对比、分析,引入物理量电流。真实的物理实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白板模拟,也是可取的。但决不能用白板课件中放映的物理实验,来全部替代真实的物理实验。它仅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是一种手段。
(四)不可盲目追求白板教学的“完美”表现形式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在组织教学初中物理《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这一节内容时,制作了一套完整的电子课件,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只要在表格中输入一些假定的数值,相应的其他物理量的值就可以通过点击白板完成,可以让学生很快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表面看来,这堂课非常成功。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堂预演多遍的验证课。教学中电子板书占据了整堂课,教师认为只有使用课件才能把课上好,过分地强调课件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学生的深入探究过程,忽视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亲身探究才是学生学习及巩固知识最重要的过程。
白板进入教学领域,是教学领域的一大进步,作为教师应先考虑是否所有的课程都要进行白板教学,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只有真正考虑到利用白板教学的局限性,才能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因此说,白板在物理教学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知晓它在教学中的利与弊,才能扬长避短,使之在教学上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开创物理教育崭新的一页。
物理电化教学利与弊 篇2
浅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同样掀起了课堂教学的新改革.多媒体技术已进入如今的物理课堂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境界.然而多数学校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多媒体技术设备不完善,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如何运用多媒体在物理中进行教学.一,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而多媒体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多数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了解甚少,操作不熟练,课件的制作设计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但计算机专业人员对物理教学理解不深,所以制作出来的课件与老师的本意总有偏差,对教学有一定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教师仅在教学比赛或公开课时运用多媒体,以追求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形式,更有甚者在上课时操作失误,自己无法解决,还需计算机教师加以更正.因此要推广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使多媒体的作用得以正确发挥.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物理模型的建立.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皆备的形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可以节省用于抄写板书而浪费的大量时间,而且针对难 理解或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十分直观形象的解释,演示出来.例如:蓄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电磁感应,电流的概念,光学中的光路图,α粒子散射,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等等.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这些在传统教学上难以理解的现象,可清楚看得见,这对建立学生的物理模型有很好的促进和消化作用.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外界进行交流.Internet已进入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众多的教育服务网站,网络多数已建立,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人微言轻 种新生事物目前处在发展壮大之中,因此网上也有许多优秀课件可供教师交流使用.如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课件基地(www.ep_china.net/aspdown/index.asp)网站.教师中通过互联网(Internet)从网上下载自己所需课件或将自己所作的课件上网供其他人参考使用,同时还可进行课件制作的讨论以提高整体水平.四,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不要用多媒体教学取代教师教学,也不要仅仅在追求多媒体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并不要一味使用多媒体,也不要整堂课全是投影,而且要针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利用哪种手段教学更确切.例如:电阻,功,能的讲解,可能运用传统教学更为合适.另外,虽然多媒体有很多优点,但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媒体起辅助作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多媒体只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常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只有这样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挥.参加工作以来,我不断的学习多媒体制作,掌握多种软件,.制作了多个物理课件及其他学科课件.我愿和各位物理教师们一起探求多媒体在物理上的教学,争取能在现代物理教学上寻找出新路子.以上是我不成熟的观点,敬请多指教.
物理电化教学利与弊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实验;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物理教学效果,能够使物理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手段,能使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能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如:我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是这样创设情景引入的:背景是月亮绕着地球在不停地做圆周运动,前景是“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又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是这样创景设疑的:背景是纤夫拉着船在运动,前景是“为什么船会运动?”。如讲《原子核式结构》这一节背景是:电子绕着原子核在做运动,前景是“原子由什么组成?人类是怎样知道原子是由这些物质组成的?”在讲《电场中的导体》是这样设疑的“为什么电场中的导体会出现静电感应现象?”事实证明这能让学生快速进入问题情景,积极开动脑筋,教学效果很不错。创景设疑就是一幅图片、一个动画片段加一个问题。它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认识问题的前概念,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明一堂课要解决的主题,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好必要的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能模拟在中学实验室中很难做到的物理实验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分析,概括出物理概念,总结出物理规律。由于受实验设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实验都不能开设。但某些概念或某些规律又确实是以某实验为基础确立的,如原子物理部分的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能在“黑板上做实验”或以挂图来辅助。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由此揭示出来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真谛,也就很难被学生领悟。而应用计算机动画,这些实验都可以进行模拟。如α粒子散射实验我们可以设计:动画1—从装有放射性物质钋的铅盒中不断有α粒子射出,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改变方向,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来,偏转角几乎达到180°;动画2—两种原子模型,即汤姆孙原子模型和卢瑟福原子模型,并再现α粒子穿过两种微观模型的情景。观看动画后,学生不仅能清楚地记下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过程、现象,而且很容易地确立了正确的原子模型。
三、应用计算机动画,能够“再现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
研究物理,一定要重视物理情景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从而揭開物理现象的奥秘,概括出物理概念,总结出物理规律。教学中一些规律的物理情景,学生建立起来就非常困难,计算机动画就能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电磁振荡形成过程中,LC回路中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量,与之相对应的电场能量、磁场能量都做周期性变化,该部分内容较抽象,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画图先分析电容器电场和线圈磁场的变化,然后再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即运用推理的方法,分析各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由于变化过程复杂,教师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应用计算机动画,在画面上按预先设置好的表示各物理量的表现形式,可以非常形象地表现出电磁振荡形成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再利用特技手段,将画面压缩,在空白处出现两个坐标系,并分别画出两组画面。两组画面相对照,勾画出电磁振荡过程的全貌。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又可增大课堂密度。
四、利用信息技术确实能够优化物理教学,但也有它的弊端,如果不能正确的识别,也会带来一些坏的影响
首先,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电脑毕竟是一个需要人操作的物体,教师在课堂中所投入的情感是无法用电脑体现出来的。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长处,用科学性、思想性、适度的原则合理地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使它起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所以,网络教学不可能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只能说它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电脑是一个高科技产品,操作电脑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条件,操作要熟练,连贯,这对平时工作繁忙的学科教师来说是无疑是一种压力。因此需要老师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件和资料,才能实现利用多媒体最大优化。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4
利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优势在于:
1. 直观地再现物理事实或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 有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是难以直观地在课堂展示的.例如:原子裂变;行星运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电荷的移动及电流的形成;发电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等…, 这对教学效果构成了不良的影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和再现, 使物理事实能直观、全面地展示于课堂上, 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直观、形象的展示物理模型
在物理教材中, 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如电场、磁场等, 虽然已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 如电力线、磁力线等, 但在传统教学手段下, 这些物理模型用二维的平面图形与文字是难于表达清楚的, 它主要还是建立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通常都感觉非常抽象.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图像甚至还可以结合动画, 改变对物理模型观察的方向与角度, 把物理模型全面、清楚地展示于课堂上, 使感性材料被认知和理解的难度降低.
3. 把物理事实展示与问题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 受教学手段的限制, 许多时候都是通过演示实验或借助挂图等展示物理事实与物理过程, 然后在黑板上再对物理事实与物理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导致物理事实的展示与问题分析过程相分离.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下, 完全可以通过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 直接在展示物理事实的图形、图像中, 去掉非实质因素, 抽象出物理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把物理问题的分析过程, 通过文字、符号、图形等, 把问题分析的过程直接地结合到展示物理事实的图形、图像中, 把物理事实展示与问题分析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直接、透彻地向学生展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加工的全过程, 让学生更易于从感性认识向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方向过渡.
4. 把学与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必要练习, 使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以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例如,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电学中各种电路结构、电路故障、电表读数变化, 电功和电功率等知识点在物理上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练习,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学生难以掌握.若采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节约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且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在物理教学的劣势在于:
1.教学中的本末倒置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实现, 应该是正视计算机的媒体地位基础上实现的, 其核心特征是“辅助”, 即辅助教师, 而不是取代教师.现在有很多的教学课件, 不是教师本人制作的, 他只是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讲, 在讲课中, 缺少与学生的联系, 学生有一些疑问, 面对多媒体的“死模式”, 怕老师尴尬而又无法启齿, 这样便导致了学生学而不实, 老师授而不深, 达不到本课的大纲要求, 这节课就成了一堂课件演示课, 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
2.追求课件的漂亮外观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是为了让多媒体在课堂中尽可能发挥它的所有优越性, 在课件的漂亮外观和动感的表现形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配上图画、影像, 希望所有的页面看上去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事实上, 过多的色彩、动态和音响显得那么幼稚和不合时宜, 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偏离了教学的主题, 而且, 因为在课件形式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影响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课堂, 没有认真考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3.刻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以电子屏幕代替黑板, 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 既节省了时间, 又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因此,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了解信息, 多学知识,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也为了防止课堂上因演示太快而内容不够出现剩余时间太多的尴尬,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尽量做到“充实”与“丰富”.但是, 当教师把大量的信息不经认真筛选和过滤就展示给学生时, 琳琅满目的内容就会让人目不暇接, 结果, 整堂课上教师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地按鼠标, 甚至是坐在电脑桌旁, 很少抬头看学生;学生则无精打采、似懂非懂地看着滚动的屏幕, 听着教师念念有词的解说.
网络教学的利与弊 篇5
网络及其技术设备并不象事先想象的那样容易驯服,提高网络及其技术设备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仍然是实现这一教学模式的难点。
只有选择合适的课题,才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课教学并非每节课都适用,网络只不过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我们选择的课型模式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才有意义,选择一个切合实际的探究性课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的热情,调动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滥用计算机网络只会使师生成为机器的附庸。
网络探究教学并不能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所有的问题。传统教学中师生直接的沟通在网络教室里会被淡化,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依附于互联网。此外,部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成为了他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一道门槛。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的现象,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不能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才能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物理电化教学利与弊 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物理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科技成果逐渐普及和渗透于各个领域,而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本人先从三个方面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利”
1.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稚气的初中生,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从教育心理学来看,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图文并茂的彩色活动画面,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又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1利用视频广播,调动学生的眼和耳
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在引入中播放剪辑录像,先让学生听听“潺潺的流水声”、“悠悠的琴声”等等,让学生处于声音的环境中,进而构成悬念。
1.2利用动画课件,调动学生的脑和手
传统的分组实验,很呆板的操作步骤和规定无形中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果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模拟一些不允许操作的实验,更能调动学生的脑和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操作,教师就可以大但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营造课堂气氛,引入物理概念
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主要存在平铺直叙,缺乏创新,教学枯燥等缺点。而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录音、幻灯、课件、新颖器材等)可以使概念教学由抽象变具体,由微观变宏观,由静态变动态,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2.1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引入
“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身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
2.2通过新颖的实验引入
新颖的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恰当地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易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入“大气压强”。
3.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渐进、瞬时、微观和抽象的物理过程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但是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不少困难,有的实验过程变化太快,昙花一现且抽象难懂,有的实验不准做、不便做、不能做,信息育技术在物理学中的运用为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上述难解决的实验问题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迎刃而解。
3.1可以形象地进行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的模拟演示
如“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升天”的过程演示,只要将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运行轨迹通过动画制作和处理,进行模拟演示,就会让学生全面了解载人飞船升天的情况。我们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性、多变性、直观性等特点,将此类实验的过程及其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特点、实验操作、现象观察、数据读取等各个阶段的情况制成可调控的课件,运用网络课件的形象、直观等优势,很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使学生透过现象认本质。
3.2可以模拟演示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展示或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如分子的运动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的,然而要在教学中说明分子运动的规律,仅凭想象很难理解,单纯让学生去记结论又觉得太枯燥乏味。现在多媒体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充分运用动画来处理一个个直观的分子的运动情况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一分子运动理论。
二、再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弊”
1.多媒体课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著称,但是把握不好则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速度跟不上去。
2.多媒体课件教学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如果在课件教学中把所有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从某种角度看是扼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是配角,应为教学服务。
3.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但选择不当会适得其反。
虽然说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有利也有弊,但是综上所说,利大于弊。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只要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这把宝剑,扬长避短,就可以让它更好地为中学物理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5.
[2]沙莉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7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1. 设置愉快教学环境。
利用多种媒体技术这个平台,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以其图象、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
2. 更形象直观学生易理解
物理实验教学当前正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由于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有一些实验(如静电实验等)难于成功。二是很多实验(如布朗运动等)的可见度小,导致实验走过场。三是一些实验(如自由落体运动等)的过程时间极短,难于观察到具体的变量关系。五是一些实验数据的处理过于繁杂,难以从中概括出简明的物理规律。利用多媒体可以形象的再现各种事物及其现象、情景、过程,模拟各种自然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发展学生智力。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二、正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局限性
1. 多媒体的过多使用,影响学生自主分析
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迎合了学生对当前文化的快餐式追求,但学习过程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观察实物,实际操作,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首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那么对于许多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应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而不应该太过依赖于多媒体。
2. 灵活性转差。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感悟到的一些问题答案,而老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往往又没有涉及到,这些就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意图用课件及时展示出来,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围绕着老师的思维定势运转而不去勤于思考的格局,抑制了学生的潜在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3. 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它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但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8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的三大优势
1. 资源丰富, 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物理现象和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及认识物理规律时, 离不开表象, 对于物理学习来说, 直观的表象是客观物理世界在头脑中的再现, 是抽象物理概念、规律的图解, 在某种程度上, 直观的物理图景的记忆, 往往比语言符号的逻辑记忆更为重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 可以使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生动、清晰、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上, 有助于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 双向互动, 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 学生学完某一小节后, 计算机能立即提供形成性练习, 学生操作计算机完成作业, 计算机及时给予评分, 告诉学生正误, 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种交互式学习既能保持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又能强化认知作用,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辅助教学, 直接地减轻教师重复工作量。
教师可以对计算机内所存储的信息内容任意操作和修改。无论是图像、声音还是文本、动画都可以随时随地调用和组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测验系统, 能自动生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试题, 自动评阅, 进行试题分析和考试检验, 减轻教师大量的重复劳动。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1.尽管计算机提供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活泼逼真, 但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实际的标本。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动态的优势, 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应用,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但时间久了之后, 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新鲜感消失, 其学习态度、行为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如果多媒体教学仅仅停留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的层次上是不够的。
2.有些教师上课过分依赖多媒体, 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 很少有或者干脆没有板书。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授课, 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在不断转换的画面上, 而忽视了教学的内容。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不能完全摒弃, 尤其是板书, 对于课堂的重点内容、关键词句, 教师还是应该书写在黑板上, 留给学生一个观察、思考、记录的时间。
3.尽管计算机具有人机交互及人工智能的某些特征, 可以完成教师难以完成的某些任务, 但仍不能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交流、辅导、组织讨论、评价、分析等作用。
物理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利与弊 篇9
一、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探讨物理教学, 提高业务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一般都不高, 精心制作一个课件有时就得用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如果每节课教师都自己制作课件, 恐怕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负担, 并且效果不一定好, 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发到网上, 同时网上也有其他教师制作的大量优秀的课件。教师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课件, 可以多找几个, 精挑细选、择优录用, 还可以优化组合, 把多个课件中的精华拼起来,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提起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 物理注重实验, 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试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颇为关注, 实验课利用好了, 掌握了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 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 在理解上也能做到透彻, 对于理论和实际的联合做到了完美。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步骤鲜明, 结论显而易见, 实验效果良好。但是有一些学习中的试验, 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 那么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就做为辅助, 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 丰富学习经验。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网络就起到了这个辅助作用。网络是教学的传奇时代, 有了网络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网络环境知识丰富、资源广阔、信息量大、信息更新迅速, 优秀课件比比皆是。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懂得网络资源是现代教育必备的, 网络的信息下载以后, 结合教师组合、整理加工, 使之能够更好地教学、更好地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作是教学媒体与物理学科的完美表现, 物理学科教学得到深化、学科信息容量得到加大, 课堂四十五分钟充分利用, 氛围融洽。
四、多媒体进入课堂带来的弊病
自从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很多操作起来困难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都被多媒体取而代之, 这样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但任何新鲜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也不例外,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的大量使用, 大大减少了我们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数量, 这样学生动手能力就大大减弱了。所以在今后的物理教学实际中要加以注意, 要把我们的传统实验和多媒体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扬长避短,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书本案例教学的利与弊 篇10
1、由浅入深, 直观地感受书本的内容要求, 并将思维惭进发展下去。
在现有政治书本的每章节开篇, 往往都会安排一些非常直观的案例, 这些案例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 摸清学生的思维底线, 可以为接下来进一步的教学做好心理上、思维上、备课上的准备。
2、加以拓展, 通过技能方面的训练, 并得以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书本上的训练案例,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升, 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在《人际沟通与礼仪》教材中, 设计了各类训练, 包括:与父母、老师、同学、同事、上司、朋友的相处之道、如何进行就业前的面试准备、如何面对生活、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等等, 案例使用简单易行, 对学生有很深的实际指导意义。
3、画龙点睛, 既便于学生自学, 同时在团队合作学习中, 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对于我们职校学生来说, 本身的基础比较薄弱, 在学识上、素质上都需要加强和引导, 而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太好, 所以, 用书本案例作为教学内容, 可以对那些普通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同时对优秀学生来说, 也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
二、过度或盲目使用书本案例的弊处所在
1、书本案例的缺乏时效性
例:《经济政治》教材的第二章在提到“集体经济”这一概念中的时候, 书上配有图示, 上面写:“近13年来, 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这样的案例就非常模糊, “近13年”这个概念显然是不清晰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盲目选用类似这样的案例, 就将很难解答学生提出的许多质疑和细节问题。
2、书本案例缺乏新鲜和乐趣性
好奇心强烈的学生们, 往往拿到一本新的教材之后, 会用最快的速度去翻阅新书, 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内容, 所以, 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利用书上案例进行讲解的话, 不太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而且还会有照本宣科之嫌。
3、政治教材的书本案例往往偏向
于专业性、政治性、理论性, 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遍接受能力限制其对书本理论的掌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 在第一章第一节中, 补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其中包括: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和形势、二战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大跃进运动、邓小平在文革中等等, 内容详实, 资料丰富, 但是, 这些案例在并不能被我们的学生所理解, 连篇累牍的介绍通常是被学生所忽略掉的, 所以,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因此仅用书本文字案例是不行的, 必须结合视频案例和其他表现形式, 才能将书本内容深入浅出、灵活多样地表达出来。
4、书本案例在使用过程中缺乏针对性
政治教材是统一的理论知识, 但各学校、各专业又有自己的专业特点, 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 也有着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 所以, 不能一概而论, 使用固定不变的书本案例, 不能做为指导一切的理论准则。例如:《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教材中的案例, 就必须联系不同的专业, 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和实践。
三、如何更好地运用现成的书本案例, 帮助提升教学效果
1、选择使用的书本案例要源自生活、回归生活、服务教学、提升认识。只有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实际的案
例才有鲜活的生命力, 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备课中必须注意资料的积累和发挥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的作用, 同时也要努力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人际沟通与礼仪》教材中, 选于的大量案例都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和问题, 教师可以从中进行筛选, 挑出一些针对本班学生现状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训练, 也可以让学生自已去选择需要精讲的案例, 课堂上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 通过演练, 让书本案例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对书本案例的处理方面, 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句。
书本案例的处理是一门艺术, 应该尽量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 避免生涩难懂的表达方式和语句, 使教师的语言浅析明了, 并采用多样的现代化处理手段, 这同样对老师业务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需要新时代的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
3、选择精讲的书本案例一定要把握教育主导性原则。
教育的主导性, 即以正面教育为主, 反面教育为辅。作为教师要把握好这种引导和强化作用, 努力通过书本案例展现出乐观上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
4、在使用书本案例的时候要结合专业特点, 强调专业色彩, 引发兴趣, 增强实效性。
书本案例作为普遍性的理论指导, 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特殊性相结合, 这也是辩证法原理的具体运用,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中所必须做到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实践要求。
总之, 书本案例应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给学生以最新的资讯、最准确的信息、最有价值的补充, 并能够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摘要:本文从现有的政治类教材出发, 分析了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使用书本案例的利弊所在, 以及有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并由此引发出思考,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篇11
一、可以提高一节课的课堂容量,使容量达到最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抄题目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在抄题目的过程中学生无所事事,做小动作的有,讲话的也有,影响课堂纪律,也浪费了很多的学习时间。一节课下来,讲不了两个题目就下课了,这一点在上应用题时更加体现出来。有勤劳的老师会提前把题目抄在一块小黑板上拿到教室里,但因为是小黑板,后座的同学看不清楚有一定的影响。有了多媒体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把课件一播放,鼠标一点,题目就展示出来,既简单又方便,并且节省很多时间,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二、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也就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可言。而多媒体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提供给学生鲜明、生动、明晰的视觉形象。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课件播放唐代诗人一句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一幅落日夕阳图,让学生感受黄昏日落看成一个圆,海平面看成一条线,满足学生视觉需要的同时,学生一下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出来,使学生更加能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当中。
三、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抽象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遇到这类问题时,教师只能想尽办法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但即使这样,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配以生动、鲜明的图案和动态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从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并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既是时代的潮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需要配以生动、鲜明的画面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要制作这些画面及把相应的题目按一定的教学顺序罗列出来,需要花费制作课件老师的大量时间,从而导致这些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上。
2.课件的选择。课件的制作需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而大部分教师都不具备这点,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他们用的课件大部分都是从网上下载来的,有的再略做修改,像这样课件毕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制作,故在教学时会感到力不从心,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3.课件的使用。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成为多媒体的附属品,成为鼠标的“仆人”。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眼睛看着电脑屏幕,不断点击鼠标,屏幕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师生双向交流少,亲和力不强。一节课下来,教师粉笔不粘一点,教得轻松,然而学生学得稀里糊涂。
4.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灵活变通,根据上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应变。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是按照课件的固定形式来授课的,它体现不出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遇到突发事件也只能按照其顺序进行,无法更改。
5.教室里的空气不好,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上课的内容是要体现在大屏幕上的,如果室内光线太强会影响学生的视觉,所以有一些教师习惯把窗帘拉上,教室门关上,几十人在一个教室里,几十分钟下来,可以想象结果会怎么样。
多媒体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事倍功半。面对多媒体教学我们不能贪图方便,省事,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做多媒体的真正主人,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浅析教学媒体的利与弊 篇12
一、对教学媒体的阐释
教学媒体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 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学媒体除了具备一般媒体的共同特性之外, 还有表现性、重现性、接触性、参与性、受控性等自身独有的特性。依据不同的标准, 教学媒体可分为多种类型: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有限接触教学媒体和无限接触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媒体和自学教学媒体;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综合媒体;实物型、模拟型和符号型等。
教学媒体的应用在于运用组合媒介的功能, 使它发挥在学习情境之中, 不仅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而且可以通过媒介来获取文字无法充分说明的复杂信息, 帮助学生了解并获取知识。同时利用媒介的特性, 克服普通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与人数上的限制。
二、教学媒体的优势
1. 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一位美国专家到中国来考察教育不看别的, 就看“一软一硬”。“一软”即学校里有没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硬”指的是信息传播和转化的方式, 即是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讲授的阶段。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 通过听觉可记忆15%, 通过视觉可记忆25%, 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可记忆65%, 通过人体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 则可记忆80%~90%。教学媒体利用其自身优势, 将图、文、声、色、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形式有机地融合, 产生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刺激多种感觉器官, 有利学生的记忆, 增强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从而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粉笔、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 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有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2. 开发学生潜能
教育的理想是促进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而传统的教学由于限制了信息的传递手段, 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授课模式, 导致了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化, 无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日益成熟和普及的教学媒体, 则为针对性、个性化、主动性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 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 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 实现了人机互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 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可以照样进行。而在人机系统中, 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反应, 教学活动将会中止, 教学目的则无法达到。教学媒体将改变面对面的教学方式, 可以有效避免教育中师生尊卑的差异, 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化, 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养成。
3. 弥补教材不足
教学媒体极大拓宽了知识传播途径, 改变了过去只是通过课本、图书馆借阅、实验室实验等几种有限的途径学习的状况, 而是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的学校调阅资料。因此, 教学媒体弥补了文字教材相对不足的缺点。学生在阅读文字教材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疑难之处, 如果得不到解决, 就会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受到挫伤。而教学媒体既有丰富的教学内容, 又有形象逼真的教学手段, 且简单易操作, 从而来弥补文字教材的不足。
文字教材通过描绘性内容, 提供间接的实感认识, 这种认识受学生理解和想象能力的限制。而教学媒体可以利用动画、实物实景的记录来满足学生的实感认识, 还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满足学员重复性的要求, 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4.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媒体可以采用图像和声音同时表达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心思其是, 易于理解, 便于记忆, 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例如: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摄制的《农业气象基础》《家畜解剖学》及部分农业实用技术等教学片就是很好的例证, 它打破了时间、空间、场地、实验器材的限制, 把非常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具体的信息, 学生能从视觉、听觉上同时接受知识,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了掌握知识的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媒体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去组织知识, 通过一个运动变化的图像加上少量解说来传授知识, 很可能是口头讲授所花时间的十分之一或是几分之一。若老师多花一些精力去细致组织知识, 那么, 在课堂活动过程中, 只需做一些启发、引导与培养能力的工作, 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缩短了老师的教学时间, 也缩短了学员的学习时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媒体的不足
1. 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
利用教学媒体的最大缺点, 就是老师失去了对学生的部分控制权, 减少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好的教学必须伴有师生之间心理反馈的因素, 教学媒体的广播方式和单向性传输特点, 使教学媒体在实施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问题, 同时还存在反馈与测试学习结果的评价问题。
2. 受众面广, 质量、效果参差不齐
教学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一种便捷渠道, 虽然可以让我们间接地获取信息, 但是海量的信息中, 难免好坏不一, 难以避免有些虚假、不适合的信息。对于鉴别力差的学生来说, 这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要对其传播的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 获取真正有益的信息。同时, 丰富的呈现方式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也容易让部分学生被新奇的教学形式吸引, 不能深入学习知识。
总之, 教学媒体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 使教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有利于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但是, “电脑”并非“人脑”, 教学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 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对此, 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 应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媒体, 更好地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兴富.信息时代和远距离教育的全球化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 1998 (5) .
【物理电化教学利与弊】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07-1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掌握物理考试策略06-08
物理常规教学07-14
物理有效教学09-12
物理、化学教学09-21
物理教学11-01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08-20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学目标的设置08-22
中学物理复习教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