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教学途径(通用12篇)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1
现在的物理教学虽有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 但与现时生活联系不紧密。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 学困生甚至有了厌学倾向。怎样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 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体验快乐?怎样使优秀生提高能力, 使基础差的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笔者认为:教学, 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快乐教学, 教师首先自己要快乐, 快乐的老师才能把快乐的情绪快乐的生活传递给学生。
一、巧引新课, 先声夺人, 上好第一节课
在八年级第一节课《科学之旅》中, 为了说明物理是有趣的, 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1. 鸡蛋入瓶实验:
煮熟的鸡蛋去皮放在铺有少量细沙的集气瓶的瓶口, 由于鸡蛋略大于瓶口不能进入瓶中, 把一张纸点燃放入瓶中, 再把鸡蛋轻轻放在瓶口, 鸡蛋迅速进入瓶中, 有时还会被压破。学生惊呼不停。
2. 找一个可以向下吹气的小型漏斗, 用力向下吹气, 如果用力吹一只乒乓球, 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很多学生都异口同声的回答:“会被吹掉”。笔者当场请一位学生演示, 乒乓球不但没有被吹走, 反而贴在漏斗口处, 随着气流, 发生旋转。结果令很多学生都很惊讶, 觉得怎么会这样呢?
3. 凸透镜成像实验。
让每组学生通过熟悉的放大镜近距离看书上的字, 再通过放大镜远距离看黑板上方的标语。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议论纷纷。
这样实验结果常常出乎学生的意料, 学生自然会有探索知识真相的欲望。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 很自然地把学生给带入后续的物理教学之中。
二、为每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引入
一个精彩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 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前讲航海历史上两船相撞的海面事故。1912年秋天远洋巨轮“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中航行, 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 同它几乎是平行的高速行驶着。忽然, “豪克”号掉转船头, 猛的朝“奥林匹克”号直冲过去。舵手无论怎样操纵都没有用, “豪克”号将“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后来海事法庭在处理这件奇案时, 判处船长处置不当。此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么两船相撞的原因是什么呢?待引起学生兴趣后, 随即引入课堂。
三、适当利用多媒体资源
物理教学中不能滥用多媒体, 运用不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更不能用多媒体的录象、动画替代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如“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必须要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而“物质的组成和微观物质世界”, 涉及到天体及分子结够, 就必须要借助于多媒体才能使学生有整体感知。“运动的描述”一节, 只有借助于多媒体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房屋、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运动。
四、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教师的演示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永远不能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媲美。学生自己实验是学生身心全方位的体验, 实验过程是全身心的刻骨经历, 哪怕过程、结论不是很完美, 对学生来讲也是一次快乐的终身难忘的经历。斜插入水中的铅笔变弯, 红、绿、蓝三色光混合成白光, 品红、黄, 青三色颜料混合为黑色, 被短路的小灯泡不发光, 而和它串联的灯泡更亮, 拉力是物重的三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距离的三倍。这些亲身经历都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形象
亲其师信其道, 许多学生是因为先喜欢物理老师才喜欢上物理课的。
1. 语言简洁精彩。
例如, “早晨起床洗漱后在镜子里会看到一个整洁帅气英俊潇洒的你或端庄秀丽朴素大方的你, 镜子中的你和你长的一样吗?镜子中的你就是你的虚像”。
“刘奥同学的回答太精彩了, 比标准答案还简洁准确”。
2. 教师自己要快乐幽默, 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
比如, 有次去教室上课上课铃响后, 教室的门却被反锁了, 被“放行”后, 学生有的偷笑, 有的害怕。进入教室后笔者说:“同学们安全意识很强, 但还要擦亮眼睛, 竖起耳朵, 大灰狼来了再插门, 老师来了就不要插了。”轻松愉快的语言能迅速博得学生们的好感。
3. 语气柔和委婉像谈话聊天一样。
比如, “王辰, 五个图你能做对几个?”“两个吧。”“努努力做对三个怎么样?”在轻柔的语气中学生会感到安全, 安全的环境学生才能安心学习。老师的语言像似一屡微风拂过耳畔沁入心田。
时刻提醒自己:你把别人看成魔鬼, 你天天生活在地狱里;你把别人当成天使, 你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好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冰冷的语言只会把学生的心封冻起来。
六、为基础差的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受关注的机会
帮老师拿器材, 帮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完成任务后老师的一个微笑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 (空气压缩引火仪的使用, 能量转化管的使用) , 笔者会邀请学生演示, 也可以请其他学生帮助解说, 通常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使本节的检测每次都是100%的正确。
七、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初中各学科之间有许多交叉点, 利用这些交叉点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
与语文课相结合:给语文老师写篇说明文或科普短文, 讲讲你都知道那些镜子, 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它们, 再给它们分分类, 说说它们的道理。谁把语文老师教明白了, 有奖!给语文老师写物理的事儿, 学生的兴趣很高, 人人都写的很流畅, 把学生的文章展出, 又使学生受到很大鼓舞。
与数学课相结合:八年级物理的平面镜成像作图学习在前, 数学的轴对称学习在后, 与数学老师联系好, 轴对称的练习用一些物理中的易错题。数学学习反比例函数时, 给数学老师提供一些物理练习, 供数学老师选用。
快乐教学是一条阳光明媚的路, 走在路上的教师看到的学生都是可塑之才, 所以不要责骂;走在路上的学生都身心健康, 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以可以跑, 可以走, 可以爬, 但就是不能掉队。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2
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及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等等,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一切概念都要通过词语来表现,定义是对概念内涵(物理意义)的揭示,条件是对概念外延(适用范围)的限制。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就失去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因此概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
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2.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
众所周知,许多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都具有定量的表示,如某个力是100牛顿,某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然而,也有许多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不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量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定量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3.物理概念还具有各自的特征
中学物理涉及的概念约四百余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力矩、压强、冲量、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
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形变、熔解、反射、折射、干涉、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反射性、核反应、质量亏损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
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下面就讨论一下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二.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运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1. 感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知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直接感知是通过观察、实验、参观、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对象,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概念。
间接感知是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或利用各种形象化的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概念。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两种感知方式应当相互配合使用,互为补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概念。2.理解
理解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能够突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的特征,能够区分相似的事物,能够比较确切地得出慨括性的结论。这是属于抽象思维阶段。3.运用
运用是由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
运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和准确性;二是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达到巩固、深化、灵活应用概念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可慨括为如下表所示: 认识阶段 知识掌握 能 力 发 展
感知阶段
表象、概念 观察、实验能力
理解阶段 科学概念 思维能力
运用阶段
巩固、深化、应用概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掌握概念的标志,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是从哪些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二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反映了事物的什么本质属性和联系,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的范围如何。三是看学生是否能应用概念说明、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以致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物理问题。三. 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是:
首先,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物理现象,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有待研究的事物有一个较深的印象。在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达到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掘问题和勤于思考的目的。
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或定义;并指出所定义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最后,通过与有关,相近概念的对比,以及进行适当的练习应用,来巩固、深化概念的目的。以上的程序,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其中的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方式、选取那些具体事例、选择那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途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的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物理教学中,丰富有趣的实验课教学,不仅会充实课堂内容,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生活能力。
一、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等都是概括了大量实验的结果,物理理论正确与否必须由实验来验证。实验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因为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比较系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论和世界观,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显然,要达到上述这些教学目的,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来予以保证。不少人都觉得,物理不但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其所以难,难在它的概念多而又抽象,它的应用广泛而又十分灵活。实验是克服这些困难的一把十分有效的锁匙。教学中的实验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物理现象。由于实验呈现出的物理现象直观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促进对物理规律的掌握。学生从实验获得的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加工,逐步深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巧设疑问,导入新知。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然而却也由于年纪的原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都很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物理学科有很多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提出新的疑问,比如电流通过可以使灯泡发光,但是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改变灯泡的亮度,这种情形如何实现?为什么?这种疑问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兴趣提升,从而引入电阻的教学。
2.性格教学。性格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性格因素引发的教学模式,初中生通常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在课堂上或者在实验室当中,让学生走到台上进行操作,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发由性格倾向而转化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注重实验细节,减少学习困惑
初中实验课的作用可以是知识引入、辅助理解或验证定律。要达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备好实验,通过备好实验细节以提高课堂成效。没有实验的物理课缺乏科学魅力。备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辅助引入新知识或突破难点。但备实验尤其是演示实验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准备实验。通俗地说就是要从学生的接受思维来备实验。我们对比以下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两种不同演示方法。例如:(方法一)如图1,保持激光笔位置不动,也就是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旋转角度圆盘,让圆盘和小平面镜一起转动。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方法二)如图2,保持角度圆盘和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平面镜不动,不断改变激光笔位置,让入射光线从角度圆盘上不同角度入射。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方法一由于观察的变量太多,学生的观测焦点不集中。本为解决一个问题,殊不知又多引入了一个新困惑。而方法二学生要观察的只有一个焦点,就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关系。实践显示,用方法一演示的教学最后是老师告诉学生应该得出什么样的规律,而用方法二演示的教学最后是学生能自己归纳出规律。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清晰、直观、交互、实时的特点,在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物理实验、解释物理现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物理学当中一些演示实验、物理现象等做成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不仅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还能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特别是一些变化迅速、转瞬即逝的物理现象或实验过程,我们用眼睛根本没办法观察清楚,如果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将其清晰、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五、开展兴趣小组,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验需求
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初中生的心理要求,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精心设计实验活动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呆板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把老师要求学生做实验转变为学生自己想做实验、自己需要做实验、自己乐于做实验。还可以定时举办实验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月新.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甘肃教育,2004(3):65~66
浅谈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4
教学实践证明, 一个具有自觉、独立性的人, 她对问题就具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 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新课程教学理念也积极倡导我们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自主交流、自主质疑、自主归纳等探索能力, 激活他们的思维, 唤醒他们学习潜能, 加快他们的自主发展, 让他们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探索。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巧妙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 巧妙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目标问题, 注重同学们的个性发展, 有意识地激励他们去积极地动手、动脑, 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地学习, 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创造空间, 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进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探索功教学中, 由于以往学生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学习时, 不易掌握容易混淆;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进行有效学习, 笔者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问题:看一看哪一个做的功最多, 哪一个做的功率最大, 哪一个做的机械效率最高。此问题一展示, 同学们在下面热烈讨论, 此时, 笔者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2.每个小组都发相同的铅球一个。3.人人都把一个铅球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三楼, 进行测出自己的所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4.看那一小组完成最佳。各组学生在小组里, 进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优化组合, 合理分工, 有序的进行自己测量、记录、计算, 他们通过填写表格, 再进行综合, 对比、联想、分析, 终于得出结论。整堂课, 笔者没有进行演示实验, 没有多讲, 同学们通过自己实验、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 他们终于理解了问题的实质, 教学效果显著。
二、进行有效提问, 激发探索动力
在教学中, 设计问题如果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转变提问方法和策略,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和动机, 还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当然, 我们教师设计问题要有价值, 要让学生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 这就能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 教师应积极鼓励同学们产生怀疑, 进行大胆提问或质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探索解决困惑的问题, 进而使他们能真正领会问题实质, 从而在以后解决这类问题时, 就有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同时, 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 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求物理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设计问题, 要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把学生推向前台, 使他们敢说、敢疑、敢议、敢做, 让同学们内在潜能真正能充分展现。而此时, 学生回答的问题会千姿百态, 我们不要急于正面回答, 而应尽量通过演示实验, 让他们观察、分析、最终由同学们自己思考得出哪些是止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这样形成的知识学生理解容易, 印象深刻, 记得快而且牢。
三、设计有效实验, 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这是著名物理学家伽里略曾说过一句话, 那么如何“改变思维角度”?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设计有效实验, 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因为, 众所周知, 同学们的创造性活动主要是通过发散思维来实现的, 而发散思维是要求同学们不依常规, 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 不同方法, 善于进行变异探究物理知识的思维方式。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 要结合教材内容, 学生认知水平, 进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意识, 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训练他们动手能力, 以及科学探究意识和潜能, 还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发散能力, 激发学生善于标新立异、富于多向性思路。另外, 我们还要积极的让同学们自主参与实验的设计, 并蹲下来平视学生的实验, 允许他们有错,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完成实验, 让他们充当实验的主角, 使他们将也有享受成功的喜悦, 进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探索怎样描述力教学中, 为了充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一改以往教学方法, 设计下列有效探究实验问题:首先笔者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器材, 如铁块、水壶、矿泉水、鸡蛋、苹果、乒乓球、小车等等物体, 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维, 让物体进行运动。这下同学们在下面思维活跃起来, 大家都在自由的摆弄手中物体, 进行实验, 效果非常好, 之后, 再引导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演示实验。如, 第三小组学生利用课本、文具盒、学桌、铅笔等等物品进行演示实验, 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力的意义, 教学效果很好。笔者这样处理, 目的:一是有效利用生活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充分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并实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谈物理教学中转化差生的途径 篇5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一、差生的分类
物理学习中的差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 这类学生一般占差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差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总差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整体性困难型 这类差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二、转化差生的措施
由于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差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差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1.对暂时性困难的差生 这类差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物理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由于这类差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如果错失时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欠帐”越来越多,造成学习困难继续加重.
2.对能力不足型的差生 这类差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对这类学生不能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其中包括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通过补实验或设计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课外物理实验,让这类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掌握物理习题解题技巧.对这类差生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这种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如及时补习好学习物理知识必备的数学知识,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听课时注意理解重点和难点.
3.对动力不足型的差生 这类差生相对较多,几乎占差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追“星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类学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变动原因造成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无大的希望,这也是形成学生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4.对整体性困难的差生 这类差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
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83-01
“时间战术”与“汗水战术”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把握好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物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从多个不同的途径,就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一、做好课前预习,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准备
课堂教学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我们都知道,教师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可见预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预习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能否有效的掌握知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提前有了一定的把握,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已经通过课前预习加以掌握;对于学生在预习阶段通过个人的努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预习,大大提升了学生听课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有效的消除难点知识。
较之于学生没有进行预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自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可见,学生的预习活动虽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然而却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对课前预习引起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
二、通过课堂导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导学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导学,不仅能够给学生以知识,还能够在上课之始,就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小的实验,或者设置一些悬念,这些都能够很好的帮助教师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将课堂导学与实验结合起来,教师还没有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看到实验器材,注意力瞬间就集中到实验器材之上,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实验为学生设下一些悬念,那么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自然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有助于提高课堂导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与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之外,教师还应该提高导学的趣味性,有趣的课堂导学,也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能够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收获更多的快乐,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师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加强物理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性。
1、有助于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虽然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较高的自觉性,然而出现思想游离于课堂教学的情况,也是经常存在的,因此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不仅避免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盲区,而且也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知识点,进而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物理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已经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教师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即使出现知识盲区,也难以及时的请教教师,同时,教师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也难以及时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反过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实现教学与学生的沟通,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
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动性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
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点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知识点,需要经过学生的有效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堂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如果教师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么学生的学习进度就会进一步增大,因此,为了使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思考活动更加高效的开展,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知识点,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与放松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思考活动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暂的放松,这样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课后复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物理知识点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点的重要途径,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暂的几十分钟内,十分熟练的掌握教师讲解的所有知识点,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从另外一层意义上来讲,把握好学生课余时间的物理学科学习,在一定意义上也达到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另外,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物理学科学习,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知识,就如建造高楼大厦,只有前面的工作做好了,后面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学生在课余时间,一方面扫除知识盲区,另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为学生后面课堂上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自然也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7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所授知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学好这门课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及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各高校大学物理课程学时逐渐删减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教学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在实践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演示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利用演示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由于高校上课地点不固定等原因的限制, 不可能像中学那样进行随堂演示,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将相关的演示实验视频下载到课件中, 另外教师也可以提前做演示并将其录制下来,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呈现真实的物理学习情境, 又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演示的准备时间。
二教师讲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师板书、板画的时间, 并且可以大大扩充信息容量, 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 终究替代不了教师的板书与讲授, 课堂上教师要将板书、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合理整合, 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讲授的有益补充。此外, 在使用多媒体时要尽量配备光电鼠标, 否则教师会被束缚在电脑和鼠标旁, 这样不利于教师体态语言的充分运用。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从教学内容上看, 多数教材与生活实际相脱节, 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 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 要适当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 例如, 以液体的表面性质、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知识、多彩的光学问题等作为中学“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延续,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 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广阔空间。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成就感, 从而促进学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
四重视和加强物理学史资源的应用
物理学史不但记录了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物理学概念、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 也间接反映了物理学家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的艰难历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适当引入相关物理学史的知识, 不但能增长见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 更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适当放手, 让学生当“老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讲授不必面面俱到、大包大揽, 要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能。例如, 教学“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时, 高中阶段学生曾学习过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放置时的受力情况, 而在大学阶段安培定律则更加突出安培力的方向性及矢量叠加性, 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来讲这节课, 但要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学生自己讲解, 学生会更加聚精会神地听, 教学效果会更好。再如, “液体的表面性质”这部分内容, 由于学时所限, 通常不讲, 但恰恰是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 对于这样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当“老师”来讲,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六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在实际教学中,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学生“掉队”, 其中有的学生认为高考终于结束了, 到了大学可以放松了, 因此学习懈怠, 导致越来越不爱学习;有的学生缺乏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方法不当所致。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途径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 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激励机制) , 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成绩。
教师职业赋予教师强烈的幸福感和责任感, 因此, 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物理教师的第一要务。我们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忠、刘炳升主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8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学科, 它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人们并没有及时转变观念, 总认为物理不是主要的学科, 因为物理在中考中分值比较低, 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物理学科总是重视不起来。另外有些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比较落后, 学校的实验设备匮乏, 物理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学生没有实践, 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 时间长了, 感觉到枯燥无味, 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觉得物理特别难学, 这就会使物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不但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但目前的物理教学中, 老师观念的陈旧, 教学资源的不足, 使得物理教学难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物理教学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分享和体验的过程, 教师要转变观念,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断探索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和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获取知识和能力, 并要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去探究知识。在此过程中, 老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每一个学生, 关心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 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这种学习环境, 学生才会自然流露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二)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说来容易, 但是作为教师有时候很难做好。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好学生比较重视, 却往往忽视了后进生的变化, 这样会导致后进生越来越不自信, 最后失去学习的热情, 自暴自弃。其实, 在教学中, 后进生更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 只有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爱和鼓励, 他们的成绩才会慢慢提高, 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才会有所提升。而且关注每一个学生, 也体现了师德修养, 这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 努力做好物理教育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
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精神,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物理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块阵地, 但是我们的教学课堂还是以教师的思维为主,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 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辛苦, 学生也不能得到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中表现得很被动, 形成了依赖心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让学生快乐学习,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 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逐渐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四) 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观察, 积极开展物理教学评价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变化, 能及时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作出调整, 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考验。物理课堂观察是教师反思的一面镜子, 通过调整能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在物理教学中, 课堂观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还可以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学生学好物理打下基础。对课堂的观察可以反映出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得当合理, 学生是不是能自主积极去学习, 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达到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那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 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 深入挖掘教学中的趣味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乐学物理, 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改变以往的依赖心理。教师要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在做中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其次,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树立学生的质疑意识。新课程改革改革提倡物理课堂要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在探究中教师和学生对问题可能会产生分歧, 那么这些分歧正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有了分歧, 才会产生新的知识, 学生才会理解得更透彻, 所以,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热情高涨, 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其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 只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拥有执着的精神和正确的教学方法, 不断探究、不断创新、敢于改革, 一定能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既是我们的愿望, 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 由于受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影响, 物理教学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9
一、开展自主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高中教学的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 提高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目标中的重要性地位。高中物理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课程, 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积极地与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相关性讨论交流, 注意对每位学生不同特点的关注, 鼓励学习对物理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与思考。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新方向发展, 已经成为当前西方教学的流行教学方式。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来看待物理的认知教育, 是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阐释的全新方式。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对其理解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此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的教学方式积极性较高, 对新型教学方式的理解吸收也非常快。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时候充分加入自己的理解, 运用创新思维将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减轻物理学习的压力, 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更加快乐地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来。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分析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保证自主学习教学的基础。
教师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础, 首先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 了解课堂内容需要讲解的体例结构, 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与知识体系, 明确课程中的重难点与主要目标, 使教材发挥更具创造性的作用。其次, 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课程的要求、特点精选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比如在学习电流的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制作简易的电路板, 将电流的方向画出来, 通过电池与导线的简单连接构造一个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最后在课堂结束后做好完整的教学反思, 对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进行充分比对, 及时改正教学中出现的错误, 记录教学中发现的新的教学心得, 积累更多教学经验。
2.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高中物理是一门复杂抽象的学科, 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惧怕, 复杂的物理公式又非常难懂, 因此, 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愈显重要。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提出相关生活的物理问题,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了解物理知识, 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比如, “为什么给电视画面拍照会出现横条?”, “为什么在室外拍艺术照时使用挡光板?”, 再或者“马路上为什么行驶车辆之间要保持车距?”“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人会向前倾?”, 这些源于生活的问题都可以用光的折射、力的惯性等简单的物理知识来解答。这样创新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系统, 在让学生充分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3.课内外开放实验室, 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开放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继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开放物理实验室,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 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内容以及材料, 进行自主性的实验设计与探究。比如在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进行有关所学知识的简单安全的实验:导电物质的测试、小孔成像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外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预约, 在教师的监督下设计实验。比如可以进行学具模型的制作, 运用工具来制作课堂可能用到的简易实验模型。通过物理实验课程与物理知识课程的完美结合, 不仅可以实现轻松有趣的物理学习环境, 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方式。
另外, 结合以上几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能力的方法, 教师还需要仔细地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打好学生物理常识的基础, 循序渐进的教授较为高深的物理知识。不要在课程教学中随意增加知识的难度, 对物理习题和例题的选择也需要谨慎, 切勿过于急切地提高学生做题能力, 将综合性过强的题目施加于学生。要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理解能力, 层层递进地选择由浅入深的题目, 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方式的开展, 不仅可以在紧张的高中物理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轻松积极地探究物理问题, 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同样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达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摘要:实行课程标准以来, 教师不再将课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高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自主学习的开展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将复杂抽象的物理学习变成生动的物理现象知识深入学生的认知系统, 是高中物理创新性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支从兵.高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2.8 (10) :8-9
[2]鲁世明.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学大众.2012.5 (20) :14-15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10
一简单低成本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 而且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物理实验室, 也都有能力开设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但有不少学生认为那些实验器材是特别制作的, 对它们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怀疑, 因此也就减少了对实验的兴趣。如果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材料来进行实验, 那么就显得更有说服力, 且效果会更好。
例如, “光的色彩颜色”一节的内容, 很多教师会用实验室现成的三棱镜、铁架台、光屏等仪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 以此证明太阳光是七色的。笔者设计了让学生用一个生活中常用的小镜子和一个盛水的盆来做这个实验, 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准备 (选择晴天做本实验) 。开始上课时, 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和盛水的盆。教师先提问:“同学们大都知道用镜子在空气中可以改变太阳光的照射方向, 使之照射到教室内的白色墙壁上, 并形成白色的光斑。如果把镜子放到水下, 让太阳光照射到镜子上, 经过调节, 在白色的墙壁上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得到白色亮斑”, 并且会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了。但是, 等学生动手做实验后, 结果却大出意料。这时, 老师再与学生一起分析现象, 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便能很好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同时, 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色光的混合”等相关物理知识。
“大气压”是一个教学难点, 很多教师会用马德堡半球、注射器等仪器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很大”等事实。笔者认为这样重新演绎一遍课本实验, 学生会认为那是特别制作的, 而且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设计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块小玻璃片 (碎玻璃片也可以, 注意安全, 尽量选取没有锋利棱角的) , 让学生在空气中将两块玻璃片紧紧叠放在一起, 然后将其分开。学生觉得很容易就能做到。然后, 让学生将玻璃片的一面洒上水, 并将其紧紧叠放在一起, 使它们中间尽量没有气泡。这时, 要求学生用手将其分开。学生会意外发现很难将其分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瞬间被激发出来, 随后师生一起分析现象时, 学生会带着疑问积极参与到其中, 如此一来, 事半功倍, 借此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的大小, 让学生心中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个准确的认识。
诸如此类的用简单材料做的物理实验还很多, 可以让学生认识物理就在生活中, 如此一来, 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便会消失, 随之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会增强, 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也被激活起来了。
二简单低成本的物理实验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实验, 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 都要尊重学生,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过程。
低成本实验器材来自生活, 取材方便, 保证了人人都能参与, 也便于采用边学边实验的高效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能够达到高效。开发低成本实验仪器, 不是对现代教学实验设备的排斥, 而是鼓励教师积极研究, 设计高效的自制仪器, 进而努力构建和发展以学生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简单低成本的物理实验便于培养学生的STSE意识
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中, 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社会 (Society) 、环境 (Environment) (即简称为STSE) 的内容大幅度增加。低成本实验的开发, 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感受物理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更能加强学生自觉学好物理的决心。
平常生活中的废弃的饮料瓶、吸管、纸板等都是很好的实验材料。用饮料瓶可以做实验用的杯子、瓶、漏斗等, 吸管可以替代易碎的玻璃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低成本实验的开发, 一方面, 可以节省学校的实验经费, 确保很多实验能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 变废弃材料为实验器材, 使学生在参与实验学习知识的同时, 能积极思考材料的废物再利用及环保问题, 这也是物理教育不可缺少的义务和责任。
摘要: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此教学现状下, 开发低成本实验, 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使物理教育更好地为生活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开发,激发,构建,提升,物理低成本实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11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72-02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教学的开始。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交流合作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这是促进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的有效途径[1]。在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有很多途径,本文仅从下面二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主性学习的内涵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在物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树立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正确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一种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审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2]
二、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1.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学物理”、动脑去“想物理”,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形成过程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物理知识本身,更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1)创设有利的探究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表现物理课程所反映的与物理概念、原理相对应的现象及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情智;催动学生的灵感,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是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内部动力。而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的适时引导则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外部推力。
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探究性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给学生创设一些有利于探究的问题,学生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的方法、手段等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新问题。教师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相关条件,创设相关的实验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
案例1:探究“重力”。
教学过程:
(一)、感受性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一:感受重力。
材料:乒乓球(或笔、书等)。
步骤:(1)让手中的乒乓球离开手。(2)让乒乓球在桌面滚动直至落地。
联系生活:熟了的苹果落向地面,抛出去的物体总是回到地面,水往低处流。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投影: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也叫物重。重力的符号:G。
(创设感受性实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同时联系实际,重力产生的原因便水到渠成)。
师: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
学生思考:重力的单位、施力物体是什么?
师:重力的单位是牛(N)。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与地球间的相互作用力。那么,重力的施力者是谁?
生:是地球。
師: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
……
(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组合材料探究重力的方向
实验二:探究重力的方向。
师:(解释竖直方向的定义)用线把物体(钩码)悬挂起来,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的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竖直方向。
师:那么,竖直方向跟水平面的夹角是多大?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方向。
器材:线、钩码、T字架、三角板等。
步骤:(1)用线挂住钩码,并把线挂在倒T字架的钉子上。
(2)用三角板找出悬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
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投影: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练习:请同学们在[图1]标出物体分别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三)、联系实际,巩固知识,开拓思维
师: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生:(讨论后)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三角板。
师:人的重心会变吗?
生:(讨论后)人的重心是会变的,如体形变、姿势变时。
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时每刻都受到重力的影响。如果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便处于失重状态——好象不受重力一样。
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人在失重状态下的有趣生活。
(四)鼓励性评价
对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并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给予高度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课后练习
(1)画图:50千克的中学生所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2)制作:以录音磁带为主要材料,自制简易水平仪。
(画图和制作既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设计,使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围绕所学知识启发引导学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新知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选择与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
科学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不仅反映在教材上,而且反映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从教学策略的视角来看,科学探究更强调把教学策略建立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探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思维工具,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把科学探究中获得的新信息与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更加深入,更加接近地了解作为科学特点的探索精神,鼓励并引导学生使用、实践和改善他们的探究学习策略,在提高学会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探究和理解探究。
2.合作交流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物理教学中在学生自主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间内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分享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学中应选择有一定难度和探究价值的内容,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学过知识,经过观察、猜想、尝试、验证等多种方法才能解决。对学生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不是从空白出发,已有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才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方法论指导下,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并在交流合作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培养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途径,不仅对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 篇12
一、利用物理学的重大作用,培养“学困生”学习信心
差生也好“学困生”也好,究其根源是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常言道: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物理学的重要性。它不仅在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有重要作用,在国防上更是有着突出的贡献, 我们的镇国利器原子弹、氢弹、歼20、歼31,哪一个不是应用了物理学! 这样学生在认识物理学重要性的同时,激发了潜在的爱国意识和一定要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就像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努力争取成功。”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别是农村中学缺少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科学的大门。在上课时对学生说: “我们先来看一个魔术”。然后就地取材,拿一个学生用过的空塑料饮料瓶,在瓶中倒入少量热水,摇一摇后倒出去,并马上用瓶盖封好瓶口,放在讲台上,同时用扇子对着瓶子轻轻扇动,这时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就会看到瓶子像是被人用手捏了一样,慢慢变瘪了。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都感到真奇妙,不可思议。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实验课教学,以生动直观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初中物理教学,应针对初中生好奇心极强的心里特点,利用初中物理形象、直观、定义多、定量少、涉及范围广的教材特征,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丰富的情感。因此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 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水上的字变大。在“大气压”的教学中,新课引入时, 做演示实验: 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过来,纸片掉不下来,连一滴水也流不下来。学生惊奇极了。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教师再把抽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叫两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拉,两同学使出浑身力气还是拉不开,使学生即惊奇又确信“大气压存在而且很大很大” 的事实。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溯源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四、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物理学产生于生产实践和实验,也在实践和实验中不断发展,物理学的全部科学知识和体系都离不开实验和实践。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人们的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要完成几个循环才能使知识得以升华、内化和活化,并最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样才实现了知识的价值。物理学是科学,科学知识的获得和应用更是如此。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就更决定了他们学习物理必须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和学习参与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求实合作的科学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学生起初之所以喜欢物理,不单单是因为物理在科学技术和社会活动中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理课上有很多实验,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直接兴趣,也是他们学好物理的思想基础。
五、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尊心
无论是所谓的优生和差生,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与关爱。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闪光点,并及时用准确的语言鼓励他们,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二十余年,我的教学成绩能不断提高,这与我不懈的努力学习,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我成功地运用了赏识教育。自信心不足让物理“学困生”缺乏应有的斗志,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赶上或超过优等生。因此教师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鼓励他们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取得傲人的成绩。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推荐阅读:
论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11-19
物理有效教学09-12
中职物理有效教学06-23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07-22
物理有效教学策略12-02
物理有效课堂教学06-05
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06-22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07-29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10-29
物理课堂实验有效教学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