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共14篇)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1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们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学生苦不堪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们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农村偏远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知识面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情绪严重,因此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1.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
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也是个人修养的标志。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要注重个人的仪表。
教师更要有良好的品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往往就会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反之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若能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心中的楷模,进而在学习上投入更大的热情。
2.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且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把实验室真正利用起来。现在很多农村学校都配备了实验室,实验器材基本完备,但往往缺少专业的实验教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自己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带领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例如,电学部分的实验,很多同学听课的时候一知半解,而走进实验室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后,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而且觉得电学很有趣。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设计实验,然后开展实验设计评比。学生通过参与和设计实验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主动探究的意识,在实验成功的愉悦情绪的影响下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其次,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考虑到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获得新知。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所教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讲声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制土电话,学以致用,提高能力;讲连通器时,可以让学生带个小水壶,模仿着自己制作一个水壶;讲电学时,可以发给学生一些废旧小电器,让学生自己拆装,从中感受电学的神奇。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涌现出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杨思、东庐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作为一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农村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学无定法,教也应该没有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未必放之四海皆宜。每所学校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学情,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确立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和交流、点评与小结、课堂检测”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要求教师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把课堂精讲落到实处,把当堂训练、当堂检测落到实处。每堂课教师的讲解不能超过25分钟,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和易混易错的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的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变教师讲授为启发、督促、帮助。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的减负提质。
(1)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4人左右,设立文科组长、理科组长各一名。小组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给学生提供竞争展示的机会,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时先解决能学会的知识,学不会的做好标记,保留疑难问题。晚自习的时间教师不讲课,为学生答疑解惑。
(3)开展交流展示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让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当堂检测。要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实验、设计、小结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目标。
3.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1)在情境中指导有效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客观情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会促进学生在整个情境中的观察、体验和想象。例如,讲解物态变化时,可以引入一个故事:一个特别冷的冬天,贵族们在室内开舞会,一位女性突然晕倒,当人们打开门窗时看到门窗边飞起了雪花……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学生自然会很感兴趣。
(2)在联系中指导有效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在联系中学习,其实质就是利用旧知识来辅助新知识的学习。学习中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复习旧知识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服务。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如学习摩擦力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既可以作阻力又可以作动力的特点,教师可以举传送带和走路的例子,需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走两步试试。
(3)在展示中指导有效学习
展示是指课堂上学生个人或小组向全班讲解某一话题或书中某个章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个人展示和小组合作展示,前者侧重表现个人的学习能力,后者侧重表现团队合作学习的成果。例如,在单元小结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材料收集,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小组成员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彼此互教互学并分享经验有助于实现共同进步。
要想让课堂高效起来,还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要把评教师的讲授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变评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的快慢,变评师生的互动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变评教师的基本功为评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要落到实处,将课课检查、生生检查、教师检查相结合,向课堂要效果,向课堂要成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关注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图书出版社,2008,(1).[2]余文森.物理课堂教学的实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3]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6):18-40.[4]闫祯.如何有效开展学习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张丽华.美国课堂中的启示――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M].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责任编辑 赵永玲)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2
一、用良好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幽默。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这样学生就喜欢你这个教师, 信赖和敬佩你这个教师, 从而喜欢你上的课。相反, 一个波澜不惊、缺乏激情的课堂, 往往使学生心生厌倦, 昏昏欲睡, 学生是无论如何不会买你的账的。唯有学生内在的对学习的向往和不厌倦, 才可能激起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所以, 教师平时应多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声有色, 使得课堂教学富有情感色彩, 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时, 才有能力恰当运用幽默、机智,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 形成良好的物理教学节奏, 把学生带入物理教学美的境界,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 课堂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是学生参与教学, 获得知识的主战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就应该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过程, 尽量多给学生思维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精心筛选, 设计思维较广阔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问题的开放性, 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思维得到相应的启发和训练。
三、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仍然起决定性作用。首先课堂上要做到让学生乐意学物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就会有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这为学生在课后的物理学习中能排除干扰, 克服困难, 向着目标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课后如果不断地碰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物理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感到有趣, 又要让学生具备一些解决物理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不断地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物理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物理教师都能体会到这一困惑,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对, 一考就错”,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 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会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学习物理可以采用观察、猜想、实验、推理、探究、分析、综合等手段, 可以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自身的这些优势, 打破题海战的禁锢。课前简单预习, 课上专心听讲, 课后复习, 练习是传统的课堂学习三大环节。课上以解决问题为主, 课前、课后以学生实践为主也是一种课堂学习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关键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结构相关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和形成知识能力结构的方法及灵活使用知识结构的本领。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五、物理课堂应使学生健康成长
对人成长产生影响的三大因素是遗传, 环境和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 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 树立健康成长第一的思想, 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不断完善放在首位, 把德育渗透在物理课堂教学之中。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引导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通过引导要逐步把各种道德规范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要注重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面对物理学习中的困难, 教育学生学会面对压力和适应各种环境。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师、学生之间应互相理解, 互相关心,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尊重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突出其教育功能,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 更应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 注重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提高。鼓励学生将自我反思, 良好的日常习惯作为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目前, 有一些教师只关心解题, 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却重视不够, 殊不知, “功夫在诗外”, 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学生倾注热情;只有学生健康成长, 才能事半功倍, 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物理教学;教学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率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教学可以在投入少量的时间、精力、物力的基础上,获得相更多的教学成果,进而完成特定目标,为学校和个人都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1.师生课堂互动差
师生互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但在多数高中物理课堂中,多半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面。学生只是单向接收教师发出的语言信号和画面信号,很少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无论是模型操作还是理论分析,学生與教师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互动,这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对学生和教师在物理这门科目的学习和教学上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教师教学思维与学生接受能力出现偏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判断问题的难易。教师常年累月地讲授相关知识,对这些知识已经熟练至极,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但对学生而言,考虑问题的角度、思维都与教师不在同一水平。但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单纯地以自己的教学思维设计物理课堂,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还有可能会因此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物理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3.片面依赖多媒体,忽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不再陌生,然而,不能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也会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教师过多地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传统真实的物理实验,课堂看似“热闹不已”,实验看似“进展顺利”,但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接触物理实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下降,无法获得真实体验,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就得不到保证。
三、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关注学生心声,适当进行反馈调查
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是各科教师常用的教学反馈方法。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从中判断出物理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力。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项目,然后制成表格让学生回答问题。要鼓励学生讲真话,大胆给物理课教学提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合理要求,教师就要认真考虑、反思,合理采纳。通过调查,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及理解存在偏差的地方。
2.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代性
传统的物理课只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这样的课堂只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和意识疲劳,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用物理教学模具来使知识更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上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无论应用模具还是多媒体,都应适可而止,不能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3.增强教师授课的语言魅力
对于教师而言,语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节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发想象,将枯燥的物理知识以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于学生接受。比喻法和模型化最能体现教学语言的直观、形象,比如:说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径等于100m的大球,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直径为1cm的一个小球。生动的语言描述可以在引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留给其充分联想思考的余地,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难度,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将抽象物质具象化的转换思维,增强知识趣味性。
四、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将有效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既能提升教学质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之收获有价值的物理知识,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J].数理化学习,2008,(10).
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篇4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规范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学不科学、不规范,那即使教得再苦再累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更难实现有效教学。所以我们要在细致、规范的教学基础上,去寻求有效教学。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进行适当的安排。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班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因此更要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具体来说:
一、提高备课质量
教师备课要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备课的时候多和同学科的老师做交流,认真钻研,努力提高备课质量。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估计的反馈信息。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为使学生互补学习、互相帮助,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编组时注意合理搭配,考虑组内成员在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上的不同,争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的作用,让每位同学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述讲解的能力。
三、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很快地整顿学生秩序和纪律,同时,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激发教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促使学生每个成员的发展。另外,教师所提的任何一个教育要求都必须得到全体学生的支持。只有这样,学生对老师所提的要求更容易听从,从而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并设立评比栏,使学生行有可依,学有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和值日班长负责记录。
五、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首先是有共同奋斗目标。明确的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好像是粘合剂,它能够把全体成员心连心地紧紧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强的班集体。所以,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班集体团结的基础,前进的.动力。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可能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实现目标首先要使全体成员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积极参与制定目标,做编剧和导演,不要仅仅让他们服从分配,被动当配角。使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以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
六、积极认知干预原则
教师应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即理解、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或学到了什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5
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依据不是一本教材,而是课程标准,所设计的内容不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剧本,因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在节外生枝中,在倒行逆施中……,如果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教案,那么很多时候,孩子的创造性就会被教师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现在很多课(公开课)经过反复试教,一硾定音,这就意味着框死了教学内容,于是施教者在课上“指导、引导、诱导”着学生按照预设的设计在课堂上活动,学生刚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与教师预设相一致的),就被教师牵引着离开了。因而,课程设计的思想就是要以人为本,在设计中要考虑多种情况,这当然要建立在教师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灵活的教学机智上。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设计必须要贴近学生实际。
1、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农村小学的学生和城市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很大不同,新教材编排的主题图:“银行储蓄、超市购物”等情景很多学生都没有体会。如:我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法口算这个内容时,我不采用课本提供的游乐场项目,而让学生说说博白公园有哪些游乐项目,如果你们小组一起玩,该要多少钱呢?让学生说说。然后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博白公园有鬼屋,每人每次要10元”,让学生小组合作提出数学问题来完成乘法口算的学习。我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另外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如果我采用课本提供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就打开课本看着照搬问题、答案,不是真正学会。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教材安排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可以从略。有些内容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就应该把授课过程拉长,突破难点。有些内容学生学不会的,可以不教。
3、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一节课好课,教学情境起关键性的作用。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有趣活动引入课堂,让课堂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对后面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在课堂活动中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二、教学设计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1、在教学设计中,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知识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中自动生成。而不是老师在一个劲的讲解。
2、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问题,激发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动力,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
3、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多一些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动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4、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 方法。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创造性的使用别人的教学设计,促进有效课堂。
有时候借鉴别人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又不是照本宣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集别人所长,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有效课堂。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篇6
通过三年的语文教学,碰到小说有时真的很“忧郁”,不知道该怎么讲好,我认为小说教学对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相当重要,几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什么也离不开。
在《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训练学生读、说、听、写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小说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除让学生“听”外,还可以让他们通过“读”去感知、去联想、去认识、吸取文章的营养,既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又能培养能力。在小说教学中还可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关于《药》的主题,几十年来争论不休。有的认为表现作者“对于世间的恐怖”,有的认为表现“亲子之爱”等等。到底哪种方法比较切合作品的实际,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既训练了口语表达,又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理解能力。“写”与“说”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书面语言,一是口头语言。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说之前“写”。
在语文教学中,较为流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在演讲前教师可以结合小说教学,让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要求编故事,或自创一篇小小说。演讲结束后,师生可以适当加以点评,重点可放在语言组织、演讲内容,演讲思路等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写作的个别指导。写之前让学生“说”,或复述小说情节,或谈自己对小说的设想和构思,这样能为学生写作开拓思维,理清思路、启发构思。
如何提高语用教学的有效性 篇7
刘仁增老师说过,所谓“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能运用语言文字获得知识,增长见识,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1.在价值取向上: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语言的三个层次是一、感悟语言内容;二、学习语言范式。三、强化语言应用。2.在教学思路上:以语言带动内容,课堂教学以语言应用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
教学思路一是:以语言带内容,其教学流程为:捕捉语言现象一理解语言内容一感悟表达精妙一尝试迁移运用。
下面以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说说我是如何进行教学的。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师:作者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生读)师:这儿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读书,做上记号。(生默读,画批)师:谁来说说,你标了哪些词?生:“长”“窄”“深”“翘”“轻快灵活”。师:除了这些,作者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几个比喻?(3个)同是写小艇,用了哪3个不同的比喻?生: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生: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生: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师:理解得非常好,可见,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不同的特点,描写得很精彩。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吧!请你读直接写小艇特点的部分。(生读)师:刚才,你注意强调一下“又窄又深”的特点。读的时候,如果能将“二三十英长……”“长”的特点也强调出来,就更好了。来,再试试。生:小艇有……师:请你读打比方的部分。(生读)最后,让学生用文中描写小艇的方法来描写“弯弯的月儿”。
教学思路二是:依内容学语言,教学流程为:理解语言内容一学习语言表达一安排课堂练笔。
傅桔红老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一共挖了多少个小时?生:36个小时。师: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写起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
生1:我想,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父亲挖了很长时间。
师:是呀!36小时,那可是两个白天再加一个黑夜,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时间的漫长吗?
生:(读。)师:作者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因为这样写更能突出父亲的艰辛、坚持。
师:是呀!36个小时呀!这位父亲已经很长时间没吃、没喝、没睡了,他是多么辛苦、多么疲惫。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36个小时,那可是我们的五十多节语文课呀!为了救出儿子,父亲就这样废寝忘食地挖着,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父亲的坚持(决不放弃、救出儿子的决心)。
师:多么伟大的父亲呀!读出你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吧!
生:(读。)
师:时间还在推移,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增加,儿子的危险也越来越大,此时父亲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很着急。师:让我们带着焦急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师:36小时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
师: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他挖了很久。
师:体现出时间的漫长。
生:这样写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
生:写出了父亲的艰辛、劳累、疲倦。
生:通过这样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决心。
师:是啊,那是怎样情景下的36个小时呀?
生: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
师:也许会发生——
生:大爆炸。师:也许会发生——
生:塌方、余震。
师: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生:36小时。
师:让我们读一读他艰难挖掘的时间的进程,他依然坚持挖了——
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36小时的苦苦挖掘?
生:是信念。
生: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
生:了不起的父亲。
师: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一生读句子,很急促。)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促?
生:我要读出父亲心里的焦急。(另一生读句子,语速缓慢。)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缓慢低沉?生:因为时间过得那样漫长,父亲那样劳累。
师:都读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了不起。还有谁来?(一生读句子,由慢到快,声调逐渐升高。)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这样才能读出我对父亲的崇敬。
教学完后,这位老师还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了练笔: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写出了对这位父亲的崇敬、爱戴。
教学思路三是:创设情境——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蕴藏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情感,体验教学在语文学科中更容易找到触媒和接点。如教学《大自然的秘密》一课时,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入境动情,感悟幼龟被啄食的惨烈,在学习五至八自然段时,我为学生创设“补充画面”的阅读情境:先出示一幅没有很多幼龟和鸟的海滩图,告诉学生,这就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岛海滩。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这幅图还应该有些什么?让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谈谈。学生很快就找到“鱼贯而出”“成百上千”“成群的”等词语,说明图上应有很多幼龟。于是我趁热打铁,出示带有很多幼龟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练笔表达训练:幼龟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会想些什么?接下来等待它们的又是怎样的场景?写下来,用上你积累的好词。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措施
新课程改革开放以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上,由于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在知识体系和内容抽象性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高中物理的学习和教学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对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有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教授高中物理知识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1.机械式教学
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如图静态翻译般;而学生则是机械性地做着课堂笔记,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在介绍牛顿定理时,只是机械性地解释定义,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甚至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隐患”。
2.出现主角位置颠倒现象
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角,但往往出现位置颠倒的现象,变成老师是主角,学生则成了看戏的角色。最终的结果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3.重理论轻实践,只会考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上,老师大多注重知识的讲解,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去实践。例如,在讲授物体加速度这一概念时,只让学生记住相应的公式,并没有通过相应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到其真正的来源。最终,学生只会考试,动手能力差。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提高其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帮助其获得最好的知识和学习效率。另外,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对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对实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采用适当的艺术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适当的艺术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方式,或者有趣的肢体动作,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教学气氛当中;老师可以用自嘲的方式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课堂气氛变得民主又轻松;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主动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以便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
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影响着教学效率,因此,老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明确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高中教学中的任一学科中,教学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位置区别,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教学过程中让物理教学生活化,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解动量知识时,应结合实际的例子讲授,如人从高处跳下来为什么不是直立,而必须有下蹲的动作;跳高比赛中,地上为什么要铺上很厚的海绵垫子等。(2)让学生多接触实验,因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刺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观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3)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相关的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优秀物理学家的毅力。
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物理的课堂学习中去,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在学习中才能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物理教学因忽略了实践性教学,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教学效率的低下。只有相应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巩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例如,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课堂学习中所设置的物理情境,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阐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进一步强化物理知识。此外,老师多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有利于对物理知识掌握速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深入了解高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分析和探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老师的教学艺术,又要做到正确引导学生,以便使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篇9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要用最少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勤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探索新的知识、新的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学会并掌握新的知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个体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活力。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要敢于发言、敢于表现。这样,同学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要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利用熟悉的生活情景,建立类比联系。生活情景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过或已被约定熟成了的过程回忆,它能带给学生共性经验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实践表明:大多数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具体的“原型”。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给赋予直观的生活模型,这样数学就变得实际而简单了。抽象的简便运算获得了具体生活经验的支持,知识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去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发现结果,这样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如何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关键词:声乐教学 有效教学 艺术修养
声乐是一门以人声为载体的音响艺术,是一门抽象性的表演艺术。如何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是每个声乐教师直接面临的重要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这就要求声乐教师既要掌握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必须遵循具有普遍性、一致性的客观规律。如何科学的进行声乐艺术教学是每一位声乐教师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作者在声乐教学方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教学,总结出了以下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视选择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再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也将在声乐教学上无所作为。
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必须合理设置考试科目。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子条件,要重视考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其次,招生学校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把“关系生”“后门生”拒之门外。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近年来,由于盲目扩招,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许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考生也鱼目混珠地进入校园,给声乐的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支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曾说过:“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1.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
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2.要有个好耳朵
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做出调整。
教师不应只是掌握大量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3.声乐教师必须具有针对每一位学生“对症下药”的能力
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4.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
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所缺陷。
5.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各学科知识
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因此,教师必须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声乐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歌唱情感与表现力的培养
声乐是声音的艺术,它不具有像形状、色彩等的可视性特征,因此,它需要对审美知识进行不断的获取,对审美经验进行不断的积累,才能具备深刻的审美理解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歌时,首先应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所表达的内涵以及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表达等,给出相应的引导。歌曲中的一些力度、速度、强弱等记号都可以帮助理解和表达音乐形象。孩子们的歌声是纯真的,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同时,音乐对人情感的影響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更为强烈、更能立竿见影。让学生从小就对美的事物有自己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尤为关键。在教师帮助理解音乐语言的同时,视听的结合,如对美术作品以及文学作品的同时加强,可以促使儿童情感对音乐更快、更准确地产生共鸣。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一、注重阅读, 丰富写作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 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从一年级开始, 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有趣的书籍, 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孩子看的书籍, 让学生在家里阅读。让学生每天带课外书, 学校里利用读报时间进行阅读, 有些学生作业写得快, 写完后也可以阅读。
二、联系生活, 培养观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 “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在作文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 可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有内容可写, 真正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 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对小学生来说, 观察是他们认识事物, 写好作文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启慧眼,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获取真实、生动的第一手素材。如三年级第一学期的第四篇作文是写观察日记。这学期科学课有一课要求学生观察植物, 我看学生带了许多植物, 有猪笼草、含羞草、红掌等。我说:“你们好好观察, 看看它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 再观察它的变化等。”有一课要求观察动物, 我看学生有的带了蜗牛, 有的带了金鱼, 有的带了乌龟, 还有的带了海螺。我说:“你们认真观察它的样子, 看它是怎样吃食物的, 怎样运动的, 怎样睡觉的等, 到写第四篇观察日记你就有内容可写了。”由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有目的地观察, 所以, 写的时候学生就有作文的素材。
三、营造氛围, 激发写作情感
宽松和谐的氛围, 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好关系, 有利于学生自主并全身心地参与学习。因此, 习作课上, 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 努力构建一个民主、轻松的环境, 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情实感。如我指导学生写《快乐的大课间》, 我先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玩游戏。我们玩了“老鹰吃小鸡”“编花篮”“切西瓜”等。学生一看老师和他们一起玩, 特别高兴。我到哪一组, 有些学生就跟到哪一组。当我去玩“老鹰捉小鸡”时, 我当“母鸡”, 后面缀了许多“小鸡”, 但学生很开心, 操场上一片欢笑声。游戏结束后, 我问学生:“刚才你们玩得开心吗?”学生兴高采烈地说:“开心!”我接着说:“谁来说说你玩得最开心的地方?”学生纷纷举手。我让几个孩子说了他们玩的过程。写作的热情就被激发了出来。写观察日记时, 我说:“同学们最近对观察很感兴趣, 你在观察中有新发现吗?”学生纷纷说自己的发现, 有的说:“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粘液”, 有的说:“蜗牛喜欢吃嫩叶子, 老叶子不吃。”趁学生兴致高, 说:“同学们观察仔细, 能不能把你们的新发现写下来?”学生说:“能!”写作的兴趣就这样激发了出来。
四、加强指导, 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 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必须做到:
(一) 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
每篇语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如教学《燕子》和《翠鸟》这两篇文章时, 让学生明白描写动物外形, 一般按从整体到部分, 从前到后, 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学习《爬天都峰》, 要让学生明白先写爬山的时间, 爬的哪座山, 谁去爬, 接着写爬山的经过, 最后写爬上山后互相道谢, 使学生知道自己写事情, 也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 还要让学生明白叙事的文章, 还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进行。如在学习《风筝》时, 让学生明白文章先写事情的结果:童年最大的快乐是做风筝、放风筝。接着叙述事情的经过:做风筝、放风筝怎样快乐。同样是倒叙, 而《玩出了名堂》与《风筝》又不同, 《玩出了名堂》, 先总写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接着写列文虎克怎样在玩中发明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的。写人, 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去写。教学时把比喻句、拟人句与叙述句进行比较, 使学生明白比喻句、拟人句更生动、更形象。这些写作知识, 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进去。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一位学生写的《开心大课间》, 就用倒叙的方法开头“我们玩了‘老鹰捉小鸡’‘吃毛豆’‘编花篮’‘猜字谜’等, 我觉得最开心的是‘老鹰捉小鸡’”。在写活动时, 就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写, 他写到“王老师是老鹰, 我们看见了, 也急忙跑去当‘小鸡’, 躲在‘鸡妈妈’的身后, 左躲右闪地逃避‘老鹰’的捕捉。‘鸡妈妈’奋力地保护着‘鸡宝宝’们, 而‘老鹰’却寻找一切机会想要捉住‘小鸡’们。”
(二) 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
提纲是学生的作文构思过程, 因为学生作文时, 要么无话可说, 要么语无伦次, 不知从何写起。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 搞清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哪些详细写, 哪些简单些, 这样才有条不紊, 条理清楚。如《快乐的大课间》, 我带学生玩了游戏, 学生有内容可写, 写作的欲望也激发了, 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怎样让他们有条理, 有重点地写出来呢?我指导孩子们列写作提纲。先写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 接着写游戏的过程, 最后写游戏后的心情、感受。游戏过程要有重点, 最开心的详细些, 其他的简单写。详细写的要写出同学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场面。
五、创设展示机会, 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 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 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请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 展出优秀作品, 让学生在班级QQ群里展示自己的作文。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不仅教师的观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且一些教学行为如;课堂预设、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算法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有了明显改变,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课堂教学的面貌得到了改变。但同时也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有些数学课堂重形式,轻实质,课堂效率较低,影响了学生真正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大家开始关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二、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然而,长久以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1、接受学习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长度单位1厘米、1分米、1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实践证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探究性学习的深入。“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有6枝铅笔那么长,还有的说有22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四、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技术也随之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代替了传统教育的小黑板、挂图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这是教育的进步。应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公开教学的时候,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一种时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在课堂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其实并没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程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五、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
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13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从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和实现广泛有效阅读这四个方面入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16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阅读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熏陶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和实际应用积累素材,奠定基础。笔者鉴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要我学”,转化为处于主动状态的“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促使其满怀兴趣地开展学习,而课前预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有相当多数的学生对课前预习毫无兴趣,也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大多采取忽视态度,觉得教师没有办法开展量化检查。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观念,培养他们有效的预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16课《南京大屠杀》时,因为这段历史离现在的初中生太遥远,他们根本就不熟悉,甚至对这段历史毫无阅读兴趣,认为那样残暴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功课,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查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新闻等史料,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里犯下的各种罪恶行径,重视如今得来不易的美好生活,上课时可让学生各自谈谈对南京大屠杀这场日军违反人性的罪行的感受。就是在这样的自主查阅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因此他们会主动去了解,去学习,长期如此便可树立学生的自主阅读观念。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不足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集声音、图文、动画等于一体,为学生呈现清晰的图片、丰富多彩的视频、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触发,学习兴趣得以加强。如《春》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春的美好景象,但要十三四岁缺乏生活经验的初中生马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感受,去理解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对春的热爱之情,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对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手段,运用音频和图片来再现春之美好景象。比如以一首《四季之春》歌曲导入,悠扬的音乐让学生身处如诗如画的江南春景之中,一派生机勃勃,大地盎然,再辅以春景图的辉映,越发让人沉醉其中。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视觉、听觉构建了一幅大地回春图。这样,学生就能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同喜同乐,同时也对春有了感性的认知,对春有了抒发情感的欲望。
三、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实现厚积薄发
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以“年―月―周―日”不同时限来计划阅读的内容,并且布置学生及时做好阅读笔记,制作阅读小卡片,对内涵丰富的句子、措辞优美的段落进行抄录,避免蜻蜓点水的“浅阅读”,实现深挖内涵的“深阅读”,从而促进阅读成效再上一个台阶。教师可以每月或每学期定期开展“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将阅读成绩纳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中去,积极鼓励学生,以保证阅读效果,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慢慢积累知识,以实现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切忌选择负面、消极落后、给人以错误引导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
四、实现广泛有效阅读,开阔学生眼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就一定要抓紧时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鼓励他们自己找书读,多读书。如在教学毛泽东的《词两首》时,很多学生对毛泽东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热情奔放的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完《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这两首词后,借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其他作品,告诉学生毛泽东的作品还有很多,都非常优秀,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网络、实体书店以及图书馆等途径去阅读,一定会大有收获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去搜索、阅读书籍,实现了广泛有效的阅读,开阔了眼界,其知识面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总之,要想真正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功能,除了从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和实现广泛有效阅读这四个方面入手之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与途径,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慢慢摸索、认真研究,寻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寻找到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14
1.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 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教师可充分利用实验小制作引入新课, 唤起学生的注意, 并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使他们乐于学习。例如,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时, 教师先教学生做两个物理小制作:一个是制作“不倒翁”———将一个鸡蛋的尖顶端开一个小孔, 用吸管或其他方式将蛋清和蛋黄全部取出, 形成较完整的蛋壳。把小重物小心地放入鸡蛋中, 用胶水把其固定在底部, 学生还可按照自己的喜好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装饰。制作完毕, 将不倒翁左右压倒, 不倒翁并不会倒, 仍顽强地恢复到竖直状态。另一个是制作“多用透镜”———将一个有盖的圆柱形玻璃瓶灌满水, 且盖紧盖子, 瓶内留一个气泡。在玻璃瓶下面放一张有文字的纸, 透过水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可当做放大镜用;透过气泡可以看到缩小的字, 可当做凹透镜用。如果将圆柱形玻璃瓶横放在桌面, 气泡在瓶的中部, 这说明桌面水平, 可做水平测试器用。学生在制作中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 就能较容易地掌握放大镜和凹透镜区别的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除了完成课本要求完成的实验外, 还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 例如辨别“银链”的真假、用回声测量距离、测算自己上楼的功率、比比谁对地面的压强大等, 以发展学生的兴趣, 使抽象的概念、公式变得直观易懂, 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2. 掌握扎实的实验基础, 促进自主探究
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中, 教师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每一次做实验, 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实验, 还要认真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 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 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 在连接实际电路中, 为了确保用电安全, 学生必须先连接好电路, 让教师检查后才能接通电源进行实验。而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 教师要强调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应先调节横梁平衡再把物体放在左盘上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便可独立动手实验, 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拥有这种基础, 学生就能自主探究其他相关的物理实验。比如, 测量各种物体的质量, 测量牛奶或石头的密度, 测小灯泡的功率, 模拟安装连接家庭电路等。这样,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操作, 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的小实验、小制作, 如“纸锅烧水”、“小孔成像”、自制“土电话”和“水气压计”等。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 往往思维较活跃, 求知欲望高涨, 更期待进一步对问题的探索。通过探究课外的小实验、小制作, 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 拓展思维的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以激发学生求异求新的欲望, 培养学生通过推理、假设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教材仅是个例子。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其方案、方法较为单一, 如果教师只按部就班, 则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常见的实验知识为基础, 向外拓展, 使学生向各方面、各层次进行创新思考分析, 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教师对各方案进行评价, 选出最佳方案,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在“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中, 可选择测煤油的密度, 实验有三种方案: (1) 先用天平测塑料水瓶的质量m1, 再用天平测一瓶煤油的总质量m2, 后用量筒测这瓶煤油的体积V; (2) 先用天平测空塑料水瓶的质量m0, 再在瓶里装满水, 用天平测总质量m1 (就可知瓶中水的质量———知道水瓶容积) , 后用天平测装满煤油的瓶子的总质量m2; (3) 先用天平测一整瓶煤油的总质量m1, 再将瓶中部分煤油倒入量筒中测体积V, 后用天平测瓶中剩余煤油和瓶的总质量m2。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得出方案 (3) 最佳。因为方案 (1) 步骤太多, 煤油在倒入倒出中易泼洒出来, 导致误差大;方案 (2) 虽少了回倒时产生的误差, 但水不一定纯净, 得到瓶的容积也会出现误差;方案 (3) 相对实验误差小很多, 它没用到水, 也减少回倒时产生的误差。这样, 给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再给予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创新教学评价,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结束, 对于他们做出的结果,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加以评价。评价时, 教师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已掌握知识要点、难点, 形成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要看学生掌握了什么, 超越了什么,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对此进行表扬。师生共同总结收获, 这个环节不仅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验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6-06
如何提高文学作品教学有效性的思考10-20
如何提高幼儿绘画教学的实效性06-18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07-09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0-27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08-27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10-19
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科课堂有效性06-03
如何提高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