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用10篇)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化的日趋普遍,我们的社会每天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推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主要原动力无疑是现代化教育。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国家教育部正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试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更大的自我探究力和创造力。幼儿学前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萌芽,是培养孩子们健康身心发展的奠基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思考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正确把握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我们选择适合幼儿的(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的,能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对幼儿长远发展有益的,有多重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思考其蕴涵有哪些教学的价值。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后再分析和思考:哪些价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动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渗透的,以此确定活动的教学侧重点。
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这里有三层意思:
1.目标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
2.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可测的、可评价的,切忌太空太大。
3.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三、选择有效的方法手段,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好课的标准是真实、自然、简单,如果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一节好课也应该是真实的(能看见幼儿最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扎实的(每个环节都很扎实,没有花架子,幼儿从中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朴实的(自然不做作)。
1.教学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讨论交流、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例如:健康活动“心里的小鸟”中体验法的选择。
2.教具、材料要能帮助幼儿主动高效地学习,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操作起来方便。是选择课件,还是图片、实物都要依据活动的需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例如:健康活动“心里的小鸟”中小熊表情脸谱教具的的选择。
3.教具、材料何时呈现?如何呈现的问题,幼儿座位安排的问题等,都是活动前老师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四、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例如:活动的结尾环节,老师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等会儿老师带你们干什么干什么,等会儿你们去干什么等,其实活动结束并没有或不可能兑现。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活动并非少见,老师的初衷或许是想让幼儿仍然保持兴趣使活动持续延伸,或许就是无意识的随口出。而实际上,这样的结束毫无意义,还可能会令孩子产生老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成功的教学结束语,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活动结束并非一定要用什么花哨的语言,但是,一
定要注意自然熨贴,水到渠成;简明扼要,干净利落。
五、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1.有效的提问。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也不一样。
2.有效的引导。如何做到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对教学内容钻研要透,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不少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深层蕴含的内涵,所以,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就很难到位。其次,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3.引导幼儿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发挥同伴资源的作用。
六、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反思不是简单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应该是更深层次的,要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我们的反思往往是从寻找自身问题出发的,似乎带有一点自我批评的感觉。但这种情况给反思者自身带来不成功感,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因此,我们提倡在反思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分析教学之所以取得有效性的原因,这样的评价会更有激励性。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做有思想的教师。泰戈尔说“最远的距离是到达你自己”,就是说改变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这样教学活动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实。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关键词:课堂,新课标,自主,探究,合作
一、引言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耗时低效, 学生参与度不高, 两级分化严重的现象。如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成为一线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 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和统一。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既有 “教”的活动, 也有“学”的活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 更体现“学”的有效性, 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有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自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提出有效教学理论以来, 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就未曾中断过。有效的英语课堂不仅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 掌握交际能力, 而且要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及文化积淀, 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杨宏丽、陈旭远2013) 。从学思结合、为思而教的教育理念看,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恰当的方式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个性化理解语法知识, 激发表达 (黄振远、兰春寿2015) 。 据此, 本文试图建构有效课堂的“导—思—言—感” 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导—思—言—感”结构要素体现了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基本环节。导, 即导课, 联系着旧课和新课, 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 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思, 即思考, 体现着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课堂的下一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言, 即表达, 包含说和写两种语言表达技能, 说和写是思维活动的产物, 是英语学习的输出过程, 也是评价思维成果是否达成预期目标的环节。感, 即感悟, 课堂或课后反思, 是学生自我总结互相学习的一个过程, 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学习方法, 互相借鉴经验教训的习惯。
三、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实践应用
本节以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三~四单元复习课为例, 介绍如何利用“导—思—言—感”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本课为初三年级的复习课, 单元的语法主题为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话题为Friends。以下是本课的教学流程:
(一) 导的环节 (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与教学的成败是有密切联系的。导课的目的就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新旧知识的课堂衔接。心理语言学认为, 语言学习与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的学习就是语言应用的过程。因此本课以朋友为主线出示了教师与朋友相聚的三张照片, 通过讲述与朋友的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并为学生的思考打下伏笔。 “We are good friends, but sometimes we have many differeces.She is more outgoing than me.Can you say some differeces between us according to the pic- tures?”学生通过对外貌的描述复习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变化规则。
(二) 思的环节 (8分钟)
思考并表达思考的内容是融思索、探究、练习和交流为一体的思维活动。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教师与朋友的比较进行思考和描述 (The dif- 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her good friend) 。二是想象自己与朋友的相同和不同点 (The differ- ences between my friend and me) 。三是思考朋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于人际交往是否重要。 (Is it important for you if you are different or the same?)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学生通过复习课本单词late, bad, heavy, tall, thin, interesting, happy, few等的比较级、最高级并通过完整的句子表达人的特征。学生谈到 “My friend is more popular than me because he likes helping others and he does better in schoolwork. I should learn from him”。
2.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人与人的差异在学习生活中表现, 思考与人相处的法则。比如学生谈到“I don’t think differences are important in friendship. ” 情境就是美味可口的汤, 知识要融入汤中, 学生才容易理解、容易消、容易吸收, 才容易把知识内化为个性化的东西 (余文森2009) 。
3. 探讨文化共性与差异。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而真正探讨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因素的研究则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 (李永大2015) 。
(三) 言的环节 (22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语法及语言知识,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如分析、评论人物。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教师首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朗读课本上的短文, 声情并茂地亲近语言, 引导学生朗读或诵读一些短小精悍、趣味盎然的文章 (黄振远2013) 。
2. 根据文章或对话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创设环境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安排小组讨论等。
3. 课堂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输入量的大小,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增加阅读的内容, 以“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抓住大意, 理解作者的意图”为目标, 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4.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安排写作环节。 (1) Who is your forever friend? ( your parents, your teachers, your classmates, books, music...) (2) The reason why he, she or it is your forever friend. ( 写出二至三条理由) (3) How do you treat him, her or it?
(四) 感的环节 (10分钟)
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正是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 它的表现形式不一, 口头的、书面的, 用文字、用图画, 甚至是可以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 都是“感”的内容。笔者在本环节附加了一首配乐诗歌 (A Forever Friend) , 供学生欣赏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提高课堂有效性同样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学生要注重培养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合作、探究, 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好办法。总之, 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价值追求, 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 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 把握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 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英语中, 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黄振远, 兰春寿, 黄睿.2014.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4) .
黄振远, 兰春寿.2015.初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2) .
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永大.2015.英语教学和文化相结合的问题[J].中学外语教与学, (2) .
余文森.2009.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55-1
一、有效性备课
有效性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要提倡全方位备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固然要备,更重要的是要怎么来实现和落实三维目标。我们提倡备考纲,备考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作业要精选,分层作业,分层检测。
集体备课是有效性备课的重要保障,可采用“引领——合作——交流——整合”的方式。①引领:由备课组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②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③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④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
二、有效性讲授
新课改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教师的“讲授”似乎不重要。其实,必要的“讲授”是不能少的。教师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可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讲授时,可这样比喻:同学们在学龄前,由于生活能力弱,总是在父母亲的身边,生活的空间非常小;上幼儿园、小学后,由于生活能力强一些了,生活的空间也大了一些,在父母身边的机会少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生活能力不断增强,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离父母亲也越来越远。由此使学生理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原子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原子核远的区域内运动。
打造有效性课堂,要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发现,就没有思考,也就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创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各种好方法,只有这样师生才会在互动中教学相长。
三、有效性提问
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提问,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设计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的提问。一方面,教师应提出一些能促进知识与技能有一定提高的,并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产生联想,使教学的重点、难点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中渗透与理解。
笔者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的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学生实验——自主探究——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首先,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干电池产生电流使小灯泡发亮,电能是由什么转化来的?火力发电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然后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1]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 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 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设置如下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在锌片和铜片表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反应中电子如何转移?
②铜片接触到锌片时,为什么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③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析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④溶液中有哪些看不见的过程?
四、有效性实验
有效实验,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实验,还要精心准备实验,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要让学生做的实验,更要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偶发性因素,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实验目的和设计实验的意图等。例如:做Na2CO3和NaHCO3与盐酸溶液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实验,可先将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加入两个小气球里,在两支试管里各加入1mol·L-1HCl3mL,将气球在试管口上扎紧,实验时同时将两种固体倒入试管里。实验简单、方便、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他们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而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其中课堂上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做演示实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前提是课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实验成功。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成功与否,哪些学生能荣幸上台演示?教师可根据实验类型与难度挑选学生,既可以作为对学习上有明显进步学生的奖励;也可以作为成绩欠佳而动手能力较强学生的鼓励;更可以推选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此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被鼓舞、被信任、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时,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学得更好。事实上多数教师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如:盐溶液的酸碱性、金属与酸或碱的反应、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实
验
方
案
五华县大都中学
张荣忠 二 ○ 一 二 年 九 月
《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实验方案
五华县大都中学
张荣忠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提出《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这一课题的原因是:第一、我校是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从我07年进校一直到今年,我个人觉得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办学水平低下,部分学生厌学、生源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学生中“不同智”现象越来越突出,我校的教学成绩相对滞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或策略使这些学生能得以提高,我们认为,我校的现实迫使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第二、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重视人的发展和培养,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仅注重知识研究的结果,而是更重视研究知识的过程;不是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课堂上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师生的互动性学习。第三,科研应该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实践是教与学,也就是说,要通过我们教师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升我们整体的水平,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好成绩,那就不会辜负大都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望。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去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1.实验假设: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物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
2.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根本基础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从事自觉的活动,可驾驭自身的发展。教育是人发展自身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和能动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主动发展的教育,而不是被动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使学生以其自身发展的主动意识参与全过程。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的另一理论依据是,著名教育家的理论阐述。如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也认为“教育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现代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也说“教师的工作就是有效地教育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等等许多教育家的著作为我们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会以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学价值论,运用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
三、实验目标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这里的“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需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其次是明确学生们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教学;再次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四、实验对象、方法及手段
1.实验对象:大都中学初三级全体学生
2.实验方法:
(1)运用群体优化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研究内容,有分有合。
(2)调查法: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物理教学效率的症结所在。
(3)资料法: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查阅有关资料,借助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实验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详尽的背景资料,并更新了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
(4)培训学习法:首先由部分课题组成员外出到兴华中学、华新中学、实验中学、双华中学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他们带回的学习内容及体会,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育思想。
(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及时撰写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市级教研活动,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在校内开展公开课观摩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认识过程,采用个别到一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处理方法。
3.检测手段:(1)评估的方法:①观察法:观察学生课内课外的表现和知识掌握、觉悟提高的情况。②问卷调查法:通过每一学期末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③考试法:通过市县组织的权威考试了解教学情况。
(2)评估资料的积累:记名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将评估情况抄在本期物理作业本第一页上;无记名问卷调查情况由教师统计整理保存。权威考试交学校教导处存档备查。平时观察情况通过写教学后记保存。
(3)评估结果的分析:通过评估结果的分析,定期写出阶段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论文。
五、实验原则
根据物理课教学目的与任务以及实验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识论为理论指导原则,优化教学过程。
2、教师诱导,学生探索的原则。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诱导,科学提出讨论的问题,培养学生上物理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立足于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原则,不增加学生负担。
4、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研究学生为基点,认真积累材料,如实作出分析。
六、实验内容
1、备课策略的研究。这是上课的第一步。老师的备课,再也不能象过去单纯的为传授知识而上课,而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 地去学习。而备课中,就应当重视上课过程的设计。例如,标明所授课的题目;从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提出教学本课的要达到的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以及课时安排等。
2、上课策略的研究。“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有充分的合作,教法与学法要有很好的融合。在上课策略上我们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几个障碍;我们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知识障碍。由于过去的知识没有学好、没有弄懂、或者产生遗忘,学生在学习后面知识时,产生这种障碍。我们教师要进行知识补救、知识沟通,或者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等等。我们也要消除学生的方法障碍。学生自主学习指导不好,往往使学生一筹莫展,常不知从哪里入手。这时我们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点拨开窍,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我们还要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一些学生思维不活,特别是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思维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对此我们教师要进行思维沟通,使他们能从多种思维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领悟到“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们更要消除学生立志障碍。现在的学生任务重、作业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时学生对疑难问题缺乏钻研精神;有些学生上课坐不住等都属于学习中的意志障碍。因此,我们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要巩固他们学习的信心,多鼓励他们微小进步,这样才能排除学生立志障碍。一句话,教师上课一定要研究学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课堂上的确要推心置腹。
3、自主学习的研究。在教学活动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教师组织任何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是为了使他们掌握知识。离开了学生就不可能有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具有能动性。只有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才能掌握教材,思考,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4、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转变学生多年养成的习惯“听”教师讲课的“惰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子课题
(一)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1、备课策略的研究
2、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3、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4、反馈策略的研究
(二)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1、怎样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2、培养合作学习品质和能力的研究
3、如何从合作学习中提高效率?
(三)如何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新型的师生关系心理因素的分析
2、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如何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1、怎样以知识为载体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
(五)“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中过程评价的研究
1、过程评价的目标研究
2、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
3、过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七、实验过程
1、每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入学习有关新课标文件,学习有关理论,认识这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备课组为单位,各领取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相关的研究方案或计划。
3、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分三部分:(1)研究的过程和实施方法;(2)研究的成果或经验;(3)理论的上升或论文。
实验步骤及时间: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12.9——2013.1)成立课题组,制定方案。对相关文献进行查索研究。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3.3——2014.1)在实践年级中,收集实践资料,及时发现问题适当调整,开课研讨,总结提高,提炼创设双主题互动式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范例。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4.3——2015.1)对实践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5.3——2015.6)撰写研究报告,结题验收。
八、保证措施
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加强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九、成果表现形式
阶段性成果:优质课、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终结性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等。
十、课题组构成
1、课题研究结构:
课题负责人:张荣忠
课题组成员:廖兴华、廖木龙、缪国兴、徐辉杰
2、课题组成员分工:
(1)张荣忠:总负责研究工作、课题实施全过程、理论分析、负责搜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材料,修改和审定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摘 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大,在此环境下,必须对教育事业进行深化改革。小学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摇篮,是对未来发展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新课标改革所提出的重要要求,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24-01
课堂教学是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组成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基础。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思维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长期以来,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不高,这个问题在小学尤为严重。数学教师在“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导致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常常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偏离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就是为了改善这一现象而提出的,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针对这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配合,并做出合理的改善和创新,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1.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陈旧的教育观念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枯燥,死板,教师以“一言堂”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小学生仍处于儿童阶段,注意力及学习兴趣方面都有待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如果教师意识不到教学主体,那么教学质量是难以提升的。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响应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例如:2017年4月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2年级1班的一堂数学课上,教师在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图形的运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看幻灯片、折纸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什么是对称轴、平行、平行运动等知识。授课过程中教师一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时也是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开展合作式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的环境下得到大力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将优良学生进行分组,老师以辅助的形式进行引导。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能力较弱的在其帮助下激发出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的进行学习。这种分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多开展此模式进行教学。
3.合理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性,多数教学内容都需要逻辑思维去解答,但小学生处于思维初步形成的发展阶段,逻辑思维尚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把教学内容当中的知识点结合具体生活或具体事件。例如:还是在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2年级1班的数学课上,教师在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教学时,通过对电影院座位的提问;让学生对万以内数字有一个生活化的理解。由此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类似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复杂、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更简化的、具体的传授给学生,在理解难度上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工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构建情境课堂
据调查,普遍的小学生都认为数学教学比较枯燥,难懂,致使部分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抵触心理。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缺乏耐性这是小学生具有的特性,而数学学科是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因此如果遇到难题,小学生极容易气馁,半途而废,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可以用趣味游戏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情境对问题进行抛砖引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设置问题情景时候,应当注意趣味性的合理增加,因为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爱玩的天性,增加趣味性的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兴趣。一旦兴趣得以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也会随之提高。因此,构建情境课堂,开展趣味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5.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于年龄小,还不具备良好的自信心,数学教育应针对这一点展开工作,帮助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和真实想法,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肯定,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积极,对教学信息也是一种有效反馈。在构建课堂评价体系??注意,不能单纯的从成绩方面进行评价,而是要综合小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让每个小学生都得到正确的评价,使课堂评价体系公平公正,并且要对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评价,使课堂评价体系多元化。由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培养小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必要途径,也是完善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科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环境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师要积极的优化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要合理的改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并确保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6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为了配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就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和计算一样,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到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所说的那样:“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联系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地学习。要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认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然后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认识水,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物。结合自来水厂讲述水的净化方法等知识,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结合,体现STS精神,使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化“
纵观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化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第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防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寻找锈蚀程度不同的铁片或刀片。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锈蚀品,取一片完全锈蚀的刀片,让学生用这片刀片去削铅笔,结果,铅笔没有被削成,而刀片却断了,学生皆惊讶。然后再提出疑问:
1、钢铁锈蚀的原因是什么?
2、钢铁锈蚀后有什么危害?
3、如何防止钢铁的锈蚀?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教材的变革使人耳目一新,它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能力得到加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学好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内容时,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收集整理二氧化碳的用途;进一步分析推理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2、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干冰是什么?干冰有哪些用途?去感悟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请教专家、学者的方式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发生?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根据教师的.点拨,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知识,也能对该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体现“情感化”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飞跃、逐步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特殊的阶段。但是,初中生感情脆弱,情绪起伏较大,要搞好化学教学工作,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重视化学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正效应,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健康的发展。
主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场所,要做好化学情感教育就要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首先,老师要做到以饱满、真挚的情感进行教学,才能形成学生愉悦的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上教师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都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促进师生深层的沟通和合作交流。学生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教学过程;最后,老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疑答难,做学生的向导,适时地给学生指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新课程改革使得化学课堂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命活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7
一改变教学模式
1. 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习惯
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 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学顺利进行, 但也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 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 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如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准备过程中, 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 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 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 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形式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 不思创新, 不求进取, 自我感觉良好。
本人通过多年体育教学, 在课堂结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其做法是三部分教学式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 (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 ——恢复和结束部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安排以下课堂结构: (1) 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2) 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 (3) 引起动机——满足活动愿望——适当降低强度; (4) 保持运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 (5) 掌握技能——恢复身心; (6) 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 (7) 调整——小结, 布置作业。同时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 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 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 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
“教无定法”, 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 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 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 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 不但能完成一节课的各项任务, 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 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 不断发展和突破, 提高教学质量。
二师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1.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 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 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 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 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后, 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 感情和信息融通了, 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 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 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 唯我独尊, 课堂就会显得冷淡, 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 ……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时背风、背阳光直射, 上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 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 是否使学生得到了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 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 积极参与, 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 没有尊重和爱护, 就没有教育。
三灌输体育文化知识, 提高兴趣
初中学生, 文化素质不高, 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 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 对体育课看得很轻, 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 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 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息息相关。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 使学生明白, 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 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 从而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增强上好体育课的兴趣。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 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 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 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四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 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得到) 。
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 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 正视自己, 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大胆突破, 既尊重传统, 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 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 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 措施有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对跨世纪的青少年,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 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特点, 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普遍实施。新课标下,如何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有成效,是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作者从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变换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提出个人见解和做法。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一、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一根粉笔,一个黑板,一本教材”的旧教学模式早就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如电视教学、光碟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探究教学等,其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探究教学将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兼容电视教学(应用网络电视软件)和光碟教学(应用影音播放软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1)形象直观,模拟性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联系到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闪电、赤潮、水污染等。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随心所欲”地展示图片和文本。有时,我们可以事先应用动画软件(Flash)模拟一些微观世界(如原子的结构)和一些物体高速运动的过程(如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并制作成课件。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视频播放器播放课件,根据教学需要“放慢动作”,随时“叫停”。(2)超大容量,快捷方便。教学复习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地把众多新旧知识融于一体,反复分批分次地把知识再现于师生面前。(3)跨越时空,资源共享。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空的限制,把不同时期的资料和不同地区的信息同步展示于课堂教学中,做到资源共享。还可以经常使用国家教育资源网接受远程教学。例如,在课堂上播放教学专家的精品课,师生共同欣赏名师的教学风采。
(二)实验探究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缺陷即:什么都是模拟的不是真实的,这样不利于科学地实践与探究。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弥补其缺陷,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进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性。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到真实的物理现象,了解到严谨的实验操作过程,学到规范的实验操作动作。一般实验现象较明显或者危险性较大的小实验可作为演示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探究保险丝的作用等。(2)进行学生分组实验。通常教师先确定实验课题,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七至八人较合适)进行实验探究。有时还把各组分别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作为“实验员”负责实验操作,另一个小组作为“观察员”负责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两个小组可以相互替换角色。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平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进行学生多组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引导、启发和帮助,绝对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全程包办。(3)进行开放性实验。在没有明确实验课题的前提下教师提供许多实验器材,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有时,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疑问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有时,师生可以沿着某个研究方向一起进行实验探究。进行开放性实验时,师生可以自制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也可以试着改变实验条件,探究出不同的实验结果。正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所说:“物理学家总认为你需要着手的只是给定如此这般的条件下,会冒出什么结果?”确实,开放性实验能开拓师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二、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应用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包含实物直观教学法和模像直观教学法。(1)实物直观教学法即把实物直接摆在面前,大家一起观察。在了解一种新的实验仪器时,通常是把这种仪器展示在师生面前。学生可以直接又真实地认识仪器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结构。教师可以方便地对学生进行指导。(2)模像直观教学法包含图片展示、图表比较、模型演示、影音播放和动画模拟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它们有机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使课堂生动有趣。例如:了解原子结构时可以使用图片展示;分析试验数据时可以使用图表比较;了解内燃机时可以使用模型演示;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时可以使用影音播放;认识电流的方向时可以进行动画模拟。
(二)应用幽默教学法
幽默教学法的实质是使用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教学,具有生动、滑稽和搞笑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的互动。根据以往经验,我发现以下几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1)形象地归纳。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或定律归纳为形象的词或短语。例如:在帮助学生认识磁感线方向时,我把“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上的箭头方向是由N极指向S极”归纳为“射死(S)”。学生觉得挺有趣,轻松地掌握知识。(2)夸张地表达。把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或规律夸张地阐述或形象地作比喻。曾经有位学生问我:“通电导体为什么会发热呢?”我回答:“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学生又问:“为什么有热效应?”我回答:“因为导体中有自由电子,通电时它们就高速地跑起来。就像人一样高速地跑起来就热得要命了!”学生会心地笑了。(3)恰当地点缀。归纳物理规律时,有时恰当地点缀一两句话,使语言生动而幽默。有一次,在学生归纳“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时,我故意补充一句:“哦!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也这样,同性相互排斥,异性相互吸引!”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很活跃。(4)机灵地自嘲。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尴尬的场面时,我们要寻找适当的台阶下,机灵地自嘲是一种妙招。有位教师在讲解物理公式的变形时漏嘴了,说:“我要变形了!”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教师马上补上一句:“我老了,变形不了。公式才会变形呢!”顿时,尴尬的场面一扫而光,留下的是教师的机灵。
(三)应用启发式教学法
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诱导、提示和点拨,诱导则是关键。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与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诱导,也可以在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诱导。诱导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指明范围等。
此外,我们还可应用讨论教学法、对话教学法等优化课堂教学。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者认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主体。为了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平等身份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扮演学生的“益友”,以平等的身份教学。在向学生提要求的时候,我总喜欢使用平等协商的语气。当学生提问题时,我经常客气地说:“我们一起来探讨吧!”有时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会主动地靠近问道:“我能帮忙什么呢?”通过适当地降低身份,我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都很喜欢跟我对话和交流,我们的教学活动总是能顺利地进行。当然,前提是不能损失教师的尊严。
(二)互换角色教学
说白了,就是老师当一回“学生”,学生当一回“老师”。这种方式不适合用于整节课,而适合用于教学片段。一般老师先规划一个知识板块或设置一个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准备,然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当“老师”,把知识板块或问题进行化解。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系统地整理知识,尽情地发挥潜力。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和实施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有一次在进行复习课时,我先给学生设了一个知识框架,然后请学生扮演“老师”进行片段教学,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其中一位学生上台表演得有声有色,他还把我当做大龄“学生”进行提问,而我也以学生的姿态积极地回答问题,这样的活动场面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此时,学生自我展示的心理得到了体现,学习的热情得到了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三)爱心式教学
教师用心关心和对待学生,即做到“真、善、美”。“真”即真诚的意愿。在教学中我们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对学生产生偏见,不要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发表意见时,我们要用心地倾听;当学生提出观点时,我们应该用心地欣赏。“善”即善良的心。教师心地要善良,心胸要宽广。现在的许多初中生思想不成熟,也很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在某些对话间,如果教师应对不当,往往就会发生争吵。有一次,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水的沸腾,一位容易偏激的学生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被水蒸气烫着手。我急忙过去,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心疼地问:“怎么啦,伤着了吗?小心点呐!”这位学生马上流露出感激之情。“美”即美的言行。美的语言和行为总是可以给老师塑造美的形象,给学生美的享受。当学生有新发现向我说明时,我总喜欢说一句:“你真棒!”当学生有成就向我透露时,我也常常给予大拇指。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喜欢请学生帮忙;在分组实验时,我乐意作为学生的好帮手。我们平等地对话和交流,积极地互动与合作。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师生一起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探究。
总之,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积极地把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让我们一起更新理念,提高技能,创新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努力地培养学生。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有新的发展,教学质量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参考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
[2]杨绍福.教师写作的三个层次.福建教育,2010(3).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小学杨卫红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课改热点问题之一。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的《求未知加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
别是几。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9,这下,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A(代表1)与8;2与7,3与6,4与5。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
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如教学《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当学生探究出竖式计算的“原始”算法之后我没有直接引出简便算法,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接着再加以适时引导:“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你觉得这样写怎么样”,“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通过一个一个的设问、谈话,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原始算法“烦”,需要“简化”。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由繁到简”,使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深刻。教
师有效的引导,能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更为有效。
3、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也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如教学人教版《第几》,在拓展部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铅笔,请他们把这些材料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我预想中的2种情况,即把它们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铅笔处在第二的位置上。还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为一排,铅笔在第二排。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二、要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更要关注合作探究的方法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重要学习方式。”诚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
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已基本采用。然而在合作探究的方法上还有待于加强指导。如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只听或看一位优等生发言或操作,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不友好、不主动、不倾听等。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方法指导,学生不知道怎样合作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其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独立思考,要在所有学生都有了初步想法的前提下再进行交流、探究。其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观点,并对不同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认识。再次,要帮助学生树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团结互助,才能以诚相待,形成良好饿合作探究团体。第四,要帮助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要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要努力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三、要注重教学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
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数学日记,可以写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记述他们在课堂上探究的经历,还可以畅谈他们的新发现,更主要的是反思学习方法。学生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反思的过程,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经过教与学的不断反思,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楚门中学 谢华锋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已开始,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要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佳,迫切需要提高教学效益。本文从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师生互动、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做到有效教学。【关键词】有效 互动 反思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有效主要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政治课长期得不到重视,特别理科政治是非高考科目,学生更不愿意学,教学效果欠佳。因此,要求政治教师在平时要切实地把有效教学的理念贯彻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感悟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扩大课堂教学效益,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前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什么叫备课,顾名思义,备课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成功地上好课。备什么,怎样备,这是每一个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政治教师怎样备课呢?由于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政治教师还是担任着德育和升学的双重工作,有些教师要么从来不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学生没有积极性、目的性,学习效果差,要么三句话不离本行,一上课就大谈特谈高考。这当然是由一定的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政治教师必须要备好课,而且备课要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我认为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原理、观点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政治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研究教材还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新时政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生活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新闻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时政热点,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和资源。
3、按新课程标准,备好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跃跃欲势,逆反心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是主战场,因为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摒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生命,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手段之一;同时,教学情境的设置也是一种教学刺激,它可以诱发理想行为,比如导入新课、重难点突破、学生得到锻炼、落实思想教育落脚点等。在讲财政的巨大作用是,可导入如下情境: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全世界关注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峻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行成功致电祝贺。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领导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吴邦国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我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成功,一方面离不开这些航天英雄,也离不开这些英雄背后众多无名英雄的多年艰苦奋斗,另一方面,此次神舟六号飞天任务耗资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国家财政投入。表明在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功背后,有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支撑,这些巨额的资金来源则又是多年社会的财政积累,所以社会公众的贡献同样是我国航天飞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问题探究:(1)中央政府承担了神舟六号研究开发的全部资金,属于国家财政的哪项支出?有什么意义?(2)你还能举出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例子吗?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明属于科教文卫支出,反映财政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六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播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知识,又让6位同学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
总之,学生知识的形成源于生活情境,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那种“说教”教学方式,而要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只有运用多种合理的形式,创设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他们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学生的课堂需求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关注课堂上的学生,既要重视他们的认知需求,更要重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和行为需求,以每位同学获得新知识、产生新体验为目标。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如何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呢?
首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要想有所听,就得让学生有所说,那就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尽管思想政治课讲授的是相当严肃的内容,但教师也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心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想学生之所想。例如,在讲授高二《思想政治》教材第一课“意识的反作用”知识点时,前面已讲过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的观点,可是我们造房子时却是先有设计图后有房子,这是不是等于说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于是在一部分学生心中就会产生疑惑。如果教师不去及时了解并排除学生的这些疑惑,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话,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学自己的,师生没有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麻木和丧失。其次,要求教师耐心而善断。教师必须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不能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力图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的轨道中。要注意倾听学生说的内容,善于发掘学生所说内容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的迟疑和犹豫,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甚至是你备课时未曾考虑到的疑点。例如,讲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学生就提到“种蛋得蛋”。即使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也不要简单否定,而是要肯定其合理部分。有了老师的鼓励和喝彩,学生怎会不进步呢?
再次,要求教师察言观色,捕捉情绪。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知到行的转化中起着中介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学中,师生双方若能心意相通,则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会影响到知识的传授。因此,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细心地引导。
三、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当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及时不断地反思。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又如何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思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反思的策略就是写本课教后小结,就一节课的内容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方面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写总体的成绩与收获,力求新颖有意义;写局部的做法与经验,力求独到而实用;写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力求解决而提高;写过程设计的缺陷与教训,力求深刻而警醒;写学生的创造智慧与评价,力求激励而发扬。要体现“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点滴细节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笼统反思,抽象而不着边际。通过这一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好形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加强教学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
1、备课要备三个实际 http://zzz.zjqzez.com/
2、吴作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怎样备好课
http://
3、刘焱 《构建政治课有效课堂的思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6--
5、6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荐阅读:
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11-12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10-16
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08-21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08-27
开展“在新课标下数学的有效教学的探究与实践”活动的体会07-23
五年级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08-30
新课标下的教学05-28
新课标下的新诗教学07-18
新课标下的导入教学05-16
新课标下的分层教学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