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2024-10-19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精选4篇)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篇1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内容提要:初步探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从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等五个方面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总结出:只有在《新课程标准》前提指导下,根据音乐教学现状,用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教学理念,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来指导和培养孩子学音乐,才能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真正为同学们所喜欢,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 主动性 愉快教学 情景设置 激励机制 开拓思想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发展了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了情感的体验,陶冶了高尚的情操。音乐课堂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新教材的使用中,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摆在广大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审美能力,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音乐课堂教育不是要把学生们培养成音乐家,不是要培养尖子生,而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全体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为目标。如果把音乐课上成纯专业技能课,忽视全体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就会形成要唱歌就必须会识谱,要唱的准确就必须练习听力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把音乐课当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学生当做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的做法,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或是表面上对一部分学生有一些效果,但却因此削弱了大部分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使他们对音乐课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所以,我们的音乐课应该以快乐的音乐学习为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理解音乐。音乐课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更多的是对学生精神上的熏陶。当学生能够主动地体验、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震撼与感染,比起一味的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约束他们,不妨抛弃那种老师教集体唱的机械模式,而是放手让他们独立的思考,自己大胆的唱唱、做做。可以借助音乐特长生的力量,来带动全体的学生。先让他们为全体同学表演自己的专长,请同学们自己来当评委,再调动起来所有的学生,充分让学生们参与音乐课堂的活动,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这种好的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将不再厌倦音乐课的枯燥。他们从音乐课的表演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教师在这里只是扮演了一个指挥家的角色,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的创造与表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此时,如果在有目的的讲解一些和学生的音乐创造活动有关联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训练,就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时,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点主动权,抓住“动”与“静”的结合。“动”要有秩序和规律,要在气氛热烈、情绪饱满的情况下,使学生勇于发问,让他们有成就感和轻松感;“静”不是死气沉沉,没精打彩,而是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运用两者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零距离接触中打开孩子们的心灵。

二、创造自由、轻松、愉快、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音乐是最富有感情的艺术。因此,音乐课上,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与其交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今天的学生是一群思想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比过去的孩子更广、更深,他们在希望获得教师更多夸赞和信任的基础上,还要求对方的尊重和平等的交流。所以教师就再也不能用眼神去斥责学生,用动作去制止学生了。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导航者,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时,音乐教学过程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感情的大好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多用一些这样的语言:“这样好不好?”“我可以这样吗?”“能告诉我你们是怎样想的吗?”在向学生们征求意见的同时,认真听一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打开学生的心灵,释放思维的空间,在师生平等的、互动的基础上去鼓励学生。这种感情交流的过程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变化,使学生的优势中心及时地实现正向转移,将新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授同步进行。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营养,从而师生双方愉快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教师用适时的表扬、用赞许的眼神、用会心的微笑、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来消除学生们对教师的恐惧,调动他们的内心情感,积极配合教师,一同创造出自由、轻松、愉快、融洽的教学氛围。

三、化抽象为具体,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教学的方法

和其他艺术相比,音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门纯粹听的艺术,它是流动的,是时间的,是抽象的。《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由此可见,音乐是不可言传的。我们见到的只是一些音乐符号,听到的只是一些强弱、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如何把这些听觉符号转换为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们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哲理,就可以采用化抽象为具体,利用实物教学和创设情景的方法。

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听”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忘记了,但“看”的效果就明显好得多。而且,针对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仅仅能维持十几分钟的特点,音乐课堂上就最好有能够“吸引眼球”的内容。实物教学是最简便的,需要什么拿什么就可以,目的是让学生们再看过实物教具后,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印象深刻自然就记得牢固、扎实。面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表达内心的感觉时,就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利用富有趣味性、教育性并对音乐教学起到辅助作用的现代化电子、音响设备以及环境的布置来创设一种物质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感知觉,使其参与体验。“情境”与“物境”相比,更多的是用“心”的参与。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在直接或间接的经历着悲欢离合的人生百态,这些都让我们不断体验着快乐、痛苦、兴奋、忧郁、焦急、失落等情绪,这些情感体验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音乐作品联系起来,用心去体会作曲家的心情,就不会在作品的理解中感到吃力。

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音乐课堂当然少不了学生的表演。优秀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到前面来表演,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及表扬,从而更加热爱上音乐课,盼望上音乐课,在表演中找到自信和满足,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但是其他大部分学生或是性格有些内向,或是害怕出错而引来同学们的嘲笑,放弃了表演的机会,没有突破就没有进步,导致恶性循环,因为惧怕表演而对音乐课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情况,不但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是不利的。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铃木镇一认为,教孩子学音乐时应向父母教孩子学说话一样,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得再差,父母也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的赞赏它、鼓励她。音乐教师也不要怕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上千次失败,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的站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赏识,学生也会获得成功的快乐,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来时,万事俱成。”

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连接师生双方的桥梁,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们最需要的就是来自教师的微笑、耐心和鼓励。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关系着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在孩子们感到害羞、不自信、无助时,我们宽容的微笑、鼓励的眼神,都应该毫不吝啬的送给他们。面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甚至避免批评,努力发掘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在孩子们感到害羞或没有自信时,教师应该用鼓励的词语鼓励他们勇于突破自己,相信他们能够做得更好。受到集体排斥时,教师应以长者的身份对其进行鼓励,并表示非常乐于和他们合作,给他们以优越感,告诉他们点滴的进步,帮助他们摆脱阴影。当学生们从音乐课堂中获得自尊心、自信心的满足时,就会兴趣盎然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高效的。

五、突破常规,开拓思想,丰富内容,提高质量

实事求是是传统美德,解放思想是新时代的召唤。作为音乐教师,解放思想,不但要做到从旧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中走出来,还要有创新思想、创新意识,突破教材、教参,突破教学方式,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组,从而适应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的课程和教法是陈旧落后的,信息技术含量是很低的,并且着重于技能的训练,忽略了理论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大多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上大都是“灌输式”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更多的音乐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有不断的突破常规、开拓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新能力、新方法进行音乐课堂教学。那么,在完成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注入一些新的内容,也是可以的。现在,基本所有的同学都对流行音乐特别感兴趣。正在热播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主题曲《希望》,几乎每一位同学都会唱,也喜欢唱。用它来引入《桔梗谣》的学习,从中引出朝韩民谣的特点,或者作为竖笛教学的演奏曲目,是备受学生们喜欢的。因为学生所喜欢的音乐,是以符合自己的感情要求为目的的,而流行音乐正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情感需要。再加上流行歌曲的内容通俗易懂,旋律清新,节奏明快,歌词内容贴近生活,社会传播媒介和社会音乐对学生们的影响较大,流行音乐才会很受欢迎。在很多流行歌曲中,不乏倡导人间爱心,提倡环境保护,表现爱国主义的内容。这些歌曲曲调优美动听,内容健康向上,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我们恰恰可以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唱好一首好的流行歌曲,为学生弹奏一首优美的通俗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利于音乐课堂的教学,还可以使他们在学校紧张、单调的学习之后,感受快乐、陶冶情操。教师不能制作教材和教参的“留声机”,要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爱好,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形成可行性的课堂教学思路,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和发展个性的原则,开拓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的气氛中感受音乐,完成教学任务,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前提指导下,根据音乐教学现状,用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教学理念,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来指导和培养孩子学音乐,才能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真正为同学们所喜欢,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参赛学科:小学音乐

论文题目: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参赛老师:陆 顺

工作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实验学校

电话号码:***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篇2

在一个五六十人的大班级里,教师要担负起协调这么多学生的活动,注意力和学习的责任,确实很不容易。因此,制定一系列课堂管理规则,是非常必要的。规则的制定,可以使课堂更井然有序,教师也更省时省力。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并注意管理方法。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师的讲课,影响学生的听课,影响我们的教学质量。究竟什么能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管理,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算成功的呢?就此,我有几点浅知拙见与大家探讨。

一、了解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入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创造。苏霍姆林期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小孩子对成人的表扬与批评其实很敏感。不幸的是,我们许多教师认为捣乱行为更应引起注意,因此总是对捣乱行为而不是认真行为作出反应。表扬与批评,是那么神奇,特别是对想法单纯的低年段的小孩子来说,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对他们产生影响。我也尝试过,当我批评某学生不认真时,其他人依然在闹,而当我说看看今天谁做得最好时,马上全部人就集中精神了。

二、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上认为,人在心情愉快时,更容易接受事物。因此,好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已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让她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三、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的东西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保持注意力。而对那些强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执行,而精神涣散,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因此,当整个课堂吵吵闹闹的时候,教师也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了,那就是:你的课堂够吸引力吗?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不久,课堂要作到一松一紧,张弛有度,更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四、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另外,教师的仪表风度、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教学方法是否灵活,都影响着课堂的效果。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管理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心理和学习的需要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如何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兴平小学校

何兴明

唐善明

“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这段话足见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并注意管理方法。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教师的讲课,影响学生的听课,影响我们的教学质量。究竟什么能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管理,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才算成功的呢?就此,我有几点浅见与大家探讨。

一、教师的仪表风度,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必须要言传身教。“言传”和“身教”作为教育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手段,历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言传”固然重要,但是“身教”更重要,它是通过自己的仪表风度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包括我们的衣着、发式、举止、姿态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风格态度等内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言传”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什么样的仪表风度有利于我们的课堂管理呢?我认为,应该做到:衣着打扮整洁干净,美观大方;行为举止文雅礼貌,稳重端庄;待人接物热情和蔼可亲;教态自然典雅,从容潇洒等。

二、教师的自身的素质、能力、影响课堂的管理。教师是社会的人,也是一面镜子,从教师的身上不仅可折射出当代社会的知识、科技发展状况,更能体现出当代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及为人知道。教师有没有威信,在于能否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而这又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使学生折服。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些年来,我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无论是进修学习,还是继续教育的各种考试,我都是认真对待,刻苦努力,要真实的成绩,我觉得这样对自身有好处,掌握真本领,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才能更好的管理课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影响课堂的管理。课堂的管理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过程,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在管理方法上,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种配合:

首先,严格要求与宽宏大量相配合。时代在发展,社会和家庭都有很大的变化,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父母都在外打工,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看管。受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影响,个性都比较强,尤其是差生,毛病比较多,他们违反学校纪律成了家常便饭。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宽宏大量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能依着自己的气,不要轻易的就发火。尽量做到不要使用消极否定性的语言,多用积极引导的语言。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良行为的缺陷,更要指出学生努力改进的方向。让学生充分感觉老师的宽宏大量,而更加尊重老师。

其次,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肯定要批评他们,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我们的课堂管理。再次,亲近与远离要适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致有四种情况:

1、紧张型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主要依靠强制手段,方法粗暴简单,学生对教师心怀不满,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教学气氛沉闷压抑。

2、冷漠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缺乏热情,只管教,不管学,对学生不冷不热,不闻不问,学生对教师则不亲、不热、不爱、不恨,“敬而远之”,教学气氛平淡无奇。

3、庸俗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过分迁就,该严不严,该管不管,短期内似乎亲密和谐,但时间一长,则教师威信扫地,令不行,禁不止,教学如一团散沙。

4、和谐型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对学生热情尊重、信任、敬重和爱戴;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怎样能够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觉得教师和学生亲近和远离都要适度。

如何有效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篇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对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对中职院校的培养工作给予了很多扶持,这使得中职院校重新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数学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各专业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辅助功效。文章结合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措施

近年来,中职院校在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下蓬勃地发展起来。然而,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有效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很多都是因为成绩不佳才选择就读中职院校,因此,相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基础而言,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尽管其同高中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大致相同,甚至难度较低,但在学习过程中仍是比较费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兴趣,常常是抱着“无所谓”的心理进行数学课程学习。

2.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差

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看到学生表情麻木或精神溜号,有时还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进行不良干扰。这些表现产生地重要原因是学生对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数学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完全不懂,这些导致其课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差,学习效率低。

二、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1.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有效地掌握,并以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及方式选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进行“雾里看花”式的数学知识学习,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魅力,进而对学习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经过了实践证明的真理。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将这一真理有效地进行实践。结合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专业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予以充分认识,进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在实际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很多数学知识化静为动、化理论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非常显著。

3.教学中尽可能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至于学生对教学方式产生厌倦情绪,进而使其对数学知识没有学习兴趣。要想真正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就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拟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地探究自己需要解决的实际难题,进而在解决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4.“学中做”和“做中学”合理运用

与高中数学教学不同的是,中职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概率统计”中的部分知识时,为了避免出现上课过程中学生听不懂而困乏的现象,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内容分散到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一些小问题中。

5.开展多元评价机制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我们要开展怎样的数学教学评价呢?笔者认为:首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在日常的教学中,每次都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评价,并结合激励机制,鞭策后进生,激励先进生,实现动态式考评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采用综合学分制评价,通过综合学分制评价方法,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由量到质的飞跃,而且实现了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结合发展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促使学生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重新对之前的数学内容进行再学习,再研究,最终实现数学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随着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逐渐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意识到。结合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探索相应的教学质量实施教学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篇4

春亭小学 孔 帅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标准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有了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就能逐显事半功倍的成效了。

1.加强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

学生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 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其次是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和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字迹清楚,格式正确完整。

要求学生书写规范首先我们数学老师平时的板书要规范。比如脱式计算、解方程等我们老师要讲清要点要写规范,比如作图要用工具我们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5.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是体现在对问题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不然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6.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工作中应用广泛,估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提高了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制定本学期教师教学目标,确定本学期重点培养名单。培优补差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1.老师要用心去教,学生要用心去学。

不论是培优还是补差,关键是要让学生用心去学,当然,我们老 师也要用心去教,这是第一步。

2.要确定培优补差的目标。

要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摸清原因,因材施教,确定好培优补差的目标,注重学生智能训练,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学生掉队。

3.培优应立足于课堂,补差更多的是课外下功夫。

补差不仅仅是补知识,更多的是将补爱心、补情感、补自信心、补学生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与补知识结合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多付出些关心和爱心。

4.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为培优补差工作提供良好时机。

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认真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更好的进行培优补差工作。

在培优方面,可多设计有梯度,形式多样的教学知识和练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概括、记忆、创造等各种能力。重视思考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智力。

三、向40分钟要质量。

1.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以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创造出更好的实效性。

2.教学手段现代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感的,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3.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把补困放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 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5.精选课堂教学习题、作业题。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遇到难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最好多讲几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5)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习小组,互助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人才 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互助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高学生整体成绩。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综合学生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遵循“互补原则”,将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优生和差生的“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差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锻炼了优生讲解知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优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缩小班级学生成绩好坏差异;遵循“均等原则”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划分成 “学习促进”小组,成绩水平均等的学生在同一学习小组,不仅方便了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有竞争和压力的学习环境,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压力才有动力,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干劲儿和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群体进行合理划分,不仅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中,共同进步,也促进了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最终达到较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2.在互助式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提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索问题并找到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满足感和成就感,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互助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可以在竞争的学习环境中,你追我赶共同进步,也推动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最终达到较好的数学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让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

五、建立错题积累本。

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这些错误同样是一种资源,如果在错误中总结经验,能很好地把错误转化成教学的有利资源,因此建立并应用好错题本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指导学生定期归类、整理错题本。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好错题。先把做错的题目和错误的解法写在错题本上,用红笔标注改正,然后分析并写出错误原因,接着把正确的解法规范地写出来,最后写出错题的易错点、解题技巧、规律等,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监督学生有效利用错题本。

要想使错题本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必须掌握错题本的使用 技巧。为此教师要监督学生利用好错题本,督促学生经常翻阅错题本,在空闲的时间再做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解题思路、知识点的印象,必要时把错题本里的错题汇总成一张试卷,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前再做一遍。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建立的错题本不同,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互换错题本,互相学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教师定期对学生的错题进行综合讲解。

教师可以定期从学生的错题本上选择重点突出、有典型意义的错题,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障碍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对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错题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建立利用错题本的开始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监督、鼓励作用,才能使学生善待错误,发挥好错题本的作用。

上一篇:数据统计资料下一篇: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