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精选11篇)
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1
反观现在的教学, 总会发现一些低效的教学行为, 导致教师辛苦的教, 学生费力的学, 教与学的效果都不理想, 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达成。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足够重视, 把寻求有效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笔者作为初中物理教师,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从以下几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阐述。
一、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 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积极合作, 参与课堂教学, 使一贯说教的教学课堂活跃起来, 真正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水平。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动口的能力。要求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准确、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学会表达, 主要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 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 可以在黑板上提示学生汇报的流程, 明确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 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二是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 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教师的参与, 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他人交流。三是发挥合作学习的优点。合作学习弥补了个体思维的局限性, 在大家的讨论中, 引起思维碰撞, 拓宽了探究的视野, 开阔了学习的空间。把以往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学习方式转变成师生、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 而且还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不再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 有了更多地自由发言的权利。
二、物理教学必须体现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富有成效地结合和表现。创造性在优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一是教学内容处理的创造性。对于整个教学内容, 从导入新课, 讲解答疑到巩固练习, 检查评定, 都必须注意创造性的处理。二是教学方法运用的创造性, 因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教师个体的特殊性, 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工具等的总称。现在的教学改革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并给出了具体的标准, 教师也在按照要求执行, 但是很多教师运用的效果很不理想。一些教师只是在套用和模仿, 没有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应用, 还是“穿新鞋, 走旧路”。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 就要做到面面俱到。拿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来说, 不同的教师运用的效果差别很大, 有的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合理, 在课堂使用的时间上安排科学, 真正起到了它的辅助作用。但是, 有的教师就曲解了多媒体的意义, 走入了极端, 让多媒体成为了教学的主导。整节课, 教师和学生都在围绕多媒体展开, 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一些常规的教学手段被置于一边。同时, 多媒体内容比较空泛, 看起来很热闹, 学生会被吸引, 看完后, 会感到茫然, 犹如在看电影, 阻碍了有效信息的输入。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是走极端, 而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改革, 教师要发挥多媒体的优点, 还要避免其缺陷, 并与板书、挂图、实验等常规教学一起进行。
四、教师巧妙运用提问
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是激发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提问的基本阶段包括:1.引入阶段。提问时, 教师应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来表述这一问题, 激发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兴趣并展开积极的思维, 为回答问题做好准备。如用反问提问, 用物理生活实例举例提问等等。2.陈述阶段。引起学生对提问注意之后, 教师需要对所提问题做必要的说明, 引导学生弄清楚要提问的主题, 或促使学生通过回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在陈述问题时, 教师应做到语言清晰准确, 在提示方面, 教师可以预先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提取与组织。3.介入阶段。当学生思考“卡壳”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重复阐述问题, 让学生听清题意;暗示探究思路, 提示问题的重点, 让学生有章可循。教师的介入要把握好度, 学生能回答出来的不说, 没有回答全或不知道的要说出来。
提问的基本原则包括:1.难易适度。教师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问太简单, 缺乏思考的力度, 学生感到不屑一顾, 认为这个问题早就学会了, 张口就能答上来。提问过于复杂, 学生如同无头苍蝇, 不知从哪里切入探究。因此, 教师的提问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设计, 找出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他们“跳一跳, 就能摘果子”。2.面向全班学生。课堂提问由于时间限制, 只能提问个别的学生。有的教师为了抓紧时间进度, 就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 避免了因为其他学生答不对, 还要浪费时间去解释, 这是一种偏见的教学, 不利于获得整体学生的学习反馈。只有不同级别学生的共同进步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 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在提问时, 要从优等生、中等生和落后生中选取几名回答, 这就代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然后进行讲解, 做到因材施教。另外, 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他们有参与思考的机会。统一化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差异太大,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难易适度, 前提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优等生来说是简单的, 但是对差生来说过于难, 这种面向全体的提问是在做无用功。3.有针对性。教师的提问要忌讳空泛、随意性, 提问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 这样就有的放矢地设计出具体的问题。比如, 为了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概念、定理是否记忆牢固等, 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外, 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问题, 不能与课本脱离, 这就背离了教学意义。
综上所述, 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 获得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实效, 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学的生命, 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追求, 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教育大计。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 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抛开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过程。
【责编冯立伟】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2
关键词:有效教学;物理教学;教学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率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教学可以在投入少量的时间、精力、物力的基础上,获得相更多的教学成果,进而完成特定目标,为学校和个人都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1.师生课堂互动差
师生互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但在多数高中物理课堂中,多半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面。学生只是单向接收教师发出的语言信号和画面信号,很少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无论是模型操作还是理论分析,学生與教师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互动,这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对学生和教师在物理这门科目的学习和教学上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教师教学思维与学生接受能力出现偏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判断问题的难易。教师常年累月地讲授相关知识,对这些知识已经熟练至极,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但对学生而言,考虑问题的角度、思维都与教师不在同一水平。但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单纯地以自己的教学思维设计物理课堂,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还有可能会因此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物理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3.片面依赖多媒体,忽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不再陌生,然而,不能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也会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教师过多地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传统真实的物理实验,课堂看似“热闹不已”,实验看似“进展顺利”,但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接触物理实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下降,无法获得真实体验,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就得不到保证。
三、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关注学生心声,适当进行反馈调查
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是各科教师常用的教学反馈方法。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从中判断出物理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力。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项目,然后制成表格让学生回答问题。要鼓励学生讲真话,大胆给物理课教学提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合理要求,教师就要认真考虑、反思,合理采纳。通过调查,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及理解存在偏差的地方。
2.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代性
传统的物理课只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这样的课堂只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和意识疲劳,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用物理教学模具来使知识更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上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无论应用模具还是多媒体,都应适可而止,不能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3.增强教师授课的语言魅力
对于教师而言,语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节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发想象,将枯燥的物理知识以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于学生接受。比喻法和模型化最能体现教学语言的直观、形象,比如:说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径等于100m的大球,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直径为1cm的一个小球。生动的语言描述可以在引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留给其充分联想思考的余地,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难度,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将抽象物质具象化的转换思维,增强知识趣味性。
四、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将有效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既能提升教学质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之收获有价值的物理知识,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J].数理化学习,2008,(10).
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如果以学校的视角研究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则是系统工程, 它是一切学校管理工作总和的终极显性的重要指标。学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寻求教育教学的改进之道, 使教育教学更有效果, 产生更大的效益。
一、重视对教师资源有机整合, 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1. 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 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普适性指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只有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反应, 并通过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时, 其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但是, 研究有效教学行为的意义在于为学校提供有效教学的参考指标。学校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作是让教师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表现出哪些课堂教学行为以及如何去表现这些有效的教学行为,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以及从研究结果形成的结论, 对教师学习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尽管教学活动是复杂的, 教师特定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结果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但是, 有效的教学行为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而在校本文化的背景下更具有推广的价值。因此, 研究学校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为学校教学的有效开展搭建了基本的平台。
2. 对教师的精神品质、人格素养进行再度开发, 形成有效的教师文化。
有效教师的标准除了作为教师的专业要求之外, 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是有效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 而在学校中, 良好的教师文化能使这种优秀的品格成为学校的品格, 团体共同学习则是学校优秀品格形成的力量源泉。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团队, 可以增强师生与所在组织的一体感, 实现组织和师生个体的自我超越。彼得圣吉认为, 深度会谈是团队学习的有效形式。通过会谈方式的学习容易达成一种集体力量, 学校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团体学习中提炼本校优秀教职员工的先进经验, 把模范教师的先进教学思想融入学校精神文化, 进而外化为全校师生的一种精神风貌的过程。比如大力推进“生态课堂”的张家港市第一中学, 学校在实施课堂引领的同时, 不断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 并加以提炼, 归纳为“目标——探究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然后经过全体教师和校长的讨论, 最后组织所有教师学习, 成为学校共同认可的一种价值观。
二、重视学生资源的“再度开发”, 给学生提供最优良的教育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体现的, 认真研究学生, 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 重视学生资源的“再度开发”, 直接决定教学的有效性。
坚持班级结构平衡配置, 促进群体最优化发展。群体虽然具有共同的品格, 但又是有发展差异的, 不同角色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要合理配置, 更有利于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同样, 生态位原理也给出过类似的解释:在一个群落中, 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 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学校或者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其师生的生态主体都应有相应的生态位。每个学生主体为单独的个体, 都有自己的生态位。生态位因学生地位和功能不同而不同, 包括在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上的差别而产生的生态位, 个体的性别、性格等生理、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差别而产生的生态位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诸如是否班级干部、不同的小团体或非正式组织等而产生的生态位。生态位造成竞争与分化, 合理的分配有助于个体互相合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 在学生管理中, 坚持班级的平衡划分, 为每位寻找合理的生态位, 给每一个学生合适的位置与合适的学习设计,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愿望, 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坚持开展学校德育生活化。德育是第一生产力, 它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如何积极地参与学校生活的问题, 开展好德育工作, 是开发学生资源的重要途径, 而以生活为出发点的德育, 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取材, 从最微小的部分做起, 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以便学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重视课程资源开发, 为学习提供最优化环境
课堂教学之外, 学校活动、网络以及社区都是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的深度开发, 可以活跃校园生活, 培育阳光愉悦的校园心理, 对实现有效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说阳光体育活动, 变统一的课间跑、集体操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体育项目, 发挥教师、学生集体智慧, 坚持“个性设计让我们运动效果更好、身心更愉快”的原则, 挖掘了几十种运动项目, 使班级有特色、人人有特长, 让单调的运动变得有趣。比如说运动会的入场式, 每个班级用心设计自己的入场方式, 把运动当做了一种仪式, 看作是集体的展示。
在学校管理中, 管理者如果能珍惜学校的每一个活动, 以课程设计的方式认真对待, 精心安排。而这些活动都能成为学生美好的记忆和幸福的回忆,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其中体味成长、体味集体。正如弗洛姆所说的“集体艺术”:“它以一种有意义的、丰富的和创新性的方式使一个人感到与其他的人联系起来。”
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关键词:
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有效性
前言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上,无论是知识内容的抽象性,还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较之初中物理学习内容都有着一个质的飞跃,加之在高中学习中有相当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知识的获取。因此,往往许多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十分吃力。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物理教学则显得十分重要。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工作经验,从几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1.做好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初中物理知识作为高中物理知识的重要铺垫,相较于高中物理知识而言,初中所学的物力知识不仅容量较小且对物力应用能力的要去也相对较低,如若说初中物理知识学习是一维的,那么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则就进入了二维力学问题。所以,要想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们的高中物理成绩,那在进行高中物理知识讲授之前则必须要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回顾与相关知识点的补充。这是因为当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无法与实际学习要求相一致时,势必会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巨大的阻力,而一旦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就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甚至产生放弃物理学习的想法。而做好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不仅是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或扩充,还是对基本物理概念的回顾和基本物理方法的深入,同时渗透一些高中的物理方法与思维,也为做好后续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放慢初期学习步伐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扎实的物理分析理解能力。当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如果马上进对其进行大量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样对学生来讲是很难的。除了进行相应的知识衔接教育外,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适应期。这一学习适应期主要由教师进行相应的安排。那么在教学的初期,物理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一次到位,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给学生一个知识回顾、理解、消化的缓冲期,为后续学习打下较为稳固的基础,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
3.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想做好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激发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生活,让物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进而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乐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动量的学习,动量是高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学生在初中时没有接触过,怎样引入教学需要进行实际例子的选择,人从高处跳下来为什么有下蹲的动作,而不是直立。在一些轮船的边上为什么要绑上废旧轮胎,跳高比赛为什么要放上很厚的海绵垫。当提出这些实际问题时,学生在思考这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动量的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引上正常的轨道;其次,重视物理实验,做好每一次实验课程,通过直观的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是说明物理基本规律原理的良好的证明。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在实验室或者借用器材,甚至还可以自制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演示教学,在最大限度范围内给学生以“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学习意识。这样给学生正面的刺激――原来物理这么有趣,渐渐地培养出学习兴趣;最后,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插入一些物理学家的相关事迹,并通过这些事迹让学生们感受到优秀物理学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
4.注重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打好学习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中往往出现了很多抽象且不易理解的物理概念与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往往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学习困难,而一旦这个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在后期的学习中势必会遗留下巨大的隐患,因此,要想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物理教师就必须做好物理概念、规律这些基本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从而为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物理概念、规律进行具体化,也就是说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带领学生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获得知识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让学生们感受到物理课堂所具备的独特乐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粗浅的探讨,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让更多的人们清楚的认识到,高中物理难学早已成为高中生感受到的共同难题,这是因为,高中物理知识其实是初中物理知识的一种延伸,一种提升,其是物理知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简单逻辑到复杂逻辑的一次重要飞跃。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点,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成绩,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提升高中舞教学的有效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智杰.试论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J]高考(综合版).2014-09-01
[2]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04-02
[3]戴丙亮.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浅谈[J]技术物理教学.2011-12-15
[4]蔡香英.运用高中物理新教材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05-01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有效性很难凸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打造初中物理有效性课堂呢?
一、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与本次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可以发声的物品,如,笛子、口琴等,通过在课堂中实践发声的过程,引导学生感知声音的产生与形成,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感知到物理的魅力,也就能更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了。
二、引用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性知识,教师可以引用探究性教学法,运用一些其他模型展现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磁场电流等知识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将小磁针模型和水流等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磁场电流等形态,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探究和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运用发散思维,从而投入到终身学习中去。
三、引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实验教学法,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探究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大胆创新,在实验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记住自己的错误,及时地改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调解教学进度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用探究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打造初中物理有效性课堂。
参考文献:
江立海.新课程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初中物理教学讲解的有效性研究 篇6
要研究物理教学讲解的有效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 即通过教师的教, 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 即通过教师的教, 学生学会了学习, 掌握了学习方法, 提升了学习能力, 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 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其二是隐形的, 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 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 (独立学习) 的机会, 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怎样才能做到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呢?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其中学生“愿意学”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点感想。
一、把教学讲解的有效性落在实处
1. 知识的准确性。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传授知识的内容当然要使用规范的语言, 不能使用方言, 即使是普通话教学, 对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的表述也要讲究准确性。此外, 观点的阐述, 对实验操作的讲解, 事例的引证等, 也要注意语言的科学严密。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查阅资料, 字斟句酌, 反复推敲。例如在阐述热与功的关系时, 可以说“做功产生热”或“消耗热可以做功”。而不可以说“功可以转变为热”或“热可以转变为功”;又如在讲述磁场概念时, 可以说“在磁极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如果说“在磁极或电流周围的空间叫做磁场”就不准确;再如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而不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前几天, 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课, 在讲“误差”的概念时, 说误差不能“消失”, 我认为应该说“消灭”。所以表述准确与否, 有时只在一字之差。当然更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和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 例如应该避免将“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 等等。所以, 教学语言“无所苟”这种精神确实是值得提倡的。
2. 训练题答案的准确性。
训练题选择的如何是教学有效性落实标准之一, 当然训练题答案的准确性更是落实有效性的标准。
例1:一个钢球放进液体里后, 令人惊讶的是, 钢球居然没有沉下去。设想发生此现象的原因, 做出两种可能性的推断, 并说明理由。
分析:猜想将要发生的物理现象, 再用物理原理去分析证明。这种从现象产生原理, 再从原理验证现象的方式, 是试题的一大特点。解题时要分析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并充分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题。
答案:本题的结论可能是:液体是水银;钢球是空心的;钢球上方有一磁铁;液体为绝缘体钢球与其上方物体带异种电荷;液体为绝缘体钢球与其下方物体带同种电荷等。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科学猜想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建立模型法、理想化法、转换法等。
例2:下面是物理学习中的几个实例。这些问题分别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1) 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时引入了“合力”概念;
(2) 在研究多个用电器组成电路时引入了“总电阻”概念;
(3) 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概念;
(4)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5) 在研究电流时, 将它比作“水流”;
(6) 研究欧姆定律时, 先保持电阻不变, 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7)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得出;
(8) 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是否存在。
分析:此类试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解这类题目需掌握研究物理问题几种方法的内涵。
答案: (1) 等效法; (2) 等效法; (3) 建立模型法: (4) 类比法: (5) 控制变量法: (6) 理想化法: (7) 转换法。
3. 探究题结论的准确性。
探究题是我市中考物理试卷的关键性试题, 所以, 在教学中要注意探究题结论的准确性。
例3:小王同学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 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王想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完成如下工作: (1) 这次探究所用的器材有哪些; (2) 写出探究的步骤; (3) 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 你在这次探究过程中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分析:此类题目一般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得出一定的结论。解这类题目需明确题目要考查的知识, 合理的运用器材, 从而设计出探究的方案。
答案: (1) 探究器材:白纸、刻度尺、平行光源、三种透镜;
(2) 探究步骤:a.用平行光分别正对凸透镜照射, 测出它们的焦距, 并做好记录;b.比较三种凸透镜的焦距大小:c.讨论若焦距不相同, 则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有关:若相同则与制作材料无关;
(3)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例4: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做出以下猜想:A:同一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 它的磁性越强。B:外型相同的电磁铁, 线圈的匝数越多, 它的磁性越强。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小丽所在的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 用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电路中, 闭合开关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 记录如下:
(1) 实验中小丽通过电磁铁______来判断其磁性强弱;
(2) 分析_____次的实验记录, 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 通过比较第3、4次的实验记录, 发现猜想是不严谨的, 应该怎样补充。
此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个表格和大量数据, 要求学生找到数据的规律, 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或完成实验。解这类题目需找到表格数据中所隐藏的规律, 从而得出结论。 (1) 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2) 123或456; (3) B:电流相等。
例5: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 路面积雪经车辆压过后, 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汽车易左右滑动。同时, 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 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 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 气温不同, 积雪的厚薄不同, 对行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 气温在0℃左右时, 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 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 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的发生, 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 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 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 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上撒盐外, 你还能想到什么常用方法, 可以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此类题目通常文字较多, 所给信息量教大, 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并较完整的考查了探究的思维程序。解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 抓住题目所给的重要信息, 找出所要考查的物理知识点, 注意语言表达, 从而解决问题。
答案:猜想:撒盐改变了水的凝固点, 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了。相同条件下撒了盐的水不再结冰 (气温低于0℃)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
(1) 取三只相同的容器并分别加入等量的冷自来水;
(2) 容器A中不加盐、容器B、C中加不等量的盐, 充分搅拌, 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盐水;
(3) 将A、B、C3个容器同时放入冰箱中降温;
(4) 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容器, 测其温度, 并观察水结冰的情况, 做好记录;
(5)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方法:各路面上撒煤渣;在车轮上缠绕铁链等。
理由: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二、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讲解中的有效性作用
1. 通过实验引出课题。
例如“浮力”一节的教学就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 作为课堂教学的先导:“为什么木块总是浮在水面上, 而铁块在水中总是下沉?”“取1kg木块与1kg铁块, 为什么还是铁块下沉?”“钢铁做的轮船, 为何却能浮在水面上?”对以上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迷惑不解,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便起到了激活全体学生思维、产生疑惑、急于求知的效果。
2.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对某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而这些现象又不便在课堂演示或观察, 我从列举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开始引入课题。例如在教学“分子动理论”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近年来人们大量使用夹心板和金钢地板木来装修房屋, 这些夹心板和金钢地板木中含有一种什么物质?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 进入含有甲醛房间就会闻到气味, 这说明甲醛分子是在做什么运动?请同学们根据你所知道的情况说说‘甲醛’给人们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这些危害?”这样, 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以及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例, 说出许多跟‘甲醛’有关的给人们造成危害的例子:如我市有几位患白血病的儿童, 其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甲醛”。
这样, 许多学生都能根据平时所了解的信息说出防止这些甲醛造成的危害, 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回答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2.刚装修好的房子不要立即搬进去住, 要过几个月等甲醛浓度降低后再搬进去住;3.用茶叶、茶梗等物质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4.住进新房后, 要经常打开房间的门窗, 保持新鲜空气对流等。通过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 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分子动理论”中的气体扩散知识和防止有害气体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与沉”前, 学生通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在教学开始时, 我取一支挤光了牙膏的扁瘪的铝质牙膏管, 要学生猜想:如果将这支扁瘪的铝质牙膏管放到水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一般都会认为牙膏管会沉到水底。我把牙膏管放入水中, 证实学生的猜是对的, 然后问:“牙膏管是铝制成的, 那么能否下结论:铝制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呢?”多数学生说“是的”, 也有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下沉”。这时我请学生说出不一定沉的理由, 再由他们自己利用牙膏管设计一个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 接着引导全体学生归纳结论。若没有学生能正确回答, 自己将这支牙膏管展开成薄片, 做成一只“铝片船”, 放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上。两个实验结果对比明显, 学生不难知道“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不能仅看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可能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从而提高了学生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因素”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 进而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与任务应该是:通过实验的操作、观察和结果分析手段, 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 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在讲解中不能孤立地把大脑当作“知识的容器”, 忽略在手脑并用的实验活动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才能、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学习“透镜”这一节时, 学生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那么将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正对着太阳, 在光屏上你将观察到什么?用你身边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试一试。这个实验的简单易操作性注定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当他们认真实验并且有所发现时, “凸透镜的焦距的测量”问题就迎刃而解, 而“凹透镜的焦距的测量”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成功的喜悦, 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三、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载体, 强化物理教学讲解的有效性
1. 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入课题。
生活举例:玻璃破碎、木材变成木桌木凳、纸张撕碎;播放视频图片:冰山融化、钢铁生锈、湿衣服晾干、铁水铸成铁锅;演示实验:纸张燃烧、蜡烛燃烧及蜡烛的融化、水加热遇冷玻璃片冷凝为小水珠、鸡弹壳遇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等等, 说明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那么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如果要将它们分成两类的话, 应该如何分?
2. 用生活实例深化物理知识的认识。
冬季里, 经常发生因煤气中毒而死人的事例, 为什么煤气会使人中毒?如何防止煤气的产生?家庭冬季安全烤火取暖须知;冬季使用燃气式热水器安全须知。这样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对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以深化,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 我从不采用灌输的方法将静态的物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这样, 学生只能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去学习, 不仅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还会压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 唤起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让学生不单是记住某些知识点, 而是要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 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深刻把握, 才能做到学得透彻。例如, 在“功”的一节教学中, 我注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的干扰, 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 早已有“只要用力就做功”的概念。因此我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工”与物理中的“功”做比较, 引发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 消除错误概念的干扰, 引导学生把“功”纳入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建立科学的概念。
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表情, 将蕴涵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表现出来, 同时融入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积极情感, 自觉地感染、影响学生, 使学生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以情促知, 以知增情, 情感交融, 优化教学效果。
3. 通过现代科技信息, 折射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 而是要靠后天培养的。学生在中学时期生命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 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好学好问。教学中, 我将现代科技成果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能够较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讲授“声音的产生条件”时, 我就引入了科学家发现的植物共振现象, 着重向学生说明植物在频率与它的固有频率接近的音乐中生长时, 具有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的现象。运用这一发现, 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可以在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培养时, 通过播放音乐来加快其生长速度, 提高产品品质。在此基础上, 我还抛出了动物共振和情感共振等问题, 让学生课后思考,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再如讲到电学时, 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以外, 还讲授了用弱电控制强电的现代遥控技术。向学生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 家庭实现电气化, 可由网络控制每一个电器, 甚至可制成一个随身携带的遥控器, 在你回家的路上, 就可以将家里空调打开并调至需要的温度, 还可让炊具为你做饭, 上楼梯时开始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当你打开家门时, 会感到无比的温馨, 一切都已为你准备好了。通过我的介绍, 还让学生了解弱电控制强电的重大意义, 不仅在于将用电器械自动化、智能化, 而且还能极大程度地降低能耗, 提高用电器械的安全性能, 使学生知道, 物理知识一旦和实际应用、科学技术联系起来, 就会处处展现出智慧的光辉。
将现代科技知识引入课堂, 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办法。围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我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视将现代科技知识引入课堂, 经常带学生用基础知识解释现代科技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磁场”时引入了磁悬浮列车的例子。我让学生思考, 如何设计搭配磁极才能使列车悬浮, 怎样利用磁力才能推动列车高速运行。在课上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最后再用学生已掌握的规律并配上事先准备好的示意图, 向学生讲解在通交流电的情况下, 磁悬浮列车车厢的超导磁铁和铁路轨道两侧的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始终保持相同, 运用磁极间的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的原理。进而讲解运用交流电方向的变化, 使轨道上电磁体的极性不断发生变化, 让列车始终获得向前的合力。我还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具有不需司机、没有轮子、全封闭车厢、噪音很小、不排放有害气体等优点, 以及磁悬浮列车磁场强度与地球磁场相当, 乘客受到的磁场干扰比看电视还要低等特点, 以及最近我国建造完成的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情况。最后, 我还编了一道让学生计算磁悬浮列车速度的习题,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磁悬浮列车的引入,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技知识不再遥远、陌生, 愿意探索更多的科技奥秘, 并通过自己思考搞清楚其中的许多原理。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一些学生因感到学习吃力, 自我降低学习标准。为改变这种现状, 我采取的办法是经常在教学中引入我国现代科技成果, 并站在爱祖国爱科学的高度上, 给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艰苦奋斗、认真钻研、努力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动人事迹, 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和坚定的信念。例如, 在讲授牛顿定律时, 我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发展的历程及大家关心的“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宇宙飞船的情况, 同时介绍了我国先搞载人飞船, 之后再建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最终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在21世纪初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 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等载人航天工程规划方面的情况。并把我国航天发展历程同俄美等国家进行比较, 说明空间技术关系到国计民生, 我们必须发展空间技术。因为国际上没有明确划分大气层之上的太空里哪块是哪国的范围。如果我们头上有别国的太空设施, 干什么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哪还有安全感呢?为了防止在航天领域出现受制于人的局面, 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团结一致、独立自主顽强拼搏的精神, 克服重重困难, 缩短了我国航天业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在此基础上, 教育学生知道,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靠哪一部分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而是靠全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教育学生将现在的学习和他们的远大志向结合起来, 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要立志从小做起, 从现在做起,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顽强拼搏,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完成中华儿女的使命。这样教育的结果, 很多学生把学好文化知识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如饥似渴地学习氛围浓厚了, 学习成效明显提高了。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7
一、用良好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幽默。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这样学生就喜欢你这个教师, 信赖和敬佩你这个教师, 从而喜欢你上的课。相反, 一个波澜不惊、缺乏激情的课堂, 往往使学生心生厌倦, 昏昏欲睡, 学生是无论如何不会买你的账的。唯有学生内在的对学习的向往和不厌倦, 才可能激起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所以, 教师平时应多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声有色, 使得课堂教学富有情感色彩, 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时, 才有能力恰当运用幽默、机智,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 形成良好的物理教学节奏, 把学生带入物理教学美的境界,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 课堂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是学生参与教学, 获得知识的主战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就应该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过程, 尽量多给学生思维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精心筛选, 设计思维较广阔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问题的开放性, 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思维得到相应的启发和训练。
三、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仍然起决定性作用。首先课堂上要做到让学生乐意学物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就会有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这为学生在课后的物理学习中能排除干扰, 克服困难, 向着目标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课后如果不断地碰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物理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感到有趣, 又要让学生具备一些解决物理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不断地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物理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物理教师都能体会到这一困惑,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对, 一考就错”,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 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会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学习物理可以采用观察、猜想、实验、推理、探究、分析、综合等手段, 可以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自身的这些优势, 打破题海战的禁锢。课前简单预习, 课上专心听讲, 课后复习, 练习是传统的课堂学习三大环节。课上以解决问题为主, 课前、课后以学生实践为主也是一种课堂学习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关键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结构相关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和形成知识能力结构的方法及灵活使用知识结构的本领。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五、物理课堂应使学生健康成长
对人成长产生影响的三大因素是遗传, 环境和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 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 树立健康成长第一的思想, 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不断完善放在首位, 把德育渗透在物理课堂教学之中。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引导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通过引导要逐步把各种道德规范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要注重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面对物理学习中的困难, 教育学生学会面对压力和适应各种环境。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师、学生之间应互相理解, 互相关心,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尊重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突出其教育功能,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进步, 更应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 注重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提高。鼓励学生将自我反思, 良好的日常习惯作为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目前, 有一些教师只关心解题, 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却重视不够, 殊不知, “功夫在诗外”, 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学生倾注热情;只有学生健康成长, 才能事半功倍, 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 篇8
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学一般作为公共选修课程, 它是一些机械电子类课程的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并有利于其形成较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不过目前的中职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明显的欠缺之处, 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这就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其产生原因, 以便采取措施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
1.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现状及其问题
1.1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
从总体上看, 我国当前中职学校大多使用过去较为陈旧的老教材, 这些并不适合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 在物理教学内容方面也没有和普通高中教材明确区分开, 这样就使其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 此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属于学习基础较弱群体, 这样如果教学手段也不合适则中职学校教师即使辛苦备课、认真讲课并批改作业, 但仍然可能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理解, 这样也影响其教学积极性, 并进一步影响中职物理教学效果。
1.2学校的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很多中职学校教师在讲授物理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中职物理教学的要求, 并将其等同于普通的文化课进行教学。 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过多讲述一些理论性知识, 而这些正是中职学生所不擅长的。 此外很多中职学校由于缺乏实习条件, 在中职物理教学时较少进行实训。 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时, 大多只是学习纯粹的理论, 很容易产生疲乏感, 长此以往失去学习兴趣, 根本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2.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缺乏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物理基础较差, 物理教学一般难以达到相应效果。 此外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较差, 大多数是一些高中学习不好的学生, 他们的各科基础较差, 且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方法和态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总体上看, 其厌学情绪较明显。 中职学校一般对物理教学不是很重视, 相关投入也严重不足。 事实上, 中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因而其应合理设置好文化课所占比例, 并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此外一些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学方法也较为落后, 很多教师选择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 没有或很少选择多媒体教学。 总之, 目前的中职物理教学, 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及兴趣与接收能力等, 很难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3.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3.1把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我国教育部在2009年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其中对中职物理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有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这两大部分。 其中基础模块主要可分为七个单元, 而职业模块则与具体专业有关。 从职业模块看, 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相关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就需要对中职物理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增删处理, 增加其中和职业模块相关内容, 并进行重点讲授, 这样可以较好地区分主次。
3.2建立一个有效的物理课堂
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 在讲课时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具体合适的教学方法, 并在课后评价教学效果。 不过这些并不是由教师决定的, 而是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和兴趣等有关系。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和其他文化课教学也没有多大区别, 也就是教师在台上讲, 学生在座位上听, 这样使得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因而为了避免这些教学问题, 中职物理教学就需要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节, 对其中实用性与趣味性强的更多地讲授, 而对理论性过多的尽量少讲。 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鼓励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便活跃物理课堂的气氛, 强化教学效果。
中职物理教材中有一部分为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对这部分与职业教育关系紧密内容应多加讲述。 此外需要对现有的中职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其中主要方向之一就引入项目教学法, 也就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入完整的项目辅助进行教学。 此外可以选择一些演示教学法, 中职物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或者自己制作一些物理演示实验更好地讲述相关物理知识, 并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解决问题。 这样一方面活跃了物理课堂的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使得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中, 提高其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现实生活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他们紧密相关, 并提高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的成就感。
结语
为了强化中职物理教学效果, 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以便切实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 此外应该进一步调节和增删教学内容, 活跃物理课堂气氛, 多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等等, 从而有效强化中职物理教学效果。
摘要:中职学校一般将物理课程作为公共选修基础课, 在进行此门课程教学时, 一般都需要更多采用实践教学模式。不过目前的中职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相应影响。本文主要对这些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以便对强化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教学有效性,对策
参考文献
[1]苏梅.中职物理教学现状及教学对策[J].才智, 2014 (23) .
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物的教学呢?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改变教学观念
理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必须理
课解和尊重学生, 转变教学观念, 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 重视学○屯堂昌生的感受县发掘,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验、主体性及潜能, 开的教思源实发全的其体发潜不展, 能是, 让而培每是养个平其学等特生地长。都为获每明得个确一学面样生向学学验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 用的生关系, 校以人为本让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原的理念去看待课堂的师有莫光雄二、有的基础创设民主和上获得发展。谐的物理课效堂教学氛围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创新教性育有系, 建的只立前有民提尊主是重、人学平的生等地、, 和才位谐能的的发提师挥升生其, 关作只
用, 才会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
作学习, 才会有探究可言, 才会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尽管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 学生是被指导者, 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下教师的架子, 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的民主性, 不仅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 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 同时教师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的见解, 发扬教学民主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思维, 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就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 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 找准三者的连接点, 正确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编写意图, 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在物理教学中, 为实现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 不一定要按教材顺序由简单到复杂, 由局部到整体地讲课, 也可以以单元为教学单位, 将每单元的研究目标、主要知识及研究工具尽快整体地教给学生, 让学生尽早形成知识体系, 然后在后继学习实践中, 通过多次循环认知去内化知识。通过教材的重新整合, 单元主要知识突现出来, 而一些学生一看就懂或在后续学习中可以领悟到的“枝节”内容就不讲了, 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体会。
四、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核心形成的教学氛围, 教学要围绕问题,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1. 在关键点设问。
例如当老师讲过惯性现象后, 没有按照常规的做法给学生作演示实验, 而是在给出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去设计一个实验, 来证明物体有惯性。
2. 在疑难点设问。
例如老师在讲到杠杆时,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力臂越大, 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个猜想准确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设计实验。
五、物理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 让学生充分交流
教师讲课时, 主要是讲清物理的主干内容;重视思路的分析和引导;语言精练准确。这要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要总是包办代替, 不要为了防止学生出错而强调不停。就好像小孩子不摔跤学不会走路一样, 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出错, 充分利用出错这一教学资源, 在课堂批改中, 就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 让学生在多练多出错中不断进步。
六、重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评价具有监测和激励等功能。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求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技能, 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和谐统一的发展。因此,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不仅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 有进步, 而且要抓住课堂内这个大好时机, 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课堂内一些非重点内容或一看就会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而在课前老师也可以布置预习, 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难点, 听课时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难点上,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精讲, 学生多练。通过学生自学,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最佳状态, 又为学生将来自学提升打好基础。
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 激励性教育
一、注重激励性教育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而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
1.制定课节目标。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和明确教学目的、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欲望。
2.组织学生参观。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压强、连通器的知识后,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急于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便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水库、过街涵洞等,通过生产应用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制定中长期目标,建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制定期中或期末的成绩目标,可把一个你认为各方面都值得你重视楷模、时刻激励自己的榜样形象作为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将头脑中的榜样形象具体化,形象越清晰,榜样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
二、关注教师实验水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物理实验水平对于教学有效性有重大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能否得到提高,物理教师是关键。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物理实验的使用原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的实际操作程序了如指掌。但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师并不是全部达到教学要求,其实验操作水平不足,使得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因此,中学要关注教师的实验水平。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定期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监督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专业技能。学校还要加强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从教师自身来讲,要认识到自己专业素质对于物理实验课堂的影响,在工作之余,利用书目与网络等渠道不断丰富自己头脑。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实验练习,杜绝在课堂上出错,以免课堂实验达不到预期效果。物理都是要利用课前实验分析课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反应做出估计,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初中物理老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物理专业理论水平与物理实验操作水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
四、注重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重在改革教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这样做也许多花了些时间,但比单纯地讲授效果好得多。在介绍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原理时,教师先根据生产、生活、实验的需要,提出如何调节灯光亮度的问题。根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等已有知识,通过师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调电压或调电阻。教师再提出,如电压保持不变,只改变电阻,那么应该怎样改变电阻?引导学生从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人手加以分析: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以上四个因素加以讨论分析,优选出调节导体长度这种最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实验,让学生用导线夹在电阻线上移动,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实验证明,不仅让学生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原理,而且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根据生产生活提出问题,利用已有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学生探索成功,就是创新,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尽管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抓住其中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新课引入、学习,相信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高二物理有效性教学的分析 篇11
目前, 改变这种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 并引入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 我们要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 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主性, 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一、改变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情感, 提出一些新颖的物理教学模式和独特的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 教师自身积极热情、充满探索欲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1]。 将好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 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将学生从被迫接受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例如, 在观察会动的铝箔天桥试验中, 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提出问题:“天桥为什么会动起来呢? ”“将磁铁的N, S极互换会发生什么呢? ”“正负极互换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呢? ”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注重观察, 联系实际
物理是一门偏重理性思维的学科, 而教师需要将学生从感性的思维中引向理性思维, 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更“知其所以然”。 教师要善于观察社会, 将自然现象及社会实际与物理现象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了解生活, 认识世界,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物理, 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将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此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 在学习“测定光波波长”时, 要指引学生仔细观察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上前后位置和光源移动到什么位置时汇聚光线最好, 单缝与双缝是否平行等高等问题, 以此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研究问题, 理解知识。
三、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友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优质的教学成果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好的课堂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情及学习热情。在良好的氛围中, 学生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 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严师出高徒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下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 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将学生引入物理学习环境中。 多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多加了解及指点, 用引导的思维带领学生自主学习, 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抵触情绪,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物理课程。
四、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
我们的教学都是通过语言的转述完成的, 因此语言作为重要的教学媒介, 对于其的运用应该更注意。 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刺激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深入了解的愿望。 比起“强买强卖”式的教学方式, 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更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而我们最常用的便是比喻法和模型化。 例如:在讲解质量与惯性的关系时,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 就要尽可能地增大它的质量, 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 就应尽可能减小它的质量”的理解, 可以结合体育运动现象充分说明, 身材苗条的模特不可能成为拳击运动员, 而略显臃肿的拳击运动员不可能成为短跑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2]。 例如, 讲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 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径等于100m的大球, 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直径为1cm的一个小球。 利用一系列有趣形象的语言描述,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 改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难以理解的认知, 这既能有效提高物理学习的教学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直以来, 学生对于物理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认知是客观存在的。 而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 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可以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更主动快乐地学习。
五、增加实验教学, 提高物理学习灵活性
在物理学习中, 一味的板书讲解怎么都不如学生亲自动手有效。 高中生不爱学习、调皮好动是普遍现象。 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课程, 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高中生都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都希望自己可以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 老师们更应利用这一心理,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例如, 分组讨论或者进行小组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 可以用学校配备的器材, 也可以师生自制实验器材, 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 这样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理解物理, 明白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质的,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从中做相应引导, 指导学生自己探索。 例如, 在进行测电阻的实验中, 在桌子上摆放着实验器材分别是:学生电阻一个, 开关一个, 导线十条, 待测电阻一个, 已知阻值电阻一个, 电流表两个, 电压表两个, 学生做完实验之后, 教师再提出问题。 假如实验中缺少一个电表, 该怎么进行实验, 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 进行猜想, 设计电路图, 进行积极实验。 这样使学生零距离接触整个实验过程, 自己总结归纳那些难懂的物理规律、原理及公式, 改变物理的乏味性, 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
结语
提高高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不仅需要教师的丰富知识及对物理教学的深入了解, 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积极正面地引导学生, 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掌握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 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占林.海峡两岸高中物理课程及教材比较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 2011, 01:18-21.
【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06-27
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07-24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07-02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10-29
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9-13
初中的物理教学有效性解析论文10-07
王星勇--农村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07-22
物理有效教学09-12
物理有效教学途径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