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公式有效运用(精选9篇)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以其直观快捷、容量丰富、教学互动、声情并茂等特点, 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如能使信息技术成为物理课堂教学内在的组成部分, 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恰当运用于物理课堂上, 必然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直观形象
1.变抽象为具体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物理教学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 物理教学中的分子运动、原子结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天体的运动等教学内容, 学生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教师在讲解类似上述内容时, 可利用计算机将这些对象放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 制成课件, 使其再现于物理教学的课堂中, 从而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同时, 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观察、思考和记忆能力, 从而实现了优化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2.定格瞬间
很多物理现象在瞬间发生, 学生不易在实验的过程中清晰地观察, 理解就有困难, 此时可借助信息模拟技术, 以“慢镜头”的方式播放物理过程, 或将某个瞬间状态“定格”, 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模拟小球的碰撞、平抛运动的分解、机械波某个质点某时刻的振动等过程, 即在整个运动的过程当中抓住某一个瞬间进行分析, 抓住某一个片段让学生去观察理解。
●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有时需要引入一些文字内容和图片, 而在课堂45分钟内, 如仍采用传统口授式教学, 则会占用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 且内容枯燥、空洞, 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减弱。此时, 如能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例如, 在学习“楞次定律”时, 教师除了从电磁感应得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实验以外, 还需要补充许多课外的例子, 同时补充一些课堂练习, 内容很多。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显示工具后, 就可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 节省了时间。
在复习阶段, 免不了要复习实验。如果把实验重新做一遍就会费时费力, 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再现实验过程,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 同样再现了实验过程, 达到了复习的效果。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 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呈现方式和手段。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体现在实验之前的引导, 而且还体现在对实验过程的讲解上, 当然实验之后的分析则更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快速重现实验过程以便概括总结。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或几种感观刺激, 它提供的是一个多感观、多角度的强烈刺激。在这样的感观情境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学习动机也会大大加强。
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物理实验相关的生活与社会背景资料, 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结合浮力的实验, 播放氢气球、热气球的充气与上升, 死海中游泳, 轮船、潜艇、飞艇、航空母舰的录像;针对温度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 播放热风干手机的录像;针对液体能够传播声音的实验, 播放水上芭蕾运动员表演的录像等。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 能创设情境、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 使用得好, 就能锦上添花;反之将会事倍功半。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研究, 真正挖掘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潜能, 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以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2
1、欧姆定律:IU(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R
变形公式:U=IR(只是提供了电压、电阻的计算方法,不存
在比例关系)
UR I2、电功:W=UIt
W=pt
W=I2Rt3、电功率:P=
W=U2Rt(适用于纯电阻电路)W=UItP=I2RP=U2
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4、焦耳定律:QI2Rt
(当W=Q时Q=UItQ=ptQ=I2RtQ=U2
Rt)
2PU5、看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I看铭牌求电阻:R UP6、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R=nR0)
R1U1W1P1Q1 R2U2W2P2Q27、并联电路:I=I1+I2U=U1=U21111(RR1R2)RR0 nRR1R2R1R2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3
一、以问题来设计导入环节,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颖巧妙,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上, 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这样的教学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与生活阅历,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欲。直白的导入缺乏新意, 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并不能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欲望。而采用问题教学法, 以富有挑战性、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导入, 则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的好奇, 当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这些问题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新知产生更大的关注与兴趣, 进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内容时, 在上课伊始, 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架水平飞行的运输物资飞机, 如何将救援物资投向指定地点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法还是在离指定地点有一段距离时投下?一石激起千层浪, 问题一抛出, 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有些学生认为要在正上方投下, 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要在离指定地点有一定水平距离时投下。这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这正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佳时机, 此时学生处于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状态, 教师可以顺势导入:通过这节平抛运动的学习, 我们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进入教学中来, 这样的教学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物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 尤其是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而不便于学生理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引起学生的重视, 强化学生的理解, 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问题。采用问题教学法, 我们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理解困难处来巧设问题, 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 在探究中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 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
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 此节内容的重难点就是对力的相互性的理解,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学生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 而只能是处于肤浅理解与机械记忆之中, 为此,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班级的学生拔河, 甲队获胜, 这是否是因为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呢?在整个过程中哪些物理因素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物理教学的距离, 进而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问题本身, 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对新知的学习, 学生就可以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 切实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 在探究中确立学习主体地位, 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三、以问题来进行课堂小结, 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课堂小结并不只是对本节知识做总结, 更是一个升华学生认知、强化学生理解的重要契机。通过一个富有实践性与开放性的问题, 既可以寓基本的物理知识于其中, 同时也可以将物理与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视野由教材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 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开放教学, 实现物理教学走向生活, 走进社会。为此, 在课堂小结中, 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 实施问题教学法, 以此来帮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 并延伸课外, 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提问时不要仅就问而问, 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 结合所学知识, 来设计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问题。针对性就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而开放性则是不限定学生的思维, 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有更大的自我发现与创造的空间;而实践性就是说要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认识物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强化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总之, 我们要运用问题的激趣、启思、导行作用, 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 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以突出重难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在让学生在探究中增强探究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洋.谈高中物理的“问题教学法”教学.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3 (9) .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篇4
高一物理公式1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 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公式2
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 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公式3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cos派/2=0)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1kg-m^2/s^2 = 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5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乐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兴趣并不是可有可无, 相反兴趣是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正是学生不断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与情感的原动力。只有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从心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不再是机械而单纯地用语言来进行讲述, 而是将这些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与定理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 以图文声像的形式来生动而直观地展现出来, 具有化无形为有形, 化静态为动态, 化单一为多元的特点。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所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上的全方位刺激, 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 可以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从而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惯性、惯性的应用”这一节时, 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汽车启动、加速以及刹车的过程, 将现实生活中所普遍存在的物理理解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情境,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激起学生对物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心中自然就会产生疑问, 这样自然就可以引出我们所要学习的惯性。
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启发,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展开交流与讨论, 自然就可以总结出惯性的概念。在这样的教学中没有教师干巴巴的讲解, 没有学生的机械记忆, 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 整个教学处于融洽和谐之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快乐探究。
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主动探究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 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重点与难点。
所谓重点, 即在某一模块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与基础。
所谓难点, 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重点是客观存在的, 而难点则是因学生学情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传统教学中受实验条件、现实情况等的限制, 并不能将这些重难点讲清讲透, 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 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出现断层, 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 这是教学处于低效的重要原因。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在探究中突破重难点, 实现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1. 创设直观情境。
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些抽象而枯燥的物理概念与定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形象的场景中, 化抽象为形象, 化无形为有形, 将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所常见的事物与现象之中。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来获取感性认识, 再上升为理性认识, 这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建构主义学说, 实现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2. 模拟实验操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 实验在整个物理学习中起着桥梁作用, 不仅是学习的内容, 更是学习的方法, 是人类通往物理殿堂的桥梁。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并不能完成所有的实验, 如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的实验等, 即使一些实验可以完成, 但是能见度低, 并不能清楚地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 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来将这些现实中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 带给学生直观的感知,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又可以提高实验的能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求实精神, 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如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模拟核爆炸瞬间所放出的大量能量, 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三、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 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使得教学结构更为优化、教学内容更丰富, 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 更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更加强调以信息技术为知识交流的载体。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物理基础知识与生活经验, 具备了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这为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展开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交互性, 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 或是由教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需要, 让学生上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然后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最终达成一致见解,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再在全班展开集体大讨论。这样的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受, 学生以主体身份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探究, 以自主构建知识。这样更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真正地学会学习。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6
一、将虚拟实验与学生动手结合起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虚拟性, 可以模拟一切实验, 这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更具优势, 可以提高实验的清晰度与可视性, 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清晰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尤其是可以模拟一些实验室所不能完成的实验, 让学生全程进行认真的观察与思考, 这更加利于学生从实验中来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操作。学生动手实验可以实现手与脑的结合, 通过学生的主动动手与积极动脑, 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更为直接而丰富的感性信息,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从形象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 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这一打开物理科学大门的金钥匙。为此在教学中, 教师不要盲目地夸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而代替师生的亲自试验操作, 而是要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即在实验室中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的实验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 而只对于那些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 或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 或是用计算机来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与准确的实验操作, 这样才能在实验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实践证明, 只有将计算机模拟实验与动手操作实验结合起来, 才能充分发挥实验的桥梁作用, 用实验架起通往物理殿堂的桥梁, 让学生在实验中学到基本的知识, 并掌握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二、将教学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特点, 以图文声像来传递教学信息, 这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能改变以往单一的语言传递, 将抽象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与现象之中, 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正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但许多教师只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趣味性, 用一系列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图片、熟悉的生活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实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呈现的素材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关联不大, 并没有将学生的探究引向特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学生虽然学有兴趣, 但并没有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这样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为此, 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不仅要重视素材内容的丰富与类型的多样, 更要重视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要选取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物理教学素材, 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同时又可以通过学生的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真正掌握。
三、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结合起来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并不是教学的中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整个教学的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学的指导性思想。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 整个教学都被现代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 教师成为机械的操作者, 学生成为被动的欣赏者, 这样的教学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执行预定的输入电脑的电子版的教学方案。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只是披着现代化外衣的机械灌输, 这正是最大的败笔。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 发挥学生学习主的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使得师生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宽广的平台来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丰富的思维表象, 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从而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探究。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意料之外的偶发事件, 此时教师不能机械地执行预案, 而是要对预案进行动态审视, 要学会运用教学艺术来对教学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调整, 对预案进行当堂创作。这样才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能够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有序展开;这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重要平台;这样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效,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7
一、用引人入胜的导入语拉开序幕
一台好戏, 往往拉开序幕就能引人入胜, 上课也是如此。新课引入得好, 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思维。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导入的方式林林总总, 精彩纷呈,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 只要导入语设计得好, 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惯性内容时, 我在导入语中引用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有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同时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 女青年在前, 男青年在后, 路上突然窜出一只狗, 汽车紧急刹车, 没有站稳的男青年撞在女孩身上, 女孩回头骂一句:“瞧你那德性!”男青年回答说:“这不是‘德性’, 是‘惯性’。”故事讲完, 课堂马上活跃起来, 学生们兴趣高涨, 为成功的上好本节课开了个好头。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 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 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用引人入胜的语言拉开序幕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课前的休息时间里, 学生们尽情玩耍、嬉闹, 当上课铃声响后, 自制力比较强的同学很快地进入到课堂角色中, 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同学还沉浸于刚才的玩耍嬉闹中, 如果用一种陈旧的课堂导入语:“这节课, 我们将要学习……”,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 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那些自制力弱的学生, 根本听不进去, 这也是影响学生听课效率, 造成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环节脱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用巧妙顺畅的过渡语穿针引线
常言道:“搭桥过河, 登梯爬高。”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工具。大凡著名教师的课, 几乎都如行云流水, 天衣无缝,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他们有高超的“架桥搭梯”艺术, 即善于精心设计和运用课堂中的过渡语。虽然过渡语不是教学的主体, 但对教学各环节内容起到“串连”作用, 顺则通, 通则美, 启发性的过渡语是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所需的。如讲授“速度”时, 为了使学生对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较深刻的理解, 课堂上可采用分层过渡的语言描述出多种情况下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将教学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一) 骑车人和步行者同时从同一地方向同一方向运动, 谁快?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在相同时间内, 运动路程远的快些。 (二) 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竞赛, 甲同学用16秒跑完, 乙同学用14秒跑完, 谁快?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便借用上面的思路思考、讨论, 最后得出:路程相同时, 时间用得少的快。 (三) 甲同学跑100米用了14秒, 乙同学跑10000米用了28分钟, 谁快?此问排除了同时间、同距离的条件, 学生不再抢着回答, 而是认真进行思考, 并进行激烈的讨论。教师进一步启发过渡:他们虽然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不同, 但他们运动的本质是一样的, 即他们都有运动的距离, 都需要运动的时间, 我们能否找出他们各自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马上开始计算, 并得出:跑一百米的人一秒钟运动的距离约为7.14米;而跑一万米的人一秒钟运动的距离约为6米, 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速度的本质, 整堂课也随之和谐顺畅了起来。
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 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 而各环节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 缺少这条线, 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因此, 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 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语言的连贯、和谐之美。
三、用画龙点睛的结束语拉下帷幕
俗话说:“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一堂课艺术的结尾可使学生保持昂奋的学习状态, 使他们对教学内容浮想联翩、深思求解, 或深受启迪而渐悟其理, 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 还继续向课外延伸, 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完美的效果。例如:学习《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采用设疑的方式开头:为什么飞机的机翼前后截面要做成圆弧形?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能够打出上旋球或下旋球?给你一个乒乓球和一张厚的纸, 让你将乒乓球悬在纸下吹而球不掉下来, 你能想出办法来吗?待学生实验做成功了再提问:“这是什么道理呢?”结尾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知识去思考分析上述问题, 学生们必然会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惊喜万分。啊!原来如此!怪不得在火车站台候车的旅客都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不然该多危险啊……。这样使得整节课首尾呼应, 教学效果自然较好。再如学完《浮力》一节后, 为了强调要点, 使学生对整堂课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我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浮力的方法:浮力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用公式如何表示?各公式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学生结合板书内容很快概括出浮力的计算公式:1.称量法:F浮=G物-F示数;2.浮体法:F浮=G物;3.原理法:F浮=F向上-F向下, 通过这样的结束语, 学生既掌握了这节课的主要知识, 又为将要学习的浮力计算埋下“伏笔”, 给下节课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
有人把一堂课的结构比喻成“凤头”、“猪肚”、“豹尾”。凤头, 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引人入胜;猪肚, 即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结实;豹尾, 即收尾要像豹子尾巴一样有后劲, 这是对课堂结构的高度概括。对初中物理而言, 一堂成功的物理课, 教师的语言必定是鲜活的, 有生命力的。因此, 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的作用, 多角度、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 营造一个个最优化的教学氛围, 开启学生的心智,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了, 能力提高了, 还愁课堂效率不高吗?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其中, 尤以一节课的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最为关键, 如三者的运用都恰当, 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努力修炼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功夫。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8
然而, 不少物理教师由于缺乏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正确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这使得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起不到应有的功效, 造成物理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那么,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想。
1. 适时
很多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 往往由于找不到模型、实物或挂图, 因而以口头描绘的方式向学生做直接灌输, 试图在学生头脑中勾勒出一幅物理知识情景图画, 以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表象的回忆。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往往无法再现物理知识表象, 对教师口头描绘的情景无法再造想象;因而使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沉闷、呆板。学生无法参与讨论和交流, 更不能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即使“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也只能是死记硬灌。这时, 如果教师能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探究物理新知识所需的模型、实物等以投影、录像、课件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注意, 就能避免空洞的描述, 从而引导学生合理地探索物理知识。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知识时, 可将滑雪运动员滑雪的情景及坦克、履带拖拉机在地面行走的情景拍成图片, 做成课件, 以投影的形式在课堂上播放,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参与讨论, 就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 适用
物理课堂教学, 不是每一节课、每一种教学内容都适合以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有些教学内容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就能恰到好处, 而有些教学内容如果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则适得其反。如“研究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上,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物理u≥2f、u=2f、f<u<2f、u=f、u<f五种情况下的成像情况时, 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新授课时的实验探究情景, 再现五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在光屏上所成像的表象;从而更好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但如果教师在习题课教学时过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如教师在帮助学生研究用数学方法计算有关电功率的难度较大的习题时, 忽视学生的有效思维过程, 将解题过程事先做成课件, 上课时直接将全部解题过程一齐投放到屏幕上, 让学生快速浏览, 并略作讲解便草草收场。这样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容量和速度, 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不适用的, 还不如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顺着学生思维作有序地板书。
3. 适当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信息量大等特点, 目前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手段。但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不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 或改变信息技术辅助性教学的地位和方法, 就会弱化教学效果,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 物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用得适当。例如, 近年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重压, 不少物理教师特别重视学生的习题训练与知识巩固, 舍不得在实验探究上花功夫, 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安排减少了。在他们看来, 做实验哪里抵得上背实验, 用录像、投影放给学生看看, 同样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 同时也很方便, 考试效果也不差, 岂不妙哉。于是, 花上两节课让学生集中看看那些该做、能做但又没有做的实验录像, 让学生来验证一下他们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 然后将大量时间节省下来做习题, 搞应试。这样做, 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但却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教学目标的缺失, 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不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 篇9
1 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的课前导学
针对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前导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导学和部分内容的自学导学来实现课前对知识的熟悉,了解相关物理知识和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做一个铺垫。在具体的物理学习中,教师往往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常都会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在具体课前导学案设计中主要包括,旧知识的回忆、引入新知识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
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联系和回忆学过的旧知识,才能逐渐接触新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应该首先考察学生是不是具备接受新知识的有关能力和技巧,这样才能拉近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所以在课前要进行导学案。例如在进行电功率知识的导学案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回忆之前学过的功率,然后在过渡到电功率,逐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师问:“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什么?”
学答:“叫功率”
师问:“对,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做功时间和功率值有什么关系呢?”
学答:“在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且公式是功率=功/时间”
师问:“对的,那么今天所学的电功率就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与功率相比有何不同?”
学答:“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的,而电功率是描述电能做功的。”
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虽然比较抽象,但也是有迹可循。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问题和联系,再加上自己的探究形成自己的新旧知识体系。预习是导学案的重点,在生活中让学生多多的去观察,例如学习电流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去观察家里一些电器上的电压数值和功率值,让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在学习惯性的时候,告诉学生在坐车的时候尽可能的去感受刹车、拐弯的感觉。最终达到理解惯性的目的。以导为主,以学为辅,对导学案进行不断的理解和补充,有针对性的进行梳理和点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物理学习。
2 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的课内导学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和强化的。所以在课内导学案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和练习,教师的指导仅仅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所以针对物理课内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分为讲解、练习和总结三个阶段。教师首先要对新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道具和实验来直观清晰的说明问题,学生也可以及时的提出质疑。练习主要就是针对新知识开展的训练,教师针对新知识的运用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完成,以便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就是对物理新知识讲解的一个归纳,比如说重点的公式、概念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整理和总结。
例: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首先用简单的道具来说明摩擦力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引出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针对概念提出问题:
师问:“通过概念可以看出,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学答:“物体之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师问:“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学答:“增加物体之间的相对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可以增大摩擦力。”
师问:“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呢?”
学答:“减小物体之间的压力或者脱离接触。”
3 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的课后导学
课后导学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在课外进行延伸拓展的教学。这是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物理知识而言的,物理的难点往往会让学生的接受能力下降。而针对不同的学生也有差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想要更深层次的探究,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会觉得吃力。所以在课后也有必要通过导学案来强化和拓展物理知识。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可以增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物理知识,这样有助于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后导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练习题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在对症下药,对大部分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进行二次指导,而针对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习,教师则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有些物理练习资料每个章节后面都有一些探究题和实验题,对于这部分题目教师一般不做要求,其实这部分是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学习的很好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逐渐重视这部分的练习,也是设计课后导学案的很好素材。
4 结束语
初中作为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需要学生和教师的互相配合。而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让初中物理的教学和学习更有条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运用导学案设计教学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养成自学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这才是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本文就针对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及有效运用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邵宏.以项目活动法驱动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J].学苑教育.2010, (20) .
[2]张丽娜.刍议初中物理有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0) .
[3]朱秀芳.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活动的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 (02) .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推荐阅读:
物理公式的差异09-07
高中重点物理公式06-18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07-31
中物理公式总结免费11-16
大学物理下公式总结09-21
初中物理公式及顺口溜08-08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10-02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电学公式06-21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09-06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