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2024-10-0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共12篇)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篇1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

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ω2r a=v2/r a=4π2r/t2

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

牛顿第二定律:f=ma

曲线运动的线速度:v=s/t

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θ/t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ωr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f=1

功率的计算式:p=w/t

动能定理:w=mvt2/2-mv02/2

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

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为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理解口诀: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供求平衡不心离;物理方程很关键,一串公式是武器。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九、气体的性质

十、电场

十一、恒定电流

十二、磁场

十三、电磁感应

十四、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四: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理解口诀: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神奇公式秒杀高考物理

1.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

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3.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4.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7.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 T2=k。

8.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用的关系是。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篇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卷, 常出现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 下面把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物理学史力学部分的知识点进行简要汇总, 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G·伽利略——1609年确定了斜面体的运动定律, 并且证明物体沿斜面的运动是匀加速的.1632年出版著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书中特别论述了惯性原理和相对性原理.1638年出版《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书中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落体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落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

J·开普勒——1609年出版著作《新天文学》, 书中阐述了行星运动的前两条定律, 并且提出重力是一切天体所固有的性质的思想.1619年出版著作《宇宙谐和论》, 提出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 还有引力的思想, 以及月球是海洋潮汐的起因的思想, 提出力的概念, 并提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R·笛卡尔——1644年出版著作《哲学原理》, 书中首次清楚地表述了惯性定律, 还论述了他的动量守恒定律 (笛卡尔把速度看成标量) .

R·胡克——1660年发现了固体弹性定律 (也称胡克定律) .

牛顿——1660年推导出了万有引力与吸引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1660年出版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该书包含了力学的主要概念和公理体系, 特别是力学的三条主要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H·惠更斯——1669年出版著作《论物体在碰撞作用下的运动》, 书中给出了弹性体对心碰撞, 提出动量守恒定律, 提出动能的概念.

高考必背物理公式知识点 篇3

1. 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 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 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6.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篇4

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3.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5.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7.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 篇5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篇6

类型1 an+1=an+f (n) .

解析 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an+1-an=f (n) , 利用累加法 (逐差相加法) 求解.通常f (n) 是一次函数、指数函数, 或者说是易掌握的能够求和的类型.

例1 (2011年高考四川卷理科8) 数列{an}的首项为3, {bn}为等差数列且bn=an+1-an (n∈N*) .若b3=-2, b10=12, 则a8等于 ( ) .

A.0 B.3 C.8 D.11

解析 选B.由已知得bn=2n-8, an+1-an=2n-8, 由累加法得 (a2-a1) + (a3-a2) +…+ (a8-a7) =-6+ (-4) + (-2) +0+2+4+6=0⇒a8=a1=3.

例2 (2010年辽宁理数16) 已知数列{an}满足a1=33, an+1-an=2n, 则undefined的最小值为____.

答案:undefined

undefined

设undefined, 令undefined,

则f (n) 在undefined上是单调递增, 在undefined上是递减的.

∵n∈N+, ∴当n=5或6时f (n) 有最小值.

又undefined,

undefined的最小值为undefined

类型2an+1=f (n) an.

解法 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undefined, 利用累乘法求解, 其中f (n) 多为分式结构.

例3 (2000年全国卷) 设数列{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 且 (n+1) aundefined-naundefined+anan+1=0 (n=1, 2, 3, …) , 则它的通项公式是____.

解析 对上式因式分解, 得

undefined

undefined

类型3an+1=pan+q (其中p, q均为常数, pq (p-1) ≠0) .

此类数列解决的常用办法是用待定系数法将其构造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求解.设an+1+m=p (an+m) , 展开整理an+1=pan+pm-m, 比较系数有pm-m=b, 所以undefined, 所以undefined是等比数列, 公比为p, 首项为undefined

例4 (2010年上海文数21)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且Sn=n-5an-85, n∈N*.证明:{an-1}是等比数列.

解析 由已知Sn+1= (n+1) -5an+1-85, ①

Sn=n-5an-85, ②

①-②, 得undefined

由类型3, 得undefined

又 ∵a1-1=-15≠0, ∴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类型4an+1=pan+qn (其中p, q均为常数, pq (p-1) · (q-1) ≠0) . (或an+1=pan+rqn, 其中p, q, r均为常数)

解法 一般地, 对于an+1=pan+qn可以采取两种思路, 等式两边除以pn+1或者qn+1, 分别得到undefined或者undefined.前者用累加法, 后者回到了类型3.

对于an+1=pan+rqn推荐用第二种思路.

摘要:数列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不仅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而且有些涉及数列的高考题难度也很大.其中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很多同学学习的一个难点, 也是高考中的一个考点.为了帮助大家突破这一难点, 在这里对常见的由递推数列求通项的类型及方法作一归纳, 并就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由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题目做一介绍.

关键词:数列,通项公式,求法,应用

参考文献

[1]汤润梅.浅析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学习方法报 (语数教研周刊) , 2011 (12)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卡 篇7

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硫与氢气加热反应

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

用NaOH溶液来洗)3S+6NaOH=2Na2S+Na2SO3+3H2O

(二)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

1.氧化硫化氢

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

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

4.与水反应

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6.与碱反应

7.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

(三)硫酸性质用途小结

1.强酸性

(1)、与碱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

(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

(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

2.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

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纸片、蔗糖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1)、制氯化氢气体

(2)、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

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乙醇浓硫酸体积比1∶3)

(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

(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

(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5)、糖水解(注意: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碱中和硫酸)

7.硫酸的工业制备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 篇8

一、什么是句段作用分析

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

二、怎样答句段作用分析

6大常考句段作用表解

解答此类题应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几方面分析,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处句段的作用。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因为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明确句段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读懂句段内容又是分析句段作用的前提。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 篇9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白磷(P4)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是阴离子。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 篇10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决定因素:周期表中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内容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增加至稳定结构

电子层数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元素化合价

最高正价从+1逐渐增加到+7(一、二周期除外)从第ⅣA族出现-4逐渐增加至-1,最后以0价结束

最高正价及最低负价相同,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电负性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电离能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1)

1.化合价知识:

⑴数值是化合物中原子得失电子(离子化合物)或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数目

⑵单质化合价为0,但化合价为0的不一定是单质,如HCHO、C2H4O2中的C的化合价等(也可能是分数→氧化数)

⑶金属只有正价,有负价的一定的非金属

⑷主族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F、O除外)

⑸F是唯一没有正价的元素(O有+2价,OF2)

⑹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⑺通常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⑻共价化合物中,若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原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2.粒子(包括原子和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对比:通常情况是:先对比电子层数,电子层数愈多,其半径愈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再对比核电荷数,核电荷数愈大,其粒子半径愈小。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2)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对比

⑴金属性强弱对比标准:

①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靠前的金属金属性强

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周期表中同周期靠前、同主族靠下的金属,金属性强

③和水或酸反应产生氢气剧烈的金属性强

④置换反应中,被置换的金属,金属性弱

⑤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金属性强

⑥电解池中阴极优先放电(即氧化性强)的金属阳离子的金属性弱(Fe3+→Fe2+例外)

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的金属,金属性强。

⑧电负性小、第一电离能低的,金属性强。

⑵非金属性强弱对比

①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化合的难易,越容易化合的,非金属性强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④置换反应中被置换出来的非极性,非金属性弱

⑤周期表中,同周期靠后的,非金属性强;同主族靠上的,非金属性强。

⑥电负性大、第一电离能高的,非金属性强

⑦对应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的,非金属性弱。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3)

4.物质熔沸点高低对比

⑴不同晶体类型间的对比: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间差别较大,很少对比,通常高于分子晶体。

⑵同类晶体之间的对比

①原子晶体间:原子半径小的,共价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

②离子晶体间: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能越强,熔沸点越高

③分子晶体间:

A.看有无氢键,有氢键的熔沸点高。无机物有HF、H2O、NH3,有机物有低级的醇和酸。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量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量接近的,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D.同分异构体间:链烃及其衍生物,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芳香烃的两个取代基时,邻、间、对位熔沸点降低。

④金属晶体:差别较大,通常是价电子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⑤合金的熔沸点一般是比任一组分的熔沸点都低。

⑥固>液>气,脂>油,石墨>金刚石,AlCl3是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第二片:中学阶段需要知道的几个相关问题(4)

5.常见的10电子和18电子粒子

⑴10电子粒子

①原子:Ne,

②分子:CH4、NH3、H2O、HF,

③离子:

A.阳离子:Al3+、Mg2+、Na+、H3O+、NH4+;

B.阴离子:N3-、O2-、F-、OH-、NH2-。

⑵18电子粒子

①原子:Ar,

②分子:F2、HCl、H2S、PH3、H2O2、SiH4、CH3F、N2H4、CH3OH、C2H6,

③离子:

A.阳离子:K+、Ca2+,

高二物理上册必考知识点 篇11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哪些是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篇12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3、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4、叶绿体的酶

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5、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7、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所以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在全县“五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课教学模式初探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