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精选12篇)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 篇1
一、智慧导入的策略
所谓智慧的导入策略,就是指教师运用可行性的、正确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导入模式来进行物理课堂的引导.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大自然所呈现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自然规律.我们都知道,物理现象在大自然中通常表现得非常的神秘.因此,我们的物理课堂就需要教师将这种“神秘化”的内涵转化成现实可感、可知的现象,让学生在“具体”中学习,而不被“抽象”所影响.因此,教师的工作就要让学生在学习和对物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快乐,以“趣味”来唤起智慧.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科学故事,播放音频文件等,将这些“插曲”插入到单调的理论课堂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提高物理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万有引力和航天”的章节中,我们就可以引用牛顿在“苹果落地”现象的一系列猜想中所得出的引力作用,然后通过理想模型、圆周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再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以及科学性的猜想,最终所构建的万有引力这一定律的伟大实践过程来丰富导入内容.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航天技术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对科学家们得出的伟大理论的智慧性运用,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
二、智慧讲解的策略
物理学科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局限,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用尽我们的智慧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讲解过程中,语言就是这一过程的承载体,而语言包括了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方面.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知识的溪流便是从那里可以发出”.所以说,语言也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因此,物理教师就要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我们常见的现象就是,电视节目里的相声、小品、情景短剧都非常的吸引人,不难发现,这些“艺术”均在语言上取胜,尤其是相声演员在语言表达上的抑扬顿挫、肢体动作的丰富性等,同时这些语言也是充满了智慧的启发性.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生动的语言便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例如,在知识点“速度”的章节里会涉及到速度的快慢,教师就可以在讲台上演示“匀速”和“变速”的行走这一过程.在匀速的时候,保持均衡的步伐前进,在变速的时候,通过时而“健步”时而“慢悠”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再加上幽默的语言,将“速度”的相关知识融合到这一情境中来,必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充满欢笑,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就体现了智慧的启发性.
三、智慧激趣的策略
智慧激趣法,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式而言,它是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进行知识探究的一个“有力杠杆”,那就是物理实验,实验是一个表现物理现象同时也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的过程,它不是封闭、完全独立的专研,因此,物理学科的智慧激趣就表现在“实验的灵活多样化”上.比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试验合作,其精髓表现在一个“活”字上,利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来补充更多的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可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实验中获取知识、感悟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和魅力所在.同时,这也是诱导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因此,学生相互合作实验的过程也是一种智慧激趣的可行方法.
例如,在讲解“弹力”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搭配合作来演示小车受到拉伸或挤压弹簧作用下进行的运动,让小组最后得出弹簧在其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小车产生力的反作用这一结论.如,在讲述超重和失重的问题时,同样要求各组学生利用弹簧来完成这一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挂一块物体并记下读数,当学生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物体“推到”下方,此时就会出现弹簧秤示数增大的现象,从而得出超重的概念;利用同样的原理,将弹簧秤向下加速运动,得出失重的概念.通过学生在合作实验的方式下,感悟团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合作实验的这一巧妙运用,来激趣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其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智慧教学所表现的方面非常多,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和运用过程.其中,课堂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属于理想中的智慧课堂,它既有凝神思索的宁静,同时又有疑窦顿开的滔滔不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动静结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应当深刻意识到,课堂的智慧效果必须要与学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的自由结合和教师的引导,最大极限地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学科的综合素养,进而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要:一个智慧的教学课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实验阵地, 是提供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的交流园地.物理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研究, 教学过程就应该营造成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些智慧的手段比如智慧导入的策略、智慧讲解的策略、智慧激趣的策略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智慧以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智慧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王义华.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方案[J].现代教育, 2011 (11) .
[2]张怡宁.中学物理课堂实践配套方案[J].现代教育, 2012 (11) .
[3]李明怡, 高中物理效率课堂的设计与探究[J].现代教育, 2012 (12) .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 篇2
课题主持人:王洪根
(一)“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教学的成效有三种理解,即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共同发展。从学习效果角度来考察,结合澳大利亚学者Biggs的理论,“效” 的核心观念是指“育人”。指向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教学是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目标包含三点,第一、第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第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第三、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美国新教育运动以后,为提高教学质量而针对教师发展的研究,这是“有效教学”研究的源起,此后研究的视角拓展,开始探讨除教师原因之外其他影响教学的原因。研究发现,在课堂中存在称之为学生“非投入”(disengagement)的现象。国家和个人在教育投资上日益高涨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中的非投入和表面化现象,这种强烈反差促使“有效教学”的研究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课程学者Doll形象而又深刻剖析这种作用:教学过程存在一种“酶(ferment)”,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实现着教与学的转换,促进着课程目标的达成,没有这种“酶”,学生的学习往往“食而不化”或“高分低能”。教学不符合学习规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抵制或不认同教学活动,师生间的消极交流和互动以及学生的被动学习都是学生进行非投入和表面化学习的具体原因。
“有效教学”研究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包括构建有效课堂环境的策略,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和应用教学技术的策略。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四星级普通高中,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进行,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观点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技术手段不断的涌进课堂,以往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理论匮乏、方法单
一、技术落后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在我校还有不少教师没有能够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他们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塑造学习者健全的人格,不少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研究教育对象,盲目上课,仅仅完成课时为已任,这种不讲效率,不显效果,甚至在做无效劳动的教育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不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课堂死气沉沉,课后大练“题海”,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教师苦教、厌教,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尽管我校有很多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方法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困扰教师的“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确实减轻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负担?” 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如何实现有效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愉快地投入学习,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我校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选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是非常必 1
要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能促进我校的物理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质量。为我校创“五星”贡献物理教研组的力量。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使教师内化有效教学的理念,把握有效教学的精髓,增强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识。
2.构建理论支撑框架,实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
3.研究各种课堂教学形式,掌握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出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的教学手段。
4.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大面积提高本校教和学的效率,提高我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四)研究内容
整个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要遵循备课、指导、互动、管理、练习、策略的有效等六个方面来开展,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研究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有效备课:基本要求、方式推荐
有效指导:实施原则、操作策略
有效互动:案例分析、应把握的问题
有效管理:技巧、操作策略、需注意的问题
有效练习:遵循的原则、得与失的反思
有效策略:示例分析、提升固化有效教学策略
(五)创新之处
我们的研究围绕的是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的,通过深入开展研究和探索,做到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完成,实践活动在理论指导下完善.以用为本,以有效为目标,立足教育教学一线优势。
(六)研究思路
课题组将遵循“优化——应用——再优化——再运用,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上网,查阅书刊等方法获取大量的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为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变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策略的有效性,要进行多种方法的调查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结论。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3.行动研究法:通过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实例(如我校的一课三评,三课一评,同课异构)和过程研究,探究如何从实际层面入手,提炼出有广泛意义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活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4.举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如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相应的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方式。
5.叙事研究法:将整个教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完整的叙述出来,作为教育研究的的一份完整研究报告。教师通过教学故事(撰写教学案例)的叙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准备阶段。
1.选择研究课题,对课题研究进行有力的论证。
2.组织研究机构,确定研究人员。
3.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理论学习,达成共识。
4.编写课题研究方案。
5.制定管理模式。
6.布置任务,各主研人员分头准备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完成课题的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实施阶段。各校根据课题组形成的共性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方法,进行再研究,创造性地使用,不断收集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实践。
第三阶段(2012年5月):课题结题。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课题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研究成员的科研水平及能力
1.研究的组织管理
(1)课题管理与主研单位
课题的管理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课题的主研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物理教研组
(2)课题组成员科研水平
王洪根:大丰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赛一等奖,江
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示范课
王柯:大丰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高
一年级副主任,物理教研组组长。
王进:大丰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任教高三十多年,高一年级副主任沈明:大丰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中物理名师赛一等奖卞龙宝:中学高级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省内外有影响,发表论文十多篇
潘同林:中学高级教师,发表论文数十篇
钱恒:中学高级教师,精务精谌
丁秀梅:华师大研究生毕业,思维敏捷,理论水平高
2.研究的制度
(1)课题组每月一次集中研讨会。
(2)课题组定期组织研究人员总结阶段研究成果。
(3)课题组加强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所有物理教师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为
课题总结提供资料。
实施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策略 篇3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不仅难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增强学生与物理之间的隔阂,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堂练习不仅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手段,也是教师获得学生学习信息的有效途径.我们的课堂练习要么平铺直叙,题目过繁过难,对学生心理造成打击;要么练习过多,使学生陷于题海,分身乏术.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丧失、情绪低落。
2、忽视物理实验降低高中物理的趣味性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手段。只注重课堂讲课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抽象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就会大大降低.进行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我们的物理课堂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是以课堂讲解代替,学生不能动手操作,体会不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
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厌学,师生互动差
教学总是要求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一般大多采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有的教师把学生实验改成演示实验,甚至干脆不做,变成讲实验。一堂课基本是教师讲到底,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动脑练习的机会。结果是学生课堂似乎听懂了课后自己却不会做。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物理规律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导致大学课程难以进行。
二、实施有效课堂的策略
1、课堂中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始终有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备课时才会有所体现,上课时有所落实。其次教学时必须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时时刻刻想到他们。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应分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具体教学方法。在备课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不同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师只有每一个环节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教学才有针对性,课堂才更有效。
2、课堂还给学生,师生位置互换,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留有内化时间,要敢于精简“讲”的内容,放手给学生多“练”的机会,注意学和教的最佳结合。甚至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研讨的论坛。(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推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只让学生记住这些定律、定理的内容、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来掌握。(3)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实验,讲十遍、百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的实验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若没有进行实验探究、操作训练是很难应对高考的实验题目。
3、结合生活实际、科技信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实际生活问题科技信息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包含这样的流程,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抛除非物理信息),确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寻找物理对象在变化过程中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直至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首先对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其次进行程序化的思維训练,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
4、加强抽象与形象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要求我们在教学上通过图象情景的教学,建立由实际情景——理论模型——新实际情景的有机联系。加强抽象的物理规律与形象的实际情景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5、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①每一节课的内容,下课前指导学生进行小结,在作业前将当天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②每学习一章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画出物理知识联系图。③物理测验后要求学生对答题情况进行反思,寻找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错题进行更正。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 篇4
一、改善教学方法
1. 多种方法融入教学。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无限的、新的知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新的知识引入是比较好的办法。正所谓“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首先是问题引入法, 用一个问题引入所学习的知识,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解答了问题;其次是故事引入法, 让同学们更有兴趣的来研究知识;再次是示例引入法, 物理与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 可以引入身边的小示例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
2. 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 让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 让同学们互相评价, 指出别人的错误, 保证自己不犯, 学习别人的优点。让同学们互相比较, 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及时学习或者改正。学生在完成某一项实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指导, 给出学生自己的观点, 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协助同学付诸于时间, 然后把自己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考虑, 不要盲目的对学生进行“对”与“错”的评价。
3. 让同学注意平时细节。
在做文字说明时要言简意赅, 阐明文意。做好文字说明要遵循以下的几点原则:研究对象、设定字母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描述重要的物理过程或者是物理情境、使用恰当的连词或者是连接语言、叙述一些重要的物理状态、交代列方程的依据、揭露隐含条件、解释结论。方程式要严格按照步骤书写。写文字说明是要防止“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两种倾向。字体要公正干净, 遵守书写规范还有在画电路图等要美观, 多个电路图要顺序摆放, 使其美观, 错落有致。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将枯燥的课程形象的展示出来。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到有趣才能更加主动愿意去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者带领同学进行实验, 也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实验过程以及结果的进一步理解, 在动手的过程中激发乐趣。
2. 与时俱进授课观念。
教育不但是训练以及灌输的工具同时还是发展和认知的手段, 这点教师应该认识到。要让每个同学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合作。不同于以往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无知和被动的基础之上, 现在是建立在师生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教学是一种对知识的向导和顾问, 不仅仅是机械的传递知识。还要优化学生的课题, 让学生接触新题型, 拓宽知识面。
3. 反思教学的作用。
是否把握着教学中课程的重点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课质量的好坏, 所以要在授课之后进行反思。人做不到十全十美, 所以再完美的课堂也总会留下一些遗憾。课后反思不能忽略, 课后反思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它不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对授课的一种延续。教师为了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对已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活动以及活动观念和假设进行的积极、周密、持续、深入等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所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学会有效的合作
教师应该授课中激发同学们的合作意思。合作精神很重要, 尤其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会合作很难成功。着重培养同学们合作的品质和精神, 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不是竞争, 而是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增强合作意识才能消除瞧不起差生的意识。教师安排同学和做事要尊重学生意愿, 让他们自选组合, 让好帮差, 大家可以共同进步。这样大家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才不会有优劣之差。为了保护学生的热情教师应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合作环境。多多鼓励指导学生没让他们融入到合作团队之中, 充分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为了有效的完成任务组织内部也要配合密切, 相互补充。教师要对每一位同学的合作成果进行记录, 让同学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激发自己主动学习以及提高合作精神的积极性。以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性质独特、过程复杂、学习难度较大。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适当的评价以及及时反馈等都是影响课堂比较有效的因素。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实践教学?让学生对物理更加有兴趣。笔者针对高中教学的特点, 以及自身的实践, 对怎样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理化学习.2008 (2) .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5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旨在引起学习物理的师生间互感互动的系统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提高,就要及时关注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和行为状态。因此,讲究课堂教学策略,是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226-01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谈谈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一对矛盾,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的发挥。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而言都是外因。这些外部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吸收”,即内化,才能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特征。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内化的过程,如果不调动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这个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行的“我要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主动性与积极性是与兴趣密切相关的,只有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实施:
1、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各种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使学生积极有效参加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模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多媒体把他们带到了一个更新奇有趣的世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注重实验教学,培育学生浓厚的物理探究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上物理课不做实验,课堂就缺少生动性,就没有吸引力,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更体现不了素质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实验为主,认真组织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了解并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与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提出新问题以保持他们学习物理的持久热情,如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创新方法。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培养其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如吸收他们参加课外的科技劳动,在实验课上进行物理实验的表演等。对于少数学习和表现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
四、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要及时进行系统复习,梳理成知识网络,进行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等巩固知识。形式上,可以采取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教师点评,解惑答疑和学习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复习质量和效率。
习题教学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要吸取以往习题教学的经验,还应积极改进习题教学。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习题,以发挥习题的巩固记忆,深化理解,整理归纳 和综合运用知识等的功能。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还应设一些开放题与实践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如“如何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如何鉴定中学生体育金牌”等。这类习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能使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答案。习题的数量应适当,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还要有一定的梯度。应避免出现“难”“偏”“怪”现象,用最少的习题量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在讲解上要注重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思考,不要一言堂,让学生多说 多写,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本文以高中物理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为研究内容,提出提高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更新物理课程教学理念,构建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目标、教学主体等,高中物理课程是初中物理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其课程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方面,通过物理课程在提高学生物理课程成绩的基础上,也应该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学生是物理课程的主体,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建立正确的高中课程物理主体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创建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传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地位。因此,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要充分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为主体”“成绩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协调教学环境、教师、学生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实现高中物理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奠定理念基础。
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的好坏和适宜程度是评价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以现有的教学环境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准则,符合学生和教师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符合课标标准要求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和本校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物理学习能力。在优化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是有效課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
三、重视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重要的教学形式,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实验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更加有利于物理课程的教学。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课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物理实验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结合实验进行物理课程的教学,使物理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以具体的形式把物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实验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得到改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通过实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课堂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增强。
四、坚持物理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物理课程教学生活化、情境化
物理学科知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以及自然现象,都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物理知识是人类生活实践和自然现象经过具体性和抽象化而形成的经验总结。因此,物理学科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具体内容。物理课程是继承、发展和探索物理现象的有效手段,通过物理课程能够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物理学科知识,继续探索物理的未知领域。因此,物理学科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要结合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为学生呈现具体化的课堂形式,理论知识应该通过实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相关知识的产生原因、形式实践依据以及原理。把物理课程学习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借助生活常识、自然现象来进行物理知识的讲授,使物理课程知识学习生活化、具体化、情境化,减少物理知识学习的理论化和枯燥感,增加物理学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提高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物理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课程教学和学习,教师能够从容地组织物理课程教学,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的同时,物理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得到提升。通过诸多手段的干预,其目的都是营造有效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高中物理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52.
[2]陈纪华.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2013(6):57.
[3]王哲明.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途径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3(4):90.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篇7
一、激趣引入, 创设物理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课堂引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讲解“自由落体”一课时, 可以利用刻度尺做自由落体测量学生反应力的实验, 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提问: 为何刻度尺能够测试反应力? 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反应时间”这一概念,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物理教学中, 恰当的物理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自由落体”时,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同一高度释放的两个物体, 是重物先落地还是轻物先落地? 这样创设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
二、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物理教学多是单一注入式教学, 一节课都是教师一讲到底, “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得教学过程缺乏互动,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没有多余时间用来思考、练习。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首先, 应变“重教”为“重学”。物理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加强师生交流, 精“讲”, 多“练”, 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加强“学”和“教”的结合。其次, 变“重结果”为“重过程”。质变奠定在量变的基础上, 教师应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渐从感知、推理、应用中掌握物理知识, 发现物理规律, 发现物理真理。慢慢的积累, 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 这样物理学习才会变得得心应手, 而不是焦头烂额。
事实上,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以及思维方式。笔者觉得以下几个习惯对学生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如每节课, 教师留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小结, 并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章节结束后, 让学生再次总结知识, 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每次物理测试, 让学生及时订正、反思错题, 总结经验教训, 归纳物理方法。这里笔者一直强调“归纳总结”, 是因为对学好物理而言, 重要的是熟悉物理解题技巧, 具备缜密思维能力, 而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三、培养建模意识, 提高思维品质
纵观物理史, 很多的发现都是科学家大胆构想, 创建理想化物理模型, 再通过实验验证得到的。例如法拉第先设想带电体、磁体周围存在电场线、磁场线, 建立模型, 然后利用铁粉显示磁力线分布形状, 建立出场的概念。又如, 爱因斯坦大胆建立了光子模型, 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等等。高中物理很多定理和结论, 都是通过建模逐渐提出的。当然, 质点、单摆、点电荷、点光源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正是这些模型的引入, 很多复杂的物理问题才得到解决和论证。由此可见, 物理模型对物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有重大作用, 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 并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对相关模型进行解析, 从物理规律出发, 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这样, 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与此同时, 物理源于生活, 建模意识一旦形成后, 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四、加强实验教学, 增强思维能力
比起其他学科, 物理的独特性也在于有物理实验, 利用好物理实验对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物理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课堂演示、设计性实验以及探究性实验。在这里提醒教师, 演示不一定必须是教师主导, 很多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演示,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设计性实验应尽可能地有创意性, 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趣味性。探究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 比如“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实验, 由于教材内容对振子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不做要求, 所以在做该实验时, 可以先测若干组数据进行描点连线, 再用相应函数表达。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负责, 落实到学生的分组实验, 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积极动手操作, 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浅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篇8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我们正处在是一个知识信息呈爆炸式发展的时代, 新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科学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 服务广大的师生.比如教学信息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课堂的出现、教材编制的软件化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能很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但是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 我们物理老师教师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学观念, 不断的开拓进取,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要经常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进修, 提高自身知识的更新速度, 努力掌握物理学最新的科技知识.同时也要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 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 而高中阶段则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物理知识, 从而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需要经历以下过程:教师的吸引―学生开始产生兴趣―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我们要注意从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 引导学生联系到物理知识, 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
例如, 我们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 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个比较重的东西, 同时释放这两样物品.我们既可以让纸水平落地, 也可以让它垂直落地, 也可以把它团成一团落地.然后让学生观察现象, 并要做出解释.他们会得出结论:质量轻的物体不一定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 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这样就会很容易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启发他们真正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是什么, 从而真正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与物理学知识进行联系, 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 物理知识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物理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激发他们去深入探究其中的原理, 注意从身边发生的现象探索物理规律, 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有效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 比如说核反应等, 这些知识既高度抽象化, 同时也难于真实演示和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学生很难理解, 更不用说去深入探究其中的规律和原理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物理有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它以影像、图片等多媒体信息, 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 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物理实验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 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物体瞬时性的变化和极其微小变化等, 这样能帮助他们理解物理知识, 大大增强实验效果.
比如, 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课件将很抽象的磁感线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进行展示, 再配上各种颜色的可动线, 使抽象、难以理解的磁场状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由静变动, 由无声变有声, 再加上老师当场的启发、诱导,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理解, 这样很容易突破我们教学中的难点, 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有利于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氛围, 原来比较单一的教师“说”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凭空的想象,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把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动力, 提升他们的物理运用能力.
四、加强教学反思,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篇9
一注重情境教学, 吸引学生
物理课并不是非常有趣的课程, 甚至有点枯燥乏味, 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兴趣, 因而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适合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 这有助于吸引学生, 以兴趣入门, 自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摩擦力时, 我指定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表演“一纸托千斤”, 将一定直径的钢管一端用纸密封, 并在钢管中装入细沙, 把一木棒放在钢管另一端, 木棒上可支撑几百斤的重量, 学生感到很好奇, 我顺势引入摩擦力进行讲解, 因为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 因而每个学生听得都非常认真, 这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而且师生都感觉愉悦, 课堂教学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 需要学生自己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材, 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精心设计提问,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研究的问题上来, 当然教师也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 勇于把大量的课堂活动直接给予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课堂, 并把课堂所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合作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指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形式下, 适时分小组学习的形式, 以改善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教学模式, 构建全班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学习的教学动态组织系统, 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交流, 使每个学生均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模式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学习心得, 又能使学生养成注意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此外, 合作学习无形中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这可淡化学生之间的对比意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鉴于合作学习模式有诸多优点, 建议在教学中, 物理老师能尽可能地创造合作学习模式,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现教学行为多样化, 避免单一
在教学中, 教师一般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可控程度高的教学行为, 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表现出一种习惯性, 这就使部分不适应这种教学行为的学生可能成为“边缘学习者”, 因而在教学中, 为照应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我们有必要使教学行为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行为不但可给有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学习条件, 而且可减少“边缘学习者”的出现。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教师惯性化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积极性、思维参与水平之间总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即学生会以某种相应的行为去对应教师的某种教学行为, 结果是即使优秀学生所能达到的最大发展水平也是相对确定的。因而教师必须改变其教学行为, 方可激活师生的创造性。
五信赖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做
教学中, 很多学生的依赖心理很重, 他们碰到难题, 不去主动思考而是放下, 有的甚至直接去抄袭别人, 这可能与当今父母什么都一手操办有关系, 但我想这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脱不了干系。传统教学中, 教师都是保姆式的教学, 面面俱到, 没有放手让学生自行寻找答案, 久而久之, 学生便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 想着老师会公布答案, 无须自己探索。常常会有教师面对那一张张令人无奈的物理试卷叹息: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多次了, 例题也讲过了, 为什么还做错?因而, 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讲课时应尽可能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鼓励他们主动、独立地思考问题, 引导他们寻找答案, 而不是简单地送给学生问题的答案, 应透过答案引导学生寻找学习方法进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有效运用课堂评价
教学中, 很多教师对课堂评价很是随意, 其实不然, 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敏感期, 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学生一天的情绪, 甚至影响他对你所教科目的兴趣, 课堂评价尤为重要, 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因为课堂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 教师积极的评价可帮助学生克服质疑的心理障碍。评价是为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 适时适度地给予积极评价,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尝到独立思考带来的成就感及愉悦感。
总之,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多种多样,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 都无一例外地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心学生需要,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习惯, 并把自己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篇10
一、概念有效导入策略
任何一位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不会在课堂一开始就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他们往往会结合各式各样的内容进行一段课堂导入, 随后再开始新概念教学。对于物理概念相对比较枯燥、繁琐的知识而言, 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刺激学生的思维运行,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进行概念导入教学, 将物理概念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实际理解概念。例如, 在讲解“牛顿定律”时, 教师可结合人提水桶的例子进行教学, 首先对水桶进行受力分析, 得到人对水桶向上的提拉力与水桶自身的重力互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由此导入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然后结合受力平衡原理, 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本质。
二、概念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要物理概念教学有效,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物理教学情境。高中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教师必须妥善引导学生将对教学情境的兴趣转化到物理概念的学习上。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物理概念的起源作为依据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程度。
例如, 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章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结合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创设相关情境进行概念教学:牛顿在苹果树下睡觉时, 被落下的苹果砸到。于是, 他便疑惑: 为何苹果只会落向地球而不是远离地球呢? 此时, 教师可以引出本节课万有引力章节的概念要点。通过对万有引力定律思维起源的情境再现, 学生在惊叹古人智慧的同时, 也实现了概念的掌握, 笔者相信, 这样的物理概念教学学生必定终身难忘。
三、概念分步教学策略
在对抽象性、复杂性较强的物理概念进行教学时, 教师不妨实施分步教学策略。例如, 在功和能章节, 我们首先介绍的是功, 然后是功率, 最后才是机械能守恒定理, 这其中的关系是逐层递进深入的。因此, 在进行功和能的教学上,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深化功、能以及功率的教学。“功”是能量变化的度量衡; “功率”是做功与时间的比值, 表示做功的快慢。从以上的物理概念就可以看出概念教学的分步原则, 由浅及深, 逐层递进。
在物理概念的分步教学中, 教师必须针对各个层次概念的特点, 选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 在对“功”“能”的介绍上, 教师必须强调这些基础知识组成的词眼。“功”, 首先必须是具备做功的本领,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 静止的汽车则必定不具备动能。再按照功的特点将其分为机械能、势能等, 针对这些能量分类原则进行教学, 势能的大小只与其高度有关, 动能则与物体质量、速度有关。最后, 由机械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 得到能量守恒定律。
四、概念运用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 教师做得最好的就是概念联系生活实际, 实施题海战术。但是, 这样并不适合全体学生, 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 在高中物理概念运用的教学中, 教师应优选题型、巧设问题, 提高物理概念运用教学的效率。
例如, 教师在完成“重力加速度”一章的教学后, 不妨布置一个概念实际运用问题, 及时检验学生的概念掌握程度。如“航天飞船在距地面5 km处打开降落伞, 速度逐渐降至5 m/s, 之后按照这个速度在大气层中匀速降落。在距离地面还有2 km处时, 飞船开启缓冲减速发动机, 飞船到达地面时, 其速度刚好降至零, 求最后减速阶段的飞船加速度”, 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科学现象安排学生进行过程分析: 飞船进入大气层是自由落体运动, 打开降落伞后是匀速运动, 最后阶段开启缓冲发动机是减速运动, 这样有助于学生顺利求解减速阶段的飞船加速度, 同时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这类实际问题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18-01
新课标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层面上提出了 5条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是虽然是在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却给高中物理教育与教学带了新的气息。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许多物理教师感到“不会”教书,其实这是理念上就存在误区,这些教师仍然把自己定位于“教书”先生,其实新课程标准给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创新的空间,从教学资源的利用到课堂结构的组织形式、从课程的内容选择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科学素养的养成到学生学习评价等诸方面,课程标准都给予了足够的弹性空间,由教师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现状及内涵
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国外有效教学研究即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研究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现了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师特征或品质和教学行为,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厚德从学习与教学的关系出发来研究有效教学,他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崔允廓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也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阐述了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理念和策略,并指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根据这些理念,依照教学过程的流程,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这种按教学进程所提出的教学策略比起按内容提出的教学策略更具概括性,也体现了教学策略本身的意义,其视角和国内大多数的同类研究不同,注重的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
我国的有效教学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对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二是引鉴国外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论文居多;三是缺乏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尤其是和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物理试卷评讲的有效性的目的和意义
在现阶段我国大多物理课堂里实际所进行的教与学仍存在“满堂灌”现象,尤其是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讲得很苦,强调“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学生听得很累,效果不明显。许多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导致“考前——不知所措,考中——不知所解,考后——不知所得”的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结果。 高中物理的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是形成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其效果如何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在日常的试卷评讲中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课堂评讲试卷学生存在厌烦心理。由于考试频率较高,学生趋于麻木状态,分数差的,信心丧失,无心恋战;成绩好的,沾沾自喜,觉得枯燥乏味。成绩的高低同时也控制了教师的情绪,讲评课往往成了教师情绪的发泄课。这样的讲评课是无法完成检测的目标的,只会使学生更加厌学,更加麻木。
2、试卷现发现评,盲目讲评,无的放矢。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但由于考试时间紧促,教师阅完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盲目讲题,结果只能就题论题,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而学生对自己的解法及错题还未来得及做自我剖析,就被老师灌输了解题的方法,没有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过程,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更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满堂灌式的评讲。随着教改的深入,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在日常课堂中越来越少见,但在试卷讲评课,特别是高三试卷讲评课上仍是普遍存在的,讲评课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老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忙于记笔记,教师有时甚至对学生的答案也不做任何分析,只是把解题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的主动思维完全被压制,出现学生“左耳听右耳冒”的现象。其不良后果远大于填鸭式的新课讲授。这种模式是“传授——接受”的循环反复。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师生课堂互动以及教师传递积极的期望等这些方面是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跟学生的积极配合,对物理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实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探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4.
[2] 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0801.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创新 篇12
一、选择与设计“交往”的“开放”的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 是把这种交往仅作为“师传生受”的过程。新课程的教学观要求把这种交往变革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只有平等的“对 话”, 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往, 既包括物理需要、物理兴趣、物理知识、物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又包括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 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往, 实现师生互动, 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加强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是选择和设计开放的物理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实际上, 现实生活世界中蕴藏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物理教育资源。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的过程中, 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物理教育资源与物理教材知识两者融通起来, 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就有可能深刻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 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物理课程中所涉及的力、运动、电路、传感器、电动机、发电机等知识, 既是书本物理知识, 又是生活中的物理。引导学生从书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 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而且引发联想、生成创意。
二、活用教学方法, 防止课堂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 只有较适宜的方法。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是, 老师在教学时, 先出示例题, 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 接下来老师进行讲解, 最后让学生做一些练习。在很多情况下, 学生是经过反复操练形成某种技能的, 这种教学方法是过去所强调, 对提高应试考试有时也有效, 但是这种练习如果过度进行, 就会导致学生形成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
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 过度地注重模式, 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 往往只流于形式, 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各种教学方法在实现目标方面都有其独特作用, 但也有其缺陷, 每一种方法和模式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是建立在一定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的。 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生等都是可变因素。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 做到“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 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 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应弄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 然后选择所需要的仪器和实验条件, 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 画好记录表格, 等等。教学中, 教师可先有示范, 让学生模仿学习, 也可由教师提示, 学生独立摸索安装调试仪器, 进行实验步骤及完成实验表格的填写。
四、注重培养实验中的物理思维方式
在实验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图像处理平均值法, 这要学生能够领会和理解, 并能在每个实验中找出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维方式。比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用了等效法 (用位移代替速度) 、累积法 (重复打了许多点) 、留迹法 (用复写纸留下小球落地后的点) 等物理思维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启发学生找出各实验中的思维方法, 能够让这些思维方法深入学生的脑海, 并用于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创新型物理实验题。
五、精心设计作业内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育创新意识已深入课堂, 深入到物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 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与发扬传统物理作业的优点, 抛弃难、繁、偏、旧的弊端, 淡化浓重的人为编造痕迹,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设计形式多样, 异彩纷呈。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 例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节教学后, 为学生设计的作业内容是:炎热的夏天, 小狗常常张开嘴, 伸出长长的舌头, 小狗为什么会这样做? 类似这种物理联系生活, 生活离不开物理的激趣作业, 为学生提供了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空间。
六、开展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课堂教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获得物理知识, 促进物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
七、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 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二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演绎出来的。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 应努力成为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还要注重科学探究, 多让学生参与探究, 经历探究过程, 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策略】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有效复习策略08-06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07-22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10-29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05-16
高中物理复习课策略07-09
高中物理特色课堂05-28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09-02
高中物理课堂笔记08-23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05-12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