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因素差异(精选7篇)
发病因素差异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模式的转变,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 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居民死亡的重要疾病类型[1]。如何有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本研究深入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性, 旨在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临床诊断, 其中男73例, 女75例, 年龄18~85岁, 平均 (56.4±6.5) 岁, 病程0.5~40年, 平均 (17.8±5.1) 年。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完整, 涵盖家族史等。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 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年版) 》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即坐位舒张压>90 mm Hg, 收缩压>140 mm Hg, 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 针对男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深入分析家族史、身高、体重、吸烟史, 饮酒史及钠盐摄入量等方面的资料, 以研究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
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危因素比较:73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有家族史34例 (46.58%) , 无家族史39例 (53.42%) , 吸烟41例 (56.16%) , 饮酒38例 (52.05%) , 平均体重指数 (25.98±4.07) kg/m2, 钠盐摄入量 (7.71±0.27) g。75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有家族史33例 (44.00%) , 无家族史42例 (56.00%) , 吸烟12例 (16.00%) , 饮酒9例 (12.00%) , 平均体重指数 (25.05±3.22) kg/m2, 钠盐摄入量 (7.12±0.21) g。两组患者家族史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吸烟比例、饮酒比例、体重指数和钠盐摄入量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则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并可导致血管腔变窄, 使其原有功能发生改变, 极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及坏死等症状, 并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2], 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十分关键。本研究发现,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性别的患者, 结合具体发病危险因素特点, 采取适宜措施进行防治。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吸烟及饮酒比例较高, 因此在原发性高血压防治过程中, 应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另外, 体重指数高也与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这主要是肥胖造成的。众多研究均证实, 钠盐摄入量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3]。在钠盐摄入量方面, 男性患者也显著高于女性, 因此临床医生应叮嘱男性患者尽量饮食清淡,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性别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家族史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吸烟比例、饮酒比例、体重指数和钠盐摄入量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性别患者, 应结合具体发病危险因素特点, 采取适宜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性别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陈阳, 张维, 王姣锋, 等.上海市部分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医药, 2013, 8 (6) :775-777.
[2]拓步雄, 李慧, 李超民, 等.国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9) :1083-1090.
[3]薛探, 梁晓雨, 李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和性别之间的相关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10) :1457-1458.
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 篇2
关键词:问题分析,高危人群,合理建议
1 绪论
对脑卒中的发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 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也让尚未得病的健康人, 或者亚健康人了解自己得脑卒中风险程度, 进行自我保护。
2 问题分析
分别由四家医院提供的四份病人的基本数据表格, 其中包含大量病人的基本信息。经过筛选, 将合理有效的数据分为基本的几大类:患者性别, 患者年龄, 患者职业, 患者发病日期。
对于题目中所给定的2007至2010年度环境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率的数据较为繁杂, 且彼此关联并不明显。此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已给定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 从而得到数据的拟合函数。
3 脑卒中发病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间的关系
通过脑卒中发病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间的关系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⑴病人的发病率在极高温下和极低温下同样会有所上升。由此推论, 每年七、八月份因高温条件而引起的脑卒中的几率最大, 一月与十二月份因低温条件而引发的脑卒中的几率最大。⑵病人的发病率随气压的降低而上升, 且每年七月份与八月份的气压达到极低值。每年的夏季, 即七月份与八月份因低压问题引发的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最高的。⑶病人的发病率随相对湿度的上升而上升, 一般来说月初的相对湿度在整个月份中会达到最大值, 每年的夏季, 其相对湿度会比其他月份高。因此,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合理推断:每年的夏季是与相对湿度有关的脑卒中的发病的高峰期, 在每个月中, 月初的因相对湿度过大引发的脑卒中的概率会上升。
4 对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4.1 脑卒中人群的早期症状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 头晕, 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 肢体麻木,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 有的为舌麻、唇麻。 (3) 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 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 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 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 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 全身明显乏力, 肢体软弱无力。 (9) 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4.2 脑卒中病发的高危因素
⑴高血压病,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 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 Hg以下。⑵糖尿病, 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 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⑶心脏疾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⑷血脂代谢紊乱, 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 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 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⑹吸烟与酗酒。⑺血液流变学紊乱, 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 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⑻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与出血性中风无关。⑼年龄和性别, 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 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 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4.3 脑卒中在夏季的高发风险
黄梅天及高温季节, 是脑中风发生的一个小高峰。气温高, 气压低, 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烦躁, 导致血压升高而引起脑卒中。此外出汗多, 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度增加。尤其是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慢性病患者, 易诱发脑梗塞性脑中风。
5 给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警干预方案
5.1 预警干预方案的依据
根据在问题一与问题二中的研究, 我们得出以下依据:脑卒中在冬季与夏季存在高发风险;脑卒中在极寒与极热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病;脑卒中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易于发病;脑卒中发病人群在环境压强较小时易于发病;夏季的相对压强是一年之中最低的;夏季的相对湿度在一年中相对较高;一个月中, 月初的相对湿度较大, 脑卒中在月初的发病概率较高;老年人群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农民、工人与离退人员在所有职业中的脑卒中发病概率是最大的。
5.2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警与干预方案
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脑梗死,危险因素
在我国,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已跃居第二位, 而致残率位居首位, 尤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占所有脑血管病的60%~80% , 是脑血管病的主要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1]。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减少其发病率,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总结了2007年1月至12月37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8例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236例, 女142例;年龄32~89岁, 平均61.2岁。
1.2 方法
对经脑CT确诊的37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与脑梗死患者发病有关的因素, 包括①高血压史;②心脏病;③高脂血症;④糖尿病;⑤吸烟;⑥卒中史;⑦TIA。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发病比例为1.67:1。发病年龄32~89岁, 平均61.2岁, <50岁28例 (7.4%) , 50~59岁38例 (10.05%) , 60~69岁127例 (33.60%) , 70~79岁157例 (41.53%) , 80岁以上28例 (7.41%) , 年老者发病率高, 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82.54%。说明脑梗死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2.2 发病危险因素
在378例脑梗死病例中, 高血压病史269例 (71.16%) , 糖尿病164例 (43.33%) , 高脂血症153例 (40.72%) , 心脏病114例 (30.16%) , 吸烟108例 (28.57%) , 卒中史78例 (20.63%) , TIA 74例 (19.56%) 。以上结果显示, 发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为主, 其次为高脂血症、糖尿病, 心脏病、吸烟、卒中史及TIA。
2.3 病变部位
本组病例均进行脑CT检查确诊, 脑梗死部位大多为基底节区, 其次为脑室旁、脑叶、多发性梗死, 其中腔隙性脑梗死169例。
3讨论
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 国内外经大量研究确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高脂血症、遗传家族史等均为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 但上述因素在脑梗死高危人群中长期存在并相对稳定, 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而脑梗死的发病多为急性起病, 所以仅用这些因素尚无法对其急性起病作出合理解释。因此认为脑梗死的发病是在众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受到某些因素诱导而发生的。因而探讨脑梗死急性起病的触发因素对于该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及降低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资料显示, 脑梗死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60岁以上者发病率明显提高, 最高发病年龄组为60~79岁, 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男性高出女性75% 。
关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各类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 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55岁以上高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等[2], 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不论年龄和性别以及何种卒中类型, 血压与卒中的发生均成正相关关系[3]。其主要原因包括脑部和躯体两大因素, 脑部因素主要是血管狭窄没有再通、血栓进展或再形成、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 脑组织水肿、出血、再灌注损伤、高龄、颈内动脉两支梗死或再闭塞、反复栓塞、癫痫等引起梗死面积扩大、缺血半暗带扩展、周围神经细胞死亡、梗死后出血等;脑外因素主要为高糖血症或糖尿病、高血压或低血压、心肺疾病、水电解质极酸碱平衡紊乱、全身感染、高黏血症、药物影响等。
分析本组各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TIA, 这些均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公认的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脑部血管:直接作用于脑基底部穿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 使血管发生透明脂肪样变, 致微梗死或动脉瘤形成, 机械刺激和损伤大血管或较大血管的内皮细胞, 致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形成[4]。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同时过氧化脂质还可影响前列腺素和凝血因子的活性, 促使血栓形成:高三酰甘油血症、高纤维蛋白原使血流缓慢, 血粘度增加, 使血栓更易形成 。
糖尿病能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被多数学者认可。脑梗死急性期可因应激反应而使血糖升高, 高血糖及脑组织缺血缺氧, 增加无氧酵解, 酸性产物堆积, 导致细胞内外酸中毒. 反过来加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坏死, 导致恶性循环。血糖升高尤其是高渗状态对脑梗死影更大, 长期糖尿病使脑血管弥漫性改变, 动脉弹性降低, 血流灌注减少, 同时高血糖症易出现血浆黏度改变, 纤维蛋白原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都将影响到脑微循环灌注, 使脑梗死加重。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 而脂质代谢异常又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因素之一。本组资料显示心脏病是另一重要的危险因素。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以及心电图示左心肥厚或劳损, 无论有无症状发生, 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都两倍于心功能正常的人。心脑损伤的共同机制可能是心输出量的下降导致了脑灌流量不足,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阻塞了脑血管;脑血管与心血管的动脉硬化性改变呈平行发展 。糖尿病高血糖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广泛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 血管壁脂肪和多糖物质沉积[4]。吸烟导致脑血管病的机制是加速动脉硬化, 刺激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脑血流量。首次脑血管病后再次复发的危险是非脑血管患者人群的5倍, 足以见卒中史在脑梗死中的地位。TIA是脑血管病的先知因素, TIA后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0% , 死于脑血管病者占16%[4]。
根据脑CT检查发现, 脑梗死的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 其次为脑室旁、脑叶及多发性梗死。基底节区易发脑梗死有其结构基础, 在正常情况下, 基底节区脑血流体积是最小的, 但脑血流量/脑血流体积比高于皮层, 说明基底节区在正常情况下灌注压很高, 易导致血管硬化或阻塞, 特别是在老年及高血压的情况下 。
总之.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以及脑梗死发生后有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变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人认为同时有高血压、异常肥胖、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及父母中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者, 可明确预告脑卒中的危险性[5]。预防脑梗死的关键是准确地预测和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3.
[2]刘小兰, 张仲华, 杨符旃, 等.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02, 18 (5) :427-428.
[3]张映琦, 周华东, 陈晏娥.100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1, 9 (4) :155-156.
[4]郭国际.脑脊髓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 2003:2.
早期胃癌的发病因素及治疗 篇4
1 引发胃癌疾病的常见原因
1.1 人口学因素
年龄和性别等人口学因素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国内罹患胃癌疾病的人群年龄大多集中在40以上, 而低于30岁的青少年群体则极少罹患胃癌疾病。同时, 超过40岁罹患胃癌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因病情突变而死亡。从性别分布来看, 男性患者的胃癌致死概率明显超过女性。
1.2 生活饮食因素
生活饮食因素主要包括高盐饮食、腌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惯[2]、吸烟、饮酒等。
1.3感染因素
Meta分析表明, 成人幽门螺杆菌 (H.pylori) 感染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2倍。单纯的细菌感染并不能直接导致胃部和肠道出现癌变情况, 因此感染不属于依法胃癌疾病的直接原因和充分条件, 但致使患者罹患胃癌疾病的原因与细菌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联。H.pylori这种细菌感染情况虽然无法直接引发胃癌疾病, 但却能够协同其他因素使人体的肠胃发生恶性的肿瘤病变或使胃癌病情在短时间内发生恶化情况, 因此要想对胃癌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 就必须先对H.pylori感染情况进行控制。
1.4 家族遗传原因
根据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 某些家族会存在遗传胃癌疾病的情况, 而弥散性的胃癌疾病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家族遗传胃癌。不同的遗传性病症同样会有可能导致人体的胃部和肠道发生癌症病变, 并逐渐恶化为胃癌疾病。通常在一个家族之中, 若其中有1个人确诊患有胃癌疾病, 那么与这名患者存在一级亲属关系的人群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散发性的胃癌疾病[3]。
2 对胃癌患者进行筛查
在身体状况正常的人群内部, 胃癌疾病的发生概率通常仅为0.033%, 也就是平均在十万人中仅有33人患有胃癌疾病。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胃癌疾病进行检查时, 可以选择高危群体作为重点筛查对象[4]。
2.1接受筛查的对象
比较青少年而言, 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群体更容易罹患胃癌疾病, 因此在确定胃癌检查对象时, 可以将年龄范围锁定在40岁以上。同时, 若家族曾有罹患胃癌的病史, 这些有遗传病史的人群患上胃癌的概率要高于无遗传病史的人群。
2.2 筛查方法
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5]、血清促胃液素17、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及通过内窥镜进行检视等方式。从当前世界医学界检验胃癌疾病的水平来看, 运用内窥镜对患者的肠胃进行检视, 是结果最为准确的临床检查方法。
但使用内镜进行癌症病变检查的技术需要要求负责检验的医生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 同时内镜检验的医疗成本开销较大, 还会使患者遭受较大的痛苦, 因此侵入形式的检查和诊断方式当前已逐渐遭到淘汰。因此,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倾向于运用非侵入形式的癌症检验方式为患者实施临床诊断。
3 内镜精查
3.1 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检查之前约10 min时, 医务人员要先给患者服用祛除黏液的药剂, 当前此类药剂最常用的主要有链霉蛋白酶;此外, 还可以让患者服用一些祛泡药剂, 帮助患者将肠胃中积存的黏液或气体杂质完全祛除, 提升肠胃检查视野的清晰度, 排除干扰检验观察的不利因素, 使胃癌疾病的检出率得以提升。
3.2 内镜检查技术
内镜检查技术主要包括普通白光内镜、化学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窥镜。使用内镜为患者实施胃癌检查不但能够提升检查视野的清晰程度, 扩大观察视野的范围, 同时还能清楚检视胃部以及肠道的黏膜组织, 使医生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肠胃黏膜是否出现癌症病变情况, 并准确观察黏膜呈现的颜色以及外表的细胞结构。
4 胃癌疾病的早期治疗方式
4.1 救治原则
在患者患上胃癌的早期阶段, 医生可以使用内镜手术为患者清除病灶或运用开腹手术方案实施治疗。相对常规的外科开腹手术来说, 使用内镜实施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 不宜引发并发症状和不适反应, 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术后复原的速率, 5年生存率均可超过90%。
4.2 内镜下切除术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
4.2.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这种手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内经, 把胃部黏膜中出现癌细胞病变的病灶部分完全切除或选择部分病变严重的部分进行切除。这种手术方式通常适合用于治疗胃部或肠道外层存在肿瘤的患者。概括而言, 这种手术方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别: (1) 吸引手术:代表有透明帽法和套扎器法。最为常用的是透明帽法和套扎器法; (2) 非吸引性手术:典型的代表性手术主要包括肠胃息肉切除手术以及预切手术。
4.2.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这种手术是对常规EMR手术的改良与补充。在实施ESD手术时, 必须先观察胃部或肠道的肿瘤直径、具体生长位置以及肿瘤的浸润情况, 再根据观察结果来选择特制的手术电刀。ESD手术中常用的电刀主要包括Hook手术刀D、ua手术刀以及IT手术。概括而言, 在实施手术时需要使用内镜进行辅助, 通过内经观察胃肠黏膜, 然后使用电刀慢慢把肌层和黏膜层之间生长的组织分开, 随后把细胞出现癌变的肠胃黏膜彻底剔除。
5 结束语
胃癌不论在经济、医疗及社会负担层面均影响深远, 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要清楚认识其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提高人们的认识度和重视度, 养成不抽烟等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改善胃癌症状, 以降低死亡率, 从而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胃癌的临床预防控制以及治疗工作并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就能取得进展的, 必须通过几代医疗人员长期不懈钻研才能提升我国防止胃癌疾病的水平。为控制胃癌疾病的发生概率, 保障基层民众的生命安全, 医疗人员必须加紧钻研引发胃癌疾病的主要原因, 并积极开发控制胃癌疾病与预防癌细胞病变的方式。
摘要: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种重大疾病。论述胃癌发病的因素、总结筛查方法、着重阐述内镜检查方法和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 对胃癌的防治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胃癌,发病因素,内镜检查,治疗
参考文献
[1]邹小农.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胃癌死亡率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4-5.
[2]周晓彬.中国人群生活习惯与胃癌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1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 (10) :58-59.
[4]Larsson SC.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a prospective study[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6, 15 (10) :150-151.
如何克服笼养肉种鸡的发病因素 篇5
1 过肥和脂肪肝综合症
这是笼养鸡经常性运动不足的后果。为提高产蛋种鸡群的产蛋率, 不合理的饲喂高能量日粮, 是引起该病的根本原因。其特征病变为肝脏肿大, 肝呈黄色油腻状, 表面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 质脆易碎, 用刀切时, 在刀的表面有脂滴附着;突然死亡的鸡只肝包膜破裂, 表面和腹腔内有血块;皮下、腹腔脏器表面、骨盆腔及输卵管周围均有大量的脂肪。患此病的鸡普遍过肥, 体重一般超出正常的25%~30%, 产蛋率下降, 死亡率增加。高温季节此病尤为明显。
预防鸡只过肥和脂肪肝综合症的有效方法是:严格执行育成期母鸡的限饲程序, 以保持适当的标准体重;应注意保证日粮中足够的营养成分, 对发病鸡群可在每100kg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50g、蛋氨酸50g、多种维生素5~10g, 连续用10d;也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63g、胆碱550g、维生素B1233mg、维生素E5500IU、DL蛋氯酸550g, 同时将日粮中粗蛋白提高1%~2%, 能量水平适当降低, 对发病鸡群有较好的疗效。
2 产蛋鸡疲劳症
在笼养蛋鸡中, 该病占有特殊位置。由于集约化饲养, 体内无机盐的消耗明显的增加, 这是造成发生疲劳症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肌肉松驰, 腿麻痹, 骨质疏松脆弱。由于肌肉松弛, 鸡翅膀下垂, 腿麻痹, 不能正常活动, 出现脱水, 消瘦而死亡。鸡群中有3%~5%的鸡出现临诊症状, 这多出现在产蛋高峰期, 往往是由于缺钙或钙、磷比例不当有关。产蛋高峰期, 鸡产蛋时从鸡体内带走大量的钙, 而从饲料中又不能满足这种消耗时, 只能运用骨髂中的钙。因此, 如果不注意钙的及时补给, 鸡体就会受损, 特别是最高产的母鸡受害最大, 瘫鸡最多。
预防: (1) 勤观察鸡群, 发现有产软壳蛋的鸡或在笼内站立不起来的鸡, 应立即挑出隔离饲养, 并及时饲喂骨粉, 能吃多少供应多少, 一般经过3~5d就可治愈。 (2) 笼养高产肉种鸡的饲料含钙量不能低于3.5%, 对于发病时间较长的鸡群可先增至4%。另外, 当发现鸡群疲劳症病例较多时, 可以用贝壳粉补钙, 喂量为每100kg饲料添加1~2kg, 连喂1周后, 可以改为0.5~1kg的量喂给。
3 啄癖
这是高密度饲养特别是笼养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现象。雏鸡的脱换绒毛时出现啄羽囊、啄趾;育成鸡和成鸡啄尾羽、背羽;产蛋鸡啄蛋等, 这些恶癖都是行为性的, 所有鸡只都会遭受互啄。胆小的鸡只受欺负, 受啄的程度较厉害;恐惧感越重的鸡, 受啄越厉害。
为预防鸡的互啄癖, 日粮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要得当, 饲养环境要改善, 加强饲养管理。鸡群一旦有啄癖行为, 要迅速查明原因, 并努力加以消除。
4 过早换羽
发病因素差异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病例组: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3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按照预留的联系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电话调查。纳入标准:(1)不限性别;(2)在广州市登峰街道辖区内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且年龄在12周岁及以下儿童;(3)非广州市户籍(指外市或外省,但不包括港澳台及外籍儿童);(4)按广州市城市流动人员管理规定,儿童或其监护人在辖区内有合法居住场所,且在公安机关或社区登记备案的。对照组:采用1∶1配对方式选择300名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配对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同(相差±6个月)和居住地相同(居住地为同一社区)。对照组儿童的纳入标准与病例组相同。
1.2 方法
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相关资料。使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根据预留的联系方式,对流动患儿家长进行电话调查。电话调查时间为每天下午的16:00-17:00和晚上的19:00-20:00,对于三次以上无法联系到患儿家属者则该例患儿作失访处理,须进一步采取其他随访方式,如查阅其他联系方式、上门调查等。对对照组儿童在与各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沟通协调后,由作者及经作者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对照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及家庭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家庭人口数等),临床症状(发病日期、初次就诊医疗机构类型、临床表现和是否为重症患者等),高危人群接触(接触病人等),家庭生活环境(居住地环境状况、家庭卫生状况等)和生活习惯(患儿有咬手指习惯、患儿有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习惯等)等。
1.3 统计分析
将全部病例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方法:Forward为LR,变量入选标准α=0.05,剔除标准为0.1,最终筛选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手足口病流动患儿300例,按照预留的联系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电话调查。其中有17位家长不能或不愿意配合完成调查,完成有效问卷调查283名,完成率为94.33%;同时采用1∶1配对方式选择300名健康流动儿童,完成问卷调查290名,完成率为96.67%。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病例组中,男童154例(54.4%),女童129例(45.6%);平均年龄为4.952.32岁;省内流动儿童56例(19.8%),省外流动儿童227例(80.2%)。对照组儿童中,男童165名(56.9%),女童125名(43.1%),平均年龄为5.313.96岁。两组儿童家庭居住面积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在性别、年龄构成、监护人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n(%)]
2.3 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流动儿童的全部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带养类型、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和儿童生病频率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P<0.05)。见表2。
2.4 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手足口病作为因变量(病例组:Y=1,对照组:Y=0),以单因素筛选的各个危险因素以及一般资料中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散居儿童(OR=1.196)、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30)、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52)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6)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见表3。
注:a为t检验,其余为χ2检验
3 讨论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带核心区域,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大量流动儿童的存在易于手足口病的传播流行。广东省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省份,而广州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居于较高位[5,6]。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特点表现为:全年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性特征,分别在3-6月和10-11月多发,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或托幼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4]。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和居住地人粪堆积现象。散居儿童由于年纪更小,多数尚未接受良好集体生活规范,容易伴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吮咬手指、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加之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染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7,8]。婴幼儿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良好的卫生习惯及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避免手足口发病的重要途径[9,10]。肠道病毒的患者会由粪便排出病毒,这些含有高浓度肠道病毒的粪便会污染环境甚至水源,不注意公共卫生,极易经污染的水源而散播该病毒[11,12]。此调查发现,病例组患者中,居住环境中有人粪堆积现象的流动儿童占8.5%,提示居住环境中存在人粪堆积现象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增加儿童接触病毒的机会。
根据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13,14,15]: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摘要: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3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作为病例组,并以1∶1配对方式选择300例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带养类型、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和儿童生病频率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OR=1.196)、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30)、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52)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6)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散居、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于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确诊子宫肌瘤且临床资料可靠及完整者中随机抽取患者250例;同时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整可靠的外阴疾病、阴道壁脱垂等非妇科肿瘤者2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入选病例组资料共250份,平均年龄(43.00±7.55)岁,上海城镇居民172例,外地来沪人口78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月经改变122例,腹痛23例,腹部包块21例,尿频17例,排便困难1例,不孕1例,6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体检时发现为子宫肌瘤。入选病例组患者中合并宫颈炎87例,子宫内膜炎11例,附件炎29例,卵巢病理性囊肿17例,合并子宫腺肌瘤16例。体重指数16.65~38.46,平均(25.59±4.38)。初潮年龄11~18岁,平均(13.7±1.74)岁。妊娠次数0~8次,平均(2.5±1.1)次,分娩0~6次,平均(1.4±0.7)次,人工流产0-5次,平均(1.5±0.8)次。
1.2 方法
获取子宫肌瘤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居住地(上海城镇居民或外地来沪人口),月经初潮时间、绝经年龄,口服避孕药史,主要临床诊断,其他临床诊断等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因素与子宫肌瘤发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所有子宫肌瘤病例均有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诊断最终确诊,入选子宫肌瘤病例及对照组资料完整、准确,各项相关诊断可靠。采用统一的子宫肌瘤诊断标准和调查对象选择标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是否发生子宫肌瘤为因变量,各种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两组均数的比较先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用两样本t检验,不齐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分析(因变量与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之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病例组与对照组资料500份。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南方人,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基本相同。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已婚妇女。病例组平均年龄为(43.00±7.55)岁,对照组为(41.90±7.57)岁(P>0.05),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2.2 子宫肌瘤与年龄的关系
病例组250例患者,年龄介于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3.00±7.55)岁,其中≤30岁的患者占6.4%(16/250),31-40岁的患者占25.2%(63/250),41~50岁的患者占52.0%(130/250),≥50岁的患者占16.4%(41/250)。由此可见,子宫肌瘤病例年龄多集中在41~50岁之间,占样本总数的52.0%。
2.3 子宫肌瘤与居住地的相关性
病例组250例患者,其中172例为上海城镇居民,占样本68.8%,78例为外地来沪人口,占样本31.2%。而对照组136例为上海城镇居民,114例为外地来沪人口。统计结果表明,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上海城镇居民较外地来沪人口罹患子宫肌瘤可能性高,χ2=10.96,P<0.05,OR=1.85。
2.4 子宫肌瘤与肥胖的相关性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一般,体重指数18~24为正常体重,24~30为超重,>30为肥胖。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体重指数低于24的正常体重者和高于25的超重者进行讨论。病例组250例患者中120例超重,对照组中87例超重。显然,体重过高者发生子宫肌瘤的危险性要高于体重正常者,χ2=8.98,P<0.05,OR=1.73。
2.5 子宫肌瘤与孕次、产次和人工流产间的相关性
对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次数、正常产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而两组间人工流产次数有统计学差异(χ2=4.75,P=0.02)。进一步,我们对人工流产次数的分层统计结果显示,当人工流产次数>2时,明显增加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性(χ2=3.90,P=0.04,OR=1.59)。
2.6 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与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
两组中初潮年龄分别为:病例组(13.7±1.18)岁,对照组(14.5±1.38)岁(P>真0.05)。病例组中53例患者已绝经,绝经年龄为(46.8±5.7)岁;对照组中有43人已绝经,绝经年龄为(45.2±4.5)岁(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初潮年龄及绝经年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2.7 口服避孕药与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
病例组中46例患者有口服避孕药史,而对照组为32例。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无统计学差异(χ2=2.98,P>0.05)。
2.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
病例组中合并子宫腺肌瘤者16例,发生率6.4%,对照组中腺肌症0例,P<0.0001 (Fisher's exact test);病例组中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共计6例,发生率2 4%,对照组中巧克力囊肿均为0例,P=0.0303<0.05 (Fisher's exact test)。
2.9 子宫肌瘤与妇科感染因素和卵巢囊肿之间关系
病例组中合并宫颈炎87例,子宫内膜炎11例,附件炎29例,卵巢囊肿17例;对照组中合并宫颈炎40例,子宫内膜炎2例,附件炎1例,卵巢囊肿4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或病理诊断确诊。统计学显示:宫颈炎(χ2=23.32,P<0.05,OR=2.80)、子宫内膜炎(χ2=6.40,P<0.05,OR=5.71)、附件炎(χ2=27.80,P<0.05,OR=32.67)和卵巢囊肿(χ2=8.40,P<0.05,OR=4.49)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均存在正相关,其危险性依次为附件炎最高,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居其次,宫颈炎最低。
2.1 0 多因素统计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分析检验得出的各项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前向逐步法筛选各项变量,变量入选标准选为a=0.1。结果如表1,示卵巢囊肿、年龄、人工流产次数>2次、附件炎为子宫肌瘤发生的4项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胜肿瘤,也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是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目前,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2]和临床治疗的研究颇多,但对影响其发病的各项因素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以临床资料为基础,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因素筛选,以探讨子宫肌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妇女和临床中容易漏诊的无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显示子宫肌瘤发生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人工流产次数>2次、卵巢囊肿、附件炎。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妇女,年龄是影响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肌瘤组病例年龄多集中在41~50岁之间,占总样本的52%,与文献报道相近[1,3]。子宫肌瘤具有激素依赖性,此年龄段妇女的肌瘤高发可能与其激素水平较高,且经历了一定时期的激素累积作用有关[4]。本研究显示妊娠并不增加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性(尽管妊娠期可使原有肌瘤加重),而人工流产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呈正相关,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子宫肌瘤的患病危险性也增加。人工流产是有创操作,可增加患生殖器感染等妇科疾病的危险,这种刺激-修复过程和感染因素可能使得散布在子宫肌层间的肌瘤细胞从相对静止期苏醒,表现出增长优势,逐渐形成子宫肌瘤,导致子宫肌瘤的危险性增加。此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子宫肌瘤患者多伴发各种妇科感染,且在肌瘤手术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肌瘤伴发卵巢囊肿的病例。本研究对感染因素和卵巢囊肿与子宫肌瘤发病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和卵巢囊肿与子宫肌瘤的发生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多种妇科炎症和卵巢囊肿可以增加肌瘤发生的危险。当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发生时,病原体得以长期潜藏,长期刺激使子宫黏膜增生、生长,甚至使肌细胞分裂异常、生长过快而发生子宫肌瘤[5]。附件炎等盆腔炎症发病时炎症对盆腔中的子宫具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子宫肌组织中未分化的组织向肌瘤组织转化[6]。这种危险相关性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生殖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对于已经存在的感染因素,我们应当警惕与之相关疾病的发生。如果能充分重视这些影响肌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其发生,或及时纠正已发生的因素,就有可能延缓或避免肌瘤的发生。对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肌瘤高发年龄的妇女,即使暂时未发现其存在子宫肌瘤,也应定期随访,连续监测,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其意义在于,当前很多新的肌瘤治疗手段的出现,如超声聚焦等,使得发现较早的小肌瘤的治疗变得简便,有效,对提高妇女生殖健康十分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利,王惠玲.子宫肌瘤1117例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2): 119-120
[2] Walker CL,Stewart EA.Uterine fibroids:the elephant in the room[J]. Science.2005:308(5728):1589-1592
[3]李玉林.病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1-303
[4] Swartz CD,Afshari CA,Yu L,et al.Estrogen-induced changes in IGF-I, Myb family and MAP kinase pathway genes in human uterine leiomyoma and normal uterine smooth muscle cell lines[J].Mol Hum Reprod,2005;11 (6):441-450
[5]孙梅,愈瑾.子宫肌瘤病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7;24 (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