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人群

2024-10-04

发病人群(共7篇)

发病人群 篇1

实施科教兴国以来, 高校教职工队伍的身心健康素质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 成为高校建设的核心因素, 也成为学校工会工作的热点问题。而世界卫生组织已指出,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为了解本校教职工的口腔健康状况, 对中国人民大学医院20个月口腔科门诊就诊的在校教职工1060人次, 通过进行临床咨询、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就诊职工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及对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按就诊的病因、年龄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分析, 探讨职工的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 为本校工会有针对性的制定职工口腔卫生保健宣教, 有效地开展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4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有口腔疾病的在校教职工共1060人次 (只统计初诊的人次, 如一人患有两种口腔疾病, 按2人次计算) , 平均年龄42.56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查人员

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并从事口腔临床工作10年的口腔专科医生一人。

1.2.2 诊断标准

按《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黏膜病学》中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3 医疗仪器

口腔一次性器械检查盘 (河北利康卫生制品厂) , 口腔综合治疗台 (美国adec牙科综合治疗台) 。

1.3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和整理后建立原始数据库,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本校教职工口腔疾病以牙周疾病最多, 占总就诊病例的31.83%, 其次为龋病, 占16.23%。其余依次为牙髓炎、根尖炎占15.38%;楔状缺损占13.49%;牙列缺损占7.55%;口腔黏膜病占5.85%;冠周炎,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D) 、牙列缺失、牙及颌面部外伤等, 就诊率均低于5%。就诊教职工口腔疾病病因及疾病构成见表1, 常见口腔疾病不同年龄组就诊情况见表2。

3 讨论

牙周病作为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 已成为危害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它是牙周组织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可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组织的破坏。牙周疾病的加重, 可加剧牙齿的松动、脱落, 是35岁以上人群失牙的主要原因。第2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90%的人群有牙周病[1]。而且年龄与牙周病关系密切[2,3]。很多牙周学者认为牙周破坏的严重性是疾病在时间上累积的结果, 而不是年龄增加的结果。已有研究显示, 比起老年人, 牙周炎在中青年中发病率有所增加[4,5]。

在该高校, 牙周疾病也是教职工就诊率最高的口腔疾病。而且, 通过临床问卷调查发现, 接受过口腔健康宣教者, 初步了解牙周疾病的危害性, 有较好的口腔保健意识, 能够做到定期口腔检查, 并能很好的接受口腔医生的治疗建议, 口腔健康状况也就越好。故适时的口腔健康宣教,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关键[6]。

龋病被WHO认定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而且是导致牙髓炎、根尖炎最主要的原因[7]。研究结果显示, 龋病仍是影响我校职工口腔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而且牙体硬组织的损坏在没有近髓时自觉症状多不明显[8], 也就错过了龋齿的早期治疗时机。当患者感到疼痛不适来就诊时, 大多已经发展为深龋, 甚至是牙髓炎或根尖炎。本研究中, 高校高年龄组就诊教职工中牙髓炎、根尖炎的就诊率较高, 而且由于治疗不及时, 部分已发展为残冠、残根, 甚至有瘘道形成, 不仅毫无保留价值, 还成为局部病灶, 长期刺激可导致口腔黏膜病, 危害口腔及全身的健康。对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 缺乏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意识, 是造成龋病持续发展、引发更严重牙体组织疾病, 以致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9]。

注:*包括继发龋、原充填物脱落;△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颌面部肿瘤、囊肿等

注:%为该年龄组所患疾病人次占本年龄组就诊人次的百分比

楔状缺损是该校教职工就诊率比较高的一种口腔疾病。它是一种非细菌源性的牙颈部牙体硬组织缺损。由楔状缺损引起的牙本质敏感症状是大多数职工的就诊原因。这种敏感症状到不能耐受时, 会严重影响教职工正常的进食和休息。这种缺损主要是由磨损所致, 比如刷牙方式不正确 (横向的“拉锯式”刷牙方法) 和过度刷牙, 牙刷选择不当, 以及不正确的使用牙线和牙签,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如咀嚼烟草) 等与楔状缺损的发生密切相关[10,11]。由此可见,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建立和养成, 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发现, 各年龄组教职工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 而因牙列缺失就诊的8例病例均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组中。牙列的缺损和缺失直接影响职工面部形象的美观性, 引起发音障碍, 影响咀嚼功能, 继发产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和消化功能障碍, 进而影响其正常的营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 引发全身其他系统疾病[12]。本研究中的缺牙者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三的人及时选择了义齿修复。部分缺牙者, 多因时间和经济的原因未能及时修复失牙, 造成偏侧咀嚼, 使余留牙出现倾斜、伸长、移位等改变, 不仅加速了牙齿及其支持组织的老化进程, 也给日后的修复制造了更大的难度[13]。

通过本次研究和分析, 本校教职工的口腔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口腔卫生知识尚不够普及, 缺乏保持口腔卫生方法的正确指导。职工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口腔保健意识仍比较欠缺和淡薄, 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这就给本校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如何提高教职工的口腔健康状况, 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身心的健康素质。

3.1 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宣教

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其宣传职能和组织优势, 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学习, 例如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普及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以及对口腔疾病症状和其危害性的认识,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14]。联合校医院, 由专科口腔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指导。可以改善教职工的口腔卫生状况,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职工们的口腔健康状况。

3.2 适时的指导和督促

学校工会具有广泛的会员资源和亲和力强的特点。可以提请各级部门和领导加强对教职工口腔健康的重视, 做到逐级下传, 分级管理, 让会员互相监督和学习。另外, 还可以将日常的口腔卫生用品, 如牙膏、牙刷、牙线等, 作为教职工福利或者工会活动的奖励品发放。适时的提醒教职工定期更换牙刷、正确使用牙线, 指导和督促教职工建立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3 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

及时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就可以减轻口腔疾患给教职工造成的痛苦, 减少牙齿缺少、丧失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 由此减轻教职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龋病和牙周病等多数口腔疾病在早期自觉症状并不明显, 只有经过专业医师的检查才会在早期发现病损, 进行及时治疗, 达到预防疾病发生, 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因此, 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高校可以在每年的职工体检中增加口腔健康检查项目, 建立并完善口腔健康保健档案。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可以做到对口腔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教职工的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降低, 减轻口腔疾病的对教职工全身健康的危害。

3.4 为提供优质的口腔疾病治疗服务搭建桥梁

研究显示龋病、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都存在于牙菌斑中。那么能有效地控制牙菌斑就可以有效控制龋病和牙周疾病[15]。目前控制菌斑的方法主要是机械清除法, 除了每日的刷牙和牙线洁牙, 对已形成的牙结石则应由口腔医生进行牙周洁治。所以, 专业性的治疗对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促进良好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16]。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院优越的教育资源优势, 与三甲医院协作, 定期到校医院出诊, 为教职工提供较权威和全面的口腔疾病的诊疗指导, 为已患口腔疾病的教职工提供便捷的到专科医院挂号就诊的绿色通道。

综上所述, 高校要提高对教职工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视, 同时发挥其基本职能, 在教职工健康素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俗话说“病从口入”, 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测评指标。加强高校教职工对口腔健康的重视, 也是提高高校职工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已经为“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历经了数年的努力和奋斗。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不仅要依靠教职工的智慧, 更要求每位教职工具备健康的体魄。教职工们健康素质的提高才是创造的基础, 才会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突出的成绩。

发病人群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及重庆市的国家疾病信息系统, 相应人口数来自国家统计年鉴。部队的传染病发病情况来自军队疫情直报系统。

1.2 方法

汇总传染病发病情况, 按病种逐一登记列表, 归纳总结, 使用SPSS 7.0统计软件对两种人群各类主要传染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分析其倾向性特点, 探讨相应对策[2]。

2 结果

2.1 传染病谱

2011年, 西南五省 (市、自治区) 共报告3类39种786 802例法定报告传染病, 发病率为407.72/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发病率为0.002/10万 (霍乱) ,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57.38/10万, 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61.14/10万。西南地区部队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53.20/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09.20/10万, 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5.6/10万。地方人群传染病总发病率以及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部队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表1)

2.1.1 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

2011年, 西南五省 (市、自治区) 报告肠道传染病主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甲肝和伤寒。同期部队报告肠道传染病主要为伤寒、细菌性痢疾和甲肝。对相应发病数据分析后可以看出, 地方人群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队人群, 伤寒的发病率部队人群显著高于地方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两个人群的甲肝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表2)

2.1.2 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

2011年, 西南五省 (市、自治区) 以及部队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前三位均为肺结核、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对比分析相关数据, 地方人群肺结核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显著高于部队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两个人群的水痘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表3)

2.1.3 主要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2011年, 西南五省 (市、自治区) 及部队报告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前三位均为乙型肝炎、梅毒和丙型肝炎 (表4) 。从数据对比看出, 地方人群以上3种疾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部队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1.4 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

2011年西南地区五省 (市、自治区) 与部队人群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月分布:两个人群的发病率均在4-8月保持较高水平, 其中5月为地方人群的发病高峰, 8月为部队人群的发病高峰, 两个人群的传染病发病率在2月、9月和12月相对较低。

2.1.5 传染病发病年龄分布

2011年西南地区五省 (市、自治区) 和部队报告传染病发病的年龄构成显示, 部队人群发病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 占总数的83.3%;地方人群发病年龄构成相对均衡, 其中0~20岁年龄组最高, 占发病总数的42.3%。

3 讨论

部队人群中青壮年群体 (20~40岁) 占绝大多数, 且在进入部队前均通过严格的体检, 整体免疫水平要高于地方人群, 因此在传染病发病数据对比统计中, 部队人群传染病整体发病水平显著低于地方人群。但可以看到, 西南地区部队人群部分肠道传染病发病水平 (甲肝和伤寒) 仍接近甚至超过地方人群, 提示部队传染病的发生一方面受外部传染病流行形势的影响, 同时部队自身还存在着较多有利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

3.1 部队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3.1.1 环境因素

部队流动性大, 每年全国各地有大批新兵入伍, 外地新兵对驻地常见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增加了整个群体的易感性。西南地区边防线较长, 不少部队驻扎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 受条件限制, 卫生设施落后, 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还有相当一些部队驻扎在自然疫源地及虫媒传染病疫区之中, 传染病对部队的威胁较大[3]。同时, 部队人群比地方人群居住聚集性强, 因此如有传染病暴发, 有传播速度较快但传播范围较小的特点。

3.1.2 训练、执行任务

近年部队军事训练任务重, 每年都要进行野营驻训、拉练;同时也承担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职责, 经常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执行紧急任务。野外和应急条件下, 随行卫生保障困难, 安全饮水、饮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加上执行任务时的高度紧张和劳累, 导致感染肠道传染病的几率大大增高, 是西南地区部队人群伤寒发病率显著高于地方人群的重要原因。野营驻训多在每年7-8月, 也跟部队人群8月的传染病发病高峰吻合。

3.1.3 卫生管理制度及意识

很多基层单位卫生管理重治疗轻预防, 对开展疾病预防工作不够重视。同时, 许多官兵对驻地附近常见的传染病种类、分布、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清楚, 各种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的相关知识更是缺乏, 以致许多官兵不注意个人卫生, 在执行任务时, 进入地方疫区不加强个人保护, 这可能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3]。

3.2 对传染病管理建议

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以加强部队传染病防治工作: (1) 部队卫生防疫机构要做好驻地及任务地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 要因地制宜搞好营区环境治理, 指导官兵开展预防性消、杀、灭工作, 消除病原媒介生物。 (2) 部队卫生部门要尽快转变观念, 注重卫生宣传, 普及防病知识, 搞好健康教育, 要求官兵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 (3)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体系, 责任到人, 传染病发生后要按照相关条例及时处理上报, 减少缓报、漏报。 (4) 积极争取上级机关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主动、积极地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5]。

参考文献

[1]艾强.西南地区自然资源优势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2, 17 (2) :241-246.

[2]刘剑伟, 张新霞, 王佳, 等.西藏与内地主要传染病情况对比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7 (22) :2303-2304.

[3]周新荣, 党荣理, 刘向东.新疆部队传染病流行特点与影响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 2002, 6 (1) :79-80.

[4]吴蓓, 许宁.新时期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人民军医, 2008, 51 (10) :692.

发病人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2025例, 男1059例, 女966例, 年龄26~77 (46.2±21.1) 岁。所有体检人员都是在我区居住时间在3年以上的常住居民。

1.2 方法

1.2.1 腹部超声:

由2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为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空腹腹部超声检查 (仪器采用日本TOSHIBA超声诊断仪, 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 。

1.2.2 一般情况调查:

详细询问记录调查对象有无高血压、高血脂、胆系结石、糖尿病等病史以及烟、酒等习惯 (吸烟:每天1根以上, 烟龄在6个月以上;饮酒:平均每月饮酒次数2次以上, 连续≥12个月) ;准确测量记录体重、身高、血压等指标, 并计算出体质量指数 (BMI) 。

1.2.3 生化测定:

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5~10ml, 离心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空腹血糖 (FP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三酰甘油 (TG) 以及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等指标。

1.3 诊断标准

1.3.1 胆石症诊断标准:

腹部超声探查示胆部结石, 或已有腹部超声或腹部手术证实有胆结石的患者, 诊断为胆石症。

1.3.2 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诊断标准:

(1) 高脂血症:TC>5.2mmol/L或TG>1.7mmol/L; (2) 肥胖:参考WHO关于东亚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建议, BMI≥25.00则诊断为肥胖; (3) 糖尿病:如果FBG>6.1mmol/L则为空腹血糖增高, 诊断依据参照WHO关于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4) 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给出诊断标准; (5) 肝功能异常:AST男≥46U/L, 女≥37U/L, 或ALT男≥55U/L, 女≥38U/L。

1.4 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是否患有胆石症者分为胆石症组、正常组2组, 比较分析2组间各因素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石症患病率

体检2025例人员中胆石症162例, 患病率为8.0%。其中男87例, 女75例。

2.2 相关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 胆石症的发生主要与年龄、高血压、烟龄、胆石症病史、BMI、TG、TC、LDL-C、ALT有关 (P<0.05或P<0.01) 。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近年来, 自然人群中胆石症发病率已经达到3%~15%[1、2], 在特定人群中使用超声检测胆石症的诊出率高达1.7%~9.0%。因本病多发病缓, 病情隐蔽性高, 且多无代表性症状和明显体征, 早期就医和确诊率都比较低。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胆石症发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但因研究选择地区和对象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导致研究结果较大的差异。超声检查是目前可准确诊断胆石症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 确诊率达到了79%~100%。关于容易引发本病的相关因素, 通常认为与性别、遗传、年龄、胆囊刺激缺乏、胆汁排出受阻、体质量、免疫功能降低、高脂或低脂饮食、长期饥饿、糖摄入过高、肝硬化、饮酒、糖尿病等有关[3]。

本次调查研究以腹部超声探查发现胆部结石, 或者已有腹部超声或腹部手术证实有胆结石者确认为胆石症患者, 在2025例参与健康体检的调查对象中共确诊了胆石症162例, 其发病率为8.0%, 这与文献报道发病率基本相符[4]。关于引发胆石症的相关因素本文使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了性别、年龄、胆石症及高血压病史、吸烟及饮酒嗜好、BMI、TG、TC、AST、FBG、ALT、LDL-C、HDL-C等因素, 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中胆石症的发病率与年龄、烟酒习惯、胆石症及高血压病史、BMI、TG、TC、LDL-C、ALT等因素密切相关。高龄组、吸烟组、有胆石症及高血压病史人群中胆石症发病率明显更高, BMI、TG、TC、LDL-C、ALT偏高者胆石症发病率也明显更高, 且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细究数据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上述因素中, 并不会因为某个单独的因素作用就可能引发胆石症, 而由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胆固醇增高直接结果就是会引发肥胖, 而肥胖必然有很高的BMI指数, 且肥胖可能引起胆汁浓缩, 这使得胆汁更以沉积, 变成结石[5]。了解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在早期就对出现上述因素的人群给以相应的饮食、行为干预,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吸烟等不良嗜好, 规律饮食等习惯都可起到很好的预防胆石症的作用。

摘要:目的 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发率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25例参与体检人员进行超声检查及相关生化化验调查研究, 胆石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原因。结果 胆石症的患病率为8.0%, 其发生与吸烟、高龄、高血压及胆石症病史、TC、TG、BMI、LDL-C、ALT等因素密切关联。结论 健康体检者患胆石症比例较高, 与高龄、吸烟、高血压及胆石症病史、BMI、TC、TG、ALT、LDL-C等因素有关, 了解其发病的相关因素, 对预防胆石症和早期干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患病率,胆石症,相关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 成江燕.158例老年胆石症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4:69-70.

[2] 章丽娟.中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医学信息, 2009, 22 (12) :2979-2982.

[3] 陈丽, 王颖艳.护理干预对胆石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结果的影响[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0 (7) :477-478.

[4] 周晓林.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外科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0 (9) :264-265.

发病人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民族、饮酒史 (饮酒定义为平均每月饮酒2次及以上) 、饮食状况、受教育程度、既往病史及家族史, 共7 877例。其中汉族人4 979例, 蒙古族3 020例, 其他民族145例。

1.2 NAFLD诊断标准

由多年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工作, 临床诊断经验丰富医师完成。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织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1]。

1.3 方法

1.3.1 体格检查

测量全部研究对象的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 (BMI) 和腰臀比 (WHR) 。所有受检者统一标准由专人应用身高体重计测量身高、体重;仅留轻薄内衣, 测量腰围 (立位于平脐测腰围1周) 及臀围 (沿臀部最宽处测量) 。休息10 min后坐位测量右上肢血压。

BMI=体重 (kg) ÷身高2 (m) , WHR=腰围 (cm) /臀围 (cm) 。

1.3.2 生化检查

所有受检者空腹12 h以上, 于清晨6~8时取静脉血5 m L, 4 h内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出血清。采用日本产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空腹血糖 (FBG)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 (LDL-C) 、谷丙转氨酶 (GPT) 、谷草转氨酶 (GOT) 、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各项生化指标。

1.3.3 影像学检查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完成。采用美国通用公司L9型号彩色超声, 探头频率3.5 MHz, 并作出统一报告。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NAFLD一般患病情况

在7 877例受检者中共检出NAFLD患者1 698例, NAFLD在赤峰地区的检出率为21.5%。

2.2 NAFLD在蒙汉民族间的分布

在汉族人群中的检出率为18.04%, 在蒙古族人群中的检出率为26%, 蒙古族高于汉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65, P<0.05) 。

2.3 蒙古族NAFLD与汉族NAFLD患者BMI、WHR的比较

蒙古族NADLF患者汉族NAFLD患者BMI、WH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4 蒙、汉NAFLD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

蒙古族NADLF患者汉族NAFLD患者的TC、GOT、LDL与汉族NADLF患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他观察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并未清楚, 其发生、发展涉及到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目前NAFLD比较被公认的发病机制是Day和James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双击假说”, 第一次打击 (First hit) 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脂肪蓄积, 肝细胞脂肪变性;第二次打击 (Second hit) 系从单纯性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其中IR, 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 脂质代谢紊乱, 细胞因子等参与了肝脏脂肪蓄积, 肝细胞脂肪变性, 脂肪性肝炎等过程, 促进了NAFLD的发生发展, 而IR是NAFLD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2,3,4]。美国临床内分泌医生协会 (AACE) 已将脂肪肝作为代谢综合征定义的主要条件之一[5]NAFLD的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纤维化, 最后可能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该研究将1年内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赤峰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1.05%, 研究对象中NAFLD患者的腰臀比、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与正常人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高脂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引起胰岛素抵IR导致肝脏的脂肪沉积, 成为NAFLD发病中的首次打击;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成为NAFLD发病中的第二次打击, 肝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害增强, 使脂肪肝易于发生[6]。该研究NAFLD患者转氨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提示NAFLD患者肝脏炎症的存在。

NAFLD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很多相关基因, 其中遗传因素在NAFLD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家系或种族的调查研究提示, 基因背景因素与NAFLD的易感性及其发展有重要关系, 不同种族因不同基因背景其发病机制亦存在差异。并且在NAFLD的危险因素中, 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都有一定的遗传背景。研究显示, NAFLD比BMI所反应的总体肥胖和腰围所提示的内脏性肥胖更能预测危险因素的聚集[5]。

该研究在蒙古族人群的NAFLD检出率为26%, 汉族人群中检出率为18.01%, 蒙古族人群检出率高于汉族。蒙古族NAFLD患者谷草转氨酶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及LDL水平与汉族NAFLD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蒙古族以热情豪爽, 好客著称, 好食牛羊肉和奶制品, 分析在蒙古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检出率高, 可能有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中油腻食物为主的高脂饮食的摄入有关。研究提示在蒙汉民族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可能不同。

该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市区内的健康体检人群, 市区蒙古族人口散居、杂居较多, 经过多年同化, 蒙古族、汉族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上已经非常接近。在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农村牧区的三代纯系蒙古族NADFL, 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发病率及各项观察指标上与汉族人群对比, 从遗传角度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 将对进一步探讨赤峰地区蒙古族人群的NAFLD的发病机制及对不同民族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比较赤峰地区蒙古族与汉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检出率及相关生化指标, 分析比较蒙汉民族及环境因素对NAFLD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 在1年时间内收集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检验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7 877例体检者中汉族人4 332人, 蒙古族3 400人, 其他民族145人。NAFLD在汉族中的检出率为18.04%, 在蒙古族中的检出率为26%, 蒙古族高于汉族。蒙古族NAFLD患者观察指标中BMI、WHR、TG与汉族NAFL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脂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赤峰地区蒙古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检出率高, 提示民族与环境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间接因素。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 :71.

[2]Rabl R, Larsen S, Hiberg PM, et al.Regional anatomic differences in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J].J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95 (2) :857-863.

[3]王倩, 管小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36) :149-151.

[4]Pirgon O, Bilgin H, Tolu I, et al.Corr el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with bone mineral status in obese adolescents with 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J].Clin Endocrinol (Oxf) , 2011, 3 (8) :1365.

[5]Bbomgarden ZT.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 endocrinobgists (AACE)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J].Diabetes Care, 2003, 26 (4) :1297-1299.

发病人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并追溯所有初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搜索年限为建库至2015年1月31日。英文检索策略为“(prostate cancer OR prostate carcinoma OR prostate oncology OR prostate tumor OR prostate tumour OR prostate neoplasm*)AND(prostatitis OR prostatic hyperplasia)AND(China OR Chinese)”。中文检索策略为:(前列腺炎or前列腺增生)AND(前列腺癌or前列腺肿瘤)。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科技报告。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语种为中文或英文;(2)文献为研究中国人群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或者病例对照试验;(3)原始数据提供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或通过数据可以计算出OR值及95%CI;(4)样本大小有明确规定;(5)对暴露的定义基本相似;(6)不包括特殊职业人群的研究资料。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文献;(2)动物研究;(3)非原发性前列腺癌的研究;(4)参考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标准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对评分低于6分(总9分)的文献予以剔除。

1.3 数据提取

由第一、第二作者独立阅读文题、摘要,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对是否纳入有矛盾的文献由第三作者与前两位作者共同讨论决定。从每个纳入的文献中提取以下数据:第一作者、出版年份、研究地点及时间段、病例组和对照组数量、OR值及95%置信区间。

1.4 统计分析

按照Meta分析要求整理数据,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核对数据。采用Q统计量检验法,对研究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如I2<50%,P≥0.1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如I2>50%,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5篇,中文文献3 905篇,逐一阅读全文后共纳入6篇(见表1),其中王润田等在1996年展开的研究没有将前列腺增生纳入研究范围,故研究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文献共6篇,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研究共5篇。试验设计均为病例对照试验,前列腺炎累计样本量为1 389例,其中病例组566例,对照组823例。前列腺增生累计样本量为例929,其中病例组例428,对照组例501。

2.2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显示,纳入的研究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关系的6篇文献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Q=2.07,P=0.84,I2=0.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运用倒方差法为各项研究赋予不同权重,合并OR(95%CI)值为4.55(3.40,6.11)(见图1)。关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研究的5篇参考文献间存在异质性(Q=8.31,P=0.08,I2=51.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运用D+L法赋权重,合并OR(95%CI)值为3.50(2.19,5.59)(见图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存在显著相关性(OR=4.55),这一结论与之前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炎性介质可以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增加前列腺癌变的机会,如: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扩散,诱导肿瘤抑制因子减少等[13]。关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本研究揭示前列腺增生为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OR=3.50),然而目前对这一观点争议较大。一些学者认为尽管两种疾病多数情况下共同存在,但两种疾病拥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在前列腺中的位置,以及相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前列腺增生并不是癌前病变[14]。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前列腺增生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如Chokkalingam等在2003年展开的队列研究,共招募87 000名前列腺癌患者,经过26年随访,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2到1.7倍[15]。

Meta分析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一系列目的相同的独立研究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将多个研究结果有效合并,对结论不一致的研究祈祷加权和平和作用,是的总OR值方位得到收敛,研究效应能全面、量化地显示,结论更全面、可靠,也更适合人群总体。

然而本研究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本次Meta分析无法对其他可能混杂因素进行分析;(2)无队列研究纳入;(3)仅有6篇参考文献纳入,文章数量较少,总样本量较小;(4)仅使用英文和中文进行检索,影响资料的全面性;(5)Meta分析是一种试验研究,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发表偏倚现象,这是Meta分析固有的局限性。本研究结论有待于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15年1月31日的文献,对所纳入的独立研究,运用Stata1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前列腺炎研究6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样本量为1 389,其中病例组566例,对照组823例;前列腺增生文献5篇,累计样本量为929,其中病例组428例,对照组501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研究的6篇文献异质性较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相对危险度OR及95%CI值为4.55(3.40,6.11)。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研究的5篇文献异质性较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值及95%CI为3.50(2.19,5.59)。结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发病人群 篇6

从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花山湾社区中选出60例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的居民[1],年龄35~55岁,其中男28例,女32例。先给他们进行体检,了解试验前他们的身体状况,如肝肾功能、基础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然后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成员在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条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试验前两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见表1。

试验组成员由社区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每周1次,面对面一对一地进行宣教和健康指导,给他们每人发控油壶和控盐勺、糖尿病健康手册。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什么是糖尿病,如何根据体重计算三餐总量,如何分餐,如何控制好油盐的摄入量,怎样健康运动,怎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有烟酒嗜好的人制定戒烟限酒计划等。每季度组织他们集体活动1次,如参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培训和知识竞赛,合理膳食烹饪比赛,乒乓球等各种运动比赛。组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共同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对照组在中心管辖的花山湾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常规指导。两组成员每年都进行1次免费体检,3年后,比较两组之间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结果

试验后两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见表2。

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试验组3例,有1例发展成2型糖尿病,发病率3.33%。对照组30例有8例发展成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达26.67%。这9例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2010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讨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糖耐量损害,即餐后血糖7.8~11.mol/L)或IFG(空腹血糖损害,即空腹血糖5.7~7.0 mol/L)者;或糖化血红蛋白HbAl5.7%~6.5%。(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症(>2.2 mmol/L者。(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 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婴儿(≥4 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如久坐人群)者。(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1]。出现上述7种情况之一,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若不干预,每年有10%转化为临床糖尿病,调查研究显示,不作干预者中有25%在3年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50%在7年内发展为糖尿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能量摄入过多、运动减少和社会老龄化,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这已经成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治未病,也就是预防疾病,减少慢病的发生率,也成了社区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社区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都有自己管辖的片区和楼栋,是和居民接触最多的医护人员,他们不仅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很了解,对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都有了解,所以居民对他们的信任度较高,依从性也好[2]。免费为高危人群体检,健康指导和组织他们活动,也得到广大居民的充分认可,给社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对高危患者的早期干预,不仅降低了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率,让居民全家都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模式,提高居民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子女发生糖尿病的几率。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对他们的早期的干预,可以惠及两代人,甚至三代人。

社区团队医生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41.

发病人群 篇7

1一般资料

收集过去2年中玉树州人民医院内科及ICU收治的45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外来务工人员28人, 平均年龄43.2岁, 当地居民17人, 平均年龄57.5岁, 男女比例3:1;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2结果

2.1结果显示, 外来务工人员的危险因素相对单一, 以高血压病居多, 而当地居民危险因素较多, 包括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这一结果与杨雷[1]、李正[2]、王莉[3]、王洗[4]等所报道的高原地区居民尤其是藏族危险因素相一致。具体情况见表-1.

注: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2在45例脑出血患者中, 有29例死亡, 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死亡21例, 当地居民死亡8例, 显示出外来务工人员死亡率明显高于当地居民, 且平均存活时间短于当地居民, 提示可能存在高原适应不全的因素。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外来务工人员死因多集中于脑疝, 且脑疝发生快, 迅速死亡, 提示该人群出血迅猛且脑水肿程度重, 考虑与其急进高原后缺氧适应不全有关;当地医院处理脑疝的措施不多, 比如无法开展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等, 致使患者发生脑疝时无法及时抢救;而当地居民死因较多, 存活时间较长, 多死于后期并发症, 显示出当地医院在患者后期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控制方面的欠缺。

3讨论

脑出血在中医上属“中风”范畴, 关连各个器官以及气血、经络, 病机多为上盛下虚、腑气不通、风阳气火俱浮、本虚标实、痰瘀壅滞, 根据病机主要分为肝阳暴亢型、痰热腑实型、痰火闭窍型、风痰阻络型、阴虚风动型。

综合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玉树地区脑出血不同人群间虽然在危险因素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两者死亡率均高于低海拔地区, 其中有技术层面的问题, 更有硬件条件不足的因素, 还有医患双方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的因素;改变此种面貌,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3.1玉树外来务工人员中高发病人群集中在两块

一是震后援建单位民工;二是自行来玉树采挖虫草者。这个群体健康意识淡薄, 急进高原后由于不能适应高原气候环境而发病。建议援建单位在招工前完善应征者的健康体检工作;当地医院加强工区巡诊及健康知识宣教, 普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知识;

3.2政府加强投资, 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完善医院硬件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尽快配套能开展颅脑手术的器材及人员班子;

3.3加大现有医疗条件下的人才培养力度。目前玉树州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紧张, 专业性不强, 尤其在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经验不足, 并且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原因, 医院药库目前药品品种单一老化, 在疾病救治中缺乏有利武器;比如一般当地医生均只给予口服单一短效降压药物, 忽视血压的监测;而较有效的血压控制方法如微量泵入降压药物等措施在当地从未开展过, 硬件方面医院根本没有微量泵, 同时医务人员也没有这个意识;

3.4充分利用上级医疗单位下乡援助机遇, 发挥省级医院下乡专业技术人员的帮扶作用。自玉树震后, 各省级医疗单位每年派出数批次医疗队员下乡援助各州县医疗单位, 下乡医疗队在疾病诊疗规范、业务培训、重危患者抢救、新技术开展等方面为受援单位提供支持, 受援单位应充分利用此有利机会, 在医疗、科研等方面得以提升, 更好造福高原人民。

参考文献

[1]杨雷, 钟宏, 田红斌, 四郎多吉高原藏族与平原汉族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比较西南国防医药2010年9月第20卷第9期

[2]李正, 高继东.高原地区冠心病及危险因素的特点[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 (2) :123-124.

[3]SchillingLetal1AdvExpMedBiol, 1999, 474:

[4]王莉, 吴世政, 胡全忠等, 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Chin J Stroke Volume 2.Number 12.2007

【发病人群】推荐阅读:

发病症状06-05

发病早期07-06

发病诱因07-28

发病风险07-30

发病原因08-09

发病预后08-21

发病病理08-27

发病状况09-07

发病调查09-08

发病特征10-31

上一篇:疗效与护理下一篇:IGBT驱动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