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病率(共12篇)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1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Cox A16和EV71等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等,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1,2]。广州市一直将手足口病列为重点管理的传染病[3],特别是2008年5月2日国家卫计委首次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以来,手足口病一直高居广州市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前列,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4]。广州市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核心,经济发达,由此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外来人口,大量学龄前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广州,庞大的流动人口给当地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针对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防制也得到普遍重视。通过分析广州市登峰街道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病例组: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3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按照预留的联系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电话调查。纳入标准:(1)不限性别;(2)在广州市登峰街道辖区内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且年龄在12周岁及以下儿童;(3)非广州市户籍(指外市或外省,但不包括港澳台及外籍儿童);(4)按广州市城市流动人员管理规定,儿童或其监护人在辖区内有合法居住场所,且在公安机关或社区登记备案的。对照组:采用1∶1配对方式选择300名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配对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同(相差±6个月)和居住地相同(居住地为同一社区)。对照组儿童的纳入标准与病例组相同。
1.2 方法
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相关资料。使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根据预留的联系方式,对流动患儿家长进行电话调查。电话调查时间为每天下午的16:00-17:00和晚上的19:00-20:00,对于三次以上无法联系到患儿家属者则该例患儿作失访处理,须进一步采取其他随访方式,如查阅其他联系方式、上门调查等。对对照组儿童在与各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沟通协调后,由作者及经作者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对照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及家庭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家庭人口数等),临床症状(发病日期、初次就诊医疗机构类型、临床表现和是否为重症患者等),高危人群接触(接触病人等),家庭生活环境(居住地环境状况、家庭卫生状况等)和生活习惯(患儿有咬手指习惯、患儿有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习惯等)等。
1.3 统计分析
将全部病例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方法:Forward为LR,变量入选标准α=0.05,剔除标准为0.1,最终筛选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手足口病流动患儿300例,按照预留的联系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电话调查。其中有17位家长不能或不愿意配合完成调查,完成有效问卷调查283名,完成率为94.33%;同时采用1∶1配对方式选择300名健康流动儿童,完成问卷调查290名,完成率为96.67%。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病例组中,男童154例(54.4%),女童129例(45.6%);平均年龄为4.952.32岁;省内流动儿童56例(19.8%),省外流动儿童227例(80.2%)。对照组儿童中,男童165名(56.9%),女童125名(43.1%),平均年龄为5.313.96岁。两组儿童家庭居住面积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在性别、年龄构成、监护人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n(%)]
2.3 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流动儿童的全部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带养类型、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和儿童生病频率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P<0.05)。见表2。
2.4 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手足口病作为因变量(病例组:Y=1,对照组:Y=0),以单因素筛选的各个危险因素以及一般资料中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散居儿童(OR=1.196)、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30)、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52)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6)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见表3。
注:a为t检验,其余为χ2检验
3 讨论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带核心区域,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大量流动儿童的存在易于手足口病的传播流行。广东省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省份,而广州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居于较高位[5,6]。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特点表现为:全年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性特征,分别在3-6月和10-11月多发,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或托幼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4]。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和居住地人粪堆积现象。散居儿童由于年纪更小,多数尚未接受良好集体生活规范,容易伴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吮咬手指、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加之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染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7,8]。婴幼儿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良好的卫生习惯及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避免手足口发病的重要途径[9,10]。肠道病毒的患者会由粪便排出病毒,这些含有高浓度肠道病毒的粪便会污染环境甚至水源,不注意公共卫生,极易经污染的水源而散播该病毒[11,12]。此调查发现,病例组患者中,居住环境中有人粪堆积现象的流动儿童占8.5%,提示居住环境中存在人粪堆积现象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增加儿童接触病毒的机会。
根据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13,14,15]: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摘要: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报告的3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作为病例组,并以1∶1配对方式选择300例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带养类型、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和儿童生病频率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OR=1.196)、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30)、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52)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6)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散居、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和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是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动儿童,危险因素,病例对照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传染病的特点,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对所收集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传染病的特点、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1)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5、(2)懂得热爱生命,预防疾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染病的传染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源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手足口病的认识
(1)、出示手足口病的患儿图片,了解手足口病。(2), 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4), 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2、手足口的预防 预防措施: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⑶健康学生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正确洗手: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预防方法,纷纷表示一定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七,五班 2011年3月
手足口病防治教案
7.5班
吴兰节
手足口病防治建议 篇3
1 主要表现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 病例定义
2.1 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2 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1)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2)血清学检验: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3)核酸检验: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3 手足口病治疗
3.1 西医治疗: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3.2 中医治疗: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4 建议
4.1 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患儿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患儿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患儿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4.2 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患儿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患儿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3 口腔护理 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4 皮疹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5 小结
治疗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大多数孩子都是轻症,在家治疗即可,严重的合并症则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患儿发热,体温低于38.5℃,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头部、腋窝、肘窝、腹股沟。如果体温超过 38.5℃,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另外可以采用中药药物治疗,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如果患儿能配合喝汤药,效果更好。患儿患病期间,要给他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果汁、牛奶、蔬菜等,如果患儿口腔疱疹破溃疼痛,则要注意进食流质、无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多喝水,局部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等或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手足口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疱疹, 周围有红晕。部分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感冒症状。其中男82例, 占64.1%;女46例, 占35.9%。平均年龄 (3.9±2.4) 岁。根据年龄段分为三组, 小于2岁组 (n=35) , 2~4岁组 (n=69) 和4岁以上组 (n=24) 。
1.2 诊断标准
参照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配合以清热解毒中成药治疗为辅, 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止咳化痰和镇静催眠药物。疗效诊断标准:痊愈:治疗后, 症状基本消除,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3d以上, 皮疹消退, 白细胞计数正常;好转:治疗后,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皮疹基本消退, 白细胞计数正常。无效:治疗后, 患儿体温波动, 皮疹尚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足口患儿发病情况
手足口病好发于2~4岁年龄段儿童, 占53.9%;该病好发于春秋季节, 不同年龄段发病率均在70%以上;0~2岁年龄段以上感染疑似在家中, 2岁以上儿童感染疑似在幼儿园的交叉感染, 占50%以上;就诊前均以发热和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见表1。
2.2 手足口患儿治疗情况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配合以清热解毒中成药治疗为辅, 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止咳化痰和镇静催眠药物。治愈126例, 占98.4%;好转2例, 占1.6%, 无效0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或者空气发生疱疹为体征的一种病毒感染所致的自限性基本。刘新光等[3]研究发现, 该类疾病以发热和皮肤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研究发现, 不同年龄段患儿就诊症状均为发热和疱疹, 因此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小儿每日体温情况, 如有波动, 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 尤其以春秋两季较为多见, 朱艳娥[4]发现4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患儿占80%以上。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尤其是在幼儿园等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较为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 70%以上的患儿就诊时间再春秋季节, 占70%以上;0~2岁年龄段以上感染疑似在家中, 2岁以上儿童感染疑似在幼儿园的交叉感染, 占50%以上。患儿经进行抗病毒和对症治疗, 治愈率达98%以上。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 日常预防是关键。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 需要增加该类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交谈、开办宣传班等方法, 向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本病为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传播速度快, 感染性强, 反复强调家长, 洗手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指导家长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调理,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 不随地大小便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 要经常对患儿接触到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同时需要做好个人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如果发现患儿出现皮疹等症状, 需要及时就诊。早期治疗,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预后是良好的。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J].包头医学, 2013, 37 (2) :80-82.
[2]吴艳.1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 7 (3) :259-261.
[3]刘新光, 刘梦珂.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3 (20) :41.
手足口病督导通知 篇5
为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规范医疗救治,经研究,决定从4月11日起对县市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导目的.
督促县市区卫生局及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和规范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提高手足口病发现、报告、处置能力,努力降低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和疫情危害,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二、督导对象
抽查北湖区、汝城县、苏仙区、宜章县、临武县、嘉禾县、永兴县疾控中心、手足口病定点医院(人民医院),根据情况抽查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县(市)要组织开展自查。
三、督导内容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部署及应对准备情况(包括防控方案完善、领导机构建立、防控队伍组建、应急物质准备等);疫情信息报告、研判与管理工作;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聚集病例或重症、死亡病例的调查处置工作;实验室采样检测工作开展情况;指导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落实情况。
(二)医疗机构。
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部署及应对准备情况(包括救治方案完善、领导机构建立、诊疗专家组充实、设备药品储备及床位等相关医疗资源应急调配);医疗机构感染病区启用、预检分诊、接诊情况;手足口病诊疗规范执行情况;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定点收治、分级负责、规范转诊落实情况;病例登记和疫情报告情况;消毒隔离措施和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医务人员培训情况;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收住院患儿管理信息报送情况。
四、督导组成员
领 队:黄蜀军 市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
成 员:彭华保 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副院长
谭金亮 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呼吸内科主任
周日华 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
刘晓峰 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
五、督导时间
20xx年4月11-16日,每县(市、区)检查时间半天至1天,具体到各县(市、区)的督导时间由黄蜀军同志负责通知。
六、督导方式
手足口病的护理 篇6
【关键词】 手足口病;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指导
1 临床资料
84例患儿,男,52例,女32例,最大的为5岁零6个月,最小的为1岁零9个月,其中62例已上幼儿园。这说明幼儿园是一个易感群体。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致病病毒以柯萨奇A组(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多发生5岁以下的婴幼儿,好发于春夏,5—7月高峰期,据统计,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84例患儿有65例是5—6月份住院的。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但以患儿为主要传染源,传染源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以及破溃疱疹液传播疾病。发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病初患儿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指、足趾以及口腔出现小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84例患儿,其中一例合并有肺炎,在给予抗炎、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及按传染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平均在7—8天痊愈出院。
2 病 例
患儿陈奇文,女,3岁于2011年4月26日8时40分拟“手足口病待查”入院,体温:38.7℃,心率:102次/分,呼吸:32次/分,口腔未见异常,左手中指靠无名指指侧可见1—2个小丘诊,足趾未见丘诊,两肺呼吸音清析,医嘱给予按传染病儿科常规进行护理,并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但是第二天患儿的体温仍在38.5℃,下嘴唇内侧黏膜可见一个小疱疹,而且比较烦躁,呼吸较急,42次/分,右下肺可闻及少許湿罗音,并有咳嗽咳痰的症状,给予低流量给氧,继续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口腔疱疹处外涂了维生素B2粉剂,经过10天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于2011年5月6日痊愈出院。
3 护 理
3.1 消毒隔离 主要是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患儿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通过唾液、疱疹、粪便污染手、手巾、玩具、餐具等等各种日用品引起间接接触传染。因此,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至关重要。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2—7天,一旦确诊,即按传染病进行消毒隔离,一般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应彻底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日光下曝晒或紫外线照射,病室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每天用紫外线照射病房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物品表面,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2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病情急,疱疹破溃所致疼痛,哭闹不眠,加上不善于表达,护士要有母爱之心,对他(她)们态度热情和蔼,多赞扬,多鼓励,使其配合治疗。此外,不能疏忽家属的心理工作,应指导他(她)们有关治疗和护理应配合的事项,减少患儿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3.3 一般护理
3.3.1 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温度不宜过高,禁生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3.2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高热者除物理降温外,鼓励患儿多饮水,有呕吐、腹泻者需适当补充盐水和营养,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4 口腔护理
3.4.1 患儿因口腔疱疹溃烂、疼痛而拒食、流涏、哭闹不眠。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可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的清洁口腔。
3.4.2 可用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或涂鱼肝油。
3.5 疱疹的护理
3.5.1 床铺保持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床单。
3.5.2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防感染。不宜用刺激沐浴露洗澡,用温水即可。
3.5.3 应修剪患儿的指(趾)甲,必要时戴棉质手(足)套,防止抓破皮疹。
3.5.4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有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安尔碘严重者可用1%的硼酸湿敷。
3.5.5 进行各种注射时尽量避开疱疹处。
3.5.6 臀部有疱疹的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对疱疹破溃处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外涂。
3.6 有并发症应按并发的疾病进行护理。
4 健康宣教
告诉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护理患儿时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其他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好丢入垃圾桶;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要洗手洗脸;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
参考文献
[1] 顾红英.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求医问药》,2011年第5期.
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4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18.3±2.5)个月;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手足臀部皮疹和发热表现,部分患儿存在明显的咳嗽、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
1.2实验室检查:对所有入选研究的患儿行血常规检查,研究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偏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对于伴有高热症状的患儿行肝功能检查和心肌酶检查,研究结果提示少部分患儿出现肝功转氨酶升高的情况。
1.3治疗: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有意识的增加其营养、饮水量和休息时间;对于有发热症状相对较轻的患儿根据其情况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体温相对较高的患儿指导其使用布洛芬退热,常规输注川琥宁,口服康复新液;有明显白细胞升高的患儿给予其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口腔疼痛较为明显的患儿可涂抹利多卡因;中枢神经症状患儿则给予其苯巴比妥镇静止惊。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手足口病疗效评定标准[2]即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分为:(1)无效,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患儿不同程度的出现循环、神经系统受累表现;(2)有效,患儿体温于48 h内恢复正常,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3)治愈,24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2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治愈2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在整个治疗中共计3例患儿分别出现了肺水肿、心肌炎和脑膜炎,经过会诊处理转归良好,未对患儿的康复进程及健康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所有患儿均在7 d内出院,未发生死亡,治疗效果基本达到临床预期。
3讨论
结合已有为文献资料来看,手足口病首次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中叶的新西兰,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具有相对的多样性,且都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人肠道病毒属,具体包括新肠道病毒、71病毒、肠道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等[3];从三甲医院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柯萨奇病毒和71病毒更为常见,其中被71病毒感染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心肌炎、急性迟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从年龄上来看,6岁以下的婴幼儿为该疾病的高发年龄,其中2岁以下的患儿更容在合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相当一部分患儿在接受口服药物以及静脉滴注治疗后均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从本次研究的患儿资料分析来看,如果患儿的年龄<3岁,且出现了高热、嗜睡、抽搐、肢体抖动以及高血糖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则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做好各项辅助检查的同时,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治疗;另一方面,由于手足口病属于接触传播[4],关于控制感染扩散也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再者,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为春夏秋季,根据季节特点做好疾病高发场所的监测工作,比如学校、幼儿园等婴幼儿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是避免该疾病大面积传播的关键。总之,手足口病的患儿以学龄前的儿童为主,在春夏秋高发季节应对儿童的口腔、手、足皮疹情况和体温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争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可疑患儿需做到及时就诊,避免该疾病的大面积爆发。
摘要:目的 概括小儿手足口病的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研究选取的40例患儿预后良好,所有患儿均在7 d内出院且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治疗中要密切观察患儿口腔、手、足皮疹以及体温的变化,并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1]成泉,王益彬,郑木为.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1):83-85.
[2]崔明明.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3]陈昌辉.儿童常见疾病专题讲座-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整年度儿科收治的102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因口腔、手、足等部位的粘膜以及皮肤出现了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呕吐、食欲不振、头疼等症状而入院。
1.2 方法
1026例患儿均根据2010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进行诊断;并按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按疫情报告顺序对入院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以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
1.3 实验室检查
规范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 部分采集粪便、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试验数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分析
2.1.1 人群分布
1026例手足口病患儿, 其中男646例, 占62.96%;女380例, 占37.04%;其中0~3岁816例, 占79.53%;4~6岁163例, 占15.89%;7~10岁及以上47例, 占4.58%;经统计学分析, 0~3岁手足口病的患儿均高于4~6岁及7~10岁及以上儿童, 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4~6岁手足口病的患儿高于7~10岁及以上儿童,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 年龄越小越易患手足口病。结果见表1。
2.1.2 患儿发病时间分布情况分析
1~4月份98例, 占9.55%;5~7月份618例, 占60.23%;8~12月份310例, 占30.21%。5~7月份患儿高于1~4月份和8~12月份;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儿发生手足口病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6、7月份, 1~4月份较少。结果见表2。
2.2 临床主要症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以手、足、口腔部位红色疱疹为主, 部分患儿伴有发热症状。1026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疮疹。疱疹部位:手足部275例 (26.80%) , 手足臀部205例 (19.98%) , 手足口臀部176例 (17.15%) , 手足口部144例 (14.04%) , 口部88例 (8.59%) 。其中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嗜睡、惊颤、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还有心率、呼吸增快, 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的表现。
2.3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病原学检测分析
在1026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177例, 占17.25%;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 177例重症患者中EV71阳性124例, 占70.06%;Cos A16阳性7例, 占3.95%可见本组病例中重症患儿中EV71感染比例高于其他病毒感染, 经统计学分析, 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9.76, P<0.05) 。
3 控制措施
3.1 迅速反应积极应对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播性较强, 为了避免在医院内暴发流行。院内应设立手足口病的专科治疗门诊[3]。并严格要求医护人员保持诊疗区清洁、干燥, 通风良好;同时, 定其对候诊区和诊室进行消毒。
3.2 强化预检分诊
由于儿科患儿较多, 而患手足口病的患儿约占8%~10%左右, 因而, 快速、准确地将手足口病患儿与其他患儿分开治疗是避免疾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4]。根据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制定手足口病患儿的就诊流程, 建立分诊处。
3.3 制定手足口病防治应急方案
在院建立了手足口病的防治领导小组, 以卫生部防治指南为理论基础, 对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进行全体动员, 避免手足口病的快速传播[5]。
3.4 强化医护人员培训教育, 提高防控水平。
(1) 在手足口病专科门诊、病区等场所, 张贴手足口病防控宣传资料, 提高人民群众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6]。 (2) 组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专题讲座或是讨论会, 使医护人员掌握卫生部下发的EV71感染诊疗指南、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防控水平。
4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途径、传播性较强的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临床表现较轻。而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损害, 如脑脊髓炎、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等。而一旦患儿进入肺水肿或循环衰竭阶段病死率将大大提高, 具资料显示其病死率高达83%。因而, 加强手足病的的预防及控制是极其必要的。
本研究发现, 手足口病好发于5~7月份[7]。因而, 在加强医院控制措施的同时, 应加强高发期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群众就诊意识。且男性患儿高于女性, 这可能是由于男孩较女孩易动, 且卫生习惯较女孩较差而引起[8];且病例主要为3岁以下幼儿, 因而,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单位, 要加强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情的监测与管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 现已被国家纳入丙类传染病, 其中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较大、传播速度快, 短时间内可爆发流行。我院谨慎对待, 反应迅速, 有效地切断了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在避免院内爆发流行上发挥了积极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辉, 胡茂红, 吴景文.南昌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 33 (2) :436-437.
[2]詹子立.大型综合性医院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及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 18 (1) :67-68.
[3]王芸, 李明娥, 张蕾, 等.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 34 (6) :456-457.
[4]李传明.98例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当代医学, 2011, 17 (26) :155-156.
[5]梁海, 李汝新, 屈锦秀, 等.宾阳县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与控制情况分析[J].内科, 2010, 5 (1) :34-36.
[6]黄鹂, 路中江, 陈少华, 等.儿童手足口病562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4) :897-898.
[7]沈志君, 张承秀.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25 (5) :538-539.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9
1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
1994年,英国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的手足口病,共观察到病例952例,患者多为1~4岁的婴幼儿,此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病。目前,手足口病在中国大陆大范围流行,且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各地均有病例报道并且有大规模流行暴发,死亡病例不断出现。到2009年3月全国报道的手足口病病例超过万例,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更为严峻,截止到4月全国累计报道115 618例,发病人数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与流行范围的扩大有关。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1)通过密切接触传播;(2)通过飞沫传播;(3)通过饮用或食用被患者污染过或者被带病毒的昆虫叮爬过的水和食物传播[2]。
2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平均为3~5 d,一般患儿病情轻微,以发热、厌食、精神不振,以后出现皮疹,表现为手、足、口腔部位的疱疹等临床症状,其特征为充实性丘疹,皮疹一般局部出现,严重者可泛及全身,以掌面为主,数量不等,为椭圆形或圆形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症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水疱为深在性,泡壁厚不易破裂,有部分结痂,臀部下肢丘疹,口腔黏膜呈疱疹或小溃疡,可伴有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病例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病程多为1周左右,之后痊愈,常预后良好[3]。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受累发生脑膜炎、脑干脑炎,甚至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及循环障碍等情况,病情危重者可致死亡。
3 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
3.1 集中收治,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一经发现患儿应该集中收治,立即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严格控制传染源,将感染患儿与普通患儿分开,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在病房门口应设置醒目标识,设立单独通道,安排专人守卫,严格管理亲属探视制度[4]。每间病室以2~3人为宜,病室应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每天用紫外线照射1~2 h。医生、护士接触并感染患儿后都应洗手。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和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采取隔离措施,一般隔离7~10 d,如果监测体温恢复正常、皮疹也基本消退、水疱结痂并开始脱落可以解除隔离[5,6]。
3.2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尽管大部分患儿手足口病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进展迅速,导致严重的脑炎,神经系统障碍,甚至死亡。故严密观察患儿病情进展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患儿呼吸状况,神经精神状态,防止短时间内进展危重。
3.3 口腔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多侵犯口腔,约有90%的患儿有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等表现,引起患儿哭闹,影响其进食,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做好口腔护理,对于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防止感染,促进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口腔护理中首先要保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给予患儿清淡、温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溃疡者可予维生素B2粉剂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混合均匀涂抹患处,可促进溃疡愈合[7]。另外使用中药制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李恩慧[8]在对21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中发现应用含蜂房、蒲公英、皂角刺等中药口腔炎喷剂可以减轻伤口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对于口腔溃疡严重者可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涂抹。
3.4 皮肤的护理
由于小儿手足口病可引起小儿手部、足部、臀部及下肢的疱疹,疱疹如果破溃可引起疱疹中病毒的传播。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出院患儿床单应进行终末消毒,先采用臭氧消毒机消毒1 h,再用浓度为1 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以保证患儿衣物清洁、干爽、宽松、舒适,并保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为患儿勤洗澡,剪指甲,防止抓挠引起疱疹破裂。对于疱疹已破者,局部皮肤可涂抹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防止感染,促进愈合[4,9]。
3.5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手、足、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加之医院的陌生环境会造成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态度和蔼亲切,多倾听、鼓励患儿,取得患儿信任。同时可用一些声音、图像等感观刺激,为患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对家长要稳定其焦躁情绪,为其详细讲解病情及治疗预后情况,给予其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10,11]。健康教育在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上有很重要的意义。李家花等[12]通过向家长发放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并指导家长做好卫生保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注意儿童营养,增强抵抗力,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频繁出入公共场所;一旦感染,尽早隔离。并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结果证明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对手足口病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卫生行为,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观察组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为3个月~6岁,平均(2.89±1.54)岁。纳入标准:(1)患儿有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2)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3];(3)患儿为首次确诊;(4)患儿在本区居住≥6个月;(5)患儿家属明确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儿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2)尚未完全明确诊断;(3)患儿家属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或不愿意配合临床资料收集。
1.1.2 对照组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儿童为对照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为3个月~6岁,平均(2.73±0.95)岁。纳入标准:(1)患儿在本区居住≥6个月;(2)患儿家属明确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儿家属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或不愿意配合临床资料收集。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自编问卷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儿临床资料。问卷调查前,进行问卷主管医师培训,严格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注意问卷调查期间的说话方式和方法,于培训结束后对主管医师进行笔试考试和专家面试考核,两者均合格后才能开始对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在收集资料时,向被调查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减少家长的顾虑,增加资料收集的真实性。本研究共收集45例患儿及90名健康儿童资料,发放问卷135份,全部回收,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调查内容
包括性别、年龄、居住通风、居住环境卫生、职业类型、户口类型、主要照顾者手足口病知识了解情况、母乳喂养、早产、低体重儿、分娩方式、分娩时并发症、发病前1个月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体质弱(1年内看病≥5次)、家庭平均月收入、同住人口数、家中有同住儿童、家庭儿童数、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不洁饮食史、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共同饮料或者食物、饮用自来水、手和指甲清洁程度、家中饲养猫、家中饲养狗、卫生习惯(包括儿童外出玩耍回家后洗手,儿童有自己的饮水杯、碗筷、毛巾,儿童被褥1个月内晾晒1次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以儿童是否患有手足口病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居住通风、居住环境卫生、职业类型、户口类型、主要照顾者手足口病知识了解情况、母乳喂养、早产、低体重儿、分娩方式、分娩时并发症、发病前1个月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体质弱(1年内看病≥5次)、家庭平均月收入、同住人口数、家中有同住儿童、家庭儿童数、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不洁饮食史、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共同饮料或者食物、饮用自来水、手和指甲清洁程度、家中饲养猫、家中饲养狗、卫生习惯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体质弱、家中有同住儿童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而居住通风好、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家中饲养猫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保护因素(P<0.05)。见表1。
2.2 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儿童是否患有手足口病为因变量,以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有意义的8个变量为自变量,赋值后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发现:体质弱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家中饲养猫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保护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的诊断和发病率均明显增加。手足口病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部分重症病例有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进而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4,5]。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众多,至今未达成共识[6,7,8]。为此,探寻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可为预防发病提供参考依据,以便能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本研究为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制订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手足口病患儿和90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发现:体质弱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家中饲养猫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保护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9,10,11,12]。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体质弱的患儿,免疫力差,一旦感染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机体难以将其彻底清除,导致出现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和体征。(2)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已经成为手足口病感染公认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了病毒进入儿童体内的机会,导致其患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3)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保护因素,因为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及文化水平高、卫生习惯好的照顾者能够督促儿童注意卫生,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减少手足口病发生。(4)家中饲养猫是手足口病发病保护因素,因为猫携带肠道病毒,儿童与猫接触后能够发生隐性感染,产生保护性抗体。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较多,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健康宣教,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自编问卷,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承德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5例手足口病患儿和9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结果 体质弱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高、家中饲养猫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保护因素(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众多,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健康宣教,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减少疾病发生。
“手足口病”的防治 篇11
一、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主要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如儿童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刷、茶杯、玩具等引起感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
二、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三、临床特征
开始先是发热,一般为38℃左右,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表现。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肺水肿、脑炎等。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所以家长一定要留心,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
四、预防
手足口病发病率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 我院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再发患儿32例, 设为再发组。男18例, 女1 4例;年龄1岁1个月至4岁5个月, 平均2.3岁, 其中2例为第3次发病。同期从首发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选取64例, 设为首发组。其中男34例, 女30例;年龄9个月至9岁, 平均2.2岁。两组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的诊断标准。
1.2 分析方法
对两组进行病史调查和记录, 包括患儿症状、手足口病既往史及接触史, 再发组患儿首次发病诊治情况。进行体格检查, 注意体温、皮肤黏膜疱疹。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 C反应蛋白 (CRP) , 心肌酶谱,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 病原学检查。疑并发脑炎者行脑脊液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与体征
(1) 两组所有病例均出现皮肤黏膜疱疹, 表现为手足掌跖、臀部肛周、膝前下缘皮肤, 口腔咽腭黏膜、舌尖处红色丘疱疹和斑丘疹, 口腔疱疹破后溃疡。 (2) 发热 (体温37.7~40.0℃, 多为中等度发热) :再发组2 5例 (78.1%) , 首发组46例 (71.9%)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3, P>0.05) 。 (3) 肢体抖动:再发组1例 (3.1%) , 首发组2例 (3.1%) 。 (4) 咳嗽:再发组1例 (3.1%) , 首发组2例 (3.1%) 。 (5) 呕吐、腹泻:首发组1例 (1.6%) , 再发组无,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3, P>0.05) 。再发组首次发病时有皮肤疱疹32例 (100%) , 发热31例 (9 6.9%) ;两次发病间隔33d至30个月, 平均10个月。
2.2 辅助检查结果
2.2.1 血常规与C R P
(1) W B C升高:再发组1 0例 (31.3%) , 首发组20例 (31.3%) 。 (2) 血小板升高:再发组11例 (34.4%) , 首发组15例 (23.4%)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9, P>0.05) 。CRP升高:再发组11例 (34.4%) , 首发组21例 (32.8%)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 2, P>0.0 5) 。
2.2.2 心肌酶谱
再发组3 2例、首发组5 8例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查。乳酸脱氢酶 (LDH) 异常升高:再发组26例 (81.3%) , 首发组56例 (96.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 6, P<0.0 5) 。
2.2.3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
再发组30例、首发组54例进行了免疫球蛋白检查, 对比该年龄段正常值[1]。首发组IgG异常的2例中升高、下降各1例;再发组4例均为升高。再发组IgA异常的10例中升高6例, 下降4例;首发组的13例升高10例, 下降3例。再发组IgM异常的7例中升高2例, 下降5例;首发组的16例均为下降。C4两组均正常。两组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 两组上述指标异常率差别不大,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例 (%) ]
2.2.4 病原学检查
再发组2 8例、首发组5 3例进行了肛拭子检查。肠道病毒71型 (EV71) 阳性:再发组7例 (2 5.0%) , 首发组12例 (22.6%)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6, P>0.05) 。柯萨奇病毒A16型 (CA16) 阳性:再发组2例 (7.1%) , 首发组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8, P>0.05) 。再发组3例、首发组6例进行了血清COX-IgM、ECO-IgM、ECO-IgG检查, 除首发组1例COX-IgM阳性外, 其他均阴性。再发组首发时进行肛拭子检查13例, 其中EV71阳性5例, CA16均阴性。
2.2.5 脑脊液检查
再发组1例、首发组2例进行了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无色, 潘氏试验阳性, WBC分别为0.247×109/L、0.023×1 09/L、0.095×1 09/L, 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2.3 临床类型、并发症与预后
两组均治愈, 未发现近期后遗症。两组临床类型、并发症比较见表2。
[例 (%) ]
由表2可见,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与临床分型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手足口病再发病例近几年有零星报道, 我们于2010年开始关注这一临床现象[2]。本次观察的32例手足口病再发病例, 系同一患儿首次患病治愈后不久第二次患该病, 且有第三次再发现象, 再发与首发的间隔期平均10个月。再发患儿中EV71和CA16阳性率达32.1% (9/28) , 且首发时13例查EV71阳性5例;首发组EV71阳性率也达22.6%, 说明手足口病再发与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有关。吴文等[3]将手足口病第二次发病称为复发, 但是再发 (含3次发病) 组中我们未发现同一病原在同一患儿中重复感染, 故我们称之为再发。
手足口病再发可能与该年龄段抗病毒能力不足有关。本文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有40项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IgM, 有21例下降;补体C3有11例下降。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已有研究表明, 手足口病患者的宿主基因与EV71感染有关。严秀峰等[4]将219例感染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患儿与97例正常儿童的基因分型进行对照研究, 发现HLA-A33宿主基因与病毒的易感性最相关, 同时发现H L A-A 2基因与肺水肿的发生最相关。这些研究或许能解释同一患儿为什么会再次患病。当然, 手足口病再发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总之, 小儿手足口病并非一次患病就能获终生免疫, 再发现象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摘要:目的 比较小儿手足口病再次发病 (再发) 与首次发病 (首发) 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再发组32例和首发组64例进行病史调查, 比较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间无论从症状、体征、并发症、临床类型, 还是辅助检查, 基本未见明显差异;无论是首发组还是再发组, 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尤其是IgM和补体C3。结论 手足口病再发可能与该年龄段抗病毒能力不足有关。小儿手足口病并非一次患病就能获终生免疫, 再发现象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手足口病,再次发病,首次发病,临床特征,比较
参考文献
[1]薛辛东, 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79.
[2]余发熙, 余文华, 徐建芳, 等.小儿手足口病再发9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11, 18 (9) :22.
[3]吴文, 张雪梅.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8)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