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病

2024-08-06

首次发病(共3篇)

首次发病 篇1

为比较小儿手足口病再次发病 (再发) 与首次发病 (首发) 的临床特点, 我们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再发患儿与首发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特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 我院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再发患儿32例, 设为再发组。男18例, 女1 4例;年龄1岁1个月至4岁5个月, 平均2.3岁, 其中2例为第3次发病。同期从首发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选取64例, 设为首发组。其中男34例, 女30例;年龄9个月至9岁, 平均2.2岁。两组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的诊断标准。

1.2 分析方法

对两组进行病史调查和记录, 包括患儿症状、手足口病既往史及接触史, 再发组患儿首次发病诊治情况。进行体格检查, 注意体温、皮肤黏膜疱疹。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 C反应蛋白 (CRP) , 心肌酶谱,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 病原学检查。疑并发脑炎者行脑脊液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与体征

(1) 两组所有病例均出现皮肤黏膜疱疹, 表现为手足掌跖、臀部肛周、膝前下缘皮肤, 口腔咽腭黏膜、舌尖处红色丘疱疹和斑丘疹, 口腔疱疹破后溃疡。 (2) 发热 (体温37.7~40.0℃, 多为中等度发热) :再发组2 5例 (78.1%) , 首发组46例 (71.9%)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3, P>0.05) 。 (3) 肢体抖动:再发组1例 (3.1%) , 首发组2例 (3.1%) 。 (4) 咳嗽:再发组1例 (3.1%) , 首发组2例 (3.1%) 。 (5) 呕吐、腹泻:首发组1例 (1.6%) , 再发组无,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3, P>0.05) 。再发组首次发病时有皮肤疱疹32例 (100%) , 发热31例 (9 6.9%) ;两次发病间隔33d至30个月, 平均10个月。

2.2 辅助检查结果

2.2.1 血常规与C R P

(1) W B C升高:再发组1 0例 (31.3%) , 首发组20例 (31.3%) 。 (2) 血小板升高:再发组11例 (34.4%) , 首发组15例 (23.4%)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9, P>0.05) 。CRP升高:再发组11例 (34.4%) , 首发组21例 (32.8%)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 2, P>0.0 5) 。

2.2.2 心肌酶谱

再发组3 2例、首发组5 8例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查。乳酸脱氢酶 (LDH) 异常升高:再发组26例 (81.3%) , 首发组56例 (96.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 6, P<0.0 5) 。

2.2.3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

再发组30例、首发组54例进行了免疫球蛋白检查, 对比该年龄段正常值[1]。首发组IgG异常的2例中升高、下降各1例;再发组4例均为升高。再发组IgA异常的10例中升高6例, 下降4例;首发组的13例升高10例, 下降3例。再发组IgM异常的7例中升高2例, 下降5例;首发组的16例均为下降。C4两组均正常。两组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 两组上述指标异常率差别不大,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例 (%) ]

2.2.4 病原学检查

再发组2 8例、首发组5 3例进行了肛拭子检查。肠道病毒71型 (EV71) 阳性:再发组7例 (2 5.0%) , 首发组12例 (22.6%)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6, P>0.05) 。柯萨奇病毒A16型 (CA16) 阳性:再发组2例 (7.1%) , 首发组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8, P>0.05) 。再发组3例、首发组6例进行了血清COX-IgM、ECO-IgM、ECO-IgG检查, 除首发组1例COX-IgM阳性外, 其他均阴性。再发组首发时进行肛拭子检查13例, 其中EV71阳性5例, CA16均阴性。

2.2.5 脑脊液检查

再发组1例、首发组2例进行了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无色, 潘氏试验阳性, WBC分别为0.247×109/L、0.023×1 09/L、0.095×1 09/L, 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2.3 临床类型、并发症与预后

两组均治愈, 未发现近期后遗症。两组临床类型、并发症比较见表2。

[例 (%) ]

由表2可见,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与临床分型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手足口病再发病例近几年有零星报道, 我们于2010年开始关注这一临床现象[2]。本次观察的32例手足口病再发病例, 系同一患儿首次患病治愈后不久第二次患该病, 且有第三次再发现象, 再发与首发的间隔期平均10个月。再发患儿中EV71和CA16阳性率达32.1% (9/28) , 且首发时13例查EV71阳性5例;首发组EV71阳性率也达22.6%, 说明手足口病再发与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有关。吴文等[3]将手足口病第二次发病称为复发, 但是再发 (含3次发病) 组中我们未发现同一病原在同一患儿中重复感染, 故我们称之为再发。

手足口病再发可能与该年龄段抗病毒能力不足有关。本文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有40项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IgM, 有21例下降;补体C3有11例下降。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已有研究表明, 手足口病患者的宿主基因与EV71感染有关。严秀峰等[4]将219例感染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患儿与97例正常儿童的基因分型进行对照研究, 发现HLA-A33宿主基因与病毒的易感性最相关, 同时发现H L A-A 2基因与肺水肿的发生最相关。这些研究或许能解释同一患儿为什么会再次患病。当然, 手足口病再发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总之, 小儿手足口病并非一次患病就能获终生免疫, 再发现象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摘要:目的 比较小儿手足口病再次发病 (再发) 与首次发病 (首发) 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再发组32例和首发组64例进行病史调查, 比较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间无论从症状、体征、并发症、临床类型, 还是辅助检查, 基本未见明显差异;无论是首发组还是再发组, 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尤其是IgM和补体C3。结论 手足口病再发可能与该年龄段抗病毒能力不足有关。小儿手足口病并非一次患病就能获终生免疫, 再发现象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手足口病,再次发病,首次发病,临床特征,比较

参考文献

[1]薛辛东, 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79.

[2]余发熙, 余文华, 徐建芳, 等.小儿手足口病再发9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11, 18 (9) :22.

[3]吴文, 张雪梅.手足口病二次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8) :904.

[4]严秀峰, 俞蕙.肠道病毒71型所致手足口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 (12) :916.

首次发病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按照药物使用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94例。利培酮组年龄22~52 (38.2±4.2) 岁;病程2~18 (8.2±2.5) 月。奥氮平组年龄21~52 (38.5±3.9) 岁;病程1~18 (8.1±2.2) 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培酮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 治疗剂量从5mg/d开始, 两周内达到10~20mg/d, 整个治疗疗程为8w。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 治疗剂量从1mg/d开始, 两周内达到4~6mg/d, 整个治疗疗程为8w。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BPRS评分。BPRS共包含18个项目, 5类因子, 如焦虑, 无缺少生机、猜忌、思维障碍等, 每一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 总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1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发现:利培酮组或者奥氮平组治疗前后PBRS评分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P<0.05) , 但两组之间的PBRS评分并没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分别为20.61±7.07和21.06±6.95, (P>0.05) 。详见表1。

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情况进行比较发现, 两组患者都有着较好的有效率以及部分有效率, 但两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精神障碍疾病, 这种疾病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 且容易出现反复, 因此及早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并在治疗结束后, 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治疗很有必要。研究表明[3,4], 该病致病因素很多, 关系复杂, 其治疗过程不仅需要借助药物治疗[5], 还需要进行健康教育或者心理治疗[6]。药物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病情的稳定并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 为了避免出现复发现象, 通常需要长期进行跟踪治疗, 在众多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药物中利培酮和奥氮平被认为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两种治疗药物[7]。为了对比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中的有效性, 本文通过对2009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治疗的18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治疗结果为, 相对治疗前, 两组患者PBRS评分明显降低, 利培酮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8.5±6.12和20.61±7.07, 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奥氮平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7.4±6.07和21.06±6.95, 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但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后的PBR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 (P>0.05) , 分别为20.61±7.07和21.06±6.95。同时对两者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 发现其有效率分别为63.83%和62.77%, 部分有效率分别为21.28%和23.4%, 无效率分别为14.89%, 13.83%, 显然两组患者都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 但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 (P>0.05) 。由此可知,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于患者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8,9], 且两者之间治疗效果相当, 无显著性的治疗区别。当然, 这里只是本院部分患者的治疗情况, 如想在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更大范围的实践[10], 还可以在更大范围的患者样本中对其进行验证。

摘要: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按照药物使用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94例。利培酮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 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 对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以及治疗有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都有显著降低 (P<0.05) , 但两组患者间并无显著差异 (P>0.05) , 分别为20.61±7.07和21.06±6.95。两组治疗的无效率分别为14.89%, 13.83%, 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治疗过程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效果相当。

关键词:利培酮,奥氮平,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参考文献

[1]J Yang, T Chen, L Sun, et al.Potential metabolite markers of schizophrenia[J].Molecular Psychiatry, 2013, 18:67-78.

[2]Joris A, Veltman&Han G, Brunne.De novomutations in human genetic disease[J].Nature, 2012, 13:565-575.

[3]张喜梅, 尚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 10 (1) :52-53.

[4]穆小梅, 蔡军.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随访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0 (2) :111-112

[5]胡茂荣, 姜淑珍, 占海燕, 等.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3) :2892-2894.

[6]孙国胜, 高春强, 黄云华, 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作用[J].当代医学, 2012, 18 (1) :2-4.

[7]王金童, 王秀娟.奥氮平等6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循证药学分析[J].天津药学, 2011, 23 (3) :29-31.

[8]苏华龙, 符巍, 李大齐, 等.帕利哌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 2011, 40 (27) :2751-2753.

[9]范丽亚, 席保玲, 李洪超, 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0, (6) :16-25.

首次发病 篇3

关键词: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以显著而持续的与处境不相符合的情绪低落为特征, 可导致思维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以及躯体症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逐渐改变, 心理压力逐步加大, 因此,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复发率及自杀率均较高, 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但是, 到目前为止,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还未完全明确, 临床上主要依据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刺激等方式缓解病情[1]。帕罗西汀为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 (SSRI) 类药物, 与氟西汀、阿米替林、舍曲林或氯丙咪嗪等相比, 起效快, 耐受性好[2]。文法拉辛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 类药物, 同时拥有抗抑郁及抗焦虑的作用, 对难治性抑郁亦有显著疗效[3]。为了比较两药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其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组病例均为我院精神科门诊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 (2) 均为首次发病者, 入组前均未使用过抗抑郁、抗焦虑过抗精神病药物; (3) 年龄18至75岁; (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HAMD-17) 评分总和≥18分; (5)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以及器质性疾病者; (2) 有严重自杀倾向者; (3) 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 (4) 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5)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最终纳入150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 其中男性71例, 女性79例;年龄18至66岁, 平均年龄 (32.5±8.4) 岁;文化程度:初中11例, 高中/中专58例, 大专及以上81例;病程2~15个月, 平均病程 (10.2±5.6) 个月;HAMD-17评分18~42分, 平均 (29.25±8.53) 分。将上述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HAMD-17评分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片口服, 起始剂量为75mg/日, 依据病情缓解情况调节剂量, 最大不超过225mg/日。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 起始剂量为20mg/日, 依据病情缓解情况调节剂量, 最大不超过60mg/日。两组总疗程均为8周, 治疗期间均不可使用其他抗抑郁药物, 若伴有失眠的患者可短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睡眠。

1.3 疗效判断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末评价HAMD-17, 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评价认知功能, 治疗2周、4周及8周末分别评价副反应量表 (TESS) , 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认知功能的评价: (1) 注意功能:采用数字划消测验 (NCT) 进行评估, 计算NCT净分及失误率; (2) 记忆功能:采用韦氏成人记忆量表 (WMS-RC) 进行评估, 包括长时记忆分、短时记忆分、瞬间记忆分, 计算总量表分, 并查得记忆商数; (3) 执行功能: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 进行评估, 统计总测验次数、正确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以及分类完成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D-17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评分无显著差异, 治疗2周、4周及8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 ;治疗2周末时, 治疗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治疗4周、8周末时, 治疗组略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1)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1;2) 与对照组相比, P<0.01。

2.2 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认知功能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 治疗8周末时, 除WCST正确数及分类完成数与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外, 其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或P<0.01) , 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TESS评分治疗4周及8周末时均较治疗2周时显著下降 (P<0.05或P<0.01) , 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3。治疗组出现恶心2例, 头晕3例, 失眠5例, 口干1例, 便秘2例, 共13例 (17.33%)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3例, 食欲下降1例, 头晕2例, 头痛2例, 嗜睡1例, 口干2例, 共11 (14.67%)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且程度均较轻微, 未影响疗程进行。

注:2) 与本组治疗2周相比, P<0.01;3) 与本组治疗2周相比, P<0.05。

3 讨论

研究认为[5], 抑郁症患者除了伴有生物学改变的临床症状外, 还伴有认知功能的障碍, 而后者可能是导致其在发作期或缓解期均不能拥有正常社会功能的原因之一。认知功能障碍的范围较广, 如注意功能、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学习功能等的损害。研究表明[6], 抑郁症患者大脑前额叶及前扣带皮层发生异常改变, 而皮层下的白质及室周密度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 基底神经节、尾状核等体积则显著下降, 其中, 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以额叶执行功能损害最为突出, 如持续错误数增多, 正确数减少等。因此, 对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评价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手段。

抗抑郁药物目前较多应用的是SSRI类、SNRI类、NaSSAs类、TCAs类、NDRIs类及SARIs类等;在治疗过程中, 如出现焦虑明显、伴有睡眠障碍者, 可短期合并给予苯二氮卓类 (安定类) 药物或唑吡坦、佐匹克隆等一些新型助眠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的症状。新型与传统抗抑郁药在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上基本相当, 但是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是值得关注与深入探讨的问题。依据是否改善认知功能, 可将抗抑郁药分为改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及对认识功能基本无影响三类。传统的三环类 (TCAs) 药物可作用于H1受体, 发挥镇静作用, 但这一过程阻碍了感觉运动信息的产生, 抗胆碱能作用又可限制记忆信息转化, 加重记忆功能的损害。

β2受体、5-HT1及5-HT2受体均参与大脑学习及记忆过程。帕罗西汀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该药口服后可完全吸收, 基本不受食物及其他药物的影响, 可阻止5-HT的再吸收, 使得神经突触间隙内5-HT浓度显著升高, 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7]。该药对5-HT的选择性强于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 可改善认知功能, 且对精神运动性基本无损害。文拉法辛为新型抗抑郁药, 是5-羟色胺 (5-HT) 、NE和多巴胺的再摄取抑制剂, 主要通过阻断NE及5-HT的再摄取, 提高其浓度来发挥双重抗抑郁作用, 其中对5-HT的抑制作用最强, 仅通过较小剂量即可发挥作用, 而对多巴胺的再摄取具有轻微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8], 该药单次或多次给药都可显著降低异丙肾上腺素刺激的大鼠松果体产生的“腺苷-3', 5'-环化一磷酸 (cAMP) ”浓度, 迅速下调肾上腺素β受体, 而TCAs则需长期给药才可达到此作用。另外, 该药可使正常人群注意力、记忆力、智力及反应速度得到提高, 而对于抑郁症患者, 该药使用1至2周后即可发挥显著作用, 起效较其他药物快。

本研究对上述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 文拉法辛组治疗2周末时HAMD-17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帕罗西汀组, 而治疗4周、8周末时2组无显著差异, 说明两种药物对抑郁症的症状改善作用相似, 而文拉法辛起效更快, 这是由于文拉法辛对NE及5-HT受体的双重作用所导致。在认知功能方面, 文拉法辛组于帕罗西汀组注意功能、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的评价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说明两药在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相当。在不良反应方面, 两组以恶心、头晕、头痛、失眠、嗜睡、口干、便秘等较为多见, 且程度较为轻微, 在治疗2周末时TESS评分最高, 随着疗程进行而逐渐下降, 说明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

综上所述, 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均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 且两药安全性均较高, 患者耐受性好, 依从性高, 但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起效更快, 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灵活应用。

注:2)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1;3)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5。

参考文献

[1]吴国伟, 刘哲宁.临床评估和抑郁症治疗[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3, 46 (2) :113-114.

[2]路亚洲, 李晓虹, 任艳萍, 等.SSRI和SNRI药物对未治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3 (5) :330-333.

[3]王皋茂.米氮平与文法拉辛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4) :268-268.

[4]余志刚, 刘金鹏, 刘军, 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临床使用情况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17 (5) :312-313.

[5]陈景清, 张丽, 付凤珍, 等.帕罗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对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4 (4) :263-266.

[6]王琼, 罗晓敏, 邵枫, 等.两种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 38 (8) :449-453.

[7]郑晖, 马光瑜, 许崇涛.帕罗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7, 40 (2) :113-116.

【首次发病】推荐阅读:

发病症状06-05

发病早期07-06

发病诱因07-28

发病风险07-30

发病原因08-09

发病预后08-21

发病病理08-27

发病状况09-07

发病调查09-08

发病因素07-17

上一篇: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下一篇:牙齿美容美白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