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及发病机制(共10篇)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1
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 动物机体发生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过程称为疾病。这一过程的损害若大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 则病情进一步恶化;若小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 则病情逐渐减轻, 动物日渐康复。疾病的发生可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导致各器官、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进而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 致使其经济价值降低或丧失。
1发病原因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界致病因素;二是羊体内在的原因。外界致病因素是指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 主要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管理性和营养性致病因素。羊体内在的原因主要是指羊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防御能力, 既与机体各器官的机能和代谢特点有关, 也与防御系统的机能状态有关, 还与机体的一般特性 (即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免疫状况等) 有关。
2疾病分类
羊病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疾病三大类, 其中普通疾病包括中毒、营养代谢性疾病、外 (产) 科病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定的临床表现, 并具有传染性;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虫卵或幼虫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 在羊体表寄生或侵入羊体内引起的;普通疾病主要是由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在各类疾病中, 由于不同疾病的发病原因不同, 所采用的防治方法也应不同。只有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 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才可减少或防止羊病的发生。
3诊断方法
羊属于对疾病耐受力较强的家畜, 故其患病初期的症状不太明显, 病羊在患病初期不易被人发现。因此, 要经常细心观察羊群, 以便及时发现病羊, 及早治疗, 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1) 观察放牧。在放牧时, 健康羊总是争先恐后地吃草, 对放牧人员发出的口令敏感。而病羊在放牧时精神萎靡, 常跟在羊群后面, 有时呆呆地立在一旁、不吃草, 有时跛行;病情严重的羊, 往往时卧时跟, 或落在羊群后面独自行动。
2) 观察头部。健康羊的耳朵灵敏, 眼睛有神, 反应敏捷。病羊反应迟钝, 头低垂, 头部被毛粗乱;有的流泪且眼有分泌物, 流鼻涕;病情严重的头部肿大。
3) 观察皮毛。健康羊的被毛浓密且有光泽, 毛根有油脂;皮肤红润有弹性。病羊的被毛焦黄、无光泽、质脆、干燥, 有时结团脱落;皮肤苍白、干燥, 有痂皮或龟裂, 有时会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4) 观察休息。健康羊休息时先用前蹄刨土, 然后屈膝而卧, 卧时多右侧腹部着地, 呈斜卧姿势, 一般蹄子伸在体外, 而且分散、不成堆;如听到异常声响, 立刻惊起, 鼻子发出“噗噗”声, 耳朵竖起, 眼睛巡视四周;有人靠近时立刻避开;呼吸均匀, 反刍正常。病羊卧时不刨土, 卧下较急, 有的病羊头颈部向身体某个部位弯曲, 常独卧一隅, 有时会挤成一团;有异常声响时, 不惊起;有人靠近也不躲避;流鼻涕, 呼吸急促, 有时反刍间断或不反刍。
5) 观察粪便。健康成年羊粪便呈椭圆形, 健康羔羊的粪便小且两端尖;粪便颜色随着采食饲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病羊粪便呈牛粪状或稀糊状, 臀部有时粘有粪便, 粪便颜色不同于健康羊, 偶尔带有黏液、脓血、虫体等。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2
关于农村建立垃圾分类机制的设想 建立垃圾分类机制,探索治污改良新路 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短板之一。因此,各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尽快化解渐形成的“垃圾”围村、围城之困,消除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之苦。笔者调查认为须建立垃圾分类集处机制,积极探索治污改良新路。现在无论是特大的干旱,还是肆虐的沙尘暴,都无情地考验着我们对环境问题重视和尊重,也凸显出了生态环境的价值。过去,袅袅稻香和旖旎碧水以及浓
浓的乡村气息令人陶醉,久违的“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已悄然离我们远去。资料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公斤,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产生垃圾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其中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66%,近1/3垃圾只能进行简单填埋,这些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有2/3城市被垃圾群包围。由于垃圾处理设施和机制没有及时跟上,各种垃圾得不到相应处理,不少地方“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通过调查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农村,农药瓶、化肥袋、塑料薄膜、塑料袋等到处乱堆乱扔,塑料废弃袋随风“满天飞舞”,“白色污染”严重;二是受城镇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影响,很多未经任何处理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的被堆放到城镇周边的农村。乡镇和农村聚居点每年产生的农
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三是在城市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将大批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工业生产设施转移到农村,垃圾和废弃物将农村作为堆放地。据报道,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每年有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专家认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5%~8%左右增长,将会被全面抵消。农村环境恶化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共大家商榷:
首先从源头抓起,建立垃圾分类集处机制。一是要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制度。以乡镇、村为单位制定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指导村镇因地制宜地进行垃圾处理,尽可能在本区域内消纳本地垃圾。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乡镇和村应该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
县域内的乡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布局规划,在适合地点建立区域性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二是要实现垃圾处理就地分类。建议尽快在乡镇农村建立环卫队伍,为农村配备保洁员和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等,做到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实现大部分垃圾就地消化不出村。据报载,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早已深入公民的生活,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以美国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吨需要花美元,分类处理以后,不仅创造了个就业机会,而且创造了亿美元的财富。
其次采取补贴激励,推行垃圾就地处理。一是建议可在一个乡镇建一至二个垃圾焚烧炉,来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每村建1--2个大中型沼气池。二是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补贴与农户是否采用了节约型、环保型的农业技术相钩,可推行可解农
膜使用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普及。三是推广清洁生产,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如畜禽粪便和秸秆通过沼气化处理,既利用了沼气能源,又可利用沼渣、沼液作果园肥料;还有以畜禽粪便为基质加工成复合有机肥料,既保持了化肥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又弥补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
第三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治污改良新路。一是建设生态湿地,污水进,清水出。据专家介绍,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治污技术,污水进入湿地后,一部分物质会吸附在植物床上形成微生物层,并以此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湿地处理的水还可以用来浇灌等。二是以企带村,破解资金瓶颈。”农村环保难,难在没有钱。”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企带村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寻找破解资金紧缺的途径,开展“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三是生态治污,引领农村环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3
个人银行账户分了哪三类?
央行12月25日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通知》对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规范代理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强化银行内部管理、改进银行账户服务等五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明确“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
《通知》规定,银行应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及风险评级,审慎确定银行账户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额,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以往通过银行柜面开立的账户划为Ⅰ类银行账户,今后开户申请人可通过柜面、远程视频柜员机和智能柜员机等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开立Ⅰ类银行账户、Ⅱ类银行账户或Ⅲ类银行账户。存款人可通过Ⅰ类银行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转账、消费和缴费支付、支取现金等业务;通过Ⅱ类银行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业务;通过Ⅲ类银行账户办理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服务。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不得存取现金,不得配发实体介质。
分类后,原有的银行账户怎么办?
个人银行账户看上去是件不起眼的日常小事,实际上是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它不仅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基础,而且是打击违法犯罪的保障。
央行支付司司长谢众介绍,这次把传统上在柜面开设的账户设为Ⅰ类账户,属于全功能的银行结算账户。在此基础上,为便利存款人支付,增设了Ⅱ类、Ⅲ类账户。
而对于之前的账户,银行根据开设时的材料进行分类,只要是当面开设的都会成为Ⅰ类账户。今后再开设账户,就会明确让客户选择是哪类账户。不过由于涉及到银行系统的升级,新的管理办法的完全落实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多了的两类账户该怎么用?有业内人士用这样的大白话翻译:“打个比方,Ⅰ类账户就像是老婆用的,什么金融业务都能办;Ⅱ类账户就像是自己用的,只能投资理财缴费不能取走现金;Ⅲ类账户就像是给小孩用的,只能做一些小额支付。”
也就是说,Ⅰ类账户是资金进出的“总源头”;Ⅱ类账户与Ⅰ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Ⅲ类账户与Ⅱ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
网银转账有望全免费
病人也不用被抬去银行了
央行通知明确: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如果到2016年4月1日仍有银行不减免手续费,在办理跨行业务时央行就会向这家银行收费。
自己给自己网上转账不再有限额。
对于存款人本人同名银行账户之间、存款人银行账户向本人同名支付账户的转账业务,存款人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银行不得设置限额。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同一家银行有两张卡,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自己给自己转账时,银行不得设置转账限额。
病人再也不用被抬去银行办业务了。
以往银行规定挂失、密码重置等业务必须本人在柜台当面办理,往往出现危重病人不得不被抬到银行的极端情况。这次明确规定,因身患重病、行动不便、无自理能力等无法自行前往银行的存款人,可采取委托代理或银行上门服务方式办理挂失、密码重置、销户等业务。
或将加剧银行存款争夺
利好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业务发展。互联网银行短板在于线上账户功能有限,线下缺少网点,业务发展快慢取决于传统银行合作与否(如招行率先关闭了微众银行接口)。相反直销银行则迎来发展契机,一方面过去直销银行账户只能购买理财产品,现在具备一定的消费支付功能提高了账户的便利性,利于吸引客户资金;另一方面传统银行具备庞大的线下网点可以补充客户的取现需求。
一位股份行人士称,《通知》发布后,可能会促使银行间个人存款资金流动速度更快,各种理财、消费等账户衍生服务带来的存款分流现象或更突出。
《通知》要求,银行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支付服务产品,不断改进银行账户服务;应制定差异化的收费策略,为存款人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支付结算服务,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专家周勇表示,如果银行间能够互信,按照人行要求按期完成个人人民币账户的全面梳理与等级标识工作,则对开展直销银行业务的任何一家银行、甚至是纯网络银行,都将是规范与机遇并存的一个崭新局面;尤其是具备“理财+支付”功能的Ⅱ类账户,任何一家参与游戏的银行最终比拼的都将是基于账户之后的综合服务,以及对应的成本与效率。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4
垃圾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妥善处理好垃圾问题是迈向美好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调查报告分析,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t,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1]。 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环境,影响卫生,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可充分回收利用的资源。
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学校是社会的重要一部分,而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是两型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期《国务院批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中,也重点提到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资源利用,这对于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据研究,如果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垃圾量可减少40%~50%,从而可减少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到消费、最终处置各个环节能源、人力、物资等资源的消耗,在大学校园生活垃圾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回收价值比较高[2]。可以看出,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对于两型校园的建设,循环经济的推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仅在局部发展较快的地区有开展,还没有形成普遍的良好的回收效果。因此,从高校开始推行垃圾回收工作,建立垃圾分类回收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根据《三峡大学学生垃圾分类回收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笔者从学生分类回收基本素质、分类回收桶设置满意度、垃圾分类回收效果3个方面作出了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2.1 学生分类回收基本素质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垃圾分类回收意识所占比例较高,且远高于行动所占比例。这方面我们共设置了8个问题。在分类回收意识中,问卷从自身是否有意识及是否带动身边的同学这两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较强,但只有少数同学以自己的意识来带动和影响周边的同学。垃圾分类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大方面进行了调查,可回收分为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可以看出,有回收意识的同学基本上都懂得垃圾分类常识。在垃圾分类回收行动中,从自身以及是否参与学校社团或班级等组织的公益活动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的回收意愿较高。
2.2 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桶设置的满意度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垃圾桶的分类回收装置的标志及形状设置感到不满意,对回收桶的位置和数量基本认同。这方面我们共设置了5个问题,针对回收桶的设置满意度调查从装置的扔垃圾是否便利、回收标志识别是否清晰明了、垃圾桶的位置及数量是否满足正常需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3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校园里垃圾回收中,纸类垃圾量产生量较大、回收效果最好。塑料的产生量最大,但回收利用率不够。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效果仅从便于调查和统计的纸类、废旧电池、塑料3类进行分析。评估统计的手段是采用分群、分时的方法进行采访和调查,以抽样得出的平均数据代表垃圾回收效果。其中垃圾日产生量计算依照模型:
y=n·x。
式中:y为垃圾日平均产生量(kg/d);n为学校人数;x为收集范围内某种类型垃圾人均日产生量(kg/d·人) 。据统计,三峡大学学生人均产生废纸(包括废旧书籍)质量约为0.1kg/d,产生废旧电池约0.2kg/月,产生塑料(包括餐盒、塑料袋、饮料瓶等)0.2kg/d,学校学生以总人数30 000人计算。
2.4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现象和结果,笔者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烈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但是缺乏行动和实践。从客观方面来看,首先是因为学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活动不够,没有形成一个大的回收意识环境。其次是没有明确的回收管理机构,回收桶的设置也不合理。这让部分有意愿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同学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再者是因为学校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和奖惩制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主观方面来看,学生应该提高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意识,积极加入学校相关环保组织的公益活动。虽然从表格数据上看到可回收物中的纸类、塑料有相当一部分得到回收,但是据调查发现,纸类和塑料得到部分回收的主要是因为学校附近的个人回收户的存在,电池也只是极少数商家分散回收。他们只是回收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部分,大部分依然被混合托运至垃圾场填埋。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回收机构,没有一个系统的回收政策体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友好大有必要。
3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机制探讨
3.1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模型
以三峡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和访谈初步规划出一个较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模型见图1。
3.2 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教育宣传
学校是一个启蒙思想,教育学生的地方。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学校通过实施环境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环境知识,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模式[3]。由《三峡大学学生垃圾分类回收状况》问卷调查分析表说明:72%的学生有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62%的学生愿意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和回收行动。当然,在做活动宣传时,组织者应认识到学生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他们的回收意识和行动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效果的好坏。意识决定行动,在上述的校园垃圾回收体系模型中,首先应当先由环保协会开展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娱乐或学习实践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同时以展板或宣传小册子的形式广播垃圾分类常识,让学生愿意分类回收,知道怎么回收。其次由各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班级成立垃圾回收学习小组和行动小组,以学习带动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促进垃圾分类回收行动。
3.3 确立和落实相关垃圾分类回收的政策法规
3.3.1 形成持续的管理机制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届师生的持续、广泛参与,为了避免因学生干部流动、领导换届等原因造成该活动的中止,要将垃圾分类回收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4]。如图表所示,学校校团委要成立一个管理分支机构,负责环保协会和青年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同时制定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办法,保证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长期持续开展。
3.3.2 明确的激励机制
要形成持续的回收效果,更好的宣传垃圾分类,赏罚制度要公开、公正、公平。对于政策的引导,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表彰和奖励。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保护环境,促进垃圾回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制止不良的浪费资源习惯。管理机构可以定期举行表彰会议,对带动和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的学生干部和参与人员给予鼓励,并纳入课外学分评估系统。
3.3.3 完善相关资源的回收市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本的回收动力来自市场的需求。若要顺利实现校园垃圾由废物向可利用资源的转变,需建立与校园垃圾回收机构相应的再生资源交易、资源化利用的市场体系,让校园回收与市场需求接轨。因此,国家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善再生资源流通体系的建设,为校园垃圾的回收利用解除后顾之忧[4]。
3.4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桶的设置建议
在校园垃圾桶的设置整体方案的影响因素中,引入垃圾桶的数量及大小、垃圾桶的距离和位置、校园垃圾日平均产生量、校园美观、分类回收桶的人性化设计这些影响因子。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5],垃圾桶数量的配置可参照下式计算:
校园垃圾日平均产生量的计算模型:
ω=n·r, (1)
校园垃圾回收桶数量计算模型:
m=ω/E·γ, (2)
(1)式中:
ω为垃圾日平均产生量(kg/d);n为学校人数;r为收集范围内人均垃圾日产生量(kg / d·人) 。
(2)式中:
m为校园垃圾回收桶个数;γ为垃圾箱填充系数,γ为0.75~0.9;E为单个垃圾箱的容积 (m3/个 )。
若垃圾桶的大小和日平均产生量一定,首先建立了以垃圾桶摆放距离和位置为变量的最大最小规划模型。假设三峡大学每个学生选择最短路线倒垃圾,通过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和贪婪算法得到其最优解。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力求为所有学生着想,尽量不造成个别学生不得不走出很远倒垃圾的情况,在采取“最大最小”原则下,利用反复迭代,再利用贪婪算法,找出满足平均距离最短的解为:垃圾桶的距离大于30m,小于150m。对于寝室和教学楼这些垃圾密集型地方,垃圾桶距离控制在30~50m之间;对于校园街道等垃圾稀疏型地方,垃圾桶距离控制在100~150m之间。同时,每一个位置根据垃圾容量和类型按比例放一定数量的分类标志明显的回收桶。若考虑垃圾桶的设置影响校园美观,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应综合考虑,全面实行。
摘要:指出了垃圾分类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对建立校园分类回收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回收机制
参考文献
[1]崔文科.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与节约资源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科技,2006,16(9):233~234.
[2]崔炜,李飞,孔少飞.循环经济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3):16~17.
[3]王子彦,丁旭,周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501~504.
[4]郭延柱,王艳艳,王聪杰.绿色学校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设及运行[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181~183.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5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总之,路径依赖强调了“历史是重要的”“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总体来讲,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产生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现行正式制度的制度惯性限制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制度安排,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并具有强制性。在现行的民办教育制度体系中,由于制度的巨额初建沉淀成本、同构学习效应和协作效应等自我强化机制的存在,产生巨大的报酬递增效应,极易产生路径依赖现象,阻碍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
第一,较高的制度变迁成本和风险,常常会导致变革者在制度变迁上陷入路径依赖,最终选择维持既有制度而非建立新制度。一方面,地方政府设计、运行和维持现行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必然要消耗高昂的初始成本、追加成本和相关的配套成本,从而形成“沉淀效应”.同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必然会涉及大量新的配套制度设计与运行成本,以及需要支付消除制度变革阻力、制度变革造成的损失等在内的各种“摩擦成本”.目前,如此庞大的成本要由(试点地区)地方政府承担,必然会消减地方政府的改革积极性,最终可能导致他们宁愿继续维持已有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任何制度变革都是有风险的,因此改革者必然需要承担由改革风险而造成的相应不良后果。对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而言,由于国家没有给出明确的顶层设计,并且缺乏相同背景下可借鉴的经验,制度变迁所面临的可预期(如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等)和不可预期(如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反对力度等)的风险太多、太大,这些都会导致地方政府维持甚至强化现行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而拒绝推进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第二,学习效应会使人们对已被采用的制度进行广泛的模仿和采用,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会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积累大量的适应性经验和行为策略,进而不断强化现行制度本身,从而产生路径依赖效应。一方面,政府部门管理者、民办学校举办者、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者都已经认同并适应了现行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于是现行的制度体系会越来越得到利益相关者们(特别是那些机会主义者)的支持和维护,进而可能会反对新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创新主体所主导的变迁活动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这就造成其他社会成员在“学习分享”收益的同时,却几乎不用支付任何成本,即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囿于原有的制度体系,倾向于等待其他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或政策突破,自己则可以不用承担任何创新费用与风险便可“坐享其成”.显然,这种学习效应不仅无助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反而使原有的制度安排作为“安全模式”得到持续的推行甚至强化。
第三,一项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形成各种行为惯例,当惯例被更多利益相关者所采纳和运用时,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更为密切,从而降低协调成本。但是,这种协调效应的长期保持也会使得利益相关者在面临制度创新时,不愿打破现行的协调机制,即便现行制度已经效率低下甚至没有效率。我国现行民办教育管理制度运行多年,政府部门管理者、民办学校举办者、学生及其家长之间已经产生显著的协调效应。当地方政府要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时,现有的协调效应就会被打破,进而可能降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效益。例如,分类管理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民办学校,这就要求政府各相关部门间建立新的协调规则,而这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多轮协商谈判才有可能达成一致。有鉴于此,面对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能会倾向持有一种审慎、保守乃至漠然的态度,而不愿意改变以往形成的协同效应,最终导致制度创新流于形式或无效。
(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其变迁往往具有缓慢、渐进的特征。为此,在新的正式制度出现以后,植根于人们意识中旧的非正式制度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约束和调节人们行为的潜在规则,进而成为新制度构建的巨大阻力。
第一,非正式制度能够引导人们对制度及其变迁的认识形成相似的心智模式、思考习惯及思维定式。长期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管理制度采取的是一种“捐资办学为主”的构建理念,强调鼓励民办学校举办者放弃产权与合理回报。这种制度设计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而且会继续影响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使得新建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往往带有明显的政府偏好--虽然形式上明确分类管理,但实质上依然强调以“捐资办学”为主。显然,这与当前绝大多数民办学校举办者以投资办学为主,希望能够获得合理回报或至少保留原有投入产权的意愿是不相符的。在这种状况下,政府与民办学校举办者之间很难就分类管理制度的创建达成改革共识,民办学校举办者将可能继续按照原有的非正式制度开展活动。于是,在制度推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混乱局面。
第二,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结构,正式制度只有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才能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我国,无论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大众,一直对民办学校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这些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深刻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制度设计与选择行为。一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对于民办学校的歧视普遍存在。许多人没有真正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放在“公益性事业”的框架内一视同仁,如不少人认为政府给予民办学校财政扶持,就等于变相将公共财政的钱送进了老板的口袋,是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二是民众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偏见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在我国民众的传统观念中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主要应由政府来投资,学校营利行为很难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无商不奸”的观念,不少人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学校营利的目的和行为,认为学校的逐利行为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排斥教育的公益性。
(三)利益冲突的制约
利益因素是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制度变迁的结果必然是一种“非帕累托改进”.所谓“非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调整经济利益格局而形成新的制度均衡,其中一部分利益集团会受到损害。
因此,制度变迁过程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利益冲突和矛盾,构成形形色色的(可消除和无法消除的)改革阻力,影响和制约新制度的建立和推进。
第一,一项制度的长期运行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因为这种利益集团与现有制度是共存共荣的,而且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只会加强现有制度,促使制度变迁按原有的方向持续下去,而不是选择新的路径,以建立更优的新制度。例如,在现有民办教育管理制度下,有一部分民办学校打着非营利性的幌子谋取利润,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会以各种方式(譬如强调改革风险过大,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等)来反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
第二,即使是对绝大多数利益主体都有利的改革,还会由于人们对改革损益的不同个人预期,产生对改革方案的不同偏好排序,进而使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相对的利益冲突。就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而言,虽然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可以使民办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民办学校举办者会对改革的路径及改革前后的利益进行比较,或与自身的预期利益进行比较,一旦实际利益与预期利益相差太多,同样会反对或抵制改革。例如,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举办者虽然不苛求获取合理回报,但期望能够保留原始投入的产权,如果分类管理制度的设计仅简单考虑“要求合理回报”和“不要求合理回报”两种类型,显然不能得到这部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支持。
第三,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如果加入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往往会由于改革收益的滞后性,使人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冲突。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和推行过程中,一些致力于打造品牌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由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优化课程设置等原因)可能会提高收费标准,但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学生及其家长(在一定时期内)的质疑或反对。
二、路径突破: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的对策建议
针对路径依赖可能导致的路径锁定,而使制度陷入无效的状况,有学者指出应该通过政府等权威力量改变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质,建立全新的制度安排,以使发展走出困境。
总体来说,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由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发生作用而产生的,路径突破也必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来实现。
(一)建立成本与风险分担机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分摊制度变迁的高昂成本,充分调动试点地区的积极性,打破路径依赖中的“规模成本效应”.第一,遵循以制度变迁主体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谁愿意改革、谁首先提出改革,则变迁成本就以这类主体为主。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中央政府提出并由地方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成本必须以中央与地方政府为主。同时,中央政府作为这一制度的首先提出者和最大受益者,应该给予地方政府相应的专项经费和特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激发地方政府试点的积极性。例如,对于试点推进积极且成效较为显著的地区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帮助地方政府减轻“巨额”的制度变迁成本压力;给予试点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和政策空间,允许地方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进行改革试错,从而分担或消减试点地区因突破现行法律政策所产生的风险。
第二,遵循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制度变迁要公正、公平,必须注意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注意制度变迁不能变成强势群体剥夺弱势群体利益的手段。因此,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创建要坚决避免将改革成本转嫁到民众身上,变成政府推脱应尽责任和民办学校赚取利润的“工具”.例如,营利性民办学校制度的建立,应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加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负担。
第三,遵循逐步消化原则。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变迁成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必须采取逐步消化的原则。为此,地方政府在试点过程中应该确定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选择条件较成熟的区域和民办学校进行试验,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并在本地区推广开来,最后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后再推向全国。
(二)构建协作与交流学习机制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作为一项新生制度,需要形成新的学习效应和协作机制,以突破旧制度体系所产生的同构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
第一,建立中央与(试点城市)地方政府的指导协作机制。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宏观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应进一步明确对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的要求。同时,中央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改革试点推进状况的调研与总结,对地方提出的财政、税收、民政、土地等多个领域的配套政策改革给予支持。地方政府应经常性就制度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汇报反馈,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指导,重点是进行问题诊断和风险评估。
第二,建立试点城市之间的协作交流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协作,相互交流学习,改变因担忧“搭便车”现象而不愿意进行制度创新的状况。各地方政府间可以建立联合研究机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联合攻关,厘清民办学校的分类标准、经营范围和相关配套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实践合作交流机制,分享分类管理的思路、做法与经验,共同解决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与困难等。
第三,建立区域内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推进机制。制度创新之所以难产,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相关部门之间达成一致太过困难,需要的周期太长。为此,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成立由地方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和资源。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应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协同研究配套制度,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分类管理制度配套扶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三)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建设
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应的非正式制度建设,积极培育认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思想观念,引导社会公众达成改革共识。
第一,确立公正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价值取向。对制度公正的评价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一种制度能否诞生、诞生之后能否在低成本状态下运行,与人们对该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的理解高度相关.为此,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价值判断上要坚决反对与打破“非营利性就是善、营利性就是恶”的价值认知,消除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歧视性观念,要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别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与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学习与宣传,使各有关部门、民办学校举办者和社会民众深刻理解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现实价值,从而培养深厚的民意基础。
第二,厘清社会公众对民办学校的错误认识。一是清除对民办学校的歧视观念。从根本上讲“,民办”与“公办”之分,只是运作模式的不同,不应变异为歧视的借口。同时,教育的公益性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属性,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民办学校改变的只是教育服务的福利化分配方式,并不排斥教育服务结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二是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合理利益诉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使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营利性民办学校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强调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共责任的同时,也应承认他们正常的利益诉求,从而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制度的生命力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这就要求制度变革必须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政府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创建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
第一,建立利益激励机制。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采取不同的利益激励机制,以便尽可能激发和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例如,建立办学效益奖励机制,分层次、等级给予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和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师以荣誉和资金方面的奖励。在土地使用方面,对于捐资型民办学校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对于出资型民办学校以参照行政划拨价出让的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以有偿出让方式供地,但土地有偿使用费可在出让方案规定期限内分期支付。此处将民办学校分为非营利性(捐资型、出资型)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出资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意味着举办者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但要求拥有原始投入部分的产权。在税收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权利,营利性学校参照企业依法纳税但可分类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等。
第二,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在实践中,政府决策者应该充分考虑到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利益损失,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例如,对于选择捐资办学的民办学校,可以给予举办者一定的名誉补偿(如学校或校内标志性设施以出资者的名称命名等),以保护和激发他们捐资办学的积极性;对于依靠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无论其转为营利性民办学校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都可以考虑给予其一次性的经济补偿,以保护和激发其继续举办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6
近年来社会对复合型IT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类新型学科呈现出学科领域不断交叉的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教指委) 明确指出, 地方高校要按照各自学校的类型、层次、特点制订相应的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个体, 其与生俱来的办学特点就是按市场需求采用灵活开放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现阶段, 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往往照搬母体高校, 教学内容趋同, 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 突出自身的特色, 逐步呈现出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效果不佳等弊端, 按市场需求调整的速度滞后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从传统的单一专业的培养模式改变为计算机大专业分类教学的培养模式。
二、独立学院实行大专业培养的目的意义
(1) 大专业培养能有效缓解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 (2) 大专业培养有利于集中生源向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调整。 (3) 大专业培养有利于独立学院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大专业培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 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 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强,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
1.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实行大专业培养的条件
为了适应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需要, 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 教指委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 (试行) 》, 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三种类型, 以及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 对每种类型的培养目标给出了明确的定位, 对每个专业方向给出了详细的专业规范, 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已初步构建。学校只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结合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既具有公立院校特点, 又兼顾了民办学校部分性质, 既享受到母体公办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又能灵活地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在市场运作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不仅能大大提高教育效率, 而且可以根据学院自身的发展需要灵活设置方向, 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同时, 依托行业或地域优势, 有效吸收社会资源, 加强校企联合培养。
2.基于大专业培养的“2+1+1”平台课程体系构建
依据教指委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和专业规范, 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和办学优势, 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 对计算机类学生采用大专业培养方式并建立“2+1+1”三段式的教学模式, 即将本科生四年学习分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三个阶段进行培养。
(1) 基础教育阶段
基础平台教育阶段分为公共基础平台教学和学科基础平台教学。教学时间为本科教育第一阶段即在校本科生的大一、大二年级。
公共基础平台由思想素质基础课程、身体素质基础课程、能力素质基础课程组成, 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外语、数学等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科目。设置该平台要秉承素质教育理念, 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 设置公共基础、开放选修等多类别课程, 强化公共基础课以及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素质能力的培养。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指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教指委指定的各种培养类型的知识体系、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结合学院已有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点, 经过抽取基本课程, 如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并组合可选课程, 如计算机图形学、离散数学等, 搭建学科基础培养平台。该阶段要注重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 同时兼顾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 为下一阶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两平台教学内容在横向设置上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或时间段划分, 在纵向设置上应考虑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2) 专业平台教育阶段
该阶段为本科教育的第三年, 即本科三年级。该阶段由特色课程、高级课程、综合设计、各类实训等部分组成。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和独立学院专业定位,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 动态设置专业发展方向, 如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信息安全方向等等。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基础和专业学习后, 对计算机专业已初步了解,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 挑选以后从事发展的方向进行学习。该阶段的课程应注重实践性, 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的能力, 继续巩固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
(3) 特色平台教育阶段
该阶段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该阶段根据独立学院办学特点, 依托校企合作, 按照专业平台设定的专业方向将不同需求的学生根据其需要输送到合作企业或者校企合作班中进行短期项目实训, 并完成毕业设计。该阶段的实施不仅可以缩短与企业的对接时间, 为最终就业画上圆满句号, 而且经过改革后, 将弥补现有教育方式的部分不足。比如, 不少学生进入大四后忙于就业或考研, 实际专业课几乎没有学生听, 而改革后,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入实训环节, 既不耽误毕业也不耽误就业, 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独立学院实行大专业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专业按大专业培养不同于其他教学改革, 是一项规模宏大, 必须考虑周全细致的系统性工程。它的实施不仅需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 而且需要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大纲、实践教学等各方面环节, 甚至需要配套专门的教学管理机制。
2.实现大专业分类培养, 在大三阶段即专业平台教育阶段分流学生, 需要使每个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及个人的个性发展空间, 因此学校必须在低年级阶段加强引导, 防止学生“顺大流”“跟风”, 导致某一方向过热或过冷。
3.考虑办学成本、办学规模等综合因素, 专业方向不宜过多, 既不能忽视基础教育, 也不能降低专业教育。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 经过十年的发展, 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利用灵活的机制、自主办学的优势, 既要发挥高校人才的资源优势, 又要勇于创新,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专业分类教学人才培养机制体现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宽口径、分层次的办学定位, 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路径。
摘要: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 分析了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实行大专业招生培养的必要性, 阐述了该项举措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 探讨独立学院分类教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路径及注意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专业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会衡, 刘蔚.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应用: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0 (6) .
[2]伍自强, 罗嗣海, 魏先林.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战略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 (8) .
[3]陶建平, 刘书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 2010 (17) .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篇7
1 女性尿失禁的分类
有关女性尿失禁的临床分类至今尚未完全统一。
根据尿失禁发病的不同部位分为:①与膀胱相关的尿失禁, 如膀胱容量减少, 不稳定膀胱, 逼尿肌反射亢进, 低顺应性膀胱, 膀胱排尿不全等。②与尿道括约肌相关的尿失禁, 如尿道括约肌收缩受损, 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 冰冻尿道等。③与膀胱、尿道均相关的尿失禁, 如前述膀胱、尿道病变的不同组合。
目前, 临床上较常采用的是6种主要女性尿失禁类型, 即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充溢性、功能性和完全性尿失禁, 其中以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尿失禁最为常见。
1.1 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又称张力性尿失禁, 指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外口漏出, 是最常见的女性尿失禁类型。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负重等腹压增加时发生不自主漏尿, 常不伴尿意, 80%患者可合并有盆腔脏器脱垂。
1.2 急迫性尿失禁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UUI)
指伴有强烈尿意或尿急感的不自主性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其临床特点为尿急、尿频、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和夜尿, 正常饮水下排尿间隔少于2小时;典型症状为先有强烈尿意, 后有尿失禁, 或在出现强烈尿意时发生尿失禁。根据膀胱逼尿肌收缩情况, 又分为运动性急迫性尿失禁 (motor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和感觉性急迫性尿失禁 (sensory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前者常见于儿童及老人, 后者多见于中年女性。
1.3 混合性尿失禁
指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尿失禁的症状, 在泌尿妇科临床上一般特指混合性压力性急迫性尿失禁, 常见于老年妇女。其临床特点为同时合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症状, 常以某一种类型为主, 症状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的倾向。
1.4 充溢性尿失禁 (overflow urinary incontinence, OUI)
又称溢出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 指少量尿液从充盈的膀胱中不自主地流出。其临床特点为尿频、尿淋漓不净、尿残留等膀胱不稳定症状;体格检查见膀胱过度充盈。根据起病骤缓, 又分为急性充溢性尿失禁和慢性充溢性尿失禁。
1.5 功能性尿失禁 (functional urinary incontinence, FUI)
又称冲动型尿失禁、过激膀胱, 指突发排尿欲望而不能及时如厕引起的自发性尿液漏出。其临床特点为尿失禁突如其来, 常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
1.6 完全性尿失禁 (total incontinence)
指个体处于持续的、不可预测的排尿状态, 尿液持续性从尿道流出。
2 各种类型女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
各型女性尿失禁的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见表1。
2.1 压力性尿失禁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主要机制为膀胱尿道解剖改变。
正常情况下, 阴道依赖盆腔内筋膜组织稳定地悬吊于盆腔侧壁上, 阴道前壁与尿道下筋膜支持着近端尿道, 膀胱颈、尿道口位置相对稳定, 膀胱尿道后角 (正常约90~100度) 和尿道倾斜角 (正常约10~30度) 保持正常角度。在人体控尿机制良好时, 近端尿道压力等于或高于膀胱内压力;腹压增加时, 由于腹压平均传递到膀胱及2/3近侧尿道 (位于腹腔内) , 使近端尿道压力仍保持与膀胱内压相等或较高, 膀胱颈和尿道呈关闭状态, 尿液不会外溢。而当各种原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损伤、支撑功能削弱时, 膀胱底部和近端尿道向下移位, 膀胱尿道后角发生改变, 尿道缩短, 尿道壁紧张度降低, 使尿道内压下降;腹压增加时, 膀胱内压和尿道内压不成比例增加, 膀胱内压暂时高于尿道内压, 出现尿失禁;腹压一消失, 尿失禁即停止。以上是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或称解剖性尿失禁发生机制。
近年来, 有关压力性尿失禁的基础研究发现,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雌激素缺乏、胶原代谢紊乱、神经损伤等相关。
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很多, 主要有两大病因:①分娩、产伤、手术等造成支持膀胱颈、尿道的盆底支撑组织结构破坏致尿道活动度过大;②尿道内括约肌功能缺陷或创伤等致尿道不能正常关闭。
2.2 急迫性尿失禁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是α-肾上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活性增强, 使膀胱逼尿肌神经末梢失控所致。近年来已明确提出, 膀胱过度活动症 (overactive bladder, OAB) 、逼尿肌不稳定 (detrusor instability) 和逼尿肌反射亢进 (detrusor hyperreflexia) 是该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过度兴奋或反射亢进, 致其自发性收缩, 使患者感到强烈尿意且来不及进厕所尿液即流出。
运动急迫性尿失禁原发于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 有不稳定膀胱;常见病因为脊髓上中枢抑制功能减退和膀胱以下尿路梗阻。感觉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或膀胱过度敏感所致, 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尿道或膀胱炎症。
2.3 混合性压力性/急迫性尿失禁
该型尿失禁是膀胱和尿道功能失调的综合结果。
2.4 充溢性尿失禁
与膀胱逼尿肌弹性下降、收缩无力、对尿液充盈缺乏敏感有关。当各种原因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或下尿路梗阻时, 引起慢性尿潴留、膀胱扩张, 致使膀胱失去感觉、过度充盈;当膀胱内压持续升高超过最大尿道内压时, 则尿液不自主溢出。
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脊髓下部损伤、盆腔肿瘤根治性手术瘢痕狭窄、结石及药物 (如抗胆碱能制剂或麻醉剂) 等。
2.5 功能性尿失禁
由于患者心理因素和 (或) 认知能力下降等原因而导致, 常见病因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如老年性痴呆、脑出血等) 、环境改变、精神紧张等。
2.6 完全性尿失禁
由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常见于意外损伤, 如外伤、产伤, 医源性尿道括约肌损伤, 亦可见于先天性尿道括约肌发育异常。
基于成果的垃圾分类收集奖励机制 篇8
关键词:分类收集,奖励,评价
1 引言
2000年4月, 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虽然各试点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 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影响了分类收集的效率[1]。到2008年“绿色环保”奥运的主办,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又开始在很多城市开展, 但是公众参与力度、实施效果不理想, 如北京市2008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不足52%[2], 2010年实施垃圾分类达标的居住社区为600个, 经调查, 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较低, 分别为4.5%和31.2%[3]。2011年上海市政府“百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分类要先行”项目正式启动, 经问卷调查显示超过1/2居民平时不进行垃圾分类, 59.0%的受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 而34.4%的居民进行简单的分类后扔到垃圾箱中, 仅有6.7%的居民进行较为清楚的分类[4]。
近两年很多城市在发动、宣传的基础上考虑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个人进行奖励, 以提高垃圾分类实施效果。如北京出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励实施细则》[5]中设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和北京市生活垃圾“零废弃”贡献奖2个奖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价及奖励办法 (试行) 》 (征求意见稿) 中规定了评上“环境友好家庭奖”的, 每户奖励500元;评上“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的, 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每人奖励500元;另外, 各区、街道甚至社区等都会配套相应的奖励措施。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实施方案都提出了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奖励。但是这种我国长期以来习惯采用的评优奖励法, 奖励的对象是少数人群, 本文参照世界银行最常用的资助方式提出了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 其目的是对参与分类收集的单位及个人通过基于分类成果的奖励形式来提高其参与意愿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公众参与度, 提升分类效率。
2 奖励机制
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是世界银行最常用的一种资助方式, 一般用于改善水、电和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 当使用者无力支付全部成本时, 可利用基于绩效的补贴去补充或替代向使用者收费。一般而言, 基于成果的奖励的分配报酬, 激励、捐赠或补贴的价值和标准通常都是公开的, 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的一般流程详见图1。
3 奖励对象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的最基层单位是社区居民委员会 (以下简称“社区”) , 推广、教育和动员对于使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都是社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主要工作职责, 社区的工作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奖励对象宜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以社区内的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奖励。社区居民委员会可根据自己社区的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和手段促进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此外, 社区有权决定奖励款项如何使用。
4 成果的定义及评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方式为4分类, 即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 分类的目的是让居民尽可能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出来便于资源化利用, 并且越纯越好, 因此设定的成果是每个社区分类出来可资源化的垃圾的数量和质量。可资源化的垃圾的数量作为评价标准有利于社区努力让居民尽可能地将更多能资源化的垃圾分类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质量标准, 单单是数量参数还无法提供准确和公正的评价, 因此, 还需要运用一套质量指标以确保垃圾分类能够达到一定的纯度水平。由于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的纯度最难保证, 因此可以厨余垃圾的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设定社区总分来对一个社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 它是质量和数量分数的总和。
式中:
QTF为基于厨余垃圾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40分;QTR为基于可回收物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20分;QTH为基于有害垃圾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10分;QLF为基于厨余垃圾质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30分。
上述各单项分值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实施初期数量项目分值可较高, 实施后期可提高质量项目分值。各类垃圾数量的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厨余垃圾数量分数:
可回收物质数量分数:
有害垃圾数量分数:
式中:
FW为社区内收集的厨余垃圾总重量;RW为社区内收集的可回收物总重量;HW为社区内收集的有害垃圾总重量;TW为社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重量;a为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所占比例;b为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比例;c为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所占比例。
厨余垃圾质量的分数计算将根据对厨余垃圾分类情况的抽样检查结果, 并现场拍照取证作为评定依据 (表1) 。
基于以上评分方式, 在总分卡上给出社区总分, 作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阶段成果, 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奖励 (表2) 。
5 奖励的支付
由市 (或区、县) 政府提供分类收集奖励资金。预先设定好评估期, 在每个评估期之后, 按照评估期各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总分, 将奖励拨付给社区。
在奖励之前, 为确保垃圾分类的最低质量和数量, 需制定一个每段评估期的最低分, 即社区必须达到评估期的最低分才能获得奖励, 并根据事先划定的分数等级支付相应额度的奖金。奖励款项也有一个上限, 称为潜在社区奖励, 是指如果社区达到了最高分100分, 可以获得的最高奖励额度。潜在社区奖励额度将在每个评估期之前确定, 将根据每个评估期制定的支付方案计算, 支付方案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更新, 以达到促进社区积极参与分类收集的作用。
社区奖励的支付方案各年可不同, 第一年参加分类收集的社区, 可参照样本表格 (表3) 执行;第二年参加分类收集的社区在此基础上, 适当提高奖励的最低分数 (如60分及以上才能得到潜在社区奖励的25%) , 之后等级分数按比例依次递增。
6 潜在社区奖励数额
潜在社区奖励数额应该低于垃圾分类所节约下来的处理成本, 其数额可以在每个阶段逐步降低, 这样激励计划就可以逐步退出。
根据国内现有经验, 经过分类后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处理相比焚烧处理的成本每吨可以节约60~80元, 可将此节约的处理成本作为奖励。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某个区域的潜在社区奖励数额:
式中:
J为某个区域潜在社区奖励总额;W为某个区域生活垃圾总量;A为某个区域家庭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比例;F为某个区域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相比焚烧或卫生填埋每吨节约的处理成本。
7 组织和实施
由政府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组织和实施该项奖励计划, 并成立专门的办公机构作为该项目的实施部门, 具体负责制定方案、数据收集及核查、计算分数和激励数额等工作。
该奖励工作可每年分几个阶段进行, 一般可一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到6月, 第二阶段从7月到12月, 在每个阶段内, 每个评估期将持续4个月。
(1) 在每一阶段开始时, 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宣布评估开始, 包括每个区域的评估时间安排、潜在社区奖励的额度和获得奖励所需的最低分。
(2) 有意向参加评估的社区要在评估期开始前15d正式提出参与申请。
(3) 评估将在第二月开始进行, 持续4个月, 直到第五个月底。在评估期的每个月中, 项目实施部门对参与评估的每个社区进行实地考察, 收集数据并据此打分, 在评估中期准备和公布中期分数卡。中期分数卡的目的是告诉社区分类收集实施现状并鼓励它们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
(4) 当评估期结束时, 项目实施部门计算最后得分, 估算每个社区应得的奖励数额, 并在评估期结束后2周内提交评估报告。
(5) 在项目实施部门提交报告的2周内, 政府主管部门对该报告进行审查和批准, 然后提交给市 (或区、县) 政府进行支付。获得奖励的社区名单将在下个阶段开始时予以公布 (图2、图3) 。
参考文献
[1]姜朝阳, 周育红.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12) .
[2]余倍, 宾晓蓓, 曹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 2011 (12) .
[3]邓俊, 徐琬莹, 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 2013 (1) .
[4]王婷, 李晓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试效果及政策完善建议—以上海市为例.[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2012.
DDoS攻击的分类及其防御机制 篇9
关键词: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傀儡主机
DDoS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网络上用来攻击服务器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应对日益频繁的DDoS攻击,各式各样的DDoS机制及工具设备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攻击者们则不断更新攻击方法和工具,而安全研究人员则根据变化不断研究新的应对方法。这就使得DDoS防御变得更加复杂。
1 DDoS概述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者通过控制大量的傀儡主机向被攻击主机,发送大流量攻击数据,使得被攻击的主机不能响应正常用户的访问请求。要研究DDoS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探讨3个问题:DDoS的攻击可行性、DDoS攻击的实现方法、实施DDoS攻击的目的。
1.1 DDoS攻击可行性分析
当今Internet的设计目的就是数据的快速传送。作为中间传输媒介的网络是本着高吞吐量、低负载的原则设计的,因此中间网络基本上只负责转发数据,而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流控则由终端进行。作为终端的服务器、主机或者设备的带宽和处理能力有限,这就意味着在网络上的任何一台主机、服务器或者设备都很容易遭受到来自Internet的DDoS攻击。
1.2 DDoS攻击的实现方法
D D o S的攻击者需要获取一定数量的“傀儡主机”。攻击者通过工具扫描远程主机安全漏洞来取得远程主机的管理员权限,并在受控主机上植入攻击代码甚至是木马病毒,来控制主机进行DDoS攻击。并且在攻击时将攻击主机的源地址进行伪装,从而使得被攻击者很难追踪到攻击源头。
1.3 实施DDoS攻击的目的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在国外相当数量的攻击者都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有一部分攻击者本身具有很高的能力,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或者在黑客社区里面炫耀自己。另外较少数的一部分人是本着商业目的或者利益关系进行攻击。他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就是商业竞争对象、有利益关系的对手的网站或者网络系统。
2 DDoS攻击分类
为了对DDoS攻击进行分类,我们对攻击者实现方法和目的进行了分析。
2.1 按照DDoS工作过程的自动程度分类
DDoS获取“傀儡主机”,植入攻击代码或木马、病毒,实施攻击的这一过程都能由程序来自动完成。DDoS按照工作过程的自动程度分成:手动、半自动、自动。
(1)手动D D o S的攻击者通过远程扫描“傀儡主机”的漏洞,然后植入攻击代码,最后控制“傀儡主机”来实施攻击。由于过程复杂需要的专业知识比较多且效率较低,因此只有早期的攻击者才会采用这种攻击方式。
(2)半自动DDoS的攻击者使用程序自动完成远程扫描“傀儡主机”的漏洞,然后植入代码。在最后攻击的时候采用手工控制,这样攻击者就可以指定“傀儡主机”的攻击方式攻击顺序以及攻击强度。但是,为了控制这些“傀儡主机”,攻击者必须要和“傀儡主机”之间进行通讯,才能操纵这些“傀儡主机”。
(3)全自动DDoS的攻击者使用程序自动完成远程扫描“傀儡主机”的漏洞,然后植入代码。其中,植入的代码已经包含了攻击对象及攻击模式的设定。所有步骤都是自动完成的,因此全自动DDoS就不需要和傀儡主机之间进行通讯。
2.2 按DDoS对攻击者的作用方式分类
DDoS攻击可以利用不同服务器的弱点,来对服务器进行攻击。当被攻击主机受到这类攻击的时候,通常会造成服务器死机或者重启。这一类型的DDoS攻击主要分为2种类型:技巧性攻击和暴力攻击。
(1)技巧性攻击利用目标服务器某些软件或者协议的漏洞,来消耗被攻击服务器的系统资源,导致被攻击服务器停止响应。
(2)暴力攻击是指不管服务器的状态,利用服务器上某些开放的端口或者协议软件,通过大“傀儡主机”不计代价的发送服务请求,从而导致服务器不堪应付而不能提供服务。暴力攻击不同于技巧性攻击,它在攻击的时候同时消耗了“傀儡主机”的资源。
2.3 源地址欺骗攻击分类
如果没有源地址欺骗DDoS攻击,那么很多其他类型的DDoS攻击都能通过资源管理技术(为每个IP地址分配均等的资源)来解决。IP源地址DDoS攻击可以分为2种类型:伪源地址DDoS攻击和有效源地址DDoS攻击。
(1)伪源地址DDoS攻击的种类很多,目的各有不同。总结起来,共有2类:不可路由的伪源地址:这类攻击通常是攻击者为了避免被追究责任或者追踪到,而伪装了攻击的源地址;可路由的伪源地址是通过伪装一个在Internet上面存在的计算机IP地址,让被攻击主机的S Y N数据包在攻击主机与被伪造地址的受害机器之间往返,从而形成DDoS Flood攻击。
(2)有效源地址攻击伪装地址DDoS攻击的时候,会尽量采用伪装的地址进行攻击。但是,伪地址DDoS攻击却受到“傀儡主机”端操作系统的限制。因为W i n d o w s的用户层不支持数据包头部的字定义和修改,所以不能进行伪地址DDoS攻击。
2.4 按DDoS的可识别性分类
有些DDoS的攻击,能够通过对数据包的头进行仔细分析识别出来。因此,是否能够识别和分析出DDoS的攻击数据包,对于制定过滤规则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根据D D o S的是否能被分析分成2类来讨论。
(1)可识别的DDoS攻击,通常在IP包头或者协议的传输数据头中包含特定的攻击数据。举个例子来说,如TCP SYN攻击(如果在TCP头部分只有SYN位的话,很有可能就是TCP SYN攻击包),又如ECHO攻击,DNS请求攻击等,都属于能见识别的DDoS攻击之列。
(2)不可识别的DDoS攻击目的就是消耗服务器的可用带宽。因此,这类DDoS发送的数据包没有规律可言,其攻击数据包多种多样。甚至有时候这类攻击的攻击数据是随机生成的。
2.5 按受攻击对象分类
DDoS的主要攻击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应用程序、资源、网络基础设施攻击。
应用程序攻击,针对的是受攻击主机上面安装的应用程序。攻击者是以这些受攻击主机上某些应用程序的漏洞,来制定攻击方案的。攻击者通过这些应用程序的漏洞来攻击网络上的主机,迫使这些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将服务器的资源耗尽,或令服务器重启。
资源攻击针对的是被攻击主机上面的重要资源,如D N S服务器、路由器或者瓶颈链路。在攻击时,DDoS数据包在攻击主机前一个节点或者直接在被攻击服务器上汇聚。为检测和过滤带来一定的难度。
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针对的是网络上的各种服务,它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主机,而是同时攻击该台主机所依托的相关网络服务和资源。
3 DDoS防御技术的分类
DDoS的防范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根据DDoS的攻击和活跃程度来制定预防措施。基于DDoS活动级别防御机制可分为:预防措施和攻击响应措施。
3.1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的目的是消除DDoS攻击的可能性,并且使得可能被攻击的主机不被DDoS攻击所侵扰。根据预防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攻击预防、DDoS预防。
由于网络协议的设计关系,服务器端的消耗要大于客户端。如果要降低和消除这类攻击的影响,就要在客户机连接时进行充分的身份认证,部署功能强大的代理服务器使得T C P进行完整的连接后才进行响应,设置TCP Cookie,采用特定的方法消除欺骗攻击,等等。
DDoS防御的目标是在确保有效资源的基础上加强资源分配的管理,以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为正常客户的访问。对于DDOS的防御,我们采取2种方式:账户资源分配策略、资源倍增策略。
账户资源分配策略指的是用户对于资源的使用权取决于用户在服务器端的账户权限,以及用户的行为。账户资源分配策略为每个用户进行资源配额,以防止账户被盗而用于攻击用途,当发生攻击行为的时候,账户会被停用或者删除。
资源倍增策略的原理是设置一组服务器,并对其进行负载均衡配置。并在这些服务器之间以及与上层设备之间设置很高的连接带宽,防止出现带宽瓶颈。
3.2 攻击响应措施
攻击响应措施的目的是努力减低D D o S攻击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尽可能早的检测DDoS的攻击意图。并在检测到DDoS攻击后进行分类识别,并根据其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攻击检测可以分为3种检测方式:模式检测、异常检测、第三方检测。
模式检测是通过在比对数据库中的DDoS攻击的特征代码,来检测和判断DDoS的种类和方式,但这一方式的弱点是不能检测未知的DDoS攻击方式。
模式检测首先将服务请求的模式、方式和正常的服务方式进行比对,将异常的情况筛选出来作为检测和判断的依据。这种方式同模式检测相比,能够预测未知的DDoS攻击,但同时也存在其弱点——容易误报。
第三方检测是指不是通过自身,而是通过外界来检测DDoS攻击的发生和其特性。
受攻击应对策略的目标是将D D o S攻击的影响降低,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正常用户的访问。我们将对受攻击应对策略分成几个部分讨论,他们分别是:傀儡主机检测、速率限制、攻击过滤和重新配置。
在DDoS发生时,检测和分析有助于降低DDoS攻击的影响。DDoS“傀儡主机”的侦测涉及到多项追踪技术。因此,加强对于客户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验证,对于防范DDoS攻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攻击过滤大多是通过IDS来实现的,当IDS检测到符合特征库中的特征的代码后,会拒绝接受来自该地址的任何请求。部署攻击检测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设置的识别级别太低的话则没有效果,设置的级别太高则容易将正常的访问误判为DDoS攻击。因此部署攻击过滤的时候,需要相当谨慎。
重新配置是指当DDoS发生时,临时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增加被攻击服务器的资源,或者将被攻击主机隔离,并以此来维持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通过对DDoS攻击及其防御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对DDo S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同时我们了解到DDo S攻击的防御,与其说是一项工作,不如说是一项系统工程。DDo S攻击从组织到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要想在Internet上面杜绝,或者说很大程度上的抑制DDoS除了技术方法之外,还需要各个单位的合作。特别是运营商,如果能提供核心路由级别的过滤和识别,将使得DDo S攻击难以组织和实现。
参考文献
[1]J.Leiwo,P.Nikander,and T.Aura.Towards network denial of service resistant protocols[C].The 15th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ference,2000,8
[2]C.Meadows.A formal framework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network denial of service[C].The 12th IEEE Computer Security Foundations Workshop,1999,6
[3]C.Schuba,I.Krsul,M.Kuhn,G.Spafford,A.Sundaram,and D.Zamboni.Analysis of a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on TCP[C].the 1997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1997,5
[4]D.J.Bernstein.Syn cookies[EB/OL].http://cr.yp.to/syncookies.html
分类及发病机制 篇10
关键词:名片识别,版面分析,信息分类,反馈机制
日常商务活动中,名片的使用率较高,手工录入名片信息耗时费力又容易出错,因此利用手机和PDA对名片进行自动识别和存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理想的名片识别系统可分为4个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版面分析模块、字符识别模块、信息分类模块,完整流程如图1所示[1]。
与技术相对成熟的预处理和字符识别环节相比,版面分析和识别后信息分类还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地方。从图1可以看出,信息分类的结果不能立刻作为最终结果导入数据库,因为版面分析或字符识别阶段产生的错误会带到信息分类的环节。一个成熟的名片识别系统,应具有错误反馈和自动纠正的机制。一般情况下信息分类模块发现的错误会反推到上一层字符识别,然后针对某一文字块进行再识别和再分类处理。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版面信息作为辅助决策的信息分类方面,并将信息分类后的出错处理进一步反推到版面分析环节。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名片的识别率和信息分类正确率及系统的自动纠错能力[2]。
1 常见名片信息分类算法简介
1.1 信息分类模块介绍
名片图像经过预处理和版面分析后得到相对独立的信息块,如图2所示[3]。
字符识别模块对文字块切分出的单个字符进行识别,但识别出的单个字符在未组织成有效信息之前是没有意义的。名片识别的最终结果不是单个字符而是经过正确分类后与基本信息项相对应且具有语义的信息。信息分类模块按照每条信息的属性对其归类和存储。名片图像经过字符识别后,送入信息分类模块的是一些文本及相关信息。它们除了包含识别出的字符信息外,一般还包括识别的置信度,文本外接矩形框的大小,每行文本在名片中的位置,这些辅助信息在信息分类的过程中可以起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版面分析和字符识别阶段产生的错误会被带入信息分类模块,所以该模块还应该具备向上层反馈错误,提供纠错信息的功能。提出的方法是如何在传统基于语义理解的信息分类方法上利用版面分析信息作为辅助决策,并将这一步得到的分类结果反馈于版面分析和字符识别环节,提高了识别率的同时,增强系统的自动纠错能力[4,5]。
1.2 常见名片信息分类方法和不足
在名片流行之初,版式单一,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配合少量关键词的提取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名片信息分类的需求。但随着名片版式的多样化,模板匹配的方法不再适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基于语法模式识别的信息分类方法。从语法的角度来讲,名片信息都是短语,短语的骨架是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对于属性相同的信息项,其关键词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语义,这些关键词构成了一种语法模式。语法分析的目的就是抽取名片各个文字域的语法模式。
关键词的提取一般使用最大正向匹配的方法,根据预定义的关键词词典对各个文字域查找。对关键词的查找是按照候选链表进行的,如表示Email的关键词列表为{电子邮箱,E-mail,eMail,E-Mail,邮箱,@},找到关键词后,根据语法规则对各个关键词进行筛选,确定最匹配的关键词,并用它标注对应的文本。
在识别效果比较好的情况下,基于语法分析和关键词库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文本内容的分类问题。但基于语法分析方法的显著缺点是需要手工建造知识库,且封闭的规则不适应灵活开放的自然语言的变化。在处理内容相对复杂的中文文本块时,分类效果不理想,而当文本块中出现识别错误和版面错误时,其性能会严重下降。
2 利用版面信息辅助分类和错误纠正
通过对200张实际名片图像的统计,以下几种文本块同时出现的几率较大[6,7,8]:
(1)姓名文本和职务文本的上下,左右相邻关系。
(2)被错误切分的先导词和内容文本之间的左右相邻关系。
(3)公司文本和上边界之间的上下相邻关系。
(4)邮编和地址的上下关系。
实验统计的信息子集有:姓名、职称、单位、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经过统计可以得到不同信息子集项之间位置转移概率,可以用一阶马尔可夫过程近似描述。
因为送入文本分类模块的文本信息除了文本的字符识别信息还有文本的位置和外接矩形框大小信息。通过迭代计算待分类的文本块与信息子集项的统计位置信息得到一个相合度最高的分类及置信度,这是信息分类和错误反馈的重要参考信息。
对最终文本分类的判断,使用基于启发式规则的隶属度迭代决策机制。所谓隶属度是指某文本块对于某一信息项子集的隶属程度。隶属度的值在区间[0,1]内,若一个文本块对某一信息项子集的隶属度为0,则表示该文本块肯定不属于该信息项子集,同样,若一个文本块对某一信息项子集的隶属度为1,则表示该文本块肯定属于该信息项子集。所以要为文本块维持一个隶属度数组。在进行判断之前认为每个文本块对每个信息项子集的隶属度都为0,即隶属度数组的每个成员的初值都为0。接下来,采用一组启发式规则增加或减小文本块对于某一信息项子集的隶属度。
按照规则的知识来源,可以将规则分为“自身规则”和“相邻规则”。前者是根据文本块自身的知识信息增加或减少对某一信息项的隶属度。后者则是根据文本块的属性或某些知识信息增加或减少对某一信息项的隶属度。文本块中的关键词属于自身规则,在本文的的判别方法中,关键词仍占有较大权重;而文本块的相邻规则体现了文本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若已经判定某一文本块为姓名的隶属度超过了一个较大的阈值,则处于同一列相邻位置或同一行相邻位置的文本块对于“职称”的隶属度就会有相应的增加。至此对于同一文本块得到两个隶属度,一个由语法模式分析得到,一个由版面文本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将这两个隶属度按权重归一化到[0,1]区间,权值的选取要根据实验效果多次尝试,文中按“自身规则”0.7,“相邻规则”0.3的权重分配取得良好的效果。
按最大隶属原则和阈值原则对文本块的属性作出判断。假设文本块X对于信息项子集的隶属度为μi,如果μi满足如下条件,则认为X∈I:
(1)ui>uj,i≠j,1≤i≤n,1≤j≤n,其中n为信息项子集的总数。
(2)ui>uTh,uTh为预先设定的阈值。
按照上述判断规则,如果一文本块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信息项子集,则考虑在上层处理中出错。首考虑字符识别模块的错误,将无法正确分类的文本块回送给字符识别模块重新识别。新的识别结果如果还是不行,则进一步考虑是否在版面分析模块出错。因为版面分析模块无法借助语义信息,所以可能出现如下错误的划分,如图3所示。
此时会出现两个文本块无法被分类的情况,其中一个具有多个关键词。所以在向版面划分模块反馈错误信息时,除了传递出错文本块的标识、大小和位置外,还要附上可能的错误类型,如上例中的关键词过多(TOO_MANY_KEYWORDS),版面分析模块对这些错误最可能的处理是,将该模块和最相邻的模块考虑横向切分。实验表明这种错误反馈机制能有效提高名片识别系统的纠错能力,降低误识别率和不能识别率。
3 名片信息分类模块的最终结构
在基于启发式规则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版面信息辅助分类,建立如图4所示的信息分类结构,提高了系名片识别统信息分类的性能。
4 实验数据及结果
为验证利用版面信息来帮助分类,并利用不能分类的信息用于纠错和再识别分类,选取100张实际名片,作了一个对比测试。
测试中比较了是否有加版面信息和反馈机会对分类模块最终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到,在显示的几个主要类别中,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无版面信息反馈机制的情况下分类正确率为96.8%,有版面信息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正确率为98.9%。
5 结束语
主要介绍了利用文本在名片图像中的版面位置信息来辅助分类,并将出错的情况反馈于版面分析和字符识别过程的方法。试验表明这个新算法明显提高了名片文本信息分类的准确性。而且经过这个分类处理后,名片文本变成了条目清晰的信息项,为查询检索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晓帆,丁晓青,吴佑寿.名片自动录入系统的实现[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8,13(2):163-167.
[2]徐锐义,吴炜,何小海,等.中文商务名片版面分割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8,45(2):331-335.
[3]LIN Lin,CHEW Lim Tan.Text extraction from name cardswith complex design[C].Proceeding of the 2005 Eigh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2005:977-980.
[4]KRISHNAMOORTHY M S,NAGY G,SETH S C,et al.Syn-tactic segmentation and labeling of digitized pages from tech-nical journals[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3,15(7):737-747.
[5]LIN X,DING X,WU Y.Automatic input system for chinesebusiness cards[C].Proc of 7th ICCPOL,HongKong,1997:277-280.
[6]刘昊.基于背景描述的中文版面分析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
[7]田学东,郭宝兰.基于组合特征的中文版面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1999,13(4):22-28.
【分类及发病机制】推荐阅读:
病源及发病规律05-14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09-23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分类要求08-29
分类及应用09-14
信息分类及代码10-05
会议分类及组织09-28
垃圾分类及处理管理08-22
陶瓷的分类及应用10-01
燃气工程岗位分类及职责10-19
鲁迅简介及作品详细分类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