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2024-09-23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共11篇)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1

落实分类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职能管理”、“层次管理”原则,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单位、村(居)委会按照村(居)民(员工、家属)的日常表现划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

对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积极配合村(居)工作的村(居)民(员工、家属)大力弘扬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没有违法行为,致富能力欠缺,通过做工作配合村(居)工作的良好村(居)民(员工、家属),通过培训、教育、引导等措施,促使其向优秀村(居)民(员工、家属)转化;

对没有明显违法行为,但不配合村(居)工作的村(居)民(员工、家属)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处罚、教育、管理等综合措施,迅速使其转变。

对有违法行为尚不构成刑事处罚或已经受过刑事处罚没有彻底转变的高危人群,要从严管理,该打击的一定要从重从严打击,严防其做大成势。各职能部门按照本单位职责,对本单位管理的“特殊人群、高危人群”区分类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严格管理,严防其危害社会。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2

绍兴县钱清镇前梅村, 位于钱清镇新区中心, 104国道南复线、钱夏公路穿村而过, 镇、村级公路遍布全村各自然村。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 3 600多人口, 耕地面积116 hm2, 山林面积200多hm2。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近3亿, 农民人均收入1.2万元。到2007年底, 全村共有各类拖拉机92台 (其中运输型拖拉机68台, 农田作业小型拖拉机24台) ,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台, 排灌机械25台, 农机总动力达2 800多kW;共有持证拖拉机驾驶员68人, 农机作业人员97人。

前梅村在绍兴县农机监理站的指导帮助下, 自2006年初起, 开展了“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农机安全村”领导小组成立后, 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 结合本村的实际, 制定了《农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农机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农机作业人员安全学习制度》、《暂住人员农机安全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共11类农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利用学校宣传、黑板报、宣传窗、标语、横幅、公开信等形式, 在本村范围内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教、指导、监督、服务工作, 探索农机安全管理新模式, 提高广大村民和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在硬件上, 前梅村加强了设施建设。3年来, 共投资400余万元, 新建、修复、拓宽了部分村级道路, 全村所有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既改善了村容村貌, 又提高了全村道路的交通能力和安全保障。在各主要路口、转弯处等危险地段竖立了安全警示标志, 以提醒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及其他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确保行车安全。建立“农机安全活动室”, 开辟农机学习园地, 购置相关的教育设施和书籍, 定期组织农机作业人员进行学习交流, 宣传教育做到点面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备了软、硬件以后, “农机安全村”领导小组狠抓了落实, 对全村的农业机械全部实行规范管理。建立农机管理档案, 对农机作业人员及农用机械全部建档登记, 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内容清楚、数据正确;每年与农机作业人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明确村委与农机作业人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配合县农机监理站进行拖拉机的年度检验工作, 拖拉机年检率达100%, 运输类拖拉机全部参加第三者交强险。

前梅村农机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农机, 如农田作业小型拖拉机、收割机、灌溉用的水泵、喷雾机;二类是农民生活用的碾米机、年糕机等;三类是运输型拖拉机。针对不同类别的农机探索分类管理的方法, 确保农业机械安全作业和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为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农田灌溉用的水泵, 一律由村购置安装及维修, 并指定专人管理。

农田用小型拖拉机,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定量定人, 采用个人购置、个人管理、个人操作、集体补贴的办法, 保证农机的利用率及覆盖率。对碾米机等生活类农机, 以自然村为单位, 由村提供作业场所, 实行定人购置、个人管理、集体监管、集体补贴的方法, 做到村民有求必应。

运输类拖拉机分为两块:一是本村村民购置的拖拉机, 以运输建筑材料为主。该村山多石料资源丰富, 因此, 运输类拖拉机也相应增加, 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 提高了农机驾驶人员的收入, 又方便了集体建设和村民私人住宅的建设, 还降低了本村的运输成本, 可谓是一举三得, 运输类拖拉机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二是该村暂住人员的运输型拖拉机, 都是以收购废旧纸品为主, 既要给他们提供停车场地, 又要给他们提供堆放场所, 为妥善安置这些外来农民工, 该村利用部分废弃杂地, 对他们实行集中居住、集中管理的方式, 在管理上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 在生活上提供方便, 既保证了农机的安全管理, 又保证了外来民工的生产和生活。

分类重建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机制 篇3

我国政府性基金规模巨大。2014年,我国政府性基金就达到54093.38亿元,占当年整个财政收入的40%。资料显示,当年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进行管理的各类基金共有45项(其中,以政府性基金目录发布的仅为25还是35项),类别复杂,性质迥异,令人眼花缭乱。“什么都有,几乎是‘第二预算’”,一位财政厅长如此说。因此,必须要对其分门别类、一一甄别,细加考察和分析,才能找出存在的真正问题,也才能寻找出妥善的改进之策。

在财政学基本原理中,所有政府收入不外乎四种形式:税收、使用者付费、国有资本(资源)收入、债务,通常简称为税、费、租、债。以此为标准,可将我国政府性基金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具有“准税收”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包括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收入、文化事业建设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9项。二是具有“租”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来自于国有企业的收入,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中央特别国债经营基金、铁路电力资产变现收入、烟草企业上缴专项收入等10项。三是具有“使用者付费”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包括船舶港务费、长江口航道维护收入、无线电频道占用费收入、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等11项。四是具有“价格”性质的收入,即主要通过加到电价、票价等价格中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农网还贷资金、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10项。五是其它,如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等,共计5 项。

一旦分类清楚了,针对不同基金项目应当采用何种管理方式就迎刃而解。综合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具有“准税收”性质的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公用事业费附加等政府性基金主要是用于了文化、教育、公益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理论和实务部门对此的共识是,这些支出应当由公共预算承担,相关收入自然也应当纳入公共预算。此举一方面可以从制度上保证相关行业、领域的正当资金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消除这些基金的部门背景,达到规范政府收入秩序、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前不久,财政部已将11项类似基金调入了一般公共预算,就是适时应势所做出的必要调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将这些基金调入公共预算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这些收入与原来附加其上的母税之间的协调程度,保证在转入公共财政之后,不新增加社会负担。

二是将具有“租”性质的政府性基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中的“租”,主要是基于我国土地国有制下背景下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形成的收入,以及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上交等形成的收入。理论上讲,这些收入与现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所涉及的收入性质是相同的。鉴于其“国有”性质,这类基金也应适时并入一般公共预算。特别是考虑到土地出让的净收入并不高、且现有土地出让金已有相当部分用于一般公共支出的情况,就更是如此。

三是清理整顿“使用者付费”性质的政府性基金。总体而言,目前政府性基金中的“使用者付费”项目,除了一小部分过时陈旧之外,大部分征收的必要性、合理性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近年来新增的无线电频道占用费收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等。对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对一些收费时间过长、收费理由基本消失的基金,应当马上取消,典型的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等。二是对应当保留的基金项目,要建立收费项目的核定、收费标准的定期评估与调整机制,以保证收费符合实际。三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保证这类基金的专款专用性质,如有结余,要么降低收费标准,要么调入当年结余,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

四是建立、完善公共定价机制,明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成本补偿机制。政府性基金中具有“价格”性质的部分,所占的资金比重大,社会关注度高,管理上确有诸多需要深挖、改进之处。表面上,这类政府性基金是加价收入,实质上是国家层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成本补偿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类似于南水北调、民航、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出和银行贷款,缺口部分通过设施投入使用后的加价收入进行弥补。项目建成后的营运、管理、维护等日常支出,既有来自价格收入部分、也有国家财政补贴的部分,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比较含混,难以明白表述。究其实质而言,这实际上是公共事业的定价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表现之一。鉴于我国公共企业众多、公共事业量大面广,且随公私合作机制(PPP)的推广应用,可以预计,未来有更多与公共定价有关的议题走上舆论前台。因此,应当逐渐完善我国的公共定价机制。具体而言,要明晰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补偿机制。建设成本这一部分,要将国家投资之外的贷款或债务部分作为收费定价的“天花板”因素,建立债务与价格之间的准确的数量关系并定期进行调整,由此可望建立一个收费与成本之间随时间、余额甚至物价变化而动态调整的机制。针对重大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营运、维护部分的支出,要按实际发生计入成本,据实定价,明白公示。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可靠、公开透明。

总之,政府性基金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实质性地明确其“财政属性”。一方面,要破除其“收、支、用、管”一体化的陈旧管理机制,将其全面纳入财政统一管理链条之中;另一方面,要在对政府性基金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分门别类,重建政府性基金的相关管理机制,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预算法》、全面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时代需要。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4

中国人民银行文件 银发〔2016〕302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进一步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一)个人开立Ⅱ类、Ⅲ类银行账户(以下简称Ⅱ、Ⅲ类户)可以绑定本人I类银行账户(以下简称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进行身份验证,不得绑定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开立的支付账户进行身份验证。

(二)个人可以凭有效身份证件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柜面开立Ⅰ、Ⅱ、Ⅲ类户。个人在银行柜面开立的Ⅱ、Ⅲ类户,无需绑定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进行身份验证。银行依托自助机具为个人开立Ⅰ类户的,应当经银行工作人员现场面对面审核开户人身份。

(三)银行开办Ⅱ、Ⅲ类户业务,应当遵守银行账户实名制规定和反洗钱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制度要求,留存开户申请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影印件或者影像等。有条件的银行,可以通过视频或者人脸识别等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核实个人身份信息的方式。

(四)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开立Ⅱ类户,应当向绑定账户开户行验证Ⅱ类户与绑定账户为同一人开立且绑定账户为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第三方机构只能作为验证信息传输通道。验证的信息应当至少包括开户申请人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绑定账户账号(卡号)、绑定账户是否为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等5个要素。人民银行小额支付系统已增加对手机号码和信用卡账户的验证功能(具体接口报文见附件),银行应当于2016年12月底前完成相关接口开发和修改工作。

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开立Ⅲ类户,应当向绑定账户开户行验证Ⅲ类户与绑定账户为同一人开立,验证的信息应当至少包括开户申请人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绑定账户账号(卡号)等4个要素。

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开立Ⅱ、Ⅲ类户时,应当要求开户申请人登记验证的手机号码与绑定账户使用的手机号码保持一致。

(五)银行可以通过柜面或者电子渠道为个人办理Ⅱ、Ⅲ类户变更业务。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办理Ⅱ、Ⅲ类户的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绑定账户变更业务时,应当按照新开户要求重新验证信息,并采取措施核实个人变更信息的真实意愿。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办理Ⅱ、Ⅲ类户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变更,且绑定账户为他行账户的,应当要求个人先将Ⅱ类户所有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赎回、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将Ⅱ、Ⅲ类户资金全部转回绑定账户后再予以变更。

(六)银行可以通过柜面或者电子渠道为个人办理Ⅱ、Ⅲ类户销户业务。

银行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办理Ⅱ、Ⅲ类户销户时,绑定账户已销户的,个人可按照银行新开户要求重新验证个人身份信息后绑定新的账户,将Ⅱ、Ⅲ类户资金转回新绑定账户后再办理销户。

(七)银行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运行时间以外办理Ⅱ、Ⅲ类户开户业务的,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开户申请人身份进行联网核查:一是银行可先为开户申请人开立Ⅱ、Ⅲ类户,该账户只收不付,在银行按规定联网核查个人身份信息后账户才能正常使用;二是银行可以通过公安部认可的其他查询渠道联网核查。(八)银行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发布〈全国集中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接入接口规范——个人银行账户部分〉的通知》(银办发〔2016〕168号)要求,对Ⅰ、Ⅱ、Ⅲ类户和信用卡账户有效区分、标识,并按规定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报备(报备时间另行通知)。

(九)银行为个人开立Ⅱ、Ⅲ类户时,应在与客户签订的账户管理协议中约定长期不动户、零余额账户处置方法。(十)社会保障卡、军人保障卡管理事项另行通知。

二、关于Ⅱ、Ⅲ类户的使用

(一)银行应当积极引导个人使用Ⅱ、Ⅲ类户办理小额网络支付业务,在移动支付中便捷应用,建立个人银行账户资金保护机制。(二)Ⅱ类户可以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限额消费和缴费、限额向非绑定账户转出资金业务。经银行柜面、自助设备加以银行工作人员现场面对面确认身份的,Ⅱ类户还可以办理存取现金、非绑定账户资金转入业务,可以配发银行卡实体卡片。

其中,Ⅱ类户非绑定账户转入资金、存入现金日累计限额合计为1万元,年累计限额合计为20万元;消费和缴费、向非绑定账户转出资金、取出现金日累计限额合计为1万元,年累计限额合计为20万元。

Ⅲ类户可以办理限额消费和缴费、限额向非绑定账户转出资金业务。经银行柜面、自助设备加以银行工作人员现场面对面确认身份的,Ⅲ类户还可以办理非绑定账户资金转入业务。

其中,Ⅲ类户账户余额不得超过1000元;非绑定账户资金转入日累计限额为5000元,年累计限额为10万元;消费和缴费支付、向非绑定账户转出资金日累计限额合计为5000元,年累计限额合计为10万元。

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需求,在规定限额下设定本银行的具体限额。在确保支付指令的唯一性、完整性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的前提下,Ⅱ类户向绑定账户转账可以不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Ⅱ类户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是指购买银行自营或代理销售的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三)银行可以通过Ⅱ、Ⅲ类户开展基于主机的卡模拟(HCE)、手机安全单元(SE)、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等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

(四)个人可以将在支付机构开立的支付账户绑定本人同名Ⅱ、Ⅲ类户使用。

(五)银行可以向Ⅱ类户发放本银行贷款资金并通过Ⅱ类户还款,Ⅱ类户不得透支。发放贷款和贷款资金归还,不受转账限额规定。(六)银行可以在确保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Ⅱ、Ⅲ类户向绑定账户发送指令扣划资金。

三、建立健全绑定账户信息验证机制

(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应当发挥协调作用,推动辖区内地方性法人银行积极利用小额支付系统或者其他渠道,协助建立辖区内地方性法人银行的绑定账户互验机制,实现对绑定账户的客户账户信息查验。(二)除小额支付系统外,银行可以使用中国银联等机构提供的验证通道,实现Ⅱ类户开户银行与绑定账户开户银行间的信息验证,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发〔2016〕170号)规定,加强账户信息安全保护。

四、相关要求

(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当督促辖区内银行全面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指导银行加快行内系统的改造,开办Ⅱ、Ⅲ类户业务,实现账户分类标识。

(二)银行应当以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为契机提升银行服务水平,加大对网点柜员的培训和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并积极利用Ⅱ、Ⅲ类户来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和资金保护需求。

(三)银行应当按照本通知要求规范存量Ⅱ、Ⅲ类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应当立即整改。对未按照规定验证绑定账户信息的Ⅱ、Ⅲ类户,自2017年4月1日起暂停业务办理。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5

根据《委党组关于落实省委干部管理“三项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充分调动医院中层干部护士长工作积极性,鼓励大家干事创业,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原则

1、通过评优评先、考核奖励、重点表彰和提拔重用等激励措施,鼓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干事创业。对履职担当、工作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合理容错纠错,鼓励激励勇于创新、担当有为,不断完善中层干部护士长聘用规定,继续坚持干部“能下能上”政策。

2、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综合评价、考用结合的原则。通过日常监督、平时考核、综合研判,以医院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主要依据,围绕持续加强科室管理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这一主线,强化科室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双落实和双促进。

二、干部鼓励激励实施办法

(一)依照医院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分为临床、医技和行政后勤三大块,按照x%的比例,对院内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得分排序靠前的科室授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按照医院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办法,科室全体人员享受1.4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对其他获得院内外各级荣誉的集体和个人按照医院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在岗学习,对取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按照医院《关于鼓励在职医疗医技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暂行办法(试行)》执行。

(三)有以下情况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中加分,优先确定为考核优秀等次:

1、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所从事的工作受到省级以上部门表彰或授予荣誉称号的。

2、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调研文章或提出卫生计生工作政策的前瞻性思路建议,得到省级或省卫生计生委领导批示肯定或者调研成果被借鉴吸收的。

3、在医院和科室发展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工作中勇于探索,取得经验,被省卫生计生委或医院肯定推广的。

4、在医疗抢救、公共卫生、信访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受到上级领导机关表彰的。

5、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时勇于创新,使其得以较好解决或者化解的科室和个人。

6、在扶贫、援藏、援外等工作中积极主动,取得显著成绩,受到扶援单位或者上级领导机关表彰的。

7、在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工作成效显著,受到省纪委、省卫生计生委及以上领导机关表彰的。

8、在省卫生计生委或省级以上部门举行的比赛、竞赛、征文等活动中取得名次的。

9、在本职岗位上,刻苦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考取国家和省级以上组织的学习进修项目并学成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的。

三、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

(一)在推进医院和科室改革发展和重点难点工作创新过程中,由于对工作程序、内容考虑不周、工作出现非主观偏差、失误或者难以预见的失误,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进行容错纠错。按照中省有关要求,对于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不作负面评价,及时纠错改正,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容错:

1、在落实院领导班子的决策部署中,出现工作失误和偏差,但经过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为个人、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且积极主动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

2、在推进医院和科室改革创新、服务群众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或着眼于强力推进、提高效率等原因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

3、因没有明确政策界限或者现有的经验,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引发矛盾的。

4、在处置突发事件或执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中,因主动揽责涉险、积极担当作为,出现一定失误或非议行为的。

5、在化解矛盾焦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因勇于破除障碍、触及固有利益,造成一定损失或引发信访问题的。

6、其他符合容错情形的。

(三)对符合容错条件的科室和个人,可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提拔任用、职级职称晋升中不受影响,个人评先评优不受影响。

(四)逐步建立澄清保护机制,对所反映问题失实或受到诬告的科室或个人,通过谈心、通报等适当方式,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对恶意中伤诬陷他人、干扰改革创新或持续无理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

坚持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对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依照医院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中层干部考核竞聘管理办法执行。

(一)在履职尽责、服务群众、重点难点问题突破方面不适应医院事业发展新常态,推动不力,工作平庸,或长期存在“慵懒散冷浮拖”等问题,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中层干部、护士长,群众意见较多的,实行问责和职务调整退出,涉及追责的按照党的纪律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发现有关严重违纪的案件线索移交院监察室或上级有关部门。

(二)干部能上能下、调整问责方式主要有:调离岗位(行政职能部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

对情节较轻的,进行全院通报批评、作出检查、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问责,个人当年在考核中不得评先评优。

(三)对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岗位调整:

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信谣传谣,蛊惑煽动、蓄意制造负能量,诬陷诽谤他人经查实的。

(四)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医疗安全事故的科室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和调整。

(五)对中层干部(负责人)、护士长有下列履职不为行为的进行岗位调整:

1、无特殊原因没有完成本科室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或者连续2年考核排名最后的。

2、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学习不扎实,对行业现状了解不够,对科室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消极懈怠、被动应付,难以适应岗位要求,经过教育和诫勉谈话,改正效果不明显的。

3、对科室分管工作缺乏执行力和创造力,出现问题久拖不决,损害医院、职工和群众权益的。

4、对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的重要部署、决定事项或上级领导批示不积极贯彻落实,不认真办理,消极应付,妄言议论,唱反调,造成不良影响或受到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

5、对工作敷衍塞责、懈怠懒散、推诿扯皮、态度恶劣,职工群众反映强烈或未按职责要求履行管理监督责任,造成较大损失或在社会上引发负面影响的。

6、对在医院突发应急事件中,思想麻痹、缺乏担当、不听指挥、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恶化,产生负面影响的。

7、对重大事项不及时、不如实按规定请示报告,擅作主张,导致重大失误,出现严重问题的。

8、因履职不到位,导致本科室或管辖范围工作推进缓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或被“一票否决的”。

(六)中层干部、护士长因工作不力被调整或者问责的,取消当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

(七)受到诫勉谈话处理的,半年内不得提拔;

受到停职检查处理的,已作出问责决定至问题整改到位为影响期,如果整改期超出半年的按照调离岗位进行问责;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不得担任所受处理问题相关联的职务,一年内不得提拔任用;

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职务层次的职务;

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被问责干部在任期试用期内的或者在试用期内引咎辞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撤销试任,一年内不安排职务,其待遇按试用前职务的标准执行。

(八)由于个人身体健康、工作能力等原因,本人主动提出不再担任现职的中层干部、护士长,按照有关程序及时调整。

(九)调整后的中层干部、护士长,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因工作需要经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重新提拔任职。

(十)容错、问责、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追责程序、对容错科室或者个人免责减责的办法,按照《中共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关于落实省委干部管理“三项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干部管理程序进行。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6

口王海文

近年来,响水县委以省委、市委、县委重要会议精神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督查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机制,不断提升督查工作的实效性

响水县委督查与研究室在创新督查工作机制上动脑子、想法子,按照“日常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责任化,责任工作实效化”的要求,努力在抓工作落实上求突破、创特色、出成果。

1.立项挂账,整改销号。建立目标化管理、数字化督查机制,对县委领导的所有批示交办件,县委督查与研究室都建立台账,实行挂账督办,滚动推进,办结一项销号一项,对未办结的继续跟踪督办,直至落实到位,并及时向领导反馈落实情况,使督查工作的“触角”跟着目标走,确保有序、高效地完成每一项批示件的督办任务。每月将书记批示汇编为《艾书处理情况》,根据书记批示精神,落实责任单位,告知办结日期,日期一到,就“当面锣、对面鼓”地督查责任单位对书记批示精神的落实情况,逐一销号;对情况复杂,一时难以办理到位的书记批示件,开启“连续督查督办”程序,下发督办单,每两天一个电话,了解落实情况,每周与责任单位见一次面,当面提出督查要求,不达目的不罢休,促进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2.分门别类,限时办结。对县委领导批示交办的事项,县委督查与研究室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般事正常办”的原则,明确时限要求:特别事件上报办理情况,最长不超过1个工作日;急件上报办理情况,最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他交办件无特殊情况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拖延迟缓、未按时限要求反馈办理情况的单位,要向县委督查与研究室说明情况;对情节严重的,在《督查情况》上予以通报批评,并对责任人实施诫勉谈话。

3.督考结合,奖优罚劣。将平时的督查结果纳入各乡镇区和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与领导政绩和工作成效挂钩,以充分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未按时限进度完成工作任务的,由县委督查与研究室发出督查整改通知书;一年内被3次督查整改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实施诫勉谈话,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对工作落实严重不力、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重点工作任务的相关牵头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年终不评优、不表彰、不推荐提拔,必要时抽凳子、摘帽子,以严格的奖惩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一抓到底、落实到位。

二、求真务实,不断提升督查工作的权威性

只有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真督实查,才能树立督查工作的权威性。在督查工作中,我们坚决克服“老好人”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督实查,力求督得“实”、督得“深”、督得“广”,帮助领导掌握客观真实的情况,为县委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1.转变作风,力求督得“实”。督查工作是一项面对问题、面对矛盾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浮,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方面,我们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大力推行“一线督查”法,注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人群众,主动走出去、沉下去调研督查,特别是直接听取基层广大干群的意见和反映,尽量避免待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要材料,力求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确保每个事例都是真的、每个数据都是实的,提高了督查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发扬敢于“碰硬”的精神,敢督敢查,敢于抵制说情风,无论是对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督查还是对领导批示交办件的督查,都勇于面对问题,敢于触及矛盾,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不怕得罪人,充分体现督查工作的权威性。

2.调研分析,力求督得“深”。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就问题反映问题、就情况上报情况,而是注重对类似问题进行综合整理、辨证分析,力求把握问题实质,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去年3月,县委督查与研究室会同县计生委对乡镇区“计生工作优质服务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有的村居存在着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不高等问题。对此,通过深入思考,在僭查情况》中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建议,县委领导高度重视,当即批示各乡镇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检查服务工作,尽快落实到位。此后,县政府专门召开了一季度计生优质服务活动推进会,取得了明显成效。

3.典型推动,力求督得“广”。在抓好重点督查的基础上,我们很好地总结和运用督查成果,大力推广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努力放大督查成果,起到了督办一件带动一片的效果。今年3月底,县委督查与研究室与县委组织部、县经贸委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区和企业督查调研,撰写了《全县一季度项目攻坚情况督查通报》,表彰了沿海经济区、化工集中区等一批迎难而上、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典型,并在一季度项目攻坚点评会上分发了该通报,要求各乡镇区、县各有关部门认真对照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项目攻坚工作。

三、围绕主线,不断增强督查工作的针对性

我们围绕市委、县委全委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按照县委主要领导“重点工作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开拓创新,强化措施,加大督查力度,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全面小康新响水建设进程。

1.督重点,推进县委中心工作。县委督查与研究室紧贴县委工作思路,抓住中心开展督查,确保了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去年督查与研究室关于经济建设工作的督查事项占总督查事项的60%以上,得到了县委领导的肯定。今年,督查工作重点以市委全会、县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县委重大决策事项的落实为主要内容,出台了《响水县2011年督查工作意见》,将全县的重点工作分解立项,确定了14个重点督查事项,明确工作机制、责任人员、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突出督查全县“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城、港城、集镇建设及全县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各项重点工作。

2.督难点,协助部门开展工作。抓督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抓难事,牵头协助部门督查难点问题、推动工作有效开展是督查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难点问题,我们坚持连续抓、抓连续,深入调研,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建议,竭力帮助部门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如实向领导和上级部门反馈督查情况,对工作力度不大、推进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有力地促进了难点工作的落实。

3.督热点,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关心群众呼声是督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这对于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矫正工作中的方向意义重大。我们围绕改善民生,更加关注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环境卫生、医疗服务等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愿和想法,掌握真实情况,开展专题督查、督办,有效促进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开展,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7

(一)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可以提高水面的洁净程度。城区河道改变了以往的“脏、乱、差”面貌。 (2) 可以减缓河道淤积和水质恶化。通过对河道水面漂浮物的打捞, 减小河道底泥增加的几率, 从而减少河道底泥的内源性污染;通过对“黑花”等河泛物的打捞, 减小河道发黑发臭的几率;通过对蓝藻、绿萍等浮游生物的打捞, 减轻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二) 对社会的持续影响

(1) 可以改善市民尤其是沿河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对保障防洪排涝安全, 发挥防洪枢纽等水工建筑物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3) 保护城市景观, 特别是像苏州这种以水闻名的旅游城市, 河道水面保洁直接关系到河道景观, 关系到城市形象。

二、对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探讨

(一) 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内涵

所谓长效管理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它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于河道保洁而言, “管理”不难, 难在“长效”。这就需要有一个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和一个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因为河道保洁是项公益服务事业, 所以推动这项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 一般而言应该是政府。

(二) 目前的不足之处

1. 保洁队伍的不稳定性

河面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保洁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将连锁出现队伍不稳定、平均年龄偏高、人员流动性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 较低的待遇还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极大地影响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落实。

2. 巡查员巡查工作的机械死板

巡查工作是要求巡查员对保洁河道的保洁情况进行巡视,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完整如实反映。现有的巡查制度很容易只侧重于巡查员完成的工作量, 对于巡查的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3. 宣传力度不够

市民爱河护河意识有待加强, 向河道内倾倒垃圾、乱扔杂物、乱排污水、在河道内洗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 而且保洁员在保洁工作中往往不被沿河居民理解, 前捞后扔现象时有发生。

4. 缺少更为科学有效的项目考核方式

河道保洁作为一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应引入更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 对保洁的目标实现程度、经费投入效益和经费使用管理有效性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与评价。

三、引入绩效评价管理方法促进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一) 确立评价对象

河道保洁绩效评价对象包括:保洁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市民满意度、巡查员及保洁员等。

(二) 设定绩效目标及绩效评价指标

(1) 河道保洁项目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 (2) 开展河道保洁项目所必须的资源; (3) 项目支出的预期效果,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4) 衡量或评估项目活动的相关产出、服务水平和结果的考核指标。

具体指标则包括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合规性、保洁公里数、日均巡查次数、水生植物清理及时性、市民满意度等。

(三) 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河道保洁项目比较适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公众分析法 (调查问卷) 等。

四、通过绩效评价促进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效果

苏州市河道管理处自2009年起就对河道保洁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管理。

(一) 促进方面

1. 资金投入方向更清晰, 使用更合规

2009年, 对原来分散的标段进行了分片整合, 将原有30个标段整合成10个, 同时淘汰了个体承包, 将一批有资质、有实力的单位吸纳到保洁队伍中来, 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2011年年底又将城区河道水系的分片进行保洁标段再优化, 提高标段河道打捞效率, 优化资源管理。划分后的新标段由原来的10个标段整合为9个标段, 基本实现了城区河道保洁全覆盖, 共有各类保洁船只150余条, 配属保洁从业人员300余人。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对保洁人员的工资发放做出明确规定, 承包人在投标时承诺支付的工资必须兑现, 将其作为发放承包费用的依据之一。同时为规避保洁作业风险, 在专项资金中加大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险的投入比例, 保险费用从80元至500元/年不等。这样的举措可以保持保洁队伍的稳定性, 有利于保洁长效管理。

2. 资金使用合理, 产出数量、质量、实效明确,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在实施绩效评价之前, 没有一套有效的评判标准, 保洁效果不太理想, 承包人收入不高也没有积极性。采用绩效评价管理方法以后, 在河道保洁承包经费发放的环节上, 建立了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得承包人所获承包经费与其日常的保洁效果紧密挂钩。这样既提高了承包人工作的积极性, 又加强了项目资金的使用率。河道保洁的垃圾打捞量由2009年的1.65万吨, 增加到2013年的1.85万吨, 增加了12%;保洁公里数也由2009年的180公里, 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207公里, 实现中心城区河道保洁基本全覆盖。预算执行率达到99%以上, 专款专用率100%, 实际资金规范支出率达到100%。

3.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显著

以往河道保洁只专注于做好保洁这块“分内事”, 对于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没有考虑。通过绩效评价管理, 让原来的被忽视的内容得到了正视与重视。通过建立河道保洁员好人好事登记备查制度, 鼓励保洁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利用水面作业的优势多做好事, 多做善事。2009年以来, 每年都会涌现河道保洁员协助打捞尸体, 帮助打捞落水物品, 打捞现金、有价证券、合同、护照等财务, 救人等好人好事, 一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反响强烈。

(二) 创新与亮点

1. 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沿河社区联络网络

河道保洁源头在岸上。苏州市河道管理处同沿河21个社区建立了联动机制, 定期听取社区对河道保洁工作的反馈意见, 定期同社区开展“爱河护河”进社区宣传活动。在组建义务信息员的基础上, 在社区原有的志愿者队伍中选拔一批热衷于“爱河护河”公益事业人士, 加强对社区居民“爱河护河”意识的宣传。

2. 学习先进经验, 改善船容船貌

为进一步提高保洁管理水平, 解决船只标准不统一, 船容船貌较差的问题, 学习先进经验, 引进节能环保美观的电瓶船在部分河道进行试点。因其噪音小, 深受沿河居民欢迎, 进一步提升了市民满意度。

3. 特色船只、服饰提升城市形象

苏州作为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河道保洁直接关系到河道景观, 关系到水城声誉。为区分旅游河道和普通河道, 旅游河道使用旅游船只进行保洁, 采用仿木纹的标牌, 保洁船工作服则统一为捺染布的民族服装, 使保洁作业在旅游河道中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创新之举, 让保洁本身也融入景色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更贴切地做到“水清、岸洁、景怡”。

五、结语

通过实际运用, 采用项目绩效评价来管理评价河道保洁项目, 使保洁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资金的投入方向更清晰明确;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的分析, 可以对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提高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水平。另外绩效评价中对社会目标 (也可称作影响力目标) 的设立, 使得管理者将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索项目对生态环境、民众生活环境、城市形象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影响, 从而加以改进与创新。

摘要:文章对现今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并根据河道保洁专项的特点, 从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角度, 分析了运用绩效评价管理方法对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推动促进作用。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8

一、认真落实“纲要”精神,扶贫攻坚呈现新局面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纲要”确定的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覆盖该省65个县。此次调研,我们欣喜地发现,贵州省及毕节市落实“纲要”精神,明确责任、创新机制,真正花了心思、下了大力气,有不少工作亮点。

(一)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纲要”颁布实施后,依托综合政策体系推进扶贫攻坚已成共识,分管“三农”工作的副书记,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牵头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的攻坚工作,37位省领导定点联系县乡,80个厅局挂钩帮扶,51支党建扶贫工作队伍联系帮扶,建立干部下基层、党建扶贫、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多项保障机制,将“十二五”片区扶贫攻坚目标量化、任务分解,具体项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片区扶贫攻坚政策落到实处。

(二)瞄准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是力抓退耕还林,促进恢复生态。毕节市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共实施坡耕地退耕108.4万亩。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民得到了补贴收入,劳动力也从低产的地里解放出来。我们到了2006年曾经调研过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座谈中了解到,该村劳动力一半外出务工,一半搞豆干加工,绝大部分家庭已经脱了贫。

二是力抓生态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近年来,贵州省将核桃等生态产业作为财政扶贫开发的重点。2008—2012年,该省累计整合用于支持核桃产业的扶贫资金、巩固退耕还林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达19亿多元。

三是力抓教育事业,促进转移就业。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在座谈时谈到,毕节正在双山新区建设几所职业学校,打造毕节的职教城,通过提升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一手抓劳动力培训,一手抓下一代教育,帮助群众就业,促进人口转移,有效减少了依靠贫瘠土地刨食的人口,大大缓解了当地资源承载压力。

四是力抓危房改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贵州省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平台,整合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扶贫资金和生态移民资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2008—2012年,该省累计整合各方投入达161多亿元用于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据大方、赫章县介绍,目前30%以上的农户房屋都进行了改造。我们所到的村组,看到通行政村的道路大都已硬化,大部分村民房屋都已整修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开展综合扶贫,多方消除致贫因素。综合扶贫政策对毕节市这样的贫困地区,减贫效果确实很明显。除退耕还林、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防治等生态政策、减灾政策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减轻了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

(四)坚持规划到户,落实责任到人。到户扶持机制是扶贫攻坚的关键环节,也是政策落实的困难环节。毕节市大方县党政系统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县委常委带头,帮助所在村量身制定扶贫开发方案,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同时,组织党建扶贫队伍、部门帮扶力量进行对口支援,引导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力度。此外,大方县抽调机关干部驻村蹲点帮扶,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摸底调查,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困难、发展生产。

(五)取得的成效。

一是贫困状况基本缓解。据毕节市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该市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从2011年的250.05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207.0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354元增长到2012年的4926元。

二是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我们所到的大方、赫章县山大沟深,进村入户,往往需要转山而行,大家看到满山植被,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取得的成效感到欣喜。

三是产业发展初显成效。在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大方县大山乡高峰村参加生态养畜项目的农户达到了57户,养殖大户刘国永两年发展出山羊105只。雨冲乡油杉河村利用退耕还林后恢复的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重庆等城市的游客前来避暑度假。此外,走访的部分村庄,核桃、中药材产业虽然还没有进入盛产期,但也已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是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不同于以往调研,这次走访、座谈中,村民们反映生活困苦的少了,反映发展中困难的多了,请求政府补贴救济的少了,恳请支持发展的多了。此外,生产成本、融资困难、经营风险等市场问题,也成为大家座谈的重点,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正悄然转变到发展生产上来。

五是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百姓得到政策实惠,生活改善了,党、政府和贫困群众的关系也就密切了。在高峰村座谈时,村民史梁军用一首顺口溜表达了对近年政府扶贫工作的评价,“国家政策真是好,各层各级领导往下跑,房子院坝小路都搞好,有病国家医,钱粮若缺少,政府帮忙找,这个社会真是好,感谢各层各级的领导”。

二、客观认识贫困现状,准确把握扶贫形势

(一)贫困状况依然突出,群众收入相对较低。按照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标准,贵州省2012年末仍有贫困人口92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倍;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2012年末,毕节市仍有农村贫困人口2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仍达26.1%,而赫章、大方两县,贫困发生率更是分别高达32.8%(2012年末)和40.8%(2011年末)。农民收入方面,2012年,毕节市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492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2%,赫章、大方两县分别为4577元、5006元,均处于较低水平。

nlc202309020407

(二)脱贫“硬骨头”特征明显,脱贫难度突显。

一是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差。一方面,毕节市所属县区大都山大沟深,该市现有坡耕地面积1500万亩,其中:25度以上的206万亩,15—25度的484万亩,分别占坡耕地面积的13.7%和32.3%。赫章县地貌形态中,坡地、丘陵分别占比76.2%、12.5%,平地仅有11.3%。全县57.9%的土地属于喀斯特地形,岩溶山区土层薄、蓄水困难,不宜耕作。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却地处重要的生态区位,大多列为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部分地区虽蕴藏矿产资源,但开采难度大、生态环境成本高。

二是发展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一方面,毕节市农村成年劳动力大多是小学初中毕业,缺乏有竞争力的就业技能。返乡农民工在外从事的工种以泥水匠、苦力活为主,赚得的收入有限。另一方面,随着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的多以老人、儿童为主,条件稍好的村庄有些返乡的大龄劳动力,农村日渐“空心化”的问题总体比较严重。这些老人干不了高强度的体力活,加之技能短缺、经营意识差,靠他们在贫瘠的山村里闯出致富的新路子,确实不容易。特别是贫困家庭,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往往更难以参与扶贫项目,难以从扶持政策中受益。

三是发展的成本十分高昂。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贵州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往往高出其他地区数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很高,山区群众因地理条件限制,居住相对分散,村内各户远则相隔半天路程。无论是通路,还是供水、供电,都额外增加了难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巨额投入。

(三)贫困的差异性明显,扶贫形势较为复杂。毕节市村组、家庭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明显。有的贫困家庭有着多个学龄孩童,帮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是当务之急;有的贫困家庭以青壮年为主,促进转移就业就能帮助彻底脱贫;还有不少的贫困家庭成员大多是老弱病残,需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人口素质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减贫工作形势非常复杂。

三、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扶贫攻坚的政策建议

(一)切实落实减贫责任。农村致贫因素复杂,贫困差异性较大,扶贫攻坚的重心应该在地方,责任落实主要靠地方。“纲要”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按照这一要求,贵州省在明确扶贫开发责任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其经验做法值得总结。这就是省级党政一把手要对扶贫开发负总责,并实行主要领导定点联系片区制度,明确每个片区的联系部门。省级政府要统筹整合扶贫资源,协调衔接行业部门的减贫政策,切实加大扶贫投入。要进一步促进“县抓落实”,明确县级政府责任。大方县“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实践表明,明确的权责机制是推动扶贫工作的有效力量。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更应该将扶贫开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各项工作的负责领导,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明确责任人。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层级责任划分,既要避免上级政府大包大揽瞎指挥,又要避免下级政府依赖上级政府决策,为逃避责任寻找托辞。对于各级政府的事权责任,均应力求任务明确、责任明晰、目标可考核。

(二)进一步明确减贫思路。

一是狠抓培训和教育,走出大山就业脱贫。从贵州省调研走访的村庄来看,转移就业依旧是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和增收的重要来源。贫困地区特别是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山区,政府应积极支持青壮年劳动力接受适用技术培训,掌握一技之能,帮助具备条件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大山。教育的减贫效果非常明显,要继续将教育作为缓解贫困问题代际传递的主要抓手。对于尚处于学龄阶段的贫困家庭孩子,政府要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研究解决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帮助贫困家庭青少年一代通过读书受教育走出大山,带领整个家庭稳定脱贫。这样也可以促进减少这些地区的人口,从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支持留守群众脱贫。随着城镇化发展和转移就业,留守贫困家庭虽然出现老龄化、“空心化”趋势,仍需要立足大山,因地制宜谋出路。贵州省及毕节市通过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发展核桃、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其经验值得借鉴。要进一步挖掘核桃等经济林的增收潜力,同时考虑林业作物生长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混合模式,通过“以短养长”的形式,保证贫困家庭的当期收入。利用草坡资源和部分陡坡耕地退耕还草,可以发展肉牛、肉羊产业,既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增加牛羊肉市场供给。在生态环境改善的背景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此外,继续整合资源投入,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户,尤其难以转移就业的,通过移民搬迁改善居住条件。

(三)着力创新扶贫机制。

一是创新扶贫开发到户扶持机制。大方县“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做法,为完善扶贫开发到户扶持机制探索了经验。虽然当前农村收入普查难度较大,但各地创新机制,结合统计部门监测获得的贫困规模数据,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了贫困家庭识别。贫困识别只是到户扶持的第一步,要摸清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年龄结构、劳动力构成、受教育程度、产业发展潜力等情况,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作为完善到户扶持机制的着力点。并根据扶持政策的内容,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作为落实到户扶持机制的制度保障。

二是建立有利于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的管理机制。从调研情况看,贫困家庭之间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实施差异性扶持政策。管理机制上,最重要的是要将扶贫决策、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便于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政策。要完善部门之间、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使贫困家庭获得更多倾斜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决策机制,强化减贫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贫困差异选择不同的扶持方式。

三是创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的支持机制。政府开发式扶贫的落脚点是要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原则。相对而言,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意识不强,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盲目决策或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更加注重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在开发式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市场能够自发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市场环境以引导投资,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生产中面临的困难等。

四是创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引导机制。坚持开发扶贫的基本方针,要充分重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决策上,要引导贫困群众根据资源条件,特别是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增收产业,政府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不是代为决策、运动式地推广。项目实施上,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其最大程度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主要提供指导和帮扶。收益分配上,要支持和引导建立良性、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受益。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扶持政策设计,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要突出重点,通过瞄准关键环节、解决借贷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市场环境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坚持“扶贫不养懒、重视不包揽”,切实引导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五是创新有利于基层政府真抓实干的激励机制。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服务职能。要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干部任用、资金奖补等手段,调动地方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责任编辑:宗宇翔

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篇9

探索具有曲江特色的稳评工作

随着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进行,曲江街道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曲江特色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我街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我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全方位、多角度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我街道强化风险意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一是决策预防。对可能涉及

或影响到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群众承受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研判、提出建议,并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介入,预防重大决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二是苗头预警。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预警防范,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建立专项档案,制定评估方案,明确部门评估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三是个案预防。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等敏感时期,派出专门力量对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老上访户和其他稳控重点人员、重点对象和涉法上访的有关当事人做好预防工作。四是做好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形势分析。从重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的立案数、特殊人群和重要部位的发案数、群体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分析刑事犯罪变化的特点规律、治安防范管理薄弱环节和影响治安秩序的社会因素。

二、改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责任制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以主要领导带头分析评估、分管领导具体分析排查,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整体分析评估的工作格局。一是信息预警超前,实现信息预警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确定专人收集信

息,编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做到及时掌握情况、随时解决问题。二是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实现信息预警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工作台帐、月报告、零报告、情况通报、考核督查等制度,做到每月必须排查突出性矛盾和普遍性问题。坚持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敏感时期重点排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动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完善工作预案。三是以信息网络建设为载体,实现信息预警工作制度化。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三、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我街道按照社会稳定风险内容逐项进行分析评估,收集社情民意,实施重点论证。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群众对评估事项的反应及心理动态。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单位或作出评估结论的责任主体单位要组织相关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进行听证和论证,对评估事项实施的前提、时机及后续社会影响、配套措施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论证研究,特

别要对因实施评估事项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及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作出评估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预案,并形成科学、客观、全面的报告。对虽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经评估决定实施的事项,要落实解决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对存在较大矛盾和稳定隐患经评估决定暂缓和暂不实施的事项,要及时研究对策,化解矛盾,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实施。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亟需实施但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事项,要在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四、全程跟踪评估事项,做好评估事项实施过程中的维稳工作。对己经评估付诸实施的重大事项,我街道坚持全程跟踪并做好后续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完善相应措施,确保决策、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和项目建设、改革举措的顺利推进。

党支部分类定级整改落实方案 篇10

整改落实方案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我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党委实际,现就做好党支部分类定级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

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定级工作是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我党支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回避问题、不降低标准;坚持规范易行,合理确定工作步骤、程序和要求,保证分类定级工作推进有序、操作简便。

二、定级指标

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和市区委组织部的分类定级参考标准,结合我党支部职能、职责任务,确定下列七项定级指标及相关评分标准: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定级实行百分制,具体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好(90分以上);较好(80—89分);一般(60—79分);较差(60分以下)。

三、方法步骤

1、党支部自评。党支部对照评价标准逐项自查,进行自我评价,并撰写详细的分类定级分析报告和具体做法。

2、党员群众测评。我党支部将采取较灵活的方式,组织党员

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参加测评的对象范围、人数根据各党支部的实际灵活确定,但原则上要有一定比例的本支部以外的党员(群众)或服务对象参加。

3、党委评定。中心党委(镇党委)对照评价标准,对我党支部进行评价,核准定级。

4、公告公示。在农廉网“党员之家”中对分类定级情况进行公布,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同时,我党支部等待下发整改通知书,指出需要整改的突出问题,明确整改要求。

5、汇总上报。中心党委将经过审核后分类定级的结果,按照要求报送市直工委备案。

四、晋位升级

我党支部将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做好后续的晋位升级工作,强化激励考核措施,积极争取晋位升级。

五、注意事项

1、加强组织领导。我党支部非常重视此次分类定级工作,确定实施方案,安排专人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2、注重整改提高。我党支部以此为契机,切实把底数摸清,把问题找准。同时,根据实际评定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提高方案,抓好整改提高。

分类管理如何管? 篇11

要取得国有资产分类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两者在效果上的统一,增强正能量,减少或者避免负效应,就必须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遵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达到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公平,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概而言之,只有实现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科学化的目标,才能体现作为方法上的国有资产分类的应用价值。

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上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厘清公共财产收益与国有资产的界定

企业资产变现形成的货币资产,本来只是价值形态的转换,并未由此改变政府就这部分资产对国资委行使出资人职责的授权,但目前仍然因袭国资委成立之前的规定上缴财政。其后果,不但直接减少了政府对国资委授权经营的资产价值,而且限制了国有资产管理和企业经营活动的范畴,不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开展资产并购、出让等多式多样的资本经营活动。

相应地,实行股权多元化以后,国有股权分红所得须进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但在其他股东希望增资扩股时,国有股权持有人难以及时做出响应,上缴的收益也未必得尝所愿回投企业,由此往往招致合作者的不满,乃至成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的障碍。有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撇清公共财产收益管理与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的区别与界限,在制度设计上加以合理变通和改进。

处理好公共支出与企业再投入的关系

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国有资产新型管理体制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是多种要素的组合,这种组合不是要素的简单相加。它能产生有机的、集束的功能,对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不仅生成了有形价值,而且附着了更为珍贵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及组织体系、品牌、销售网络、商誉、企业文化等无形价值。这些无形价值,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社会价值。行杀鸡取卵之法,只做一锤子买卖,则毁之于旦夕之间;反之,取养鸡下蛋之法,许以恒产绵延,则泽福于长久。两利相较,取舍自明。

实行差异化业绩评价

目前,国资委行使出资人职责的主要是企业经营性资产。同时,城市供水供气管道、电网、国家战略控制型的军工企业等一些须特许经营的具有公益性质的资产,集防洪抗旱、供水排灌、水产养殖、发电、景观旅游等于一身的水利资产等一些兼有公益性、营利性以及准公益性的资产,也授权国资委监管。

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资产,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能进则进,不进则退,在股权配置上不求千篇一律,既可国有独资也可实行混合所有制的股权多元化,既可国有控股也可国有参股,必要时国有股权可以整体出让。在业绩评价上,应全面推广能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激励经营者注重可持续发展、增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EVA(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

对公益性资产,包括特许垄断经营产业、国家战略控制型产业中的国有资产,也应在不损害公益性、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采取股权多元化、部分产品和技术外包等适当形式,与非国有资产嫁接。这种设计的意义在于,动员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配套,从而增大社会公益事业的总投入。在业绩评价上,由于这类经营实体同时具有公益性与营利性,有必要以行业对标为主轴,变通参照EVA考核体系,既侧重考核履行职能、提供服务的质量,又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促使经营者努力实现微观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公益性企业就其承担的公用职能而言,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作为企业,它又是营利性的法人实体。在履行公用职能时,出于社会全局利益的需要,往往要舍弃自身的利益甚至出现亏损。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公益产品或服务由政府向企业购买或者直接办企业来实现。采取后一种方式的,企业亏损由政府埋单。而在我国,目前企业为公共利益所费所亏与政府补偿相对应的制度尚未建立健全,职能定位以及政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理顺。

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国资委不行使公共管理权和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而且与企业经营者之间是股东与代理者的关系,而非政企关系。以往,在出资人缺位、行政部门多头介入企业具体事务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自主权被漠视,活力遭受严重压抑。因此,实行政企分开也就成为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条件。

以是而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关键部分是由出资人来决定的,尊重企业自主权首先要保障出资人的权利。当然,随着企业股权多元、经营规模化以及投资者跨行业投资的情形日益普遍,股东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在把握出资人剩余控制权的前提下,将不宜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项授权代理人管理,确立了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对立统一的关系,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而治之的机制。在现代公司制臻于成熟的基础上,其授权的方式方法也不断规范化、程式化,最终定格于公司法等相关法律。

从实践来看,实现国有资产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出资人主要应把握和行使好五项权力。一是实行规范的报告、备案和必要的审核制度,对出资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行使知情权。二是对出资企业提交的报告事项,一般只就程序是否合规提出意见,必要时可以就某些重大决策的实质性内容提交专家论证,并将专家的意见反馈企业参酌,行使建议权。三是以台账制度和情况调度为抓手,对重大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性跟踪监督,行使督察权。四是对企业管理层实行科学、严格的业绩考核,行使奖惩权。五是在出资企业违法违规决策、出现明显失误等特殊情况时审慎启用裁决权。裁决权一旦行使,也必须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总之,经营决策的权、责、利统一归于企业管理层,国资委的监管重点则定位于把方向、立规矩、管程序、抓奖惩,以避免落入行政式审批的窠臼。

上一篇:幼儿学英语利弊下一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翻译及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