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多媒体(共11篇)
电化多媒体 篇1
将信息技术引进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后,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手段更为丰富,还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形成更大范围的时空观。由于充分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有机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将学生的潜在因素激发出来,发挥其主体优势,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听说读写和动手能力,推动儿童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与智力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为现代信息技术,它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意识。
一、电教媒体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工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具有自身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的阶段,而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基础。由此也造成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的特点。电教媒体能够利用各种图文、视频、音频等形式,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多样化的感性材料、动感画面、音乐背景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活泼、轻松、自由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其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就以《草原》一课教学为例,通过电教媒体将课文情境再次呈现出来:草原一碧千里,到处翠色欲流,一只只悠闲的羊儿,仿佛朵朵白花的秀美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一个声色犬马的茫茫大草原。以此,情随境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电教媒体将无声、枯燥的教材以有声有色的形式呈现出来,化静为动,将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中,使学生大脑皮层保持亢奋,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顺其自然地进入思维活跃状态。
二、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存储的信息量较大,能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材料供学生共享,能积极培养学生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探究。以《金色的鱼钩》一文的学习为例,本人搜集了网络中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在教师机上呈现出来,同时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对资料进行了解之后,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学习过书本和教师机上的资料后,通过整理完成教师机中布置的作业。因为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和各种信息加工的方法,因而得出的答案也存在很大差异,从中能找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和个性化的答案。其中一个学生输入的内容为:“《本草纲目》这本书实际上并非十分完善,清代人编著的《本草纲目补遗》正好是对《本草纲目》的缺陷作出的补充,比《本草纲目》更先进,并且不断发现和研发了很多新药物,所以,不存在完全完善的药物书,而是相对较为完善的。”教师通过网络将学生的见解呈现,让全班学生交流,即评即改,激发彼此的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之前,必须结合教案精心设计和编排教学软件。尽管耗费的时间精力较大,但是课前将准备工作做好,能使得课堂教学高效地开展。在课堂中,教师仅仅只需要点击鼠标,就能快速将清晰、生动、形象的画面、录像和悦耳的音乐呈现给学生,防止出现由于教师操作不畅、临时抱佛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实现高效教学。
四、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为学生生活的圈子有限,审美情趣不高,不善于发现美,因而在写作时常常无从下笔,肚子里没有内容。计算机能将图文并茂的写作素材传授给学生,利用这些资料能帮助学生为写作积累素材。计算机还能将文章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来,就以《雨中情》为例,其写作结构为“遇雨—送伞—雨中行—雨中情”,对学生的认知有帮助,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利用网络还能实现学生资源共享,为了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可以利用搜集图片、文字等各种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在进行作文评议时,可以利用网络传送,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评改别人的文章,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和需要修改、添加、删除的地方,并且评改后计算机上不保留任何痕迹。
由于不断开发、研究、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因而加快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进程。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计算机和网络的视听感染能力和非线性的快速交互功能得到加强,突破了教师教学的限制,充分结合音、像、视、听等功能,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维持积极向上、活泼乐观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优质的课堂教学,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从纵向和横向全面加快语文教学改革,以便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朱文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
[2]曹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1(1).
电化多媒体 篇2
【摘要】思维能力在学生智能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如今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加强思维训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广阔性、生动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进而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电教运用;作文教学;培养能力;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在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影响着、制约着智能,甚至决定着智能的发展,从而迁移成某种能力。思维过程是在感觉过程和知觉过程所提供的具体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电化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创设或再现情境,让学生去感知,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电教运用,激发联想,培养思维的生动力
思维的生动力是指在形象思维的时候,能够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再现事物的情景,通过语言的中介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虽然有了丰富的表象,也难于从自己百花筒般的生活中去挖掘丰富的写作题材,常常为没有内容可写而烦恼。为解决“无米之炊”的苦恼,笔者运用电教媒体,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二、电教运用,丰富想象,培养思维的创造力
思维的创造力表现在思维过程中,大胆设想,展示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要重于知识,想象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假如教师还是按过去命题作文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无疑是要失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三、电教运用,指导观察,培养思维想象力
学生作文过程是从观察生活入手,思维要在观察训练中加以培养。作文的源泉是生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有意识的观察,提起笔来就会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或无从写起。因此,可以运用电教向学生展示五彩缤纷世界,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思维素材,让他们在观察中既训练眼力又丰富表象。同时,也教给他们观察方法,使他们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如:教学描写一处景物时,笔者就以《校园的一角》为题让学生作文。笔者把校园的一角的景物制成一幅复合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首先,笔者告诉学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校园究竟“美丽”在哪里?有了目标后,学生就会详细观察,从中发现校园花坛的美丽。接着指导学生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或由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即:先放映周围的环境,再覆盖外面的花草,然后逐渐盖到中间;或先中间后周围的顺序观察,即:从中间覆盖,依次到周围,这样有助于学生按要求顺序观察。最后,再要求学生观察要细致,应抓住每一种花的枝、叶、花朵颜色等特点,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学生在认真观察中得到了“景物鲜明的形象”,思维也就丰富了。此次作文,多数学生写出了内容丰富、生动的文章来,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四、电教运用,提供信息,培养思维的敏捷力
思维的敏捷力表现在思维的全过程中,分析迅速,判断及时,归纳灵敏,推理敏捷。在作文教学时,采用录像教学媒体,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录像可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声画并茂的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效果。如:如教《称象》这一课,教师这样问:曹冲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接着,演示自制课件,荧屏上出现一只摇头甩鼻的大象,一大群人围着大象或站,或蹲,或坐,一脸愁容。大象说:“哎!我到底有多重呀?”有趣的画面,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不一会儿,一双小手高高举起。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学生想出一系列的办法,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选择可行的办法,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五、电教运用,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力
思维应该有广度,思维的网撒得开,在思考问题时就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去考虑,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学生的思维常有定势作用,限于某种已有的轨道。基于这一点,笔者在作文教学时,努力捕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发散点,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思考,认识问题。例如:用《我的好朋友》为题的作文,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写班级中的小伙伴,审题、立意固然正确,但从选材的角度来考虑就显得太窄了。
电化多媒体 篇3
一、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教师。在课题教学设计中,利用电教手段,创建具体场景能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反应,让学生进入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从而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授高中化学《酸雨及其防治》部分内容时,应用多媒体展示《被酸雨浸蚀的雕像和树木》图片这是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抓住这一时机,提出问题:“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防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注意力引入新课的轨道。又如,在讲授高中化学《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部分内容时,可先用多媒体展示《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图片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然后提出问题:“这样美丽的溶洞是如何形成的呢?”从而很自然的引入课题.
二、用电教化手段的直观性,使微观物质形象化。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其特点之一是建立宏观现象本质之间的联系。传统的实验技术只能让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客观现象,而在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变化部分只能烤教师从理论上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和想象,这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对微观变化的正确理解。借助于电教多媒体则可以把微观现象以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逼真的表现出来。对抽象的理论概念,将其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将客观和微观统一起来。
例如,在讲授高中化学中《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部分内容时,只通过读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很难想象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金刚石、石墨、C60的空间结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进行证明,从而使难以想象的空间结构形象化,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利用电教手段,提高演示实验效果,促进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有的反应复杂,需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有的反应迅速,实验现象瞬间即逝,学生难以观察清楚。为此,可根据需要将有关演示实验摄录下来,创做成实验录像,引导学生观察。重要的是,可利用录像的特有功能,把实验过程便快或变慢。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删掉非本质的实验现象,突出观察重点,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学生动手操作的前提是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规范。实践证明,单凭教师口头讲授实验操作规范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规范的实验操作制成实验录像,在实验前播放给学生看,同样可以利用录像的特定功能,进行重复和反复播放,并配合录像讲解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使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有具体感知和理解性思维,加深对实验操作的正确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
四、运用电教手段,使危险实验具体化
有些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有毒、易燃,实际操作起来危险性较大。对于这样的实验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不仅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而且节省了药品和时间。
另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危险操作,只能靠教师口头讲授其错误原因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却不能通过真实的实验来演示。而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模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的课题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电教手段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的载体,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这些手段的作用,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挥出他们潜在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使大脑在轻松愉快中自行达到思维高度活跃。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电化学复习 篇4
电化学的学习贯穿于高一到高二两年, 同时电化学的知识也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内容, 但学生对此处知识的认识多是处于割裂状态, 也就是原电池与电解池是独立的, 学生需要两套体系来理解和记忆。这样的认知并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引导学生从各种电池入手再认识原电池的本质, 并将其模型化, 寻找原电池与电解池模型的共同之处, 建立统一的电化学模型与解题策略, 使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
从知识到知识结构, 从问题到问题解决模型。帮助学生整合原有知识, 促进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应对问题, 形成问题解决模型。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学习内容分析
1.对典型原电池进行详细复习;
2.在原电池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探究原电池的本质;
3.对原电池的认识模型化, 建立原电池模型;
4.原电池的认识应用到电解池, 建立统一的电化学模型, 进一步认识电化学的本质;
5.应用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对电化学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解题经验;
2.对电化学的认识处于零散状态, 对知识点多以背为主, 不清楚其发生的本质;
3.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认识是割裂的, 对原电池比较熟悉;
4.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困难主要来源于"死记硬背"后的知识混乱与无序;
5.无法有效解决原电池与电解池混合考察的题目。
(三) 教学方式及
教学方式: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分析、整理。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流程设计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既复习了电化学的相关知识, 又对电化学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学生形成模型的过程中, 学生开始并不认为模型有何用途。当学生认识到原电池模型与电解池模型可以统一时, 对学生的冲击比较大。
在经过几道典型题的练习, 学生认识到考试中的电化学装置并不像教材中的那样“规矩”, 而通过模型, 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将各种装置与模型中的要素对应起来, 以“不变”应“万变”。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意识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系统思考的表现, 并且将系统思考应用到电极书写的方法上, 学生有想法、有步骤的书写电极反应, 解决了他们的难点。
电化教学 篇5
电化教学,让课堂成为享受
单位:湘乡市东方红学校姓名:李双
2012年4月
电化教学,让课堂成为享受
内容摘要:电化教学更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借音乐调控气氛,用图片吸引眼球,将动画带入课堂,以背景搭配文字,让课堂成为一种享受。我们应有效利用电化教学,打造生动有趣、高效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电化教学音乐图片动画背景文字享受
随着电化教学仪器的推广,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已经由城市向农村普及,它更新了仅靠老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使高效、有趣的课堂形式成为现实,让课堂成为了一种享受。
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喜欢在PPT课件中利用音乐、图片、动画、背景,配合课文内容、主要问题、作业设置等,带领学生一同领略多媒体教学的乐趣。
一、优美的音乐能迅速调控气氛
音乐是一种能有效调节心情,调控气氛的素材。不同的音乐会 产生不同的听觉体验。舒缓的音乐能让人心情宁静,激昂的音乐能让人心潮澎湃,哀伤的音乐能让人徒增伤感,欢快的音乐能让人高兴愉悦。在课堂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课文体裁,不同的主题情感,插入不同的音乐。
课前,在学生进场时,我总喜欢播放一段轻快舒缓的轻音乐。孩子们踏着流淌的音乐走入教室,如同踩着满地的落叶走入了一片清幽的小树林,心情也会由浮躁变得宁静,由喧嚣变得安静,这样就能预先给课堂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课中,在需要配乐朗读时,我喜欢播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钢琴曲,或教师配乐朗读,或学生配乐自读,文字的美伴随音乐的美缓缓流淌,那是何等的自然和谐。
有时,我还会在学生课中练笔时播放抒情轻柔的音乐,在小组讨论时播放欢快振奋的音乐,在结束课堂时播放欢乐祥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情境下营造出了不同的效果,迅速为课堂调控出了预设的氛围,为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
二、鲜艳的图片能迅速吸引眼球
有时候,课文里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学生未必都亲眼目睹,仅仅凭借头脑想象,毕竟没有那么生动丰满,此时,色彩鲜艳、景色宜人的图片就能迅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与象共舞》时,美丽的泰国风光照,神秘的异域景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大象为人按摩的照片骤然旋出,让在座学生立即张大了嘴巴发出惊叹:如此庞大的身躯,如此笨拙的身体,如此粗壮的大脚,竟然在横躺的人群中姗姗漫步,那是怎样惊险刺激的体验,有的大象还把脚停留在人的身体上做按摩,如果不是图片的出示,恐怕孩子们还会似信非信呢!正是有了这些真实的图片资料,才使得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更有说服力,使得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亲切临近,也达到了迅速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其注意力的效果。
三、奇妙的动画能把教室变成影院
图片只是静态的展示,而视频影像就更加具备神奇的感染力 了。如果在语文课堂中适时地插播一段视频资料,那孩子们就会立即把教室当成电影院,把上语文课当成动画片了,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必定喜欢,能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愉快,这样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如同样在《与象共舞》这一课中,我们幸运地在网络上找到了大象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视频资料,于是我们把它放置在品读完“大象跳舞”这一段落之后播放,想象的动作变成了灵动的舞姿,笨拙的大象在屏幕中悠然自得的舞蹈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孩子们也想与大象一同舞蹈起来。此时,课堂气氛达到最高潮,后面的想象说话和拓展延伸也就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了。如果没有这段视频的播放,想要造就如此激昂亢奋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说话欲望,恐怕就很那难了。
除了视频动画资料之外,还有PPT本有的动画效果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飞入的效果能让人感觉简洁清晰,弹跳的效果让人觉得调皮可爱,百叶窗和溶解效果给人神秘感觉,旋转风车让人眼前一亮······不同的动画效果给人不同的直观感受,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场合选择使用。
四、恰当的背景能有效地渲染主题
背景图片的选择是非常有讲究的,我的理解是——低年级可以 选择图画卡通、色彩鲜艳的背景,高年级适合选择线条简洁、色彩柔和的背景;感情基调欢快愉悦的主题可以选择淡红、淡粉或橙色等颜色的背景,感情基调深沉凝重的主题应该选择绿色、淡蓝、浅灰等颜
色的背景;文字较少、内容不多的阅读教学或识字教学可以选择图画丰富、绚丽多彩的背景,知识性较浓、文字内容较多的作文教学或知识性讲座应该选择图画单一,协调统一的成套背景。
随着网络的普及,因特网上的教学幻灯片背景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只是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实际精心挑选、用心搭配。
五、生动的文字能明确地凸显重点
当然,前面所说的音乐、图片、动画、背景等,还只是电化教 学中的配角,真正的主角还是灯片上的文字。从标题到问题,从课文句段到作业布置,没一张灯片都是以文字为主角的。文字的设计,从大小到字体,从颜色到位置,从水平到垂直,也都要按照不同的需求来设计。
在标题的处理上,我们可以选用美观大方的艺术字或优雅古典的隶书;在问题的出示时,我们可以用泡泡题或水平文本框的形式呈现;在单个的字词、短语出示时,我们用加粗的较大字体呈现;在课文重点句段出示时,我们用加粗的较小字体呈现,必要时还可以更改段落中关键词语的颜色以引起学生注意。
因此,在配备幻灯片文字是,我们可以从字体、大小、粗细、颜色、位置等角度综合考虑。生动的文字不仅能让学生迅速捕捉到重要的信息,还能及时提醒教师本环节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为课堂预设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电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好电化设
备,能让课堂教学化繁为简,能让优质高效课堂成为现实,能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独特的享受。
电化教学 篇6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之一,是推动学生力求文化教育认识、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的情感色彩的意向的活动。所以说激发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幻灯机、投影仪器、实验、图表、教学电影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知条件,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再通过(投影仪)设疑,刺激他们的思维。而最重要的还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化学来讲,教师的演示实验较多,而我们的学生只是看,往往看不清实验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可利用投影仪把所涉及到的问题放出来吸引学生。而且还要补充一些有趣味的实验给学生指导,以填空的形式放出来,指导学生操作,重点观察现象及所应得的结论效果。以探索性实验引起学生悬念,以新颖奇妙有声的实验现象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打破原来的心理平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达到了利用电化教学的效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学生的思想活跃了,学得主动了,有的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有些问题,我们老师不一定马上能正确的回答,特别是与教材有关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深钻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不断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方可居高临下。此外,还要加强我们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掌握好教学过程。
第二段: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自学讨论
初中学生初学化学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加之阅读能力有限,我们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核心,理清脉路。由此我们可利用幻灯片(投影仪)打出来,把主要问题显示出来,让学生带问题思考,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理性思维。我们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这个时间里认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对于化学这门课来讲,我们应提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同时,我们可以点报阅读范围,鼓励学生同桌或前后三三两两议论,互相质疑。而我们这个时候,抓住时机,捕捉信息,将同学中的疑难点收集上来,为下一步全班集体归纳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是通过学生讨论来解决,如氢气的性质单元,组织学生讨论下述问题,怎样检查仪器的气密性;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口为什么略下倾斜?为什么先通氢气后点灯?实验完毕为什么先停灯后撤氢气?(用投影仪幻灯片打出来)。
在教师讲解时,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要讲得精,二是师生共同活動。同时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节奏,适机点拨及给予肯定等环节,使学生始终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这时可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完全由学生通过阅读、实验、概括等环节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实践证明这样做比教师讲要强百倍。学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第三段:交流归纳
通过自学讨论以后,第三段是让学生带着自学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交流,即进行全班性的集体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来培养的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段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自学讨论的信息来反馈,摸清不同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脉搏,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启发学生学习。
对于显而易,学生基本都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鼓励和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扩大学生的发言面。对于难理解或易混淆的内容,提醒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比较,最后形成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结论。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学生的看法又有分歧时,要让学生充分辩解,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在辩论中教师不要轻易表态,要及时引导,使辩论始终围绕中心,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段: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把学得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即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学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其目的不仅是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深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解答的能力。因此如何选编练习题,是第四段教学的关键。为了知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选编档次不同的“三梯度”习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侧重,程度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题,适当完成灵活题。中等生则鼓励他们在完成基础题和灵活的基础上,讨论完成综合题,而程度较好的学生也不会感到吃不饱,他们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思路可向纵深发展。
电化学原理专题复习 篇7
在电池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燃料电池中,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例1.(2014·北京卷)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电源及电极反应。放电指原电池工作,对外界产生电能,在燃料电池中放电就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锌锰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OH +Zn(OH)2,A项错误;氢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 2H2O+4e-=4OH-或O2+4H++4e-=2H2O,B项正确;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C项错误 ; 镍镉电池 的总反应 式, D项错误 。
答案:B
【方法点拨】在燃料电池中,氧气参与的电极反应式书写规律:(1)在氯化钠溶液或强碱溶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2)在稀硫酸(或质子性溶剂)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3)在熔融碳酸盐(MCO3)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O2+4e-=2CO32-。 (4)在Mo固体电解质中可传递O2-:O2+4e-=2O2-。
考点二、原电池中离子的迁移
在原电池中离子的迁移分两种情况:一是维持电荷平衡,这类离子的迁移方向是,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另一类是为了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无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都向离子发生反应的一极迁移。
例2.(2014· 福建卷)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Cl2+2e-=2Cl-,A项错误;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Cl-,故放电时,Ag+在交换膜左侧即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B项错误;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用氯化钠替代氯化氢,电池总反应不会改变,C项错误;放电过程,负极反应式为Ag- e-+Cl-=AgCl↓,转移0.01mol电子,必有0.01mol Cl-转化为沉淀,为了维持电荷平衡, 还有0.01mol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右侧溶液迁移,故交换膜左侧溶液中共减少0.02mol离子,D项正确。
答案:D
【方法点拨】(1)离子交换膜有三类: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只允许氢离子透过,而阳离子交换膜允许所有阳离子(包括氢离子)通过。(2)离子通过隔膜迁移主要为了维持电荷平衡,离子迁移数目由电荷数减少的量决定,离子迁移方向由隔膜类型和电荷量变化决定。例如,在阴离子交换膜右侧减少了2mol H+,则右侧有阴离子向左侧迁移,如果阴离子交换膜换成质子交换膜, 则左侧有2mol H+向右侧迁移。
考点三、新型电源
新型电源仍然运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关问题可以进行类似原电池的处理方法,如书写电极反应式、判断离子迁移方向和电子流向等。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考虑介质是否参与反应。
例3.(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下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 放电时 , 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解析:本题考查新型化学电源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A项,从装置看,锂电极为负极,b为负极,a为正极;B项,放电反应为Li1-xMn2O4+xLi =LiMn2O4,充电(电解) 反应是放电的逆向反应;C项,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1-xMn2O4+xe-+xLi+=LiMn2O4, 锂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锰元素化合价降低;D项,放电时,锂离子在正极反应,所以,锂离子由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答案:C
【易错点击】(1)本题中进行电极判断时易错。难点在于Li1-xMn2O4和LiMn2O4中锰元素的价态高低,氧原子数一定,锂离子较多,锰元素化合价较低。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较活泼的金属一极为负极,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2)离子迁移方向易判错。在电池中,离子迁移有两种情况:一是维持电荷平衡,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迁移,阴离子向电池的负极迁移;二是参与电极反应,离子总是向着参与反应的一极迁移。例如,将亚硝酸铁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的反应构成原电池,NO3-向正极迁移:NO3-+4H++3e-= NO↑+2H2O;Fe2+向负极迁移:3Fe2+- 3e-=3Fe3+。
考点四、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
可充电电池实际上是原电池工作原理与电解原理的整合,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区别“放电”和“充电”的方向,即判断能量转化形式及物质转化。放电———原电池工作;充电———电解原理应用。
例4.(2014·天津卷)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锂硫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 锂硫电池充电时 , 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下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 在放电时,负极上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迁移到正极上,正极上有负电荷,为了维持电荷平衡, Li+向正极迁移,A项错误;锂硫电池充电时, 锂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e-=Li),B项正确;比能量是指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二者的比能量不同,C项错误;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石墨为负极,硫锂电池充电时,硫极为阳极,锂电极为阴极,若锂离子电池经硫锂电池充电,石墨电极(负极)与锂电极(阴极)相接,该装置电极错位,正确连接见下图,D项错误。
答案:B
【方法点拨】(1)在可充电电池中,放电时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就是充电时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就是充电时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 充电时 , 阴极反应式为阳
考点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燃料电池时抓住氧化剂、还原剂及介质,运用原理仍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难点是书写复杂的电极反应式。
例5.甲醇在KOH溶液中与空气反应的原理为CH3CH2OH + 3O2+ 2KOH=2KHCO3+3H2O,将其设计成原电池能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电池的正极
B.电子由X极经KOH溶液流向Y极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 - 12e-+16OH-=2CO32-+11H2O
D.若消耗11.2L氧气(标准状况下),一定有2mol电子转移
解析:A项,乙醇燃烧反应中,乙醇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X为电池的负极;B项,电子只能由X极(负极)流出, 经外电路流向正极(Y极),不能经过电解液;C项,电极产物为KHCO3,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12e-+14OH-=2HCO3-+ 9H2O;D项,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 = 4O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4n(O2)=2mol。
答案:D
【方法点拨】(1)中学常见的燃料电池的可燃剂与助燃剂有:1与空气组成燃料电池的原料有H2、CO、CH4、CH3OCH3、NH3、N2H4等;2特殊的燃料电池,如“H2+Cl2”及“N2H4+H2O2”。(2)常见的介质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熔融碳酸盐及熔融Mo。 (3)电极反应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例如,甲烷燃烧电池中介质为稀硫酸,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O2+8e-+8H+=4H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2H2O =CO2+8H+;介质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O2+4H2O +8e-=8OH-。电解质为KOH溶液的含碳的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产物是KHCO3还是K2CO3,由题设条件决定。
考点六、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的应用包括金属冶炼、金属精炼、 一些物质制备、电镀以及保护层增厚等。主要涉及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关电子守恒的计算等。
例6.以酸性介质下的甲烷-空气电池为电源,在铁器表面镀铜,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Ⅰ极通入甲烷,则Ⅲ极材料是铁器
B.电镀过程中,硫酸铜溶液中c(Cu2+)基本不变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D.若正极消耗2.24L气体(标准状况), 则析出25.6g铜
解析:本题以燃料电池为电源在容器表面镀铜。A项,Ⅰ极通入CH4,Ⅰ极为负极,则Ⅳ 极为阴极,Ⅲ极为阳极。镀件放在阴极(Ⅳ),镀层金属铜放在Ⅲ极(阳极);B项,纯铜作阳极, 阳极溶解铜的质量等于阴极析出铜的质量,电解质溶液浓度基本不变;C项,负极上甲烷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8e-+2H2O=CO2+8H+;D项,正极消耗O2,n(e-)= 4n(O2)=0.4mol,理论上析出铜的质量为m(Cu)=0.2mol×64g·mol-1=12.8g。
答案:B
【思维点拨】电镀———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的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精炼———粗金属作阳极,纯金属作阴极,含提纯金属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增厚保护膜——— 金属作阳极,阴极为惰性材料,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
考点七、原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整合
理论上,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氧化剂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例7.(2014·海南卷)锂锰电池的体积小、 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填字母,下同)极流向______极。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填 “是” 或 “否”),原因是_____。
(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_____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电极的判断,书写电极反应式,反应条件的选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关系的判断。(1)锂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e-+Li+=LiMnO2。 (3)活泼金属锂能和水发生剧烈反应。(4)二氧化锰、氯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氯化钾和水。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即3K2MnO4+2H2SO4=2KMnO4+ MnO2↓ +2K2SO4+2H2O。
【思维点拨】质子性溶剂指容易断裂化学键电离出H+的溶剂,如水、乙醇、乙酸等。活泼金属钠、锂等都容易与质子性溶剂发生置换反应。
考点八、电化学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高考对此方面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综合运用电化学原理处理废气、废水,测定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等。
例8.电化学原理在环保方面有广泛应用。
Ⅰ.利用电化学原理将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成硫酸,变废为宝,装置如图A所示。
(1)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若消耗11.2L O2(标准状况),则迁移的质子(H+)数目为_____。
Ⅱ.利用电解原理处理酸性废水中的+6价铬,最终转化成Fe(OH)3、Cr(OH)3,装置如图B所示。
(3)Cr2O72-转化成Cr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若处理1L含0.01mol·L-1Cr2O72-的酸性废水,电路上最少需要通过电子_____mol。
Ⅲ.随着家用小轿车的普及,空气中氮的氧化物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C所示。
(5)NiO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电子流向是_____。
(6)铂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解析:本题涉及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在环保中的应用,要抓住电极反应式进行分析。 (1)电池总反应为2SO2+ O2+2H2O=2H2SO4,则负极反应式为2SO2+4H2O-4e-= 2SO42-+8H+,正极反应式为O2+4e-+ 4H+=2H2O。(2)消耗0.5 mol O2,为了维持电荷平衡,必有2mol 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3)铁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Fe-2e-=Fe2+。 亚铁离子作还原剂还原+6价铬:Cr2O72-+6Fe2++14H+=2Cr3++ 6Fe3++7H2O。(4)n(Cr2O72-)=0.01mol,要使重铬酸钾离子完全反应,最少需要亚铁离子为n(Fe2+)=0.06mol。由阳极反应式知,电路上最少需要转移的电子为0.12mol。(5)电池总反应为2NO+O2=2NO2,氧离子向负极迁移。氧化镍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O-2e-+O2-=NO2,发生氧化反应;铂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易错点击】图B装置中处理重铬酸根离子,学生易误理解为重铬酸根离子在正极上直接发生还原反应,从而错写电极反应式为Cr2O72-+6e-+14H+2Cr3++7H2O。
考点九、电化学原理整合与有关计算
例9.以二甲醚(CH3OCH3)-空气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D为了精炼粗银,e电极为粗银(含有铁、铜杂质),其他电极均为石墨。B、C、D装置中溶液体积为100mL,反应前后忽略体积变化(装置中电解质溶液都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f极材料是 _____, d极名称是_____ 。
( 2 ) 写出x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 。
(3)b极附近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 检验a极附近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
(4)已知f极净增质量为21.6g时,C装置两极收集的气体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原溶液中c(CuSO4)=_____。
解析:本题突破口是e极为粗银,精炼银时粗银为阳极。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电解池与电解池连接关系推知电极名称如下:
(1)精炼银时, 用纯银作阴极。 (2)CH3OCH3在负极(x)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盐。(3)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溶液变红色 。 a极产生氯气 , 用湿润淀粉 -KI试纸检验 。, 根据放电顺序知 , C装置中的电极反应式 : c极反应式为; d极反应式为( 后 )。 根据电子 守恒知 ,
答案:(1)纯银阴极(2)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3)溶液变红色用镊子夹一块湿润淀粉-KI试纸,接近a极,试纸变蓝色,则生成了氯气(4)0.5mol·L-1
【技巧点拨】电化学计算思路:(1)抓住电子守恒。在原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上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在电解池的阴、阳两极上得失电子总数相等。(2)对于多离子可能反应的溶液,先按离子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式,再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运算。例如,离子放电顺序有:失去电子顺序为S2->I->Fe2+>Br->Cl->OH-;得到电子顺序为Ag+>Fe3+>Cu2+>H+>Fe2+> Zn2+。(3)审题时,抓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计算放出气体或消耗气体的体积。
考点十、电解原理在能源方向的应用
例10.氢能是21世纪的新能源。氢能贮存是能源科学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下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1)H+的转移方向为_____(注明从电解质膜哪侧向哪侧迁移)。导电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用A、B、D和E表示)。
(2)多孔性惰性电极E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 3 ) 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 η = 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 4 ) 某金属合金是优质储氢材料 ,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 MH-Ni电池 )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以KOH为电解质 , 电池反应为, 如右图在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
解析:(1)由装置图中苯转化成环己烷知, 膜左侧有氢离子或氢气与苯反应,右侧产生氧气,故E为阳极,D为阴极。为了维持电荷平衡,H+由膜右侧向左侧迁移。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出,流进电解池阴极,再从阳极流回正极, 即电子流向为:E→B→A→D。(2)E极附近产生O2,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 O2↑,D极发生还原反应:苯得到电子生成的环己烷是目标产物(储氢),反应式为C6H6+ 6H++6e-=C6H12。(3)阴极反应可以看成是先生成氢气,然后氢气与苯反应生成环己烷。 阳极:n(O2)=5.6mol,n(e-)=5.6mol×4= 22.4mol。阴极:产生氢气的总物质的量为11.2mol。原来气体中的苯为20mol×24%= 4.8mol,苯与氢气反应:C6H6+3H2→C6H12。假设苯全部转化成环己烷,则需要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8mol×3=14.4mol> 11.2mol,说明苯没有完全反应。设生成环己烷的物质的量为a,则消耗苯的物质的量为a。 电解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0mol+ (11.2mol-3a),还剩余苯的物质的量为4.8mol-a( 4.8mol-a ), 有, 解得a=2.4mol , 由电极反应式知 , 消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 e-) =14.4mol 。 电流效率。( 4 ) 由电池反应知 , 放电过程 中负极的 电极反应 式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思维拓展 】 电子只在导线上流动 , 离子只在电解质溶液中 ( 或熔融电解质中 ) 迁移 。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 , 能量转化率都小于100% , 即部分能量损失 。 在原电池中 , 负极与电解质接触 , 在负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损失部分 电子 。; 在电解池中 , 阴极或阳极上可能发生副反应 , 消耗部分电流 ,
【专项训练】
1.下列器具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2.下列金属保护方案正确且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在轮船外壳镶嵌一些铜块,提高轮船的抗腐蚀能力
B.海水中航海灯铁柱与电源负极直接相连
C.钢管表面镀锌,能减慢钢管在空气或土壤中腐蚀
D.机械中承轴常涂一些黄油
3.铅蓄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二氧化铅是电极材料,工业上可以电解硝酸铜和硝酸铅溶液制备二氧化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硫酸铜替代硝酸铜
B.阳极材料可以用纯铅
C.开始通电时阴极上会产生氢气
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e-+ 2H2O=PbO2+4H+
4.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M =NiOOH + MH。已知:6NiOOH+NH3+H2O+OH-= 6Ni(OH)2+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e-=Ni(OH)2+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 +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电解质溶液
5.锂电池体积小、电容量大,在生活中有广泛用途。以锂离子非水溶剂为电解质,锂为负极,FeS2为正极,电池总反应为2Li+FeS2=Li2FeS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 放电时 , Li+向负极附近迁移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2+2e-+ 2Li+=Li2FeS2
D.每转移0.1 mol电子,正极材料消耗12.0 g
6.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增厚铝合金材料表面保护膜,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材料为X极
B.X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氧化铝增厚的反应为2Al-6e-+ 3H2O =Al2O3+6H+
D.随着电解的进行,X极附近的溶液pH将会增大
7.下列有关工业冶炼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节能角度考虑,工业选择无水氯化镁为原料,不选择氧化镁
B.若电解熔融氯化镁时有少量水,镁可能与水蒸气反应
C.阳极可以用不活泼金属铜、银材料
D.用湿润淀粉-KI试纸可以检验阳极产生的气体
8.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电解质足量,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Cl3和FeCl2可以互换位置
B.溶解2.8g铁,约有0.1 mol离子从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C.一段时间后,阴膜左、右侧离子数变化量之比约为2∶3
D.用酸性KMnO4或K2Cr2O7溶液检验阴膜左侧中是否有Fe2+
9.将反应Ag+Fe(NO3)3=Fe(NO3)2+AgNO3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双液电池,盐桥中溶液为饱和氯化钾溶液。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甲中是硝酸铁溶液 , 乙中是硝酸银溶液
B.M电极材料一定是石墨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甲中产生白色沉淀
D.电极和电解质相同,双液电池与单液电池的电流效率相等
10.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都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分离残留固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1)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锰酸钾溶液制取高锰酸钾。 电解过程中,阴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二氧化锰是锌锰碱性电池的电极材料,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每转移1mol电子需要消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3)工业上,用铝热反应冶炼锰。为了探究锰和铁的活泼性强弱,设计右图装置。 已知锰、铁溶于无氧化性酸溶液都生成+2价阳离子。能证明锰的活泼性比铁强的实验现象是,电流流向是_____。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C 6.A 7.C 8.C 9.C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篇8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该考点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电极类型和电极反应、电子 (或电流) 的流向、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实验现象、能量转换形式等问题, 认真分析课本中的原电池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例1. (2015·天津卷)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 甲池的c (SO42-) 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 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 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C
A.反应开始时, 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 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 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 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答案:D
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设计化学电池, 防止金属腐蚀, 比较金属活泼性, 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等。该考点主要考查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要求用电化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例3.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 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 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答案:B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 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D.当有4.48LNO2 (标准状况) 被处理时, 转移电子为0.8mol
答案:C
三、电解原理及规律
该考点主要考查电解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 电子和离子的流向, 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等, 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解产物是考试的热点。分析电解问题时, 特别要注意阳极的电极类型, 若阳极是非惰性电极, 电解时总是阳极首先被氧化。
例5.若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图乙中x、y分别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某产物的物质的量。若将甲装置中的溶液改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l溶液的混合液, 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E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B.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C.BC段阳极产物是Cl2
D.CD段电解的物质是NaCl
答案:B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 (H+) 为0.2mol·L-1
答案:A
四、电解原理的应用
该考点主要考查氯碱工业、电冶、电镀和电解精炼等重要化学工业的生产原理, 电解原理的非常规应用是考试的热点。复习这部分内容时, 应加强对容易混淆的装置和概念的比较, 从而加深对反应原理的理解。
例7.铝阳极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氧化膜比铝的天然氧化膜耐磨性、耐腐蚀性及装饰性有明显的提高, 工业上以铝为阳极, 置于硫酸溶液中电解, 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随着电解的进行, 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当阴极生成气体3.36L (标况) 时, 阳极增重2.4g
D.电解过程中H+移向Al电极
答案:C
例8.用右图装置 (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 获得金属钙, 并用钙还原TiO2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 Ca2+向阳极移动
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 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 “+”接线柱是Pb电极
解析:电解过程中, Ca2+向阴极移动, A项错误;F-和O2-向阳极移动, O2-在阳极被氧化为O2, 高温下石墨与O2反应生成CO2, B项正确;电解生成的Ca与TiO2反应生成CaO, 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变, C项错误;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 “-”接线柱是Pb电极, D项错误。
答案:B
五、重要的化学电池
该考点主要考查新型电池, 高考中常见的新型电池有镍氢电池、高铁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海洋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银锌电池、纽扣电池、Mg-AgCl电池、Mg-H2O2电池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电池不断出现, 命题的背景可以不断翻新, 但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复习时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例9.A、B、C、D分别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 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
答案:C
例10. (1)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稀硫酸,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 负极反应式为___。
(2) 某燃料电池以CO为燃料, 以空气为氧化剂, 以熔融态K2CO3为电解质。写出该电池两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3) 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 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 其电极反应为____, 石墨Ⅱ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
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该考点主要考查金属电化学腐蚀的条件、类型、反应原理, 以及利用电化学知识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金属发生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电化学腐蚀的两种主要类型, 对比复习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1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 插入海水中的铁棒, 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 开关由M改置于N时, 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 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 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 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解析:A项, 插入海水中的铁棒靠近液面的位置与氧气接触, 易发生吸氧腐蚀;B项, 开关由M改置于N时, Zn作负极, Cu-Zn合金作正极, 合金受到保护;C项, 接通开关形成原电池, Zn作负极, Zn的腐蚀速率增大, 但气体是在Pt电极上生成;D项, 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Zn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的。
答案:B
例12. (2014·上海卷) 如右图所示, 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形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K1闭合, 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K2闭合, 铁棒不会被腐蚀, 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 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 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
答案:B
七、电化学的综合运用
电化学内容是进行综合命题的重要素材, 其常见综合形式有: (1) 将原电池和电解池结合在一起, 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2) 将电化学内容与无机推断或化学实验等进行综合; (3) 以环境问题、物质制备、新能源、新科技等为载体, 考查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B
例14. (2016·天津卷)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 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 与汽油相比,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 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
(1) 电解一段时间后, c (OH-) 降低的区域在____ (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
(2) 电解过程中, 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 其原因为____。
(3) c (Na2FeO4) 随初始c (NaOH) 的变化如图2所示, 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 分析c (Na2FeO4) 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
(2) (1) 阳极室 (2) 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 (3) M点:c (OH-) 低, Na2FeO4稳定性差, 且反应慢[或N点:c (OH-) 过高, 铁电极上有Fe (OH) 3 (或Fe2O3) 生成, 使Na2FeO4产率降低]
【跟踪训练】
1. (双选) 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电池的负极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电池工作时, OH-向负极迁移
2. 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d为石墨, 铁片的腐蚀将加快
C.若d为锌块, 铁片不易被腐蚀
3. 某同学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 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和Y不连接时, 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
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Y接负极, Ag+向银电极移动
D.无论X和Y是否连接, 铜棒均会溶解, 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4. 依据下列甲、乙、丙三图判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是原电池, 乙装置是电镀池
B.甲、乙装置中, 锌极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C.乙、丙装置中, 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D.乙装置中, 溶液中的Cu2+浓度基本不变
5. 某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Cl2、FeCl3、CuCl2、Cu。
(1) 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原电池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X溶液是_____。
(2) 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3) 原电池工作时, 盐桥中的_____ (填“K+”或“Cl-”) 不断进入X溶液中。
(2) 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电解池如图乙所示, 乙烧杯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M极是_____极。
(2) 图丙中的 (2) 线是____的变化。
(3) 当电子转移为2mol时, 向乙烧杯中加入________L 5mol·L-1NaOH溶液才能使Cu2+沉淀完全。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1.AD 2.D 3.C 4.B
(2) (1) 负 (2) Fe2+ (或FeCl2) (3) 2.8
浅论语文电化板书教学 篇9
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与一般电教课的区别在于:它除了与一般电教课一样重视图像的作用外,更重视利用简明醒目的图示、图像、图表、文字和符号,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的纲要、缩影、象征和代号,并发挥其启发思考、促进理解、帮助记忆、引导迁移的作用。
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电教课的教学方法相仿,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的播放教学法,一种是以训练学生智能为主的程序教学法,一种是以检查学习成绩为主的成绩考查法。
播放教学法分远距离播放和课堂播放两种方式。从电视机中收看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节目,其中有的利用了图示,这就是通过远距离播放方式进行的语文电化板书教学。课堂播放的方式,则大多配合教师的演播、提示和解说等交叉进行。例如,教学文言文《狼》一课时,我一边放映两狼紧跟着屠夫的图示片,一边讲解“缀行”这个词;一边放映着狼装睡的图示片, 一边讲解“目似暝,意暇甚”这一句,描述狼悠闲自得、极其狡猾的神态,使学生从电化图示和教师的讲解中掌握课文内容, 学到文言字词知识。
程序教学法的特点是将教材分为许多小项目加以设计安排,每一项都要求学生作出回答反应或选择反应,然后给予参考答案让学生核对,以训练学生的智力反应、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我编制了一套“语文智能速率训练”幻灯片集, 便是具有语文程序教学特点的电化图示教学资料。如《中国石拱桥》一课共准备了9张幻灯片,每张按一定顺序编号,并附有教学使用说明。“幻灯1”为赵州桥的外形图,使用说明为“显示30秒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赵州桥的外形,看好后用形象的比喻手法来形容描绘拱桥的外形,参考答案见课文。”
成绩考查法是用电教手段考查学习成绩。语文教学中目前常用声像记录和文字记录两种记录方式。声像记录是用录音及图示录像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包括利用板书、通过设计图示进行学习的情况) 和读写听说能力进行记录,然后加以分析评定。平时的课堂录音录像资料都能起到考查的作用。文字记录的情况,如在语文考试时,播放一段文章的录音或图示,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和看,然后书面回答问题,用来考查学生听读能力和凭借图示理解课文的能力。
为了优化语文电化板书教学的程序, 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要处理好人机关系,即教师和电教工具的关系。电化板书教学少不了电教工具(机),但教师(人)比电教工具更重要。电教工具应为教师所用。电教工具虽是进行语文电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它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收到明显效果的。只有好的教师才能真正发挥电教工具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要求,选用电教工具,掌握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讲,教师是主导,主导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学的角度讲,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必须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习才能奏效,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直接的接触。
要处理好两种教材的关系,即课本等文字教材与视听教材的关系。两种教材各有特点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而只能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视听教材中设计的图示、图表、图像等应当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文字教材的工具。
要处理好两种教法的关系,即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板书教学法与电化板书教学法的关系。两种教学法也各有自己不同的功用,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补充。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有时还需要借助粉笔和黑板的手段作为补充,当然还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述。
我国的电化教具目前以幻灯片最为广泛,许多中小学都已有这种电教的轻武器。尤其就语文电化板书教学来说,幻灯是最方便、最有效的电教手段,更值得我们充分利用。在语文电化板书教学中, 不论进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听说教学,幻灯等电教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幻灯片更被制成课件。我在教学初中课文《看云识天气》时, 就制作和使用了下列幻灯片,这些幻灯片与彩色画面幻灯片相配合,使得电化板书教学进行得相当成功。
幻灯片一:云天气
幻灯片二:(在上片中插入“看”、 “识”,形成:看云识天气)
幻灯片三:(在上片中抽出“看”、 “识”,插入“象”、“的招牌”,形成:云象天气的招牌)
幻灯片四: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幻灯片五:( 逐步复合而成 )
阅读第一层,讨论完成表格 。
幻灯片六:
阅读第二层,讨论完成表格。
幻灯片七至十九(略)
应当指出的是,幻灯等电教手段固然可以弥补“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手段的不足,但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手段也可以弥补电教手段的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并利用两者各自具备的功能。我曾将幻灯片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手段进行一番比较,认为幻灯片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的不同功能在于以下五方面。
其一,突现性和突出性的区别。幻灯教学具有突现性功能,瞬息之间能将各种有效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以创设紧张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密度,训练学生的快速接受和反应能力。相比之下,传统板书优在书写的明快突出,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内容,通过板书更能明确重点,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其二,超前性和适时性的区别。幻灯教学具有较大的超前性,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幻灯课件易于储存与重现。教师若正确使用,可以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内容,提高效率。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又具有适时性强的优点,谋求与各个教学环节吻合得更严密,简便易用,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避免幻灯的限制。
其三,广泛性和示范性的区别。幻灯色彩斑斓,图文并茂,范围涉及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超越了板书的限制,因而它的作用难以估量。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则具有示范的长处。有些教学内容不宜一下全部曝光,而需要逐渐呈现,就需要板书示范。板书更便于学生领会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
其四,系统性和灵活性的区别。由于幻灯不受片数、范围、时间等限制,因此更能体现教学的系统性,有利于全面展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整体观念。相比之下, 传统板书更体现了灵活性,它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可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尤其在教学与事先安排不同步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其应变效能。
其五,情景性和解释性的区别。幻灯除了提供图文信息外,还给人以特殊的氛围和情绪感受,它能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以起到情景相生的作用。相比之下,传统板书则具有阐析明白的长处,它能避免幻灯固定、间断可能引起的弊病,而更有效地解剖麻雀。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教手段时,仍不能排斥传统的板书手段。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又要积极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便使板书教学的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达到最佳的结合,发挥其最佳的效能。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湘潭电化偿债能力分析 篇10
关键词:偿债能力,财务理论,上市公司
1 研究背景
偿债能力是指一个公司长期的变现灵敏度及其到期偿还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稳健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分析评价企业综合偿债能力,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而言无论是债权人还是投资人意义都非常重大。湘潭电化全称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二氧化锰、电池材料和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也是国内如今最大规模生产绿色高能环保电池———无汞碱锰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
2 湘潭电化偿债能力分析
2.1 财务报表分析
单位:万元
根据表1对湘潭电化总资产变动情况作出以下分析评价:湘潭电化2015年总资产增加108724万元,说明该公司资产规模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进一步分析财务数据可以发现:流动资产增长67539万元,增长幅度为43.72%,货币资金增加64868万元,增长幅度为392%,存货增加了1868万元,增长幅度为9.32%。从筹资或权益角度进行分析评价:2015年湘潭电化权益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74684万元,增长幅度为238%,说明该公司本年权益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营业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于成本费用降低所致。2015年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8293万元,2015年营业成本较前两年有大幅度的降低,比2014年下降了13563万元,下降幅度达22.06%,而且2015年净利润大幅提升,比2014年增加了7255万元。湘潭电化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的变动额分别是1990万元,23252万元,38261万元。
2.2 偿债能力分析
湘潭电化2015年度流动比率为1.3。无论是2013年度、2014年度都低于2短期偿债能力较弱。湘潭电化2015年度速动比率为1.07。相对于2014年有所提高,可见偿债能力稍微有所上升。湘潭电化2015年度的现金比例是84.77%。湘潭电化的现金比率远远超过20%,表明企业通过负债方式所筹集的流动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见表2。
单位:%
湘潭电化资产负债率为59.7%是水平,企业的负债较安全,财务风险较小。湘潭电化15年度的股东权益比率为40.3%。湘潭电化的产权比率为104.89%,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为1∶1,即100%以下时,应该是有偿债能力的,湘潭电化的产权比率率高于100%,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不高,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
3 相关建议
每一个企业偿债能力水平,一般都客观存在着一个合理的数量界限。超过这一数量界限,会剥削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于这一数量界限,则会使企业承担过大的财务风险。所以,有效增强企业偿债能力,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维持一个合理的偿债能力水平。笔者认为,有效增强企业偿债能力,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牢固树立偿债观念,强化偿债意识。这是有效增强企业偿债能力的思想基础。
第二,建立健全偿债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将偿债能力纳入企业内外广泛监控之中。根据偿债能力内涵及其种类划分,偿债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一是从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关系以及流动资产的数量与质量方面设立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若干分项指标;二是从企业资金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以及固定资产的数量与质量方面设立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若干分项指标;三是从盈利与负债的对比关系中设立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若干综合指标。
第三,正确运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自有资金收益率。正确运用财务杠杆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负债规模及其与自有资金的比例。稳定的资金结构是维持企业偿债能力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正确运用财务杠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收益率,且能有效地增强企业偿债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微,蔡伟.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分析与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7-69.
[2]王富强,马燕.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6):20-22.
电化教学的课堂美 篇11
以小学一年级欣赏课《铁匠波尔卡》为例,笔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及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办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学习环境,使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学生、服务学生,让孩子们在多媒体情趣氛围中直观深刻地感受《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的无限魅力和劳动带来的喜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与常规课对比体现出很多的优势。
一、具有丰富的音响效果
《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是管弦乐欣赏教学,注重的是聆听和感受。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是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而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情感单纯,知识有限,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只限于能够体验音乐的情绪,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及旋律的高低,聆听便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要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嘈杂的音响则使人生厌、令人烦躁。在农村中小学常规课中,常常有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或弹奏音律欠准的乐器,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学生可以多次聆听,使之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较容易地感受到本课乐曲旋律和情绪,从而感受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二、创设情境、丰富课堂
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创设情境是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更是低年级儿童学习音乐兴趣的主心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如果不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那将抑制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样也把学生潜在的音乐天资扼杀在摇篮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图片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仿佛置身在维也纳大厅来聆听音乐,并通过节奏示意图回忆2/4拍的节拍规律及特点。在聆听乐曲时,学生通过视频来观察生活中铁匠打铁的形象,把音乐的立美、审美过程变成主动积极的音乐美的创造过程。如为了让学生熟记主题旋律,笔者把已有的主题旋律分成三个小部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乐曲第一小段创编歌词,以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第二小段学生用自制沙锤随乐曲的旋律为乐曲伴奏;第三小段,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学生可清晰地观看铁锤出现位置并随乐曲拍击,解决本课教学难点。若是常规课,学生是观察不到铁锤出现位置,难点是无法解决的。在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时,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用舞蹈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乐曲第二部分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用肢体和心灵去感受乐曲的节奏、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在最后
成品教育思想下小学高段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的设计思考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陕西西安
摘
锐
要:“连续剧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将多个系列内容中各分散的认知及训练打乱重组,通过一个大目标有机串
联,设计成一组连贯的、相对完整的小循环流程任务。前一节课的成果就是下一节课的基础或者素材,每节课都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演变、续写,最后逐渐能汇总、整合成较完整作品。
关键词:信息素养;连续剧式;成品教育;大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系列剧”和“连续剧”这两个名词来自于电视艺术当中,把这些名词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是希望把“轻松的获知,快乐的练技”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之前,体现愉悦感先行原则,并让参与者产生对内容的渴望。
当前,很多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都是系列剧的模式。即:每个课时的内容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练习主题,且相对独立,并在一两个课时
一段教学中,通过铁匠工作时的情境视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学生在乐曲结尾处能够创造出各种铁匠打铁工作完成时的动作和喜悦感,巩固聆听乐曲时,学生完整地表现了对每段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寓德育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音乐被视为最具情感的艺术,比其他学科更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音乐的美感最能启发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情感是建立在积极的感情体验的基础之上。
音乐教育有多种功效,德育无疑为其中之一。它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理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铁匠工作的情景,有效地将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并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拓展视野
音乐拓展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常规课教学中,由于资源的缺乏,往往忽视了拓展环节,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开扩学生视野,笔者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感受由合唱团演唱的《铁匠波尔卡》,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94-03
就能结束。课程安排整体灵活机动,章节清楚,训练重点突出且容易控制,学生学习易接受、实践易掌握。但是由于分散,知识点会显得零乱,影响学生对于信息处理全过程的认识,这将不利于构建完整的信息素养认知。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可以自主地进行一些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的操作,并能理解其中的一些含义。这也为学生信息素养系统培养,即信息意识、信息
力很集中,有学生说:“原来这首乐曲还可以合唱呀”。同时,能够观察视频里各种乐器的弹奏方式,其中一位演奏者用真正的铁锤为乐曲敲击伴奏,学生自然也用小手随其拍击,对本课乐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利用有效的音响效果,笔者播放了几种用其他乐器演奏的波尔卡音乐,如:《单簧管波尔卡》、《啤酒波尔卡》等。学生感受到了波尔卡演奏形式的多样性,加深学生对波尔卡节奏的理解。让音乐真正地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学生获得了学习音乐的愉悦和满足,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教学为核心”,注重音响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来,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及音响效果,重难点突出,发挥了音乐审美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了聆听与感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美的环境下感受乐曲,充分地让孩子们在美好的音乐课中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