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腹手术

2024-09-17

中下腹手术(精选7篇)

中下腹手术 篇1

腰硬联合麻醉为腹部手术常用麻醉方法, 该麻醉方式起效快、镇痛完全、肌肉松弛性好, 且给药量可控。但其对交感神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术中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有一定变化, 术后也常见一些交感神经抑制相关的不良反应。本院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基础上加以超声引导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旨在提高麻醉质量, 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开腹性手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2例, 女18例, 年龄19~56岁, 平均年龄 (27.3±9.2) 岁, 体重48~87 kg, 平均体重 (64.3±8.1) kg;手术类型:全子宫切除7例, 卵巢癌根治术6例, 阑尾切除术7例, 结肠癌根治术5例, 前列腺切除手术5例。对照组男10例, 女20例, 年龄19~62岁, 平均年龄 (29.5±9.7) 岁, 体重45~89 kg, 平均体重 (62.7±8.9) kg;手术类型:全子宫切除9例, 卵巢癌根治术6例, 阑尾切除术5例, 结肠癌根治术6例, 前列腺切除手术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侧卧位, 选择L2~3间隙为穿刺点, 穿刺前先用0.5%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 用穿刺针于L2~3穿刺点穿刺入硬膜外腔隙, 有落空感则表示穿刺成功, 再将25G腰穿针继续向深部刺入蛛网膜下腔, 回抽查看是否有脑脊液流出以确定穿刺是否成功, 并于硬膜外间隙留置导管。1%罗哌卡因1.5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 ml后注入蛛网膜下腔中, 2%利多卡因与1%罗哌卡因混合液10~20 ml注入硬膜外腔隙。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硬膜外麻醉取2%利多卡因与1%罗哌卡因混合液5~10 ml, 其他步骤同对照组。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具体操作为:以背阔肌前缘、腹外斜肌后缘、髂嵴组成的三角区为进针区域, 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之间的腹横筋膜上。注入0.4%罗哌卡因10~20 ml, 超声结果显示腹横筋膜无回声梭形信号为阻滞成功, 20 min后开始手术。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 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不良反应。术后2、4、6、12、24 h疼痛VAS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麻醉效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浮动分别为 (6.4±3.8)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5.5±4.2) mm Hg、 (3.5±2.9) 次/min;对照组分别为 (27.8±6.6) mm Hg、 (23.5±5.5) mm Hg、 (18.8±4.7) 次/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术后镇痛观察组各个时刻VAS评分均低于同一时刻的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其中观察组术后口服曲马多2例;对照组术后吗啡肌内注射3例, 止痛泵止痛9例, 口服曲马多7例。两组比较, 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追加多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 (20.7±4.9) h, 术后排气时间 (6.5±4.2) h;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 (33.6±8.6) h, 术后排气时间 (12.8±5.6) 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发生恶心4例, 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5例, 呕吐1例, 头痛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背阔肌前缘、腹外斜肌后缘、髂嵴组成的三角区见腹横筋膜中有T7~L1脊神经外侧皮支经过, 是腹横筋膜阻滞技术的解剖基础[1]。除本研究涉及手术外,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还可用于剖宫产术、胆囊切除术、肾移植术、髂骨植骨术、腹部整形术及腹主动脉瘤手术等。付群等[2]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辅助全身麻醉可缩短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后的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后血压、心率较单用腰硬联合麻醉平稳, 这与周雁等[3]在子宫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结果相近。究其原因,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中硬膜外麻醉2%利多卡因与1%罗哌卡因混合液5~10 ml, 少于对照组, 减少了剂量过大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良好的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腹横筋膜阻滞技术现已较多用于下腹部术后镇痛, 且有研究证实其效果优于舒芬太尼PCIA及舒芬太尼+罗哌卡因PCEA[4]。其方法为手术完成后执行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5,6]。本研究则在完成腰硬联合麻醉后即可执行, 手术开始于腹横筋膜阻滞20 min后, 结果显示观察组24 h内观察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术前行腹横筋膜阻滞药效仍可持续到术后, 发挥良好镇痛作用, 从而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可减少腹部手术术中血压、心率的浮动, 缓解术后疼痛, 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 且减少腰硬联合麻醉药量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60例开腹性手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对照组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不良反应, 术后2、4、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浮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各个时刻VAS评分均低于同一时刻的对照组, 术后追加镇痛药少于对照组, 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可减少腹部手术术中血压、心率的浮动, 缓解术后疼痛, 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 且减少腰硬联合麻醉药量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

关键词:麻醉,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腹部手术,超声引导

参考文献

[1]张文娟, 朱涛, 李崎.腹横肌平面组织应用综述.四川医学, 2015, 36 (9) :1223-1227.

[2]付群, 阮加萍, 李青.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5, 31 (8) :747-749.

[3]周雁, 敦元莉, 林惠华, 等.超声引导下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在经腹子宫手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9 (6) :1264-1269.

[4]高志屹, 程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 (12) :1190-1192.

[5]黄东升, 马晓东, 周大春.超声引导腹横筋膜平面阻滞用于半结肠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11) :1057-1060.

[6]王以亮, 吴滨阳, 曹学照, 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肝肿瘤患者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 (11) :1032-1035.

中下腹手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疝气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需明确诊断为疝气, 年龄<12岁, 符合手术指证且监护人同意接受手术治疗。于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4例;年龄2~11 (6.66±2.26) 岁;体重19~34 (26.89±3.35) kg。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2例;年龄2~12 (6.71±2.36) 岁;体重20~35 (26.59±3.67) k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条件下接受氯胺酮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 麻醉前予阿托品0.01mg/kg肌注, 盐酸氯胺酮5~8mg/kg肌注, 戴患儿意识消失后面罩吸氧, 予七氟烷2~4%吸入维持。对照组于患儿接受完成麻醉后, 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完成麻醉后, 给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治疗。超声引导下TAP即通过超声探头在肋骨下缘髂嵴上缘腋中线水平上做轴位扫描, 获得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筋膜之清晰图像, 实时引导穿刺针置入此腹横肌平面, 确认穿刺针位置置入正确后, 将0.2%罗哌卡因0.2ml/kg注入腹横肌平面内筋膜下方。于完成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后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于患儿切皮前及切皮1min时分别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统计, 对比两组切皮前及切皮1min时生命体征情况。所观察的生命体征包括HR、SBP、DBP及Sp O2。同时于患儿手术完成后, 对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 观察指标包括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 对比两组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此外于患儿完全清醒1小时后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采用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 (CHEOPS) 及Ramsay评分量表, 均以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所得数据均需录入excel软件, 建立数据库, 并将数据库导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时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两组切皮前患儿心率HR、SBP、DBP及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切片1min时观察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两组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术后感觉及活动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两组术后清醒1h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清醒1h后CHEOPS及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3 讨论

有效的减低术中患儿应激性反应及术后患儿的疼痛情况一直以来均为小儿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视的内容, 有效的降低患儿术中应激反应程度及术后疼痛程度, 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患儿预后程度的作用[3]。而TAP阻滞是以将麻醉药物注入TAP平面, 通过局部药物作用, 达到阻断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 在手术中应用具有着较为理想的降低腹壁应激性反应及术后腹壁疼痛的效果[4,5]。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中, 以达到降低手术对小儿腹部皮肤的应激性刺激及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对接受不同术前麻醉方案的两组间切皮前后的什么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在切皮前患儿HR、SBP、DBP及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切皮1min时观察组HR、SBP及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两组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可见在应用了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后, 患儿在手术切皮时的生命体征情况可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本研究有进一步对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及有意识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可见虽然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相对于单纯应用常规麻醉者增加应用了罗哌卡因, 但并未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本研究为更为全面的评价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对术后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清醒1h后CHEOPS及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知, 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 术前接受联合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治疗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儿在切皮时的生命体征, 同时可不应麻醉恢复情况的同时, 有效的改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6]。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TAP阻滞为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有着较为理想应用效果的治疗方案。但是因本研究所观察的指标有限, 并未对接受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治疗后的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故尚缺乏对于常规麻醉及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应用安全性的准确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维明, 杜立华.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麻醉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 2011, 17 (18) :2836-2837.

[2]章敏, 王瑞婷, 方才.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6 (1) :101-102.

[3]曹凯, 卢扬帆, 陈绪军.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 2013, 26 (6) :186-187.

[4]林丽丽, 赵延华, 王豆豆.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25 (6) :591-374.

[5]何建华, 马曙亮, 顾连兵, 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12) :1070-1072.

中下腹手术 篇3

关键词:联合麻醉,老年人,下腹下肢,会阴,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 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及麻醉平面可控制等优点[1];同时可施行术后镇痛, 鉴于老年人 (>65岁)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代偿能力均有一定的退变, 施行腰-硬联合麻醉是否适宜, 是否有顾虑, 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又如何, 经笔者大量病例的实践,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老年择期或急诊手术患者 (>65岁) 500例, ASAⅡ~Ⅲ级, 年龄65~96岁, 手术部位包括下腹部手术100例 (膀胱肿瘤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疝气修补术) , 会阴手术50例, (鞘膜翻转术, 前列腺电切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 下肢手术350例 (大隐静脉剥除术, 全髋置换术, 股骨胫骨切复内固定术) , 多数患者有其他系统疾病, 包括冠心病8例, 脑梗死后6例, 肝肾功能轻度异常20例, 老慢支30例, 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房早、房颤室早53例, 糖尿病31例, 轻中度高血压300例, 行内科治疗, 使其达到手术容许范围内, 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除外) 。

1.2麻醉方法

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 患者进入手术室, 开放静脉补液, 吸氧, 建立心电图, 血压, 脉氧, 心率等常规监测, 输入代血浆500mL, 患者取侧卧位选择L3~4椎间隙穿刺, (下腹部手术选择腰2~3) ,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置入腰麻针, 麻醉药物为等比重0.5%布比卡因, 注射1.2~2.0mL, 一般注药速度15~18s。放置硬膜外导管4cm, 平卧位后检测麻醉平面, 若腰麻平面未达到手术要求时, 就从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5~10mL。术中用平衡液维持, 术中检测出血量、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 必要时输入红细胞悬液和血浆[2,3,4]。手术结束后按患者需求决定是否术后镇痛。

1.3观察指标

比较500例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min时的SBP、DBP、HR和SpO2值, 记录麻醉平面。 (分别统计麻醉后血压降低值超过麻醉前基础值的20%或下降幅度>4kPa或心率上升超过麻醉前基础值20%或心率低于60次每分的病例) 。

2 结果

如表1。由表1看出, 患者联合麻醉15min后麻醉平面基本固定在T8左右, 最高在T6, 能满足手术要求, 无1例有氧饱和度下降, 血压和心率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变化, 血压下降最大值不超过30%, 心率下降使用阿托品后上升, 血压下降和心率上升在使用升压药和加快补液均能有效改善。麻醉阻滞完善, 肌肉松弛满意。手术时间在1.5h无需硬膜外加药, 超过时硬膜外加药2%利多卡因5~10mL既能满足手术需求。术后48h随访无恶心呕吐、术后头痛, 无下肢感觉异常等神经并发症。

3 体会与总结

3.1经以上5年来500例老年人联合麻醉的应用, 表明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腹下肢及会阴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不必有太多的顾虑 (其中90岁以上患者8例) 。

3.2完善的术前准备非常必要, 麻醉前预输500mL代血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降低的发生率。

3.3蛛网膜下腔缓慢推药和药量的使用对麻醉平面控制和全身生理影响很重要, 笔者0.5%布比卡因1.2~2.0m L使用量和注药速度15~18s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绝大部分患者麻醉平面合理, 全身生理影响轻微。

3.4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的心率下降或上升和血压的下降可以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加大补液量有效处理 (麻黄素和阿托品, 代血浆) 。

3.5在急诊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能快速解除患者痛苦, 更能快速进行手术。

3.6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腰麻和硬麻的优点, 起效快, 阻滞完善, 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 又可进行术后镇痛, 术后并发症少。

总之, 笔者总结和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全身生理影响较轻, 麻醉恢复快, 术后可以镇痛, 只要控制好, 对于老年人下腹下肢及会阴手术是不错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858.

[2]江楠, 黄文起, 肖亮灿, 等.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 16 (12) :623-624.

[3]包丰龄.老年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87, 8 (6) :343.

中下腹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ASAⅠ级下腹以下部位手术患儿60例。采用随机排列分段随机化方法分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组(KPS组,观察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P组,对照组),各组分别为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7岁,平均(3.7±1.4)岁,手术方式:疝气修补术14例,睾丸牵引固定术9例,鞘膜翻转固定术5例,包皮环切术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岁,平均(4.3±1.6)岁,手术方式:疝气修补术20例,睾丸牵引固定术14例,鞘膜翻转固定术3例,包皮环切术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6 h,禁饮4 h。术前用药:术前30 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02 mg/kg。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 mg/kg基础麻醉后,开放静脉通路,并常规面罩供氧3 L/min。KPS组行骶管麻醉后以丙泊酚4 mg/(kg·h)维持麻醉下。骶麻方法:患儿取左侧卧位,先摸清两侧骶角,其联线的正中点即为其穿刺点。常规消毒后用10 ml注射器接7号注射针头,于穿刺点垂直进针,突破骶尾韧带后与皮肤成30°~45°角向上再进2 mm,感觉有阻力消失感后抽吸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注入0.125%左布比卡因1.2 ml/kg,测试平面符合手术要求后开始手术。KP组以氯胺酮4.0 mg/(kg·h)及丙泊酚4 mg/(kg·h)维持麻醉,个别病例麻醉转浅时给予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两组病例术中输液均采用复方乳酸钠液10 ml/(kg·h)。如出现明显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则给予快速输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术中氯胺酮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优:术中患儿安静,无疼痛不适,手术顺利完成;良:术中患儿轻微体动和不适,追加药物能完成手术;差:手术刺激下躁动,患儿疼痛不适,需加大剂量或多种强化药物才能完成手术[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及术中氯胺酮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麻醉效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患儿出现躁动,2例患儿出现尿储留,3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骶管解剖位置浅表,骨性标志未变形,定位可靠,且小儿臀部脂肪垫未发育,皮下脂肪薄,使骶管裂孔更易扪及,因此小儿骶管阻滞操作较成人简单[3]。目前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外科手术,其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

传统小儿腹部以下手术多采用氯胺酮麻醉,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是非特异性中脑和丘脑核的通路产生功能性紊乱所造成,不仅能够抑制丘脑新皮质系统,还能激活边缘系统,导致患儿苏醒期情绪方面过度活动,因此容易产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下腹部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能够显著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减少术中氯胺酮的用量,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优良率可达94.1%。临床研究表明[5],由于小儿循环代偿功能良好,故骶管阻滞对其血流动力学也影响轻微。

综上所述,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清醒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在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观察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氯胺酮用量、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及术中氯胺酮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下腹以下手术,氯胺酮基础麻醉,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双平,王薇.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94-4296.

[2]姚传玉,李海宽,李艳玲.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C):119.

[3]辛卫朝.骶管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8):62-63.

[4]楼海霞.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1231-1232.

中下腹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92例, 男178例, 女14例, 年龄1~7岁, 平均4.5岁, 左侧98例, 右侧60例, 双侧34例, 均为可复性疝。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观察组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常规消毒铺巾, 于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 取一长约0.6~1 cm的自然横纹切口, 切口中点正对腹股沟内环, 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 剪开腹外斜肌腱膜, 切口长约0.6 cm, 看到白色的髂腹股沟神经后, 在其外侧将提睾肌和固有鞘膜钝性分离, 直至提出疝囊, 然后将疝囊及其外下方的精索分离, 确认无误后切开疝囊, 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近腹膜外脂肪处, 用4号丝线高位二次缝扎疝囊颈部, 剪除多余的疝囊。严密止血后, 逐层缝合腹外肌腱膜、深筋膜、浅筋膜, 皮肤切口用创可贴拉拢对合或用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取常规的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打开腹股沟管, 将提睾肌后找到疝囊, 于高位游离疝囊并行结扎术, 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见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医源性隐睾、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腹腔内器官通过腹壁的缺损或间隙等薄弱环节向体表突出, 其临床特征是在体表可以见到突出包块。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 属于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形成一个袋形突出的腹膜鞘状突, 鞘状突沿连接位于后腹膜的睾丸与阴囊底部的睾丸引带下降, 而睾丸则随鞘状突下降至阴囊内。正常状况下, 鞘状突于出生前后逐渐萎缩闭塞, 或形成与腹膜腔不再相通的睾丸固有鞘膜腔。如发育异常, 腹膜鞘状突仍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状态, 在哭吵、咳嗽、便秘等各种诱因导致腹压增高后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 即形成了腹股沟斜疝[3]。一般来说, 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随躯体的生长, 腹肌可逐渐强壮, 疝块有消失的可能。但6个月以上者一般不会自行愈合, 随着患儿的年龄增长, 疝块也逐渐增大, 导致发生急性嵌顿的概率增加。如果发生急性嵌顿, 可破坏腹股沟管以及肠管或卵巢等脏器, 导致喂养困难、营养不良等后果,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严重者还可造成睾丸萎缩或坏死等。因此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成人的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不同, 成人的腹股沟斜疝往往需要作修补手术, 而小儿腹股沟斜疝只需准确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根治目的[4]。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很多, 包括传统经腹股沟的、经阴囊根部开口的或经外环口处开口的等手术方式。虽然近年来,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以其微创、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获得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但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熟练技术, 并有较完善的器械作保证, 故难以在基层普及[5]。因此, 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案。与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术式相比,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由于切口较小,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将对腹股沟管的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 同时减轻了对精索的游离刺激, 所造成的手术副损伤较小, 而且简化了手术步骤, 缩短了手术时间;此外, 切口采用与下腹部皮肤纹理一致的横切口, 采用皮内缝合或无需缝合, 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 符合微创原则及美学观点, 易为患儿及家长所接受[6]。

本研究中, 采用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优于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治疗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果显示, 下腹横纹肌小切口手术联合皮内缝合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兵.微创小横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70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1) :253-254.

[2]Ameh EA.Morbidity and morality od inguinal hernia in the newbom.Niger Poslgrad Med J, 2002, 9 (4) :233-234.

[3]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08.

[4]韩晓军, 欧扬, 苏梅, 等.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115-116.

[5]王果, 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25.

中下腹手术 篇6

患者, 30岁, 因停经49天, 阴道少量流血伴中下腹隐痛1周于2009年4月8日第1次入院。平素月经规则, G2P1, 于2007年10月在外院行剖宫产1次, 末次月经:2009年2月20日。停经35天自测尿HCG阳性, 早孕反应不明显, 1周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伴下腹正中隐痛, 未予重视, 入院当日门诊B超检查示:子宫内切面径86 mm×49 mm×92 mm, 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内见一变形孕囊36 mm×19 mm×18 mm, 形态不规则, 内见少许胚胎组织, 未见原始卵黄囊, 未见心管搏动, 周边见环状CDFI血流信号。孕囊部分突入宫腔内, 孕囊外缘距子宫浆膜2 mm, 宫腔增宽48 mm, 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双附件未见异常。门诊以“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收入院。入院检查:T 36.7℃, P 80/min, BP 90/60 mmHg, R 20/min。患者自主体位, 精神状态好, 腹软, 下腹部有一约8 cm横形手术瘢痕, 下腹正中轻压痛, 无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 见少许鲜红色血性分泌物, 无味;宫颈轻度炎症, 宫颈外口紧闭, 轻微举痛, 子宫稍增大, 有轻压痛;双附件区未扪及异常。Hb 120 g/L, 血β-HCG 3660 9.29 U/L, 孕酮81.8 nmol/L。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入院诊断: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于2009年4月8日至4月12日予甲氨蝶呤 (MTX) 20 mg 肌内注射 , 每日1次, 小剂量化疗, 同时予米非司酮25 mg 口服, 每日2次, 共150 mg。阴道少量流血, 4月12日血β-HCG 42339.87 U/L, 孕酮54.8 nmol/L, 15日再次以MTX 100 mg静脉滴注, 17日晨患者阴道大量流血1次, 约100 ml自行好转, 18日血β-HCG 25552.66 U/L, 孕酮37.7 nmol/L。考虑经积极地药物治疗HCG下降不理想, 患者仍有反复阴道流血, 2009年4月21日在备血、备子宫切除术、术前谈话签字情况下, 在手术室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 术前B超检查探及子宫前壁下段占位病变约4 cm×5 cm×4 cm, 用小号弯卵圆钳伸入瘢痕下方, 钳取陈旧性组织物约10 g送病理检查, 病理回报:退变胎盘绒毛和出血坏死物。B超检查示:宫内组织物大部分取净时, 见宫口大量活动性出血, 遂停止操作, 宫颈注射缩宫素20 U、欣母沛 (卡前列素) 250 μg, 米索前列醇400 μg塞肛。术后3天患者阴道大量鲜血涌出, 未伴腹痛, B超检查示:子宫浆膜层连续, 宫腔内见不均质回声团块, 约25 mm×11 mm×13 mm, 边缘模糊。复查血β-HCG 9346.25 U/L, 孕酮25.0 nmol/L, 血红蛋白79 g/L。因患者年轻,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建议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遂于当日下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并在局部注入MTX 50 mg,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 阴道流血明显减少, 3天后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示:Hb 78 g/L, ALT 70 U/L, AST 72 U/L, 予以护肝对症治疗。2009年4月30日阴道无流血, B超检查示:子宫前壁瘢痕处浆膜层厚1.9 mm, 内见条状血流信号, 宫腔内见不均质回声团块图像, 约11 mm×6 mm×9 mm, 患者坚决要求出院观察。5天后 (2009年5月5日) 因“阴道流血1天”第2次入院, 入院后查血β-HCG 2869.31 U/L, 孕酮7.0 nmol/L, Hb 75 g/L, B超检查示:子宫内切面径60 mm×50 mm×57 mm, 形态失常, 体积肿大, 前壁下段肌层内见不均质回声光团, 约35 mm×33 mm×34 mm, 顶端距浆膜层1.5 mm, 浆膜层连续。入院后予抗感染、止血对症支持治疗。6天后患者自觉一般情况稳定, 无阴道流血, 再次坚决要求出院, 劝说无效, 签字后按自动出院办理。出院后3天 (2009年5月14日) 患者再因“阴道流血量多”第3次入院, 血β-HCG 768.55 U/L, 孕酮2.5 nmol/L, Hb 102 g/L, 予以促进宫缩、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 但阴道仍断续流血。入院后第2天下午突然阴道涌出大量血液, 对症治疗后好转, 复查Hb 74 g/L。患者及家属认为治疗效果不佳, 病情反复, 要求转院治疗, 第3次强行出院。

2 讨 论

罗新 (妇产科主任医师)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cesarean scars pregnancy, CSP) 作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我科收治了多例此类患者, 因诊断时间、入院前诊治情况及个体差异等不同, 预后相差很大, 有药物治疗完全治愈的个例, 也有因入院在其他医院处理不当而病情较重, 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最终为挽救性命而致切除子宫的个案。由此可见, 同样的疾病结局可以截然不同, 早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故而请全科及妇产科B超室医师一同复习文献共同讨论, 深入认识诊治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此类病例的判断及认识水平, 以增加在日后的诊疗过程中的经验。

蒋学风 (妇产科学博士) :CSP发病的原因至今没有明确的阐述, 现在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病因可能是受精卵着床时穿透剖宫产瘢痕处的微小裂隙着床所致。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平滑肌纤维细胞变性, 瘢痕处结缔组织宽大, 子宫肌层的连续性中断, 剖宫产瘢痕处内膜不连续, 再次妊娠时孕卵着床于缺乏内膜的瘢痕处便导致CSP。据报道,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进行人工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子宫浆膜下妊娠, 病理证实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中并凸向浆膜下。当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错位及感染, 愈合不良可能致CSP。CSP与子宫内膜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也有一定关系, 当受精卵着床后, 血供不足使滋养细胞向深层浸润种植而发病。这就给我们一些提示, 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尽量避免瘢痕子宫病史, 对待瘢痕子宫患者日后再次妊娠早期即应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胚胎所在位置, 妊娠晚期应再次彩超检查有无胎盘植入等情况。

徐建平 (妇产科主任医师) :本病例入院后我科诊断还是及时、明确的, 从病史来看CSP多有剖宫产史, 就目前资料显示其发病时间与手术间隔年限无相关性, 与是否行新式或古典式剖宫产方式无明显相关。CSP患者在停经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可以伴或不伴有腹痛。此类疾病目前仍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随着瘢痕部位孕囊的增大, 治疗更加棘手, 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血β-HCG及孕酮既可以作为重要的诊断参考, 又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当然经阴道二维或三维超声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刘建强 (产前诊断中心B超室副主任医师)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详细描述孕囊所在的具体部位与剖宫产瘢痕的关系, 孕囊外子宫浆膜层的厚度, 子宫内膜腔的形态等。近年来随着CSP发病率逐渐增高, 妇产科临床医师与妇产科B超室的沟通得以加强, 经验也渐渐增多, 认识不断提高。超声为此病提供了很高的诊断及治疗参考价值。由于绒毛植入原剖宫产手术瘢痕, 胚囊被部分子宫肌层覆盖, 向前壁突出, 超声显示为囊性或混合性包块, 但如果充盈的膀胱与胚囊之间无子宫肌组织, 我们会警惕传统意义上的异位妊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也是十分重要的参数, 子宫血流可表现为正常或稍丰富, 主要是由于包块为绒毛坏死出血, 其内多无血流显示或仅少许星状血流。

王晓玉 (妇产科主任医师) :文献研究报道MRI作为无创检查, 有其特殊的诊断意义, 因其能通过多维图像清楚地分辨子宫内膜腔、剖宫产瘢痕和孕囊的关系, 能通过MRI图像观察到异位妊娠的特异性表现, 即出血块内部的树状结构, 这是超声检查所不及的。但是MRI检查费用昂贵, 鉴于超声彩色多普勒提供比较准确的描述, 故MRI目前在临床上不作为首选。我认为这类患者如若在基层医院, 当影像科室相对不健全, 且患者的病情又扑塑迷离, 因潜在危险又不能提供肯定的妊娠部位图像描述, 应立即转诊至有条件的上级医院诊治, 否则会延误早期诊断及治疗。

罗新 (妇产科主任医师) :前面大家谈了许多诊断问题, 该患者的诊断是明确的, 治疗也是及时的, 而效果虽肯定, 但由于病情凶险, 出血症状反复, 因此如何处理, 何时用何种方法处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谢杏美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CSP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否则可能导致子宫破裂及非常凶险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B超监测下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术和手术治疗, 但是各种方法适应证值得商榷。药物治疗主要使用MTX、5氟尿嘧啶、米非司酮, MTX包括全身用药和局部注射。如果孕囊侵入的部位较为表浅, 仅部分侵入剖宫产瘢痕处, 大部分凸向子宫内膜, 可在B超监测下清宫, 多可以直接清除或部分清除孕囊而达到治疗目的。X线介入局部化疗加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起到迅速显著的减少出血之目的, 由于X线介入治疗多为短暂性, 以后血管可以复通, 较少影响生育功能, 可以为保全子宫进行其他微创非手术治疗提供保障和时间。

罗晓青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本病例在药物治疗、B超下清宫、X线介入局部化疗及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治疗等多重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血β-HCG由最初的36609.29 U/L降至768.55 U/L, 孕酮由81.8 nmol/L降至2.5 nmol/L, 但患者3次均坚决要求出院, 而中断了进一步治疗。如果孕囊包块较大, 且侵入肌层较深甚至靠近浆膜层, 可能会间断性大出血, 虽然非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 但最终可能仍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宫腔镜下切除主要向宫腔内突出的妊娠病灶, 开腹则主要做向浆膜突出病灶的挖除术、子宫次全切、全切术等。因为本病多为育龄妇女, 多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就现在技术来看, 一般来讲子宫切除术除非是在大出血为挽救生命时或是早期延误了病情时才执行, 或当切口瘢痕妊娠块体积比妊娠子宫还大且药物止血失败的情况下才选择。我认为现在的血β-HCG滴度仍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继续动态监测血β-HCG的变化, 包块可期待其自然吸收。

罗新 (妇产科主任医师)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患者起初的血β-HCG滴度高, 说明滋养细胞活性强, 若一开始就行手术挖除妊娠病灶, 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而致保守性手术失败, 甚至术中不得不切除子宫。②先行非手术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经治疗血β-HCG 降到768.55 U/L, 孕酮降到2.5 nmol/L。③由于患者反复出现阴道流血, 且一度量较多致使Hb下降, 患者因恐惧而依从性较差, 稍有好转或阴道流血一停止立即要求签字出院, 致使病情反复不稳定。但CSP手术指征究竟该如何选择, 仍是我们日后需进一步积累临床经验逐渐认识的重要问题。现就本例患者而言, 我们至少可从中获得如下临床经验:①CSP近年已由罕见病逐渐跃升为较常见的妊娠性疾病, 是异位妊娠的特殊类型。②CSP发生在剖宫产后的时间不等, 据目前经验来看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有些肌壁间子宫肌瘤过大, 已严重压迫内膜, 剔除术中可能已贯通子宫全层, 此类患者日后是否会发生CSP仍需进一步观察, 虽然目前尚没有报道, 但是应该考虑的。③CSP一定要做到, 也能够做到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 希望通过讨论引起全科医生对CSP高度重视,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 遇到“无痛性阴道流血”患者, 应想到此病。④详细询问其既往病史, 在填写B超检查单时请详细注明该患者的剖宫产病史, 以便超声科医生警惕有针对性地检查相应部位有无异常。⑤此病在诊断过程中, 要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等, 与滋养细胞疾病加以鉴别, 有不少报道早期拟诊为绒癌进行化疗, 也有未明确诊断就盲目清宫者, 但均为不恰当的方法。⑥治疗方面:虽无固定的模式或统一公认的治疗措施, 但对于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宜先行药物保守治疗, 进而视病情作X线介入局部化疗及子宫动脉栓塞, 必要时根据病情行宫腔镜下电切或开腹切除病灶的治疗顺序还是可取的。⑦在MTX治疗过程中, 目前我科仍沿用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监测方案, 即化疗第1、4、7天分别监测血β-HCG及孕酮的变化情况, 如果第7天血β-HCG较第1天下降15%以下, 则追加MTX 50 mg的方式对及早发现的CSP有效。但是我们还要积极总结经验并与国内专家交流, 希望尽早制定出治疗CSP有效、统一的治疗流程。⑧CSP切不可盲目清宫, 清宫术可清除宫腔及宫颈管内的绒毛组织, 但不能清除植入瘢痕内的绒毛组织, 因而子宫不能很好收缩。若行清宫术一定是在血源、手术条件等都准备的前提下进行。⑨切除子宫无论从心理及生理上都让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 并且妊娠病灶多已使得子宫肌层及局部内膜层破坏较多, 手术挖除病灶的同时, 缩小了内膜面积并可能改变了子宫的形状, 若手术中影响了子宫动脉上行支的部分血液循环, 则有可能影响子宫及卵巢的血供, 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日后的月经, 保留子宫的手术治疗再次妊娠的结局值得关注。⑩血β-HCG和孕酮仍是监测病情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临床参考价值确切。包块消失的预后时间不等, 以往药物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妊娠包块大约3个月到半年完全消失。

3 后 记

2009年5月18日患者及家属第3次坚决要求出院。当日就诊外院, 血β-HCG 813.59 U/L, 再次予米非司酮50 mg, 每天2次, 口服3天。5月21日血β-HCG 853.59 U/L, 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 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经从外院查阅病历并向管床医生了解, 该院科内讨论建议患者行宫腔镜检查以了解宫腔情况或再次以MTX 75 mg肌内注射, 但仍遭患者拒绝, 考虑到血β-HCG 800 U/L以上居高不下, 最终于5月27日行腹式子宫切开“取胚术”, 术中见子宫颈部稍膨隆, 取子宫颈上段横切口约1.5 cm切开子宫, 以圈钳探查宫腔, 宫腔内靠近原瘢痕处有一增大的包块, 其与宫腔壁连接, 分离包块后未见明显出血, 并将子宫下段瘢痕切除, 后连续缝合子宫。手术顺利, 术中、术后出血少。术中切除组织物病理检查示:① (瘢痕部位妊娠组织) 为坏死病变早期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② (子宫瘢痕) 为平滑肌间纤维增生、瘢痕化, 伴炎性细胞反应, 缺少蜕膜组织。术后第4天血β-HCG 44.37 U/L, 术后第7天血β-HCG 16.72 U/L, 6月3日出院, 1周后门诊复查血β-HCG达正常水平。1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 术后2个月再回我院门诊复查, 一般情况好, 其诉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以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中下腹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8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患者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方法;观察组(44例):男18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4~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25±11.26)岁;对照组(44例):男16例,女2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3~7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6±12.29)岁;观察两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对于对照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临床选择B超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主要选择GEP5超声诊断仪实施疾病诊断,控制凸阵探头的频率为3.5 MHz,针对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的右下腹展开横向扫查以及纵向扫查,针对患者的回声情况加以认真观察分析[2]。

1.2.2观察组方法:对于观察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将具有完整B超检查资料的对照组44例,选择GE多层螺旋CT进行右下腹部检查,主要技术参数:层厚5 mm、层间距5 mm,平扫+增ā,并进行薄层后处理三维观察[3]。将所得CT检查资料与对照组B超检查对比分析,以获得CT检查对右下腹疼痛患者的影像学特怔性表现[4]。对两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检查后,通过对比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满意度以突出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所有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诊断数据统计学分析,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满意度均实施χ2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对于对照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临床实施病理诊断后发现,患有急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20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12例,患有盲肠炎疾病患者8例,患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2例,患有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例。临床实施B超检查后发现,患有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16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疾病患者10例,患有盲肠炎疾病患者6例,未发现患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及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2.73%;对于观察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临床实施病理诊断后发现,患有急性阑尾炎疾病的患者18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12例,患有盲肠炎疾病患者10例,患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2例,患有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例。临床实施CT检查后发现,患有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18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疾病患者12例,患有盲肠炎疾病患者8例,患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2例,患有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在诊断准确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2.2 诊断满意度:

对照组44例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中,诊断非常满意患者13例,诊断基本满意患者22例,诊断不满意患者9例,诊断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44例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中,诊断非常满意患者25例,诊断基本满意患者17例,诊断不满意患者2例,诊断满意度为95.45%;在诊断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对于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于临床未表现出显著的疾病特异性,往往会表现出交叉感染的情况,从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导致疾病诊断漏诊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对于阑尾炎疾病、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疾病以及盲结肠炎等系列疾病的患者较易表现出右下腹疼痛症状[5]。

针对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临床选择CT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表现出对患者实施扫描的范围较大、需要的时间较短、扫描的分辨率较高以及操作较为便捷等系列优点,针对急性右下腹疼痛疾病可以做到准确鉴别诊断。

本次研究中,采用CT检查的观察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同采用B超检查的对照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进行比较,最终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诊断满意度均呈现为显著的提高,凸显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在进行疾病鉴别诊断过程中,选择CT检查的方法有效完成,除了可以对疾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之外,可以将诊断满意度显著提高,从而为急性右下腹疼痛疾病的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显著提高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鹏,杨军,李永亮,等.急性右下腹疼痛的MS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0):1420-1426.

[2]冯华军,孙秀华,熊虎.多层螺旋CT对急性右下腹疼痛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4,20(14):35-36.

[3]施久刚.MS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77-79.

[4]冯华军,孙秀华,熊虎.多层螺旋CT对急性右下腹疼痛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刊,2014,49(6):80-82.

上一篇:宗教组织下一篇:不同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