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手术安全

2024-06-09

手术室手术安全(精选12篇)

手术室手术安全 篇1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 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1]。由于手术室病种多样、难度大, 在护理中难免会出现差错, 影响患者手术质量及术后的康复。有学者指出在临床护理工作大多为平凡、琐碎事情的重复, 而通过细节护理可以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服务质量, 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的意义[2,3]。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4年2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患者,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患者100例, 手术类型为胃肠手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手术等, 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男2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 (50.3±17.3) 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51.8±18.5)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方法, 术前常规消毒、铺巾, 采用腰麻, 摆放患者体位, 配合医生手术, 术后陪同患者入病房。研究组加用细节护理, 具体如下。

1.2.1 规范流程

制定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做到责任到人。

1.2.2 仪器检测

手术前, 仔细检查器械、管道连接是否紧密, 有无漏气现象, 保证仪器工作正常。

1.2.3 增加沟通

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 介绍手术方法、手术医生, 讲解手术的目的。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中借助表情、微笑的眼神来拉近护患之间的感情。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正性经验, 缓解患者担忧情绪, 努力让患者对护士产生信赖与信任感,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护士要给予患者手术医生技艺高超、水平佳的心理暗示, 让患者对护士和医生产生信任感。

1.2.4 心理护理

护士要尊重患者, 遮蔽患者隐私部位。给予患者肢体安慰, 如在患者接受麻醉、消毒的时候, 护士可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强其安全感。在患者进行手术时, 播放优美的音乐, 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分散注意力, 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3]。

1.2.5 规范化语言

在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后, 护士对患者进行询问“您觉得房间的温度怎么样”, 对外露部位采用毛巾覆盖保暖[4]。在患者接受静脉麻醉前, 和患者提前打招呼“现在要对您进行静脉穿刺麻醉, 可能会有一些痛”。

1.2.6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及时把成功的信息传达给患者, 做好六査十二对四到位制度, 为患者擦净血迹送患者入病房。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和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 (1) 护理缺陷, 包括手术器械数量不符、漏签医嘱、手术护理环节差错、手术物品准备不齐等。 (2) 护理质量满意度, 对患者发放调查表, 调查表由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技能3项组成, 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 对照组为1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7.92,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为 (92.5±2.7) 分, 与对照组的 (71.2±1.6) 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4, P<0.05) 。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如何将手术室护理做好、做到位成为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有学者指出关注护理细节, 是确保手术安全, 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4]。本次研究发现接受细节护理的研究组在护理缺陷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可以看出细节护理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同样有学者对23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 分别接受优质的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 结果发现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5]。还有学者指出通过细节护理可以完善手术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能, 从而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6]。因此, 本次研究认为通过细节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 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 研究组加用细节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和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 对照组为1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细节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 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君, 汤丰榕, 徐丽娟, 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4 (28) :1395-1396.

[2]林娜.40例手术患者于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8) :132-133.

[3]王菊凤.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21) :52-53.

[4]郝凤琴, 何应珠.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4, 3 (5) :46.

[5]朱黎药.手术室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J].交通医学, 2013, 17 (1) :112.

[6]刘美想, 史素云.浅谈手术室护士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 14 (3) :44.

手术室手术安全 篇2

一、手术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一)主管医生根据科室工作常规,做好下列术前准备工作:

1、病人评估包括病史和体检,并记录在病历上;对于急诊手术病人,至少须完成首次病程录。

2、常规诊断性检查:血常规、尿液分析、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等;专科检查项目根据各专科规定,并把检查结果归入病历;在院病人住院时间超过两周,术前应重新对病人进行检查。

3、完成术前小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

4、重大手术、疑难重危手术、毁损性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在术前一周内进行术前讨论,同进这类手术必须审批,具体见本制度二条之规定。

5、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择期手术),由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包括备皮等)。术者应详细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作好术前访视。

(二)术前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手术解释和教育、沟通工作,并记录在病程录上。内容包括拟进行的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其它可供病人选择的手术和非手术疗法、术中和术后可能使用的血液、血制品及使用所带来的风险,其它可供选择的替代品等。

(三)实施手术前,必须经患者、患者家属或单位签字同意。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作出处理意见并报科主任、医务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执行。

(四)、除急诊手术外,手术前一天由主管医生填写手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麻醉人员应于术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认真作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二、手术审批制度

为了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要求各科室在术前进行审批:

(一)常规手术

1、一级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情况下,由高年资住院医师代理审批)。

2、二级手术由高年资主治审批。

3、三级手术由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批。

4、四级手术及跨专业复合型手术均应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全院性讨论,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签署意见后上报医务科。

(二)高度风险手术

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审批后再签发手术通知单。

(三)、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由值班医师通知并施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批。原则上应由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要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

(四)、其他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执外国或港、澳、台护照的。

2、被手术者系省、市一级保健对象的。

3、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已经或预期或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本院因术后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的。

6、院外医师会诊主持手术的(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7、器官移植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备案,由医务科提交业务副院长或院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再签发手术室通知单。

(五)外出会诊手术

本院执业医师受邀到本市外单位或外地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规范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三、手术实施

1、麻醉医师负责根据病人病情和所施行的手术,监测病人在术中和术后一定时间内的生理状况,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决定下一步对策。

2、术者负有组织与指导全部手术过程,保证手术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负责。其他人员必须听从术者的指挥,各司其职,不得失职或不按规程办事。

3、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医务科、业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处理。

4、术中切除的任何组织标本均需送病理检查,手术医师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整填写“病理标本送检单”,交与巡回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将手续完备的标本及时送病理科检查。

5、手术医生必须及时追踪病理检查结果,如病人在出病理结果前已出院,必须告诉病人复诊时间。对医生未估计的异常病理结果,主管医生应及时联系病人,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6、需急诊手术时,如值班医师无相应手术资格,应向二级值班医师汇报,在其指导下实施手术,必要时汇报科主任。

四、手术相关记录

l、术前要完成术前小结、第一手术者和麻醉医师查看病人的记录,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应有术前讨论记录。

2、手术者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书写。具体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床位号、病历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得理等。

3、参加手术的医师患者术后及时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手术中所见(病灶描述)、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4、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术中的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等的记录。

5、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应及时记录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用药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等。

6、急诊手术、超越值班医师级别的手术、需有二线值班医师查看手术相关记录的签字。

五、手术相关的核对

(一)对涉及一侧身体或四肢的手术部位,在术前必须由手术医生负责用不褪色的记号笔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记,如:左右附件。

(二)手术部位的核对包括下列步骤:

1、术前病人所在科室护士如病房、观察室、急诊室必须:

(1)核对相关的病历资料如知情同意、病史和体格检查、病程记录和手术安排中有关手术总位的记录,并在术前病人评估记录单上记录;

(2)当手术部位未作标记或不吻合时立即通知主刀医生。

2、手术室护士在诱导麻醉前通过与病人交谈来核对手术部位。

3、在给手术病人摆放手术体位时,主刀医生及整个手术小组再次核对手术标记部位、X光片和其他检查报告及病历记录。

4、主刀医生对确保在正确的手术部位进行手术最终责任。

六、手术病人交接班制度

由于手术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医生必须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交接班,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手术、治疗、护理的连贯。

(一)术前交接

1、病房择期手术病人(局麻病人除外)的术前交接:

由病房护士先核对病人的检查单,然后再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包括: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拟手术名称;术前病人检查单;术前用药;心理状态等。

2、局麻、急诊手术病人的术前交接:

此类由所在科室护士核对病人身份并根据医嘱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和术前给药;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工送至手术室;急诊手术病人由主管医生/护士送至手术室门口并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接,同时核对病人姓名、床号、病历号、术前用药、术前准备情况等,并直接把病人推入手术间。

(二)术后交接

1、局麻病人术后交接:术后由手术医生/护工(根据需要)护送至病房并与病区责任护士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及用药。麻醉医生检查麻醉记录单及各项记录是否完整并放入病历规定的位置;医生、护士评估病人后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接以下内容:(1)病史;(2)论断;(3)手术名称;(4)麻醉方式;(5)术中生命体征;(6)出血量;(7)尿量;(8)补液;(9)输血量;(10)末次化验报告;(11)术中特殊用药;(12)术中抢救情况;(13)静脉通路及现用药;(14)特殊管道名称及部位;(15)皮肤完整情况;(16)病人随身物品;(17)病人所属科室及主管医生;

十五、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标准(试行)

妇科一级手术:

1、前庭大腺囊袋形切开术

2、宫颈扩张刮宫术

3、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4、前庭大腺囊肿切除术

5、处女膜闭锁切开术

6、阴道横、纵膈切开术

7、阴道壁小肿瘤切除术

8、后穹窿穿刺术

9、会阴正中或侧切切除术

10、宫颈活组织检查

1、会阴I-Ⅱ度裂伤修补术

12、宫颈电烙术、激光、宫颈Leep切除术

13、子宫颈内口环扎术

14、官颈冷冻术

15、外倒转术

16、宫腔填塞术

17、经阴道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

18、宫内避孕器取出术

19、外阴出血清除术

20、宫颈息肉摘除术

21、宫内避孕器放置术

22、宫腔镜诊断术

妇科二级手术:

1、输卵管切除术

2、卵巢切开探查术

3、卵巢切除术

4、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5、卵巢楔形切除术

6、卵巢脓肿切除术

7、子宫悬吊术

8、子宫骶韧带缩短术

9、子宫圆韧带缩短术

10、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11、阴蒂切除术

12、单纯性外阴切除术

13、输卵管造口术

14、疑难阴道壁肿瘤切除术

15、阴道陈旧性裂伤修补术

16、输卵管成形术

17、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18、阴道闭锁切开术

19、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20、宫颈裂伤修补术

21、阴式输卵管结扎术

22、嵌顿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23、子宫穿孔修补术

24、阔韧带叶间囊肿摘除术

25、子宫内翻复位术

26、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27、子宫颈肌瘤挖除术

28、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29、阴道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后壁修补术30、腹腔镜子宫切除(含全切、次全切)

31、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

妇科三级手术

1、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3、子宫颈残端切除术

3、子宫破裂修补术或切除术

4、阴道直肠瘘修补术

5、阴道膀胱瘘修补术

6、子宫畸形矫正术

7、输卵管宫角植入术

8、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

9、输卵管吻合术

10、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切除术

妇科四级手术

1、外阴根治性切除术

2、阴道成形术

3、次根治性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4、科研项目及新开展重大手术

5、腹腔镜下Burch

6、前路IVS

7、后路IVS

8、双附件+子宫+盆腔淋巴清扫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本制度所指的手术医师是指术者,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代替。

2、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3、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4、手术安全检查由麻醉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如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则由术者主持并填写表格。

5、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6、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7、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8、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9、医院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10、《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案中保管。

11、手术科室病房与手术室之间要建立交接制度,并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逐项交接。

十七、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为确保手术患者生命安全,保证医疗质量,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要须对患者进行客观的手术风险评估,制订安全有效、费用最低的手术方案;当术中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最终目是得到最佳的手术效果。特制订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1、开展手术风险评估,是落实卫生部《2009-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3).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发生错误;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提高安全用药;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开展手术风险评估的前提是严格执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务科、护理部及院感科是手术风险的职能管理部门。存在重大手术安全隐患和出现不良后果时应向相关职能报告,并妥善处置。

3、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病历书写、必需的检验检查、主刀医师亲自检查病人并参加术前讨论、必需的会诊、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等。

4、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以及拟实施手术风险的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须按《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患者手术风险评估表》中内容逐项评估。

5、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会诊。也可向医务科报告,申请组织院内会诊。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

6、根据评估结果和术前讨论意见,制订出安全、有效、费用最少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注意术中监护与输血选择的适宜性,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强调手术与麻醉知情同意书的完整性、注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并有书面同意书,以及病人的身份及手术部位的识别标识及核查。

7、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术后特殊治疗项目的处置与交代、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手术记录与病程记录。

《手术安全核对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使用说明

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一,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O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Ⅲ类手术切口(清洁一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手术室手术安全 篇3

【关键词】探讨;手术室儿童;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干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65-02

手术室作为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儿童由于年级较小,自身的免疫力较低,手术室与患儿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一个疏忽大意导致的护理差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做好手术室内的安全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由此,研究选取特定时间收拾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分析安全隐患干预在手术室儿童护理过程中的影响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患儿共11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男女比30:26,年龄1.5-13岁,平均(7.12±2.11)岁;研究组56例,男女比29:27,年龄1.6-14岁,平均(7.03±2.32)岁。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心理、手术、饮食等相关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安全隐患干预:建立安全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护理人员数显需要对于护理工作形成充分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此案去正确的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隐患的发生率;⑴建立术前访视制度,了解患儿病情以及基本情况后,详细记录在访视单上,巡回护士以通知单为依据看望手术患儿。⑵术前,需要与手术患儿家长再次核对相关信息,交接工作时双方对患儿的报告单进行填写。⑶进入手术间后,麻醉前与医师核对患儿身份以及手术部位,核查无误后三房签字确认,手术开始前同样需要医师、麻醉师以及护士三方核对信息,手术后三方再次确认患儿的信息情况,包括身份、病理报告等。

1.3疗效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差错发生率情况,指标包括治疗差错、标本差错以及延误手术差错等[2]。记录两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以本院自拟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为依据进行统计,总分为100分,每天2分,共50道题,其中0-30分不满意,31-60分基本满意,61-90分满意,91-100分为非常满意[3]。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包统计进行分析,用标准差(x±s)表示一般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差错发生率情况

研究组差错发生率3.57%(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7.86%(10/56),二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1%(55/56),较之于对照组的82.14%(46/56)更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不仅是手术的重要场所,而且是抢救的重要场所,主要是因为手术室护理效果在对操作差错发生率具有较大的重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即疏忽大意可导致的护理差错,其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做好手术室内的安全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2予以不同护理方案护理的接受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现应用安全隐患干预应用于手术室儿童护理中的效果令人满意。

本研究各项结果显示:研究组差错发生率3.57%(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7.86%(10/56),二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1%(55/56),较之于对照组的82.14%(46/56)更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安全隐患干预于手术室儿童护理中的效果令人满意。应用安全隐患干预后。手术室儿童手术差错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降低,且患儿及家属的服务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安全隐患干预可作为手术室儿童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实施。但受到时间以及环境、样本量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各项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手术室儿童手术护理中应用安全隐患干预的效果令人满意,可有效降低出现差错的概率,且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霞.安全隐患干预在手术室儿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10(10):94.

[2]相亚美.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9):1301-1303.

[3]严文萍.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124-125.

手术室手术安全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12月行白内障手术6301例6323 (眼) , 年龄3个月~103岁。全身麻醉手术162例, 表面麻醉手术6161例。日高峰手术量为109台, 手术时间集中在10Am~2Pm。手术最短时间8min, 最长时间30min。

1.2 护理安全管理

1.2.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有密切的关系, 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 树立"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 增强手术室护士知法、守法、依法,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1.2.2 加强业务学习

制定白内障各种手术方式配合的工作指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白内障手术的步骤及手术部位的解剖特点, 白内障超声乳化机、手术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各种手术物品的特点及用途, 制定详细的手术配合工作指引, 使护士在工作中有制度可依。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专科理论、相关学科疾病知识的学习, 了解国内外手术室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1.2.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手术室的核心制度, 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六查"、"十二对"、"五到位"。六查:接患者时查、患者进手术间时查、滴表面麻醉药时查、术野皮肤消毒前查、手术开始时查、手术结束时查。十二对: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眼别、手术医生、药物过敏史、人工晶体测量结果。五到位:急救药物品、所需物品药品、超声乳化机、人工晶体、氧气。

1.2.4 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采用组长负责制, 各类职称、各层次护理人员合理搭配。手术室全天开放, 但白内障手术集中在10:30Am~3Pm, 而且手术量大, 手术室采用弹性排班, 打破传统的排班方法, 除了中班 (8Am~3Pm) 外, 还增加了10:30Am~17:30Pm的班次, 保证了中午繁忙时段有足够的护理人员, 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1.2.5 手术环境的管理

手术室布局合理, 符合洁、污分开的要求。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限制参观人数, 患上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间。患者进入手术室必须使用手术交换车, 以保持手术间的洁净度, 防止污染源传播。手术间的回风口每天擦拭清洁一次, 空调的新风入口过滤网及低效过滤网每周清洁一次。洁净手术间利用至少三级空气过滤的空气洁净技术措施, 达到对手术间的消毒灭菌及清除空气中的微粒, 使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等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卫生标准。定期监测洁净手术间的细菌浓度、压力、风量和洁净度级别。一般温度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40%~60%。

1.2.6 手术物品的管理

手术器械的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3]。一般手术器械的清洗程序是:术毕立即用1:200的朗索医用多酶低泡清洗剂浸泡5min, 然后清水冲洗干净, 上油, 烘干后立即打包。超声乳化灌注管、超声手柄、I/A手柄用后及时用加压纯净水冲洗干净, 再用氧气吹干。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对于耐高温、高压、耐湿物品用高压蒸气灭菌, 它具有高效、方便、快速、安全、经济等特点;对于不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定期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制度进行管理, 使用时查看物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 检查灭菌效果、灭菌日期、有效期, 使用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分类处理, 不得重复使用。

1.2.7 无菌技术管理

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3]。手术人员要执行严格有效的洗手制度, 洗手方法分为三步: (1) 从取液器中取用3-5ml3M爱护佳洗手液涂抹双手至前臂肘上皮肤30s, 流动水冲洗干净; (2) 再取3-5ml3M爱护佳洗手液彻底揉擦双手至前臂肘上皮肤2min; (3) 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无菌毛巾擦干。洗手人员手带菌数5cfu/m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用品需两人核对消毒灭菌效果方可使用, 如疑污染立即更换。接台手术需更换手术大衣、手套。

1.2.8 患者的安全管理

白内障手术大部分患者是老年人, 手术室地面要保持干净清洁, 防止患者滑倒跌倒。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病的患者, 术中予吸氧, 必要时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 结果

6323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出现并发症, 无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术后无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危休戚相关。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手术, 如何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物品手术环境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由于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对该人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老年患者与跌倒直接相关的原因有:年龄与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动作不当等。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性的评估并做好防范措施, 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干燥, 防滑倒。由于老年患者反应比较慢, 要防止坠床的发生, 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7月至12月6323例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结果6323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出现并发症, 无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术后无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物品手术环境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手术室,白内障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49.

[2]闫荔, 赵国良, 赵萍.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管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5) :618-619.

手术室安全管理 篇5

时间: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52分)

1、接手术通知单的病人,手术室巡回护士应按病历、手术通知单、手腕带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有无标识)、是否禁食等。

2、各类手术器械打包前,应检查器械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功能是否良好。

3、术中输血用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用血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及时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

4、严禁在手术室使用明火,易燃易爆药品应固定有数并专柜上锁保存。氧气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5、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发出警报,停止洁净空调系统运转,切断电源及易燃气体通路,组织灭火及疏散人员。

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具体实施的三方分别为: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巡回护士。

二、问答题

1、手术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26分)答:

1、保持和患者之间有效的沟通。

2、核实患者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

3、防止患者跌落受伤。

4、患者术中体位的摆放。

5、保持持续的无菌操作。

6、器械清点查对制度的执行。

7、安全操作仪器设备。

8、防止皮肤损伤。

9、术中药物的使用以及输液、输血的管理。

10、术中进行适当的护理。

11、手术标本的送检。

12、各种一次性耗材的使用。

13、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等。

2、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是什么?(22分)

答:

1、接到停电通知后,了解停电时间,根据情况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筒、氧气枕、吸引器(蓄电池)等。

2、突然停电后,立即开启照明应急灯,并立即寻找抢救病人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任何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及病人。护士长或值班室人员立即与电工组联系,了解停电的原因及时间,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3、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备好氧气枕及简单呼吸器等,使用简单呼吸器维持呼吸。连硬麻醉及麻醉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手术人员在手术间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引起病人恐慌。

手术室手术安全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51-02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护理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安全隐患[1]。手术室护理缺陷会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在细节护理中护理人员围绕患者核心利益开展护理工作,并通过精细化手术室内工作进行护理风险的规避,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对细节护理管理的成效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90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包括36例女、54例男;有10例患者为妇产科手术、10例患者为泌尿外科手术、30例患者为普外科手术、40例患者为骨科手术;手术时间范围1.5~4.5小时,平均时间为(2.9±0.2)小时。90例患者中已经排除术前严重营养不良、神经系统存在疾病、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300毫升者。全部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组织手术室护士长、护士建立手术室细节护理小组,并通过细节护理管理会议进行管理方案的制定。②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技能培训,并通过开展经验座谈会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经验和技巧的传授、交流,使得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专项技能获得有效提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③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护士长组织护士在手术前进行手术器械、用药的检查,避免差错的出现。④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并对最近护理工作中出现错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升。

1.3疗效评价指标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内容有消毒隔离、护士配合、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对应分数分别为20分、30分、20分、30分,总分合计为100分,护理质量越高获得分数越高。运用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护理满意度,主要内容有护理舒适度、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手术室前准备、护理服务等,总分合计为100分。高于85分为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97.4±16.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9.4±3.6)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8.7±4.3)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9.4±4.3)分,对照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88.1±14.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7.3±2.7)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5.4±4.1)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6.2±3.6)分,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中2例不满意、3例满意、40例满意,满意度为95.6;对照组45例患者中8例不满意、5例满意、32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3]。细节护理中开展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不仅仅追求手术的有序完成,还关注患者术后恢复[4]。护理期间对手术中出现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5]。细节护理需以护理管理为依托,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护士配合得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将细节护理管理引入到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促进手术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7]。

参考文献:

[1]杨会仙.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02-103.

[2]朱学玲,常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46-247.

[3]于琼.浅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235-236.

[4]秦洁.PDCA循环在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18):389-389.

[5]刘雪春,俞莉,趙杉杉等.安全文化在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0):361-361.

[6]李景晓.人性化细节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182.

手术室连台手术安全管理及护理 篇7

1危险因素

1.1 忙碌紧张, 压力大

手术室护理人员既要求责任心强, 又面临劳动强度大的事实。连台手术使护理人员处于强应激性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极易致身心疲劳、情绪低落, 甚至出现体力不支、反应迟钝、思维障碍, 成为威胁患者手术安全的隐患之一[1]。

1.2 接错患者, 拿错病历

由于连台手术的特殊性, 往往一组护士要连续完成数台手术, 特别是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因情绪焦躁, 催促巡回护士在上一台手术尚未结束时, 就将下一台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 进行术前准备, 势必造成巡回护士忙乱, 导致接错患者、拿错病历等情况发生。

1.3 手术室环境因素

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 卫生规范执行不好, 对防护屏障使用不重视;连台手术期间, 人员多且流动性强, 手术室电动门频繁开关;再加上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因素, 不能满足手术室自净时间要求, 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1.4 器械的完整性检查及手术使用物品核对不到位

连台手术时间紧张, 频繁的术前准备和连台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常造成手术室护士将查对工作简化, 不能严格遵守查对制度, 极易忽视手术器械的完整性检查及手术使用物品的核对, 造成器械、器械零件及敷料遗留在患者体腔内。

1.5 电刀灼伤或压疮

巡回护士由于工作量大、术前准备时间短, 且需协助上台护士清点、清洁部分器械并更换手术体位变更所需器材等, 未仔细检查电刀负极板的黏贴, 未认真观察患者肢体及骨骼隆突处的保护措施是否恰当, 而造成灼伤、压疮或神经损伤等情况发生。

2安全管理

2.1 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区域划分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原则, 采用空气过滤净化系统来控制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连台手术间需空气消毒30min, 并加强对地面、墙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手术室入口洁污交替区域应设有隔离带, 并专人管理,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流程, 严格控制人流量。连台手术间必须严格实行外科洗手及手消毒, 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 工作人员在术中尽量减少活动, 避免大声说话、交谈、打喷嚏等,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在加强手术室医务人员管理的同时, 还应加强患者管理、物品消毒灭菌管理、医疗废物管理、隔离手术间管理等, 以有效控制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从而提高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率。

2.2 完善患者接送流程,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接患者时应严格执行接患者制度, 按当天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 认真核对患者。巡回护士接手术患者入手术间时应与麻醉医师再次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腕带、术前用药、术前准备、术中带药、药物过敏、皮肤、特殊感染、手术名称、手术同意书是否签字等情况。对于小儿、危重、昏迷、意识丧失的患者, 应与家属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再接患者。手术患者进入手术间后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核对患者后方可进行麻醉手术。

2.3 手术用物管理

手术用物准备要充分, 手术当天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尽可能备齐所有手术用物, 避免手术开始后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手术感染机会。可先准备第一台手术的布类敷料和器械, 第二台及以后的布类敷料和器械在上一台手术结束送出污染器械及用物后准备, 依此类推, 以免一次准备所有器械和敷料影响其他手术用物的周转并造成无菌包的污染和手术间混乱。一次性用品做到一人一用, 不重复使用, 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清点清楚后巡回护士及时清晰准确地记录。上一台手术用过的器械及剩下的纱布必须及时送出, 不得存放于手术间, 以防给下一台手术患者造成安全隐患及污染手术间, 上一台手术用过的器械、敷料及垃圾全部清理出手术间后才可打开下一台的无菌手术包。

2.4 手术室患者的护理管理

据患者具体手术部位的需要, 在手术医师的指导下, 正确摆放手术体位使患者舒适、安全, 术野充分暴露, 以免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正确使用体位垫, 减轻局部受压, 保护骨隆突部位;肢体勿过度伸展、旋转, 以免造成相应的神经损伤;约束带固定牢固、松紧适度, 过紧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压疮;减少因手术体位安置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电刀负极板一人一用, 黏贴结实, 以防交叉感染及灼伤。不可因连台手术时间紧、任务重而忽略工作中的每个小细节。

3安全护理

3.1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

护理人员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 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2]。手术室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业务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 是高质量完成连台手术的重要保障。

3.2 据手术大小和数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班次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台次和班次, 搭配合理, 各班分工负责, 若遇大量伤员应及时报告协调。合理安排公休假, 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3.3 重视连台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高手术疗效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 有利于患者对手术的配合, 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手术疗效。

3.4 加强教育与管理

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监督与管理并鼓励骨干参政, 激发医护人员的潜在能力, 提高工作效率, 保障安全措施到位。

手术是一项集体劳动, 无论手术的难易程度大小, 均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协作与参与。所有连台手术参加人员应统一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严密技术操作规程, 视患者如亲人, 处处为患者的健康安全着想, 以充分发挥连台手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萍萍.手术室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7, 19 (1) :64-65.

小议手术室护理安全 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

1 环境安全

手术室内清洁区、污染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应有明显标志, 清扫用具绝对分开, 定期消毒, 定期检查。手术间必须每天用动态三氧机消毒2次, 每次2h。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次。定期对消毒后 (无菌) 物品及消毒用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对存在的问题应分析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

2 器械物品的安全

手术所需要器械物品的功能和保证供给, 对手术的进行及保持手术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 对特殊器械、精密仪器等庆实行定点放置, 专人管理以保障供给, 对每一器械的功能也应定期检修, 对已灭菌的无菌物品应统一放置无菌储藏室, 有效期为一周, 每日清理过期器械/敷料1次;每周整理消毒容器, 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 落实执行者。

3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要做到“三个100%“和“四严格”, 即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保持清洁无菌, 空气培养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各类器械包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合格率达100%;手术大夫、护士手细菌培养合格率100%。四严格是严格核对各类缝合线、无菌手套, 无菌纱布、引留管等的有效期, 确保质量;严格监督大夫、护士无菌操作和规范刷手;严格消毒手术区域皮肤;缝合后切口严格消毒。

4 手术护理安全

4.1 术前

对进入手术问的患者, 巡回护士要认真检查。 (1) 术前12h要禁食, 4~6h禁水;进手术室前要排空膀胱等, 查术前准备, 检查备皮范围是否合格, 皮肤是否清洁, 皮肤有无破损等。 (2) 查病人体质, 了解病人心电功能和各种化验结果。 (3) 查术间管理, 要求入手术室患者更衣、戴帽, 术前要保持无影灯无灰尘。手术间湿度应保持适宜。温度过高患者/医生容易出汗, 增加切口污染机会。 (4) 手术人员, 注意手和手臂清洁, 要彻底消毒, 每月不定期进行手术细菌培养监测。

4.2 术中

病人一入室, 洗手和巡回护士就到病人手术床旁。当病人进入状态时, 巡回护士应给予周到的护理。麻醉后保护性反射消失, 容易出现意外, 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手术问, 注意调节室温防止着凉,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心电监护,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备好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和吸引管等。当手术结束时, 巡回护士不要先急于去做术后的清理工作, 要守护在病人身边, 注意观察神志变化、尿液情况, 待完全清醒后与术者麻醉师共同护送回病房。向病房护士交待术中情况和注意事项。手术护理安全, 包括病人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出手术室的全过程。

手术配合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有: (1) 对所有手术用品严格灭菌, 认真检查消毒指示卡的颜色及消毒日期。 (2) 注意手术切口皮肤消毒, 注意消毒范围。 (3) 严格铺放无菌单, 手术切口周围应保持4层以上并保持清洁干燥。 (4) 手术器械包不宜过早打开, 要保持器械、台面干净, 备用器械应用无菌单遮盖, 以免灰尘直接落在器械上。 (5) 切除组织要按指定器皿放置。 (6) 要求洗手及巡回护士均应在术前了解病人病情、手术名称、术式、体位等,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除作常规准备外, 应对病人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初步估计, 做心中有数, 并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7) 对术中输液、输血、用药及药敏试验应严格查对, 术前术毕洗手及巡回护士必须认真清点手术中用物数量, 严防溃漏。 (8) 术中发现问题应立即汇报并作出相应处理或协助其他医务人员处理。

4.3 术后

第2天下午访术后病人, 同时就病人现有的不适, 也应给予问候和疏导。

5 术后处理安全

5.1 手术室的处理

术后要认真清扫手术问地面, 将血迹清洗干净, 要换手术台上所有铺单。对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相关用物须特殊处理, 如用4‰“84”消毒液擦洗后再行三氧机消毒等以彻底控制传染源和尽可能切断各种传播途径, 防止交叉感染。非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手术间则清扫干净后行三氧机消毒30min。

5.2 器械物品的处理

对术中所用器械, 非一次性使用的, 术后应认真清洗一多酶浸泡一清洗一干燥, 对传染性疾病手术的器械物品须作特殊消毒处理后再行常规处理, 以备后用;对一次性使用物品应作预处理后, 再进行销毁。

做到上述后, 还要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 提高认识, 提出整改措施, 做到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对新进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定期考核, 对老护士进行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培训, 不断更新提高业务水平, 密切配合医生最优化完成各类手术。

总之, 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关键在于实施术前的精心准备, 术中的认真配合, 术后的仔细处理。

参考文献

[1]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191.

[2]刘小玲, 李思.提供手术室内禁止使用手机[J].现代护理, 2004, 10 (9) :38.

[3]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3.

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安全护理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24例, 女性85例, 年龄15~77岁, 平均年龄31岁。入院诊断:甲亢12例, 甲状腺肿瘤91例, 桥本甲状腺肿6例。

1.2 治疗方法

计划手术治疗的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的术前准备, 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 术后仍继续予复方碘液逐日减量口服;甲状腺肿瘤者行病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治疗;桥本甲状腺肿者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引流管24~48h。

2 结果

术后因出血再次送返手术室止血2例, 因声音嘶哑引起医疗纠纷2例。术后病理诊断:甲亢12例, 甲状腺腺瘤36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51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 甲状腺滤泡状癌1例, 桥本甲状腺肿6例。所有患者均经6~21d的住院后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人文怀与心理护理

甲状腺手术治疗是人生中较大的负性事件, 常导致紧张焦虑、恐惧忧郁等负性情绪, 术前患者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中以紧张焦虑最为明显, 术前过多的焦虑产生不仅对患者造成心理上的痛苦, 还会对疾病的转归、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因此人文化关怀与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教育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一切护理活动中, 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多做换位思考, 尊重病人的权利, 不断增加语言沟通能力, 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始终以理智的态度抑制非理性化的冲动, 以良好的服务和同情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实际问题。

3.1.2 术前准备的落实

所有需计划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都要按术前准备规范切实落实各项术前准备, 这是确保手术成功避免术后纠纷重要一环, 基层医院患者常因经济原因及就近就医而要求省略部分术前准备检查, 每遇这类患者, 我们在落实医嘱过程中都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以予说服患者配合, 除常规项目外, 了解声带活动的检查、甲状腺功能5项、血清电解质检测这3方面的检查是不能省略的。甲亢患者未接受过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基础代谢率、T3、T4、心率未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者不予收入住院, 不予给予服用复方碘液准备。术前复方碘液的服食、基础代谢率的测量必须准确, 没有充分的术前准备, 基础代谢率没有降至20%以下、心率不少于90次/min, 甲亢患者是不允许上手术台的。为了使患者适应手术体位的要求, 减轻术中不适, 从入院开始就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手术体位练习 (仰卧、枕垫于肩部、以头枕部悬空为高度、头颈过度后仰、颈部向前突出) 。教会患者掌握科学正确有效的咳嗽方式, 取坐姿 , 作深呼吸, 采取横隔式呼吸, 深吸气后屏住3~5s, 再慢慢由口呼出, 再吸第2口气, 屏住, 自胸部用力咳嗽, 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前阶段, 每晚临睡前给予患者10mg安定片口服, 既可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又能舒缓紧张焦虑负性情绪。

3.2 术后护理

3.2.1 以舒适为主的体位摆放

手术结束患者返病房搬动过床时, 要有足够的人员, 动作要一致, 防止颈部摆动, 术后24小时内取半坐卧位, 颈部保持中位, 头和颈尽量少摆动, 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题下以患者舒适为依据变化体位, 术后第2天开始做颈部左右转动、伸屈活动, 幅度又由小至大, 以不引起颈部伤口疼痛、撕裂伤口为度, 以防止颈 部僵强。

3.2.2 高度重视引流管的作用, 妥善管理好引流管。

甲状腺手术后是否放置引流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 主张不放置引流者认为甲状腺手术后放置引流有导致患者不适感增加、疤痕增加、影响美观、伤口感染增多和住院天数延长的弊端[2], 虽然甲状腺术后出血发生率文献的报道只有0.3-1%, 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作为术后的万全之策, 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还是放置术后引流为好, 尤其是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的甲亢患者, 对观察甲状腺手术后是否存在甲状腺窝的出血, 及早发现出血, 防范出血压迫气管造成窒息, 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组患者中就有2例分别术后3h、5h观察发现引流出鲜红血液200mL、250mL, 而再次送返手术室拆开伤口重新止血, 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术后引流管予外接负压引流袋, 妥善固定, 并保持引流管为负压状态, 防止受压、扭曲或连接处脱落, 术后24h患者半坐卧位以便引流并利于呼吸, 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 术后1-2d内, 特别是24h内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每小时引流量大于30mL, 且血液鲜红, 即视为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2.3 术后发音、饮水、进食护理

手术完毕患者返回病房最初1~2h内, 麻醉作用尚未消失, 说话吞咽伤口无疼痛, 此时嘱患者大声说话, 以了解发音情况, 如无声音嘶哑、音调低下, 则可证明术中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嘱患者适量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既可解患者术前禁水禁食后之口渴饥锇, 减少补液量, 又可验证有无伤及喉上神经,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所获取的客观结果, 应在有患者家属在场见证下三方共同确认认可。

3.2.4 术后用药指导及相关检查的落实

甲亢患者术后应继续按医嘱服食复方碘液, 并逐日减量;桥本氏病患者, 给予长期甲状腺素片及3个月强的松口服治疗。术后3d再次复查甲状腺功能、血清电解质, 对有异常的结果, 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并有合理的解释。切下的甲状腺标本常规送与患者或其家属看过后, 要贴好标签妥善保管及时送病理检查, 切不可丢失标本。

3.2.5 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记录

护理文件的如实及时准确记录, 是围手术期医疗护理措施实施, 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客观反应。我们从法律的角度, 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原则, 提高文书的可读性和档案性。护理记录与医生的病情记录在关键数据、术后病情变化、对病情的判断、疾病康复的预测等方面要相互吻合, 避免医护记录两张皮、剪刀差。具体在本组病例上, 重点记录清楚患者术后是否声音嘶哑音调低沉, 有无饮水误咽呛咳, 手足有无抽搐, 口唇麻木与否, 这些记录形成文字后要寻求患者或其家属及时签名确认。

4 讨论

虽然HALSTED在1913年关于Graves病的文章就指出“细心止血, 关闭伤口后可不放引流”[3],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认为应全面完整准确理解Halsted说的话, 前题是手术中精细确切的止血和对操作细节的重视, 这才是放不放引流的关键, 一味不放置引流, 而将术后出血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对颈部肿胀和皮下出现逐渐积聚的液体的观察, 既增加护理难度, 又延迟了对术后出血的判断处理, 本组2例患者术后出血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说明了术后放置引流的重要性。甲状腺手术后最易引起纠纷的是声音嘶哑, 有关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报道不一, 国外文献报道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5%~5%, 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3%~9.4%[4]。引起声音嘶哑主要是喉返神经损伤所致, 声音嘶哑有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和术后血肿的压迫或瘢痕组织的牵引所引起的喉返神经麻痹, 前者术中术后即有声音嘶哑表现, 后者一般都在术后数日才出现临床症状。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 其中1例是出院后数天才回医院反映有声音嘶哑的表现, 患者最后提起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诉讼, 最终因为有从术后至出院时8次完整的患者发音清晰、声音无嘶哑护理记录, 以及术后患者及其家属对发音说话饮水情况护理记录的确认签名, 使院方避免了责任之承担, 还手术医生以清白, 彰显了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记录的重要性。术后相关检查的落实及用药指导, 亦是围手术期安全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本院是基层医院, 不具备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条件, 切下标本及时送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 指导后续治疗。本组有4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 由于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 且行了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 在术前和患者有良好的沟通, 术后患者坦然接受了甲状腺癌的诊断, 对手术方法无异议, 出院后接受长期应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并定期复诊即可。桥本氏病患者如没有病理学的诊断及甲状腺功能检测评判, 术后如不及时应用甲状腺素片、强的松治疗, 术后15~30d甲状腺就会增大如术前且质地韧而硬, 这时院方就会有医疗纠纷的麻烦出现。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则是鼓舞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化解矛盾消弥纠纷的基本手段。

甲状腺疾病的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并不烦琐复杂, 亦不深奥, 很多护理措施都存在于日常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之中, 对于经典的方法抑或是新理论新技术, 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中我们要全面完整准确去理解和把握, 切忌断章取义, 重要的是我们用心去做, 因此, 应对现实中复杂的医患关系, 提出并强调安全护理概念有着现实和深远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 收治的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 2例因术后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 2例因声音嘶哑引发医疗纠纷, 均全部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安全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依从性, 有助于防范医疗纠纷, 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围手术期,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吴墅, 傅银敏, 黄香茗, 等.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班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11) 上旬版:34-35.

[2]陈笑, 陈志雨, 梁存河, 等.良性甲状腺疾病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的探讨[J].中国医刊, 2011, 46 (2) :44-45.

[3]Halsted WS.The excision of both Iobes Of thyroid gland for thecure of Graves'disease[J].Ann Surg, 1913, 58 (2) :178-182.

手术室手术安全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行手术患儿400例, 按手术先后将2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18例, 女82例, 年龄2个月~13岁;疝囊高位结扎65例, 先天性心脏病纠正术40例, 扁桃体切除26例, 小儿斜视纠正术36例, 其他手术33例;另外200例设为干预组, 男109例, 女91例, 年龄1.5~13岁;疝囊高位结扎术52例, 先天性心脏病纠正术36例, 扁桃体切除术34例, 小儿斜视纠正术34例, 其他手术4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所患疾病方面比较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 干预组采取安全隐患干预, 并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首先要求干预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小儿手术护理发生安全问题做到充分认识并能采取正确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 具体措施如下。 (1) 错误手术患儿和手术部位。科室应建立术前访视制度, 术前1d巡回护士根据通知单去看手术患儿, 了解病情查看病历、核对姓名、性别、年龄、有无过敏史及手术名称, 手术部位有无标示, 把信息详细记录在访视单上, 并请患儿家长签字确认。手术前接患儿时, 护理人员再次和家长查对, 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双方填写交接患儿报告单;进入手术间, 麻醉前, 由麻醉医师主持, 进行三方核查制度, 共同对患儿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 核对无误后, 医生、护士、麻醉医师共同签字确认, 切皮前, 三方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 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前, 三方再次核对患儿身份、手术部位、病理报告单准确性, 通过三方核查制度实施, 未发生1例错误手术患儿和手术部位错误。 (2) 坠落伤。对于年幼患儿应视为高危人群, 作为护理人员应更加呵护患儿, 避免患儿发生意外伤害, 接患儿推车应定期检查保养, 如有损害要及时更换, 确保手术推车安全;在患儿麻醉前和麻醉苏醒期, 由于患儿恐惧、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易发生坠床事件, 巡回护士应守护床旁, 加以保护和抚慰。 (3) 压疮和韧带拉伤。患儿在手术时体位安置不当、手术时间长、年龄小、缺乏脂肪保护、转运患儿时动作粗鲁, 致使患儿发生压疮和韧带拉伤。护士应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手术体位, 选择合适体位垫子, 摆放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原则, 术野充分暴露, 上肢垫软垫, 避免身体各部位受压, 护士要加强责任心, 勤巡视、勤观察, 防止患儿发生压疮。 (4) 高频电刀烧灼伤。使用高频电刀时, 由于患儿年龄小、皮肤娇嫩, 严格控制输出功率, 严禁超出仪器安全值范围;擦拭术野的乙醇不可过湿, 乙醇未干不可使用电刀切割, 切割过程电刀笔勿碰撞纱布;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修, 保证性能稳定;接触患儿极板要平坦, 紧贴其皮肤, 固定于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 避免术中被打湿;避免用电刀切开肠腔、性腔、气管等部位;如负极板固定不牢, 患儿身体与手术床的金属部位接触, 易造成烧伤或电灼伤。 (5) 用药、输血剂量浓度错误。药物摆放混乱或表示不清导致误用;麻醉医生给患儿行麻醉诱导时, 让护士帮忙给药, 可导致执行口头医嘱有误。 (6) 术中及转运过程中, 患儿意外伤害。术中变换手术体位, 各种管道脱落或堵塞应做好检查, 使用电动止血带, 要记录时间并随时提醒医生扎止血带时间, 防止患儿四肢缺血坏死。

1.3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安全的手术能拯救生命, 如何保证手术安全是公共健康首要问题。据报道, 美国每年有44 000~98 000人死于医疗错误, 而我国严重医疗不良事件调查分析, 手术部位错误位居第二[2]。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儿较多, 占手术人数60%, 对于年幼患儿护理手术安全要求相对高, 如何保证患儿手术安全的需要,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很值得医护人员探讨和研究。

3.1首先要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使其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 每年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护士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能, 切实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手术室护理中[3]。

3.2本文主要对我院手术室婴幼儿手术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干预。干预组: (1) 进一步完善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通过手术科室之间密切合作, 积极与患儿及家长亲密的交流, 能够减轻患儿恐惧感, 并进行相应术前教育,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这样接错患儿和手术部位错误就会避免[4]。 (2) 在此基础上护士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 以预防为主, 具备一定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能力, 预防压疮、神经损伤及坠落伤。护士应根据患儿手术部位摆放正确手术体位, 选择合适体位垫子, 使患儿安全舒适, 上肢外展应<90°, 束缚带不可过紧, 防止神经损伤, 患儿颜面部避免受压及胶布黏贴过紧, 术中严密观察患儿并及时调整体位, 至手术结束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儿应在旁照顾, 防止坠落伤发生。 (3) 护士应安全使用高频电刀, 接触患儿极板要贴平坦, 紧贴患儿皮肤, 防止患儿烫伤, 注意观察皮肤情况。 (4) 防止用药、输血发生错误, 一旦发生, 后果严重, 甚至对患儿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护士要严格用药管理, 严格查对制度, 使用任何药物应同另一人核对浓度、剂量方可使用, 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输血后反应, 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 患儿手术过程涉及众多科室、众多人员的密切合作, 在提供更安全的患儿照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是完成每台手术的保障。

我科通过对200例干预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可见安全隐患干预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术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降低手术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方法: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 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而对照组患儿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意外伤害等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干预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手术患儿意外伤害等安全隐患有很好预防作用, 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保证手术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儿童手术,安全隐患,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张梅英.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J].中国医学导报, 2006, 3 (19) :127-128.

[2]王芳.医院手术安全管理[C]//医院手术室规范管理及感染控制新进展研讨会, 2011.

[3]黄彦飞, 韩敏, 黄彩.老年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5) :273.

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篇1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的职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违反规章制度,不按规程操作。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例如一些护士在为患者治疗时,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执行医嘱错误,引发护患纠纷,甚至承担经济赔偿;患者由于术前紧张及应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后,很有可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护士未认真核对,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手术部位错误;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手术部位模糊,造成责任事故。

1.1.2 护士缺乏风险观念,法律意识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多采,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期望值不断升高,也给医院收治危重病人带来更多的问题,如有的危重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仍然死亡,对此有些家属不理解,追究医护人员的责任。因此,及时、有效地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随便,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可能就会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1.3 护理工作者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练。护送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的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手术间。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紧急情况下应急能力差,易发生技术差错。手术护理记录单漏记、错记、记录不及时、涂改等都为护理纠纷埋下了隐患。仪器使用不当:手术室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如高频电刀。手术前未试机,没有定期维修保养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稳,造成脱落和污染。患者身上有金属物品,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均可造成电灼伤。

1.1.4 护理人员缺乏教育培训。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在2000年对美国医疗缺陷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培训和沟通不足是最常见的根本原因,超过50%[2]。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上所应用的手术器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于护理人员长时间未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导致在手术过程中不能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致使医療事故的发生。

1.1.5 缺乏护患沟通,语言使用不当。护理人员态度不好,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任务繁忙,解答问题时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没有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患者误解、反感甚至与患者及家属发生冲突;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和转归,严重者还可引起医疗纠纷。

1.2 管理者因素。

1.2.1 护理安全管理执行力不足。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当[3]

1.2.2 护理管理者的法律知识缺乏 基于护理人才成长“晚熟性”的特点,决定了护理管理者年龄偏大,知识陈旧,法律知识缺乏,对护理安全隐患预见性差,对物品易疏于管理,从而导致手术病人出现药品过期,抢救器材无法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2 防范措施

2.1 病人的安全管理。

2.1.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护理业务水平也是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有计划的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灵活掌握,巧妙的把各项制度用到护理工作中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防差错事故发生。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齐全、完好,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用药过程中,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不可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抓好科室各项薄弱环节,对已发生的差错进行科室讨论,批评教育,吸取教训。

2.1.2 多元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信息通报;加强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心理学、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三基”培训,进行急救技能和突发意外事件应急演练;鼓励护士自学提高学历,通过提高护士观察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一切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及差错事故的细节加以防范,做到防微杜渐。

2.1.3 加强护患沟通。树立护理职业的神圣责任感,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自身的权利,即能给患者温暖,又能给患者安全,关爱是患者康复的精神支柱,通过体贴入微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医院和科室也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肯定,树立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关爱护理人员的生活,进一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1.4 增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注重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要求护士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通过不断的学习,视野更开阔,技术更熟练,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2.1.5 加强护理安全检查。科室成立护理安全检查小组,制定护理安全检查制度和职责,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使护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其立刻进行整改。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对出现的各类护理差错事故进行讨论、分析、整改[4]

2.2 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作为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的、定期的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座,做到警钟长鸣。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重视每一环节可能潜在的法律问题,加强法制观念,以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法服务于病人,以法保护自己,从而明确法律责任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知法、懂法而不违法。在护理工作中预防针刺伤及工作间和各种仪器的噪音。加强麻醉废气的管理,正确使用消毒灭菌剂和化疗药物,以减少对护士自身健康的伤害。引导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注重培养护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鼓励其摆脱心理困扰,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3 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们要认清形势、摆正位置、明确任务,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工作责任心,落实护理管理制度,监测重要环节,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萍.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46-47

[2]韩曙光.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29—131

[3]朱灵芝.探讨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R].中国中医药资讯,2009,1(3):116-117

手术室输液安全护理体会 篇12

1掌握合适的穿刺时机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饮、禁食、血容量相对不足, 因此待患者在手术台上平稳躺好后应立即为患者行静脉穿刺, 严重创伤或失血性休克的急症患者, 应穿刺好后再移到手术台。

2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

为便于观察和管理, 及顺利使用麻醉药物应选择弹性好、粗直的上肢血管为穿刺点, 操作者应熟练穿刺技术。

3使用合适的静脉套针

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及患者的不同情况, 选择合适的静脉套针和恰当的数量通道, 稳妥固定, 既保证输液速度又能避免反复穿刺[2]。

4保障输液通畅

实施麻醉或摆放各种手术体位时, 重点保护输液肢体, 保持通畅, 防止针头脱落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接换液体, 防止空气进入气管, 注意肢体保暖。

5保证输液安全

静脉给药时, 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根据药物的性质、浓度在麻醉师指导下控制用药速度,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 防止药物外渗。对年老、小儿、心肺患者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精确计算出入量, 做好记录, 严格交接班制度。

关键词:输液, 手术室,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4.

上一篇:语文的课堂评价下一篇:安置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