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2024-09-12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精选12篇)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1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 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都在增强, 再加上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出台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都提出了较多护理方面的要求[1], 尤其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方面要求较高[2], 本文就手术室护理缺陷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1 手术室护理缺陷及原因

1.1 人员素质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集风险性、主动性、严肃性、科学性为一体, 手术室是担负抢救工作, 对患者实施手术诊断、检查、治疗的重要场所, 手术的成败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身体状况及生命安危。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健康体魄, 娴熟的操作技能, 严谨的工作作风, 崇高的敬业精神, 稳定的思想情绪[3]。但调查表明, 许多医院 (以基层医院最为突出) 职工认为进入手术室上班的人有背景, 或是“红人”:有者以手术室的人员拥有与铁饭碗, 其工作责任心强, 服务总度差[4], 等造成患者误解。

1.2 技术水平

手术室工作生活经常无规律, 工作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频繁倒班会使得正常生理节律紊乱, 很容易出现工作分心、情绪波动、精力疲惫等问题。另外, 护士人数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尤其是在节假日, 或者夜间, 护理人员严重配备不足, 护士长期会处于劳累的超负荷劳动, 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5]。

1.3法律意识

年轻护理人员对新的《条例》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在思想上认识不够, 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文书记录过于简单, 不够完善, 质量较差。

1.4 管理制度

导致出现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重要原因有措施不得力、管理不严、制度不健全等。如不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交按班匆忙, 物品清点不清;三关 (更衣关、鞋关、门关) 不严;参观手术制度不严[6]。

2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道德教育, 增强服务意识

护理道德对于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确保护理安全质量往往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医院手术室护理部应该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在举行以“职业道德基本概念、职业道德及其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背景, 新时期护理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 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了广大护理人员爱岗敬业, 廉洁行医的行业作风和服务意识。要坚定职业道德信念, 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营造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院, 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 让职工群众真正满意[7]。

2.2 打破“铁饭碗”, 实行按劳分配, 推行末位淘汰

在分配制度上按照“多劳多得, 奖勤罚懒”的原则, 将奖励工资实行“三部分” (职称、绩效、软指标) 分配。凡责任心不强、违纪违规、软指标考核超过三次不合格者, 年度考核均为不合格, 并作为淘汰对象。

2.3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技术性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培训内容有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核心制度、护理礼仪、护患沟通、留置针的使用、急救技能等十四项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结束后, 医院将组织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成绩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 并结合培训情况制定新聘护士五年培训计划, 分批、分层、分专业进行带教和培训, 促进青年护士快速成长[8]。

2.4 强化风险意识, 认真解读《条例》

手术室涉及面较广, 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而一旦出现失误, 则必然会延误手术时间。浪费大量的物品和时间, 甚至还有可能使得患者致死、致残。所以,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对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认真解读,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重视和完善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3 效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分析,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严格遵守护理文书、操作规程,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全面解读《条例》, 转变护理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防止医患纠纷, 保证护理质量安全。多年来, 手术室无重大护理安全事故发生。

摘要:手术室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集风险性、主动性、严肃性、科学性为一体, 手术室护理安全方面要求较高, 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需要系统化、长期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手术室护理缺陷及原因, 其次, 深入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护理缺陷,对策,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杜娟, 马威.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情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5) :1259-1260.

[2]詹秋菊.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安全防范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1) :130-130.

[3]张华英, 杜合英, 陈芳.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1) :158-159.

[4]李莲芬.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分析与防范[J].广西医学, 2005, 27 (4) :595-597.

[5]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4-196.

[6]王绿环, 李月芳, 李小英.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职业态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 (综合版) , 2006 (7) :23-24.

[7]党忠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 2007, 21 (5) :1388-1389.

[8]夏瑞莲, 杨艳.骨科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学报, 2009, 16 (8) :10-12.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2

1.完善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此为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规范护理操作,始终把安全操作放在首位。要求护士长规范管理,重视夜班护理工作安全,实施“人性化”管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据急诊手术护理的工作特点,合理编班,定期召开护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进一步完善科

室相关管理规定,使不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

2.增强防护意识,减少院内感染

(1)加强手术人员管理严格要求入室的人员数量及着装,手术间固定存放常规一次

性物品,充分准备特殊物品,减少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次数。

(2)加强自我防护对于每位急诊病人都视为高危病人,按标准预防进行每一项操

作,严格执行术后物品处理程序。

(3)加强环境管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尽量安排在离手术室入口较近处。

(4)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将由绿色通道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对在术前接受进行初处理,包括更换病人衣裤等,对术中患者的呕吐物,肠内容物等及时清除,封闭

入袋,减少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

3.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只有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为此,我们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掌握各种新设备新仪器的使用的使用,同时针对急诊和危重病人手术配合及抢救进行规范操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在急救中始终把

病人利益在首位。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把安全医疗放在首位。例如手术患者的十二查对;主刀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再次确定手术部位;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按规定程序来执行,做到每一项都要有签名,责任到人。

5.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隐患质量

【中图分类号】R3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59-01

在医院中,手术室是重要的环节又是较为特殊的一部分,手术室作为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安全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患者健康与生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手术室要高效的运行就必须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进行分析论述。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将在2013—2014年在我院进行各类手术患者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有47例,女患者有33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5岁。其中有4例胸腔手术,14例骨科手术32例普外手术,23例妇、产科手术,7例脑部手术。进行本次研究前均征得各个患者的同意,并且将这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一般主要就是接受常规的护理,在手术之前要进行巡查,对于患者的资料应该要严格的检查,对于患者的个体情况应该要进行一定的评估,。若是病患出现了一些营养不良的病症可以进行及时的纠正,这样就会提高手术时的质量。而病患若是进入手术室的时候也应该要确定病患的手术类型以及其其他资料,这样就可以防止手术中出现差错。在手术中也应该配合手术医生。

而实验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隐患因素影响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应该要将手术室内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手术人员也要经常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二、在手术前要与病患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病患的身心放松。护理人员也应该要善于倾听病患的心声,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减少病患的负面情绪。同时在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该保证合理的配置,这样就会减少在手术室中的医疗事故的产=发生。

第三、手术前应该要做好工作准备,在病患进入手术室中就应该要对病患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在安置病患运转的时候应该要注意,避免患者碰伤的现象。在手术中也应该要注意病患的摆放体位,减少神经受压等生理并发症。

3、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比较明显的可以看出,实验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的效率更低,实验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

二、讨论

1、手术室安全隐患因素

第一、对于医务人员的配置工作不合理。手术中的工作量较大,这样任务也就越多。手术中的时间往往不确定外加需要手术病患的人较多,这样就会导致护理工作人员在手术前就应该要准备好工作,经常的加班没有办法按时吃饭,这样长期的大量工作,就会导致医护人员很难集中注意力。

第二、缺少沟通,在一般情况下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缺少应有的沟通,这样就会导致护理人员对于病患的病情了解不是很深。在手术前也没有详细了解病患的病例,这样就会导致病患在手术中就会出现焦虑与恐惧等现象。

第三、病患自身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有些患者本身具有精神等方面的障碍,身体方面也有缺陷,这样就没有办法配合医生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手术。外加上一些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也就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第一、完善手术室内制度管理。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很有效的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护理人员工作的规范化,较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手术的安全提供保证,同时也会提高护理的质量,同时还应该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对于护理人员进行培养。医院在护理人员上岗之前应该要通过讲座、技术的操作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让护理人员时刻谨记自身的职责。

第三、定期的检查,做好预防工作。为了避免手术时开错部位,在手术前应该进行常规的检查,对于患者的基本情况应该要有所掌握,同时也要核对手术通知单等。手术前也应该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在转运时要注意妥善保护患者,避免体位放置不当现象的发生,尽量避免碰到患者的手足与头部。在转运车上或是手术床上也应该要对患者进行固定,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避免患者跌倒、坠床;避免输血与用药错误的发生,护理人员要严格管理术中所用器材,没核对过的药品严禁使用,术中护理人员要集中注意力,聽清所用的药品及血液等。

第四、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成立护理小组,严格管理护理质量。对于患者要定期进行访视,严格落实交接班等各项制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可以使患者的康复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聂云,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14(01)68—70.

[2]、杨美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2014(06)106—107.

[3]、罗建琼,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措施分析,中国民族医药,2010(04)200.

[4]、周如敏、董艳云、李艳东、马凤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医学管理,2014(06)168.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4

关键词: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作为为患者提供手术等抢救措施的重要场所,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也存在极高的医疗风险,任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忽视均可能造成围手术期风险增加,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并降低潜在医疗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和科学的操作程序,需要积极地开展临床护理措施[1,2]。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护士需要明确具体护理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护士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可以培养护士责任心和风险管理意识,降低了手术室护理风险性,有助于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3,4]。我院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手术室开展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按照开展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

观察组开展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其中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6.54±4.89岁;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室护理,其中男性82例,女性78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6.65±4.9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治疗前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2)除外精神系统疾病患者;(3)对本研究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患者;(4)除外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手术室传统护理,开展出入手术室等价、器械无菌管理、手术室护士管理等,责任尚未落实到人,护士根据医师开具医嘱开展临床护理操作。

观察组:开展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措施:一是制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计划,组织手术室工作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等各项相关规定与制度,由手术室护士长带领下专人负责开展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对现在手术室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二是由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小组拟定《手术室安全核查表》,严格按照核查表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签字。三是定期开展手术室人员护理安全风险意识培训,提升护士防范能力和护理风险意识,定期组织应急流程演练,提升护士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将护理风险安全意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四是制定好手术室护理风险安全护理标准,有护理小组开展安全护理巡查监督,分析在各类型手术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及干预措施,识别并评估分析风险,对安全隐患要进行干预和改进。五是加强手术室安全教育,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如对各种类型器械开展消毒,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伤口感染等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防止出现各种护理差错以及沟通上的不安全隐患[5,6]。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情况,包括意外伤害、切口感染、记录失误、操作不当、准备失误等。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形式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好。由护理部制定手术室护理质控评价标准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打分,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出现护理投诉事件情况。对护士开展风险管理防控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包括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四个维度,每个维度0~25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掌握情况更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中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检验方法分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4.53±3.9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6.32±2.83)分,发生护理投诉1件;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88.19±1.8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0.03±1.16)分,发生护理投诉9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t或χ2=18.446 3、26.013 6、6.606 5,aP=0.0000、0.0000、0.010 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对比

观察组出现意外伤害1例,切口感染2例,记录失误1例,操作不当0例,准备失误1例;对照组出现意外伤害6例,切口感染7例,记录失误4例,操作不当3例,准备失误5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χ2=14.712 6,aP=0.000 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变化对比

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方与机制后护士风险意识评分(22.76±1.33)分,风险管理认知评分(21.98±1.25)分,风险管理态度评分(23.05±1.04)分,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23.53±1.12)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高于实施前,统计学分析,t=5.763 5、6.326 0、8.078 2、7.344 1,aP=0.0000、0.0000、0.0000、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节奏很快,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手术意外等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容易出现医疗事故,给医院声誉带来严重的影响。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理念,指的是为达到某种诊疗、护理结构护士负责开展诊疗活动的单一行为,防御机制则是为了让某一事物有序前进和发展的有效工作系统,为了保证患者手术安全目标和护理安全的有效实现,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有效地处理手术室要素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7,8]。护理安全防御机制则是护理人员通过充分利用执业活动排除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涉及了机构、人员、分工、制度等多个,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些药物,持续改进护理安全运行的系统总和。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任何手术均在一定护理风险,对于护理工作是考验,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就是通过将以往不安全实践的事后被动处置变成事前积极地预防,让护士积极主动发现工作中薄弱环节与风险因素,将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地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控制消除存在的问题苗头,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9,10]。

通过成立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小组,由护士长、医师、责任护士等共同梳理出手术室高风险点,比如一方面护士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护理经验缺乏,在风险事件应对过程中应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手术室护理管理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约束,对于存在的风险性问题不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缺乏有力的管理措施;此外像护理过程中手术器械消毒不到位也可能造成手术后感染发生,这些不安全风险因素均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1,12,13]。我院通过建立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手术室各项护理制度,规范了护士在临床的执业行为、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指导年轻护士做好手术护理过程中细节记录,处理好细节问题,在每例手术结束后进行分析探讨,梳理存在的可能风险,提醒团队中其他人员避免发生类似错误;二是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独立操作和处理问题能力,通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感和诚信度,对临床中护理薄弱环节与不确定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升每位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手术室护理风险重视程度,从根源上杜绝风险事件发生;三是通过组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小组,加强了护士监督和管理,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每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实现手术护理全过程的监控,及时收集手术护理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经历,有效地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14,15]。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5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作者:张晓娜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清点工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全过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在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解决对策。结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院手术室工人人员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学习、规范手术环境管理以及重新制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范围及类型等措施,护士的有效清点技术及风险防范意识均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属于医院构成中的高风险科室,通过实施相应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室清点工作的治疗,确保患者手术质量的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清点工作;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外科抢救和诊治的重要科室,它的清点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的顺利与否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的清点工作内容主要指的是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对手术前、后的器械、缝线、缝针、纱布等医疗用具的数量、种类进行核实清点,从而避免和防止出现手术用品遗留体腔的差错事故,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本文对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全过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确保患者手术治疗安全、顺利的完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清的工作的的全过程记录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轻视小手术的清点工作:在体表异物取出、包块切除、清创缝合等一些小手术当中,医务人员常常经验性的认为手术缝线、缝针、纱布等物品不可能被遗留在患者体内,从而在手术开始前常常不进行物品清点,造成一旦发生物品遗留问题不能迅速的发现,给手术造成了安全隐患。

2.2 缝针脱落、折断: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缝针脱落、缝针折断问题一直是医务人员极为头痛的问题,常常由于寻找脱针、断针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手术的延误,给医务人员造成而来极大的困扰,也给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隐患。

2.3 手术器械缺失零部件:在手术过程中,开器、手术剪、闭合器、咬骨钳、自动拉钩等一些带有轴节的手术器械,有时会发生铆钉、螺帽或螺丝脱落、缺失等问题,造成手术的延误。

2.4 缝线、缝针、纱布等的数目有出入:由于有些手术尤其是紧急手术、出血较多手术以及大型手术中,所用到的缝线、缝针、纱布等物品的数量较大,常规手术包中的基数常常不能满足整台手术的需求量,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增加,导致物品由于未及时进行登记而同原有的记录混淆。

2.5 脑棉片的数目不符:在颅腔手术当中,常常需要应用大量的脑棉片,有时甚至会达到一百多张。由于颅内出血手术进行中比较忙乱,导致在反复增加脑棉片时常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记录,从而导致数目上的不符。此外,由于脑棉片的规格、大小不一,再加上手术中的明胶海绵常常遮盖住细小的脑棉片,从而导致脑棉片数目清点的困难。对策

3.1加强工作责任感:医院要不断提高手术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正确认识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并组织进行手术室每月的质量分析会议,及时的总结、分析和处理上阶段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使手术室人员时刻保持的警醒头脑,坚决杜绝错误、不良的思想观念。

3.2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清点制度:医院要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以及本医院手术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度和完善手术室物品清点规章制度,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都考虑进来,从而从制度管理上杜绝手术清点安全隐患的发生。

3.3 规范清点工作的流程:医院要对手术室清点工作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其细化到各类手术当中去。同时,对全科护士要进行无菌器械专科规范化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规范他们对手术物品的摆置技术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从而从个人习惯方面杜绝手术清点安全隐患的发生。

3.4 加强管理手术环境:医院要加强对手术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例如,要求巡回护士进行术前的环境巡视,以确保手术室内没有杂物的留存;在术中对人员及环境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手术麻醉师、施术者以及参观人员不出现任意放置、拿取手术物品的现象;对于手术台上掉落的纱布、器械等用品要及时的拾捡,并向刷手护士告知其名称和放置位置等等。

3.5 加强手术物品清点的规范化管理:要对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要求和重要节点进行明确规定,并加强对手术器械、用品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取用、记录等等)。同时,还要加强对

各种手术敷料的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对缝针、缝线、纱布以及各类小件物品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安全性。

3.6 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手术室人员要明确每个人在手术清点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义务职责,加强手术中医师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配合进行手术物品的清点工作。4 小结

手术室属于医院构成中的高风险科室,对手术物品清点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清点工作质量的把关,严格和规范清点工作的程序,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命”的工作理念,全面执行和落实慎独精神,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的事故,确保患者手术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冉,何丽.手术室手术物品清点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07(05):254-256

[2] 杨新玲,盛军.手术室物品清点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3,19(03):3951-3952

[3] 王明英,辛影,毛秀娟.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中国医药导报,2010,15(04):117-118

[4] 王进华,孔德明.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7(06):4034-4035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风险管理 篇6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R 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14-01

护理质量围手术期是指病人从决定手术到手术后出院。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围手术期手术室工作流程我院是从接到手术通知单到术后三日回访病人止。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创伤、麻醉及疾病本身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应,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当今手术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复杂性,增加了护士的配合难度。如何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质量,对保证病人安全,促进病人康复十分重要。美国的迈克尔·哈默教授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开创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健康概念的变化促使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使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职责不断拓展,迫切需要护理人员遵循主动、诚信、低耗、便捷、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理念,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需求,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护理,让病人得到优质、高效、精细、安全、连续的个性化服务。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9年3月进行了ISO:9001质量认证,并根据围手术期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特点、护士工作职责、手术病人需要、手术过程的轻重缓急、现存护理问题等,将手术室工作流程进行设计、排序、制表,以实现工作程序化,强化环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病人安全。现报告如下:手术室护理工作分为三个步骤,各个步骤有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责任人。(见下表)

2 护理流程表具体实施过程

流程表制定于2009年3月ISO质量认证体系,实施前反复修订,确认围手术期工作内容、目标、责任人后编制成表。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统一标准、做法并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实施初期人手一张,并在护士办公室存放一份,便于随时查看提示。实施过程中记录手术室护士术前准备时间,给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病人及家属发放问卷调查。与未实施护理流程表的数据相对比。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应用流程表前、后术前准备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流程表前、后的术前病人准备完善情况,手术物品准备完好情况,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病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的方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应用流程表,经过3720台手术后,与未应用流程表前3000台手术相比:术前病人准备完善从81%提高到96%,术前物品准备完善从83%提高到95%,手术医生满意率从80%提高到95%,麻醉醫生满意率从82%提高到98%,病人满意率从87%提高到99%,护理缺陷从6%下降到1.3%。

5 讨论

5.1护理流程表的作用

流程也称过程与程序,是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的一系列逻辑有序的活动。医疗服务流程是医院流程的核心流程,护理流程属医疗服务流程的范畴,它是把每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

再造流程是在对一个组织原有作业流程深刻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顾客为导向,对原有流程进行系统性重组设计,增加有价值的内容,以达到改善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的工作过程。运用护理流程,分析手术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不合理操作如何改进,应增加什么样的新服务项目,应该消除哪些繁琐多余环节等问题来设计和运用护理流程,把护理流程与改进护理质量结合起来,沿着护理服务流程,使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过程,由此产生具有明显人文特色的温馨护理服务。 5.2应用护理流程表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流程护理模式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帮助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工作内容,条理清晰、内容明了地进行护理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流程设计合理,标识清楚,环环相扣。各专科手术配合流程、大手术抢救流程使护理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手术打包流程、器械摆放流程、手术体位安置流程,使医生减少了术前不必要的等待,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前访视流程、术后随访流⒔】到逃鞒淌够颊叩玫搅俗盥獾姆瘛6匀粘;だ砉ぷ鞯穆涫登榭?护士长只需检查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重点督促和控制,从而推动质量管理流程化和程序文件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5.3避免工作遗漏,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在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前,由于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工作程序,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人,工作盲目被动,工作中难免有遗漏之处,易使医生不满意,也影响了手术护理质量,而护士长检查工作成了补漏,工作很被动。实施护理流程后,按护理流程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护理工作从简单的完成任务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多方面、全方位、全程的护理。护理流程使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手术中的工作细节,避免了工作中的遗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在新形势下,医疗服务行业作为第三产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病人满意度亦是评价医院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需求,改善服务质量的客观依据。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及法制的日趋完善,病人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标准要求亦愈来愈高,护理质量内涵已涉及诸如工作效率、费用控制、服务态度、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对病人需求的及时反应、对病人价值观的尊重等多方因素。通过对病人护理工作的重新设计和流程重组,坚持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操作前用亲切的语言征得患者同意,树立了严谨、自律的良好形象,得到了患者、家属的高度评价,病人满意率显著上升。

5.4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

护理流程再造中注重了集体精神和医院文化塑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潜能,人人都参与、共同制定护理理念,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激励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另一方面护理工作流程图展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可时刻警醒护理人员强化责任心和自觉学习,广猎人文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交流沟通技巧和自身修养,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督促护士加强医学“三基”知识等的学习,精练专科技能、技术,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增进医生对医护配合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减少医疗缺陷,确保医疗安全。通过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再造护理流程必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和需求,强化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全员、全程、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理念, 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工作热情, 不断塑造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形象,临床实践证明,对手术病人应用导向型护理流程图进行护理服务和质量管理,病员满意率显著提高。流程护理进一步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力度,促进了护理整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了患者、家属、医护和社会四满意。

参考文献

[1] 阎惠中.再造流程.医院探索新的活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527.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12月行白内障手术6301例6323 (眼) , 年龄3个月~103岁。全身麻醉手术162例, 表面麻醉手术6161例。日高峰手术量为109台, 手术时间集中在10Am~2Pm。手术最短时间8min, 最长时间30min。

1.2 护理安全管理

1.2.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有密切的关系, 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 树立"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 增强手术室护士知法、守法、依法,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1.2.2 加强业务学习

制定白内障各种手术方式配合的工作指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白内障手术的步骤及手术部位的解剖特点, 白内障超声乳化机、手术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各种手术物品的特点及用途, 制定详细的手术配合工作指引, 使护士在工作中有制度可依。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专科理论、相关学科疾病知识的学习, 了解国内外手术室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1.2.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手术室的核心制度, 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六查"、"十二对"、"五到位"。六查:接患者时查、患者进手术间时查、滴表面麻醉药时查、术野皮肤消毒前查、手术开始时查、手术结束时查。十二对: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眼别、手术医生、药物过敏史、人工晶体测量结果。五到位:急救药物品、所需物品药品、超声乳化机、人工晶体、氧气。

1.2.4 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采用组长负责制, 各类职称、各层次护理人员合理搭配。手术室全天开放, 但白内障手术集中在10:30Am~3Pm, 而且手术量大, 手术室采用弹性排班, 打破传统的排班方法, 除了中班 (8Am~3Pm) 外, 还增加了10:30Am~17:30Pm的班次, 保证了中午繁忙时段有足够的护理人员, 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1.2.5 手术环境的管理

手术室布局合理, 符合洁、污分开的要求。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限制参观人数, 患上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间。患者进入手术室必须使用手术交换车, 以保持手术间的洁净度, 防止污染源传播。手术间的回风口每天擦拭清洁一次, 空调的新风入口过滤网及低效过滤网每周清洁一次。洁净手术间利用至少三级空气过滤的空气洁净技术措施, 达到对手术间的消毒灭菌及清除空气中的微粒, 使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等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卫生标准。定期监测洁净手术间的细菌浓度、压力、风量和洁净度级别。一般温度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40%~60%。

1.2.6 手术物品的管理

手术器械的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3]。一般手术器械的清洗程序是:术毕立即用1:200的朗索医用多酶低泡清洗剂浸泡5min, 然后清水冲洗干净, 上油, 烘干后立即打包。超声乳化灌注管、超声手柄、I/A手柄用后及时用加压纯净水冲洗干净, 再用氧气吹干。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对于耐高温、高压、耐湿物品用高压蒸气灭菌, 它具有高效、方便、快速、安全、经济等特点;对于不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定期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制度进行管理, 使用时查看物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 检查灭菌效果、灭菌日期、有效期, 使用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分类处理, 不得重复使用。

1.2.7 无菌技术管理

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3]。手术人员要执行严格有效的洗手制度, 洗手方法分为三步: (1) 从取液器中取用3-5ml3M爱护佳洗手液涂抹双手至前臂肘上皮肤30s, 流动水冲洗干净; (2) 再取3-5ml3M爱护佳洗手液彻底揉擦双手至前臂肘上皮肤2min; (3) 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无菌毛巾擦干。洗手人员手带菌数5cfu/m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用品需两人核对消毒灭菌效果方可使用, 如疑污染立即更换。接台手术需更换手术大衣、手套。

1.2.8 患者的安全管理

白内障手术大部分患者是老年人, 手术室地面要保持干净清洁, 防止患者滑倒跌倒。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病的患者, 术中予吸氧, 必要时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 结果

6323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出现并发症, 无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术后无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危休戚相关。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手术, 如何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物品手术环境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由于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对该人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老年患者与跌倒直接相关的原因有:年龄与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动作不当等。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性的评估并做好防范措施, 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干燥, 防滑倒。由于老年患者反应比较慢, 要防止坠床的发生, 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7月至12月6323例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结果6323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出现并发症, 无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术后无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物品手术环境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手术室,白内障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49.

[2]闫荔, 赵国良, 赵萍.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管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5) :618-619.

手术室的护理管理 篇8

1手术室人员管理

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方面, 遵循医院的服务目标“一切为了患者,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操作, 合理编配护理人员, 使用优化组合原则, 做到科学、合理、公正的排班[1]。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当在排班方面充分考虑科室情况, 预计到突发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特别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做好调配,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连续性, 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 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 因此需要科学的排班制度。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这样即缓解了手术室护士编制不足造成的矛盾, 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和能动性。管理者根据手术量来安排人员, 合理控制上班人数及时间, 护士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并督促医师准时到位手术, 减少时间资源的浪费。手术室及时掌握手术信息, 随时了解手术动态, 以控制护士上班时间, 减少护士因等待手术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多次交接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手术医师是手术工作的主体, 其状态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成功与否, 进入手术室既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护士服务的对象, 从进入手术室开始就要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手术室的护士有义务提醒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患者是服务对象, 要求在手术前1d巡视需手术的患者, 做术前访视。手术当天, 充分做好术前的用物及手术室温度和湿度的准备。在手术中, 应当态度和蔼保护好患者不受意外伤害,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手术结束后, 由麻醉师用平车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途中应注意保暖和安全。

2手术室财和物的管理[2]

在评优及奖金发放上依据拖班及加班的时数来拉开奖金的差距, 并在择优及评先进分配上予以优先, 在物质奖励较公平的情况下, 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使手术室的人员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风险的部门, 其环境及物品的管理也尤为重要。要强化卫生清洁管理, 及时做好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严格分离洁、污流线室, 设立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 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手术流程的需要。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 急诊手术间在手术部的最外边, 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 以便于隔离和消毒。物品方面对精密的手术器材进行专人保管, 专柜放置, 定期检查, 定期保养, 用前由专职人员进行消毒灭菌, 在器械室里配备有经验的专职护士管理手术器械, 根据各手术的需要, 编制手术器械卡, 使各个手术器械包的物品数固定。术前1d器械室护士根据手术安排表将已灭菌的手术器械包发放到各手术房, 术后由洗手护士对器械进行清洁。加强设备的维护, 定期检查, 及时维修, 保证各种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手术室的时间管理

管理者应当重视对手术时间的记录、监测与分析, 运用手术标准时间来协助手术安排。于前1d做好对第2天手术统计, 将手术科室、手术室、患者看作系统化的整体, 强调一体化的管理, 规定各个科室的手术日, 加强效率意识和责任感, 增强各个环节的衔接, 综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做好手术间和手术室人员以及科室手术人员的统筹安排, 手术室护士有义务及时通知科室医师按时到达手术间进行手术, 以节约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4手术室的信息管理

信息、数据的管理通过计算机能够实施对手术过程中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全程管理。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通过中控室及时传达信息, 了解手术动态, 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各种异常信息,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3]。

5人文关怀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手术室的护士, 既要面对具有不同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生活经历、性格的患者, 还要面对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 同时手术室又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科室, 因此作为一个手术室的护士, 必然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管理者, 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每一个护士的心理状况,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给予最好的管理措施。

管理者应该在言传身教中体现人文关怀[4]。护士长的主要工作是搞好科室管理, 要以身作则。护理工作是一个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 对护理人员的缺点和错误, 既要批评, 又要给予改正的机会, 并注意语气和方式, 还应特别注意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语言技巧, 不要损伤到其自尊心, 避免其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管理者在管理中还应当培养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与工作流程, 工作中做好查对, 加强责任心, 实施操作前履行告知义务。同时要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并做好相关证据如书证 (护理记录单、收费单、手术麻醉同意书等) 和物证 (类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实物) 的管理。做好工作防护, 减少职业损害。提高防护意识, 实施标准预防, 更新观念,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管理者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化的理念, 做到人文关怀, 管理者尊重护士, 关爱护士, 并能以身作则, 对护士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护士们的工作热情得到提高, 工作潜力得到发挥, 使之自觉地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才能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起到能动的作用。

总之, 在管理中用制度管人, 用规范、标准约束人。通过对手术室人员、财物、时间、信息科学严谨的管理既能够促进护士的能动作用, 提高工作质量, 防止差错的发生, 又可以使护士能动的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范。既节约了科室的资源, 又增加了手术数量, 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使手术护理不仅在数量上得到提高, 也得到了质量上的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 (护理管理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7.

[2]陈燕.重视护理风险评估, 加强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4) :9.

[3]宋烽, 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66.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有4间手术间, 年手术量1500余台。护士9名, 年龄20~40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 护理师3名, 护士4名。学历均为大专。

1.2 管理方法

1.2.1 提高认识, 规范行为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年版) 》[5]中与手术室工作有关的章节, 对照评审标准及要点逐条落实。每月进行自评, 对存在的问题先制定改进措施、然后督导落实、再次评价, 持续改进。

1.2.2 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常规对照评审标准中【C】条目, 制定并完善相关规定、制度与流程。做到术前访视时, 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时、手术间内的3次查对, 所要确诊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 另外包括所要进行的手术名称, 手术的具体部位 (左或右) 以及需要核对手术标识等。在麻醉前同样要进行三方核对, 内容需要遵照“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 三方包括麻醉师、手术医生以及巡回护士。核对内容同样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以及住院号等一般情况, 另外包括确定患者手术方式以及部位, 重新检查是否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核查手术标识, 并进行麻醉安全检查, 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完整, 是否已进行皮肤准备, 核对患者过敏史情况。检查皮试结果, 建立静脉通道。核查术前备血情况以及假体、植入物以及影像资料是否准备齐全。前两次核对的信息在手术前同样需要再次进行核对, 对于手术包中的情况核对需要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共同来完成, 主要是对其中的纱布、器械、缝针、纱垫等进行数目清查及记录。手术后体腔关闭之前需要将所有器械用品再次进行核对, 与之前的准确记录相符合, 才可进行切口缝合。三方于手术后同样需要进行确认, 内容包括补液量 (其中包括输入的血量) 、出血量、所置入的各种导管、各种引流管、镇痛泵、特殊用药及皮肤等情况, 作好记录。

1.2.3 落实规章要求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7]及《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8]等要求, 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科室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 做到有培训、有考核、有评价。指定专人定期对感染、空气质量、环境、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消毒用品等进行监测, 作好记录, 护士长可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归因分析, 制定改进措施, 督导全体人员执行。认真落实手卫生制度, 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 提高洗手依从性, 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达到100%, 对未认真落实者给予严厉警告, 督导立即整改。

1.2.4 加强手术室用药、输血安全管理对于麻醉用药、升压药、降压药、10%氯化钾、高渗电解质溶液、肝素钠、胰岛素等药物应分类放置, 需要在存放的部位进行标识, 并且标识要做到明显易辨别, 所有药物需要进行记录, 交接记录要明确, 给药时两人查对需要严格符合规定。如果是术中用药的情况下必须要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进行查对。查对时必须以读出的方式进行。查对内容包括: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使用剂量以及有效期等, 查对无误后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出, 这期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并将装有药液的无菌注射器放在手术台上备用, 所有注射器都要做好标识。巡回护士要对应用的药物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 包括药物名称, 给药剂量、途径以及用药的时间, 所有记录需要备案。对于需要术中输血的患者, 血的核查是需要主麻醉师和巡回护士共同完成, 核对内容包括所输血液采血时间及质量、血袋完整性;同时要达到输血申请单与血袋所标识相符合, 如血型、血量、种类、血袋号以及交叉配血结果是否相符;申请单与血型报告单的内容也要相符合,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别、床号等一般资料, 另外血型也要核查相符。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在输血申请单上双人签字。

1.2.5 手术室护士与医生沟通抢救时医生所下医嘱皆为口头医嘱, 对于这些医嘱及重要的检验报告必须要做到复读。发出信息的一方要求要清晰准确, 缩写是禁止应用的, 药物计量需要单位统一。执行医嘱的护士必须要重复医生医嘱内容, 并立即记录医嘱, 无论是口头还是电话医嘱都必须遵照这一规定进行。双方再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同时在2h内补记医嘱。

1.2.6 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压疮、脱管等。⑴安排专人定期检查接送患者的平车、手术床功能是否完好。⑵如果患者需要转移则必须在运输过程中加床档, 途中注意防范患者手足及头部被碰伤情况。⑶向转运车或是手术床上抬患者时动作应轻巧、稳妥, 防止坠床, 对于管路要注意查看, 在移动患者之前就要整理清楚以免造成管路出现问题。移动患者后对于管路方面要做到三方共查 (固定、安全、通畅等) 。⑷体位摆放需要正确, 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选择体位垫时需要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切口部位和患者具体情况, 体位摆放的原则: (1) 保证患者安全; (2) 患者需要自觉舒适; (3) 要对术野暴露起到最大的作用; (4) 不能妨碍呼吸。束缚带的固定要注意不可损伤神经, 松紧适度, 骨隆突外要有软枕进行衬垫保护, 防止因为过度压迫而造成局部缺血, 皮肤出现坏死。术中观察和护理受压部位皮肤, 术后查看患者皮肤受压情况。⑸高频电刀的输出功率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控制, 禁止超安全范围应用。⑹术野进行乙醇消毒及脱碘要控制湿度, 不可过度, 禁止在乙醇尚未干时应用电刀进行切割, 应用电刀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触碰纱布。⑺仪器检查必须定期完成, 出现问题及时维修以防止发生功能不稳定状态, 避免电刀烫伤事件发生。

1.2.7 加强手术标本的管理手术后病理标本必须要严格管理, 不可出现丢失或弄错的情况。术中所取病理标准必须要妥善保存, 此工作由器械护士完成, 手术结束时需要应用专门的标本袋放置, 袋内有甲醛溶液充填。标本袋上需要附好标签, 患者一般情况如姓名、科室、住院号等需要清楚标明, 另外标本名称必须明确标识, 护士需要对所有送检标本准确记录。标本送至病理科需要专人负责, 标本袋和检查单要求同时送达, 并需要得到接收人签字认可。如果术中需要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则要进行冰冻切片, 这种标本取出后需要立即放于标本袋中, 此为巡回护士责任。标本袋也为专用, 外有标签, 送检之前患者病理信息必须注明清楚。手术医生负责填写病理单, 而再次核对的工作由护士完成, 病理单需要与快速病理标本同时送到, 病理科同样需要完成接收手续。如果病理单填写出现问题, 护士应立即通知手术者进行更改, 护士不可帮填, 防止差错发生。

2 结果

2.1 满意度评价

比较改进工作前后患者、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护理部抽取2012年1~6月手术室护士平均满意度为93.56%, 2012年7~12月手术室护士平均满意度为98.72%。

2.2 护理安全评价

对照评审标准, 改进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使护理中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大幅下降, 见表1。

3 讨论

以等级医院评审活动为抓手, 遵循PDCA循环原理, 从标准内容及评审方法入手, 立足于临床实际, 致力于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 能使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9]。手术室对技术要求较高, 工作强度较大, 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手术如果出现问题对患者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轻者有可能使治疗效果打折, 重者有可能使手术最佳时间出现延误, 加重经济负担, 甚至致残、致死[10]。因此, 在护理管理中只有查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完善手术室各项工作制度与流程, 认真落实各项核心制度,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加强手术用药、输血安全管理, 防范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等, 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完善手术室各项工作制度与流程, 加强手术用药、输血安全管理, 遵循PDCA循环原理, 对工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 意外事件、护理差错明显下降。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5.

[2]刘海玲, 马建中.手术护理风险与防范[J].护理研究, 2006, 20 (8B) :2080-2081.

[3]Millat B.The check list:A useful tool for the entire operation room team[J].Journal of Visceral Surgery, 2012, 149 (6) :369-370.

[4]李同胜, 杨世洪.认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C]//2013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2013.

[5]李道佩.对2011年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商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33 (13) :1091-1093.

[6]郭燕红.《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起草说明[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7) :8-9.

[7]李六亿, 郭燕红.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6) :5-7.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10

关键词:手术室,输血,安全护理,措施

手术时输血过程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了手术的效果, 因而手术室输血这一环节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医护人员在患者输血时, 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护理。首先, 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患者手术时输血的风险, 还要用积极的态度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输血护理, 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2,3,4,5,6]。近几年, 我院针对手术室输血安全护理措施进行了讨论, 总结出了具体的护理步骤,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实验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 并在手术室输血的患者280例, 其中女性患者168例, 男性患者112例;年龄均在19~51岁, 平均年龄为33.7岁;急救输血的有190例, 计划手术输血的有90例;输入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的有128例, 加入血小板输入的有152例。

1.2 方法:

对所选取的280例输血者进行安全护理, 观察并记录输血顺利进行的概率及出现不良事件的比率, 以此考究安全护理的有效程度。具体的输血安全护理措施如下:

1.2.1 概况评估:

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是护理的第一步, 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手术用时、出血量预估等各方面的情况, 并熟练掌握输血的基本特点和常识, 如输血方法、注意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

1.2.2 诊断归类:

在合理评估的情况下, 护理人员把所收集到的内容分析整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况做出护理诊断, 如对反复出血、体质差的患者下“潜在输血反应”的诊断, 对心脏功能差的患者下“潜在心力衰竭”诊断等。

1.2.3 制定计划:

根据患者的不同具体情况 (年龄大小、手术用时、出血量预估等) 制定输血护理制度。如对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患者输血时, 要把握好输血的速度, 降低滴速至每分钟30滴;如果手术中出现大量出血等现象, 护理人员必要时可采取加压输血, 及时补充血小板。

1.2.4 对护理人员要求:

输血顺利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而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输血知识和良好的技能, 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去实施护理计划, 学会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患者、不用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1.2.5 护理实施过程:

首先, 护理人员要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手术前进行护理查房, 仔细核实患者的信息, 对即将手术的人, 尤其是那些没有选择全麻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消除其内心对输血的恐惧, 提高其信心, 以期其生命体征不受情绪影响。

在安抚好手术患者后, 向主刀医师和麻醉医师询问患者可能用到的输血量和输血成分, 准备好充足的血源。如果手术时间较长, 还要科学保存备用血液, 将红细胞悬液或血浆存在4~5℃的温度下, 待到快用时, 再稍稍复温便可使用, 血小板保存在24~25℃环境下。

其次, 医护人员要在手术中提高警惕, 认真核对所输血液的血型和成分, 确保准确无误。因为输血错误是引起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输血信息核实, 减少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 医护人员还要掌握正确的输血操作规范,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输血管路, 时刻观察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反应等, 一旦患者有过敏、心力衰竭反应, 立即停止输血, 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并及时做好抢救记录, 采集患者血样, 让其填写不良反应回馈单, 完好保存单据。

输血完成后, 护理人员应再次认真核对输血相关信息, 把血袋送回血库完好保存, 以便出现不良情况时备查。医护人员还要妥善保管与输血相关的单据, 如输血治疗同意书、护理记录等。护理人员也应在患者输血完成后继续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 观察其有无不适反应, 以便及时发现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进行t或χ2检验, P<0.05即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输血安全护理, 在280例手术室输血患者中, 276例输血者输血顺利, 无不良反应出现, 护理有效率达到了98.57%, 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4%, 但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 不良症状都完全消失, 对手术没有产生较大影响, 手术进行顺利。

3 讨论

在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于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手术过程较为紧张, 是输血不良事故高发时段, 这就使得手术室的输血护理工作更受重视, 因而医护人员就该改进护理方式, 以改良护理效果, 使手术顺利进行。

我院对手术室输血护理操作流程、要求等进行了深刻剖析, 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输血护理程序, 经我院的临床实验发现:实验中280例输血者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8.57%, 那4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也在及时抢救后, 恢复了正常的生命体征, 且未对手术产生影响。临床实践证明了我院总结出的手术室输血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它有效降低了输血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了相关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夏云, 丁素琴, 徐向群.手术室输血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27) :5749.

[2]程银兰.浅谈手术室输血护理流程[J].医药前沿, 2011, 1 (24) :55.

[3]苏小利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探讨[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10.

[4]唐卫清.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输血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 (4) :122-124.

[5]赖爱华.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6) :271-272.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的探讨 篇11

【摘 要】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作为外科抢救的主要场所,对于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及病人的安危。健全和完善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55-01

随着护理科学及临床科学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日趋提高[1]。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没有安全的护理,谈不上一切为病人。

1 手术室容易发生的护理缺陷

1.1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2 器械准备不全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3 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4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妥,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5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麻醉药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志保存不当或丢失。

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 建立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增强法律意识,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服务言行,提高服务水平。

3.2 完善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质量考核标准,使每位护理人员都明确各班职责及质量评价标准, 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各项护理活动。

3.3 规范手术室专科常规操作,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较快地熟悉及配合各科手术, 提高工作效率。

4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清点用物记录、术前、术后及术中添加用物相符。各项记录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 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5 手术室感染管理

5.1 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2]

5.2 手术人员对手术间所有用物均需有明确的无菌概念,避免细菌污染用物及手术区域。这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之一,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都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措施,作好无菌技术操作。

5.3 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5.4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体位。

5.5 差错事故的防范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

体会

为了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危,手术室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做保障。建立健全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病人能够放心安全的接受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麗娜、崔晓瑞 手术室质控管理的探讨与体会 医药世界 2006 年卷10期.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如下。

首先选取我院的手术室作为整个调查研究的平台, 以两年作为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效果的整体评价期限。我院的手术室一共有10个, 每一年的手术总量在6500人次以上, 手术室的专业护理人员40名, 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3~4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3.5岁, 护理人员的学历分别为:本科12名, 大专21名, 中专7名。

1.2 实施方法

1.2.1 医护人员的管理教育与培训

首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教育以及培训,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 同时对于护理的业务掌握也有一定的提高, 医护人员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判断。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护理计划, 也通过这一意思确定护理工作的重点问题, 特别是在对手术室中的重症患者采取重点的护理,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实行轮流制度, 保证每一位患者的情况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责任方面实行严格的制度, 由每位护士具体分管到每一次手术室的人次护理责任, 全面负责患者的护理;对护理工作实施班班评估, 对于患者的有不满意的情况及时的做出调整, 了解患者的问题, 并针对患者的要求进行适度的改进当然对于整个的改进要站立在医院的立场中, 、建立的相应的护理责任管理模式, 强化优质护理的质量。

1.2.2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的工作进行创新发展, 了解患者对于个性化护理的认知。在患者入院接受手术的过程中, 为患者介绍医院手术室环境, 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同时帮助患者营造舒适的手术室环境, 有利于患者在此过程中调整自身状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手术前一天, 进行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情况来做一些专业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接受手术, 在术后协助患者接受治疗;术后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指导。

1.2.3 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

目前在我院的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应急预案。但是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护理安全干预工作, 例如我院制定了预防患者在手术室的一些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从明确的预案保护中实现手术室的安全管理问题, 同时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使得每一个专业护理人员能够在发生情况的时候, 及时、有效、科学的进行处理。

1.2.4 手术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反馈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反馈是非常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在专业护理的过程中, 对每一护理人员的信息反馈意识进行培训, 对于护理人员所监管的范围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 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反馈, 保证主治医生、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信息的真实情况, 避免手术医疗纠纷的问题。

1.3 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以t检验计量资料, 以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我院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实施应用, 并将结果调查统计如下表1所示, 护理安全干预实施以后患者总满意率达到100%, 明显高于实施前, 两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优质护理的护理理念必须是积极主动的, 其中心是为了凸显手术室的“质量”问题, 因此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 不仅要从手术治疗疾病的护理角度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 还要从心理护理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 根据患者的自身素质以及病情的实际情况等来进行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强化工作人员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认知, 实施人性化关怀措施, 同时手术室护理要定期对每一个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及阶段性的考核, 为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做准备, 优质地完成护理工作。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对于患者的情绪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一些大型手术的过程中, 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情绪护理, 为手术做最好的准备工作。此外除此之外, 在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手术安全护理过程中, 要同每一位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手术护理服务, 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的与家属取得联系, 保证家属与医院之间的协调, 这样对于医疗纠纷问题出现的时候, 医院可以有效奥德进行协调与规避。根据我院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上的改进实施工作效果, 优质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实施之前的手术室安全管理, 表明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 促进患者康复, 对构建良好隐患关系, 减少手术室的医疗纠纷事件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因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非常的重要。

注:与实施后进行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赵百玲.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6) :55-57.

[2]李秀婷, 党玉连.患者及手术部位确认书在围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 (4) :166-168.

上一篇:细胞转化因子下一篇:环境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