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2024-05-20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精选12篇)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1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 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护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败。因此, 对手术室安全防范意识的加强和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核心, 也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医疗差错的关键。

1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易发生接错患者, 弄错手术部位, 物品遗留在体腔, 输液用药错误, 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或物品, 3M胶带未变色的器械、敷料, 器械包物品的丢失以及精密贵重器械小零件的丢失等等。

1.2手术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表现为对患者护理防范意识不强, 接送患者时致患者摔伤;手术体位摆放不当致患者关节过伸、脱位;电刀极板使用操作不当导致患者皮肤烫伤等。

1.3病情观察不到位导致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及时处理、抢救;护理技术操作不当, 致护士自身受到伤害;护理记录不规范, 不符合规定要求;标本登记与保管不规范, 易丢失、弄错标本。

2防范措施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接手术患者时, 根据手术通知单, 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患者进手术室再次核对, 并与患者及病历X线片、CT片核对手术部位 (尤其左右) 并在手术开始前再次与手术医生核对手术名称、部位。手术前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纱布、器械、缝针, 以及术中添加特殊器械、物品, 并做到及时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输液用药以及贵重精密仪器使用应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并及时做好记录。使用无菌包前既要检查3M胶带、指示卡变色情况, 又要将3M胶带贴到手术护理记录单反面, 再次核对是否消毒、过期。每次打器械包时, 要求做到2人核对, 不但在3M胶带上注明日期、签名, 而且还要注明无菌包名称, 做到多次核对, 准确无误。

2.2 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

任何器械、敷料疑有污染, 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 操作台面保持干燥、平整。严格控制手术间人数, 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严格划分。

2.3 接送患者时, 一定要观察看护好患者。

摆放手术体位时, 避免患者肢体过伸, 尤其是截石位, 应将患者下肢固定牢靠以防滑脱。手术中经常观察电极板安放部位有无受潮、移位。患者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金属部位, 必要时用床单包好, 特别注意手术中使用酒精纱布消毒, 一定要及时擦干手术部位后再用电刀;而电刀头在不使用时应放在安全部位, 尤其剖宫产手术胎儿娩出时, 以防电刀头按钮失控而烧伤胎儿。

2.4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手术医生、麻醉师, 并做好抢救工作。

术中患者常因疼痛牵拉而引起烦躁, 要注意观察患者输液以及仪器与患者连接部位是否脱落, 尤其是脉氧夹、输液皮条与针头连接处最易脱落, 应加强观察。

2.5 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上下手术刀片, 分离注射器与针头, 传递手术刀片、缝针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 细心传递, 准确到位, 避免刺伤医生和自己。

医生缝合脏器后, 一定要接回持针器和缝针, 以防掉落或刺伤他人。

2.6 手术护理记录单要及时、准确填写, 并与麻醉记录单吻合。

植入性产品要注明名称、厂家并贴好条形码。手术标本登记规范, 标签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并放在指定的位置, 妥善保管并签名;送病理科前由专人核对并签名, 送病理科后再由病理科签名, 保证患者标本不被遗失、弄错。

3 小结

手术室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繁琐, 说明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 手术室护理工作责任重大, 而手术室安全护理更是提高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提高业务技能, 尤其是加强护理安全知识方面的学习和教育,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加大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教育和学习力度, 时刻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 从而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降到最低, 做到对患者负责, 对自己负责。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2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这些在手术室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基本上都做到了。

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3.分级培训,培养护士: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不光要能独立完成穿针、引线的基本操作,还要在每一个重要的细节上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操作步骤并掌握其步骤要领。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要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新项目的安全实施。

4.创造和谐的手术环境:减少工作场所各种不良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影响。手术室保持安静,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应在手术室内大声喧哗,对参观人员严格控制、加强管理,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等活动部件上润滑剂,保持其活动度并减少噪音。化学试剂不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3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影响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要承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还要面对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现将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做如下总结: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手术室护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严重影响到了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2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以及新的医疗设备的不断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技术及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也有所加大, 护士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将会对护理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责任心有很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会严重影响到护理安全,易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混淆手术患者及部位,清点手术器械时出现差错,用药时未注意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

1.4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环境布置有与病房不同, 从色调到布局,以及麻醉机、吸引器等手术设备都给患者带来了陌生感,加之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疗设备带来的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 而且使医护人员造成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2]。

2 防范对策

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术前访视制度、手術患者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无菌操作制度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手术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质控小组监管护理人员的行为,并配套相关的奖惩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使每位护士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3],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护理安全。

2.2 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面对手术室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入,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完成繁重艰巨的护理任务,保证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操作大赛的方式,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对新进的护士要重视岗前专科培训工作,以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组织有潜力的护士去高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室管理理念。

2.3 强化责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发生,因此,责任心对手术是护士而言尤为重要。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谨慎,将安全意识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同时对患者也要有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以亲切的口吻和患者交谈,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和术后的担忧,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4 改善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 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4]。首先,应对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降低噪声,消除患者患者的焦躁心理。其次,改变手术室单调的布局,墙面采用暖色系的颜色,并张贴温馨标语,增加患者安全感。再次,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5]。手术室管理者需以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查找并及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可能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护理人员应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 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0-361.

[2]黄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0,(5):80-81.

[3]刘琼,江云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68-270.

[4]葛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38-139.

[5]李凤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05-3506.

[6]何玉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37-138.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4

1 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

1.1 部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医护工作人员因其服务对象是患者, 所以需要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 以免手术中出现任何意外。 (1) 对患者认识不清, 特别是患者手术前心情紧张和应用镇静剂后以及小儿, 有时不能正确回答问话, 易发生接错患者或者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2) 碰伤、摔伤或者坠床, 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时无人告知其注意事项, 无人给患者上约束带;搬运过程中不注意对患者肢体的保护, 导致肢体碰伤、挤压伤。 (3) 因术前未标识, 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 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4) 对药物或者患者血型认识不清, 从而给错药物或者输入错误的血液。 (5) 手术体位摆放不当所致的神经肌肉损伤、压疮或者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所致的压疮和损伤。 (6) 手术过程中出现错误, 导致将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 (7) 手术开始后突然发现相关的手术器械没有准备齐全, 导致手术失败。

1.2 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是目前手术室管理制度还有一些缺陷。 (1) 当前医院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年轻护士越来越多而大部分护士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较少, 缺乏相关的临床实践技能。 (2) 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之后的执行力度不强, 有些医院没有应用科学的管理制度而是依据经验进行管理, 这样的制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 护理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训练, 从而出现手术失败。 (4) 手术物品的设备检测不及时, 手术质量得不到保障。

1.3 手术室环境问题有待改善

和谐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别压抑的环境将会导致其中的人员也过于压抑, 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工作自然不会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氛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 手术室的地位比较特殊, 所以护士的工作心理压力很大, 很难有轻松的时候。 (2) 手术室需要定期进行消毒, 也经常使用一些麻醉药物, 这些化学药品对人员伤害也较大, 医护人员经常处于这样一种环境, 身体自然不会太好。 (3) 手术室中的清扫措施如果不彻底的话, 手术过程中的药品就会导致空气污染, 从而也会出现手术感染。 (4) 由于手术器械的特殊性, 工作人员也会偶尔出现伤害。

2 防范解决措施

针对手术室的相关护理安全隐患, 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为病患恢复健康提供充足保障, 具体如下。

2.1 严格审查手术患者, 仔细核对手术部位。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 需要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进行认真核对人名、性别等基本信息, 防止发生病患错误。进入手术室之前, 也要和巡视护士进行核对, 以免患者临时调换出现错误。进入手术室之后要和麻醉医生核对。开始手术时, 手术医生要进行认真查看, 开刀之前确定手术部位。

2.2 增强法律意识, 规范护理行为,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科内不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强化护士责任心。

2.3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医疗器械工具, 比如纱布、缝针、缝线等, 护士要确保这些医疗器械数目不发生错误, 所以应该认真查点, 防止器械丢失。开始进行手术前、关闭患者体腔之前、完全关闭之后、缝合患者的皮肤之后, 护士应认真清点, 不能随便更改, 如果临时要添加工具, 需要护士亲自拿来然后进行相应的记录。

2.4

护送患者时站在患者头部, 防止患者摔伤、碰伤, 防止各种管道脱落, 术中情况和患者的其他物品分别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

2.5

摆放体位时, 应使患者安全、舒适, 手术野充分暴露, 身下中单保持平整无皱褶, 骨突及受压部位垫海绵垫, 双上肢处于功能位, 防止过度牵拉、外展, 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肌肉。

2.6 仔细给药、细致输血及输液:

为了防止某些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在手术当中, 巡回护士应该在用药时对医嘱进行仔细核对, 并进行过敏试验, 与麻醉师合作才能最终确定药物的给予。遇到病患需要输血的时候, 护士到血库去取血时, 一定与血库的医护人员仔细核对, 确保一切信息正确之后, 才能签名然后回到手术室, 再与麻醉师和医生进行核对, 然后再次签名才能进行输血。

2.7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对护士定期进行培训, 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使得护士的专业技能不断更新, 确保护理安全。同时, 制定详细科学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 使得护士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来进行, 比如手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规范中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 护士可以按照其进行, 并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

3 总结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5

门诊手术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持续时间短等特点,门诊手术多为择期小手术或急诊手术,历时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较多,较少需要全身麻醉,具有随治随走的特点,门诊病人随机性强,不确定因素多,从而容易带来很多护理安全隐患,引起医疗护理纠纷,通过分析总结手术室门诊病人护理安全隐患,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减少护理差错,保障病人手术安全的目的。

一、门诊手术病人的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不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而且会引起医患纠纷。

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 沟通不良 未运用正确的沟通技巧,缺少有效的沟通,或病人有某些功能障碍,听力不好,理解力有问题或精神过度紧张、醉酒等,不能回答问话等,易导致接错术间。

1.2 碰伤、摔伤或坠床 在接送病人出入术间时未搀扶,或地面湿滑,或或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轮椅、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或病人醉酒不配合而导致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 手术部位错误 因门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未标识、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相关信息、X片等,导致手术部位错误。

1.4 用药错误 门诊手术多为病人自带药物,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不再次核对而导致剂量错误等。

1.5电灼伤 因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自处潮湿或患者皮肤过度干燥致负极板粘贴不牢,或者患者随身携带有饰品,金属物品等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1.6 异物遗留 多因门诊手术未涉及大的腔体、未按规定进行清点查对,导致缝针、纱球等异物遗留于切口内。

1.7 病理标本 因责任心不强,未与病人或家属核对,交家属自行送检,发生错误。

1.8患者呛咳误吸导致窒息 因术前准备不足,或术中术式改变、导致麻醉方式的改变致患者呛咳或胃内容物反流,而误吸进气管。1.9 手术记录不全 门诊手术因手术小,历时短,流动快,随到随做,只有门诊病历为依据,缺少完好的手术记录,病人出现意外导致纠纷时,无充足的法律依据。

二、针对以上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 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病人,培养主动热情服务理念,加强沟通,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2.2 重点环节的查对制度

2.2.1严格核对病人信息,凭手术通知单对照病历与手术医生一起核对病人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情况以及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如术前用药,X片等,以确保患者安全。2.2.2 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是否合格,术中器械是否齐全,功能是否完好,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以免因缺少手术器械、物品等延误手术而导致医患纠纷。

2.3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2.3.1 门诊手术交接,应认真交接病人的相关情况,及病人所带物品。2.3.2 送病人出室时应与其他行人员交接病人的物品及术后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门诊拿药,标本送检等情况。

2.4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大小,如较大的乳房肿块,五官科等手术,清点缝针、纱球等数目,检查器械的完整性,防止异物遗留患者体内而引进医疗纠纷。2.5 完善相关安全制度

2.5.1 防止接错术间。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有的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术间的情况。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适当安慰,减轻其焦虑的情绪,必要时与家属共同核对。

2.5.2 妥善保护防止受伤。始终有人陪伴患者,不让其独处一室,防止坠床等事故发生。2.5.3 防止患者呛咳或误吸 术中术式改变或麻醉改变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等待至适宜状态后进行。

2.5.4 防止用药错误。术前双人校对并在门诊病历上签名,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经与手术医生校对无误后再执行,并将安瓿、药瓶保留至术后。

2.5.5 正确管理病理标本。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及时放入有固定液的盛器内,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病人自己送检的,须怀其核对告知送检的注意事项。

2.5.6 仔细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其过敏史,对某些药物或消毒液如酒精等过敏者,手术过程中避免使用。

2.5.7 完善手术记录 术前要求病人有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签字,术中术式改变或麻醉方式改变时,除门诊病历外还需填写术中记录单,作为备案,防止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时缺少依据。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70-01

近些年来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分工。[1]护理作为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所接收的病患的病症复杂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就会有所增加。手术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因而对护理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手术室的工作十分繁杂,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护理质量。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护理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13年-2014年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中具有代表性的护理纠纷的案例,对案例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我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1.2 方法

针对护患纠纷案例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访问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总结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得出导致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类。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后,探寻有效的防范对策应用到以后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致力于提升手术室护理的整体质量,尽可能的降低医院纠纷的发生率。

2.结果

经过全面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护理技术以及手术室管理不当等。[2]

2.1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在医院中很多年轻的护士都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同时对医院的相关规范还不够熟悉,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这就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影响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手术室是医院极为重要的科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多种多样,其工作量也比较大,导致护理人员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处理突发状况的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都会影响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

2.2 护理技术存在不足

近几年我国的医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各个医院开始陆续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手术室的相关设备设施也在不断的创新,因而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这对他们的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护理人员无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些变化,同时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操作失误,这极大的增加了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性。

2.3 手术室管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随着医院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阶段手术室工作的要求。[3]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對控制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的重要保证。然而医院对手术室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方式没有进行及时的创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性。

3.讨论

通过临床实践可以了解到,手术室的医疗风险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对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护理工作是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加以重视。在上述中我们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来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首先是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时间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学习新技术知识的机会,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作为护理人员自身应当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其次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纠纷也是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同时保证良好的态度,让患者对各方面的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最后则是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手术室的管理方式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其中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4]组织护理人员了解手术室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尽可能的避免不安全因素对手术室护理效果的影响。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注意一些不安全因素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的提升护理效果,满足患者的要求,尽可能的避免医院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晓容.护理一般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4(04):17-18

[2]刘燕飞,张斌.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5(09):21-22

[3]蔡红梅,杨永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7(14):36-37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篇7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接送患者时的安全隐患

由于患者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 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易发生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在运送患者途中因固定不当或运送床功能问题易发生患者碰伤、摔伤或坠床。

1.2 手术部位或体位错误

术前未标识, 安置体位前未核对, 体位安置错误, 约束带过紧或肢体过度外展, 衬垫不当造成患者压疮、神经损伤等。

1.3 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器械物品准备不足, 器械性能不佳、陈旧, 吸引管道不通, 各种仪器临时故障或使用不当等。患者皮肤与金属物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输血输液时查对有误, 执行口头医嘱复述有误, 输液针头脱出或慢渗。无菌物品消毒不合格、超过有效期或无菌操作不严格引发感染隐患。外来器械或手术植入物的管理不严格造成的隐患。手术中患者体温过低造成的隐患。术中切下的标本保管不当或未及时标识引起标本丢失或混淆。

1.4 手术结束期的安全隐患

麻醉清醒期患者躁动发生引流管、输液针头及各管道脱落, 移动患者时发生患者肢体撞伤、扭伤、拉伤等。随患者带入手术室内的物品遗漏。

1.5 其他安全隐患

医护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手术护理记录、抢救记录与麻醉医生, 手术医生的记录有出入等。

2 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2.1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 熟悉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术日接患者时仔细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手术部位等。运送患者途中有针对性的使用保护运输工具。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并与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共同运送。

2.2严格执行三方查对制度, 手术体位摆放时, 本着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呼吸顺畅的原则, 正确摆放体位。肢体不可过于外展, 固定带不可过紧, 以免损伤神经。骨隆突部位要垫软枕, 双下肢用棉垫衬垫, 小腿与地面保持平行。术中密切观察肢体末梢血运。术中如发现体位移位要及时调整。

2.3术前认真检查手术用物是否齐全, 器械、敷料、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消毒是否合格, 对疑似污染的物品应立即更换, 对各种仪器进行术前试机, 程序正常方可使用。加强手术室护士慎独精神教育及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2]。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器械要准确放置。患者肢体禁止与金属物接触, 电刀笔应始终放置于器械护士视野中, 不用时放于专门布袋中。输血应两人以上核对, 血袋保留24 h, 如有输血反应进行登记。术中用药通常是执行口头医嘱, 要重复一次口头医嘱, 药瓶核对并保留。手术间的温度应保持22~25℃, 湿度控制在50%~60%, 如用保温毯应防止患者烫伤。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应认真清点器械、纱布、敷料及缝针并及时记录, 任何人不得将纱布、器械拿入或拿出该手术间, 以免相互混淆。如有疑问, 术者必须认真检查切口, 必要时X光机协助查找, 并记录备案。术中切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 贴上标签并登记保存。

2.4手术结束, 移动患者前要检查各种管道是否固定牢靠, 是否从挂钩上取下。搬动时动作要统一, 防止拖拽, 防止各管道滑脱、扭曲。要将术前随患者带入的未用尽物品全部随患者带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床头交接, 提示应注意之处。

2.5手术室护士应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 尊重患者隐私, 维护患者尊严, 不随便议论病情, 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要, 给与合理的解释和安慰。仔细填写手术护理记录, 如遇特殊情况应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并由手术医生签名, 明确责任。

3 讨论

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痛苦, 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 而且会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 给医院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责任感, 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断更新新观念, 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最大限度的控制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摘要: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通过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归纳其防范措施, 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各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及早发现及防范, 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从护理方面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参考文献

[1]黄琼, 吴国胜, 罗秀琴, 等.手术室对手术患者施行有意识安全护理管理探讨.华西医学, 2009, 24 (7) :1759-1760.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篇8

1 手术室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管理方面因素

1.1.1 质量监控因素

管理者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 从事行政事务多, 抓护理质量时间少。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 把关不到位。

1.1.2 人员编制方面因素

由于护士缺编, 长期超负荷工作, 使少数护士身心疲惫, 产生厌烦心理, 部分护士因加班加点, 未得到较好的休息, 注意力、集中力下降, 成为安全隐患。

1.2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1.2.1 工作责任心不强

思想松懈、责任心不强是造成护理差错的最大隐患。工作责任心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几乎所有的差错或多或少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

1.2.2 约束力较差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大多数是单独进行, 是否按照常规操作, 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完全靠护士个人的约束能力。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疏忽大意而出现的事故并不少见。

1.2.3 专业技术不够熟练

手术室常常遇到重症、急症、复杂手术和抢救等, 使用的仪器特别, 如多功能电钻、高频电刀、腹腔镜、鼻内镜、胆道镜、C臂X光机等, 许多护士对护理操作和仪器使用不够熟练[2], 在紧急情况下表现紧张、手忙脚乱, 难以适应手术的需要, 给清醒病人造成心理负担, 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 为术后的情绪增加负面影响。

1.2.4 知识面较窄

护理专业具有本科学历的高级护理人员目前还未普及, 因而大多数护理人员学历低, 知识面相对较窄, 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应对能力较差。对一些常规操作往往只能按部就班, 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 常常将脑力劳动变成了纯体力劳动。知识的匮乏使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有的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 从而易于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1.2.5 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

手术护理记录项目漏填号、漏签名、漏正确的医嘱执行时间, 与医疗麻醉记录不吻合, 用词模棱两可, 内植入物登记缺规格、型号等。

1.2.6 缺乏有效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繁忙, 面对病人及家属的提问, 回答生硬、简单, 引起病人的反感[3]。

2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

2.1 病人接错手术间

常见于病人术前紧张、已应用术前镇静药、不能正确回答问话、言语含糊, 加之护士疏忽大意, 未认真查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间等, 导致差错。

2.2 病人安置有误

因手术床窄、无床档, 而手术病人实施麻醉后又未用约束带固定, 或无专人看管病人, 导致病人坠床;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呼吸、循环;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 出现各种并发症。

2.3 器械准备不完善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 器械未定期保养, 完好性被破坏, 性能不佳、陈旧, 钳端夹持不紧, 刀、剪、针不锐, 结扎线不牢, 吸引管道堵塞不通等, 均影响手术进程, 损害病人利益。

2.4 术中用药不当

整个手术过程中准确用药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如药物摆放有错, 静脉麻醉药和输液标志不清;输血输液未经两人核对无误而误用;或输血前虽认真核对了输血和血袋上的项目, 但没核对是否是该手术间的病人而致输血反应;执行口头医嘱未复述1遍无误就匆忙执行;给药种类或剂量不准确;术中要求快速补液的病人, 由于小壶流空或大量血沫输入血管内而导致空气栓塞。

2.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 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妥, 造成脱落、污染或灼伤;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 造成电灼伤;吸引器或电源等出现故障而未事先检查, 致抢救病人时延误时间。

2.6 术后器械清点不明

常由于手术前护士将敷料、器械、缝针等用物打包时放多或放少, 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术前第1遍清点核对时未认真做到“五数” (即数器械、数线卷、数缝针、数纱布、数术中所需的物品) , 结果数量清点不准确;或由于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传递前忽略检查, 导致操作中器械关节螺丝松动而脱落;或操作不细致导致缝针弹出, 方向不明, 寻找困难;关闭体腔前后未认真检查器械、敷料、缝针, 或清点有误, 造成物品遗留体腔。

2.7 术后病理标本丢失或损坏

术中标本保存不当, 未标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室及手术部位, 和其他标本混淆, 由于疏忽卷入手术包, 或下台后放置地方不妥未及时送检等, 造成病理标本遗失或混淆, 丧失了医疗诊断最直观的依据, 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诊断及治疗方案。

3 防范对策

3.1 强化法律意识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依法行事, 在维护好病人权利的同时, 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 保护自己[4,5]。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6], 确保护理安全。

3.2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3.2.1 查对制度

“五查”:接病人时查 (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 , 病人入手术间查, 麻醉前查, 消毒皮肤前查, 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及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及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7,8,9]。

3.2.2 术中清点制度

主刀医师、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 并做好记录。

3.2.3 “三不交接”制度

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前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3.3 妥善保管手术标本

标本是提供病人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按指定的皿器放置, 及时加固定液, 注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标本名称等, 登记入册。在一个巡回护士同时应对两台手术时, 不能因工作忙而张冠李戴, 弄错标本。标本由专人负责送检, 并与病理科验收者在登记册上双签名。

3.4 保留灭菌效果监测的记录

灭菌效果监测记录包括无菌物品、高压灭菌物品、各种器械的消毒灭菌监测、手术用品、人体内植入物等的消毒标志分别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和植入物登记表上。做到严格要求, 严格执行, 严格检查。

3.5 正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客观、真实填写病人的相关情况:一般情况、入室时间、手术体位、手术方式、麻醉者及方式、术中输血输液、皮肤及药物过敏情况、使用止血带的压力及时间、标本名称、植入物名称、物品数目等并签名。

3.6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精湛的技能、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 以提高工作中观察疾病的能力和应急能力。经常组织业务学习, 请专家教授讲课, 继续教育, 如函授班、进修班等, 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防止技术性差错。

3.7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根据次日手术情况要求安排人员, 进行合理搭配、调整, 休息人员随叫随到, 以减少护士过度超时工作负荷。

4 小结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有关医疗诉讼举证倒置的规定, 护理人员要保证护理安全, 首先要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以及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进修、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不断完善手术室各项工作制度、操作规程, 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在每个工作环节上遵循工作制度、操作规程,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49.

[2]王旭容.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病人的护理措施[J].当代护士, 2005 (7) :68-69.

[3]弓美兰, 田俊英, 宁全珍.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23 (9C) :2514-2515.

[4]王淑芳.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23 (9B) :2426-2427.

[5]沈海燕.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J].护理研究, 2009, 23 (9B) :2425-2426.

[6]守玉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安全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9) :1200.

[7]陈楚琴, 李爱军, 吴丹燕.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 2009, 23 (1C) :173-174.

[8]张莹, 边东梅, 贾维娜.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 2007, 21 (Suppl2) :149-150.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篇9

1安全隐患

1.1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 给手术室安全护理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如手术室安全制度的规范和新要求, 术前、术中、术后的查对制度, 标本送检程序和交接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和抢救记录填写标准等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手术室护士要求护理专业知识范围要广, 适应新业务能力要强, 应急速度快而灵敏, 不断提高新业务知识水平、新技术的操作技巧。

1.2在新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 基层医院也大量应用新的医疗仪器设备, 加大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技术方面的风险, 许多因素影响着护理安全。手术体位安置方向出错, 甚至导致机体组织形成压力性伤。约束带绑扎松紧不适宜或上肢外展角度过大, 而造成神经压肌肉组织压迫。术中仪器使用操作不熟练或不当, 术前准备时未试机, 术中临时出故障, 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固, 造成了脱落或污染。对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的病人, 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输血输液查对不认真, 药物标签不清而导致误用。个别手术后病人护送回病房途中发生各种管道扭曲、压迫、脱落, 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遗失。

1.3工作环境压力增大, 职业风险增加护士缺编时常需要加班、延时, 大量急诊手术和各种大手术所致的误餐, 严重打乱了生活规律, 使护士患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手术室繁忙紧张快节奏的工作, 护期的站立工作, 使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受到破坏, 大多数护士导致下肢静脉曲张[1]。手术室护士每天面临针刺伤、刀片划伤等职业损伤的危害, 随时存在被感染的危险。护士长期存在于应激源的工作环境中, 使心态护士感到身心疲惫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1.4各种新型医疗仪器和设备的广泛使用, 势必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如今, 知识更新较快, 手术室又是集外科治疗、检查、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 要求护士要熟知各种抢救程序和常规操作,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就迫使手术室护士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需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和应对院里的定期考试, 给手术室护士带来了新的压力。新手术的不断开展、高科技仪器的广泛使用、高难度高要求的手术的增加, 使护士手术配合时常常感到压力太大, 加之长时间的站立, 可引起工作中出现烦躁、焦虑、抑郁、厌恶工作等现象。担心出现差错事故造成精神高度紧张, 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1.5护理人员易疏漏环节多, 术前手术部位无标识, 严重者无腕带识别;到病区接患者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交接不严密, 手续不全面。手术后器械数量清点和管理不规范, 导致器械、敷料等遗留在体内;送标本人员不认真或管理不善使标本丢失。交接班不认真或记录不及时, 对手术病人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或酌情处理;在病情突变时不能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防范对策

2.1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法规知识, 提高手安全意识、法律意识, 对手术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引导护士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 规范手术室护理行为, 提高他科人员的自律性和慎独精神, 强化责任心, 降低护理职业风险, 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 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使护士自觉学法、弄通懂法, 强化守法、正确用法。

2.2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 防止手术护理差错事故, 严格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落实手术室护士洗手规则、强化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制定接送病人制度, 术前到病区接病人时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认真核对病人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式、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严格检查手术器械、灭菌敷料是否合格, 所需用物是否齐全等;检查所备的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等是否准备到位。查对病历、X光片、CT片等相关资料, 手术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核对手术部位, 摆放体位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手术[2]。

2.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积极调整心态, 学习新业务、新知识, 提高工作技能。熟悉手术类别, 做好术前访视, 充分准备用物。手术中做到配合默契, 有条不紊, 术后做好总结。培养护士良好心理素质和减少心理压力, 使护士工作生活节奏应有张有弛。工作之余, 适当运动, 娱乐身心, 保持一个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 为良好的工作状态提供保证。

2.4严格落实执行规章制度, 定期检查手术室护理的各项操作常规, 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条理化。针对易发生差错的工作环节, 强化操作规程, 严格术中三清点的查对制度。

2.5手术中增或减物品时必须详细及时纪录, 体腔填入纱布时应认真清点, 避免遗留在体内, 有效的减少物品清点不清的差错。手术中途不得随意替换巡回护士, 摆放体位时需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压迫或损伤, 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的手术体位更应注意[3]。

摘要: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 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和急诊抢救的特殊场所, 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工作任务重、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抢救急危重患者多, 护士精神高度紧张、连续工作时间长, 风险性较高, 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作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 笔者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曹艳冰, 戴红霞, 宋文娟.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6) :47.

[2]杨翠芳.神经外科手术俯卧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 :63~64.

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探讨 篇10

1防止接错患者

到病室接患者时, 要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以下各项:病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及规定手术时间。患者接到手术室, 需送到规定的手术间内, 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

2防止器械准备不全

器械准备完善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器械护士术前应准备好手术器械包和敷料包, 巡回护士术前应检查手术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如高频电刀、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等, 不能盲目使用导致故障发生率增加、电刀负极板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导致患者皮肤灼伤等医疗事故。

3防止言语不当

手术室护士接患者入手术间时, 行为举止要轻柔, 语言不应生硬;不可大声喧哗, 要与患者及时沟通, 防止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引导患者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防止执行口头医嘱出错

执行口头医嘱时, 巡回护士应复述一遍, 经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 用药前需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体腔内用药需由器械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输血前需有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查对, 并严格执行输血制度。

5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术前, 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和敷料清点1遍, 再与巡回护士一道认真清点2遍, 准确记录并签名。术中, 任何人不得将纱布带入手术间, 防止与台上点数混淆, 术中增加或减少的任何器械或敷料都应及时记录。术中器械护士还应随时清点器械和敷料, 做到心中有数;手术结束前, 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要认真查对器械和敷料, 确定无误后方可缝合切口;切口缝合完毕后, 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应再次清点所有器械和敷料, 准确无误后记录。

6严格执行无菌消毒制度

认真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 是防止患者伤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室护士要强化无菌观念, 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 应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相关规定处理相关物品。

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认真细心护理患者,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强化法律意识, 才能保证手术护理安全, 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应对能力。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

参考文献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11

【关键词】手术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近年来,有关手术器械、纱布等遗留患者腹中的报道屡见不鲜,手术室护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治疗或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手术室也会给病人带来创伤,其具有高技术、高强度、高危险性等特点[1-2],护理人员的任务重、压力大,手术室的任何环节都需要护理人员细心把握,稍有差池,轻则影响患者治疗,重则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因素

许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室在医院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松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以致对工作草率从事,比如在手术进行的时候,对于病人没有一份完整、及时的护理记录,手术中对于仪器以及设备使用的情况的记录不完整, 对于病人在手术前的敷料没有及时的清理完毕等,手术室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手术室护理人员任务重、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节奏快,极大地挑战了护理人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从而导致工作出现疏忽。

1.2 管理方面的因素

对手术室工作的流程和操作缺乏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或者有些规范和操作随着社会科学水平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从而导致护理人员的操作任意性大,人为影响大,對于护理质量没有保障,容易出现差错,如对于手术中所需要用到的物品不能够记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够将物品及时清点,从而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完成,最终将可能会导致手术的物品留置在病人的体腔之内。

1.3 技术方面的因素

一些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过硬,操作生疏,容易在手术的时候出错,而且随着医疗科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医疗设备和进口设备,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如果没有及时的学习更新知识库,导致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职业神圣感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请其他医院具有丰富手术室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讲座,或在让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到其他医院交流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流程,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应对自如,技术娴熟,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职业神圣感。

2.2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奖惩机制

医院要建立健全各项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3-5],六查即接病人查、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手术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即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病房带入的物品及药物、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器械敷料灭菌是否合格、用物是否完好,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到位、吸引器到位、氧气到位、电刀到位,任何人不得因任何理由减少或省略操作步骤,由一名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担任监督员,每日巡回检查护理质量,并进行指导,严格程序化、制度化管理,对于出现错误的护理人员要进行惩罚,可以与年终奖金挂钩,对于做得好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奖惩分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

树立无菌意识关、把好消毒灭菌关,加强消毒监测关,把好这三关,对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只有消毒灭菌彻底才能保障全院的安全,树立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购买先进的自动清洗设备和高效的清洗剂,保障手术室的清洁。

2.4 合理人员配置,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

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任务重、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节奏快等特点,这些极大地挑战了护理人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再加上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普遍短缺,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比比皆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不定,随叫随到,,护士长应该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使护士能够精神饱满的、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5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随着我国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使广大护理人员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自觉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手术室安全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室护理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工作量大、时间长、高风险的工作,手术室护理安全不仅涉及医疗安全的方方面面,也决定和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声誉,当今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才能使整手术室护理“有序、有质、有量”同步进行,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延爱民,郭金凤,白风枝.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家庭护士,2009,4(1l):51-52.

[2] 阎成美.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38(11):548-549.

[3] 陈丽娟.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防护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421-422.

[4] 魏革,梅桂萍.手术巡回护士工作程序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4(5):912-913.

手术室安全护理防范论文 篇1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 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 也是临床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资料提供单位。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知识要求高、反应敏锐、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特点, 很容易发生差错, 而一旦发生差错, 轻者影响患者的合理治疗, 同时导致医院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发生误治或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的甚至无法弥补的医疗事故。本文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1], 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1 手术室护理常见隐患

1.1 接送隐患

(1) 接错患者。这是由于查对不认真而出现的错误。手术患者术前一般都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特别是已注射术前针的患者, 往往问答不切题、回答不正确、随意问答, 所以接错患者时有发生。

(2) 接送途中碰伤、摔伤患者。这主要是因为出入病房时患者的四肢没有正确、合理安放而被碰伤;摔伤常发生在由病床到接送车或由接送车到手术床的转送过程中, 特别易发生在年龄小不能合作或烦躁不能配合的患者身上。

(3) 坠床。坠床的发生多在麻醉开始前, 由于患者情绪紧张, 对手术床宽窄不了解, 或烦躁患者未及时固定, 也可能发生在麻醉苏醒前, 因抬送过程中的失手、配合不当而发生意外坠床。

1.2 摆放隐患

(1) 手术间摆放错误。由于术前查对不认真, 没有仔细核对手术部位标识而出现手术间的安放错误, 或将患者的病历、X线片、CT片、MRI片等错误放置。

(2) 体位摆放错误。手术体位摆放不正确, 如将右侧卧位摆放为左侧卧位, 造成误治, 容易被卡、压的部位没有加垫保护, 造成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甚至由于长时间压迫而影响神经功能。

1.3 治疗及操作隐患

(1) 用药、输血错误。由于用药时未认真核对, 将标识不清的药物误用, 或执行口头医嘱时没有口头重复而出现误用。输血错误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造成错误输血。

(2) 输液隐患。手术室输液往往是为了抢救而大量、快速增加血容量, 在液体更换中容易发生空气栓塞, 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3) 设备使用不当。如因电刀负极片接触处不严、潮湿或与金属物相碰而导致局部烧灼伤。另外, 患者随手术床升降时由于肢体被固定容易因卡、压、碰撞而致伤。

(4) 异物残 (遗) 留。主要由于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或操作不当, 导致异物残 (遗) 留, 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而且处理起来也十分棘手。

(5) 导管堵塞或脱落。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搬动中保护不当而发生导管脱落或堵塞。有些导管脱落不仅影响治疗, 而且影响预后。

(6) 病理标本错放、遗失。病理标本决定着术后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错送甚至遗失是不可弥补的失误, 多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不认真导致。

2 隐患防范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 强化服务理念

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不仅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用法律保护患者的权益, 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尊重、爱护患者, 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 增强忧患意识, 落实核心制度

(1) 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手术接送卡, 与病房护士一起查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腕带、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 并对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逐项核对, 防止接错患者。

(2) 患者安放于手术床后要再次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等, 核对患者腕带、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进行体位摆放、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 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

(3) 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 确定其在有效期内 (包括一次性耗材的生产、消毒日期) , 包装的完整性, 术中器械是否齐全, 摆放是否到位, 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手术开始前完成所有用品的清点、记录工作。

(4) 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的器械、敷料, 器械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防止异物残留或便于清点, 对于进入颅内、胸腔、腹腔的敷料要有特殊标记, 比如带有尾、色等标记, 在手术结束缝合伤口前或关闭体腔前必须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仔细清点核对敷料和器械, 做到与手术前核对的数字相符, 并登记签名。

(5) 手术中途因特殊情况换人时, 交接人员应现场交接手术进程, 清点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 共同签名确认。

(6) 手术完毕要将患者小心抬放并妥善固定在接送车上, 送回病房后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导管固定情况、目前生命体征及手术室带出液体的药物、剂量, 简单交代术中大致情况等, 使病房护士心中有数。

2.3 增强责任心, 防患于未然

(1) 防止接错患者。有的患者由于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的原因, 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的情况。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 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

(2) 妥善保护, 防止受伤。要始终有人陪伴患者, 不让其独处一室, 保持各种平车、对接车、床功能完好, 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术中需体表降温使用冰袋时, 应用毛巾包裹冰袋, 避免冻伤;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应使用专用插座, 负极板放置正确, 避免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件而造成电灼伤。

(3) 保持体位正确舒适。在协助医生摆放手术体位时要正确使用减压垫, 避免血管、神经受压, 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 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 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肌肉, 避免因体位不当而出现并发症。对压疮高危患者应在术前做好防护措施, 如在压疮高危部位粘贴减压贴等。

(4)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术前一日, 主管医生应在手术部位做好标记, 对脑、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左右侧。

(5) 防止用药错误。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 以免混淆;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 经麻醉医生核对无误后再执行, 并将安瓿、药瓶保留备查。

(6) 防止输血错误。术中如需输血, 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要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制品类别、血量, 检查血袋的完整性, 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 确认无误后方可输注。输血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输血完毕, 血袋需冷藏保留, 待手术完毕后归还血库备查。

(7) 防止导管脱落。全麻诱导期、复苏期以及术后送回患者时[2], 所有导管要妥善固定, 包括气管导管, 口咽通气道, 动、静脉置管及各种引流管, 防止脱落、返折等。

(8) 严格管理病理标本。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 及时放入有固定液的容器内, 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与标本送检登记本是否一致, 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三方签名确认, 及时送病理科, 防止标本保存不当或遗失。

2.4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 认真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是防止或杜绝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对进出手术室的人员应严格管理和限制。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 绝不允许穿常服进入。对参观手术的人员不仅要限制, 而且不允许其乱窜手术间。器械应集中于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 确保灭菌合格率100%。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与刷手制度。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 要严格按照特殊感染手术术后要求处理相关物品[3]。

(2) 收到供应中心送来的无菌物品, 应按无菌物品管理要求分类放置、标识, 定期检查消毒日期, 对较少使用的必用物品及器械应定期消毒灭菌, 以应急备用。

3 总结

手术室和其他临床科室一样, 是医院一个高风险而又不可缺少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可以反映医院管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与手术患者的安全密切相关, 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配合手术扩大到对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也就是说术前要访视, 术中要配合, 术后要随访。只有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才可以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手术室护士要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 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 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高度的责任心。 (3)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 (4) 有团结协作精神, 始终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 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 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从而杜绝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梁文静.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分析与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21) :267-268.

[2]姚龙, 王明.预防误吸与麻醉前禁食新概念[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20 (4) :255.

上一篇:组织交流下一篇:电厂锅炉烟气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