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2024-10-10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共9篇)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1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经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8月-月腹部手术后患者腹腔获得耐药菌感染临床资料。结果29例腹腔感染患者中共检出耐药菌74株,排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48.65%、肺炎克雷伯菌16.2%、铜绿假单胞菌13.5%;混合性感染17例、单一感染12例。本组病例中,治愈26人,治愈率达89.66%,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做好患者隔离管理,加强医护人员感控培训和监督,严格执行环境卫生消毒,合理和正确使用抗菌素是预防控制患者院内感染有效措施。

关键词腹部手术;腹腔感染;耐药菌;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65801-0085-02 DOI:10.11726/j.issn.1001-7658.2016.01.031

腹腔感染是指病原菌入侵宿主腹腔且造成明显损害的感染性疾病,严重腹腔感染容易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较差,临床病死率>50%〔1〕。从医院管理角度看,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不同程度影响了医院的管理质量,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与爆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8月-年10月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29例,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5.90岁。1.2调查方法当患者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白细胞>12×109/L等,或腹腔引流液引出浑浊、絮状物样液体时立即送检作细菌培养。腹腔感染医院诊断标准〔2〕:①术后出现发热、腹痛、腹胀,明显腹膜炎体征。②腹腔引流液或穿刺液细菌学培养阳性。③影像学检查或再次手术证实腹腔感染病变的存在,如化脓性渗出、局部脓肿、组织坏死等。

2结果

2.1腹腔感染与术式

29例患者送检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混合性感染17例,单一细菌感染12例。胃肠道术后合并感染12例,肝胆术后合并腹腔感染10例,Whipple术后合并腹腔感染5例,腹腔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腹腔感染2例。

2.2腹腔感染耐药菌比例

从29例腹腔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耐药菌74株,排前3位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耐药菌分布详见表1。2.3治愈率本组病例中,26例治愈,治愈率为89.66%。死亡2例,均为高龄74岁,并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1例因并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讨论

3.1感染患者管理

本组病例中,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重复手术,术后留置多条管道和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是导致腹腔感染的的主要原因,高龄伴复杂的基础病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加强腹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管理十分重要。3.1.1对腹腔感染耐药菌患者应实施隔离,尽可能实行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不能与开放性伤口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患者同一室间;在患者床头卡、一览表和病历上安设“黄色隔离标志”,尽可能减少患者转运和控制家属探视人数。3.1.2增强患者治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导致康复延缓,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费用增加,难免会引起负性情绪。护理上尽可能安排专职护士护理,耐心解释耐药菌感染成因,在治疗和预期时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抵御疾患。3.1.3指导患者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预防非计划性拔管。3.1.4胃肠功能恢复患者鼓励其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抗感染和修复能力。

3.2医务人员管理

3.2.1病区护长接到患者感染耐药菌时应通报科室医护人员,并进行有关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知识培训,强化每个医护人员引起重视,有效实施预防控制措施,保障医疗安全。3.2.2医护人员在执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气管插管、留置尿管等有创操作和腹腔冲洗治疗、引流液培养等操作应自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造成患者受感染。3.2.3合理安排查房和治疗的先后顺序,将腹腔感染耐药菌患者留在最后进行。3.2.4医护人员的手接触是腹腔感染患者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3〕,洗手可切断传播途径,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病房及治疗车应配备含乙醇手快速消毒液。3.2.5医务人员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性隔离措施,接触患者感染或定植的伤口、黏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液时应当戴手套,穿隔离衣。

3.3病房环境卫生管理

3.3.1对清洁员进行病房环境物品清洁消毒工作规范和流程的培训,并指导做好个人防护。3.3.2患者使用的医疗诊疗用具应设为专用,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使用后消毒备用。3.3.3病房应遵循湿式由洁到污清扫原则,清洁用具专用,使用位置标示清楚,每次使用后先清洗后用有效氯进行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备用。病人单位如床头柜、床栏、呼叫铃、门把等应每天消毒擦拭,病房每天清洁通风两次。3.3.4地面被患者血液或排泄物污染时不能用拖把直接清理,应采用消毒液覆盖消毒方法,即用蘸有消毒液的织物类和吸水性强纸类覆盖污染物,30min后将污染物清理,再用清水清洁地面。3.3.5接触过病人的垃圾视为感染性医疗垃圾,必须用标示“耐药菌感染”黄色垃圾袋密封运送集中处理。3.3.6患者出院后病房所有设施及患者接触过物品立即进行终末消毒。

3.4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降低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造成耐药菌大量繁殖,增加患者感染机会和医院感染。3.4.1要求临床医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3.4.2临床应根据腹腔引流液药敏实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产生。护理人员应掌握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知识,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了解配伍禁忌,过敏试验,观察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用药或更换药物依据。3.4.3医院药学部应严格监控临床用药,及时向临床反馈用药信息。当前,医院感染控制已提升到医院管理的重要议程,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临床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之中,做好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具有其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荣,陈昱昊,杨继勇,等.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585-5587.

〔2〕吴在德.外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5.

〔3〕甘露,邹英,吴昊,等.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277-3278.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2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是危重患者集中区, 同时也是医院感染高危区。由于患者病情危重, 住院时间长, 机体抵抗力下降, 介入性检查和操作多, 均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为切实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保障患者安全, 2009年8我院根据目前的条件, 对综合ICU病房进行了整改, 建立了多间单间病房,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和护理, 减少交叉感染, 避免多重耐药菌造成医院感染的扩散。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8月到2011年7月我院ICU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5例, 其中男35例, 女10例;年龄11~84岁;多重耐药菌菌株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产ESBLs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标本分别来自痰培养、尿液、血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时, 我们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方案》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执行, 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 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具体的防护措施如下:

2 防护措施

2.1 强化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者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有研究表明:在各种诊疗、护理过程中, 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51.20%, 且细菌超标严重, 以超标1~5倍为主, 部分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20倍以上, 甚至达到100倍[1]。可见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严重性。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和洗手行为的依从性, 保证手的清洗和消毒, 我院在改建ICU房间时, 在每个单间病房内均设置一套完善手卫生设施, 同时在每个病房门口挂有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以便医务人员在查房、治疗、护理操作等过程中能随手可及, 让医务人员养成自觉手卫生的习惯, 科室医院感染小组成员随时监督医务人员的行为, 督促落实。职能部门则采取随机抽查方式。

2.2 严格遵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落实隔离措施

对于病原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显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的患者我们立即将其转入单间病房, 护士在病房门口及患者信息一览表和病历本上贴上醒目的蓝色“MDRO”接触隔离标识, 提醒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的重视, 并于第二天晨会交接班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 做到人人知晓, 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我们安排专人治疗和护理, 医务人员相对固定, 同时限制每次进出人员的数量。

2.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各种侵袭性操作如人工气道、呼吸机使用、吸痰、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都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但这些操作都有可能将病原微生物带入体内[2]。国内外研究表明, 侵袭性操作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3]。因此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操作中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进行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再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 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 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4]。

2.5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病室环境的管理, 每天定时通风换气, 物表及地面每日至少湿式擦拭两次, 遇污染时及时处理, 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不能专用的物品及医疗器械在每次使用后须及时消毒。患者用过的床单、面巾、衣物等需用双层黄色胶袋密封并标示送洗衣房, 患者去其他部门检查, 工作人员陪同, 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患者转院或转科必须告知接诊医生相关信息;患者出院后应做好病室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直接影响到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单间隔离, 对病房和物品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院内感染和监控工作的管理, 可有效预防因交叉感染而造成耐药菌的传播, 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瑜珍, 谢懿, 何绪屏, 等.医护人员手带菌实验室分析[J].现代医院, 2008, 8 (11) :27-28.

[2]徐秀群, 吴小波.146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2 (18) :303.

[3]何庭辉, 田碧文.综合性中医院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4) :3882-3884.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3

【中国分类号】11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1-0168-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引起内源性感染增加及耐药菌的产生。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对我科一年来共1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了有效隔离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发生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暴发流行及病人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1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2~70岁,多处骨折8例,开放性伤口9例,骨髓炎l例。所有感染病人伤口分泌物均送病原学培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耐药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9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大肠埃希菌3例。

2处理措施

2.1

制定耐药菌病人处置流程科室制定多重耐药菌病人的处置流程并组织学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同时对科室保洁人员也进行培训。

2.2隔离措施

2.2.1

当收到检验科微生物培养结果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医生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科,并通知当班护士,将病人转置单人间病房,如果没有单间则安排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同一房间,或与其他患者严格进行床边隔离,但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不能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医生必须尽快通报相关医护人员患者已进入隔离病室或采取的隔离措施。

2.2.2在病人一览表,床牌及病历夹上粘贴醒目的接触隔离标示。

2.2.3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地面物表每天2次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抹布拖布专用,用后消毒晾干备用。

2.2.4专人进行治疗护理,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及粪便时,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完成操作后,脱去手套和隔离衣放入专用垃圾袋。

2.2.5严格执行手部的卫生规范,医疗护理操作前后,脱去手套后及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治疗车及病人床旁均放置速干手消毒液,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手消毒。

2.2.6病人使用的各类物品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在每次用后必须清洗和用1000m/L含氯消毒剂消毒。

2.2.7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连续3次培养结果阴性,每次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病人解除隔离和出院均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2.3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隔离病房,减少了与家人的接触,使患者感到无助,恐惧。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判断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与心理关怀与支持。与患者家属在探视时间内按照医院规定和探视要求进行探视,并给与患者足够的关怀与理解,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4饮食护理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每餐为患者订制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注意色香味,提高患者食欲,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5加强家属的相关知识宣教,探视人员进入病房时,必须穿隔离衣,戴帽子。离开时要进行手部消毒。

3护理体会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需要多学科的重视与参与,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提前干预,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监督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爆发流行。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4

1、临床各科在诊治感染性疾病时应规范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

敏试验,根据药敏及临床表现合理用药。

2、检验科微生物室负责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并做

好质控。开展病原体的耐药性目标性监测,主要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等。

3、临床各科在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按照我院的《多重耐

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SOP》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止多重耐药菌院内播散。

4、临床各科对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则按我院的《医院感

染监测报告制度》进行报告。如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则按照我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执行。

5、检验科微生物室每月负责全院细菌耐药结果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科负

责向全院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反馈。

6、医院感染管理科针对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的多重耐药菌的情况,及时到科室

指导隔离措施。

7、药剂科应根据细菌耐药动态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向药事委员会提出严重耐药的抗菌药物的有效控制措施。

8、科室主任和护长负责落实多重耐药菌各项监测、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

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监督。

9、对于不认真执行多重耐药菌监测、预防、控制措施的,予以批评及纳入科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5

2011年共监测鲍曼不动杆菌88例,分别为呼吸道感染66例,表浅切口感染8例,中枢神经感染6例,泌尿道感染6例。其中感染例数前五名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外16例,ICU14例,泌尿外科8例、神经内两科5例。在88位患者中根据药敏试验得出的耐药率如表:

序号

名称

耐药率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95.4%

庆大霉素

94.52%

阿米卡星

93.27%

头孢呲

90.3%

头孢他啶

88.2%

环丙沙星

87.7%

氨曲南

86.05%

哌拉西林

84.32%

美罗培南

82.15%

亚胺培南

82.15%

头孢哌酮/舒巴坦

67%

一、科室隔离的实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1、由于本院床位紧张,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值患者无法实施单间隔离,只能采取床边接触隔离措施。

2、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诊疗。

3、对于非急诊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未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个别医生送检率未做到。

二、整改措施

1、为了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建立了健全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严格掌握适应症。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值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3、对全院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培训。

4、对全院全体医生进行多重耐药感染的预防措施相关知识,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制病例的监测与报告。

三、效果评价

1、临床科室提高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送检率。

2、医护人员对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意识有所增强。能够按照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佩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过程。

3、增加了对患者接触物品的消毒频率,对感染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能立即消毒。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6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及监测范围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屎肠球菌和阴沟肠杆菌。

(二)多重耐药菌预警与干预

检验科每季度公布细菌耐药率检测结果,由医务科发布预警,提醒合理使用抗菌药。当细菌耐药率达四级预警时,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并提请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具体预警级别如下:

一级预警: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级预警: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

三级预警: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四级预警: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三)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1、各部门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报告

(1)检验科:在微生物检测中发现特殊耐药菌感染或发生聚集感染现象时,应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和相关的临床科室,并在报告单上注明。

(2)临床科室:住院病人中出现多重耐药菌,应于24小时内在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上报院感科,严格执行本方案制定的预防控制措施;出现爆发事件(即3个或以上的医院内感染病例,且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应严格按照我院《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工作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上报。

(3)院感科:每日监测细菌室多重耐药菌检测结果,发现多重耐药菌应与临床医生沟通反馈并指导消毒隔离工作。出现爆发流行时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急处置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上报。

2、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机制

(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开展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多部门协作工作,由院感科统一协调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向院领导报告全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的情况。

(2)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工作中,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检验科、药剂科及临床科室各自职责明确,落实到位。

a.检验科:在微生物检测中发现特殊耐药菌感染或发生聚集感染现象时,应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和相关的临床科室,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做好多重耐药菌检测、分析、报告,及时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每3-6个月将细菌耐药情况汇总公布,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配合职能部门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工作。

b.院感科:做好检验科上报记录,每天主动监测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并到科室督查、指导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体现持续改进;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管理。负责对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必要时提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讨论并组织实施。制定培训计划,并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对培训效果有追踪总结。

c.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对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及预防工作的管理协调,协助院感科督促临床科室执行所提出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组织贯彻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各类法规文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等工作。医务科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d.药剂科:做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发出预警信息,定期公布使用情况,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要暂时停用的抗菌药,配合职能部门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工作。

e.保障、保洁部门:负责督促保洁员做好环境、物体表面、床单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及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

f.临床科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3)医院每半年召开一次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多部门协作联席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院病原体检出与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人的微生物检测情况;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指标提出不同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预警、警告、限制等;院感科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改进建议等;临床科室提出具体执行环节的困难和建议等。

(4)通过多部门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当出现多重耐药爆发流行时,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工作预案》的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合作。

(四)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

1、多重耐药菌的预防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2)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慎重选择抗菌药物,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3)早期检出带菌者,并及时治疗。

(4)医院应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筛查高危科室住院病人如烧伤科、ICU、呼吸科、血液科和儿科,及易感患者如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外院转入、长期住院、病情危重、静脉置管、导尿、接受侵入操作或曾经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保证早期检测和恰当的预防措施得以实施。同时微生物室应选用准确的检测手段,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向临床报告,以便控制感染和隔离治疗。

(5)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6)医护人员操作前后应严格执行洗手及手消毒制度,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帽子、手套,医疗用品要固定,以防院内交叉感染。

2、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措施

(1)告知工作人员和病人有关注意事项,减少工作人员和病人在病房内的传播。(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床旁及腕带上有隔离标识。

(3)加强手卫生,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4)能专用的护理用品或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应专用,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或器械应在每次使用后立即进行擦拭消毒处理方可给其他病人使用,病人周围物品表面、环境和医疗器械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2次。

(5)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检查、治疗时,检查治疗科室对腕带上有隔离标识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洗手和手消毒。

(7)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8)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9)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2次。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10)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规定,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11)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有效封口。

(12)携带 MRSA的手术医生不得进行手术,直至检测转为阴性。

(13)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培养均为阴性后(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7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女, 58岁, 右乳腺癌术后右锁骨淋巴结转移, 于2014年10月31日在右上肢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术, 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 上臂围23 cm, 导管置入体内长度45 cm, 外露7 cm, 置管后行X线拍片示导管尖端位于第6胸椎水平。使用导管为美国巴德公司的三向瓣膜式4Fr PICC导管。2014年11月4日下午, 患者出现发热, 最高体温39.2℃, 右上肢PICC置管部位局部红肿, 触痛, 皮温高, 考虑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或败血症, 予以拔除PICC导管, 导管尖端行细菌培养并行左右手血液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抗感染治疗, 右上肢予如意金黄散+蜂蜜+温开水调糊外敷, 远红外线灯照射2次/d, 30 min/次, 加强换药。2014年11月6日,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PICC置管部位红肿稍减轻, 触痛减轻。2014年11月13日, 患者PICC置管部位局部红肿消退, 疼痛减轻, 连续两次复查血液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予以解除隔离。

病例2:患者男, 65岁, 肺癌并脑转移瘤, 肝脓肿, 于2014年11月29日在左上肢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术, 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 上臂围27 cm, 导管置入体内长度43 cm, 外露7 cm, 置管后行X线拍片示导管尖端位于第7胸椎水平。使用导管为美国巴德公司的三向瓣膜式4Fr PICC导管。2014年11月30日, 患者左上肢PICC置管部位轻微疼痛, 置管部位红肿, 皮肤温度正常。2014年12月1日, 患者出现发热, 最高体温39.6℃, 伴有寒战, 结合患者有行PICC置管, 考虑败血症可能, 行血液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消毒。抗感染治疗, 拔除导管, 左上肢予如意金黄散+蜂蜜+温开水调糊外敷, 加强换药, 2 d后红肿、疼痛消退。患者抗感染治疗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 1个星期后连续2次复查血液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予以解除隔离。

2 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原因分析

2.1 患者因素

(1) 免疫力低下, 属感染高发人群。2例患者均行同步放化疗, 均有白细胞低。有报道[2]认为, 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由于骨髓抑制, 免疫力低下, 易发生感染, 置管后更是感染高发人群。

(2) 依从性差, 对携带PICC导管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不了解。2例患者置管后, 均有进行淋浴过程中因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敷料潮湿的情况。

2.2 护理因素

(1) 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护士在置管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及不注意无菌环境、护理人员在换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和导管维护流程,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3]。

(2) 维护不规范。根据文献报道[4], 皮肤消毒不彻底, 敷贴面积小, 敷贴有松动、卷边、潮湿、污染、未及时更换, 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3) 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相关知识不掌握, 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性、危害性认识不足, 对早期的感染症状没有足够重视, 对置管后的机械性静脉炎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早期症状没能区分, 并及时进行处理。

3 对PICC置管患者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护理措施

3.1 置管前的患者评估

行PICC置管前, 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 特别是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 密切关注患者白细胞情况。对于骨髓抑制严重的患者, 暂不予置管, 予升白细胞治疗, 提高免疫力, 待白细胞上升后, 再行置管, 以避免高危人群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3.2 加强健康教育

置管前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 告知患者携带PICC导管的相关注意事项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并充分评估患者的依从性。置管后告知患者可以淋浴不可盆浴、泡澡、游泳。淋浴前使用塑料保鲜膜以穿刺点为中心环绕贴膜处两圈以上, 上下两头边缘用胶布贴紧, 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浸水, 如有浸水应立即请护士更换贴膜。

3.3 消毒

置管前处置室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30 min, 消毒后避免人员进出走动。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备物前使用流动水洗手, 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 铺大无菌单, 实施最大化无菌屏障。皮肤消毒可使用碘伏, 75%酒精脱碘, 最大面积的消毒整个手臂, 消毒后患者手臂不可随意摆动。在PICC穿刺过程中为避免感染的发生, 刘志敏等[5]认为应遵循轻、稳、快、准的原则, 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穿刺完成, 有效地减少穿刺区域的暴露时间。

3.4 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的导管维护流程

对新护士及新轮转入科的护理人员, 由经过培训、有一定经验的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培训, 培训后须进行考核, 合格后方能进行导管维护, 维护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 随时评估新护士及新轮转入科护士的知识掌握和标准执行情况, 这对降低感染率至关重要。

4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转播的措施

多重耐药菌 (MDRO) 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性的细菌。其防护措施有一下几点。

(1)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置入了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 应当避免交叉污染, 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2) 加强医院卫生环境。患者病房内设专用物品,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须每天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擦拭消毒。对使用过的抹布、拖把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3)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4) 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 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 摘手套后, 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操作。

(5) 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6)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床头挂上接触隔离标识, 首选单间隔离, 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使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专人诊疗护理。

(7) 医疗废物管理。锐器置入专用锐器盒内, 其余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均使用双层黄色专用垃圾袋集中收集, 并做好标识后送医疗废物暂存间。

(8) 对医务人员、清洁工人、患者及家属做好培训、宣教。

(9) 根据文献报道[6], 在整个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 充分沟通、倾听、陪伴和尊重患者, 使患者情绪稳定, 可提高治疗效果。

5 结语

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 因射线、化疗药物的影响, 出现骨髓抑制, 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因PICC置管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不仅增加了患者身体、心理上的痛苦, 同时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感染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增加病死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 要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 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感染。在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同时, 做好健康教育, 尽可能地避免PICC的非计划性拔管, 使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治疗和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例PICC置管后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详细观察记录资料, 找出发生感染的原因, 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2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感染与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对PICC相关知识欠缺以及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均痊愈。结论 PICC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不严、换药不及时等有关, 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重视和护理人员的积极干预, 可极大程度地减少其损害程度。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方英, 吴红娟, 张美英, 等.问题管理对肿瘤患者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09, 16 (23) :33-36.

[2]梁沣.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干预措施[J].吉林医学, 2014, 35 (11) :2488-2489.

[3]嵇燕君.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及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2 (9) :61-62.

[4]吴惠莲.25例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药前沿, 2013, (35) :63-64.

[5]刘志敏, 刘纯一, 石书芹, 等.比较超声引导下与盲穿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9) :773-775.

手术后患者腹腔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管理论文 篇8

(出处: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1 概述

1.1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XDR)和全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1.2流行病学 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 MDRO的监测结果均可能存在差异。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MRSA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0.6%、3.6%,2013年分别为0.2%、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56.3%、43.6%,2013年分 别 为54.0%、31.8%;XDR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XDR鲍曼不动杆菌(MDR-AB)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1.7%、21.4%,2013年分别为2.0%、14.6%。湖南省2011年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该省MRSA检出率为37.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69.8%,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5%、3.6%,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4.8%、15.9%,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0.1%、44.8%。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已在较多医院出现,且耐药率出现较快增长;近年来,有些医院已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虽然分离率较低,但须引起高度关注。

1.3细菌耐药及传播机制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药物作用靶位改变;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如氨基糖苷修饰酶;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包括外膜孔蛋白通透性下降及外排泵的过度表达等。如MRSA的耐药机制主要为携带mecA基因编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极低,而青霉素结合蛋白具有促进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能阻碍细胞壁肽聚糖层合成,从而产生耐药。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多数是由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簇引起的。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细菌的耐药基因在细菌间传播造成的耐药,如携带多重耐药基因的质粒在肠杆菌科细菌间传播的耐药。

医院内 MDRO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MDRO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被MDRO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其中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MDRO医院内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通过飞沫传播;空调出风口被MDRO污染时可发生空气传播; 其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操作也可导致MDRO传播风险增加。

1.4MDRO主要感染类型与危害 目前,认为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老年;(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3)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4)近期(90d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5)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6)既往有MDRO定植或感染史等。

MDRO和非耐药细菌均可引起全身各类型感染。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腹腔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MDRO医院感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1)MDRO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于敏感菌感染或未感染患者;(2)感染后住院时间和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延长;(3)用于感染诊断、治疗的费用增加;(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5)成为传播源。

2 MDRO监测 MDRO监测是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例监测,可及时发现MDRO感染/定植患者,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可了解环境MDRO污染状态,通过细菌耐药性监测,可以掌握MDRO现状及变化趋势,发现新的MDRO,评估针对MDRO医院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等。

2.1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日常监测、主动筛查和暴发监测。日常监测包括临床标本和环境MDRO监测;主动筛查是通过对无感染症状患者的标本(如鼻拭子、咽拭子、肛拭子或大便)进行培养、检测,发现MDRO定植者;暴发监测指重点关注短时间内一定区域患者分离的同种同源MDRO及其感染情况。

临床标本MDRO监测中需注意排除影响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感染患者标本送检率高低会影响监测结果;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后采集标本将影响目标MDRO株的检出率;血标本的采集套数和采集量会影响培养阳性率;培养基的种类、质量和培养方法也会影响目标MDRO株的检出率;不同药敏试验方法(如纸片法、MIC测定、E-test等)及判定标准也会影响细菌药敏检测结果。MDRO主动筛查通常选择细菌定植率较高,且方便采样的2个或2个以上部位采集标本,以提高检出率;MRSA主动筛查常选择鼻前庭拭子,并结合肛拭子或伤口取样结果;VRE主动筛查常选择粪便、肛拭子样本;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主动筛查标本为肛拭子,并结合咽喉部、会阴部、气道内及伤口部位的标本。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对特定MDRO的分子生物学同源性监测,观察其流行病学特征。

除科学研究需要,不建议常规开展环境MDRO监测,仅当有流行病学证据提示MDRO的传播可能与医疗环境污染相关时才进行监测。环境标本的采集通常包括患者床单位,如床栏、床头柜、呼叫器按钮、输液架等;诊疗设备设施;邻近的物体表面,尤其是手频繁接触的部位,如门把手、水龙头、计算机键盘、鼠标、电话、电灯开关、清洁工具等公用设;可能接触患者的医护、陪护、清洁等人员的手,甚至包括鼻腔等可能储菌部位;必要时应包括地面、墙面等。2.2监测指标 在分析MDRO监测数据时,常用指标包括MDRO感染/定植现患率、MDRO感染/定植发病率、MDRO绝对数及其在总分离细菌中所占比例(均去除重复菌株),以上3个指标还可以从社区获得性、医疗机构相关性、不同MDRO等维度进一步分析。现患率是指流行的普遍程度,特定时间段内单位特定人群中MDRO感染/定植的频数,通常以某个时间段内“MDRO感染及定植例数/目标监测人群总例数”的百分数表示。发生率是指特定时间段内单位特定人群中新发的 MDRO感染/定植的频数,说明新发或增加的MDRO感染/定植的频率高低,通常以“新发的MDRO感染及定植例数/千住院日,或例/月”表示。2.3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2.3.1区分感染与定植、污染,通常需综合患者有无感染临床症状与体征,标本的采集部位和采集方法是否正确,采集标本的质量评价,分离细菌种类与耐药特性,以及抗菌药物的治疗反应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痰液、创面分泌物等是易被定植菌污染的标本,若标本采集过程操作不规范,将影响培养结果的可靠性。应高度重视血、脑脊液等无菌部位培养出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结果,但仍应注意排除因标本采集不规范造成的污染。

2.3.2为避免高估MDRO感染或定植情况,分析时间段内,1名患者住院期间多次送检多种标本分离出的同种MDRO应视为重复菌株,只计算第1次的培养结果。3 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1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能有效切断主要接触传播途径之一的经手传播病原体,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实施手卫生的5个时刻,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实施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以及接触患者环境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手卫生方式包括洗手和手消毒。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应立即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无可见污染物时推荐使用含醇类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擦手。洗手或擦手时应采用六步揉搓法,擦手时双手搓揉时间不少于15s,腕部有污染时搓揉腕部,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时间40~60s。同时,强调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在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设施是实施手卫生的保障,基本配置包括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在重点科室宜使用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设施(干手纸巾较好)、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等。设置手卫生设施时应遵循方便可及原则。除按要求配备手卫生设施外,医疗机构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手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技能,开展手卫生检查与信息反馈,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2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措施能有效阻断 MDRO的传播。医疗机构应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接触隔离。

3.2.1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 应尽量单间安置MDRO感染/定植患者。无单间时,可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应将MDRO感染/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主动筛查发现的MDRO定植患者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隔离房间或隔离区域应有隔离标识,并有注意事项提示。

3.2.2隔离预防措施 隔离房间诊疗用品应专人专用。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采取标准预防,进出隔离房间、接触患者前后应执行手卫生。当执行有产生飞沫的操作时,在有烧伤创面污染的环境工作时,或接触分泌物、压疮、引流伤口、粪便等排泄物以及造瘘管、造瘘袋时,应使用手套和隔离衣。

MDRO感染患者、定植者的隔离期限尚不确定,原则上应隔离至MDRO感染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如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还需连续两次培养阴性。3.3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的落实

3.3.1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原则 医疗机构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加强MDRO感染/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遵循先清洁,再消毒原则;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感染/定植MDRO患者使用的低度危险医疗器械尽量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车床、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须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擦拭布巾、拖把、地巾宜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置的,也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MDRO感染/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患者出院或转往其他科室后,应执行终末消毒。环境表面检出MDRO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率。

3.3.2常用环境和设备消毒方法(1)有效氯200~500mg/L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0min;(2)10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3)70%~80%(体积比)乙醇擦拭物体表面两遍,作用3min;(4)1000~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15~30min;(5)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作用3~5min或反复擦洗消毒5min;(6)1000~2000mg/L过氧乙酸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0min;(7)在密闭空间内,相对湿度≥70%,采用浓度为60mg/m?的臭氧作用60~120min;(8)紫外线灯消毒物体表面,作用30min;(9)其他符合有关规范的消毒产品如消毒湿巾,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3.3.3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考核方法 目测法是考核环境清洁工作质量最常用的方法,目测环境应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此外,还有ATP检测法,需记录监测表面的相对光单位值,考核环境表面清洁工作质量;荧光标记法计算有效荧光标记清除率,考核环境清洁工作质量等。各类考核方法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评价效果。

3.4暴发医院感染控制 对于MDRO导致的医院感染,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分离到3株及以上的同种MDRO,且药敏试验结果完全相同,可认为是疑似MDRO感染暴发;3例及以上患者分离的MDRO,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型相同,可认为暴发。

3.4.1暴发调查 初步调查步骤包括初步评价、初步调查。在暴发原因尚未明确之前,可根据临床诊断及初步评价的结果,凭经验针对可能的传播途径采取措施。在暴发原因及传播方式的假设提出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评价其效果,并据此直接检验初步假设是否正确。深入调查的方法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干预试验、实验室检测等。医院感染暴发原因的假设最后均需通过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

3.4.2暴发处置 识别感染和定植者至关重要。除常规临床标本检测发现MDRO感染者外,主动筛查是防范MDRO医院内传播,降低易感人群医院感染风险和改善预后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防止医务人员传播MDRO的措施包括手卫生,穿戴隔离衣、手套和面罩等措施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可选择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专用设备和分组医疗护理等。在ICU,建议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与其他患者分开;护理人员也应独立轮班,实施分组护理。

当MDRO感染暴发且采取常规措施仍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暂时关闭病房(区)。只有将病房(区)彻底关闭后才能对仪器、设备彻底消毒;同时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对所有可能有MDRO污染的设备进行全面清洗、维护。发生MDRO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管理规范》的要求及时、准确报告。

3.5特殊防控措施 其他特殊防控措施包括去定植,可采用含洗必泰的制剂进行擦浴; 若鼻腔定植MRSA,可使用黏膜用莫匹罗星去定植;对于其他部位,目前尚无有效去定植措施。去定植常在主动筛查之后进行。有报道,使用过氧化氢蒸汽发生器进行熏蒸,能有效阻断耐碳青霉烯类不动杆菌属细菌在环境中的传播。4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合理、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轻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延缓和减少MRRO的产生。4.1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4.1.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4.1.2尽早实施目标性治疗 尽量在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学检测,尽早查明感染源,争取目标性抗菌治疗。在获知病原学检测结果前或无法获取标本时,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抗菌药物用药史等分析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及时开始经验性抗菌治疗。获知病原学检测结果后,结合临床情况和患者治疗反应,调整给药方案,进行目标性治疗。

4.1.3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 对于细菌培养结果,须综合标本采集部位和采集方法、菌种及其耐药性,以及抗菌治疗反应等鉴别感染菌和定植菌。由于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可能高于临床实际情况,须遵循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感染诊治指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作出客观分析,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4.1.4结合药物PK/PD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经济学以及药物PK/PD特点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给药间隔、给药途径以及疗程。优先选择窄谱、高效、价廉的抗菌药物,避免无指征联合用药和局部用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注抗菌药物。4.1.5规范预防用药 严格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4.2针对不同 MDRO 已有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案 见表1。

表1 针对不同MDRO已有共识推荐的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病原菌 宜选药物

备选药物

头孢洛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达托霉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磷霉素、夫西地酸、利奈唑胺、利福平、特拉万星、替加环素

替考拉宁、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利奈唑胺、红霉素、利福平、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喹诺酮类、呋喃妥因、磷霉素(仅用于泌尿系感染)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多粘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和呋喃妥因、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 糖肽类(万古霉MRSA 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各感染部位的药物推荐方案不同。脓肿、无明确有效的VRE 治疗,可考虑达托霉素

根据药敏结果及抗菌药物在感染组织的聚碳青霉烯类抗产ESBLs肠杆菌 生素(多尼培南未被批准用于肺炎)等

氟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不适于产ESBLs菌感染的序贯治疗或维持治疗。

疗;磷霉素可作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

XDR-AB感染:①舒巴坦或含舒巴坦复合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多粘菌素B或E、替加环素

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四环素头孢菌素类

素E,或氨基苷类,或碳青霉烯类等;②

类、氨基苷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坦)、碳青霉烯类;③替加环素联合含舒

或多粘菌素E,或喹诺酮类,或氨基苷类

素+碳青霉烯类;⑤亚胺培南+利福平+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粘菌素

剂、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单环酰胺类、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氨基苷类 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

5.1质量评价指标与持续改进相关指标

5.1.1直接指标 评价防控效果的直接指标包括减少MDRO感染病例数,降低MDRO感染现患率和发病率,减少因MDRO感染的病死率等。计算MDRO感染病例数时可以只包括感染病例

MDR-PA肺炎治疗联合用药:①抗假单胞治疗,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 再加多粘菌素治疗。

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③抗假数,也可以同时或分别计算感染病例数和定植病例数。计算MDRO感染病死率时只包括MDRO感染为直接致死原因的病例。如果防控措施有效,上述指标应下降。此外,还可以采用重要医院感染MDRO检出率,检出重要医院感染 MDRO数量等指标。

5.1.2间接指标 评价MDRO感染防控效果的间接指标包括手卫生基本设施配置及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清洁与消毒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接触隔离依从性,MDRO主动筛查依从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指标,预防MDRO感染教育培训指标,MDRO感染目标监控等。这些指标均从不同角度反映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反映MDRO感染防控效果的过程指标。5.1.3综合评价与持续改进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能较好地评价MDRO感染防控效果。医疗机构可开展对MDRO感染防控专项行动计划,并利用质量工具,如PDCA法等,检查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进行效果评价和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防控措施的依从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5.2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MDRO网络信息平台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与医疗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帮助上述部门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MDRO感染动态,发现和预警MDRO感染风险,有助于应对风险及辅助管理决策。

5.2.1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和区域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其中应包含MDRO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不同级别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数据共享和交换的信息平台,提供对MDRO感染的风险监控、预警、评估与处置依据。

5.2.2信息平台应具备MDRO的监测、报告和管理功能,每3个月或半年向临床医生报告本机构临床分离主要细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当前主要抗菌药物敏感率(耐药率)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

5.2.3信息平台可帮助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定植或感染MDRO患者,便于医务工作者在患者就诊或者转诊前就了解其感染状况,有助于落实接触隔离和采取环境消毒措施。

5.2.4无微生物实验室的医疗机构,如家庭保健、长期护理机构、小型急救医院,可以采用合约形式,委托其他机构微生物实验室提供药敏数据,或借助公共网络信息平台获取区域性的耐药监测数据,以了解MDRO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及趋势。

5.3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的建立MDRO发生与传播的影响因素多,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消毒与隔离水平、手卫生依从性及环境卫生学等;其涉及多个学科与部门,诊治和预防的难度较大,故应建立多学科协作体系。多学科协作体系在预防、发现、解决临床感染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个体、经验式医疗模式,对预防与控制耐药菌医院感染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依照此模式,可成立临床诊治组和预防管理组,临床诊治组可考虑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儿科血液科、感染病科等临床专家,以及临床微生物专家、临床药师和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承担的任务包括指导MDRO感染病例的检验、监测、诊治、隔离、环境消毒与清洁等。预防管理组可以考虑由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后勤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监督指导MDRO预防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并对重点科室和MDRO检出较多的科室每季度联合查房,现场解决问题。两组间互相配合,职能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既参与决策的制定,又参与决策执行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监督。5.4培训、宣传、教育

5.4.1培训 培训要点包括MDRO概念、分类、判断标准、流行现状、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MDRO预防及控制的管理要求,隔离措施,感染和定植等相关知识,以及手卫生、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处理等。可以采用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亦可观看宣传教育片,接受现场指导等。

5.4.2宣传 宣传要点包括强调预防医院感染,预防MDRO的产生及传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必须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实施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医院可以利用橱窗、网络视频、宣传手册、电子显示屏等,以及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

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篇9

为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管理,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特制定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微生物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及时报告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到临床科室指导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并通知临床药师到该病人所在科室进行会诊,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室每季度将耐药情况汇总公布,并将相关耐药情况上报药剂科;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要暂时停用的抗菌药物。

一、临床科室: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二)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间病房。病历夹上、隔离病房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 使用后擦拭消毒。

(四)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六)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八)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九)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二、药剂科:

(一)接到感染管理科的通知后,立即安排临床药师到该病人所在科室进行会诊,并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二)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与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

(三)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四)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五)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六)各种形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详实。

(七)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机制。

(八)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定并落实;有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九)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三、细菌室:

(一)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临床科室和感染管理科(并有记录),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二)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

(三)每季度公布ICU、呼吸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和耐药率。

(四)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五)每季度有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一)每天到细菌室获取准确的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应用院感软件后将适时监控),并每天随机到科室督查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二)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甚至处罚,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三)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四)制定培训计划,并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和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有追踪总结,通过耐药菌感染率体现防控的有效性,资料详实。

上一篇:2015关于制作宣传品的请示下一篇:欣赏的力量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