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2024-07-17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通用12篇)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 现代护理科学的进步, 整体性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推广,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文献报道, 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 即内固定材料要在人体内保留相当长的时间, 直至骨折愈合。因各种原因, 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前出现内固定失效影响骨折愈合, 需要再次手术翻修。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 我科共收治内固定失效患者25例, 其中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3例, 肩锁关节脱位钩钢板固定再脱位1例, 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例, 钢板螺钉断裂1例, 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例, 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坏死1例。尺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例, 畸形愈合伴下尺桡骨折脱位1例, 拇指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1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断裂1例, 内固定切出1例,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2例,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脱位再翻修1例,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2例, 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经动力化手术仍未愈合1例, 胫骨开放骨折多次手术术后感染2例, 胫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断裂1例, 骨不连1例,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例, 足趾开放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断裂1例。其中, 初次手术在外院者16例, 初次手术在本院者9例。有潜在医疗纠纷可能者11例。本组患者均行翻修手术。通过对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的观察与总结, 我们发现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问题有明显的特殊性, 即表现为比同期初次骨科手术患者更为明显的术前术后焦虑, 或猜疑, 术中恐惧[1,2,3]。根据此特点, 我们仔细观察分析, 因势利导, 突出重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次手术患者已经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手术失败, 因此明显焦虑, 高度关注再次手术是否能够成功。因此在心理护理中, 要重点做好术前教育。责任护士应该事先与床位医师、主刀医师沟通, 了解手术方案, 请患者观看专门制作的骨科再手术术前教育幻灯片, 将本次手术目的, 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诉患者, 说明手术的大概过程和配合手术的注意事项, 告诉患者医师已经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一套最佳治疗方案, 介绍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水平, 说明手术是在充分准备下进行的;利用已经再手术成功的在院患者的现身说法或者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 来增强患者的信心, 减轻其心理负担。术前一天,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责任护士要陪同, 手术当天接运患者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让患者觉得每个环节都体现对其的关心与重视, 这些对减轻患者焦虑都很重要。

在心理护理中要特别重视部分有医疗纠纷倾向的患者, 这些患者在焦虑的同时还表现为过度猜疑, 这些患者常因听到的一些零星的话语, 病友的不负责任的片面评价, 或者医护人员的表情神态而引起猜疑。在与这些猜疑心强的患者交谈沟通中, 要鼓励患者讲出所怀疑的内容, 护士的解释说明一定要与医师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语气要肯定, 内容要清晰, 避免模棱两可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同时要促进形成良好的互动的护患关系, 增加交往与了解, 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有能力帮助其解除疾病, 问题能够合理解决, 纠正患者的猜疑心理。

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基本在臂丛麻醉, 腰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患者在绝大部分手术时间内保持清醒, 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进程的知晓导致了明显的恐惧心理, 因此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手术室环境非常重要。巡回护士要保持手术室环境整洁, 注意防止器物碰撞噪音, 注意患者的视野屏蔽, 防止患者从无影灯的反射中看到手术野。及时制止手术人员非手术内容的谈话。尤其在手术遇到意外情况时, 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出焦虑、悲伤、埋怨的表情和态度, 要安慰患者, 使其情绪稳定下来, 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手术结束后协同麻醉师将患者送回病区, 与责任护士做好交班。

3 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的通常不会随手术的结束而马上停止, 患者会更加急于知道手术的结果和预后。伴发的切口疼痛、渗血、排尿困难、腹胀、发热等术后不适会加重其焦虑程度甚至猜疑是不是手术不成功导致的并发症。责任护士要及时请主刀医师访视患者, 详细介绍手术过程, 重点强调手术的最终成功实施和合理预后。必要时请麻醉师访视, 解决麻醉术后不适。针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情况要做好解释, 安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并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思想工作, 结合术前所做的健康教育, 共同实施一些缓解措施。比如保持病房安静, 适当的播放背景音乐, 使患者精神放松、注意力分散。在伤口渗血或者负压引流较多时要及时更换, 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另外, 及时告知患者术后X线复查结果, 功能锻炼计划的安排与实施注意事项, 对缓解术后焦虑同样重要。

总之, 通过对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分析, 突出重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焦虑, 猜疑及恐惧等不良心理问题, 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体现了心理护理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剑兰, 苏秀琴.心理护理是骨科病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18) :124-125.

[2]李国芹.手术访视对患者情绪及伤口疼痛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7, 10 (1) :85-86.

[3]王军, 杨洁.骨科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活动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 22 (1) :59-60.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2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例各类手术病人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手术患者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实现了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对手术康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手术行为;心理需求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在现代护理工作中起取了不可或失的重要作用,我科通过对20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观察200例手术患者,男110例,女90例,最大78岁,最小8岁;腰麻120例,连续硬膜外65例,臂从麻醉15例。

2 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2.1 紧张和焦虑160例,占80% ,紧张和焦虑是患者最初的情绪变化,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有三点:(1)对手术的不了解或期望过高;(2)对手术室特殊环境的恐惧心理;(3)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不足。而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使只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脉博加快,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

2.2 疼痛140例, 占70% ,特别是年龄较小和女性患者,患者都希望术中多用些麻醉药,以减轻术中、术后疼痛,消除恐惧心理。

2.3 忧郁100例,占50% ,产生忧郁情绪的原因很多,如女性患者或因子宫、卵巢和乳房切除怕手术并发症,怕影响性生活,担心是否会失去女性特点和容貌,截肢患者担心以后的自身形象、生活能力受到影响,部分病人担心经济问题,性因病致贫、人财两空,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忧愁、多虑情绪极不稳定。

3 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的越早越好。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了解病人基本情况,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麻醉药的作用和副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及需要患者的配合。协助病房护士做好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对于情绪过分紧张患者,应建议医生给安定等镇静剂,对于担心经济的患者,应向患者说明: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的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当患者到达手术室后,护士应热情接待,解答患者的疑问,担心疼痛者,应告诉患者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感到疼痛应如实反映,麻醉师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同时,手术过程中,器械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与手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手术间内,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做到安慰和细心相结合,尊重、理解、体谅他们,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不要过早暴露患者的阴部、乳房、臀部,尊重其自尊心,减轻羞涩心理。

手术完毕,与麻醉师护送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详细的交接工作。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篇3

【关键词】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3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逐渐地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体质弱,轻微的外伤就能导致骨折的发生,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围术期就是手术全期,是指从病人进入病房到术后痊愈出院的整个过程,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数在这段时期生活不能自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正确有效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2月共行骨科老年患者手术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3-92岁,63-75岁组24例,75-85岁组16例,85岁以上3例。股骨颈骨折20例,胸腰脊骨折8例,尺骨骨折3例,转子间骨折6例,其它骨折5例,其中27例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平均住院天数为31天。

43例骨科老年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之后均治愈出院,没有并发症的出现,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不仅受到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病人通常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悲伤、烦躁、乱发脾气或情绪不稳定,与医护人员不能很好地配合,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相关信息,使他们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还应根据患者的爱好、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与患者多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患者多加关怀和照顾,使他们感到温暖,消除恐惧心理。

2.2 病情观察

术前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做好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磁共振、肺部X线检查、心率、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并及时查看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发现对手术有影响的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给予及时治疗或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减少手术的危险性。

2.3 术前准备

因老年骨科患者常失眠引起血压升高,导致术中大出血,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予安眠药。对于有吸烟者应在手术前1-2周劝其戒烟,患有呼吸道疾病者在术前应给予适当治疗并鼓励其咳痰,使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改善通气功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行全麻术与硬膜外麻醉术的患者,告知术前应禁食12 h,术前禁饮4 ~ 6 h,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术后的腹胀。

3 术后护理

3.1 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抬高患者的患肢,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而导致的肿胀,同时应注意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血糖等。糖尿病患者要定时对血糖和尿糖进行检测,髋部老年患者手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及吸氧,肾功能不全者对尿量进行观察。另外,还要观察患者的患肢末稍血液循环情况、皮肤颜色、肿胀情况等,若出现皮肤颜色青紫、皮肤温度低、肿胀或疼痛,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3.2 切口观察与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伤口的疼痛加剧,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保持患者良好的睡眠,切口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镇痛药是目前减轻疼痛的重要措施,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性质和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药,注意用量不宜过大,在康复锻练前停止镇痛药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切口出血、渗血或渗液、敷料脱落和局部红肿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换药,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伤口感染。

3.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骨科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器官功能衰弱并且长期卧床,易出现褥疮、消化系统、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协助患者2-3h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圈或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出现。要求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少吃甜食,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指导患者深呼吸、多咳嗽、咯痰,在翻身时对其扣背,要求患者戒烟戒酒,预防呼吸道系统的并发症。对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注意及时排尿。

3.4 康复锻炼

骨科老年患者的康复锻练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发。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恢复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活动时间、不同强度、不同范围的锻炼,锻炼因人而宜,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能使患者感到疲劳和疼痛。对于不配合锻炼的病人,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康复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做到使患者由不愿锻炼向自愿锻炼过渡。

4 讨论

骨科老年患者体质弱,各部位身体功能衰退,大多数患者合并有其它疾病,引起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这就需要在骨科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时期进行有效地护理。通过术前护理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病情观察、切口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我科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红梅,乔惠平,崔玲.护士观看手术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3(9): 36.[2] 孙建华,鲁纯智. 235次80岁以上老年人外科手术评价[J].中华老年人医学杂志,1992(11): 272

[3] 张莉. 骨科围手术前病人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J].中华护理杂志,2000(2): 102.

[4] 李熙月,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 140-141.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140例患者, 急诊患者121例, 男92例, 女48例, 年龄6~80岁。其中骨伤124例, 骨病16例, 上肢76例, 下肢32例, 腰不扭伤32例, 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70例, 常规组男4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46.5±9.7) , 骨伤63例, 骨病7例。心理组:男4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45.5±10.8) , 骨伤61例, 骨病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上无特殊差异, 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进行常规治疗护理, 包括指导患者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忧虑、焦虑等情绪, 保证良好的睡眠等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感染, 固定宣教模式, 生活班护士进行指导。

1.2.2 心理组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小组成员分管病房, 相对固定指导, 主要包括:手术前后谈心、音乐治疗、饮食小常识、读书报纸、组员讨论、集体联谊会、健康讲座等。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1]:用0~10的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满意度, 0分为不满意, 1~3分为一般, 4~6分为满意, 7~10分为非常满意, 患者出院后根据自己的感受程度圈出1个最能代表的数字。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的对比:常规组紧张、恐惧、焦虑105例, 抑郁15例, 心理组紧张、恐惧、焦虑占108例, 抑郁12例, 经过在院平均治疗29.5天, 心理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0--3分:0例, 4~6分3例, 7~8分47例, 9~10分20例, 满意率96%, 负性心理好转率96.5%。常规组0~3分2例, 4~6分22例, 7~8分35例, 9~10分11例, 满意率66%, 负性心理好转率70.5%。

3 护理

3.1 舒适环境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室温控制在22~25℃, 湿度在50%~60%, 定时通风换气, 儿童患者应尽量让其父母陪护, 提供其喜欢的书籍和玩具, 对长期卧床患者与家属协商尽量安排患者平时喜欢的人陪护, 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谈心, 听音乐, 禁止在性格孤僻的患者面前谈论其比较敏感的事情,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干燥。舒适护理能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降低或缩短不愉快感, 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并缩短住院时间[3]。

3.2 生活护理

骨科患者手术后有些需要长期卧床, 大多接受着石膏固定、皮牵引、骨牵引等治疗, 指导患者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2]。

协助患者尽量采取舒适体位, 导患者床上早期功能锻炼, 预防肢体畸形、挛缩, 预防跌伤、烫伤、冻伤, 促进功能恢复, 特别是老年骨折患者, 身体营养较差、抵抗力低, 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便秘、泌尿道感染、褥疮等, 应高度预防, 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叩背,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咯痰。饮食注意进食蔬菜、水果, 粗纤维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指导患者每天清洗外阴、肛门, 预防泌尿道感染及便秘发生。

3.3 心理护理

患者心情烦躁时尽量暂时不予处置操作, 尽量与患者沟通, 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体贴患者, 一般骨科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但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也较多, 护士应利用与患者交流时帮助患者分析病情, 劝解患者, 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 以患者为中心, 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特别是交通事故患者, 因受伤突然, 心理压力加大, 据报道交通事故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同时也应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全面的心理护理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4]。

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使患者感到温暖, 护理全过程注重人文关怀, 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 促进患者主动康复训练, 早日康复。

3.4 手术后及出院指导

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 可保留硬膜外导管持续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给予止痛, 也可用镇痛泵止痛, 骨折处疼痛是影响患者舒适的主要原因, 医护人员首先应积极采取措施, 如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

当患者进入肢体康复训练时, 护士应给予耐心的指导, 应循序渐进, 多给予鼓励、表扬, 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 增加自信心,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和程度指导出院做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 建立电话回访制度, 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药物使用方法及卫生保健知识的配合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后续治疗的满意度。

4 结论

骨科患者大多是意外伤害, 他们经受着躯体身心的双重痛苦, 通过采取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 消除他们焦虑、恐惧、抑郁的不良心理, 使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同时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自身不足, 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 患者从入院到手术、出院护士都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 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护理中, 护理连续化, 通过医护人员的爱护、体贴、关心, 骨科患者无1例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发生, 护士的量化考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个性化整体护理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提高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 心理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结合小组开展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组心理护理的患者紧张、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减少, 能够了解治疗中的配合要点, 积极配合治疗, 负性心理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开展整体心理护理, 患者从入院、手术、出院都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指导, 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进行个性化护理, 加强与患者良好沟通, 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 患者满意度增加。

关键词:骨科手术,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Van Roo JD, Lazio MP, Pesce C, et a1.Visual analog scale (VAS) for assessment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on aconcagua[J].2011, 22 (1) :714.

[2]金永红, 李美锋.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8) :2655.

[3]邓燕.舒适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 :57-58.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

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

了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

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者病情 年龄 社会

文化背景 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完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

便有针对的做好心理护理。

1.紧张 恐惧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

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

经系统的作用,使肾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以出现四肢发凉,发抖 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

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焦心理:手术患者焦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

确的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

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

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

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二.手术前的访视患者: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访视患者是需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

他们,强力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意愿,耐心

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在对手术的安全作出肯定的保证,决

不应对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

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接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

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

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

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介绍手术室内的一般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

绍手术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经此类

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

医护人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患者的情绪来更好的配合次

日三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1.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手术室内一般定要整齐清

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

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蔼,态度亲

切和蔼。

2.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清除顾虑,手术患者带来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

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中,此刻护士应耐心向

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四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及早发现问题,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的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辟勉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

五.术后回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护士们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6

【关键词】伤口;护理;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5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技术和护理学科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所以 ,伤口专科护士应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护理人才[1]。伤口护士要有责任心,爱心 ,耐心。

一般资料

我科室于2011年有了伤口专科护士,负责对本科室伤口处理及疑难伤口的处理每月约30例,患者人数较多,一些如压疮、糖尿病足、术后感染、脂肪液化等慢性伤口的患者。由于病程长,疼痛等原因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悲观等低落的情绪。这些情绪常与疾病的发展与治疗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伤口护理治疗中不仅要护理伤口,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2 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心态变化

2.1焦虑的产生

一种模糊的不适感,其来源对个人来说通常是非特异的和不可知的。多表现为紧张情绪,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等。

2.2恐惧心理

由于清楚地意识到面临危险而感到威胁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住院环境、伤口换药引起的疼痛、患者看见自己的伤口与纱布上的鲜血感到恐惧等。

2.3悲观的心理

骨科患者伤口多为慢性难愈合伤口,如三、四期压疮、糖尿病足、足溃疡等。在治疗期间伤口换药时间也长,如久治不愈,患者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悲观,失去信心而疑心重重。

3 护理对策

3.1缓解焦虑 1)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及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2)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如伤口治疗效果、预后恢复等)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3)正确地引导病人正视伤情现实,树立信心。4)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与伤口恢复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5)幫助并指导病人及家属应用松弛疗法如按摩、听音乐等。6)为病人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限制病人与具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及亲友接触。

3.2尽量减少、消除引起恐惧的心理 1)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并共同分析恐惧产生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其相关因素。 2)耐心详细地介绍特殊敷料及治疗(如上皮爬行期、肉芽生长期等)、全身营养状况、局部环境等与配合的要点。3)对伤口的预后多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可让治愈效果较满意的病人与其交流配合治疗的经验。4)伤口换药时伤口护士动作轻柔,边交流、边检查、边换药,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5)我科室有专门的换药室,医疗工具与污物桶的放置比较隐蔽,当患者换药时将会很快的处理掉带鲜血的纱布,这样患者就会消除换药带时来引起的恐惧。6)利用护理手段给患者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从而使恐惧程度减轻,安全感增加。

3.3避免悲观心态 伤口护士首先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与伤口的状况,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如新型敷料的应用可减轻换药时带来的疼痛,能缩短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也可减少等好处。只有让患者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让患者看见希望,对治疗充满信心。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4结果

伤口护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全面细致的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每月约30例的患者心情舒坦,从而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

5结论

骨科大多数患者在入院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我科室伤口护士重点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进行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原因,并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全面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住院环境。对待患者态度谦和、温和,语气轻柔,尽量减少患者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不断提高伤口护士的专业水平及心理护理水平,促使患者伤口尽快恢复。心理护理的方法可归纳以下几点:1)运用美好得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2)伤口护士操作技术应娴熟,操作时给患者以安全的暗示与保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信赖、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暖与尊重。3)伤口护士要全面的制定护理计划,针对伤口的性质、全身状况、文化层次等进行分析,明确心理护理计划,给予心理护理,解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伤口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周芳, 吴玲. 伤口护理中患者常见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 20 (05) :477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住院高龄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56例, 男39例, 女17例, 年龄58~74岁, 平均 (62.6±3.8) 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18例, 下肢骨折16例、骨盆骨折9例、脊柱骨折13例。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自己年龄高了, 加之高血压, 紧张、恐惧、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 担心术后疼痛及术后功能恢复。

2 结果

通过对不同骨折部位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然后采用安慰、解释等方式, 运用语言沟通, 微笑服务, 耐心倾听等手段, 消除了术前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的信心, 使患者尽快地调整好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 心理护理

3.1 首先要消除患者的恐惧感[3]护士要微笑服务让患者有安全的感觉, 要用和蔼态度向患者讲解择期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4,5], 使患者初步的了解病情及手术的基本情况。讲解方法要有科学性, 因患者性别、年龄、心理承受不同, 对手术的认知程度亦不同, 产生的焦虑程度也不同。因此, 解释方式十分重要, 以取得患者的协作与配合, 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是高龄, 加之血压又高, 对手术更加恐惧, 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的同时, 护理人员的工作更为重要。

3.2 做好患者心理安慰大部分患者伤处疼痛会产生十分恐惧心理, 担心手术疼痛及手术后的效果, 希望能由最好的医生能给他手术, 护士要协助医生耐心的解释, 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不安。在护理工作中, 语言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的手段[6], 要耐心聆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让患者把感受讲出来, 对提出的问题做相应的解释, 尽量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答复, 满足患者的要求。

3.3 医护人员要利用查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十分认真地讲解有关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 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 减轻患者因对疾病的未知和对手术所产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4 护士在工作中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有些农村家庭困难的患者担心手术费昂贵, 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7], 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 尽量节约费用。当患者疼痛、恐惧而心理和行为失态时, 护士要容忍、耐心安抚患者, 鼓励患者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 体谅患者, 使其有亲人的感觉, 共同面对疾病。

3.5 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8,9]要用安慰性、鼓励性、礼貌性和保护性语言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根据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选择心理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一方面, 患者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得到心理支持,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一方面,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形象的认识和对医护人员的尊重。

3.6 术前心理护理[10]术前护理手术前一天, 到病房进行术前询视, 护士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谈心, 使他们感到亲切, 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手术须知,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其目的及其重要性, 尽可能的从对患者能理解的角度出发, 让患者及其家属容易理解, 争取主动配合。同时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 因为很多患者没有手术的经历, 对麻醉特别害怕, 甚至担心麻醉后对身体各方面会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消除这些顾虑, 让同病室的手术患者说明麻醉后的感受, 使患者及家属放心。还要介绍手术及麻醉体位配合。最后主动询问患者有哪方面不懂或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才能进一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患者觉得医护人员对他们视亲人, 达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本院对高龄高血压骨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给予不同心理护理, 能减轻或降低患者因手术而造成心理负担, 能消除患者术前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 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8-60.

[2]姜乾余.医学心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0-111.

[3]蔡鹰.9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心理护理.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 18 (6) :438-439.

[4]周明英.人文关怀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0) :213-214.

[5]孙溦, 屈纪富, 王钰姝.车祸应激致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变与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 18 (5) :307-308.

[6]廖建梅, 任辉, 魏静蓉.创伤手术患者458例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9 (3) :188-189.

[7]潘巧燕.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 (9) :120-121.

[8]葛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 18 (21) :172-173.

[9]俞其敏, 罗晓燕.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9 (4) :516~517.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骨科住院患者280例, 其中男187例, 女93例, 年龄30~83岁, 平均年龄 (65.8±7.24) 岁;其中胫腓骨骨折64例, 股骨骨折38例, 股骨粗隆骨折25例, 股骨颈骨折33例, 肱骨骨折17例, 锁骨骨折29例, 脊柱骨折19例, 挠骨骨折21例, 骨盆骨折24例, 骨髓炎1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140例, 男92例, 女48例, 年龄30~81岁;对照组140例, 男95例, 女45例, 年龄31~8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治疗方法及对骨科疾病掌握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因此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制定人性化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首先全面的了解和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以性别、年龄、病因、治疗方法、病程、手术类型、心理状态、经济来源及对骨科疾病掌握程度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符合其需要的人性化护理方案, 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人性化护理方案并伴随于患者的围手术期。

1.2.2 确定人性化护理的内容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因此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改善病房环境、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术后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等等。

1.3 考察方法

患者术后一周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向患者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患者自行逐项填写, 不方便填写者由护理人员或其家属代填写, 当场收回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280份, 回收有效问卷280份, 回收率100.0%。

1.4 评价标准

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定患者心理状态, SAS、SDS主要评定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 均包含20个项目, 采用四级评分, 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是小部分时间有;3分相当多时间有;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将其正、反向计分, 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 SAS标准分≥50分为异常, SDS标准分≥53分为异常[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数据得知,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说明实施人性化护理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3 讨论

3.1 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

创伤骨折患者多为突发损伤所致, 由于发病突然, 使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情绪, 如紧张、焦虑、怀疑、痛苦, 担心成为家庭负担、生活不能自理及经济问题。手术作为一种直接针对患者身体安全的应激源.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患者的焦虑.焦虑情绪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4], 因此患者听到需要手术时, 心理就特别恐惧。

3.2 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

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疼痛, 其次是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 骨科的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反应, 现已成为继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5], 且术后创面疼痛一般在8h左右达高峰[6], 术后疼痛使患者紧张、恐惧。

3.3 人性化护理

3.3.1 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多关心、体贴、理解患者, 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 如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 手术医生的资历, 说明手术重要性、安全性及治疗成功的例子。或者请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教, 介绍保持积极配合治疗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不安和恐惧, 减轻心理负担, 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3.3.2 改善病房环境

安静整洁的环境会使患者心情愉快, 而嘈杂的声音、枯燥的生活都会刺激患者产生疼痛的感觉, 环境因素影响痛体验。因此注意保持病区环境卫生整洁, 安静舒适, 物品应陈列整齐协调, 使患者置身于安全、舒适的环境中,

3.3.3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在护理工作中, 除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外, 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工作, 向家属介绍护理要领及患者的病情。解除家属的心理压力, 取得家属的配合, 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耐心解释有关病情, 使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与家属一起稳定患者情绪, 耐心疏导和启发患者, 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帮助其摆脱负性情绪。

3.3.4 术后护理

麻醉清醒后, 患者平卧位与半卧位交替。注意保持床单位置整洁、干燥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翻身方法向健侧卧位, 禁止患侧卧位,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每2h翻身或变换肢体体位, 以减少局部受压的情况。抬高肿胀的肢体, 并保持外展中立位, 利于改善血循环, 起到消肿止痛作用, 对于疼痛剧烈者, 及时对症治疗, 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护理人员可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镇静、止痛等药物, 或使用镇痛泵控制术后切口疼痛。宣教有关骨折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 以耐心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 并协助其进行锻炼, 时刻留意观察患者康复进度以及时调整锻炼时间。

3.3.5 术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礼貌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认真倾听患者陈述, 言行、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 处处关心体贴患者, 真诚相待, 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自我保健能力, 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努力改变患者消极情绪。

4 小结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能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经过人性化护理, 患者负性心理有所减轻, 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 放松心态以平静、乐观的态度面对手术。在术后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识, 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负性心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创伤骨科住院280例患者, 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因此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定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负性心理, 让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顺利渡过手术, 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晓红, 姚力.浅谈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1) :165-166.

[2]黄晓敏, 谷慧峰, 王改霞.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 15 (4) :119-12.

[3]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 2005, 5 (1) :62.

[4]余俊丽, 焦举, 许杰华, 等.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变化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9, 8 (12) :1241-1243.

[5]杨明玉, 赵巨光, 李冯霞, 等.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0) :43-44.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9

关键词:高龄患者,骨科手术,保温护理

随着国内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好发于老年的骨科疾病,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膝骨性关节病变等也愈来愈多。有关研究表明[1],股骨转子间骨折几乎占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的50%,而手术治疗是首选。低体温是手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大约50%~70%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可能发生术中低体温[2]。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生理储备能力下降,特别容易出现术中低体温。低温是诱发寒战的主要原因,并可致多种并发症,对高龄手术病人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通过分析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总结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2月—2008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60例80岁以上的高龄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80~102岁,平均年龄84岁,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这些患者中有股骨颈骨折18例、转子间骨折2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包含有相同数量的内科疾病患者,如每组有高血压4例、冠心病2例、慢支炎肺气肿3例;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有发热或感染史、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入室后均采用套管针静脉穿刺输液、氧气吸入、多功能监护。观察组置于室温24℃~26℃的手术间,术中进行系列保温护理;对照组放置于室温22℃~25℃的普通手术间,术中按常规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护理

手术间温度由中央空调设定,于术前30min开启中央空调系统,控温于22℃~25℃,湿度在50%~60%。术中所用静脉输入液体及冲洗液提前1天放置于手术间内,体位摆放及消毒铺巾按常规操作。

2.2 观察组综合保温护理

(1)患者进入手术间前60min,预先把室温调至26℃~28℃,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手术开始后再调节室温至24℃~26℃至手术结束;(2)所有静脉输入液体及冲洗液采用恒温水箱预热达到36℃~40℃,随时取用。输血温度严格掌握,不得超过37℃~38℃,以免破坏血液成分[3];(3)用温盐水(35℃~40℃)纱布覆盖暴露的创面;(4)消毒剂加温至37℃,并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术侧肢体用无菌棉垫以消毒绷带包裹;(5)患者非手术区的肢体和躯干用保暖棉被覆盖,头颈部用保暖手术巾遮盖;非手术肢体穿棉脚套,输液肢体采用棉垫包裹,放置热水袋,温度低于50℃,防止烫伤。手术床使用保温毯,温度调节在36℃~40℃。

3 观察指标

采用科瑞康PC-9000多功能监测仪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麻醉后将监护仪鼻咽测温探头置入患者鼻腔,动态监测术中体温,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后30min、手术开始60min、术毕时的体温变化、寒战躁动发生率。寒战记录包括寒战次数和评分:0分为无寒战、1分为脸部及颈部肌肉抽动、2分为某种肌群抽动、3分为全身肌肉抽动。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对照,如表1所示。

注:*与入室基础体温比较P<0.05。

两组患者术中寒战、躁动发生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术中至术毕,寒战、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n(%)]

6 讨论

术中低温原因分析:(1)手术室环境温度过低。手术室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22℃~25℃,术者要求较低室温以求舒适而造成室温过低;(2)手术床温度过低。20℃~22℃的室温对裸露及麻醉状态下的手术病人几乎是冷环境[4],再加上皮肤消毒时间及身体暴露时间过长,以及冷消毒液刺激,几层手术敷料在较长时间的手术中起不到保暖作用。当病人麻醉阻滞后,阻滞区皮肤温度明显增加,而非阻滞区皮肤温度下降,同时鼓膜温度降低,当鼓膜温度下降幅度接近0.5℃时,则开始发生寒战。麻醉剂也有扩张血管、抑制体温调节的作用;(3)低温液体的使用。术中输入大量低于体温的冷液体或温度较低的库存血,对患者体液造成“冷稀释”作用。有资料表明,当成人静脉输入环境温度的液体1 000mL时,可降低体温平均约0.25℃[5]。另外,骨科手术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野,低温液体的冲洗以及低温湿敷料的使用,都可造成术中体温降低;(4)年龄因素。高龄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少、静息肌张力较低、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增大;加之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皮肤血管收缩反应能力降低、心血管储备功能低下、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以及麻醉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削弱机体的体温调节作用,导致病人体温往往低于36℃[6],术中很容易出现寒战。

研究证实[7],当人体围术期体温<36℃时,可发生下面变化:(1)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增加了心肌做功,导致心肌缺血;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导致低钾血症,而低钾是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增加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织灌注不足,机体耗氧增加,CO2生成增多,造成代谢性酸中毒;(3)体温降低影响多种药物代谢进而损害肝、肾脏的功能,使麻醉药代谢率和清除率降低,致蓄积或麻醉作用时间延长而延缓术后恢复;(4)低体温损坏血小板功能,抑制内外源性凝血机制导致凝血功能障碍;(5)术中失血量增加,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导致感染率增高。寒战对手术患者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CO2生成增多,造成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心排出量增多,加重了心肺等器官的负担,不利于机体康复。另外由于患者体温降低,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保持体温而出现寒战,心率、心律也出现相应变化,氧的利用减少;这时如果吸入氧浓度不够,就很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因此术中应持续面罩给氧。

目前,很多医院逐步意识到维持手术患者正常体温以及加强围术期保温护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因其特别容易出现术中低体温,应格外注意。手术室护士应加强术中体温监测,并积极主动采取全方位保温措施;这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可减少因低体温引发的各类并发症,使高龄患者能安全度过手术期、早日康复;同时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参考文献

[1]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胡兴国.围手术期的轻度低温[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4):225-227.

[3]耿淑琴,孙颖,郝美璞,等.库血加热对红细胞完整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73-574.

[4]李玉芝,菜茗叶,高静.围术期低体温及防护[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531-532.

[5]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2003,23(9):712.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7例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就诊时根据掷币法随机分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整体护理组87例,年龄60~89岁,平均72.4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45例;四肢骨折47例,椎间盘突出症1 2例,椎管狭窄1 0例,颈椎病9例,腰椎压缩性骨折6例,肿瘤和感染共3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1例,其他内科疾病患者18例。传统护理组80例,年龄60~88岁,平均71.8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4 1例;四肢骨折4 1例,椎间盘突出症14例,椎管狭窄11例,颈椎病7例,腰椎压缩性骨折4例,肿瘤和感染共3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9例,其他内科疾病患者1 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 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神志清醒,无沟通障碍。

1.2 护理方法

整体护理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术中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输血输液护理、舒适护理和术后的随访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传统护理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即术前常规介绍手术注意事项、禁食、禁水等准备工作,巡回护士按传统手术护理配合为主,术后未回访。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前血压和心律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分别于麻醉前30和5min时测量其血压和心律。

1.3.2 患者满意度

术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发放服务满意度问卷,患者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定。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和心律比较

由表1可知,整体护理组患者在术前30和5min的血压和心律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01),说明整体护理方法可较好地改善老年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2.2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

由表2可知,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收治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较好(非常满意和满意级别占总体评价的85%以上),而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收治的患者达到相同满意度的比例仅为52.5%,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Z=-4.023,P=0.000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包括了疾病、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方向转变,“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提出,就是要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4]。老龄患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生理上,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发生衰退,愈合缓慢,且多合并有多种疾病;在心理上,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容易自暴自弃;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不再参与生产活动,经济收入有限,易被社会遗弃[5,6,7],因此,该阶层的患者特别需要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给予关怀!

以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为对象,对整体护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整体护理的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访视。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访视的内容主要是收集资料,以掌握患者情况;对患者做出准确的评估,提出确切的护理诊断,制订出护理计划;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解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的不安和恐惧。(2)术中护理。心理护理:由于手术室环境特殊,老年患者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时护士要热情相迎,亲切自然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体位的护理:在施行手术时,必须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性,避免因手术时间长而造成疲劳式压迫性损伤。术中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体位和局部皮肤情况,防止体位不当所致的并发症。输液、输血的护理:静脉穿刺时应选择粗大明显、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力,求一次成功。术中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监测结果调整输液量。术中需要大输血时,需在37℃水温中适当加温。舒适护理:患者入室前30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和湿度,术中操作时应避免造成过大声响,从而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刺激。手术结束时,用温水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为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平稳地把患者送到病房。(3)术后随访手术当日对患者进行术后第一次随访,解答老年患者和家属所关心的问题,宣教术后注意事项;之后酌情随访2~3次,做好沟通,解答患者康复中的各种疑问。

我院手术室的整体护理模式亦注重于老年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即根据患者个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有些患者希望在手术时听听音乐以减低其思想压力,有些患者不希望单独留在手术间,还有些患者希望术后多作探访等等,这些要求均会加以满足。总之,灵活应对老年患者的各项合理要求,以求人文关怀的最大化。

血压和心律是反映患者情绪波动的重要指标[2],老年患者术前精神上的恐惧、焦虑和紧张往往最先通过它们指示出来[8]。从本研究术前血压和心律的结果来看,整体护理模式较好地改善了这一心理波动,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 0 1);从老年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看,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获得的非常满意和满意评价占总体评价的85%以上,而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达到相同满意度的比例仅为52.5%,经统计分析护理模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由此可以说明,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可作为常规护理方法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87例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整体护理,并与80例接受传统护理的患者进行对照,通过检测麻醉前30和5min的血压和心律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估,判断其对老年患者术前情绪的改善情况和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状况。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患者在术前30和5min的血压和心律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说明整体护理可较好地改善老年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整体护理组收治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较好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可作为常规护理方法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手术患者,手术室,研究

参考文献

[1]党忠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07,21(5):1388-1389.

[2]徐冬梅.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心身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6):16-18.

[3]施雪华.骨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4):2230-2231.

[4]潘水香.人性化护理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67.

[5]林丽芬.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69-70.

[6]滕华,王珍.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1):63-64.

[7]杨春霖.老年骨折患者特点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B):126.

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11

2006年12月,我科对50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HJ40x]

资料与方法

观察50例女性手术患者,年龄18~73岁,40例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余10例采取静脉麻醉。

主要心理问题:①紧张和焦虑:紧张和焦虑是对手术造成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患者的最初情绪变化,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心悸、出汗,轻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患者的正常心理防御,而过分的紧张、焦虑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②疼痛: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患者希望在术中多用麻醉药才能消除恐惧,减轻术中、术后疼痛。疼痛有明显的个人差异,它同以往的疼痛经验、对手术的态度、患者的注意力、药物耐受力、有无暗示有关。③忧郁:抑郁是心理上的一种损失感,多见于器官切除,例如子宫切除、卵巢切除和外生殖器的切除。主要表现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疼痛阈值低,常通过医护人员的说话语气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越早越好。对于紧张和焦虑的患者,要进行个别谈话,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解答患者的疑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术中操作要轻,尽量不出声响,污染或带血迹的敷料要摆放有序,尽量不让患者看见。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

对痛阈较低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并讲明麻醉药对人体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争取他们的合作。个别患者可用暗示疗法分散其注意力,利用药效心理提高患者痛阈和对手术的耐受力。

对有抑郁心理的患者,要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做到安慰和细心相结合,尊重、理解、体谅她们。对患者不要过早显露其陰部、乳房、臀部,尊重其自尊心,减轻羞涩心理。

骨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篇12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患者,择期骨科手术

与急诊手术患者相比,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病情多不急重, 因此在手术前, 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 从而更好的面对手术治疗[1]。但由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前受疾病的长期困扰, 反而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情绪障碍。对于手术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 能够减轻患者在术前不安恐惧心理, 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本文通过对98例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旨在探究手术室整体护理是否能够促进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血压、心率恢复以及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9例。实验组:男31例, 女18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 (65.45±4.32) 岁;四肢骨折29例, 椎间盘突出9例, 腰椎骨折7例, 颈椎病4例;合并高血压12例, 合并糖尿病8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0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 (63.45±3.82) 岁;四肢骨折25例, 椎间盘突出10例, 腰椎骨折9例, 颈椎病5例;合并高血压18例, 合并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 无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术前血压、心率均正常, 无过敏性发热、感染性发热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 具体的护理措施为: (1) 术前访视:进入手术室前对患者进行访视, 仔细阅读查看患者病历情况, 并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 及时掌握患者在术前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予以详尽的回答, 告知患者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流程, 消除患者术前顾虑。 (2) 术中护理:由于手术室环境较为特殊, 老年人一般会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 帮助患者选择合适并且尽可能舒适的体位;及时告知患者麻醉及手术情况, 尤其是麻醉后的机体感觉, 从而降低患者在术中的紧张情绪。 (3) 术后访视:术后1 d回访患者, 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 同时对患者现有的症状做出相应的解释及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一旦出现异常, 积极处理或者报告医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和术后1 h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术后1 d的HAMA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为0.05, 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心率变化情况:

术前30 min, 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 (13.8±3.6) k Pa与 (11.5±2.9) k Pa, 心率为 (79.6±7.5) 次/分, 对照组为 (14.4±6.6) k Pa与 (10.9±2.2) k Pa, 心率为 (77.6±5.2) 次/分;干预1 h后, 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 (15.6±2.6) k Pa与 (12.5±2.8) k Pa, 心率为 (80.3±4.5) 次/分, 对照组为 (18.3±2.2) k Pa与 (14.7±5.2) k Pa, 心率为 (93.6±4.8) 次/分, 两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均升高, 但实验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HAMA评分情况:

术后1 d, 实验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分别为 (3.2±1.5) 分与 (5.8±2.8)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规范护理程序为核心, 根据患者的身心需要, 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2]。临床上将整体护理理念全面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之中, 分别对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个阶段进行全程系统护理干预, 能够起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3]。

唐爱春等[4]指出, 老年择期骨科手术与其他手术比较, 具有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差等特点。刘文泸[5]通过对59例手术室骨科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 证明了在手术室骨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本研究中, 虽然两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均升高, 但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 (80.3±4.5) 次/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HAMA (3.2±1.5)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了整体护理干预对恢复患者心率和血压、降低患者焦虑情绪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 对老年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 能够促进患者心率和血压的恢复, 并且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卫.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 2012, 10 (6) :591-592.

[2]陈珠芬.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10) :82-83.

[3]陈小琼.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8) :83-84.

[4]唐爱春, 郭瑞萍, 孙德娟, 李小嫩.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择期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7) :59-60.

上一篇: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下一篇:青岛国际石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