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研究

2024-06-10

手术研究(精选12篇)

手术研究 篇1

动脉瘤是因为动脉壁发生病变或损伤以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一些免疫疾病时, 都可能使动脉壁弥散性或限性扩张或膨胀表现出波动性、膨胀性的肿块, 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 但颈动脉瘤和主动脉瘤最为常见。动脉瘤的治疗方式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主要通过手术疗法和动脉瘤腔内修复手术和动脉瘤栓塞, 手术可通过动脉瘤切除和切脉重建[1]。

颅内动脉瘤即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的异常突起, 极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是脑血管意外病变中仅次于脑血栓和脑高血压出血的第三大出血危害[2],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由颅内动脉血管壁先天性缺陷或腔内压增高引起, 与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粥样硬化都有关系。该研究随机选取了2008年3月—2010年3月就诊的3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用显微手术对动脉瘤颈夹闭,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42例, 女158例, 患者年龄为35~79岁, 平均年龄 (52.5±3.5) 岁。所有患者都了解治疗方案并签订知情书。

1.2 临床表现

将患者进行Hunt-Hess分析, 分级情况如表1所示。

此外,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53例, 第一次出血者222例, 第二次出血者27例, 第3次出血者4例。合并脑内血瘤者102例, 硬膜下血肿者21例, 有高血压病史者98例, 高血脂病史者12例, 糖尿病病史者64例。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通过CT血管造影、DSA动脉插管术或核磁共振造影检查诊断发现单动脉瘤232例, 2个动脉瘤患者42例, 3个及以上动脉瘤患者26例, 共394个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209个, 位于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105个,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5个,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4个, 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9个, 眼动脉动脉瘤2个。

1.4 方法

手术时, 手术者均以Yasargil翼点入路, 去掉额骨、蝶骨大翼和颞骨, 剪开硬脑膜, 于外侧面裸露脑组织和前颅, 经外侧裂池和颅底脑池放出脑脊液, 牵开前额、额叶到达动脉瘤处, 把动脉瘤和周围组织分离后, 夹闭动脉瘤颈。394个动脉瘤中, 共夹闭290个动脉瘤颈, 包裹4个动脉瘤。

1.5 评分标准

该研究结果以GOS (Glasgow Outcome Scale格拉斯哥预后神经外科评分标准) 评分。5分:生活状况恢复良好, 可以允许轻度缺陷;4分:清苦残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3分:中度残疾, 日常生活需专人照料;2分:植物生存且反应较小, 如睁眼等;1分:死亡。

2 结果

术后3个月~5年内进行随访, 然后用GOS评分, 治愈患者155例 (GOS 5分) , 占51.7%;有自理能力的患者82例 (GOS 4分) , 占27.3%;重残或植物生存患者41例 (GOS3、2分) , 占13.7%;死亡患者22例 (GOS 1分) , 占7.3%。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选择

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治疗颅内动脉瘤首选方法之一, 尽量选择在肿瘤早期实施, 因为血管痉挛高峰期在出血后3 d或者2周, 所以以往经验选择在此阶段进行手术[3]。红细胞及其他细胞一旦遭到破坏, 继发性脑损伤更加严重, 脑部积水、脑血管发生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所以在术前进行Hunt-Hess分级很重要。早期手术避免了再出血的风险, 且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或颅内血肿得到清除, 颅内压降低, 脑部血管痉挛也得到减轻。

3.2 手术注意事项

颅内动脉瘤手术比较经典的入路方法是以Yasagil翼点入路, 这种入路方式使动脉全部分支暴露, 显露颅内颈动脉初始段, 手术过程中也更容易控制出血而进行的临时阻断载瘤动脉, 当然, 前循环和后循环动脉瘤都可通过此方法进行。若动脉瘤破裂引起颅内血肿时可随时改良。若前额、额叶发生出血, 可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时先吸出血肿, 降低脑压后解剖, 分离动脉以及瘤颈再夹闭[4]。

手术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开颅时手术切口尽可能低, 使骨窗到达颅底;②翼点入路时, 颅内动脉近端先要分离出来, 颅内动脉床突出部位的动脉瘤或者在手术中有出血可能的动脉瘤可在开颅前于颈部解剖出颈内动脉, [5]以进行临时阻断;③术中显露侧裂全部过程需充分, 开放与之相关的部分脑池, 这是因为充分释放后脑组织回缩性才会良好, 邻近牵拉随之减少;④分离动脉瘤时, 应辨明瘤颈与穿支动脉、载瘤动脉, 因动脉瘤颈容易粘连, 在载瘤动脉近心端进行阻断效果更佳, 而每次阻断最好控制在5 min内可降低肿瘤破裂的几率[6];⑤做手术的时候安排双泵吸引器进行手术使术野清晰, 可在动脉瘤破裂时清除积血有助于手术的进行;⑥虽然夹闭成功, 但若夹闭后动脉瘤破裂仍发生出血可先阻断载瘤动脉上端, 再重新夹闭;⑦夹闭成功后夹闭部位附近可填充明胶海绵或罂粟碱棉片, 固定住瘤夹, 以防发生松动和脱落, 也可减少痉挛发生。

3.3 手术预后

术后并发症种类繁多, 如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脑梗塞、低钠血症、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等, 但以脑血管痉挛为主, 可通过扩血管治疗缓解病痛, 术前对病人的安全教育、术中的熟练操作和术后合理的护理措施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7,8]。

总而言之, 提高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手术效率的关键就是熟练掌握技术、确定手术时机, 这样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鲍继锋, 鲍星, 吴哲高, 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2) :216-218.

[2]刘勇, 虞正权, 王德广, 等.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51 (2) :31-32.

[3]王洪生, 赵佩林, 侯青, 等.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0, 26 (8) :723-725.

[4]陈军辉, 王玉海, 杨理坤, 等.手术治疗高级别颅内动脉瘤合并血肿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 31 (2) :158-160.

[5]田进军, 林志忠, 张晋宁, 等.应用杂交手术室显微外科联合血管介入治疗复杂脑动静脉畸形[J].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 (47) :3763-3766.

[6]丰育功, 颜明布, 栗世方, 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型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 31 (2) :161-165.

[7]Yahya Humaid, 黄正松, 杨李轩, 等.颈静脉孔区肿瘤40例显微手术临床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 38 (2) :186-188.

[8]王飞红, 吴贤群, 陈邱明, 等.超早期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5, 14 (1) :78-79.

手术研究 篇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朱也森

恶心呕吐是手术后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恶心是一种想吐或即将呕吐的感觉体验,呕吐则是上消化道内容物从口腔内强力排出的过程,常伴有恶心。尽管这都是机体为减轻消化道遭受损害的正常生理反射,但由于其伴随的感觉使人难以忍受,并且还会产生严重的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问题始终为各国麻醉医师所关注。发生率

过去的60 年时间里,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资料表明,它的发生率一直处于20%~80%之间,而造成如此大范围的数据变动可能是由于实验设计和病人选择的不同。在一份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对161 个英语国家医院的调查中发现,手术后24 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36%。若按这个比例估计,英国每年有一百万人发生手术后恶心呕吐。目前,新型止吐药的研制使得病人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已有了明显改善,但不少人对这种改变并没有持乐观态度,而许多人甚至认为长时间的恶心比一、二次的呕吐更为难受。不利影响

Orkin 调查发现,大约有3/4 的病人认为他们最不希望出现的就是手术后恶心呕吐。在害怕全身麻醉的原因分析中发现,恶心呕吐排列第2,仅次于手术后不能清醒。除了不适感外,恶心呕吐后还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吸入性肺炎而导致一定的死亡率。剧烈呕吐后,还会发生一些外科并发症,如腹部伤口裂开、伤口内出血、眼球玻璃体脱落等。

另外,PONV 会加重经济上的负担,特别是增加日间手术的费用。日间手术在美国约占60%,在欧洲约占30%,它最大的好处是手术周转快、医疗费用低。PONV 导致的苏醒时间延长估计为18~61 分钟,这样就明显降低了手术周转率,而因呕吐造成的护理费用增加,也使得日间手术费用随之增加。事实上,PONV 是决定日间手术后在医院留观多久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日间康复中心,每年用于PONV 的费用估计为25~151 万美元。PONV 同时还增加了日间手术患者的费用。据统计,16%的患者因PONV 术后第2 天不能参加工作,而这种状况也会影响到他(她)的家人正常工作。发生机制

主要感受器位于内脏和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催吐区(the 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CRTZ)。内脏感受器有两类,机械感受器在肌层内,接受内脏牵拉刺激和物理性损伤刺激;化学感受器在粘膜内,感受肠内环境的变化,对有害物质起反应。接受刺激后,内脏感受器将信息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传送到中枢。CRTZ 存在于脑干内。这个区域的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或脑脊液内的毒素变化。从内脏或CRTZ 传入的刺激能激活呕吐中枢,引发恶心呕吐。其它通路的刺激也能到达呕吐中枢,特别是前庭迷路系统,它和运动性恶心关系密切。此外,从高级中枢如边缘系统和视觉皮层发出的输入刺激也能导致恶心呕吐,但是其作用大小并不清楚。相关因素 在相关因素中,病人为固定因素,麻醉或手术为可变因素。在一个Logistic 回归分析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单独采用固定因素预测PONV,其准确率超过70%。而可变因素影响PONV 发生率要取决于它是否与固定因素相关联。这提示可变因素可能并不是引起PONV 的主要原因。

4.1 病人因素

4.1.1 年龄、体重、焦虑程度

大部分研究表明,成人的PONV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Cohen 从4 所教学医院1.6 万例回顾性分析发现,小于50 岁的比大于70 岁的病人相对危险度为1.36。PONV 在儿童的发生率还不清楚。Vance 在457 人的研究中发现,PONV 在12 岁以下儿童中的发生率是成人中的2 倍(39%:18%)。然而,Rowley 和Brown 的研究表明,3 岁以下比3 岁到青春期的小儿PONV 发生率低,前者为20%~30%,后者为42%~51%。

有人认为,PONV 和肥胖有相关性。但因肥胖可能改变麻醉管理方案,故很难区分是麻醉管理方式的改变还是肥胖本身导致PONV 发生率的改变。Cohen 的大样本研究、Palazzo和Evans 的固定危险因素分析研究均认为,体重和PONV 并没有相关性。在这些研究中都去除了由面罩通气造成腹部压力增高的因素。

Palazzo 和Evans 所做的前瞻性研究并不认为手术前焦虑与恶心呕吐有显著性关系。但还是有人认为手术前焦虑可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Quinn 发现手术前焦虑和全麻后恶心有很大的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为儿茶酚胺诱导胃排空延迟或中枢性致呕作用等。

4.1.2 性别、用药史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成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PONV。估计前者发生率是后者的2~4 倍。但在青春期前或者老年人中并没有性别差异。Honkavaara 等人分析了月经周期与PONV的关系,表明在黄体期需要更多的抗呕吐药物。Beattie 的回顾性研究结果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在月经期PONV 的发生率是其它时间的4 倍,而以月经周期的第25~4 天,PONV 发生率最高。Coburn 的研究发现,血浆中峰值雌二醇水平与呕吐的发生有相关性。若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相对危险性还要增加,若有既往PONV 病史,男性和女性的PONV 发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Palazzo 和Evans 发现,有PONV 病史的女性发生PONV 是没有PONV 病史的2 倍(13.5%:6.7%),若前者同时使用阿片类药物,发生PONV 的几率为后者的8 倍(59.3%:6.7%);有PONV 病史的男性发生PONV 是没有PONV 病史的25 倍(25%:1%),若同时使用阿片类药物,其发病率增加到76%。这些均提示,在PONV 的发生因素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或者有PONV 病史可能比性别更为重要。

另外,其他的因素诸如腹腔病理性因素、颅内压增高、咽下血液、饱胃等都会使得术后

发生呕吐的几率增加。吸烟可能也容易导致PONV。

4.2 麻醉因素

4.2.1 麻醉医师

不少研究发现,PONV 的发生率与麻醉医师的经验有关,其解释为没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往往维持较深的麻醉而更易造成PONV,另外,胃内充气也与PONV 相关。围术期胃内吸引能有效减少PONV 的发生率。

4.2.2 麻醉方法和药物

通常认为排除低血压和高平面阻滞,脊麻后不容易发生恶心呕吐。据报道,脊麻后PONV的发生率为13%~42%。Ratra 和同事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术中低血压(收缩压低于80mmHg)与PONV 相关,但给予100%的氧气能减少其发生率。他们认为呕吐中枢缺氧能导致呕吐。阿托品能减少脊麻后的恶心呕吐,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对预防PONV 有一定作用。

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后PONV 的发生率比脊麻还要低。Dent 的研究发现,周围神经阻滞后呕吐的发生率为4.3%,而脊麻后为11.1%。

全身麻醉中,与PONV 相关的重要因素是药物。引起PONV 最主要药物是阿片类药物。Riding 发现,给予10mg 吗啡作为术前用药后,PONV 的发生率增加到3 倍,加用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其发生率则可下降近一半。但不同种类的阿片类药物在致呕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

使用不同的静脉诱导药物,PONV 的发生率不同。依托咪酯比硫喷妥钠容易引起PONV。氯胺酮也被认为可引起PONV。而异丙酚能降低PONV 的发生率。有很多前瞻性研究都支持这个观点。Martin 研究发现,用异丙酚诱导并维持麻醉PONV 发生率(18%)明显低于用氟烷诱导并维持麻醉后PONV 的发生率(34%)。Borgeat 等人使用镇静剂量的异丙酚治疗严重术后呕吐,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改善PONV(81%:35%)。不过,在治疗后30 分钟内,它有较高的复发率(28%)。其抗呕吐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了解。

早期的吸入麻醉药如乙醚和环丙烷可能因血中儿茶酚胺高而易致PONV,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异氟烷、安氟烷、氟烷、地氟烷和七氟烷,其PONV 的发生率相似,都较低。有人认为氧化亚氮可能引起PONV,但几乎没有前瞻性研究支持这个观点。有些研究发现,短小手术中氧化亚氮具有致吐作用,而在需用阿片类药物的手术中,它的使用与PONV 的发生没有关系。氧化亚氮引起呕吐的机制可能为:作用于中枢性阿片受体;改变中耳的压力;兴奋交感神经;扩张胃肠道。

另外,尽管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并不会影响PONV 的发生,但用新斯的明逆转神经肌肉

阻滞作用后可能会导致PONV 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逆转阿曲库铵和美维松都能引起PONV。

4.3 手术因素

不同的手术部位,其PONV 的发生率有很大的不同。然而,是否因为手术类型决定了麻醉方法,而麻醉方法又影响到PONV,这一点还不清楚。腹部手术的PONV 发生率为50%~60%。与其他头颈部手术相比,耳部手术PONV 发生率较高,为40%~50%,可能与刺激面部神经的分支耳大支(外耳手术)和迷路通路(中耳手术)有关。另外,国外的医疗保险调查发现,椎板切除术(67%)、二尖瓣置换术(67%)、肾脏手术(63%)中PONV 发生率较高。

儿童中,斜视矫正术PONV 发生率为40%~80%。可能与牵拉眼内肌引起眼心反射和视觉变形有关。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也有较高的PONV 发生率(36%~76%)。这与血液刺激胃化学感受器、手术刺激三叉神经、给予阿片类药物等因素有关。4.4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缺氧、低血压、早期进食,都与PONV 相关。但很少有研究认为单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Comroe 和Dripps 发现,使用吗啡和运动后与发生PONV 有很大关系,这可能也是日间手术后发生PONV 的重要原因。预防与处理

理论上,对有PONV 倾向的病人应该进行预测并100%预防。但权衡的是,PONV 的危险性与用药后副作用的关系。Adriani 和同事认为不需要常规使用抗呕吐药物,而其病人PONV 的发生率只有3.5%。但目前认为,若呕吐后不可避免会发生误吸的情况下如颌间结扎的病人,不管是否有发生PONV 的可能性,都应该预防性给予抗呕吐药物。

胃复安在过去的30 年内被广泛用于PONV 的治疗。它同时有中枢性和外周性的抗呕吐作用。中枢作用在于阻滞CRTZ 的多巴胺受体,外周作用在于增加低位食管括约肌张力并增强胃肠道的自律性,防止胃排空延迟。胃复安的消除半衰期为3 到4 小时,预防性给药应在手术结束时给予。它的主要副作用是椎体外系反应,常表现为肌张力异常。

吩噻嗪类药物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起到抗呕吐作用。它还有广泛的抗组胺、抗毒覃碱、外周性的抗5 羟色胺作用。代表药物有异丙嗪和奋乃静。异丙嗪被认为治疗麻醉后顽固性呕吐有效,其抗呕吐作用能持续至少4 小时。主要的副作用为椎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在低血容量和老年病人中还易发生低血压和心律紊乱。

丁酰苯类药物氟哌利多也具有拮抗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氟哌利多作为预防性抗呕吐药有较好的效果。它的消除半衰期为2 小时,最佳的给药时机为手术快结束时。但氟哌利多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如手术后昏昏沉沉、椎体外系反应、焦虑好动等。

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和阿托品是最古老的抗呕吐药,传统上用于阿片类药物的术前用药,主要是为了利用其减少腺体分泌的作用。口干、视觉异常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有报道东莨菪碱性精神病易发生在老年人中。通过皮肤给予东莨菪碱能减少其副作用,克服其血浆半衰期短的不足。但目前认为,它对防治晕动症是有效的,对PONV 的效果还不很清楚。

抗组胺药物苯甲嗪也被广泛用于防治PONV。大多数研究表明它对防治PONV 是有效的。尽管有口干和镇静的副作用,但相对于其他药物,苯甲嗪的优点在于其椎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极低。

研究发现,呕吐反射相关区域有很高的5 羟色胺3 受体的浓度。目前,广泛使用的5 羟色胺3 拮抗剂只有枢复宁(ondansetron)。枢复宁可以口服、肌肉或静脉给药。它的血浆半衰期为3 小时。主要的副作用是便秘、头痛、静脉给药时的发热感或冲击感。从现有的资料看,枢复宁可能比氟哌利多和胃复安效果好。

痔疮手术病人的护理研究 篇3

【关键词】 痔疮手术;止痛;活动;放松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18-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3例患者均为2009年3月到2011年9月在病房治疗的手术病人,其中男病患70例,女病患53例,年龄17-70岁(4715±1042)岁,病程16d-20年,平均12年,内痔33例,外痔32例,混合痔58例。住院时间(1311-326)d。

12 治疗方案

121 为了避免伤口疼痛和出血,要少活动,多在床上躺着休息。

122 多饮水,定时排尿,避免尿滞留。如果出现下腹胀痛隆起并且长时间不排尿,这就是尿滞留的症状,需要热敷促进排尿或者实施导尿措施。

123 手术后一天内的第一次排便要用温热的盐水坐浴法,使括约肌松弛,也可以通过润肠通减轻术后第一次排便肛门的疼痛。

124 从手术后的第一天起,就要坚持每天换药,换药的时候动作要轻柔,纱条从正常的皮肤处进入而不是切口,这样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用盐水棉球涂擦创面,损坏新生的肉芽组织,使创面愈合的时间更长,慢慢地恢复。

125 手术24小时后,不用长时间卧床休息,可以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适当下地走动,这有利于病人的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尽量不要长时间的活动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

126 一般手术24小时后可以进行正常排便,最好养成排便的好习惯,排便过早过晚都不行,排便过早会导致伤口出血污染甚至发炎,排便过晚会出现排便困难和疼痛,多吃水果和蜂蜜,防止便秘,必要时也可以服用缓泻药等药物来促进排便顺畅。选择适当地排便姿势,不能久蹲久坐,也不能排便过于频繁,避免水肿。可以通过冷敷减轻伤口疼痛并消除水肿。

127 不要吃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喝酒抽烟,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有润肠效果的食物,定时喝水,避免刺激伤口加重病情。

128 术后24小时后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卫生,洗澡清洁肛门时采取坐浴的方式,先用热水熏过后再入盆内清洗,坐浴时间不可超过25分钟。

129 手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消炎药、止血药、止痛药等药物分类服用,并配合消炎针,一般坚持消炎3-5天,严重的坚持消炎5-7天。

1210 除了自身护理到位,外部环境和护理人员的态度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照顾到病人的身体,还要照顾到病人的心理。为了缓解病人痛苦,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通过放松来治療伤口。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有友好的态度使病人对其信任和依赖,换药时分散病人注意力,教病人一些镇痛的知识,鼓励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除此以外,还要有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采光好,通风效果好,室内温度湿度都要适宜。

2 讨 论

术后的患者没有一例病情复发,但在恢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

21 如果大便后出现脱落现象,说明最近的饮食没有注意,要忌辛辣的食物,使用痔疮膏,经常练习提肛缩肛保健操,定时观察,如果还是没有好转,就要手术就诊。

22 手术一个月后出现肛门灌脓现象,说明已经形成肛瘘和感染,使用太宁膏并每天大便后用适当量的高锰酸钾坐浴,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医院手术就诊。

23 手术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发烧不能随便用药,避免感染,最好按照医生的嘱咐口服萘普生等退烧药,及时到医院复查。

24 手术两个月后大便时依然疼痛而且带血,这是手术后愈合不良引发的炎症,忌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必要时进行肛检。不能久坐,按时排便,及时到医院复查。

25 手术后一个月出现大便难解,甚至是拉肚子也难解的状况时,应该用四十五度的热毛巾敷腹部并用手轻柔腹部,也可能是疤痕增生引起肛门变得狭窄,应该到医院肛肠科进行扩肛治疗。

26 刚手术后大便出现肛裂现象,应该去医院肛肠科进行检查,进行保守治疗,不用进行手术就诊。

27 痔疮手术后将近一个月仍然有水肿疼痛并且伴有分泌物,其实术后水肿是比较正常的现象,要注意卫生,及时消炎,还要饮食清淡,服用迈之灵,在温开水中放入高锰酸钾进行坐浴。

28 手术后少数敏感的病人出现恶心头晕出汗,面色苍白等不舒服的症状,在白开水中加入白糖,卧床平躺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接受了痔疮手术的病人在护理恰当的情况下,一般在手术后两周左右就可以恢复了,经常练习缩肛运动有利于恢复肛门的收缩功能,一般三到六个月后伤口疤痕就能软化。做好术后护理有利于伤口的恢复。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从饮食、换药、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好的护理,病人在接受手术后都能健康的生活,不再复发。

痔疮手术后的护理要求比较高和复杂,但是各方面顾虑到位,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是病患术后不再复发,轻松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曹建葆,丁义江,刘飞,丁曙晴,朱继俊,郑雪平,李敏,曹霞,吕艳,陈玉珠音乐疗法缓解痔围手术期疼痛6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04

[2] 王爱华,李帅军,王真权,景湘川,谢涛银灰膏对肛瘘术后50例创面换药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04

手术研究 篇4

1 临床资料

54例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33~68岁。其中颅内肿瘤切除术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21例,高压性小脑出血后颅凹减压术或并用侧脑室外引流术4例,脑脓肿穿刺引流术3例。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护士应熟悉神经系统功能检查,从而找出护理问题,包括脑神经、肌力与肌张力、感觉功能、深浅反射及病理反射等。通过采集病史、查体,阅读实验室报告和检查结果等,对病人有初步了解后,评估该病人。(1)有无明显的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2)有何神经功能障碍需要帮助;(3)病人对将要进行的特殊检查是否理解;(4)对手术有何顾虑;(5)病人家属对手术治疗方法、目的和结果有无充分的了解和思想准备。

2.2 术前

凡颅内高压呕吐频繁者,除应注意补充营养外,还须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因意识障碍或后组脑神经受损致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道导致肺部感染或不慎咬伤舌体。肢体无力或偏瘫者需加强生活照料,面瘫病人进食时食物易残留于麻痹侧口颊部,需特别注意该侧颊部黏膜的清洁。肢体瘫痪者应防止坠床或跌碰伤。对精神压力大者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促使能面对现实,迎接疾病的挑战,减轻挫折感。语言障碍的病人,常出现表达与沟通困难。例如运动性失语,是以语言表达有困难而理解语言无障碍,病人常显是焦躁不安,此时应耐心推测病人的要求,以询问方式去了解病人的心意;对感觉性失语的病人,因无法理解他人语意,虽能对答如流但答非所问,应不厌其烦地用手势、简单文字或最常用的短句交流,以揣测病人的意图。对命名性失语的病人,要避免用名词性语句,应以物件的用途和属性进行问答。总之,凡有失语的病人均需个别化护理。设法告知传呼系统使用方法,尽量给予心理上的安全感,切勿让病人受窘而伤害其自尊心。听力障碍的病人,在服药、进食时均需给予特殊照料。

2.3 术前护理

术前1d需:(1)颅脑手术病人应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术后发生便秘;(2)开颅术前1d应理发,洗头。

2.4 术日晨

手术前2h剃光全部头发,包括两鬓及枕后,颅前凹手术应将眉毛剃去。术中需使用脱水剂者,应按放留置导尿管。昏迷病人或已行气管切开者应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以防推送手术室途中,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术前已行脑室引流者,应暂时夹闭引流管,待病人卧于手术台上后,将引流瓶悬挂于手术台面的高度,再开放引流。

2.5 术后护理

(1)搬运手术结束后,应由3~4人协作将病人抬上推床送回病室。搬动过程中动作必须轻稳,需有专人双手稳定病人头部,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病人在病床上安置好,术后监护立即开始,包括:测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状况,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异常体征,连接颅外引流管,必要时连接颅压监护仪及血氧饱和度测试仪。(2)观察密切观察病人麻醉苏醒前后的情况,统计术中出入量,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比较神经系统体征有无变化。(3)体位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应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护理,躯体各部位要妥为垫托。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宜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对体积较大的脑肿瘤切除后,因颅腔留有较大空隙,24h内手术区应保持在高位,以免突然翻动时发生脑和脑干移位,引起大脑上静脉的撕裂,硬膜下出血或脑干功能的衰竭。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无枕侧卧或侧俯卧位,若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能取侧卧位,以免口咽部分泌物误入气管。翻身时应有人扶托头部使头颈成直线,避免扭转。(4)保持气道畅通。保持气道畅通至关重要,术后一般给予氧吸入,必要时进行动态血气分析,测定脑氧代谢率。严防肺部感染。(5)营养与补液一般颅脑手术后,病人很快清醒且病情平稳者,术后1d可进流质饮食,第2、3日给半流质饮食,适当控制入量,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较大的脑手术或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有恶心呕吐或消化功能紊乱者,术后可禁食1~2d,给予静脉补液,待病情平稳后,可再逐步恢复饮食。对颅后窝手术或听神经瘤手术后,因舌咽、迷走神经瘫痪而发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者,术后应严格禁饮食,采用鼻饲供给营养待吞咽功能恢复后逐渐练习进食。(6)止痛与镇静脑手术后病人若诉头痛,应了解和分析头痛原因,然后对症处理。切口疼痛,多发生在手术后24h内,给一般止痛剂当可奏效。术后脱水剂和激素的使用,应注意在24h内合理分配,不可集中因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而引起的头痛,需在白天术后早期行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至脑脊液逐渐转清,则头痛自然消失。(7)颜面水肿前颅凹手术后常有额眶部水肿,给予冷敷可减轻不适。(8)切口脑脊液漏手术切口如有脑脊液漏,应及时通知医师妥为处理。病人可取半卧位抬高头部即可减少漏液。为防止内感染,头部包扎应使用消毒绷带,枕上垫无菌治疗巾并经常更换,严防病人抓敷料。定时观察敷料有无浸湿情况,并在敷料上适当标记浸湿范围,估计渗出程度。(9)防止颅内压增高术后3d内不可鼓励病人用力排便。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轻泻剂。(10)防止褥疮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常因卧床较久、大小便失禁、感觉运动障碍及营养不良,容易发生褥疮。应每日早晚清洁皮肤,随时保持床褥平整、干燥,防止骨隆突部受压,至少每小时翻身1次,局部按摩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3 讨论

由于部分神经外科病人虽经积极治疗护理,仍遗留某些功能残缺,健康教育对病人日后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常护理工作中应随时注意这一点。健康教育包括从急性期就开始的被动训练直至出院后的恢复教育。通常当病情稳定后即可指导病人配合康复训练,目的是帮助病人在其身体条件许可范围内,通过再学习,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及劳动能力,争取重返社会。因此,医疗和护理不能着眼于仅仅为了保存生命,而是应尽可能恢复和重建神经功能,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华.颅脑手术210例的手术配合[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4).

[2]朱丽.急性颅脑创伤开颅手术的配合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24).

手术研究 篇5

【关键词】 备皮;手术时机;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术前皮肤准备成为术前常规护理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携带的细菌。传统的备皮方法是用肥皂水和滑石粉润滑后用安全剃刀剃去手术区域毛发,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 发展,对术前备皮方法、工具、时机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术前常用备皮方法的评价

外科术前备皮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法两大类,其中不剃毛备皮法又可分为脱毛剂备皮法、推毛备皮法及消毒剂清洁法3种[1]。

1.1 剃毛备皮法近百年来,术前备皮时剃去手术区毛发被视为不可缺少的一项常规操作,一般于术前一天清洁皮肤并剃除手术野毛发,虽简单易行,但可能造成皮肤损伤,而成为细菌繁殖的基地和感染源。术前剃毛的目的是方便皮肤消毒和手术操作,并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但实际上保留汗毛及距切口较远的其他毛发并不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率。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术前剃毛备皮提出了质疑,认为即使是最熟练的剃毛操作也会损伤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破坏皮肤完整性,导致细菌在裂口中生长繁殖,增加细菌移生现象,皮肤的损伤性炎症或细菌性炎症都可引起皮脂腺、汗腺开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从而影响术前皮肤的消毒,同时还会影响术后皮肤的自洁功能及毛发固有的功能[2~4]。刘仕莲等[4]观察了1200例不同备皮方法的术后伤口感染情况,未剃毛组切口感染率为5.17%,剃毛组切口感染率为6.33%,剃毛备皮不能明显降低术后伤口的感染率。另外,由于体表皱褶、腋下、耻骨部、会阴及阴囊部位皮肤不平整,剃除毛发很困难,更容易造成皮肤损伤。

1.2 不剃毛备皮法 不剃毛备皮法的优点是增加病人舒适感;节约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切口感染。患者术前采用脱毛剂去除体毛或不去除体毛直接用消毒剂清洁皮肤,避免剃毛时可能造成的微小损伤。兰庆芳等[5]比较了脱毛法、剃毛法和不剃毛法对骨科手术的影响,三者细菌培养无统计学差异,指出脱毛法备皮方便,不会对皮肤造成机械损伤,患者易接受,且特别适用于难以剃毛的部位和消瘦的患者,但同时指出使用脱毛剂的不足之处是有些患者可有红斑、丘疹等过敏反应且代价较高。黄杏弟等[6]报道了手术前不剃毛备皮法的临床应用与相关因素研究,术前2h实验组用含4.8%对氯丙二甲苯酚的消毒液稀释后清洁术区皮肤,对照组只用沐浴露清洁皮肤,结果实验组清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建议术前加强皮肤清洁力度且缩短清洁与手术距离时间。肖红缨等[7]也报道了单纯用肥皂水清洗手术野和术前剃毛备皮法在控制术野细菌生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近年来不剃毛改良备皮法逐渐为广大医护人员所接受并推广。

常用备皮工具的评价

剃除术野毛发常规使用经过消毒的简易剃须刀,但实际上部分 医院 并未对备皮刀具进行彻底消毒。由于公用备皮刀架随使用人数的增多,存在致病菌而且有可能出现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交叉感染的危险,故建议使用一次性备皮刀[8]。一次性备皮刀适用于四肢及上腹部等毛发稀松处,而腋下、会阴、头部等处为相对使用禁区,李爱峰等[9]介绍了一种新的备皮刀,剃刀压力板的两侧缘都比上刀板窄,在压力板的其中一边两侧各有1个导向爪。备皮刀带导向爪的一边,能保持刀片活动的角度,适用于平坦皮肤的备皮,不带导向爪的一边适用于不平坦、不规则部位皮肤的备皮。近年有学者推荐使用电动剃毛器,该机器备皮时可在干燥皮肤进行。a lexander等[10]对1013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是:手术日早晨剃毛器备皮的感染率为1.8%,对比刮胡刀组则为6.4%,但电动剃毛器的刀叶片必须及时消毒,否则叶片污染较多细菌时,也可能引起手术切口感染。3 备皮时机的选择

手术室舒适护理的研究 篇6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整体护理 舒适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90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適4个方面[1~2],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手术室护理是针对手术和麻醉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除护理疾病外,更注重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需要,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手术全过程护理。我院在开展“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中开展入了舒适护理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4例,男118例,女106例,年龄3个月~85岁。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9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94例,局部浸润麻醉13例。普外科手术36例,妇科手术33例,心胸外科手术34例,神经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30例,泌尿外科手术27例,眼科手术21例,口腔科手术13例。2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14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内容。①术前心理舒适护理:手术室护士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向他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陪伴他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和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让患者大致了解手术、麻醉的目的、意义、过程和预后,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应激能力,解除患者术前恐惧心理,使他们尽可能放松。②术中心理、生理舒适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室温控制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35%~50%;在患者听得见的距离内减轻喧闹声。摆体位前,将所有用来维持体位的臂撑、头架、布类或护腕均加上衬垫,以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帮助放松紧张情绪,可以用安抚的语言与患者交谈。手术中,患者常对术中身体暴露往往感到羞怯,护理时给予解释,并做到最小范围的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心。注射穿刺时动作轻柔熟练,避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心理恐惧以及生命体征的剧烈波动。③术后心理舒适护理:应用温盐水擦拭净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患者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面带微笑地问道:“手术已做完,感觉还好吗?我们送你回病房”。患者过床时选择搬移布单法或卷轴法,以减轻因震动带给患者的疼痛不适。

术后随访:术后3天内回访患者,了解术后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伤口恢复情况、有无术后并发症,患者感受,询问可改进意见等。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馈意见,从患者角度发现护理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结果

术后5~10天内对患者进行满意状况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应用舒适护理这一理论,观察组中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配合,而是应当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患者在相对短暂但极为重要的手术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有效护理过程,以使其达到心理、社会、生理以及灵性的舒适[3]。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避免反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通过学习舒适护理相关理论,提高沟通交流技巧,通过术前访视为患者提供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减轻或消除患者术前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度,为患者消除顾虑,建立可信愉乐的工作环境[4]。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为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运用舒适护理为患者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并融入到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不仅补充完善了手术护理的内涵,而且给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百华,宋守华.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1C):249-450.

2 曾琦.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临床护理月刊,2006,3(2):491-493.

3 杨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607-608.

4 吴志娟.手术室舒适护理的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3,7(10):701.

日间手术发展研究 篇7

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能充分利用医院床位资源, 具有效率高、流程便捷、住院时间短和费用低等特点,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上海作为国内较早由政府主导、市级医院共同参与开展日间手术的地区,其在开展日间手术的规模、日间手术管理模式、纳入病种(术种)种类和病人准入条件的界定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相关医院的专家就日间手术的内涵及适宜范围、上海市级医院日间手术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现状评估、日间手术相关者意向、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等方面做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日间手术提供参考借鉴。

手术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二家医院2005年6月至今收治部分腹腔巨大囊肿患者,全组72例,病程10 d~20年,年龄16~68岁,平均38岁,肿瘤直径15~35 cm,急性腹痛发病12例,渐进性腹部肿大、腹部饱胀、压迫感23例;包括肝、肾、脾、肠系膜、卵巢等腹腔巨大囊肿,其中肝囊肿19例,肾囊肿6例,脾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4例,卵巢囊肿42例。随机分成腹腔镜手术组及剖腹组各36例。术前行腹部检查,包括BUS、CT、常规摄胸片、心电图,血清CA-125、CA199、AFP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尿HCG。无严重基础疾病合并症,能耐受手术。

1.2 方法

腹腔镜组:采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手术前留置尿管,部分留胃管,在脐上缘或下缘切开皮肤1 cm,脐部置观察镜,腹腔压力维持10~12 mm Hg,透光视野,取无血管区,根据腹腔内囊肿部位及来源,直视下相应腹壁部位置入3~5 mm 2~3个作辅助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巨大腹腔囊肿气腹困难可采用于脐部处穿刺抽液使腹腔有更多空间,然后建立气腹;术中根据囊肿大小、性质决定是否辅助小切口,按照剖腹手术原则,对卵巢囊肿为利于囊肿的解剖和剥除,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肿瘤大小、性质决定囊肿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如未婚先行囊肿剥除术,囊肿穿刺负压吸引出部分囊液,保持囊肿壁一定张力和形状,先从容易分离处入手,完整剔除囊肿并完整取出,保留少部分卵巢组织;中年患者囊肿穿刺负压尽量吸尽囊液,应用超声刀下完全将肿瘤切除,切除标本常规术中病理切片。囊肿开窗引流术适用于腹腔实质器官囊肿 (肝、肾、脾) 、还有肠系膜,囊壁切开应采取边电凝边切开方法彻底止血。囊液性质不明时,不应将囊液污染腹腔,对组织较大要尽可能地保持囊肿的完整性,可作辅助小切口且标本袋完整地取出;创面出血可电凝或缝合止血;术后囊肿残腔或腹腔放置橡皮管引流,解除气腹,创口缝合。

开放手术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囊肿位置选择手术切口,按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手术开窗或切除术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根据病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5 d,腹腔镜组术后6 h拔除尿管,开放手术组术后24 h拔除尿管。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术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无中转手术,囊内液体1500~4000 ml,平均2160 ml,有澄清、咖啡样液体;术后6~12 h拔除尿管、胃管,可下床活动,进流质食物;术后1~2 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发生皮下气肿3例,皮下瘀血,2 d后气肿、瘀血消失;1例一侧穿刺孔愈合欠佳,经换药后愈合;病理检查均为良性囊肿。见表1。

腹腔镜组与剖腹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总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恢复、手术创伤、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腹腔镜组优于剖腹组。

2.2 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最长5年,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腹部穿刺孔愈合好,无穿刺孔愈合不良或不愈合者、无内容物遗留腹腔导致化学性腹膜炎而长期慢性腹痛者,无腹腔囊肿复发者。剖腹手术组6例出现切口缝线线头反应,2例出现切口疼痛不适,亦无腹腔囊肿复发。

3 讨论

3.1 强调手术前的检查

本组术前除常规检查,还需行一系列重要检查,如CT、MR及多次BUS,血清CA-125、CA-199、尿HCG,术前怀疑有恶性倾向者,应放弃腹腔镜手术,本组术中、术后病理均为良性囊肿,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这主要依赖于术前完善的检查评估。

3.2 适应征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能耐受开腹手术的病人,原则上均可耐受腹腔镜手术。囊肿位于实质器官:如肝脏前叶或表面为腹腔镜手术指征,对位于膈顶部的肝巨大囊肿、较深、囊壁不易剪除,内壁电凝不到位,且术后囊肿残腔很快靠拢闭合很容易复发,主张开腹手术;影像诊断定位定性囊实性囊肿或囊内有赘生物,应谨慎考虑腹腔镜手术。本组卵巢囊肿占多数,绝大多数卵巢囊肿属于良性病变,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应用可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3.3 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腹腔镜下用穿刺法证实囊肿的诊断,以决定手术方法,肠系膜囊肿、卵巢囊液如为黏液状或黏稠,应注意囊肿恶性肿瘤可能;肝囊液、肾囊液如为黄色液体,应注意囊肿与胆道或肾盂相通,脾囊液如为鲜红液体,应注意为脾破裂可能,应果断开腹手术。脐部穿刺一般较恒定,主操作孔及辅助孔应根据脐部观察镜视诊腹腔内囊肿部位及来源,直视下以等三角两操作臂夹角直角原理相应腹壁部位置入[1]。行囊肿剥除术先从容易分离处入手,完整剔除囊肿并完整取出,囊肿穿刺负压吸引出部分囊液,保持囊肿壁一定张力和形状,更有利于囊肿的解剖和剥除[2]。囊肿开窗引流术适用于腹腔实质器官囊肿,负压吸引出部分囊液后,塌陷囊壁易被钳夹,切开囊壁应尽量大,囊壁切开应采取边电凝边切开方法彻底止血。囊液性质不明时,不应囊液污染腹腔,标本取出可作辅助小切口,文献报道[3]卵巢畸胎瘤内容物遗漏可导致严重的腹膜刺激症状甚至腹腔肉芽肿形成。对组织较大要尽可能地保持囊肿的完整性,可作2~3 cm的辅助小切口,并且囊肿置入标本袋完整地取出标本,避免污染穿刺孔。如腹腔有污染囊液,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并检查腹腔内创有无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腔巨大囊肿可行性。方法 收集腹腔巨大囊肿患者72例, 随机分成腹腔镜手术组及剖腹组各36例, 囊肿直径15~35cm;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术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应用腹腔镜手术, 无中转手术, 手术时间20~90min, 平均60min, 术中出血少, 术后2~5d出院, 除1例一侧穿刺孔愈合欠佳, 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囊肿;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能否腹腔镜手术根据术者经验;改进腹腔镜手术技巧, 可拓宽腹腔镜手术指征,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腹腔巨大囊肿,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王存川.实用腹腔镜外科手术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38-39.

[2]苏仕功, 柯重伟, 郑成竹.腹腔镜治疗腹腔囊肿的体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 17 (2) :117-118.

手术研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其中包括男60例,女40例。年龄16~84岁,平均为(52.3±2.3)岁。患者诊断标准为:⑴患者曾接受过至少1次的翼状胬肉手术,进行治疗的部位是增生严重、病变再次侵犯眼角膜,阻碍患者眼球正常转动;⑵患者角膜创面区域透明、或有薄翳,经过荧光素钠染色后显示2.5%的阴性;⑶患者角膜有超过2 mm的新生血管;⑷植片表现红润,无溃破和感染发生。

1.2 方法

将选取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14例,第二组28例,第三组58例。对三组患者分别采取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应用MCC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3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跟随检测,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

1.2.1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对患者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时,医护人员要在放大镜下进行手术,将手术的部位放大10倍。采用地卡因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滴眼,并且对患者的翼状胬肉结膜下部进行肾上腺素注射。沿翼状胬肉上下边缘进行切除,将患者眼部结膜下的变异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对患者的表层结膜皱皮出进行剪切。在分离翼状胬肉与角膜时,医护人员要对变性的组织进行剪除,对角巩膜缘变性的血管和组织仔细刮除,确保手术的彻底性。手术后要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灼烧,实现角膜平整的处理。最后,对患者的角膜边缘手术处进行缝合固定,将手术部位涂上抗生素眼膏。手术第2天进行4次眼典必殊部滴液,1周后便可拆线。

1.2.2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CC术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CC手术法是在手术中选用巩膜暴露5 mm×5 mm大小。将局部巩膜浸在有MCC的棉片上,浸完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棉片清除。手术之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缝合和固定,同上述方法一样,在手术部位涂上抗生素眼膏。手术第2天进行4次眼典必殊部滴液,1周后拆线[6]。

1.2.3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主要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在显微镜下降患者的眼睑结膜进行麻醉(可采用浓度为2.5%的利多卡因实行患者结膜下浸润麻醉),对患者的翼状胬肉进行切除。将患者角膜边缘的基部分离,截取眼睛的结膜,标记缝线。进行完上述的过程后,将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结膜瓣的平铺,并对结膜瓣进行固定和缝合。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丝线为10-0。在患者手术后需要每隔1天对患者进行1次换药,两次换药结束后便可以开放术眼。最后,将手术部位涂上抗生素眼膏。手术第2天进行4次眼典必殊滴液,1周后便可拆线。滴液使用要逐渐减少用量,持续时间一般为1个月。治愈为患者角膜观察呈透明,结膜外观平整无充血状况;复发为患者再次发生纤维血管组织对角膜的侵犯。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效果采用两种结果判定,分别为治愈和复发。治愈:患者的眼角膜恢复透明,结膜表面光整且没有充血现象。复发:患者治疗后纤维血管性组织再生,患者的眼角膜再次受损。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通过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最高,复发明显降低,与第一组和第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部病症,主要是受外部刺激产生的一种疾病,患者在患病时,眼睑产生一种结膜滋生组织。这种组织逐渐变大,严重时甚至覆盖瞳孔,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眼睑的组织增厚、增生,逐渐向眼睑内部扩张,呈现出三角形。在日常中,长期接触风尘、阳光、烟雾的人非常容易患病。

引起患者患病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患者的遗传因素。患者的身体遗传,机体的营养不足,泪液分泌减少,这些导致患者的泪膜异常,很容易产生翼状胬肉。患者在接触到一些抗原物质时,很容易产生过敏现象引起眼部病变[7]。第二,患者生活习惯不规律。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也很容易导致翼状胬肉。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侵入[8]。第三,环境因素。患者长期接触病原体,眼部长期遭受风沙、烟雾、阳光等的刺激,这增大了患者结膜的负担,导致患者眼部出现感染性炎症[9]。

在患者接受治疗康复后,应避免翼状胬肉的再次病发。医生为防止复发需要注意手术治疗中的各个环节,例如对患者翼状胬肉的游离、对胬肉下方组织进行细致清理、结膜植片的选择、巩膜暴露等。术后进行必要的辅助治疗也能够发挥重大作用。本次研究中是每日4次眼典必殊滴液的使用,滴液持续时间为1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通过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治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效果,还增强了患者的眼部恢复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对临床治疗有明显的意义。医护人员要在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自治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中不断进行改进,实现对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治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的完善[10]。做到手术的安全、方便,减轻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希望。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疑虑,确保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通过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治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观察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将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应用MCC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进行手术,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第一组8例治愈,6例复发;第二组24例治愈,4例复发;第三组57例治愈,1例复发。结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进行翼状胬肉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郄学芬.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7):860-861.

[2]陈利荣,姚军平,袁铸,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联合羊膜移植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2006-2008.

[3]胡昱,陈霞.翼状胬肉标准化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2,42(8):127-128.

[4]安春燕,孙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77-1979.

[5]庄绍君,雷帅臣,蔡光辉.三种不同术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2):537-538.

[6]徐晓梅.翼状胬肉手术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351-352.

[7]刘志跃,赵雁玲,顾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及复发原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54-155.

[8]孙秀玲.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原因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9(21):96.

[9]蔡新雨,邱明磊,杨炜,等.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药,2010,5(2):178-179.

手术研究 篇10

关键词: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传统手术

腔镜辅助微创治疗甲状腺的方式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越来越受到广泛患者的青睐。为了更好的研究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本次临床治疗实践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甲状腺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下甲状腺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希望能够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以下为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治疗实践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甲状腺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中女性为20例,男性为16例,患者年龄在26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2.23)岁。观察组中女性为21例,男性为15例,患者年龄在25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2.42)岁。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以及基本资料等方面不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普通外科手术方式开展治疗活动。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方式,0.2%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00到300ml胸前预造位置皮下注射。三孔法建立置管通道[1]。腔镜辅助直视下置入操作鞘与牵拉鞘,采用超声刀延伸筋膜下分离,颈前分离在颈阔肌深面,切断颈白线。明确甲状腺腺瘤情况后,递抓钳提起肿瘤表面组织,超声刀沿肿瘤周围切割,采用超声刀在包膜内切断甲状腺下动脉、中静脉,但是注意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2]。观察患者创伤止血情况,将多孔细乳胶管在甲状腺周围引流渗液并固定,术后48小时后拔除并缝合。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手术治疗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则差异两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8.65±20.25)ml,住院天数为(10.23±2.34)d,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肤瘀斑、红肿,6例患者出现颈肩部酸痛,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9.44%。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4.32±16.21)ml,住院天数为(6.76±1.82)d,术后2例患者出现皮肤瘀斑、红肿,1例患者出现颈肩部酸痛,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系统性疾病,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3]。根据国内外的医学实践调查研究显示,95%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多为乳头状癌,常见于青年人群当中,同时女性患者的发病几率要高于男性患者[4]。当前甲状腺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后,也会对患者的外观美观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女性患者会受到一定的困扰。

传统的甲状腺手术主要是在患者的颈部开口,进行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下,会破坏患者颈部的美观度,手术治疗后所留下的瘢痕较为难以遮掩[5]。同时,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多,康复时间相对较长[6]。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能够有效解决患者手术后外观影响较大的问题,是现代医疗卫生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表现。微创手术下患者的伤口较小,手术中患者出血量也会相对较少。这种治疗模式下,不仅能够产生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日后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在本次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临床疗效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8.65±20.25)ml,住院天数为(10.23±2.34)d,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肤瘀斑、红肿,6例患者出现颈肩部酸痛,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9.44%。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4.32±16.21)ml,住院天数为(6.76±1.82)d,术后2例患者出现皮肤瘀斑、红肿,1例患者出现颈肩部酸痛,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治疗实践研究能够看出,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与所参考文献研究结果相一致,充分证实了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开展的价值。

综上所述,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患者康复速度较快,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较低,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湛.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附66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9(2):113-114.

[2]叶成刚,陈立波,王文友,徐啸.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观察与预后[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2):327-328.

[3]董秀志,黄新妍,晁杰伟,王永田,等.内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5):312-314.

[4]顾懿帆,周鸣,刘溦薇,沈继颖,等.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8):3469-3472.

[5]李吉,刘卫怀,邬一军.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137-139+142.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与研究 篇1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9-01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病症,这一病症的病死率在临床高达30%~5O%,主要是由外伤、车祸以及意外事故等引发,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迅速的继发性脑疝而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必须进行开颅手术以清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及时解除急性受压的脑组织情况,这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及其重要的手段[1]。2010年1月~2010年7月我院一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病人34例,通过进行手术配合的顺利返回病房,现对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的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28.3岁。GCS计分中3~5分9例,6~7分25例。全部患者由急诊科进行接诊后经CT检查确诊病症,其中急性的硬血肿并广泛性脑挫裂形成脑疝的13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8例,而颅内血肿的患者也为13例。

1.2 方法:(1) 手术中物品的准备:接到重型颅脑手术的急诊手术通知后,手术室的护士需要及时的对病情以及手术方案进行了解;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手术间,调节好手术室的室温;动作快速的准备开颅器械,其中主要包括吸引器,颅骨电钻,磨钻,铣刀、单极电刀,头架,双极电凝,头圈以及体位固定架、手术头架、电动颅钻、双极电凝、吸引器、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2]。同时要再手术前检测好各电器的性能,确保各种器具能够进行正常的使用,保证患者手术正常进行。(2) 患者的手术准备 接患者接入手术室时巡回护士需要根据手术通知单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数会表现为昏迷或者躁动,因此巡回护士必须要对患者的坠伤或压伤做出相应的预防[3]。患者由护士建立手术中需要使用的静脉通道2根,在进行穿刺成功后惊醒患者肢体的固定,护士需要协助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全身性麻醉以及气管插管,并在成功后及时和手术医师以及麻醉医师一起安置患者处于手术体位,在安置体位时特别注意患者的呼吸以及循环是否出现改变,血管、神经、韧带以及肌肉是否存在損伤的可能,因此,患者在处于麻醉状态时进行体位的安置,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存在的潜在危害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以防止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以及出现后遗症。不仅要保证患者在手术进行中正常呼吸循环的功能,还有避免出现血管、神经、韧带以及肌肉损伤,同时还要不影响手术医师的手术操作。对患者放置2~3条的静脉通道,在必要时可选择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或者是深静脉插管,还要保证患者的静脉通路的通畅,在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出现较多时必须立即进行清理患者的呼吸道,随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及氧气供给,同时对于躁动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及时加以相应的制动,防止再次出现损伤以及坠床,特别是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及时并适当的约束患者的四肢,避免患者因躁动做出加重脑组织膨出以及外溢的动作[4]。(3) 调节手术室灯光 护士在手术中需连接并按照术者的要求调节吸引器以及单双极电凝输出的功率,准备好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电钻,根据在手术中得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遵照医嘱进行相应的给药、输液、输血、患者的受压身体部位给予适时的按摩,要严格得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严格限制手术室内的人数,尽量避免以及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4) 仪器的使用配合: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需要仪器较多,因此手术中仪器的合理布置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要以取用方便同时不影响术者手术为基本原则,开颅系统(如电钻、磨钻、铣刀)放在中间,而吸引器、双极电凝依次在术者左侧排放,氧气瓶以及麻醉机应尽量置于床尾,电钻、磨钻、铣刀以及手柄都需要经过高压来消毒灭菌,而软轴使用无菌塑料套进行套封,软轴不允许打死折以及盘绕过紧的情况出现,以上的操作都必须严格进行无菌化操作,避免出现污染。(5) 手术中的配合:在进行手术之前护士需要提前进行洗手、无菌器械台铺好,所需器械整理好等相应动作,并需要再一次对手术中有可能使用到的器械螺丝、关节是否出现松动以及脱落的情况,准备使用的(大、中、小)脑棉、止血纱布、骨蜡等器具并进行详细的记录清点,再连接好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双极电凝镊、电动颅钻、高频电刀。在手术进行中贴上无菌脑科得专用的切口保护膜以及手术巾,并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患者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逐层切开,并及时使用头皮夹子对患者进行止血,在皮瓣翻向底部时.及时递海绵钳并夹酒精纱球、碘酊进行相应的消毒,患者的面部使用安尔碘进行消毒,并同时进行递手术薄膜,递手术巾、贴膜等地相关动作。使用双极电凝器时需递干的纱垫2块,递头皮夹进行夹持动作对头皮进行止血,递22号刀进行游离皮瓣以及电凝止血动作,递头皮进行拉牵开,护士递22号刀进行患者的手术的切开动作,并对骨膜剥离子剥离;递电动颅骨钻进行开颅,在进行钻颅的同时使用冲洗球进行滴注盐水来浸湿骨孔,并随时用骨蜡对患者进行止血,在骨孔处给予相应的棉粒填塞;递线锯导板以及线锯条、线锯柄方纱一块或使用电动铣刀;递骨膜剥离子用以撬开患者的骨瓣,使用盐水沁湿纱布进行包裹;向医师递鹰嘴咬骨钳进行咬除骨缘,并用骨蜡进行止血;递冲洗器进行生理盐水抽吸冲洗,同时递送治疗巾以保护手术医师的术野;护士及时递脑棉片进行保护脑组织动作,并按手术医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棉片的裁剪,用以覆盖进行止血,及时更换吸引器吸头;护士递脑膜剪进行硬脑膜剪开,以检查硬膜外、下或者脑内的出血点,使用电凝进行止血,清除患者的血肿现象[5]。护士应随时保持吸引管的通畅,使用生理盐水冲吸患者颅内残留的血块,一直到冲洗干净才可以停止。根据医师的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明胶海绵以及带线的脑棉进行止血。在检查没有活动出血之后进行逐层的缝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引流管的放置进行引流。在所有的手术全程,洗手护士在进行传递器械时必须要稳、轻、准,在对可能随时出现的情况以及随时所需器械都要准确的随机配合,做到与手术医师的同步。在手术进行前以及在患者关颅前后洗手护士都需要与巡回护士一起进行器械、缝针、带线脑棉、敷料等手术用具的清点,防止遗留在患者颅内,所有情况都由巡回护士准确无误的记录在手术中的护理单上[7]。

2 结果

经手术抢救成功患者31例(91.17%),死亡患者3例,其中在手术中死亡患者1例,剩余2例则是因为患者严重的脑挫裂伤引发脑疝,并继发脑干出现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中枢性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如在手术过程中遇到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手术,本组中的脑疝患者在进行开颅手术前,都进行了CT扫描及定位,在开颅手术中,配合十分的重要,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是伤情重、出血多、病情急的,十分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脑疝的情况,而手术护士需要积极的配合麻醉,辅助手术医师进行争分夺秒的手术来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

综上所述,手术室的护士的配合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各种先进的监测技术以及相应的抢救技术,同时需要有临床分析、观察以及应急的反应能力,并能够及时并熟练的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对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春蝉.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手术配合[J].右江民族学院学报,2009,31(6),1113-1114.

[2]黄玉梅,龚兰英.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76-277.

[3]窦晶晶.浅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 :224-225.

[4]闵金凤.重型颅脑损伤配合实用亚低温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56-58.

[5]赵树仙.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96-99.

[6]刘建忠.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1(11):1389-1390.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篇12

1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1.1 紧张心理

大多数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会出现各种心理手术紧张的因素, 随着术前准备一直到患者上手术台至进入手术室, 患者的紧张情绪会越来越加剧。还有一些患者因为过度紧张会出现休克等特殊情况。如果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很好的控制与调整, 其生理机能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减小手术难度及手术的风险因素。

1.2 恐惧心理与忧虑心理

很多患者在对手术都有一种恐惧心理, 加上有关手术危险的传闻, 以及一些开胸等的影像资料, 让患者对于手术的感受更为恐惧。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手术能否成功存在着多种忧虑, 对手术医生的医术多方面打探, 因为这些是涉计到患者自身能否顺利康复以及确保自身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除了以上比较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之外, 很多患者因为自身个体因素以及病情差异都会产生出不同的心理状况。需要依据不同的心理特点, 详细的了解患者的个性心理, 这是做好手术患者护理的基础。

2 影响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

影响手术患者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含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有患者自身的一些问题, 也有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些都是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以下就几种主要的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2.1 患者自身素质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 主要是取决于自身的心理素质。在一般情况下, 男性手术患者比女性手术患者表现的要稳定, 年龄大的手术患者比年龄小的手术患者表现的要稳定。经历过手术治疗的比没有经历过手术的患者要稳定, 病情轻的比病情重的心理状态稳定。社会经历丰富的比社会经历浅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

2.2 医护人员的素质

手术患者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与治疗从而获取身心的健康。所以医护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生命安危。所以患者十分关心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 手术医生以及相关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心理活动。

2.3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与手术的主要场所, 因此手术室应安静整洁, 器械位置以及墙壁的色调都会呈现出一种肃穆与幽静的感觉。但这种布置很多时候会让手术患者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这也是影响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3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探讨

通过护理干预, 以合适的方法, 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绪以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患者的心理趋于稳定, 以保证安全的度过手术, 取得较好的术后康复。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的重要工作职责。

3.1 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辅导

手术室的护士在接收患者时, 应向患者所在的科室护士了解其情绪心理状况, 对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行为语言进行仔细观察, 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情况。以鼓励性以及安慰性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抚, 同时对手术的情况让患者可以正确的了解认知, 以增强手术成功的信心, 从而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3.2 注重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患者在进入手术之后, 其家属不在身边, 手术的护士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进行短暂的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这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把患者当做亲人一样的看待, 给与患者温暖的感觉, 体现职业道德, 同时减轻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3.3 医护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护理技能

在手术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备好手术所需要的各种器械, 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对于器械的传递要反应灵敏、准确无误, 避免因为器械之间的碰撞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对于在术前表现恐惧以及过度紧张的患者, 应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 如果需要, 要给予全麻。对于局麻患者若因为心理压力太大, 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休克或心率、血压变化等, 应在术前就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注意患者的动态, 以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

4 小结

总而言之, 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环节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直接影响了手术进行的效果, 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支持与安慰, 以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勇气。从而以达到促进手术的治疗, 以有利于患者手术后, 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的恢复。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健.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效果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3) .

[2]高华.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08) .

[3]陈爱丽.浅谈手术室术前访视[J].当代医学 (学术版) , 2007 (09) .

上一篇: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下一篇:管道试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