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指征研究(共10篇)
剖宫产手术指征研究 篇1
剖宫产是指妊娠满28周, 经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 (体重在1000g以上) 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是目前处理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手段之一[1]。目前我国剖宫产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剖宫产术式指征的范围扩大。研究表明[2]剖宫产指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能阴道分娩的临床指征 (多为绝对指征) :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横位、软产道异常、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和脐带脱垂共7项指征[3]; (2) 不宜阴道分娩的临床指征 (多为相对指征) :包括胎儿窘迫、臀位、部分性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过期妊娠、早产、胎儿生长迟缓、胎膜早破、阴道瘘或子宫脱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心脏病等[4]; (3) 社会因素:社会、家庭及管理者等方面的压力;产妇个人因素, 如惧怕产痛等压力[5]。目前剖宫产术式的选择不仅与上述单一因素有关, 大多为多因素所致, 本文对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头盆因素
所有头盆因素大部分为相对性的头盆不称, 在剖宫产术式指征中居首位, 除了一些明显的骨盆狭窄以外, 一部分的头盆不称是可以通过顺产进行分娩的[6]。分析其引起剖宫产的原因: (1)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孕妇饮食结构的变化, 导致巨大儿比例增多, 进而引起相对头盆不称的机率增加; (2) 临床对头盆不称的诊断不明确、不谨慎, 一些处于临界性的骨盆狭窄、胎头入盆异常, 未经过试产或试产时间不足就确诊, 直接归为相对性头盆不称; (3) 产妇过度疲劳, 出现宫缩乏力时, 未及时应用缩宫素纠正, 进而未能有效宫缩; (4) 医生在没有进入活跃期之前, 过早地告知产妇及家属相对性头盆不称及对阴道分娩潜在风险性的担忧, 使得产妇及家属过分担心, 选择剖宫产[7]。
2 胎儿因素
2.1 胎位异常
理论上[8]对于骨盆正常、估计胎儿体重2 500~3 500g、胎儿双顶径≤92mm、完全臀先露者, 可在严密观察下阴道分娩, 但是这些体征均不一定能在分娩前准确预测, 因此对于臀位均采用剖宫产术式。自1959年Wright提出臀位常规行剖宫产术后, 臀位多主张剖宫产, 有研究[9]表明, 臀位分娩新生儿窒息、损伤、发育障碍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头位分娩, 臀位的剖宫产率为95%。
2.2 胎儿宫内窘迫
近年来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逐渐升高, 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绝大部分发生在分娩期, 主要是由于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羊水因素、头盆不称滞产胎头受压过久、重度妊高征、过期妊娠等原因, 引起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 造成胎儿不同程度缺氧。有报道表明[10], 因胎儿窘迫而行剖宫产的新生儿出生5min Apgar评分<7分, 但是其复合率仅45%。应结合胎儿、胎盘、脐带、羊水及母体情况等进行多因素多指标分析, 作出正确的诊断及处理。
2.3 巨大儿、双胎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有研究[11]表明, 巨大儿剖宫产率达到68.3%, 提示巨大儿作为剖宫产指征的比例较高。另外对于双胎的产妇, 如果两头相撞不能入盆, 应行剖宫产, 可以避免脐带脱垂、胎盘早剥、急性双胎输血综合征等一系列分娩期并发症。
3 产妇因素
3.1 胎盘异常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均引发大出血, 危及母儿生命, 应行剖宫产术, 挽救母婴生命。
3.2 妊娠合并症
妊娠高血压近年研究[12]表明, 重度妊高征的剖宫产率为88.67%。为了避免因妊娠高血压引起产妇脑血管病变和胎儿发生先兆子痫, 应进行剖宫产手术[13,14]。妊娠心脏病:心功能Ⅰ、Ⅱ级者, 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助产分娩;个别心功能Ⅲ、Ⅳ级经药物等治疗, 心衰无法纠正或产程进展缓慢者宜行剖宫产尽快结束分娩, 可使病情缓解,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15]。合并心律失常、肺心病、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等, 可行计划性剖宫产, 使母儿转危为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一般无产科指征时不主张因肿瘤而行剖宫产术。若因肿瘤阻碍先露下降, 需行剖宫产时可同时切除肿瘤。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影响较大, 胎儿窘迫及围生儿病死率较正常妊娠高4~5倍。预测胆淤症胎儿宫内缺氧的指标:皮肤瘙痒持续≥3周;血清胆酸高于正常5倍以上;转氨酶和胆红素明显增高;NST示无反应型等;胎儿生物理评分≤6分。如上述指标同时存在, 且孕龄≥36周, 应立即剖宫产中止妊娠。
4 社会因素
4.1 产妇自身因素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些产妇一方面对于阴道试产缺乏信心和耐心, 不能忍受试产过程中的疼痛, 另一方面担心阴道分娩会影响阴道形态, 影响产后的性生活质量[16]。
4.2 产妇家属因素
近年来剖宫产术式不断改良和技术更为熟练, 使手术时间不断缩短, 损伤和出血等副反应大幅度降低, 以及腹部切口缝合技术的提高, 手术外表更加美观, 产妇及家属更容易接受这样安全、快捷、美观的方法[17]。另外孕周>37周, 很多产妇家属通过预先测算, 选择自身认为的良辰吉日进行剖宫产手术。还有一些家属认为脐绕颈时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胎儿安全, 脐绕颈占社会因素的第1位。甚至还有因家族中几代单传、试管婴儿、母亲不良孕史等的珍贵儿, 也是当今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4.3 医生因素
由于近年来媒体对医患关系的不良宣传, 使一些医院医患关系紧张, 产妇及家属对医生不信任, 迫使一些医生放宽剖宫产临床指征的诊断, 使剖宫产率进一步增加[18]。
5 剖宫产不良因素
尽管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技术的提高, 手术时间缩短, 手术损伤和感染的显著减少, 加之麻醉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但是它并不是安全分娩的惟一手段。有研究表明, 剖宫产对母婴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如剖宫产术后因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增高;剖宫分娩的儿童, 由于未经历过阴道正常分娩对其肺部的挤压, 发育到成人后哮喘发生的危险度增加;产妇产后的恢复较慢和远期膀胱与子宫下段粘连造成的二次手术难度增加等。
综上所述, 我国剖宫产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增加, 90年代中期急剧上升, 至今仍在不断的上升中。虽然剖宫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围生儿的死亡率, 但是其过度增高也增加了新生儿呼吸系统及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因此, 一方面加强医患沟通, 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 开展陪伴分娩、无痛分娩, 不仅可以消除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心理, 同时可以减轻医护人员在处理孕妇试产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分娩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 提高医生责任心。
关键词:剖宫产,剖宫产指征,因素分析,综述
剖宫产手术指征研究 篇2
【关键词】剖宫产术;病例;手术指征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但近年来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剖宫产指征也在相应的变化[ 1 ]。现将本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306例产妇作剖宫产主要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科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人共参与接诊收治剖宫产手术产妇30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2岁,平均25.6岁。初产妇232例,经产妇74例。娩出胎儿233个,其中一例因胎龄不足及产妇大出血而娩出死亡,其余均成活。
1.2 剖宫产指征。(见下表)
产前出血:共39例,均為前置胎盘,占12.74%。
有剖宫产史:共54例,占17.64%。对于有剖宫产史的病例,主要指征有以下几点:①上次手术为古典式术式。②上次手术时间离本次妊娠在3年内。③上次剖宫产指征仍存在。④本次剖宫产要求绝育。
头盆不称共45例,占14.7%。对头盆不称的病例,骨盆无畸形,胎儿<4000g,宫缩乏力,一般采用低浓度催产素试产,经2~4小时观察,胎头下降不理想,即行剖宫产术。
胎儿宫内窘迫:30例,占9.8%。胎儿窘迫的诊断一般按从羊水和胎心变化而定,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心律不齐,羊水混浊或有胎粪污染(除臀位外),经改变体位、给氧、静脉给予高渗糖及维生素C,胎心无明显改善而诊断。
异常胎位,第一胎、臀位、胎儿>3500g或合并胎膜早破;宫缩乏力或高龄初产妇;横位,先兆子宫破裂及有不良产史,均考虑剖宫产,以免造成母婴损伤。其中臀位42例,占13.73%;横位12例,占3.92%。
2 讨论
当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社会因素影响着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因此,降低剖宫产率,特别是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的比例势在必行。经阴道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应提倡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的社会环境,在取得孕产妇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医生也应提高责任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达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围生医学水平的目的。具体分析如下:
2.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血与抗生素及麻醉的进展,相对来讲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2.2 许多难度较大的阴道助产手术被更为安全的剖宫产术代替,明显减少了胎儿的产伤。
2.3 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有部分人认为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母婴更安全[2],而且产妇痛苦少,有的产妇不愿意阴道试产,怕失败再行剖宫产而吃二次苦。
2.4 前置胎盘大出血。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以及未婚先孕率增加,或婚后无生育指标等,采取流产手术易造成子宫内膜的损伤及感染,再次妊娠引起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增多,给母婴带来危害。
2.5 有剖宫产史。有剖宫产史病例,再次手术指征居重要地位。因术后避孕措施不得当,短期内再次妊娠分娩者较多。因此,对短期内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应提倡再次剖宫产后加绝育,这也造成剖宫产率上升。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对剖宫产短期内再次妊娠分娩者,只要上次手术后无感染,无其他绝对手术指征可试产,上次手术至本次妊娠间隔时间太长,子宫切口疤痕组织太大,坚硬而影响组织扩张,因此对再次剖宫产指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6 臀位产率有所上升。部分农村产妇对产前保健认识不足,不能按时产检,及时发现胎位异常而给予纠正,因而臀位剖宫产占据了主要地位。①臀位易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②阴道分娩后出儿头困难程度难以估计,易造成新生儿损伤。③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胎儿偏大及优生优育,产妇要求手术产者增多,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在保证母婴安全方面给产科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剖宫产便被用以代替生产所致围产儿损伤,以致放宽了剖宫产指征,对臀位产者,若胎儿偏小无胎膜早破及宫缩乏力,可考虑阴道分娩,常规用剖宫产解决分娩是不适当的。
2.7 妊高征。妊高征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但终止妊娠是重度妊高征的有力措施[3]。处理妊高征的原则应是先给予药物治疗,镇静,解痉,对胎龄不足者,用药效果较好可行期待疗法。对未临产的病例,病情经治疗效果不佳,短期内不能分娩的重症病例,可考虑剖宫产。
2.8 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窘迫的因素与胎盘功能低下、产妇全身情况如严重贫血、心脏功能改变、滞产等有关。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娩出胎儿,可引起胎死宫内及缺血缺氧性脑病。
因此,对胎儿窘迫经处理后胎心无好转,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的,应采取剖宫产术。参考文献
[1]刘静珠,张士平, 张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2,30(3).
[2]黄海深,江伟河,张丽珍等.阴道产和剖宫产脐血免疫五项结果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7,4,6(7).
剖宫产手术指征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住院产妇10295例, 其中剖宫产病例3072例, 剖宫产率约为29.8%。年龄为21~43岁, 平均年龄为 (29.4±4.7) 岁, 孕周为33~43周, 平均孕周为 (35.9±2.1) 周, 其中2213例为初产妇, 859例为经产妇。
1.2 方法
对3072例剖宫产术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统计, 主要包括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社会因素、过期妊娠、高龄初产妇、羊水少、羊水污染、胎位异常、脐带绕颈、巨大儿、多胎、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骨盆狭窄、引产失败、生殖道畸形、子宫肌瘤等。如同一产妇存在多个剖宫产指征, 可按照第一指征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2009年、2010年及2011年间的剖宫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手术指征统计情况
3072例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社会因素952例, 胎儿窘迫677例, 瘢痕子宫523例, 巨大儿486例, 胎位异常199例, 妊高症85例, 引产失败35例, 其他指征115例。可见, 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及瘢痕子宫在我院剖宫产所占比例较高, 分别为31.8%、22.0%、17.0%。
2.2 2009年、2010年、2011年每年的剖宫产率比较
2009年我院的总分娩产妇为3329例, 剖宫产病例为1065例, 剖宫产率约为32.0%;2010年我院的总分娩产妇为3445例, 剖宫产病例为1033例, 剖宫产率约为30.0%;2011年我院的总分娩产妇为3521例, 剖宫产病例为974例, 剖宫产率约为27.7%。可见, 2011年我院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2009年及2010年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宫产术能是处理阴道难产的主要干预措施, 但对母婴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及后遗症。所以, 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严格把握是产科工作中意义重大。而剖宫产手术指征主要通过孕妇、胎儿及孕妇胎儿综合考虑来分类的[4], 主要对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把握才能使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情况大大减少。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产妇中, 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及巨大儿为我院剖宫产指征的主要因素。①社会因素:我院剖宫产手术指征中社会因素位居首位。首先, 孕产妇在产前因听说阴道分娩疼痛剧烈, 害怕分娩过程无法忍受, 因此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其次, 采取剖宫产术能有效的避免因阴道分娩而导致的新生儿脑病、胎儿损伤、胎死宫内等情况[5]。因此, 很多孕产妇看到这些优点之后, 认为剖宫产相对与阴道分娩安全性更好, 而不知道剖宫产可能存在的风险[6]。针对这些情况, 我院自2009年以来开始对阴道分娩的优点及剖宫产术可能引起母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情况进行宣传。同时, 予以强制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性剖宫产术的床位, 从而逐渐对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的病例进行控制, 使我院剖宫产率降低。②胎儿窘迫:主要是指因慢性或急性缺氧情况而对宫内胎儿的健康及生命体征产生威胁, 其发生率约占4.6%~41.2%[7], 严重时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围生儿死亡。通过可根据胎心监护、胎动、羊水量、羊水污染、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其他生化指标进行诊断。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8], 因此, 如只采取其中一项进行判断, 则诊断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倚。因此, 需要对各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避免因过度诊断而采取剖宫产手术。同时, 应积极寻找胎儿窘迫的原因, 采取吸氧、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我院因胎儿窘迫而进行的剖宫产率。③瘢痕子宫:首先, 瘢痕子宫因素主要因剖宫产妇的避孕失败, 且在1年内再次妊娠而拒绝对妊娠进行终止。同时, 存在瘢痕子宫的孕产妇阴道试产风险较高, 且成功率低。有文献报道称, 越有45%~55%的瘢痕子宫孕产妇最终选择再次剖腹产对妊娠进行终止处理[9]。因此, 我院采取加强对孕产妇避孕措施的宣教, 并严格对首次剖宫产进行控制, 从而使我院的剖宫产率降低。
综上所述, 通过对我院剖宫产术指征进行分析, 尽管在降低剖宫产率还存在一定的空间, 但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但应严格对剖宫产术指征进行控制, 尽可能的减少孕产妇实施剖宫产术, 降低我院的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韩爱萍.剖宫产1571例指征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 29 (1) :41-41.
[2]庄树侠, 高翠宁.剖宫产指征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2) :2863-2865.
[3]雷文琴, 余传梅, 刘兰芳.近5年剖宫产率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分析.安徽医学, 2012, 33 (7) :872-873.
[4]周海娟.2894例孕妇剖宫产原因及指征变化趋势的分析.2012
[5]De M, Biswas S, Ganguly RP, et al.Impact of increased rate ofcaesarean section on perinatal outcome:sociolegal evaluation.J In-dian Med Assoc, 2011, 109 (5) :312-314, 329.
[6]杨微, 薛晓红, 刘桂梅, 等.142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及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探讨.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 35 (4) :103-104.
[7]Delbaere I, Cammu H, Martens E, et al.Limiting the caesareansection rate in low risk pregnancies is key to lowering the trend ofincreased abdominal deliveries:an observational study.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12, 12:3.
[8]邢素平, 马聪平, 刘宽荣.剖宫产126例临床因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7) :2185-2186.
剖宫产术指征分析7680例 篇4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分娩产妇12886例,剖宫产7680例,其中初产妇5211例,经产妇2469例,孕周32~42+6周,年龄19~44岁。回顾分析其剖宫产率、剖宫产主要指征构成比,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
3年来产科住院分娩12886例,其中剖宫产7680例,平均剖宫产率596%。主要指征依次为:社会因素41%,瘢痕子宫32%,巨大儿98%,胎儿宫内窘迫65%,产程异常51%,胎位不正34%,双胎138%,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082%。社会因素、疤痕子宫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
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指征统计中,当同一病例有几个指征时,以第一指征为准进行统计。3年来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见表1。
表1剖宫产7680例指征分析
第一手术指征例数构成比社会因素314841%瘢痕子宫245732%巨大儿7529.8%胎儿窘迫4996.5%产程异常3915.1%胎位异常2613.4%双胎1051.38%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670.82%
社会因素指无医学指征孕妇及家属要求的剖宫产手术,包括珍贵儿、高龄孕妇、B超提示的羊水量异常脐带缠绕,惧怕分娩疼痛及产后形体改变、择吉时辰出生等社会突出现象。瘢痕子宫指曾经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达到及超过4000g。急慢性胎儿窘迫指胎心率异常、羊水胎粪污染、胎动异常、酸中毒、胎儿电子监护异常、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及胎盘功能低下[1],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骨盆畸形以及妊娠期糖尿病,肝病等。
讨论
产手术在解决难产及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降低母儿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麻醉技术、剖宫产手术技术、抗生素预防感染技术的成熟与提高,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提高,很多医院报道在40%~60%,个别医院达到70%,这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积极开展分娩镇痛,在无痛或减痛状态下分娩,提倡导乐陪伴分娩,减少恐惧、焦虑、紧张心理对产程的不良影响;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对孕产妇及家属正确引导,可减少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
瘢痕子宫是剖宫产率快速上升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本院分析總结中2457例(32%),居第2位。统计分析:①要严格掌握第1次剖宫产指征,减少瘢痕子宫的形成;②要转变“1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观念,对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本次妊娠又无新的指征出现,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此次妊娠距前次手术≥2年,前次手术为子宫下段切口且愈合良好的病例,应鼓励其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做好手术输血、抢救的准备。有资料表明,3410%~9010%的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3]。
巨大儿与剖宫产:本组统计分析巨大儿为第一指征752例(98%),居第3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某些孕妇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减少,孕期体重过快增长,巨大儿近些年呈上升势态。来自WHO的调查发现孕期体重增长115~16kg时母儿并发症最低[4]。因此加强围产期保健,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可减少巨大而发生,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随着胎儿电子监护的普及近些年增多。该组数据胎儿窘迫发生499例(65%),位居第4位。其中有的单凭一时的胎心率变化或单纯的羊水轻、中度粪染,或单纯的胎儿电子监护结果异常而做出诊断,有约1/4的胎儿窘迫未找到任何原因,术前、术后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亦较低,提示有一部分不合理的操之过急的过度诊断胎儿窘迫而剖宫产。对无任何相关高危因素存在的“胎儿窘迫”,需作多方面分析,可能是胎头在迅速下降过程中受压而产生的迷走神经经张力变化引起暂时性胎心异常,或因胎动干扰脐血流产生的一过性胎心变化[5],应予吸氧,改变体位等处理,胎心恢复正常后,可继续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
各种产程异常剖宫产391例(51%),居第5位。若无胎儿窘迫,无分娩禁忌证,估计短时间可经阴道分娩,应创造条件经阴道分娩,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可行徒手旋转胎头,宫缩乏力者静点催产素,必要时行低位产钳或胎吸助产,亦可降低剖宫产率。
胎位异常总计261例(34%),居第6位。首先孕期应加强管理,孕27~28周及早发现,对B超无脐带绕颈者,可采用各种矫治措施,使之转为头位,创造阴道分娩的条件。对骨盆正常,胎儿≤3000g,胎儿双顶径≤92mm,完全臀先露者,可在严密观察下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应开展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给予治疗及纠正,减少妊高征的发生。对中、重度妊高征、胎盘功能良好、产道无异常,给予阴道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妊娠期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临产后及时监测血糖水平、胎儿无缺氧者可在12小时内结束阴道分娩。
综上所述,剖宫产率的快速上升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心理、文化的综合问题。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开办孕妇学校宣传正确科学的分娩方式。全社会要大力普及宣传科普知识法律知识,让产科医生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执业,不一味顺从产妇及家属的无指征手术要求,更要不断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分娩安全性,不断推进产时分娩镇痛,严格剖宫产医学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护妇女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5-136.
2张为远.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62.
3耿正惠,马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75.
4王允锋,郑淑敏,李爱阳,赵秀花.剖宫产2391例指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7):247-249.
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篇5
关键词:剖宫产,指征,分析,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剖宫产技术的提高, 麻醉方法的改进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剖宫产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 国内剖宫产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而围生儿病死率并没有随之降低, 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WHO 2007年—2009年对24个国家的剖宫产率调查显示, 中国的年剖宫产率为46.2% (最高68%) , 其中11.7%无指征, 结论是中国是全世界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分析剖宫产手术的合理性, 降低剖宫产率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 446例产妇, 初产妇2 986例 (67.16%) , 经产妇1 460例 (32.84%) ;年龄18岁~43岁, 平均年龄22.5岁;孕周35周~43周, 平均40.1周。其中行剖宫产1 823例, 初产妇1 012例 (55.51%) , 经产妇811例 (44.49%) 。
1.2手术指征归类
剖宫产指征分为医学指征和非医学指征 (无临床指征, 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医学指征分为:产妇因素、头盆因素、胎儿因素及宫内因素, 产妇因素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龄初产妇、过期妊娠、瘢痕子宫等;头盆因素有:相对头盆不称、骨盆狭窄;胎儿因素有:胎儿窘迫、臀位、横位、巨大儿、脐绕颈、双胎等;宫内因素有: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1]。
1.3方法
对本组1 823例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分析, 当同一病例有几个指征时, 以第一指征为准。统计各手术指征的构成比及各指征的剖宫产率, 并对某些指征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2.1我院住院分娩产妇4 446例, 其中行剖宫产1 823例, 剖宫产率为41%;社会因素、前次剖宫产史、胎儿窘迫为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
2.2剖宫产指征构成比:社会因素682例 (37.41%) , 前次剖宫产史551例 (30.22%) , 胎儿窘迫187例 (10.26%) , 头盆不称104例 (5.71%)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1例 (2.79%) , 羊水过少41例 (2.25%) , 多胎妊娠35例 (1.92%) , 臀位28例 (1.54%) , 过期妊娠26例 (1.43%) , 前置胎盘22例 (1.21%) , 胎盘早剥19例 (1.04%) , 巨大儿15例 (0.82%) , 珍贵儿8例 (0.44%) , 其他54例 (2.96%) 。
3讨论
3.1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显示以社会因素、前次剖宫产史、胎儿窘迫为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其中社会因素达37.41%, 前次剖宫产史为30.22%, 居剖宫产原因的一、二位, 与大多报道的结论相符。
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居首位, 我院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达37.41%。陈凤霞报道社会因素由1987年的5.38%上升为2003年的31.42%;及陈丽珍等报道社会因素由2002年的13%上升为2007年的22.19%[2,3]。多项数据显示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显著升高的主要因素, 本课题数据也与之相符。
3.2产妇因素。近预产期无产兆, 孕妇及其家属自行要求择期剖宫产;孕妇不能定期产前检查, 不能及早发现高危妊娠, 从而不能及早预防、诊断及治疗, 增加了剖宫产率;产妇担心影响自身形体, 再则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得产妇轻易选择了剖宫产;患者家属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支持度, 尤其是丈夫的支持态度;产妇自然分娩信心不够, 听信对分娩过程痛苦的过度宣传, 不能耐受疼痛, 不能正确认识分娩是自然生理过程及自然分娩的优越性, 盲目认为剖宫产疼痛轻且母婴安全。
3.3医务人员因素。产前健康教育不到位, 使产妇不能正确认识分娩是自然生理过程及自然分娩的优越性;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 责任心不强, 人文关怀不够, 不重视对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的护理及产妇产程中饮食休息的指导, 导致产妇情绪波动, 使宫缩不协调, 从而影响产程进展;产科医师因社会因素放开剖宫产指征而不再重视胎儿体重的估计及产程观察, 从而减少试产机会;产妇孕期饮食指导缺乏, 导致巨大儿剖宫产;年轻医生对难产的识别能力差及临床经验缺乏。
3.4医学技术因素。B超及胎儿电子监护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能随时监测胎儿的宫内情况, 使产科医生及早发现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 从而决定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术式的日趋简化、技术水平日益提高、麻醉技术提高, 以及术后止痛泵的应用, 使剖宫产过程疼痛微弱, 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使术后感染率下降等因素导致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升高。
3.5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显示医学指征中前次剖宫产史、胎儿窘迫分别达30.22%, 10.26%。前次剖宫产史可能与近年来剖宫产率增加等有关, 应重视的是重复剖宫产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尤其是胎盘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等, 产后出血及切除子宫的风险明显上升。因此,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控制剖宫产率, 尤其是第1胎剖宫产尤为重要。另外, 本资料中胎儿窘迫占剖宫产原因为10.26%, 而术中发现异常的仅30.5%, 其中多数产妇失去试产的机会, 从而增加了剖宫产率。胎心监护的假阳性结果是胎儿窘迫过度诊断的主要原因, 所以胎儿监护异常者应避免干扰因素, 重复监护, 并结合胎动计数、B超、羊水量和性状、胎盘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既要减少过度诊断, 又要不放过真正的胎儿窘迫。
剖宫产虽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但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不可小觑, 全社会和医学界应引起高度重视, 共同努力。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是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阴道分娩。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和思想精神压力。开展产前健康教育, 使产妇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经阴道分娩的益处, 每位孕妇了解分娩过程,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心理。讲解剖宫产手术的近、远期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 改变其对分娩方式认识误区。产科医务人员更新以孕产妇及胎婴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充分试产, 提高助产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服务模式, 积极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 创建温馨产房, 重视产时精神心理因素护理, 增强孕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做好产程观察及胎儿监护, 对相对性头盆不称的产妇, 应给予充分的试产机会, 争取自然分娩。提高抢救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产科医生是剖宫产的决定者和实行者, 因此要降低剖宫产率, 必须培训提高产科处理水平和阴道助产技术。总之, 高剖宫产率是一个社会问题, 需要医学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回归合理水平。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减少社会因素所引起剖宫产,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879-882.
[2]陈凤霞.17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分析[J].临床医学, 2005, 25 (1) :86-88.
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关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关因素
随着剖宫产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它已经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方法。因此加强产前保健, 提高助产技术,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已经成为产科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对2012-2014年11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行剖宫产患者116例, 占分娩总数的34%。
方法:按实施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及所占人数进行分析统计, 计算其所占百分比。其中剖宫产的指征及诊断参照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1], 主要分为: (1) 胎儿因素: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等。 (2) 母亲因素:各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如瘢痕子宫、胎膜早破。 (3) 头盆因素:头盆不称, 骨盆畸形等。 (4) 社会因素:珍贵儿、脐带绕颈等。
结果
我院剖宫产的116例构成比中, 其中胎儿窘迫占第1位[38例 (32.7%) ], 社会因素15例 (12.9%) , 胎位不正, 头盆不称23例 (19%) , 巨大儿10例 (8%) , 产程异常11例 (9.4%) , 瘢痕子宫10例 (8%) , 其他9例 (7%) 。
讨论
剖宫产在产科处理异常妊娠已经成为主要手段, 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完善, 和人们对自然分娩认识存在误区, 使得剖宫产指征范围扩大。胎儿窘迫、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和社会因素是我院主要剖宫产指征, 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2]。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院剖宫产指征相关因素。
资料显示胎儿窘迫是本院剖宫产主要指征, 有报道其不合理部分59.2%[3], 在产前及时准确判断胎儿窘迫, 仍存在一定困难, 目前诊断的最好方法是胎儿头皮血的p H值测定, 尤其出现胎心监测异常情况, 可以准确判断胎儿宫内情况, 及时处理。但因为头皮血测定是有创性检查, 临床开展有一定难度, 我院目前尚不能做此项检查。现在主要依靠胎心监测和B超, 结合破膜后羊水情况综合分析, 由于胎心监测的假阳性和B超对羊水浑浊假阳性判断, 仍然对手术指征有一定影响。
胎位不正、头盆不称23例 (19%) , 也是我院剖宫产的主要因素, 其中包括臀位和枕后位、面先露等, 由于臀位后出头困难程度较大, 而且容易造成新生儿产伤, 孕妇及家属不愿意冒风险阴道试产, 大多要求手术。而枕后位和面先露造成产程延长, 产妇乏力, 家属担心试产时间过长胎儿有危险, 往往试到一半就坚决手术了。
社会因素15例 (12.9%) , 由于孕妇及家属对阴道分娩的认识不足, 害怕疼痛或万一试产失败, 还是剖宫产, 而拒绝试产。B超和胎心监测有时也会对孕妇造成心理压力, 担心脐带绕颈会危害胎儿。现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家属对胎儿期望较高, 担心孕妇及胎儿安危, 害怕试产会造成胎儿损伤。同时医师受当前医疗环境影响, 不愿承担阴道分娩的潜在性危险, 而放宽手术指征。
瘢痕子宫10例 (8%) , 由于剖宫产不断增加,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方式值得研究。现在认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可以根据B超确定瘢痕厚度等综合因素, 选择阴道分娩, 但医患双方均不能接受瘢痕子宫试产时发生的危险, 因此剖宫产仍然是瘢痕子宫妊娠的主要分娩方式。
另外家属及孕妇选择剖宫产认为手术相对安全, 随着手术技术改进, 手术时间缩短, 同时术后镇痛泵的运用减轻了术后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新生儿窒息, 死亡的几率降低, 孕妇营养过剩, 缺乏锻炼对阴道分娩没有信心等因素造成剖宫产数量增加。但剖宫产的远期危害不容置疑, 手术住院时间长, 费用高, 可能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 再次手术困难。据有关资料调查, 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新生儿死亡率并未一直降低[4]。
降低剖宫产率首先要加强孕期教育指导, 使孕妇对妊娠及分娩有正确认识,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提高产科及相关方面技术水平,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将剖宫产率作为产科质量考核的一项指标,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41.
[2]刘兴会, 彭冰.剖宫产指征的变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3, 34 (1) :67.
[3]郭红燕, 李诗兰.剖宫产率不合理剖宫产[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 32 (6) :519.
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综述) 篇7
刘培淑等[8]主编的《妇产科总住院医师手册》中的剖宫产术的适应证为: (1) 产力异常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1) 宫缩乏力经积极处理无效者。 (2) 子宫扩张不全或子宫有强直收缩或先兆子宫破裂。 (2) 产道异常: (1) 盆腔狭窄、盆腔畸形或软产道梗阻。 (2) 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试产失败。 (3) 胎儿异常: (1) 胎儿窘迫, 短时间内阴道不能分娩者。 (2) 胎儿珍贵, 有难产时。 (4) 其他: (1) 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出血多时。 (2) 剖宫产史, 尤其有体部切口史者或子宫肌瘤剔除子宫有瘢痕。 (3) 高龄初产妇, 估计阴道分娩困难者。 (4) 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炎, 经治疗达36周后可考虑剖宫产;妊娠合并心脏病有心衰史等。
近年来, 剖宫产的指征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由过去的以孕妇因素为主转化为现在的以胎儿因素及社会因素为主。近年来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在逐步增加。本文就主要手术指征的变化综述如下。
1 胎儿因素
1.1 胎儿窘迫
在胎儿因素所致的剖宫产中, 胎儿窘迫是近年来的重要指征之一。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随着电子监护在临床中的普及, 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明显增加[9]。熊敏辉[6]的报道中胎儿窘迫占剖宫产指征的比例从1970年的3.8%上升到2000年的31.5%。刘静珠[10]的报道中胎儿窘迫剖宫产的发生率为33.4%。胎儿窘迫容易过度诊断。电子监护仪的使用可早发现胎儿窘迫, 但电子监护仪所得到的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假阳性率也很高。NST评分对诊断胎儿窘迫与生后阿氏评分符合率仅10%。杜翠平等分析显示胎儿窘迫的术后诊断符合率仅占43.33%。Biggs, JSG[11]认为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指征大约有半数是合理的。鉴于目前的监测方法都存在一定假阳性, 不能单凭1次NST异常即草率决定手术[12]。医生应熟知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 对母儿情况深入了解, 根据多项指征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明确诊断[13]。确诊胎儿窘迫后应积极处理, 针对引起胎儿窘迫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评定, 使胎儿窘迫的诊断更合理, 提高诊断水平, 既要降低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 又不能延误治疗, 使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在观察一段时间待胎心正常后可经阴道试产。
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 (1) 胎动异常:胎动频繁、减弱、或消失。 (2) 胎心异常: (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min, 且规律。) 胎心率持续>160次/min或<120次/min。 (3) 羊水胎粪污染。羊水胎粪污染按程度分为三度。I度:羊水呈浅绿色, 表示胎儿慢性缺氧;Ⅱ度:羊水呈深绿色或黄绿色, 表示胎儿急性缺氧;Ⅲ度:羊水呈棕黄色、粘稠, 表示胎儿缺氧严重。 (4) 酸中毒。 (5) 胎儿电子监护异常。可出现多发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 除了母亲高热、药物影响或胎儿睡眠外均应考虑为胎儿窘迫。
1.2 巨大儿
巨大儿的增加也是导致剖宫产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巨大儿近年有上升趋势[14], 故以巨大儿为指征的剖宫产也在逐渐上升。巨大儿的增多与以下因素有关:孕期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孕妇活动太少、妊娠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孕妇肥胖、孕妇身材高大、羊水过多等。巨大儿易致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而导致剖宫产率升高。杨瑜麟[15]的报道显示巨大儿的剖宫产率达68.3%。医生应根据巨大儿具体情况而决定分娩方式, 一般应先经阴道试产, 但不要试产过久。
以下情况应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1) 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 000g。 (2) 非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 500g。 (3) 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 估计胎儿体重>4 000g, 胎头停滞于中骨盆者。
1.3 胎先露异常
胎先露异常近年也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臀先露是最常见的异常胎先露。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足先露、脐带先露及胎头仰伸是剖宫产的重要指征, 而臀位不宜常规剖宫产[17]。如果能正确处理, 臀位一般能经阴道分娩。近年来, 一些医院剖宫产已取代产钳、臀位牵引、会阴侧切等阴道分娩方式, 臀位几乎全部行剖宫产术。尤其初产妇臀位已成为剖宫产的适应证。
2 头盆因素
在剖宫产指征中头盆因素也居高不下, 明显骨盆狭窄是剖宫产的合理指征, 而相对头盆不称则比较模糊而灵活[16]。有的诊断指标不明确, 如:有的已临产发现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或延缓, 不做积极处理, 就此作为头盆不称诊断依据而做了剖宫产。
3 社会因素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 分娩观念不断变化, 医学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城市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 已成为产科界十分关注的问题[18]。姚莉雯[19]的研究显示以社会因素作为手术指征的占整个剖宫产指征的33.90%。社会因素包括医生、院方、孕妇、家属等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因素已占剖宫产指征的第三位。孕妇及家属方面:孕妇惧怕分娩疼痛、担心分娩影响以后性生活[20], 从开始就对阴道分娩存在抵触心理。另外, 孕妇及家属对妊娠和分娩过程认识不太清楚, 缺乏相关知识, 认为阴道分娩会对胎儿颅脑造成影响, 导致智力发育不良, 不利于优生, 而孕妇剖宫产也可少受痛苦, 认为剖宫产最安全而坚决要求剖宫产。目前, 因孕妇要求而造成的不合理剖宫产是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1]。他们之所以选择剖宫产是对剖宫产的认识不够, 他们只了解剖宫产的有利的一面:降低母儿死亡率等, 而并不了解剖宫产对母儿也会有很大的危害。其中, 对母亲的危害: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比阴道分娩高出2~3倍, 如:子宫出血、产褥期感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盆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等。另外, 剖宫产儿由于未经产道挤压, 肺部并发症高于阴道分娩[5]。院方及医生方面:院方为了经济利益而放任医生多做剖宫产手术。医生的主观意愿也影响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45%的医生对妇女自主选择剖宫产持支持态度。产科医生为了降低医疗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对于有可能对母婴不利的一些因素常引导产妇选择剖宫产, 尤其是一些年轻、技术水平不太高的医生。产科医师是剖宫产的决定者和实施者, 产科医师对剖宫产适应证掌握不严, 产科的高风险性, 医师不愿多试产导致手术指征扩大[22]。
综上述所述, 由于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 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要降低剖宫产率, 首先需要医务界的严格把关,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的同时又不失时机的条件下给孕妇提供安全的、全面的分娩服务。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应加强责任心, 密切观察产妇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减少无明确指征的剖宫产。提高产科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 密切监测孕期情况, 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胎儿窘迫, 争取给与充分的试产, 以降低由胎儿窘迫而引起的剖宫产率。产科开展导乐分娩及无痛分娩, 开展多种形式的孕产期宣教, 告知阴道分娩是最合乎自然的正常分娩, 使孕妇树立经阴道分娩的信心, 提高孕妇及家属对阴道分娩的理解和配合, 以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国家干预:设立相关的奖惩制度, 对剖宫产率低的医院予以奖励。其次, 还需社会各界的大力理解和支持, 为了孩子及孕产妇的健康而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
摘要:剖宫产术是处理妊娠和解决难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 这与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医生未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等关系很大。本文对近年来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进行分析, 剖析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些因素, 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一些措施, 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手术指征回顾性分析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双鸭山市农场职工医院住院的分娩产妇共3074例, 其中行剖宫产术800例, 剖宫产率为26. 02 %。
1.2 方法
设计调查表, 查阅病历, 由专人进行资料登记, 剖宫产指征以第1 位指征进行分类。用FOXPRO 建立数据库, 应用SA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分析 剖宫产的主要指征顺位指征构成比, 见表1。
胎儿窘迫的诊断方法主要依据羊水、胎儿监护、胎儿头皮血pH值的测定等。从表1可见, 剖宫产指征第1 位的是胎儿窘迫, 占20. 75 % , 但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的新生儿中, 出生1 min Apgar 评分≤7 的仅有18 例, 占10. 84%。
2.2 胎方位分析
2.2.1 有关胎位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时, 胎位与产妇年龄、产妇有无高危因素、新生儿身高、分娩方式等有关, 24 岁以下、35 岁以上年龄组臀位剖宫产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臀位剖宫产所占百分比高于头位。此外, 随着新生儿身高、体质量的增加, 臀位所占百分比减少, 然而, 臀位与剖宫产的关系不能由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来解释。
2.2.2 多因素分析
笔者把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引入Logistic 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胎方位仅与产妇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以及分娩方式有关。
3讨论
国内报道20 世纪50 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 %~2 % , 到2008 年上升到22 %1 。本组资料显示:胎儿窘迫列第1 位 (20. 75 %) , 但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 评分符合术前诊断者仅为10. 84 %。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很多, 虽然应用胎心、羊水、生物物理评分、电子监护、胎儿头皮血pH 值等手段, 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避免胎儿宫内窘迫的“过度诊断”及假阳性, 从而降低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笔者对胎方位进行了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时胎方位虽与产妇年龄, 有无高危因素, 是否剖宫产, 孕周新生儿身高, 新生儿体质量有关, 但多因素分析时胎方位仅与有无高危因素、剖宫产有关, 即在臀位中有高危因素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头位, 臀位剖宫产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头位。由于臀位阴道分娩并发症较多, 因而臀位剖宫产率很高 (在本组资料中列第3 位) , 为了降低其剖宫产率, 应加强孕期保健, 及时纠正臀位。本资料分析中发现产妇要求在剖宫产指征分析中列第4位, 国外资料报道, 剖宫产与妇产科医生有关2 , 此现象应引起注意, 这可能与医生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有关, 同时家属及产妇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安全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表明, 目前围产期保健宣传力度不够。医疗纠纷申诉机构的改革及合理公正处理, 有助于医务人员以科学的态度来选择分娩方式。巨大儿使剖宫产率上升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结果表明巨大儿剖宫产率处于第5 位, 而列第2 位的相对头盆不称很大程度上也系巨大儿所致。因此, 应对孕妇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营养, 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剖宫产手术指征研究 篇9
关键词 胎儿窘迫 剖宫产
资料与方法
分析对象:2002~2006年间因胎儿窘迫施术的单胎足月临产住院产妇共160例,年龄21~30岁,23~30岁共138例(80%)。初产妇152例,经产妇8例。头位155例,臀位5例。
胎儿窘迫发生时期:本组发生于第1产程,潜伏期68例(42.5%),活跃期80例(50%),减速期9例(5.63%),发生于第2产程3例(1.87%)。
胎儿窘迫的诊断:根据全国高等院校主编教材[1]的标准进行诊断。①胎心异常: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不规律96例(60%)。 ②羊水粪染:羊水污染及胎心改变为标准56例(35%)。③胎动:胎动减弱≤10次/12小时8例(5%)。 ④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见表。
术中所见有关胎儿窘迫的原因:脐带因素35例(21.88%),其中28例绕颈,4例绕颈绕身,2例脐带过短,1例脐带脱垂,枕后、枕横位滞产48例(30%),头盆不称和巨大儿共24例(1 5%)。妊高征18例(11.25%),胎盘功能不全18例(11.23%),过期妊娠10例(6.25%),臀位发生胎膜早破5例(3.1 5%),羊水过少2例(1.25%)。
结果
剖宫产率:文献报道[2]国内剖宫产率达50%,胎儿窘迫占剖宮产指征的首位,约17.8%~26.18%。本级资料2002年12月~2006年12月分娩总数1240例,剖宫产540例,剖宫产率为43.52%。以宫内窘迫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160例,占手术指征的第1位29.63%。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讨论
各型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从表可见以胎心改变行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18分者占95.8%。以羊水粪染为标准者,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占75%。认为缺氧时,胎儿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出,产程中发现羊水黏稠,胎儿监护出现晚期减速,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说明以羊水粪染为标准,准确率高。
脐带因素:脐带问题是胎儿窘迫的重要原因,产程中胎头下降时更为突出,脐带过短牵拉悬吊或脐带过长绕颈肢体,还有脐带夹于胎头与子宫间而受挤压,更严重的是脐带脱垂,均可使胎儿在宫内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缺血[3]。这些是产科医师熟悉而目前仍无准确监测措施的因素。
头盆不称与枕位异常:由于头盆不称与枕位异常引起胎儿窘迫,一般均应经试产才能明确诊断。在试产中,由于产程过长,胎儿除受宫缩时胎盘血运的阻断外,对胎儿的挤压及胎头下降受阻等也会致长时间缺氧,造成胎儿窘迫。
妊高征:妊高征中胎儿窘迫发生率较高,除主要是由于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影响了胎儿对氧气及营养物质的摄取所致外,其治疗时采用大剂量硫酸镁及冬眠药物,血压下降太快影响胎盘灌注量[4],也加重胎儿窘迫的发生。
胎盘功能不全:窘迫胎儿的胎盘炎症,局灶性钙化等改变与胎儿窘迫的发生密切相关[5]在检测胎盘功能设备条件有限情况下,临床中多以B超诊断为主。
参考文献
1郑怀美,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33
2温开群.剖宫产率与产科质量.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03~105
3朱金余.正常足月新生儿窒息264例,产科原因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62
4郭兆伯.胎儿宫内窘迫80例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5
剖宫产手术指征研究 篇10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分娩了2890例, 其中行剖宫产1280例作为样本。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抽样病例进行归纳总结, 统计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4年剖宫产率变化特点
2006年至2009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2890例, 其中剖宫产1280例, 剖宫产率44.3%。2006年至2009年剖宫产率变化, 见表1。
剖宫产率逐年升高, 且2006年与2009年相比, χ2=9.48, P<0.005。
2.2 剖宫产指征变化
剖宫产指征按手术第一指征统计, 分为: (1) 胎儿窘迫; (2) 头盆不称; (3) 臂位; (4) 巨大儿; (5) 妊娠合并症 (或并发症) , 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 (6) 社会因素, 无明确手术指征而家属要求者; (7) 其它, 如过期妊娠, 羊水少, 产程异常, 疤痕子宫, 双胎等。2006年至2009年剖宫产指征分析, 见表2。
从统计中分析, 头盆不称占首位, 胎儿窘迫居第2位, 2006年妊娠合并症 (或并发症) 居第3位, 2007至2009年社会因素居第3位。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9年比2005年明显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12.14, P<0.005) 。2006年至2009年, 巨大儿的趋势呈逐年一定幅度上升。
3 讨论
3.1 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
本组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9年宫产率逐年上升, 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相似或更高。我国剖宫产率20世纪90年代初达20%左右, 90年代末已达到30%~45%[1]。
3.2 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
3.2.1 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 各种剖宫产术式日趋完善, 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拆线时间短等优点[2]。独具风格的关腹方法及术后镇痛泵的应用, 解除了产妇的一些后顾之忧, 所以使剖宫产率增高。
3.2.2 医疗纠纷上升, 影响医生对分娩方式的决策
产科领域是一个高风险领域, 妊娠又是一种特殊生理状态。产程中有时发生难以估计的变化会危及母儿生命, 因难产而致的医疗纠纷直接影响医生对剖宫产的决策。从表2分析, 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分别占第1、2位, 而相对头盆不称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能否顺利分娩, 需对产程进行严密观察, 而往往患者并不愿意充分试产。随着巨大儿比例呈上升趋势, 巨大儿在分娩时由于身体过胖、肩部过宽, 通常会卡在骨盆里导致肩难产, 通过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骨骼损伤、臂丛神经损伤, 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 还会发生窒息, 甚至死亡;同时剖宫产术后的巨大儿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疾病。应对巨大儿的比例进行控制, 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巨大儿比例上升的关键因素。对上述情况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监测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加之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导致剖宫产率上升。
3.2.3 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本资料显示剖宫产以社会因素为指征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7年至2009年社会因素居第3位, 与杨雪锋[3]报道一致。本组资料2009年比2005年明显增加, 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05)
导致社会因素上升的原因有三: (1) 产妇与家属对剖宫产认识的偏差, 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 缺乏对剖宫产术母婴并发症的认识, 误认为剖宫产术是对母婴最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 盲目坚持要求剖宫产术。 (2) 孕妇怕阴道分娩后改变体形, 担心产后阴道松驰影响性生活。 (3) 迷信思想作怪, 少数孕妇和家属要求小孩在吉日吉时剖腹出生。 (4) 部分产妇因害怕阴道分娩失败后再行剖宫产而不愿试产, 不论有无指征强烈要求剖宫产, 产科医生担心在分娩过程中万一发生意外, 将受到家属指责或引发医疗纠纷, 迫于压力而放宽了剖宫产指征。 (5) 村计划生育专干为了减轻动员二孩夫妇做绝育手术的工作量, 往往诱导二孩产妇采取剖宫产同时女扎术结束分娩, 告诉她们这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产妇在计划生育专干错误地诱导下认为阴道分娩后还是要“挨刀”做女扎术, 不如剖宫产和女扎术同时进行, 还可以免去阴道分娩的痛苦。以上5个方面造成了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上升[4]。
3.3 如何降低剖宫率
(1) 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关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健康教育, 让产妇明白剖宫产的利弊及剖宫产对母儿带来的危害, 说明试产、阴道分娩是人类繁衍的必经之道, 阴道分娩是最佳途径[5]。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心理, 尽可能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 (2) 改变服务模式。改变传统服务模式以产妇为主体, 创造无痛分娩的条件, 开展围产保健人性化综合服务、一对一陪产、康乐待产均可以消除产妇恐惧忧虑心理, 为轻松待产、自然分娩提供有利条件。 (3) 加强产时监护, 积极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 在医患沟通配合下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产科质量, 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7) :38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93~398.
[3]杨雪峰.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 (1) :46.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