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024-06-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共12篇)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1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管理方法对规范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效果。方法按pdca循环模式,收集资料,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加强了手术仪器设备管理中重点环节的督导和监控,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提高手术室护士在仪器设备准备中的工作效率,提升护士的管理意识。

关键词:pdca循环 手术室管理 仪器设备pdca循环管理是美国休哈顿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提出的,被称为 “戴明环”[1],它每次循环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阶段,具有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pdca 循环与护理程序一样,都是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是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的有机整体, 在不断循环中每一个循环终了,都促进质量水平逐渐提高[2]。近年来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如何确保这些仪器设备有效管理、利用,避免一系列手术配合中的风险,降低仪器设备的成本费用,是每一位手术室护士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我院手术室自2013年1月开始将pdca循环中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特性:即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管理,原有的质量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问题不断产生,而又不断地解决,如此循环不止,每一次循环即赋予新的内容,从而推动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1.3考核采取现状调查及数据统计表,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现阶仪器设备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调查问卷方式定期征求手术医生对仪器设备及手术配合的满意率,对手术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分析、改进。

2结果

仪器设备的准确率由实施前的90%提升到96.6%;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2.1%提高到97%。

3讨论

3.1计划p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针对在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进行要因论证,确定出4个主要原因[3]:①不能固定人员进行专科仪器设备的管理②仪器设备未登记建档③仪器设备没有专科专用④仪器设备定位标识不规范。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整改计划专人管理;仪器设备专科专用;制定完善的仪器设备使用流程,然后针对计划进行可行性实施措施:①手术医生对仪器使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并大力支持及配合整改计划的落实②手术室整体环境的改善,为仪器设备管理提供了改善条件。

3.2实施d:①所有仪器入科时均应登记造册,一式两份分别保存以便日后有据可查;②将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时间和价格、责任人等填写在仪器档案本上,并将仪器相关资料输入电脑存档;③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分类放置集中管理,以便今后查询和维修。与设备科双签认证,保证设备入科时的良好运行状态;④仪器、设备依据帐目定期清点,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依据设备特点分类管理。科室仪器、设备统一安装外接稳压总电源,防止电压不稳定时对仪器、设备的损坏。

3.3检查c①仪器设备入科时,首先详阅使用说明,请安装人员讲解使用、保养和维护方法,要求全科人员到课,课后抽点2~3名同志试行操作;②仪器设备使用时特别注意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平日强调工作人员穿着纯棉衣物上班,防止静电火花;③值班人员要随时巡视手术间,负责全科氧气、电源、门、窗的关闭和物品设施的安全,并坚守岗位,全天手术结束后,负责关闭室内总电源;④如遇仪器使用时出现故障,应即联系设备科维修并上报,严禁擅自装卸;⑤平车手术床每季检修保养,防止翻车坠床;使用高频电刀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灼伤,使用止血机时,掌握充气时间、使用部位,防止手术中的护理并发症。

3.4处置a①定专人负责 成立由主管护师担任组长,护师若干名组成的管理小组承担仪器设备的专项管理,包括使用、维修及保养。术前常规检查;术中熟练使用,准确调整参数;术后光学零件用脱脂棉花或擦镜纸轻轻擦拭,防止坠落,防止镜面被锐器划伤;②定位放置 仪器统一定位放置于仪器室,有专用车架、专用插线板,使用后立即清洁放回原处,护士长定期检查。大型仪器设备一般不随意搬动,以免造成损坏。推送仪器要做到缓慢平稳,防止碰伤和摔坏,养护完毕要及时归位,清理并盘好导线;③定时检修 定时检修以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应每季度检修一次,使用频率低的仪器每6个月检修1次,重点是开机时的噪音、零配件的固定情况、输出功率、电源等;④操作培训新引进的仪器应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的培训,使手术室每个护士能熟悉仪器使用原理、操作方法、清洁和保养;⑤合理使用 根据要求制定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并以卡片的形式固定在仪器上,将每次仪器的日期、患者姓名、床号、使用人员、等登记在使用手册上。仪器危险部位应挂上警示标志,防止碰坏(如显微镜镜头、腔镜摄像头、纤维导光束);⑥手术室仪器无特殊情况,未经允许一律不得外借。

4体会

4.1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基础知识学习是立足点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规范操作程序,发挥管理小组的功能,按章操作[3]。

4.2全程质量控制是关键建立帐目,健全送修管理制度,详细记载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

4.3术前准备制度是常规常规手术准备时要于术前将仪器设备试机,灯床要调整到适合手术使用的状态,为手术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仪器设备的完好适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特别是一些大的手术对仪器设备的完好和准确率要求更高,任何一台仪器设备管理不善都会影响手术进展。手术室每一位护士均应充分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环节质量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改进模式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特性:强化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人人参与管理,消灭管理盲区,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设有34个手术间, 年手术量大约5万台, 手术室的设备仪器种类繁杂, 数量约100多台, 其中大部分是高精尖设备, 如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电生理系统等。这些设备需要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1.2 研究方法

(1) 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 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 (2) 分析现状。分析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仪器设备完好率小于85%, 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率小于84%, 手术医师满意度小于81%。 (3) 分析原因: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 造成护士不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护士的专业素质不高, 职业能力与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维护故障仪器设备。 (4) 组建手术室设备管理小分队, 由护士长、各专业组长以及设备管理员组成, 完善管理分配, 进行全面监控管理。五是, 工作计划与质量管理目标的制定。

1.3 计划实施

(1) 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管理: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 仪器的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制度的建立, 以及系统专业培训考核制度的建立;建立使用登记本、维修登记本、仪器交接登记本、仪器设备巡查登记本;仪器设备运作状态表的建立;分组管理仪器设备, 落实到专人负责;根据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的频率, 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的置放点。 (2) 加强系统专业的培训, 使全员都可熟练操作: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 需要对全员进行培训, 在专业人员讲解后, 要进行现场操作的考核, 以达到全员都掌握的目的;对于不同科室的专用仪器, 要由专科组长来对组员进行培训, 理论实践都合格后才能进行独立操作;加强新人入职培训, 对于新入职的护士, 由专业人员进行分层训练, 培养新人对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的熟练度, 并且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经过考核合格后, 仍需要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才可进行操作;对于贵重高精尖仪器设备需要固定人员来操作, 对固定操作员进行专门的强化培训, 使其能够熟练、充分的掌握操作技术以及掌握应对突发故障的解决办法, 并且可以指导医师如何正确操作设备。 (3) 加强检查力度, 促进计划得到有效落实:护士在使用前后都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责任人每周定期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护士长对仪器设备进行随机抽查, 每周定期点评管理质量;管理小分队每月检查仪器设备管理质量情况1~2次, 并作好记录;每个季度对各科室仪器设备的操作情况, 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满意度进行考评, 并对结果进行公示。 (4) 结合反馈结果, 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 并且设置为质量管理下一个循环的检查重点。

1.4 效果评价

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手术室仪器设备后, 所有各类效果评价与使用前相比都有提高 (P<0.05) , 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 可以使得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在本次研究中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后, 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仪器设备的操作正确率、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满意率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P<0.05)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室仪器涉笔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 建立了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以及培训制度, 促进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维修保养、以及合理使用, 达到了对仪器设备保护的目的, 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利用性, 并且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利保障。PDCA循环法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值得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PDCA;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政府对电力基建的投资不但增加,在维持用电客户持续用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预期制定的目标,随着PDCA循环模式应用到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PDCA循环模式中P指的是Plan计划、D指的是Do执行、C指的是Check处理、A指的是Action检查。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应用计划、执行、处理、检查能寻找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从而逐渐完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施工能顺利进行。

1.PDCA循环模式的内容概述

1.1PDCA的含义

PDCA循环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效益进行的循环过程,是由美国著名统计学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提出的,所以在很多国家被称为“戴明循环”【1】主要的循环流程如如图所示:

从图一我们不难看出,PDCA循环技术是使用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P(plan)计划阶段,就是绩效考核和目标制定的过程。第二阶段是D(do)实施阶段,主要负责设立绩效考核的监控点以及信息收集和反馈。第三阶段是C(check)检查阶段,主要负责绩效评估,找出考核目标与实际施工结果之间的差距。第四个阶段是A(action)处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负责明确下阶段绩效目标和改进目标并进入新一轮循环。综上所述PDCA循环的基本含义就是,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之前要详细的制定管理方案;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提前制定好的方案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整改,在下次施工过程中不在有同样的事故发生。通过提高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来提高电力基建项目整体质量,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1.2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

PDCA循环模式具有的特点如图2所示:

从图中2中可以清楚看出,PDCA循环模式具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具有上升趋势的特点在电力基建项目工程中PDCA循环模式是在立体范围中循环的,每循环一次都能解决上次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就能日益完善项目管理过程。其次,具有环环结合的特点,在PDCA循环模式中如果把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的整个工作过程当做一个循环,那么电力基建项目工程所有的部门和人员都属于一个独立的小循环体,通过 环环结合的方式带动整个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最后,PDCA循环模式具有计划、执行、处理、检查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能运用最先进的管理工具和软件,从而对整个电力基建项目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2】。

2.我国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电力工程管理有很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方式种存在很大弊端,比如:过于分散起不到管理的作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升级,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跟不上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解决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不能提高管理水平。自从PDCA循环技术被引入我国以后,完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缺。PDCA循环模式能进行寻找出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对电力基建项目管理能提供数据上的支持,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

3.PDCA循环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实际管理中,需要对相应的管理项目进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和动态控制。在进行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时一定做好管理计划方案,在实际控制中要按照事前制定的管理计划进行。如果要进行动态控制,就需要把事先制定的管理计划进行有效落实,并对控制的动态进行进行检查反馈,根据实际的管理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PDCA循环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3.1 P(Plan)计划阶段

3.1.1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何种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成本管理工作、质量控制管理、时间管理进度。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如果提高电力基建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就必须增加对时间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投入,如果要想减少施工的成本,就必须降低施工的质量的管理或者缩短时间的管理。所以要提高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水平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处理三大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电力基建向的施工阶段是PDAC循环模式 P(Plan)计划的形成阶段,也是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主要的主要任务,如果 P(Plan)计划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后期的循环内容就很难继续。由于电力基建项目具有规模大、时间久、环境复杂、施工繁琐的特性,所以存在很多影响 P(Plan)计划的形成的因素,比如:其他单位的影响、现场施工条件的影响、施工单位的影响等都是影响P(Plan)计划阶段运行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这些影响因素【3】。

3.2D(Do)执行阶段

D(Do)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模式中主要的阶段,也是计划落实到行动的主要手段,电力基建项目管理部门作为现场施工主要的决策部门和监督部门,对落实执行计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D(Do)执行阶段,需要对项目具体的事实过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检查、评价、对比的方法对收集电力基建项目现场施工的相关信息,从而对电力基建项目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3.3C(check)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查执行阶段实行的效果进行进行详细的审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和计划阶段之间的差异,以及施工的具体情况。并寻找到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计划的缺乏,以便在下次循环重复发展,从而逐步完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的内容。

3.4A(action)处理阶段

在电力基建项目工程管理中要及时处理不力因素对施工进度和项目质量的影响。在PDCA循环模式中处理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C(check)检查阶段发现存在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问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比如:在因为天气、环境、地形的影响导致施工的材料和设备不能如期到达,就需要提前分配人员协调,尽最大的努力减小外界因素造成的后果。其次,如果是 P(Plan)计划阶段出现变更,就会对电力基建项目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在,这就需要处理阶段制定出应急方案,减少计划变更造成的损失。最后,通过召开例会的方式分析造成出现问题的原因。比如:通过召开例会造成项目建设进度落后的原因,集思广益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遇到本次循环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进入下次PDCA循环周期寻找解决的办法【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PDCA循环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能很好的应用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本文主要阐述了PDCA循环模式的概念、现状、应用。总结出PDCA循环模式的运行,需要全体人员和部门都参与到循环过程才能提高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管理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 电网工程施工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7:138-139.

[2]王红庆. PDCA循环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4,12:40+44.

[3]谢志林. 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2014,15:86-87.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4

定义:

PDCA循环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查核)、Action(处置),是从事持续改进(改善)所应遵行的基本步骤。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生产应用

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个人学习发展方法

个人提升学习方面在绩效管理中PDCA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员工与企业发展目标达成默契。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节约成本(成本控制),如何使员工保持旺盛的斗志,都是要必须考虑和关注的问题。PDCA的运用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好的制度体系保持,不利的制度改善剔除。结果就会变为这样的循环: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到一阶段后企业把与员工在共同成长各个工作环节中的所遇到不足之处不断的完善,充实之后,再以行政手段加以强化:真正的有益于企业本身长久发展的体制被确立了。同时也得到员工的高度认同,因为员工的价值也被肯定了,这样无疑会达成很好的绩效。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5

医疗核心制度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明确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对落实核心制度也提出了要求。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对等。

随着公立医院医改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工作的重点。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

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该阶段是Plan(计划)的阶段。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师进行诊疗活动的最基本的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如果说标准是告诉“该做什么”,那制度就是告诉“该怎么做”。

医院根据医疗核心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每位医务人员做到“个个知晓、人人做到”。通过OA网络在线考试、现场提问、科室访谈等,对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此外,医院综合医院评审等为抓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深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通过反复培训和教育,树立了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意识,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该阶段是Do(执行)的阶段。制度管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医院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层面成立全院质量改进与安全委员会,负责医院年度质量改进和医疗安全工作;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发现问题,对薄弱环节、流程缺陷提出整改意见。下设医疗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等14个下属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在经过全院质量改进和安全委员会讨论和确定后,20个领域的质量改进项目在全院范围展开。

医疗管理委员会主要由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组成,对核心制度落实设定监测指标、定义、频率,如三级医师查房率、疑难病例讨论完成率、会诊完成率和及时性、术前讨论完成率等,并对完成率、正确性、及时性及完成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

质量持续改进理念不要仅停留在医院层面,还应有每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形成质量持续改进文化。医院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质控小组每月对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列入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核心制度未落实的,要求完成PDCA质量改进项目。

3建立督查机制

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以数据为基础,但多数医院资源有限,对所有活动进行监控和改进超出人力和资源承受范围。因此,监管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执行得怎么样”非常重要,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长效的监管机制,以确保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如果无法正确评价,则无法正确管理,而评价依据来自日常督查数据。医院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重点部门对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存在隐患进行梳理,督查结果为进一步整改提供了科学依据。由医务处牵头,综合人事处、教育处,从以下方面进行督查。

3.1医疗文书检查

医疗核心制度是否落实在病史、科室台账中能够体现。医务处、质控办协同临床科室质控员组成督查小组,根据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关键环节设计督查表单,定期对病史、科室台账进行督查,以及时发现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如疑难、死亡病例是否进行讨论,讨论是否及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三级查房中主治、主任医师查房是否及时,内容是否齐全;会诊是否及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3.2医务人员抽查

医务处、质控办定期走访科室,对重点人员,如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新进员工等,进行抽查,了解其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首诊负责制、病历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等。

3.3现场督查

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对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如医务处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避免交接班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定期到手术室旁观手术安全核查过程,避免核查“走过场”;定期到急诊部督查首诊负责制落实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急诊医生推诿患者现象;定期抽查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急会诊呼叫后是否及时到场等。每逢节假日,医务处进行突击“飞行检查”,以避免因医务人员思想懈怠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

4加强反馈与干预 对于核心制度落实,不仅要有定期督查、监测,还要有及时的反馈和干预。医务处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1)在院周会、医疗质量简报中对核心制度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反馈;(2)针对核心制度落实较差的科室进行深入访谈,由医疗院长、医务处负责人到科室进行“点对点”教育、宣讲;(3)督查结果纳入科室当月绩效考核;(4)针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个别医师,由医务处进行诫勉谈话,并将督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落实奖惩。

面对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繁重的医疗工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往往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从而忽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每一次监管与督查都不是最终结果,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核心制度执行率做到了100%,也不应“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每次的整改结果都是下一阶段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医院必须认真查找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在下次督查中追踪改进效果。

5结语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应该常抓不懈。核心制度落实不仅是职能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医务人员提高认识、自觉遵守,才能形成一种意识、一种氛围。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6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降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于降水施工存在影响因素众多、难以直接控制等特点,往往难以达到预定效果,造成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形成质量、安全隐患,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笔者在基坑降水施工中探索运用PDCA循环法,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基坑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降水施工中的难题,开拓了QC活动在降水施工质量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一、工程降水施工情况简介

某工程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埋深6.2m,局部最大埋深8.7m.基坑长120m,宽45m,地下水丰富,基坑涌水量大,工程所处场地原为湖床,地质条件复杂,外水源补充丰富。降水施工自当年10月8日正式开始,但直至11月11日仍达不到土方开挖条件,造成工程进度的严重滞后。笔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对该工程深基坑降水施工实行PDCA循环改进,应用具体过程简介如下。

二、PDCA循环过程(第一次)

(一)P阶段――计划阶段

1.现场调查

(1)轻型井点系统

现场共布置9套轻型井点系统共236根井点管,井点管平均间距1.6m局部存在间断点。埋置深度为滤管顶至地表下-7.1m,局部进入淤泥层。查验施工记录发现砂滤层填灌量小,砂粒径小。实际核查井点密封情况,合格井点为50%.水泵经实测真空度,合格6组。周边排水系统采用明沟排水,渗漏严重。周边下水道有水渗入。

(2)管井系统

沿基坑中部等间距共布置4眼直径400mm管井。深度为地表以下20m.渗水速率实测为24小时水位上升200mm.影响半径约为20m.

2.确定目标

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0.5m以下,保证土方开挖,推进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

3.主要原因确认

共分析出末端因素24个,经过分析确认主要因素10个。同时根据降水施工的特点,筛选可实施因素8个:

(1)管理有漏洞;人员技术水平不足;(2)轻型井点弯联管接口密封材料选用不当;(3)缺少外水源防治措施,存在滞水层;(4)基坑周边降水存在缺口;(5)井点管根部密闭不严;(6)井点管间距过大;(7)外来水源补充量大;(8)土壤液化流失。

4.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对应的实施对策和预定达到的目标如下: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实现措施落实率达到100%;(2)改用油膏密封,实现现场井点系统接口无漏气率达到100%;(3)使用排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基坑外侧下水道、排水沟内水不进入基坑施工区域内,加速渗透;(4)按原有方案补插轻型井点,实现基坑降水形成的.止水幕完整、连续;(5)逐个检查,重新密封,保证井点管根部不漏气;(6)进行井点加密,达到方案设计要求的1.2m;(7)局部补插浅井点,下部采用明沟排水,将大量明水在进入基坑前排出,少量渗水不进入施工区域;(8)采用引流、固化措施整治,保证集坑边坡安全。

(二)D阶段――执行阶段

实施一:对施工队下达施工任务书,完善各种检查记录制度,使各种措施落实到人,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

实施二:针对轻型井点密封材料问题,将原有的泥封及塑料薄膜包裹全部拆除,将接口清理干净后,用沥青油膏再次密封后,外部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对井管孔口未封堵的,将其内部垃圾清除,采用粘土封闭1m~1.5m高,对底部因土层流失造成的漏气现象在实施时进行整改。

实施三:对于井点埋置于淤泥层中,且基底存在滞水层,造成明水水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采用明沟排水,沿基坑四周开挖500mm×300mm排水沟,结水浅井将水由水泵抽出。局部外来水源丰富处,采用二级井点降水,确保外来水源不能进入基坑。同时在淤泥层集中部位采用局部渗渠法,加快渗排水速度。

实施四:针对基坑周边井点降水系统的缺口,按预定方案中要求的井点间距补插一排井点。结合机组的功率和集水距离,连在已有机组上,同时在基础底部设置集水井,将水汇集抽出,确保整个基坑形成封闭的降水幕。

实施五:采取引流、固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有的混凝土护壁凿开,填入渗透性较好的砂石材料,并设置钢木挡墙。同时,外侧设置排水盲沟和排水井,将渗水排除,达到堵水、防止土体流失的效果。

(三)C阶段――检查阶段

经过一个循环的对策实施,现场检查,效果数据统计如下:

1.轻型井点出水情况共236个井点管,出水221根,合格率93.6%;

2.设置12个水位观察孔现场水位测量,11个观察孔水位降至土方开挖所需标高,合格率91.7%;

3.轻型井点连接口共516个,经检查无漏气现象,合格率100%;

4.降水的主要问题已得到控制,土方开挖工程大部分得以顺利完成。

(四)A阶段――总结阶段

通过以上数据和现场反映,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预定目标。但基坑中部电梯井及周边集水坑内仍存在积水现象,影响该部位垫层施工,于是开展第二个PDCA循环。

三、PDCA循环(第二次)

(一)P阶段――计划阶段

1.现状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基坑周边10个集水坑中有8个存在积水现象,平均积水50mm~80mm.西部两个电梯井基坑内部无积水,中部电梯井积水严重,水深120mm.基坑西侧、中部东南角及东北角护壁表面仍存在小流量渗水现象。

2.确定目标

使基坑加深部位达到无水状态,周边渗水应控制在垫层及基础底板砖模施工区域以外,满足加深部位垫层施工要求及后序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施工作业条件。

3.原因分析

针对各类现象的认真分析,共确认末端因素10个,通过论证确认主要因素共7个:(1)周边盲沟至集水井处未截断;(2)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流入;( 3)集水坑无降(排)水措施;(4)基底存在淤泥质土层;(5)电梯井处管井无砂滤层;(6)外部明水水源仍大量存在;(7)止水幕在锚杆处形成渗流通道。

4.主要原因确认

针对上述因素,根据降水施工的特点,对上述主要因素纠正执行的可能性进行鉴别,共筛选可实施因素4个。

(1)周边盲沟至集水井处未截断;(2)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流入;(3)集水坑加深部位无降(排)水措施;(4)基底存在淤泥质土层。

5.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对应的实施对策和预定达到的目标如下:(1)将盲沟在集水坑两侧截断,将盲沟内水及时排出,使盲沟内渗水不再流入集水坑;(2)对基坑护壁表面渗水采用引、截、排相结合,使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控制在垫层施工区域以外;(3)对加深部位采取局部降水措施,使加深部位积水及壁内积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汇集排出;(4)采用局部渗井、渗渠,提高加深部位土层透水能力,形成滞水层内存水的渗流通道,实现基底及护壁存水渗流至滞水层以下。

(二)D阶段――实施阶段

实施一:针对周边盲沟存水流入集水坑问题。

对伸至基坑两侧的盲沟端头采用混凝土封闭,并在两端点位置插设一两根轻型井点。同时,在盲沟内侧埋设多孔软管包棕丝,用砂石封埋,表面用粘土封实,将水与井点降水系统连接。

实施二:针对基坑护壁表面渗水流入集水坑问题。

对局部渗水点较多的部位,恢复因集水坑开挖破坏掉的盲沟,在集水井靠边的护壁上浇筑混凝土对其封堵。让水由盲沟排入集水坑,由水泵抽出基坑外。

实施三:针对加深部位无降(排)水措施。

在电梯井中部挖一个深1m左右的浅集水坑,插入一两根轻型井点,回填砂石,上面用黏土封闭。同时沿四周位置埋入多孔软管包棕丝,与中部集水坑连通,将水由轻型井点抽走。

实施四:针对加深部位基底存在淤泥土层问题。

采用在电梯井、集水坑部位挖集水坑局部将淤泥质不透水层挖出,回填渗透能力较强的砂石,对较严重的部位开挖渗渠,然后插入轻型井点将水抽走。

(三)C阶段――检查阶段

经过本次PDCA循环,基坑壁四周渗水全部由集水坑抽出,电梯井、集水坑等加深部位的明水问题全部解决。

(四)A阶段-总结阶段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7

在医疗护理行业中护士与病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最多, 时间最长, 加之护理工作的繁琐性和日复一日的重复操作及新仪器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使得完全杜绝护理意外事件和安全隐患有些不切合实际。如何在发生意外事件和安全隐患后将危害降到最低, 并能从中学习经验, 得到教训, 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在全国明确提出“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我院护理部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 以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 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PDCA循环的含义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1], 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 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包括:P (plan) 计划, 即方式的确定及活动计划的制订;D (do) 执行, 就是具体运作, 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 检查, 即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 分清哪些对了, 哪些错了,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A (act) 处理, 即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 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 对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 以免重复。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应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 方法

2.1 计划阶段

2.1.1 总结现状

临床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多不愿意主动上报, 经常是能掩盖就掩盖, 同事之间发现了差错也是互相隐瞒。有些护士长对病区内的差错事件也是采取内部处理, 不予上报, 除非某些不良事件后果严重, 或被病人直接投诉到上级部门才不得不报。

2.1.2 分析原因

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经过头脑风暴、与护士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到存在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①护士发生差错后害怕接受惩罚;②存在侥幸心理, 尤其是夜间值班护士一人独立当班, 心想不会被人发现便隐瞒不报;③同事犯错后碍于情面帮助隐瞒;④护士犯错后护士长害怕影响科室的质量评分而内部处理不予上报。

2.2 执行阶段

护理部首先制定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制度规定:对积极、主动、及时报告护理安全事件的当事人可免于处罚;对他人发生的错误主动上报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减轻或避免对病人造成人身伤害的经护理部核心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予以相应的奖励和表扬;护士长积极上报科内发生的不良事件的, 护理部不扣质量分, 但对于发生差错后刻意隐瞒、被病人投诉或引发严重不良后果的经护理部核心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予以加重处罚, 护士长需同时负管理不当责任, 加倍处罚。护理部核心小组组织召开护士长会议, 使护士长领会会议精神, 同时要求各护士长组织科室内成员认真学习, 并积极贯彻落实制度规定。

2.3 检查阶段

在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执行一段时间后, 护理部核心小组成员通过对各病区的质量督查、对病人的满意率调查及公休座谈会等形式检查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执行情况。同时发放问卷调查护士的职业满意度。经分析汇总, 发现PDCA应用后病人的满意度、护士的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 且护士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而引发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所占的比例下降。详见表1。

2.4 处理阶段

护理部核心小组成员将各病区上报的案例进行汇总后, 经过分析、讨论, 挑选出典型的有建设性意见并能给予大家警示作用的案例做成课件, 在全院的《护理安全专题讲座》中进行讲解, 通过解析临床上发生的真实案例, 向全院护士敲响警钟,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经验、得到教训, 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3 体会

以前护士犯错后总是一味处罚, 导致护士犯了错误不愿意上报, 自己偷偷隐瞒, 有时本来可以及时纠正的小错因当事人的隐瞒不报而拖延成大的差错, 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2]。我院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鼓励不良事件上报中的运用, 摒弃了已往一味采取处罚的处理模式, 而是鼓励护士将不良事件积极主动上报, 对因主动上报而导致杜绝重大隐患发生的还予以奖励。同时, 通过将上报的典型的差错事件做成课件供全院人员学习, 使大家从他人的错误中学到经验, 找到教训, 避免类似差错事件的再次发生, 保证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潘沼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213-315.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8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胰岛素泵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根据PDCA循环管理制定操作规范,实施并进行全程监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1年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胰岛素泵故障处理的准确率较实施前有较大的提高,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了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治疗和监测提供了可靠保证,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糖尿病;胰岛素泵;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人群,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传统上,常采用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但每日需要多次进行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胰岛素泵即持续的进行胰岛素皮下输注逐渐替代了多次皮下注射[1],但由于对胰岛素泵的认识和熟练程度不足,护理人员对于胰岛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胰岛素泵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67.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版),且无心脑血管、肾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实验组:根据PDCA循环管理制定操作规范,实施并进行全程监控,具体操作如下:

1)、计划:分析研究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

2)、实施:a.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熟练的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包括胰岛素泵的开启、电池的更换、药液的更换以及输注等操作,并根据操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到实践到再实践的步步提升式培训,循序渐进的组织课程讲授和操作演示,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达到合格。b. 观察胰岛素泵的运作情况,护理人员将胰岛素用储药器抽取出,连接输注装置,设置参数需要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开始输注。检查输注装置有无漏液、堵塞、导管打折、储药器走空及电池电量不足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更换输液时要先将皮肤上泵的植入针头拔出,防止更换过程中错误操作导致胰岛素注入过量发生危险[2]。c.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每日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红肿、硬结、水疱和过敏情况,3~5天后,将充注软管和旧装置一起拔出,更换新装置,并保持新的充注部位与旧位置相隔2~3cm。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感染情况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d.血糖监测,每日定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7次/d,尤其注意患者有无出现低血糖反应。而当输注装置堵塞后,血糖会迅速上升,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时要进行及时的血糖监测,出现血糖波动要及时寻找原因,妥善处理[3]。e. 患者进行胰岛素泵输注时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当主动积极的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有无不适和需求,解决其实际中的困难和心理担忧,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

3)、检查:护士长应当定期对护理情况进行检查,监控,把好质量关,及时了解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对于出现问题的人员和仪器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调整,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有效。

4)、处理:总结在使用PDCA循环管理中遇到的为难题和不足,对其加以讨论和解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下一次循环提高参考。

2 结果

3 讨论

PDCA循環是在质量管理中应用广泛的科学化、标准化的循环体系,它贯穿于质量保证系统活动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周而复始地不停运转。PDCA循环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螺旋,每一次循环结束都会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将PDCA 循环应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显著提高了糖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4]。

本研究中,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1年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胰岛素泵故障处理的准确率较实施前有较大的提高,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PDCA循环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了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治疗和监测提供了可靠保证,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敏,刘金凤.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应用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 6(13): 1778-1779.

[2]陈志敏. PDCA 循环管理在胰岛素泵护理中的运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5): 528- 530.

[3]关戎. PDCA 循环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62-363.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9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救车专项质量规范管理中PDCA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区的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进行总结,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包括急救车的药品保存、物品存放、封条应用、钥匙存储以及交接接物本五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 在五方面进行PDCA管理后各项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急救车专项质量规范管理中结合PDCA循环管理能够降低急救车项目的缺陷比率,提升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救车;专项质量;规范管理;PDCA循环

PDCA循环也称作戴明环,是一种管理的全面综合管理方法,结合计划、执行以及检验和处理实施循环质量管理,其应用特点为按照科学程序实施循环质量管理[1]。本研究对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四个月期间实施急救车专项质量检查的PDCA循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家甲等医院,共有55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台急救车。1.2 方法

结合医院的评审要求进行急救车PDCA管理的检查,目前我院的药品管理和使用均实施相应的统计,并且由专人进行负责管理,使用后及时补充,对于有缺损的要及时报备。你定心的管理条目,主要涉及药品保存、物品存放、封条应用、钥匙存储以及交接接物本的管理。在药品保存方面要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盒是够完整,同时对封条进行规范检查,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性,钥匙的存取使用是否方便,另外在封条的纳入和交接方面是否正常。接下来是进行管理计划,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对急救车的管理质量进行评审,结合本院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表。对本院的55台急救车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归纳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存在药品包装盒不完整、急救药品标注不清晰以及急救药品的存放不规则和封条粘贴无效,另外有要是存放不合格等问题存在[2]。综合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计划制定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完善管理制度后实施。实施阶段首先要同意药品的管理,将急救车上的药品分为基本抢救和专科抢救药物,并且做到全院同意,由护理组组织后分别下发至各个科室,并且进行专门的会议讨论决定,确定出全院较为常用的基本抢救药物,例如盐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地塞米松和安定、氨茶碱、尼可刹米、洛贝林,专业抢救药物则根据各个科室的需要进行确定,其药品准备原则为一线基本抢救药物准备四份,二线基本抢救药物准备十份,专科急救药物则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并且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放置[3];统一急救药品的品种,按照药品规格进行统一分类后将其位置固定,避免出现随意放置不利于使用;对急救车的封条进行同时管理,封条的涉及要尽可能设计合理,本院封条要统一制作,包括封存时间、失效日期以及检查人和核对人签名,要保证封条的绝对有效性;制作相应的急救车一个用示意图,结合文字和图片进行抢救车位置的固定,同时进行同意标识;对急救车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标识的统一放置和应用;对急救药物的使用原则、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配伍禁忌和适用证和禁忌症进行梳理并落实到临床工作应用当中;完善急救车使用管理制度,并且规范填写内容,深入学习急救药物的使用[4]。对比检查管理前后的管理水平,同时制定统一管理制度,对比管理前后的缺陷率。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2 结果

在五方面进行PDCA管理后各项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PDCA管理前后的急救车缺陷率对比

项目 药品保存 急救物品区分存放

封条使用 钥匙存放 封条交接班

例数 55 55 55 55 55

管理前 46(83.6)34(61.8)33(60.0)8(14.5)44(80.0)

管理后 1(1.8)2(3.6)0(0)1(1.8)4(7.3)

P值 0.001 0.001 0.001 0.010 0.001 3 讨论

急救车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抢救设备,其质量管理非常关键,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为全面规范急救车管理的安全和质量,对本区的三级医院进行评审标准进行综合归纳分析。通过PDCA管理加强急救车管理质量,同时降低项目管理缺陷,同时通过循环管理可逐步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全面完善管理制度[5]。目前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出现素质断层和扎堆状况,因此进行轮科学习非常关键。在全院急救车的同理管理中统一管理非常关键,结合阶梯式滚动上升模式提升管理质量[6]。

本研究中,在五方面进行PDCA管理后各项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在急救车专项质量规范管理中结合PDCA循环管理能够降低急救车项目的缺陷比率,提升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10

摘要:介绍了广东某水泥生产线循环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实例,对传统人工加药方式与自动加药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高精度在线监控仪表和自动加药设备控制整个循环水处理的.运行过程,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阐述了自动加药设备在循环水系统中的控制原理.作 者:马永跃 吴永华 韩柏平 Ma Yong-yue Wu Yong-hua Han Bo-ping 作者单位:马永跃,Ma Yong-yue(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29)

吴永华,Wu Yong-hua(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92)

韩柏平,Han Bo-ping(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PDCA模式;高校贫困生;过程管理;资助 ;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方向纵深发展,高校的贫困生管理问题日渐增多。现有的贫困生管理体系难以切实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有必要将PDCA循环过程管理应用于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逐步改进高校贫困生管理谱系,真正解决现实矛盾,从而增强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高等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又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低收入状态,在支付学费和最低生活费时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孤儿或是单亲家庭,有的是家庭子女较多,有的是家庭突遭突发变故,有的是父母下岗。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一整套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资助评审、心理健康教育、感恩和励志教育等环节。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调研的情况来看,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貧困生管理政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高校贫困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善,对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法理指导意义不够具体明确,对工作所涉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明文规定,相应的行政、民事等法律关系也没有明确规定。这对于“依法治教”中的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来说,就有缺少法律依据之嫌。

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标准不科学

实践中,对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是地方政府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信和学生在校的生活消费情况。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家庭收入的隐秘性和多变性、地方政府开据的贫困证明的人为因素较大等原因,高校对贫困生的资格认定标准还很难以科学化。

高校贫困生管理中的相关教育相对滞后

高校的贫困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引发了一些心理、学习、生活问题,如有的贫困生长期患有自卑、抑郁等心理疾病。这些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广大教师、辅导员以及党团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但是,在贫困生管理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前瞻性、协同性和长效性。

二、PDCA模式在高校贫困生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提出运用过程管理PDCA循环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过程管理模式,目的是要提高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改进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形成教育合力,建构均衡的、有序的PDCA 循环管理体系。

1.PDCA循环过程管理理论概述

PDCA循环过程管理的方法是将相互连接的每一个子系统作为特定程序加以辨认、理解和管控,使用特定方法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它包括PDCA循环四阶段,它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改进(Act)。 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理念,PDCA四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循序渐进、首尾相接而形成的循环系统。如果把PDCA循环过程管理应用于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整个高校贫困生管理流程中就会形成大、小不同的管理过程子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有序、统一地实施,管理过程在“PDCA”的不断循环中向前发展,每循环一圈,就使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一档。

2.PDCA循环与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契合

贫困生管理是指以帮助贫困生群体成长、成才为核心目标,以贫困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生活为管理对象的一种管理行为和教育活动,它包括各个子系统中的管理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这就与以上所述的PDCA循环理论的四步法具有了高度契合性。因此PDCA循环过程管理理论运用于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管理体系中是完全可行的。

三、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贫困生过程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

在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的工作实践中,贫困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贫困生的资格认定、经济资助、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感恩和励志教育等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根据PDCA循环分四个阶段深入分析贫困生的过程管理工作。

1.完善贫困生过程管理计划(P)

从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管理目标出发,识别贫困生管理的主要子系统。在制定管理路线图和教育时间表中注意以下两点:

(1)过程管理计划的适用性。受到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贫困生的数量结构是个变数,而且因专业、年级等方面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管理计划应当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教育教学改革而有所变化,使之具有良好地适应性。

(2)过程管理计划的科学化。在管理路线图和教育时间表上,就要把贫困生的资格认定、经济资助(国家“三金”评定、勤工助学的方案实施、贫困生过冬补助的发放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资助等)、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感恩和励志教育等重要内容进行分解,并标注时间节点。坚持管理的“硬性”制度与教育的“柔性”关怀相结合,最终达到满足贫困生的经济、心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

2.规范实施贫困生过程管理(D)

贫困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熟悉管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依据形势的变化,在计划的范围内调节管理活动;根据对管理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贫困生管理过程实施管控,确保管理各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畅通,从而为改进贫困生管理过程提供信息基础。

(1)合理认定贫困生资格。对贫困生资格的认定工作主要包括资格认定和贫困档次的划分,它是整个贫困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开展“奖、助、勤、补、贷”等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资格认定和档次划分工作中,应从家庭经济状况、在校消费水平以及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多方面来全面考虑。

nlc202309032353

(2)优化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和经济资源。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还是一个资源投入和教育产出的过程,投入教育资源和经济资源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使贫困生毕业后能够成为“四有”人才,报效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主体就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经济资源用到最需要的贫困生身上,根据贫困等级从项目和种类两个方面相应配置教育和经济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要充分优化配置比例,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使其效用最大化。

3.加强贫困生过程管理的检查反馈(C)

(1)建立贫困生的动态档案。动态贫困生档案,包括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贫困生的生活消费情况以及学业情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等各方面数据,并适时进行更新,保证贫困生档案能够及时、准确反映情况,同时综合运用网络手段、公告栏、宣传栏以及班级传阅等方式公示认定、评审情况,接受广大师生监督,确保信息真实可信,维护管理体系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2)建設多元的监管体系。学院在每一次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资助评审以及政治思想、心理健康、感恩励志等教育后,都要进行监督检查,形成制度和习惯。重点是检查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情况,监督贫困生在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改善效果。通过调查问卷、法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活动、励志教育等方式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并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考察和评估管理效果,同时开展理论讨论活动,就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给管理者(工作主体)和被管理者(贫困生),确保管理工作的良性化发展。

(3)开展贫困生家访活动。家访工作的全年化、日常化、制度化要求是:书信访需覆盖全体贫困生,将学生成绩单和相关政策,在期末以书信方式邮寄给家长;实地访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主要是暑期或是节假日,有选择性地对贫困生家庭实地走访;电话访的要求是辅导员需每年与每名家长至少通一次电话,并记录;网络访是借助网络手段而开展的家访。对需要特殊关注的贫困生,要采取多种家访形式结合、重点持续的方式进行。

4.改善和创新贫困生过程管理(A)

任何领域的管理过程都有相对的适用期,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的过程管理模式就会难以适用新情势,这就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对过程管理中的某些内容和某些环节模式进行改善和创新。改善和创新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1)当客观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对现有的过程管理进行实质性地改善、创新,对原有的管理过程模式进行较大程度的改变,甚至是用全新的过程管理来取而代之。

(2)当客观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可以采取小修小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现有的贫困生管理过程进行局部改良,使之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更有效地运转。

总之,我们要依法依规,建立有效的PDCA循环过程管理机制,完善高校贫困生管理机制,促进贫困生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从经济和教育两个方面解决贫困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使贫困生获得平等的求学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把他们早日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林清,马彦周,张建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规范与服务标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6月.

[2]赵树果,魏英立.基于PDCA循环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及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 .

[3]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注: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0303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建洲,男,1981年生,汉族,河北栾城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辅导员,讲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

于陆璐,女,1983年生,汉族,辽宁人,硕士,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辅导员,讲师。

PDCA循环模式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篇12

1 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 (T otalQ uality M anag ement, T Q M) , 又叫“全面质量控制”, 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以及服务过程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管理, 最大程度地对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等质量水平进行改进, 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PDCA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循环模式, 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 主要包括四个内容: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也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为ISO 9000质量管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与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 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若将该模式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 将会使得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由以往的“安全月、年式管理”“群主运动式管理”转化为连续性的、动态化的循环管理过程, 由此可大大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及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益[2]。

P DCA循环模式主要特点[3]为: (1) 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完整的P DCA循环; (2) 在P DCA循环中, 上一级的循环为下一级循环提供一定的依据, 下一级的循环则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及实施; (3) 对于每个P DCA循环而言, 其内容是动态变化的, 并非一成不变, 它是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实施, 每个循环均有各自全新的目标与内容。

2 PDCA循环模式在工民建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如上关于P DCA循环模式概述可知, 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工民建工程安全管理之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1 计划 (Pl a n)

P DCA循环模式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计划, 即安全决策阶段。在该阶段, 工民建施工企业要做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及月度计划;提出安全工作指标;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编制安全计划四个方面的内容。上级相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及要求, 当前企业安全管理状况以及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则能够作为企业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依据。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在正式确定之后就成为了当前工民建企业在安全管理任务的一个核心环节, 其在制定一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之后, 必须要拟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解决办法。安全措施的拟定, 必须基于对企业的生产系统安全现状之上。

2.2 实施 (D o)

P DCA循环的实施阶段即计划实施阶段, 首先将安全措施计划进行细化处理, 列出安全措施的条条框框, 注意涉及到每个方面、每个环节。根据细化的安全措施计划, 企业中各相关部门以及个人应层层负责、逐级落实安全措施。在安全措施实施过程中, 工民建工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或者个人可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 同时也可以在自身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 DCA循环, 但是要注意该P DCA循环应包含于施工企业整个P DCA循环之中。安全措施经过一定时期的实施之后, 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则应召集各分目标的负责人, 对各个部门、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汇总, 便于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协调以及修正等, 在关键时刻还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上述过程完成后, 应确定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

2.3 检查 (Che ck)

该阶段即安全措施实施效果检查与检验阶段。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与目标, 对安全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检查与检验, 并及时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对于工民建施工企业而言, 施工质量检验是评估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是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与途径, 同时也意味着工民建工程质量好坏的程度。在实践过程中, 应注意抓住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施工材料的检验; (2) 隐蔽工程验收; (3) 技术复核; (4) 抽检。

2.4 处理 (Ac ti on)

P DCA循环的处理阶段即汇总、归纳阶段。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之中, 最为重要的, 同时也是核心的阶段就是汇总、归纳阶段, 其主要是改进以及提高安全水平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中, 工程项目负责人应该及时地召集相关单位中的安全负责人对前面三个阶段进行一番详细地探讨、汇总以及归纳等。在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并注意制定有效地整改策略。同时, 进行成功经验的总结并对其进行宣传推广, 以供其他部门或单位参考、借鉴。汇总、归纳阶段不仅是一次循环的结束, 还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经过该阶段, 可及时的发现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显在的以及潜在的或隐形的安全隐患, 并在下一循环中进行解决。

3 结论

综上所述, 它是指一项工作的开展要经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PDCA循环运用到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 即:计划是根据建筑安全需要, 结合本企业、本建设项目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实施是按照安全计划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执行等各项工作;检查是按照建筑安全计划的要求检查验收安全工作的进展情况;处理是根据安全计划的实施、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处理遇到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保证安全计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立武.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的分析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6) :53-54.

[2]方东平.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1 (2) :25-3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张氏祭谱讲话稿下一篇:父亲的歌声阅读题答案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