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师(共11篇)
女性教师 篇1
一、影响女性教师发展的因素
(一) 女性教师的学历结构
长期以来, 女性教师的学历偏低。主要原因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90年代以来, 由于女性教师的学历偏低, 能达到专业职称晋级资格的人数不多。因此, 她们一方面要担起教学工作的重担, 另一方面要负责管理琐碎的日常工作, 从而使女性教师在学校中处于劣势, 并影响到职称、职务和科研成果等职业成就, 极大地限制和制约了女性教师的事业发展。
(二) 女性教师的心理素质
女性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好坏体现为女性教师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有自信;对于学术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是否有创新。
1. 有些女教师缺乏独立的个性和挑战的勇气, 使她们在自身素质的发展上处于劣势地位, 反映出了女性与生俱来的软弱和自卑的心理特征;相反, 有些女教师自信和独立, 在事业上勇于追求和拼搏, 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因此, 自信是女性教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石, 缺少了自信这一基石, 就会阻碍女性教师的发展和进步。
2. 创新型研究, 对学校乃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教育的受重视及规模的扩大, 女性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然而, 社会和学校认为女性教师的优越性在于总结和巩固知识, 而缺少在前人的成果和基础上拓展和延伸新领域的能力。学校是科学的殿堂, 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拓展和创新, 这对于学校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 知识更新较慢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过于刻板、缺乏创新、知识更新慢,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女性教师在教学上的发展。因此, 女性教师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反复钻研, 还应将学科知识的趣味性渗透和传递给学生, 形成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知识结构。
(四) 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女性教师和其他所有的职业女性一样, 同样面临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对于教师而言, 在处理职业和家庭的矛盾时, 多数女性教师会选择“工作让位于家庭”。很多女性教师因为要承担大量的家庭义务和家务, 往往容易丧失原有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这很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也不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女性教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 女性教师应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 选择什么样的岗位及发展方向非常重要。因此, 女性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及最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等为依据, 制定出与学校发展相协调、相一致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 提高女性教师的自身素质
对于女性教师而言, 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继续提高是必需的。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 还应尽可能多的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和学习, 使自己发展成为教学精英、科研骨干和具有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真正做到有计划、有秩序的培养自己, 提高个体素质。
(三) 学校应为女教师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应先于社会采取措施, 改变女性教师的不利地位, 根据女性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关心和帮助她们, 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 都应给予支持和肯定, 真正成为女性教师成长和成才的加油站, 为她们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和成熟的氛围。
(四) 家庭对于女性教师的影响
女性教师在家庭和事业的选择上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她们想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而为事业奔波, 就会被社会“尊为”女强人;如果她们选择成为好妻子、好母亲而放弃事业时, 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不上进、没有进取心的普通教师。这就意味着, 凡是在教学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女性教师必定要付出比男性教师多出几倍的努力和辛苦。
三、结语
女性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上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人才的优化。无论是社会, 还是学校, 都应最大限度地为女性教师提供公平、合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样既有利于女性教师的事业发展, 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丹.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校知识女性发展[J].教育评论, 2006 (5) .
[2]胡旭红.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5 (5) .
[3]田素安.试论高校知识女性价值取向分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 (8) .
女性教师 篇2
2009-02-25 来源: 被阅读 743 次
寿县涧沟镇朱厂小学 王 凤
我是一名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民教师。从教八年,我深深体会到:做个出色的老师其实不容易。特别是“做新时代女性,当合格人民教师” 更需付出百倍的努力。
首先我们要有 “自知者明,自信者强。”的信念。自信是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积极评估。自信是女性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因此在工作中,我自信自强,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其次还要聪明好学,做新时代的女性。“腹有诗书气自华”,时代的发展呼唤富有知识和智慧的女性。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才能睿智从容,每完成一次充电,你就会站在新的台阶上,看得更高,望得更远。学习对女性来说,不仅仅是一两个学历就能满足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持久地学习,新世纪的教师要做终生学习型教师。所谓终生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俗话说得好,“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应该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步伐,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及应用。对所教专业,要常教常学,加强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了解掌握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以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因此我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知识素养,还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自学,取得本科学历。同时我还有意识的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和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力争练就过硬的本领,搞好教学,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为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用科学知识造福人民,承担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我力争与时俱进,做“创新型”女教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女性必须具有创新的思想、创新意识,立足岗位、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实现新突破,努力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巨大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成就。新时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总结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唯有如此,才能履行好岗位职责。
我为人师表,争做一名优秀的女教师
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的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仅有好的师德是远远不够的,永远吸引学生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
因此我注重提高思想教育水平的同时更注重通过言传身教,以无言的人格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一步步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始终走在了学生的前列,展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传承给了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品德。
我善良快乐,做“生活型”女教师
“善良催生人的智慧,嫉妒抹杀自己的才华。”我一这句话告诫自己,要心胸开阔,学会欣赏别人,快乐于自己,每天都让灿烂的阳光洒满心田,心智就会不断地健康成熟。我要时刻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教室,我相信这样做,一定会把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情传给每个学生,这样的课堂也是轻松、快乐的。而对到身边的朋友、同事、家人、邻居,甚至是陌生人,我都以一颗宽容、友善的心去面对„„
我要用高雅的风度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在教育中给予学生的信息不仅限于她所传授的学科知识,她的服饰、表情、言行举止也会作为一种信息所接受,这就构成了教师的风度和仪表。
我从细节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语言言辞准确、明晰动听、感情饱满、风趣幽默;要求自己的面部任何时候都略带微笑,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良好教育氛围;要求自己的手势简洁明了,大小适度、自然亲切;要求自己的站姿安详、端庄、挺拔;要求自己的发型、衣着除了体现为人师表的庄严持重的特点外,以美观朴实为宜„„
女性教师 篇3
一、女性教师、教育地位、教育作用的概念界定
1.女性教师概念的界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即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所谓个体社会化,就是一个个体从自然人长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一个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
2.教师教育地位概念的界定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有目的地传递、学习人类文化,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共同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也就是教师。教育过程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过程,它是教师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所以,离开了教师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的因素,并且是一个基本要素。
3.教师教育作用概念的界定
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培养人,培养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的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天职,决定了教育的主导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师在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魅力。而在整个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说他是首席,不是以他的地位,而是以“好学”的气质,广博的知识,得体的外表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
二、女性教师现实教育地位的分析及反思
1.女性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地位现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当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则不仅能促进师生间的关系良性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的提高。作为女性教师在做到这些要求的同时,还要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以更好地胜任教师的角色。
2.提高女性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地位的反思
幼儿园教师一直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她称为“园丁”,培育着幼苗的成长;有人赞她是“绿叶”,扶衬和滋养着祖国花朵的灿烂盛开。如何提高女性教师在幼儿园中的教育地位呢?我认为:首先,政府重视学前教育是解决幼儿园教师问题的根本前提。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检查和监督,规范各幼儿园的用工行为,完善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最后,加强师资教育,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业务素质,逐步培养出适合幼儿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以达到重视和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
三、女性教师发挥教育作用的思考
1.决定女性教师教育作用的相关因素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女性教师教育作用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业务能力和水平等诸多显性因素,但容易忽视一个隐性问题,那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2.女性教师的教育作用
在传统社会观念中,仅将幼儿教师视为照料孩子的“保姆”,认为幼儿教师是任何人都能做的职业。其实女性幼儿教师职业的本身有其内在的魅力,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教育、保育的作用,还需要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第十条规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女性幼儿教师必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发挥出女性教师特有的教育作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这里打好,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这里开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这里起步,良好的性格特质在这里酝酿。鉴于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女性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要求女性幼儿教师要有专业知识,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求女性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发挥支持、引导的作用,让女性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要做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不能仅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心灵引导孩子心灵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带着爱心、童心和真诚去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孩子成长的伴侣,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最大的快乐和进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充分认识女性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现状并发挥出女性教师的教育作用,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学习中获得身心发展和为以后的学生时代打好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09.
[2]沈倩.浅谈教师在幼儿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2):172.
[3]季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幼儿教学研究,2009(8):42-43.
[4]邓益云.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平[EB/OL].http://www.cnsece.com/news/2010323/n42948240.html.
[5]吴罕瑾.浅谈教师在幼儿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J].幼儿教学研究,2012(3):36-37.
高职院校女性教师素质提升研析 篇4
一、提升女性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已将女性教师推到了竞争的激流中, 为女性施展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与男性相比, 女性教师取得成功并创造突出业绩的却是凤毛麟角, 屈指可数。且一般的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也呈现“三多三少”的局面:即教学好的多, 科研强的少;副教授多, 教授少;担任教学管理低职位的多, 高职位的少。因此, 提高高校女教师素质, 对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女性教师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 传统文化影响下显性与隐性的性别歧视
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对女性群体行为模式进行的简单归类定型, 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 女人首先是“贤妻良母”等观念成为阻碍女性发展的文化壁垒, 特别是性别角色定位将男女两性生理因素造成的差异绝对化, 并将其扩大到能力、个性等所有领域。
(二) 女性自身主观思想与客观条件的限制
除了女性自身的生理影响外, 还有其自身的心理弱势, 女性更易产生烦躁、焦虑、忧郁、多愁善感等心理问题。女性思维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消极因素, 如发展意识薄弱, 创新意识欠缺等。
(三) 高等教育环境的影响
高校本身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重任, 但高校制订的一些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却限制了女性的发展, 例如在退休方面, 女性教师55岁退休的规定不仅没有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而且限制了女性教师的充分发展, 因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教师正是事业上经验丰富、业务上趋于成熟、科研上出成果的阶段, 致使高校女性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与男教师发展机会不均等。高等教育的小环境不仅对部分女性教师构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也影响了她们整体素质的发展。
(四) 固有家庭两性分工模式的制约
高职院校女性教师在单位是学者、教师、管理者, 回到家中, 她们还是妻子、母亲、女儿, 作为家庭主妇需要料理家务, 这种固有的传统家庭性分工模式, 使得高校女性教师的业余学习和进修提高的时间被占用, 影响了她们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女性教师素质提升的对策
(一) 营造社会性别公平环境
社会要为女性成才提供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 加大女性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力度, 把巨大的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妇女人才资源。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 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只有积极建设先进的性别文化, 摒弃传统性别文化和社会偏见对女性教师成才和发展的压制, 才能改变高等教育中女性的劣势地位。
在资源配置上, 坚持男女平等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 纠正不利于妇女发展的立法和公共政策, 切实制订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相协调的政策, 推动男女平等国策的真正贯彻落实。
(二) 女性教师应增强双性化性别特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具有双性化性别特质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高校女性教师应该突破自身的心理障碍, 使自己既能保持女性温柔细腻的一面, 又能兼具男性刚强果断的一面, 成为具备男女两性性别特质的双性化人才, 从而会极大地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三) 善于调适并超越自我
对高职女性教师而言, 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其竞争, 但是如果这种竞争意识本质错位, 并过度要求出人头地, 反而会形成不好的情绪与恶劣的心境, 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 还将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女性教师不应局限于性别差异, 而是要学会调整心态, 敢于正视社会男女不公平的现象。当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时, 要学会以简单方式给予漠视, 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 按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处理。其次, 学会放心、放手让别人做事, 不必事事揽在自己手里, 比如在家务劳动方面, 尽量使之社会化。最后, 确立代偿观念。
要注重培养健康的心理, 注重追求事物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满意”, 不求不切实际的所谓“最佳”;学习借鉴“满意决策”的理论, 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能力和价值所在, 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女性的社会价值如何, 取决于女性自身。女性教师群体的思想意识、道德追求与道德现状, 对整个社会道德有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女教师要认清历史责任, 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由自尊性人格向自我实现型人格转化。女性教师要想在教师职业上取得成功, 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 确立合理的职业理想, 勇敢地接受社会变革带来的一切挑战, 克服畏惧和自卑心理、依附心理。面对严峻的现实, 要提高自己的承受力、平衡力, 形成开拓创新意识, 勇敢自觉地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坚强职业女性。
参考文献
[1]柳洪琼.论高校女教师性别意识与素质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2]姜勇.女性主义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 2004 (11) .
女性教师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员工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在我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着着我的追求,也就是这份爱与执着,让女性绽放出真正的美丽。
我之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源自于我的家庭,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世家,我的外公、外婆、妈妈、舅妈都是教师,现在连我和妹妹也是教师,从小我们就在长辈们的教育和熏陶下爱上了这个职业,从而选择了这个职业。记得小时候我们是很爱美的,羡慕美,羡慕美的事物,美的天使。妈妈经常教育我们:一个女人的美,不仅仅在于长相、装扮,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存在的价值!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从妈妈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女性的真正的美丽,她从事小学教师 30年了,每天早出晚归,晚上回来还要备课、修改作业,有时候周末还帮学生补课,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是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也许,因为工作繁忙她没有漂亮的装扮;也许,因为操劳她会显得过早的衰老,但她是美的!她的美就在于她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她的美就在于她的劳动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合格的新人!就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感染了我,让我在毕业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个神圣的.职业。
在从事这个职业四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尝过了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之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我的学生,当学生生病的时候,我关心他们;当学生思想上出现疙瘩的时候,我引导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当学生遭遇挫折的时候,我鼓励他们……记得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带的第一批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有一个学生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宿舍同学打电话给我,当时我很紧张,第一时间就把学生送到了大学城医院,并在那里守了一夜,
第二天,当这位学生做完手术之后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谢谢你!是你让我在离家之后又感觉到亲人的温暖。学生的一句话让我坚定了要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的信念。我爱我的事业。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无论是这个职业选择了自己,还是。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都应该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都应该让它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学生教育好!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 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我本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因为做了一名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因此,我会执着的追求我的事业,并为之而奋斗。
今天,在座的各位在教坛上教书育人、甘为人梯的女性同行们,你们当中有的双鬓抵不住风霜的洗刷,有的风华正茂,处处洋溢着热血青春。但在你们的眼中都共同闪烁着一种孜孜不倦的求索,兢兢业业育才的执着。我想,你们和我一样,为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勇往直前,尽心尽责,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塑造现代女性美丽的形象。
女性意识下的女性形象 篇6
许鞍华用自己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情怀给予女性深切的关注。将女性的命运、情感、生存状态搬到银幕上,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许鞍华的女性意识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一、许鞍华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的自我意识
“女性自我意识,是指女性意识到社会应该为女性提供一个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也是事实上的平等、公正、富有建设性的女性生存、发展空间;是指女性意识到须从几千年的边缘角色、次性定位、客体存在中解放出来,做一个不依附于他者,独立自主地主宰自己命运的精神主体。”[1]许鞍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爱情和婚姻并不是女性最终的归宿。因此,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则显得尤为可贵。观看许鞍华的电影的时候,你会找到女性所共同存在的一个意识,即女性的自我意识。如电影《男人四十》中的胡彩蓝,她拥有个性,爱憎分明,勇于为自己的未来担负起责任。她爱上了自己的国文老师林耀国,传统的观念并没阻止她追求爱情的步伐。她用直接的方式“示爱”,丝毫不介意外界对她的眼光。当胡彩蓝意识到爱情已经不是她唯一追求的时候,她毅然选择离开林耀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见胡彩蓝是一个自我意识强烈的现代女性。她清楚的了解自己,对于未来她想干就干,而不是依附于男人的力量,畏惧退缩。
(二)女性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源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宏观上来讲,生命意识涉及全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从微观上来讲生命意识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涵盖从精神生命到肉体生命的各种价值和意义。生命意识的苏醒是人类摆脱外界束缚获得自由的先决条件。“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2]这种无奈当中形成的自甘牺牲的精神是为了迎合男性社会的需要,逐渐的反倒成为女性的美德而被推崇。于是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追求变为现实女性生命价值的目标,而超出这个传统美德范围的女性追求则被视为一种淫恶而遭到排斥。因此女性的生命意识遭遇了异化。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坚韧与勇敢,她没有放弃对女性生命理想的追求。无论是《客途秋恨》中为爱出走的葵子,还是《天水围的日与夜》中为了家庭默默打拼的贵姐,或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坚持个人理想的姨妈……在这些女性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可贵的生命意识在流动。
由此可见,许鞍华用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书写了女性的生活。正是由于她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描写,人们才会将许鞍华的电影称为女性意识电影。
二、女性意识下的挣扎与凄凉
青年时期的许鞍华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对女性的命运进行自由地书写,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作品风格逐渐稳定。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女性的挣扎与凄凉,不仅仅是为了塑造女性形象,更是透过这些女性形象来折射女性的命运。
《客途秋恨》这部电影影射了许鞍华的成长。影片中的葵子是许鞍华母亲的化身,在电影中,当葵子被问道自己的感情与过去时,她说:“我爱的,不爱我,爱我的,我不爱,这爱情是多么复杂啊。”葵子是一个日本女人,她的人生是挣扎的,如果她是一个依靠男性生活的女性,她完全可以委曲求全呆在日本来听候男性社会对她的安排,可是葵子没有这么做,她毅然选择出走,用一种几乎叛逆的方式离开束缚她的男性社会。葵子来到中国后遇到一个翻译官并成为这个翻译官的妻子,她养育着两个中国女儿,异国他乡,在来往的人群中她根本没有机会诉说自己往事。葵子是独立的,因为她敢于向限制自己的男性社会说不,而叛逆的选择离开;葵子又是孤独的,在电影中,葵子因为语言不通和中国的亲人们几乎没有交流,被知道自己的日本人的身份之后,葵子更是受到了家中人的孤立,在独立与无助的纠结之中葵子挣扎地生活。葵子试图用出走这种自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又以结婚作为自己人生的终结,在挣扎的过程中,她还是被男权所控制。许鞍华女性意识下的挣扎其实也是很多女性命运的写照。许鞍华的作品中不仅塑造了葵子这一个挣扎的女性,更是探讨了女性群体的命运。女性的独立意识是存在的,但是女性又无法真正的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男权社会始终是对她们的囚禁,她开始思考女性争取独立的问题,因此便塑造了如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叶如棠这样一个女性形象。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为我们讲述的是姨妈叶如棠的故事。叶如棠退休后便抛弃丈夫和女儿独自到上海来生活。姨妈的内心是独立的,姨妈的独立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她不依赖家庭这一点上,更体现在她的潜意识中,姨妈遇到了一个农村女子金花,出于同情心姨妈收留了她,但是不久姨妈发现金花靠碰瓷去骗钱,姨妈很快就把金花赶走了,说明在潜意识中姨妈抗拒成为这种依赖社会且不诚信的人。姨妈有一个情人叫潘知常,为了他,姨妈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但得知潘知常是个骗子的时候,姨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选择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姨妈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她的意识里住着一个独立的个体。姨妈是失意的,被骗走了钱和感情,看着自己的邻居水太太的离世,这一系列的打击让姨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姨妈最终与这残酷的命运对抗无力而被迫回到老伴和女儿身边。在电影最后一个场景,导演运用长镜头为我们描写了回到鞍山后的姨妈的生活,姨妈裹着头巾和大棉袄在集市摆摊,收音机中放着的京剧再也没触动姨妈,姨妈在寒风中没落的吃着咸菜和馒头。电影中的姨妈对命运的抗争却落得最后如此凄凉的下场,其中也渗透着许鞍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凄凉的无力挣扎仅仅是女性命运的唯一出路?许鞍华继续践行自己的思考,她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女性意识下的独立灵魂
纵观许鞍华的所有电影,我们总能在她的电影中找到一种相似的女性意识,那就是——独立精神。“独立”是许鞍华一直探索的一个话题,这种独立精神萌芽于《半生缘》中顾曼桢的新型形象,实践于《客途秋恨》中背井离乡来到中国生活的葵子,再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叶如棠……这些女性也许命运各不相同,但是身上却有着一种相类似的气质,那就是“独立”。许鞍华的女性意识里的“独立”精神一直伴随着她的每一部电影,《女人四十》中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却依然把家庭照顾得很好的小职员阿娥,《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积极乐观的单亲妈妈贵姐,《天水围的夜与雾》中为了逃避家庭暴力出走的妻子王晓玲,《桃姐》中勤劳朴实却不依赖别人照顾的老太太桃姐。这些女性都明显具有独立的特质。从这些女性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许鞍华的女性意识越来越稳定,即女性要拥有自己的独立精神。许鞍华的女性意识也在她接下来的电影中得到体现。我们不妨拿《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贵姐和《桃姐》中的桃姐来探讨女性意识的独立灵魂。
“在很多电影中许鞍华并非居于高高在上的高度流露贵族般的怜悯,换取一抹观众同情的眼泪,而是在平淡直白的叙述当中,特意捕捉着个人记忆中的点滴生活、细节感受、爱恨情仇,从而将距离感化解,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本真同时充满鲜活气息的生命群体当中,与主人公共同体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3]《天水围的日与夜》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影片中主人公贵姐是一位单亲妈妈,贵姐从来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是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贵姐的两个弟弟和姐姐的关系不温不火,但得知大姐有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例如姐姐需要月饼卷的时候,他们立刻办好送来。但是贵姐性格是十分自立自强的,她不完全依赖弟弟们的帮忙过日子,单身的她用自己的努力扛起整个家的重担。贵姐不仅是独立的而且还是善良的,尽管生活很困难,但是遇到比自己生活还要困难的阿婆时,贵姐毅然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她。许鞍华在此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是对女性善良本性的赞扬,女性应该具有这种独立的人格。即便是孤身一人,女人也应该用自己的努力去扛起生活的重担而不是做男人压迫下的寄生虫。在许鞍华温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传递出的柔和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讨。《天水围的日与夜》是许鞍华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进一步书写,她传递出的这种女性意识更是在《桃姐》这部电影上发挥到了极致。
影片中的桃姐年轻的时候就在梁家做女仆,她照顾了全家几代人,当梁家移民海外的时候,桃姐继续留在梁家工作照顾小少爷Roger 的生活。桃姐是独立的,她不愿意拖累Roger 所以选择去老人院生活。Roger 对桃姐也很好,他定期的会去老人院看桃姐,给桃姐零用钱,带她出去吃饭。这种浓浓的主仆情融汇在了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中,春节的香港是一片欢乐的海洋,老人院却是异常的清冷与孤寂,老人院内与老人院外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Roger 打电话给桃姐拜年的时候,桃姐并没有向Roger 抱怨自己孤独,取而代之则是告诉Roger 她在香港过得很好,让他不要担心。透过桃姐这种独立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许鞍华向我们所传递的一种宣扬女性自由与独立的女性意识。桃姐不光是具有独立的特质,她还具有一种母性的光辉。Roger 的同学到他家做客,他们无意间发现冰箱里桃姐做的牛舌,于是争先恐后的要打电话给桃姐,电话另一头的桃姐就像一个慈祥的母亲一样听着孩子们说话。许鞍华所塑造的桃姐这一女性形象拥有着女性特有的独立灵魂,她勤劳、坚强、独立、善良。这一系列的特质流露出的女性意识其实也是许鞍华对女性的终极探索。许鞍华在接受《新闻晨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曾说:“《桃姐》的故事里,我觉得自己既是李恩霖,也是桃姐。比如我要拍电影的时候,没有时间陪妈妈,老母亲是与我相依为命的,所以我很愧疚,我对李恩霖的经历感同身受。更不用说,我就是即将孤零零老去的女人,桃姐经历了我内心所有的恐惧。”[4]其实《桃姐》这部电影所传递出的女性意识也是许鞍华对女性生命状态的一种思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女人终究有一天会老去,而女性应当回归到一种独立且顽强的生命状态,这种灵魂才是值得尊敬的。
结语
在岁月的浸润之下,许鞍华个人的魅力越发的凸显,她以其独有的女性意识,塑造着普通的女性形象。观众总能在她的电影中看到自己,看到女性生存的艰难与勇敢。也正是因为许鞍华对女性主题电影的坚持与努力,她才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影圈牢固树立起自己的地位。在商业片笼罩的电影产业下女性电影的发展道路维艰,但是许鞍华却坚持对女性主题进行着实践与书写。许鞍华的镜头下住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她所传递出的不仅是对女性个体的思考,更是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1]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2.
[2]季红真.萧红落落[C]//聂绀弩.在西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1.
[3]杨玉杰.许鞍华的影像世界[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女性教师 篇7
一、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障碍
(一) 自主发展时间保障不足
时间是自主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性条件, 然而亦成为农村小学女性教师最大的发展障碍。2011 年关于辽宁省四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 近40%的女教师表示其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没有时间。[3]由于农村小学女性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其非单一性的社会角色致使其自主发展时间保障严重不足。工作事务与家庭事务、个人事务的时间及精力相互牵制, 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要求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对其时间的可支配性进行分割,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用于自主发展的时间被限制。农村女性教师普遍扮演多种角色, 在学校是教师, 在家庭是母亲、妻子、女儿, 在田地上又是农民。多重角色使得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的时间分配不均, 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主专业发展上面, 最终造成她们在自主发展时间上保障不足。
(二) 自主发展资源支持受限
外在资源支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外源性条件, 关系到其自主专业发展路径的难易性。外在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知识性资源, 物质性资源主要指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 知识性资源主要指可接触的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农村学校多处于偏僻之地, 经济条件不佳, 信息较为闭塞, 导致可提供的物质资源、知识资源不足,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可利用性资源大为受限, 限制了其自主发展。农村学校由于经费有限, 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设备落后, 加之信息闭塞, 不能够及时了解一些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 女性教师学习的外源性资源受限, 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阻碍自主发展。学校没有能力为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 女性教师往往会放弃自主发展之路, 而把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三) 自主发展机会匮乏
农村思想较为保守, 受传统性别偏见的影响,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教师行业也普遍存在, 女校长在农村小学十分鲜见, 这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学校管理层的性别偏好。农村小学女性教师不只在职位晋升遭遇屏障, 其参训机会大多也少于男性教师。当学校外出培训名额受限时, 学校领导往往会倾向于把培训机会给予男性教师, 他们普遍认为男性教师在能力上要高于女性教师, 将来的领导能力也比较强, 致使促进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机会匮乏。对于女性教师来说, 培训机会的流失意味着其工作角色地位的非主导型, 造成女性教师对于职业发展的从属心态, 自主发展的动力也就不足, 出现自主发展的懈怠状态, 将主要注意力和精力从职业发展转移到家庭, 不再在工作上积极表现自己, 遇到一些机会也会选择放弃。
(四) 自主发展个人成本高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多是本地居民, 出生于农村, 成长于农村。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的家庭背景普遍是普通农民家庭, 经济条件并不优越, 女性教师在选择自主发展上往往优先考虑学校的资源, 充分考虑学校资源能否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控制因发展需要产生的个人成本。当学校资源不能满足时, 女性教师则需要自行承担一部分学习的费用, 以获取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新的知识。农村学校提供资源的有限性, 造成了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个人经济负担性, 女性教师需要考虑家庭经济因素。由于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 学校给予的外援性资源有限, 学习的自负成本过高, 大多数农村女性教师会选择放弃自主学习。
二、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阻隔因素分析
(一) 家庭层面阻隔因素
现代社会女性在职场和经济收入上取得了独立, 不再像传统社会一样是男性的附庸。但现在社会的女性负担更加繁重, 需要承担多种角色, 要兼顾家庭和工作, 农村地区女性教师可能还需要田间劳作, 扮演多种角色使许多农村小学女教师身心憔悴。事实上,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往往被寄予“家庭母职守护者”的期望, 家庭内部普遍不甚在意女性教师事业上的发展空间, 大多数家庭希望她们能够首先照顾好家庭。有学者在对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调查研究中发现:有将近90%的女性教师可以为了家庭在事业上有所牺牲; 而76.2%的男性教师和50%的女性教师认为身为一个母亲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家庭、教育子女。[4]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在照顾家庭方面要比男性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用于自主发展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被迫减少。
(二) 学校层面阻隔因素
首先, 学校资源投入不足, 专业发展缺少有效专业引领。农村小学资源投入不足, 造成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外源性资源支持短缺。农村小学普遍物质相对缺乏, 例如一些教师自主发展的材料和设备, 学校教师难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其次, 学校以职称评定为代表的评价管理系统落后,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措施不到位。教师绩效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制度在农村学校仍然十分盛行, 教师在这种评价管理制度下, 为追求绩效, 多把工作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上, “死教书”现象严重, 教师无心顾及自身专业发展。
再次, 学校管理缺少性别关怀, 女性教师尊严遭到隐性伤害。女性教师在自主发展上精力和心态一旦失衡, 自主发展学习时间就无法保障。农村小学对教师的管理缺少性别关怀, 以不能影响正常秩序为由做出伤害女性教师尊严之事, 比如有学校制定女教师生育表, 让年轻女教师排队生育, 女性教师遭到严重的隐性伤害。
(三) 社会层面阻隔因素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首先是一个社会人, 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经济文化等对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调查显示, 39.7%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因素是阻碍女性教师自主成长的关键因素。[5]
首先, 社会传统性别文化阻隔了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 女性教师看似和男性教师一样得到平等的机会, 但是受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 “男尊女卑”的观点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地区, 社会主流思想倾向于认为女性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照顾家庭、照顾子女上面, 做男士背后的服务者。在这种观念影响下,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大多会选择以家庭为重, 忽视事业上的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的求知欲较低。
其次, 生产力水平较低, 家务劳动社会化未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女性的彻底解放最终依赖于家务劳动的社会化。[6]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受困, 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家务劳动对其时间和精力的占据, 如若能够把女性教师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其自主发展的实践和精力将大幅度增加。而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 短时间内不能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
(四) 自身层面阻隔因素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交织, 阻隔了其专业的自主发展。一方面,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的心理状态阻隔了其专业发展。女性教师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对自己工作能力不自信。受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 很多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觉得只要事业上不出现失误就可以, 还是以家庭为主。这种心态就会造成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在自主发展上懈怠。另一方面, 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会在特定时期内影响女性教师的身体及心理状态, 从而影响其自主发展。比如女性教师的孕育期, 其身体状态有所变化, 更容易疲倦、情绪更为敏感, 而新生儿出生后, 女性教师的身体需要一定的恢复期且要付出精力用于照护新生儿。这就会造成女性教师自主发展时间的稳定性、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女性教师特殊的生理特点致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失衡、低迷的状态, 进而直接影响到其自主发展的精力及状态。
三、促进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
(一) 家庭层面促进策略
家人的支持对于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十分重要。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 而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尚需一定时日,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作为女性所遭遇的束缚需要依托家人才能解放。女性教师的家人, 尤其是其丈夫要理解和支持女性教师的工作, 主动分担一些家务, 让女性教师能够有时间去自主发展。只有家庭的理解和帮助, 女性教师在自主发展上才能有更好的心态, 事业上才能顺心如意, 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二) 学校层面促进策略
首先, 学校应努力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农村小学应该承担促进教师职后发展以及提升教师专业社会贡献力的责任, 争取成为合格的“学习型”场所, 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一方面, 应争取外界对于学校功能性建设的资源支持, 包括向政府申请, 向社会组织求援, 向村民请求支持等, 争取为教师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 加强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引领, 组织教师进行互助性学习, 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 为教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培训机会。
其次, 革新农村小学普遍落后的管理评价系统, 建立有效提升教师发展积极性的综合性评价系统。应该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客观地分析教师的成功和失败, 帮助教师设置以自愿为基础的适宜的发展目标, 并设置相应的奖励, 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再次, 给予女性教师更多关爱。农村小学普遍规模小, 教师数量较少, 学校管理者有条件去了解每位女性教师的个体情况, 给予女性教师更多关爱, 必要时采取保护性措施。
(三) 社会层面促进策略
首先, 促进男女事实性平等, 为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种社会组织应该通过让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 宣传性别平等, 使这种观念慢慢深入人心, 为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和文化氛围。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能够促进女性教师的自主发展积极性。
其次, 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使农村小学女性教师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务劳动社会化是解放女性的根本路径, 它的实现有利于帮助女性教师获得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为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另外,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还有利于增强女性教师独立意识, 摆脱普遍的附属心态, 使女性教师具有更积极的学习心态。
(四) 女性教师个人层面促进策略
首先, 农村小学女性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自主发展意识。自身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是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的最大障碍, 女性教师应培养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农村小学偏僻、生活圈比较狭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信息比较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教师容易形成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 发展意识薄弱。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应有一个正确的自我定位, 强化自己的意识,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 科学处理非单一角色带来的角色冲突, 学会平衡家庭事务和工作事务。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应主动寻找一种能够平衡家庭和工作相冲突的办法, 根据家庭和工作的具体情况灵活、合理地安排时间, 兼顾好家庭和工作, 为自主发展争取更多时间和精力。
再次, 女性教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在特殊时期注意调节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为自主发展营造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摘要:女性教师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 但其始终处于农村学校行政权力的边缘区域, 且专业发展远远不及男性教师。自主发展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根本路径, 而农村小学女性教师在自主发展方面遭遇自主发展时间保障不足、自主发展资源支持受限、自主发展机会匮乏、自主发展个人成本高等障碍。分析这些自主发展障碍背后的阻隔因素, 可以有效帮助女性教师从根本上化解其自主发展的阻力, 从而促进农村小学女性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女性教师,自主发展,阻隔因素
参考文献
[1]曾晓东.教师蓝皮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 (2012) [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李军.制约农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10 (11) .
[3]连秀丽.中小学女教师自主发展时间保障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10) .
[4]李斌辉.女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J].教育评论, 2009 (2) .
[5]李娟, 王长中.中小学女性教师面对晋升的压力与困惑分析——基于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2 (5) .
女性教师 篇8
女性主义视角为美国的教师研究带来了哪些新的思路?发现了哪些研究问题?女性主义视角对于传统的教师研究主题是否给出了崭新解释?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师研究带给我们哪些新的启示?本文梳理了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美国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研究对象的扩展和研究主题的变迁两个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丰富我国的教师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女性经验主义范式:挖掘教师教育历史中的女性经验
女性经验主义(feminist empiricism)是女性主义认识论形成的方式之一,[3]强调男女两性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地位。女性经验主义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论,认识的主体是男性,认识的客体也是男性选定的,因此,这种认识论不应该再被看作是人类的认识论。就像历史缺少了女性一样,这样的认识论也是不完整的认识论。因此,女性经验主义范式的研究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以往研究中忽视了哪些“女性的”经验。特别是在教师研究中,由于传统上“教师”是“妇女所从事的职业”的同义语,因此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首当其冲成为了女性经验主义研究剖析和批判的对象。国际劳工组织1998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参与研究的41个国家中,在9个典型的“女性”职业中,教师位列第一。在北美妇女所从事的职业排名中,小学教师分别为第五(加拿大)和第六(美国)。[4]数字统计的结果似乎表明,女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在女性主义学者看来,略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女教师在教育领域中所取得的优势地位只是表面现象,这种现象形成了女性在教育中新的“被遮蔽”(under representation)形式:[5]学段越低,女教师数量越多;女教师任教的学科集中在语言、家政等理论水平较低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女教师参与决策和领导工作的比例与其在教师队伍中的庞大数量相比,低得不成比例。媒体和某些群体出于其他目的刻意夸大了女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消极影响。
其次,女性经验主义范式的教师研究提出,以个人经验为出发点选取研究主题,通过研究者个人的性别身份和社会身份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挖掘出隐藏在历史背后普通的、无法言说的群体,以超越“主———客”观的二元认识论。这种贴近个人经验的研究选题方式,也使教师研究中吸纳了更多从前被忽视的群体。如美国学者凯瑟琳·韦勒(Weiler K.)基于本人的家庭出身背景选择了加州乡村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乡村女教师的考察发现教师职业对妇女及其家庭的意义。[6]从个人经验出发选取研究题目,使女性主义研究者能够不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从事研究工作,而是作为具有相似经验的一员,共同参与到口述者的经验建构中,也帮助教师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大量的、普普通通的女教师身上,并且更加关注从教师个体角度建构教育和教师职业意义的过程,扩展了教师教育的研究视野。
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女性经验主义逐渐发展为女性主义立场(feminist standpoint),强调人的社会关系,主张从反抗性别歧视的斗争中产生性别意识。有学者认为,给某一种认识论或认识方式硬贴上性别的标签也是不适宜的。经验的差异导致不一致的认识与认识的一般规律不能混为一谈;而且,由于“女性认识论”是相对“男性认识论”提出的,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认识才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将社会作为一个文本,分析其中的权力关系,也不应成为女性研究者的专利。“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的兴趣形成的叙事结构,这一思想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但是只有女性主义历史学家强调历史学家的立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针对思想和政治信念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个人的历史”。[7]女性主义立场学说回答了男性能否成为女性主义研究者的问题,并且为教师研究中融合女性主义视角与其他社会理论视角奠定了基础。其中,对杰出女教师个人历史的研究就是女性主义立场研究的突出代表。
美国女教师的问题早在公立学校运动时期就已经引起了当时一些著名教育改革家的关注。当时颇富盛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管理者们都对女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有所论述。但是,美国对女教师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局限在论证本质主义的“女性天性”与教师职业要求之间的关系上,对杰出女性教育者的描述和研究也往往是英雄传记式的记录。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教师史研究对杰出女性教育者的书写方式引起了女性主义教师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如最早创办私立师范教育机构特洛伊女子学院(Troy Female Seminary)的艾玛·威拉德、美国教师联合会最初的发起人凯瑟琳·高金(Catherine Goggin)和玛格丽特·哈雷(Margaret Haley)等著名女教师。女性主义研究者在重新审视了教师史对她们的研究之后发现,在教育的历史上,有一些杰出女性曾经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过突出贡献,但她们的身影淹没在传统的教育史书写中,并没有被凸显出来。教师史对杰出女教育家的研究却仅限于出版她们的生平传记,将她们看做是杰出的女教师,忽视了她们的其他社会身份。罗森梅尔(Kate Rousmaniere)指出,应该在不同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杰出女教师的个人历史。比如对玛格丽特·哈雷的研究,就应该看到,在她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女性主义者(以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为教师争取更多福利待遇的斗争远不如争取妇女选举权来得重要,因此她们并不认同哈雷的斗争;在产业工人的工会中,哈雷被看作是代表教师的“上等人”,也受到排挤。因此,罗森梅尔认为,应超越个人英雄主义,把对像哈雷这样的杰出女性教育者的研究分成几个层次,即作为女性的哈雷、作为教师的哈雷以及与劳工联合的哈雷,[8]通过多角度地建构教师教育史上杰出女性的身份,全面地展现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性别主义范式: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教师专业化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分析范畴之一,也是促成女性主义取得最为丰硕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范畴。女性主义教师研究者的主要分析方法是通过在制度结构和形象表征层面将“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范畴,揭示教师行业中包含的性别权力关系,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上。
美国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是伴随着19世纪公立学校运动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然而,教学工作是专业吗?教师同产业工人的差别仅仅在于他们需要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才能胜任吗?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奠定了专业地位的医生职业相比,阻碍教师成为一门专业的障碍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早在1911年就得到了教育学者的重视。如考夫曼(Lotus Coffman)提出,应该解决教师队伍的“女性化”问题。他认为,由于女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过大,整个教师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薪资水平也不高。因此,女教师在公立教育中,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数量优势“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性。[9]考夫曼的理论一直是教师教育学者解释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经典理论之一。然而,自1970年以后,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依靠教师叙事和教师个人生活史的研究,女性主义学者对考夫曼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她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地位受到怀疑和否定同社会性别制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和相互影响,笼统地将教师专业地位较低的原因归咎于女教师的进入是不公正的。
女性主义研究者认为,以往对教师行业的“女性化”研究是从整个教师队伍的构成角度进行的,仅仅看到了女性进入教师行业这个事实,而没有从女教师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教师行业能够吸引女性,因而是一种单向的研究,不足以解释大批女性加入教师队伍的深层原因。事实上,女性大量进入公立学校系统一方面反映了19世纪中叶后女性意识的觉醒,大批女性渴望走出家庭,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去,另一方面这也恰恰是妇女在不平等的性别制度中被置于较低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结果。早期的教育家如霍拉斯·曼等人认为,女性天生道德高尚,感情丰富,照顾、教养儿童也是女性的天性。[10]感性、照顾和教养儿童被看做是女性的先天特质与社会分工,而服务公共领域、理性和有逻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则被贴上了男性的标签。因此社会性别理论提出,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的根源并不是这项工作本身专业性不强,而是由于其与女性特质的联系而被主流的社会性别话语低估了价值。
针对教师队伍的“女性化”与教师专业化问题,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式入手,认为应该将教师职业看做是介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一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家庭的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只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去除鼓吹父权制的形式、知识和价值观,就能够消除母亲角色对教师专业化的负面影响。他们还提出,学术界应该重新思考什么是“专业化”。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如律师、医生等职业遵循理性、客观的价值,强调通过专业组织实现行业自治,从业人员应遵循一致的专业服务的伦理。这些价值被贴上了“男性标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只有脱离了家庭基本责任的职业行为才是“专业”。而对教师而言,专业化标准应该有所变化。因为教育并不排斥关怀、照顾和养育的职责与功能,所以应该重新定义“专业化”,把被排斥在专业化标准之外的、被贴上了“女性”标签的价值与职能也吸纳进去,形成对更为全面的“专业化”的理解。[11]
三、女性身份认同主义范式:建构教师职业与教师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的关系
性别身份认同(identity)是女性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身份认同的研究随着社会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本质主义取向;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取向;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取向和文化主义取向。(1)这几种取向的女性主义研究中,当代美国教师研究对教师性别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受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文化女性主义的影响较大。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身份认同的研究受到了葛兰西“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的影响,将教育理解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学校不仅是代表社会和文化再生产的场所,也是男性主导的单一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最终男性主导的意识形态霸权成为了公民最终接受并内化的性别身份认同。受福柯的权力毛细化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者首先将女性主义界定为一种解读权力关系的方法,特别强调把“差异”作为分析范畴,去解读男女两性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如同不存在单一的“妇女”概念一样,单一的主体性概念是不存在的。性别身份的认同是基于对个体所处的当下状态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还强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性别、种族和学校文化对性别身份认同的相互影响。可以说,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更关注形成两性性别身份认同的宏观权力,如经济和社会制度。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者则更关注学校、社区和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微观权力对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和社会变迁对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1998年,布迪厄提出了“男性气质控制”(masculine domination)理论,认为性别话语不仅同微观权力相联系,也应与宏观权力相联系。父权制不仅仅是经济压迫,也是文化控制的符号形式。[12]受此影响,文化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身份认同的研究提出,身份认同、文化和社会结构紧密交织在一起,其中文化与经济的分层(stratification)是塑造性别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
在女性主义身份认同理论的滋养下,当代美国女性主义的教师研究既关注微观领域的日常教学工作对男女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也注重从宏观的社会经济以及种族的角度分析教师工作在不同教师群体中带来的性别身份认同。其中,“差异”概念是基本分析教师性别身份认同的基本范畴。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概括性地给教学工作对男女教师性别认同的影响做出结论是不可能的。首先,教学工作对男性教师而言有着与女教师不同的性别身份角色形象,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形成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其次,教学工作对来自不同种族和阶层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意义,形成了男女教师内部差异化的性别身份认同,即便是在男教师或女教师群体内部,来自不同阶层和种族的教师之间形成性别身份认同的方式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如果说进入公立学校成为教师对19世纪的女性意味着追求经济地位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话,那么对男教师而言则意味着对自身的“男子汉气质”的挑战和否定。早在19世纪,对男性教师而言,就出现了一种自相矛盾的性别话语。男教师被认为是有着比女教师更渊博、更适于教学的智识,但成为公立中小学教师又被看做是缺少“男子汉气概”的表现。[13]在公众乃至男教师的心中,担任中小学教师的男性都不是“真的男子汉”,他们很显然只是在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暂时做一段时间教师而已。
这种充满内部张力的性别话语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女性主义的教师研究发现,男性教师的性别认同有如下特征。第一,男性教师能够成为男孩的性别角色榜样。特别是有色人种的男性教师,他们往往被看做是(自己种族中的)成功者,他们进入教师队伍能够为底层男孩树立榜样,帮助他们摆脱贫民窟窘迫的生活环境和帮派控制,从而改变整个家族的处境。第二,男性教师加入教师队伍能够改变教育环境中的“女性化”特质,帮助在学校风气中形成热爱运动、探索科技的特质,帮助儿童接触和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效能感和成就动机。[14]男性教师的上述性别认同使学校在塑造和形成学生的社会性别认同方面产生复杂的影响。一方面,“种族英雄”式的男性社会性别角色能够丰富有色人种男孩的社会性别认同榜样,扩宽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通道,这对于改变有色人种男孩的不利处境有积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男性教师的上述性别角色事实上会在学校中进一步复制主流社会的性别话语、固化性别角色分工,进一步加大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风格和专业选择的性别差距。
此外,美国学校教师的性别身份形成与教师自身的社会阶层地位有紧密的联系,教学工作对不同种族和阶层的教师的性别身份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白人男教师、中上阶层的白人女教师和亚裔女教师而言,成为教师意味着是“反抗”自身种族和阶层的社会性别角色期望;而对于中下阶层白人女教师、非裔女教师和拉美裔女教师而言,成为教师是符合其种族和阶层的社会期望的。于是,那些不符合社会阶层和种族社会期望的教师,特别是白人男教师和中上阶层的女教师在学校社会性别话语中就以社会性别角色的“英雄”形象出现。对于男教师而言,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性别角色身份中的内在张力。[15]
对当代学校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的研究还发现,男女教师,无论是否是女性主义者,都倾向于在教学工作中形成“协商式”的性别身份认同。他们会拒绝标签式的性别或种族的“英雄”形象,也不会刻意强调“叛逆”了阶层和家族的期望,而是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当前的情境与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通过不断地调整来平衡和协调教师个人的性别身份和职业身份。此外,教师往往以教学效果为前提,只有教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话语影响到教学时才会对性别身份问题有所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是时而妥协于主流的社会性别话语,时而抗拒和反抗,并通过教师个人妥协、抗拒和反抗在学校环境中复制和再生产社会性别话语。
四、结语
梳理当代美国教师研究中女性主义的理论影响可以发现,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女性主义理论帮助教师研究从关注群体教师进一步深化到关注教师队伍中的不同性别群体,从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研究深入到对个体教师经验的研究,特别是挖掘历史上曾经被忽视的女教师的声音,从多个角度挖掘个体教师的不同身份建构,开阔了教师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研究的内容,有助于对教师教育学科发展构筑立体的、多层次的理解。从研究主题的角度,女性主义理论基本范畴的变迁也反映在当代美国教师研究之中,使教师研究从发现教育中的女性扩展到对差异化的群体经验的解释,有助于丰富教师专业化理论,对形成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认识教师对儿童的性别身份认同所发挥的作用形成新的理论解释。对我国的教师研究而言,美国的相关研究将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借助女性主义的理论土壤,重新审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思考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对于儿童的性别身份认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教育实质公平,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
摘要: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当代美国教师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关注女性的经验,强调建构杰出女教师的多重身份,关注教学工作对普通女教师的意义;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阐释上,主张重新探讨教学工作的公共属性,将关怀和养育融入专业化的概念内涵;在关于教学工作对教师性别身份认同的讨论中,主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教学工作对不同群体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主义,教师研究,教师专业化,性别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Dillabough J.(2006).Gender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Modernist Traditions and Emerging ContemporaryThemes.In Madeleine Arnot and Mairtin Mac an Ghail(eds.).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Gender and Edu-cation.17.
[2]Westkott M.Feminist Criticism of the Social Science.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79,49(4):422-430.
[3]刘军.美国妇女史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世界历史,1999,(1):87~93.
[4][11]Gaskell J,Mullen A L.(2006)Women in Teaching:Participation,Power and Possibility.In Christine Skelton,BeckyFrancis and Lisa Smulyan(eds.)The SAGE Hand-book ofGender and Education.454~464.
[5]Shakeshaft C.(2006)Gender a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In Christine Skelton,Becky Francis and LisaSmulyan(eds.)The SAGE Handbook ofGender and Edu-cation.499.
[6]Weiler K.CountrySchool Women:Teachingin the Califor-nia Countryside,1850~1950.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8.
[7][10]Weiler K.Reflections on Writing a History of WomenTeachers.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7,67(4):635~657.
[8]Rousmaniere K.(1999)Where HaleyStood:Margaret Ha-ley,Teacher’s Work,and the Problem of Teacher Identity.In Sue Middleton and Kathleen Weiler(eds.)TellingWomen’s Lives:Narrative Inquiries in the History of Women's Education.149.
[9]Coffman L.The Social Composition ofthe TeachingPopul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11.
[12][15]Dillabough J(.2006)'Education Feminism(s)'Gen-der Theoryand Social Thought:IlluminatingMoments andCritical Impasses In Christine Skelton,Becky Francis andLisa Smulyan(eds.)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Education.55,57.
[13]Labree D F.The Makingofan American High School:TheCredentials Market and the Central High School ofPhiladelphia,1838~1939.New Haven,CT,USA:YaleUniversityPress,1992.
女性教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虹口区迅行中学、宏星小学,杨浦区昆明学校(中小学部)、新大桥中学女性教师符合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者125例,年龄为20~50岁,均经钼靶X线摄片或B超等确诊为乳腺增生病。将其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63例和中年组(≥35岁)62例,青年组内又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6~34岁,平均28.97±3.06岁,病程4~48个月,平均29.00±2.70个月;对照组年龄25~34岁,平均30.00±3.30岁,病程6~54个月,平均28.93±2.0个月。中年组内亦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年龄35~49岁,平均39.48±3.93岁,病程23~120个月,平均64.47±5.85个月;对照组年龄35~50岁,平均40.13±3.94岁,病程28~144个月,平均66.97±3.90个月。两年龄组内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乳房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健康宣教与生活、情志和饮食指导,例如:为避免发病因素,40岁以下女性应每年定期医院检查,40岁以上女性每半年定期医院检查,每月定期自我乳房检查,以及健康饮食、合理锻炼、适时婚育等健康常识;并免费发放印制的乳腺疾病防治知识手册。两年龄组内的治疗组则在常规宣教基础上教授其揉散按摩操,其操作包括抹推、摩搓、揉拿、托颤、指击等5部动作:①抹推。患者取坐位,左手托乳,右手四指从乳房外上、外下缘向乳头方向抹推3遍;右手托乳,左手四指从乳房内上、内下缘向乳头方向抹推3遍;右手托乳,左手四指从乳房外上、外下缘向乳头方向抹推3遍;左手托乳,右手四指从乳房内上、内下缘向乳头方向抹推3遍。②摩搓。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张开,将手掌贴近皮肤,以乳头为中心环摩乳房10圈;双手交错,用手掌搓胁肋10下。③揉拿。拇指和食指揉拿对侧乳房肿块;无肿块者,揉拿乳房,方向由乳房内侧渐至腋窝处。④托颤。双手托住乳房,抖颤乳房30下。⑤指击:四指指尖轻击对侧乳房,以乳晕为中心,环状叩击5遍。每天施行1次,每次约10min,月经期间停用。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经周期后回访。
1.3 观察指标
1.3.1 乳房病情积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乳房肿块积分、伴随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具体见表1、表2。
1.3.2 总体疗效
结合上述指标评分,拟定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率≥90%;显效: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率为70%~89%;有效: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率为30%~69%;无效: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率<30%。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3.3 心理状况
于治疗前后均采用SAS、SDS量表[3]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改善情况,得分越高表示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乳房病情积分
2.1.1 乳房疼痛积分
治疗前,两年龄组及其内的两组患者乳房疼痛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年龄组内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乳房疼痛积分比较,青年组均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与中年组比较,③P<0.05
2.1.2 肿块硬度评分
治疗前,两年龄组及其内的两组患者肿块硬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95)。治疗后,两年龄组内两组患者的肿块硬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肿块硬度评分比较,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1.3 肿块范围评分
治疗前,两年龄组及其内的两组患者肿块范围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患者的肿块范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肿块范围评分比较,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1.4 肿块大小评分
治疗前,两年龄组及其内的两组患者肿块大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年龄组内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肿块大小评分比较,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 伴随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年龄组及其内的两组患者伴随症状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年龄组内两组患者的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伴随症状积分比较,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7。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心理状况
治疗前,两年龄组及其内的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年龄组内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SDS评分、S AS评分比较,S 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DS评分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8。
2.4 总体疗效
治疗后,两年龄组内两组患者的改善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年龄组间的治疗组、对照组改善率、总有效率比较,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9。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与中年组比较,③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揉散按摩操是在中医学“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主疏泄”、“通则不痛”等理论指导下,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手代药、以指代针的一种中医外治法。中小学女性教师工作压力大,课业繁忙,无时间就诊,恰符合揉散按摩操的适应人群。
本套揉散按摩操源于推拿学科。推拿学是一门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学。通过手法的作用,可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活血化瘀、疏筋通络、理筋整复。结合现代研究[4,5,6],推拿具有镇痛、消肿、欢愉情志等三大作用,揉散按摩操正是根据这些特点编排手法。
课题组前期研究曾运用揉散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起[7,8],已证实揉散手法对乳腺肿块及疼痛的治疗有一定作用。本研究在原有手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消块为治疗大法。
3.1 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各区组(青年组与中年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年龄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各组别(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经揉散按摩操治疗乳腺增生病和保健教育后注重生活调摄均能对乳腺增生病有一定预防作用;而揉散按摩操对青年及中年乳腺增生病患者的肿块、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保健教育者,但年龄对最终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3.2 乳房疼痛积分
各区组(青年组与中年组)内比较疼痛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优于对照组;各组别(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治疗组对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揉散按摩操在镇痛方面的有明显优势,而青年组镇痛作用优于中年组的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乳房不适主要在于胸部的胀痛满闷。推拿[9]不仅可防止乳房因分泌如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等激素引起紊乱,也使大脑和脊髓产生了强力抑痛物质内啡肽;当揉拿摩搓时,揉搓感和痛觉同时产生,疼痛感不易传导,也可以说是阻断了痛觉神经等粗神经纤维传导,抑制了细神经纤维传导的疼痛感,降低疼痛反射。乳房舒适度取决于患者主观意识,首先需缓解患者紧张情绪[10]。揉散按摩操以抹推手法,轻柔作用于乳房局部,可促进乳房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内循环,解痉通利,行气止痛;同时配合托颤手法,缓解压力,松解肌肉紧张度,反复托举颤动可促进萎缩肌肉张力恢复,也可消除组织肿胀和肌肉酸胀、挛痛感等。在反复多次按摩乳房后,可使自己更了解乳房的构造,与自我乳房关系更亲密,也能及早发现乳房问题、及早就医、及早治疗。
3.3 乳房肿块积分
各区组(青年组与中年组)肿块硬度、肿块范围、肿块大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年龄对肿块积分治疗效果均无明显影响;各组别(治疗组与对照组)肿块硬度、范围、大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治疗组对肿块硬度、范围、大小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揉散按摩操在预防保健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肿块方面有一定疗效。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肿块多为局部气血凝滞,痰浊、瘀血交结于乳中而成。肝气不疏,肝经受阻,气滞则血瘀[11],肝郁伤脾,脾主运化,运化不利乃生痰湿,气滞血瘀挟痰积阻于乳络,久郁乃成癖。揉散按摩操中的摩搓手法可改善乳房局部组织营养,恢复乳腺组织功能,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内环境。摩法及搓法可促进血液循环,使乳房组织中产生的组织胺和乙酰胆碱进入血液,扩张血管,以修复并再生组织。在轻柔揉拿、规律摩搓过程中,乳房皮肤的衰老细胞脱落、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得以畅通,也增加了皮肤光泽和弹性;血液流速加快,组织新生得到加速;摩搓手法配合揉拿作用于局部肿块,可使瘀血流行,瘀结疏散。
3.4 心理状况
各区组(青年组与中年组)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S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随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年龄对抑郁症状及情绪变化、月经不规律、腰膝酸软、两胁胀满、瘀血内停等全身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均无明显影响,而青年组焦虑状况改善优于中年组。各组别(治疗组与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治疗组对抑郁及焦虑情绪、全身伴随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合临床说明坚持揉散保健操可调畅情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高知女性工作繁忙、身份多重、在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心理异常,故易劳心伤神,日久则致心气耗伤,心血瘀阻[12]。通过揉散按摩操手法,可疏通乳房乳络,运行失调气血、机体功能乃至调整精神情志,使阴阳整体得以平衡。女子乳头疏肝,乳房属胃,乳房两侧及胁肋部皆属足厥阴肝经分布,摩搓手法即作用于肝胆两经,调泄肝气,疏通瘀结。《登真秘决》曰:“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摩肾堂,令热……自然饮食消化,百脉流通,五脏安和。”揉散按摩操不仅直接作用于乳房,还能起到疏肝通络、解郁除烦的作用;肝脉疏泄畅通,则情志得畅。一周多次进行揉散按摩操,无论是治疗保健作用还是在心理疏导方面皆有作用。揉散按摩操的反复操作,使患者自我加强乳房保健的信号增强,同时给自我忙碌的生活提供放松的方式,简单的操作在熟练后无需思考,搭配舒缓柔美的音乐可形成简易的反射系统。
3.5 小结
揉散按摩操以揉拿肿块之“揉”法,与抹推摩搓之“散”法合而用之,结合托颤、指击等宽胸疏肝解郁等手法,以疏通气机,调节患者情绪;另外,临床上还需在心理、生活调摄上给予患者疏导和沟通,以辅助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揉散按摩操的课题由多年临床经验所得,曾作为国家级适宜技术在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上进行推广,如今改良后更希望能在临床上为寻求防治乳腺病“简、便、廉、验”的自我保健方法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观察揉散按摩操在中小学女性教师乳腺增生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中小学女性教师乳腺增生病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63例)和中年组(≥35岁,62例),两年龄组又再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房保健宣教,治疗组则在宣教基础上教授揉散按摩操,嘱其每日1次自我按摩,3个月经周期后回访,观察患者乳房疼痛积分、乳房肿块积分、伴随症状积分、抑郁及焦虑情志积分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青年组、中年组中的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年龄组总疗效比较、肿块积分、SDS评分、伴随症状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治疗后乳房疼痛积分、SAS评分均优于中年组(P<0.05)。结论:揉散按摩操可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乳房疼痛症状,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且青年患者疗效更佳,是改善乳腺增生病肿块的有效方法。
女性教师 篇10
广东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 将在省内进行试点, 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 一股围绕“女性教育”是否该提倡的争论之风便席卷而来, 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 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 女性教育成为各界人士主要讨论的焦点。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群体有偏见的阴谋, 还是关爱女性, 尊重女性的善举?女性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女性的独立意识、提高女性的“四自”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价值观, 还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女德”特色;是提倡性别教育, 还是公民教育?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 女性教育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 只不过历史车轮转到今天, 历经古代女性奴化的附属地位、近代女性解放的“觉醒”运动、当今社会呼吁的“男女平等”三大阶段, 其本质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让身为女性的笔者深感这段历史变革的艰难与时代进步的伟大。诚然, 这些社会现象反映出的问题也表明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但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所能承担的任务, 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参与。尽管女性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 但以往的探讨还远不够透彻, 比如要不要开展女性教育, 女性教育教什么, 怎么教, 未来出路在哪。我们有太多的问题, 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女性教师 篇11
劳拉·穆尔维批评视野的根基在于: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依托阉割女性而建构自身与男性菲勒斯的指称女性欲望的矛盾, 在父权制中女性作为意义的承担者而被男性视为耽于幻想的存在, 由此好莱坞电影所形成的风格是一种符合父权制或主流意识形态中的色情编码单元, 电影机器的固置与黑色演播厅正是展示一个“观看癖”在与对象分离中的欲望投射, 而这过程所凸显的另一端则是类似拉康所谓镜像阶段主体于“我/他”“他/我”的“误识”中将镜像“他者”指认自我的迷恋, 也即观众将银幕“他者”指认为“自我”这一想象性的建构与迷恋。当然这种观众 (被限定于男性) 在迷恋女性却面临着阉割女性的恐惧与叙事性的分割。由此, 叙事中多以影片内主动男性建构被主动的女性的色情编码单元而诱使观众与影片内男主角的视线合一 (A段) , 处在支配地位影片内的男主角 (观众观看的承担者) 借助于各种技巧 (诸如大景深、人物动作) 建构主体镜像内幻觉的舞台空间 (B段) , 在A段与B段由此构成一个男性沉迷于女性欲望与耽于幻想空间中实现对女性统配与占有的张力 (C段) , 这种张力存在观看癖男性在隔开的距离内对女性的欲望与在叙事段落演进中被男性占有后女性性感面的消失之间。在过于耽溺于女性欲望幻觉的同时主体男性也被指称为一种无意识中被阉割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的逃脱被劳氏界定为两种途径:将有罪对象的女性贬值惩罚将其去神秘化与用恋物对象替代阉割。
由此看劳拉·穆尔维在此窥破了主流商业电影中用控制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所剪裁的一个欲望单元, 却留下了女性观众在此系统中所持有的心理结构并界定了被后来者所填充的空缺。玛丽·安·多恩在《电影与装扮:一种关于女性观众的理论》中对弗氏关于女孩止于“父法”或“错位”及女性观众观影中主体性的建构等做了延伸思考。弗洛伊德在海涅《北海集》撷取“象形文字女帽中的头”一段喻指女性特质的谜或不可言说的“他者性”, 而多恩却指出此即“言说女人而凸显男性的意义”或类镜像效果的某种女性“装扮”, 象形文字“语义化合价”具有表意语言不可对匮乏理解的女性传达先在意义与符号 (能指) 、参照物 (所指) 缺少的必要区隔与距离间的矛盾性, 麦茨所指称的窥淫癖是一个在距离的区隔或裂隙中对缺席客体的无休止追求 (这被穆尔维所借以指称男性) , 男性关于性别差异的知识被界定为被阉割威胁与对先前所见女性器官回溯性产生的可见性、可知性的区隔, 而对女性则呈现为所见与所知的同时在场导致了自我与图像的“过度在场” (over-presence) 或拜物的不可能, 对女性来说能指的要素不能从身体分离或超出话语结构 (也即匮乏与欲望的不可能产生) , 这种欲望的生成只可被所谓的“易装癖”所建构。而装扮则成为“反易装癖”或反父权制女性被决定的意象性的再生产的女性特质的过度凸显, 男性所固有的统配性主体地位被打破而产生某种混乱, 当影片对某一男性视野所反感的某种“陈词滥调”进行女性视野的非间断的凝视, 所凸显得只是融合在电影叙事中对女性凝视的陷害或欲望的空虚, 观众的快感只是建构在女性凝视最终被戏谑的“笑话”, 而画面内被笑话者 (女性) 作为一种缺乏只有作为男性第三者的在场才能完成笑话接受者的快感。
穆尔维将男性观众对镜像内男性主角视为“自我”影像的迷恋或将女性贬值、变为男性恋物的对象以消除男性的焦虑的疑惑, 而多恩则将女性观众设置为一个“过度认同的受虐”与“接受自己成为欲望客体的自恋, 并以最激进的那个方式占用那个图像”的双重位置。他们都设定了一个背负在商业资本中的色情单元与女性被建构的单元, 或者将文本解读设定在一个男/女、建构/被建构、主动/被动所呈现的“二项对立”这一阐释空间。而她们所设定的女性这一匮乏正是被作为一个整体受众所具有的人文结构的空缺, 一个充斥于工业商品逻辑或现代性某种意义终结后的被结构因素。
由此看“女性主义”文本始终被限定于精神分析层面的“看”与“被看”的双重结构中, 关于“看”与“被看”牵涉的是叙述视角问题, 弗朗索瓦·若斯特曾将视角问题分成三类所知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三部分, 电影叙事学所关注的是结构与功能的问题, 换言之, 则是陈述与话语的问题, 影片的场面调度、镜头运动、灯光等呈现的是作为形势要素的话语, 这只是影片的表面, 而真正的内涵层或隐藏在故事背后的隐形话语的“陈述者”。
这种理论却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女性作为男性意义上的被界定性的局限, 女性在很多所谓“女性电影”文本中已不再成为单一的“性”的耽想, 这里面一方面可能被界定着意识形态因素, 类如第四代导演作品无以通例的将“性”与“政治”实现着潜在的互换, 女性成为文革时代梦魇回忆的一种最好的道德与理想寄托者。弗朗·若斯特在《电影话语与叙事:两种考察问题的方式》中指出:一部影片重要的不是界定诸形式要素表面的话语单元而是潜在、隐含的话语陈述方式, 这些通过文本细读所撷取的潜在话语机制有视角阐述与文本编辑方式共同支配的。由此许多所谓女性主义文本中通常被灌注了意识形态等在内的多元文化意义。
另外, 透过语言学巴特的理论, 巴特认为由音素、词素与句子间存在着层级的意义产生机制, 追溯文本本身的意义应于更高的层级进行解析, 所有叙事由功能 (分配性的、纵聚合式的) 和指示符号 (综合性的、组合式的) 所建构, 功能被细分为核心功能与催化功能, 指示符号由标志和信息构成。指示性符号不能在功能层阐释而只能依托行动层与叙述层才能理解, 行动只能通过话语的描述或通过语言层才能彰显意义, 语言层又必然关涉一种叙述者的话语讲述形态或方式。这进一步揭示了除画面、声音语言能指所指向意义的多元性。
透过本文, 我们可以剖析女性文本意义本身所存在的局限, 当然如上所阐释只是涉及叙事学与语言学的角度, 对于女性文本的意义应该更加趋向文本阐释多元性。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女性教师】推荐阅读: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05-20
女性健康与女性保险06-16
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论文07-17
女性法律07-15
女性技术10-20
女性运动05-09
女性艺术05-14
女性特点05-22
高危女性05-23
三个女性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