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书写(共9篇)
女性书写 篇1
1 Introduc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heroine’s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Lessing’s female consciousness,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revious people and the form of the tex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 of the text,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the role that the author’s gender consciousness plays, and the problem the author wants to explain by use of this text.The study of this paper displays that The Golden Notebook is a typical female text and Lessing is a feminist writer.Lessing has remained strong after the creation of unique writing style and subject pluralism.
The Golden Notebook describes the actual living condition of free female in such an era in which their faith has collapsed.Lessing truly shows the heroine’s nervous breakdown by use of text to display free women’s new image in front of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world.Lessing makes the most conscious and detailed expression about free females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females.
2 Doris Lessing’s Feminist Conceptions
2.1 Literary tradition of British feminism
With the rising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s were also booming.Britain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female literature, so the feminist movements were the extension of feminist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fields in the cultural aspect.The great British woman writer Woolf uses the lyrical and relievable language and the struc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which is full of melody and musical elements instead of the rigorous structure and language of male writers’works.Woolf establishes women writing tradition and put theory to practice.From her on, women writers inherit and transcend along the writing tradition created by her.
2.2 Formation of Lessing’s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e 1960s, Conscious awakening of women and oppression of social reality made many women feel depressed even angry.The war between women and men was brewing and Doris Lessing’s creation was just in time.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displayed in The Golden Notebook result from the writer’s thoughts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 besides Lessing’s concerns for women’s destiny.Lessing is the product of her era, who is twisted by ethnic and class contradictions.Most of the women under the description of Lessing are free intellectual women, who value their independence, freedom, character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elf-worth.
Lessing has made deep exploration into the problems of women’s situation.In the feminist problems, she goes further than contemporary writers.She is opposed to the feminist theory advocating the opposite route between two genders.Only i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genders is harmonious can we realize the ideal of equality in the whole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3 Doris Lessing’s Female Writing Narrative in The Golden Notebook
3.1 Hypertext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specific writing form, Lessing breaks through traditional time sequence by using the form of notebooks.This is so-called hypertext narrative structure.As a hypertext model, the text of this novel consists of two layers.One is the external narrative layer,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lives of free women.It narrates Anna’s life in London after she has obtained spiritual integration from the third-person omnipresent perspective.The other narrative layer is the core and also the main body of the novel, which is composed of Anna’s five-color-notebooks.It records Anna’s reflection on her political life, writing career and marriage from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The four-color notebooks of yellow, blue, red and black were united into a golden notebook, which is the symbol of Anna’s personality shift from breakdown to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e notebooks, Anna often retreats to her own created world, but the real writer always reminds readers that she is writing novels and the fabrication of them is to deny the real imitation.
3.2 Nonlinear plot structure
In The Golden Notebook, Lessing uses montage and illusion creation methods to produce a kind of irrational discourse effect.Lessing uses montage and illusion creation methods to produce a kind of irrational discourse effect.In Anna’s notebooks, there is no time sequence.Some of the records are Anna’s momentary thoughts.The time sequence is not important any more, the time schedule is replaced by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changes.In the main body of The Golden Notebook, The aspects of female discourse, hypertext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nonlinear plot structure all break down single perspective, rational language and linear plot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text.
4 Doris Lessing’s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e Gold-en Notebook
4.1 Doris Lessing’s exploration of female politics and love
The free women represented by Anna are no longer the women who are constrained by love life of marriage, but women in the new era who pursue the realization of self-identity and self-value.They seek an ideal free state, possessing external and inner freedom at the same time.However, in a world where patriarchal culture is still dominant and in a society where is collapsing and split, they will inevitably suffer from failing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selfconsciousness.Firstly, they suffer from the disappointment in politics.
4.2 Doris Lessing’s self-examination on the living predica-ment of free females
In The Golden Notebook, Lessing shows us the true and unique inner feelings of a free woman through the textual form.The discussion of Anna concentrates on Lessing’s thoughts for the living predicament of the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 women after awakening.Self-examination is the essential methods for self-rescue.In Anna’s diary, a great number of articles record the inner experience, what’s more, record her own fierce inner conflict process.Lessing expresses women’s true experience as mothers.Woman is not a physical object but a new female image with ego consciousness.
While traditional women think that the state of free women is not decent, they don't think free women are forerunners of women’s liberation and the example they can follow.They even consider free women as their own threat.
Secondly, one of the reasons why women are trapped in predicament is that they measure or make choice of men according to women’s standard blindly.
4.3 Doris Lessing’s conceptions of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exes—cooper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Lessing expresses her women thoughts through the concerns about women’s destiny.Lessing pursues the independence of women and hopes that women can obtain the same life as men.Political life is only part of women’s life.Lessi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Lessing devotes herself to conceiving of a harmonious, equal and free society between people especially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rough Anna’s discussion.Under Lessing’s writing, she constructs a new mode of equality between genders—Anna and Sol’s mode.
In the 1960s, the feminist movements were most fierce.Lessing saw that women liberation can’t depart from men’s support.Coope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isexual wars, more and more theorists gradually realize the status of men in women’s liberation.They also realize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 between gender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onfrontation.
5 Conclusion
Lessing is a well-known British contemporary women writer in the 20thcentury and she ha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British literature.The study of the writer and her works is conductiv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oughts of her and the artistic value of her works.On the one hand, the writer tries a uniqu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Golden Notebook, just as narrative theory says:it is methods that create meaning possibility.This structure provides various explanations and reading space for works, such as explanation on dream, significance on sociology, the writer’s living and so on.On the other hand, The Golden Notebook shapes free women’s image represented by Anna, depicts their confusion and living plight, and shows that the spirit of a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 women is hard to be converted.This exploration of Lessing is of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It is safe to say that it is Doris Lessing who creates the source of the sea depict intellectual women.There are rich and vast connotations in this works, so there is broader research space in it.
摘要: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 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 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 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 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女性书写,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Carey, John L.Art and Reality in The Golden Noteboook[J].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973 (14) :437-456.
[2]Fromm, Erich.Escape from Freedom[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41.
[3]黎会华.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29.
[4]刘林海.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5]孙旭.重构女性主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王丽丽.从《简·萨默斯的日记》看多丽丝·莱辛的生命哲学观[J].当代外国文学, 2005 (3) :35-39.
论《伤逝》的女性主体意识书写 篇2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男权话语 主体意识
[Abstract] The Regret for the Past, by a unique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narrative framework, showed the feminine figures in the male,and hinted the respective weaknesses in the traditional male-centered society that women run away from the family to establish their subject of self-consciousness. The tragedy of the novel inplicated the Hidden Narrative Discourse,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 was limited by the condition of male chauvinism,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ustoms.
[Key words] feminismthe Male Discourse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伤逝》以男性的叙事视角表现了女性个体意识觉醒中的不彻底性,通过对特定时期社会历史对于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局限和约束的揭露,表达了鲁迅对于反抗社会和反抗个体自身的绝望意识。
一、女性意识觉醒与男权话语的历史冲突
在传统中国的女性意识规范中这种主体自动权,因为历史环境的局限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和制约。《伤逝》的主旨是为了充分暴露当时中国社会主张自由恋爱和结婚的思潮的社会局限性。作为女性的子君,为了她心中的爱情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庭来到了涓生的身旁,并与之建立了一个家庭(虽说这个家庭并未得到当是社会的认可)。“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为了心中的爱,子君是大无畏的。她对“路人的讥笑、猥亵和轻蔑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这与涓生的“全身有点瑟缩”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然而这样坚定果敢的爱情,遭遇到两个人同居后却遭遇到了更为惨淡的结局,当爱已经不存在时,涓生不愿意回他们那小屋日日对着子君,他甚至想到“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里“突然想到她的死”,一种可能是涓生预感到他们离异后子君的结果,另一种可能是涓生潜意识心理的“突然”显现,他希望子君死掉,自己才能得以解脱。所以当最后子君知道了两人之间“爱已经并不存在时”,不得不黯然离开她与涓生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小屋,回到她旧式的家庭里,郁郁而终。
事实上涓生对子君的美好和勇敢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是他自身的一种想像式幻像。对来涓生来说,同居之前的子君是他的一个被启蒙者。他给她讲“家庭专治,打破旧习惯”等一些“五四”时代的流行观念,“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子君在他眼中是个被启蒙者,一个乖觉的听众,一个有希望被拯救的对象,他为子君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而狂喜,而发出感叹,“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也从子君不敢看雪莱的半身像感觉到她“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在涓生的意识中,子君一直是他的观照和俯视的对象,他一厢情愿地以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标准去审视子君,规范子君,设想子君。实际上他并没有了解真正的子君,也没有试图去了解她,体现出一种男权话语体系对子君的规范和束缚。因而他们的爱缺乏了牢固的情感基础,各自所爱的人只是自己主观想像出来的幻像。所以在两人同居后,涓生会觉得子君已完全失去了他原先想象美丽与“勇敢”,变得浅薄和平庸起来,爱也在这种平庸和日渐困顿的生活现实面前消失。
当与涓生的爱情已经不存在时,那个坚定为了追求女性个体意识中的自由恋爱精神的女子,婚姻自由是她追求个体自由和女性意识的第一步,但她也仅仅停在了那一步,婚姻成为她主体意识的唯一支柱。选择换句话来说,她从旧家庭中的男权家长制中逃离了出来,但依旧又不可避免的返回到一种新的形式下的男权话语制约中。传统中国的女性意识规范中这种主体自动权,因为历史环境的局限和制约,而显得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婚后的子君自动放弃就学,全心做起一个知足的家庭主妇,疲于为一些日常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计较,渐渐也拉远了与涓生的平等对话地位,涓生渐渐开始失去了恋爱时与子君相处的美好印象。
子君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有其局限性的,这种片面的为争取女性主体婚姻自由的个体意识,在遭遇到婚姻失败后,使得她最后不可避免地走上自我毁灭的悲剧性结局。子君的死,一方面是由于她女性意识觉醒的不彻底所造成,在她为争取婚姻的独立而主动出走家庭的大胆选择之后,又陷入另一种形式的男权话语所束缚和制约,成为个体意识觉醒和追求主体精神独立的婚姻牺牲品。
二、女性主体意识与女性自我认知的历史冲突
女性主体意识包含着性别又超越了性别内涵的价值追求理念,并强调女性的个人价值理念的追求和主体的价值观形成。《伤逝》塑造了 “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一对青年男女形象,他们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
子君作为小说文本中的一位处于缺席状态的叙事者,其形象的构建全部依赖于涓生的叙述来实现。“涓生手记”正是涓生在以一种貌似被动的姿态在叙述了他在他们同居后慢慢消减了对子君爱的理由,以一种男性视觉看待女性婚姻前后的思想意识和生活面貌的差异。透过子君之死的结局,不难看出他们由相爱到离异的情感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涓生看来,子君的变化已经由一个敢于在“讥笑”、“狠袭与轻蔑”的眼光中骄傲地走去,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勇敢的现代女性变成了一个沉醉于家庭日常琐事的庸俗的家庭妇女。婚后的子君终日奔波于“油鸡”与“阿随”之间,并在与官太太的明争暗斗中满足女人的一点可怜又可卑的小小的自尊,而在涓生失业后,当两人生活面临“经济危机”时子君又表现得那么颓唐与怯弱,不能给涓生一些鼓励,在涓生看来,子君作为一名婚后庸俗的家庭主妇早已经忘却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她也不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主动地参与并履行自己的社会历史责任,强调女性主体要有参与人类社会改造过程中各项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主动意识,同时它也不否认女性作为一个独特主体群所具有的自身局限性,女性主体意识倡导女性群体应该将这种个体的人的能动性和个体的女性所具有的局限性进行综合,并以这种独特的个体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独特体验,去实现自己社会生存的价值和人生需求。很显然子君是个骨子里没有多少现代性可言的弱女子,她貌似现代的勇敢的自由恋爱只不过是当时“五四”的一个流行观念的产物。实际上,她是“嫁”给了一种观念。她对涓生“语声”的迷惑与沉醉,表明她把涓生视为一个观念的化身。她爱涓生,近乎崇拜他。她以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正如涓生所言道“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也正在于这种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带给她悲剧性的结局。尽管子君部分地挣脱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羁绊,其悲剧的产生也不乏一些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原因,但她对爱的彻底依赖,并不具有现代性爱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子君成了“爱”的奴隶和牺牲品。
三、悲剧冲突里反抗绝望的主体声音
小说中子君与涓生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断然走出旧式家庭。这种个体对于社会的反抗,是当时“五四”时期勇敢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对整个传统社会体制所采取的一种普遍反抗姿态。但是鲁迅在小说里更是揭示了一种对个体自身的一种反抗。《伤逝》以一种反讽的抒情笔触,揭示了个体反抗社会所具有的一种局限性,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反抗绝望的双重主题。子君在选择同居前是有着无限的勇气,也正是因为她的那句充满反抗和追求意识的话“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权力干涉我”,而给了怯懦的涓生无限的勇气。但是同居后,子君追求独立的精神并没有坚持下去,似乎只是一时的激情,她对于未来没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而在不自觉中成为社会传统势力和男权中心思想的俘虏。始终要捶着别人的衣角走路,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依附于男人,靠男人的供养来生活,一旦丈夫自身难保,又不能从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女性依附与男性的绝对封闭里走出来,两人最后爱情的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经济打击逼近涓生和子君的生活时,如果他们能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携手同行,如同追求自由爱情时那样勇敢地面对生活,就有可能激起新的力量,最终渡过生活的难关。可是,在经济的打击还没有彻底到来之前,由于精神的隔膜和虚空,他们的爱情自身热力已经开始降低和消散了。即使没有经济的压力,他们也一定要相互失望和空虚。当他们奋不顾身、无畏地反抗封建传统,终于得到理想中的爱情时,却再也没有什么新的追求来“更新”这原有的爱情,而这“凝固”了的爱情本身却又无法唤起他们的新精神,他们爱情生活的全部“乐趣”,“只是在灯下对坐的怀旧潭中”,去回味自己壮怀激烈、叱咤风云的那段有理想的生活,而摆在两人眼前的现实生活,却又无不摧毁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两个人不得不为了温饱而四处奔走忙碌,同居后的生活让涓生渐渐消失了对子君原有的那份爱,认为她不过是个平凡而庸俗的女人。而在子君看来,争取个体婚姻自由解放的理想既已实现,她就要倾注全力来维护。她的幸福观是保持既得的利益,是宁静的生活,而不是热情的进取。个体反抗的局限性使得这种反抗本身充满着一种绝望和忧伤的悲剧性宿命,最终涓生冷漠地向子君宣布“不爱”的事实,无情地将子君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鲁迅小说的最终指向都是“绝望的反抗”,而这种反抗不仅是对于社会,而且更多的成分是来自于对人自身的反抗。对于启蒙思想的社会影响的质疑和失望,使他们陷入了一种更具有历史悲剧性的孤独感和虚无感中,这深深地折磨着现代知识者们。《伤逝》全文所要表现的重心不在那失败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明确意识到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以后”,他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不说”出爱情已不存在的真相,即是“安于虚伪”;“说”出,则意识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而且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与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犯罪感的“两难”,正是体现出作家对于自我反抗与特定社会历史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一种痛苦的自我诘难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钱理君、王得后编.鲁迅小说全编[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2) 许志英、倪婷婷.五.四:人的文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3] 朱正.鲁迅传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 鲁迅全集[M].第1卷、第10卷、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 茅盾.鲁迅论[M]、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6]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汪晖.旧影与新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版
作者简介:
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篇3
在《生死场》中, 作者描述的对象不是某一个女性, 而是包括老、中、青、幼在内的整个女性群体, 揭示了她们生、婚、产、病、老、死的全部人生旅程和在这一旅程中的痛苦挣扎。在此旅程中, 女性躯体是“生”与“死”的主要场所, “生”, 指生育, 它象征着肢体进裂, 血肉模糊的母体;“死”也指向一个与之相关的血淋淋的现实, 让人目睹肉体的惊悚的变质和毁形。身体的挣扎随着女性的诞生拉开序幕, 然而死亡并不是终点, 相反, 让女性越发走向冥冥之中的荒凉。
一.女性与生育
自古以来生育便是一场殊死的搏斗,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 女人的生产, 就是女人的生死场。萧红认为“生”是一种超乎死亡的痛苦, 这痛苦又是作品中一切生育年龄的女人来承担和领受的。于是萧红在《生死场》里将其称之为“刑罚的日子”, 李二婶、麻面婆、王大姑娘、五姑姑的姐姐、金枝、都经历过“刑罚的日子”, 她们分娩伴随的惨叫和撕裂足以让人掩目、不忍卒读……
其中, 萧红对五姑姑的姐姐生产过程, 可谓浓墨重彩, 宛若一出另类惊悚剧, 因为太恐怖太疯狂又可笑可悲。从黄昏到天亮, 女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家人已经开始预备葬衣。在萧红关照下, 边塞荒蛮的农村根本没有怜香惜玉可言, 彻夜不归的丈夫面对生产的妻子竟然暴力相对, “一看到妻子生产就反对”, 借酒装疯冲进来, 用长烟袋掷向她、将一大盆水泼向她。“大肚子的女人, 仍涨着肚皮, 带着满身冷水无言的坐在那里。她几乎一动不敢动, 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产婆强推着她走走, “她的腿颤颤得可怜。患着病的马一般, 倒了下来”。就在大家都以为她必死无疑、拖着她站起来时, 孩子掉了下来当场死亡, “女人横在血光中, 用肉体来浸着血。”萧红蚀骨地描写女性生育的惨状, 是试图印证“父权制文化秩序中身体作为女性的象征, 被损害被摆布, 然而却未被承认。身体这一万物和社会发展永恒的源头被置于历史文化和社会之外。”
生育必然会与性经历、女性的身体相关。萧红笔下的金枝便是《生死场》中女性身体被摆布、被损害的典型代表, 同时, 她把男性无法理解的女性身体感受写进了作品:正值青春年华的农村姑娘自有了性经历后立刻就收到了“惩罚”, 未婚却倒霉地怀孕了。怀孕给这位善良又单纯的姑娘带来的并不是为人母的幸福感受, 而是无比的羞愧和不安, 甚至是恐惧和厌恶。她忍受着人们流言蜚语:“上河沿去跟男人, 没羞的, 男人扯开她的裤子!那丫头也算完了!”非法胎儿的出现犹如暴力疾病等对身体构成了威胁和伤害, 如此痛苦的处境让她开始憎恨自己的身体, 厌恶自己身体的变化。当她确信自己怀孕的那一刻, “她的心立刻发呕一般颤栗起来, 她被恐怖把握着了。”肚里的硬块让她失了魂, 子宫成了滋生“怪物”的温床。金枝像得了病一样变成纸片人, 仿佛是米田上的稻草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损害使她厌恶一切美好的东西:她膝头上自由交配的一对蝴蝶在金枝眼中竟是“邪恶的虫子”。显然, 金枝被男权中心的农村社会制约着她的身体, 而失去贞节的她只能麻木地接受刑罚的日子。越轨的萧红描绘了被毁灭的金枝, 她拒绝了男性写描绘了被毁灭的金枝, 她拒绝了男性写作中对女人的容貌的美化, 对身体负面特征的掩盖, 并书写着被误解的禁忌———女性的真正的形体、生育。她选择回归女性真实的躯体与情感, 诉说女性在严酷的生存现实中遭遇到灵与肉的折磨, 生与死的痛苦挣扎。
二.女性与死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萧红当属特例, 没有一个作家能像她那般感受、思考并描写着女性之死。在她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死亡, 而直接描写死亡的记录, 竟然都是女性, 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女性之死。比比皆是、血淋淋的事例, 构成了血泪斑斑的女性凄苦画卷, 是当时社会真实形态和人间真实生活图景的缩影, 是社会弱势群体, 尤其是农村女性的典型化与艺术再现。
月英便是小说中女性身体被疾病困扰而惨遭变形的典型例子。这位曾被誉为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 拥有多情的眼睛, 让接触她的人们“好比落到绵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 又温婉可人“从没听她高声吵嚷”。然自从婚后病瘫, 一切美好的“都完全消失了”。当丈夫发现“请神, 烧香”, “跑到土地庙前索药”是毫无效果 (也不可能有效) 以后, 丈夫便开始骂她、打他、折磨她、遗弃她、直至她的臀下腐烂、生蛆!污秽的排泄物浸满了盘骨, 她的身体“变成小虫们的洞穴”。她的眼睛是绿色的, 牙齿也是绿的, 头发像烧焦了, 瘦得不像人形。她像一只被厌弃的“患病的猫儿, 孤独而又绝望……她的腿像两双白色的竹杆平行伸在前面, 她的骨架炕上做成一个直角, 这完全用线条组成的人形, 只有头阔大些, 头在身子上仿佛是一个灯笼挂在杆头。”经过长达一年且生不如死的折磨, 月英彻底的绝望了。“我是个鬼啦!快些死了吧?活埋了我吧!”从鲜活到腐败, 从生到死, 女性不仅失去了健康和美丽, 还失去了人应有的尊严。
死亡场景中最为血腥的莫过于王婆的死。她为了生存先后三次嫁人, 年轻时失去女儿, 年老时儿子又因为当土匪被官府捉去枪毙, 重重打击彻底摧毁了她生活的信心, 最后以自杀结束痛苦悲凄的一生。“她的肚子和胸膛突然增胀, 像是鱼泡似的。她立刻眼睛圆了起来, 像发着电光。她的黑嘴角也动了起来。好像说话, 可是没有说话, 血从口腔直喷, 射了赵三的满单衫。”作者并无嗜丑的嫌疑, 如此描述女性肉体的丑陋, 是在貌似轻松淡漠的叙述背后, 深藏着内心的悲悯与不平, 对女性无声的死亡渗透着血泪的理解与控诉。
在小说的最后, 萧红怅然而又稍带无情冷淡地评判这个小说世界的至高内涵:“在乡村, 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 忙着死……”乡村女人, 真的像牛马一样, “在不知不觉中忙著栽培自己的痛苦。”对于萧红笔下的女性来说,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端点, 中间连接的是琐碎繁杂的生活, 人生的起点是生育的苦难, 人生的终点是死亡的荒凉, 中间连接的是日复一日艰难的求生……
三.结语
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 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 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然而身体的“生”与“死”般挣扎的女性书写似乎长期被国家和民族话语自觉或不自觉地掩埋。本文以为, 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 不是男性文本幻想中的神女尤物, 或者是妖魔化的妒夫魔女, 而是有着女性切身体验的真实生命状态。这里面有她们的切肤之痛, 有磨难与丑陋, 也有欢欣和温情。但是不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她们都能用一种女性式的精神存在方式去对待, 不同于父权文化中的那种充满绝望气息的连根拔起的死亡与终结, 那是一种绵延的和永不断裂的生命之流。在这里, 一切都不是截然对立的, 甚至是生与死也可以相通和穿越, 正如萧红, 她的生命逝去了, 但是她的能量转化为一种女性式的精神永远存在着。
摘要:本文认为西苏等女性主义者身体写作的观点, 在萧红女性写作中, 特别是小说《生死场》中得到典型的体现。文章将从女性与生育、女性与死亡两个方面, 昭示萧红对女性真实生命本原的关注与追问。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女性主义,身体书写
参考文献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月第1版, 第190-194页。
[2][4][5][6][7]萧红:《生死场》, [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第74-77, 31-32, 52-57, 90, 79-80页。
[3]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 [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 第359页
[8]林幸谦:《萧红小说的女体符号与乡土叙述——<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性别论述》[J].《南开学报》, 2004年第2期。
[9]林幸谦:《萧红小说的妊娠母体和病态刻铭——女性叙述和怪诞现实主义书写》[J].《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卞之琳的爱情书写与女性想象 篇4
双性人格(Androgyny,又译为双性同体,雌雄同体)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雌雄同体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在宗教神话和文学艺术等各类文化作品中。现代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具有两性化倾向,每个人都或隐或显地具有某些异性的特质。正如荣格所言,“不管是在男性还是在女性身上,都伏居着一个异性形象”。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卡罗琳·海布伦曾经考察和分析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学中大量的未被注意到的双性人格现象,认为西方文学中存在一条双性人格的暗流。如酒神狄奥尼修斯,悲剧英雄俄狄浦斯,《圣经》中的亚当,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异性双胞胎,以及现代文学中男女作家笔下的女英雄,无不充满双性人格的隐喻色彩。而布鲁斯伯里团体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更是双性人格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在伍尔夫看来,超越或男或女的单向性,实现双性人格写作,才是最佳状态。“在脑子里,男女之间一定先要合作然后创作的艺术才能完成。”通过大量的经典作品分析,海布伦指出,男人/女人、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是两组不同的概念,男人可能兼具女性气质,女人可能兼具男性气质。双性人格要求人们从僵化的男性与女性的性格特质中解放出来,男性不再拘泥于强壮、主动、理智、积极等性别模式,他可以是温柔的;而女性也不再拘泥于软弱、顺服、感情用事等模式中,她可以是积极主动的。只有当人从性别两极化的羁绊之中解脱出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性别角色与行为模式时,男女双性之间才有和解与和谐(Carolyn Heilbrun, Toward a Recognition of Androgyn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3, pp.xi-x)。当然,双性人格不是中性化或无性化,不是消解差异或单向渗透,而是双性间的开放性与对话性,是自由选择的最高完美状态。
根据海布伦的双性人格理论,当男性作家拟为女性的口吻写作时,表明了男性作者潜在的异性冲动,或说男性作者潜藏的女性人格被激发和释放。卞之琳的代拟体同样体现了诗人的这种双性人格意识,一方面是现实中作为真实作者的男性身份,另一方面则是虚拟和想象的叙述者的女性身份,这两重身份相互交织、叠合,构成了诗中叙述者声音的复调意味。诗人自称 “这时期的极大多数诗里的‘我’也可以和‘你’或 ‘他 ’ (‘她’)互换”,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叙述主体超越了单一的性别模式,而兼具“他”与“她”的双性人格色彩。如果依据叶嘉莹的观点,花间词人的“弃妇之怨”其实隐含着他们自身的“逐臣之慨”和“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那么,卞之琳“一个女子说”的声音中同样潜藏着他自身的某种“不能自言之情”,这种不能自言之情才是其女性想象的根本动因。当然,卞之琳生活的时代与古典文人的时代已相去甚远,然而,作为一个敏感多思的现代诗人,卞之琳也有着属于他自己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某种难言之隐,并由此引发了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感和挫败感,随之而来的是对异性身份的幻想与想象。在《装饰集》的女性书写中,诗人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实现了自我情感的救赎与升华。
二
卞之琳诗歌中的女性书写不仅表现在代拟体的叙述方式上,还表现在诗歌意象与场景中。意象往往最容易体现诗人的审美态度与情感意图。《装饰集》中有几个经典的意象符号:“镜子”、“水”、“鱼”,它们通常与具有女性化色彩的场景与氛围相互联系,共同表达着诗人的女性想象。
代拟体的《妆台》和《鱼化石》均以镜子作为核心意象来凝聚女性想象与情思。《妆台》的场景是女子对镜梳妆。诗中的镜子既是起兴之物,又是凝视、沉思和倾诉的对象。“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恼,/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女子(我)在与镜子(你)的凝神对视中,可谓“悄然凝虑,思接千载”。镜子是外物的机械复制(如映照了我的秀眉) ,也是我内心丰富情感的反射(喜悦、甜蜜和娇嗔,如“你真是可恼”、“讨厌”) ,还是我与你亲密无间的关系的印证(我对镜描眉,亦是“给你描两笔秀眉”) ,由此,诗的结尾点出“我完成我以完成你”的主题。在女子的联想、想象和思索中,我与镜子的关系已悄然置换成了我与你的爱情关系,即我与你彼此敞亮,相互实现,正所谓“我完成我以完成你”,这正是镜像关系给予的启示。《鱼化石》同样以镜子来表达女子的爱情理想。“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这句处于全诗的核心位置,也是情感的高潮部分。女子所期待的“我与你”镜像式的爱情通过三组意象具体呈现:我的形体/你的怀抱(“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 、鱼/水(“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鱼/石(“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鱼化为石,从而鱼中有石、石中有鱼,“鱼化石”正是“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的明证。卞诗中的镜子往往在几种场合与情境中出现:第一,女子梳洗、妆扮之时。《妆台》即是典型,《鱼化石》也可以想象成是女子对镜梳妆,瞬间触动情思,于是有“镜子一样地爱我”的感叹。在这一类型的情境中,通过镜子符号,女性第一人称直接表达着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我和爱情关系性的思考。第二,男子“我”等待与女子相见或独自思念女子。这一类诗里,女性人物并不直接出场,但在男性第一人称的叙述和想象中,女性的美好形象得以呈现。几首无题诗即是代表,如《无题二》以 “穿衣镜也怅望”来表达我渴望你到来时的急切、紧张和欣喜。《无题四》用“付一枝镜花”来形容我对你的一份美丽的眷念。再如《旧元夜遐思》中,“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佳节之夜,我以窗为镜,掀帘远望。我既怀人,人亦怀我,远窗亦是镜子,我仿佛看到了你一星灯火里顾盼生辉的愁眼。第三,多思者对镜感叹时间流逝、女子红颜憔悴。这类诗以男性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达着对女子普遍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寄予着自我生命的感怀。如《寄流水》里“古屋中磨损的镜里/认不真的愁容”,岁月如镜,映照了历史的风尘,曾经痴情的女子在时间之镜里,早已“朦胧了红颜”,昔日的一往情深最终也还是“寄流水”。镜子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具有自我审视的意味,如古希腊少年 “纳蕤斯”临水而鉴的自恋形象。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尤其是花间词人笔下,镜子常常与女子的怀春之思或弃妇之叹联系在一起。卞之琳的镜子既连接着中西文化传统,又开掘出自己独特的现代审美意味。
nlc202309040715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卞诗中,有水的地方就有女子,有女子的地方就有爱情。《鱼化石》中,“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我即“女子”或“鱼”,鱼与女音谐,以鱼戏于水隐喻女子温柔曼妙的身姿,同时也指向我与你如水般甜蜜的爱情。而且,正是有了海水的神功,鱼化石才得以形成,水中鱼最后变成石中鱼,女子的形象也从生动活泼之美变为典雅娴静之美。《妆台》中女子的爱情秘密就藏在“盆水”之中。《无题一》里,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与女子的“一丝笑影”相映成趣,三日后则变成“一片春潮”。水的百转千回亦是我对你的柔情万千,“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女子的倩影虽未出场,但在杏花春雨江南的背景下,在男性主人公羞怯而甜蜜的倾诉中,你的幻象宛如娉婷婀娜的流水之姿,引发无限美的联想。概而言之,卞诗中的水主要有以下几重文化意蕴。首先,水是爱情之所得的象征,它往往寄予着男性主人公对女子的柔情蜜意。在男性的思念与想象中,女子被幻化成娇羞、美丽、多情的形象。几首无题诗即属于此。其次,水也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水有愁,水自哀”,生命无常、美人迟暮的哀叹也尽在水中。《寄流水》、《水成岩》是这一类的代表。最后,水也是某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它创造了美好的爱情,也创造了女子完美、圣洁与永恒的形象。《白螺壳》、《鱼化石》即是典型。
三
卞之琳的诗歌语言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含蓄、凝练、客观、冷静,它并不以情绪的感染力见长,而是以思考的缜密与细致取胜。不过,在《装饰集》中,诗人却表现出难得的热情与喜气,其话语方式和情感状态也增添了许多新的变化。诗歌语言的感性因素加强,具有跳跃、破碎、含混等女性语言的特征,同时诗歌情绪色彩也更加丰富,表现出娇嗔、忸怩、淘气、细腻、敏感等女性化情感特质。
《装饰集》中的诗可以分为代拟体和非代拟体两种类型。从代拟体的诗来看,诗人既是模仿女子的身份和口吻来说话,其语言和情感必然涂抹上一定的女性色彩。如 《妆台》中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恼”、“讨厌”等词语表达的正是女子娇嗔的语气。诗末“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讨厌!‘我完成我以完成你’”,呈现的正是女子非理性的思维状态和话语方式。问句本来包含着一个理性思考的逻辑,可是在女子跳跃性的思维方式中,感性的直觉和顿悟打破了理性的逻辑和思考,一句“别想了”切割了线性的逻辑,意识瞬间跳跃与转换,最终女子以她的直觉而不是理性抵达悟道的高度,即对“我完成我以完成你”这一爱情关系的辩证理解。《鱼化石》整首诗都是以“一个女子说”的方式来倾诉她的爱情感受和体验,其语言和情绪完全是女性化的,突兀的、跳跃的、碎片式的、欲言又止的,像是一个女人的爱情梦呓,又像是激情的告白。全诗四句,每一句诉诸不同的意象,充满丰满的感性力量,句与句之间不断跳跃与转换,酝酿着大量的空白、想象与联想,女子沉醉、痴迷、热烈、感伤的复杂情绪得以展现。
再来看非代拟体的诗,即直接以男性第一人称的身份展开叙述的一类作品。它们在审美形式上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第一,诗的格局较小。卞诗本就短小精粹,凝练含蓄,《装饰集》中的作品更是以短小见长。有学者指出:“他的短诗写得极好,因为他对生活有一种碎片式的视角——拒绝相信我们能看到比碎片更多”,“在卞之琳的诗里,破碎的边从未遇合而形成完整的圆”(Robert Payne(e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London: Routledge, 1947, pp.30-31) 。诗歌形式承载着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和认识方式。卞之琳“断章”式的诗歌体式隐含着他对世界碎片式的感受和认识,而这种碎片式、琐细性、破碎性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接近女性气质的。第二,句子往往并不整齐划一,而是长短参差、错落有致,以一种摇曳多姿的内在情感韵律支配着诗的节奏。如“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无题一》) ,“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白”(《无题二》) 。第三,各种标点符号频繁使用,并且不断转换,营造着生动、活泼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丰富多变的情绪状态。顿号、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省略号,这些标点符号几乎轮番上场,问号和感叹号更是被密集使用。标点是用来表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在诗歌语言中,省略标点是一种抒情策略,大量运用标点同样也是一种抒情手段,标点符号不仅表现着诗歌的语言节奏,而且也体现着诗歌的情感节奏。由此可见,《装饰集》的语言形式具有破碎、含混、富于情感情绪变化等女性话语的特征。
四
卞之琳在《装饰集》中用各种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他的女性想象与爱情理想。然而,当我们比较他的情诗与情事时,就会发现其艺术想象与现实境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尽管卞之琳的感情经历不像徐志摩的那般热烈浪漫,但《装饰集》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诗人自己曾坦言:“在一九三三年初秋,例外也来了。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有彼此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这所谓的“好梦”,在张曼仪看来,其实就是卞之琳对张充和旷日持久的一场苦恋:“一个珍惜而又固执着感情的人,不轻易用情,但一旦动了真情,则潜流得深且久。”从初次相识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时过境迁的七十、八十年代,卞之琳在他的诗歌、小说、散文、怀念故交旧友的文字中多次经意不经意地透露出有关张充和的信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该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但在卞之琳的记忆深处,张充和永远定格于那个最醒目的位置。在他心中,她是“特殊的一位”,是“不平凡的”,“不同凡俗”的。周良沛在一篇悼念卞之琳的文章中曾经说过:“有次, 偶尔讲到《十年诗草》张家小姐为他题书的书名, 不想他突然神采焕发了, 不容别人岔嘴, 完全是诗意地描绘她家门第的书香、学养,以及跟她的美丽一般的开朗、洒脱于闺秀的典雅之书法、诗词。”
相比卞之琳的“诗意地描绘”,张充和则显得冷静和淡漠。她几乎从未公开承认对卞之琳有过特殊的感情。在一次访谈中,她矢口否认所谓的“卞、张罗曼史”,说那只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当问及卞之琳是否对她一见钟情时,她笑笑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钟情,至少是有点一厢情愿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所谓的“卞、张罗曼史”中,上演的只是卞之琳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一场所谓的“好梦”,其实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象与等待,其结局自然只能是“付一枝镜花,收一轮水月”。无论《鱼化石》或《妆台》中的爱情如何强烈,那也仅是一个女子虚妄的诉说。现实中的诗人何曾获得其痴恋的女子“怀抱的形状”和“水的线条”,又何曾感受到“镜子一样”相互欣赏和互相馈赠的爱?“我完成我以完成你”只是虚幻的爱情誓言,“鱼化石”一样唯美永恒的爱情也不过是一场幻想,“一个女子说”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受了伤的男子——现实中的诗人自己。
女性书写 篇5
一、身体漂流
身体漂流, 一方面界定了虹影作品女性漂流的身份, 另一方面也特指女性存在着自我灵肉分离的状态。
虹影作品中的女性, 总是出于某些原因, 从一个地点辗转到另一个地点。“在路上”, 是她笔下女性特有的状态, 。纵使暂时停留, 也只是作为一个客, 在异国他乡观光游览客居而已。
《女子有行》中的主人公“我”, 从上海逃到纽约, 从纽约辗转到布拉格, 自身一直行走在路上。在上海不小心做了“康乃馨俱乐部”的黑帮老大, 卷入了情杀, 仇杀, 尔虞我诈等残酷的帮派和帮内争斗之中, 这与“我”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最终, 在所有的人都背叛“我”之后, “我”被迫逃离上海这是非之地, 以留学生的身份去纽约。但是却鬼使神差的卷入了教会权利间斗争的旋涡, 被当作领袖、佛母、政敌。其实, “我”一直认真扮演并为之受罪的只有一个角色:情人。而且, 从一开始“我”就试图逃离这座城市, 但是总是事与愿违, 最后以失去男人和孩子为代价, 被迫离开纽约。本想去布拉格这浪漫无比柔情无比的城市, 舔净自己伤口上的血, 但是, 在这里, 遇到的却是抢劫、枪杀、阴谋、虚伪。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 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 对一个想保留感情余地的个人, 未来给予其摧毁性的打击, 不管她逃遁到世界哪个角落。主人公“我”一直在寻找, 被迫逃离, 然后经历再一次的漂泊和寻找的人生旅程, 但是哪里才是脚步停止的地方?
虹影作品中的女性, 一方面要满足自己解放观念下的种种感官欲求, 让身体漂泊在欲望与绝望中;同时又无法摆脱深深刻在心灵深处的古典规约, 人物处在灵肉分裂的状态。在这里, “身体”充当了女性叙事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身体叙述, 体现了女性身体从千百年来受男性操纵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也从传统文化的压抑中解放出来, 女性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体书写自我的真实体验, “性”是虹影作品中一再提到的话题。但是, 缺乏感情基础的感官欲望的满足, 身体最终沦为空虚、孤独, 而孤独正是这些女性最初所要努力改变的处境。所以, 仅仅是肉欲的满足只能导致身体再次漂流。
在小说《阿难》中, 叙述者“我”一直处于孤独状态, 虽然“我”有丈夫, 但是丈夫却是个经常变换情人, 而且把情人带回家, 当着“我”的面在“我”的床上做爱的男人, 虽然“我”很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最终选择了隐忍和洁身自好, 只因为还想挽留“我”的婚姻。“我”去印度三个月, 丈夫可以不打一个电话或发一封电子邮件问候。在寻找阿难的过程中, “我”内心深处爱上了这个人, 其实, “我”爱的只是一种纯净的精神和理念。但是在印度这异国他乡, 在极度空虚孤独的状态下, “我”和“我”的上司兼同学孟浩在旅馆里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性关系。“我”爱的是阿难, “我”心里明白的是, 这个晚上“我”想和人做爱, 只是想体会让身体自由下落是什么感觉。但是, 没有爱情的情欲是不成功的, “我”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满足, “我”的身体依然空虚。叙述者“我”把身体从一个男人手里交到另一个男人手里, 最终证明, 只想凭借肉体感官的放纵, 改变不了女性身体的空虚, 孤独, 为了填补空虚, 驱除孤独, 身体还需继续漂流。
二、文化漂流
旅英作家虹影, 在伦敦定居, 后来由于各种机会也曾到过欧美印度等其他国家。在从本土到西方的迁移过程中, 使虹影能够用一种比较宽泛的文化视野来看待中西方文化, 这也是虹影较内地作家的特殊性。在她的作品中, 对于多种民族文化有所反思和体现。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有一种大民族主义的观念, 即对于中国的本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但是, 本土文化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所以主人公一直在寻找, 从一种文化形态到另一种文化形态, 从一种精神信仰到信仰危机, 体现出文化信仰的漂流。
《阿难》中, 一方面作家对象辛格上校那样的圣者表示敬仰, 从而表现对印度民族文化的认同。就算已经被金钱欲望诱惑而犯下罪行的黄亚连, 也能通过圣洁的恒河之水洗涤自己的罪恶, 使自己再变成另人崇爱的摇滚歌手阿难。另一方面也通过讲述阿难父母 (他的中国父亲和印度母亲) 和苏霏父母 (她的英国父亲和中国母亲) 的恩怨情仇, 表现出中印两个同属于第三世界民族的摩擦和试图联盟的困难。虽然中国和印度在白种人眼里同属于第三世界的有色人种, 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人和印度人却相互轻视, 印度人认为中国是一个缺少信仰的民族, 在印度人眼里, 中国人是很高傲的, 所以, 阿难父母的婚事受到母亲家族的反对。虽然辛格上校极力撮合, (从这一方面也看出中国和印度的青年一代所作出的世界民族大融合的努力) , 但悲剧的结局也说明作者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缺陷的遗憾, 这种缺陷就是狭碍的民族主义。也给我们指出第三世界联合起来抵抗西方精英主义的艰难。书中让苏霏的英国父亲和中国母亲联姻, 可能是希望借助于联姻和中西血脉的交融, 一方面使中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也希望中西文化的融合, 互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具有超越民族地域国界的大民族观, 从而也使作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和思路对人类所面临共同问题的行而上思考。但是, 作者在书中也暗示:阿难父母的死亡和苏霏的英国父亲可能有干系, 这有可能是英国人的预谋。因为当初阿难的中国父亲曾经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于英国人的不敬, 致使英国人怀恨在心, 借此机会杀害他们而报仇。如此推测正确, 西方人的傲慢、狠毒、狭隘、狡诈就一览无疑地暴露了出来, 从而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阿难》是作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思考, 作者试图在中西方和印度寻找一种完美的文化形态, 但是结果却令人失望, 在寻找的过程中, 叙述者“我”的文化精神信仰处于漂流状态。
《英国情人》中的闵, 一位大学的女教师, 从小研习《房中术》, 深通男女之事。但是她的丈夫郑却是一个无法领悟性美妙的男人, 所以闵一直压抑自己女性的欲望, 可以说, 闵在本土男性即本土文化的寻觅途中失望了。英国青年男子裘利安来这所大学任教, 这是个自认为受过西方性开放文明教育的男子。闵与裘利安两相吸引, 一方面, 从裘利安的身上闵得到了性爱的满足, 以及由性而萌发的爱;另一方面, 裘利安这位性开放的男子, 被闵所吸引, 甚至改变了自己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但是, 裘利安也是怯懦者, 面对周围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的束缚, 最终退却了, 选择了逃避。所以, 闵试图在西方开放文化中点燃自己生命活力的愿望也破灭了。由此可见作家对所谓的西方开放文化的质疑。在寻觅而无所皈依之后, 闵以自杀的方式表示了对自己文化信仰的坚持。
为什么虹影对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有如此体现?我们可以试着从作家自身所处的文化境遇来解释。虽然虹影大多时间是在国外定居, 写作或旅游, 但是, 虹影并没有完全深入西方文化的根处, 所以, 对于西方文化, 虹影可能只是看到其表层或者是她的臆想。另外, 虹影虽然移居英国, 但是她的根她的精神是中国本土的, 所以在英国的虹影就有漂泊无依的感受, 正是内心深处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 使她在面对异国文化时一直浮游不定。所以, 虽然虹影当初离开国门的时候确实有对本土文化的失望, 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憧憬, 但是, 游子在异国他乡最深的感触就是思乡, 这样的个人感触体现在作品中就表现出文化的漂流。而且其作品中有关女性的文化漂流, 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漂流的一种, 其个人的命运包含着大众的命运。西方文化的渗透加重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漂泊, 这种漂泊不仅面向本土, 而且置身于世界。
三、女性命运的漂泊
漂泊是女性难以逃脱的精神困境。虹影作品中的女性, 都具有不同的反抗精神, 但是, 最终都难以逃脱悲剧性的命运。
《饥饿的女儿》及《好儿女花》中的六六, 少女时期就具有叛逆精神, 在60年代那个依然把性当成罪恶的年代, 六六却勇敢而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交给历史老师那个有家在年龄上可以做她父亲的男人, 这是一种绝望中的反抗, 一种死而后生的举动。但是, 这次的叛逆使她遭受了更大的苦难:被抛弃的命运和肉体的堕胎。之后, 六六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辞职、做一个流浪诗人、然后出国、结婚。她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也真心实意地想和那个男人相伴一生, 可是, 那个男人是个很自私的男人, 他决定和某个女人交往, 总是在衡量利弊得失之后, 他一直鼓励六六做一个脱俗的女人, 其实是为自己的一次次越轨行为开脱, 最终, 她所期望的幸福婚姻结束了。当然, 六六又一次踏上了寻求幸福的旅程, 但愿这次她不再漂泊。母亲, 小名叫“小桃红”, 俗称指甲花, 也称好儿女花, 是最易生长, 生命力强, 但也最卑微的花。母亲一生的际遇如同此花。母亲做女儿时, 家里把她许配给人家做童养媳, 母亲逃离了家乡, 来到山城重庆, 被当地的袍哥看中, 并与之结婚, 生下了大姐。但是, 逃离了父权制压迫的母亲再一次落入父权和男权的双重摧残之中。好景不长, 袍哥常常通宵不归, 后来还带摩登女子回家过夜, 对于母亲也是经常打骂, 母亲终于忍受不了这种虐待, 带着女儿再一次离家出走。之后遇上了“我”的养父。虽然养父很爱母亲, 对母亲很好, 他们也生养了两儿两女。但是, 在很多人都被饿死了的饥饿年代, 父亲作为船员远在家外, 母亲带着四个儿女靠做苦力养活她们。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母亲遇到了比她年龄小的青年小孙, 并且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在小孙的帮助下, 母亲还有我的哥哥姐姐才不至于饿死。并且生下了女孩六六——小孙和母亲爱情的结晶。母亲一直在为命运抗争, 终于寻的了真爱。为了这个孩子, 母亲忍受了所有的屈辱:周围人的冷嘲热讽, 邻居的谩骂和侮辱, 家里孩子的怨恨, 以及对于养父的愧疚。虽然母亲有机会选择跟随小孙, 但是为了眼睛不好只有待在家里的父亲和其他四个孩子, 母亲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但是她这样的牺牲, 连她最亲的孩子们也不能理解。当儿女长大各自成家, 母亲也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婆。小孙去世了, 养父去世了, 母亲的姐妹也相继离开人世, 母亲成了孤独的老人。虽然有五个儿女, 但是大女儿只是贪图母亲的钱财以及与母亲作对, 小女儿和四女儿远在英国, 二姐早年与母亲就有心结, 两个哥哥和嫂子更不可能真心的关心她。母亲非常孤独, 曾经去垃圾堆捡圾来重温过去的时光。那时候虽然生活很艰苦, 但是儿女都环绕在身边, 虽然也有争吵, 但是有家庭的温暖。母亲的行为不被儿女理解, 甚至遭来谩骂。母亲一生经受了太多的苦难, 她都凭着自己的意志挺过来了, 但是, 生活并没有让她苦尽甘来, 而是更加孤独, 凄苦。终其一生母亲都在与自己苦难的命运抗争, 但是终究逃不脱悲剧的命运。
漂泊是虹影小说中女性的身份特征, 也是她们生存状态的写照, 更是女性逃不脱的宿命。虹影作品以女性人生为依托, 在现实的场景中展现女性的漂流身份。她们经历着由文化的断裂而造成的情感和心灵的创痛, 女性以“漂流”的身份徘徊于对古典价值和现代价值的认同之中, 不能体现“自性”的存在, 处于一种自我分裂的状态。
摘要: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旅英作家虹影一直观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通过对她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部长篇小说的阅读, 笔者发现, 其笔下的女性共同处于漂泊的状态, 由此也注定了女性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女性,漂泊,宿命
参考文献
[1]田泥﹒走出塔的女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虹影﹒饥饿的女儿﹒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4]虹影﹒好儿女花﹒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虹影﹒女子有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虹影﹒英国情人﹒北京﹒现代出版社﹒2008
女性书写 篇6
关键词:李锐,女性形象,关系模式
李锐不是一个擅长写女性的作家, 但他小说中女性的作用却也是举足轻重的。他小说中的女性并不像曹雪芹、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刻画得那样细腻、鲜明,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单调、粗糙, 是一群速写的群像, 然而那些形象模糊但却给人印象深刻。她们只是以物质资料的形态存在着, 在被占有或被买卖交换的过程中完全失去了发声的能力和权力。因而, 他小说中的女性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即便生活在社会边缘, 李锐也以其特有的风格勾画出了那些不为人知却人人皆知的女性形象, 并凸显了他小说社会中的两性关系模式以及女性在他的文本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一、涉渡之舟——传统的母性救赎或牺牲意象
李锐的小说中, 女性并不是主要角色, 但在他的文章中几乎都有女性的身影, 虽然她们没有清晰的人物形象, 甚至没有名字, 但她们洋溢着与众不同的风采。这些女性形象分为三类:1、“圣母——天使”形象的统一, 这种形象主要在他早期的小说中体现。如《红房子》里的那位完美的母亲形象, 以及那个美丽纯洁的白衣女子的形象, 还有《旧址》中的李紫痕也是一位有着佛性精神的母性形象, 她们集美丽、善良、纯洁、崇高于一身。2、“圣母——妓女”形象的结合, 如李紫痕、暖玉等。暖玉为了饥饿的父母和弟弟, 心甘情愿地变为矮人坪的“公妻”。李紫痕为了将弟妹抚养长大而自毁容貌, 毁掉了一生的幸福。“红布衫”为了全村的救济粮, 甘愿当了队长的情妇等。她们都是以牺牲自己的肉体, 来完成对男性、对家庭、对贫困山村的救赎。虽像妓女一样地生存, 但她们却以博大的女性情怀包容了那些男性, 以宽容的方式完成了一种救赎, 她们完成了从卑微者到崇高者得蜕变。3、“佳人——妖女”的嫁接。李锐笔下的坏女人几乎不存在, 即便是做了坏事的女人, 也必然有一定的原因。比如《旧址》中九思堂里姨太太的明争暗斗, 白瑞德夫人白杨氏和作为姨太太的表妹柳琼琚之间的互相残害, 皆是为能生个儿子而获得丈夫的恩宠。她们的相互嫉恨都是围绕着男人开始的, 而之前的她们要么是清纯的少女, 要么是有知识的现代女性。在《人间——重述白蛇传》中的白素贞、青儿是真正的妖女, 但她们却从未残害人类, 相反她们身上却有着人类的情感, 有着人性的善良。可见:李锐笔下的女性多是善良、美好、崇高的, 然而她们的命运却是悲惨的。
二、偶像与奴仆——隐蔽的男性中心视角
从对女性书写中可以看出李锐对女性深切的同情与敬意, 但这同情与敬意背后的深意却也值得我们思考。从李锐小说中两性关系来看, 主要存在着三种关系模式:1、“一夫多妻”式的传统婚姻模式。《旧址》中李乃敬、白瑞德都拥有妻妾, 妻贤良淑德, 为夫着想, 是丈夫事业的支持者, 同时也为家族的将来着想, 由于自己没能生下儿子, 所以千方百计为夫寻找能生儿子的妾。妾巴结妻, 母凭子贵, 获得恩宠, 或在生了儿子后, 引起妻的嫉妒而反目。还有《银城故事》中的刘兰亭与九妹的婚姻, 虽然不是一夫多妻式, 但也是传统封建家庭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可见传统的婚姻观念、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在作者的意识中根深蒂固。2、“好女爱书生”的传统爱情模式。白秋云对李乃之的爱恋、暖玉对苦根的倾慕、荷花对张仲银的情思、《古老峪》中队长女儿对传达文件的小李的隐隐爱意、秀山芳子对欧阳朗云的炽烈的暗恋等, 都是传统的“好女爱书生”、“好女爱英雄”的典型。而这种模式的书写也无疑受到古代的那种“美女爱英雄”、“佳人爱才子”模式的影响, 都是女人为男人身上的某种优越性所吸引, 表现了作者作为男性作家有意无意地向以男性为中心的靠拢。3、有悖常理的“公妻”、通奸和乱伦。暖玉作为矮人坪的“公妻”, 是一种有悖常理、有违道德的现象。而通奸在贫困的山区似乎很正常:《锄禾》中队长和红布衫;《眼石》中车把式和拉闸人的妻子;《驮炭》中领头人和旧石屋女人;《万里无云》中赵荞麦和翠巧……在那个封闭的落后的社会, 物质的困乏、精神的空虚, 性不再和爱情有任何联系, 而仅仅是一种欲望的发泄和交易的手段。另外, 小说中描写了一种有违纲常的乱伦。如:《二龙戏珠》中福儿一家母亲和爷爷、哥哥和姐姐畸形的性关系;《青石涧》中羊倌对女人的折磨, 只因为羊倌媳妇嫁过来就已经怀孕, 让他失掉了男人的尊严, 而得知腹中骨肉竟是她丧妻多年的父亲的孽种时, 他又很绝望。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 女人永远是受害者, 为了维护父亲, 她忍受丈夫的折磨, 可见父权与夫权对女性的控制和凌辱, 她们根本毫无地位可言。作者只是借这种畸形的性关系来反映贫穷的山村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 但很少去关照那些在畸形关系中身心煎熬的女性。
总之, 女性并不是邪恶的, 甚至是美好的, 然而她们必须是服从者。作者把女性描写成女神一样的人物, 她们在人性上完美无瑕, 是李锐笔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 也让人明显感到黑暗背后的光芒, 冷酷背后的温馨。这或许体现了作者的心灵寄托, 但另一面是否也反映出李锐潜意识里的男权主义思想审美观和价值观?波伏娃曾说:“每一位作家描绘女性的时候, 他的伦理原则和特有观念就会流露出来。从女性形象上, 经常不由自主地暴露了他的世界观和他的梦想之间的裂隙。在作家作品中自始至终都没有贬低女人, 这本身就说明有问题”。李锐笔下的女性正是这么一群卑微的崇高者, 作者对女性臣服、屈从于男性的赞美褒扬, 是否也是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一种想象, 是被裁剪成的这样一种甘愿为男人牺牲的女仆?
参考文献
[1]、李寒波:《李锐小说创作论》,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7
[2]、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 西苑出版社, 2004、5
[3]、王鹏飞:卑微者的光辉——论李锐《厚土》中的女性群体,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6月
女性书写 篇7
一、无处安放的爱情
纵观宣太后的一生, 因和亲而嫁给秦王嬴驷, 因平外患而屈身于义渠王, 为儿子的新政权稳定而色诱楚怀王, 为打发身心寂寥而招揽魏丑夫、甘土等男宠……即便是在相对开放的战国时期, 宣太后复杂的感情生活仍被当时及后世诟病。试问她真的爱过么?她爱嬴驷的雄才大略, 但她清楚嬴驷对她的爱不过是秦国称霸的调味品;她爱义渠王的野性十足, 但那些逢场作戏在经年累月的胁迫下, 爱恨杂糅;她爱楚怀王对自己的垂涎欲滴, 但面对老态龙钟的楚怀王, 她觉得分外恶心;她爱魏丑夫的相依相伴, 爱甘土的威猛果敢, 但身份地位的差异、社会舆论的压力, 使感情无法善始敬终。
惠文后作为嬴驷的王后, 却未真正得宠, 爱情不曾得到, 就谈不上失去, 和嬴驷的情谊与扶持其子嬴荡即位相比, 显得微不足道。
叶阳作为嬴稷与楚国和亲的王妃, 娇柔可人, 甚得君心。但单纯的爱情在国家安定与黎民苍生面前, 轻如鸿毛;在国运与亲情的制衡下, 不堪一击。
在混战正酣的战国时代, 宣太后、惠文后、叶阳的爱情注定无处安放, 沦为政治、外交的工具, 即便曾经拥有, 也随即烟消云散。
二、无法左右的亲情
宣太后为保卫先王基业, 褫夺儿子嬴稷兵符;为避免江山易姓、亲人相残, 而夺去向寿、芈戎等官位;为内心深处的纯真率性而营救儿媳叶阳……哪怕被误解, 哪怕被非议, 只为寻常人的那份亲情。作者萧盛在书中为芈氏设定了两种角色:一为女人, 二为母亲。她强权也好, 狠毒也罢, 她所做的一切只为了保障她儿子的安全。正是在她这种至高无上的母爱支配下, 新旧政权才得以平稳移交。不管她做错了什么, 请原谅, 她只是个女人, 她只想做一个好母亲。
惠文后面对其子嬴荡举鼎而亡的事实, 无力回天, 她左右不了时局, 更无法改变丧子的厄运。嬴壮与嬴荡的亲兄弟之情, 不过是嬴壮争夺王位冠冕堂皇的理由, 亲情苍白无力, 争权夺利之心昭然若揭。
叶阳为营救祖父奔走呼号, 当孝道亲情至上之时, 与夫君嬴稷的爱情在一次次江山与亲情的立场冲突中消磨殆尽。无论是祖父的归天, 还是叶阳的命丧黄泉, 都成了战乱、权斗的牺牲品, 亲情也只能殉葬。
三、无可拯救的命运
宣太后吉人自有天相, 不管遇到怎样的磨难和考验, 总能逢凶化吉。她凭借智慧和果敢、阴柔和放荡, 为儿子嬴稷的江山社稷深谋远虑, 在战国特定的时代里呼风唤雨。然而铁血下的政权和鲜血维系下的太后之位, 让她不寒而栗, 她的内心是惶恐的、空虚的, 她的心又有哪一刻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惠文后心慈面软, 本无心宫斗, 在时局的逼迫之下, 被周围人的思想所左右, 走上了一条愈陷愈深的不归路, 机关算尽却是徒劳。从某种程度上讲, 她的些许邪念和优柔寡断成了毁掉自己命运的罪魁祸首。
叶阳的命运从政治联姻的那一刻起, 她的幸福指数和安稳指数注定与秦、楚两国的关系息息相关, 当楚国危机四伏时, 叶阳又岂能苟活于世?她和嬴稷命中注定相爱相生, 也命中注定长恨相别。
历史的缺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三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女性的事迹鲜见于史书, 甚至鲜有小说家去书写。根据作者萧盛的说法, 可归纳为三种原因:一是受封建传统的影响, 女性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二是宣太后在历史上的影响不太好, 除了其强权之外, 后宫生活混乱, 后世评价以贬损为主;三是关于战国时代的史料缺少且片段化, 女性相关的史料更为罕见。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三位女主人公在隐隐作痛中寻求内心的强大, 都付出了超乎想象的惨痛代价。即便宣太后得以成功逆袭, 但毁灭的往往是人生更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爱情、青春以及生命尊严。女性悲剧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她们生存的男权社会, 她们沦为男权的附属品和牺牲品, 是男权社会固化的他者, 只能被男权社会所塑造, 自我意识逐渐缺失, 在无形中成为维系男权统治的工具。不论成王败寇, 她们都难逃男权社会下的人性陨落的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萧盛.大秦宣太后芈氏传奇[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
[2]唐正序, 冯宪光.文艺学基础理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
女性书写 篇8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黑人女性,身体书写
托妮·莫里森是一位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其作品深深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之中, 始终是从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题材。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 她把关注点落到黑人妇女和她们的精神世界, “进入到那些不是黑人、不是女性的人所不能进入的一个感情和感受的宽广领域” (特勒-格思思, 《托妮·莫里森访谈录》243) 。在她的多部作品中, 托妮·莫里森通过对黑人女性身体的书写, 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以来黑人女性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 黑人女性寻找自我、否认自我、认知自我所经历的严重的身体认同危机, 在美国白人社会中所经受的苦难、创伤以及斗争与成长。
托妮·莫里森的诸多作品都聚焦于黑人女性的身体, 她对种族、对女性的关注, 无疑都浸染了黑人女性主义的色彩。与占统治地位的白人审美下的白人身体相比, 黑人身体无疑是丑陋的, 也是被边缘化的。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 托妮·莫里森给了她笔下的人物发声的机会, 不同于以往美国白人作家笔下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黑奴形象,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更加的鲜活, 有血有肉, 她们性格鲜明, 敢爱敢恨。本文试从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最蓝的眼睛》及《秀拉》三部小说中黑人女性身体书写, 浅析黑人女性经历的创伤与苦难, 斗争与成长。
1 黑人女性身体:私有财产与生育工具
莫里森写作《宠儿》是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黑奴带着她的孩子从肯塔基州逃到俄亥俄州, 奴隶主前来追捕她:这时, 玛格丽特·加纳看到他们一家自由的希望给已破碎, 便抓起桌子上的一把斧头, 一斧头砍断了她小女儿的喉管……接着她想要把其余的孩子杀死, 最后自杀。但是, 人们强行制服了玛格丽特, 没能让她完成那绝望的行动。
这个事件在当时轰动一时, 废奴主义者要求以谋杀罪起诉她。当时的法律规定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奴隶生育的亲生骨肉同样也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如果玛格丽特的谋杀罪名成立, 就意味着奴隶也是人,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负有责任。然而最后玛格丽特是以“偷窃财产”罪被起诉, 最后又被送回了种植园。莫里森在一次访谈中评价道:“这是很崇高的。玛格丽特是在说:‘我是一个人。这些是我的孩子。这个脚本是我在撰写’” (泰勒-格思思, 《托妮·莫里森访谈录》272) 。当时的奴隶主不承认黑人女性是人, 黑人女性的身体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而且这种私有财产还可以通过其生育功能繁殖出更多的奴隶。
在萨格斯获得自由之后, 她突然感知到了自己的身体, 在身为奴隶的时候, 她对自己的身体关注甚少,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 因为她的身体不属于自己, 长成什么模样对自己也就无关紧要。而在她获得自由, 拥有了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之后, 她开始关注自己作为黑人女性的身体, 这是她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 也是自由黑人迈出的重要一步。在林中空地, 萨格斯呼吁大家要自爱, 爱自己的身体, 爱自己的眼睛, 爱自己的皮肤, 爱自己的嘴, 爱自己的脖子, 爱自己的心。在当时的黑人社区, 贝比·萨格斯无疑是精神领袖一般的人物, 她倡导大家爱自己的身体, 黑人要解放, 要获取真正的自由, 必须认识到黑人自身的个人价值, 意识不到这一点, 黑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的。
2 白人文化冲击下扭曲的身体认同
贝比·萨格斯在临死之前总结道;“这个世界上除了白人没有别的不幸” (莫里森, 《宠儿》58) , 白人对黑人造成的不幸不仅仅是历史上对黑人的奴役和剥削, 更是其强势的文化对黑人心灵造成的巨大冲击。《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 描写了1941年间, 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佩科拉一年间的遭遇。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粗暴、同学的奚落和成年人冷漠之下的佩科拉, 懵懂地察觉自己生活中的困窘来源于她是一个相貌丑陋的黑女孩, 认为只要拥有一双蓝眼睛, 她就能得到周围人善良的对待, 然而在遭到生父的强奸后, 佩科拉产下了一个早产的死婴, 在无人关心的状态下, 佩科拉陷入了精神分裂的状态, 认为自己拥有了一双最蓝最美的眼睛。在这部小说中, 黑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被白人文化的审美扭曲, 他们认识不到自己身体的美, 在文化上在身体上都试图将自己白化, 并对自己的黑人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厌恶情绪, “黑人自我厌恶、自我蔑视的原因在于许多黑人拒绝爱他们自己的黑人身体——尤其是他们的鼻子、屁股、嘴唇和头发” (转引自胡俊, 《非裔美国人探求身份之路》21) 。
当黑人的身体在社会上得不到肯定时, 他们就试图从自己的身体上寻找一些白人的身体特征来实现自我认同。《最蓝的眼睛中》刻画了几个肤色较浅就自以为高人一等的黑人形象, 这些肤色较浅者认为自己更容易被主流文化所接受, 也就处处强调起自己的不同来。裘尼尔的母亲不让他跟黑孩子玩, 认为他们自己是“有色人”而非“黑人”, 认为“有色人整洁安静;黑人肮脏吵闹”, 并将他的“头发剃到发根以免露出黑人的鬈发”, 在他的脸上涂强生油, “使脸色不致变得灰白”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56) 。她受过白人的教育, 时刻警惕着同下层黑人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她刻意地将自己和家人同黑人区分开来, 努力甩开自然赋予她的黑人身体。当她看到佩科拉时, 她不分青红皂白就将佩科拉赶出了家门。佩科拉代表着她不愿正视的黑人性, 代表着她不愿回首的过去。
肤色或许是黑人最显著的身体特征, 也使他们成为种族主义者的歧视对象。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他们的肤色是他们不幸的源泉, 他们自贬身价, 认为自己面目可憎、微不足道。在《最蓝的眼睛》中, 浅肤色的莫丽恩对佩科拉她们喊出:“我就是可爱!你们就是难看!又黑又丑!我就是可爱!”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47) 从小女孩莫丽恩口中听到如此具有歧视性的话语实在令人感到震惊。年纪尚幼, 莫丽恩就已经可以区分她和佩科拉的区别:一个肤色较浅, 一个肤色较深。她已经能够意识到在世人眼中, 她比肤色较深的佩科拉要美。然而她却没有意识到, 否定佩科拉的肤色其实就是在否定她自身。因为即便她肤色较浅, 在白人社会, 她依然被当做一名黑人。
3 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身体为武器
《秀拉》的故事时间跨度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至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秀拉》的出版于1973年, 迎合了黑人审美运动亟需一个正面代表和行为榜样的时代。其同名主人公秀拉似乎成了莫里森的代言人, 是她所创造出的最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代表。秀拉拒绝黑人作为牺牲品的旧形象, 始终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活着。秀拉与奈尔从小一起长大, 他们同悲同喜, 仿佛两位一体。在奈尔结婚后, 秀拉离开了黑人社区, 去外地上大学, 十年后, 她伴随着知更鸟泛滥成灾回到“底部”, 打扮得像个电影明星。她十年来第一次出现在“底部”就震撼了整个黑人社区, 而自然的异象似乎也昭示着她将要在黑人社区掀起一阵波澜。也正如她的出场预示的那样,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会进一步地令“底部”的居民们瞠目结舌。秀拉如她宣言的那样, 将镇子撕成了两半。她不穿内衣去教堂, 她将外祖母送进了养老院;她同男人随意的发生关系, 却不愿对他们负责任, 她不愿结婚, 不愿生育。可以说, 秀拉的行为方式同整个黑人社区格格不入, 她不肯陷入囿于家庭、泯灭自我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她的生活中, “她只会发掘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它们支配一切, 她绝不认为自己有取悦他人的义务, 除非他人的快乐能取悦她, 他给于他人痛苦, 并甘心体验痛苦, 她使别人愉快, 也愿意感受愉快, 她的生活是一种试验” (莫里森, 《秀拉》128) 。
秀拉热爱自己的身体, 热爱自己的生活, “她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盛生命力令别的角色黯然失色” (章汝雯, 《托妮·莫里森研究》43) 。在莫里森看来, “秀拉知道怎样去了解自己, 因为她反省自己, 对自己进行试验” (特勒-格思思, 《托妮·莫里森访谈录》14) , 在发掘自我意识的路上, 秀拉不仅看到了自己黑人身体的美, 而且积极地利用它, 以身体为武器, 反抗父权制霸权, 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通过身体, 秀拉发现自我、确认自身的价值, 建立自己的身体认同。
《宠儿》《最蓝的眼睛》和《秀拉》这三部小说讲述了从黑人解放运动高涨的18世纪中叶到1965年间一百余年的故事, 其主人公都是黑人女性。这三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以来黑人女性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 黑人女性寻找自我、否认自我、认知自我过程中所经历的严重的身体认同危机, 在美国白人社会中所经受的苦难、创伤以及斗争与成长。作为黑人女性,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对她们发号施令, “白人妇女说‘去干这个’。白人小孩儿说‘把这个给我拿来’。白人男人说‘过来’。黑人男人说‘躺下’。他们唯一不要听从命令的是黑孩子和她们自己”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88) 。
在白人社会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 黑人女性找寻自我之路变得尤为艰辛。从奴隶制尚存的时期, 她们就没有停止获得对自己黑人女性身体的探索。赛斯宁愿选择杀死自己的女儿也不愿让她作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生育工具, 她选择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尊严的活着, 这表明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而在《最蓝的眼睛》中, 黑人对身体的审美被白人的价值观扭曲, 在铺天盖地无处藏身的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 他们无法接受自己身体, 视自己的身体为丑陋的,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扭曲。白人强势主流文化影响着他们对自我的认同,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命运向我们揭示了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女性的压迫和荼毒。在白人社会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 秀拉一反黑人女性被压抑的形象, 以决绝地姿态挑战黑人传统, 挑战白人权威, 她懂得欣赏自己的身体, 也利用身体来保护自己、寻找自我, 解构和颠覆了男性文化传统和男性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白人社会和男权社会的统治下, 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处在社会边缘地带的黑人女性必须爱自己的身体, 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
参考文献
[1]胡俊.非裔美国人探求身份之路[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2]Taylor-Guthrie, Danille.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4.
[3]托妮·莫里森.宠儿[M].潘岳, 雷格,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3.
[4]托妮·莫里森.秀拉[M].胡允桓,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4.
[5]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 胡允桓,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5.
女性书写 篇9
一、把握民族记忆书写的媒介环境
文学作品的传播基于一定的媒介环境,媒介环境的特点影响着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及传播内容,也影响文学作品对读者的传播效果。而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并能推动民族进步的民族记忆,只有通过恰当的传播方式传递正确的传播内容才能唤醒读者对民族记忆的认同。
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式,还是一种环境。媒介因为性质、属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受众群体、符号体系和沟通方式,从而影响所传播的内容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广播媒介与电视媒介比较,广播媒介只能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而电视媒介既能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又能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传统的文学作品仅仅借助于纸质媒介进行传播,民族记忆的呈现局限于纸质媒介无法回避的缺陷,既不利于保存又不能广泛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器官,读者接受民族记忆洗礼的程度是有限的。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扩展了人的感觉和感官,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等。而受制于媒介发展的限制,作为文学作品受众的读者,无法通过延伸自身的感觉或感官接触到更多的“民族记忆”。小说《起舞的蝴蝶》能够从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最后被搬上银幕,小说中关于民族记忆的书写无疑比仅仅是书写在纸张上的更具传播力,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等的传播。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当下的媒介环境建立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多种媒介并存的基础之上。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等字眼是当下媒介环境所具有的标签,而个性化、交互性、碎片化、跨界成为当下媒介环境的特征。传媒营造了文学作品传播的社会情景,各式各样的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构成了文学作品传播的物质基础,充满民族记忆的有意义的符号成为当下媒介环境民族记忆信息传播的集中表现。以罗小莹的散文集《生命如河流过森林》为例,该作品被国务院新闻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在巴西出版并被拍摄为专题片介绍广西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示广西浓郁的民俗文化和优美的山川风景。《生命如河流过森林》不仅在纸媒上传播还在电视媒体上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有更多的电视媒介受众能够接触到该作品,电视媒介受众与纸媒的受众相互叠加,受众的数量变大。如果结合当下的媒介环境,将《生命如河流过森林》作品中关于民族记忆的内容书写在广播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环境媒体等以新媒体为主的多媒体上,那么这些媒体的受众也会逐渐演变为该作品的读者,将进一步扩大作品传播的范围。同时根据媒介环境的特征,创作更具个性化、交互性等的文学作品,那么文学作品传播的效果也会更好,对民族记忆的认同也会更加坚定等。
二、民族记忆书写的媒介呈现策略
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工具、渠道等,也是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因此媒介呈现策略一方面是指以信息建构、组织、编码和译码为主要行为的信息文本的处理,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组织层面的传媒机构对以电视、报纸、网络等为主要对象的传播媒介的选择、组合等。
文学作品民族记忆书写在信息文本方面主要是文学文本信息的处理问题,而信息又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英国哲学家比尔兹利曾指出“从广义上讲,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4]因此对有关民族记忆的文学文本信息进行的处理主要围绕与此有关的符号展开。作家在处理文学符号时要重视文学符号的形式、文学符号所指称的对象以及文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有关民族记忆的文学符号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像、声响等,对象则是符号形式所对应的民族文化记忆中的生活现实或有关事件,意义则是指作家有意表达的有关民族文化的释义和受众对民族文化记忆符号的解读。例如广西壮族女作家透透的散文《闹鱼》中对“闹鱼”这一选题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因为“闹鱼节”是广西流传至今的苗族群众祈福盼丰收的重要民俗活动,作品中关于闹鱼描写的“好耍”“没得”“来哈”等语言体现了广西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
在社会组织层面的传媒机构对文学作品传播的媒介策略方面主要涉及媒介的选择、组合及组合后的传播时间安排。当代广西女性作家作品的写作主要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和网络作品传播,有部分作家通过电视传播。书籍、互联网博客、电视节目成为当代广西女性作家常用的媒介。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可供文学创作的媒介越来越多,作家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创作,以便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通过在一种或几种媒介上创作文学作品,不仅对作家本身提出更高的创作要求,还将有利于针对特定的受众传递有价值的作品信息,更加有效的书写与传播“民族记忆”。如果一定作品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能够与现实世界中的节事活动结合起来,也就是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该民族文化在当地民俗活动中的具体事件结合起来并同时传播,那么就意味着需要作家选择合适的时间安排文学作品的编辑或出版,做到文学作品创作、民族记忆书写、民俗活动举办的“时间同步”。因此,对于民族记忆书写而言,科学的选择媒介、组合媒介并对媒介进行排期是非常重要的,是媒介策略方面当代广西女性作家民族记忆书写的创新方向之一。
三、构建民族记忆书写媒介呈现的要素
文学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也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传播无非是信息的传递或信息系统的运行”,[5]文学传播也离不开文学作品中所承载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承载“民族记忆”的文学作品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有一定差异,因为这类文学作品在现实中的对应主要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是一定意义上的民俗信息传播。“民俗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不可或缺的要素:首先要有基本的信源……其次,族群成员依据信源开展编码活动……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再次,民俗有相对稳固的受众……最后,民俗通常都有发展与演进、变化的过程。”[6]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在其著作《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指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因此,构建民族记忆书写媒介呈现的要素要注意文学作品中对信源、讯息、受众的“书写”。
民族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是文学作品中民族记忆书写的来源,在组织文学作品中有关民族文化的信息时不仅要忠实于社会原型还要结合作家的写作志趣创作有价值的作品内容,对信源进行文学加工,使之参与文学作品中民族记忆的表达;讯息是由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的有意义的信息,讯息有时又特指具备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文学的活动区域即是来自符号秩序的总体规定”,[7]构建民族记忆书写的第二个要素就是由“符号秩序”构成的讯息。因为符号本身有解释、传达、思考三种功能,那么解释、传达、思考则是具备民族记忆的符号应形成的“秩序”,并以此形成传播民族文化的讯息;“媒介是文学传播的核心概念之一”,[8]从媒介呈现的角度分析文学传播的受众,不仅包括文学作品的“读者”,还包括文学作品传播媒介的“受众”。作家不仅要根据读者喜好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还要根据媒介受众的喜好创作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例如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文学作品,作家要重视作品的“再传播现象”,“新媒介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得文学作品在内容、文体、表达方式、生成过程等方面有所变化,作家也变成趋于普泛化的称谓。”[9]作家不仅仅是作品的传播者也是作品再传播的受众,因为媒体的受众会对作品进行再加工与再创作,文学作品创作队伍在媒介的推动下不断扩大。
四、结语
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将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作为构成文学的四个要素。其中的世界是“直接或间接的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10]不仅包括思想、感情、物质、事件等,还包括文学作品创作及传播的环境。进入21世纪,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层出不穷,媒介融合、跨界传播成为主流,以纸媒为中心的民族记忆书写日渐式微。文学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媒介是文学传播的物质载体,因此重新审视当前媒介环境,构建较为科学的媒介呈现要素,运用恰当的媒介呈现策略,以此创新当代广西女性作家的“民族记忆书写”,传播民族文化,完成作家民族文化传播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吕卫清.《“母亲”的出走——品读陶丽群<母亲的岛>》[J].青年文学,2015(11).
[2]陈峻俊.《融媒时代的民族文化传播与媒介记忆生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
[3]陈晓洁.《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4.
[4](美)M·李普曼.当代美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7:7.
[5]郭庆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J].国际新闻界,1998(2).
[6]庹继光,刘海贵.《民俗传播要素简论》[J].新闻大学,2012(4).
[7]南帆.《意义生产、符号秩序与文学的突围》[J].文艺理论研究,2010(3).
[8]刘崙.《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新闻爱好者,2009(7).
[9]许苗苗.《新世纪文学与新媒介环境》[J].甘肃高师学报,2010(6).
【女性书写】推荐阅读:
从规范书写到书写规范10-20
唐诗宋词的纵向书写格式 书写范文10-22
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和交接班记录的书写05-12
都市书写06-07
书写习惯06-28
书写表达07-09
书写技巧07-29
历史书写09-23
书写教学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