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共12篇)
美国历史 篇1
在19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期间, 一种全新模式的西部小说应运而生, 并得以发展和繁荣, 这就是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美国历史西部小说是美国西部通俗小说 (1) 演绎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主要阶段。美国历史小说连同其他通俗小说, 都是模式小说。 (2)
牛仔西部小说 (3) 在流行多年后, 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起初是单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有了某种独创性, 随着这种创新的受欢迎而使其被反复使用, 逐渐形成模式。同时, 一些陈旧的让人厌烦的因素也被淘汰。到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 这种新旧因素的更替达到了一定程度, 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一类新的西部通俗小说取而代之, 即历史西部小说。
历史西部小说在情节上没有太多新意, 依旧套用牛仔西部小说的情节模式, 即以牛仔式的硬汉为男主人公, 描述西部英雄与歹徒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暴力冲突, 再配以彪悍凶险的枪战故事和情意缱绻的爱恋经历。在创作主题上也沿袭固有模式, 肯定西部区域在塑造人的灵魂和道德观上的价值。不过从作品的总体基调和背景来说, 已经现实主义化。历史西部小说立足于西方, 强调给读者一个生动的西部故事的同时, 还要展现一个“古老真实的西部”。作者采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手法, 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山川资料和风土人情, 使作品既保持了原有浪漫主义色彩, 又增添了不少现实主义的魅力。
一
40年代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海科克斯 (Ernest Haycox, 1899-1950) 和卢克·肖特 (Luck Short, 1908-1975) 。
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 厄内斯特·海科克斯出版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长、中、短篇西部小说。这些小说率先打破了牛仔西部时期的代表作家欧文·威斯特、赞恩·格雷、马克思·布兰德的创作模式, 在保留传统的理想主义故事框架的同时, 添加了历史的视野, 增强了现实主义活力。此外, 他也是最早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塑造个性较为复杂的男女主人公的作家。海科克斯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仅1924年一年就发表了17篇作品, 此后更是佳作不断, 在接下来将近30年的时间里总共创作了25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西部文学。较为经典的有《惹麻烦的枪》 (Trouble Shooter, 1937) 、《边界喇叭》 (Border Trumpet, 1939) 、《午后的冲锋号》 (Bugles in the Afternoon, 1944) 和《毁灭者》 (The Earthbreakers, 1952) 。这些作品后来都被改编成电影, 风靡一时, 其中以短篇小说《洛丁波格的马车》 (Stage to Lordsburg) 改编而成的电影《驿站马车》 (Stagecoach) 最著名。1931年对于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创作生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海科克斯创作的初期, 为了招来读者,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其作品的娱乐功能和商业效应上, 而并没有从纯文学的角度思考是否应使其创作本身更加灵活与全面。这一时期, 海科克斯的作品大多以传统的西部模式为蓝本, 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欧文·威斯特、赞恩·格雷等牛仔西部作家的创作风格。其早期作品中鲜见自身独创性的东西, 而在这一时期小说的场景、人物和语言中充斥着模仿的痕迹, 从1931年开始, 海科克斯的整个创作风格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区别于以往专注于对紧张刺激的格斗情节的描写, 他更强调实事求是地描写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 力求正确对待每一个细节以再现真实的场景。作品的构造日渐复杂, 人物的性格趋于细密, 而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充满对立与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创作上, 使得女性在西部小说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和智慧的个体存在, 而不再仅仅作为男主人公身边的附庸品或是为了顺应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存在。海科克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 但是他命运多舛, 51岁时, 就因患癌症过早地去世了。海科克斯在传统的西部小说日渐没落之时, 勇敢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 使得西部文学以一种更为严肃的方式继续发展。在海科克斯的带动下, 一大批作者开始效仿历史西部的创作风格和模式。从此, 西部文学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时代。
受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影响, 卢克·肖特在同一时期也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西部小说。这些小说的艺术质量在总体上不及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作品, 但依旧融入大量生动的历史现实主义描写。尤其是, 他善于描写边陲小镇的历史、地理风貌。而且, 他所塑造的少数民族的女主人公形象也很有新意和特色。1935年, 肖特在《史密斯》和《街道》这样的大众杂志上连载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一枪之仇》 (The Feud at Single Short) , 此后他笔耕不辍, 以每年3到4本的速度不断创作出卖座的连载作品, 获得了巨大成功。从1936年开始接下来的10年是肖特事业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 他不仅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而且开始逐渐脱离大众杂志界, 投入层次较高的严肃杂志界, 写出很多有思想有深度的巨作。代表作有《勇敢的骑手》 (Bold Rider, 1936) 、《柯特枪王》 (King Colt, 1937) 、《血汗钱》 (Hard Money, 1940) 、《将他打下马》 (Ride the Man Down, 1942) 、《纸警长》 (Paper Sheriff, 1966) 等。和厄内斯特·海科克斯一样, 肖特的很多作品都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 深受观众的喜爱。其中较著名的有1947年上映的《枪杵》 (Ramrod) 及1948年的《月亮上的血光》 (Blood on the Moon) 和《科洛那的溪流》 (Coroner Creek) 等。50年代开始, 肖特渐渐厌倦了西部文学创作, 这以后鲜有作品发表, 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职期间, 他仅发表了6部西部作品, 甚至少于1940年中一年发表文章数目的一半。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由于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965年到1975年间, 肖特每年只出版一部书, 他早年在西部文学界赢得的金牌地位也逐渐为路易斯·拉摩尔这样的后起之秀所取代。卢克·肖特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他进一步发展了历史西部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模式, 为整个西部文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引进了新的视角。他对西部小说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二
战后历史西部小说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约翰·福德 (John Ford, 1894-1973) 、威廉·博伊德 (William Boyd, 1898-1972) 等人的历史西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持续引起轰动,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历史西部小说也屡见不鲜, 而1952年美国西部小说家联盟 (The Western Writers of America) 的成立, 又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 进一步促进了历史西部小说的繁荣。这一时期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路易斯·拉摩尔 (Louis L’Amour, 1908-1988) 和杰克·谢弗 (Jack Schaefer, 1907-1991) 。
路易斯·拉摩尔以创作生涯长、作品数量多、艺术质量高而著称。他的许多小说融入了大量的西部历史知识和自然风光, 有“历史风光小说”的美誉。而且他是战后全球最畅销的小说家, 曾被授予“美国国会金质奖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拉摩尔的九十五本长篇小说在全世界创下了总发行量一亿八千万册的最高纪录, 并且每一部作品发行量均在一百万册以上, 其中三十多部作品被搬上电影和电视屏幕。除上述长篇小说, 拉摩尔还出版了一部诗集和包括四百多个短篇在内的若干短篇小说集。他是公认的当代西部小说明星。其代表作有《杭都》 (Hondo, 1953) , “萨克特” (Sacketts) 系列小说, 以及《风从集市过》 (Fair Blows the Wind, 1978) 等。无论从作品的销量还是官方与民间的评价上, 路易斯·拉摩尔的声誉都是其他通俗小说家无法比拟的。
与路易斯·拉摩尔相比, 杰克·谢弗没有那么多的作品, 也没有那样高的荣誉。但他在战后西部文学领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这种定位相当程度上来自他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沙恩》 (Shane, 1949) 。该书不但是商业上的成功之作, 而且是历史西部小说的经典, 其将充满浓郁原始西部风味的山川风貌和民俗传闻描写十分传神、逼真。1975年, 他被西部小说家联盟授予“杰出成就奖”。《沙恩》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杰克·谢弗源源不断地出版关于美国西部的作品。从50年代中期至1991年逝世, 他一共出版了二十多本长篇西部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53) 、《大牧区》 (The Big Range) 、《一群懦夫》 (Company of Cowards, 1957) 、《蒙特·沃尔什》 (Monte Walsh, 1963) 、《牲畜》 (Mavericks, 1967) 等。这些小说与《沙恩》相比, 情节结构各异, 但均有类似的历史现实主义风味和西部挽歌式情节。杰克·谢弗自己最喜欢的是《峡谷》 (The Canyon, 1953) 。该书的主人公名叫小熊, 是个印第安人, 因为不愿参加战争, 逃离了部落。为了弄清自己的行为的对与错, 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煎熬, 在山谷静候神灵现身。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 他支持不住, 从山顶一直滚到山脚, 并跌断了腿。当他挣扎爬起时, 开始领悟到自然力的不可抗逆。他从谷底爬回部落, 赢得了爱情, 并试图将妻子带回峡谷过田园生活。但新生儿的猝死, 妻子的哀伤让他留在部落。最终他才彻底明白人生的真谛。这些作品的问世, 反映了杰克·谢弗不满意战后美国西部的现状, 试图通过自身的种种努力提高艺术创作水准。正如他1961年对记者所说:“如今许多作家都在炮制西部小说, 但他们没有什么写作能力, 常常是重复那些老掉牙的模式。这种捡西部垃圾的作家比六年前多了一倍。从整体水平上来讲, 即便是那些有点写作能力的人, 其作品质量也明显不如以前了。”
杰克·谢弗绝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 在路易斯·拉摩尔、杰克·谢弗等几位西部小说家之后, 美国以“再现古老的真实西部”为己任的历史西部小说已经逐渐没落,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艺术水准低下的“色情加暴力”的成人西部小说。这种小说自70年代由花花公子出版公司推出后, 即蔓延到整个西部小说的创作领域。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退出了历史舞台, 浪漫主义的低劣虚构再次成为时尚。历史在重复, 在廉价西部小说的基础上延续。
摘要:美国历史西部小说是美国西部通俗小说演绎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主要阶段。美国历史西部小说连同其他通俗小说都是模式小说, 其模式可分为两方面:文化模式和情节模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模式, 概括了该类通俗小说的起源和衰落, 并介绍了其代表作家。
关键词:美国历史西部小说,模式,起源,衰落,代表作家
美国历史 篇2
作业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历史
学院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级专业: 2013级
指导教师: 袁智
学生姓名: XX君
学生学号: 2013360X
二〇一 五 年 9 月 —— 二〇一 五 年 9 月
一、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简介去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又称费城会议、联邦会议或费城大会)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会议原本的目的是修改《邦联条例》,从而解决当时13个原大英帝国殖民地邦根据这一条例而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在运作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但是以詹姆斯·麦迪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首的部分代表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对《邦联条例》进行修整,而是希望可以直接建立一个新政府。与会代表选举乔治·华盛顿来主持这次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因此这次会议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二、制宪主体,制宪者简介
由于罗德岛州给予抵制,其他州一共指定了70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但有一部分没有到会,最终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一共是55人。
这55位代表几乎全部参加过独立战争,其中29位曾在大陆军中服役,且大部分是军官,除了两到三人外其他代表全部都曾在殖民地或独立后的各州政府内任职。约四分之三的代表曾是或还是当时邦联议会的议员,并且大部分在独立战争时期就是大陆会议的成员,有几位都曾担任州长。只有罗杰·谢尔曼和罗伯特·莫里斯两人先后在美国建国史上的三份里程牌性质的文献上签过字,分别是《独立宣言》、《邦联条例》和宪法。
超过一半的代表受过专业的法律训练并且曾担任律师或法官,不过只有约四分之一以此为主要的谋生手段。代表们所从事的其他职业还有:商人、船主、工厂主、银行家、金融家、农场主、土地投机商、医生,另外还有一位牧师。其中25人拥有奴隶,16人依靠奴隶来作为发展其他事业的本钱。大部分代表大量拥有土地,绝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富裕和舒适。乔治·华盛顿和古弗尼尔·莫里斯则是当时全国最有钱的人之一。
与会代表选举乔治·华盛顿来主持这次会议,主要参会者包括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查尔斯·平克尼,威廉·佩特森,罗杰·谢尔曼。
①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1799年):美国联邦党政治家,美国首任总统,被美国称为“国父”,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
②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751年-1836年):美国第四任总统,民主共和党的组织者,1776年参加弗吉尼亚宪法的制定,制宪会议的主要人物。提出弗吉尼亚方案。③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804年):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财经专家,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是美国政党制度的创建者,在美国金融、财政和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提出汉密尔顿方案。
④查尔斯·科茨沃思·平克尼(Charles Cotesworth Pinkney,1746年-1825年):美国开国元勋、政治家,南卡罗来纳州人,联邦党成员。他支持南卡罗来纳州批准联邦宪法,并成为美国宪法的主要签署人。提出查尔斯·平克尼方案。
⑤威廉·佩特森(Paterson.Willian.N.J,1745年~1806年):和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是校友,以精通法律著称。制宪会议之前担任过新泽西议会议员、新泽西检察总长等职。提出新泽西方案。
⑥罗杰·谢尔曼(Roger Sherman1721年-1793年):美国政治家,曾任两届大陆会议代表,美国众议员和美国参议员。也是《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签署人之一。提出康涅狄格妥协。
三、制美利坚合众国制宪背景
宪法制订前,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所制订的《邦联条例》而组成一个统一国家的北美地区13个最新宣布独立的邦一共拥有约400万居民。但是很快就像所有长期处于资金不足困境中的邦联制政府一样,这个刚刚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也从一开始就在组织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且难以为继的缺陷。由于邦联条例只有在所有的州都全票通过的情况下才能修改,任何州都拥有对任何提议的否决权,并且邦联条例也没有赋予这个弱小的政府任何征税的权力:完全只能依赖各州,而没有任何权力强制要求各州支付拖欠的费用。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各州开始为保护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纠纷。这其中包括马里兰和弗吉尼亚州围绕波多马克河而产生的纠纷(一直到1910年,联邦最高法院才在马里兰州诉西弗吉尼亚州案中以9比0的裁决解决了这一冲突)以及罗德岛州擅自对所有经过其境内波士顿邮道的交通强制征税等。詹姆斯·麦迪逊建议各州政府派出专员“出于对各方共同利益和长久和谐统一的考量,并结合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各州间贸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在1786年9月召开的安纳波利斯会议上,来自5个州的代表们决定于1787年5月14日在费城召开一次制宪会议来讨论对邦联条例进行改进。不过罗德岛州由于担心这一会议会损害其利益,因此对之予以抵制,并且当宪法最终制订并提交各州时一开始就拒绝予以批准。
四、美利坚合众国制宪过程中的主要争议
1.奴隶制问题
奴隶制问题是整个制宪会议期间最具争议性的议题,当时在多个州中,奴隶制都是非常普遍的。仅与会的55位代表中就有25位是奴隶主,其中包括所有来自弗吉尼亚和南卡罗莱纳的代表。在所有州中,奴隶的总数占到了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除了全国最北端已经基本消除了奴隶制的新英格兰地区外,全国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奴隶的存在。
最终,詹姆斯·威尔森提议在统计各州人口来决定该州众议员人数时,每位黑奴按五分之三个美国公民计算,这就是所谓的五分之三妥协。这一妥协得到了通过,并且也是会议解决的最后一个重大议题。
2.国家政体问题
国宪法建立了联邦制政府体制,联邦成员州保留它们的主权,包括宪法未赋予联邦政府的一切权力,而联邦政府,尽管是更高一级的政府,却只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其仅仅拥有那些为宪法所列明和规定的权力——这些权力是美国人民赋予给它的。
3.议员的选择方式及任期问题
在讨论中,大州赞成根据人口的多少来确定立法代表的人数,而较小的州则主张各州派出相同人数的代表。1787年6月,弗吉尼亚代表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提出设立两院制立法机构,两院代表人数均由人口多少决定。在就此建议进行辩论时,较小的州扬言不仅要解散这次会议,而且要解散邦联。
一个月后,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Roger Sherman)提出一项折中方案,即每州在参议院享有一票,而众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数的多少决定。许多人认为,这一方案拯救了美国宪法。
4.征税权和贸易监控权
规定和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以偿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御与公共福利,但所有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
5.国会经费来源问题
参议员和众议员应取得由法律规定,并从合众国国库中支付的服务报酬
五、如何看待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
会议的结果是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因此这次会议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美国宪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份富有活力的文件,在保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家不断变化的需求,多次作出修改。从包含最初10条修正案的1789年《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起,美国宪法历经27次变动,修正条款涉及范围广泛,从禁止奴役行为到赋予年满18岁的男女公民以选举权。
1787年夏季的立宪辩论在独立后的美国“解决了权力问题”。虽然国家政府得到了加强,但各州——包括较小的州——认为他们仍能参与行使权力。
再者,制宪会议及其产生的宪法“限制了权力”,而权力被视作对美德与自由的威胁。米德考夫说:“它旨在防止多数派施行暴政,但没有否认主权寓于人民。”
中国掠夺美国的历史 篇3
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中国制造”司空见惯,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成为“世界工厂”后才出现的现象。其实,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今天,从北京到纽约坐飞机需要14个小时,所以今天人们很难想象帆船时代中美之间的距离,当时从美国到中国来回一趟,如果顺利的话也需要1年半,不顺利的话就会连人带货都会彻底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即便如此,中美之间的贸易规模也堪称庞大。
17世纪和18世纪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拥有高质量的瓷器和丝绸,中国茶在全球也非常受欢迎,所以与中国的海上贸易有利可图。不过正如历史学家埃里克·杰伊·道林在他那本具有娱乐性和可读性的书《当美国首次遇到中国:大航海时代茶、药和金钱的奇异史》中所指出的,在还是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之一的时代,美国没有参与与中国的贸易。因为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与中国的贸易,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中国购买茶叶后,从广州回到英国,再由英国辗转运到北美码头波士顿,再将哈德孙河流域新英格兰地区出产的人参(中国人称 “花旗参”)运往中国。
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因为英国垄断贸易提升了茶在美国的价格。
此时的中国人只是通过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了解到在大洋彼岸还有一块叫亚美利加的土地,而独立伊始的美国人同样也对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没有什么了解。据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在听说中国人不是白种人时,还感到异常惊异。1784年2月,英国与独立的美国签署和平协议之后,美国几乎立刻开始独立地与中国开始了贸易。
1784年,由费城商人和纽约公司共同修建的帆船“中国皇后号”由格林船长率领,离开纽约港。那时候巴拿马运河还没有开通,美国的商船自北美大陆东岸出发,必须沿南美洲海岸行驶,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再斜贯波涛汹涌的太平洋;或者先横渡大西洋,自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印度稍适休整后再穿越海盗出没的马六甲海峡,最后驶入南中国海。
“中国皇后号”经好望角驶往广州。航行了2.9万公里,到达这座中国南方时已经离出发有7个月了。
“中国皇后号”卖掉了船上的商品:铅、绳索、呢绒、酒、人参和白银。换回的商品是800箱茶叶,2万条南京产的裤子和很多瓷器。“中国皇后号”此行的成本开支前后共约12万美元,纯利润是30727美元,投资回报率是25%。
此后,美国人逐渐了解了中国人喜欢什么商品,利润就更加丰厚了。中国对毛皮的需求量非常大,美国西海岸到处都是的海獭皮尤其受欢迎。中国人还喜欢大西洋热带岛屿上生长的檀香木,这种树木的香味能保持很多年,非常适合做家具。在中国,海豹皮也是颇受欢迎的商品,一张海豹皮在纽约的价格是50美分,运到广东就可以卖出10倍的价钱。
虽然这种贸易对美国人来说有利可图,但是却造成了生态灾难,美洲海獭、海豹的数量急剧下降,而檀香木更是几乎绝迹。
18世纪后期,美国商人在夏威夷发现了檀香木。1792年,美国商人开始把夏威夷岛的檀香木运到广州,从此中美檀香贸易迅速发展。美国人用檀香换中国的茶叶、南京棉布和丝绸。随后美国商人在斐济群岛和南洋一带的许多岛屿发现了檀香木,1806年,鲁宾布兰雷船长带领希望号商船到达斐济,和当地人签订合同,要求垄断檀香木的贸易。
檀香成了中美早期贸易中美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货物。由于大量砍伐,大约在1830年时,檀香在夏威夷岛上绝迹了,只给当地留下来一个“檀香山”的名字。差不多同时,斐济群岛上,檀香木也被采伐殆尽。据统计,广州仅在1822年就进口了16822担檀香木,价值26.8万美元。随着美国商人檀香货源的匮乏,到1833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跌落到了8935美元,中美檀香贸易至此趋于停止。这就是夏威夷群岛的首府火奴鲁鲁虽然已经没有檀香木,却依然被华人称为檀香山的来历。
直到18世纪,中国的经济还领先于西方,在两千多年里中国都是东亚最强大的国家,中国人称自己为“天朝”,或者“中央王国”,其他国家都是蛮夷和属国。不过中国遇到了威胁。在19世纪,日益脆弱的中华帝国和出现在远东的扩张的西方之间的关系紧张。18世纪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19世纪又增加了一倍,而农耕土地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速。而西方因为工业革命和先进的武器,日益强大。中国和西方在社会结构,法律和政治体系上有着深刻的差异,双方的对话常常不得要领,两者的关系越来越不对等。
不过,在中美贸易的早期,除了毛皮和檀香木,美国人几乎没什么用来与中国交换的商品,因此在18世纪,西方包括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都处于下风。对比中美之间当时和今日的贸易,你会惊异地发现,过了200多年,贸易赤字的一方依然是美国。
尽管有这些相同之处,不过中美两国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只有出口和进口,今天两国之间有更多联系,比之前相比,两国间更加相互依赖,虽然两国间的理解再加深,但是在很多关键问题的立场和看法上中美两国依然分离,甚至对立。
书名:当美国遇到中国When America First Met China
An Exotic History of Tea, Drugs, and Money in the Age of Sail
作者:Eric Jay Dolin
.出版社:Liveright,
定价:27.95美元
页码:384页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因为旅程太长,茶叶会坏掉,与中国的贸易直接刺激了快速帆船的出现。这种帆船有着巨大的船帆,狭窄的船体,为了速度牺牲了装载量,即使如此快速帆船,也是大航海时代的巅峰之作。1845年,被认为是第一艘快速帆船的彩虹号从纽约开往广州,来回共用了6个半月,比中国皇后号所用的时间要短不少。据说这艘船太快了,第一个把它到达广州的消息带回纽约的,竟然是它。此图为1856年“南十字星号”离开波士顿港。
美国到了中国之后,那些商人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活动,他们带回的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很负面,他们认为那些矮小的商人,动不动就会骗人。美国人看到了中国很多贫穷现象,美国人觉得中国政府是独裁的也是腐败的,他们还不喜欢中国人对待女人的态度,所以美国人以高人一等的态度看待中国人。而中国人对西方人,包括美国人充满戒心,限定他们在特定区域内活动,称他们为洋鬼子。
美国风电价格创历史新低 篇4
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去年美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3年的数据显示, 美国的平均风电收购价格跌至25美元 /MWh。相比2009年高达70美元 /MWh的价格, 降幅巨大。这一最新价格即便与燃气发电机组的成本相比, 在竞争力方面也毫不逊色。
该报告认为风电成本的下降得益于风机技术的进步, 以及便宜的组件价格以及联邦税收的减免政策。
美国能源部长欧内斯特·莫尼兹 (Ernest Moniz) 在该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风电是一类较容易在美国国内继续扩展装机规模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能够在提供价格上可承受的可再生电能的同时保护美国的空气和水资源, 也为美国的低碳未来铺平了道路。
然而, 美国风电产业的持续成功也凸显了生产税抵免等政策的重要性, 此类政策为美国引领清洁能源创新的同时为保障美国的风电制造产业和工作机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作用。
美国的独立教案历史 篇5
1.认知目标
=1GB2⑴了解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在列克星敦打响了独立战争打响了独立战争第一枪。
=2GB2⑵了解《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知道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
=3GB2⑶知道华盛顿领导大陆军应用奋战,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4GB2⑷了解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知道美国组成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
2.能力目标
=1GB2⑴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外收集华盛顿的主要业绩,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GB2⑵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探讨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逐步学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
=3GB2⑶通过对1787年宪法与《权利法案》的比较,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
=4GB2⑷通过网络查找与本课相关问题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前的起因以及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大陆会议、《独立宣言》的发表及意义、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历史意义。美国为加强中央权利,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通过1787年宪法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教材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其次,认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又一重点,这一重点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资料,组织学生交流看法,共享成果。
3.教材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视频资源呈现过程,让学生形成表象,引起思辨。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从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理性认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教授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历史学习,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对历史事件的理性思维认识逐渐形成。同时,由于已经学习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学生已经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况且他们对现在美国的情况认知比较多,对200多年前美国的历史更是充满好奇。
2.相应对策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200多年前的历史真相,让学生形成一个由表象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本人对CCTV热播的《大国崛起》进行了合理的剪辑并恰当的运用,并且借用网络上的有效资源制成课件,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学法探究指导学生通过主题探究和小组合作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处于引导作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对学习主题进行自我探究,学会合作学习,分享合作成果。
2.教法设计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视频资源、图片展示、FLASH播放、自主网络搜索等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五、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功能,利用视频资源、图片展示、FLASH播放、自主网络搜索功能,达到“创设情境,引发动机,自主探究”的目的。在新课导入、独立战争过程、乔治·华盛顿、1787年宪法等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每个环节设置主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释疑。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美国由来]
提问:同学们,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是哪个国家?(美国)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美国国旗是什么样呢?(星条旗)那么232年前的美国国旗是否和今天相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美国国旗的演变。
播放幻灯片《美国国旗的演变》
设计思路:
学生对美国的科技产品、体育明星等了解甚多,也熟悉美国现在的国旗,但并不了解美国国旗的演变过程。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兴趣。而让学生直观的观看美国国旗的演变,激发他们的置疑“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美国国旗怎么那么像今天英国的米字旗?”
提问:很多同学看到,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美国国旗很像今天英国的米字旗,那么美国和英国有着什么渊源?让我们了解美国的由来。
设计思路:
学生在充满疑惑的时候,给学生自主观看,自主探究的时间,达到自主释疑。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认识到美国是由18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的13块殖民地演变而来,英国当时是他们的宗主国。
在线网络视频:《大国崛起》片段
在英国统治下的北美13块殖民地发展如何?人民生活状况如何?让我们穿梭历史时空,进入232年前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
二、[独立战争]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影视资料。
1.历史背景
在线网络视频:《大国崛起》片段
主要讲述了英国对北美13块殖民地的压迫。
设计思路: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应运用网络资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扩大了信息量,并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归纳。
问题探究1:结合课本,利用网络资料,说一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思路:
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对美国独立战争前的原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过渡)
在殖民政策的压迫下,1775年列克星敦的一声枪响,打响了北美13殖民地8年争取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为接下的问题探究做好铺垫。阅读教材,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北美人民的独立战争过程。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当时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和坚定的信念。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战争爆发的标志、大陆军组建等战争的重点。
图片展示《独立宣言》及其当时签名名单的图片。
设计思路:
激发学生探究其出台过程以及当时产生的意义和影响。教师应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和归纳总结。展示事例,开阔学生视野,加深了印象。
图片展示《美国独立战争地图》
问题探究2:美国为何能够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设计思路:
对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历史意义
重点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双重性。
综合分析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双重性和产生的影响。
(教师引导过渡)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统帅,他就是后来被尊称为“美国国父”的乔治·华盛顿。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专题“乔治·华盛顿”,了解伟人功绩。
三、[乔治·华盛顿]
=1GB3①伟人印象(展示华盛顿照片)
=2GB3②伟人故事(自主交流,小组合作)
=3GB3③伟人品质
问题探究3:乔治·华盛顿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国父”?
(自主交流,小组合作)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搜索、讨论华盛顿的事迹,进行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过渡)
独立后的美国是否一帆风顺,还存在哪些隐患?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影视资料。
杜邦文化——与美国历史同行 篇6
时间推至两个世纪前。
1802年,杜邦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的威明顿市成立。公司集资三万六千美元,共十八股,每股二千美元;1804年,第一批带有杜邦商标的产品运出;1805年,第一批产品出口运往西班牙;1811年,汤姆斯·杰弗逊总统成为杜邦的“发言人”……近日,杜邦与全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及合资企业,共同庆贺了自己的200年“寿辰”。“吹尽黄沙始见金”!作为一个企业,杜邦——一个具有和美国历史差不多长的跨国公司,其沉积的企业文化是那样的厚重和辉煌。
“我们决意要建立一个时代延续的公司。很多观察者想把杜邦标签为这样或那样的公司。我们是一个化学公司吗?我们将要成为一个生物科学公司吗?从很多方面来说,这些都是错误的提问。正确的提法应该是:‘我们是一个强大的,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人类基本需求并为之提供解决之道的公司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大声说‘对!’”
杜邦公司董事长、CEO——贺利得
◆ 不断自我创新
杜邦公司成立于200年前。当时,美国诞生不久,面临着战争与开拓,火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杜邦起步后的前100年就是一家制造火药的工厂。应该说,选择火药作为起家之本,当然包含着杜邦家族初创者的远见卓识,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杜邦公司的创始人、年轻的E·I·杜邦出身于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主管的法国国家火药和硝酸钾管理局,很容易看出当时相当落后的美国火药工业面临的机遇。
杜邦掌握的技术使它的火药一生产出来,在产品质量方面就远远超过所有竞争对手,很快赢得了最佳产品的称号。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杜邦提供的火药量为全美供应量的40%。杜邦是在高速并购中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02年至1907年,杜邦收购了108家竞争对手,规模迅速扩张起来,其经济实力也随之迅速增长。
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了消费时代。杜邦也立即跟上美国的改变,转向了化学消费品市场,甚至渗透到可以涉足的所有领域。为海滩娱乐制造橡胶浸渍的沙滩鞋、沙滩球及橡皮筏,为体育馆制造了巨大的橡胶顶棚、看台上使用的特种人造革座椅,以及生产高尔夫球杆、旅行睡袋、汽车漆、各种纤维,包括保护国际太空站免受太空残砾损害的kevlar纤维、生物农药等等。不断创新使杜邦200年常盛不衰,从家族公司变为跨国公司。
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对杜邦有精彩的概括:"我们决意要建立一个时代延续的公司,很多观察者想把杜邦公司标签为这样或那样的公司,我们是一个化学公司吗?我们将要成为一个生物科学公司吗?从很多方面来说,这些都是错误的提问,正确的提法应该是:杜邦是一个强大的,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人类基本需求并为之提供解决之道的公司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大声说'对'!"
◆ 核心价值不变
杜邦人认为,为了跟上时代的变化,他们在不断重塑着自我,而惟一不变的是杜邦的核心价值,即:安全、环境保护、职业操守、对人尊重。杜邦也正是坚守着这些核心价值进入中国和世界的,从而赢得了合作伙伴、客户、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其能在疲软的美国股市逆风而上的主要原因。
据杜邦宣布,2002年第三季度的盈余超过预期,每股盈余47美分,超过2001年同期每股13美分的水平,估计全年的每股盈余将达到2美元的水平。
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化学类的公司给人的印象是污染大户,而杜邦在企业环保方面的业绩和可持续发展革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淘汰氟里昂和开发环保型替代产品方面,被全世界同行公认为是先行者。杜邦公司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在继续繁荣经济的同时减少污染和更少地使用自然资源,其目标就是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更多价值。他们非常重视清洁生产和经济良性循环,生产时从根本上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用量,在生产中或在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没有或者只允许有少量废物产生。
经过200年不断地自我创新,杜邦公司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为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着新的价值,使其从一家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转向以科研为基础的多元化公司。杜邦最近成立了5个以市场和技术划分的业务增长平台,包括电子与通讯技术、高性能材料、涂料、安全防护、农业与营养5个业务集团,并设立了一家专门从事纤维业务的子公司。
杜邦1984年进入中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以来,其中国战略一是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和生产队伍;二是从杜邦公司引进资金和技术;三是使所有的经营活动围绕公司的核心价值进行,因而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5年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杜邦业务整合后,更能集中地发展在中国的业务,他们认为中国这样高速增长的市场,必定能挖掘到更多新的机会。迄今为止,杜邦已在中国建立3个分公司、20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员工有3000多名,而且所有的分公司都由中国的经理负责,大部分的工厂也由中国的专业人员管理。现在杜邦的许多业务和功能部门都已选择中国作为亚太区营运中心,并把有关技术转移到中国来。
背景材料:
杜邦公司——世界著名以化学类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国际级跨国集团。1802年在美国成立,迄今已有200年历史。在前100年中,杜邦公司主要为政府军事部门提供炸药。自1908年起,杜邦开始向多元化经营迈进——寻求到通过一个委员会和开发部共同研究、把大量硝化纤维素用于非爆炸品的途径,从而创造了一个兴行业,同时,也开辟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之先河,更为全球的企业做出了表率——这是世界企业史上,第一个有计划地从技术相关的角度开始的多元化经营活动。
美国历史 篇7
关键词: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英雄,形象
在世界浩如烟海的历史题材电影中, 美国的历史题材电影无论数量之巨、种类之多、影响之深远, 都是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题材电影所不及的。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发展成为一种集多种类型电影特征为一体的宽泛意义上的电影形态, 其题材涵盖远古、圣经时代、中世纪、近现代历史, 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战争、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而且, 由于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自电影诞生以来, 其形式、内容和风格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 作为观众的认知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认为非历史的, 现在可以整合到泛历史文本当中, 观众也会作出历史意味的价值判断。历史因人而异, 历史题材电影也因拍摄人而异, 同一历史题材, 既可以做此种意义上的读解, 也可以做另一种形式上的解读, 这既有拍摄者的个人历史观念的影响, 也受拍摄时代文化社会因素的制约, 即使是同一部影片, 观众都可能作出不同的理解, 而这其中, 对于历史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耐人寻味。
历史从来就不缺少英雄。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史就是一部大写的英雄史, 无数英雄在影像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尽情舒展出英雄的丰姿。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延续着美国好莱坞典型的电影风格, “‘英雄情结’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生产与消费的绝对主体, 英雄经验在无数摹本中从方方面面不断地累积, 建构了好莱坞电影美学中英雄的价值观, 英雄叙事因而成为好莱坞的经典叙事。”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的英雄之多也许是人们出于对历史的不可把握性、复杂性和历史的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的感觉, 而希望自己或类似英雄似的人物能够指引出未来的方向, 避免可能的失败或消散心中的恐惧, 从而能够把握未来的命运。正是因为历史题材电影描写的是历史, 在对历史的顺叙描写时, 他人或英雄人物是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现实基础上把握变动不拘的未来历史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的, 在一个现实、安全的影像世界里便可对即将可知的历史命运作出安全的非自我的预测。成功时自是对类似自身命运的一种正确把握, 而失败时却是他人的命运历史, 在已知的情况下即可作为自身命运的借鉴。“英雄是从想象与象征的文化谱系中抽象出来的, 他们为人们提供了试图效仿的典范”, 人类是善于学习、模仿的动物, 天生具有善于借鉴、吸收的智慧。英雄的历史之具有的可看性与借鉴性更是高于一般历史的, 因为即使是英雄的失败也是比常人的失败更具有借鉴性, 而假如是一个成功英雄, 那么其价值就具有更高的可借鉴性与可学习性了。这也是美国好莱坞总是给英雄美满的结局, 而总是给悲剧历史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的原因。而且, 在影像中历史不久即可得知, 在现实中不可知的历史却又如何得知, 这就需要历史题材电影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了。也许人类自身将会遭受历史的某种相似命运, 也许人类历史将走入一个更不可预测的未来, 在未来没有到来以前, 只有历史可供借鉴。在现实中对未知命运的恐惧需要找到适合的排遣方式, 而作出历史式的消解也许是一种最两相得益的方法。而要消解恐惧与不安, 就要有终结这一恐惧的有力力量, 于是, 影像中的历史英雄就开始了扭转乾坤的壮举, 结果是恐惧的一面被影像的力量所打破, 在历史的消解中战胜了不可知的未来。历史战胜了未来, 现实被抛在了一边。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可谓种类繁多, 有帝王英雄、将领英雄、平民英雄、民族英雄、战争英雄等, 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赋予了英雄不同的含义。但不管是何种英雄, 必是具有人性的人之英雄, 即便是改编自神化, 也是对之作出人性化的处理, 如《特洛伊》。同样, 即使是尊贵如帝王, 也是具有普通人的血肉情感的, 如《亚历山大大帝》、《亚瑟王》, 这样做, 在达到一种整体平衡后是观众对英雄产生心理认同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而出身平民的英雄人物, 就赋予他们极为不同于常人的天赋或高于常人的智慧、武力, 如《天国王朝》, 这样又从另一方面达到了观众预期的英雄高度感, 而不至于使其淹没于常人。而作为将领型的英雄则一般具有悲剧般的命运, 使人不期然对其产生同情, 而不论其所作所为如何, 如《角斗士》、《巴顿将军》。
这些英雄人物所具有的超乎常人的能力总有其合理的来源。《特洛伊》的阿喀琉斯是神的后代, 介乎人神之间, 是天生的绝世战士, 这就使其在战场上的战无不胜有了合理的解释;《天国王朝》的巴里安是十字军骑士的后代, 更在其领主父亲的教导下迅速成长, 从而文韬武略均有所成;《勇敢的心》的华莱士是苏格兰英雄的后代, 更有一个智者般的叔父和广游天下的视野。而作为个体的英雄又是各具特色的。阿喀琉斯狂放桀骜, 不受羁绊, 充分展现了其神性般的自由自在;巴里安多愁善感, 面对危险坚挺不屈, 面对挫折百折不挠, 面对失败处之泰然;华莱士刚强中不乏温情脉脉;亚历山大对敌人宽厚相待;亚瑟王对朋友有情有义;巴顿将军治军严厉而夸夸其谈。英雄的各具特色使观众情不自禁地将自身情感投射到这些英雄身上, 找到与他们相同的地方, 从而取得自身投照式的认同, 无意识地将自己认同于影像中的英雄, 从而在历史的天地里放飞英雄的梦想, 释放现实中积聚的不尽意与失意的感觉, 在想象中获得超越真实的力量。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没有英雄情结的人生则是悲剧人生, 而英雄精神的延续不仅在战场, 也在银幕上。”对英雄的最大写恐怕就是作为“民族英雄”这一形象了, 如《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它不同于帝王、将领英雄的先天身份优势, 也不同于平民英雄的自我奋斗, 而是将几种英雄人物的特征集于一身――出身如平民英雄, 奋斗如战争英雄, 归宿如帝王、将领英雄, 民族英雄身上承担着太多非个人的意义与作为集体的他人的期望, 更有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历史沉荷。而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如意、无奈的心情又常常伴随着最爱的伴侣的逝去而无处倾诉, 于是, 情感的重负与现实的重压常常使英雄的反抗带有悲壮的意味, 他们身上不可能有《特洛伊》中阿喀琉斯般的神采飞扬、《天国王朝》中巴里安式的忧郁安详、《角斗士》中马克西默斯的镇定与隐忍, 他们的结局也就往往朝着悲壮的道路前行。
英雄的壮举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 总是有一定的起因和缘由, 哪怕并非是历史史实而是编导的安排。“并非任何个人勇敢的表现都是英雄的起因, 而只有那种为服务于人民、先进阶级的利益和人道主义观念的高尚目标所证实的东西, 才是英雄的起因。”《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反抗英军源于妻子的无端被杀, 从而使国仇家恨一并迸发;《特洛伊》中阿喀琉斯是朋友用史上最伟大战争的号召引发了他天生的战斗意志;《亚历山大大帝》中亚历山大率军远征既有捍卫新王国的需要也有对他母亲的刻意逃避;《亚瑟王》中亚瑟领导人民是要保卫他们的家乡不受野蛮人的进攻;《天国王朝》中巴里安则是为了捍卫故世国王的国土和保卫城市的居民不受屠戮, 达成父亲的心愿;《角斗士》中马克西默斯是国仇家恨、个人悲惨命运的交织所作出的复仇的最终了断。可见, 英雄的壮举也具有凡人的情感特征, 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救世主, 这也是观众能够作出与英雄身份不至于差别太大的认同感的原因之一。在这里, 英雄的身份又与其壮举的产生息息相关。华莱士是英雄之后, 广受众人拥戴;亚历山大作为帝王有其身份上的天然性;巴里安之父与两代国王交往甚密, 他本人又对国王敬重有加, 国王之妹又是其情人, 种种身份上的交织使他必须肩负起护城保民的责任;亚瑟作为罗马派遣保卫英国的圆桌武士首脑, 在英国遭受异族侵略时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保卫的责任。可见, 英雄总是在适当的时代环境中作出时代赋予他的壮举, 这又是他们区别于凡人之处, 而这种区别又是观众所需要的。
美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并非都是孤胆英雄, 他们也与常人一样, 有亲密的朋友与战友, 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真情流露。英雄对朋友自是仁爱有加, 而朋友对英雄则是敬佩有加之余忠诚无私。并肩的战斗在大写了英雄的业绩之时也培养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患难来临之时的不离不弃又见证了朋友友谊的真诚宝贵。这种对英雄友情的刻画不仅升华了英雄的人格品质, 又在另一程度上加深了观众的自我认同感觉, 使之区别于孤胆英雄的难以接近, 而获得一种身份上的贴近感。即使英雄如《特洛伊》中阿喀琉斯也是朋友成群的, 严格来说, 他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友谊性朋友, 如英雄奥德修斯, 又有亲情意义上的朋友, 如他的表弟, 同时, 还有一群为他奋勇而战的部属意义上的朋友;《天国王朝》中的巴里安最接近孤胆英雄, 但他除了有一群父亲留给他的部属意义上的朋友外, 还有一个敌手意义上的朋友, 撒拉丁的大将, 甚至可以说, 他真正意义上的敌手撒拉丁也是他精神层面上的朋友, 正如一个好敌手就如一个好朋友一样;《角斗士》中的马克西默斯有一群同生共死的角斗士朋友, 还有政治联盟意义上的朋友和部属意义上的朋友;相比之下, 《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的朋友可谓多种多样, 有儿时朋友、并肩战斗的朋友、部属朋友、政治联盟朋友、道义朋友、背叛后复又肩负其遗志的朋友, 众多宽泛意义上的朋友也正是一个民族英雄所需要具备的博大胸怀的体现, 而即使他死后, 依然有众多朋友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战斗直到取得最终胜利, 从这一层面来讲, 朋友实已成为他精神不死的寄寓和见证;《亚历山大大帝》中亚历山大大帝的友情更多的带有一种政治笼络的成分和个人暧昧的含义;《亚瑟王》中亚瑟的圆桌骑士朋友则在提倡平等的信念中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亦中:《欲望与满足——试论好莱坞如何征服观众》, 《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2]许婧:《美国史诗电影:关于英雄的梦想》, 《艺术评论》, 2004年第11期
[3]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4]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美国的历史课这么上 篇8
一、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式课堂教学
旁听的两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教育的特点也可以从中略知一二。
1. 讨论中的历史课
我们在大都会学习中心旁听了一节历史课。这是一所公立磁石学校,授课的是一名全美优秀教师,学生则是九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三的学生)。这位老师对课堂有很强的掌控力,全程很好地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们跟着这位老师完整地上完了一节课,连中途校方请我们换教室继续参观,都没舍得离开。
这节课的主题是“WHAT MAKES A GOOD QUESTION?”(怎样能提出一个好问题?)。问题一出,同行的老师禁不住悄悄问:“这是历史课吗?”这时,老师假设情境:假如你遇到一位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移民,你想问他些什么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五个问题。写完后,两三人一组交流,再进行班级交流,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至此,我们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位老师是把历史知识当成了问题探究的素材,我们不禁暗自叫好。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总结提问的规则,学生先独立写出,再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纸上总结了提问的四个基本原则。由提出具体的问题到总结提问的方法与规则,课堂探究在一步步深入,也深深地吸引了听课的我们。
然后,老师又提出新问题:“什么是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要求学生把刚才提出的问题按类型分类。封闭式问题就是只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开放式问题就是需要解释的问题。老师又要求学生从两类中各找出一个问题进行转换。学生们讨论十分热烈,争着介绍自己的问题是哪一类型、怎样转换的,还有两个学生针对哪种问题更好辩论了起来,课堂出现了高潮。
接下来,老师要求学生从刚才的问题中“挑出你认为最重要、最有趣的问题”,并写到教室后面的白板上。学生们“倾巢出动”,把大大的白板写得满满的。就在我们以为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认为这几个问题更重要?”画龙点睛,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这节课,基于学科又高于学科,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应用,又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整节课的探究问题环环相扣,层层升华,把教学的重点指向“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主探究和思维碰撞中,学会了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甚至未来拥有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一节不像历史课的历史课,让人难忘!
2. 游戏中的历史课
还有一节历史课,同样值得深深品味。
我们在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顶尖私立高中,见到了这位厉害的马克老师。马克老师自1975年耶鲁博士毕业后,就在此教学,已经有40多年的教龄了。多年的教学生涯让马克老师对历史教学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他为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学。
这节课的主题是“早期世界贸易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学生们则通过游戏和讨论来完成课堂学习。
首先,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国际贸易。学生们分别扮演商人、买家、海关人员等角色,相互讨价还价,买进卖出。过程中,学生须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商业规则,要办清关手续,要考虑运输中可能会遇到风暴或海盗等因素。最终把货物都运到目的地、能赚钱的组就算获胜。
然后,大家围坐进行分析讨论。马克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了网上一篇关于耶鲁先生支持贩奴的文章,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与他们的游戏之间的关系,并谈谈做游戏的感受。学生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商人为了利润会不择手段,所以一定要制定贸易法案;有的学生质疑这篇批判耶鲁的文章,反问如果没有像耶鲁这样的人去做这些不光彩的贸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结果马上就有学生反对,认为当时的新大陆太邪恶了,竟然贩奴,为了赚钱不顾道德。这时马克老师适时追问:你认为当时的商人是怎么想的?如果把贩奴从整个贸易中去掉又会怎么样……讨论进行得不亦乐乎!
在笔者看来,身临其境的模拟游戏使学生能够站在特定时代、以特定身份去思考,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有独立见解、甚至有思想高度的问题,表现出学生极强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品质,这已非常了不起。但马克老师并不满意,他本想让学生发现早期国际贸易对文化和对现在世界的影响,可是学生在讨论中并没有生成这一预设目标,于是他决定再用一节课,设计新情境,继续做游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马克老师认为,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要指望学生能迅速发现问题,学生肯定要思考一段时间,教师要耐心等待,要给学生比较高的期待和尊重,这样学生才会成为独立思考者、终身学习者。
二、对美国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1. 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长”一节中说:“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在美国教师看来,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可以不需要教师仍然能很好地学习发展。所以课堂上,我们从未见过教师侃侃而谈,都是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且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并重。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后,一定是先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案,再进行分组讨论,哪怕只有六七名学生,也会分成三个小组讨论,最后才是全班交流。在这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学生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美国的教育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的怀疑态度,从而树立自尊、自信、自立的健全人格。
2.“翻转课堂”是教学常态
近几年,我们也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在我们还纠结要不要“翻”、怎样“翻”才适度时,美国的“翻转课堂”早已成为教学常态。
马克老师认为,“翻转课堂”的最大困难是让学生真正能够自己学习。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困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研究的史料、尤其是一手史料,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等有趣的、经常变换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先发现问题。学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对问题产生更高的兴趣。最后教师再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恍然大悟,回归历史真相。
在美国,教师不是教“教材”,甚至不是用“教材”教,课本只是阅读材料之一。同时,开发课程资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美国的高中历史教师,或者只教美国史,或者只教世界史,都可以深入研究某些问题。反观我们,我们可以说的上是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全知全能”的。
3. 其他凸显美国国情与教育理念的特点
一是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开放性测试。小测试、综合写作、阅读笔记、角色表演和发言时的表现、提问和解答问题的时体现的思维品质等,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笔者见到一堂历史考试中有两道论述题,每题都含两到三个观点,全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发表独立观点的思辨性问题。
二是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美国高中生的阅读量远远大于中国学生,又厚又大的课本,要在课前阅读,并写出阅读笔记和提出问题;教师还会发阅读资料及学习任务单;每个单元结束时都有综合写作,不论人文课还是科学课,学生们常常一写就是一篇论文。
三是实行小班教学与走班上课。小班教学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大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固定教室,学生没有行政班,但都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走班上课。
四是高科技手段支撑及个性化、实用的教室布置。美国的课堂在硬件配置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借助软件、系统,或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教学和管理已形成常态;教室布置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例如:一节与家庭有关的选修课,教师会把教室布置得像间大厨房;许多教室的前半部分是课桌椅,后半部分是实验区,实现了实验和教学完美融合;教室里的桌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方便学生完成不同任务。
现代美国方言的历史发展研究 篇9
一、产生现代美国俚语的有关背景
在美洲大陆19世纪的“西进运动”中, 大量的美国人移民到西部。在这一过程中, 各地的方言、各阶层的行话甚至于黑话纷纷涌入, 而被人们相互之间传播使用。因为美国官方不重视所谓的“标准语”, 也很少纯化语言, 所以经过不断地使用传播, 不同语言形式的俗语和行话便成了俚语而被今天美国人所使用。另外, 美国属于移民国家, 多种民族的移民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 并逐渐融合了美语而形成新的词汇, 进而不断增加了俚语的数量。进入20世纪以后, 美国俚语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先后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以及冷战时期, 都促进了俚语的大量产生, 再加之美国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 例如种族歧视、民权运动、青年人的吸毒和酗酒以及同性恋、性解放、反战运动等, 都促使美国俚语大量涌现。而随着八九十年代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现代美国俚语也表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在日常生活大量地出现并使用新兴俚语。
二、现代美国俚语的主要来源
1. 亚文化渗透于主流文化中
现代美国俚语具有比较广泛的来源。行话、隐语甚至于黑话都产生出了很多的精彩俚语, 例如: 美国罪犯习惯于称监狱外的社会为“street”, 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分成监狱内外两部分, 在羁押他们的监狱外就是他们活动的地方———大街, 因此犯人的假释期用俚语“streettime”来表示。此外, 各种各样的隶属于亚文化群的人们及社会集团, 如学生、警察、军人、司机、妓女、无业游民等都为俚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尽管有些不堪入耳, 但毕竟是现代美国俚语的一种主要来源。
2. 社会名流积极地推动俚语发展
美国的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等大城市也是文化中心, 它们利用媒介成为美国文化的主导。这些城市的政要、商人、电视节目主持人、文体明星、专栏作家等上层人士, 往往也是主要的美国俚语的创造者。例如: “much-racker”作为俚语, 是指专门刺探个人隐私和政界丑闻的人, 该词就频繁出现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 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的口语。
3. 大量涌现的新事物和新概念推动俚语发展
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 应运而生了大量的新俚语, 从而来表示新事物和新概念。例如: 人们最为熟悉的“cool”一词, 其原意是“凉, 凉爽”, 现在作为俚语“酷”, 其意义为“动人的, 妙极的”。目前, 占据俚语半壁江山的应当是体育行业、娱乐业和IT行业出现的俚语。例如: 摇滚乐在流行音乐中常被说成是“rockandroll”;“groove”一词原指唱片的纹路, 后来发展为俚语, 主要指“绝好的, 流行的”。因此可以说, 新事物和新概念在促进新俚语产生的同时, 一些旧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无疑是现代美国俚语求变、求新的最好体现。
三、现代美国俚语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 一) 具有幽默风趣的特征
1. 体现在语音方面
美国的许多俚语通常是利用谐音从而达到易懂、易于表达、听起来舒服的效果, 特别是为了表达幽默生动的效果, 俚语通常押尾韵。例如: tiptop ( 非常杰出的) 、razzledazzle ( 狂欢, 陶醉) 、super-super ( 特别大的, 引人注目的, 显著的) 等。这种尾音押韵手法, 无疑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交流和传播。
2. 体现在词汇方面
在词汇方面, 现代美国俚语主要是利用截短与重复和缩略词等方法体现幽默。
截短与重复是一种表达俚语幽默感的方法, “government-man”通过截短, 变为“G - Man”, 意思是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人员, 同时“G”也是“Garbage”的缩写, 所以“GMan”是双关语, 幽默地讽刺了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的工作同Garbage-man差不多。而类似于so-so、no-no等重复的词汇, 其表达效果幽默形象, 分别是“极其普通”和“禁忌”的意思。重复的词不仅简洁, 而且使语气和对于听者的印象都得到了加强。
在美国俚语中, 有许多是由每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缩略而成的, 例如: “NATO”是鼎鼎大名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的缩略语。由于美国人具有幽默的天性, 而且善于创新, 所以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又创造了一个具有截然不同含义的俚语“No Action Talk Only” ( 光说不做) , 因而对NATO成功地进行了讥讽。又如“veryimportantperson”被缩略为“VIP” ( 大人物) “venerealdisease”被缩略为“V. D” ( 性病、花柳病) 等等。这些消除了冗余部分的缩略俚语, 有利于人们利用联想的方式表达幽默的含义。
除了在已有词语上通过俚语传达幽默效果之外, 美国还不断有新的俚语出现, 同时也在许多旧词上赋予了新的含义, 具有极强 的幽默感。例 如: 现在已经 很少使用“great、good、excellent”等标准语来表达“好”的意思, 主要是由于这些词已经不足以传达人们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所感受到的兴奋与刺激, 因此赋予旧词以新的含义, 如表示“好的, 棒的”可以使用dope ( 麻醉剂) 、sweet ( 甜蜜的) 、cool ( 凉爽的) 等词语。
3. 体现在修辞方面
现代美国俚语为了表达幽默的效果, 也常常会使用诸如夸张、比喻和委婉等修辞手法, 其中使用比喻最为突出。例如: 在别人看来, 如果某人是一个couchpotato, 则说明他处于消极被动的生活方式中, 整天在沙发上躺着, 像potato ( 枯萎的植物) 似的, 这是一个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 体现出了极强的幽默感。再比如: “头脑”用upperstorey ( 楼上) 来比喻; 细个子由beanpole ( 豆荚) 来比喻; flick用来比喻电影、fox常比喻年轻而有魅力的女人。
通常说,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使用标准语, 美国人觉得很严肃, 甚至显得沉闷呆板, 而如果使用俚语则更为生动、简练和便捷, 同时更加具有个性以及语言表达力。例如: “跳舞”一词, 俚语为“hop”, 标准语为“lance”, 虽然都表示同一个语义, 但是相比较而言, hop ( grasshopper的缩略语, 意为蚱蜢) 更能使人产生联想, 想到在草地上蚱蜢蹦跳的生动形态, 因而油然而生一种开心的感觉, 因此“hop”一词显然更具有活力; 而lance一词的语义较为庄重和正式, 会使人产生舞会的华丽、舞姿的优美, 以及服饰的考究等类似的联想。因此,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俚语, 因为俚语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凝练有力, 读来朗朗上口。
( 二) 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征
现代美国俚语正因为保持着“新鲜感”才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 被不停重复使用很久的俚语, 必定会越来越平淡无奇, 甚至最后成为陈词滥调而被人们所厌烦, 进而被淘汰或代之以新词。所以俚语按照其寿命的长短可以被分成两种: 一种是昙花一现后就被淘汰的俚语; 另外一种是俚语使用一段时间以后, 被吸收为标准语, 或者经过升级后成为口语。例如: 曾兴盛一时的peach ( 姑娘) 、skirt ( 妇女) 、skidoo ( 走开) 等俚语, 人们渐渐不用了、淡忘了。与此相反, 有些俚语如guy ( 男子汉) 、yes-man ( 唯唯诺诺的人) 、fan ( 着迷者) 、cop ( 警察) 等却至今都一直在沿用; 有的俚语已经演变成了口语表达方式, 例如havehadit ( 吃够苦头) 、haveaball ( 尽情作乐) 和getwithit ( 注意或繁忙) 等俚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OK”这个人们最为熟悉的词, 原来也属于俚语, 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随处几乎都能够听到的标准的时髦语。通常情况下, 俚语只有几年到几十年的“寿命”, 随后就会慢慢地退出词汇的行列, 但是这并不等于全部俚语都是这样的结局, 往往由于不同的特色和不同的功用, 俚语也就自然地具有了迥异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陈志学.现代美国俚语例释[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1, (3) :49.
[2]吴丽兴.美国俚语刍议[J].重庆三峡学报, 2002, (6) :96.
[3]胡家英.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学术交流, 2003, (8) .
[4]李群.美国俚语的幽默和自由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1) :108.
美国历史 篇10
美国的义务教育统共13年, 幼儿园1年, 小学6年一般指1~6年级, 初中两年一般指7~8年级, 高中四年一般指9~12年级。对于历史学科, 不同的阶段对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要求。1994年美国颁布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经过1996年的修订, 内容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名为《拓展儿童对历史时空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的历史教育主要让孩子对历史有个总体的认识。第二个阶段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历史学科美国史国家课程标准:探讨美国的经历》, 二是《历史学科世界国家课程标准:探寻通往现代之路》。第二个阶段把历史分为美国史和世界史, 并融合了其他社会学科内容, 如政治、地理、人文等。随着年级的提升, 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5~6年级多为叙述性、描述性要求。7~8年级多为解释性、分析性要求, 9~12年级多为论证性和创新性要求。
对处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来讲, 在美国式思维下, 注重对学生历史技能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把历史问题融于现实, 并从多角度思考历史。
二、《越南战争》授课过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评价至20世纪60年代末的越南战争过程中美国舆论发生的变化。
(2) 使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美国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 (1) 通过阅读在美国总统约翰逊任职期间, 越南战场发生的一些具体历史事件, 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历史的能力。
(2) 观看越南战场的新闻视频, 体验作为美国公民, 你如何看待越南战争。
(3) 采访家人等, 了解亲身经历越南战争的美国公民对越南战争的看法。
(4) 从当时的流行音乐中, 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美国大众对越南战争的态度。
教学过程:分三个课时。 (1) 第一课时———分析事件对舆论的影响。教师提供在越南战争爆发之际, 即约翰逊总统任职期间的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1964年8月7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北部湾决议;1965年5月26日, 澳大利亚军队出发去越南;1967年达托附近的血战;1968年梅莱大屠杀。每个小组分到不同的问题, 思考美国人民是否要支持越南战争。
(2) 第二课时———搜集口述历史。学生分享经历越南战争的家人等对其的态度。分析1965~1968年美国人民对越南战争的支持率的转变。
(3) 第三课时———解释舆论。学生自主分析舆论变化及原因。
三、美国历史课堂对中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体来说, 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仍采用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模式, 虽然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到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应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仍达不到效果。笔者对201名商丘市三高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 27%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中的探究性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66%的学生认为探究性活动不错, 但有些不知所措;6%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倾向于教师直接讲授。这个调查说明了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探究性学习且喜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但是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美国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一) 注重情景假设, 使学生体验历史并自己得出结论。
在调查过程中, 100%的学生喜欢气氛活跃、生动的历史课堂。如何营造活跃和生动的课堂氛围, 即如何带领学生融入那个历史氛围之中, 情景假设是个好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 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 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中国历史课堂中其实也经常出现情景假设, 但是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 反而使这种能培养历史分析能力的教学模式功能下降。举例来说, 一位教师在讲《1787年宪法》时, 在课堂的最后总结了美国和英国政治结构的对比, 并提出了一个历史的情景假设:“你如果在当时, 有何感想?”引导学生对美国和英国进行比较。再看美国课堂, 在《越南战争》这堂课中, 美国的历史课堂也运用了情景假设, 教师提供历史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公民, 你是否会支持越南战争”。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组成小组, 根据自己拿到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说明理由。整个过程, 教师只是一个倾听者。情景假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
(二) 注重历史联系生活。
在调查中, 67%的学生认为历史对现实问题有用, 32%的学生认为历史对现实问题没多大用, 只有1%的学生认为历史对现实问题没用。由此可见, 教师应注意使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既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更以史为鉴,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历史的能力。在美国历史课堂上的第二课时中, 教师请学生搜集口述历史, 让历史真实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普通高中历史标准》的课程性质中提到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是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所以, 在历史课程中, 教师应注意把历史与生活紧密联系。
四、结语
通过对美国历史课堂《越南战争》的分析, 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新课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 从调查中也能发现, 学生的观念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传播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渴望在课堂中有更多的主动权, 很多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倾听者的角色。笔者相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 历史教学会有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稚勇, 周仕德, 陈德民.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M].吉林:长春出版社, 2012.
[2]宾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M].吉林:长春出版社, 2012.
[3]朱汉国, 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5]李江霞.中美中学课程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课程与教学, 2002-8.
[6]翟居怀.中美高中阶段考试的比较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08-4-1.
美国华裔移民的历史与现状 篇11
关键词: 美国华裔 移民歧视 华裔崛起
一、华裔移民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第一批到达美国的华人是在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期间来到这里的,像大多数到那里的人一样,他们是去挖掘金子的。然而,他们的吃苦耐劳使他们成为爱嫉妒的竞争者们的替罪羊,中国人开始艰难地寻找其他的谋生途径。
19世纪60年代初,加州中央太平洋大铁路的开建,使淘金华工会和新同胞投入这项工程,然而,偏见问题在修路工程完成后变得尤其强烈,甚至出现纵火和流血事件。加利福尼亚人开始要求不再允许中国人进入他们的州,在1882年,他们说服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输入中国劳工。许多中国人回了国,他们的人数在本世纪初期迅速减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美国的盟国,这一排华法便告终止;每年允许一小部分中国人移民美国,有些人也能入籍成为美国公民。1965年,在一次移民法的全面修订中,更多的中国人被允许在美国定居,因为对亚洲移民的歧视已被废除。
二、华裔群体意识觉醒
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同化的国家,即移民到了美国,就必须美国化,接受美国社会的文化和价值,即盎克鲁—新教文化。华人移民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像欧洲来的移民一样完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他们是“美国梦”的实现者,却不是美国人,华裔中的佼佼者始终被贴上标签,成为华裔政治家、华裔科学家等。有一句话说:即使你入了美国籍,你也是一个华裔美国人。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只有白人,才是前面不加定语的“美国人”,华人移民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现象事实上时时存在。
尽管华裔扮作白人的模样,模仿他们的行动、说话方式,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力求同他们一样,但“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般的梦想,反而加重了自己的认同危机”。经过这样的反思,广大华裔深刻意识到:白人的意识和文化,对于自己可望而不可即;必须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美国认同,确立一个更适合自己特点的新方向。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是泛亚裔族群意识形成的关键。
三、华裔在美国的现状
深植于中国文化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努力工作以得到发展的心愿,是他们具有的其他显著特征。不少华人家庭由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中国古训,加上华人移居白人国家后,曾受到或明或暗的排挤与歧视的不公正待遇,让他们痛感只有读书一途,方能提高社会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流社会残存的不公正将亚裔逼上了靠学业改变命运这条道路。由于华人的聪明和勤勉,加上对教育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华人成为美国社会一股强劲的力量,他们因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而受到普遍的赞赏,并且经常被树立为值得学习的榜样。据统计,美国约300万华侨华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目前已占三分之一。在有些地区,华侨华人中具有高学历者的比例甚至已经超过其他族裔。与此同时,剩下三分之二的华人却仍从事百年前的旧业,开餐过洗衣服等,无法接近主流社会,由此可见,华人社会地位差距很大。
华裔移民父母对下一代的教育正面临新问题,其一,许多移民父母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在结交异性朋友方面的管束更是严格。缺乏社交和公共生活的参与能力,是第一代移民子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家庭的严格管束下,许多青少年学习成绩很好,但不开朗、不幸福。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少同性、异性的朋友。如果文化冲突与财政压力、教育、父母家人等外来因素纠缠一起,最后很可能导致悲剧发生。其二,华裔移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忘本”,也开始重视对下一代进行“华夏之根”的教育。可是,华人在星条旗下毕竟是“少数民族”,一入美国社会很快就会被“溶化”。这些新问题,都是棘手的难题……
四、华裔群体的崛起
中新网2007年5月8日电,据美国《明报》综合报道,日前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亚裔已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消费族群,他们的购买力高达4340亿美元,占全美消费者购买力的4.7%。这份报告还预测,美国亚裔的购买力2010年将达到6110亿美元,而华裔是亚裔中最大的消费族群。
五、华裔之路与华裔研究任重道远
华裔移民在美国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华裔的贡献因为种族歧视等原因而被忽视和贬低。近来随着美籍华人成就越来越瞩目,而使对华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价值渐渐体现出来,但也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针对华裔的研究很必要,本文只是对其历史及现状做一个初步的概述,华裔历史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依范.美国华人发展史[M].香港:三联出版社,1984.
[2]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杨建华,徐颖果.美国华裔的移民历史[J].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
美国历史 篇12
一、政务公开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奥巴马总统在就职第一天就发表了关于“政务公开倡议”的演讲, 他在最近发表的联邦政府讲话中又着重强调了这点, 同时他描绘了步入数字时代的愿景。
他是这样说的:“在接下来五年内, 我们将努力使新一代高速无线宽带的覆盖率达到全美的98%。这不仅意味着提高网速和降低掉线率, 还要让美国的每寸国土都连接入数字时代;这意味着爱荷华州和阿拉巴马州的农民和小企业家可以把他们的产品通过网络向全世界销售;这意味着消防队员可以在手持设备中下载着火建筑的设计图;学生可以通过数字课本来上课学习;病人可以与他的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视频聊天。”
政务公开不仅事关档案部门, 还是所有无党派政府机构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的公民有权去查看记录着他们权利和权益的文件和去检视公职人员的行为, 去了解他们国家的历史。政务公开战略的实施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多途径, 我们在网站上提供了大量档案的利用, 我们并没有坐等查阅者上门, 而是通过与社会媒体进行广泛接触,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与公众互动的方式。
请大家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在2009年, 我们在Youtube网站上开设了我们的界面并创建了我们第一个“推特” (twitter) 微博账户。在一个月内, 我们上传的一段视频的日点击播放量达到了1.5万人次。在9个月内, 我们上传影片的点播量已超过10万次, 视频点播量超过50万次。
通过Youtube视频网站宣传是国家档案馆利用社会媒体打开宣传渠道的尝试。随后, 我们将档案宣传拓展到博客、微博、百科以及社交网络领域 (Twitter、Flickr、Foursquare、Facebook) , 用户通过关注我们的11个博客, 会随时获得我们更新的各类信息, 这些博客中包括国家档案馆馆长大卫·菲尔里诺的博客。
去年, 我们注册了两个“脸谱” (Facebook) 账户, 现在这个数量超过了30个。我们最早的Facebook账户已有17个国家超过1.4万名粉丝关注, 而且这个数量在以每周递增100多人的趋势上升。自从2009年我们发送第一条微博以来, 现在已有1万多名粉丝关注我们的16个微博账户。
这些仅仅是个开始, 我们现在非常关注手机技术的发展。今年春天, 我们开发了一个名为“档案中的今天”应用程序,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他们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ipad、iphone、Droid) 订阅获得。现在通过ipad、iphone、Droid订阅我们的官方杂志《序言》的读者越来越多。同时, 《序言》是第一份出现在网上书店中的联邦政府出版物。另外, 每天我们都会编辑一份类似日报、名为“联邦登记”的信息, 记录政府在前一天的工作, 包括颁布的法律法规、通过的法案以及政府其他工作。现在我们把“联邦登记”放在网上作为特色互动版块, 公众可以由此了解政府执行国会和总统批准法律的情况。当政府机构提交新法规时, 他们还可以对此进行评论。
通过努力, 国家档案馆已成为政府机构运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的领跑者。我们希望此举能使更多的公民通过网络来走近档案馆。
二、数字化工作和电子文件
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的今天, 我们并没有忽略纸质档案。我们现在正在尽可能快地把我们传统的纸质档案尽量多地进行数字化处理。NARA与三家研究家谱的非政府机构建立外部数字化合作关系。这三家机构目前已对那些利用需求最大的家谱完成了数字化, 现有超过1.3亿张馆藏家谱已上传到网上提供利用。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内部的数字化工作。其中, 较有影响的项目是“1940年的人口调查统计”数字化工作。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 每10年进行一次的人口调查信息要在72年后对外公布。预计将于2012年4月对外公布1940年的人口调查档案的电子版本。由于法律上的明确限制规定, 我们必须内部进行这项数字化工作。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 1940年的人口调查档案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上的许多变化。这部分档案的开放将给公众带来对二战前的美国的全新认识。
我们工作中的另一大挑战是保存并提供那些“天生的”电子文件。为了做好此项工作, 我们开展电子档案馆 (ERA) 项目研究。除此之外, 我们还致力于开发一套电子文件程序, 识别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 捕获并保证它们的长期可读、可用, 这个程序必须同时满足形成这些文件的联邦政府机构和有查阅政府文件需求公众的双方利益。
公众不断地向我们反映, 他们希望在网上看到我们所有的档案文件内容。就目前来看, 这是不现实的。但是, 即使我们将所有档案文件遗产都完成了数字化, 我们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因为档案馆的存在价值最终体现在公众是否能够利用到他们感兴趣的文件。
三、美国总统图书馆
国家档案馆对美国13个总统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监督指导的作用。总统图书馆兼具档案馆和博物馆的功能, 对每位总统在任期内形成的档案文件和文物进行集中展示, 供公众查阅, 为他们提供不带任何政治倾向的研究资料。
每个总统图书馆和它的馆藏一样, 都是属于美国人民的, 他们为各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教育内容。每个总统图书馆都有相应介绍美国历史和总统历史的项目, 他们还鼓励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时运用这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 比较有特色的是一个总统时间表的互动网站。网站上集合了来自13个总统图书馆的部分音频、视频和档案文件资料。
四、档案馆工作的职业定义
【美国历史】推荐阅读:
美国央行的历史12-19
sat美国历史09-13
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10-22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09-19
美国的历史课这么上11-18
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历史考察09-01
SAT2美国历史高频知识点总结06-09
美国的宪法和美国11-20
美国电影体现出的美国精神07-03
美国留学 美国私立高中青睐哪些学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