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

2024-06-29

美国城市(精选12篇)

美国城市 篇1

一、洛杉矶的合乘车道

2014年7月初, 到了美国洛杉矶, 3家人租了一辆15座旅游巴士到处走马观花。洛杉矶是美国公路网极其发达的城市, 但因为城市分散, 公共交通并不发达, 小汽车是主要交通方式。由于路网高峰大范围拥堵, 因此, 许多道路开辟了多人合乘车道, 即只有车里超过两人才能使用的车道, 以鼓励减少小汽车使用。

洛杉矶的合乘车道设计也有特点, 有点类似路中另辟了一条高速车道, 并不仅仅是画一条线。合乘车道与其他车道大部分路段有两条双黄线隔离 (图1) , 意思是严格禁止进出;多人乘的车也不能随便进出合乘车道, 要到没有双黄线隔离的路段才能进出, 这样保证了车辆不相互干扰。而且, 沿线有清晰的标志会提醒司机何处可以进出, 有些路段甚至建设有混凝土的隔离带。同时, 为避免单一合乘车道故障等影响交通, 大部分合乘车道左侧也设置有紧急停车带。在交通高峰时间, 合乘车道可以保持较好的通畅度。

二、洛杉矶的路中郊区铁路

尽管洛杉矶是一个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城市, 但是政府也尽力发展铁路等公共交通。在一条宽阔的射线高速公路中间, 建设了一条郊区铁路, 车站也设在道路中间 (图2) 。有的铁路利用高架段设站, 行人从中间上下;有的铁路设在地面, 车站也设在地面, 就另建过路天桥供行人穿越。但不管是高架车站还是地面车站, 都配有垂直的残疾人电梯。不过个人认为, 这样的线路布设, 在洛杉矶是很难吸引大量的乘客。因为铁路贴近高速公路两侧, 这里很少有人居住;即使要乘火车, 还是要换乘公交, 或者是停车换乘, 不够便捷。

三、景区的残疾人车位

洛杉矶有很多游乐园, 在圣地亚哥有海洋乐园, 市区有著名的环球影城, 还有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等。也许是因为暑假, 这些乐园即使在工作日, 也是人山人海, 许多都是家庭出游, 停车也是一位难求。在停车场, 发现都配有一定规模的残疾人车位 (图3) 。这些车位的宽度是一般车位的1.5倍, 方便残疾人从两侧上下。没有残疾人在车内的都不会用这些车位, 但从车位使用看, 还是比较满的, 这说明美国残疾人休假旅游也很普遍。也许是因为处处对残疾人的关心, 使他们的出行没有了后顾之忧。

四、旧金山的观光缆车

小小的旧金山市中心, 一直是观光旅游的必去点, 无论是渔人码头, 还是坡度近乎30度的花街, 都是旧金山的标志。因为老城是依山而建, 道路坡度极大, 交叉口也都是在坡道上。若依我们的设计规范, 都是不合格的路口;但是在那里, 车辆依旧有序行驶, 很多是没有信号灯的, 次要道路上的车辆到了路口都是停车观察并让行。像花街这样坡度极大的蛇行道路, 已经成为旅游景点, 但还是可以通行车辆, 甚为有趣。

旧金山市区还有一大特色景点, 是多条缆车设置在路中。因为坡度大, 下坡时驾驶员紧握着刹车。到了路口, 游客可以随时下车, 没有车门, 车上人在观景, 车下人在观车 (图4) 。

五、斯坦福大学的交通管理

旧金山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不仅在学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且由于她美丽的校园建筑和环境也成为了旅游景点。但是, 一批批的旅游团队进出校区, 给学校学习带来了干扰。校区本来就因为道路能力有限禁止学生开车入校, 学校规定只有资深教授才可以开车入校, 学生一般是骑车出入宿舍和校区, 教学楼前都布置有自行车停车场 (图5) 。另外, 学校还开设了多条公交线路, 往来宿舍和校区, 沿途设站。对于越来越多的旅游车辆, 学校规定进入要预约并一次缴纳200~300美元, 其他外来非付费车只能在校区门口固定点上下客, 只能是家庭成员, 不能超过8人, 超过则认为是旅游车需要付费, 违规要处罚驾驶员, 且影响诚信。即使在暑假, 校区内基本不上课时, 停车也一样要求, 因此, 在优美的校区内散步如同在公园内一般舒适和安全。

美国城市 篇2

第一名是丹佛!

丹佛活跃的就业市场和较高的薪水让人们趋之若鹜。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也毫不逊色,成为了全美最受欢迎的宜居城市。

城市人口:2,651,392

房屋价格中位数:$301,300

年收入中位数:$53,060

第2名:奥斯汀,德克萨斯州 (Austin)

奥斯汀(Austin)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州得克萨斯州(State of Texas)的首府,始建于1835年,是得州第4大城市和全美第13大城市。

奥斯汀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人口在过去五年间增长了9%。

除了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的入驻,奥斯汀还有着迷人的文化氛围和众多美食,对年轻人充满了吸引力。

城市人口:1,835,016

房屋价格中位数:$240,000

年收入中位数:$48,150

第3名:费耶特维尔, 阿肯色州 (Fayetteville)

费耶特维尔(Fayetteville, Arkansas)是美国阿肯色州第三大城市,相比于人均收入而言,Fayetteville是全美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

此外这里的交通状况较好,节约了人们上班通勤的时间。

城市人口:483,396

房屋价格中位数:$177,200

年收入中位数:$42,410

第4名:罗利市,北卡来罗纳州 (Raleigh-Durham)

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是罗利市(Raleigh)。罗利市是北卡罗来纳州第二大城市。罗利市到处是橡树,因此有橡树城之称。受益于杜克大学闻名全国的医学研究,得哈姆有着全美最好的医疗系统之一。

此外,北卡州立大学,北卡大学分校和众多高等院校的落户,让整个城市被良好的教育环境所包围。最近五年,得哈姆的人口增长数排名全美第二位。

城市人口:1,714,629

房屋价格中位数:$215,730

年收入中位数:$50,310

第5名: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科罗拉多州 (Colorado Springs)

美国科罗拉多州中部城市,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第二大、美国第49大城市,也是艾尔帕索县的首府。

尽管Colorado Springs的人口增长是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增长最慢的,但这里非常低的生活城本足以让居民们过上舒适的生活。

城市人口:669,070

房屋价格中位数:$221,725

年收入中位数:$46,520

第6名:博伊西,爱达荷州 (Boise)

Boise是美国爱达荷州的首府,也是该州最大的城市。博伊西的名字由来始于最先到此探索的陷阱捕兽者(trapper),他们在跨越一片干旱地区后发现了这片遍布棉白杨(cottonwoods)的河边地方,于是给了这个地方“boisé”的名称,意思为“多树的”。

Boise是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城市,同时也是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失业率最低的城市。

加上生活成本不高的优点,这个规模不大的城市的确非常适合居住。

城市人口:3,557,037

房屋价格中位数:$362,468

年收入中位数:$59,130

第7名:西雅图,华盛顿州 (Seattle)

西雅图 不眠夜!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它的好人人都知道!得益于微软,亚马逊,波音等大型企业,西雅图的就业市场一直高居全美前列。

城市四周的海湾,湖泊,森林和雪山更是让这里的居住环境十分宜人。

城市人口:3,557,037

房屋价格中位数:$362,468

年收入中位数:$59,130

第8名: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D.C.)

华盛顿特区不仅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美第三强劲的就业市场,仅次于圣何塞和三藩市。

但是这里的生活成本非常高,交通糟糕程度也位居全美第二。

城市人口:5,863,608

房屋价格中位数:$375,700

年收入中位数:$65,890

第9名:旧金山,加州 (San Francisco)

旧金山,又称为三藩市。最早一批移民的华人都住在这里,三藩市拥有强劲的就业市场和全美最好的教育环境。但是这里的生活成本甚至高过圣何塞,居民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大。

城市人口:4,466,251

房屋价格中位数:$646,250

年收入中位数:$69,350

第10名:圣何塞,加州 (San Jose)

圣何塞是加利福尼亚州西部城市,美国硅谷中心,为美国第十大城市。

作为硅谷的中心,圣何塞聚集了全美的高端科技人才和众多世界顶尖大学。

同时这里也是全美房价最贵,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之一。

城市人口:1,898,457

房屋价格中位数:$777,600

年收入中位数:$75,770

其他城市名单:

11. 得梅因,爱荷华州

12. 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会区,明尼苏达州

13. 大急流城,迈阿密州

14. 萨拉索塔,佛罗里达州

15. 夏洛特,北卡罗来纳州

16.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州

17. 休斯顿,德克萨斯州

18. 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州

19. 查尔斯顿,西弗吉尼亚州

20. 波特兰,俄勒冈州

21. 达拉斯-沃斯堡,德克萨斯州

22. 纳什维尔,田纳西州

23. 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州

24. 麦迪逊,威斯康星州

25. 哈里斯堡,宾夕法尼亚州

26. 火奴鲁鲁,夏威夷州

27. 盐湖城,犹他州

28. 里士满,弗吉尼亚州

29. 波特兰,缅因州

30.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31. 俄克拉何马城,俄克拉何马城

32. 小石城,阿肯色州

33. 塔尔萨,俄克拉荷马州

34. 杰克逊维尔,杰克逊维尔

35. 格林维尔,南卡罗来纳州

36. 奥尔巴尼,纽约州

37. 辛辛那提,俄亥俄州

38. 麦尔兹堡, 佛罗里达州

39. 温斯顿-塞勒姆,北卡罗来纳州

40. 墨尔本,佛罗里达州

41. 阿尔伯克基 ,新墨西哥州

42. 坦帕,佛罗里达州

43. 印第安纳波利斯,印地安纳州

44. 奥兰多,佛罗里达州

45. 路易维尔,肯塔基州

46. 哥伦比亚,南卡罗来纳州

47. 匹兹堡,宾夕法尼亚州

48. 菲尼克斯,亚利桑那州

49. 堪萨斯城,密苏里州

50. 哥伦布,俄亥俄州

51. 格林斯伯勒,北卡罗来纳州

52. 斯波坎,华盛顿州

53. 雪城,纽约州

54. 兰开斯特,宾夕法尼亚州

55. 查塔努加,田纳西州

56. 诺克斯维尔,田纳西州

57. 水牛城,纽约州

58. 威奇托,堪萨斯州

59. 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60. 罗切斯特,纽约州

61. 亚特兰大,佐治亚州

62. 圣罗莎,加利福尼亚州

63. 巴吞鲁日,路易斯安那州

64. 奥古斯塔,佐治亚州

65. 伍斯特,马萨诸塞州

66. 圣路易斯,密苏里州

67. 密苏里州,马里兰州

68. 沙加缅度,加利福尼亚州

69. 代顿,俄亥俄州

70. 莱克兰,佛罗里达州

71. 艾尔帕索,德克萨斯州

72. 密尔沃基,威斯康辛州

73. 图森,亚利桑那州

74. 斯普林菲尔德,马萨诸塞州

75. 托莱多,俄亥俄州

76. 弗吉尼亚海滩,弗吉尼亚州

77. 扬斯敦,俄亥俄州

78. 阿伦敦,宾夕法尼亚州

79. 杰克逊,密西西比州

80. 伯明翰,阿拉巴马州

81. 斯克兰顿,宾夕法尼亚州

82. 费城,宾夕法尼亚州

83.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

84. 戴通纳海滩,佛罗里达州

85. 拉斯维加斯,纽约州

86. 底特律,迈阿密州

87. 克利夫兰,俄亥俄州

88. 纽黑文市,康涅狄格州

89. 麦卡伦,得克萨斯州

90. 芝加哥,伊利诺伊州

91. 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

92. 普罗维登斯,罗得岛州

93. 迈阿密,佛罗里达州

94. 孟菲斯,田纳西州

95. 贝克斯菲尔德,加利福尼亚州

96. 纽约城,纽约州

97. 弗雷斯诺,加利福尼亚州

98. 斯托克顿,加利福尼亚州

99. 莫德斯托,加利福尼亚州

100. 圣胡安,波多黎各

★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排名

★ 哪些美国大学的性价比最高?

★ 美国留学: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率排名

★ 美国大学最佳商学院排名

★ 城市过客诗歌

★ 美国大学法律写作专业排名

★ USNews美国大学金融专业排名

★ 美国排名靠前的低调大学

★ 美国大学工程专业排名揭晓

美国空气污染城市 篇3

1.巴克斯菲尔德一德拉诺加利福尼亚州(BakersfieId-Delano,CA)

人口:8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1

近期污染排名:1

臭氧层污染排名:2

巴克斯菲尔德一德拉诺气温较高、尘埃较重,主要原因是这里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油田开采区,空气污染程度是全美国最严重的地区。

2.洛杉矶—长滩—河岸加利福尼亚州(Los Angeles—Long Beach—Riverside,CA)

人口:178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2

近期污染排名:4

臭氧层污染排名:1

上百万的汽车、进出港湾的货轮和繁忙的机场,洛杉矶的污染源众多,相比这里污染最严重的时期,现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3.维萨利亚—波特维勒加利福尼亚州(Visalia-Porter-ville,CA)

人口:43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2

近期污染排名:7

臭氧层污染排名:3

这片范围十分接近美国红杉国家公园(Sequoia National Park),但是面积庞大的植被仍不能全部分解空气中的毒害物质。

4.弗雷斯诺一马德拉加利福尼亚州(Fresno-Madera,CA)

人口:11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6

近期污染排名:2

臭氧层污染排名:4

这一带也被称为圣华金河谷(San JoaquinValley),尽管目前在污染排名靠前,但空气质量正大幅得到提升,2010年8月还创下了整月无污染纪录。

5.匹茨伯格一纽卡斯特宾夕法尼亚州(Pittsburgh-New castle,PA)

人口:24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7

近期污染排名:3

臭氧层污染排名:24

这个古老的村镇在发现了新天然气田之后获得新生,开采引发的被污染空气甚至被风带到了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

6.莫德斯托加利福尼亚州(Modesto,CA)

人口:5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10

近期污染排名:12

臭氧层污染排名:14

这里是世界产量最大的美国嘉露葡萄酒(E&J GalloWinery)产地,酿酒工业使得当地空气质量不佳。

7.伯明翰—胡佛—克尔曼亚拉巴马州(Birmingham-Hoover-Cullman,AL)

人口:12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8

近期污染排名:8

臭氧层污染排名:21

伯明翰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夏季空气停滞的闷热盆地,两条繁忙的洲际公路也是污染源。

8.凤凰城—梅萨—格兰戴尔亚利桑那州(Phoenix-Mesa-Glendale,AZ)

人口:44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2

近期污染排名:24

臭氧层污染排名:19

炎热的天气让这里的车辆排放更多的尾气,沙尘暴十分常见。

9.圣迭戈—卡斯拜德—圣马科斯加利福尼亚州(SanDiego-Carlsbad-SanMarcos,CA)

人口:30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30

近期污染排名:15

臭氧层污染排名:7

交通枢纽圈的空气受海洋风影响流转快,但是污染速度更快,这里是通往墨西哥的大型港口和繁忙的高速路通道。

10.萨克拉门托—阿登—阿卡德—于巴城 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Sacramento-Arden-Arcade-Yuba City,CA-NV)

人口:240万

上年度污染排名:45

近期污染排名:9

臭氧层污染排名:5

美国城市 篇4

众所周知, 美国IBM在2008年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 之后信息化革命席卷全球, 欧洲, 日本, 韩国, 新加坡等一些国家也随之都开始智慧城市的实践研究。我国也有23个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1]。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智慧资本[2]累积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所以智慧资本水平相对高的城市自然而然成为了智慧城市的温床。而拥有大学文凭的成年人的数量就是智慧资本最好的度量衡[3]。研究还发现, 城市中拥有大学学历的成年人口和该城市教育水平成正比[4], 所以智慧城市往往也是名牌大学的聚集地。较高的教育程度往往也意味着较高的收入[5]。换句话说, 教育水平和生产效率是一种正比关系, 比如大学中的科研项目, 会给周围企业的相关产品的开发带来直接的好处[6]。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所以这些人会涌入智慧城市去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7]。这些人更遵纪守法, 更关心政治, 支持当地艺术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 对于差异性也有更强的包容能力[8]。

2.背景分析

Sjaastad[9]中提出, 移民作为一种人力资本, 给城市带来了不竭的动力, 所以拥有大学文凭的成年人作为一种智慧资本, 就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如果一个地方能够提供比目前所居住的地方更便利的基础设施服务, 并且这些便利所带来的利润高于迁移所付出的成本, 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人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的城市因为其自身的不同的特色会吸引不同的人群。年轻人渴望去那些薪酬较高, 有较强商业氛围的城市;老年人则倾向于生态环境较好且生活成本较低的宜居城市[10]。本文将以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起源地——美国为例, 探讨年轻人, 尤其是到大城市求学的学生群体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影响。

表1列出了1990年美国331个城市中拥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人群 (25岁以上) 的百分比排名前10的城市。有趣的是, 教育水平较高的城市都包含了一所或几所名牌大学。名牌大学向来对外地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11], 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城市往往也是名牌大学的所在地, 这些学校增加了城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学业完成后那些从外地求学而来的学生面对三种选择:

a.回到自己之前的居住地b.去一个新的地点c.留在目前的城市。

研究表明[12], 在某地大学就读的外来大学毕业生, 比那些没有在此地就读的外来移民更可能选择在该地就业定居。在Cincinnati, Xavier University的外来毕业生, 留在该城市的几率也比其他类别人群要高[1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s Haas School of Business和College of Engineering几所院校的毕业生也都有类似的情况[14]。这是因为, 在求学过程中, 学生会慢慢适应对所在地特有的生产和消费习惯, 也会在当地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源, 从而会影响到其对于未来定居地的选择[15]。所以外来求学并且最终留下的学生就成为该城市发展智慧资本。因此, 智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决定因素, 是能否吸引并且保留更多外来求学的学生。

3.研究方法

一个城市的发展取决于人口是否增长, 也就是说是否有更多的外来移民, 具体分析可采用以下公式,

其中, Min, j是j地区迁入移民比率, βin Sj是拥有大学文凭的成年移民比率, ΓinZj是该地区其他因素所带来的移民比率, εin, j是调零误差。

同理迁出的移民总量为,

Mout, j = βout Sj +Γout Zj + εout, j--------------------------------------- (2)

那么在迁入量多余迁出量的情况下, (1) 减去 (2) 就是净移民比率,

如果求学移民是智慧资本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那么βnet Sj应该大于Γnet Zj。为了证明这点, 要进行样本分析。根据完成大学学业所需时间的要求 (4年) , 和在人口普查年的规定 (如果一个人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和他五年前居住的地点不同, 就可以认为他是移民) , 可知样本周期设为5年比较合适。

再继续深入研究之前, 有必要将不同城市的移民比率, 按照人力资本水平高低排列, 进行一下对比分析。表2中, 按照智慧资本水平 (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成年人所占的比例) , 将美国主要地区分成了高中低三个等级, 并对其迁出, 迁入, 净移民率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 前20% 智慧资本较高的城市,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城市, 迁入迁出和净移民率最高, 而且几乎高出其他城市的2倍左右, 所以可知智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于其他城市。

4.数据分析

4.1 大学和移民

为了说明“大学移民”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 表4将拥有大学学历的移民分为进入大学 (求学为主) 和没有进入大学 (务工为主) 的两部分进行相关系数比较。

表3可知, 1975-200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 均得出“大学移民”对于城市移民的迁入和净移民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A, B和C结果相仿) 。与那些并非为了求学 (没有进入大学) 的移民相比, 差距十分明显。所以可知, “大学移民”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净移民率和“大学移民”成正比和没有进入大学的移民成反比。这表明完成学业中的大多数人, 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而在其他地方获得大学学历来到智慧城市寻找工作的移民, 反而选择了离开。

4.2 年龄和移民

为了更全面地说明“大学移民”的主导性地位, 本文对不同年龄层对于移民的影响相关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图1可知, 对于净移民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24这一年龄段上, 其次分别是15-19岁和25-29岁这两组。其中, 20-24岁人群的迁入系数为图1系数的峰值。相对年轻和年长的组群, 对移民状况的影响很小, 有的甚至是反作用的。同时还能看到, 到了毕业的时候 (20-24) 迁出移民率应该会有所上升, 在25-29岁的时候达到峰值。通过分析图1中净移民的相关系数可知, 城市在升学时间 (15-19岁和20-24岁) , 会获得大量外地移民, 这批移民在完成学业时候 (2529岁和30-34岁) 一部分会迁出离开。但是整体上看, 迁入还是大于迁出。因此, 图1进一步证明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是由来该城市求学, 并且毕业后留下来就业的移民决定的。

当大量15-19和20-24岁的年轻移民涌入城市的同时, 部分25-29岁和30-34岁的要步入或者刚步入中年的人群选择了离开。且前者的数量多余后者。这意味着智慧城市一直处于一个相当年轻相当有活力的状态中。

5.结语

读《美国城市化历史解读》有感 篇5

城规一班 黄星

14202070117

一、城市发展规律及典型特征 城市化规律研究原型

英国

早期城市化或工业化时期

(起步早 水平高 有典型意义)

美国

后工业时期尤其是新科技革命后的典型(带有“原型”特征)其发展进程、较少受外来偶然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战争、名族纠纷、边界争端、自然灾害)十九世纪后末政府对城市干预少,使得市场经济对城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很多美国学者据此认为大都市连绵区是未来美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美国三个大都市连绵区:纽约为中心东北大西洋沿岸

以芝加哥为中心中西部大湖区

以洛杉矶和旧金山为中心太平洋沿岸 结论: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 大都市区的优势:

1、有利于产业群发展(硅谷-计算机硬件、软件、资讯公司)降低存储交通通讯公共事业运作费用。

2、商品服务有更大市场、更专业劳动力、更全面复杂的交通和通讯网 《2000年市长协会报告》:

详细列举了大都市区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主导作用,得出结论: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必须集中在这些大都市区的需求上而不是人为的政治界限或行政划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变量),大都市区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在全球竞争力的主导力量。

从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到两个互为表里的趋势

1、人口的相对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只是在不同时期人口密度有所不同

2、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空间结构上就会有所变化、表现为大都市区化 中心城市的地位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变化(辐射作用)十九世纪后:中心城市是制造业大本营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制造业外迁

七十年代:完成从制造业中心向生产服务业和信息中心的转变(中心城市人口发展趋缓)

“阳光带”崛起的影响以及评价

1、西部崛起东部任然有实力

2、西部经济发展但是也给资深带来弊病(重视经济利益 缺乏社会效应考虑

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

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对美国中西部、西部、南部等区域的城市化与城市兴起做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美国区域经济结构性的变化即美国经济重心西移这一重要现象。在此带动下西部和南部在全国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日趋显要,东北部和中西部则相对下降。纽约崛起原因: 地理位置(海港城市 大西洋沿岸城市中间点 类似桥头堡)2 顺应地区开发需要(运河铁路开发 腹地辽阔提供市场原料)3 工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活动 纽约:区域经济城市化显著因素

1、工业化的初步开发(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带动发展但工商混杂对城市化作用不明显)

2、交通运输网的完善

芝加哥: 崛起原因:伴随第二次技术革命高潮,中西部城市化建立于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与工业化更为吻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特点:工业资本高度集中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高度集中

城市专业化程度更高、城市体系所持有的一体化特征更鲜明。洛杉矶:(大都市区化)

城市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新的交通运输方式

汽车的普及-郊区化-连锁反应-商品零售业 教育设施 娱乐设施 企业公司金融机构 郊区成为功能齐全的中心区 城市呈现多中心格局 大都市区化 洛杉矶兴起原因

1、国防工业为主导

2、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飞机制造、宇航业、医药业、电子计算机、通讯一起 电子元件 导弹)科技变革

这类成品对自然资源依赖性低,产品体积小,附加值高、抵消加州自然资源较差,水资源短缺的劣势。发挥了加州市场、劳动力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长处。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和圣迭戈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区 结论:1美国区域经济开发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区域经济中但城市优先发展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地位随着区域开发水平的提高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美国区域经济存在较大差异,开发是特定历史阶段产物-以区域作为美国城市化考察方式更为合理。

发展体现:城市体系-大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区

一、城市化水平速度与全国相比较低

城市化水平差距反映出以商业贸易为基础、缺乏足够的工业为依托的南部城市化后劲不足,无法与东北部以及中西部相匹敌。

二、不具备农业经济工业化城市化主导力量为商业贸易活动,城市化与商业化无法相互依存。

农业:谷物分成制盛行,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不易产生剩余劳动力,同时单一作物种植,不利于农业多样化发展

三、城市 彼此联系少未构成城市体系,北部在南部经济渗透与控制(铁路)《美国西部的开发与城市化》(西部-全新的开发模式)

传统城市化模式:现行农业垦殖而后工业化循序渐进开发模式 西部开发:城市化作为主导因素,带动西部开发 总结:

一 西部开发以城市化为先导,城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促进全面发展。一 特定历史产物,以较高生产力为依托

(启示:一个国家经济已有相当成都的发展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可以不循常规,不必简单的重复传统开发模式)

二 城市经济城市 必然导致以城市为中心以区域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形成 而不是人为划定(有时割裂城乡关系)行政区,优越性(顺应商品经济内在联系,以城市为中心协调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更体现城市根本属性)1 想大城市目标发展 具备雄厚的财政基础,能提供大城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整个地区发展。保持小型城市的现状,任周围卫星城镇自行发展。虽然市政部门财政基础薄弱,但可受益于多样化的拾取和社区服务。

最后选择(有效控制郊区漫无边际发展)弊端:1 福利政策考虑群体导致两极分化

2郊区居民多为中产阶级,对大都市区决策影响大,使得郊区化不易控制。

市政体制,负担层级转嫁城市问题突出。

三、城市化比较研究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

一、可比性

中国东北部与美国中西部的相似之处: 1 地理条件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城市化程度较高;

3铁路交通运输网稠密 ; 地区整体性很强(经济 文化)。

经济结构类型同属于重工业区,在各自国家所占地位不言而喻,发展历程方面有共性规律: “冰雪带” “东北现象” 步入衰退

美国中西部发展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产生和发展

城市化由发生、发展、完善并趋缓的全程,完成了一个城市化周期

二、规律性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和阶段性理论:

前工业化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家庭小生产为主;

工业化阶段: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家庭转向企业化生产,资本与劳动力相比重要性增强; 后工业时代:随着工业生产机械化与资本劳动力比的提高、交通的完善,城市中心:密集型工业 功能服务业增强。

相应的几个阶段人口城市增长规律:10% 20% 70%

三、阶段性特征

美国中西部:前述

中国东北部:东北部城市化起步晚于中原和东南沿海,但速度远远快过其他地区;

殖民地特征:铁路铺设处于经济战略掠夺考虑并并区域经济合理组合,城市化动态活力难以发挥;

建国后经济结构: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较多,而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对较少,传统工业占大多数而新兴工业相对较少,工业产品结果不合理,服务业差距大 结论:城市化和工业经济出现异步发展,表明:城市化增长周期尚未完成。

四、比较

发展周期与速度 经济结构 城市规模 人口流动性与城市比较 1美国中西部城市化达到70%而中国东北城市化41% 2工业城市最先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从经济结构上来说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都集中在开销较高的耐用消费品方面,因此对经济周期的波点特别敏感;一旦出现经济危机,购买力萎缩。城市规模:东北:1:1.3:1.3 不利于中小城市发展和组合成合理的城市网络

东北部首位城市对地区经济的带动能力不足,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还不合理美国中西部:人口迁移带动产业迁移 城市衰退在城市化方面反映明显

我国东北部:工业设施为先导而后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不明显:地区经济衰退在城市化上得不到反映(计划经济 人口流动限制有关)

五、未来

美国中西部:1高科技实力持续增强服务业比重日增

大都市区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

(建议结论)中国东北城市:遵循经济规律周期 工业高科技含量应加强 城镇等级结构调整 最后认为东部发生郊区化将在10-20年之内 《港口城市布局与区域经济——厦门与旧金山比较》 厦门与旧金山:相似的地理条件下的差异

旧金山大都市区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结果

美国最酷城市 篇6

10华盛顿特区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8137(11)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324(7)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409(9)

9迈阿密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10098(6)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194(10)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626(5)

8洛杉矶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23583(2)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476(3)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1441(2)

7圣·地亚哥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5569(14)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174(14)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359(12)

6奥兰多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2989(29)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59(34)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115(32)

5奥克兰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14355(4)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466(4)

4芝加哥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17144(3)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509(2)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698(4)

3西雅图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6278(13)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192(11)

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341(13)

1(并列)拉斯维加斯

旅店、酒吧和俱乐部数量(排名):3928(24)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52(37)画廊和音乐会场地数量(排名):149(27)

1(并列)纽约

旅店、就把和俱乐部数量(排名):37851(1)

博物馆、剧院、体育场和竞技场数量(排名):1339(1)

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心理动因 篇7

有美国学者认为郊区化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以前就已经产生, 是伴随着大城市的加速发展就开始的一种自然行为, 人们逃离城市无外乎出于寻求安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闲暇舒适、减轻经济负担以及拓展自身休憩空间等方面的考虑。在福格尔森书中也同样提到了人口拥挤、自然环境恶化、居住地嘈杂混乱等现象给人们心理上甚于实际利益带来的恐慌和损害, 套用费西曼 (Fishman) 的话可说是“中产阶级相对于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城市工业世界的异化”。学界也提及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对美国郊区化运动起到了促进作用。“田园”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牢固以及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其的追求, 可说与人类天性就向往自然有关。如果从文化心理层面出发, 郊区化和人们对“田园”的向往就如超越了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舒适生活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尽管不能将人的心理作用视为推动一个城市郊区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却不能忽略对郊区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原因作更深入的分析。费西曼强调郊区纯粹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区, 它代表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理想, 排除一切工商业等经济活动, 也与工人阶级的居住区相隔离。这种经过严密规划设计的生活社区不仅建筑形式新颖、环境优雅, 而且可以经由制定限制性条款的手段将中产阶级不乐见的工人阶级、其他族群排除在外, 实现中产阶级文化的价值观念。这种具有田园诗一般吸引力的郊区与环境恶劣、拥挤不堪的中心城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然这种“浪漫的社区”并非完美无暇, 它同时也是中产阶级做出的一种自我隔绝, 是一种对于工业世界的异化和反叛行为。在福氏书中, 各个历史时期面向各社会阶层服务的社区中, 限制性契约的制订经历了从发源到逐渐完善乃至变得繁琐冗长的过程。书中还渐进地强调了中产阶级不仅害怕黑人等少数群体或工人阶级, 甚至害怕和他们一样的人, 即富有的白人中产阶级自身。在他看来, 这种恐惧归根结底来源于对变化的恐惧, 并因此转化为对持久性的追求, 从而促成中产阶级发动一波又一波对变化、发展的抵抗。即使在郊区化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心理和精神上的影响隐藏于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结构改变和城市生态结构演进等表象之后, 却不能掩盖其对城市郊区化同样施加了影响的事实。

在谈到美国城市郊区化运动的原因时, 有学者强调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是其深层动因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进, 学界也意识到除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演变、联邦政府政策和民族矛盾这些传统关注因素之外, 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人心目中即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反城市传统和乡村理想。人们认为城市是藏污纳垢之所, 是暴力的发源地, 而乡村则代表了安稳和美德。其时歌颂田园而贬抑城市的思想家有很多, 他们对城市的批评多集中于对制造业、城市生活和文化工业等现代人工痕迹颇重的方面。或许如学者所言, 美国人对城市的不信任感与他们心中怀有的对故乡的意象 (即英国乡村生活) 和向往是相符的。居住于乡村的人们依靠宗教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能够在精神、道德和物质需求上得到满足, 这种生活具有连续性、持久性和传统性, 固定的价值观念、不变的习惯和特定的职责, 是一种同质性的生活并使人有“根”的意识。就传统美国人的态度而言, 城市意味着堕落腐败, 乡村才是民主理想的见解深入人心。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快速便捷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同时, 多少在以一种或许自己也未察觉的方式反抗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的异化与冷漠, 表达内心向往自然的理想。当然, 美国城市的高度异质性也是推动其现代城市郊区化的一大原因, 这种异质性包括种族、民族、文化、阶级等几个方面。移民带来的文化多元性和对个人自由的强调无时不刻不在制造着城市各族群之间的冲突, 并因此造成城市生活的动荡。以追求稳定和持久性为己任的白人上层、中产阶级因而倾向于向郊区转移, 以求自身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该阶级较为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优势也使他们有理由成为迁移的主力。

早期美国人心目中对城市的见解大部分源于对英国乡村生活认同, 因此20世纪初英国的“田园城市”运动也影响着美国的城市郊区化。城市现代化带来的便捷的城市生活对人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而美丽安宁的乡村环境又可说是人们永恒的心灵家园的写照, 试图将二者融合至和谐统一状态的想法不足为怪。而美国城郊比英国田园城市更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点在于它试图完全隔离富人与穷人、白人和其他族群, 因而这种“花园郊区”是完全封闭而同质性的, 这样似乎更加剧了中产阶级对住宅区限制性契约完善性、持久性的执着甚至歇斯底里,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对工业世界可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的不安。自工业革命以来, 由资产阶级创造出的工业世界在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与困扰, 这种困扰反映在不同国家和阶级中有不同的面貌。城市生活的优越性使人们不可能真正放弃城市化的居住环境回归乡村, 然而在郊区尽可能地实现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无疑是调剂心灵的最佳方式。无论美国城市郊区化现象是如福格尔森所说反映了人们对“不希望改变”这一问题的根深蒂固的担忧, 并造成了恶梦般的困扰也好, 抑或证明了“布尔乔亚的乌托邦”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实, 它都是出于人类对于反自然、反自身天性的事物最深刻的担忧。福格尔森曾将“一个国家的人如何对待这些恐惧的经历, 是否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是一种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决定, 在笔者看来这种共通的恐惧不仅反映了超越国别的人类天性, 亦有必要作为经验教训加以参考, 以期人们能更好地克服愈发猛烈的城市郊区化趋势带来的复杂现实问题, 毕竟只有从心理层面克服恐惧、适应现实, 方称得上真正为面对现代化浪潮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福格尔森著, 朱歌姝译:《布尔乔亚的恶梦:1870年-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3]、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7月第28卷第4期

[4]、孙群郎:《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 《世界历史》, 2000年第2期

[5]、孙群郎:《美国近代郊区化及其原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09月第25卷第5期

美国城市化过程及其经验借鉴 篇8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空间组织

一、美国城市化历程简要回顾

美国城市化的基本脉络清晰, 城市化历程基本上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美国基本城市化时期, 这个时期到1920年为止, 美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2%, 基本实现了城市化。第二时期为美国大都市区时期, 这时期从1920年始直到现在, 美国的城市数量和质量都有大的提升, 尤其是大都市区发展空前。20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出现了大都市连绵区, 这种空间组织形式是美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趋势。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呈现出“S”形曲线, 这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城市化的共性, 其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区域产业布局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城市化的特征

1. 工业化是美国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相对应。美国的城市化主要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 而其郊区化则是20世纪交通、通讯发展和后工业革命的结果, 郊区化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建成环境在空间上的延伸和继续。

2. 城市化空间形态呈现“分散—集聚—分散”的特点

城市化初期, 社会经济活动以聚集为主, 当进入郊区化阶段时, 空间组织又趋向分散状态, 而美国有利于郊区化政策尤其是住房政策和发达的交通和通讯则加快了这一分散进程。

3. 要素自由流动以及人口分布的均衡性

美国城市化的典型特征是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尤其是人口的流动最为明显。在集中城市化阶段, 人口主要从农村迁向城市, 而在郊区化阶段, 人口又从大都市区内的市区迁往郊区。从区域间迁移来讲, 美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多从东北部和南部地区迁往中北部和西部, 美国一百多年来的人口迁移使得人口在地区分布上趋于平衡。

4. 大都市区或者大都市带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美国大都市区产业发展代表了产业转型的方向, 由工业经济形态向服务业经济形态转变, 同时, 高科技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大都市区的产业转型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造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奇迹。

三、美国城市化过程的经验借鉴

1. 随工业化的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适时推进城市化

首先,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工业化初期, 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能直接推动城市化率的提高;而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之后, 产业结构亦不断转变和升级, 新兴服务业而不是工业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次, 从空间形态上看, 美国城市化过程呈现出“分散—集聚—分散”的特征。因此, 要遵循城市化不同阶段的产业和空间发展规律适当调控城市规模及其空间组织。

2. 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

快速发展的美国城市化也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 为此, 20世纪50、60年代, 美国通过在郊区建设小城市等政策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 郊区化缩小了城乡差别, 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形成, 也造成了中心城市不同程度的衰弱。而中心城市复兴计划的实施, 又使得中心城市在经历“产业空洞化”的镇痛后, 实现了功能的转变, 完成了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换和升级。由此, 须将城市发展的质量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个方面, 做到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

3. 市场经济为主, 结合政府干预

美国城市化的动力内生于市场机制。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城市规模体系的升级都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形成的。但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 也曾出现一些城乡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如城市化侵蚀大量农村土地、中心城区与郊区恶性竞争等, 因此, 城市化并不能一味和完全强调市场的力量, 应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区域经济现实, 根据城市化的不同阶段, 形成市场机制为主导, 规划和引导为辅的干预方式, 科学调控城市及其体系的空间组织, 缩小城乡差距。

4. 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划, 充分发挥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作用

全球化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国际化, 大都市区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 以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带的GDP占全美份额的76%, 这是美国多年推行大都市区经济的结果。我国应该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 做好大都市区的指标体系构建、功能组织等研究和规划, 充分发挥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作用, 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模式。

5. 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为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出现的制度协调、利益冲突、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 须借鉴美国城市化中区域管理和城市规划的有关做法, 如通过设立多级多类型的区域组织和服务机构, 有效解决区域分工与布局、发展战略同部门或地方利益冲突的矛盾, 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功能的有效分工和合理布局, 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

[2]张京祥刘荣增: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及管理[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5

[3]宋金平李香芹:美国的城市化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 城市问题, 2006

[4]白国强: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岭南学刊, 2005

[5]陶希东等: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经验及启示[J], 城市问题, 2005.1.

[6]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科学出版社, 2000

[7]黄勇:美国大都市区的协调与管理[J], 城市规划, 2003.3.

[8]高国力:美国区域和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做法和对我国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启示[J], 中国发展观察, 2006.11.

[9]刘建芳:美国大都市区政治“巴尔干化”现象的成因及改革途径[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7.10

美国城市 篇9

一、美国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模式的核心思想

美国住房保障的核心思想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补贴。从供给角度看, 政府尽可能多地增加低租金住房或以低价格将住房卖给中低收入者, 这些住房不仅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公房, 也包括后来运用税收调节等手段鼓励房主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廉租住房。为了保证低租金住房的供给, 政府一方面建设公房, 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和贷款保险等手段鼓励私人房主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从需求角度看, 政府直接补贴租户。政策从鼓励买房和帮助租房两个层面实施, 政府鼓励中低收入者买房或对他们直接进行租房补贴。

美国住房保障模式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而言, 最大的差异在于其特色的租金补贴模式, 这也是目前美国政府对中低收入者采取的最主要的补贴手段。美国的住房证和住房券对中低收入者自由寻找住房有很大的促进, 也更利于住房的市场化运作。总之, 美国以其鲜明的自由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标志, 通过发达的金融贷款体系, 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 以及健全的法律保障, 维持了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

图1显示了美国政府对城市中低收入者进行住房保障的基本模式, 这种保障模式不是美国独有, 它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曾经采用或正在采用的住房保障模式。虽然不同国家采取的保障手段和形式略有不同, 但其保障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二、美国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模式的基本内容

1. 建设公房缓解住房困境

政府建设公房的政策始于1937年, 建设公房的专项基金由联邦政府划拨, 基金的使用范围涵盖建造新住房、维修现有住房和运营公共住房三个方面。公房建设由联邦政府主持, 具体的选址、监督和分配则由州政府管辖。公房的产权归州政府所有, 管理的专项机构是地方政府住房局。美国在公房政策实施后的几年内, 建设了大量的公共住房。按照城市中低收入者所处的不同收入水平, 房租范围也有差异。对一般贫困家庭收取其家庭收入1/3的房租, 对收入略高的家庭而言, 房租则略高于1/3。

公房建设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城市中低收入者可负担住房的供给, 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得到了快速缓解。由于政府统一建设和分配公房, 大批无家可归者得到了可以遮风避雨的保障性住房, 由居住问题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也得以缓解。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由政府出资建设公房出租给租户措施的弊端也日渐凸显。由于政府新建公房选址集中于旧城中心区, 造成了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集聚, 与高收入阶层居住分化。这种现象后来又演化为贫民窟内的高犯罪率和中心区衰败等社会问题, 也间接导致了逆城市化的发生。

2. 吸纳私宅增加廉租房供给

为解决公房建设的弊端, 美国政府在1961年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私有房主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低租金住房。政府首先对市场上可供出租的私有住宅进行筛选, 将合格的住房纳入廉租房体系。对选中的廉租房房主进行一系列的补贴, 包括为其抵押贷款做担保、提供部分修缮和运营费用等。政府鼓励私人新建廉价房屋, 建设符合政府标准的廉租住房可以连续十年享受联邦所得税抵扣优惠。政府以吸纳私宅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廉租房供给。通过税收和贷款优惠的手段, 政府不用直接资金投资, 也无需专项财政划拨, 这极大减轻了政府负担。

但是, 即便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 私有房主是否愿意给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仍然是个问题。因为在人们日常经济决策中, 经济因素虽然是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其它因素也会产生影响。比如, 租户的文明教养、生活习惯等问题, 甚至是否有小孩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房主的决策。有些房主认为中低收入者素质偏低, 将房屋租给中低收入者可能对其他租户产生影响, 就不愿接受政府的条件提供廉价住房。此外, 被选中的房主可能因为拥有长期稳定的租户而不愿费力修缮他们的房屋, 从而导致中低收入者必须自己花钱修缮房屋, 有时这种修缮费用甚至会超过房租。政府通过补贴房东的方式来补贴租户, 这种补贴模式引起了经济学家的争论, 很多学者认为, 这一做法存在转移效率低下、目标补贴者实际收益甚少的问题。

3. 鼓励私人购房,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美国政府也积极鼓励中低收入者中收入相对高些的群体购买自己的住房。中低收入阶层买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银行贷款, 包括首付和分期偿还。但一般的信贷机构不愿为中低收入者提供贷款保险, 因为他们的偿还能力有限, 贷款风险大。这个时候, 政府出面为中低收入者购房提供贷款保险, 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买得起房。购房的中低收入者在享受贷款保险的同时, 还可以获得税收抵扣、利息优惠等优惠政策, 其中, 减税可以增强他们的还贷能力。买了房的中低收入者必须退出政府的住房保障体系, 挪出空位给其他中低收入者。

美国推行“鼓励购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中低收入者自购房或者建房来减轻政府补贴的负担, 这一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从政府财政预算的角度考虑的。政府只需进行政策和行政管理上的调整, 为中低收入者买房提供担保或住房保险, 无需动用财政资金。但这个政策对信贷公司和政府都存在风险, 因为相对宽松的贷款条件会使过度借贷的现象发生。中低收入者买下自己没有能力偿还的住宅后, 分期偿还只能由政府买单。

4. 用房租代金券直接补贴租户

用房租代金券直接补贴租户是美国政府目前采用的最主要的对中低收入者进行补贴的手段。具有受补贴资格的中低收入者中有60%的人选择了这种补贴方式。这种补贴方式具体分为住房证 (始于1974年, 又称“租金证明计划”) 和住房券 (始于1983年, 又称“租金优惠计划”) 两种, 它们略有区别。享受“住房证”的住户不能承租房租高于联邦政府确定的租金水平的住房。享受“住房券”的住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寻找住房, 当住房租金低于政府规定的市场租金还有余额时, 允许住户保留优惠券继续使用;而当住房租金高于市场租金时, 住户须自己承担租金差价。联邦政府按照住房市场一般租金水平确定补贴金额, 地方政府住房局确认租约后直接以租金证明或租金优惠券的形式向房主支付租金。在总租金中, 住户支付的部分不超过自身收入的30%, 其余部分由政府给房主补齐。

这种对租户直接进行补贴的手段是经济学家们最为推崇的, 因为它的补贴效率是100%, 补贴转移时不会出现无谓损失。政府通过强烈的政策倾向将一部分不太需要住房保障的人群排除掉, 节约了资金。美国的自由市场机制也必然要求这样的政府真空保障模式与之相适应。政府干预越少, 自由市场运作才能更充分。但是, 由于政府补贴的资金与市场直接挂钩, 在住房市场存在严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 尤其是供远远小于求的情况下, 房租会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政府必须为这个非均衡状态买单, 这就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美国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及评价

1. 自由化市场运作提高了保障效率

从补贴运作模式看, 美国政府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补贴建立在少干预和不干预的前提下。兴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公房虽然到现在仍然是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贫富分化、犯罪蔓延以及中心区衰落等现象降低了公房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吸引力, 也损害了中低收入者的社会形象。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 美国政府采取以住房补贴为主要方式的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体系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成为目前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主要受益形式。这种保障模式尊重市场, 发挥市场自由化运作的特点, 补贴效率最高。

2. 发达的贷款金融体系和税收体系减轻了政府负担

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是支持美国大多数家庭购房的主要力量。美国的政府保险机构主要为中低收入者和退伍军人的住房贷款提供保险, 分散了住房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 解决了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资金问题。在鼓励住宅出租者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和中低收入者购买住房方面, 政府多次运用税收减免以及提供保险等措施, 解决了中低收入者的实际困难。这些措施无需政府动用资金进行补贴, 只需运用财政以及税收政策, 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 完善的个人信用记录是进行保障的基础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并制定了多项法律来保证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时,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专门的信用调查机构, 查询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估判断。这是美国对中低收入人口进行界定和补偿的重要基础。

四、美国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其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模式经过70多年来的发展不断完善。转型期的中国作为人口最大的国, 刚刚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人口从农村大量涌入城市, 将对我国城市的住房保障造成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 也是我国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中美两国国情不同, 但美国城市走过的住房保障之路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确立政府在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中的核心作用

不难看出, 政府的核心作用贯穿了整个美国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模式演化的历史。每一个阶段的每一种保障手段, 都通过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来保证实现, 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 政策也不断调整。当前, 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改革方兴未艾, 尤其是近年来, 政府关于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意见相继出台。遗憾的是, 现今我国政策关注的重点仍旧停留在具有本地城市户籍的这部分中低收入者, 数量和比例都特别庞大的外来流动人口, 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困难却一直未得到重视。虽然, 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各地要把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工居住问题, 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但在全国范围内, 仅有为数很少的城市在住房建设规划中提出了要建设保障性住房, 逐步满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2. 引导城市中低收入者形成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

美国政府鼓励私人买房的政策产生有其一定的文化背景, 美国人的住房观念与中国人有较大差异。中国人无论工作、收入、家庭条件优劣, 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 房产是其最主要的遗产。因此, 中国人居住的房屋以购买为主, 产权归属明确。美国人往往只追求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 产权属性要求不高, 有很多人都是终身租住房屋, 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中美的这一文化差异使得政府使用的刺激政策有很大差别。我们应逐步改变国人的住房消费观念, 引导他们接受租房的观念, 到具备一定经济能力时再考虑购房。

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从美国的保障模式可以发现, 虽然政府在整个保障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但是, 政府的很多政策是通过金融、税收等政策来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的, 市场运作在对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的实现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对比国内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市场的作用就要小得多。多数开发商也不愿意参与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 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完全调动起开发商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参照美国的经验通过金融、税收手段来刺激开发商进入保障体系, 同时, 可以采用一定的法律手段规定开发商有参与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的义务。

4. 逐步建立完善的个人收入登记和信用记录制度

美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的演进历程 篇10

一、大学与城市在空间上的分离

殖民地学院时期,高校与城市在空间上基本处于分离状态。17世纪初期,一批受到英王迫害的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为了使自己的教派延续下去,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建立教堂和学校培养未来的牧师。在宗教和社会因素双重影响下,殖民地时期美国先后建立了九所学院,这些学院大多建立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小镇或者城市郊区,很少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区。例如,哈佛大学建立在波士顿以外的坎布里奇小镇;耶鲁学院在康涅狄格州的基林沃斯创立,1716年才迁往纽黑文市,而且当时的纽黑文市和一个村庄相差无几;新泽西学院建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小城。只有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曼哈顿地区,费城学院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

大学与城市空间上的分离最初源于地理上的考虑,这种因素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宗教的作用。[1]地理上的考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该地是否为学院的建立提供了更好或更便利的条件,其中,土地和资金是最主要的因素。例如,耶鲁大学建校之初,校址暂定塞布鲁克(由于第一任校长住在离塞布鲁克十多英里远的科林沃斯,所以学校最初实际是在科林沃斯),1716年,康涅狄格殖民地政府拨款500英镑供建筑校舍之用,学校开始寻找永久性的校址,塞布鲁克、哈特福德和纽黑文这三个地方都想要得到这所学校,结果,由于纽黑文捐赠给学校城镇周围的八亩土地以及集资最多而获胜。[2]第二,是否靠近学院管理者的居住地也成为选择校址的一个主观因素。耶鲁大学之所以选择纽黑文作为永久性校址,除上述官方原因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董事会成员多数来自纽黑文。在商议筹建耶鲁大学的十位牧师中,有七人来自纽黑文地区。第三,为本地服务和地方自豪感也是美国在新大陆建立学院的重要原因。美国疆域广阔,地理上的分散使美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中心。殖民地学院建立初期主要是地方机构,其首要目的是为本地区提供有知识的教士、律师、医生、商人和政治领导人物,对他们的支持也来自当地社会。因此,殖民地学院大多位于各殖民地事务中心,而不是像欧洲早期大学那样的政治和商业中心。

直到美国革命后,大学与城市的分离状态依然没有多少改变。独立战争后,美国兴起著名的学院运动(the College Movement)。1851年,阿布萨洛姆·彼得斯(Absalom Peters)曾经预言:“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一个学院之乡”。[3]这些新建立的学院大都喜欢广大的乡村地区,而不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例如,密歇根大学建立时,密歇根州议会(Michigan Legislature)并没有考虑将底特律作为密歇根大学的校址。奥古斯塔斯·伍德沃(Augustus Woodward)法官在1805年大火后计划重建底特律,他设计了一个复杂而详细的全州高等教育系统,并计划在底特律建立一所著名大学作为中心。但是,他的这个计划并没有对州议会产生影响。他们很快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接受了安阿伯土地公司(the Ann Arbor Land Company)慷慨捐赠的40英亩土地建立了密歇根大学。同样,1857年,当霍拉斯·布什耐尔(Horace Bushnell)为加州学院(California College)寻找理想的校址时,也倾向于将学院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他描述了在城市选址的种种不利:“它十分便于年轻人晚上逃到城市参与城市放荡的生活……这里的气氛……将不会很安静,而更多的是冗繁和缺乏新意。学习也是在这个范围内的学习,没有脱离开这种氛围……”。[4]

总之,从殖民地学院建立到南北战争结束这段时间,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大学的反城市倾向比较明显,乡村和小镇是大学的首选。大学的这种反城市倾向一直延续到南北战争以后。科米特·帕森斯(Kermit·C·Parsons)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国理想的校园是在小城镇。大学对城市有一种憎恶感,如果它们‘幸运地’坐落在城市中,他们会很快离开它。参与大都市的学术和文化生活不是他们的本性。理想的校园是在乡村。”5

二、大学与城市初步联姻

1861年,南北地区生产关系的矛盾终于激发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国内战争。战争对美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美国逐渐由农村步入城市,不仅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数量也有显著增长。1860-1900年,1-1.5万人口的城市由58个增至280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由9个增加到38个。[6]至19世纪末,美国的城市网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南北战争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使高等教育在招生规模、院校类型、学生来源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1870年,各类学院的入学人数约为6.2万人;仅仅20年之后,这一数字就膨胀到15.7万人;到1910年,总入学人数超过了35.5万人。[7]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学逐渐被城市化的海洋包围。这个时期大学与城市开始初步联姻,主要表现为:城市捐赠大学理念的提出、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在空间上的结合、市立大学的兴起和学生来源的“城市化”。

(一)城市捐赠大学理念的提出

赠地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适应了美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使得美国现代公立大学体系开始形成”。[8]赠地学院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推动了大学与城市的联姻。随着美国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农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消失,一些赠地学院农业教育的色彩逐渐淡化,发展了更多适合城市社会需要的工业和技术教育;一些实力强的赠地学院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发展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例如,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最初都由赠地学院发展而来,如今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周围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赠地学院为农业服务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学服务城市提供了启示。二战后,福特基金会的保罗·尤维塞克(Paul Ysvilaker)和曾任加州大学总校校长的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提倡政府应该资助为城市地区服务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即建立城市捐赠大学(urban-grant university),该倡议推动了高等教育更好地为城市服务。

(二)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在空间上的结合

南北战争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整个美国社会对创办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正式建立,希尔斯(Edward Shils)称“这也许是西半球学术史上惟一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9]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影响下,芝加哥大学、克拉克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建立起来。此外,老牌的殖民地学院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也通过建立研究生院、发展专业教育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老牌大学的校址大多位于远离城市的乡村小镇;而一些新建的研究型大学则直接建在了城市中,与城市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它们很多位于大城市的中心或者附近,特别是一些工业城市,如波士顿学院、东北大学都建于大型港口城市波士顿;芝加哥大学则位于美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芝加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位于重要的工业城市巴尔的摩;美国大学设在首都华盛顿。表2-1列出了1861-1900年美国主要研究型大学的分布情况。

(三)市立大学的兴起

除了赠地学院、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联姻外,市立大学(municipal universities)也悄然兴起。市立大学与城市政府和市民具有直接的依附与合作关系,其财政支持主要来自城市政府,因此受城市政府的控制较多;学生主要来自所在的城市地区,与当地居民具有更多联系。卢卡斯(Christopher J·Lucas)指出,“如果说赠地学院和其它州立大学是为美国的小城镇而设,那么,市立学院和大学则是为城市而设”。[10]南北战争之前,市立大学已经开始初露端倪。1819年,辛辛那提市建立了一所学院,只向该市居民收取象征性费用,这所学院后来成为美国第一所市立大学。1837年,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市曾设想得到私立学院的支持建立一所市立大学。同年,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市(Louisville)也着手建立自己的市立大学。1847年,纽约州立法机关特许设立了纽约市自由学园(the Free Academy of New York City),这是后来发展为纽约市巨大的、范围广泛的学院系统的开端,该学院后来成为纽约城市大学的城市学院。在随后的时间里,市立大学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纽约和底特律的学校董事会分别建立了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和韦恩大学(Wayne University),阿克伦(Akron)、威奇托(Wichita)和奥马哈(Omaha)三个城市都将原有的私立学校转变为市立学院或大学。市立大学的兴起加强了大学与城市的联系,使高等教育开始真正考虑城市社会的需要。但市立大学的发展并不景气,常常面临生源不足、财政不稳定、课程僵化等问题。[11]城市政府不能为其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因此,一些市立大学后来转型为城市州立大学(urban state university)。12

(四)学生来源的“城市化”

进入20世纪以后,大学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首先,1914年14所大学13联合起来建立了城市大学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Urban Universities,AUU)。其次,一战后城市居民比例增加,来自城市地区的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加。20世纪初,一项对178所学院的调查表明,每10名大学生中有4名来自农村地区。20年代末,大学生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截止到1928年,进入州立赠地大学的学生更多来自城市地区而不是农村地区;9个城市拥有城市政府管理的市立大学,纽约市成为拥有市立大学系统的第一个城市,有30万学生在城市的高校就读,相当于1900年美国所有学院的学生数量;洛杉矶15万,芝加哥12万,费城9.5万,波士顿9万。[14]而且,这些只是位于中心城市的大学生数,不包括周围郊区新建的大学。

总之,从南北战争结束到二战前,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开始从分离走向初步“联姻”。但双方的“联姻”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未进入“蜜月期”,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仅仅是空间上的邻近,并没有展开实质性互动。

三、大学与城市共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历史的转折点,美国通过战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方面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一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人口继续增加,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纽约、芝加哥等世界著名的大城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扩大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功能,与郊区和周围城市联合起来形成了包含中心城市和周围郊县在内的都市区。到1990年,美国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内。城市的蔓延和扩张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中心城市的贫困、种族隔离和文化冲突。这些问题在二战后表现得异常突出,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与城市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城市危机愈演愈烈。这些问题和危机也波及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上述背景下,二战后大学与城市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学不仅在空间上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而且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与城市展开了全面互动,二者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性共生关系。

(一)大学在城市更新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市更新运动是联邦政府于1949年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治理中心城市的运动,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下层居民的住房问题,是联邦政府继“新政”之后参与城市事务所采取的另一重要步骤。在城市更新运动中,联邦政府、城市政府和大学都意识到双方合作的重要性。1959年国会通过了《国家住房法第112条》(Section 112 of the National Housing Act)(以下简称《第112条》)。[15]法案鼓励通过城市更新计划在大学与城市之间建立有限的伙伴关系。根据该法案规定,大学或大学的非营利机构在“邻近或属于城市更新计划的范围内,为了获取土地、建筑物或其内部设施而进行的拆毁、……重新安置居住者和恢复建筑物等活动”,每花1美元,便可获得3美元的联邦城市更新补助。这些获得、拆毁或恢复的土地和建筑物必须用于教育目的,而且要和城市更新计划以及大学或其非营利机构提出的发展计划一致。《第112条》形成了强有力的国家政策,这一政策被称赞为“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和解”。康奈尔大学教授科米特·帕森斯称赞《第112条》为“大学与城市之间休战”的开始。[16]

城市更新运动从1949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结束,历经20多年时间,几届政府,尽管初衷很好,但最终却未解决中心城市的贫民窟问题,反而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危机。城市危机的初期,大学很少参与城市的社会事务,反而成为城市问题的一部分。在当时的反对者看来:大学成为城市中低收入学生的一种经济障碍,使他们难以获得就业所需的文凭;大学在扩张过程中赶走了城市贫困者。[17]因此,城市中的大学成为学生抗议的目标。主要的大学,如加州伯克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与学生和社区都处于一种对立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衰退和中心城市的日益恶化,大学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解决城市问题,许多城市的大学管理者都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为城市穷人提供教育;发展良好的社区关系;开发城市研究和相关研究计划。在参与解决城市危机的过程中,大学加强了与城市的联系,同时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益处:城市成为大学的实验室,城市问题成为大学学者调查研究的对象,城市社区则成为学者们检验城市理论的舞台。很多大学的城市学习课程(urban studies programs)和城市研究所(urban research institute)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1967年,美国有80个大学城市研究所,到70年代中期,全美大学的城市研究所已经达到300个。18

(二)大学与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展开全面互动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进入大都市区时代,大学与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首先,在以知识和人才为核心的大都市区时代,大学成为都市区的经济发动机。它们在人力资本开发、吸引外部资金、就业、购买力、基础建设、通过各种消费拉动地区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都市区的经济发展中处于尤其重要的位置,成为都市区主要的雇主和最可靠的经济来源。例如,在高校集中的波士顿地区,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八所研究型大学19 2000年使波士顿都市区的经济增长了74亿美元;共培养31,900多名毕业生,其中很多留在了波士顿;创新研究获得了264项专利、280个商业技术许可证,并新建41个公司;为25000名非学位学生提供继续教育。[20]八所研究型大学提供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使波士顿地区具有不同于美国其它地区的智力优势。

反过来,都市区的经济优势也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状况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奠定了物质基础,改善了都市区的住房和交通状况,为师生的学习和住房提供了更多便利。另一方面,都市区的公司、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就业和兼职的机会。很多学生依靠兼职工作资助自己上大学,都市区的便利条件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补充性收入。此外,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都市区,一般聚集了大量企业家和大财团,他们能够为大学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其次,大学通过建立科学园区与城市展开互动。一方面,研究型大学聚集了各类优秀人才,承担着大量科研任务,成为城市的科研中心。一些大企业都愿意建在大学周围,并与大学合作形成了著名的高科技研究中心,如波士顿地区的128号公路、斯坦福大学附近的硅谷、加州理工学院附近的航空街(Aerospace Alley)以及东南部由北卡罗来纳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杜克大学构成的“三角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以大学为基础,带动着整个都市区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园区也推动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实验的舞台,并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型大学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我们很难说清楚是斯坦福创造了硅谷,还是硅谷成就了斯坦福。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已经从以往的分离和冲突更多地走向了融合与共生,无论失去哪一方,另一方都很难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三,大学还是城市的文化中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提升了整个城市和都市区的文化品味。大学教授在参与地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为所在城市的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咨询,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学生开展各种为社区服务的活动,通过为当地中小学服务、成人教育培训等促进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大学里的图书馆和体育场等公共设施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学习和休闲的场所。因此,在大学和学者存在的地方,文化氛围都比较浓厚。同时,城市也为大学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整个大都市区,学者与其他机构的同行保持着密切联系,便于学者了解大学之外关于该领域的进展情况。正如帕森斯所说,“对于大部分大学活动而言,位于大城市之内或者附近为其提供了一个最适宜的环境”。[21]

尽管大学与城市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双方越来越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但二者的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描述了耶鲁大学和西北大学与城市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尽管大学给社区带来了很大荣誉,但许多市民仅仅将它看作是享用了城市服务而回报甚微的、规模巨大的、强大的免税实体。再加上大学喜欢作出不与城市协商的单方面决定,从而使得二者的关系日益恶化”。[22]当前,大学与城市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土地、税收和环境等领域。例如:城市的土地比较昂贵,增加了大学的经济负担;城市的不良影响常常威胁着大学周围学术社区的发展,犯罪也危及大学的师生;大学的扩张会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产生冲突;大学缺乏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市民常常不重视大学对城市和社区的价值;此外,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使大学获得了包括免税在内的很多特权,这也引起了城市政府和市民的不满。

摘要:美国的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井没有延续欧洲的历史,而是经历了空间上的分离、初步联姻、全面互动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二者的互动关系是与美国的城市发展状况、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对美国大学与城市关系的梳理为我们认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适合养家的美国城市 篇11

罗利市是北卡罗来纳州近年来发展最快速的城市之一,罗利市的经济基础以银行和金融产业为主,推动整个城市收入水平排名进入美国都市区前三。公办学校在罗利市有很不错的师资配置,非常低的犯罪率是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No.2大急流 密歇根州

尽管大急流市中产家庭的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但其他生活指标均令人满意。除了较低的生活成本费用,77%城中居民拥有自己的房产是美国所有城市中居民享有房屋所有权几率最高的城市。

No.3奥格登 犹他州

奥格登市是美国百大城市之一,该市的中产家庭年收入排名全美第14,而生活成本消耗更是只排在全美倒数16位,这里也是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No.4奥马哈 内布拉斯加州

奥马哈市因为拥有沃伦·巴菲特这样世界重量级的人物而知名度大增,奥马哈市也展示着稳定发展繁荣的形象。奥马哈市以74.2%成为美国所有城市中居民享有房屋所有权几率第二高的城市。

No.5扬斯敦 俄亥俄州

扬斯敦市受经济危机影响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13年入选了“最神秘的城市”排行。扬斯敦市在就业率和天气状况两个方面存在一些不稳定,但对于养家而言,低生活成本消耗、较短的通勤时间、公办学校素质较高和低犯罪率,这些因素是十分值得考虑的。

No.6得梅因 爱荷华州

得梅因市与奥格登市在中产家庭年收入与生活成本消耗两方面都非常相似,较低的犯罪率和顺畅的交通,带给得梅因市居民更多的愉悦心情。

No.7博伊西 爱达荷州

在博伊西市,收入和生活必需支出的数额是比较理想的。博伊西市有适合家庭活动的户外条件,骑山地车、划皮筏艇都是不错的选择。博伊西市的优势还在于优质的公办高中和低犯罪率。

No.8斯克兰顿-威尔克斯·巴里 宾夕法尼亚州

中产家庭平均年收入在4.2万美元左右,创下了全美都市区最低标准,但该区域内犯罪率较低、交通顺畅且中产家庭能够承担该地区87%的房价。

No.9辛辛那提 俄亥俄州

辛辛那提市是美国几家国际品牌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全美都市区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中产家庭年收入达5.2万美元以上,这里还有进入全美十强的公办学校。

No.10普罗沃 犹他州

城市化背景下的美国农地保护 篇12

一、美国的土地管理制度

在研究美国的农业用地保护政策之前,有必要了解美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与中国不同,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在土地管理上实行的是联邦管理制度,即土地归属不同的主体。总体来看,美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可以由以下几点概括。

在市场制度下,美国的土地归属不同的主体,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以及私人都拥有土地所有权。

在联邦政府层面上,美国政府主要对国家公园、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军事保留地、联邦监狱以及公共区域土地具有所有权,这些土地被统称为联邦土地(Federal Lands),大约占美国总土地面积的30%。①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和保护这些土地。在联邦政府体制内,内政部(De-partment of Interior)、农业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s)以及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以及其下属部门具体实施土地的管理和保护,这些政府机构也各司其职管理不同用途的土地。

在州政府层面上,各州主要管理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州政府所有的土地以及水资源、水库保护区等,这部分土地被称为州政府土地(StateeLands)。这部分土地还包括印第安原著居民(In-dian Lands)保留地。由于美国联邦制度的特殊性,州政府在土地管理上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在管理体制上也与联邦政府不同。

地方政府以土地利用区划法规为主要手段,以土地细分规定为辅助手段来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

在公民层面上,美国有60.2%②的土地属于私人所有,私人土地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关部门实施协调管理。

从图1可以看出,美国的大部分土地归属于私人所有,特别是农业用地,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农场种植为主。农业用地的大规模私有化决定了政府或他人在使用其他主体的农业用地时,必须取得私人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并通过直接付费或补贴的形式进行有偿使用。这一点对于美国农地保护政策非常重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使用有偿制度既是农地所有者进行农地非农化的诱因,也是政府在进行农地保护时的有效工具。

二、美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用地保护

经济发展必然会伴随着城镇化过程的原因是因为日益增加的工业生产能力对土地需求的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对居住地的需求也在上升。城镇化能缩小经济个体之间的物理距离,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二战之后,居民汽车拥有量的上升以及人们对低发展模式(人口、建筑群低密度等)的向往使得美国的城镇化步伐逐年加快,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面积增长了两倍之多。美国的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以从城市边缘地带开始向四周农村地区辐射的城市扩张。这种城市扩张最为普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交通的便利,人们开始追求一种低密度的发展模式(人口、建筑等的低密度),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城市人口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地区的流动。这就形成了由城市边缘地带向四周辐射的城市面积扩张,并且美国人口的增长多发生在城市边缘地带。

二是在城市与农村接连处或农村地区日益增多的大型住宅项目,也被成为远郊住宅项目。这种住宅项目指的是在一定土地面积内(一般大于10公顷)较为分散的单个住宅。

尽管美国城市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占美国总国土面积的比例不到3%,如图3所示。上述两种城市扩张的形式都对农业用地进行了不可逆转的非农化,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会导致农村地区农业土地的减少,其中以农作物耕地和牧场用地受到的影响最大。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农业用地的减少势必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不仅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还会直接影响到以粮食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发展。这种“非健康”的城市增长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美国政府开始着手管制城镇化并对非城市土地进行保护。从立法上,美国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农业用地的管理和保护政策和措施。在这些政策中,《农业用地保护政策法案(Farmland Protection Policy Act)》较为出名。该法案针对的就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农业用地面积的逐年减少,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扩张(Urban Sprawl)极大地威胁了美国的农业用地。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减少联邦政府项目而导致非必要和不可逆转的农业用地非农化,法案中特别提到不会给联邦政府任何管理非联邦土地的权利,以保证非国有农业土地管理的民主和公平性。除此之外,从国土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农业部还制定了很多相关法案、提案和项目来约束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的利用,包括《NRSC储备计划(NRSC Conservation Program)》、《密西西比河盆地健康流域题提案(Mississippi River BasinnHealthy Watersheds Initiative)》、《五大湖区恢复提案(Great Lakes Restoration Initiative)》、《资源储备技术支持项目和活动(Conservation Technical Assis-tance Program and Activities)》等。这些法案、提案涵盖面极广,包括了土地、森林和河流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且每隔几年都要重新审议。

上文中曾经提出美国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是农地所有者进行农地非农化的诱因,也是政府在进行农地保护时的有效工具。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农地拥有者在预期现有农业土地转型于非农业用地后(多为商业和工业地产开发)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出于对更高利润的追求,他会将土地转换为非农业用途。城镇化便是通过土地拥有者对高收益的追求而对农业用地产生威胁。针对该背景下的农业用地保护,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案、项目等来保护农业用地。这些保护措施主要对农业土地拥有者给予土地用途转换限制或财政补贴来实现农业用地的保护。美国的土地私有化较发达,因此农业土地所有者多为私人农场主。那么可以将农业用地的保护措施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针对联邦政府的农业用地保护措施,第二类针对私有农业用地拥有者的保护措施。

(一)以政府为对象的农地保护措施

针对政府的农地保护措施主要以立法与管制政策为主。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每年都有百万公顷的农田被非农化。鉴于此,1981年的国会报告呼吁国会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农田并限制城市扩张以及治理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于是国会通过了《农业和食品1981法案(the Agriculture and Food Act of1981)》,其中就包括了《农田保护政策法案(Farm-land Protection Policy Act(FPPA))》。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联邦政府项目对非必要和不可逆转的农田非农化的影响。法案的保护对象包括基本农田(Prime Farmland)、特种农田(Unique Farmland)、州重要农田(Farmland of State Importance)和地方重要农田(Farmland of Local Importance)。①同时,该法案也规定了受保护的农田不一定必须用于农作物耕种,还可以是森林用地、牧场用地或其他农业用途。该法案对联邦政府的土地使用约束如下:如果某联邦政府资助或协助项目②(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扩建机场、电力设施建设等)需要将农田转化为非农业用途,并且这种转化是不可逆的,那么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局(NRSC)将根据土地评估标准以及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方法(LESA)来评估该项目对农田的负面影响是否超过了一定的标准水平。如果项目对农田的负面影响超过标准水平,那么该联邦项目就不能进行相应的农田转化活动。除了《农田保护政策法案》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与国土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政策都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行为进行了限制或禁止。

(二)以农地私人拥有者为对象农地保护措施

针对农地私人拥有者的农地保护措施主要采用经济补贴或激励来鼓励农地拥有者继续保留土地的农业用途。

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商业用地、居住项目用地的需求增加。如果此时农业用地的收益低于上述用途的收益时,土地拥有者会将农业用地转化为带来更多收益的商业开发用途。美国的农业用地很大部分是私人所有,这些土地拥有者会因为更高的利益回报而进行农地非农化行为。因此,以土地私人拥有者为对象的农业用地保护措施,主要通过对土地拥有者进行不动产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来达到弥补土地拥有者在保留农地时所遭受的预期收益损失的目的,促使土地拥有者保留原有的农业土地;此时就需要衡量土地的价值以拟定相应税收减免金额或补贴金额。在美国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 使用价值评估法(Use-value Assessment)或优惠不动产税评估法(Preferential Assessment)

使用价值评估法(或优惠不动产税评估法)在美国每个州都适用。土地拥有者在该方法下以土地的农业生产价值为税基进行纳税。使用价值评估法在评估土地价值时是以该土地被租出去后用于农业生产能够产生的收入为基础,也就是说农田的租金和收入是农业产能的函数。该评估方法是以土地农用后的产能为评估标准,而非其非农化后的潜在收益,后者的金额要高于前者。这实际等同于税收的减免。但现实情况是使用价值评估法下的税收减免远不及土地使用者将土地非农化后得到的收益,因此该方法的激励效果很小,同时还给财政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2. 土地发展权制度(Development Rights)

土地发展权制度是美国农地保护政策的一个创新之处,属于经济补偿的范畴。土地发展权是土地主提高土地开发强度的权利,可以从土地权利中单独剥离配置。土地发展权主要有两种,首先,第一种是发展权购买(Purchase of DevelopmenttRights,PDR),指的是政府使用公共资金将土地拥有者农用土地的地役权(easement),即发展权买入,在不改变土地主土地所有和利用权的前提下维持该土地的农用。现在美国已经有19个州实施了开发权利购买项目。与使用价值评估法不同的是,开发权利购买的保护对象是优质高产的农田(Cropland)而非普通农田(Farmland),这确保了农田的长期农用价值。

另一种是发展权转移(Transfer of DevelopmenttRights,TDR),与开发权利购买相比,发展权转移则对土地的发展权规定了可转移和转让的额度,处于土地规划用地保护区的土地产权人可将发展权转移至其他允许开发区域自有土地上以增加土地开发强度,也可借助政府建立的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将发展权出让给其他需要增加土地开发强度却没有发展权的土地所有者,通过交易收益弥补土地用途受限区域土地产权人的发展权损失。

总体来看,土地发展权是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实现农地产权的流通。其中,TDR计划与PDR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购买发展权是由政府出钱将价值差补给农民,而转移发展权是由开发商出钱。TDR需要借助私人市场的参与,大部分TDR交易是私人土地所有者和开发商之间的交易,地方政府只负责有关规则的制定。

三、城镇化背景下美国农地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快速步伐,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迅速上升至2015年的56.10%。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背后,却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于利益的盲目追求而导致的城乡规划以及农地非农化的不合理。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农业用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有着全世界最为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因此在城镇化背景下,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农地保护经验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重视农地保护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膨胀的经济发展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城镇化过程中对农业用地的侵占问题。对此,美国政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逐步从法律和行政管理上完善农地保护政策。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仍然较缺乏针对农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案,构建一个完善的农地保护法律体系能够有效约束不合理的农地非农化行为。

(二)限制地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行为

政府对农地的非农化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美国为了防止政府对农地的不合理开发,对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项目进行严格管控,除了少部分与国土建设有关的项目,政府的农地非农化项目必须经过相关土地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核,以防止不必要或不合理的农地开发。而在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目标或经济利益地追求,将大量农地进行非农化来满足工业或房地产的发展。因此,需要中央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或规定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行为。

(三)增加对农民的经济补贴或激励

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进行农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因为保留原有农地用途的机会成本过高。美国首先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很大,常年接近于WTO规定农业补偿标准的上限,这能非常有效地激励农民继续进行农业的生产。其次,中国可以效仿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合理评估农地价值,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地征用过程中来,实现农地开发后收益分配的合理和公平。

参考文献

[1]王玲.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2]刘丽.农地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初探——以美国土地发展权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13,(2).

[3]胡卫华.美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5,(2).

[4]柴铎,董藩.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中国征地补偿改革的启示——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4,(2).

上一篇:文物的社会保护问题下一篇:中职学生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