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测量技术

2024-08-20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精选12篇)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 篇1

现在我国使用的工程测量技术都是经过了技术升级之后的, 在没有进行技术升级之前,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操作较为繁琐、工作量大, 而且测绘的时间较长, 精确度也不是特别高, 这些原因都为建筑工程施工增加了很多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 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工程测量技术主要运用卫星定位系统与计算机数据库相结合, 提高了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工作效率。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工程测量速度与施工速度保持一致。

一、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二十年来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直接推动现代化产业整体行业的发展, 更是为建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焕然一新,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替代了手工测量技术, 不仅提高了工程测量的速度和准确度, 也极大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工作量。当然,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得益于现代多种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 才能够在复杂的建筑工程中进行精密测量, 减小误差。运用现代工程测量技术也克服了很多人工测绘的难题, 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长远的成长空间。

二、工程测量的重要意义

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离不开工程测量技术, 现代工程测量是公共事务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测量, 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每一个环节, 检测和纠正实际数据。而且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统一性, 避免因测量错误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断的改进工程测量技术以及维护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工程测量准确度, 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工程经济效益, 实现我国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平稳飞速发展。

三、工程测量技术的类别

(1)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应用

现在建筑施工离不来卫星定位技术, 特别是在建筑施工的前期阶段, 需要对现有的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以及建筑布局进行勘察, 之后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 保证各个项目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目前为止, 我国建筑施工广泛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技术, 特别是在地理位置较为危险的地区, 采用卫星定位工程测量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伤亡率。现在市场上大型建筑工程的测量, 通常采用动态测量分析方法, 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

(2) 摄影测量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运用数学技术原理, 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测量得出的三维数据进行测量整合处理, 采用多映射、无接触、高效率的测量方式完成。一般摄影测量技术一般应用于面积较大、图形复杂的建筑工程中, 其中航天测量最为常见。由于摄影测量技术支持遥感测量技术, 所以航天人员在航拍时可以利用摄影测量技术收集收效数据, 采用RS技术进行数据同步, 便于对测量数据的推广和应用。而且RS技术的使用便于人们更加直观的使用数据, 具有直观性和准确性, 有利于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准确度。

(3) 变形监测应用

变形监测借助全站仪完成测量。全站仪的使用可以控制测量的范围, 利用高精度的立体式监测方法完成全自动数据的测量, 区别于传统的测量技术, 传统的测量技术在测量时是没有办法进行全面测量, 但是全站仪的使用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在测量危险地区, 可以借助于机器人测量,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多次重复测量, 机器人会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工作量。

(4) 数字化测量应用

各种数字化的测量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 为了提高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 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 采用现代测量技术方法完成数字显示、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化测量的应用可以将全站仪、ERP系统、电子仪表等多种数据融合到一起, 而不是采用数字化测量单独得出的数据, 采用各种现代技术综合完成的数据测量, 较传统方法相比精确度更高。而且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现代化城市划分标准, 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建立了有效数据信息库。

为了促进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致力于加强数字化测量软件技术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大工程项目的多次测量应用, 不断的改进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准确性, 实现工程测量技术的标准合理。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改进了我国工程勘测技术, 减小了工程测量技术之间的差距, 提高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研发要求, 加快了我国数字化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步伐。

总结:

综上所述,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 通过多次合理准确的测量不同建筑工程的需求水平, 从不用合理角度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不断的改进现代工程测量技术, 而且现代工程角度的有效分析给予了工程测量技术进步的空间和平台, 实现了我国现代工程测量整体水平质的飞跃, 保证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实用性, 提高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准确度和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方便了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 促进了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中军.探讨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3 (01)

[2]王奎.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01)

[3]杨佳洁, 周海龙.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J].科技致富导向.2011 (35)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 篇2

现代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是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应用概况。当前就现代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该测绘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广泛性的应用,尤其在建筑项目工程测量中。现代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该技术E能够通过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及摄影设备,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配合下,对相应建筑项目工程的三位空间进行测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建筑项目工程测量过程中强度较大的工作量,根据相应的三位空间视图完成对工程测量中的相应数据的采集。

2.2现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全球卫星地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是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应用概况。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全方位、高角度以及高精度的测量手段,完成对建筑项目工程中的控制网布置、和桩位放样等,同时现代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忽视天气的`变化以及地形因素等,对工程项目中的地桩摆放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对地桩位的偏心进行检查,从而提高工程测量的管理效率。

2.3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是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关键应用概况。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多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测量中能够针对施工地表面存在的物体和已发生事件,对其施工地表面进行作图分析,将相应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情况通过扫描得出相关的信息,能够为建筑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项目工程测量的成图效率,同时能够加快建筑项目工程的设计进度。

3结语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发展的进程中,现代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彩绘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以及工程进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从现代摄影测量技术、现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以及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对现代测绘技术的种类进行分析,同时从现代摄影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现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及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家涛.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03(28):48-49.

[2]陈军.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2(07):84.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技术;发展

0.前言

电子信息工程为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形成的产物,通过将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化电子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发挥综合应用优势价值。该技术逐步应用至社会生活以及生产视角较多领域之中。当然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无法全面满足该项技术应用以及发展的现实状况,因此只有进行持续的优化完善、全面更新,方能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进而符合人们现实需求,创设显著效益。

1.电子信息工程内涵

电子信息工程为借助计算机等各类现代技术实施电子信息管控与处理的综合学科,其研究主体对象为信息的科学获取以及综合处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电子设施应用与集成管理。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逐步渗透至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层面,电话信号接收处理、手机声音以及图像的传输、网络数据传递、信息化军队战争等,无不需要应用到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由此不难看出该技术的科学重要性,我们只有基于其核心内涵,持续优化发展,方能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与提升。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特征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特征在于对信息的综合处置与良好获取,并进行信息体系以及电子设施的创新应用、优质开发、综合设计以及有效集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丰富发展带动较多新兴产业的持续扩充,例如电子信息产业,其通过信息技术的产业化融合以及分化,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现代化发展。为此我国出台相关政策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扩充延伸,传统信息模式将被逐步取代,并继续推进新型技术模式的全面应用,令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继续加速发展,优化提升。

3.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在我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其仍旧包含较多技术应用不完善的问题,一些企业欠缺现代化的核心技术,令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同国际化技术发展的全面接轨面临一定困难,同时还受到国外先进尖端技术的制约,令电子行业建设发展效果受到了影响。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目标将新技术开发研究视为重要任务,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则明确了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市场的丰富需求,并持续的研究新技术应用。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工程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核心力量,电子商务则更加依靠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方能提供人性化服务,规范电子商务的良好布局,开展新业务、构建新平台,促进企业赢取市场份额,实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对发展业绩较好的大规模企业,更需要做好商务布局,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构建公开、智能的商务系统,并对小型企业形成激励影响,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新时期,伴随各企业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实现了产业化优化升级以及发展转型,并为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提供有效的支持力量,并为传统民族产业提供广泛发展基于,令战略产业获取良好发展,进而真正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全面发展。

4.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实践策略

为激发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优势价值,应在促进人性化服务同产品良好融合、全面创新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新一轮增长点,应继续推进通信设施以及相关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导企业创建优质全面的创新技术发展系统,进而优化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技术、产业制造技能、研究开发水平的优化提升,并实现技术在创新以及业务全面拓展的综合发展目标,强化共享技能以及研发平台的良好创建。再者,政府部门应强化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有利支持,扩充信息化发展建设。产业的优化始终无法离开政府机构的有效扶持,为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产业技术的优质发展,政府应在资金、财政层面给予必要的引导支持,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信息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可为信息化发展企业给予必要的优惠策略,引导激励集成电路以及软件研发产业的扩充发展,同时应健全政策管理以及法规制定。应通过国有信息产业的提升推进私有企业的建设,令其明确目标,稳步推进。企业应服从政府领导,全面培养与开发创新人才,应为其创建良好的发展提升环境。同时,在做好技术培训的同时,应开展价值观引导,令人才发挥正能量。新时期,企业应全面培养开发世界级别的精英人才以及信息产业技术专家,将已有人力资源作为全面突破,通过人才培养激励人才,创建充满核心力量的企业人才团队,进而促进其实现创新、稳定与持续的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并为我国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巩固根基。对于海外技术人才,政府单位应创设有效的政策扶持,吸引其回国自主创业,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行业领域,激励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快速更新、优化提升。为强化生存发展竞争能力,企业同企业之间应加强联系合作,一同进取,树立信息化、产业化发展目标,令电子产业逐步过渡发展为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应通过应用促进发展,秉承务实求真的原则,真正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开创崭新的天地,并真正实现经济建设的稳步与持续增长。

5.结语

总之,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全面扩充发展,我们只有明晰其技术内涵,实践应用特征、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开创新一轮增长点,激发人才能量优势,扩充新技术开发建设,强化政府引导扶植,方能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现开拓创新、持续延伸,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迅猛发展贡献必要力量。 [科]

【参考文献】

[1]印勇,曾孝平,谢礼莹.解决强化学科基础与增加前沿知识学时矛盾的探索——以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2]刘波,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其保障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2,(3).

[3]杨光.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1,(9).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方向解析 篇4

一、研究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交通、水电、气象等造福民众的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都必须要依靠精确有效的工程测量才能进行, 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测量是进行所有基础建设与规划的基本环节。

从工程的选定与规划初期, 就要依靠测取的数据与当地的相关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与磨合, 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情况;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 要对已进行的工程进行预测与维护检查, 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 防止各种可能的危险情况发生。这只是工程测量应用的最基本方面, 然而由此就能够看出工程测量技术在作业及生活中的关键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任何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创新, 对于工程测量技术的创新与维护尤其重要, 不仅是提高测量准确程度, 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更能够减少资金及人力成本, 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特点

若想深刻全面地了解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国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 对其特点进行归纳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前提, 本文主要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随着测量手段及技术的不断丰富与完善, 现代工程中使用的测量方式显示出作业自动化、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二是在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过程中, 具有创新性的测量方式及设备大量涌现;三是在传统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 如土建、道桥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根基之上, 现代工程测量基础涵盖的范围更广, 其影响也涉及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四是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进行测量测绘的过程中, 从传统的平面式作业转化为可视的、易于处理的三维测绘结果。

三、促进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因素

(一) 先进测量仪器的发展。

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 尤其是在光电、电磁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关的测量仪器也获取了更高的精密性及准确度, 按照其功能及发展时间大致可分为几类: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 伴随着战争的发展及和平的到来, 雷达探测仪及无线电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些相关技术的发展都为之后的光电、电磁波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后功能性与精确性兼备的测量仪器逐渐涌现;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的利用光学进行测量的各种仪器逐渐被利用激光、电子等先进技术的测量仪器所取换。例如, 电子速测仪不仅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所需目标的基本情况, 更能够准确描绘测量对象的内部细节;测距仪在原有的基础测量测绘的基本功能上, 增加了能够自动投放样本以进行跟踪测量的能力;传统工程测量中常常使用的基线测量方法, 也被这一阶段研制出的精密测距仪器所取代;三是由于科技成果更新换代的速度愈发变快, 新近十几年出现的测量方法比过去几十年甚至百年中累积下来的还要多。

首先在地面工程测量技术方面, 使得人员与机器进行交流成为可能的全站仪、带有自主记忆功能的电子经纬仪等仪器的引入及应用, 促使地面测绘测量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深入的进步, 并有效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持久性与精准性;其次在离程工程测量这一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这要归功于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式的应用。这套系统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得到几十个监测点的数据, 而且能在距离测量对象十千米的位置进行精确的量取, 因此在量取对象与测量点居于水平但相距较远, 甚至隔越江河海峡的时候, 都能够应用此种测量仪器;最后当测量对象与测取点并不在同一水平线, 而是形成一定角度的情况下, 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此作出了贡献, 即可以应用陀螺经纬仪。这种测量仪器在距离赤道分别七十五度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发挥作用, 结合微处理机等设备获取精确的数据, 这种仪器不仅测量结果准确, 还不易受外界干扰, 并且引入及使用价格合理, 因此在道桥、开矿等工程中广泛应用。

(二) 空间技术的有效开发。

现代工程测量的范围已经从传统的道桥、土建方面延伸至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 其仪器设备的优化演进无疑为测量提供了硬件的基础, 然而在进一步发展方面, 科技更新带来的空间技术变革便为测量技术提供了前所未闻的辅助条件。

1.GPS作为已被熟知的成熟技术, 在测量距离、角度、水准程度等方面对传统的定点测量有极大的优势。它是在历经二十年的研究, 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初步建立的。又因其受限少、测量速度快、测量精确迅速等显而易见的优点, 近年来其定位测量范围已经延伸到了天空和海洋, 并从传统的平面测量传递转为可动可多角度视图的三维层面。例如, 将其与全站仪结合应用形成超站仪, 能够实现流动作业方式, 在有效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及物资投入。

2.第一颗陆地卫星的发射标志着RS (遥感) 技术的正式应用。遥感技术需要以高品质摄影技术为根本, 将同步的实时监测、摄像、数据传输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 将遥感卫星远距离拍摄的地球画面传输回地面接收站, 这种高空探索与测取的方式, 能够从新的角度全方位揭示地面、海洋的情况, 在人类无法直接到达的范围内, 为认识星球客观的实时状况提供了条件。

3.GIS是多门科学与技术合理结合的成果。GIS的一大特点是能够将数据的测量、管理与后期表象化处理等多个步骤在一个流程中进行显示, 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中间环节的繁琐步骤及这些步骤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GIS如今已经优化得更加完善, 在以往的数据处理及输出等优势的基础上, 更是能够通过辅助的控件进行相应的提前预知与协同决策。这就为工程测量的准时性乃至前瞻性奠定了基础。目前, GIS正在为细至气象森林, 广至国防筹备等各个方面贡献着自身价值,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以上提到的三种技术通常被人们统称为3S技术, 三种技术各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与难以避免的限制条件, 在实际的作业中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是最佳的途径。其中GIS能够选择有效的数据并将其作为作出合理选择的依据, 而这些数据则是GPS测取的地理区域信息及RS测取的空间位置信息, 我国近年来的多个大型项目如青藏铁路等, 都是在这些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高效科学应用基础上, 才成为可能。

四、结语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便捷精准的测量途径成为可能, 对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共同结合才能创造更多的成果。本文在详述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意义的基础上, 从两个方面对工程测量技术作出了归纳, 根据当下实用价值与适用范围最广的几种测量技术作出了详细描述, 并介绍了各自的产生背景与适用条件, 这些都是对过去成果的总结, 只有在孜孜不倦的创新与实践中, 才能使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得更加完善, 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罗名海.3S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J].地理空间信息, 2004

[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发展方向[J].现代测绘, 2003

[3].张健.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4].陈郁明.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 2009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 篇5

管 理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实习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实习风险管理,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教职成厅【2010】10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晋教职【2012】18号),结合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实习特点,制定《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办法》。

第二条 学生实习就业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要科学组织、依法实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成立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管理领导组,下设实习就业办公室。

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分管学生实习就业校长 成员:相关中层领导 办公室主任:实习就业办主任

副主任:各系系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实习就业办干事、班主任、职业指导课(德育课)老师、专业课老师

责:指导和贯彻落实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办法

第三章 实习组织

第四条 学生实习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由学校组织或经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

认识实习是指学生由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的活动。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最长不超过一周。

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应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

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顶岗实习依据各专业教学标准(2.5+0.5)和实际情况由学校统一组织,也可自行选择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一般为6个月,最好与毕业生就业同步实施。

第五条 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在确定实习单位前,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考察内容应包括: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实习岗位性质和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保障、安全防护等方面。

第六条 实习开始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必要的实习准备、考核标准等;并开展培训,使学生了解各实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

第七条 一、二年级学生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不得自行选择。在实习就业办备案后由系、中心具体实施。备案时须提供以下内容:

1、实习单位考察报告。

2、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

3、办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

4、外出实习审批手续。(审批表、应急预案等)

5、安全教育记录。

6、家长知情告知书或家长会记录。

7、认识实习双方协议书、跟岗实习三方协议书。

8、考核方案。

第八条 三年级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就业(含自行实习就业)由实习就业办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外出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是已满16周岁、并取得学校学籍、身体健康的学生。备案内容按第五条执行。

第九条 外出顶岗实习就业前,学生须填写个人顶岗实习就业备案表;学校实习就业办还必须组织召开学生职业指导(实习就业指导)讲座会、安全教育会、双向选择招聘会、出发工作安排会。从而加强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组织纪律、生产安全、生活常识、应知应会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

实习管理

第十条 学校组织部门要会同实习单位制定学生实习工作具体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不论是认识实习还是跟岗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含自行实习)班主任(或跟队老师)都是学生实习就业的第一责任人,依据教学计划和部门要求不仅要对学生实习就业过程进行监管,还要强化安全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办理好实习手续,还要做好实习考核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第十一条 学生到岗前(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学校、实习单

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协议文本由当事方各执一份。

未按规定签订实习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

认识实习按照一般校外活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实习协议应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约定的内容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实习协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各方基本信息;

(二)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与条件保障;

(三)实习期间的食宿和休假安排;

(四)实习期间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危害防护条件;

(五)责任保险与伤亡事故处理办法,对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保险赔付额度部分的约定责任;

(六)实习考核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其他事项。

顶岗实习的实习协议内容还应当包括实习报酬及支付方式。

第十三条 要依法保障实习学生的基本权利,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安排、接收一年级在校学生顶岗实习;

(二)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三)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禁忌

从事的劳动;

(四)安排实习的女学生从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禁忌从事的劳动;

(五)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

(六)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七)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实习;

(八)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

(九)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

(十)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大于相同岗位员工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

(十一)顶岗实习报酬,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四条 实习学生应遵守职业学校的实习要求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实习纪律及实习协议,爱护实习单位设施设备,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撰写实习日志,并在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

第十五条 要和实习单位相配合,建立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在学生实习全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第十六条 班主任(或跟队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定的专人应负责

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和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并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做好考核记录。

第十七条 组织学生到外地实习,应当安排学生统一住宿;具备条件的实习单位应为实习学生提供统一住宿。与实习单位共同建立实习学生住宿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学生申请在统一安排的宿舍以外住宿的,须经学生监护人签字同意,由学校备案后方可办理。

第五章 实习考核

第十八条 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要会同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考核方案、实习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实施考核工作。

第十九条 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应当记入实习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学生获得学分,并纳入学籍档案。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第二十条 对违反规章制度、实习纪律以及实习协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违规情节严重的,经双方研究后,由学校给予纪律处分;给实习单位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实习情况的立卷归档工作。实习材料包括:(1)实习协议;(2)实习计划;(3)学生实习报告;(4)学生实习考核结果;(5)实习日志;(6)实习检查记录等;(7)实习总结。

第二十二条 自行顶岗实习的学生需本人申请,家长、班主任、系主任签字同意,政教科、教务科等部门加注意见,到实习就业办办理相关手续才能离校,班主任负责对该生的跟踪管理。

第二十三条 班主任负责填写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学籍表》中的学生实习实践情况和实习成绩,并到实习就业班审核盖章。

第二十四条 凡未按规定办理校外实习就业手续又不在校继续就读(或实习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均不能正常毕业,不予发放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

第六章 就业服务

第二十五条 学校就业服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口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合理选择职业从而达到健康成长和人职匹配,不断提高就业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全校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特别是相关部门领导、班主任、职业指导(德育)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更应大力支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第二十六条 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开全职业指导课程和德育课程,开展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指导,提高学生适应就业需求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1、就业服务工作要在实习就业领导组的指导下开展以职业规划、职业指导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安排、升学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工作。

2、课程开设:一年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

与法律》课程;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三年级学生开展升学与就业教育指导活动。

3、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咨询活动。

4、定期举办讲座,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准备知识,提供择业技巧,适应职业发展要求;邀请优秀毕业生做经验介绍和典型事迹报告会。

第二十七条 开展学生、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实习就业洽谈会,签订就业意向书(或实习就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鼓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教务科按时收集整理毕业生档案,做好毕业证验证和发放工作,准确统计毕业生升学情况。

第三十条 实习就业办按时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第三十一条 毕业生经用人单位录用后,学校要协助毕业生做好劳动合同签订等工作,同时加强监督,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行政科、团委和教务科做好毕业生个人档案(含组织档案)接转及助学贷款工作。

第三十三条 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服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整理历届毕业生成才典型事迹。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如与国家相关政策相抵触时,以国家政策为主。

试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篇6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测量技术 工程应用

一、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特点与理论方法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各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专用测量器具,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把设计图纸的位置、数据、几何形状真实地放样到实地。其测量放样的成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及建成后的功能。

1.工程测量技术特点。工程测量是一个操作过程,是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2.工程测量理论方法。(1)测量平差理论。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许多施工测量作业单位喜欢采用附合导线进行逐级加密,主要依据目前规范中有关一、二、三级导线和图根导线的规定。无疑附合导线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多余观测少,发现和抵抗粗差的能力较弱,不宜滥用。建立一个区域的控制,首级网点采用GPS测量,下面最好用一个等级的导线网作全面加密。从测量平差理论来看,全面布设的导线网具有更好的图形强度,精密较均匀,可靠性也较高。

(2)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解析法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一般将网的质量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

用模拟法可获得一个相对较优且切实可行的方案,可进一步用模拟观测值作网的平差计算,同时可模拟观测值粗差并计算对结果的影响。对于一个精度、可靠性以及灵敏度要求极高的监测网或精密控制网,作上述优化设计和精细计算是十分必要的。下面通过某工程实例来探讨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方面相关问题及实际应用。

二、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

该建筑地下一层,最大埋深7 m;平面呈多边形,长约55 m,宽约75 m(其中主楼约30 m),最高点45 m。工程由裙楼和主楼组成。裙楼主要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商场。本工程具有深基础、大凌空、高程落差大、曲线类型多、结构平面形式复杂等大型建筑特点,且工期紧、任务重、图纸多,促成施工测量工作内业计算量超常。因此,如何控制本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如何进行系统地、高效地、全面地图纸审核和快速准确地提供施工测量数据,是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的质量。从测量工作的逐级控制原则出发,严格执行“项目部测量组→施工测量复核→监理检核”的三级管理程序,高标准、严要求、高精度,为确保工程质量获结构优质的目标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1)从场地实际情况看,拟建建筑物的四周场地狭小,故南北向和东西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东侧和北侧的原有路面上,西侧和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至四周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2.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1)场地控制测量,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整体后控制碎部的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结合场地、工程建筑结构特点,根据现场通视条件以及现场施工的需要,以指定的控制点为高级控制点,沿场地周围布设了一条闭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导线网。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高于1/35000,方位角闭合差小于(n为导线点个数),平差后精度指标:测角中误差小于边长,相对误差高于1/40000。

(2)由于曲线类型多、通视条件差、占地面积大、平面形状复杂等施工特点,外控制点的布设困难大,布设导线边长差异大,首级导线点之间精度不均匀,且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率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在施工测量的总体控制采取内控为主,外控为辅,内外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但始终保持内、外联测。测设现场方格网作为轴线控制时,边长不宜过长(如取≤100 m),并以此作为工程的二级导线,为减少由于工程高差太大产生的影响,避免地下、地上两部分结构出现测量放样的超差,事先在基础护坡周围布设“十”字轴线控制点,并与地上Ⅰ、Ⅱ级导线点联测,检核,以确保施工测量控制精度的要求。

(3)轴线控制点的测放,按常规正倒镜投点法投测,并经平差、复核后,采用内分法或直角坐标法测放出其他线及墙体控制线等细部线。如基坑开挖进行边坡上、下口线控制时,应根据坡度计算边坡外放量。为便于层间的检核,在各流水段内应以适当密度设置预留点、轴线控制点,主楼每层预留点9个,以此进行层间放线的复核。对于大凌空层间较复杂的点位采用激光铅直仪法进行投点检核。

3.竖向标高控。本工程的高层控制,采取二等水准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法控制。(1)±0.000以下,由于工程结构基坑深,采用水准仪高程测量向基坑度进行标高传递,获得基底高程,经检查、复检、复核进行闭合差调整后将标高基准桩妥善保护起来(标高基准桩不少于3个),对于基底均以2 m~3 m设控制桩带水平线来控制开挖平整度。

(2)±0.000以上为了避免标高传递出现上、下层标高超差,经常对标高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平差,检查核对后方可进行向上层的标高传递,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每层不少于3点),精度在±3 mm以内,总高±15 mm以内调整闭合差,结构标高主要采取测设1 m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施工的依据。

(3)非常规结构构件的测量控制该工程中主楼平面中轴以斜15°线为主。东西端辅以圆弧。旋转餐厅为半悬空圆形,南裙房交叉圆弧等。因此,控制曲线放样精度及中轴斜线精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成形效果。

4.新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在高精度要求的复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受到现场通视等条件影响,当在控制点的布设和使用率受到限制时,采用GPS进行控制点的随机布设,既可避免由于不通视所带来的困扰,且可免除控制点间联测等工作,从而一步定点,既可确保点位精度,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每定一点时间不超过40 min,点位精度可达到±3 mm,但使用GPS定点应确保有一个固定点作为永久性控制点用于相对定点。

三、计算机电子模拟制图应用

施工测量工作中,电子版模拟制图的广泛应用,在处理复杂部位施工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如曲线、不规则斜线、基础开挖边坡控制、汽车坡道三维实体模拟等。除此,应用电子版制图模拟法还可快速求点坐标和量取距离及图形面积、实体体积、图纸校对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电子版制图应与施工坐标系统相统一,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正确复核。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工程施工中测量放样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其成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及建成后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必须重视工程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篇7

1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况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阶段运用专业测量设备对工程建设进行场地勘察、测绘等工作, 并将测量结果运用一定的分析技术进行处理, 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测量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因此一定要提高测量技术和方法保证建筑工程实施的安全可靠。

1.1 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研究

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开看, 常用的测量理论主要有两种:测量平差理论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

1.1.1 测量平差理论

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最小二乘法, 运用该原理对各种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精度制约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就要用一定的方法对这些测量误差进行处理。处理方法通常是进行多余测量, 使测量值的数量多于确定未知量必须测量的数量。有了这些多余测量数据, 势必会在观测结果之间产生矛盾, 测量平差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矛盾得到最可靠的测量结果。

1.1.2 工程控制网理论

工程控制网理论可以分成两种:模拟法和解析法。模拟法优化是通过工程控制网分析软件对相关功能进行优化处理, 运用特定的软件对实际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度测量, 从而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整体优化。解析法的原理是数学数据处理知识, 通过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求解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而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测量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误差处理理论, 有时候还会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最大可能的反映实际情况, 从而达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的作用。

2 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量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测量技术也在从传统走向现代, 更多的精密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测量。其中较为普及的是GPS技术、GIS技术和数字成像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2.1 GPS测量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GPS测量装置有3个部分组成:GPS接收器、数据处理软件和终端设备, 它的技术基础是通过捕获卫星高度截止角然后运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测站位置的三维坐标,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随着GPS技术的不断进步, 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进行的GPS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 即静态定位法和快速静态定位法。静态定位法即是设定GPS接收器天线位置保持不变, 在进行测量数据处理时将接收器天线位置作为1个定量。静态定位法主要用于进行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工程项目中。而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技术由于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观测, 适用于精确度要求相对不严格的测量。

2.2 GIS测量技术的应用

GIS系统全称是地理信息系统,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空间信息系统, GIS测量技术是基于该系统的地理信息采集、存储、分析、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一体化的测绘技术。GIS系统包含5个部分的内容, 人员是GIS的主体, 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负责GIS的开发、维护和运行;数据是系统软件处理的对象, 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硬件是软件系统的外衣和辅助设施, 对处理速度等性能影响重大;软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软件功能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精度;过程指GIS使用一致的方法生成正确的结果, 要求有明确的定义。GIS的具体结构见图2。GIS测绘技术广泛运用于能源、交通、水利、城市规划设计、科学调查等领域内。同时, 由于GIS对我国地理信息数据的搜集较为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也被普遍采用。通过GIS测量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 降低测量误差和工作人员的野外工作量。

2.3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的应用

数字成像系统通常应用于地形较为复杂、测量工作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通过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的运用, 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沉降度、倾斜度、水平位移等进行有效地分析, 在分析基础上可以做出客观的评价, 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目前数字成像技术发展相当成熟, 被运用于医学、材料学等领域内, 经过技术改进可以很好地为建筑工程测量所采用。当前的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软件处理将二维影像进行转化, 进而提取出三维信息, 通过多点测量可以得到工程所需的大量数据 (见图3) 。

3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

某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为:总层高为102m, 共计33层。工程整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项目实际施工的角度上来说,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与可靠, 就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 引入对工程的测量, 通过合理且可靠的测量数据, 为项目施工作业的稳定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现对该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工作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3.1 准备阶段

在进行实际的工程测量前要仔细查看建筑工程设计图纸, 熟悉工程的施工要求, 在施工前到现场进行勘察和检测以确定测量位置和测量方式, 并注意将测量现场处理干净整洁, 以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同时, 还要对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和调试, 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3.2 基础施工放线及复测阶段

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在设定后, 需要由施工现场负责人、监理人员、以及专业测量人员, 共同针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以及复测作业。放线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使用经纬仪的方式完成。同时,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 需要以前期所定位轴线为基础, 确定基础工程边线所对应的具体位置, 而后进行基础工程的开挖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基础轴线定位桩而言, 在进行基础放线作业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同时将其引入建筑物周边的永久性建筑物当中, 作为备用。

3.3 桩基定位阶段

若实际工程测量中并非利用中线对导线控制网进行干预, 则可选取就近导线点所对应的数个墩位进行交会处理。交会过程当中应当对交会角的具体数值进行严格控制。同时, 桩基定位的过程当中, 需要尽量将点位调整至直线上, 通过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定位的方式, 确保桩基定位的可靠性。

3.4 竣工阶段

建筑工程完成之后, 要对项目进行验收, 验收过程主要是对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实际数据进行测量, 并与原始设计数据比较, 看建筑效果是否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评价, 为后期的使用和养护提供参考信息。

4 结语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越来越严格, 建筑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的测量技术也必须得到相应的发展, 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目前正向着综合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使其在执行测量任务时, 能够适应多种地理环境和施工具体要求, 不断提升测量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另外, 还要注意测量设备的研发, 现代的GPS测量技术、GIS测量技术和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实现了测量工作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完美结合。在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加强这种技术的交叉融合。同时, 还要注意测量人才的培养, 建立建筑工程测量系统的人才队伍, 实施有效的管理、研发、应用、推广工作, 使测量技术真正为我国的建筑业提供巨大的帮助,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军.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 2012 (10) .

[2]龚逸.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0 (30) .

[3]孙闯, 王绍宁.建筑工程施工中所运用到的工程测量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7) .

[4]马水荣.工程测量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混凝土, 2012 (04) .

现代工程减震技术分析 篇8

关键词:抗震,减震,隔震

1 前言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 地震区分布广大, 历次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单纯利用提高结构构件自身的抗力来消极地抵抗地震作用, 对于随机性很强、发生概率很小的强震作用, 既不经济也不全面。传统结构延性抗震设计是将结构的某些部位设计得具有足够的延性, 在强震作用下这些部位形成稳定的塑性铰, 依靠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这种传统的以“抗”为途径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 然而在强震作用下难以保证结构不损坏, 人员、设备、仪器的安全, 不符合现阶段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

2 现代抗震技术

现代抗震结构用的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思想, 即在建筑结构的运动中抵抗地震作用力。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通常按控制系统是否需要外部能源和激励, 可分为四类: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2.1 被动控制

被动控制是指不需要输入外部能源的控制技术, 其控制过程不依赖结构的振动反应信息及动荷载信息, 而是靠被动地吸收或消耗输入结构的能量来达到减震的目的。被动控制造价低廉, 技术简单, 性能可靠, 是目前工程实际中应用广泛的结构控制技术之一。被动控制主要包括基础隔震、耗能减震和吸能减震技术, 及其组合的联合控制技术。

2.1.1 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技术是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时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这些装置可以把建筑物上下部分完全或部分分割开, 以改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或动力作用。并且在水平方向为柔性且发生较大变形的情况下, 比较刚性而又稳定地承受建筑物的重量。隔震层可设在结构内或结构外。在结构外设隔离层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结构物四周挖很深的槽, 可在槽中灌沙或埋入屏蔽板等, 将长周期为卓越的那部分表面波隔断, 但这种方法不能屏蔽直下型输入波的输入。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软弱地基。这种地基有减少地震输入的效果, 但是为了保证对建筑结构有长期支承能力, 有必要对地基塑性位移的发生加以限制。隔震层还可设在结构内部, 这种结构是现在普遍采用的结构, 如在上部建筑物和基础之间设摩擦滑移隔震层或橡胶隔震支座等。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就是通过滑移或滚动隔震层, 容许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相对于地面做整体水平滑动, 从而限制地震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 并通过摩擦 (及阻尼限位装置) 耗散地震能量来达到隔离地震的目的。这种摩擦隔震技术简单易行、造价低廉, 其隔震效果主要取决于摩擦系数, 且受地面运动频率特性的影响较小, 几乎不会发生共振现象。但是, 纯摩擦隔震层的滑移量大, 且震后不能自动复位。为克服上述缺点, 一种与土建相结合的短柱类隔震技术得到了发展。它综合利用了摩擦耗能与弹塑性耗能的复合技术, 造价低廉, 适合施工现场制作、安装。橡胶隔震支座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使隔震技术走向成熟的新技术, 它利用橡胶垫较大的竖向刚度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 并通过其自身的水平柔性来隔离水平地震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目前, 随着国产橡胶垫产品的研制开发成功及产业化规模的形成, 橡胶垫隔震技术在我国已进入批量推广应用阶段, 并成为隔震技术应用的主流。据统计, 仅1997-2000年橡胶垫隔震建筑的数量占整个隔震建筑的90%以上。

2.1.2 耗能减震

耗能减震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手段, 把地震能量削弱减小, 使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得到保全。我们知道在地震爆发前, 地面下的活动断层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种直接的消能法就是在活动断层上打深孔, 往孔中注水, 诱发小地震, 释放地震能量。这主要是水减小了断层上下盘之间的摩擦, 使之在较小的地震能量下产生滑动。这种方法技术上不成熟, 投资亦大, 还没有到实用阶段。耗能减震技术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结构中 (或附着在结构上) 设置耗能构件, 即把结构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 (如支撑, 连接件等) 设计成消能构件, 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 (层间空间, 节点, 连接缝等) 装设消能装置。在风或小地震作用时, 这些消能构件处于弹性状态, 使结构物具有足够侧向刚度, 当出现中、强地震时, 消能构件产生较大阻尼, 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 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 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这种技术一方面吸收了传统的延性结构的设计思想, 同时又克服了延性构件损坏后难以修复的缺点, 具有性能稳定、技术条件简单、适用范围广、经济可靠等优点。根据耗能机理的不同, 耗能装置可分为四类:粘滞耗能器、粘弹性耗能器、摩擦耗能器、金属耗能器。

2.1.3 吸能减震

吸能减震技术是由附加在结构中的子系统吸收结构的一部分振动能量, 以减小结构反应的控制技术。但是由于地震的随机性, 且地震波由各种频率的波混合而成, 调谐目标只能控制结构物的某些振型。目前吸能减震装置主要包括调频质量阻尼器 (TMD) 、调频液体阻尼器 (TLD) 、液压质量控制系统 (RMS) 、质量泵 (MP) 等。调频质量阻尼器 (TMD) 是由弹性元件、阻尼器和质量块所组成的振动系统, 将其固有频率调整到接近于结构的自振频率, 使结构振动时引起TMD共振, 这时它的惯性力又反作用于结构本身, 起到减小结构反应的目的。1988年, Clark又提出用大量自振频率分布于所控结构模态自振频率附近的小TMD振子来抑制模态的振动。现在TMD的慨念还在不断扩展, 如适用于旧房增层和抗震加固的层间隔震技术, 以及利用顶部突出物如水箱、旋转餐厅等来抑制高层、高耸结构的鞭梢效应等。调频液体阻尼器 (TLD) 是利用容器中液体在晃动过程中产生的动液压力、液体的惯性力及粘性耗能而产生控制力, 从而减小结构的反应。TMD通常可与结构的储水装置结合使用, 简单易行、经济可靠。

2.1.4 联合控制技术

联合控制是将技术发展己比较成熟的基础隔震技术与耗能减震 (或调频减震) 技术结合起来, 这不仅能够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还拓宽了各项控制技术的适用范围。比如橡胶垫与摩擦滑移机构的联合隔震技术。它综合利用了摩擦滑移机构的阻尼耗能及橡胶垫减小结构水平刚度、延长结构周期的特性来取得好的隔震效果。这种技术有串连和并联两种。当橡胶垫与摩擦滑移机构串连时, 如地震时基底剪力未超过摩擦力, 由橡胶垫起隔震作用;如基底剪力超过摩擦力, 滑移层开始滑动, 在减震耗能的同时对橡胶垫起保护作用。当橡胶垫与摩擦滑移机构并联时, 结构重力由橡胶垫和滑移件共同承担, 当基底剪力大于滑动摩擦时, 橡胶垫就开始发挥作用。由于风载作用、结构物的倾覆及地震后隔震系统残余变形的影响, 基底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有很多问题, 且其对于竖向地震起不到减震的作用, 采用联合控制后则有可能突破上述限制。

2.2 主动控制

主动控制是由外加能源对结构施加控制力来减小结构振动反应的控制技术, 即通过传感器采集结构的动力反应或外荷载信息, 反馈至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来计算施加控制力的大小, 再通过电液伺服系统和控制装置将控制力施加到结构上, 理论上可以根据人们的要求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但由于其需要外部能源、技术复杂、造价高, 因此其工程应用开展较晚。对于尺度很大的工程项目, 由于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 大量应用的可能性不大, 但对于一些需要保护设备、设施安全和减轻由于设备破坏引起次生灾害的特殊工程仍然很有效。建筑结构常用的主动控制方法是在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安装作动器拖动附加质量 (AMD) 或在结构内部安装作动器与弹性单元 (锚索或秆件) 施加控制力。

2.3 半主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是控制过程依赖结构的反应信息和外激励荷载, 只需较小的外部能量使控制装置发生工作状态的转换, 来改变控制系统的阻尼或刚度, 从而减小结构反应的控制技术。与主动控制相比, 控制效果相当且不需要很大的控制力。在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半主动控制装置有:电流变和磁流变阻尼器。这种半主动控制阻尼器 (AVD) 的特点是能够通过控制电场和磁场在几毫秒时间内完成使阻尼器中的流变体实现自由流动、粘滞流动和半固态的交替变换, 由于不需要伺服阀, 从而避免了机械元件的不可靠和特别的维护要求。

2.3.1 磁流变阻尼器

磁流变 (Magneto-Rheological, 简称MR) 阻尼器是一种使用可控流变液体的阻尼器。磁流变液体在外磁场作用下, 液体的流变特性会发生急剧变化, 它的最基本特征是:在外磁场作用下, 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可逆地由流动性能良好的牛顿液体变为具有一定剪切屈服强度的半固状物质, 这种微观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由它做成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开发的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模式有流动模式 (Flow mode) 、剪切模式 (Shear mode) 、挤压模式 (Squeez mode) 三种, 以及这三种基本模式的任何组合。

2.3.2 电流变阻尼器

电流变 (ER) 智能材料是一类可控流体, 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 它可从牛顿流体变为剪切屈服应力较高的粘塑性体, 而且这种物理化学性态变化连续、可逆、迅速。ER是用不导电的母液 (硅油或矿物油) 和均匀散布在其中的固体电介质颗粒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或高分子半导体材料) 所制成的悬浮体。在电场作用下, ER会形成一束束由固体电介质颗粒组成的纤维状的“链”, 横架于正负二极之间。ER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为它在各种场强下的切应力与应变和应变率的相互关系上。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 转变而成的粘塑性体的剪切屈服应力也会增加, ER的这种特性称为电流变效应。电流变效应中ER性能的转变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连续性;可塑性;响应速度快。

2.4 混合控制

为了提高控制效果, 根据不同控制装置的特点及结构动力反应的特性,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控制技术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并通过参数的合理优化配置得到更好隔震效果的控制技术就称为混合控制技术。常用有基底隔震与主动控制的组合, 被动阻尼减震与主动控制的组合。第一种常用组合主要用于减少隔震层过大的位移。

也有在隔震体系上部结构设置层间主动控制拉筋的研究, 以减少上部结构的层间相对位移。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混合控制体系 (HMD, Hybrid mass damper) 是主动调谐质量体系 (AM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 与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 unedmass damper) 的组合。

在混合控制体系中, 主动控制装置可采用主动控制中的各种控制算法, 但考虑到基底隔震建筑的强非线性特点, 相应的主动控制宜使用非线性鲁棒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等在混合隔震体系中的应用已有研究。混合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了组合中不同控制系统的优点, 拓宽了控制体系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满足了结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这符合未来防震减灾的发展方向-综合的隔震减灾技术。

3 结语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证明, 振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风、车辆、流冰、地震等动力作用下的反应和损伤积累, 从而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灾性能, 是结构抗震减震和防灾减灾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基础隔震技术主要通过隔震装置提供柔性装置, 使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分离, 从而延长结构周期, 以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同时增加结构的阻尼, 以控制由于周期延长产生的过大位移。隔震技术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日益成熟, 国内外已经建成上千座隔震桥梁和建筑等结构, 并且有些已经经受过强震的考验, 证明了减隔震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云等.耗能减震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19) .

[2]汪建晓, 孟光.磁流变液装置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机械强, 2001, 23 (1) :50-56.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篇9

1.1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注浆技术,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某些土浆灌注到地基土层的内部, 以增强桩基泥土使其满足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的强度。在这里必须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的地基进行专业的钻孔作业, 同时要注意钻孔的深度要与施工规范所要求的标准达到完全的一致, 同时也要注重钻孔作业的环境并且也要保持孔内清洁, 不要留有任何的残留物。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 把浆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注入到土层中, 在高温和挤压的作用下浆液和土层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增强土壤的整体结构, 改变工地的地质情况, 从而使土壤结构完全的符合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压桩施工技术是利用桩自身对土壤的压力完成对土壤内部进行压力作业的施工技术, 这种操作方式可以实现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 因为该施工技术属于环境友好的技术,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青睐。但是这种施工方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通常只在软土作业中被采用, 在其他环境中能否顺利的作业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灌桩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中的一种和上文提到的注浆技术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在这里不进行赘述。另一种施工技术为挖孔施工技术, 其中分为人工和机械两种挖孔方式。人工挖孔作业的时间比较长, 挖孔过程相对复杂, 挖掘工作进行到约1米时就必须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了, 不符合施工要求时要继续进行人工挖孔, 直至符合施工要求。而机械挖孔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通常适合大型工程作业。

1.2 现代建筑工程中桩基的分类

桩基对现代建筑工程建设非常的重要, 所以特别对它们进行分类。按照桩身的材料进行分类, 可分为预制混凝土桩和浇注混凝土桩两大类,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桩身都具有生产方便、桩身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价格较低等优点。预制混凝土桩是通过打桩机将预置好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基, 这种桩身具有节省材料和桩身强度高的优点, 适用于环境苛刻的工地的施工, 缺点是施工难度非常的高, 机器的数量是有限的导致了施工的工期较长。浇注混凝土桩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 当它到达所需的深度后放置钢筋, 再浇入混凝土。其优点为施工难度低并且不受机器数量上的限制, 而且所有的桩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浇注,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其缺点是承载能力较低, 浪费材料。按照最基本的受力原理桩基可以分为摩擦桩和承载桩。摩擦桩是根据地层与基桩之间的摩擦力来承载其上的建筑的, 通常被用于地层没有坚实的承载层时。承载桩要简单得多, 就是使基桩坐落在承载层上以承载上层建筑。

1.3 建筑施工桩基技术施工前的准备

在工程开展之前要对建筑工地进行勘查, 施工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环境和水文条件, 收集一定的材料为施工做好准备, 还要准备好桩基技术施工过程中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能够正常的进行。要做好桩基技术施工方案的具体的建设规划编制, 在方案中要明确的突出文明施工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多次严格的实验来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良好的技术基础要得益于施工现场放线定位工作, 精确地确定每一个点, 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桩基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以确保施工的质量水平。现场准备要清理并要完成一些不同的准备工作, 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桩基的类型。

2 现代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2.1 进行质量控制

在预制桩的时候所利用到的现场需要保持平坦且易于排水, 以确保不会有积水存在, 为桩的浇注和保养维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能够更好地抵御打桩时传输过来的冲击力, 预制桩的主筋一定要和所用钢筋连为一体。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时, 浇筑应连续的从桩顶到桩尖进行浇注, 中间不能中断, 也不能有任意浇筑的行为。在预制桩的制作中需要预制桩满足桩表面应致密且光滑的特点, 麻面、蜂窝的面积应该控制在预制桩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之内, 并且麻面、蜂窝不能大量出现在极小区域。在桩身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桩尖或者桩顶位置出现了蜂窝或者麻面的现象不予使用。质量控制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在施工前进行控制。要加强对浅层桩孔的质量监督检查, 要确保桩孔清洁并且满足施工的工作环境。对于桩身混凝土也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 采取分段浇筑的方式对混凝土桩进行浇注, 并且要确保浇注时间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如果浇注时间短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建设工作人员必须始终掌握混凝土的浇注情况, 使用专业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在施工作业中如果发现有任何质量问题, 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必要的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从根本上保证了桩基的质量。

2.2 浇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

在桩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浇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施工地形的限制, 并且有着噪声小、无振动, 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建筑密集的建筑物。浇注桩在施工完毕后, 需要长期的保养和维护, 在所有的混凝土都凝固后才能投入使用。同时, 由于在浇筑前需要进行钻孔操作, 这将造成大量的泥浆和淤泥的产生。因此, 在浇注过程前需要清理钻孔后的部位, 确定桩的位置, 等到机械就位后进行钻孔操作。在钻孔的过程中要保证钻头的垂直度, 同时还要避免钻杆有过多的晃动, 进而导致所钻孔的尺寸太大。

2.3静态泥浆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泥浆是确保在钻孔过程中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为在钻机施工的过程中泥浆可以稳定孔壁的结构以防止崩塌, 还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地下水和悬浮钻渣的作用。静态泥浆作为稳定液, 主要的作用是维护孔壁, 可以在钻孔过程中形成薄薄的一层泥皮, 使水不能从内部或者从外部渗透。要根据项目的具体地质情况, 调制性能指标非常好的泥浆是非常重要的。

3 结束语

桩基工程作业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基于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施工。以保证源头质量, 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的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兴军.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科技与企业, 2015, (5) :152.

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篇10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基础工程建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工程设计、施工与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基础工作,工程测量质量对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以及GPS、GIS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技术应用对提高工程测量质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数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针对工程实际特点选用科学的测量技术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是现代工程测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测量企业必须明确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深入了解现代测量技术特点为基础科学选用适宜的测量方式,以此在提高工程测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测量工作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1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的重要工作,其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其还关系到工程施工阶段定线放样工作的有效实施。其作为工程建设投资的基础工作是工程设计、施工指引,是保障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必要技术条件。随着现代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运用现代测量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测量已经成为工程测量、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以下就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2 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随着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代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GPS、GIS、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等已经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应用,其为降低测量工作难度、降低测量工作量、提高测量精度与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GPS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是通过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终端设备组成等,通过捕获卫星高度截止角并经过处理后得到测站点的三维坐标技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应用,其测量方法也不断更新,目前较为常用的GPS测量技术方式主要有静态定位方法与快速静态定位方式两种。静态定位及时在进行GPS定位时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进程中位置保持不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量。其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定位,例如:建筑工程定线、基础测量等。但是由于其观察时间较长不适用于测量精度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因此延伸出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技术。快速静态测量方法是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本身的具有的毫米级或更好的精度,故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历元的观测值就可满足厘米级定位的需求。

2.2 GIS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

GIS测量技术是基于地理数据采集、储存、管理与分析、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为一体的测绘技术。目前常用语水利工程与城市规划工程。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其所具有的便捷性以及我国GIS数据库的完善,其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测量定位中。其利用原有城市GIS数据库中的信息与图形显示输出功能,将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工作成图,便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的测量,以此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降低野外测量的工作量。同时其所具有的高精度、低测量工作量、更新快捷、便于保存等工程使得其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在被测二维影响中提取三维信息,通过对被测区域进行多点影响拍摄与提取得到测量工作所需信息。其常用语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的测量工作中。随着近年来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其在工程建设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目前其在建筑工程竣工后以及使用过程变形监测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建筑工程多点影响的拍摄与计算机提取得到建筑物的变形参数,以此对建筑工程垂直位移(沉降)、水平位移、倾斜、挠曲等进行客观评价,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3 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展望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必须紧跟施工技术发展的脚步,提高测量精度,以此保障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正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测绘、遥感技术的引入降低测量工作强度、提高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技术信息,并为工程施工指明方向。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控制、地形、定点、方向,其还将更多的涉及到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测量,设计建筑物的变形性观测、分析与预报。因此,工程测量技术也正向着综合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将测量工作直观展现出来,有效保障工程项目的开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积极的借助计算机、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有效的降低了测量工作劳动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通过遥感技术、GPS技术等提高了传统观测较难工程的测量精度,为工程建设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企业必须加快自身技术力量的提高。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方式促进测量水平的提高,以此提高测量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并对测量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土壤,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强.建筑工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J].建筑测量,2009,4.

[2]刘卫国.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J].测绘资讯,2009,6.

[3]邹显声.建筑施工测量工作重要性分析[J].建筑测量,2009,12.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 篇11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准备阶段;施工;技术问题

1、前言

桩基工程是现代建筑整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建筑工程向纵深和垂直高度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桩基工程的质量与技术需要也随之更加严格与苛刻。在桩基工程中应该运用施工技术灵活、重要的特点,通过对现代建筑工程特点认知,探寻桩基工程的主要特征,针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基本类型和实质,有针对性地将桩基工程常见问题进行系统性地分析和归类,从桩基工程技术前提、技术应用、技术问题三个方面着眼,探寻桩基工程准备阶段、桩基工程实际施工、桩基工程技术问题处理等环节上技术应用于控制的核心和要点,做到对现代建筑工程整体效率、质量的根本性保障。

2、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工程的行业认知

桩基工程师现代建筑工程地基的主要形式,在各类高要求的现代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里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受到了社会与市场的广泛认可,桩基工程的主要功能是承载与稳定,确保现代建筑工程上部建筑的稳定性与结构强度。行业认为桩基工程具有承载能力大、结构稳固等一些列工程优势,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的倾斜、变形和失稳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混凝土预制灌注桩和混凝土灌注桩是桩基工程的常见类型,由于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因此,桩基工程具有施工效率高、造价成本低、工程效果好等行业评价,也正是如此,现代建筑工程整体建设中离不开桩基工程。

3、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技术运用的常见问题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桩基的位置不同划分为:桩基顶部、中部和底部三方面问题。一方面,灌注混凝土桩浇筑时如果出现泥浆的混杂,将会在桩基顶部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桩基强度达不到相关标准,出现桩顶破损和桩底塌孔等问题,影响工程的后续施工和工程的整体稳定;另一方面,在预知混凝土桩沉桩中,过程用力过大、土质条件变化等原因会在混凝土桩的中部出现破损,导致断桩、偏斜等问题的出现,影响桩基工程的安全性与承载力。此外,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没有对桩体底部的泥浆、沉桩进行清理,形成底部的沉积,在工程沉降过程中出现桩底部的偏斜,严重影响桩身的承载能力与现代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

4、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桩基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要点

4.1桩基工程准备阶段技术控制的要点

一方面,要做好准备阶段技术教育和交底,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是桩基工程质量、效率、安全的前提,要有针对性地将桩基工程的核心技术和中心内容对作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与实质,确保他们具备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的技术水准。另一方面,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全面保养和技术维护,要检验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建立机械设备使用的技术标准,做好场地维护和接地保护等安全措施,避免机械设备事故产生和性能下降,做到對桩基工程的有效保障。

4.2桩基工程施工阶段技术控制要点

桩基吊桩就位时,起吊速度要慢并且匀速,拉住尾绳防止桩头撞击桩架,保证桩身安全。桩基施工中,打桩和定锤吊桩是施工技术控制的要点,打桩时,要遵照重锤低击和低提重打的技术要领,桩开始打入地面时,桩锤落距宜低,一般为50~80cm,这样桩能正常沉入地基中。当桩沉入地基中达到一定的深度时,确保桩尖不发生偏移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桩锤落距继续锤击。当桩尖遇到孤石或者穿过硬夹层时,为防止桩尖开裂,桩锤落距不得大于80cm。另外,在采用挖孔灌注时,施工中钻孔在4~10m之间作业时,桩孔缩径现象严重,成桩过程中桩孔容易发生坍塌。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施工中发现,操作人员在控制钻进速度和回转斗提升速度是施工技术要点之外,静态泥浆的配比以及钻具的结构也是重要的技术要点。泥浆的配比非常重要,控制泥浆比重,提高泥粉质量,添加处理剂来增加泥浆粘性、润滑度以及凝聚力,可以对孔壁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的深度、地基岩层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指标,各项数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3桩基工程技术问题处理的技术控制要点

一旦出现桩基的质量问题,需及时处理,并要保证处理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还要对没有完成的施工部分进行改造和预防,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处理桩基质量问题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一是,补沉法,在预制桩入土深度不够或者打入的桩由于土体隆起使桩抬起时,可采用这种方法。二是,补送结合法,打入的桩要分节连接,当质量较差的桩出现节点脱开的情况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三是,纠偏法,当沉桩桩身出现倾斜但没有发生断裂,如果桩长较短时,可以选择对桩身出现偏斜的局部进行开挖,再用千斤顶纠偏处理确保桩身角度正确。

5、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应用桩基来提升工程的进度和确保建筑的持久稳定已经成为趋势,做好桩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前提,要在桩基工程中看到项目对现代建筑工程整体的重要性,要发挥桩基施工中技术的保障与能力优势,使桩基工程的技术环节得到突出,让桩基工程真正成为精品项目,在提升现代建筑工程综合质量的同时,促进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发展,真正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高效化、系统化、科学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文强,汪文中.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

[2]吕新忠,张铮.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6).

[3]张欢欢,刘路静.浅谈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门窗,2014(08).

[4]韩红,林世骏.影响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其施工工艺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6(18).

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篇12

1 现代测绘技术的概况

1.1 全球卫星定位 (G P S) 技术

在工程测量中, GPS技术具有使用简单, 测量时间短的特点, 这项技术在测时与测距过程中, 有效利用卫星导航先进技术, 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性能, 同时, 利用GPS技术保密性也比较强, 功能也比较多, 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等优点, 因此, GPS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技术应用的领域也不断扩大, 随着卫星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GPS技术会有更大的提升以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为许多行业离不开的通用技术。在GPS技术基础上, RTK (实时动态) 测量技术很快发展起来, RTK (实时动态) 测量技术使用很方便, 使用测图软件不需要布设控制点, 测量时只需要在规定的基准控制点, 电子地图就可以一次形成, 因此, RTK (实时动态) 测量技术, 大大减少了所需的人力物力, RTK测量技术在施工地点根据数据和成果就可以快速放样, 因此, 无论是施工放样工作, 还是工程测绘以及数字化测图, 都可以有效的应用RTK技术。

1.2 地理信息技术 (G I S)

GIS主要以测绘测量为基础, 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 主要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储存和使用, GIS是公共地理定位的基础, GIS的本质属于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因此, GIS还是一个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 (GIS) 开始逐步走向网络平台化, 系统集成化以及应用社会化, 逐步发展为数据标准化、系统智能化的科学发展方向。

1.3 遥感技术 (RS) 和集成技术3S (GPS、GIS、RS)

遥感技术在测量中的使用主要是通过物体对波谱产生响应不同的原理来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 它探测地面物体性质通过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 方法是遥远感知事物, 现如今,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比较广泛, 水文、气象、地质、地理、资源环境等领域都在使用, 属于非常先进的一门空间探测技术。目前, 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就是航空遥感技术, 这项技术在在实践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另外, 卫星遥感用于测图成果也很显著。3S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紧密结合起来, 这项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收集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 并且还能够及时处理和更新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3S的综合应用更加方便了人们收集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 为地形测量获得更加精确的图形和数据提供了保证。

1.4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测量中在3S集成技术以及GPS、GIS、RS技术中应用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更加普及和深化了和数码摄影地形测量技术, 使得测绘技术逐步走向了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方向。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通过近景摄影测量软件就可以自动化快速生成区域三维数字表面模型, 并且这种模型高精度可量测。现如今, 无论是水利、电力、地质、文物保护等领域, 还是交通、房产、城建、规划等领域, 这种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测量中, 摄影技术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 尤其是高精度测量仪和摄影机, 在GPS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 不接触测体摄影技术就能够完成三维信息的目标。另外, 这项技术对于有效降低野外作业的工作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高精度、高测量、有效减少了物力人力以及作业工作量, 因此, 它的作用是传统测量方式很难做到的,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地形图测量、地籍测绘、变形测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原图处理中应用

如果需要数字化处理原有地图时, 可以将各种GIS系统建立在原图数字化处理中, 如果精度和、比例尺以及现实性原始地图能满足要求, 进行数字化处理时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当前利用数字化仪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扫描矢量化;另一种是GPS数据输入;还有一种是手扶跟踪数字化。需要的仪器主要是数字化仪、同时也需要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 这种数字化输入法应用时间比较早, 其缺点是劳动强度比较大, 输入速度比较慢。扫描矢量化扫描图像主要是通过扫描仪进行输入, 实体空间位置的确定主要是通过矢量跟踪, 随着技术的发展, 矢量化软件的不断升级, 因此, 作业方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种数据输入方法省时、高效。GPS输入测定的是三维空间位置, 由于GPS工具精确的地球表面图形位置能够确定, 所以不需作任何转换, GPS数据可以直接输入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应用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TK技术, 它在指定坐标系中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的三维定位结果, 属于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 精度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别, 应用这种测量方法测量, 各级控制点可以不布设, 仅依据基准控制点, 就可以快速并且高精度地测定图根控制点、地物点、界址点、地形点的坐标, 在野外利用测图软件电子地图就可以一次生成。另外, 施工放样根据已有的数据就可以快速地进行。现如今, 在实际应用, 数字扫描矢量化软件应用比较多, 由于这种软件多边形信息能自动提取, 因此, 数字化处理地图高效、便捷、保真。

3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 在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在全国范围内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小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测量地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土地管理全国信息系统, 澄清城镇土地的面积、属性、经济价值等奠定基础。由于高新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 数字化测绘技术含量更高, 测绘产品更加多样化,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效果更加快捷, 维护更加方便, 数字化测绘产品与传统的测绘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3.2 在水利工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电力工程中, 实时监测江河湖泊可利用遥感技术, 如果遇到洪水和干旱天气, 灾情范围预报可以利用RS与GIS技术, RS与GIS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 为及时有效的控制灾情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水库大坝的选址, 可以利用GPS技术进行工作, 设计修建水库的引水渠、设计计算库容都可以利用GPS技术, 利用GPS技术可以科学开发我国水利资源, 为水利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合理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3.3 在工程建设以及地质工程方面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方面, 可以根据工程性质以及施工现场的地形, 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建立不同位置的施工控制网, 要采取不一样的测量放样方法, 准确地转化建筑设计图为地上实物, 要定期实地测量建筑物和构筑物, 形成数据和图表, 以便于及时了解位稳、倾斜、沉陷和摆动情况, 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另外, 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有效的进行地质工程测量, 利用测绘技术对矿产资源重点块区进行勘察, 利用RS与GIS技术提供矿区各项环境保护数据。在地质矿产勘查工程测量中, 我们可以利用测绘技术提供矿区地形图, 动态检测矿区环境, 充分发挥数字化测量的优势, 实现矿区开采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工程测量中, 测绘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测绘技术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测绘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工程建设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测绘技术将会向着更快捷、更方便、更精确、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工程测量中, 测绘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 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 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 不断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 促进测绘技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宏全, 张永彬, 高祥伟.测绘工程专业开设测绘科学简史课程初探[J].测绘科学, 2008 (5) .

[2]宗庆, 陈敏.现代测绘技术在高架道路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测绘, 2012 (1) .

[3]陈坚.基于工作流的测绘工程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

[4]周秋生, 马俊海.测绘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 28 (3) .

[5]杨化超, 张书毕, 郑南山, 等.现代测绘学与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测绘工程, 2006, 15 (2) .

上一篇:MBA培养下一篇:鸡支原体病